安全监督一体化管理范例6篇

安全监督一体化管理

安全监督一体化管理范文1

关键词: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问题;一体化控制

1引言

地铁工程项目的有效构建直接关系到后续城市发展中,地铁交通系统的运行效果,尤其是对于运行的安全性而言,其施工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在具体地铁工程项目的实施构建过程中,其不仅仅会出现较多的质量缺陷事故,因为其施工操作环境的特殊性以及施工难度的增加,还很可能会导致一些安全事故问题的发生,因此,在今后地铁工程项目的管理和监督控制过程中,重点加强对于质量以及安全两个方面的管控也就显得极为必要。对于地铁工程质量以及安全的监督管理而言,两者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需要重点从一体化构建入手进行分析,确保地铁工程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能够发挥出较强的实效性价值。

2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于现阶段我国地铁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建设而言,其重要性已经获得了人们的普遍认可,而为了较好提升其施工操作的流畅性,重点加强对于安全以及质量的监督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当前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其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缺陷,落实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分析这些问题也就能够为相应的优化工作指明方向。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在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监督管理主体不明确。在当前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过程中,其之所以难以达到较为理想的落实效果,和相应监督管理主体不是特别明确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因为现阶段我国地铁工程项目的构建主要是城市整体发展构建,相应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也就涉及到了城市建设部门以及质量监察部门的职责,但是在实际的落实处理中,这种监督管理工作的实际执行者往往是一线施工构建单位,其它各个施工质量安全管理部门不是特别清晰,如此也就很难形成较为理想的落实效果,导致在执行中出现了较多的监督管理落实不到位现象,很多质量问题以及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提高。(2)监督管理机制混乱。从具体铁路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落实过程中,其在监督管理机制方面同样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和缺陷,具体的监督管理机制相对较为混乱,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理想的监督管理体系。这种监督管理机制层面的混乱问题主要就是指其监督管理的责任人不明确,没有能够较好确定各个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进而也就难以发挥出较强的监督管控效果,不仅仅人力资源方面的浪费现象,相应的监督管理空缺也是比较明显的,最终影响其整体性落实效果。(3)监督管理程序不规范。对于具体地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安全方面的监督管理工作落实来看,其在监督管理程序方面同样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和缺陷,整体不规范现象较为突出,难以发挥出较为理想的积极作用价值。这种监督管理程序方面的混乱,主要就是指在地铁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环境中,没有能够形成一套较为理想的监督管理流程,很多监督管理人员都不明确如何落实相关任务,并且在很多环节中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滞后性问题。比如对于监督管理中的审批手续而言,其就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滞后性和不严格性,相应监督管理的价值必然也就受损。(4)监督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不佳。对于地铁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具体落实而言,其同样也和相应的监督管理人员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当前很多地铁工程项目中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人员都不具备相应的监督管理能力和素质,对于地铁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标准以及相应的安全隐患无法准确掌握,最终也就必然会影响到地铁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效果,相应缺陷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5)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分离。在现阶段地铁工程项目施工处理过程中,相应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问题还表现在具体的质量与安全方面的监督管理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系统,不一致现象,分割较为明显。这种质量监督管理以及安全监督管理方面的分析必然也就会导致其相应实施操作中很多问题难以得到及时发现,并且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人力资源浪费现象,这也是构建地铁工程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模式的重要原因所在。

3地铁工程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落实措施

为了更好提升地铁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机制的落实效果,必须要重点针对相应的监督管理需求进行分析,进而也就能够促使其相应效果得到明显优化,这种地铁工程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模式的落实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各个监督管理资源进行整合。在地铁工程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机制的构建中,必须要首先针对各个方面的监督管理资源进行整合,并且对于这些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最终才能够促使相应监督管理工作的高效落实。具体到这种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制的构建中,为了较好提升其落实效果,相应资源必须要进行全方位分析,了解当前和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相关的各个机构主体,明确其应该承担的具体职责,如此也就能够促使其在后续监督管理工作落实中发挥出较强的积极作用效果。这种监督管理资源的有效整合,不仅仅是基于相应监督管理机构以及人员而言的,还需要从相应监督管理技术设备方面进行整合,促使其能够发挥出最强的作用效果,尤其是能够结合相应的地铁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流程进展进行合理调配,促使其能够实现最强的监督管理价值。(2)明确监督管理职责。为了更好促使相应地铁工程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机制能够得到较好落实,还需要重点从相应监督管理机制入手进行完善,这种监督管理机制的完善主要就是需要明确各个人员的基本职责,合理划分较为明确的监督管理任务。围绕着地铁工程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机制的运行来看,其需要较好实现一岗双责体系,如此才能够做到真正的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这种监督管理职责方面的一岗双责机制落实主要就是为了促使相应监督管理人员能够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质量以及安全双方面的控制,分析这两个方面存在的不同问题和隐患,进而也就能够不断提升其落实效果,确保监督管理职责能够得到可靠推进,对于发生的各类问题也能够进行合理追责处理。(3)优化监督管理流程。地铁工程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机制的落实,还需要从监督管理流程方面进行有效改进,这种监督管理流程方面的约束和健全主要就是促使其各项监督管理任务的执行较为可靠标准,进而也就能够提升其操作的可靠性效果。针对这种监督管理流程的优化,主要就是为了促使其能够体现出较为理想的高效化和严格性效果,尤其是对于以往存在模糊性,以及滞后性的各个环节,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为了有效提升其相应监督管理流程优化效果,还可以借助于信息化监督管理手段进行处理,如此也就能够较好规避一些缺损或者是混乱问题的出现。(4)提升监督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从监督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层面进行优化改进同样也是落实地铁工程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机制的重要条件,因为该机制的落实对于监督管理人员的要求正在不断提升,需要其具备的综合素质也越来越全面,进而也就需要从这种人员方面进行严格把关,首先保障各个从业人员资格审查较为严格,另外,还需要从监督管理人员的培训入手进行控制,促使其能够具备理想的胜任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地铁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落实而言,实现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这种地铁工程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工作的落实对于相应监督管理流程以及资源、人员的要求是比较高的,需要从这些方面进行有效推进创新。

参考文献:

[1]朱建平.地铁工程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1):111.

[2]戴锦韬.地铁工程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J].科技与创新,2016(2):60~61.

[3]孙长庆.地铁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浅析[J].安徽建筑,2014(5):87+90.

[4]张文宏,喻淳庚,侯赟.地铁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的探讨[J].浙江建筑,2014(3):62~64.

[5]冯国冠.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案设计[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12):74~79.

安全监督一体化管理范文2

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国家、省、市、县安全生产决策部署,坚持以安全生产为核心,强化“负面清单”和“底线红线”意识,创新质量安全监管方式,全面落实“依法治安、科技兴安、创新强安”的工作举措,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监督力度,加大安全生产随机抽查和巡查力度,规范安全监督行为,提高安全监督效能,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推进“三化”工作系统升级,确保我县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二、工作方针及目标

1、努力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杜绝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努力减少一般安全事故,力争“零死亡”目标;

2、创建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工程)不少于20个,绿色工地不少于20个;

3、加强争先创优管理,确保各类绩效考核排名前列。

三、工作措施

1、加强廉政作风建设,打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工作重点,“一把手”要带好班子,领好队伍,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其他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做到一起布置、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定期组织召开党风廉政工作会议和支部党员民主生活会,加大对机关效能建设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统一安全执法标准,公正平等的对待服务对象,安监员下工地认真执行“三不准”,树立清正廉洁,严格自律的良好形象。全面推行“让广大群众满意”的服务理念,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认真接待来信、来访工作,确保来信、来访件件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2、采取计划与随机检查监督模式和远程监控手段,提高安全监督工作效能。根据监督计划实施日常监督检查,各监督科于每周五提前利用QQ群或短信平台将下周监督检查任务的具体检查日期、重点及部位告知相关责任主体单位,实行有计划、有重点的监督检查;同时,对有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项目、被列入差别化管理对象的项目等实施随机抽查式监督检查;成立远程监督科,充分发挥远程监控作用,利用远程监控检查各项目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状况,通过新的监督模式和利用远程监控,做到安全监督“有计划、全覆盖、规范化”,全面提高安全监督工作效能。

3、进一步推进建设工程安全质量标准化、监督规范化和监管信息化工作升级,全面提升安全监督管理水平。一是着力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及时对全县所有建设项目施工现场进行安全质量标准化阶段性评价,采取有效的监督措施,督促项目各责任主体及时进行整改,提高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二是认真落实安全监督规范化工作。根据省市监督规范化工作要求,每月对一线监督人员进行监督规范化工作考核,及时将考核结果进行实时讲评和通报,切实提升监督规范化水平。三是大力推进监管信息化工作,加大对日常监督信息的录入和查询力度,对关键岗位人员配备不达标、不到岗履职、重复押证、现场安全隐患突出以及整改不落实的项目及时查处,对监管信息录入不及时、不全面的督促整改落实。

4、加强安全监督人员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制定安全监督人员培训计划、考试制度,定期组织安全监督人员进行业务知识、作风廉政建设、职业道德等有关方面培训学习,考试等,并将考试结果纳入到站绩效考核,考试不合格的将调离监督工作岗位,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作风过硬、工作高效的高素质安全监督队伍。

5、强化建设、监理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建设单位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办理施工许可手续,并将周边环境情况及时向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周边环境交底;加强标后履约管理,督促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机构,完善安全检查制度,及时支付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费,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各监理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理各项制度,认真编制安全监理规划和安全监理实施细则,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措施专项施工方案,强化施工过程中的旁站监理,加强分部分项工程的过程控制和验收管理,落实专项整治工作要求,督促施工单位完善安全生产条件、规范安全生产管理行为,认真履行项目安全生产监理职责。

6、加强对工程项目重点部位和重要环节的管理。督促施工企业加大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力度,认真落实重大危险源现场公示制度,强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审,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严格实施专家论证,加强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管理。严格开工安全生产条件审查,认真落实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制定行之有效的技术控制措施,严格按审批方案组织施工、检查和验收,将各项安全措施真正落在实处。

7、重点突出,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在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整治的同时,今年重点突出开展建筑起重机械设备、高大支模、临时用电专项整治。通过适时开展专项整治,规范企业和行业自律行为,扎实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施工人员要认真落实专项整治措施,根据不同时段、不同季节,突出专项整治工作重点,突出专项整治工作实效,全面总结在各类专项整治活动中所取得的技术成果与经验,提升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企业管控水平。

8、进一步规范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一是根据我县实际,成立专门的机械设备管理科,配足、配优管理人员,加强对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综合监管。二是继续推进机械设备检验检测“四项制度”,确保检验检测质量,保障机械设备使用安全。三是完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检验检测周期预警提醒,利用信息平台、QQ群、月报表等方式完善对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告知、安装、检测及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管。四是加强对设备基础、构配件进场的检查与验收,加强对设备安装、拆除、顶升加节等工序过程的安全监管,杜绝安拆过程发生安全事故;进一步做好联合验收和使用登记工作,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机械设备安全运行。

安全监督一体化管理范文3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难点

一、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设工程项目内容繁多,涉及因素复杂,在新形势下就要求工程安全监督工作要不断的与时俱进,创新观念,掌握和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有效的管理方法,更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创新监管管理方法。通过加强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从根本上遏制工程安全事故发生,并整合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来构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

(一)安全监督制度的整体完善

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企业建立并基本实行了实体质量监督与巡查相结合的监督制度。作为监督制度的践行载体,监督机构往往是通过对参建各方行为的监督来实施监督职能的。近几年我国很多建筑工程监督机构进行了大胆的运作模式改革,实行了具体质量监督与巡查相结合的监督方式,这种监督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首先要求监督人员绝不放松对重要部分实体的质量监督;其次是将工程的主要监督方式改为不告知、不定期的随机巡查方式,因而一旦发现质量安全隐患,可以轻易予以及时通知整改,从而在萌芽阶段就将质量安全事故消除。

(二)安全监督管理呈现出差别化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往往是多原因并发,因此相应的安全监督管理也要区分对待。我国现阶段已经对安全监督实施了差别化管理,目的在于利用有限的监督资源保证工程质量。首先是在工程类型上,重点加强对大型公共建筑等涉及到城市公其安全的工程的监督管理;其次是根据不同企业和项目经理的业绩、信誉、工程质量保证能力以及其他综合情况,对其实施不同程度的监督管理;再次是加大对政府投资工程的监督力度;最后是在实体质量上,突出对技术风险较大工程的监督。

二、建筑工程安全监督难点问题分析

(一)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监督模式

这是安全监督工作的难点之源。转变职能,指的是政府在建筑工程整体项目中所应该起到的作用。我国政府当前在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方面仍然存在着高度集权的倾向,审批、定向、评价、招标等工作环节全部把持,这样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是很不利的,更重要的是腐败问题会在此条件下滋生。因此首先就是要在转变政府职能上大做文章,让政府意识到不该管的事项,就应该由于市场、公民和社会团体去运作和管理,从而打造一个公开、公正、公平合理的平台,促进一个合理的建筑施工监管模式尽快建立和完善。而难点之中的难点,就在于通过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评价中介组织这一机构的引进,来建立政府、企业和社会中介组织三级管理体制。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机构属社会中介组织,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包括资金、专业人员、设备等,并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对其做出的安全评价结果负责,它可以受聘于建设单位(法人)、建筑施工企业、政府部门等单位,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适时监督评价。建筑生产安全评价的目的是为企业(项目)安全管理提供科学的标准方法和应达到的要求,使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达到实现本质安全化的目的。安全生产评价是综合评价一个企业(项目)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组织措施的完善性以及管理者和操作者安全素质高低等。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机构做出的评价结果要及时上报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以便监督管理,并可以据此来进行安全文明工地和质量安全标准化工地的评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快出台有关政策,成立专业的安全生产评价机构,强化建设单位(法人)安全生产责任,可鼓励其聘用安全生产评价机构对安全生产进行管理,强制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建筑施工企业聘用安全生产评价机构对企业安全生产负责。这些都是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制度改革的攻坚对象。

(二)加强机构建设,规范监督工作

十几年来,全国各地虽陆续成立了建筑安全监督站,但到目前为止,基于相当有限的政府人力和执法财政等资源,质量监督站和安全监督站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现象还在许多施工单位常见。再加上了狭窄有限的经费来源,难以充分开展安全监管工作,安全监督的力度大大削弱了。因而从这个角度来说,就必须要制定一个规范标准的组织机构模式,针对的内容包括负责制及责任制问题;单位性质、经费来源问题;检查检测设备问题;组织制度行为规范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在改革中大力加强监督机构建设工作。另外,机构建设离不开人才建设,这也是监督工作的难点所在。我国当前许多企业在建筑安全监督机构的人员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方面极度紧缺,这种现象严重影响到了安全监督任务的完成。因此,加强建筑安全监督人员的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从而使得他们具备专业技术知识,从而保证监督工作到位,并能够保证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得到及时的发现,进而有力保证了事前预防等工作。因此在日后的改进中,需要尽快实施建筑施工安全监督制度,合理划分专业,走专业化执业资格路子,保证监督检查质量。同时,督促监管人员保持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也是改进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三)建立日常监督,保证长效机制

对于只注重建筑施工安全专项大检查的做法,在改革中要极力的改变,因此要通过注重和加强日常监管,建立稽查、巡查队伍,主动出击,把所有建设工程项目全盘纳入监管范围;同时要做好开工前的安全条件审验工作,坚决杜绝无证施工现象;加强对安全生产管理资料的管理;针对单一的运动式检查方式要予以转变,从重点监督检查企业施工实体安全,转变为重点监督检查企业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保证措施是否到位,检查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以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在日常检查中经常会出现非常严重的造假现象,有些错误明显与实际不符。此现象充分反映了企业不重视该项工作,也反映了严重滞后的监管力度。因此要明确,采取有力措施,把检查核对资料与现场检查有机的结合起来,根除资料造假,通过加强对施工安全资料的管理来强化现场安全管理,是今后长效机制保证的重要内容也是攻坚所在。

参考文献:

【1】黄志强,浅谈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6)

安全监督一体化管理范文4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网格化模式

文章编号:2095-4085(2015)07-0139-02

随着我国建筑施工规模越来越大,暴露出建筑施工安全的监管漏洞,传统的安全监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大型建筑项目的安全管理需求。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并逐渐形成了新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模式一网格化监管模式,本文将基于建筑施工安全网格化监管模式,探讨建筑施工安全网格化监管模式运行机制。

1.建筑施工安全网格化监管模式运行机制分析

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实行中网格化安全监管模式是保障其安全的基础。网格化安全监管模式主要包括以下4种机制。

①触发机制。触发机制可使安全监管网格体系的正常运作得到有效保障,对于安全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可以主动发现并及时解决;

②统一监督机制。往往在建筑施工过程发生安全事故属于偶然事件,通常机率较低,导致在安全问题上多数安全监督人员没有引起重视,从而对于某些安全隐患无法预见。而通过实行统一监督机制,确保施工的安全性,能够使建筑施工管理的主动性增强,有利于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③差异化监督机制。差异化安全监管是指根据监督者的不同责任和任务,实现分类监管建筑项目,从而合理应用监督资料,以促进整个网格化管理模式的顺利运作;

④闭环监督机制。在施工过程中,闭环监督机制是保证监督工作人员在发现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实现信息共享,并对危险情况进行及时处理。

2.建筑施工安全网格化监管模式构建措施

建筑施工安全网格化监督模式主要针对建筑工程项目,利用网络监控平台、参照相关标准将不同施工部门、监督对象划分为不同网络结构,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确保各个网格之间能够协调工作,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的质量与效率。目前,网格化监管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安全监督组织网络;二是安全监督信息平台;三是安全监督任务。不同的建筑施工项目可根据监督任务灵活分为不同层次,同时根据不同任务层次对监督任务进行合理分配。

2.1安监组织网格设计

目前,建筑施工安监网格均属于三级网格,即:一是市县政府级网格;二是施工项目级网格;三是建筑安监企业级网格。其中,市县政府级网格中包括了质监机构、安监机构等,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监机构主要通过执法、监督等职能来保障安全。施工项目级网络包括各安装单位、分包单位等,是建筑工程的施工者,直接关系和保障着建筑施工安全。安监企业级网格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虽然在工程项目中这些机构的定位不同,但在安全问题中,都负有相应的安全监管责任,对于项目中的危险源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重点监督。

2.2安监任务网格设计

为建筑施工过程中提供一种全方位的安全管理模式是网格化监督模式的主要目的,因此对于整个网格监督模式是否成功会直接受到安监任务网格设计的影响,而整个模式的价值也由任务完成的质量所决定。其中工程设备、材料等是安全监督的主要对象,同时也包括监督安全管理工作,可通过采取任务分配的形式对工程设备、材料进行监督,尤其是重点监督危险陛较大的部分,将其安全隐患降至最低。

3.网格化安监模式运行的难点

网格中各个系统如何有效运作起来是网格化安监模式运行的主要问题,并确保在网格内各安监主体能协调工作并完成各自的任务。目前,我国网格化安监模式正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在技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配套专用网络及设备才能实现网格化的监管模式。除此之外,我国尚缺乏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因而要有一定的法律基础才能保证整个模式的正常运转。同时,在网格的各个主体收集到信息后,不能够对大量信息进行科学分析,且人员的职业及知识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安全监督一体化管理范文5

关键词:高层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对策

前言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某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且由于高层建筑具备人员密集、空间大、可燃物多等特点,因而一旦发生火灾将造成严重的影响。对于此,要求高层建筑管理人员应强化自身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意识,以此来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以下就是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详细阐述,望能为当代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利的参考。

1 当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消防安全主体不明确,即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由于承租户频繁更换的原因导致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工作的开展受到了限制。此外,由于部分高层建筑在开展消防安全监督工作的过程中未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从而呈现出责任主体不明确的现象,且严重影响到了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第二,消防监控值班人员消防意识低下也是当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主要体现在值班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常呈现出责任心不强、消防安全意识薄弱、态度散漫等问题影响到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1]。

2 加强高层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对策

2.1 落实主体责任

落实主体责任是高层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开展的关键,对于此,公安部部门根据当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且在规定中明确指出了各单位在开展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将管理中的各项职责落实到个人,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及消防安全意识,且最终达到最佳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状态。此外,在政府落实相应制度的基础上,高层建筑中的管理部门也应结合自身当前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构建相应的领导机构,并要求领导机构在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承担起引导职能,且将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中的各项任务下放给相关工作人员,形成高效的消防监督环境。

2.2 加强消防安全培训教育

加强消防安全培训教育在高层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占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对于此,首先,要求管理部门应定期举办消防安全法规教育活动,并鼓励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提高自身消防安全意识,且在开展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过程中能始终秉承着严谨的工作态度,强化自身工作职责。其次,为了提高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水平,要求管理部门应定期安排物业管理人员参加专业化的安全消防培训,使其在培训过程中能逐渐强化自身安全意识,且增强消防安全管理水平,达到高质量消防安全管理的目的。再次,应定期组织高层建筑管理人员参加常识培训,使其在培训过程中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观察掌握到消防自救方法及如何启动消防报警装置等,最终达到强化消防安全培训教育的目的[2]。

2.3 深化对消防设施的维护

深化对消防设施的维护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展开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高层建筑管理部门应根据当前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构建相应的消防设施维护管理机制,并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管理机制中的内容执行,即确保消防设施维护工作的有序开展,且避免消防设施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相应故障。第二,在构建消防设施维护管理机制的基础上,管理部门也应安排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的检查与维护,即应要求其在检查的过程中及时发现消防设施中的问题,并对其进行解决,以此来确保该设施能始终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第三,在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及时引进新型的消防设备,以此来达到最佳的消防安全管理状态。

2.4 加强监督检查力度

从当前的现状来看,监督检查力度的加强可有效协助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因而要求消防机构应根据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现状构建相应的监督部门,以此来达到监督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目的,且促使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良好的监督环境下能提高自身消防安全意识,并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保持严谨且积极的工作态度,由此避免不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此外,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应强化重大火灾隐患的整治工作,并构建消防联动机制,达到监督检查的目的。另外,消防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也应鼓励居民通过暗访等形式对火灾隐患进行举报,最终有效整改高层建筑单位中的安全隐患问题[3]。

3 结束语

综上可知,当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消防安全责任主体不明确及值班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因而为了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首先,要求管理部门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中的内容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其次,应通过消防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的强化来调动高层建筑管理人员消防安全意识的提升,且促使其在此基础上能掌握到相关的消防安全知识,达到最佳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状态。

参考文献

[1]杨峰.浅谈如何做好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消防管理工作[J].价值工程,2012,42(35):90-91.

安全监督一体化管理范文6

关键词:变电站工作;安全监督;变电站管理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一、变电站运行管理

变电站在运行管理方面应当做到认真、务实、全面、仔细,要根据领导的安排布置,切实保障变电站得以安全稳定运行。为了防止出现错误操作造成的人身及设备损坏,应当定期进行突发事故应急演练,让员工可以随时积累特殊情况的处理经验。基本上变电站运行管理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落实变电站专人值守制度

专人值守制度能够确保变电站的运行安全,操作人员一定要按照相关规定培训合格后再上岗。上岗值班时,操作人员需要尽职尽责、听从指挥,共同完成在岗时间内的运行及维护工作,所做的每一项操作内容均应当及时准确记录。监控中心同操作人员要随时保持联络,如果出现设备障碍要立即向上报告。

(二)做好值班交接

操作人员与监控中心的值班人员均应当按照标准规范交接班,并详细说明值班工作中所发生的所有问题。值班交接须依制度进行,等到检查人员确定无误后,交接方分别签字。要切实对巡检制度加以执行。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负责值班人员要在现场或者应用监控对所管辖区域巡视一次。如果有应急事故需要处理时,巡视工作可以暂停,但是当事故处理完毕后,要继续巡视。巡视内容同样应当按照作业指导规范所列,详细记录。

(三)做好运行分析

变电站的监控中心及相关操作者要建立健全运行分析体系,运行分析体系里面所包括的内容有:综合式分析、定期分析及专业化分析等。运行分析体系是保证变电站出现的问题能够得到合理解决的关键举措。综合式分析应当每半年或者每个季度进行一次,内容要涉及辖区变电站的运行情况特别是安全管理情况,找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切实加以解决解决。除了综合式分析以外,运行操作人员也要依据制度规范化要求,对设备进行固定的测试及检验,以保证设备在任何时间内的平稳运行。要制定变电站管理操作规章制度并给予严格执行。

二、变电站设备维护

变电站的安全生产是变电运行工作的恒久主题,变电设备的定期维护与管理则是使变电站工作能够安全有效运行的基本保障,而变电设备管理则是整个电网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定期对设备加以维护

建立标准化设备台账,所有的技术资料都应统一管理,以方便工作的正常高效运行。要根据季节变化特点做好季度安全检查各项工作,对于变电站所涉及到的用电系统要定期予以检查及维护,尽早发现、及早控制、杜绝事故隐患,对于在工作中发现的危险点应当予以详尽的控制分析。可以说,运行操作人员寻找危险点并对危险点加以控制的过程,也正是确保设备能够得到维护的关键方法。

(二)形成完善的设备评价制度

按照国家电网与本公司的有关规定要求,建立健全完善的设备评价管理机制,并据此开展相应的设备评价。在此基础上建立设备评价的考核制度,以使工作能力得到加强。对于变电站运行操作的培训工作要即时创新,规范员工个体行为,切实提升电力工作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这也是保障电力设备在日常维护中的基础条件。

(三)设备管理维护记录要清晰。

变电站内的监控中心及相关操作工作者要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维护记录。任何可能出现的设备缺陷,都要及时记录在案,当缺陷消除之后要马上注销,以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如果在发觉问题及缺陷之后,监督中心或者是操作人员应当马上给所属领导领导汇报情况,详尽说明缺陷及问题内容与严重程度,以方便领导做出正确决策并合理安排处理措施。

三、变电站安全监督

变电站的安全监督可以分成三部分内容:

(一)专业化安全监督

专业化安全监督是三部分内容中的关键环节,它将有效检查管理、落实安全基础当作原则思路,对于变电运行中的重点内容予以监督检查,着力点在于变电站日常运行工作中的标准落实,检查专业化管理能不能真正做到到岗到位到责。按照各个变电站专业分工及工作重心的区别,专业化安全监督可以分成管理标准监督、应急管理方法监督、倒闸操作监督、设备巡视标准监督等几个方面的专业化监督与管理,这些对于促进安全生产、确保体系功能发挥都有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以设备巡视标准监督为例,这部分监督项目可以再细分成设备巡视、数据监控、现场操作检查几项,侧重点是变电站的日常工作质量与所涉及数据的准确性等。再者,在组织结构方面,专业化安全监督的规则制定方为所属区域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当变电站的专项监督工作完成之后,由变电站的管理人员负责制定专业化监督报告,呈交给安全监督主管部门备案。安全监督主管部门要负责对所辖区域内的监督检查工作的效果抽查,并督导发现问题的整改。

(二)现场操作监督

现场操作监督以有效检查现场,保证操作安全当作原则思路,由区域内的管理人员负责变电站的预试检修等现场生产过程的检查督促。制止并纠正违章操作行为。现场操作监督实施过程中,由所属区域主管安全生产监督的主任负责确立现场作业监督规程,并敦促监督人员认真填写现场到岗标准化监督记录。在固定期限内,安全生产监督主管要对监督人员到岗到位的情况进行核实检查,并按照现场到岗标准化监督记录统计情况核对出现的问题。区域内的安全监督管理主管部门负责对问题的整改情况加以总结说明,总结说明内容下发到变电站操作人员手中,以促使其进一步改进工作能力。

(三)综合化安全监督

综合化安全监督以安全全面检查、促进业务进步为原则思路,定期评价变电站的安全工作,评价方法应当是综合式的。综合化安全监督的目标是寻找到变电站的问题隐患点,理清变电站当前的安全管理问题并制订相应的整改计划,它是三项安全监督制度中的自我监督环节。监督过程里可以应用到多种检查手段,比如有现场抽查、文件查阅、资料与实物对照等。当检查完成之后,同样要附以详尽的安全监督评价报告。

结语

变电站安全管理的责任重点首先应当强调管理层面的制度落实,并突出逐步管理与层层落实的思想,抓住基层管理与技术完善环节的处理,建立切实有效的考核体系,加强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管理要求与管理意识的普及,使供电站安全管理监督工作真正做到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 孟金萍.浅谈变电运行中的安全管理[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01).

[2] .变电站安全管理新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2(18).

[3] 陈宏文.变电站运行管理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