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科研工作总结范例6篇

护理科研工作总结

护理科研工作总结范文1

【论文摘要】目的调查成都市三甲医院急诊科不同人口学特征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现状,为护理管理者制定相关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进行横断面调查。对纳入研究的10家医院急诊科全体护理人员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诊护理人员总体满意度比较高。不同人口特征的护理人员在工作满意度不同维度上存在差异。结论提高急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应该关注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影响。维持并促进急诊护理人员不同维度工作满意度仍应是护理管理者关心的重要问题。

【论文关键词】工作满意度;急诊科;护理人员;调查

工作满意度(jobsatisfaction)一直是组织管理者及员工共同关心的一个重要话题,同时也是组织行为学长期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往大量针对医院整体护理人员的研究表明: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与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人员自身的心理健康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且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也影响着临床工作质量。近些年虽有很多人针对不同的工作科室进行了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但针对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还相对很少。作为医疗机构的特殊科室,急诊科护理人员长期面临各种突发事件,身心持续处于应激状态,各种不良因素都会影响她们的工作满意度。因此,了解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现状及相关的某些影响因素,对于医院管理者制定相应管理措施,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继而保证患者及护理人员的身心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成都市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工作的护理人员。纳人标准:急诊科抢救室及分诊台工作的在职人员;持有护理人员执业执照;三级甲等医院。排除标准:急诊科护士长;急诊进修人员;未取得执业执照的新进人员;急诊科的转科人员;急诊观察室、监护室人员。

1.2研究工具:采用调查量表进行横断面抽样调查,该量表包括两部分:护理人员一般特征量表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量表。护理人员一般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工龄、职称、编制、学历等方面情况。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量表系参照吴静吉、廖素华(1978年)根据“明尼苏达满意问卷”短题本翻译编修的l9题量表修改而来,分为3个维度共25题,分别是:领导能力满意度(9个)、工作成就满意度(10个)、社会性满意度(6个)。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非常满意”计1分,“满意”计2分,“一般”计3分,“不满意”计4分,“非常不满意”计5分,总分是125分,得分越低表示满意度越高。总分25~38分表示“总体非常满意”,38—63分表示“总体满意”,63~88分表示“总体满意度一般”,88—113分表示“总体不满意”,113—125表示“总体非常不满意”。

1.3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从成都市14家三甲医院中抽取10所医院,将其急诊科符合研究标准的护理人员全部纳入,发放问卷之前与急诊科护士长进行沟通,讲解研究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并详细介绍问卷的填写方法。采用现场发放当场回收的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236份,回收问卷212份,回收率89.8%。剔除不合格问卷后获得合格问卷203份,合格率95.8%。

1.4统计学方法:采用双人双输,并采用SPSS13.0的Frequency、Explore过程对所输人数据进行检测,然后采用均数、标准差、中位数、构成比等描述数据特征,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203例护理人员人口学特征:性别:男16例(7.9%),女187例(9Zl%);婚姻状况:已婚l11例(7%),未婚92例(45.3%);年龄:45岁16例(7.9%),缺失1例(0.5%);32龄:21年27例(13.3%),缺失1例(0.5%);教育程度:高中以下2例(1.0%),高中或中专21)例(9.9%),大专133例(65.5%),本科43例(21.2%),硕士及以上3例(1.5%),缺失2例(1%);职称:护士96例(47.3%);护师61例(30%),主管护师45(2%),副主任及以上1例(O.5%);编制:正式编制112例(55.2%),非正式编制9l例(8%)。

2.2不同婚姻状况的急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见表1。

2.3不同编制急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见表2。

2.4不同工龄急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见表3。

2.5不同职称状况急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见表4。

3讨论

3.1急诊护理人员一般特征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成都市三甲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女性占总体的92.1%;年龄以25—35岁为主(占总体的41.9%),

3.2急诊护理人员总体满意度分析:急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总体得分在25—63分之间者占总体的65.5%,说明成都市区三甲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总体处于满意的水平。得分在88~125分之间的护理人员仅6人,说明对于急诊工作总体不满意的护理人员数目相当少。

3.3急诊护理人员领导能力满意度情况分析:首先,表1、2的结果表明不同婚姻状况、不同编制的急诊护理人员的领导能力满意度不同,并且已婚人员领导能力满意度低于未婚人员,非正式编制护理人员领导能力满意度高于正式编制护理人员。已婚人员领导能力满意度低于未婚人员是因为已婚人员除了每天面对繁重的工作之外,还要负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工作与家庭生活发生冲突的时候更多。未婚人员一般没有家庭负担,工作家庭干扰相对较少,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并争取和珍惜工作所带来的挑战和晋升、进修机会,对领导的各种安排及工作能力的认可也就更高。非正式编制急诊护理人员的领导能力满意度高于正式编制人员是因为非正式人员相对于正式人员面临着更严峻的就业压力,她们更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三甲医院工作条件、工资待遇等相对较好,是很多人择业时优先考虑的单位。在这些单位工作的非正式人员更希望能通过努力工作而稳定自己的工作岗位,对其它方面的考虑相对较少。其次,表3的结果表明不同工龄的护理人员的领导能力满意度不同。通过进一步的SNK检验发现:工龄21年者在领导能力满意度上存在差异(与前者相比P=0.O04,与后者比P=O.001),而且前者高于后者,这与国内的调查结果相同而与国外的研究结果不同。工龄12年)在较长时期的工作中对科室管理者的工作作风,工作能力都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能更清楚的发现她们在工作中的问题,这也可能影响工龄长护理人员对领导能力的满意度。再次,表4的结果表明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在领导能力满意度这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护理科研工作总结范文2

[关键词] 职业群体;妇产科护士;人格特征;心理健康

护士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工作的性质要求她们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还要具有稳定健康的心理素质。近年来国内有不少针对护士心理健康的研究报告。多数研究结果表明临床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低于普通人群。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不仅注重身体健康而且更加关注心理健康。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自身,而且也直接影响着护理服务质量。特别是精神科、急诊科、妇产科、ICU的护士更是如此。护士的工作质量不仅关系病人的生命安危,关系千家万户的悲欢离合,还关系到医院的社会声誉。因此,要求护士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心理素质才能胜任工作,才能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为了探讨护士个性特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和护理质量,更好地使护士在工作岗位完成护理工作,本研究对唐山市3所二甲医院,2所三甲医院的妇产科护士进行个性特征与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了解妇产科护士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为在妇产科选拔和培训护理人员时提供一定心理学的资料。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唐山市3所二甲医院和2所三甲医院中抽取122名妇产科护士;其中护士职称的65人,护师43人,主管护师11人;护龄1年以内的9人,2~5年的40人,6年以上的70人;年龄30岁以下的70人。30~40之间(包括30岁)的34人,40以上(包括40岁)的15人;具有中专学历的57人。大专学历的57人,本科学历的5人。

1.2 方法 于2007年8月至2007年9月应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分别对5所医院的妇产科护士进行测试。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整个妇产科护士群体为测试单元,从唐山市3所二甲医院和2所二甲医院中抽取122名妇产科护士进行了测试,有效问卷119份,有效率达97.5%。

1.3 工具 ①症状自评量表(SCL-90):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本量表各项目均为5级评定制。0-从无,1-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②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 Personal Question。mire即EPQ):采用湖南医科大学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个性(成人)问卷(EPQ)。EPQ量表包括内外向(E)、神经质(N)、精神质(P)和掩饰性(L)4个分量表。③采用SPSS 11.0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妇产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 妇产科护士的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和总分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妇产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常模。不仅表现在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上,而且表现在心理健康的各个因子的得分上明显低于全国常模。

2.2 影响妇产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分析 分别对妇产科护士的职称、年龄、护龄和学历与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妇产科护士的职称与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即职称越高,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越低。将妇产科护士的职称与其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妇产科护士的职称分别与心理健康中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7个因子得分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妇产科护士在心理健康总体上的得分与护龄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但将妇产科护士的心理健康各因子与护龄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护龄与躯体化因子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即护龄越长,躯体化程度越严重;妇产科护士的年龄与心理健康中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7个因子得分呈显著负相关。年龄越大,妇产科护士的心理健康7因子水平越差,妇产科护士的学历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2.3 妇产科护士人格特征状况的影响因素将妇产科护士的人格特征与各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妇产科护士的职称与护士的人格特征各方面呈现出正相关,但护士的职称只与内外向呈现显著正相关。职称越高,妇产科护士越外向;职称越低,妇产科护士越内向。妇产科护士的护龄与她们的人格特征中的精神质和神经质呈正相关,与内外向星负相关,但是相关程度都不显著;妇产科护士的年龄与她们的人格特征的精神质和神经质呈负相关,与内外向呈正相关,但相关程度也不显著;同样的,妇产科护士的学历与内外向、神经质呈负相关,与精神质量正相关,相关程度也不显著,说明人格特征不受护龄、年龄和学历的影响。

2.4 妇产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状况的关系 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妇产科护士在心理健康的躯体化、强迫、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和总分方面与精神质存在显著正相关,在其他方面与精神质没有表现出显著正相关;同时妇产科护士在心理健康的各个因子和总分方面与内外向、神经质均表现出正相关,但是相关不显著。

3 讨论

3.1 妇产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结果可知,妇产科护士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阳性检出率达到了17.65%,这与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如董其芳,刘春文,赵世华对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心理健康研究发现,护士有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7%,程金莲2000年的研究发现,200名护士中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6.5%。

本研究发现,妇产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常模。这与国内多数研究的结果一致,但也与国内一些学者的研究有所不同。如张静应用SCL-90对246名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并与全国常模比较后发现,护士在强迫症状、恐怖、偏执、精神病性4个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杨映萍等采用SCL-90对4所综合性医院在岗540名护士进行调查显示,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全国正常人群和一般正常女性。陈琳等对136名精神病院的护士进行症状自评(SCL-90)并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精神病院护士在躯体化、焦虑和抑郁3个因子上的得分与中国常模相比有显著差异意义。梁绮美对精神科护士心理的研究结果则显示,精神科护士在人际关系、焦虑、强迫和抑郁4个因子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雪丽霜等人2005年对助产士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发现,助产士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和SCL-90总分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

全国常模。安风荣等对精神科与普通内科护士心理健康的比较发现,精神科护士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总均分上的得分均显著小于普通内科护士。潘淑琴等人对北京市216名护士长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发现,护士长在抑郁和恐怖两个因子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而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和精神病性5个因子上的得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耿庆妍,于琪2004年对急诊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研究发现,急诊科医护人员在躯体化、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殷俊风等人对精神科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表明。148名护士在偏执和恐怖两个因子上的得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不同研究者在应用SCL-90时采用的积分方法不一致,导致结果出现不一致。②在被试群体的选择上,不同的研究者所调查的对象的年龄、工作性质、所属医院的级别以及样本数量的大小不同造成了结果的不一致。

本研究还发现,妇产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受年龄和职称的影响。即年龄越大,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越差。妇产科护士的职称与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即职称越高。相对而言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越低。这与国内学者杨映萍等的研究结果和郎艳霞总结的结果基本一致。分析其原因,随着年龄的升高,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妇产科护士的适应能力下降,同时随着职称的升高。护士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繁重,因而心理健康水平会随年龄和职称的升高而下降。

护理科研工作总结范文3

【关键词】  pbl  护理科研  管理  成效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护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综合性学科,需在科研中不断完善和发展护理理论。护理人员只有将5%-10%的工作量用于科学研究[1],才能真正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模式应用于护理科研管理中,这是一种探索式和创造性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我院自2007年1月采用pbl学习模式对护理科研管理,取得较好的效果,改变了以往的科研状况,提高了护理人员整体科研素质。现介绍如下:

        1  一般情况

        全院有职称并在护理岗位上的护士119名,其中>40岁有15名,>30岁有50名,<30岁有54名;高、中级职称48名、初级职称71名;现已取得大专以上学历69名(本科9名、大专60名),中专学历49名。整体情况分析,护理人员年龄偏小,对外界知识接受能力强,整体理论知识较扎实,自我要求较高,是一支充满朝气的年轻队伍。

        2  实施方法

        2.1 指导科研思路、制定科研计划:①分层管理[2]:科研是护理部管理工作中必抓质量之一。根据护士对科研认识,科研态度与科研水平,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为对科研认识及态度端正,但缺乏科研水平者。第二类为对科研认识及态度不端正,但有科研水平者。第三类为对科研认识及态度不端正,并缺乏科研水平者。第四类为对科研认识及态度端正,并有科研水平者。第三类为最为难管理的人群,尽量避免其消极态度影响他人。第四类是最为优秀的人群,选出第四类人群做组长,尽量让其展示优势,以点带面,带动整个护理队伍的科研氛围。总之,分别针对不同类人员进行管理。②成立科研学习小组:重视人才培养和开发,培养一批科研能手,成立多个科研学习小组。首先从主观上消除对自身职业的误解的误区,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技术性。从客观上尽量创造受教育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护理教育是护理科研发展的基础,只有教育跟上了,护理科研才有学术保障[3]。护理人员受教育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护理科研的开展和科研成果的应用[1]。护理教育提升可采用学历教育,外出进修学习,参加学术讨论等各种措施。③制定计划:大组长将研究课题分成几个问题,检索文献,筛选并分类,制定教学科研目标及方法,联系场地,经费预算。科研需要一定的资金保障[4],建立护理科研基金,规范护理科研的管理。院部建立科研基金库,专门为科研提供部分费用支持。使科研的范围能探讨的更大,更深。

        2.2小组组讨论会及个别指导:小组讨论会的主要内容包括组员汇报课题进展,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经过讨论小组成员共同研究设计了课题目录,搭建内容框架。还比如在围手术期患者的聊天需求情况调查现场,小组成员共同解决调查中面临的沟通问题。病人学历、年龄、手术情况等都是护士与病人沟通的影响因素,沟通需因人而异。组员先按要求进行独立调查,遇到问题由组长示范,然后讨论,组员再独立调查,组长巡回观察,发现问题再汇总讨论。此外,针对有的组员思路活跃,主动学习兴趣高等特点,组长也进行个别指导。

        2.3查阅资料、利用院内网站、资源共享:①建立每周“论文导读”制度:论文导读流程分为六个步骤。首先第一步查阅资料,其次第二步确定“论文导读题目”,第三步宣读选定论文,第四步阐述论文阅读体会,第五步交流讨论,第六步总结。②订阅核心刊物,建立书刊借阅制度:更新思想观念,转变搞护理科研太深奥的想法。通过阅读文章,对护理科研论文撰写有所了解。临床护理工作经常超负荷,下班又陷入沉重的家务劳动,造成视野变小,信息量少。通过借阅制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护理人员提供最便捷的信息,了解国内外护理发展的动态。③建立随身小手册:护理论文的选题来自平凡的护理工作[5],在工作中要善于提高科研的意识,培养科研的灵感,随时发现实践工作中的问题,以“为什么”的形式记录在随身小手册,作为论文立题的依据。通过研究和探索,不断地提升理论知识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最终,提高全院护理水平。举例:围手术期患者的聊天需求情况调查有利于小组成员提高沟通交流及调查研究能力。聊天护理是一个新型未成熟的概念,有文献报道是指将朋友聊天、拉家常等沟通方式贯穿于患者住院诊治的全过程,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价地将患者的躯体治疗、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护理技术融为一体,适时适地适度地提供全方位的整体护理[6],联想到将之贯穿于整个围手术期。④培训利用计算机医学文献检索的技能:医学文献信息的检索已从传统的手工检索发展到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并存的时代[7]。各科室出资购买《中国知网》知识服务卡cnki,培训护理人员在家也能轻松上网查阅文献。⑤拟建立院网“英语角”:外语水平直接影响护士对外国文献的查阅,影响对国际护理发展动向和本专业情况信息掌握的水平。医院建立“英语角”英语交流的平台,使年轻护士增加学习英语的兴趣并有提高英语水平的场所。

        2.4撰写论文、投稿与发表:①定时督促论文撰写的进程。制定初步撰写论文的进度表,第一季度初步完成“立题”,第二季度完成资料的收集,第三季度完成数据的整理,第四季度完成论文的撰写。②定人管理杂志橱窗内杂志和参考书籍,定期更换阅读橱窗内杂志,保持橱窗内书刊整齐,无积灰。

        2.5科研效果评价与考核:①富有竞争力的奖励制度:[ⅰ]院部有专项奖励制度。分别对科研获奖事项,文章撰写的数量、发表在何类杂志都有明细的奖励规定。每年年终总结将个人科研获奖及情况作为评定的重要指标。[ⅱ]根据“马斯洛自我实现”的心理理论,满足优秀人员的各自理想的实现。使优秀人员能更自觉的积极投入科研工作中。②通过以上工作,科研组每位工作人员树立个人的科研发展目标。年终根据个人计划进行考核。每个人明确自身优点、缺点和存在的差距,自觉地加强自身培养。尽量拉近与第四类人群的距离。而第四类人群再接再厉,给自己提出更高的目标,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带动全院科研工作和树立榜样。

        3  结果

        “pbl模式”实施前后论文撰写情况比(表1)

 .

        *表示p值﹤0.05   

        “pbl模式”实施前后科研获奖情况比(表2)

 .

        表1显示,实施“pbl模式”进行护理科研管理后,撰写论文的数量有显著的增加。高学历的年轻护士撰写论文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成为护理科研强有力的新生力量。表2显示,实施“pbl模式”进行护理科研管理后,护理科研的获奖次数明显增多。有些护理单元正积极申报市新技术引进奖,整个护理队伍洋溢着欣欣向上的科研氛围。

        4  讨论

        4.1 “论文导读”提高护理人员群体科研素质

        首先第一步查阅资料。通过各种渠道的文献查阅,既掌握文献查阅的技能,又了解当今国内外护理发展趋势。其次第二步确定“论文导读题目”,在大量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挑选最为适合交流,对临床护理工作又有指导意义的经验总结和研究。第三步宣读选定论文,锻炼口述者在大场合的口头表达能力。第四步阐述论文阅读体会,共同学习回顾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和要点。第五步交流讨论,共同探讨热门话题,寻找是否有可写的新论题。第六步总结。通过每周的论文导读,了解各种论文撰写的“格式”,提高护士的科研能力。通过论文交流,开拓立题的思路,了解护理的最新动态,提高护理质量和对护理专业的热爱。

        4.2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

        护理人员有无科研意识和科研意识的强弱、自觉性的高低,是开展护理科研工作的首要条件。以往,虽也订阅许多护理杂志,但由于部分人员对护理科研的错误认识,护理杂志被作为摆设,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现通过“pbl模式”的管理,了解到科研的选题就是来自平时的临床工作。护理科研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实践工作密切相关的。其实身边有许多可以立题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正确认识到只有科研才能促进护理工作,提升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

        4.3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pbl模式”的管理让每个护理人员都有很明确的努力目标,鞭策自己不断往前。只要有空暇就借阅护理刊物,从以前“要我读”到现在“我要读”。 立题方面,从以前“没题可写”到现在“来不及写”。 撰写论文从以前“我不想写”“不知如何写”到现在“我想写” 、 “原来可以这么写”。整个护理队伍洋溢着轻松的积极向上的科研气氛。

        5.小结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强调从问题着手,学习者需要去探索哪些是他们所要知道的知识,并且能够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是一种探索式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 总之,运用“pbl模式”在护理科研管理中,加强了护理人员的科研知识,科研方法,科研技能,有效地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提高整体科研水平,改变了以往的科研面貌。使全院护理队伍形成了良好的科研学习气氛。 

参 考 文 献

[1]胡江雁,胡文娟. 困扰我国护理科研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护理研究,2006,6(20):1495-1497.

[2]纲目编著.现代管理“五常法则”.第一版.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1.179.

[3]刘明.邵薇薇.我国护理科研滞后的原因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0,15(9):646-648.

[4]牛小玲,韩忠福,秦力君,等.抓护理科研 促学科发展[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0(10):686-687.

[5]徐晓霞,许红霞,等. 护理科研管理的方法与成效.护理管理杂志.2005.vol 5 .no6:39-40.

护理科研工作总结范文4

【关键词】 专科护士; 护理; 软技能

护理软技能(nursing soft skills)是护理工作中,促进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得到更好应用的个人内在品质和人际间的交往技能、管理技能,即社会技能和个人技能[1]。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有各种新增因素影响护患关系和患者满意度。有研究显示,患者对护理工作最不满意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护士缺乏耐心和沟通交流障碍[2]。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提出“十二五”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建立和完善专科护理岗位培训制度。本院作为吉林省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在培养专科护士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也需提升专科护士的软技能水平。本研究探讨吉林省专科护士护理软技能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培训基地制定有效培训策略,提高专科护士社会技能和个人技能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整群抽样法,对2012年1月-10月分别在本院参加重症监护、急诊急救、手术室、肿瘤4个科室专科培训的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入选标准:(1)有护士执照,在专科工作2年以上;(2)自愿参与课题研究。排除标准:因某种原因,在调查前存在暂离护理岗位6个月及以上者。本研究共调查77名,其中男1名(1.3%),女76名(98.7%);年龄:23~41岁,平均(30.61±3.78)岁;工作年限:2~21年,平均(8.23±4.36)年;婚姻状况:未婚27名(35.1%),已婚50名(64.9%);学历:中专2名(2.6%),大专21名(27.3%),本科52名(67.5%),研究生2名(2.6%);职称:护士14名(18.2%),护师38名(49.4%),主管护师25名(32.5%);医院级别:一级医院2名(2.6%),二级医院38名(49.4%),三级医院37名(48.1%);医院性质:综合性医院61名(79.2%),专科性医院15名(19.5%),社区性医院1名(1.3%)。

1.2 调查工具 (1)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工作年限、职称、医院级别及性质。(2)护理软技能测评表及测评系统,本量表由52条陈述组成,每一陈述有“非常不符合”、“不符合”、“不确定”、“符合”、“非常符合”五种回答选项[3]。将每份问卷的各选项答案输入测评系统中,测评系统以分数的形式,将专科护士的软技能水平量化,按标准分T

1.3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不记名方式集体测试,测试前给予统一指导语,要求参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条回答问卷提及的每个问题,勿与他人交流。本调查共发放问卷81份,回收81份,回收率为100%,计算测谎题总分,删去测谎总分≥32分的问卷3份及问卷回答缺失1份,剩余有效问卷77份,有效回收率为95.1%。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专科护士护理软技能得分 专科护士护理软技能总分为(182.17±18.22)分,各维度得分及T分-粗分常模转换后得分见表1,各因子排名情况见表2。

2.2 一般资料不同的专科护士护理软技能得分比较 应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专科护士护理软技能总分、5个维度及各因素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工作年限、婚姻状况、医院性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管理、自我管理、护理软技能总均分在不同学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专科护士护理软技能水平总体特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吉林省专科护士护理软技能总体水平较高,T=70分,但各维度的T分在52~54分之间,说明吉林省专科护士在人际关系技能、组织管理技能、自我管理技能、职业情操、认知技能方面仍处于一般水平状态。鉴于软技能作为反映个人能力特质的技能系统,是专科护士不可缺少的优秀特征,与护理工作质量有着直接关系。这一结果提示,作为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护理管理者要重视专科护士护理软技能的培养,应将护理软技能纳入到与临床护理技能同等重要的地位。研究对象是吉林省各地区医院选拔的比较优秀的护士,他们的护理软技能水平间接映射了吉林省护士护理软技能水平状况,因此提高护士护理软技能任务已刻不容缓。

3.2 专科护士护理软技能各因素特点 本研究进一步分析发现,认知技能维度中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在护理软技能各因素排名中位居第1位,这可能与研究对象的工作性质有关。危重症护理、急诊急救护理、手术室护理、肿瘤护理对护士的能力都有极高的要求,尤其是要求对患者病情变化做出及时、准确、快速、有效的反应和处理,这些使得护士要有评判性思维的支持[6]。认知技能维度中的创新能力列最末位,这与钟亚萍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即ICU护士在此方面鲜有发挥作用,分析原因可能与护理长期从属于医疗,使得护士缺少主动意识,即使有了创新实践,但受各种制度的限制,也难开展,导致创新能力的滞后。

职业情操维度中的职业道德列第2位,表明专科护士在护理职业活动中非常遵循护理职业道德准则和规范,但该维度中的专业态度列第7位,反映当今护士对护理专业及工作的满意度尚处于一般的现实。影响专业态度的因素很多,赵芳芳等[7]研究认为,护士对护理工作态度与护理工作负荷重有关,且工作年限越长,对护理工作态度越是不喜欢,越易出现工作热情下降,导致护士职业倦怠和离职倾向。专科护士的工作任务、工作环境等都具备负荷过重的特点。史广玲等[8]的研究也证实了专科护士的职业紧张水平高于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常模,并且职业任务越重,职业紧张反应越高,导致职业倦怠,从而影响专业态度。

自我调节技能在自我管理维度中排名最前,在所有因素中列第3位,反映出专科护士在高压力状态下尚能够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自身调节。应变技能、时间管理分别列第9、11位,提示专科护士在培训基地应加强此方面培训。

人际关系维度中的沟通合作与换位思考分别列第4、5位,表明专科护士人际沟通很好,比较善于进行护患、医护沟通及与他人的合作,这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内涵建设有很大帮助。

组织管理维度中的计划组织技能、协调技能、领导控制技能分别列6、8、10位,这一结果值得护理管理者思考。专科护士在护理活动和职业生涯中均需要有较强的预计和筹划能力,并维持周围群体持续、稳定、密切关系的能力,这一能力的不足,会使护士在许多方面受到影响,如专业发展、人际关系促进。领导控制技能的低水平相应地反映出这一点,即护士在运用各种方式促进与服务对象目标一致时的能力较差。

3.3 专科护士护理软技能差异性分析 77名专科护士护理软技能各维度得分经方差齐性检验后符合正态分布,对研究对象一般资料6项条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显示出组织管理、自我管理、职业情操在不同学历和医院等级上存在差异。中专学历的专科护士护理软技能总均分及组织管理、自我管理维度最高,本科次之,大专最低,这一结果与杨青等[4]的研究结果一致。杨青研究分析认为中专学历护理软技能水平高与研究对象的婚姻状况有关,中专学历组未婚人数比例较高,且未婚护士护理软技能高于已婚护士[4]。本研究分析认为可能与研究样本量少有关,中专学历的专科护士只代表个体,不适于代表群体,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探讨。本科及以上学历高于大专组,可能与本科学历的专科护士在校期间接受的人文课程较多,参加软技能培训的机会多有关。

从医院级别看,二级医院护士组织管理、自我管理、职业情操高于三级医院,一级医院最低,这与杨青等[4]的研究结果不同。分析可能与三级医院的人力资源不足,工作负荷重有关。有研究认为,情感工作已经成为护士职业形象的一部分,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不仅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适时地加以引导和处理,而且要关注自己的情绪是否与情境需要相符合,这些均属于情绪劳动的范畴[9-10]。较好的情绪劳动水平能使护士有较好职业认同度,能从“白衣天使”的职业形象与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出发,能发自内心地同情患者的处境及所受的痛苦。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可激发和培养护士内在的动机,从而提高护士组织承诺水平,降低资源失衡引起的情绪疲劳和工作倦怠,提高护士护理软技能水平。

总之,护理专业不仅具有技术性特点,更具有服务性特点。护理软技能是做一名合格护士所必须具备的心智技能,专科护士护理软技能水平对医院发展和社会效益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加强专科护士护理软技能能力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付艳芬,郑显兰,李平,等.重庆市护士护理软技能现状调查[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9,34(8):1088-1092.

[2]付艳芬.护理软技能测评工具的构建研究[D].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8.

[3] Nursing soft skills evaluating system. [EB/OL]. [2012-4-15]http:///Home.aspx?culture=zh-cn

[4]杨青,李平,付艳芬,等.新护士护理软技能影响因素的调查及差异性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1):3572-3575.

[5] King J T,Tsevat J, Roberts. MS1M easuring Preference- Based Quality of Life Using the Europol Eq-5D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neurysms[J]. Neurosurgery, 2009, 65(3): 565-5721.

[6]钟亚萍,卢惠娟,夏海鸥,等. ICU高级实践护士能力期望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5):389-392.

[7]赵芳芳,陈宏林,顾艳荭,等. 护士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6):531-533.

[8]史广玲,刘夕珍,朱玲,等. ICU护士职业紧张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6):537-538.

[9]李潘,欧阳璐,段功香.组织承诺对三级医院护士情绪劳动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2):144-146.

护理科研工作总结范文5

关键词:团队培训模式;眼科护理;安全管理;护理差错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眼科工作的4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护理人员未实施团队培训干预,2018年2月至2018年4月,护理人员均实施团队培训干预。40名护理人员年龄24~45岁,平均(28.82±6.52)岁;级别:主任护师1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6人,护师10人,护士21人。本研究方案经本院伦理委员会通过,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眼科护士;②研究调查期间在岗;③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排除标准:①研究调查期间因生病等原因请假者;②进修人员;③实习护生;④不愿参与培训者。

1.2方法

团队培训模式的具体实施内容如下。(1)构建护理团队并对其进行理论授课。为确保医院眼科护理工作顺利进行,采用分批授课的形式,将40名护理人员分为4组,分4个批次授课,授课内容包括团队合作的要领、态度、知识及技能。通过投票选取1名队长,队长负责召集队员,维持团队功能,收集队员的反馈信息。(2)案例分析。选择数名愿意配合的护理人员扮演患者,案例的设置主要为基础护理内容及急救护理工作,在案例设计中还穿插药物误输、设备故障及违背伦理等事件,以锻炼护士的协作能力。护士在分配角色后,明确各自任务与职责,在训练过程中及时指出对方存在的问题,当发生分歧时,采用冲突解决模式,即叙述问题经过、提出观点和建议、陈述及预见可能出现的结果,最大限度提高眼科患者住院安全性。(3)提前预见护理事件。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相互学习、帮助,掌握队友的工作完成量、技术水平及护理人员资源分配情况。及时掌握患者眼部症状、视力变化,提前预见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并与队友商讨应对方案。(4)明确护理管理信息。及时了解护理工作分配情况,根据护理项目重要程度进行干预,熟练掌握医疗设备、仪器的使用方法,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利用情境感知的方法培养护士的感知能力,便于其及时明确周围环境变化,并对失误链进行预测、识别,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发生。(5)定期评估。队长每月末组织1次交流会,分析近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鼓励队友相互交流,及时改正错误。

1.3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标准

科室护士长分别在2018年1、4月末发放各量表,简单介绍量表内容,由护士独立填写,并当场回收。本研究中共发放量表40份,回收40份,回收率为100%。发放量表包括:①郑瑾等[3]编制的护理人员管理技能问卷,内容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政治素质4个维度,40个条目,每个箱目1~4分,总分40~160分,该问卷的Cronbach's系数为0.970,可信度高。②护理管理者安全态度评分量表,由郭霞等[4]修订,包括团队合作、安全氛围、管理感知、工作条件、工作满意、压力感知6项内容,31个条目,每个条目1~5分,分值越高表明安全态度越好。记录护士不同时期的护理差错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计量资料用n/%、x軃±s表示,用χ2、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团队培训模式实施前、后安全管理技能评分比较

团队培训模式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政治素质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

2.2团队培训模式实施前、后安全态度评分比较

团队培训模式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团队合作、安全氛围、管理感知、工作满意、压力感知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

2.3团队培训模式实施前、后护理差错发生情况比较

团队培训模式实施前,护士护理差错总发生率为20.00%,显著高于实施后的2.50%(P0.05。

3讨论

护理安全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操作失误、诊断失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工作顺利开展,从而实现预期护理目标的一种护理,其在提高患者住院安全中至关重要。眼科护理内容非常繁琐,由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视力障碍,常会增加其不安全感。因此,临床应重视对这类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随着人们健康意识逐渐增强,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需要医院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以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对眼科护士实施团队培训模式,结果表明,实施团队培训模式后,护士的安全管理技能评分及安全态度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说明团队培训模式的应用能提高眼科护士的护理安全管理能力,并改善其安全管理态度。建立眼科护理团队,鼓励各成员相互交流、协作,并采用案例分析培养护理人员的沟通意识,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充分发挥团体作用,共同解决难题,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邹金梅等[5]针对高职学生采用团队培训,发现这种培训模式能增进护理人员间的感情,提高团队凝聚力。朱丛丛等[6]研究表明,大部分护士都有团队培训需求,由此可见,团队培训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本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团队培训模式后,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在团队培训模式中,队友之间相互观察、相互学习,可提前预见眼科患者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并与队友商讨应对方法,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此外,团队工作氛围良好,当队友出现分歧时可及时调解,各成员相处融洽,更有利于团队工作的开展,因此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文献报道,骨科护士采用团队培训,能提高护士的核心能力与培训质量,与本研结果基本一致[6]。综上所述,团队培训模式在眼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提高眼科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技能,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为护理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除此之外,本研究也存在局限性,如纳入科室护理人员数量较少,未来将扩大样本量对该培训方式做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慧萍,唐丽玫,王国芳,等.知信行模式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1):998-999.

护理科研工作总结范文6

关键词:团队培训模式;眼科护理;安全管理;护理差错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眼科工作的4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护理人员未实施团队培训干预,2018年2月至2018年4月,护理人员均实施团队培训干预。40名护理人员年龄24~45岁,平均(28.82±6.52)岁;级别:主任护师1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6人,护师10人,护士21人。本研究方案经本院伦理委员会通过,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眼科护士;②研究调查期间在岗;③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排除标准:①研究调查期间因生病等原因请假者;②进修人员;③实习护生;④不愿参与培训者。

1.2方法

团队培训模式的具体实施内容如下。(1)构建护理团队并对其进行理论授课。为确保医院眼科护理工作顺利进行,采用分批授课的形式,将40名护理人员分为4组,分4个批次授课,授课内容包括团队合作的要领、态度、知识及技能。通过投票选取1名队长,队长负责召集队员,维持团队功能,收集队员的反馈信息。(2)案例分析。选择数名愿意配合的护理人员扮演患者,案例的设置主要为基础护理内容及急救护理工作,在案例设计中还穿插药物误输、设备故障及违背伦理等事件,以锻炼护士的协作能力。护士在分配角色后,明确各自任务与职责,在训练过程中及时指出对方存在的问题,当发生分歧时,采用冲突解决模式,即叙述问题经过、提出观点和建议、陈述及预见可能出现的结果,最大限度提高眼科患者住院安全性。(3)提前预见护理事件。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相互学习、帮助,掌握队友的工作完成量、技术水平及护理人员资源分配情况。及时掌握患者眼部症状、视力变化,提前预见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并与队友商讨应对方案。(4)明确护理管理信息。及时了解护理工作分配情况,根据护理项目重要程度进行干预,熟练掌握医疗设备、仪器的使用方法,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利用情境感知的方法培养护士的感知能力,便于其及时明确周围环境变化,并对失误链进行预测、识别,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发生。(5)定期评估。队长每月末组织1次交流会,分析近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鼓励队友相互交流,及时改正错误。

1.3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标准

科室护士长分别在2018年1、4月末发放各量表,简单介绍量表内容,由护士独立填写,并当场回收。本研究中共发放量表40份,回收40份,回收率为100%。发放量表包括:①郑瑾等[3]编制的护理人员管理技能问卷,内容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政治素质4个维度,40个条目,每个箱目1~4分,总分40~160分,该问卷的Cronbach's系数为0.970,可信度高。②护理管理者安全态度评分量表,由郭霞等[4]修订,包括团队合作、安全氛围、管理感知、工作条件、工作满意、压力感知6项内容,31个条目,每个条目1~5分,分值越高表明安全态度越好。记录护士不同时期的护理差错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计量资料用n/%、x軃±s表示,用χ2、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团队培训模式实施前、后安全管理技能评分比较

团队培训模式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政治素质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

2.2团队培训模式实施前、后安全态度评分比较

团队培训模式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团队合作、安全氛围、管理感知、工作满意、压力感知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

2.3团队培训模式实施前、后护理差错发生情况比较

团队培训模式实施前,护士护理差错总发生率为20.00%,显著高于实施后的2.50%(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