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风险的概念与特征范例6篇

创业风险的概念与特征

创业风险的概念与特征范文1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 对策

提起“企业家”一词,我们自然会联想起英语单词“Enterpriser”,但这一单词最早应该追溯到法文中的“Entrepreneur”,最初是指领导军事远征的人,后来慢慢扩展到“从事冒险活动的人”。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德・康替龙首先给企业家定义,扎伊尔和穆勒等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对这一术语进行改进和推广。而在国内,学者们针对我国的国情,也对企业家一词作了不同的解释。

一、国外关于企业家的概念界定

西方国家是市场经济、企业制度发育最早的地区,不同的经济学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介绍企业家理论,并赋予企业家不同的地位与功能。因此,企业家的定义在西方经济学中体现得最为完整和全面。

1732年,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德・康替龙在《商业概览》一书中,将企业家引入经济学著作,认为企业家是不确定性的承担者,要面对不确定的市场和承担价格风险。这不仅是第一次在经济学文献中揭示了企业家的“风险承担着”形象,同时也指出了企业家的职能就是承担风险。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企业家就是资本家,企业家是全部资本的源泉。鉴于当时英国工业化时期的特定历史背景,他未能鉴别企业家职能与资本所有者职能,直至约翰・穆勒才真正使用entrepreneur意义上的企业家概念,但仍然沿袭了“斯密―李嘉图传统”,即企业家依然是“多面手的资本家”。

19世纪初期,法国古典经济学家扎伊尔(Jean-Baptiste Say)认为企业家不等同于资本家,他把企业家定义为“结合一切生产手段并为产品价值寻求价值的人”,认为企业家能优化资源配置,将一切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并按照市场价格支付各种要素的报酬,企业家自己的报酬是企业的剩余,即企业家扮演的是“市场协调者”的角色。

20世纪初,英国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又进一步指出企业家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指挥者和风险承担者。他强调企业家必须实际经营企业并拥有企业财产权,明确地将企业家角色与功能定位于中间人、领导者与协调者以及承担风险的人,并且根据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日渐分离的现实,认为企业组织或经营管理是第四生产要素,将企业家纳入企业的剩余或利润分配体系。

20世纪中期,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A.Joseph Alois Schumpeter)提出著名的企业家“创新理论”,突出强调企业家“创新”的本质,认为企业家不同于资本家,也不同于管理者,而是创新者,企业家最基本的功能是创新,把创新活动的倡导者和实施者称为企业家,从而使“企业家”这一独特的生产力要素成为最重要要素。他认为创新就是企业家对新产品、新市场、新的生产方式、新组织的开拓以及新的原材料来源的控制调配,企业家就是引进“新的组合”,实现“创新”。他还认为,作为企业的经营者,企业家不需要拥有资本,因此企业家不行使企业所有者职能,也不承担风险。

美国经济学家莱宾斯坦(Harvey Leeibenstein)运用“X效率理论”分析研究企业家问题,认为所投入的生产要素并非都能通过市场进行调节,生产要素在组织中的配置只能达到X低效率,难以得到充分利用。因此企业家的作用便是弥补这种不完善的市场功能,去充分调动尚未市场化的生产要素,使它能高效率化。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企业家具有人力资本的异质性,能发现潜在的获利机会,重新配置资源,对经济条件的变化做出超常规反映,是经济从非均衡恢复和现代化过程中的关键角色。

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奈特(Frank Hyneman Knight)把不确定性和企业家职能联系起来,把企业家定义为“自信者和冒险家”,认为企业家是最终的决策者,享受决策正确带来的纯利润,并承担决策错误所造成的损失。企业家要有较强的风险意识,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大胆决策并承担风险,而把可靠性提供给企业职工。

20世纪后期,美国经济学家卡森(Mark Casson)突出著名的“企业家判断说”,他认为企业家的功能是企业家判断,企业家就是专为稀缺资源协调做出判断的人。企业家的作用是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凭借自己的信息获取和信息处理人力资本对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出非重复性、非程序化的判断性决策。在企业家功能上,除肯定熊彼特的“创新功能”外,还提出套利功能和创造市场的功能。

20世纪后期以来,新制度经济学派经济学家主要应用交易理论和团队生产理论来定义企业家。美国经济学家在罗讷德・科斯(Ronald H. Coase)的《企业的性质》使我们可以从产权决定角度研究企业和企业家,他认为企业家是将各生产要素结合在企业中的牵线人,是企业生产的指挥者,是企业的权威,并赋予企业家“经纪人”角色。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认为现代公司是具有节约交易费用目的和效益的组织创新的结果,企业家是组织创新的组织者。另一位美国经济学家德姆赛茨指出,企业家是通过企业内部契约产生的企业这个团队生产运行的最佳指挥者。

二、国内关于企业家的概念界定

在我国,人们习惯上把企业家当成一个职务概念,将经营者如厂长经理当成企业家。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因为企业家是从职能上来定义的,而不是从职务上来定义。企业家有很丰富的内涵,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实质和特征,创新特征是企业家概念的核心和要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国内关于企业家问题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受到重视和不断深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学界在企业家理论方面取得许多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关于企业家的定义。

张春霖强调了财产所有权和承担经营决策责任对企业家的重要性。他把我国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的基本特征归结于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并指出这种特征的实质是我国“企业家缺位”。

张维迎以现代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相结合的方法,解释了资本及资本家在选择企业家时的信息优势,强调企业家除了应具备经营人力资本,还必须拥有资产所有权。他认为,在私人企业制度下,所有者自己承担经营风险,自主从事经营管理,经营收入归自己所有,所以这类经营者是一个完整的企业家。但是在股份公司制度下,承担经营风险和取得经营收入的人主要是股东,而从事经营管理的职责则主要落在职业经理人身上。所以,无论是只承担风险、取得收入而不从事经营的所有者――股东,还是只从事经营管理而不承担风险和取得经营收入的经理人,分开来看,他们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企业家,他们只有作为一个整体时才发挥企业家的职能。张维迎还认为,能够成为企业家的人,除了具有一定能力外,还应有一定的个人财产且具有低风险的规避态度;并将资本实力作为判断谁具有企业家能力的信号,进而通过选择具有一定资本的人当企业家,能够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因此他认为企业家是责权利的统一体,承担经营风险是一种责任,从事经营管理是权力,取得经营收入是一种利益,偏废任何一项都不是完整意义的企业家。

黄群慧从企业家激励约束与国有企业改革方面来对企业家进行了定义,他把企业家理解为高层管理人员或经理人员。他认为,从严格的企业理论分析,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人或高层管理人员属于企业家;另外,当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时,在没有歧义的情况下,可以把国有企业的厂长和经理理解为企业家。

丁栋虹把企业家视为“企业的经营代表人”,认为企业家就是在动态经济中能够实现边际报酬递增的异质性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他强调企业家是异质型人力资本,而不一定是物质资本所有者,认为企业家不是静态的存在,而是动态的行动。异质型人力资本是企业家获得企业家利润的资本,创造和实现边际报酬递增的经济结果是企业家的职能。

厉以宁认为企业家应具备4个条件:有眼光、有胆识、有组织人力资本、有社会责任感。作为国家领导人又是管理学科教授的朱基总理认为,中国企业家的判断标准有4点:有一定的政治素养;精通国内外各种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理解科技发展动态各市场变化,产出最大效益;做出正确决策。

周立群、陈晓东从我国企业家形成的发展过程的角度对企业家定义提出看法。他们认为在我国体制转轨过程中伴随企业经理的职业化和专业化,通过市场机制选拔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并认为职业经理人除组织生产外,还要发现市场机遇,组织生产要素,进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负担全方位的职责。

洪银新将企业家定义为有经营人力资本的职业经理人。他认为职业经理是以经营者为职业的人,是岗位的概念;企业家是一种人力资本、精神的概念,属于生产要素。企业家的基本素质是敢于冒风险、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经营者成为企业家的标准是从事创新活动。

程承坪和魏明侠从企业家的功能、素质、“责权利”统一、经济史、身份等不同视角对企业家定义的代表性观点进行考察,结合现实归纳,将企业家定义为以经营企业为职业,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负有直接责任,是权与责对等的客观要求;企业家的目标是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家把经营企业作为自己毕生事业的追求;企业家属于管理者,但并非所有管理者都是企业家,只有符合企业家定义的管理者才被称为企业家。

张完定和李垣两位学者则认为,企业家是具有企业家才能的经营者。企业家首先应当是一位经营者,因而经营者所应具有的特性,如经营能力、承担风险等,企业家也应具有。王国成认为,企业家是一个不断被历史赋予新意的概念,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家是指从事创新活动的职业化的经理阶层,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集体,其基本特征是“创新”。张正堂也持相似的看法,认为企业家是指在委托关系中拥有最大经营决策权力的人,通常就是公司的总经理(首席执行官)。程国平则认为,企业家是指那些优秀的经营者,并把职位、经营能力和贡献作为衡量企业家三个基本条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关于企业家这一概念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他们或从职能、或从性质、或从作用而非从企业家的本质出发对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些观点或是只描述阶段性特质,或是只描述企业家的某一侧面,因而不具有普遍性或整体性。但是,通过对这些学者的经验进行分析总结,我们发现要成为企业家必须具备一些能力,如创新、决策、发现机会等。

三、本文关于企业家的概念界定

无论是西方的经济学家还是国内的学者,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或者不同的着重点对企业家进行定义,因而大多只是反映了企业家本质的某一侧面,而没能全面揭示企业家应该是怎样的。但纵观已有的中外学者关于企业家的定义,可以看出,给企业家下定义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则:一是定义的内涵符合企业家的本质特征;二是定义能具有时代性,也就是能体现当时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条件下对企业家的要求;三是满足研究需要,企业家内涵的本质特征就是企业家的职能和应拥有的素质,时代性要求和研究需要表现为企业家实体定位的外延。

本文认为只有具备拥有异质性人力资本,以经营企业为职业,以自己的人力资本投入到企业的经营中并承担经营风险的人才能称为企业家。因此,这里定义的企业家既不同于资本家,也不是纯粹的经营者。根据这一定义,企业家应该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第一,企业家是异质性人力资源所有者。所谓异质性人力资源就是在特定历史阶段中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生产力形态的人力资源。企业家一定是异质资源的所有者,也就是说向企业注入异质性人力资本,使得企业具有实现获利机会的能力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人,才能称之为企业家。

第二,企业家是以经营企业为职业,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负有直接责任的管理者。企业家首先是以经营企业为职业的人,只有在企业中他的才能才会得到真正的发挥。但是经营企业的人并不一定是企业家,只有当他同时拥有企业家精神时,才是企业家。企业家需要创新精神,只有不断创新的企业家才可以使企业永续经营。企业家都有不断追求卓越、争取最佳的执着。正是这种精神成就了企业家和企业的生命和灵魂。企业家都或多或少地具有冒险精神,但是企业家必须知道如何把风险当成动力并有能力充分利用风险机制,为企业带来发展的先机。

第三,企业家也有自己的个人利益(包括货币利益和非货币利益,如荣誉、优越感等),且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要与企业利益相融。只有使他们从事企业经营活动并享受相应权利,他们的企业家精神才能够充分发挥。但是,企业家不是以牺牲企业利益为代价追求个人利益,他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是以企业利益增加为前提的。

第四,企业家需要承担经营风险。企业家要最大限度实现其职能,取得尽可能大的经营成就,但是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未预期到的风险。

以上四层含义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共同构成了对企业家的一般性规定。其中,企业家人力资本是核心,经营企业是前提,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相融是基础,对风险的承担是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 Smith,Adam. The Wealth of Nation(1st Edition in 1776),(4th Edition),Methane&Co.Ltd.,London,1963.

[2] Marshall,Alfred.Principles of Economics(first Edition in 1890),(9th Edition)Edition by C.W.Guillebaud,Macmillan Co.,for the Royal Economic Society,London,1961.

[3] 张春霖:企业组织与市场体系[M].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 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5] 黄群慧:企业家激励约束与国有企业改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 丁栋虹:制度变迁中企业家成长模式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 程承坪:论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J].中国软科学,2001(7).

[8] 魏刚、杨乃鸽:高级管理层激励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0(3).

创业风险的概念与特征范文2

关键词: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

Abstract:People's awareness of the Industrial Investment Fund has been in a state of confusion for a long period,which affects our Industrial Investment Funding legislation directly. In order to design and develop the Industrial Investment Fund institution,the primary task is to make the concept ofthe Industrial InvestmentFund clear.

Key Words:Industrial Investment Fund,Venture Investment Fund,Equity Investment Fund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2-0021-04

产业投资基金是我国市场化投融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投资基金形式。早在1995年,原国家计委就开始对产业投资基金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然而,由于国际上没有产业投资基金这种制度,与之类似的概念却很多,如“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等,从而使得我们对产业投资基金的概念和应用出现了不同理解,导致产业投资基金的边界模糊,直接影响到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立法和实践。

要解决产业投资基金的认识问题,首要任务就是明确对产业投资基金的界定。在重新确定产业投资基金的概念时,必须摆脱国内现有认识的禁锢,以全新的视野重新认识产业投资基金。鉴于此,笔者认为,在明确产业投资基金的概念之前,有必要对国内外有关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的概念进行明确和梳理,然后再分析总结出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概念。

一、投资基金定义及类别分析

广义的基金应该包括投资基金、公益基金、政府基金等多种基金。由于大众对公益基金和政府基金的参与和认知较少,我们常说的基金主要指广大的投资基金。如社会上大量的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以及所谓的私募基金等,标准的说法应该是股票型投资基金、债券型投资基金及私募投资基金。

基金作为一种投融资的手段和工具,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868年,英国政府为了海外投资的需要,设立了“海外与殖民地政府信托”,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支公共投资基金。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基金已经形成很多品种,总体规模巨大,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四大支柱之一。

对于投资基金的概念,学者在表述上和理解上仍存在一定的分歧。如刘俊海教授(2003)认为“投资基金,是指由多数投资者缴纳的出资所组成的,由投资者委托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按照投资组合原理进行专家管理、委托投资基金托管人托管、投资收益按投资者的出资单位共享、投资风险由投资者共担的资本集合体”。更多学者认为,投资基金本身仅是一个资本集合体,投资基金制度是一种集合投融资制度。又如,原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1992年颁布的《海南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规定:“投资基金,是指投资者通过认购基金券聚积起来,并由管理人经营的长期投资资金”。

由于我国没有对投资基金专门立法,目前仅存的是规范证券投资基金的《证券投资基金法》,因此,国内目前对投资基金种类的认识仍处在相对混乱状态。从理论结合实际的角度,依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投资基金进行不同的分类:

(一)根据投资基金组合形态的不同

根据投资基金组合形态的不同,可将投资基金划分为契约型投资基金、公司型投资基金和合伙型投资基金。其中,公司型基金又可细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型基金和股份有限公司型基金。公司型基金是依据公司法的规定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投资者成为公司股东的一种基金模式。有限合伙型基金是指投资者共同成为基金的合伙人,投资者依据有限合伙的法律规定承担有限或者无限连带责任的一种基金模式。而契约型基金是指依据信托契约,通过发行受益凭证而组建的投资基金(见图1)。

(二)根据募集资金的方式不同

根据募集资金的方式不同,可以将投资基金划分为公募投资基金和私募投资基金。这里的私募是相对于公募而言的,仅仅是一种资金募集方式,与投资的对象无关。以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发行或者公开发行方式募集资金的基金,称之为公募投资基金。反之,非公开向特定对象募集发行的基金则称之为私募投资基金。公募投资基金和私募投资基金又可根据其具体的投资对象不同而分别细分到下一层次(见图2)。

(三)根据投资对象的不同

根据投资对象的不同,投资基金可以分为证券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对冲基金。其中,证券投资基金又可细分为: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及金融衍生品基金等。依据投资阶段的侧重点不同,股权投资基金又可细分为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发展投资基金、并购基金、夹层资本、重振资本、PRE-IPO资本、上市后私募投资(IPE)、破产投资及其他特别投资基金等。而对冲基金是指主要投资于股票、期权、期货及其他相关金融衍生产品,通过买空卖空、风险对冲操作,降低风险、扩大收益的一种基金(见图3)。

二、产业投资基金与创业投资基金

在我国,与产业投资基金相伴的名词有很多,通过对国内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可以看出,极易与产业投资基金相混淆的概念主要有“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等。有人认为产业投资基金就是“未上市的股权投资基金”,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或者私募股权基金;有人认为产业投资基金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一部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除了产业投资基金外,还包括海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本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人认为产业投资基金就是西方的创业投资基金;有人认为我国的产业投资基金应该仅限于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有人认为产业投资基金是与风险投资基金相并列的一个概念;还有人直接把产业投资基金等同为风险投资基金。不容否认的是,这几个概念之间的确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因此造成很多人的混淆。对于这几个概念如何把握,是认清产业投资基金的关键。笔者试图通过对相关概念的历史演进过程的回顾,来重新理顺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一)创业投资与风险投资

现代意义上的投资基金发展始于二十世纪4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社会面临着新企业形成率不足、新项目难以获得长期资金的障碍,社会呼吁希望政府采取措施改变这种状况。在这一背景下,“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ARD)应运而生,希望通过设计一种“私营机构”来解决新兴企业和小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并希望在为小企业提供长期资本的同时为其提供管理服务。1958年艾森豪威尔总统签署了《1958年小企业投资公司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小企业投资基金(以投资公司的形式存在)制度,中小企业投资基金迎来了快速发展。后来,这种投资基金被允许以有限合伙的形式出现。二十世纪70年代以后,有限合伙型的投资基金逐渐占据主流,并迎来了蓬勃的发展。

美国并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等专门立法,而仅仅是针对“小企业投资公司”这种特别类型的投资基金制定了《1958年小企业投资公司法》。此外,在1980年出台的《小企业投资促进法》和后来的《投资公司法》等法律修正案中,也仅规定了目的在于培育与促进企业发展的“企业发展公司”(Business Development Company)这一形式。后来韩国法律中所谓的“企业育成公司”,我国港台及新加坡等其他华语地区所谓的“创业投资公司”,可以说是与美国“企业发展公司”一脉相承。因此,与创业投资公司相对应的创业投资基金这一概念并非出自美国,而是我国港台、新加坡及其他华语地区普遍使用的一个词,而其所表述的投资机制与美国的企业发展公司相似,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创业投资基金始于美国。

与创业投资基金相比,创业资本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任何个人或机构以自有资金从事创业投资活动所用的资本都属于创业资本范畴。投资者投资组成创业投资基金的资本当然也属于创业资本。创业资本(Venture Capital)在国内翻译的过程中,可能是对“Venture”一词有不同的理解,有些人便把“Venture Capital”翻译成风险资本。同时,政府部门也以立法的方式确认了创业投资与风险投资的相同性,如在1999年七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由创业资本组成,因此,在国内,很多学者把创业投资基金与风险投资基金等同使用。笔者认为,“风险”并不能反映出该投资基金的特点,任何投资都存在风险。为了防止概念的混乱,同时准确体现其对创业企业的扶持,应废止“风险投资基金”这一概念的使用,统一使用创业投资基金这一概念。

(二)产业投资基金与创业投资基金

产业投资基金与创业投资基金是一对非常相似的概念。美国成立最早的小企业投资基金(以下有关美国的制度直接以创业投资基金代替)的目的主要是辅助新企业的成立和新项目的运作,后来扩展到“创造新企业和老企业再创业”,出现了“企业重组基金”形式。当创业投资基金在二十世纪80年代传入亚洲后,又出现了专门投资于基础设施项目的“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经过不断演变,进入中国后,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产业投资基金概念。

因此,创业投资基金就具有了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狭义的创业投资基金指美国最初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时的概念,系指由确定多数或不确定多数投资者以集合投资方式设立基金,委托专业性的创业投资管理机构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主要对未上市创业企业尤其是科技型未上市创业企业提供权益性资本,并通过资本经营服务直接参与企业创业历程,以期获取企业创业成功后的高资本增值的一种特定类型的投资基金品种。而广义的创业投资基金是指发展到亚洲后的创业投资基金,即是在传统概念的基础上,加上了企业重组投资基金和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我国2005年颁布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中,把创业投资规定为“向创建或重建过程中的成长性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以期所投资创业企业发育成熟或相对成熟后主要通过股权转让获得资本增值收益的投资方式”。从这里可以看出,我国已经认可了创业投资基金包括狭义上的创业投资基金加上企业重组基金。而近几年一直在讨论的《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产业投资基金的投向采取了广义创业投资基金的范围,即产业投资基金包括创业投资基金(狭义)、企业重组基金和基础设施投资基金三种子投资基金。为了规范我国的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笔者认为,我国的产业投资基金应该借鉴广义创业投资基金的概念,即我国的产业投资基金应该是一种直接投资基金,其投资的范围除了传统的创业投资外,还应包括发展投资、企业的并购重组、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其他国家引导投资的领域。

三、产业投资基金与股权投资基金

另一个与产业投资基金非常容易混淆的概念是“股权投资基金”,特别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或者“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如有学者认为,产业投资基金是我国特有的概念,国外通常称之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产业投资基金,是以投资基金运作方式直接股权投资于未上市企业并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的集合投资制度,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私募股权基金。由于英美等国的股权投资基金均要求私募方式募集,而在我国目前的股权投资基金也均是私募方式设立,因此,很多学者在研究股权投资基金的时候就直接使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或“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称谓。其实,投资基金可以是私募方式设立,也可以是公募方式设立,如澳大利亚就有公募方式设立的股权投资基金。

为了对这两者进行比较,我们先了解股权投资基金的概念。有学者认为,在1995年前后,创业投资概念被引入我国时,由于称之为“私人股权投资”更容易让人理解为私有化,所以有关部门在那时称之为“产业投资”。此种解释或许牵强,但也反映出两个概念的确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股权投资基金,是与证券投资基金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证券投资基金投资于上市证券,而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非上市股权和实业项目,具体来说可以是某个产业或者某个地区的多家企业乃至一组项目,是一种直接的投资方式。股权投资基金包含一系列投资活动,它既包括为新创立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也包括为已经成立的企业的成长提供资助,还包括收购现有的公司。

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使得产业投资基金与股权投资基金成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是为了突出直接投资于产业的特征,而股权投资基金则是主要彰显其直接投资企业股权的特征,以区别于间接投资为特征的证券投资基金。一般认为,股权投资基金是指对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的基金,通常包括投资于种子期和成长期企业的创业投资基金,也包括投资扩张期企业的发展基金和参与管理层收购在内的并购基金,投资过渡期企业或者上市前企业的过桥基金等。通过分析两者的内涵可以发现,产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所描述的制度大体上相同。

然而,产业投资基金与股权投资基金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一是投资对象存在差异。理论上股权投资基金不仅可以包括属于产业投资基金名下的创业投资基金、发展投资基金、并购基金,还可以进行上市后私募投资(IPE),进而取得公司的控股权,控制公司的发展方向。而产业投资基金必须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自身的设立特点,在规定的范围内对非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投资。

二是设立目的有所区别。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纯粹是一种资本的自由趋利行为,基金管理人以投资人的资产收益最大化为原则进行操作。虽然最终有利于相关企业或者产业的发展,但是其根本目的是资产收益最大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股权投资基金的管理人在投资决策的时候会尽量避免那些投资收益率较低的产业或者企业。而产业投资基金相对而言要适当考虑到我国的相关产业政策,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及各种专业投资基金在运作时,必须接受国家相关政策的制约,从而保证某些基础产业或者特殊行业的资金供给。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产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仅在其投资对象及功能上有些许差别。然而两个非常相似的概念同时存在和使用,无疑给我们的立法和监管带来了混乱。产业投资基金制度的设立,主要目的是解决各类国家扶持企业和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相比较股权投资基金这个中性概念而言,产业投资基金更能体现制度本身的特征,更适合我国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的初衷,因此,这两个概念虽然在理论上可以同时存在,但在具体的制度设立中,应避免同时出现而引起的混淆。

综上所述,我国产业投资基金应该是一种向特定或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对非上市企业提供资本支持,从事资本经营与监督的集合投融资制度。根据具体的投资阶段及投资领域的特点,产业投资基金又可细分为创业投资基金、发展投资基金、并购重组投资基金、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及其他特殊产业投资基金。另外,国家不能过分干预产业投资基金的运营,只能通过财政税收政策引导产业投资基金的投向,但国家应加强对产业投资基金的监管。另外,国家应该尽快出台《产业投资基金法》,从而将目前所谓的创业投资基金及各种股权投资基金一并纳入产业投资基金的调整范围,彻底解决多个概念并存而出现的混乱状态。

参考文献:

[1]南开大学金融系课题组:《试点产业基金呼之欲出》,《金融管理与研究》2007年第3期。

[2]覃家琦、曹渝:《我国产业投资基金运行机制的现状分析》,《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第7期。

创业风险的概念与特征范文3

关键词:董事会群体断裂带;企业风险承担:社会认同理论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7)01-0101-07

一、引言

Kim和Lu以及李文贵和余明桂研究发现,风险承担是一种积极的企业行为,有助于企业加快资本积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企业风险承担呢?对此问题的解答主要集中于三个层面:一是社会层面,Anf和Lee认为,经济水平、资本市场状况以及文化价值观等会影响企业风险承担;二是企业层面,Atting等研究了企业特征以及公司治理因素对风险承担的影响,比如企业性质、企业生命周期、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等;三是个人层面,余明桂等依据高阶理论发现,高管人口统计特征或心理特征等也会影响企业风险承担。

前两个层面倾向于将企业作为分析单位,忽略了企业风险承担决策主体――董事会的作用。个人层面虽然关注到决策群体在企业风险承担决策中的作用,但这些研究仅仅关注了决策群体的某项个体特征,或者某些个体特征在决策群体内的分布程度,鲜有文献关注到董事会成员多重个体特征组合所形成的属性格局或者构型可能会给企业风险承担带来的影响。自Lau和Mumighan创造性地提出群体断裂带(或群体断层)概念以来,学者研究发现,群体断裂带对群体效能具有重要影响。例如,Kunze和Bruch研究发现,高强度的群体断裂带加剧了社会认同,容易形成相互排斥的子群体,导致群体绩效下降;Rico和Molleman研究发现,较强的群体断裂带会使决策质量下降。由于董事会也是一个决策群体,因此笔者借鉴群体断裂带概念,考察董事会的群体断裂带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

笔者基于我国沪深上市公司2010-2015年间440家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发现: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强度对企业风险承担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董事会群体断裂距离、企业性质对群体断裂带强度与企业风险承担之间关系发挥调节作用。

与现有文献相比,笔者可能的新意主要体现在:(1)首次从董事会群体断裂带视角研究其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这为企业风险承担的现有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2)关于群体断裂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群体断裂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笔者考察群体断裂带对企业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拓展了群体断裂带的现有研究边界。(3)笔者发现,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强度确实对企业风险承担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群体断裂带距离、企业性质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这些发现也为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建设提供有益的实践启示。

二、文献述评

风险的本质是一种不确定性,从企业层面上来讲,企业风险是企业收益流的不确定性。余明桂等认为,风险承担反映的是企业管理者在投资过程中,对那些预期收益和预期现金流充满不确定性的投资项目的选择。对于企业风险承担影响因素的研究,现有文献主要集中于社会层面和企业层面。企业存在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其经营发展必然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经济、政治、法律等变化都会造成企业风险决策的差异。企业层面的主要影响是在公司治理方面,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以及管理层激励等因素对企业风险决策均有重要影响。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机制,现有文献主要以高阶理论为基础考察决策群体成员的某项特征对风险承担决策的影。比如,Harioto等研究了董事会的多样性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而Lau和Murnighan开创性地提出群体断裂带概念,Lau和Murnighan以及Bezrukova等将群体断裂带定义为依据某个或某几个特征将群体划分为若干个子群体的假想线。这一概念不仅考虑了群体内的多种特征,而且还关注到了这些特征在群体成员中的排列组合以及由此划分的子群体的数量。群体断裂带与多样性虽然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两者还是具有本质上的差异。关于多样性的定义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观点,谢小云和张倩认为,多样性的概念反映的是个体特征在群体成员之间分布的离散程度,群体断裂带则强调了成员多重个体特征的分布格局或构型。Thatcher等运用一个简单例子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差异。表1描述了两个假想工作群体的成员构成及各自的特征。

由表1可见,工作群体(1)和工作群体(2)均由A、B、C和D四位成员构成,各群体的全部人口统计特征都表现出相同的多样化程度,但是工作群体(1)明显存在断裂带。工作群体(1)中成员A和成员B在种族、性别、年龄以及职位上非常相似或相同,成员C和成员D亦是如此,而且A、B和C、D在相同的特征上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工作群体(1)中存在明显的断裂带将群体划分为分别由A、B和C、D组成的两个子群体。在工作群体(2)中虽然成员特征的类别以及各类别的人数与工作群体(1)相同,但是群体(2)中不具有各项特征都较为相似的成员,也就无法划分成为不同的子群体,因此很难形成断裂带。断裂带虽然存在于多样化的群体中,但是并不是所有多样化的群体内部都会产生断裂带。当团队多样化程度较高时,成员特征相互重叠的可能性较小,这种情况下比较不容易产生断层;当团队多样化程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因为成员所具有的属性特征有限,特征重叠的可能性较大,更加容易产生断裂带。

Tuggle等首次将群体断裂带的概念应用到董事会情境中,研究了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对公司创业问题的影响。由于较强的断裂带需要董事会分配大量精力处理子群体间的冲突及沟通问题,所以如果董事会群体断裂带较强,董事会成员之间难以对公司创业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目前关于董事会群体断裂带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主要集中在其对企业战略选择及价值创造的研究。比如,Kaczmarek等从权变视角考察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公司治理情境特征的调节作用。李小青和周建提出了董事会断裂带与董事会成员努力程度、决策冲突、信息共享的关系。周建和李小青与李小青和周建以大样本实证分析了董事会群体断裂带与企业价值、企业创新战略以及企业战略绩效之间的关系,发现任务导向董事会断裂带对企业价值以及企业战略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企业创新战略会产生积极影响。

三、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社会认同理论是由Tajfel等提出,该理论缘起于对群体间种族中心主义的研究。种族中心主义是指内群体偏好以及外群体歧视。这种群体间的态度与行为反映的是一个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的客观利益,当群体目标出现不一致时群体之间就会出现竞争,产生群体间相互歧视、相互敌对的态度。Tajfel等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社会认同理论,即个体认识到自己属于某一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该群体成员带给自己的情感和价值。社会认同是对社会群体的一种认同作用,是由属于同一社会类别的全体成员得出一种自我描述。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为了更好地理解社会环境,存在一种将自己分类到一个或多个群体中的潜在倾向,在群体成员资格基础之上建立自己的认同,通过所属群体的规范来界定自己的适当行为,同时个体会坚守与其他群体的边界。Tajfel等认为,人们总是争取积极的社会认同,个体倾向于通过加入该群体获得积极的自我概念。这种积极的社会认同是在内群体以及相关外群体的不断比较中获得。群体之间的比较是群体成员获得积极认同的重要手段,个体会以积极的特征来标定自己所属的群体,同时以消极的特征来标定外群体。个体在群体比较中会突出自己某方面的特长使得在群体比较中表现得更为出色,并以此满足自尊需要。同时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个体会主动在重要维度上夸大不同类别之间的差异,而将自己所属群体内的个体差异最小化。个体因内群体与外群体之间对自己有利的比较为内群体成员提供了较高的主观声望,伴随而来的是积极的社会认同,Tajfel等认为,这种满足内群体成全自尊或自我激励需要的社会认同是产生群体问冲突和歧视的根源所在,这种属于某群体的意识会强烈地影响人们的知觉、态度以及行为。

董事会是由一些具有特殊背景、技能以及自身利益的个体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互相协作的群体,董事会成员往往被认为是企业决策体系中的精英人员。虽然有学者将董事会成员作为同质的单一体进行研究,认为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差别不大,但是大量的研究都已表明,董事会成员的认知模式以及行为动态在群体环境中会变得更加复杂。董事会作为企业决策的核心,其成员在性别、年龄、任期、教育背景等特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程度,根据相似吸引范式,董事会成员会寻找与自己特征相似的其他成员逐渐形成若干个子群体。基于董事会成员各种特征(例如性别、年龄、教育背景等)的分类会激发社会比较过程,使群体成员产生组内和组外的意识,由此形成董事会群体断裂带。社会认同理论以及自我分类理论认为,不同子群体之间会发生社会比较,这种比较会使内群体成员产生“我们-他们”的分离,这种分离会使董事会成员产生内群体支持和外群体歧视这样的偏见,进而产生认知冲突和群体矛盾。当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强度较大时,董事会成员对于所属子群体的认同会更加强烈。甚至超过了对董事会作为一个决策整体的认同,子群体成员间认同差异的增大可能导致子群体之间的认知偏见更加严重。

Watson和Kumar关于不确定性条件下群体决策的研究表明,共享目标的达成以及决策责任的分散有助于决策群体做出高风险决策。Harioto等认为,如果决策群体可以通过信息交换以及群体内部的讨论形成被大多数成员所接受的共享目标,那么群体决策将更加偏向极端,群体成员也更加愿意尝试风险较高的决策。此外由于决策失败的责任由决策群体所有成员共同承担。因此,决策者倾向于选择高风险决策。当企业董事会内部的群体断裂带强度较弱时,不同子群体之间的社会比较弱化,董事之间不会发生强烈的冲突,信息的交流以及沟通讨论更加顺畅,如此董事会可以更加迅速地形成被普遍接受的共享目标。此外,群体成员之间的和谐有助于形成情感纽带,可以促进群体责任在个体之间的扩散,换言之决策失败的后果由董事会整体共同承担而不会由某个个体或者某个子群体来承担。因此,这样的董事会倾向于承担较高的风险。与群体断裂带强度较弱的董事会相比,具有较强群体断裂带的董事会面临着更加严重的沟通障碍以及子群体间的认知偏见,由于子群体之间的冲突更容易产生不信任、不理解的消极情感,因此,董事会内部很难形成一个可以被大多数成员普遍接受的共享目标。另外在这样的董事会中各个子群体之间更多的是一种互相比较、互相排斥的氛围,很难像群体断裂带较弱的董事会那样形成可以分散责任的情感纽带,为了避免承担决策失败的责任,董事会在最终决策上倾向于更加安全有所妥协的决策,因此,董事会内部存在较强的断裂带时,董事会所愿意承担的风险水平更低。为此,笔者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O: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强度对企业风险承担产生负向影响,即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强度越强。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低。

四、研究设计

1.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笔者选取了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10-2015年间上市公司作为初始样本。由于根据Fau算子运用穷举法进行董事会群体断裂带计算时,宜选用董事会规模在7人以下的公司,而我国《公司法》规定,董事会规模应在5-19人之间,因此笔者使用董事会规模为5-7人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根据研究需要,剔除了金融类和ST类上市公司。最终样本为440家上市公司共931个观测值。笔者所用数据来自于国泰安研究服务中心CSMAR数据库,部分缺失的董事会成员信息根据巨潮网、和讯网进行手工补充。

2.变量测量

现有研究主要使用企业盈利波动性和股票收益波动性两种方法测量企业风险承担。由于企业盈利波动性作为一种财务性指标,会受到企业财务报表的约束与限制,其受操纵的可能性较大,而股票收益波动性可以规避这种问题,能够较好地反映企业的风险承担行为,因此也常用来作为企业风险承担的测量指标。因此,笔者借鉴Coles和Daniel的研究。采用股票收益波动性来测量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即年化股票日收益波动率标准差的对数值(Risk),计算公式为:

(1)

其中,ri,j,t为公司i在年度j内第t日的收益率,T为每个会计年度内的总日数。

笔者根据Thatcher等提出的Fau算子测量董事会断裂带强度(Fau)。借鉴已有研究采用的方法,笔者选取董事会成员的年龄、性别、学历、任职期限以及法定来源作为计算基础。其中,董事会学历分为本科以下、本科、硕士以及博士,任职期限为董事从上任之初到统计截止时间在公司的任职时间,法定来源是指董事会成员是执行董事还是独立董事。具体计算公式为:

(2)

根据李文贵和余明桂、Nakano和Nguyen等的研究,笔者选择如下控制变量:公司规模(Fsize),公司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财务杠杆(Leverage),资产负债率;公司成长能力(Growth),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长率;股权集中度(CR_5),公司前5位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企业上市年限(Age),企业上市年限的自然对数值。另外,笔者还控制了行业(Industry)和年份(Year)的影响,以虚拟变量加以度量。

五、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表2给出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与变量间相关系数。从表2可以看出,样本企业的风险承担平均水平为负,表明我国多数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普遍较低。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强度均值为02424,这反映出我国多数样本企业董事会内部存在着群体断裂带并且断裂带强度较高。从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强度(Fau)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Risk)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earson系数为-02495,且在1%水平上显著),这与前文假设的预测相符:其它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系数相对较小。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表3给出前文假设的回归结果。基准模型给出包括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模型(1)将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强度变量(Fau)引入基准模型。

回归结果表明,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变量(Fau)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说明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强度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与前文研究假设一致。

群体断裂带强度是指以相同的方式将群体按照某种或多种特征进行划分形成子群体的程度,反映的是子群体内部同质性和子群体间异质性程度,是将群体划分为若干子群体的假想线的清晰程度。

自群体断裂带的概念提出以来,大多数学者仅关注了断裂带强度这一维度,近年来学者对断裂带的结构进行了补充,将应用于社会学、组织行为学中的“距离”维度引进群体断裂带中,并对这两个维度的内涵与测量做出清晰的界定。Bezrukova等提出断裂带距离反映的是一个子群体在多大程度上有别于另一个子群体,它计算的是不同子群体质心之间的距离,测度的是由断裂带划分而成的不同子群体之间的差异程度。例如,A群体中有两名25岁女性和两名50岁男性,B群体中有两名25岁女性和两名30岁男性。两个群体可以根据性别和年龄清晰地分为两个子群体,即断裂带强度相同,但是两个群体中子群体的差异化程度明显不同,A群体两个子群体年龄差距大于B群体中子群体的年龄差,因此A群体断裂带距离更大。为此,笔者进一步考察董事会群体断裂带距离对断裂带强度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关系的影响。模型(2)将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强度与距离交叉项变量(Fau×Dis)引入回归模型。发现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强度与距离的交叉项系数显著为正。说明董事会群体断裂带距离负向调节了断裂带强度与风险承担水平关系,即董事会群体断裂带距离越大,群体断裂带强度对企业风险承担的负向影响越弱。

Thatcher等以及李小青和周建认为,董事会持股有利于增强董事会成员对于股东利益的认同,促进董事会成员跨越断裂带迅速地达成明确的共享目标,弱化由群体断裂带所引发的信息共享障碍、决策冲突等。为此,笔者进一步考察董事会持股对断裂带强度与风险承担之间关系的影响。模型(3)将群体断裂带强度与董事会持股交叉项(FauxBstock)引入回归模型,发现该交叉项回归系数为负,但未能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说明董事会持股对群体断裂带强度与风险承担之间关系并无显著调节作用。得到这一实证结果其原因可能是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中董事会持有股份相对较少,没有发挥出长期激励作用。另外,我国目前没有完全开放对于董事会持股的管制,相关法规的限制也抑制了股权激励效果。

考虑到对于不同性质的企业而言。群体断裂带对风险承担的影响可能会有所差异。因此笔者引入企业性质变量。模型(4)将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强度与企业性质的交叉项(Fau×State)引入回归模型,发现该交叉项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说明企业性质对断裂带强度与风险承担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作用,即与国有企业相比,私营企业中的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更强。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国有企业具有较多的社会职能,承担了很多政策性负担,在决策过程中会受到来自政府方面的干预。而私营企业则没有这些限制,在决策过程中更加自由,由群体断裂带导致的各种认知偏见难以消除或减轻,因此致使私营企业中的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对企业风险承担的负向影响越强。

创业风险的概念与特征范文4

[关键词] 创业 创业风险 研究视角 述评

一、概念界定

1.创业界定

创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劲推动力,也是解决一国就业问题的良好途径。当把创业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时,其是一个跨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多层面的动态复杂系统。由于创业学是一新兴学科,其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学者们在其概念上的研究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使得学者们难以在基本问题上达成共识,限制了创业学科的发展。

有些学者从创新角度界定创业,认为创业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产品或新服务的机会被确认、被创造,最后被开发来产生新的财富创造的能力,任何人都可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创业者并具创业精神(peter?drucker,1985)。创业精神的实质就在于开拓创新。创业既可指新组织的创建过程(gartner,1985),即个人或团体依法登记设立企业,以赢利为目的从事有偿经营的商业活动(朱炎,2000);又可指组织中新单位的成立,以及提供新产品或新服务(nicholas siropolis,1986),这扩大了“创业”的内涵。因此可将创业分为两个层次:“创建新的企业”和“企业内创业”,前者可以理解为狭义的创业,而后者则代表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二次创业”。

从生产要素和创造财富的角度对创业概念进行定义的也比比皆是,认为创业是创业者以确定的价格购买生产要素,并把生产要素组合起来,再以不确定的价格出卖其转换品(产品)的活动(richard cantillon)。创业者在这个过程中充当协调者和领导者的角色,他们要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jean baptiste say)。组合生产要素的过程既是一条创业路径,又是一种创业方法,通过组合可以产生新的商业机会,形成新的组合力量,这对创业十分重要。robert ronstadt从创造财富的角度出发,认为创业是一个创造增长财富的动态过程,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的《创业学教程》(2004)对创业的定义也反映了这种观点。

从创业机会和创业风险承担的角度来界定创业概念的观点更为常见,howard stevenson认为创业是追踪和捕获机会的过程,可由发现机会、战略导向、致力于机会、资源配置过程、资源控制和回报政策等六个方面的企业经营活动来理解。郁义鸿等(2000)认为创业是一个发现机会和捕捉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该定义强调了创业者对创业机会的捕捉和利用能力以及所创造的新事物必须是有价值的,其价值不仅对创业家而言,也对开发的目标对象而言。创业的意义在于创新和创造,创业者是创业的主体、创业构思的孕育者,他们通过奉献必要的时间和努力,开创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虽然他们可以借鉴、模仿和学习前人的经验和方法,但他们必须从头做起,将创业构思转化为实际行为,但这必然存在巨大风险,风险可能来源于技术、资金、管理、人力资源、政策以及其他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创业者必须承担相应的经济、心理和社会风险来获取货币报酬和个人满足(amar bhide,1992)。

2.创业风险界定

对创业风险的界定,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观点,大多数国内外学者都只针对自己所研究的领域或角度来界定,而并没有将其一般的概念提炼出来。timmons和devinney将创业风险视为创业决策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包括处理进入新企业或新市场的决策环境以及新产品的引入。赵光辉主要从创业人才角度界定创业风险,认为创业风险就是指人才在创业中存在的风险,即由于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创业机会与创业企业的复杂性,创业者、创业团队与创业投资者的能力与实力的有限性,而导致创业活动偏离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及其后果。无独有偶,牟永红也从人员风险的角度对创业风险进行了阐述,认为创业过程是需要不断地吸收风险投资的过程,而风险投资家们在对新创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时,首先看重的就是创业的人员,而不是项目本身。人员风险具体表现在人员的能力、人员的流失和人员的道德三个方面。刘骅将创业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指由于创业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引发的风险;非系统风险是指非外部因素引发的风险,即与创业者、创业投资和创业企业有关的不确定因素引发的风险。

二、创业风险研究综述

目前,创业理论体系仍然是由国内外学者各自积累的学术碎片所组成,创业研究作为一个学术领域仍处于“青春期”(low,2001)。由于存在理论和实践的真空地带,创业理论需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创业风险的研究问题。在有关研究中,创业风险的提及率很高,但这些研究大多停留在创业投资公司的创业投资风险的研究层面,站在创业企业角度对创业风险的研究还较少。

在对创业者风险倾向的研究中,brockhaus(1980)和bird(1997)认为创业者比一般管理者在决策中接受更高的风险水平,但这并不表示创业者的风险倾向高于一般管理者。此外,还有许多国外学者都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研究,试图证实创业者与一般管理者在风险倾向上的差异性,但都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目前所达成的较为一致的观点是创业者在风险倾向上较一般管理者并无实质性差异(low,2001),创业者只是中等程度的冒险者(mcclelland,1961),[5]只是创业者抱着更为乐观的心态看待创业机会(palich,1995)。在对创业风险分析和管理的研究中,gerosa、nasini(2001)以太空产业为分析对象,对其创业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将创业风险管理视为太空产业管理中的一项新挑战;barker、harrell和todd(2002)提出了基于模拟现金流量分析创业风险的方法, puing和zedtwitz提出了孵化器风险管理方法以及allen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创业企业风险管理进行分析,此外还有学者从投资者角度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创业企业的风险治理理论。

国内学者对创业风险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从创业风险来源及构成的角度对创业风险进行研究,陈震红和董俊武(2003)认为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创业机会与创业企业的复杂性、创业者、创业团队与创业投资者的能力与实力的有限性是创业风险的根本来源,创业过程中往往会存在融资缺口、研究缺口、信息和信任缺口、资金缺口、管理缺口等,这些缺口导致了创业风险的产生;李志能、郁义鸿和罗伯特·希斯瑞克(2000)认为创业风险产生的形式依赖于创业的领域,通常的创业风险不外乎由财务风险、精神方面的风险和社会领域的风险等几个方面构成。对创业风险的识别、评估模型和控制进行研究,李洪彦(2007)从高科技创业风险的特征出发,对高科技创业风险管理与传统企业风险管理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创业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方法以及创业风险控制的有效途径,并探讨了防范高科技创业风险的管理策略;赵观兵、万武(2006)建立了高新技术创业风险评判指标体系,并建立了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高新技术创业风险进行评估;颜士梅、王重鸣(2007)以混合安排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并购式的创业人力资源整合风险控制策略的理论框架,将人力资源整合风险的控制策略分为基于规范、基于期望和基于契约的三大类控制策略,并通过深度访谈来获取数据和资料,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对不同人力资源整合风险控制策略及其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赵光辉(2005)从人才创业风险的角度对创业风险进行原因分析,并对创业的经营风险、财务与会计风险、投资风险、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等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一些学者还对创业风险的管理机制进行研究,如付玉秀、张洪石(2003)以委托-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创业风险中的创业企业家风险在创业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成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包括项目筛选机制、投资工具选择、契约限制与条款约束、动态评估和分阶段投资、控制权激励、风险报酬激励、风险跟踪管理、退出投资等一系列相辅相成的创业企业家风险管理机制;陈晓健(2006)从创业企业成长风险入手,研究创业企业成长风险跟踪管理机制,认为创业投资家为了及时识别和控制创业风险, 应参与创业公司的管理,并构建风险跟踪管理机制来加强对创业企业的风险监控,在确定风险跟踪管理的方式与参与程度时, 创业投资家应考虑创业企业发展阶段、股权比例和投资行业等因素。

三、研究述评

综上所述,关于创业的概念,虽然学者们存在着不尽统一的定义,但他们均围绕着创建新组织,开创新业务,利用创新思想创造资源的新组合;发现、捕捉与利用商业机会;价值创造与财富增长;风险承担等视角进行阐述。国内学者对创业概念的界定大多是借鉴和总结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较集中于从创业机会和创业风险承担的角度开展,认为创业是一个发现、捕捉和利用机会并获取收益的过程,这个过程创业者需要创新和承担相应的风险。创业机会是创业的必要条件,也是首要条件。因为一个理性的创业者不管他拥有多少资源、拥有多少新技术,如果没有机会,他是不会进行创业的。创业不一定要创造出新的产品或者新的服务,也不一定要有新的技术,但它一定要有创业的机会,创业者也是因为看到了创业的商机,捕捉住商机才利用商机进行创业的。关于创业风险的界定,目前研究只是从某个角度展开,且只是将创业概念与风险概念“相加”进行界定,并没有将创业风险作为一个专有名词进行专门定义。

在创业风险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的问题是一样的,但研究角度存在着差异。国外学者更多的是从创业风险的承担者——创业者出发,研究创业者的风险倾向,寻找创业者愿意冒险创业的原因;在创业风险的分析和管理方面,国外学者更多的是关注创业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方法以及创业风险治理理论的研究。而国内学者更多的是研究创业风险产生的原因,并运用现有的方法对具体的创业风险进行评估以及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他们更多的是处于应用层面而不是理论层面对创业风险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drucker,p.f.. 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m].new york: harper row,1985:16

[2]郁义鸿李志能罗伯特 d·希斯瑞克:创业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39

[3]刘骅:民营高科技企业创业风险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4]low, m.b.. the adolescence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specification of purpose [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1, 25(4): 17-25

创业风险的概念与特征范文5

关键词:创业型人才;内涵特征;培养策略

一、创业型人才的内涵特征

对创业型人才的理解,首先要正确认识“创业”的涵义。关于“创业”的定义,我国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概述。比如:

1 罗天虎教授提出:创业是指社会上的个人或群体,为了改变现状,造福后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财富的艰苦奋斗过程。创业具有开拓性、自主性、功利性三个特征。

2 罗伯特·赫里斯、迈克尔·彼得斯提出:创业就是通过奉献必要的时间和努力,承担相应的经济、心理和社会风险,并得到最终的货币报酬、个人满足和自主性的,创造出有价值的新东西的过程。简单地说,创业就是创造新东西的过程,并承担风险和得到回报。

3 台湾中山大学专家刘常勇提出:创业是指创业者依照自己的想法及努力工作来创造一个新企业,包括新公司的成立、组织中新单位的成立,以及提供新产品或新服务,以实现创业者的理想。创业本身是一种无中生有的历程。

4 复旦大学郁义鸿教授提出:创业是一个发现与捕获机会并由此创造新颖产品或服务和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

从以上可以看出,人们对创业的理解有各种各样,但概括起来有以下共同点:创业是一种开拓性的活动;创业是一种创造性的创新活动;创业是有风险并要自己承担风险的活动;创业是一种创造价值并努力实现价值的过程。

当然,上述几种观点主要是从经济学意义来研究“创业”,也就是指创办企业的过程。笔者认为“创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理解的“创业”是专指人们在经济领域创办企业的过程,而广义上理解的“创业”,是指创业者创立事业的过程,不仅创办企业,而且在各行各业中创立事业的过程都可指“创业”。

创业是指在各行各业的个人或团队为了开辟事业创造价值、敢于承担风险的开拓性活动。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创业有几层涵义:一是创业可以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中进行;二是创业要创立事业,要有强烈的事业心;三是创业要创造新的价值,是一种创新活动;四是创业要敢于承担各种风险,要不怕挫折;五是创业要有勇气,是一种开拓性的活动。

由此可见,创业并不仅仅限于创办企业,虽然创办企业是一种典型的创业,但创业的概念比创办企业的内涵更丰富。从理论上来看,创业既包括创办企业,也包括开创新的事业,还包括在各行各业中创造价值敢于承担风险的开拓性活动。因此,创业人才也不仅仅是指企业的创办人,而应是包括企业创办人在内,在各行各业中开创新事业、创造新价值、敢于承担风险、创造性的工作的人,他们可能是老板,也可能是员工;可能是公务员,也可能是老师、医生、科学家等。岗位创业与岗位创新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相同的地方,二者在本质上都是创新的,所不同的是前者指在工作岗位上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开创新领域、敢于承担风险、创立事业的过程。比如:自己想成立一个新部门去开拓新的市场,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而后者是指在组织安排的工作岗位上出主意、想办法、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但自己不承担多大的风险,有稳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

在对“创业”的涵义了解后,我们就不难理解“创业型人才”的内涵。这里要区分“创业型人才”与“创业人才”的联系与区别。创业型人才不等同于创业人才,创业人才是指已经在从事创业的人,而创业型人才是潜在的创业人才,他们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具备了一定创业知识与创业技能,能够发现创业机遇并有勇气敢于承担风险去抓住机遇的人,而不管其目前在不在创业或将来会不会创业。

创业型人才的主要特征有:(1)眼光敏锐,善于发现机会、把握机会;(2)具有冒险精神,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3)百折不挠,具有摆脱困难和战胜困难的能力;(4)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5)有创新的能力;(6)有创业的激情。

二、创业型人才培养策略

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大系统工程。这个系统主要由学校教育内部系统(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各级大中专学校等)、学校教育外部系统(包括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二大系统来组成。创业型人才的形成,离不开这二个系统的合力。在以往的教育发展中,这二个系统之间往往脱节,通常处于一种相互封闭的孤立的系统状态,系统之间、各组织之间缺乏有效的人力、物力、财力、知识、信息等的交流、沟通与合作,往往造成各种资源的浪费与紧缺矛盾现象,资源的配置使用效率不高,甚至系统人员之间相互埋怨指责,力量相互抵消。在今天这样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各管理系统之间的协调、沟通与合作,形成一种合力,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得重要。青少年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将是新世纪教育的主题,也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各级学校要把青少年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发展目标。要培养创业型人才,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战略转型,需要实施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一)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对创业教育的认识

创业风险的概念与特征范文6

关键词:新产品开发;差异化竞争;可持续发展

Newproductdevelopmentinthestatusandroleofcorporationexplore

——Changhecompanyasanexampleto

Abstract:Withtheglobaleconomicintegration,marketcompetitionhasbecomeincreasinglyfierce.Marketfocusfrompricecompetitiontodifferencesofcompetition.Inthecompetitivemarket,pricecompetitionreflectedmainlyattheenterprisecostadvantagesandbusinessdifferencesofthemaincompetitionforproductdifferentiationperformance,servicedifferentiation,personneltools,imagedifferentiation.Newproductdevelopmentistheestablishmentofenterprisescompetitiveadvantagethroughproductdifferentiation.Also,newproductdevelopmententerprisestocreatenotonlybecomeamajorsourceofprofit,butbecomeenterprisesimprovetheircompetitiveness,thekeytosustainabledevelopment.Thisnewproductdevelopmentresearchperspective,theanalysisofthenewproductdevelopmentandtheneedfortheconcept,andnewproductdevelopmentinthebusinessofthestatusandrolemadetointensifythedevelopmentofnewproductsresearchandbringinfreshblood,toexpandtheirmarketshareforbusinessenterprisesintheseainvincible.

KeyWords:Newproductsdevelopment;Differencesofcompetition;Sustainabledevelopment

前言

经济全球化,竞争无国界的崭新格局,正在市场营销领域引发一场深刻的变革。新产品开发研究已经成为全球企业优先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和成功企业的经历证实,盲目的市场占有不如成功的开发新产品,实施并保持永恒的新产品开发才是提升企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才是企业获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正是因为新产品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并能不同程度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所以对新产品开发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显得极为重要和极具价值。现实中,没有令人满意的产品表现是无法形成购买向心力的。新产品开发本身能给企业提供一种足以支撑下去的竞争优势。目前很多企业都抱着:“老顾客不要走,新顾客不断来”的希望,这无可厚非。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必须创造出适合市场需要的新产品,才能维系新老顾客,才能使企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这是个创新的时代,只有时刻具有创新的精神,为企业创造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为了顺应环境和市场的发展趋势,每个企业都必须重视企业新产品开发的研究。只有创新,才能给企业带来新鲜血液,让企业在商海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企业来说,新产品开发具有以下8项战略作用:1.新产品可以成为竞争优势的源泉;2.新产品可以加强或改变企业的战略方向;3.新产品能提高企业形象;4.新产品能为投资提供长期的财务收益;5.新产品可以提供研究开发的资金,形成新产品开发的良性循环;6.新产品可以利用企业生产和经营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7.新产品可以充分利用和提高营销效果和品牌效益;8.新产品可以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源。所以,新产品开发研究势在必行。

在当今科学技术日趋进步,竞争十分剧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最重要的办法,就是不断提供新产品和服务。产品整体概念本身,就是一个动态概念。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它也在发展、扩大、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开发新产品是制定最佳产品组合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且现代企业通常把创新产品与贯彻营销观念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实质上,创新产品是营销观念的核心思想——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的体现。

本课题首先讲述新产品开发的概念和分类、新产品开发特征(包括不确定性、变革性、机遇、高费用)、新产品开发方式的选择、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性;然后提出昌禾公司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后对新产品开发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探讨(以昌禾公司为例),提出了新产品开发是企业生存和成长的重要保证,是企业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手段,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条件,有利于促进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但与此同时它又是一把双刃剑。最后进行总结,新产品开发势在必行。正是因为新产品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并能不同程度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所以对新产品开发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显得极为重要和极具价值。

一、新产品开发概述

(一)概念和分类

1.概念

对于新产品的概念,有很多种说法,但总的说来,都不外乎以下这几种:

(1)从企业经营角度来定义新产品的概念如下:它是与现有产品相比较,在技术原理、结构性能、技术指标等方面均有显著改进和提高,并在一定市场或范围内首次投放市场的产品。

(2)国外观点: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就从狭义角度出发,他概括说新产品是从未在市场上出现过的产品,是一种全新产品。

(3)从广义角度来说:新产品是对企业、市场、技术而言的新的产品,包括新的形式、新的技术或新的效益。其中分为企业型新产品、市场型新产品、技术型新产品。

(4)新产品概念反映了新产品的性质及其市场效益,新产品概念具有相对性,即是人们尚未见识过的产品或服务,如企业型新产品、市场型新产品等。新产品概念又具有多元性,是一个多元概念。新产品既具有满足市场利益相关者从没体验过的需求的能力,又具有提供一种战略性持久竞争优势的能力。核心产品概念寻求以一种竞争性优势来满足某种基本市场需求,因而不仅要提供创造价值的机会,而且要创造出产品的持久竞争优势。为了建立新产品的持久竞争优势,形成新产品核心概念,需要调查与之相关的潜在购买者、中间商等市场利益相关者和组织各部门的要求、意见和看法。他们对新产品的看法一般是各不相同的。这些不同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影响并有益于新产品概念的界定。

上面这几种描述新产品概念的观点,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在强调一个“新”字。无论是从其技术、形式或效益角度来划分,对市场而言,都是具有新的特色的产品。

2.分类

新产品可以从其技术、形式或效益角度来分类。常见的新产品类型有:

全新功能产品,如VTR;功能改进产品,如汽车发动机的改进;式样改进产品,如服装的翻新;具有新用途的现有产品,如进行文字处理的计算机;增加附属功能的产品,如电话的免提功能;开辟新市场的现有产品,如市场中心定位产品等。

新产品还可以按不同的角度划分,可分为不同类型。

(1)按地域范围划分:国际新产品,是指世界首创的产品;国家新产品,是指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省、直辖市、自治区新产品,是指填补本省、直辖市、自治区空白的产品。

(2)按创新程度划分:改进新产品,是指应用新技术,改进原有产品性能,增添新型号的产品;换代新产品,是指在原有产品基础上,经过局部改进,性能有显著提高的产品;引进新产品,是指企业从国外引进技术生产的产品;全新产品,是指采用新原理、新技术、新结构和新材料制成的产品。

(3)按项目来源划分:企业自主开发的新产品,是指企业根据市场调查结果确定开发项目而制成的产品;用户订购开发的新产品,是指根据用户需求专门设计、加工的新产品。

(二)新产品开发特征

新产品开发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不确定性、变革性、机遇和高费用性方面。

1.不确定性

新产品开发的不确定性首先表现在技术的不确定性上。技术的可行性,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可行性难以估计,并且技术的快速变化也增大了技术的不确定性。日本花了20年时间和16亿美元成功的开发了模拟技术高清晰度电视。但后来,美国的全新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的开发成功,使日本的模拟技术高清晰度电视在技术档次和质量上显现出明显的劣势。结果模拟技术高清晰度电视被驱逐出市场。

竞争对手等其他企业新产品开发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也给本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带来了不确定性。如果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落后于别人的开发,则会降低或丧失新产品的价值。

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等需求的变化和政府政策的变化使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大,从而增大了新产品开发的难度和不确定性。这些变化的不确定性使新产品经济价值难以预测,是新产品高失败率的重要原因。据布斯和艾伦的统计,从设想到产品商业化,每投入7美元就有6美元付之东流,并且新产品即使投放市场后也有30%的失败率。

不同的企业和产品面对着不同的内外环境,因而不同新产品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也是不一样的。全新产品的不确定性高于改进型新产品的不确定性。全新产品的决策一般属于不确定性决策或风险决策,而改进型新产品的决策往往属于风险决策或确定性决策范畴。在企业中,由于低层管理者接受不确定性,而高层管理者一般回避不确定性,因而低层管理者在新产品开发中往往需要把不确定性问题转化成风险问题或把风险问题转化为不确定性问题。针对新产品开发中的各种风险因素,企业需要建立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和处理风险的风险处理机制。

2.变革性

新产品开发所要求的新思想、新的工作方式等变革打破了组织内现有的格局和利益分布,会激起各种抵制。因此,企业在进行新产品开发时,需要克服各种阻力,实施变革。

企业的抵制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的惰性,如高层管理者追求短期利益或企业家精神的退化;维护既得利益以免受新产品的威胁,如晶体管取代电子管时,电子管厂商的极力反对;回避新产品不确定性、资金不足和付出高昂代价的愿望;保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不变的愿望,如对不稳定性或变化的厌恶;维护团体一致性的力量等方面。

由于管理人员倾向于抵制新产品开发,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及其变革常常遭受挫折。然而,市场机会的增多、企业对潜在利润的追求形成了新产品开发的最终动力。对潜在利润的追求,推动着新技术的利用和技术竞争优势的提高,推动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增强和市场反应能力的提高。这些积极的因素促进了新产品开发成功率的提高。企业推进创新的力量与抵制创新的力量的平衡程度形成了组织创新倾向。新产品开发带来的变革大小取决于变革的推动力与阻力的作用程度,即组织创新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