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发展史范例6篇

动物的发展史

动物的发展史范文1

关键词:物理学;史料;融入教学;教学策略

新课程注重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其目的在于广泛地采用新课程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融入物理学的历史,可以加深学生基本的物理知识和对物理基本原理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理解良好的物理研究方法,了解物理在社会生活中所的扮演的一个正确的社会角色。另外,在物理学史上,其本身具备了教学经验,这对学生在科学素养上的培训有很大的帮助。

一、学习和研究物理学史的意义

我们常规理解的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和物质运动的基础科学。在人类的所学知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它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不仅提高了自然视野的知名度,还影响人们对大自然景色的认识。在物理学的历史研究期间经历了物理学起步,经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以及物理学发展的四大阶段。所谓物理学的历史,即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天性,以及变化中的物理运动规律的历史。随着物理学史的不断发展,不但提高了人们对自然世界的认识,而且也丰富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例如,从一个实验中,数学法推导理论,现在假设方法、统计方法等。我们所了解的物理学史不只是在叙述过去,更重要的是它也体现了人类思想观念的转变。例如,从机械系统中从牛顿的机械材料过渡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对论的概念。这些都不仅描述着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同时也表明人们对于物理学研究方法和理念的变化、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物理学的历史是社会科学和物理科学的交互历史。从物理学的发展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

今天,在物理学历史的发展中,社会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促进

作用。

二、教学策略

在物理历史的发展中,物理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人类构建知识,应用智能并了解自然的足迹。在人类探索物理史的过程中,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物理学的性质。物理学史融入物理教学是要了解物理教学的一个窗口,物理的性质。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展示物理学的性质。应用物理,物理教学的教师和学生学习物理的历史,可以从更多方面学习了解,也是从这个角度理解物理。了解一般的物理教学历史与传统概念的物理性质的变化是学习物理有效的目标。因此,我们从科学教育趋势、物理的发展史预计能够理解科学的本质。

1.提高历史教学的物理意义,使逻辑与历史达到统一

对于绝大多数的物理课本知识,其逻辑方法是直接得出物理结论。这种逻辑方法的优点是简单、简洁、逻辑规律、科学和强大。然而,大多数教科书都忽略了物理学发展的历史细节。其实,这些细节都非常生动感人。假如失去了一个生动感人的物理知识的过程和细节,使得原理变得沉闷、单调,而无法显示出其活力和魅力,而且还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做课外工作

在高中时,面对有限的学习时间,物理老师根据学生的教材,并琢磨实际情况,精心挑选的历史物理材料。进行必要的简化和梳理,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物理讲座,或做成“学习园地”形式。对于物理课件,在课内或课外发挥教师作用,应尽量尊重物理发展史,以推动物理教育。

3.侧重于历史的案例研究

通过物理史的案例研究,在物理学史上某人或某历史事件,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与学生讨论,让学生充分了解物理学的发展过程,物理学家的成就。编制物理实验、物理教材的历史,研究和发展,使学生体验到物理史的重要发展历史进程。

4.创建交互式历史小品

在本篇文章中,开展学生和教师讨论的教学互动模式,这样的物理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场深刻的体验。建议进一步的措施包括:

(1)选择性,有趣和独特的历史元素。

(2)设计先进的理念和思路,让冲突的对立双方得以很好的互动。

(3)内容以讲故事的形式能够令人兴奋。

(4)确定解决冲突引起的故事,是引导正确的角度。

(5)最后总结是有与物理性质相关主题。

动物的发展史范文2

关键词:人民群众;普通个人;杰出人物;作用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0147-02

与历史唯心主义相反,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因此,基本上也就是物质资料生产者的历史,劳动群众的历史。并在此基础上也说明了普通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一)人民群众的基本内涵

人民群众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历史范畴,既有质的规定,也有量的规定。从质的规定性上讲,它主要指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具有主体性的大多数人;从量的规定性上讲,它又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在不同国家或者同一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然而,无论历史发展到哪一阶段,人民群众的最稳定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和精神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且人民群众又是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人民群众总是先解决衣食住用行等必须的生活资料,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等各种活动。正如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没有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人类社会就不会存在,更不会发展。因此,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者的历史。

其次,人民群众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人类社会的一切科学文化,都是人民群众社会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同时,人民群众还直接参与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再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制度的更替,生产关系的变革,都是人民群众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来反动统治阶级的,历史上,一切真正的革命运动实质上都是劳动人民自己起来摧毁那些腐朽的社会制度的斗争。奴隶们的英勇斗争,打击了奴隶主的反动统治;为新兴地主阶级上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动摇了封建制度的统治根基,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兴起铺平了道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必将彻底埋葬资本主义制度。因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前进方向,他们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

二、普通个人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力量

(一)普通个人的科学释义

人类社会中单个的人通常称为个人。在一切个人中,根据对历史影响作用的大小,可以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所谓的普通个人,就是指在社会历史活动中起推动或延缓的影响,没有打下明显自己意志的印记,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绝大多数普通的单个人。

(二) 普通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普通个人也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由普通个人组成的,普通个人是人民群众的一子。在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每一个普通个人都起着一份不可或缺的普通作用。他们在各自的平凡岗位上,直接或间接地从事着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或多或少地为社会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而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一分力量。

第二,普通个人的素质影响着社会的面貌。普通个人素质的高低与其在历史进程上的作用成正比的,所谓普通个人的素质,是指作为社会一员的普通个人的科学境界、科学文化水平、劳动技能等等,普通个人的素质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而不断的提高。我们说,新旧中国在1949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1949年以后,新中国在历史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新中国普通个人的素质比旧中国普通个人的素质要高得多。马克思所说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五种社会形态不断更替的过程,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直至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也都是普通个人素质不断提高的历史过程。

第三,人民群众的整体作用是由一个个普通个人的作用汇聚而成的。在人民群众中,每一个普通个人都有各自的位置,发挥出各自的力量,尽管每一个普通个人的作用不能与人民群众的作用相提并论,但是要是没有一个个普通个人作用的发挥,那么人民群众就不会有更大的集体作用发挥。所以,人民群众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每个普通个人的历史。

三、杰出人物是历史发展中的关键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在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前提下,同时也承认了普通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所谓的杰出人物,是指那些能够反映时代要求,代表先进的阶级、阶层或者社会集团的利益,对历史发展起进步作用的领袖人物、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及艺术家等等。这里要和那些对历史发展起阻碍作用的历史人物区别开来,他们不能算是杰出人物。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是相对于普通个人作用而言的,其巨大的历史作用表现在。

(一)杰出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发起者

杰出人物能够及时掌握到时代的脉搏,反映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因而总比同阶级,同时代的人站的高些,看的远些,愿望更强些,他们能最早地发现新的历史任务,并能提出进步的思想,纲领和口号,从而为人民群众和进步阶级的斗争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如果没有人发起,历史进程前进的节奏就会慢些。

(二)杰出人物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趋势,但能加速历史的进程

他们不仅善于发现并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组织和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在关键时刻,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如在1935年及时组织召开遵义会议,克服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邓小平在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这些杰出人物在历史进程中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三)他们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杰出人物具有丰富的组织才能和斗争经验,他们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制定出正确的计划和措施,组织和领导本阶级和人民群众在斗争中取得胜利。若没有他们的组织和领导,任何的群众斗争和历史运动都不能持续太久,更不会取得成功。因此,杰出人物,不仅在历史事件中深深地打下自己意志的烙印,也对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关于对人民群众,普通个人,杰出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几点思考

(一)三者在历史的进程中都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又要受到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马克思指出:“人民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又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所谓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指人民群众遇到的一切现存的社会要素的总和,制约人民群众活动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有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条件三种。普通个人,杰出人物同样受这三种条件的制约。首先是经济条件。这里主要指广义上的经济条件,其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不同,直接决定了三者在历史进程中作用的不同,和生产力相联系的生产关系,也制约着三者的历史活动。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在阶级社会里,人们的活动受阶级经济地位的制约,阶级的经济地位实质上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矛盾运动的结果,正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对矛盾始终伴随着历史的进程,所以从根本上说,人民群众,普通个人,杰出人物,都不能超越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其次是政治条件。主要是指政治制度和统治阶级的意志,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人们所从事的历史活动,受到统治者意志的制约,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广大的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但依然要受国家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的约束。再次是精神条件,精神条件包括的范围很广,既包括传统的东西,又包括现在的科学文化等。积极的精神层面,可以为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发挥作用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消极的精神侧面,会削弱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积极性,阻碍人们在历史进程中作用的发挥。

(二)三者在历史进程中是相互联系的

社会历史按照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发展,是通过人们的实践来完成的。每个人都对历史发生作用,这些作用的合力是不等于零的。正如恩格斯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而其中每个人的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别的生活条件,才能成为那样……每个人的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都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历史唯物主义既肯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承认了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巨大作用。但我们又不忽视三者在特定环境中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但是人民群众又是由一个个的普通个人组成的,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每一个普通个人的作用,二者在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实践上是一致的。至于普通个人和杰出人物的关系一直是学界探讨的热点,笔者认为,杰出人物来源于普通个人,没有普通个人,就没有杰出人物。而且杰出人物和普通个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普通个人可以成长为杰出人物,杰出人物也可以变成普通个人。那些进步的杰出人物之所以在历史进程中起推动作用,主要是受到普通个人的拥护,并且以普通个人的作用为基础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M].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动物的发展史范文3

关键词:造物艺术;历史;惯性

中图分类号:J509文献标识码:A

人类造物历史是人类社会物质发展的过程,造物艺术史也就是物质前进运动历史,是一场新旧嬗变矛盾运动过程。人类造物设计历史前进中有两种运动互为矛盾、长此消彼,一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造物设计保持自身存在的属性,有维持自己存在现状的运动惯性要求,这叫造物设计历史惯性;一是特定历史时期新生造物设计方法,因其是适应的历史而具有前进性。这对矛盾可以转换为艺术史中的造物艺术设计传统与时代的矛盾,对其上述矛盾双方都应该放在在整个造物设计历史中整体的去考察,这两种属性都是造物设计历史客观存在,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还原其历史真相,看清他的历史面目,看清它们的在造物设计中历史地位,对于每一方不能全盘否定或完全肯定。

同时造物设计史除了是物质技术发展的历史,同时它形成的特有的形式美也就是一种精神图式,也可以作为一场精神惯性及其嬗变历程的历史,精神新旧的嬗变也是一场矛盾运动,这两者之间也不能厚此薄彼,也必须放在造物史中进行考察,正确对待它们。

一、双重尊重:尊重历史、尊重时代

霍斯金和莫里斯领导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就是这两类相对矛盾运动的产物,即旧手工艺传统历史惯性和新兴工业设计历史前进性矛盾交织下的产物。

工业革命开始以后,机械化大生产引起了造物设计变革,造物设计必须遵循机械成批量生产需要,形成新兴的工业设计,符合历史前进而具有革命性和先进性。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在英国召开,展示了这种科技历史的进步,然而有一批知识分子对这种工业设计痛恨之极,说现代工业设计是怪物,失去了传统工艺品唯美和温情脉脉的人性化,这就是传统工艺美术具有的惯性,有维持其存在的属性,而这些知识分子言论和行为,就是这种工艺美术发展惯性的表现和外化,作为现实的人也只是历史发展的表现和历史外化表象。这两种造物理念的存在都是当时历史现实,也就是工艺美术历史惯性和新兴工业设计历史前进性,新兴机器大生产造物取得自己历史地位,而传统手工艺造物方法受到了挑战,面临着消亡危险,要维持其自身存在,于是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在这场矛盾运动碰撞下应运而生。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这两种造物理念在当时的历史意义呢?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它们呢?

首先:造物设计历史惯性,凡是存在的都是要灭亡的,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只有变化才是真正存在的,但是灭亡的事情,是历史中灭亡,需要灭亡过程。任何造物方法和造物设计方法都有要维持存在的属性在历史中表现为历史惯性,不能断然否定,否则就是不能尊重历史,不遵循人类历史发展的物质客观实在性,用需要历史眼光去看待,就是要用唯物史观考察它的历史属性,要一分为二辩证的看,就是她身上有落后因素,但是也一定有合理因素。传统工艺美术主要以人工操作进行造物,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了,工艺美术作为为封建社会贵族和社会精英服务的造物设计方式已经具有反历史进步的性质,盲目要求恢复工艺美术也是反历史性,因此不合理。但是:说现代工业设计是怪物,失去了传统工艺品的唯美和温情脉脉的人性化,一语道出了早期工业设计产品的弊端,新兴工业设计受人类物质发展也具有历史局限性,确实当时工业产品成批量生产适应需要,粗枝滥叶乏美可言失去工艺美术品的唯美,给人冰冷技术感,这是合理的说法,所以双方都具有自己局限性,合理因素与落后因素都需要历史过程中、在时间中肯定否定。这是历史惯性主要原因,就算不合理完全不能符合历史前进,它也需要时间来消亡,这更是历史惯性维持自身存在,是物质发展史不可违背的规律。

其次,历史前进性“那变化着的发展着的又决不存在的是什么,那即不发生也不变化,却永恒存在的,那又是什么”那是发展变化,发展运动变化都是历史永恒属性,变化发展运动是历史的发展,是人类物质运动的发展,发展就是历史具有先进性事物的前进。新时代工业大生产生成的早期新兴的工业设计,具有历史民主性,较符合广大群众需要,符合当时历史前进脚步,具有革命性和先进性,带领历史前进的事物。但是不能因为前进性,就完全肯定,因不能超越造物设计历史而前进,完成全新而又完美的造物设计,它也有局限性,对传统工艺美术所积淀的宝贵财富也有要继承,新兴工业设计必须要补充和汲取传承工艺美术中人情味和唯美审美趣味,不能走极端,用工业设计方法统治所有造物理念,这样是可怕的,没有历史我们的生活就会象纸一样单薄,我们城市和乡村只是一堆风干的石头、钢铁和木材。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它们的互补性,因此各方都具有自己积极一面,只是工业革命是当时引领潮流的一方,不能因为这种局限性,而抹杀其设计历史领导地位。

除“艺术于手工艺运动”之外,这类矛盾事物在造物艺术史中,这样的旧事物惯性与新事物先进性的例子层出不穷,屡见不鲜,这是必然要出现的。因为这是造物设计历史的规律。对待它们要站在历史的高度给予评价,看清楚它身上的先进属性和历史的局限性。我们必须尊重历史,用唯物历史观来考察这两种历史现象的实在性,利用其互补性,各取长短,相互补充,双重尊重,尊重历史、尊重时代。我们才能更好的传承历史。

现有一例,如在南京长江大桥在以后怎么保存,当下也有类似以上两种相对的观点,一是,它是新中国的造物历史象征,是集当时江苏甚至全国的土木工程、建筑设计和工艺美术的集萃式造物设计杰作,具有象征性意义,应该作为历史珍品作为保留。二是,它是当时一定历史时期的造物设计已经不能适应时历史需要,其地理位置关键和实用荷载的有限,已经限制了南京的发展,同时给长江上游的水运通航带来了极大不便,从历史前进性来看,应该给予拆除,要充分尊重当前的科技水平,不要漠视当前的科技给人类造福的水平和侮辱人类现在所拥有的智慧。

对于此例,我们也该用历史的眼光,给与真确公正的评价,既要尊重历史又要尊重当前,对于南京长江大桥是历史的骄傲应该作为历史珍品作为保留,这个观点是正确,因为,首先它是一个时代工程技术的精华,一定有他的历史借鉴的意义。其次,它的存在已经成为一大部分南京人的历史荣耀的记忆和心理情感的一个支撑点,也甚至一部分全国人民的。他们都是历史存在,而且他们有关与此情感也是一种历史的真实存在,我们对此存在如果漠视,一定会伤及造物的智慧和侮辱人民的情感,造成历史遗憾,有损于尊重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但是一部分青睐先进技术站在历史前沿的市民,对于南京长江大桥历史局限性给予批评,如果在现有的桥体上用先进技术优化大桥的功能,反吃力不讨好,建议拆除大桥。这种认为技术和艺术应该更好的为人类服务的论点,不能无视时代技术和艺术的革命性,也是具有历史前进意义的。

但是双方都有其历史缺陷性,前者忽视新的技术和新的造物设计的发展,后者漠视旧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和漠视旧事物的历史积淀和情感积淀,都有积极意义也有其局限性。但是这应该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历史和现状问题,我们可以从充分尊重历史和现状的角度考虑,提出下面的建议。

在达到大桥设计额定的服役期之后,我们忍痛割爱,将局限长江水道的主体和部分引桥拆除,保留南北桥堡,依附桥堡开辟大桥纪念馆或纪念园,南北桥堡矗立在江边,定是一道承载历史而独具历史神圣魅力的特有景观,从而解决前述两种保留和拆除的论调,此是否为折衷之说,应该不是!没有皱纹的老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遗憾的!谨此建议,是双重尊重了历史情感的积淀和时代的要求。此之前我们利用现在的数字技术进行非物质设计,再造数字大桥,以历史资料存留,供以后借鉴和考证。重建大桥,利用现代土木桥梁技术占地理空间相对减小,可以考虑偏离大桥原址重建大桥。

二、尊重物质技术发展与尊重精神惯性及其嬗变

从上面举例的造物历史惯性来看,无论在工艺美术运动论述中,还是在长江大桥去留问题中,尊重历史传统,当中一部分是尊重传统的造物方法,一部分是尊重物质发展中形成的精神合理存在,而后者也是尊重传统很重要的部分。

关于尊重精神合理存在与发展,其实就是尊重精神存在在历史中的地位,尊重作为造物历史发展形成的审美意识形态发展的过程,也是物质发展运动的一种高级过程,这种过程也是要在历史中嬗变,如工艺美术运动,要尊重传统造物方式形成的精神图式即美学风格,尊重对传统工艺美术积淀在人们心里的审美习惯,再如大桥的去留,对于持南京长江大桥是历史的骄傲应该作为历史珍品作为保留,它的存在已经成为一大部分南京人的历史荣耀的记忆和心理情感的一个支撑点,需要尊重,这尊重审美习惯和尊重历史记忆,这些精神上积淀应在历史消亡嬗变,在历史中扬弃再生,不能贸然抹杀之。

而尊重造物历史的前进中,往往很大部分是尊重新的物质技术的发展,(当然造物前进中也有新的意识形态作为领导的。)比如上面两个例子在工艺美术运动矛盾尊重中,尊重当前其实就是尊重新生的造物物质技术存在,长江大桥去留的矛盾中,尊重当前也就是尊重航道需要、新技术的发展和城市交通的新需要,其实这也是尊重人类物质技术发展。

因此从另外的角度来说,可以将尊重历史传统与尊重当前,可以移位为尊重物质技术发展与尊重精神惯性及其嬗变(当然尊重传统还包含着传统造物积淀的臻美的物质技术成就)。下面从景观设计传统再进行论述。

以上这需要双重尊重的现象,在我们当前的景观设计中颇为明显,西方现代景观弥漫和传统景观传承呼声构成一组矛盾,这个矛盾中要用什么样的态度?

对于极力恢复或继承传统的仁人们,他们大多是专业知识分子或专家,他们在传统景观或园林设计中体会到了那结构空间中完美技术美和无尽东方韵味美,这是他们的优点,我们要向他们学习给他们空间让优秀传统在他们身上发扬光大。这是尊重他们精神存在原因之一,还有就是上面言之:尊重精神存在在历史中的地位,尊重作为造物历史发展形成的审美意识形态发展嬗变的过程。

动物的发展史范文4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发展动力;“历史动力丛林现象”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2-0178-06

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笔者梳理出七种不同的提法:“现实人的需要”、“实践”、“物质生产”、“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阶级斗争(革命)”、“人民群众”、“历史合力”。有些学者还总结出“现实的人"[1] 、“开放在'世界历史'中是社会发展的又一强大动力"、“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2]等。若把这些提法总和起来考察,就会给人一种陷入杂乱无章的丛林之中的感觉,出现了所谓“动力丛林现象"。为了分清这些提法的相互关系,学者们提出了动力和动因、主体动力和客体动力、基本动力和直接动力、普遍(一般)动力和特殊动力、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实体性动力和渗透性动力等对应的概念,并得出:“现实的人的需要(利益)"是社会发展终极动因、“生产力"是最终动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基本动力、“阶级斗争(革命)"是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主体动力、“合力"是系统动力、对外开放是外在动力、科技是渗透性动力等。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这些个“动力"彼此又是什么关系呢?是包容式、序列式还是并列式?显然,如此解释未能清楚地解答其内在逻辑性问题,不能彻底帮助读者走出动力丛林。若换一个角度,解铃还须系铃人,到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语境里来考察,就会豁然开朗。

一、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历史动力思想的层次性

虽然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能够梳理出许多个提法,但客观辨识起来,它们是在不同层面上揭示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系统的。本文共概括出九个层面。

1.现实的人的需要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本源不是来自“理性"、“神"等所谓的超人力量,而是来自现实的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3](67)人为满足自身需要,就必须进行有组织的生产劳动,人类历史就是在生产实践中发展。人的最基本需要是人通过自然界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人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3](32)当然,“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3](32)这种新的需要,不仅指物质需要本身的发展,还指导致了生产关系及一切社会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4](487) 建立在物质基本需要的基础之上,同时也产生了人口生产和精神生产的需要。“一开始就纳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就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5](260)“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3](72)社会历史就是这样从“现实的人的需要"出发逐步展现开来。所以,现实的人的需要是社会演进的出发点,它构成了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2.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体现。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对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社会物质实践活动给予了充分的注意,揭示了它在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56)这一结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明了实践是感性的、客观的物质活动,是人们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认识活动的基础。马克思认为,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不断地使周围的世界发生变化,自在的自然不断在转化为人化的自然。就是在实践活动中,人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在性质上发生根本变化,人成为社会中的人,“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人对人说来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说来作为人的存在,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6](131)。同样地,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也是实践的产物,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的变迁正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从这一点上说,社会历史就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产物。实践过程是社会主体的主观需要转化为客观现实性活动的桥梁,是使社会历史动力系统运行起来的“传送带"。

3.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的基本需要是物质需要,人的基本生产劳动是物质生产,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历史“一开始就表明了人们之间是有物质联系的。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它和人本身有同样长久的历史"[6](81)。物质生产是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的基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都根源于物质生产。“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6](71)在物质生产基础上形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由此产生的“市民社会"成为整个历史发展的基础。“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6](87)。它是所有宗教、哲学、道德等社会意识产生的基础,所以,马克思恩格斯说:“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的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的产生的过程。"[6](92)正因为如此,物质生产构成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的基础性内容。

4.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规律性发展的根据。社会基本矛盾首先表现为生产力及其交往方式即生产关系相互作用,以此为根据推动社会历史不断由低级社会形态向高级社会形态发展,同时,各种社会关系也就会不断随着改变。“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6](141)在阶级社会里,随着阶级矛盾出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构成第二个社会基本矛盾。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作用会影响到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促使整个社会发生改变。这样,在一定的社会阶段,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三者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历史规律性发展的根据,社会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曲折前进的。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如何推动社会历史规律性地发展,马克思作了经典性表述:“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7](82)所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动力运动过程中的表现形式。

5.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利用庞大的上层建筑巩固它的经济基础,从而影响到生产力发展。社会要前进,就必须动摇或已经僵化的上层建筑,才能改变生产关系,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开辟道路,这就需要阶级斗争,需要革命。所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得到解决在社会主体之间就表现为阶级矛盾、阶级斗争。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3](272)在充满阶级激烈对抗的社会,只有在阶级斗争中,才能解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只有在阶级斗争中,才能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历史发展。“当文明一开始的时候,生产就开始建立在级别、等级和阶级的对抗上,最后建立在积累的劳动和直接的劳动对抗上。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到目前为止,生产力就是由于这种阶级对抗的规律而发生起来的。"[8](104)从这一点上说,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6.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动力。在《神圣家族》一书中,马克思依据物质生产的观点和对无产阶级历史作用的理解,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主要代表人物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哲学",深刻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及其历史实践活动的意义,明确指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马克思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真正的主体,“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8](104)针对鲍威尔把历史活动的失败归咎于群众的支持这一荒谬主张,马克思还特别指出,历史活动能否取得成功,这取决于该历史活动的目的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群众的利益,因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8](104)。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因此,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发挥主导作用,是历史前进的主要推动力量。

7.历史的“合力"构成社会发展的系统动力机制。恩格斯在晚年提出了推动历史发展的“合力论",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了社会历史动力机制的整体性、多重性和动态性。所谓历史“合力论",就是指构成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动力、发展过程、历史事变以及出现特殊历史人物的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推动历史前进,也就是除了经济因素外,还包括其他各种因素共同构成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恩格斯既强调经济因素的决定性作用,也充分肯定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产生的政治、宗教等各种因素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一种因素一旦被其他的、归根到底是经济的原因造成了,它也就起作用,就能够对它的环境,甚至对产生它的原因发生反作用。"[9](728)“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他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9](732)“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很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阶级斗争的各种政治形式和这个斗争的成果――由胜利了的阶级在获胜以后建立的宪法等等。"[10](460)结合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论述,我们可以把合力系统分出至少四个基本层次:生产力(经济因素的核心)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基于社会基本矛盾之上的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人们进行的思想文化的、政治法律的以及伦理道德诸方面的精神性的创造活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要动力;其他方面则属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这四个层次的动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动态中构成一个合力系统,共同推动历史前进。

8.在世界历史中,对外交往是促进生产力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提出“世界历史"思想的同时,也包含了对外开放动力论的思想。在他们看来,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外交往的扩大,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3](114)。反过来,在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外交往、对外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传承。“某一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3](108)“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且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3](109)另外,世界人员之间的交往促进了后起国家的生产力的发展。“有些国家,例如北美的发展是在已经发达的历史时代起步的,在那里这种发展异常迅速。在这些国家里,除了移居到那里去的个人而外没有任何其他的自发形成的前提……这些国家在开始发展的时候就拥有老的国家的最进步的个人。"[3](124)甚至战争等暴力形式的交往在历史中也会起到动力作用。“类似的关系在征服的情况下也可以看到,如果在另一块土地上发展起来的交往形式被现成地搬到被征服国家的话……征服这一事实看起来好像是同整个历史观矛盾的。到目前为止,暴力、战争、掠夺、抢劫等等被看作是历史的动力。"[3](125)从马克思恩格斯语境中看出,社会历史发展到“世界历史"的时候,对外交往是促进生产力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9.科技是渗透在生产力中一种重要动力因素。科学技术被马克思视为一种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在探索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时,马克思多次高度评价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在马克思看来,当科学知识一旦转化为劳动者的技能,物化为具体的劳动工具时,它就可随劳动力和劳动工具一道进入生产过程而转变为现实的直接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而且“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11](375)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科学技术从产生之日起就有转化为生产力的内在趋势,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实财富的创造将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力上的应用。"[12]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处于近代史上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时代,但他们已敏锐意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且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劳动中的应用,它对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将会起到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成为“历史的有力的杠杆"[11](372)。

二、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历史动力思想的逻辑性

探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应该把上述九个层面统一起来考察。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历史发展本质和客观规律时,是紧紧围绕同一线索即唯物史观展开的,九个层面必然存在内在逻辑上的一致性。为了更形象地说明问题,下面把这些层面的相互关系以示意图的方式表现出来。

从示意图中,清楚表明了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语境中,在不同的层面上,以不同的视角,对社会历史发展动力做出的不同的表达,在内涵上彼此都是相通相容,不存在有争议的矛盾现象。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上看,基于客体视角,社会历史发展根源于现实的人的需要。人们为满足自身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在物质生产基础上形成了生产力,而科学技术则是生产力中日益重要起来的组成部分。伴随着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生产关系和后来的上层建筑也产生并发展起来。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三者相互作用构成了“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由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导致了社会历史规律性发展。基于主体视角,社会存在和发展根源于现实的人。社会历史是现实的人追求自己目的的产物,“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7](118)但对历史发展起到主体动力作用的是人民群众。因为他们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生产力的代表,而且是社会变革的主导力量,在阶级斗争中始终发挥革命作用,历史就是在他们的推动下前进的。从这一点上说,人民群众是社会演进的主体动力。但是,若从社会具体现实上看,推动社会前进的不是单一经济因素,而是一个多层次的“合力",是建立在经济因素(生产力)基础之上的多重因素形成的动力系统。从经济因素到政治因素、从物质因素到精神因素、从自然因素到社会因素、从主体因素到环境因素、从社会内部因素到社会间交往因素等等在动态中共同推动社会发展,使社会总以不确定性的方式曲折发展。但是,“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9](695)那些“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9](478)所产生的结果,从历史的较长时期来看,要服从并体现社会规律的发展过程。

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是从不同层面上的问题出发,阐述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的。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本质是什么"这个基本问题出发,否定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唯心史观,指出社会不是由“绝对精神"、“上帝"、“理性"等神秘的力量决定并由其规定着发展,社会就是现实的人的社会,历史是现实的人追求自己目的的活动的历史。社会历史的发展根源于人们的最基本的物质需要,是人们为满足自己需要从事实践性的生产劳动推动的结果。其次,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本质怎么样"出发,一方面批判历史选择论,指出由于生产力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生产力――经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使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规律性发展;另一方面,否定了英雄史观,指出决定并推动历史发展的不是一两个历史人物,而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历史演进的主体动力。马克思恩格斯还深刻地揭示出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的积极意义。在阶级社会里,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必须借助阶级斗争。只有在激烈的阶级对抗中,社会基本矛盾才能得到解决,生产力才能获得发展,因此,阶级斗争成为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再次,马克思恩格斯从“世界历史"出发,指出对外交往、对外开放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后,恩格斯从“现实社会具体怎么样"出发,驳斥了某些人肆意歪曲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恩格斯用历史的“合力论"系统地全面地描绘了现实社会中推动历史前进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既受经济因素的制约又与经济因素一起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给我们制造真正的“动力丛林",只是读者认识上的原因而已。

三、生产力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历史动力思想的核心

综合起来分析,就会发现生产力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历史动力思想的核心,九个层面都是围绕“生产力"展开的。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是包括“对外开放、对外交往"在内的“合力"作用的结果,生产力则是合力系统中的核心。“现实的人的需要"是生产力实现的前提条件。生产力就是“现实的人"(“人民群众"为主体),为满足自身的需要,而进行的生产性的实践活动。“实践"则是生产力存在于人的行为活动之中的表现形式。生产力首先表现为物质性生产,然后才是其他性质的生产,所以,“物质生产"是生产力的基础性组成部分。“科技"作为生产力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社会中,生产力是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形式存在和发展起来的,在阶级社会,只有通过“阶级斗争"的手段才能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相反,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用“改革、创新"手段就能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了。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其“动力"是指决定性的、客观物质性的、现实性的、本原意义上的动力,即基础动力、基本动力、原动力。而“人民群众"则是以主体方式存在的,不具有“动力"的客观物质性;“现实人的需要"所产生的驱动作用虽然是根源性的,但只具有间接可能性,不具有“动力"的直接现实性;合力系统中的很多因素,只能产生推动的效果,不是原动力,它们不是历史发展的主导根据;“阶级斗争"作为一种手段,在阶级社会中发挥着的是直接的动力作用,而“改革"、“创新"则只是在确定的社会形态下发挥直接的动力作用。所以,“生产力"动力论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观点,是其动力思想的基本内核。当前学术界有几种新提法,如,“现实的人的需要(利益)"、“创新"、“改革"、“新'合力'动力论"(对恩格斯晚年提出的“合力论"重新解读)等,认为是对传统观点――“生产力"动力论的超越。对此,下面给予辩证分析。

1.“现实的人的需要(利益)"动力论。人的行为根源于自身的需要,人们就是根据自身的需要从事有目的、有组织的实践活动的,从而推动社会前进。因此,人们的需要是人们从事现实的实践活动的内驱动力,是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主体性的根源,从这一点上看,“现实的人的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无异议。但要准确地说,它只是潜在的、具有可能性的动力,它只是“动力源",不是“原动力",不是现实意义上的动力。人的需要是以主观存在的,若没有实践活动它毫无意义。没有实践活动,想吃一块饼子就和想到月亮里找嫦娥一样不现实。如果把它直接看作现实中的“原动力",就混淆了主观事物与客观事物的界限。在合力系统中,它与生产力以不同的分属发挥着作用。若从纯粹的逻辑关系上说,人们的需要是生产力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正因为人们有需要,为了满足需要才产生了生产力,正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历史才不断前进。而从现实意义上说,虽然人们的需要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生产力的发展反过来创造着人们的需要,人们的需要既受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又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中获得发展。二者一个存在于主观之内,是驱动人们有目的地生产劳动的根据,一个显现于客观之外,是人们生存的条件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机制中,二者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不具有直接可比性。所以,有学者认为在合力系统中“人们的利益需要"比“生产力"起更重要作用这种观点不正确。

2.“创新"动力论和“改革"动力论。这是与时代密切相联系的观点。其实,“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这样的提法的科学性存在于它们的特定的语境之中,与“生产力"动力论的语境是不一样的,彼此不在同一层次上说明问题,不存在超越与不超越的问题。首先,“动力"的含义不同。“创新"动力论、“改革"动力论中的“动力"不是指原动力,而是指发挥推动作用的效果,是直接动力。因为,改革和创新不仅它们的作用效果要服从于原动力,而且它们本身也需要原动力的支持。我们常说:“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其实都包含着这样一层含义――只有通过改革、创新,才能解放生产力,带来社会发展。其次,改革、创新与生产力所发挥动力作用的立足点是不同的。改革、创新是基于对象事物的本身变化来达到推动对象事物发展的目的――即通过社会自身的调整完善、推陈出新,来实现社会的发展;而生产力则是基于生产力自身的变化来达到推动对象事物发展的目的――即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再次,改革、创新只能是即时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是历时社会发展的动力。当社会形态需要更迭时,是不能用改革、创新的推动来实现的,因为改革、创新是事物自身内在的发展过程,一个事物变成他事物就超越了改革、创新含义所能容纳的范围。新中国不是在对旧社会“改革"、“创新"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生产力,则自从有社会以来,就一直发挥着推动社会前进的作用。

3.恩格斯晚年提出的“合力论"。“合力论"是恩格斯晚年对社会历史发展动力学说作出的伟大贡献,极大地提高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说服力和理论洞察力,但是,是不是可以用“合力"动力论来取代“生产力"动力论呢?当然不能。事实上,恩格斯在肯定社会多因素推动社会发展同时,一直在强调经济关系的决定作用,也就是强调生产力对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推动作用。他指出,“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9](732)“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在这里通过各种偶然性而得到实现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 [9](732)这说明,恩格斯一直强调“生产力"动力论的科学性,没有用“合力"动力论取代“生产力"动力论的意思,“合力"动力论在某种意义上只是对“生产力"动力论的补充,使之更加完善,富于科学解释力。如果从理论上比较,“合力"动力论与“生产力"动力论各有特点,不能说谁比谁更好。首先,二者的视角不同。“合力"动力论着眼于即时社会,而“生产力"动力论着眼于历时社会。其次,二者的侧重点不同。“合力"动力论具体地描绘了推动社会前进的各种动力因素,给我们展现出一个立体的完整动力系统画面,而“生产力"动力论则抽象地提取了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性动力因素,给我们揭示了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的本因。再次,二者的目的不同。“合力"动力论反驳了以“经济决定论"、“技术决定论"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肆意歪曲,完善和丰富了“生产力"动力论,而“生产力"动力论则使社会历史规律性发展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并成为“合力"动力论的基本内核。最后,二者的效果不同。“合力"动力论使我们在重视生产力作用的同时,也重视各种动力因素作用,在整体中和动态中来把握社会历史前进的复杂性,而“生产力”动力论则拨开了各种社会因素相互影响的迷雾,使我们认识到生产力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本原性、基础性动力作用。

只要坚持唯物史观,马克思恩格斯留给我们的传统动力思想就不过时,尽管时代变迁,各种动力因素对社会作用力发生消长变化,有一些被长期忽视的动力因素,比如“市场竞争”、“科学技术”、“知识”、“利益驱动”、“改革创新”、“精神文明”等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力日益增大,而一些在理论上被经常强调的动力因素,如“阶级斗争"、“生产性劳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等对社会发展实际作用力正在相对减少,但是,传统动力理论仍然是增长新动力思想的框架根基,因为它们对社会作用力变化不能替代它们在理论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

参考文献:

[1] 隽鸿飞.现实的人:历史发展的动力[J].学术交流,2005,(7).

[2] 潘璃.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及其当代意义[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4,(2).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动物的发展史范文5

唯心史观从意识决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极力否认社会物质生产的作用,从而也就否认物质生产的主要承担者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过程中的作用。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一切物质资料,都是劳动人民群众创造的,人类要生存,就要有吃、喝、穿、住、用等物质生活资料,而这一切都是劳动群众在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伏羲氏钻木取火、神农氏遍尝百草,是他们不断积累生产经验,改进生产工具,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引起生产关系和全部社会关系的变革,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是精神财富创造的源泉,所谓精神财富,主要就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等成果,人民群众是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的第一线的主要实践者,任何科学的总结,首先必须有群众的生产和社会实践作基础,依据这一源泉,才能把人民群众的知识总结、提炼、升华,创造出有价值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果。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有一种说法认为,人民群众只创造历史发展的基础,不能推动历史发展,认为物质生产劳动仅仅是简单动作的重复,不可能推动历史的发展,这种说法貌似有理,实际上都是错误的。

如果孤立地从任何一个特定时刻的劳动生产过程来看,劳动人民从事的物质生产劳动似乎是简单动作的重复,说不上创造和发展。但从整个社会物质生产活动的过程来看,却是推动社会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历史过程发展和演变的最基本的动力源泉。

正是普通劳动群众成年累月的物质生产劳动,积累着生产的经验和技术,积累着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从而为新的生产工具的发明创造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源泉,在漫长的上古、中古时代,许多新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是能干的农民和能工巧匠直接创造出来的。近代以后,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专门化和脑体分工的发展,机械化的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主要是由科学技术专家发明和创造的,但专家的发明创造也是在普通劳动大众千百年间直接生产劳动过程积累起来的经验、技术和知识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而成的,而且有不少技术专家本身就是从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的普通劳动者当中成长起来的。从整个历史过程看,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发展史,以及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史,是普通劳动的大众和科技知识分子对人类历史发展共同作出贡献的结果,而普通劳动大众在其中作出了基础和源泉性的奉献。恩格斯指出:“当居于统治地位的封建贵族的疯狂争斗的喧叫充塞着中世纪的时候,被压迫阶级的静悄悄地劳动却在破坏着整个西欧的封建制度,创造着使封建主的地位日益消弱的条件。”对劳动群众推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整个社会关系的发展演变的作用,也作过言简意赅的精辟论述,他指出:“生产力有两项,一项是人,一项是工具,工具是人创造的,工具要革命,它会通过人来讲话,通过劳动者来讲话,破坏旧的生产关系。”这些论述对于理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是极富有指导意义的。

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更替,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引起的,这种矛盾达到再也不可能在原有基础上调整的对抗性程度时,就引起社会变革,而生产力突破生产关系的社会变革,是由人民群众做为基本的决定性的力量来实现的。当已经陈旧的生产关系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时,从事物质生产的广大劳动群众首先成为直接的受害者,因而也正是他们首先发起破坏旧生产关系的各种形式的斗争,直到汇合成大规模的反抗斗争,如秦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秦的残暴统治;元末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了元朝野蛮落后的生产关系;明末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等等,都使新制度代替旧制度,这也是被压迫阶级不懈斗争的结果。

人民群众在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中都是大多数,这就决定了其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联合人民群众的力量就会失败。如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害怕人民在战争中壮大力量,采取了一条不发动群众的片面抗战路线,结果导致不断地丧师失地,一溃千里;而中国共产党采取发动群众的全面抗战路线,全民皆兵,使日本侵略者陷于人民战争的大海之中。中国最后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这充分显示出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其经验之一就是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也就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全部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党和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保持密切的联系。半个世纪以来,我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赢得了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

总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是有充分的理论和历史依据的,是不容怀疑和否定的。

首先,杰出人物只能延缓或加速历史进程,不能改变历史的根本方向,人民群众最终决定着历史前进的根本方向。

创造历史的最终决定性力量归于人民群众,是由历史发展必然规律决定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是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过程中展现的,人民群众通过物质生产劳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改变生产关系。在这一历史规律面前,任何杰出人物的作用是不可能根本改变这一方向的。

杰出人物在历史上发挥的影响力,是在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力基础上产生的“力”,真正伟大的杰出人物,其伟大和杰出之处,正是在于能充分地激发和调动人民群众的力量,投入到伟大的历史创造活动中去。

其次,某个英雄人物的出现及其历史作用的发挥,是一种偶然性因素。时势造英雄,马克思主义对把英雄人物的个人作用纳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并通过对英雄人物的个人作用的确定、补充,丰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内涵,使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更加完善,更具科学性。

最后,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如革命阶级领袖、进步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等,他们站在时代前列,对历史进程起着重大推进作用,杰出人物在历史上发挥的积极作用与该时代广大人民群众达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总的发展水平保持着一定的吻合程度。

总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的人心向背,体现着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预示着社会前进的总趋势,所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30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109.

[3]选集(第3卷):1031,1102.

动物的发展史范文6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有物质性、人本性、实践性等特点。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现,我们需要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全面深化改革,要坚定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作用,最终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全面深化改革:理论价值:实践导向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2596(2015) 08- 0049- 03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做了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的研究决定,自此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也就此展开。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哲学基础,有其自身的科学性,能够更加有效地指导我们认识和进行改革,因此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和实践需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下进行理解。

一、物质性、人本性、实践性——历史唯物主义的三维度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以外的另一个重大发现,它是在批判继承旧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产生的。物质性、人本性、实践性是历史唯物主义三个重要的维度,也涵盖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性

历史唯物主义最大一个特点在于它的物质性。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区别于唯心主义的重点之所在。作为实践的主体的人是物质的,人的生存发展需要物质资料的生产,同样我们的思维也受到物质的影响。

作为实践的主体的人是物质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物质演化链条上重要的一环。连主体都是物质的,那么我们的社会和我们的世界也不言而喻就是物质的。

直接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历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只有先活下来才能够去从事实践活动,历史才能够源源不断地被创造,因此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必要的。就像恩格斯所指出的: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不仅我们的生产是物质的,我们的思维也受到物质的影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马克思将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实践抽象为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物质基础。正是这样的物质基础决定了我们的意识,我们的意识也无不反映着物质基础。1859年,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也充分体现了社会的物质性。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本性

人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的活动离不开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构成了历史本身,整个历史活动的最终目标和落脚点都在于人,在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人是历史的出发点,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的创造的前提是人的存在,人自身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生产、实践能力使人类成为历史的创造者。

人的实践构成了历史的本身。“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当然人们并不能够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他们会受到既定的历史条件和物质条件的制约。

除了创造历史的主体和人类的实践以外,整个历史发展的最终落脚点还是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除了物质层面的需求以外,还有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人除了生存还需要获得生存价值。整个历史的创造抑或是实践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促进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人的价值,能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将历史发展的成果为人民所共享。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性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是人们认识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的理论工具。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功能无不体现了实践的特点。

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实践性。马克思指出:“哲学家的成长并不像雨后的春笋,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最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深层基础是工业实践,同时这与马克思本人的实践活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是将历史唯物主义应用于实践,通过解决现实问题促进现实的发展来得到丰富和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体现了实践性。马克思指出,唯物史观,“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也就是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

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并由此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人们通过实践来认识和解释世界,实践构成了历史的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功能体现了实践性。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能够指导不断变化的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实现理论的发展。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历史唯物主义在科学解释现实的基础上,也在使现实朝更好的方向前进。

二、历史唯物主义之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价值

历史唯物主义具有的物质性、人本性、实践性等特征,充分显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以及其应用价值。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目标抑或是内容无不闪烁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浸透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显现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历史唯物主义对全面深化改革在理论上有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一)历史唯物主义要求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的35年以来,我们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了迅猛的发展。现今不论经济还是政治文化等都要求要进一步进行改革,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我们进行全面深化改革,而这在本质上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

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性要求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在现实上,我们面临着科技带来的世界不断的变革的新情况和新形式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任务这些现实。这要求我们要根据现实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进而根据决定加以实施,促进社会朝更美好的方向前进。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的发展有力地证明了改革的正确性,已经证明了党的指导思想中的哲学基础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实践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理论又需要不断地运用于实践中去,因此,我们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开拓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历史唯物主义影响确立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影响.

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本性影响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确立。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哲学基础,它要求要做到以人为本,能够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发展成果为人民所共享,这正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之所在,因此全面深化改革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增进人民福祉和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正是历史唯物主义人本性的有利体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当然也是每个阶段的目标,全面深化改革通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总目标的制定,能够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这同样也是其人本性的体现。

(三)历史唯物主义指导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

全面深化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协调好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关系,注重改革的系统性和协同性,促进社会整体的发展,让改革的成果为人民所共享。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的制定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现。

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性影响全面深化改革内容的制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并不是采取均力,而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经济的发展会影响到其他四个方面,通过经济的牵引作用,带动其他领域的改革,使各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社会的发展。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并不意味着忽略其他方面的改革,其他方面的改革也会对经济体制的改革产生影响,因此也要重视其他方面的改革。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性就要求要在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基础上,协调好与其他四种改革的关系,形成良性互动和良性循环,促进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导向

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我们党和国家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在理论方面的指导是科学的,同样在理论的实践过程中也需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因此,历史唯物主义并不仅仅局限在指导做出决定的初期,历史唯物主义应该贯穿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始终,指导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协调好各项改革的关系,实现改革的有效进行,最终使发展成果惠及到全体人民。

(一)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当今世界的思想是多元的,我们应该坚定地以历史唯物主义来指导我们的改革。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已经在过去35年的改革过程中得到了检验,在接下来的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更应该牢牢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将历史唯物主义贯穿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始终。当然,对于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我们应该要正本清源,科学地加以认识,对历史唯物主义有误解的地方要及时地加以改正,同时应该将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应该攻坚克难,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势必会触动到很多人的利益,在改革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很大的阻力,是维持现状还是勇于改革,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我们必须继续改革。我们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应该要做到坚持改革,对于制度等存在的问题坚决地予以整改,要有改革的决心,同时改革中应该要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的利益,对于不可避免的损害要尽全力降到最低并且加以补偿,使改革真正有效科学地深入进行。

(二)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协调五位一体关系 “五位一体”的全面深化改革,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应该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应该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做法在改革开放以来就得到了证明,我们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国有企业改革到非公有经济的发展,都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很大的作用。在以经济体制为核心的全面深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应该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在全面深化体制改革中,我们不能仅仅只抓也不可能只抓经济体制改革这一条主线,还要协调好与其他体制改革的关系,要在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前提下牵引其他体制的改革,使改革的各个部分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以人民为全面改革主体,增进全体人民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