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疾病综述范例6篇

医学疾病综述

医学疾病综述范文1

[关键词] 银屑病; 中医体质; 个体化防治; 思路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 R758.6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004-01

中医体质理论源于《内经》,历代医家多有发挥,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当代医家对体质学说开展了广泛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较系统的独具中医特色的理论,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个体差异。银屑病中医称之为“白”,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顽固性、难治性、慢性皮肤病。学界普遍认为其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多基因改变及多阶段发展的复杂病变过程。其发病机理及防治研究方兴未艾,结合中医传统理论及体质学说对银屑病开展中医体质研究及其相关因素关联性分析,有望为银屑病的防治研究另辟蹊径。本文旨对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意义、路线及存在的问题和前景作一简要概述。

1 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渊源 《灵枢・论痛》:“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理之疏各不同……肠胃之厚薄坚脆亦不等”、《素问・逆调论》:“是人者,素肾气胜”、《素问・厥论》“是人者,质壮,秋冬夺所用”,上述条文所提的“素”与“质”,即中医体质学理论的最早论述。张仲景《伤寒论》所述喘家、淋家、汗家等表示各种宿疾的体质特点,并认为体质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不仅表现在发病方面,还体现于疾病的发展及治疗诸方面,同时也充分强调体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治疗、预后中的重要作用,为后世“辨体论治”思想埋下了伏笔。王叔和《脉经》明确指出不同“性气”或“形性”的人,因禀性不同,脉象上有迟、速、大、小、长、短之别,虽无“体质”之名,实为中医体质理论的重要内容。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漆疮候》中云:“人有察性畏漆,但见漆便中其毒”,较早地描述了皮肤病中过敏体质对漆过敏的现象。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云:“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是对小儿体质特点的概括,用药强调:“小儿易为虚实,脾虚不受寒温,服寒则生冷,服温则生热,当识此勿误也”、“小儿之脏腑柔弱,不可痛击,大下必亡津液而成疮”等,此则以小儿脾弱的体质特征所立的治则与治法[1]。金元四大家从体质影响疾病易感性做了不同的阐述,以及明清张景岳、叶天士、吴鞠通等在著述中对体质特点的论述,乃近代体质学说发展之滥觞。历代医家不仅重视体质在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而且把人体体质特点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进而更有效地指导辨证处方用药。

体质学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有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发展,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从理论、临床及实验研究日益深入,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如1982年,王琦编著的《中医体质学说》一书中明确提出了“中医体质学说”这一概念,中医体质学说即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说[2]。并概括体质学说的基本原理:体质过程论、心身构成论、环境制约论、禀赋遗传论[3]。王琦等[4]提出人体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九种基本体质类型的概念及分类方法,为中医体质研究开创了新篇章,同时也为体质学说在各科中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皮肤科体质学说的研究方面也有一定得发展,如谢氏等[5]对97名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类,发现平和质、湿热质、气郁质人数较多,共占总数的67.1%,其中平和质PASI评分最低,湿热质、气郁质患寻常型银屑病的机率较其他体质类型高,且发病时多表现为血热型,病情较重,平和质虽也可患病,但多表现为血燥型,病情较轻。

2 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的意义 随着中医体质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体质分类标准逐步客观化,中医体质与疾病发生发展、辨证与辨体结合用药、运用体质学说指导疾病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对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是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如中医体质特点与疾病特征、实验室检查、临床实验研究及动物实验研究等不同层面进行了有益地结合,探索其关联性,为疾病的预防提供多条途径,为更多的临床学科开展疾病体质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研究方向。

银屑病为皮肤科常见病,发病因素复杂,治疗棘手,通过对银屑病患者体质研究探索该病患人群体质分类、影响因素、形态结构、心理特点等方面的科学规律,更好地运用辨病、辨体、辨证三维有机结合的中医特色诊疗模式,为疾病诊治、缓解期调养、高危易感人群预防提供有益的指导。贯彻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的疾病防治精神,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特色优势。同时,借助现代科学中的生理学、临床流行病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心理学、病因学等,实现中医体质多学科交叉研究,延伸其研究范围,促进其与科学前沿的对接。

多学科交叉、多层面研究、多中心观察的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必定给银屑病的防治带来广阔的前景,笔者认为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①在学术思想上深化“病理体质学说”、“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辨质调养”等理论在皮肤科疾病中的运用;②在全国范围内将实现大规模的银屑病中医病理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引入多种相关因素,开展分层次、多中心、纵横结合的综合流调策略,尽量做到调查数据真实、客观、典型、可重复性;③将现代分子生物学检测及早期实验室诊断等条目引入银屑病易感相关因素的分析中,以期提供发病微观层面的实验室依据;④计划制定有中医特色的银屑病个性化的防治调养方案及健康管理模式,积极面向临床推广,方便医护人员,造福广大患者。

3 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的思路 当前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主要为:中医体质与证得关系研究、体质与疾病相关研究、体质与药物治疗及调体研究、体质与防治保健研究四个方面。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3.1 流行病学调查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诊断学术语规范》等文献,并结合历代文献调查结果及征询专家意见,拟订的《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表》。参照王琦编制的《中医九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和《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制定《体质分型设计表》、《银屑病中医病理体质调查表》、《银屑病中医病理体质积分评价表》。在国内选取9大调查区域,分属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中南地区、云贵川地区、两广地区、青藏新疆高原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台湾海南海岛地区等9大中心,每个中心选取1-2家医院筛选不同类型银屑病患者150-200例,展开银屑病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通过中医四诊资料及皮损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以统计银屑病患病体质类型的特异性。

3.2 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通过对银屑病患者进行: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电话等)、发病相关因素(既往病史、家族史、病程、发病缓急)、患病症状体征(皮疹形态、数目、大小、色泽、部位、自觉症状)、舌脉、皮肤专科检查、中医辨证分型、西医分类分期、辅助检查(常规检查、肝肾功能、组织病理)、药物治疗情况、体质类型等条目的统计。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银屑病流行病学数据库》中数据条目进行统计学处理,先进行指标的频数分析,所有相关因素、症状、舌脉等条目均变换为分类变量(0、1),删除出现频率小于5%或虽大于5%但辨证意义不大的条目,保留30个常变量。分析频数较高的发病相关因素与银屑病中医病理体质的关联性,分析总结银屑病易感危险因素及其权重系数。对所收集的中医症状及体质分析条目等进行系统聚类法样品聚类分析,列出各聚类症状、舌脉、体质指标频数及百分比分布,结合中医理论确定各聚类类别的中医证型和中医病理体质。

3.3 典型银屑病体质微观层面研究 采集银屑病患者皮损或血液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基因芯片等蛋白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银屑病特异蛋白、易感基因、miRNA、炎性细胞因子网络等方面的检测,或采用皮肤屏障仪检测银屑病皮肤屏障指标等,并将银屑病病症特点、相关易感因素与实验室微观层面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探索其关联性。

3.4 个性化综合防治方案的制定 根据上述流行病学研究、中医体质调查及银屑病发病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并结合微观层面实验室数据,综合分析,适当取舍,制定出初步的规范、量化、操作性强的银屑病中医病理体质诊断标准和银屑病有中医学特色的个性化综合防治方案,同时在临床上根据不同的患者的实际情况建立广泛实用的银屑病健康管理体系。

4 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虽然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及其应用有广阔的前景,然而在实际当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①中医体质分类涉及因素众多,需要建立在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遗传背景、社会心理因素、生活环境差异、职业因素、地域因素、饮食因素、形体气质因素等,所以目前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尚存争议,需要进一步完善,形成相对科学化、规范化的国家标准;②银屑病体质病理学研究为使具有典型性,需要经过多层次、分区域、按病程、大规模、跟踪式的调查研究,需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③制定《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表》和《中医体质量化表》,并在不同地区完成一定数量的病例统计,以及后期进行数理统计,全过程需要精细操作和复杂统计;④研究探索银屑病与体质的相关性,从而指导银屑病高危人群的预防、发病患者的个体化诊疗及缓解期患者的辨体调养,加强该病的防治的可操作性,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银屑病防治和健康管理模式,最终实现成果转化,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其周期长、难度大。

由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和居处环境的恶化,银屑病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明显增高的趋势。随着银屑病机理及防治研究工作的深入,从多角度、分层次、多中心、微宏、纵横等方面研究银屑病发病及防治成为当前及今后临床及实验研究的主方向。制定银屑病个性化的防治调养方案及健康管理模式,对广大银屑病患者控制病情、预防复发、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沈晨群.钱乙对小儿病辨证用药的特点[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3(12):1813-14.

[2] 王琦.中医体质学说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2):7-8.

[3] 杨靖,邢彤,李春禄等.中医体质学说的现代研究进展[N].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2,16(4):60-63.

医学疾病综述范文2

【摘要】人类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对疾病的认识更不例外,故误诊是医学发展的正常现象,但对于一些可知可预见性的疾患应尽量避免误诊。从临床实践来看误诊原因无外乎以下几方面:认识不足、思路狭窄、经验主义等。只有掌握综合思维、辩证分析才能最大限度避免误诊。

【关键词】综合思维误诊 分析

误诊在医学发展上是无法避免和回避的现象,但应当将误诊减少到最低限度。这是因为误诊轻则延长病程,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重则加快疾病的发展,致人死亡。作为内科学的医生,跟随以下在平时临床诊疗过程中出现的误诊病例谈谈如何以综合思维的思维方法,辩证分析,总结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和手段。我们都知道,在内分泌学专业的发展比其他科目晚,但进展非常迅速。激素分泌细胞和内分泌腺体组成人的内分泌系统。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被输送到各种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影响并影响其功能,一种内分泌腺体疾病,常累及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常以其他系统的体征和症状作为首发表现。如果医生不能用综合思维去做辩证分析,则易导致误诊。请看一下病例:

案例一:女,66岁,主要症状为间歇性心悸,气短3个月,间歇性腹泻2个月。患者3个月前,出现心悸,气短,门诊行心电图检查示有房颤表现,遂收入心内科,按房颤治疗后,房颤消失。但此后上述同样症状发作数次,以同样的诊断并抗心律失常治疗。2周前因间歇性腹泻(与房颤交替出现)1个半月,就诊于消化内科,检查肝功能,腹部B超,肠镜和胃镜未见异常,遂诊断为肠易激综合症,予对症治疗后腹泻仍间断发生,患者无烦躁易怒多食等高代谢症群,检查血压是正常的,体型消瘦,无眼球突出及甲状腺肿大,手颤不明显;甲状腺功能检查:血清T3,T4值显著增加,TSH水平则显著下跌,最终确诊为“淡漠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予抗甲亢治疗后房颤及腹泻消失了,没有反复。

案例二:女,58岁,主要以下肢疼痛无力10年,间歇性腰背疼痛4年来院就诊。曾在骨科专科医院诊为骨质疏松症,行双膝关节封闭治疗,同时补钙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4年前出现腰背部疼痛,行超声检查提示双肾结石,行肾镜手术治疗后,复查超声肾结石消失,但腰背部疼痛症状无明显缓解。患者遂来我院并入住内分泌科治疗,查体双下肢肌力减退,腓肠肌松软。血钙,24小时尿钙和尿磷增加,血碱性磷酸酶升高,血磷降低,血甲状旁腺激素显着增加。结合颈部ECT和CT诊断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腺瘤。予手术切除治疗后上述实验室参数恢复正常,症状显著改善。

案例三:男,68岁,主因食欲不振伴恶心、乏力2月入院。患者两个月前出现厌食、恶心、乏力,时有进食后呕吐症状,在当地一家医院检查发现血清钠显著下降,故诊断为低钠血症,予高渗盐水输液和口服盐胶囊治疗后,血清钠恢复正常上述症状消失。但停止补钠后,上述症状复又出现,同时伴低钠血症。病人多次住院,都是相同的诊断和治疗,治疗效果不明显。来我院入住内分泌科。查体血压低,消瘦体型,皮肤和粘膜略显苍白,体毛稀疏,全身无明显水肿。检查血清钠129mmol / L时,血液中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水平降低,血促性腺激素和雄激素水平降低,促进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也减少,鞍区垂体MRI检查示占位性病变,作进一步检查,最后确诊为垂体瘤,垂体功能减退症。转入神经外科手术切除垂体瘤并予糖皮质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血钠恢复正常,原有症状消失。

上述病例说明,无论是专科医生还是非专科的基层医生,首诊都出现了误诊,延长了患者的病程,多次住院治疗,加重了病情。具体分析误诊原因:(1)在临床工作中对内分泌疾病的认识不足。接诊医生只注重本专业疾病,询问病史和临床检查不仔细,思维局限,对临床症状及体征缺乏综合分析,对其他专业的知识掌握不牢固。如上述病例一中心内科医师,对内分泌疾病认识和理解不足,未能意识到内分泌疾病可以影响身体各系统,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房颤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只考虑本科疾病,导致误诊。(2)诊断思路狭窄。仅靠患者局部的症状和体征作出诊断,没有深入和详细的鉴别诊断和综合分析,未能将患者作为一个完整的身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导致误诊。病例三中有些医师只看到低钠血症的表象,忽略表象后隐藏的疾病本质,单纯补钠治疗,不能深入的鉴别低钠血症原因,使病人没有得到及时和正确的治疗。(3)过于依赖经验。凭以往的经验,先入为主的思维方式,不能利用人体各系统、医学各学科的立体交叉联系进行客观的分析。例如,病例一中心内科医师未能将房颤与间歇性腹泻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只考虑本科疾病,导致误诊。(4)相关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更新,逻辑判断能力不足,对罕见和新病种缺乏认识。例如病例二中骨科医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对骨质疏松疾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无法掌握骨质疏松症具体原因并对其进行鉴别诊断,简单的判断骨质疏松是因为缺钙,延误了病情。

总之,在临床上疾病是千变万化的,临床表现是错综复杂的。对疾病作出的诊断是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熟练掌握和运用鉴别诊断是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基础。鉴别诊断不仅需要医生有坚实医学知识基础,掌握医学各学科的临床知识,还应树立正确的临床思维。疾病的误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些医生在临床诊断中,无论在认识论或方法论上都存在着缺陷。从认识论上看,只注意单个器官表象的单纯思维、局限于本专业知识的定向思维、凭过去经验的惯性思维;从方法论上看,循证不全、证据检索不力、思维方法错误以及盲目运用不可靠的证据,未能全面缜密地鉴别诊断,这些都是导致误诊的重要因素。要克服导致误诊的因素,把临床诊断的误诊最大限度地减少,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这就对临床医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经建.深入开展误诊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 1(5) : 1-3.

[2] 黄乔和,周 瑞,周作新,等.循证医学与误诊学研究[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3, 3 (2) : 161-163.

医学疾病综述范文3

关键词:中医体质;防治;预后判断

体质是人体的一种客观生命现象,对个体疾病易患性以及疾病转归等具有决定性意义。不同体质人群对于同种疾病所具有的易患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其病后发展规律以及用药后反应也不相同[1]。因此,体质因素在疾病的防治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体质学在临床疾病防治中体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本文就中医体质学说在疾病预防以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作一综述,以飨读者。

1中医体质学说释义

中医体质学主要是以中医理论作为指导,通过研究不同体质的构成特点、分类标准、演变规律以及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并进行预后评价[2]。王琦[3]将中医体质学说定义为在个体的生命过程之中,在先天遗传以及后天获得等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综合性、稳定性形态结构、生理状态以及生理机能特质。这种特质主要体现于部分生理特征、形态特征、对于社会及自然环境所具有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疾病所具有的抵御能力等多方面。郑燕飞[4]等人认为,体质实际上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生长发育以及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类功能结构以及代谢状态,这种状态通常处于相对稳定性,往往决定着机体的生理反应特殊性。目前,中医认为体质主要可分为正常质、特禀质、气郁质、湿热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气虚质以及淤血质9种类型。这种体质分型法主要是应用中医古籍体质分型原则,结合现代学者提出的气、血、阴、阳、津液的衰、盛、虚、实变化所制定的[2]。此后,又有学者采用模糊聚类法将体质分为偏热、偏寒、虚弱、强壮、瘀迟以及偏湿6型,在临床中亦有应用[1]。

2中医体质学说与疾病防治

陈新林[5]等人研究发现,中医体质与机体健康状态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平和质人群相比于其他体质人群机体健康状况更好,而淤血质、阳虚质、痰湿质人群更容易出现亚健康状态,气虚质以及其他体质人群则更容易患病。因体质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机体对于某种致病因子所具有的易感性。清代医学典籍《医理辑要·锦囊觉后编》中有云,易风为病者,多为表气素虚;易热为病者,多为阳气素衰;易寒为病者,多为阳气素弱;而易于伤食者,其脾胃必方。充分评估患者的体质,可在尚未发病之前,评估患病危险因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或者延缓病情。而在患病之后,根据患者的体质偏差,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治疗措施,能够预防疾病发生传变。因此,充分利用中医治未病理论以及现代医学中疾病的"三级预防"作为指导思想,根据不同体质类型针对性地调节体质或干预治疗,可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以及发展。

目前,已有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花粉症、变应性鼻炎以及过敏性哮喘等过敏性疾病与过敏体质密切相关,而糖尿病、肥胖、高血脂、脑卒中以及高血压等代谢障碍性疾病则与痰湿质体质密切相关,通过调节体质能够有效预防这类疾病的发生。痛风、糖尿病等均属于终身性疾病,目前尚无特异性疗法,通过调节体质,应用中医治未病的特色优势,能够有效预防发病或者延缓病程。在临床中,可通过辨识体质类型,针对性予以体质调理,以实现疾病的一级预防;对于理化指标异常、体质偏颇者,予以非药物体质干预,可实现对疾病的二级预防;对于已发病患者,则根据疾病的发生及发展特征,结合体质类型,采取方药干预疗法,可起到三级防治效果。

3中医体质类型以及临床预后

周少林等人认为,体质类型直接决定者疾病变化以及临床转归预后。在不同体质类型的人群中,疾病具有不同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倾向性,机体对于疾病因子具有化湿、化热、化寒以及化燥等方面的区别[5]。因此,认为体质对疾病预后具有决定性作用,应充分辨别体质类型,结合病情发生及发展规律,合理予以治疗措施以及体质调节,可有效改善临床预后。

综上所述,体质类型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方向等具有密切关系,充分掌握体质特征,应用中医体质学说以及治未病理论,可指导临床正确防治疾病。目前,临床尚缺乏统一的体质分型标准,无针对性、规范用药方案,还有待深入研究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志敏,黄鹂,杨小波,等.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体质特点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6(6):589-592.

[2]周少林,高红兰.从中医体质学说谈"治未病"理论[J].江苏中医药,2012,44(7):1-3.

[3]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2.

医学疾病综述范文4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级别:部级期刊 ) issn:1673-9523 cn:11-5581/r 邮发代号:80-705 周期:半月刊 出版地:北京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简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医院协会编辑出版的学术期刊,半月刊,设有论著、短篇论著、专家论坛、专题报道、综述、临床医学、药物与临床、实验与基础研究等多个栏目,读者对象为从事临床和医学基础研究的医务工作者。

栏目设置

论著、短篇论著、专家论坛、专题报道、综述、临床医学、药物与临床、实验与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案例、中医中药、药物研究与鉴定、药物质量控制、药品检验、药物经济学、卫生论坛、检验论坛、诊治分析、误诊分析、医学影像技术、医院建设与管理、医药教学、康复论坛;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妇产科疾病、儿科疾病、五官科疾病、肿瘤科疾病、血液内分泌疾病;医技检查与临床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结核病、呼吸系及胸部疾病、老年疾病、骨科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皮肤性病;药学进展、药物制剂、药事管理、呼吸系统用药专栏、神经科药物专栏、循环系统用药专栏、感染科用药专栏、 儿科用药专栏、中药及天然药物专栏、妇产科用药专栏、消化系统用药专栏、泌尿系统用药专栏、精神科用药专栏、五官科用药专栏、皮肤性病科用药专栏、代谢疾病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用药专栏、男科及泌尿系统用药专栏、抗病毒药物专栏、传染病药物专栏、抗结核病药物专栏、老年病药物专栏、心血管系统药物专栏、中西医结合用药专栏、抗艾滋病及感染性疾病药物专栏、生物制品专栏、抗微生物药物专栏、激素及影响内分泌的药物专栏、用药指南、药事组织、制剂技术、调查研究与分析、临床医学信息学、医院数字化、临床与护理工程、医疗设备维修与管理、医学图书与情报、护理园地、医院建设与管理、经验荟萃等. 

医学疾病综述范文5

内容摘要:

本文论述了疑难病的概念及范畴。

论文内容:

自从李积敏(慎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创建中医疑难病学科理论体系”学术思想后,中医学术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医疑难病学”这个学术新概念,当论及中医疑难病学科,首先应搞清几个基本概念,诸如什么是中医疑难病,中医疑难病的范畴等等。疑难病是中医学术常用的一个比较古老传统的概念,具有中医辨治两方面的特点,范围颇广,概念比较笼统,临床各科都有不少疑难病,但均是指中医范围内的疾病而言,因此,中医疑难病常可简称为疑难病,疑难病也即指中医疑难病。关于疑难病的概念,自古至今论述颇多,但一致未能取得统一认识或意见。从“疑难病”字面意义上讲,“疑”主要是指辨证方面而言,症状纷杂或罕奇,证候疑惑,病机复杂,致使辨证难明,诊断难定。“难”主要是指治疗方面而言,或诊断不明,无法治疗;或诊断已定,疗效不佳,甚至治疗无效。在古代《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众多的中医经典著作中,对一些医家困惑不解,疗效不佳,预后不良的疾病,多用“难治”、“难已”、“不可治”、“不治”、“死不治”、“逆证”、“死证”等概念来描述,这些均有“疑难病”的类似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科技的进步,中医学科自身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有关疑难病证治的临床报道及概念的理论探讨越来越多。众多中医学者从各自不同的思想、观点、认识理解及视角出发,对疑难病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李积敏(慎言)的有关中医疑难病论述。

李积敏(慎言)认为中医疑难病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临床表现繁多纷杂、罕奇。病人身患多种疾病,临床表现繁多纷杂而疑似,或症状体征奇特罕见,因而难以进行辨别,诊断与治疗。②病因病机错综复杂。病人临床常虚实互见、寒热错杂、外感内伤、表里同病、新病宿疾交织等。③证型难分难辨。患者症状纷杂,或病机复杂,或症状奇特、少见,证候疑惑,认识不清,犹豫不决,诊断上难以定论。④临床治疗效果不佳,预后不良,或无效。临床上病程漫长,邪盛正衰,久治不愈,疗效不佳;或病情复杂,治疗难收预期效果,其预后不良;或诊断易定,辨证易明,但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或方药,因而无法治疗或治疗无效。②与西医难治病范围不尽相同。疑难病除难治外,还有辨证诊断不易方面的含意;难治病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多指现代医学领域中的疾病,诊断不难,难在医学界公认没有好疗法或疗效不佳,以难治为主要特点。中医疑难病与西医难治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些疾病,中医、西医专家均认为属于疑难病或难治病;有些疾病西医认为是难治病,但对中医来说正是其专长;而有些疾病属中医的疑难病,西医却不认为难治,有的已经解决或正在解决。综上所述,李积敏(慎言)给疑难病这样一个描述:“疑难病是指在医学发展过程中的某一时期内,学术界所公认的,具有诊断辨证难、临床治疗难等特点的临床各科疾病的总称。”中医疑难病的范围很广,临床各科均有不少疾病属于疑难病范畴。但对疑难病的范围,古今尚无统一认识,而且对某些疑难病的看法也不统一,因此要准确划分疑难病的范围,目前是比较困难的,有待学术界进一步探讨研究。

什么是中医疑难病学,李积敏给“中医疑难病学”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中医疑难病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疑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辩证治疗及护理,预防保健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专门学科,”中医疑难病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其指导思想,并吸收现代医学科学对疾病的认识的先进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它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研究范畴仅限于疑难病范围。其研究内容为:①研究疑难病的发生原因;②研究疑难病的发展状况;③研究疑难病的转归机理;④研究疑难病的临床辨证治疗;②研究疑难病的临床护理;⑤研究疑难病的预防及保健。其研究方法是应用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结合,进行理论与临床综合研究。李积敏“创建中医疑难病学科理论体系”学术思想,对干发展中医学术,提高中医在世界医学临床中的地位,推进中医学术国际化进程,提高中医药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保障人类身体健康等方面均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李积敏也被学术界公认为中医疑难病学科创始人及中医疑难病学理论奠基人。开展中医疑难病学研究,可推动中医学术发展与进步.中医疑难学科理论体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还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中医理论体系。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医不贵能愈病,而贵能愈难病”的思想,深刻地说明了辨治疑难病是学术水平及技术水平的标志。纵观中医发展史,凡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不是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就是对疑难病的诊疗上有所突破,或建立新方新法,或临床疗效卓著。如果加强对中医疑难病学科研究,提高诊治疑难病的临床整体水平,使诸多疑难病迎刃而解,这将推动中医学术发展与进步,使中医学术达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开展中医疑难病学研究,是临床实践的需要。中医疑难病学科理论体系的基础,是中医治疗疑难病临床实践的总结。加强中医疑难病研究,发掘整理前人积累的防治疑难病的临床经验及诊治疑难病的理法方药,又不断创造新的理论,发明新的疗法及方药,从而建立中医疑难病学科理论体系,用这个理论体系,又去指导中医疑难病临床实践,可避免盲目实践、重复研究,节省人力物力,从而可迅速推动疑难病辨治出现新局面,使疑难病防治整体水平提高,促进中医学向前发展。

医学疾病综述范文6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住院费用;综述

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这些疾病都有着相似的病因、病发过程及治疗方法[1]。基本症状为:心悸、呼吸困难、紫绀、眩晕、昏厥、疲劳,常见病种有: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运动猝死、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2]。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世界疾病模式由以传染病为主向非传染性疾病为主转型,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逐渐上升成为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3]。

1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存在巨大的收入差异,卫生资源分配不合理,缺乏在全国推广的综合防治模式,致使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水平控制率一直徘徊在很低的水平。根据我国2011年的卫生统计年鉴表明,从1990年开始,造成居民病伤死亡的原因,心血管疾病一直排在前三顺位,在1990年我国病伤死亡人数中有36.64%是因为心血管疾病造成的,到1995年上升为37.48%,2000年为39.02%,到2010年上升为41.13%,心血管疾病对我们居民的健康威胁日益加重,在2010年一年的时间中,我国就有超过330万人口是由于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2011年7月26日世界银行的《创建健康和谐生活:遏制中国慢性病流行》显示,在2010年至2040年的30年里,我国每年将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1%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相当于2010年的实际GDP的68%,超过10.7万亿美元。但是,如果我国不采取任何的有效防控措施,那么40岁以上的中国人罹患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糖尿病和肺癌的人数在未来20年将可能增加到现在的两倍甚至三倍,这些疾病负担将会加剧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减少所造成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迅速增加不仅增加了失能和残障的机会,造成了巨大的劳动力损失,也加速了疾病诊断、治疗费用上涨,给患者本人、家庭及社会均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严重的经济损失,加大了家庭和社会的疾病经济负担。研究心血管疾病的疾病经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国内外研究综述

根据20世纪50-60年代国内心血管疾病住院人数的调查显示,心血管病住院人数占内科住院总人数的4.7%-16.3%,常见病依次为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90年代为24.24%,常见病依次为冠心病、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4]。近几年来,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问题,并成为医疗费用过度增长的重要原因。

2.1疾病治疗成本研究疾病的治疗成本和经济负担可以帮助政府了解区域的疾病流行即卫生服务的利用程度,从而进行卫生资源的合理重置。疾病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大类。直接成本是指直接用于治疗、保健、康复疾病和创伤有关的资源,因改进或预防健康状况的恶化而用去的卫生资源和服务的价值;间接成本是指由于患病、创伤造成的残疾或死亡,引起的劳动力损失的货币价值[5]。

加加拿大卫生信息研究所提出直接成本应由5部分组成:①住院费用;②药品费用;③医师费用;④在其他机构中的医疗费用;⑤附加的其他直接卫生费用(包括其他专业人员、资金、公共卫生、预防的费用、卫生研究),但不包括病人的交通费用、饮食及衣服非直接用于医疗的费用。若单独研究直接成本中的住院费用,则住院费用可以分为6大类:药费(包括西药费、中成药、中草药房),检查费(包括化验费、检查费、放射费),治疗费(包括治疗费、输血费、输氧费、住院检查费、护理费、麻醉费、材料费),手术费,床位费,其他费用(陪床费,其他费)等[6]。住院费用的测量指标有:年总住院费用,日均住院费用,人日均住院费用,人次均治疗费用[7]。

2.2医疗费用近年来,国内医院管理人员、卫生经济研究者对医疗费用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主要分为两个大方向,一是从宏观层面研究医疗费用控制问题,主要有:医疗费用增长的状况、合理性、原因和责任;医疗费用控制的方法和策略;医疗保险筹资模式和可行性;医院补偿机制、医患行为和医疗制度改革对医疗费用的影响[8-9]。二是从微观层面研究影响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多数研究这都是利用某一地区的某家医院的数据,来分析影响医疗费用因素,如:疾病种类、手术种类、住院天数、病情、入院情况、年龄、诊疗项目、药品种类、支付方式[10]。

2.3住院费用

2.3.1住院费用影响因素近年来对与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分为可控因素和非可控因素,其中可控因素主要包括检查,诊断,治疗,预防等临床上的影响因素;非可控因素主要指的是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医疗保障制度等[11-12]。对于医院来说,他们之所以能够控制住院费用,是因为影响住院费用的可控因素都是由医生或者医院来决定的,采取最为合适的治疗措施,合理收费,在费用结构上提高患者医疗费用支出的有效性。尽可能地缩短住院天数,规范医护工作人员的医疗服务,控制医疗费用增长[13]。

2.3.2住院费用影响因素指标归纳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量化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日是反映医疗资源利用率和医院总体服务质量的综合指标,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减少手术前住院时间,缩短病人的平均住院日,既可以降低病人的总体医疗费用,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还可以提高社会效益,缓解医院病房紧张的现状,同时还可以增加收治病人的人数,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14]。②疾病的严重程度。病情严重程度是影响单病种住院费用的重要因素,病情越严重,对于抢救、特护的要求就会越高,必然会增加额外的医疗费用,如输血费、输氧费、治疗费、消毒费等[15]。③药品费。目前,在我国,医院总收入中,有60%的收入是来自于药品收入,而在发达国家,医院的收入中,药品收入只占10%-15%[16],即便是在其他的发展中国家,药品收入也只占医院总收入的20%-30%,显然,目前我国的单病种费用结构中,药费比重过高。因此,我们应加强卫生改革力度,实行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和药品公开招标采购。④诊疗质量。诊断质量也是影响住院费用的一个重要因素,诊疗质量越低,所需住院时间就会越长,从而总的住院费用就会越高。体现诊疗质量的因素包括院内感染发生率、术后并发症、治疗结果等,影响诊疗质量的因素是医护人员的素质,医疗设备,医院的卫生环境等,因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又显得尤为重要[17-18]。⑤病人的社会学因素:年龄不同,患者的费用就会有明显的差异,年龄越轻,费用相对就低,年龄越大所花费用越高。若以40岁为分水岭,在所有病种中,40岁以上病人明显比40岁以下病人平均医疗费用高,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老化,人类的体质会随之变弱,一旦患病,病情就会比较严重,同时由于各种抗生素长期使用,人体会产生较强的抗药性,导致病情治愈缓慢,住院费用随之上升[19]。性别,职业,是否参加医疗保险等也会对住院费用有一定的影响。

2.3.3住院费用分析实例有学者以1999年云南省的两所地级医院的住院费用的结构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别将医疗待遇、职业、性别、年龄分为两种属性来比较各自属性下的住院费用的差异,从而分析了这些因素对于住院费用的影响,得出公费医疗病人住院费用明显高于非公费医疗病人,非农业户口病人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农业户口病人的住院费用,年龄60岁以上的病人的住院费用要高于60岁以下的病人的费用等结果[20]。

3结语

综合国内外在住院费用方面的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①现有研究文献对单一病种的住院费用进行结构式的分析,很少有将一类病汇总来分析住院费用的。②现有研究文献都是分析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而很少有文献来分析,住院费用对患者本身经济情况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立明.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88.

[2]魏晓敏,严非.心血管疾病对社会的影响及预防对策[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3,20(2):53-56.

[3]乌正赉.应重视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防治[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01:6-7.

[4]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74-299.

[5]胡善联.疾病负担的研究(上)[J].卫生经济研究,2005,05:22-27.

[6]辛一琪,胡正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1,30(8):66-69.

[7]王梅,王媛媛,郭斌等.我国肺癌疾病的直接住院费用负担现状及其问题[J].中国卫生经济,2007,26(6):59-62.

[8]金其林,宋晓敏,李锐.上海市不同等级医院Ⅱ型糖尿病病人住院费用特征分析[J].研究与报告,2006,10(7):29-32.

[9]周述香,刘义钊等.1515份出院病历的住院费用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1,10(2):86-88.

[10]郭松芹.从胆囊切除病人住院费用分析影响医疗费用的主要因素[J].中国医院,2004,8(12):70-71.

[11]兰宇曦.我国医疗费用增长趋势及原因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6,12(8):452-458.

[12]熊林平,张力,华来庆.某市住院病例医疗费用5年增长情况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4,24(6):28-29.

[13]杨慧芳.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探讨[J].时代金融,2006,08:89-91.

[14]叶炯贤,刘颜,王永剑等.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核心提高医疗绩效[J].中国医院管理,2005,25(10):20-21.

[15]傅万明.外科但病种平均住院日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院统计,1998,5(3):163-164.

[16]雷卫河,张智民,王耀平.河南省农民住院卫生服务利用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6,6:221-222.

[17]衰兆康,周小军,方丽霖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医疗服务需要与利用影响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5,25(5):7-10.

[18]陈远英.达川地区卫生服务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1996,1: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