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进课堂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安全教育进课堂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安全教育进课堂方案

安全教育进课堂方案范文1

【关键词】法律课堂 社会阅历 案例分析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揭示在教育、教学影响下,受教育者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律:研究形成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上。中职教育是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在中职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法律基础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某些法律课堂运用司法实践案例分析教育,看上去非常精彩,其实却忽视了学生们的社会阅历及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违背了教学和教育的双重性,成为失败的教学经历。笔者以下试从三个方面说说失败的法律课堂。

一、以情节描述为主的案中案故事不宜为教学案例

中职学生大都是年龄在14—18岁的青少年,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缺少社会阅历,但又刚好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点和关键的人生阶段,其特点往往是容易冲动,对外面的世界无限好奇。某些法学授课教师,为了使相关法律条文的解读不那么枯燥,吸引学生注意力,喜欢选择一些故事情节过于离奇,非常吸引眼球的案件来帮助理解。但是,这样的故事情节往往偏重于突出个人英雄主义,过于渲染社会的阴暗面。殊不知,青少年的模仿能力比较强,在好奇心驱使下,在冲动与好奇心的作用之下,很容易会学习故事中的某种情节进行犯罪活动。可见,注重描绘故事情节的案例教学对于是非分辨能力较弱的中职学生来说,无疑是有害的。因此,法学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实现教学和教育目标,运用以真实生活为情境的教学案例,启发学生思考,结合课本的法律条文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正确的解读,作出合理的判断,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法律条文的理解,而且更便于学生今后碰到相同或类似问题能有正确的理解和处理方法。

二、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不宜为教学案例

严重暴力犯罪案件,诸如故意杀人等过于血惺的案件不宜为教学案例。诚然,在生活中的确时有严重的暴力犯罪案件发生,但是,如果法学教师在涉世不深的中职学生课堂中反复讲述曾经发生过的“血惺”,难免会形成听觉暴力,从心理上给学生们一种错误的信息,那就是社会的阴暗面被放大。如果过分渲染阴暗面,就不可避免地加剧人的某一种焦虑情绪,激发更多可怕想象,让学生产生一种到处充满暴力、欺骗和不安全感的错觉。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假定:当个体所接到的刺激超过了本身控制和释放能量的界限时,个体就会产生一种创伤感、危险感,伴随这种创伤感、危险感出现的体验就是焦虑。在法律课堂上的案件实例,作为对思想和精神的刺激物,对于缺乏安全感的未成年学生来说,这种过于暴力的案例或多或少的更易于以一种不安全的方式去理解,而不是以一种让人感到安全感的方式来被理解。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自我感觉有安全感的人往往具备正确的接纳和自我认同,相反,长期没有安全感的人往往隐藏着强烈的自卑心理和敌对情绪。对于正在学校接受教育的中职学生来说,正面教育对于多数教育者应该是第一选择,对中职学生教育要达到动其心、激其情、导其行的效果,在法律课堂上就必须讲求正确的教育方法,正面教育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三、有争议或得不到圆满解释和理解的案例不宜为教学案例

法律课堂上的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够确保某个通过学生的集体讨论和教师有理有据分析,定能盖棺定论没有争议的知识案例。课堂上法律教学案例做到保证生动又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案例本身不能说明所讲知识点的确定性,那将是一个失败的教学案例。一般来说,大都涉及社会热点法律问题的案例,都有比较复杂的社会背景、牵扯知识面多而广,都是法律教师好的素材。教学案例选择一定要保持真实性。身边发生的,能用真名实姓身上发生的案例最好,尽量不要反复使用某某先生,某某女士等名字。因为真实才能让人感动,因为真实才能让课堂中学生保持一种好奇,不会感觉到教师是为了说案例而举假案例,进而产生厌烦情绪。在法律课堂中,授课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比较直观易懂,并可以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信息,通过大屏幕的播放热点案例,这样,就不会因为授课教师表达或者描述不清而遗漏关键案件情节。总之,授课教师在法律课堂前,认真备课,深化自身的法律素养和人文底蕴,将课堂中案例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和剖析,这是案例教学法成功与否的关键点所在。

因材施教是我们教育部门说的最多的,在法律课堂,因生施教最为贴切,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或是教学方法。正确地选择课堂教学案例,正确地使用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将学生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可以保证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学到更多的理论知识。对于法律课堂来说,案例教学法是首选的教学方法。因生制宜的法律教学内容,在法律课堂中闪耀师生知识的灵性,在集体讨论和学习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原本枯燥、刻板的法律课堂变成一堂生动而又散发出浓郁法律气息,集合了法律信息精华的课堂,让案例教学法在法律课堂发挥得淋漓自尽。通过对案例的讲解和深入分析,可以将某一法律知识点抽丝剥茧,在课堂上体现法律基本的权利与义务关系,通过课堂寻求解决生活问题的最佳方法,让中职学生去感受法律,让法律的严肃性和立法精神在课堂上穿梭。

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皮连生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安全教育进课堂方案范文2

关键词:有效课堂 备课 上课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再次成了人们议论探索的焦点,我认为认真备课、上课至关重要.

(一)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关键,教师应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和学期教学计划的安排,根据学生现有认知基础和个性差异,科学地确定课题目标.课时目标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案、学案,限时训练,努力使备课规范化.科学化。具体要求如下:

1、坚持备课,实现资源共享。集体备课要求备课组全体成员必须提前一周进行,共同讨论,集思广益,力求做到"四定".""五统一"和 "六个研究"。

(1)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进度。

(2)五统一:学目标和要求,学内容,学进度,统一学案,.统一单元测试。

(3)六个研究:研究大纲和教材,研究高考考点,研究重点和难点,研究教学策略和思路,研究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学法指导。

2、认真编写教案

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的方案。教师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再进行个体思考,并根据本班学生学习情况按课时编写好课堂教学教案、学案,决不允许生搬硬套他人教案。教案的主要内容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⑴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

⑵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⑶优化教学过程,包括主要教学环节的安排和各环节教学时间的大体分配;

⑷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⑸重视板书设计,提倡利用课件进行教学,准备好课堂上所需的教具.实验器材和其他物品;

⑹精选习题,布置作业要及时适量,不得让学生机械地重复劳动。

3、认真编写学案

⑴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

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⑶精选高考真题,增强高考体验

⑷精选习题,增强实战体验

(二)上课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渠道,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关键。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全面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促进课堂教学素质化,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我认为认真上课比较重要!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每位教师都应严格要求,充分发挥45分钟效益,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具体要求如下:

1、明确教学目标:要根据教学目标安排好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环节清楚,步骤合理。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分解难点。使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既符合大纲精神,又切合学生实际。

2、规范教学内容:讲解教学内容,要注意科学性和严密性。对每一个概念.定义的表述,对所有定理.定律的论证以及对例题的讲解,都要准确无误。

3、渗透德育教育: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把德育教育有机地贯穿在各科教学之中,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4、关爱每位学生: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要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得剥夺学生的听课权、实验操作权、活动参与权。

5、优化教学方法:教学中,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三为主"原则,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6、因材施教、分类指导: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根据教材内容特点,适当增加教学内容的弹性;根据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对同一教学目标提出多级的学习要求;设计不同层级和难度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训练,激励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

7、充分运用现代教学设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设施的作用,要能熟练地使用常规教学设备,如收录机.投影仪.电视机等,并尽快地掌握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8、指导学习方法:课堂结束前要认真做好课堂小结,小结要突出重点,疏理教学内容,揭示规律,指导和介绍学习方法,教育.督促学生养成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先理解后记忆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9、严格上课常规

⑴教师应在上课前3分钟站在教室门口,目视学生做好上课准备;体育课、实验课、阅读课、微机课等要提前5分钟组织学生整队前往相应地点。

安全教育进课堂方案范文3

关键词:体育课;展示;观摩;剖析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6-0017-02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关键的拐点,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伴随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正式颁布,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并在全国经过三年多的各级培训与实践,广大的中小学体育教师直面体育课程改革的难点、盲点、拐点,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的一系列教学新理念、新改革、新举措、新主张和新器材正呈星火燎原之势推向全国,各种专业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亟待将改革的进程落实到实处、产生实效、彰显实绩。

一、正确的导向

可喜地看到,本届体育教学展示中,明确提出要提高课的练习密度和强度,每节课都要进行10分钟的体能练习,明确提出注重真实性,要尽量消除课堂中的虚假、作秀的成分,体现课的真实与自然,让观摩的老师回到各自的学校后能够运用到、复制到教学实践中,对课堂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进行监测,并要求点评专家要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课堂点评,同时在立德树人、技能和体能等方面也提出了要求。评课将从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新颖性、时效性和安全性六个方面展开。学生的体能、技能的提升才是硬道理,提高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和强度才能彰显实效。一线的体育教师需要的是真正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课例,他们折服的是接地气、近本真的体育课堂,他们需要的是充分利用每一分钟让学生进行技能体能练习的教学设计,他们需要的是看得见、摸得着、学得来、用得好的示范课,每个人都能够复制的、举一反三的示范课,他们更需要“不需要排练、流程清晰、简单实用、目标具体、重点突出、化难为易、负荷饱满、真实自然”的体育课。

二、展示课亮点

2015年5月23日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观摩暨体育器材展示活动在武汉体育学院拉开帷幕,有3000多名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参与观摩。参加现场展示的体育课有38节,据统计,大部分展示课的练习密度超过40%、平均心率超过125次/分钟;有25节课安排了6~10分钟的体能练习;有33节课预设练习密度超过40%;有22节课预设平均心率超过125次/分钟;有30节课较好地提炼出课的重难点;有9节课教学设计和教案用学习目标进行目标表述;有18节课的教案中有安全提示;个别课的练习密度达到58%,平均心率达到140次/分钟。较好地体现了本届展示活动评委会在领队、指导教师联席会议上提出的要求。

三、展示课问题

但是,也发现了一些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教师为了展示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课上的应用,一节课中十几次中断学生练习,让学生观看各种视频和图像,脱离了学校体育课的常态。体育学科如何坚守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性质?离开了朴实的体育课堂教学就成了浮躁;一些课中教师还是经常将40个学生分成4组进行接力游戏,对36个学生排队看4个人跑的设计仍然沿用,说明部分教师至今还是没有密度意识;个别展示课教师使用的器材需要一卡车才能装下,把原本简单的练习“变易为难”,变成了“作秀”,让观摩者“叹为观止”;个别展示课教师对课堂出现的安全隐患“熟视无睹”,一节课有十几个学生踩到垫子上滑倒,没有采取“应变”措施,好在没有学生出现伤害事故;在38节体育课教案中,大部分目标表述不准确、不具体,就目标的设置而言,具体化和可操作性显得不足,出现较为明显的不确定性语言表述,如有较多的教案上的教学目标用“初步掌握……进一步提高……”等不确定性表达方式,由于不够具体、准确,难以通过目标来评价体育课堂的优劣;有9节课的教案没有时间分配,有11节课的教案没有练习次数,有13节课的教案没有安排10分钟的体能练习,有8节体育课教案没有重难点,在强化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教学手段的设计上还有欠缺。具体表现在有些课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选用未能围绕主教材的重点来确定,学生对重点技术环节或单个技术的掌握还不够突出。在难点的突破手段上,有部分课考虑的不是十分到位,还有个别课仍然没有摆脱形式化现象;有22节课的教案标题混乱,有29节课的教案中的标点符号出现错误;在个别课中出现了教师讲解、示范错误,教师满场“夸奖”学生,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激励手段幼稚化严重,满脸贴小红花。

四、反思与建议

在教案问题的背后,反映出了参加展示课的教师的浮躁,也反映出了在他们身后的省、地、县级教研员和指导教师的问题,按常理说,全国的优秀体育课是通过省、地、县、学校一级一级的评选上来的,每一个层面的教研员都应该把关,看看教案和看看课,发现的问题在各个层面就应该解决。我曾经参加某个省的教研活动,各级教研员提出了很多问题,我当时问,“你们当中有谁认真看过课程标准和课程标准解读”,结果是没有一个人举手,如果认真看过(2011年版)课程标准和解读,答案就在里边。

《课程标准解读》第119页明确提出,每节体育课应该安排10分钟的体能练习。这给我们带来一个思考:10分钟的体能练习如何设计?练习的内容、设计如何安排?对该问题的解决建议:把10分钟分为4个部分,分别练习上肢、腹肌(前)、下肢、背肌(后)的练习各2分30秒,动作设计应该让学生能在2分30秒内不间断的练习,练习目标是让学生的身体各部位的力量平衡发展,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持续地进行力量耐力的练习,教师可以根据以上原则设计出多种组合,设计的练习要简单易行、实效性强,对提高学生体能、提高体育课的密度,特别是核心部位的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教育进课堂方案范文4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市中小学专任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课程实施能力,落实课堂教学常规,全面构建高效课堂,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全市中小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意见的通知》(三教文〔2010〕26号)有关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落实培养目标的主渠道,专任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力军。通过开展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进一步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全面推进我市中小学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进程,大幅度提高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

二、参加对象

年龄在四十周岁及以下的中小学专任教师均须参加达标评优活动。四十周岁以上的教师由本人提出申请或由所在学校决定参加达标活动的内容和项目。

三、组织管理

***市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由***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负责组织实施。

各县(市、区)的两级达标活动由当地教体局负责,结合实际参照本方案制订相应的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市教育局直属学校的达标活动按照本方案执行。市级评优活动由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统一组织实施。

各县(市、区)教体局和各级中小学要按照本方案精心组织开展县、校层面的教师课堂教学达标活动,并以达标活动为抓手,关注课堂、聚焦课堂、研究课堂,促进教师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四、活动办法

1.达标内容

(1)课堂教学考核。根据《***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达标要求》(见附件1)和《***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见附件2),对参加者实施1次公开课考核及2次随堂课考核,公开课应达到良好以上等级,随堂课均应达到合格以上等级。

(2)教学常规落实情况检查。对参加者研读课标及教材的情况、备课、教学反思、作业批改、考试分析、听课评课等环节的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各有关单项指标均应达到合格以上等级,且良好率在50%以上。

(3)师生评议。听取参加达标活动的教师所在教研组对其平时教学工作的评价意见,形成书面材料;通过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参加者的教学情况。

2.组织程序

(1)制定实施办法。各级中小学成立课堂教学达标活动领导小组及各学科考核小组,并以本实施方案为依据,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教师课堂教学达标活动的具体实施办法。

(2)立标和学标。学校应开展针对性的校本培训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理论,学习和研究新课程环境下的教学方式方法,学习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全市中小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意见的通知》和《***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方案》,领会我市在中小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有关精神和要求,熟悉和掌握课堂教学达标的基本要求。学校要根据方案要求,组织各学科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上教学示范课,在操作层面上为参加达标活动的教师提供示范和引领。

(3)学校全面考核。按照本方案规定的校级达标内容,组织检查考核。各校可结合学校实际,增加达标考核的内容。

(4)学校鉴定。学校对每位教师达标情况进行全面鉴定并作出结论,由校长签署意见后,连同参加者的课堂教学教案、评课考核材料、师生评议情况及对教师的教学常规各项检查考核结果等资料一并存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

(5)县、市级审核验收。各县(市、区)教体局要对学校的课堂教学达标活动进行考核验收,市教育局直属中小学由市教育局直接进行考核验收,在确认学校达标活动组织严密、要求严格、操作规范之后,对校级达标结果予以书面认可。市教育局每年将结合教育教学检查和听课调研活动对各县(市、区)和中小学的课堂教学达标活动进行随机抽检或考核验收。考核验收的主要内容是:随堂听课、查验有关资料、召开师生座谈会等。有关达标活动组织情况的评议结果将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各校应根据市教育局安排,及时向县(市、区)教体局上报已达标教师名单和申请参加县(市、区)级达标活动的教师名单。

3.结果认定

应参加教学达标考核而不参加的、或经过考核被确认课堂教学不达标的教师,其业务考核应视为不合格。未达标的教师,应在下一年度申请重新参加达标活动;对于连续两次未达标的教师,在达标之前,不得应聘教学岗位。经上述考核后达标的教师,学校颁发课堂教学达标证书,并取得参加高一级达标活动的资格。

1.达标内容

(1)笔试。笔试为闭卷考试,笔试分值为100分,笔试成绩60分为合格,80分为良好。具体要求及考核办法如下:

①教育教学理论,占20分,主要考查教师对所教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能力。

②学科专业能力,占30分,主要考查本学科应掌握的专业知识,任教学段的教材内容以及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的拓展延伸内容。

③教学设计,占50分,以任教学段教材中的某一课时或某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为素材,考查知识结构的绘制和教学设计能力。

(2)教学基本功考核。学科教学基本功的考核内容包括说课、教学示范技能等。分值为100分,考核成绩60分为合格,80分为良好。具体要求及考核办法如下:

①说课(或画“知识结构图”)占50分。内容随机抽取。说课:每位选手准备时间15分钟,说课时间15分钟。画“知识结构图”:每位选手根据规定内容在40分钟时间内完成知识结构图的绘制。每学科5—7名评委,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其余几个有效分加总平均后即为说课(或画“知识结构图”)成绩。评委评分以《***市中小学说课评价表》(见附件3)或《***市中小学画知识结构图评分表》(见附件4)为依据。

②学科教学技能占50分。考核内容因学科而异,如文科的阅读分析、写作鉴赏能力,理科的实验操作能力等。

2.组织程序

(1)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笔试由各县(市、区)教体局采取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卷的形式进行。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基本功考核由各县(市、区)教体局确定二至三项内容进行考核评分,普通高中教师的基本功考核由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确定二到三项内容,由各县(市、区)教体局组织实施。市教育局直属中小学由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安排考核。

(2)县级达标活动各学科每两年举行一次。2010年和2011年全市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整体安排(见附件6)。学科安排另行通知。

3.结果评定及奖惩。笔试成绩不合格的教师,不再参加基本功考核。笔试和基本功考核成绩均为合格以上的教师,确定为县级达标教师;达标教师一项成绩为良好、两项成绩之和达到150分者,可获县(市、区)级公开课二等奖;达标教师两项成绩均为良好者,可获县(市、区)级公开课一等奖,并作为参加市级评选活动的条件之一。未达标的教师可申请参加下一次的达标活动,已达标但未取得参加市级评优活动资格的教师,可直接参加下一次市级评优活动的资格竞争。

1.评优办法。市级评优活动按照《全市中小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意见》和本方案的要求,开展赛课活动,具体方式是分学科按优质课比赛的形式进行。教学内容从规定的范围内随机抽取。每学科评审组由5-7名评委组成,采取现场打分的办法,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其余几个有效分加总平均后即为参赛教师的成绩,并当场公布。评委评分以《***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为依据。

2.组织实施。市级评优活动由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负责组织实施,各学科按市教育局年度达标评优活动整体安排每两年评选一次。各县(市、区)及直属中小学按照分配的名额(另行通知),通过县级达标活动,从县(市、区)级赛课优胜教师中选拔人员参加市级课堂教学评优活动。

3.表彰奖励。

今后市级及市级以上优质课评比活动的参赛教师必须从校、县两级达标活动中产生;未按要求开展校、县两级达标活动的单位和学校,市教育局将取消其参加市级评优活动的资格。未参加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的学校和教师也不能参加全市中小学教学岗位标兵和课堂教学改革优秀教师的评选。市级评优,根据比赛成绩,按3:5:2的比例分别授予参评教师市级优质课一、二、三等奖,一等奖获奖教师同时获得参加省及省以上优质课比赛我市选手的入围选拔资格。

安全教育进课堂方案范文5

关键词:信息安全教育;案例教学;翻转课堂;实战操作

1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发展节奏的加快,人们主动或者被动接收到网络信息的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加。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接收信息安全的普及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提升自我保护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沟通、购物、学习等的主要工具,但也带来了一系列信息安全风险。在校大学生作为引领潮流的主体,在利用互联网作为生活各个方面的工具时,不同于其他任何群体,他们主要通过网络获取专业知识、查询时政信息、结交朋友以及休闲娱乐[1]。目前,许多高校都开展了大学生信息安全课程或者不定期进行信息安全知识讲座。但是,大部分课程存在教学内容枯燥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2]。因此,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对于加强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信息安全现状及信息安全课程存在问题,提出了日常沟通、翻转课堂、案例教学和实战操作四种教学方法,并且分析了它们的特点。为有效地提升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的效果提供参考。

2信息安全教育现状

2.1信息安全现状

网络的极速发展是一把双刃剑,给学生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主要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种:(1)被网贷逼迫的大学生案例时常出现,大学生学费或生活费被骗或者被盗的案例也时有发生[3];(2)电脑作为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时常遇到被攻击的现象,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轻则导致系统运行缓慢,重则使得自己经过长时间努力得到的成果被损,如重要文件的破坏、实验数据的丢失等;(3)不良网页的影响,学生们在进入一些非正规网站时,一些不良的网页内容,不仅占用了学生学习的宝贵时间,更是不利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大学生的身心健康[4];(4)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比较单纯,不具有完全的辨别能力,他们正处于三观形成时期,对于网络交友难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稍有不慎就可能认识一些社会上具有不良习惯的人群,这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影响非常恶劣,这些所谓的“朋友”会使其误入歧途,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2.2存在问题

目前,全国很多高校开设的信息安全相关课程,但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且大部分课程内容较为枯燥。信息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理论教学多于实践;(2)实验课重视程度不够。信息安全是一门实践操作要求较高的课程,对于本科学生(非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有必要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懂得如何在生活或学习中使用信息安全相关技术。但是,目前所教授的信息安全课程,多采用理论为主、实验为辅的形式,教学效果达不到高校学生的需求[5-6]。

3信息安全教育实现方法

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特殊情况,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其对信息安全有全面的认识,提高学生信息安全的意识至关重要。面对在校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教育,教学方式应具有普适性。对于非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因为没有前期相关的知识积累,对有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理解困难,就需要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用日常生活中学生容易理解的事物作比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例如在讲授知识点“rootkit”的功能时,导入“目标文件、进程、网络连接”等词汇进行讲解,势必会引入一些专业名词。如果大部分学生没有对该词汇的前期学习,就难以理解它的功能。如果描述“rootkit就像谍战片中的间谍,它就是攻击者在攻击目标主机安插的‘卧底’一样,窃取目标主机的信息”便很容易理解。同时,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应精选能够吸引学生兴趣,并且“更接地气”的学习内容为导向。在课程引入时,列举经典实例,如“棱镜计划”,“熊猫烧香”病毒,“梅丽莎”病毒,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在讲解信息安全具体知识时,精选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使用频繁的攻击和防守方法为主要内容,使得学生学习过程中感到学有所用,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和兴趣。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现给出以下几种信息安全教育的实现方式:(1)日常沟通提升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的前提是增强学生对信息安全教育的意识,这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辅导员或班主任教师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增强学生信息安全的意识;计算机公共课教师,在上课时适当引入信息安全案例,渗透到公共课的教学[7];思想政治课中也应该引入信息安全相关的案例,使学生不仅增强信息安全的防范意识,并且不做破坏信息安全的行为。由于大学生自己可支配的时间较多,有些学生容易迷失自我,思想涣散,沉迷网络游戏,对未来生活失去憧憬,面对这一类学生,学校应积极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引导,开展心理辅导课程,使得这类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大学的学习中,为未来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8]。(2)案例教学本文中信息安全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全体在校大学生,而信息安全课程内容本身抽象难懂。引入案例教学,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很有帮助。案例教学是一种互动性较强、开放的教学方法,课堂上使用的案例都是在上课前经过精心准备和筹划的,案例教学通过结合书本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各种信息、经验、知识、观点的综合分析以实现启示理论学习和启迪反思生活的目的,案例的提出或者编写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案例1:在讲解“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式”时,引入在期末考试结束后录入成绩的案例,详细分析学生、教师和教务管理人员在成绩录入时的角色分工,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概念和任务,通过分析教师、学院教务管理人员和学校教务处的教务管理人员各自的权限,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角色中“无上读、无下写”的含义。案例2:在提醒学生注意网络诈骗时,引入学校中的真实案例:2017年9月24日15时许,王小丽同学(化名,下同)在新华南路一网吧上网进入一个网站时,被告知中了10万元大奖。随后,这个网站告诉她,要领这笔大奖,需要先支付650元的手续费。此时,王小丽已经被喜悦冲昏了头脑,她不假思索便将650元打入对方指定的账户。当王小丽再次询问领奖事宜时,对方再次让其打入手续费,王小丽这才发觉上当。本案例适用于提醒学生对于网络上出现的莫名中奖或者有打款要求的事宜,一定要非常谨慎,增强信息安全意识。(3)翻转课堂针对比较容易理解的知识点或者是在学期末进行课程复结的时候,让学生进行讲解或回顾。实施过程描述如下:首先将学生分组。以枣庄学院18云计算1班为例,全班共48名同学,分为8组。每组学生负责不同的知识点讲解。提前一个星期将每组学生负责讲解的任务进行分配,留以足够的准备时间。在课堂上,负责讲解的学生介绍该组分工情况,同一组中,每个学生的任务区不同。可以安排同一组的不同学生讲解不同的知识点细节,也可以按照组内学生的不同分工类型,有的学生负责讲解,有的学生负责制作课件,有的学生负责材料搜集等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学生在讲解过程中的问题,及时纠正。这种方法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4)实战操作鼓励学生多参加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激发学习动力。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演练,将学生进行分组,同一组的学生分为攻防两方。利用eNSP或同类型其他软件,让攻方同学对目标主机进行攻击,作为防守方的同学,根据中毒表现,分析判断中毒类型进行防御。案例1:在讲解设置密码的注意事项时,让一个同学设置一个进入windows系统的口令,另一个同学作为攻方,尝试破解进入系统的密码。若攻方同学能够在有效时间内破解该密码,则证明守方设置的密码过于简单。案例2:攻击者使用SYN攻击防御方,防御方通过分析中毒表现,发现系统中毒类型为SYN,接下来可以在路由器前端设置必要的TCP拦截,规定只有完成三次握手的数据才可以进入本网段,以此保护本网段内的服务器免收此类攻击。面向在校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教育方法的优缺点,可归纳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日常沟通的方法比较适用于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案例教学适用于概念不太容易理解的学习内容;翻转课堂适用于具有总结性的或者内容比较容易理解的学习内容;实战操作适用于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被动攻击的情形。信息安全课程内容繁杂,要想上好这门课程,单纯地使用某一种教学方法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上课过程中,应根据上课内容及要求的不同,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灵活切换。

参考文献

[1]郭方方,马春光,张国印.计算机信息安全课程建设研究//中国计算机教育与发展学术研讨会.CNKI,2008:96-98

[2]金松林,王顺平.信息安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6(6):26-28

[3]鄢喜爱,田华.公安院校信息安全课程教学探微.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6(009):71-73

[4]李悦,夏小玲,王高丽,等.信息安全课程的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模式研究.计算机教育,2014(01):53-56

[5]周立志,朱尚明.高校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实践和思考.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20,37(165):79-83

[6]袁旭,李忠艳,孟新.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问题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6,256(18):31-32

[7]朱韫雯,范静,章佳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机制--以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为例.丝路视野,2019(004):44-45

安全教育进课堂方案范文6

关键词:体育教学 身体素质

在当今技工院校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不仅是促进学生思想文化素质和操作实践技能水平的提高,还要进一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是技工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增强学生体质,切实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技工院校和体育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制订科学的计划和明确目标

制订科学的计划,明确目标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提。上好体育课,帮助学生科学地提高身体素质,是技工院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也是体育教师的责任。体育教师在学期初期,要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状况,制定出一个学期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即通过一个学期的体育课教学,学生应该学到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以及达到的教学目标和锻炼要求。同时,学期初制定出整个学期每一节课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纲要,为编写教案和实施课堂教学计划打好基础。

二、制定翔实的教学内容,把控教学进程

制定翔实的教学内容,把控好教学进程是上好体育课的保证,体育课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实施科学锻炼的重要手段之一。体育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制定翔实的教学内容,编写好教案,详细地准备一节课的授课内容,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时间。有了教案并不是一定就能上好体育课,关键在于体育教师认真组织课堂,把控好课堂教学进程,这是体现体育老师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教案只能在书面上体现老师的课前准备。在课堂上,教学活动高效、充实,劳逸结合,师生共同有始有终地完成教学目标才是真正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以《篮球》一章为例,篮球运球方法和技巧是学习打篮球的基础和主要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大纲和计划,在教案中详细写出了运球动作要领、方法和注意事项中各个配合环节等教学内容,可以结合运球技术的视频课件进行教学。有了好的教案,在具体授课时,一定要合理安排课堂45分钟授课时间,做到既充实、有趣,又劳逸结合,保证教学质量。教师授课时,可以先安排5分钟左右的准备活动,教师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讲述运球动作要领,然后学生做无球动作学习和有球动作练习,包括原地控制性运球、运动中快速运球、变速运球等,练习30分钟左右。教师一定要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运球动作和习惯,规范动作,把握要领,让学生真正学会运球技巧。教师还可以安排游戏、分组对抗等多种有趣的形式,让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运球知识和技能要领,进而提升篮球运动水平。最后剩余的5分钟,可以让学生放松休息,根据学生练习情况做好该次课堂教学总结。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参与学生的练习,切忌不闻不问,不管不顾。

三、践行体育意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践行体育意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是体育课追求的目标,体育课同其他课程一样担负着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责任。技工院校的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但是作为青少年,他们也有着较强的求知欲、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鼓励学生相信自己通过技校几年的学习和努力,掌握一门技能,一样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体育老师可以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形成和提升学生多方面积极的意识和向上精神。体育课同其他课一样,要求学生必须按时、认真上课,形成严格的时间意识;通过分组对抗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通过学习体育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进取心。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身体素质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也同步提高,学生逐步夯实基础,不断进步。

四、增强责任,知行合一

增强责任、知行合一是对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体育教师不仅传授给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更主要的是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提升身体素质,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技巧,以及在体育活动中形成进取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安全意识等。老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课堂向学生传递正能量的知识资讯,如果老师掌握的丰富的知识技不能充分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就没有尽到老师应尽的职责,长此下去将失去老师的威信。教师不仅是学生在校时的老师,也将是学生一辈子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