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波动范例6篇

思想波动

思想波动范文1

1岩土体声波测试

声波测试技术具有测试快速、分辨率高、完全无损等优点,因此自引入岩土工程中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1岩体弹性参数测试及性能评价

根据波速和弹性参数的关系,可通过波速测试确定岩土体的动弹性参数式中:Ed,μd为岩土体动弹性模量和动泊松比;Vp,Vs分别为岩土体的纵、横波速;ρ为岩土体的密度。由于式(5)只适用于各向同性的岩土体介质,对于各向异性介质,如裂隙岩体,可将其视为正交各向异性或横观各向同性介质,利用主轴方向上的波速与弹性参数的关系进行弹性参数的声波测试。一般而言,岩体中波速传播速度越快,表面岩体越致密、坚硬、完整、分化程度低,反之波速越低,表明岩体越疏松、软弱、破碎,结构发育、风化严重、因此,可根据岩体声波测试进行岩体结构分类。

20世纪20年代,日本在对岩体的调查、评价和分类中,引入了声波测试技术;大约同时,前苏联提出了波阻抗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岩石爆破性的分级指标,到20世纪70年代又把波阻抗和岩石的裂隙性相结合补充了岩石爆破性分级表;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水电和国外水电、土木工程界的有关人员较为普遍的选用纵波速度进行岩体分类。当前,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中规定可依据岩体和岩石的纵波波速提出的岩体完整性指数进行岩体。

大量的学者通过岩土体波速测试,对隧道、边坡、大坝,桩基等各种地下工程地基岩石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如邵明申,等通过不同含水状态下砂岩的力学性能和弹性波测试,研究了水环境变化对龙门石窟分化破坏的影响;侯顺利,等通过坝基岩体进行声波测试,检测了岩体的完整性,评价了爆破施工对坝基质量的影响。Nogami,等、Mylonakis,等、Militano,等基于弹性波理论研究了桩在单相土介质中的纵向振动问题,获得良好的效果;Makris通过均质板空间中的瑞利波作用研究了桩与土的相互作用。

1.2围岩松动圈的确定

在岩体开挖过程中,开挖过程扰动了围岩初始应力状态,岩体表明应力释放,从而在岩体表面附近出现了一个由松弛向集中过度的层状分布地带,在工程中称为松动圈或松散层。松动圈的厚度直接影响岩体的稳定性,必须对其作定量的测定。由于波速测试操作简单,测试效果良好,因此许多学者通过声波波速的测试来确定围岩的松动圈或松散层,从而为围岩的稳定性和支护设计提供依据。如龚建伍,等结合大断面小净距鹤上隧道,采用声波法和多点位移计法对隧道围岩松动圈进行了测试分析,获得了整个隧道断面松动圈的分布,并基于测试结果,验证了该隧道锚杆设计支护参数的合理性,从而为围岩松动圈支护参数的确定提供了依据和指导。陈庆法,等从层状岩体的力学特性、声波在层状岩体中的传播规律、围岩塑性区和剪裂区的分布特征3个方面,对缓倾薄层弱结构松动圈声波测试测孔布置的理论依据进行研究,提出声波测孔布置3项基本原则。并基于测孔布置的理论和原则,在工程中合理设计了声波测孔布置方式。

1.3岩体注浆加固质量的评价

为提高岩体的弹性模量,降低渗透率,提高隔水性能及岩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常对工程岩体进行灌浆、充填等加固处理,为了解加固处理的效果,可以通过声波测试技术灌浆工程等的加固效果进行评价。如雷宛,等利用声波CT成像法对灌浆质量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和声波单孔、跨孔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声波CT成像测试结合其它测试方法对灌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准备、可靠。

2工程材料及结构物的无损检测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道路,水利工程,港口码头等结构物的大力兴建,以波动理论为基础的弹性波技术,超声波技术以及地震波技术在结构物中进行无损检测也越来越普遍,且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尤其在混凝土工程中,超声波检测是最主要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在国外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逐步开展这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了弹性波反射法基桩完整性检测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大约晚于国外20年,首创了反射法应用于混凝土构筑物检测技术;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应用于隧道衬砌厚度的检测;到了20世纪末,各类混凝土构筑物的缺陷、强度检测用的最多的检测技术还是弹性波脉冲透射法。而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超声波CT层析成像技术在混凝土结构物健康诊断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如赵明阶,等对重庆寸滩集装箱码头桩基,利用超声波CT成像技术确定了由于施工造成的基桩缺陷的尺寸和部位,为基桩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V.P.Yakubov,等基于弹性波理论,利用无线电波层析成像技术对隐蔽结构物的安全性进行了检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DingZhifeng,等利用P波传播速度的层析成像技术对围绕北京的地下结构物进行了无损检测。赵明阶,等以波动散射理论以及面波全息成像原理为基础,经过多年大量试验的研究及理论分析已经建立了二维的波电场耦合成像诊断技术模型,并成功的运用于堤坝的隐患诊断与检测,效果良好。

3地震勘探

地震勘探是利用地下介质弹性和密度的差异,通过观测和分析大地对人工激发地震波的响应,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震勘探在煤田和工程地质勘查、区域地质研究和地壳研究等方面,也得到广泛应用。而近年来随着地震勘探测试技术的发展,地震勘探技术在地基加固处理效果评价,路基系统分析等岩土工程的很多领域东欧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随着人们发现瑞利波在层状介质中具有频散特性之后,瑞利波逐渐被作为有效波,并充分利用其频散特性来研究各种地球物理问题。在水平分层状况下,瑞利波具有多个模态,同一频率,不同模态的相速度不同;同一模态,不同频率下相速度是不同的,这就是波的频散特性。频散特性受介质分层数量及厚度、层剪切波速、泊松比等材料参数的影响,因此,瑞利波传播特性包含剖面刚度信息。自1983年,Nazarian等提出表面波普分析方法以来,表面波测试技术及其分析方法得到了大量的研究。为了克服SASW方法中有效波难以从干扰波中分离和瑞利波频散曲线计算精度较低的弱点,表面波多道分析方法逐渐被广泛采用。于是,瑞利波勘探成为浅层地震勘探和工程质量无损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国学者不仅对瑞利波勘探理论做了大量的研究,而且已经将瑞利波勘探应用于路基勘察、大坝渗漏诊断等各方面。如缪林昌,等利用SASW方法研究了地基土性,并利用SASW法对高速公路煤矸石的压实路基填筑的状态进行评价。贾学明,等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单层介质半无限大体和三维路基体的瑞利波传播特性以及频散曲线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赵明阶,等通过推导土石复合介质的波动传播模型,提出了土石复合路基压实度的波动测试模型,并通过瑞利波测试,实现了土石复合路基压实度的波动检测。

波动理论在岩土工程中的其他应用

随着专家学者对波动理论越来越深入的研究,以波动理论为基础的弹性波等技术不仅仅只用于无损检测,在岩土工程中其他方面的应用也在不断探索中。近两年来,李汉江,等将弹性波技术应用于公路土石方工程的勘察中,由于岩土体的性质是影响岩土体的弹性波速和开挖等级的决定因素,岩土体的弹性波速以及开挖等级又与岩土体的密实度、坚硬程度、孔隙度、完整程度和风化程度等密切相关,笔者正是利用这个原理来研究的,目前江西省交通设计院对“岩土体弹性波速与土石方开挖等级的相关性研究”课题进行了研究,已基本建立了一套用弹性波速来界定挖方段土石开挖等级的标准,为弹性波技术应用于土石方工程勘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规范性实践依据。李永刚,等将地震波CT技术应用到岩溶地区桥梁桩位勘察中,结果表明了地震波CT技术不仅能很好地反映溶洞发育程度及规律,而且能较全面地反映基岩起伏状态及裂隙发育区。

席道瑛,等采用特定的分析仪,采取确定实验参数,模拟地震波的传播对饱和砂岩进行了单轴循环加载试验,研究砂岩中波的能量衰减和虚模量随温度的变化规律,获得了饱和岩石的杨氏模量和弹性波速度对温度和频率的动态效应,研究结果对现场地震波和声波测试结果和地震勘探资料的解释具有现实意义。

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波动理论的研究也越来越细化,如面波和体波的混频一直是地球物理勘探中深部勘查存在的问题,面波具有高能量,代表了70%的能量记录,通常面波隐含了大量的来自地球表面的信息,因此把面波和体波独立分开具有重要的意义,BenoitDeCacqueray,等已经在实验室内进行小比尺试验,并通过阵列处理来识别提取弹性波,目前还有待于用于实践。MikhailV.Golub,等研究了平面弹性波在弹性边界条件下的界面破坏模型,通过随机分布相同尺寸的小裂缝来模拟破坏。CecileBaron通过研究弹性波在真空的各向异性梯度圆管中的传播特性,表明了弹性波是多相介质中的一种无破坏,无损,非电离的评价技术。就波动理论在岩土工程中得应用而言,目前已 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目前工程上大量运用声波测试获取岩土体等工程材料的弹性参数,但是声波穿过介质附带着其他大量的信息,如何通过声波信号获取有关信息,是声波测试中研究的难点之一。

2)瑞利波勘探是浅层地震勘探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大量的研究都是在频率域内进行反演,从而得到横波速度剖面,由于在频率域内提取瑞利波频散曲线具有相当的困难,因此,应该开展时间域全波形反演研究,从而实现瑞利波二维、甚至是三维瑞利波反演。

3)赵明阶,等开展了基于地震勘探和电法勘探耦合的土石坝渗漏成像诊断研究,不同的地球物理方法联合反演,能够取长补短,但是目前研究深度还不够,因此,联合开展地震勘探和其他地球物理方法耦合研究是地球物理反演研究的主要方向。

思想波动范文2

1.波利亚数学解题思想的产生

作为一线教师出身的数学家,波利亚深知“题目是数学的心脏”这一至理,“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他也深知“教学一般解题方法”的必要。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波利亚力求用朴素而现代化的形式来阐明探索法,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总结,波利亚终于找到了“解题中典型有用的智力活动”,他所拟定的“解题表”便是实践其解题思想的首次尝试。

2.波利亚数学解题思想的主要内容

2.1波利亚数学解题思想

波利亚一直强调要加强对学生的解题训练,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波利亚的数学解题思想就是谈解题过程中怎样诱发灵感。

2.1.1问题与解法

什么是问题?波利亚对此给予了十分广泛的意义:问题就是意味着要去找出适当的行动,去达到一个可见而不即时可及的目的。按所要达到的目的的不同,对问题又可分为“求解的问题”和“求证的问题”这两类。

什么是问题的解法?波利亚给出的答案是:就是在原先隔开的事物或想法(已有的事物和要求的事物,已知量和未知量,假设和结论)之间去找出联系。

2.1.2怎样解题

按照人们解题的思维程序,波利亚的解题思想自然的分成了四个部分:

(1)弄清题意。无论是谁,哪怕是解一道再简单的题目,他也首先要知道“未知是什么?已知是什么?条件是什么?满足条件是否可能?要确定未知条件是否充分?或者不充分?或者是多余的?或者是矛盾的?”。只有当你明确了题意,才能做出下一步打算。

(2)拟定计划。弄清题意后我们就要寻求解题途径了。那么怎样才能简洁有效地制定解题计划呢?根据波利亚解题表上的叙述,此时人的思维过程往往是:见过这样(或形式稍有不同)的题吗?有哪些定理、法则、公式能被合理的应用吗?如果你以前解决过类似的问题,那么你能利用它的结果或方法吗?为了能利用它的结果或方法,你是否应引入某些辅助元素?如果至此你还没有制定出一个合理的解题计划,那就要考虑改换叙述,变换题目,先解特例或其一部分,变换已知未知,使其靠拢。当面对某些难题陷入困境时,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反思:全部已知都用了吗?全部条件都起作用了吗?全部概念都挖掘了吗?如果仍束手无策,只有拿出最后一招:回到定义,舍去生疏用语,用熟悉的概念突破难关。

(3)实现计划。拟定好了解题计划,就要具体地用术语、符号、图形、式子表述出来,步骤清楚正确完整,经得起检验。做到这一点需要扎实的基本功。

(4)检验回顾.波利亚指出:“即使相当好的学生,当他得到问题的解答,并且很干净利落地写下论证后,就会合上书本,找点别的事来做。这样,他们就错过了解题的一个重要而有教益的方面――检验回顾”。通过回顾完成的解答,通过重新考虑和重新检查这个结果和得出这一结果的路子,学生可以巩固他们的知识和发展他们的解题能力。

3.波利亚数学解题思想对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3.1更新教育观念,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目前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不是一天两日就能完全去除的。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把数学看成必须得到多少分的课程。这种体制造成片面追求升学率和数学竞赛日益升温的畸形教育,教学一味热衷于对数学事实的生硬灌输和题型套路的分类总结,而不管数学知识的获取过程和数学结论后面丰富多彩的事实。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非但不能融会贯通,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反而助长了对数学事实的死记硬背和对解题技巧的机械模仿。

结合波利亚的数学思想及我国当前教育的形势,我国的数学教育应转变观念,使学生不仅“学会”,更要“会学”。数学教学既是认识过程,又是发展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把培养能力、启发思维置于更加突出的地位。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参与提出有价值的启发性问题,唤起学生积极探索的动机和热情,开展“相应的自然而然的思维活动”。通过具体特殊的情形的归纳或相似关联因素的类比、联想,孕育出解决问题的合理猜想,进而对猜想进行检验、反驳、修正、重构。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建构数学认知结构,并培育对数学真理发现过程的不懈追求和创新精神,强化学习主体意识,促进数学学习的高效展开。

3.2革新数学课程体系,展现数学思维过程

传统的数学课程体系,历来以追求逻辑的严谨性、理论的系统性而著称,教材内容一般沿着知识的纵方向展开,采用“定义――定理、法则、推论――证明――应用”的纯形式模式,突出高度完善的知识体系,而对知识发明(发现)的过程则采取蕴含披露的“浓缩”方式,或几乎全部略去,缺乏必要的提炼、总结和展现。

根据波利亚的思想,我国的数学课程体系应力图避免刻意追求严格的演绎风格,克服偏重逻辑思维的弊端,淡化形式,注重实质。数学课程目标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数学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数学思维能力。课程内容的选取,以具有丰富渊源背景和现实生动情境的问题为主导,参照数学知识逐步进化的演变过程,用非形式化展示高度形式化的数学概念、法则和原理。突破以科学为中心的课程和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观,将有利于思维方式与思维习惯的培养,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避免教师的生硬灌输和学生的死记硬背,教与学不再是毫无意义的符号的机械操作。课程体系准备深刻、鲜明生动地展开思维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也是现代数学教育思想的一个基本特点。

思想波动范文3

[关键词]教育变迁;制度创新;和谐社会;服务型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市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高等教育率先在全国启动大学园区建设;职业教育走在全国前列,依企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按市场调节推进改革;基础教育率先出台了学校标准化建设计划,推进了教育均衡化发展;学校管理方面最早实行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率先出台《民办教育促进条例》,有力促进各种类型教育的协调发展。这些发展带来了宁波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所辖11个县(市)区早在2002年就全部通过省“教育强县”验收,在全省率先跨入“教育强市”行列。近些年提出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朝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宁波的教育变迁走过了举世瞩目的辉煌轨迹,从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宁波的教育变迁,首先需要从整体上勾勒出变迁的范式特征,才能深入探究其根本动因,进而清理出变迁的逻辑理路。

一、以制度创新为特征的变迁范式描述

宁波教育的变迁始发于一个“经济超前,教育滞后”的历史问题,“教育优质资源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不相适应;高等教育的规模、质量与宁波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评价体系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教育投入与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相适应”。尖锐的矛盾能够引起深层的反思和更坚定的变革。1999年9月,宁波市委市政府召开了“科教兴市”大会,实施“一号工程”,提出了宁波市教育实现“五大跨越”的目标,即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跨越,从高等教育精英化向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跨越,从学龄教育向终身教育跨越,从传承型教育向创新型教育跨越,从封闭型教育向开放型教育的跨越。这个工程成为引领宁波教育变迁的主流指导思想,也奠就了宁波教育变迁的整体形态是以政府为主导,致力于时代难题的破解,引领变迁的走向、规模和性质。

冲突所诱发的各种历史性机缘,需要通过相应的教育制度创新将其整合成为一种变更整个社会教育的现实力量,并且通过新的教育制度框架将新的教育成果有效地巩固起来,将逐步积累起来的新的教育因素凝聚成为一种崭新的教育形态。宁波市以政府意志有意识地引导教育的发展,着力于五个方面的创新:第一,创新办学体制,激活民办教育。宁波民办教育兴起,出现了“万里”“华茂”等教育品牌,对办学方式、教育模式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尤其是万里学院全盘引进国际化办学模式,成立了宁波诺丁汉大学,大大推进了教育开放与发展。第二,创新布局模式,整合教育资源。优质教育资源供求失衡一直困扰着宁波教育的发展,通过布局调整、资源整合,拓宽了优质资源范围,提升了吸纳学生的比例。第三,创新投入体制,拓展筹资渠道,探索出“政府投、学校筹、社会助”的新模式。民间资本突破体制性障碍冲击的不仅仅是办学体制,更带来了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的更新,最终引起整个教育的结构性变化。第四,创新用人理念,提升师资水平。注重引进与培养并举,创建了柔性流动的新机制,形成了多梯次人才培养制度。第五,创新服务理念,强化产学研结合,同时扎实推进教育民心计划,追求社会满意。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永恒主题。正是得益于创新,宁波教育摆脱了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拘囿,短短几年就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二、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灵魂的变迁动因分析

对于教育变迁的动因分析可以从两个层次进行研究:一是观念层次,认为教育变迁源于规范或价值取向的变化;二是社会实践层次,认为教育变迁源于制度上的变化。面对教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问题,宁波教育始终强调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工作的总体部署,“突出统筹、创新、和谐,谋求质量、公平、效益,在落实中求突破,在创新中谋发展,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走进矛盾,破解难题,积极开创人有所学、学有所教的新局面,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发展需要的教育。”岡20世纪90年代中期,宁波政府就响亮地提出“夯实基础,突破重点,实现跨越”的发展思路,并确立了四个现代教育理念,以指导教育实践。一是开放理念,突出目标的开放性和参照的开放性;二是均衡理念,教育均衡化发展,致力于扶助弱势群体;三是经营理念,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教育机制;四是服务理念,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宁波教育以服务民生、服务社会与经济发展为价值取向,有效地调节了教育与社会各系统的关系。现代社会学的重要奠基者迪尔凯姆认为,要对削弱社会团结的各种社会因素进行分析,社会是一个自我调节系统,如果这个调节系统发生故障,就会使社会联结纽带松弛或断裂,从而出现社会解组、社会失范以及越轨行为等。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宁波的教育变迁在根本上是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因为要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必须增强政府的权威与调节作用。在这个方面,宁波政府实施了普遍的调节,并确立具有物质基础、思想指导、道德制裁和社会控制的政治权威,使得各方面保持一致性;宁波市坚持了党的领导,坚持承担着对教育的总体部署,积极发挥着政府的主导功能,致力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致力于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积极维持了社会各部分之间的平衡与和谐。

三、以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为目标的变迁逻辑梳理

教育变迁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表现出强烈的逻辑自恰性和系统互动性。帕累托认为,社会是一个系统,由互相依赖的因素构成,影响系统任何部分的事情都会对系统整体产生影响。根据前述对宁波教育变迁范式的勾勒以及根本动因的揭示,可以分析出宁波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归宿,既有历史的传统基因,又有时代的内在规定。至此,可以清晰地勾勒出宁波教育变迁的逻辑理路特征:

(一)以教育需求为导向

教育需求是促成教育变迁的终极力量,任何教育变迁都是由新的教育需求诱发的。宁波市的教育需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历时性特征。改革开放之初,急需清理教育事业“左”的错误影响,全面部署教育事业的调整和发展,重点是切实普及初等教育。20世纪90年代,宁波当地经济发展急需教育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于是诞生了市政府科教兴市的“一号工程”。新世纪,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从普及跨到了优质,教育步入高位发展阶段,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宁波市提出了构建服务型区域教育体系口号。一个健全的社会是一个符合人的需要的社会。变迁初期,常常是把社会需求,尤其是生产力发展的需求看作推动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当社会或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需求转化为推动社会或生产力发展的人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为人的发展需求服务,就成了服务型教育的内核。

(二)以物质积累为基础

教育的物质层面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力量。当教育的物质层面在原有教育制度框架下难以获得应有的发展,或者其有幸获得了高度发展,但又遭遇低下的教育效率或不公平的分配时,人们必然会从教育物质层面的发展困境中寻求体制上的突破。在国家统计局五年一度的全国综合实力评估中,宁波排名情况是:1992年第38位,进入全国城市50强;1997年第27位;2002年第20位,进入全国城市20强。宁波通过一系列超前而又实在的扶持政策,激发民资对教育的投资热情,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1998年为18.6亿元,2003年提高到57亿元。由教育物质层面的发展带来教育效率的提高,可以引发人们对教育效率的进一步追求,同时还会为教育发展带来新的价值因素,如规范、公平、效率、协作等,从而触发教育的思想层面乃至制度层面的变革,最终引发教育朝向服务型发展。

(三)以观念引领为先锋

深刻的社会变革必有思想文化运动为其先导,教育思想观念是左右教育发展与变革的重要力量之一。宁波人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成功在于服务民生、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对过去教育发展历程进行认真反思和总结的基础上,宁波确立了开放、均衡、经营与服务的现代教育理念。这些全新的教育思想为人们改变教育制度的各种努力提供了政策性源泉和方向性指引。也为教育中的体制性变革提供了一种合法性辩护。多年的发展和变迁积累了构建服务型教育的宝贵经验,形成了先进的思想理念,即:科教兴市“一号工程”是根本保证,体制创新是活力之源,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是重要推动力,全社会支持是坚实支撑。这些务实的教育思想渗透着变革者高超的智慧,不仅使教育的体制性变革的抵制减少到最小限度,还顺利引领了教育整体朝向服务型转型。

(四)以结构调整为核心

教育结构调整从根本上说是教育利益关系的调整。宁波市的教育利益结构的调整可以总结出两种不同的思路。一种思路在经济学中被称为“增量改革”,它不触及或少触及既得利益,走体制外发展道路。宁波市的教育变革首先在不触动现有教育体制的前提下允许社会力量办学,让民资逐渐进入教育领域。还有的在不触动现有正规教育体制下大力发展非正规教育,如各县市区的社区学院等。另一种思路可称作“存量改革”,对现有利益关系乃至利益格局进行调整,走体制内发展道路。宁波市的高等教育变革体现了这种特征,如:宁波大学成立民办二级学院——科技学院,以推动管理体制、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浙江万里学院作为全国首家改制的高校,创立了国有民营的高校办学新模式。直接对低效率、不自由的公立教育体制进行市场化改革,使得服务型教育体系获得了宽厚的利益基础,使得教育发展拥有了新的激励机制。

(五)以制度创新为保障

《人民日报》曾以“把创新锲人教育的内核”为题,介绍了宁波教育创新的经验。宁波市的教育制度创新超越于教育物质层面与思想层面的零星发展。推进了教育物质力量的积累、聚集和组合,而且对整个社会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发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成为推动教育中的物质变革和思想观念变革的强大杠杆,是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质的标志。没有这种制度创新,教育中的利益结构调整就只能是对既得利益的一种再分配,非但不能以有效的方式为整个社会提供服务,反而会造成教育秩序的混乱。

思想波动范文4

有意思的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证明,微小电流可增强人的创造力,提升幅度可达7.4%。这项成果发表在国际科学期刊《皮层》上。

人类的脑电波

据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尹文刚介绍,人类共有四种基本脑电波:α(阿尔法)波、β(贝塔)波、θ(西塔)波、δ(德儿塔)波,它们并不总是存在,而是时有时无。科学研究发现,不同的脑电波对应大脑呈现的四种不同的状态。

处在紧张状态下,大脑产生的是贝塔波;感到睡意朦胧时,脑电波就变成西塔波;进入熟睡时,变成德儿塔波;闭上眼睛或陷入沉思时,就导出了阿尔法波。

与创造力有关的阿尔法波

脑电波中的阿尔法波活动频率为8Hz至12Hz。如果人们正在做白日梦或冥想,阿尔法波活动会非常显著。一旦睁开眼,或将注意力转移到现实世界,大脑会立即变得警醒,此时阿尔法波的活动就会逐渐消失,随之取代的是其他更高频率的脑电波。

科学家认为,阿尔法波活动显著时人们身体放松,大脑的潜意识大门打开,正是激发潜在能力的好机会。不但可使注意力更集中,提升记忆效果,还能让人迸发灵感及提升创造力。

因此,论文作者、北卡罗来纳大学神经科学中心助理教授弗拉维奥・弗罗利希想找到两者相关的证据。他的想法非常简单,就是求证人为增强阿尔法波活动能否提高被试者的创造力。

相关实验

研究小组招募了20名健康成年人作为被试者。在他们的额部两边分别连接一个电极,头部背后连接第三个电极,并施以10Hz的刺激。其中一组被试者只接受了5分钟的电刺激,而另一组被试者则接受了长达30分钟的电刺激。

接着,每名被试者都参与了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它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托兰斯等人于1966年编制而成,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创造力测验,适用于各年龄阶段,主要考察人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精确性等变量。

研究人员对比了两个小组的测试成绩,结果显示:接受30分钟刺激的被试者,创造力的平均分数比另一组高出7.4%。不过,这一实验还不足以说明就是阿尔法波活动提升了被试者的创造力,电刺激也许只引起了大脑里的一般电效应。

因此,研究小组开展了第二个实验。他们改用40Hz的电流进行刺激,远超出阿尔法波的振荡频率。结果发现,40Hz的电刺激对被试者的创造力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弗罗利希据此认为,只有10Hz的阿尔法波才有特定的效应。

或将用于抑郁症治疗

尹文刚表示,实验可证明阿尔法波与创造力之间存在关系,但由于创造力与诸多因素相关,两者之间并非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他还指出,这是一项有严格科学控制的试验,普通人想要用这种电击的方式来增强创造力是有风险的,并不可取。但通过诱发大脑中的阿尔法波活动来进行心理放松,减少压力和焦虑,是可以尝试的。

例如使用阿尔法波音乐、超静思维等方法,激发阿尔法波活动,将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提升工作、学习的效率。有研究显示,长期练习书法的人,在不闭眼的状态下也能产生大量阿尔法波。

思想波动范文5

为何波普尔的命运如此具有“悖谬性”?其原因可能源自两个方面。第一个原因是他所处的法西斯主义泛滥的社会主义时代。《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一书主要目的被限定在批判和反对极权主义思想体系的哲学基础上,这也是波普尔获得显赫声誉的重要原因。故此,在极权主义走向衰落尤其是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之后,波普尔才会逐渐被学界所淡忘。第二个原因是来自于学术界对波普尔政治哲学纯文本和思想评价上的漏读和曲解所造成的。这些漏读和曲解源于以下几个因素。(1)波普尔处理政治哲学方式的碎片化。虽然波普尔对政治哲学的浓厚兴趣使他对自由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原则有所阐述,但这些阐述或是简略,或是语焉不详。如果把波普尔与密尔、哈耶克进行比较的话,这一点就会更加明显了。如果说在密尔和哈耶克那里,几乎自由主义的所有原则都得到颇为详尽的阐释的话,那么,到了波普尔这里对自由主义基本理论和原则的思考除了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一书外,还零星散落在各部着作、论文或讲演之中。这种非系统的处理方式可能是导致波普尔政治哲学长期以来遭受漏读的一个主要原因。之后的哈耶克则把波普尔学说运用于自由主义思想之中,并对其进行了阐发和完善。(2)波普尔的方法论及其思想特征给研究者们提供了自由解释的空间和发挥的余地。对于波普尔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比让各种理论,尤其是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彻底的考察和批判更为重要的了。从这个角度上讲,波普尔政治哲学的目的在于“破”或“打击”而不是“立”或“建设”。更重要的是,波普尔还是一个折衷主义者,在他的思想中有两种自由主义传统思想的融合,加之社会主义和保守主义思想混杂其间,使其政治哲学的主体性倾向或“真实”立场模糊难辨,而这就更加深了人们的误读。(3)与波普尔的语言特质和写作风格有关。“哲学上的第一次失败”使波普尔领悟到不能像维特根斯坦那样纠缠于词语和意义的精确性或确实性的解析和表述。他担心对定义>!哲学的泥潭,故而他强调语言的清晰性,认为知识分子有责任简单、清楚地向社会表述他的研究成果。此种风格一方面掩盖了思想的深度,使阅读者无需仔细研读其政治哲学着作,尤其是与此相关的科学哲学着作,也能够粗略地概括波普尔政治哲学的要点,因而常招致一些学者所言的“浅薄”“偏执一端,不求深刻”的非议;另一方面通俗易通的语言风格也使得波普尔的思想在被普遍关注中逐渐通俗化,进而被曲解、鼓吹乃至利用。(4)波普尔着作写作和出版历史的复杂性。首先,《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和《开放社会及其敌人》都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完成的,像《历史决定论的贫困》的写作就经过了几个阶段;其次,一些文章当再以书籍的形式出版时又有所补充或修正,而波普尔最后的一些主要着作也未能及时出版;最后,波普尔自传《无尽的探索》还可能忽略了某些重要的,但不符合他思想结构的事件。如果这些情况属实,那么无疑为研究者们对波普尔思想的解读增添了诸多困难。(5)“写作文脉”和“阅读文脉”的混合,形成了某种奇妙的状态:波普尔政治哲学在20世纪50年代的冷战时期成为自由主义抵御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工具。事实上,《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看似有助于战后的自由主义,但把它看成是反斯大林主义、主义却是一种误读。

学界一般认为,波普尔对极权主义的批判涉及法西斯主义和斯大林主义,甚至有学者诸如拉塞尔?雅各比就认为,波普尔的论证主要是针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极权主义倾向的批判,对于纳粹主义几乎没有提及③。这些观点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红色维也纳”而不是苏维埃社会主义为波普尔提供了对马克思主义批判的背景。波普尔对极权主义的态度反映的是他1927年到1934年期间在奥地利的所见所闻。波普尔对于法西斯主义是持坚决抵抗的态度,但对于马克思主义却抱有一种“矛盾的心理”,因为在他看来虽然奥地利社会主义政党的政策具有自我毁灭性,这种政策错误地阻止了工人阶级有效地对抗法西斯主义的攻击,但这却是欧洲大陆抵抗暴政的唯一的政治力量。这种“矛盾心理”可以解释为什么波普尔在早期并没有发表对奥地利马克思主义的批评,也没有将其态度转变公之于众。波普尔在写《开放社会及其敌人》时对苏联是几乎不了解的,因为在《无穷的探索》中他曾坦诚地承认《开放社会及其敌人》是在艰难的环境下写成的:一是,当时的新西兰除了与英国有所联系外,与其他外界是隔绝的;二是当时新西兰的图书馆受到严格的限制,波普尔处于有什么书就用什么书的写作状态。这些情况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正因为波普尔对苏联的不了解,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他误解了苏联社会主义和极权主义之间的关系;另一种解释则是波普尔也许并不是部分学者认为的那样,即把苏联的社会主义和极权主义等同起来,事实上,他更多关注的是法西斯主义,而不是斯大林主义。第二种解释似乎更合理些。因为波普尔之所以逃离奥地利的原因在于当时激烈的反犹太主义运动,他自己也坦诚地承认他对封闭社会的公开指责和政治哲学着作都是为了战争而作的一种“努力”,更何况《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大部分写作的政治背景是正直希特勒在欧洲战场上取得节节胜利并长驱直入苏联,世界面临着重返中世纪的直接威胁。在这样急迫的形势下,波普尔关心的主要对象不可能是斯大林主义或为冷战张目。所谓的战争“努力”,可以看做是波普尔在指责封闭社会被纳粹主义所利用的同时,提出要慎重地对待战时联盟中的苏联,因为苏联也可能会存在同样的状况。在1945年之前,波普尔承认他对苏联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他也极少用“极权主义”这样的词汇来描述斯大林主义,和多数自由主义者、社会主义者一样,波普尔对苏联苏维埃是持保留的态度的。他也很少关心和触及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的弊端,即使在对苏联的批评中也夹杂着高度的赞誉:“斯大林再次引入奴隶制和折磨,对此我们不可宽恕,不能原宥。然而我们不可忘记,发生了一切是因为东方信仰允诺自由———全人类的自由———的理论。在这场猛烈的冲突中,我们不可忘记,甚至共产主义也是产生自帮助别人,为别人做出牺牲的愿望。”④显然,波普尔清楚地认识到苏联在某方面的成功之处,而这恰恰表明了他对苏联不是持完全批判的态度。直到冷战时期,大概在波普尔55岁时,共产主义带来的全球性破坏才强化他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一书中的观点,从而坚定了反苏维埃的立场。之后,在1963年出版的《猜想与反驳》一书中,他通过分析斯大林主义的弊端得出,“共产主义信仰的荒谬是显而易见的。它诉诸对人类自由的信仰,但却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压迫制度。”⑤然而,在冷战时期阅读《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却产生了另一种不同的解释———它转向了共产主义。这里需要承认两个事实:一个是波普尔政治哲学的观点是二战前形成的,大多数观点与他视域下的对奥地利马克思主义的批驳密切相关;另一个是波普尔写作《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的政治景象与二战后政治背景是迥然不同的,当时主要的政治现象是法西斯主义,其着眼点是德国,而他所指的极权主义似乎不可能涵盖斯大林主义,因为苏联在战时并没有被归入极权主义国家。当然,尽管波普尔对历史主义的解释是含糊的,但仔细研读则可以发现它是指法西斯主义国家和纳粹恐怖活动。在这一点上,波普尔似乎是正确的,尤其是在法西斯主义背景下审视他的目的,则是很明确的。此外,波普尔奇特的命运还与其政治哲学的困境有关。正是其方法论上的形而上学性和理论上诸多问题的存在使得波普尔及其政治哲学在西方政治界中迅速地没落。

正如朱宏源先生所言,政治哲学的优越性和局限性都不是绝对的,它们有赖于时代的特征。作为时代产儿的波普尔自诩是苏格拉底式的斗士和殉道者,并以其独特的视角试图解决时代的理论困境和社会矛盾,企图在20世纪再创造一个苏格拉底之后的“波普尔传奇”,这表现了他对时代困境的种种努力。然而,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波普尔是一个科学哲学家,却不是一个特别精通的政治哲学家,这导致他的政治思想在西方特别是英语世界中被忽视的同时,在共产主义世界却被广泛地散播。JonathanLieberson曾把波普尔主要不是一个政治哲学家的原因归纳如下:一是他未能像汤因比和斯本格勒那样给历史主义家的工作和实践提供一个真正的责难;二是“消极功利主义”在试图逃避人类追求美好生活所导致的灾难性后果时,却通过令人印象深刻的“应该逃避或补偿什么”的模式提出了相同问题,用BryanMagee的观点说,就是波普尔并没有对“消极功利主义”思想进行充分的解释和阐述,以至于它“局限于在现存的权力、财产和机会分配模式中起消除滥用权力、纠正弊端的作用”,“这一原则连诸如国家对人文科学的补贴、市政府为民众提供运动场、游泳池等设施之类的适度慷慨的措施也排除了。”⑥事实上,这个问题还可以从波普尔在其自传《无穷的探索》中关于自己思想发展脉络的梳理中看出,相对于科学哲学,波普尔对政治哲学思想发展的论述是少之又少,而且在《自传》中也坦诚地承认,他主要不是一个政治哲学家。笔者认为,对于波普尔,没有必要用政治哲学家的严格标准来衡量,至少一种理论的存在自然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正如斯金纳和博?斯特拉思在《国家与公民:历史?理论?展望》一书中明确指出的,“我们不能直截了当并且实用地质问各种自由理论当中哪一种是正确的。每一种传统对如何思考自由和国家都提供了一种连贯的解释,而各种传统又在不同的时间回答了人类的重大利益。”⑦更何况,波普尔政治哲学即使存在诸多的问题和困境,但一切知识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通过不断地纠正错误而获得增长的。实际上,波普尔政治哲学的意义,并不在于从他的理论中生硬地简化和抽象出一条貌似实用的操作体系或政治方略来指导实践,这恰恰是波普尔政治哲学所极力希望通过知识来实现自我的解放和批判摆脱康德所言的“教条主义”的思维模式。

思想波动范文6

【关键词】 物理教学 提问艺术 运用

启发式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经常应该运用的一条原则,运用启发式,常常要提问(当然提问不等于启发式)。怎样提问,是当前教学中值是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就物理教学中的提问谈一些情况和看法。

1 提问突出重点

1.1 抓住教学重点,不在枝节问题上周旋。例如,学生在学习了电磁感应的知识后,对电磁感应中电能的来源产生疑惑,就在《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一节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线框在非匀强磁场中的摆动会很快减弱?同学们很快想到:安培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少,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接着又问:能量又是如何转化的呢?然后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洛仑兹力的两个分力的作用。通过这些问题的层层设问和讨论,不断激发思维火花,使之成为有序的思维训练过程。

1.2 抓住知识的难点设问,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如在学习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惯性”后,学生由于头脑中早已有了与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理论类似的观念,不能正确运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去解释原来已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后的运动情况,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坐在向前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里,将手中的钥匙竖直向上抛出,当钥匙落下时,是落在手里,还是在手后面?为什么?”引导学生克服“钥匙抛出后,虽然在竖直方向上做先上后下的运动,但水平方向上它还将保持抛出时钥匙随汽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这一认识难点。

2 提问有趣昧性和实效性

传统的物理教学只重视纯知识的教学,教学者为了使自己讲得清、讲得多,经常把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套用,强加于学生,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训练,思维能力得不到有序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只会处理已简化了的物理对象和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所措。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不断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抓住主要因素,提取物理对象和物理模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问题情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例如,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实际情景:输送带送物、刹车滑行、跳水运动、小孩滑滑梯、荡千秋、亮度可调的台灯、光导纤维传送光信号、原子弹爆炸等。将这些真实的实际情景设计成对应的物理问题,如:摩擦力问题、匀减速问题、竖直上抛问题、斜面动力学问题、单摆问题、电路调压问题、全反射问题、核裂变问题等,穿插在乎时的课堂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物理知识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观察自然,并寻找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思想现状和思维特点。问题设计要具体明确,避免出现提出的问题大而无当,内涵外延不明确,使学生无从下手。问题设计要精,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不可为问题而问问题,流于形式,耗费时间。课堂提问应以“启发式”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引导全体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学会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教学大纲提出的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

3 提问的启发性设计

要求提出的问题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提出的问题具有启发性。怎样的提问才能启发学生思维呢?

上一篇施工队长

下一篇新郎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