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基础课范例6篇

素描基础课

素描基础课范文1

论文摘要:素描课程的教学改革要注意基础素描教学理念的探索:在素描基础教育中,在强调学生实践技术训练的同时,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念;在课程开始阶段就应通过鉴赏、研究、分析优秀素描作品等手段强化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决不可重实践而轻理论;要提倡个性的张扬和创新意识,对学生的艺术个性要进行精心引导,决不能机械地为学生制定“依样画葫芦”的标准.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练习有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客观对象,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锤炼艺术语言,提高造型能力.对于每个学生来讲,无论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素描练习都是必不可少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曾指出:“素描是绘画、雕刻、建筑的最高点,素描是所有绘画种类的渊源和灵魂.”19世纪俄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契斯卡柯夫曾说:“素描是一切的基础,是根基,谁要是不懂得或者不承认这一点,谁就没有立足之地.”

素描既有基础性的一面,也具有单独作为一种绘画方式的另一面,自成它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在学院美术教育中,素描因为其基础性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现存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许多弊端和不足: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强调基础,不利于学生创作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不足甚至认为素描枯燥乏味,教学效果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对各个层次、不同专业的美术人才的需求激增,美术教育急速扩张,从而人校新生的总体专业水平有所下降;基础素描课程的课时量有所缩减,教师在学生个体上花费的教学时间明显减少.面对这样的困境,当务之急是对素描课程的教学理念进行调整,拓宽现代基础素描教学的思路,给乏味的基础教学增添活力,使素描能和别的画种一样成为独具特色的情感表达方式,从而使学生通过学习基础素描架构起良好的知识体系.这是构建现代素描教学模式的根本.

1、从艺术素养入手强化学生的艺术观念

在素描基础教育中,在强调学生实践技术训练的同时,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念.传统的素描教育偏重实践而轻理论,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学生也往往把技术水平作为衡量自身素质的标准,非常漠视理论水平和艺术素养的提高,甚至以为“技术”与“理论”之间是相悖的.过分专注学生的技巧性训练,不利于开阔他们的眼界,容易使他们对一些艺术产生成见甚至抵触和排斥不同类型的绘画形式,导致他们以自己所学到的具象写实和传统理性思维来衡量各种绘画流派从而产生错误.

随着我国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技能的获得不再是高等教育的唯一目标,强调培养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素质教育成为主流.为了强化学生的艺术观念,教师可以打破教学常规,从源头文化开始,把学生原本需要在素描学习中获得的对审美思想、美学思潮、艺术发展规律、艺术创造的特点的认识,提前到学习的初始阶段或与学习过程并进,使学生一开始就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能目的明确地进行学习和研究.艺术作为人文学科的一部分,其底部应该由人文学科来支撑.学生在艺术道路上的成长很大程度上需要眼界的开阔,基础课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宽广的美术层面上找到一个可以依托的“点”.在素描教学中,教师应该向学生强调艺术理想的实现不能只依靠技能,还需要艺术理论的支撑,更需要文化素养的深厚积淀.

2强化基础理论教学,变“技入道转”为“由理入道”

绘画是一件需要动手的事情,因而很多教师都喜欢在画室里摆静物上课.但是,一些教师极少向学生讲明应怎样观察和表现物体,只是简单地讲一讲“三大面五大调子”,就要学生开始实践.这样,学生由于不知道应该怎样处理画面,往往无所适从,只好迷失于画面中,依葫芦画瓢,照抄对象;由于丧失了自己的主动性,对画面没有控制力,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也感到茫然,很容易产生学习上的厌倦心理.这种重实践轻理论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于素描的认识就只能停留在感性上.如果在课程开始阶段就通过鉴赏、研究、分析名家和优秀学生的素描作品,把素描的基础理论知识给学生讲解清楚,不但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对素描逐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能从更高的角度思考自己的作品,主动地把握画面.边分析作品边讲解理论的教学过程是极有活力的,这种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画面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形式美的想象感悟能力和创造性地处理视觉信息的能力.

3、注重学生的艺术个性发展

长期以来,基础素描都遵循以写实为主的固定教学模式,整个素描教学偏重于技术技能的训练,忽略了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发展的因素,从而学生在整个高等教育阶段的素描学习中只知道机械地再现客观事物,无法在画面中加上个人的感受和想象.

个性培养是艺术教育应该达到的目标之一,而艺术个性来源于真实的个人感受,来源于个体对社会、生活、自然的感受和敏锐的洞察力.在素描教学中,学生的作品中常常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个性萌芽,尽管这些个性表现得不够稳定,但教师应该及时地把握住学生这种偶发的闪光点,不应该忽视或者是放任自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艺术个性进行精心引导,决不能机械地为学生制定“依样画葫芦”的标准,否则,就会扼杀学生的艺术个性,学生的素描作品只能成为客观世界的复制品,只能是千人一面、万物一形,而不可能是独具匠心的创作.在高校美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在练习基本功的同时,还应该自主地对每一种绘画基本要素进行研究,以确立哪些要素能够成为自己的绘画语言,并能将绘画对象转化成为艺术符号,即根据内在需要去描述对象.没有内在的触动,素描习作只能是简单的图像练习,只能是一个模仿对象的过程.

素描基础课范文2

关键词:设计 绘画 素描 结构明暗 表面 材料 意向 联想

一、关于设计基础课

――素描教学的两种观点

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基础课到底怎么上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素描是我们熟知的设计基础课之一。近几年设计基础课素描的教学出现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效果,但也出现了很多误区。就素描来说,出现了“设计素描”这一名词。那么他们是依据什么分类的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所谓“设计素描”这一名词的出现无非是相对于“绘画素描”而言的。目前有很多教材和资料都这样描述“绘画素描”和“设计素描”的区别:

绘画素描

设计素描

写实

写意(装饰)

客观

主观

立体

平面

具象

抽象

等。

这种划分是不确切的。我们可以看一下意大利画家莫迪格列安尼的素描作品《戴帽的男青年》,法国画家修拉的素描作品《冬天的广场》,法国画家塞尚的素描作品《静物》,法国画家马蒂斯的素描作品《女人像》,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素描作品《》……这些作品没有一张是写实、客观、立体、具象的,都是倾向于写意、主观、平面、抽象的。难道说这些伟大的作品都应该叫“设计素描”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些艺术家都应该叫设计艺术家了,当代很多的前卫画家是否都在搞设计或是都在画设计油画呢?显然这是很荒谬的。如果这个观点成立的话,那么我们是否还应该划分出油画素描,国画素描,环艺素描,平面设计素描……甚至有些教材说“设计素描”就是“结构素描”,这种说法就更片面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或承认过“设计素描”这一概念――不管是在绘画的起源地还是在它延伸到的世界的各个角落。

素描本来就不应该划分所谓的“绘画素描”和“设计素描”,绘画和设计的区别只在于表现的主题,作者的个性表达以及作品所传达的不同的视觉感受,而主题、个性表达、视觉感受等这样的一些要素是绘画和设计所共同拥有的,只是绘画所拥有的个性空间更大,而设计所拥有的个性空间相对较小而已,因为设计受到了更多因素的制约。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很容易目前设计基础课存在的第一种观点:“传统绘画性素描”是设计的基础(唯写实基础论)。连“绘画性素描”这一概念的科学性都有待考证,这个观点就不攻自破了。

第二种观点:写实基础并不重要,完全抛弃写实绘画训练。这一观点是相对于第一种观点而言的,既然写实基础并不能培养设计能力,于是干脆就不要了。有一段时间,甚至是现在,在国外一些设计院校根本就没有写实绘画课程,许多设计专业的学生甚至从来就没有学习过写实绘画。写实绘画锻炼了造型能力,教会了学生整体观察的方法,还有一些必要的写生技巧和窍门。这些能力是作为一个设计工作者所不可缺少的。现在人们也注意到不具备写实绘画所需的特殊观察力和造型能力的设计师在能力方面还是有严重的缺陷的。也有少数著名的设计师就不回画画,但这些人是天才,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除了痛苦的获得这种能力,没有其他的办法。

对于以上两种观点,我们应该怎么面对呢?首先,我们应该明白我们需要什么,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没有谁会为建一个平房而打十层楼的地基,同样也没有谁为了设计飞机而花十年时间去描绘花卉。我们没有必要去弄清到底我们画的是不是“设计素描”,我们的任务是如何使我们的基础课变得对设计有用。设计是什么?设计就是在作者内心有感受的情况下,运用各种手段将这一感受再逐步实现的过程。它需要我们拥有再现客观事物的能力(这是不可缺少的),但不需要我们再现客观事物的结果,这种能力是必须的,但设计的目的并不是把客观事物再现到纸上。设计工作者必须具备足够的造型能力,敏锐的观察力,细腻严谨的工作态度,更重要的是创造力。设计不是再现对象而是创造,没有创造就谈不上创意。没有创意就不可能做出好的作品。好的作品给人美的享受,而不好的作品则是一种视觉摧残。我们在感叹那些创意的巧妙的同时应该注意到这些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所以在具备了其他的这些能力的基础上,一切教学重点都应该围绕“创造”两个字。如果在短短的几周课里,我们试着去寻找某种学习方式,或得到一两次主动处理对象的经验,那么会比画出一两幅精美而好看的素描更有好处。作品的结果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只要在这个过程中有创造,我们也认为是好的。

二、设计基础课教学应重在培养

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造力

设计工作者必须具备足够的造型能力,敏锐的观察力,细腻严谨的工作态度,更重要的是创造力。为了能够获得这些设计专业不可缺少的能力,可以尝试一下几个训练阶段

第一阶段:结构分析

结构是形的内在本质构造,特定的结构决定了特定的外形特征,所以结构不是感性的,知觉的,它是客观的存在的,是理性的,分析的结果。分析结构的训练是获取视觉信息的良好手段。结构分析通过两种手段进行:

1、多角度的观察与研究

客观物体是处于三维空间的立体状态,要在一个固定的角度和视点获得其总体的复杂多变的形体构造是很难的。为了对客观形体更深入的研究了解,必须多角度的观察与研究以便于我们形成对这个物体更明晰稳固的视觉概念,用于我们的设计中。

2、多层面的剖析于拆卸

人会很自然的习惯只看对象的外表,但仅仅限于外表是不够的。有很多的物体的内在结构往往比外在的形式更有特征,更富本质。比如桔子和番茄,从外表上看它们的区别可能不大,但它们的内在区别却很明显。只有透彻的理解内部构造,才能更准确,更明晰肯定的体现外部行形态。因此,在结构分析时强调深入对象的内部,要画看得见的也要通过想象和理解去画那些看不见的部分。

第二阶段:明暗研究

因为有了光线,物体才会呈现出明和暗,明暗研究不仅仅是原来意义上的明暗画法。在培养我们造型能力的同时,还将明暗,黑白等概念引入我们的思维中,这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语言。这里的明暗研究不仅仅是描摹物体的表面的光影变化,更重要的是研究黑白之间的联系,以及怎样分布黑白更有助于达到画面的美感。

第三阶段:表面刻画

所谓质感就是材料材质表面肌理构成的。构成物体美感的除了造型,色彩等因素外,物体表面的质感和肌理效果也是构成美感的重要方面。物体表面美感与其他的视觉美感相比,有不同之处:它不仅仅是视觉上的,还是触觉上的,也就是通过物体表面材质可以判断出它的触觉感受。这一点是很重要的,现实中的材质是多种多样的,给予人的感受也是特殊的,比如:软硬,干湿,光滑,毛糙等等。这些表面材质的体验可作为实际和描绘时的参考。

第四阶段:多种材料的尝试应用

多种材料的运用表现不同的效果本身就是一种创意,各种材料都有各自不同的个性与肌理效果,了解和掌握各种材料的特性,使用到设计中去。拼贴,水墨,布,各种类型的笔都可以被我们使用,对我们的思维的扩充也是一个很好的手段。

第五阶段:意向表达

这个阶段需要我们完成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变过程。一般学生在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良好的具象造型能力的同时对抽象形态知之甚少。如果从具象直接进入抽象学生可能觉得无所适从。那么我们就从具象开始,从具象中寻找抽象的规律,从具象中发现抽象。当我们观察对象时,透过物体表面我们会发现任何物质的整体形状都是由一些相同或类似的微小单位,按照一定的规律重复而成。这些最小的单位本身就包括着“抽象形态”暗示,有些形象是我们熟悉得都不想看一眼的,但如果我们只是去观察它的起伏和结构,就会得到一个具备抽象造型因素的“新”形象。

再进一步,我们会发现既然这些物体都是由小单位组成,那它们是不是有被解体与重新组合的可能呢?这就是对物体的解构与重构。接下来就是对物体的简化和抽离。将自然的形态进行概括与简化将抽离出最能表述自己愿望的非自然形,按结构秩序进行组织安排。

意向表达有两个基本方式:

1、线条意向

线条在自然物象中并不实际存在,它是对自然物象进行艺术表达的一种概括形式线条本身的形式就可以表现不同的性质特征,如:细线给人敏锐,锋利的感觉,粗线则给人以力量,坚实,质朴的感觉。规律性的线条排列代表着秩序化,工业化,有冷酷无情的感觉,随意而无序的线条体现人情味和复杂的情感,给人以联想与回味。

2、平面意向

在从具象走向抽象的第一步谈到解构与重构,当我们的视距处于微距时,观察到的局部和细节比例,结构已完全不同于原有物象,某些成分已从原有的意义中解体出来,通过联想而独具意义。如:艺术家能从陈旧斑驳的墙面获得高山流水的意境启迪。这就说明了观测方法和主观联想能将原有的具象意义抽去,并且注入新的内涵。新形象与原有形象完全不同,却保留了原有物象的暗示。

第六阶段:联想

联想是创意的关键,是形成设计思维的基础。联想是指由A事物想到B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可以开拓思维,打开创意思维的通道,使无形的思维想象向有形的图形转化,并创造出新形象。依照图形创意的思维特点,将联想划分为五种:

1、虚实联想

设计主题思想的许多概念通常是虚的,但它却与看得见的形体有关。比如“和平”这个概念是虚的,而“鸽子”和“橄榄树”则是实的;战争这个“概念”是虚的,而“枪炮”,“士兵”,“硝烟”则是实的,这种例子很多。很多主题性公益广告都是用这样一些实的形象来表达一些虚的主题。如:环境问题,战争和平问题,发展的问题。这就是虚实联想。

2、接近联想

在接近的时间或空间发生过两件以上的事情,可以形成接近联想。如:当我们想起甲的时候可能想起乙,想起布什的时候很容易想起本 拉登或萨达姆这些有关的人。看到闪电可能想起雷鸣,看到柳树想起春天或鸟鸣,看到江河想起船舶。

3、类似联想

这一点是联想里面最普遍的一种。有些事物在外形上或内容上有相似的特点,类似联想也是设计中用得最多的一种联想方式,往往能够受到较好的效果。

4、对比联想

对比联想指事物在外形上或内容上正好相反,我们想起这一事物就会想到于之相反的另一个事物,如:白天和黑夜,大与小,甜与苦,哭与笑等等。

5、因果联想

因果联想即指有些事物之间有因果关系,我们想起原因就会联想到结果,或想到结果就会想到原因。如: 想到森林砍伐就会想到环境恶化等。

这些训练的方式可以帮我们获得设计专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至少可以使我们向设计更迈进一步,使我们的设计基础课变得对设计更有用。

参考资料

[1] 吴天麟设计素描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8ISBN7-81053-801-2

素描基础课范文3

关键词 中学美术课 基础素描 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中学美术课所开设的美术教育课程包括:基础素描、色彩、简笔画等绘画基本技能素质课相关的课程教学。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作为基础素描教学,其教学对象为中学学生,可见,其亦属于“大美术”的教学范畴。而它在绘画艺术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勿庸质疑,无论是油画的体积、调子,国画的线条、笔墨,版画的构成,还是雕塑的结构等,在素描基础教学中都能得到很好的基本功训练。可见,素描学好了也即打好绘画的基础,相对中学美术课的学习来说它属于一个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过程,需要学生手、脑、眼、有机配合来共同完成,因此它所包含的基本功以及艺术修养的深厚就不言而喻了。

1基础素描教学内容

石膏是基础素描学习较为理想的表现对象,因为石膏去除了色彩的因素,可让学生专心表现对象的造型结构与明暗关系。因此,石膏写生是学习素描的开始,特别是几何石膏素描写生为学习绘画基本技能打好基础。

几何石膏种类主要有:立方体、球体、八面柱体、圆柱体、十字体、三角锥体、圆锥体、圆锥与圆柱组合体等主要写生对象。在学习过程中,从简到难,循序渐进地掌握几何石膏素描写生,如最基本的几何形体包括立方体与球体,一定要掌握好,以便提高学生今后的素描形体能力,可见从简并不简单,它是一切难的造型的基础,要认真对待。大家平时看到的往往是物体表面的变化,如外形与光影,往往具有感性的一面。在作画过程中,需要把握好物体的本质结构,它是对象不变的因素,正如植物的细胞是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基本结构。同时,在表现过程中,要结合感性因素,不要画过头,亦避免画得僵硬,即要活。

另外,要多读画,在比较中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宁可眼高手低,不可手高眼低。

2素描基本工具的使用

2.1素描铅笔的使用

2.1.1削笔与用笔

削笔: 一手拿笔,一手拿刀斜削下去,留一段笔芯,笔芯不用削得太尖,以免伤纸。用笔:避免像写钢笔字一样拿笔,拇指在上压着素描笔,食指、中指等托着素描笔与拇指相互配合,手腕用力。这种执笔姿势可用来拉直线、排线、上明暗;在前面执笔的基础上,用小指抵住画板,拇指、食指用力便于刻画细节。

2.1.2画线条与上明暗的方法

画线条:可以反复来回拉直线,下笔和收笔要做到虚入虚出,但不要反复或涂改太多;更不要描出来,没有连贯感,也不要画得像铁丝一样没有变化;注意线条的轻重缓急,如明暗交界线、前面的结构线相对重一些,其次是受光的轮廓线、暗部的轮廓线等线条;注意线条的虚实,如结构的转折点实一些,投影的轮廓虚一些。上明暗:应灵活运用交叉排线(含各种方向),并尽量回避十字排线。排线尽量顺着结构来画,但不要涂出来,因为涂出来难以表现结构。

2.2画板与橡皮的使用

执板:左手拿着画板,使画板靠在腿上或搁在桌子上,身体坐直,右手拿笔,眼睛边看石膏边看画纸,画完后还可把画板放远一点看大效果。橡皮的使用:初学素描不要太依赖于橡皮,但是必要时还是可以适当使用橡皮进行修改,甚至可以使用橡皮增强效果,如提亮、擦出白线等。

3关于中学生基础素描课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相关计划及预期进展

第一阶段:(准备研究阶段)认真上好每一堂素描课,使学生掌握与素描技法有关的专业知识,交流学习经验,查阅文献资料,了解素描的知识与发展方向,举办相关素描写生师生作品汇报展,及时总结学习经验。

第二阶段:(试点研究阶段)在素描写生教学中进行探索,以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素描技法的试点工作,初步研究素描技法的理论构建,并总结成功经验,撰写中学生基础素描写生技法探索研究的相关研究论文,努力提高基础素描的表现能力。

第三阶段:(实践反馈,总结提高阶段)在前面试点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全面铺开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增加师生交流与研讨的机会和时间,发挥课题组成员的集体智慧,同时,外请专家进行课题咨询活动,开展课题组成员的交流培训与学生的交流反馈。选择典型的学生作品进行跟踪辅导,探索典型检验并总结提高。

第四阶段:(总结成果阶段)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相关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总结报告,发表课题研究相关论文,出版课题研究相关中学师生素描作品。

综上可见,中学美术课基础素描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是一个包括教学内容安排、技法传授及开展能力提高研究计划等一系列方面才能得以完美实施,这需要美术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劳作才能完成。

本文为2014年吉首大学师范教育综合改革课程建委托项目《中学美术课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2014JSUKC020)研究成果之一。

素描基础课范文4

【关键词】素描 素描教学 素描课 美术教学

The problem faced in the basic charcoal drawing teaching innovation and the measure

Kong Xiaping

【Abstract】Art teaching innovation is one eternal subject and will bring us a series of unexpected problems, so how to solves them is decided the effect and success or failure of teaching innovation. The writer has made a discussion on the problem met in charcoal drawing teaching innovation.

【Keywords】Charcoal drawing Charcoal drawing teaching Charcoal drawing class Art teaching

美术教学通常包含两个阶段,基础课教学与专业教学。基础课教学是造型基础技能的训练,包括素描、基础色彩和速写,其中基础色彩课多为水粉画。专业教学是指不同美术专业的教学,如国画、油画、版画、工艺等。在基础课教学阶段中,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是认识和理解造型规律的最直接途径,同时也是基础色彩教学的前导性教学,可以说是美术教学中基础的基础。

素描是单色绘画,是以线条、明暗、肌理和虚实为基本造型因素的。素描作品就是以这些基本造型因素在画面上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空间感和质感,并借助画面的构图、形象和影调来传达特定的意境。这是素描的基本概念。

素描作品样式千差万别,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类:

①依照造型因素的侧重点不同予以归类,可分为不同的素描样式。常见的样式有: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的线描;以线为主、线面结合的结构素描;以明暗块面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全因素素描等。

②在同一样式中,因作者精神气质和绘画习惯的差异,素描作品又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如:粗犷、柔美、精到、概括等。

③依照素描作品的效用来分,可分为:研究性素描和表现性素描。

素描的样式和风格多种多样,使画者面临无限多的选择余地,但对于基础素描教学来说,素描样式的选择范围是有限的。这种选择素描样式的局限性是艺术教育的特性所致,因为艺术教育不是一般的艺术活动,它除了要遵循艺术活动的规律以外,还要遵循教育活动的规律。

众所周知,在绘画教学中,素描是为各绘画专业和基础色彩课打基础的,因不同的绘画专业各有其造型特点,各专业教学以及基础色彩课中的水粉画教学所要求的素描样式和风格也有所不同。例如国画专业、油画专业、版画专业和水粉画所要求的素描样式和风格是各不相同的,国画侧重于线条,写实油画和水粉画侧重于影调和质感,版画讲究画面的洗练和概括,不同绘画专业对素描样式和风格的要求不同是客观存在和显而易见的,这对我们的基础素描教学提出了不可回避的问题――基础素描教学的目的性。

为了适应不同绘画专业对素描样式和风格要求的差异,基础素描教学一开始就应该具备鲜明的目的性,其目的就是以专业教学的需要为教学目标,以满足专业教学对素描技能的特定要求为目的。只有这样,基础素描教学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专业教学,使两者形成合力,也只有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形成合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美术教育界基本上处于半封闭的状态,几十年一贯地承袭苏联的美术教育体系,具体到基础素描教学来说就是契司恰可夫教学体系。契氏体系的科学性不可否认,而且与垄断当时画坛的现实主义画风相辅相成,几十年来为我国培养出了一大批写实功力深厚的现实主义画家,可以说是硕果累累。但是其副作用也很明显,这种一家独大的教育氛围使整个美术界画风相对单一,缺少百花齐放的繁荣与丰富,也抑制了探索的欲望和激情。艺术要发展,就要有争论、有探索,就要打破一潭死水的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美术教育事业焕发了生机,出现了许多新思潮、新流派、新面孔,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尽管其中还包含着低级的摹仿和为创新而创新的不成熟现象,但这毕竟是一个新的开端,呈现出无限的生机,孕育着无限的希望。这种艺术大气候的变化反映在基础素描教学领域,就是教学方法和样式的多样性。在很多地方,一时间各种样式、风格的素描都被搬上了课堂,学子求新、教师变法成为一时风尚,在日益风格多样化的学生习作中,集中体现了这种可喜的变化。

但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基础素描教学的创新也一样,新的并不一定是好的,如果脱离了专业教学对基础素描的实际需要,单独追求基础素描教学的创新,这种创新也会走入误区,给整个教学过程带来混乱。例如有些教师,不考虑整个教学过程的需要,完全依循自己的理念和追求进行教学创新,致使学生素描能力不符合专业教学的需要而影响了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美术教学中的失序现象在一些学校、专业的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教学目标的实现。为进一步挖掘教学潜力,持续提高教学水平,有必要认真对待和研究这一问题。

美术教学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美术活动,是因为美术教学同其他教学一样,必须遵循教学的系统性原则――要求教学必须系统、循序、连贯地进行。保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是为了保证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使学生日后在专业上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知识片面发展的人才往往不能适应多方面的知识需求和能力需求,其发展空间必然受到限制。保持教学内容的连贯性是为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传授知识并在逻辑上保持知识的前后衔接,如果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能做到前后衔接,可能会造成教学的各个阶段之间相互脱节,不仅不能相辅相成还可能会形成知识断层。

要实现美术教学的连贯性,必须使基础素描以适应专业课的需要为目的,这是因为基础素描是整个美术教学的先导,相对于其后的专业教学它是从属性的,是为专业课打基础的。基础素描的从属性决定了它必须调整自身以适应专业课的需要,随专业课教学的改变而改变,随专业课教学的创新而创新,不能自行其是。基础素描教学的教学内容按道理应该尽量做到系统、全面,最好能涵盖所有的素描样式,但往往由于基础课学时的限制,教学内容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必须有选择、有重点,这个重点,就是适应专业课对素描技能的特定需要,这也是为了保持整个美术教学的连贯性所必须作出的选择。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保持美术教学连贯性的难点在于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追求,而且不同的理念和追求之间会存在分歧和冲突,这种理念和追求的分歧和冲突其实就是不同画派之间艺术见解的分歧和冲突在美术教育领域中的直接反映。不同画派之间的艺术见解泾渭分明,有时甚至是针锋相对的,这是美术界的常态,是产生和维持艺术风格多样性的必然结果,多样就意味着差异和矛盾。各种画派间的艺术见解分歧带入到美术教育领域后不可避免地会转化为教师教学理念和追求的冲突,这种冲突对于教学是十分有害的,可能会使教师们在教学内容和对学生的要求方面不一致,甚至彼此矛盾。这将会使教师们在教学上的努力相互抵消,致使学生无所适从。如果这种分歧出现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就会引起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不能顺利对接,使整个美术教学的连贯性受到损害,进而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教师的艺术见解冲突引起的教学混乱是美术教学中的常见现象,这种混乱多出现在教学创新的过程中,因为教师的艺术见解往往主导着教学创新的取向,解决这种混乱状态是保证美术教育连贯性所必需的,我认为具体解决办法有以下途径:

①基础素描教学标准化。在教学大纲中规定素描基础课的内容时,尽量使素描各因素都包容进来,并维持一定的均衡性,比如在教学的初级阶段主要解决学生把握形体结构和构图的能力,此时宜以结构素描为主,既可锻炼学生驾驭形体结构和构图的能力,又能使线条造型的能力得到提高。在后期引入全因素素描,使学生掌握用明暗调子表现物象的光影、质感和空间感的技巧。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使学生的造型能力全面发展,缺点是需要占用较多的学时,而且课程没有针对性,对于各个专业都有用不到的部分。

素描基础课范文5

关键词:人体结构;服装结构;关系

传统服装设计专业的人体训练大部分局限于技法训练,体现描摹、明暗调子、体积塑造等,而针对服装专业人体基础训练更应是视觉思维的训练,不是简单的去复制视觉所看到的表象“辨别原有形态的能力,才是我们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阿恩海姆;服装专业是以塑造人为目的;更应深入去感知人体原有形态、动态,发现人体点、线、面、体和服装点线面体之间的结构关系并有目的的在人体之中塑造服装的结构,使之“衣人合一”。

一 人体素描训练

(1)人体结构素描训练

让学生深入理解人体内部结构的外在呈现以及人体结构与服装结构设计之间的关系。评价一件服装作品的优劣并不只是单纯的款式和面料的表面创新而是要充分熟悉人体结构特点、面料性能与人体之间关系控制而最终形成款式、面料、结构三位一体的创新才是真正好作品。人体结构造型复杂,是平面和凹凸面相结合的几何形体,通过人体结构训练,让服装专业的学生认知人体结构中与服装结构设计相关的点,以及两点或若干个点之间所构成的线,点和线所组合的面和体,以及影响服装造型的围度、宽度、长度、角度等,清楚人体各部位受力点的平衡,再到服装结构中点、线、面的关联设定。服装造型的过程是通过平面的面料(分割裁剪塑造体积、控制长度)包裹人体的。与绘画基础的人体结构(见图1)关注点比较服装设计关注人体点更应与服装设计的造型点和线、面有关联。例如骨点是骨面的转折点,是人体结构转折的重要体表标记,也是服装造型的重要依据:前颈窝点——服装结构中的领深有关(领部造型);胸点——服装结构中的胸高量和胸部造型有关、后颈椎点(与衣长的测量、后领造型有关)、颈侧点(与衣长、前腰节长长度确定有关)、肩点(同肩宽;袖和衣的连接造型有关)、前腋点(与前衣片的宽度、前胸宽有关)、转子点(胯点)腕点、膝盖点、踝点(见图2)等在人体结构点的划分上更侧重于有利于服装的结构设计造型;同时也要掌握人体结构中各支撑部位的点:肩点、肘点、胯点、膝点等,是面料产生垂度、褶裥、转折的关键体表点。另一方面与绘画的人体结构关注的线的比较:绘画人体结构是以骨骼和肌肉的构成来决定体表划分线,而对服装来说,由于人体的外形因素更为重要,因此在区域的划分上更侧重于与服装造型相关的人体划分线:例如颈根围线(与领造型相关)、臂根线(与袖造型相关)、肩宽线、前胸宽线、胸围线、胸下围线、后胸宽线、腰围线、腹围线、臂围线、大腿根围线、膝围线等(见图2)。着重考虑人体结构线如何有利于服装结构点、线的形成,从真正的人体结构中创造服装式样;使服装结构设计符合人体结构要求,进而起到美化人体和弥补人体缺陷作用(见图3)。

(2)人体体型和体态的差异性训练

人体外形轮廓相似的情况下具体的部位比例也会有变化不同;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对人体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服装设计对象的人体结构再做细节局部的调整;例如弓型体、前屈体、平肩、溜肩等人体的体态特征与服装造型有关都要做出适当的结构点的调整。例如弓型体、前屈体变化调整的是前腰节和后腰节长;平肩、溜肩调整的是肩斜线。A型体型:臀大肩小;Y型体型又叫宽肩型体型;B型体型细腰宽胯;仔细观察人体的体态特征及需调整相对应的结构点是服装设计学生在人体结构体态课中需掌握的关键。

二 人物着装训练

有别于传统的速写练习的教学目的:绘画人物速写目的是快速概括描述对象的一种绘画方法,能迅速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绘出人物的神态、动态。是训练形象记忆力和表现力的一种重要手段。而服装专业速写训练除了具有上述的目的之外还应具有专业的基础训练的目的。

(1)人体结构与面料之间关系训练

面料悬垂性是服装造型关键因素之一:悬垂性决定服装与人体之间的空间塑造(见图5)。在面料垂感速写练习中使学生掌握:服装上线条的来源—人体静止时面料以人体结构支撑点悬挂时产生的柔和线条(动态线)以及服装设计造型的结构线条(结构线)和轮廓线条(廓型线);以及人体在运动时,由于人体结构点、线、面的关系而使面料产生硬性的衣褶和折痕(动态线)。(见图6、7):标注使服装产生褶裥的人体结构支撑点:如肩支撑点;肘、胯点等;识别着装人体上的线条的种类(虚线—动态线、实线—结构线、廓形线等);另一方面是掌握不同面料悬垂性线条的绘画表现:不同服装面料表现不同的外在垂度线条和廓型——柔软的曲线;建筑感的直线等训练。如用粗而干涩的线条表现厚重面料;用纤细流畅的线条表现轻薄的面料等;使服装专业学生掌握不同面料塑型的区别,能有目的控制人体与面料之间空间形体塑造。(见图8)

(2)动态速写训练

快速,架构比例结构美感;简单中凝练了思考过后取舍的丰富内涵。动态速写训练学生观察、提炼、设计、构图、结构、线条等多种内容的一气呵成,是对学生感官直觉的有效训练。需对人体结构与运动规律透彻的理解和掌握,对落笔的每一个点、线都是根源于服装下的人体结构的准确描述。

(3)慢速写训练

目的是训练学生综合研究服装与人体结构之间的关系:人体的体态特征;人体结构的点、线、面的在服装外在形态的具体表现,以及服装结构线以人体结构为基础而进行的分割变化;面料的垂度带来的动态褶裥表现;面料的肌理对比表现等。

(4)细节速写训练

从微观观察服装与人体之间的深入关系:服装的结构细节与人体结构点,训练学生观察力的深入与延展,从深入的细节描绘中赋予服装外造型丰富的内容视觉层次感。(见图12)

(5)记忆性速写(默画)提炼性速写训练

提炼性默写训练:目的是训练学生抓住描绘对象的最有特点的特征,适当夸张。目的是训练学生对物象的视觉敏感度,以及形象记忆度,和对特点的准确把握度。对将来服装专业中人物体态体表特征的提炼、服装造型及流行敏锐度的提高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6)轮廓线训练

把复杂的形体结构高度概括,用长线条画出外轮廓线(图16),注意提炼服装线条与人体结构之间的关系(看似简单的一根线条。哪些是空的服装与人体的空间线;哪些是实的人体结构与服装的结合点与线)训练学生对复杂线条的抽象能力训练,提高服装专业学生对形体边缘的敏锐观察和感知能力以及对服装外廓线与人体之间空间塑造能力(图17)。

从服装专业特点出发对基础课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一些探讨。从专业结果导向去思考,从对人体素描的写实描摹等绘画训练逐步转向对人体结构的深入剖析思考训练:结构素描人体(剖析人体)-结构点线面的剖析(与服装之间关系)-动态速写训练-慢速写训练-局部训练-轮廓线训练——提炼性速写训练让服装专业的学生真正熟悉、掌握人体内外的结构关系;人体与面料服装之间的结构依托关系;真正理解服装设计不是在人体表面简单的披挂和分割而是真正与人体水融。力求使绘画基础课真正起到向专业基础课过渡的桥梁作用;使服装专业人体素描基础课成为服装专业学生职业生涯的真正基础。

参考文献

[1]《服装造型学——理论篇》【日】三吉满智子,郑嵘等翻译.

[2]《时装画技法培训教程》【英】贝斯安.莫里斯著,方茜译.

素描基础课范文6

关键词:素描教学;设计创新;个性思维;教育改革

设计专业素描课程的教学,一直被我国各个艺术设计院校列为重中之重,它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是培养设计能力和思维,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环艺设计或者动漫设计等领域的思想和技巧大部分是从这一基础课程获得的,对于一个合格的设计师来说,设计素描是从事艺术设计活动的起点。因此,学校作为国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发源地,自然要承担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高级人才的任务。由此可以得到以下结论“设计专业素描课程需改革创新”。在我国的艺术高校中,设计专业有两种基础教学,一种是绘画基础,另一种是设计基础,在这两种基础学科中,我们通常会把绘画基础作为一切设计学的基础,绘画的训练对于素描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从当前的高校教学模式可以看出,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素描设计进行教学,他们把素描局限于再现技能、技巧的基础训练,他们普遍采用的是源自俄国契斯恰柯夫的素描教学教育模式,强调结构,重视光影,重视长期作业的研究等。本文以以下几个重点来阐述设计素描的重要性和课程设计,希望可以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

1 设计专业素描课的创新理念与具体体现

1.1 设计素描是基本素描的进阶与提升

基础素描是绘画和设计的入门,任何有关艺术设计的行为都要以基础素描开始,基础素描比较好学,从画静物开始,从最开始的新鲜感到最后的枯燥,再到每一次进阶都越来越困难,基础素描需要长期的练习和观察。基础素描去掉了色彩,保留了物体的形体光影,目的是帮助你如何用美术眼光看事物,体会如何把现实的画面转变成纸上的画面。所有实物都可以概括为由点线面体方圆棱角等基本集合体构成的。光影的变化体现了物体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技法也是在模仿开始,体会各个不同的画家各种处理方法、笔法、调子,然后用在日常的写生素描中[1],让绘画技艺快速提高。而设计素描并不是单一的复制,而是需要设计师利用其本身灵感进行再创新。通常设计素描技巧应用于实际设计活动中,几乎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要有一个设计雏形,在雏形确定后再被做成实物,因此设计素描在美学和基本生活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因此也就成为了基础素描的进阶。

1.2 在设计素描课程中注重创新精神的发展优势

在设计素描课程中,传统的课程已经不是能满足于现在社会的艺术文化需求。上文说过传统的课程文化介绍,由于教学方式的保守性,所以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现在已经露出了弊端。扎实的基础是创新的根本,传统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创新思维一再受到重视的今天,在设计素描课程中强调创新精神已经势在必行。当前设计素描课程实行过程中,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在设计专业素描课中进行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性。设计素描是不断铲平转化为使用物品之前的造型图,在创作主题中不断的融入自己的创作理念,并且要去了解自身思想的欠缺之处。在这个过程中既要考虑到产品的用途,还要考虑到大众的审美需求,将美的意识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由于作品中融入了很多自身和公知的思想,因此在设计素描中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在设计素描课程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创新精神教育理念的提倡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2 设计素描的主要特点

2.1 设计素描是设计与素描的有机结合体

设计素描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是表达产品设计概括的要素之一,为产品设计蓝图,以线条和结构为主来画出来的素描。设计是一项有目标的造型活动,涉及众多知识及运用,在设计素描的基本完成之后,设计师要把形态的理性和技能要素表达清楚,因此在设计的思维上,要有大脑和视觉的协同训练。这样才能抓住设计灵感,配合素描的基本功底,形成由大脑,眼镜,肢体的行为来完成设计素描。设计与素描因此成为了设计素描的有机结合体。

2.2 设计素描需要积极的激发想象力

在设计素描过程中,想象力成为了我们在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可以理解为我们在设计素描中的必备能力[2]。而且在设计素描的定义中,设计素描主要是通过欣赏经典的艺术作品,创造出具有时代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由此在体现时代价值过程中,设计素描课程需要将作者的想象力发挥到极限,既要符合主流审美的发展,更要将自身的艺术灵感融入其中。设计素描课程殛需艺术工作者发挥其充沛的想象力。

3 利用创造性思维进行设计素描的学习

3.1 设计素描需要培养的理念和技能

设计素描是一种现代设计的绘画表现形式,因此需要培养一种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来认识形态,以便形成具有冲击力的艺术形象。由上可得设计素描需要培养的是一种具有形象思维和艺术表现能力的创新理念,随着设计素描形式的复杂化,常规素描注重结构的理解成为了设计素描的必备基础技能。设计素描需要进行事物的仔细观察,因此多接触自然,多做速写练习和构图练习也是培养专业技能的重中之重。

3.2 如何有效的进行设计素描的学习

在设计素描的学习中,除了传统素描的基础一定要打好以外,更要重视设计素描中的创作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去积累各方面的材料,学习各类人文地理知识等也是重要的一项。在设计素描的学习中,主要是培养自己思维方式,如发散思维、联想思维、正向思维、逆向思维等[3],运用各类思维让自己的技术和精神境界不断的提高,从而拥有更好的想象力和设计灵感。设计素描的训练要脱离传统的训练方式,用崭新的思维去完善素描的内容。注重思想境界的提升和灵感的碰撞,对于设计课程的要点要更加深刻理解,正确的把握设计素描的内在的韵味和需求。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同时要形成正确性的审美观,这样才可以全面提高设计素描的学习效率。

4 结论

在设计专业素描的改革与创新中,无数学者以及教育家提出很多建议以及很多改良的方法方式,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设计素描同样强调扎实的艺术基本功底,创新的艺术思维和想象力。本文结合现实生活中设计素描的学习状况,加上自己的一点见解,进而提出一点浅见希望能够对设计素描教育课程的提升提供一点助力。

参考文献:

[1]邱晓岩,李南,王刚.论设计素描中的“创意造型”[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2] 张建龙.从素描的传承发展谈素描教学[J].艺海,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