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学习论文范例

素描学习论文

素描学习论文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美术教学;素描训练

素描起源于西方美术中对造型能力的培养,具体指代一切单色的绘画。素描呈现的艺术形式是艺术家对观察的事物进行造型、思考、信息反馈的综合结果,其实质是一种对物象认识思维方式的形象表现。初学者通过对这种艺术形式的学习和训练,能够获得对自然对象的形态体验,从而形成对绘画造型的初步认识,建立基础的绘画理论体系。当前,高职院校美术教学中常见的素描训练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写实素描训练和构想能力素描训练。如何更好地进行素描训练是当前高职院校美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写实素描训练

写实,顾名思义就是对现实事物的再现和反映。写实素描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学生观察事物本来面貌,运用透视原理等绘画基础理论描绘出事物的根本状态,包括形状、造型、体态等具体的外在现实。写实素描训练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层次能力的锻炼与培养。

1.整体观察

素描造型过程中最根本的法则就是对整体的观察。美术教育家契斯恰科夫曾说过,绘画造型的关键不在于运笔、线条,而在于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的整体形态表现和动态关系。这意味着整体观察是素描基本造型的灵魂。如果写实的对象失去整体的统一性,就会破坏事物内在的有机联系,从而失去写实的内在意蕴,违背了写实素描训练的教学初衷。

2.结构分析

事物内部的结构决定物体外在的形式表现。绘画艺术的素描训练不仅仅在于对整体外在形象的描写,更在于对事物内部结构的观察与描绘表现。学生通过学习一定的绘画理论基础知识,有意识、有方法地分析所观察物体的形状、结构,从而整体把握事物的基本结构,获得深层次的写实素描训练体验。学生能获得这种情感体验、绘画理念与技巧相融的深层认识,就是素描训练结构分析的练习目的。

3.结构表现法

学生能够将通过观察与分析获得的物象描绘、表达出来,是结构表现法的教学目的和训练方式。通过结构表现法的素描训练,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认识、分析自然物形式的内在知识体系,从而培养学生对自然与生命的感受力和表现力。这种素描训练一般是通过对模型、静物、石膏、真人头像、人体等实物的摹写进行的,其主要的表现方式分为结构式、体面式、光影式和以线代调法四种。结构主要指事物的内外轮廓;体面主要指事物的空间存在;光影主要指事物的表现反映;以线代调主要是指事物构成的基本要素。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素描训练必须遵循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规律,切忌急功近利、揠苗助长。

二、构想能力素描训练

构想是洞悉物象造型的变化,进而通过素描的方式进行再现、反映的表达。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构想能力素描训练,不仅能充分锻炼学生的绘画技巧,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还能极大地刺激学生艺术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构想能力素描训练是学生素描创新设计与表达的主要训练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形式。

1.构想的练习

在当前高职院校美术教学的素描训练中,常见的构想能力练习方式主要有五种:一是让学生观察形体与空间的基本性质和联系,从中发散绘画造型的创新设计思维;二是让学生将物体的内在结构分解为线段的形式进行素描表达,使学生在拆解物象中提高对事物造型的认识;三是让学生将具体物质的肌理特征抽象出来,运用纹理组织的方式进行素描表达;四是让学生按照物体与空间的力学特征进行力向的素描练习;五是让学生遵循物象内部固定的结构规律,进行运动部分的形体变异练习。

2.造型的发展

素描的造型过程是时间积累的发展、变化过程,对物体的写实素描和对物象美感的反映是素描造型训练的主要内容。线条的明暗交错形成了物面的光影辉映,在素描造型的过程中,现实中的物在视觉中再生,又忠实地反映在素描本上,这整个过程就是物象造型的发展过程。对这个过程的不断练习就是构想能力素描训练的主要方式。

三、结语

高职院校中美术教学素描训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内在的绘画理论基础知识体系,锻炼学生的绘画基础技艺。教师通过写实和构想能力的素描训练,能够提升学生对绘画艺术的认识层次,提高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绘画技艺与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祁敏.浅析高职素描教学的策略与方法.美术教育研究,2013(16).

[2]杨栋昉.如何优化高职院校美术专业素描教学.西部素质教育,2017(5).

素描学习论文范文2

 

高等院校的图书资料工作,与教师、学生之间应该起知识信息的桥梁和引渡的作用。一个人的精力、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涉猎到十分全面的知识领域。因此,怎样把他们引渡到所需知识的彼岸,这与如何发挥图书资料的作用,有着重要关系。   作为专业美术图书资料室,与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工作有着很大的区别,它的最大特点是个“专”字。唯其专,才更显出它在专业教学工作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翻阅中外美术史,绘画艺术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传统。纵观国内外众多纷扬的美术诸流派,门类繁多,涉及的知识面极为广泛。绘画艺术随着历史的进程和发展,为人类留下了极为丰富和宝贵的文化遗产以及珍贵的绘画资料。作为专业美术图书资料,以其特有的形式和艺术价值,在美术教育、美术创作、美术研究中有着特定位置。   美术图书资料本身的生存与发展,就如同一个生命的有机体,总是不断地通过改变自己来适应外界不断变化了的需要。知识爆炸的挑战;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美术领域中诸流派的引进等等。我国除中央美术学院等专业高等美术学院之外,全国各地的大专院校,专门的美术资料室就有上百个。美术图书资料室的规模,随着出版业的日异发展,对外开放外国文化遗产的引进,信息时代对图书资料的促进……美术图书资料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美术类图书资料的分类是按其美术理论、各国艺术概况、绘画、书法、篆刻、摄影艺术、工艺美术、建筑艺术而划分的。就绘画而言有绘画理论、绘画技法、中国绘画、各国绘画等。要搞好美术图书资料工作,除了要有资料管理的专业知识,还应有对绘画知识的了解和绘画艺术的修养。比如讲,对绘画画种的分类、艺术特征的了解,对画种的表现方法的鉴别,对绘画艺术风格流派的发展变化,对绘画基础课(素描、色彩等)知识的认识等等。只有具备美术专业特定的基本艺术素养之后,才能在日常繁杂的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发挥美术图书资料应有的作用。   作用之一:为美术教育服务“书籍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阶梯”。图书资料,是当代人之间、上代人与当代人、当代人与下代人交流的桥梁,使人类文明得以保存和再创造的宝库。可以说,图书资料是社会的大脑,是人类大脑智慧的延伸,它解决了人类“集体记忆”的问题,把人类文明几千年来的文化艺术和结晶贮存起来,并且源源不断地为教育服务。   从美术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美术教育与美术图书资料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主要表现有:(1)学生们进行的中外美术史课程的学习;(2)文艺理论课的学习;(3)对绘画基础课(素描、速写、色彩等)的技法学习;(4)国画、油画、版画、工艺、装饰、装潢等各专业课程的学习;(5)教员和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毕业论文、理论文章;(6)系里举办的各类美术培训班;(7)承接社会上的美术创作、装修任务;(8)学生为社会服务等等。这些都离不开用美术图书资料来引导、借鉴和提示。“以智力开发智力,以智力开发财力,以智力开发生产力”,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和展示,美术图书资料工作在美术教育和美术研究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比如上工艺课时,教员们为了介绍甘肃彩陶纹样图案的演变,就在资料室反复查阅有关资料、彩陶的图谱和甘肃专辑画册成为研究此项教学必不可少的案头资料。在素描教学中,教员除了自身应具备一定的素描功底和必备的教具之外,同样离不开美术图书的帮助。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素描技法》,从素描造型训练到艺术提炼的概括,既有严格的科学性又有造型的艺术性,可以说是一本比较系统的素描参考教材。国画教学中,图书资料室保存的《荣宝斋画谱》、《芥子园技法》、《艺苑辍英》等书籍,为学生们在绘画中如何去执笔、如何运笔找到了依据。学生们充分运用这些资料,临画册中的笔墨技法、练线描、认识构图规律、体会各种不同风格的表现……这些书籍,成了他们学习中无言的良师益友。还有《室内外装饰设计》、《世界建筑画分类图典》、《立体构成原理》等书,对现代平面设计、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等,都有系统的全新阐述,给装潢、装饰专业课程增加了新的内容。   正是通过这些美术图书资料的帮助、引导,经过教员的理解、消化、分析,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地安排教程,从而在美术教育中取得了满意的收获。比如,我系装饰、装潢班的部分学生,已能将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利用寒暑假通过社会实践,学用结合,为社会服务。既及时发现自己学习上的不足,同时还得到了一定的经济报酬,从而增强了学生在校期间学好专业知识的信心,懂得了自己如何去学、怎样去学、学些什么的道理,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作用之二:学生的启示学生是美术图书资料的服务对象之一,掌握不同年龄、不同专业、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的借阅兴趣、特点,是高等院校图书资料工作重要的环节。   有的学生,遇到专业基础课中出现的问题,往往会不顾一切地查阅名人画册中的范作,研究他们的技法、造型以至表现方法,及时地用到课堂作业当中去。有的学生在毕业创作时,构思、想法确定之后,往往会犹豫不决、不敢下笔,总习惯翻翻画册中大师的作品,翻翻国内美术刊物中选登的优秀作品,对自己的创作有了信心和勇气。有的学生对画册中作品技法的临摹,学到了大师们在作品中的艺术追求。有的学生看画家的传记文学作品,对自己有所启示和感悟……。   学生时代是长身体、长知识、长思想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最需要大量的书本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也最容易接受书籍中的知识和思想,如何更好地发挥美术图书资料为学生服务,这正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用之三:美术研究、美术创作的“助手”作为高等院校的美术专业教育,走专业教学与美术创作、美术研究相结合的道路,不断提高教员自身的艺术素养,是十分重要的,要进行美术创作与研究,教员仅靠现有的专业知识和创作水准还远远不够。只有从大量的美术图书资料中进行再学习、再研究,才能在艺术实践中得到提高。大量的事实表明,处在知识爆炸的现阶段,科学研究质量的高低,有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对别人已取得的成就的掌握程度。因而,充分运用美术资料,对教员美术研究的提高也尤为重要。#p#分页标题#e#   教员们通过学习、查阅美术图书资料所提供的中外艺术大师的艺术面貌和风格,分析、研究、思考适应自己艺术风格和面貌的优秀作品,从而站在新的起点和高度之上审视自己,为创作出具有崭新的艺术语言,具有个性的新作创作了条件,不能不说,这都是由于美术图书资料起到了十分重要的间接作用和特定的启示。   从另一意义上讲,就美术的特殊性、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而言,往往也还要体现在教员对学生,在美术创作的教学中的示范和表率作用上。教员们自身的创作能力和专业水平如何,与学生的艺术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道是“名师出高徒”,这一点也一直被美术教育所重视,也是一贯强调的不断深化美术教育机制的重要措施之一,实践证明:只有要求教员们在教学的同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拿出好作品,出成果,出成绩,才能进一步带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树立起信心来。优秀学生的美术作品,往往与指导教师是分不开的,学生们对艺术的灵动、启示及艺术个性的发挥,与教师的自身素质有一定的联系,只有充分发挥美术图书资料的作用,形成师生之间良好的美术研究和探讨的学术空气,才能将美术教育推向新的台阶。   西北民族学院美术系的教授、教师们,大部分是全国、全省有一定影响的画家、艺术教育家,许多作品在全国、全省获奖,并在各自专业绘画领域里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他们的美术创作和美术研究的过程当中,对美术传统和现代艺术观念的学习,往往都离不开对美术图书资料的借鉴和参考。比如在油画创作中,油画风格的形成,无论是古典的、现代的、抽象的、具象的,在《世界美术全集》、《世界美术巨匠》等珍贵画册中,世界著名的美术大师们,都以不同的出色表现,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依据,从而使作者在创作当中,对自己作品画风的确立、技法的追求和突破,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在美术理论和美术技法的探索中,美术图书资料同样发挥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中外美术史的学习,美术史当中著名画家的考证,也都离不开珍贵的美术图书资料的帮助。只有本着科学的治学态度,认真学习和借鉴优秀的文化遗产,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虚心学习心态,在占有和消化了扎实的材料之后,才能有锐敏的眼光、独具的慧眼,善于发现问题,并准确地把握问题的实质,使美术图书资料在运用和实践当中发挥作用,变成我们自己的具有一定艺术价值和理论水准的学术成果。我校不少教员在美术理论的探索中,许多论文也都先后参考了不少美术图书资料,从而使自己的见解升华为有一定深度的独到的学术价值,部分理论文章,被学报和部级的学术刊物发表和采用。   展望美术图书资料工作的发展趋势,从当前的现状来看,前景十分广阔,有着很大的潜力。   同时,还应该看到存在的困难,虽然国家每年都能拿出专项资金,保证购置必要数量的美术图书,但同样存在着经费不足的问题。主要原因是目前由于世界性的印刷材料和成本的大幅度涨价,尤其是进口的国外美术图书、画册的大幅度涨价,给美术图书资料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我们相信,随着我国文化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后许多措施的进一步深化,在教学、科研、管理、效益各方面水平的提高,美术图书资料工作也一定会有新的起色

素描学习论文范文3

一、日本动画教育课程内容和中国动画教育课程内容比较

1.中国动画学校的课程

中国的动画专业主要设置在各类大学,包括公立大学,民办大学,学校教育制度分为4年制和2年制。日本的动画专业,主要设置在大学和专门学校。其中大学多为4年制,专门学校多为2年制。大学的动画专业和中国一样,除专业课程外,还包含基础教育课程(公共课)如美学论,外国语等。2年制的大学,如专门学校,主要以专业课程为主,注重学生的实际制作能力,没有基础课程教育。目前,在中国的动画教育在教学实践中,部分学校还没有完整的教育体系,没有使用统一的教材,也有部分学校没有教材。下面就对中国各大学的动画教育的大致教育课程做简单介绍:(1)专业教育课程第1学年素描色彩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线描电影论动画概论第2学年素描色彩透视人物设定运动规律插画场景设计第3学年雕刻定格动画漫画技法3D技术(3DMAXMAYA)网页设计FLASH动画第4学年毕业作品毕业论文(2)基础教育课程第1学年英语古典文学法律基础体育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哲学道德思想修养政治经济学现代文学中国美术史第2学年外国文学外国美术史形势与政策体育思想概论艺术概论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第3学年形势与政策美术学概论邓小平理论音乐简史戏曲鉴赏

2.日本动画教育课程

(1)四年制大学

东京工艺大学动画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专业,东京工艺大学的教育体系有着与动画有关的广泛领域的综合教学理念,在动画学科实行综合的动画教育和研究。主要通过从对传统动画的制作技法的学习和实践制作到数字化电脑技术的运用及表现方法的学习,通过对动画与之相关的广泛领域的详细了解,充实动画知识面,注重综合素质培养。1)专业教育课程第1学年动画特别讲座A(选修)动画概论A(选修必修)动画史AB(选修必修)动画技术论ⅠⅡ(选修)基础演示ⅠⅡ(选修)基础造型实习(选修)动画表现基础(选修必修)电脑基础ⅠⅡ(选修必修)动画Ⅰ(选修必修)剧本基础(选修)动画背景Ⅰ(选修)素描A(选修)基础技法AB(选修)第2学年动画特别讲座BC(选修)发达心理学(选修)电影史AB(选修)动画史CD(选修)漫画论AB(选修)动画心理学(选修)动画构成技法(选修)新媒体AB(选修)素描Ⅲ(选修)3D技术设计Ⅱ(选修)第3学年领域研究(选修)动画特别讲座D(选修)电影构成论(选修)广告媒体论(选修)设计论(选修)著作权制作论(选修)电视节目制作论(选修)电视剧论(选修)动画演示课(必修)新媒体C(选修)动画制作(必修)第4学年毕业创作研究(必修)2)基础教育课程工艺制作艺术学A照片学概论B影像学概论B设计学概论B媒体表现概论B漫画学概论B艺术学B美学美学心理学艺术学色彩学视觉传达论西洋美术史A日本东洋美术史A西洋美术史B日本东洋美术史B造型心理学认知科学艺术学特别讲座美术史特别讲座现代艺术欧美话剧论文艺理论音乐学法学概论社会学概论日本文化史造型基础学图像和数字物理学概论光和视觉俄语英语法语德语外国文学社会和思想等

(2)专门学校

大阪动画学院动画专业大阪动画学院是日本动画学校中具有代表性的学校,向日本的各大动画公司输送了大量的动画人才,其中较多的为动画师。大阪专门学院动画学科的课程是从通过对初级动画技术到高级动画技术的理论学习,再加以实践的自作理论学习,包括基础绘画,色彩,场景画,后期的上色,合成编辑等动画制作过程知识的全方位学习。①对制作现场的现场状况的了解和基本动画知识的学习。一边通过对动画的历史和发展,动画的制作流程等的学习,在这同时,同步开展动画的实践制作学习,如对物体的观察能力的培养,拷贝绘画学习,物体质感的表现学习。

制作现场状况和基本动画的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内容:基本绘画Ⅰ:原画的拷贝学习,中间动画的理解基本绘画Ⅱ:人体各角度的形态,静物素描,动物画基本绘画Ⅲ:对比表现,错觉效果的理解基础教养Ⅰ:动画专业用语的理解,制作现场的现状基础教养Ⅱ:分镜表和动画时间表的理解角色创作Ⅰ:动漫人物素描和人体基本动作角色创作Ⅱ:角色感情表现及演技表现角色创作Ⅲ:动物的动作研究和绘画练习人物表现Ⅰ:人体的结构和人体素描,风景人物表现Ⅱ:动作姿态,人体服饰质感表现:石膏素描,静物素描,风景绘画分层的构成:帧数的对比,构图法,视觉效果角色设计:角色设计及设定a动画制作现场的流程在学习立体感的表现,透视,背景美术的基础上,开始把动作的表现加入到动画的实践制作中。教学课程要遵循动画制作现场的流程来进行。动画实践Ⅰ:分层动画动画实践Ⅱ:摄像机镜头动画动画实践Ⅲ:后期合成,特效动画b把握制作流程,专家现场指导通过策划,剧本,分镜,原画,动画的制作,中间帧,色彩,背景,CG,合成编辑的作业练习,完成一个完整的动画作品。制作演示:动画电影,电视剧版动画的制作过程了解策划,制作:工作进程安排,故事版设计和分镜制作实习Ⅰ:动画制作设备和工具,CG软件的理解制作实习Ⅱ:自创剧本的策划和制作制作实习Ⅲ:数字化电脑应用动画制作c动画制作的CG技术的学习在现场的实践制作中,按照日本动画业界的动画制作流程,开展对CG技术的学习。影像表现Ⅰ:自然物体的动画和质感的表现影像表现Ⅱ:摄像机的指定及特效表现取消基础教育课程。

二、中国动画教育体系的改善和发展

1.教学课程

从课程的内容上来看,中国的动画课程虽然已经有针对专业性的课程,但是与日本的动画课程相比较还相对较弱,就动画的表现技法和技术而言直接对动画有利的专业课程还不够完善。因此,为培养优秀的动画人才,首先,改善我国的动画教育课程的设置是很必要的。我们应该参考世界先进水平的日本的教育体系,开发更有效的动画人才培养教育体系。

首先,我们的教师要不断的提高对动画的认识和理解,加大力度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动画教育的培养可以分为剧作方向的培养和动画制作人员的培养。这就如同日本的动画学校分动画专门学校和动画研究所。动画研究所就是以动画的历史,发展,动画内容等的相关内容为中心,进行理论研究。而动画专门学校是以动画制作为重点,培养动画公司所需要的动画绘制人员,而这个环节的动画绘制人员也是需求量最大的。所以笔者认为,我们的动画教育方向的定位,应该定位于动画制作的人员方向的培养,以培养一个优秀的动画人才应该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为基础,如1素描能力2对物体特点的表现能力3角色演技(外形特征,心理特征,感情变化,剧情发展)的理解力4趣味性的创造力和表现力5故事内容的理解力,把握力和敏锐力6对动作的观察力7对整个工作流程的把握能力,和团结性。应该本着以上条件,开发开设有效的,更为完善的教育体系和教育课程。#p#分页标题#e#

其次,在课程设置上,我国的动画课程与日本相比较,我国的动画课程虽然以涉及到了动画运动规律及原理的课程,但仍然是偏重于理论上的研究,学生实际的动手操作,实践时间远远不足。从之前提到的日本动画学校的课程来看日本的动画实践课是占有很大的比例的,无论是日本的综合类大学还是动画专门学校通常在课程安排上先是专业课的演示课程,也就是我们的理论基础讲解课程,然后紧接着就是专业课程的实践课程。而我们的课程设置里几乎是没有动画实践课程的,大部分的动画学校都是在学生4年级快毕业时才接触到动画制作,然而动画是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揣摩才能掌握到其中的规律和技巧的学科。通过短短的4年级半学期的动画实践是完全不能到达训练的作用的。所以我国的动画教育课程也应该大量投入实践创作中,教师要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能力。认真研究动画绘制方法,帧数的时间把握,把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动画教育目的。

再次,树立正确的动画教育理念,在动画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3D技术,电脑CG技术已经成为了制作动画比不可少的技术。但与此同时一定不能忽略传统的绘画基础教育。据调查统计,日本的动画公司和游戏公司(光荣,任天堂等)在招聘动画制作人员时,仍然以制作人员的绘画能力为首要基础。所以传统绘画能力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要有效的把传统绘画技术的培养和CG技术的有效结合起来。

最后,与日本的动画学校课程相比较,我国动画教育课程接触动画专业的相关课程的时间上相对较晚。从日本的课程设置来看,日本的动画学校无论是综合类大学还是专门学校,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让就直接入正题,直接进行动画概论,制作流程,动画专业用语,动作制作基础的课程,及场景的制作,角色设计等课程。而我们的课程基本在一年级几乎没有涉及到动画专业相关知识,还是停留在传统绘画基础上,传统绘画基础虽然是不容忽视的学科,但也置后了学生接触专业的时间。我们在引入动画专业的学生时,在他们考入大学之前就应该提高对他们的绘画基础要求,也就是说绘画基础要求是他们在高中就应该解决好的问题。在跨入大学校门后就应该尽快让学生接触相关动画专业知识。

素描学习论文范文4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训练;绘画创作;设计素描

在美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基础课程一般包括素描、色彩、装饰画等课程。很多基础课程以写实造型训练为主,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主的基础课程较少。虽然课程作业强调学生的创造性,但是部分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在毕业创作时往往半写生半模仿。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设计素描不仅包含传统素描的造型方法,而且包含许多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可操作性,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在经过设计素描的学习之后,学生对于创作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方法,也对基础课程和其他课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包括当代艺术的发展和美术理论。美术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的基础,而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又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因此,二者完美结合才能实现美术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设计素描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训练在美术学专业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第一,美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体系中缺少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主的课程,大多基础课程以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如,素描课以全因素素描表现方法训练为主。学生长期以造型能力为训练目标,缺少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不利于之后的绘画创作。学生如何创作、创新是绘画创作课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师应在立足本专业的基础上,借鉴一些创造性思维专项训练课程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绘画创作,为学生的毕业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创造性思维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是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多角度、多层次、多结构地思考并解决问题的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单一的,学生需要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中探索和选择。因此,创造性思维具有广阔性、独特性、灵活性等特点。设计素描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贯穿于设计素描训练的每个环节。设计素描中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也因具有科学性、指导性,可以被广泛运用于各类设计、绘画创作。第三,设计不仅是一种创作活动,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设计素描课程是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需求而发展形成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早期的设计素描课以结构的分析为主要教学内容,后来随着有关创造性思维教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设计素描已经发展为融合了创造性思维的一门综合分析的基础课程。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周至禹的《设计素描》为例,这本教材中不仅包含造型能力的写生训练、观察方法的写生训练、结构分析的写生训练,而且包含解构、重构的方法训练,材料的表现方法的训练,等等。这些内容丰富了素描的语言表现力,也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为绘画创作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训练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设计素描》这本书展现的不是狭义上的只为设计专业服务的设计素描,而是具有表现性的绘画素描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设计素描的结合。正如周至禹提出的“大素描”概念:“在一个‘大素描’概念下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选择,这样的素描就会对当代真正的艺术和设计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为,现代设计与现代艺术的联系在当今是前所未有的。”

二、设计素描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训练对绘画创作的启示

1.表象的训练

学生在表现物象的表象时,可以选择完整的物象,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某一局部。学生会通过观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创造性思维训练能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开阔视野,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而不再像以往那样,在教师摆放好静物后选择角度写生。传统素描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其中,造型能力包括明暗、虚实、透视、比例、结构等方面的能力。而在形态的表象研究中,学生可以将这些科学的、理性的造型方法暂时放下,更加注重自身的感知和观察。在这样的体验和感悟下,由于每名学生的情感和喜好不一样,其个体差异性将会被释放,其作品也能呈现出多样化的效果。没有了束缚,学生可以重新回归创作主体的体验和感悟,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也能得以体现。素描不再是程序化的处理,也不再是素描本身,学生通过素描建立一种观察和体验的方式,以表现客观物体,正如中国画理论中的“迁想妙得”,从而达到“物我交融”的状态。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表现出的物象不再是千篇一律、程序化的,而是融入了情感、富有生命力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发现一些被忽视的物象所具有的表现力,挖掘出新的题材,丰富自身的绘画创作题材。

2.肌理的训练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对观察物象的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如照相机、显微镜等。通过这些工具,人们发现了物象表面的特征——肌理。肌理包括质地、光泽、纹理等,是现代艺术表现中重要的艺术语言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丰富的物质生活为创作带来了新的视觉语言。学生可以采用拓印、复印等方式进行创作。教师在课堂中可以介绍一些肌理表现方法及其在绘画创作中的应用案例。以工笔画创作为例,王冠军在表现许多男性人物的衣着时运用了肌理的表现方法,表现出当代男青年的时尚感。学生不能仅仅复制肌理,更重要的是创造肌理,如,通过洗、刮、擦等方式形成肌理。郑力在工笔画创作中运用了揉纸的方法,使画面形成了斑驳的艺术效果。江宏伟的花鸟画创作运用了擦洗的方法,画面表现出静谧的古典美。学生通过创造肌理,可以为今后的创作积累一些视觉经验和肌理制作方法。

3.画面结构的训练

在对物象结构的分析中,学生可以通过延长线、斜线、中轴线等骨架线分割负空间。通过以骨架线切割画面,学生会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形态在空间中的意义,这有助于其把握形体空间在平面中的秩序,从而真正理解构图的重要性。同时,学生也能突破过去的三角形稳定构图形式,探索更加丰富的视觉形式。以现实形态写生为例,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组瓶罐或静物进行表现。这些静物的摆放位置是随意的,因此,学生需要多角度、多方位地观察,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角度,将对象安排在画面中。学生可以根据画面的需要对形态进行拉伸、缩放、夸张处理,并自觉调整形态的间距,以获得画面中的平衡、和谐的关系;同时,利用形态的中轴线、透视线、辅助线、延长线拆解画面中的正负空间,使形态似乎消失在画面中,形态之间的关系由此变成画面的结构关系,自然的空间关系变成画面关系,具象的形态逐渐向抽象形态转化。这个转化并非易事,学生需要根据直觉和分析进行选择,从而建立起新的视觉形式。这个转化过程虽然并不容易,但是通过这样的转化,学生对画面关系和视觉形式有了动态、直观的了解与审视。这将提高学生构图的分析能力和审美判断力,使其建立起自主意识,形成独特的审美方式,为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4.黑白灰的训练

为了丰富画面的关系,加深对画面关系的理解,学生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训练——黑白灰的训练。黑白灰的训练在现实形态和人工形态写生分析中都可以进行。以人工形态写生为例,经过分解后的画面和形态,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分析。运用黑白对比关系能突出画面的主体,黑白灰的面积大小和秩序也会影响画面的主次与形式感。平面化的黑白灰关系可以表现出理性、冷静的画面关系和情感;加入光影的黑白灰会使画面更加丰富,既能塑造出三维的空间感,又能表现出物象的立体感;加入了点、线、面的黑白灰画面会变得更加富有装饰意味。这些不同的黑白灰表现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绘画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发展需要选择,强化训练。

5.材料的训练

传统的素描工具以铅笔和素描纸为主,随着美术的不断发展,美术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对审美的包容性越来越大,对审美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学生不能满足于运用传统的工具材料进行表现,教师应鼓励学生探寻更多的材料语言的表现形式。对材料语言的重视,是现代艺术发展的趋势之一,也是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途径之一。只有不断探寻新的材料语言的表现形式,才能创作出更加丰富的艺术作品。同时,对材料语言的探索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和灵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经过艺术教育几十年的实践和发展,艺术院校中开设了越来越多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设计课程。这些课程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更具有专业性,但是在艺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学科之间的融合趋势已经日益凸显。美术教学的基础课程需要融入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从近年来的美术大展中也可以看到,许多绘画创作已经融入了一些设计元素和现代元素。绘画创作的发展必须紧随时代的发展,这样才能创作出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优秀作品。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是时展的需求,也是让学生适应时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周至禹.设计素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丽婷.图形联想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涂超.绘画性素描与创造性素描的对比研究.大众文艺,2011(13).

[4]常雁来.创意思维在设计素描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艺术评鉴,2017(5).

素描学习论文范文5

关键词:石刻;造型艺术;公共艺术;环境设计专业;素描教学

一、艺术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

艺术设计素描和传统素描都是利用黑白对比关系进行形体塑造,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训练目的、教学内容、表达方式的不同。首先,训练目的不同。传统素描的训练目的主要是锻炼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强调对光影的表现和对明暗关系的恰当处理,注重透视与虚实;艺术设计素描更注重对设计意图的表达,强调画面构成和符号化的图形表现。其次,教学内容不同。传统素描的教学内容主要按照石膏几何体、静物组合、石膏像、真实人物写生训练的顺序开展,由易到难地进行形体塑造练习;艺术设计素描的教学内容要求与专业方向结合,针对性更强,要求学生大胆采用夸张、变形、抽象等手法进行画面构成组织,以此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创新意识和审美意识。第三,表达方式不同。传统素描教学以教师讲授绘画经验为主,强调绘画技法的练习;同时,教师在课堂训练中应注重对学生的示范指导,在画面表现方面注重形体视觉效果,强调采用明暗层次关系表达对象的体积感和细节层次感。艺术设计素描则强调设计专业的专业性,目的是通过理解、分析呈现各种对象的结构关系,弱化明暗关系,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尺度,运用明确、简洁的线条表现形体结构与空间感。

二、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对素描教学目标的要求

环境设计专业需要在素描教学中强化学生的造型能力,提高学生对造型规律的认知程度,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空间重构能力。首先,该专业要求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较为严谨,因此,教师在素描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空间重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在接下来的专业学习中开展有效的设计。其次,环境设计专业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教师在素描基础教学中,需要通过素描基础训练培养、锻炼学生把握所观察物体的相对尺度、材料质感表现以及基本透视关系的能力。这样才能够为学生环境设计专业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环境设计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而优秀的地域文化是创新的重要源泉。在素描教学中,学生的训练对象不能仅限于几何体、石膏像、生活用品等,教师要让学生更多以石刻、建筑、传统园林等文化遗产作为训练对象,以此引导学生探析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促进学生对传统艺术的认知与表现。本土化设计是未来我国环境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教师应通过素描基础训练,让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根植于传统艺术的沃土,较早理解传统艺术的美学特征,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审美能力。这对于学生今后学习、运用环境设计专业理论知识大有裨益。

三、石刻造型艺术在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素描教学中的应用

川渝石刻造型艺术根植于民族文化,作为历史文物被保存下来。从当代设计艺术的视角看,石刻造型艺术可被列入公共艺术范畴。石刻造型艺术的形式感营造方式、构成关系处理、对美学原理的运用,表明其与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此,将石刻造型艺术引入环境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研究石刻造像图式在素描教学语境下的应用,能够丰富素描课程教学内涵,为素描教学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具体而言,石刻造型艺术在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素描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在公共艺术欣赏方面,教师通过让学生认知、分析石刻造型艺术,一方面能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传统石刻造型艺术的基本规律与表现形式;另一方面,能启发和开拓学生的形象思维、创造思维,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石刻造型艺术的构成形式将传统素描专业练习从以往较为枯燥的训练中解脱出来,使学生能够通过石刻造型艺术的公共艺术语言认识、欣赏、感悟、挖掘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寻找艺术表现的真谛,继而综合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知能力。这样既达到了提高学生造型能力的目的,又培养了他们对民间美术的情感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其次,在空间思维能力方面,教师引导学生以打散、解构、重组的方式表现石刻造型元素,可让素描基础练习更具针对性,符合环境设计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空间想象能力、造型感知能力、形体塑造能力是环境设计专业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将单纯的素描造型技能训练向多元化的设计基础能力训练的方向转变。在素描练习中,对川渝石刻造型艺术的传统构成形式进行置换、重构,对原有石刻形象进行全新的素描表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创造能力。

四、传承石刻造型艺术的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素描教学实践

在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立足于环境设计专业的特点,以川渝石刻造型艺术为对象,引导学生通过提取、重构的方式提炼画面元素,并结合环境设计专业的图说表达方式,形成具有全新视觉感受的画面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对石刻造型元素进行取舍、重组,运用基本的构成原理组织画面,以点、线、面作为绘图要素,可在局部细节刻画中沿用写实的刻画方式。教师可以通过点、线、面构成训练帮助学生初步接触、理解设计美学,启发学生对环境设计的思考;同时,通过描摹石刻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使学生学会从传统文化中发现、传承形式美,进而从思想文化层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具体教学分以下两个环节实施。第一个环节,教师将课堂延伸到实地,组织学生到现场考察,测量数据,并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手段进行多视角拍摄,收集素材。教师组织现场讨论,引导学生从环境设计专业的视角理解石刻造型艺术。考察结束后,学生回到课堂整理素材,形成石刻造像视觉笔记,构思创作方案。第二个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展石刻设计素描创作。学生以典型的视觉图式为对象,分析其图式语言和构成关系,阐述基本构成原理的运用方法,并借助素描课程教学平台,以石刻造型艺术的视觉图式为对象,提升造型表现能力。首先,完成川渝石刻造型艺术造型的写实素描。写实能力是造型能力的基础,此阶段主要让学生认识、感悟石刻造型艺术优秀作品的造型语言,着力于让学生的眼、心、手和谐统一。其次,完成川渝石刻造像设计素描综合表现。此阶段是在前一阶段基础上的提高训练,主要引导学生运用设计基本构成原理、设计图说表达以及材质媒介,进行设计素描实验性综合表现,着力于培养学生运用点、线、面等抽象性符号表现对象的能力。最后,对习作画面的空间感、秩序感的表现提出要求。此阶段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对形式美的创造能力。这些能力的初步养成,将为学生之后的环境设计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五、结语

在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素描教学中,教师以川渝石刻造型艺术为素材,一方面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创新应植根于优秀的传统地域文化;另一方面,川渝石刻造型艺术作为公共艺术的典范,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特别是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基于此,教师应以川渝石刻造型艺术作为切入点,将基础素描课程与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将石刻造型艺术引入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素描教学,能够丰富目前素描教学的训练模式,为素描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使素描教学更加适应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林从华.解读巴蜀摩崖石刻建筑四大基本特征.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4).

[2]王沁豳.重庆公共艺术创作的地域性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刘凌.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研究.艺术科技,2016(12).

[4]刘璟.关于设计素描教学的若干思考.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8(10).

素描学习论文范文6

我国部分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在素描教学中,往往沿用绘画专业的素描教学方法。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素描课程不但课时比绘画类专业少,而且在教学目的上因专业的差异而与绘画专业有所不同。为了使素描课程能更好地与专业设计相结合,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描造型能力和艺术素养,为专业设计服务,文章对环境设计专业的素描写生教学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素描写生;教学;改革

素描写生是环境设计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不仅能训练学生的观察方法、表现技能,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时代在发展,其对设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环境设计专业的素描课时有限,因此,针对环境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现状进行有效的改革势在必行。笔者所在学院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一方面进行课程内容的调整,加大建筑和风景写生的分量,去掉石膏像写生内容,只保留静物写生和风景写生。静物写生所占课时较少,只要起到从高中阶段到大学阶段的过渡、从整体画法到局部画法的衔接作用即可。另一方面实施针对性教学。下面详细谈谈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先单项练习,再画全景式风景

在素描基础不够扎实的情况下进行风景的全景写生是较为困难的。教师可让学生先进行单项练习,不贪多求快,先在单项练习中画好重要的内容,之后逐步扩大写生范围,加大难度。在这些内容中,建筑物、树木、石头素描写生是学习的重点。教师在每项单项写生练习之前进行理论讲解、示范,说明难点与易犯的错误。如,在树木单项写生中,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树的画法:画树之前要注意多观察,多找角度,不要急于动笔,在各个方面应做到胸有成竹。画树干时应注意观察光线的来源,分析明暗的变化,光线较平均时要有意识地加强变化,体现出一定的立体感;对于树木的表面纹理不能看一点画一点,要善于抓住纹理特点,根据特点去画。画树枝时要注意观察树枝是对生、错生还是丛生;用笔要光挺、流畅,体现出枝条的弹性;对于树枝的前后关系要注意轮廓线的虚实和明暗对比,交叉处要有意识地拉大树枝的前后空间。同时列举学生易犯的错误。画树叶,树叶稀疏时,树枝画得好坏尤为重要,注意树枝穿插好看、疏密有致,笔笔到位,不能潦草行事,树枝画好后再加上一片片树叶;树叶浓密时,可以采用A画法,先浅些画出大的外形和大的明暗,再加上具体的树叶形状,画树叶要善于抓特征,也可以采用B画法,一开始就画具体的叶片,注意前后虚实,再加深暗部,处理黑白灰关系。同时列举学生易犯的错误。此外,还有树木的近景画法、中景画法、远景画法。

二、局部画法

刻画局部,看似是让学生死抠细节,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深入细致地观察,改变学生以往粗略的观察习惯。以往学生观察物体往往不求甚解,对一些细节视而不见。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观察,集中注意力思考,避免心不在焉。这样能让学生掌握细致入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当然,教师也应强调画局部时不能忘了画面的整体,对整体的效果一定要心中有数,时时要从细节走出来观照大局。在一幅作品中,整体是基础,细节是关键,没有细节的画面是不耐看的,没有整体的画面是支离破碎、没有美感的。在具体表现上,应要求学生在排线时注意短、浅、细、密。另外,建议学生按照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作画顺序一次完成,而不是以整体的画法全面铺开。

三、线为主,面为辅

苏式素描往往是面为主、线为辅。而设计类专业的素描有其特殊性,物象结构的表现更为重要,线的运用更为广泛。因此,教师要求学生采用线面结合,线为主、面为辅的表现方式。教师详细讲授线的深浅、虚实、粗细、质地软硬与线的穿插关系,避免学生写生时轻率潦草。特别是在画众多树枝时,有的学生往往不仔细观察、思考,草草画上很多线条,既无树枝的质感,又无树枝之间的空间感,这样学生更无信心面对画面。教师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充分领会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谙熟于心,运笔时笔意灵活,注意线的节奏感和轻重虚实。

四、风景摄影照片的运用

在写生之前,教师要求学生准备若干张清晰的风景照片,临摹摄影图片的难度比写生要小。临摹照片可作为写生之前的过渡,也可在下雨不能外出写生时采用。展示历届学生的优秀作业供学生参看,更容易起到榜样作用。此外,教师在QQ空间精选出不同风格流派的素描写生作品,附上详细作品说明,供学生平时参考学习。教师还建议学生在临摹照片的过程中或完成后把摄影照片用Photoshop进行素描或其他艺术效果的处理,以供对比参考,这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表现技能,促发学生的想象和对不同画面效果的把握。

五、模糊习作与作品的界限

以往的素描写生教学往往把习作和完整作品的概念截然分开。对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在每张作业动笔之前都要认真构思,认真选景,要有作品意识,不能把作业仅仅当成简单的作业完成,交由教师打分了事,而应为自己完成一幅完整的,可以用于装饰、展览、参加比赛的绘画作品。这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是学院教师作的粗浅尝试,有不足之处,有待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创新是教育的发展方向,艺术教育将日益重视学生创造意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素描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其进行教学探索和改革,能够使基础课程更好地为专业设计服务,对提高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质量、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素描学习论文范文7

关键词:美术基础;美术素养;技能;文物修复

文物修复美术基础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素描,二是色彩,三是立体造型。文物修复工作者的美术能力、素养对修复技艺水平与文物修复的质量均有重要影响。然而,部分文物保护与修复相关专业,如文物保护技术、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等专业其学科门类为历史学,一些专业往往不重视美术基础等课程的开设,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毕业生从事文物修复实践相关工作。基于以上原因,在中国传统文物修复师徒制模式的启发下,文章针对文物修复相关专业开展美术基础教学进行论述。

一、素描能力

素描是绘画的基础、绘画的骨骼,素描创作一般从石膏像入手。以石膏像作为初始阶段的教学内容,其优点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石膏像是白色的物体,便于学生观察人物头部形体结构的转折关系与层次差别。其二,石膏像是静态的,对于初学素描写生的学生而言,这为他们细致、耐心地观察、描绘对象提供了便利。淡化了的人物肤色、毛发的各种差异和变化,会使学生更为直接地感受、理解对象的形体与结构的本质。此外,石膏像通常是翻模欧洲古代艺术大师或东方艺术家的经典雕刻作品,这些雕像本身已经过雕刻艺术家的概括、归纳、强化处理和表现,人物的形象特征、结构关系较为强烈、鲜明,动态与情绪较为生动,富有感染力。在石膏像印写生训练中,这种对象本身就是很好的艺术范例,能够为学生提供结构、形体与层次上的示范。在素描练习的过程中,目测定形的主要目的是训练修复人员的观察和造型能力,从而提高修复人员对文物纹饰的刻画水平。经过素描训练,修复人员对形体比例的目测能力可得以提升,能够更加生动地刻画纹饰线条。素描利用黑、白、灰控制整个画面的明度,其特点是对颜色明度的控制。在文物配色中,修复人员也可以利用黑、白、灰控制明度。这样的方法可以让修复人员在修色中较为精准地判断颜色的明度,降低调色失误的概率。

二、色彩能力

对于色彩的学习,学生首先要学习的就是色相。色相最基本的知识就是12色相环,色环上每两个呈180°相对的颜色为对比色,其调和在一起为灰色,如红加绿、蓝加橙、黄加紫等。其次,学生要学习的是色彩关系。色彩关系就是画面上任意两块颜色之间的明度对比、纯度对比、色相对比。色彩明度指色彩的亮度或明度,颜色有深浅、明暗的变化。色彩纯度指原色在色彩中占据的百分比。纯度最高的色彩就是原色,随着纯度的降低,色彩就会变暗变淡。纯度降到最低,色彩就失去色相,变为无彩色,也就是黑色、白色和灰色。在文物补配颜色过程中,色彩的属性变化至关重要。色彩调和法则认为,按照一定秩序变化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可以使混合后的颜色更加和谐。一般的方法是在调颜色时从纯度高的颜色调起,这样调比较暗的颜色时只要降低纯度即可,原来调的颜色还能用上,不用频繁洗笔。所谓“降低纯度”,简单说就是使这块颜色变灰。因此,在降低一个颜色的纯度时,应先考虑加本身颜色的对比色,但要谨慎地往里加。在修复中全色时,学生需要注意三点:一是任何颜料都有其材料上的局限性,不可能调出和临本完全一样的颜色;二是颜色在湿时和干了之后显色是不同的,全色之前要对所用颜料足够熟悉,并在做过实验之后再全色;三是色彩关系要画准确。

三、立体造型能力

立体造型能力与前两种能力存在一些不同,区别在于素描和色彩是平面的。同时,立体造型也是素描和色彩的综合与升华。青铜器、陶瓷器的器物种类繁多,造型种类也十分丰富。对于文物修复而言,翻石膏模对立体造型的要求较高,在第一步塑泥模(图1)时,就要求泥模必须和原文物等比例,整体的长宽高、腿长、腹宽、在什么位置都要一模一样。这就要求文物修复专业学生系统学习立体造型,并且获得一定的学习成果,以满足文物翻模的要求。翻模也需要由简单到复杂,在文物上是不能直接用石膏或胶翻模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由简单的器型开始,先翻简单的,再翻复杂的。最开始翻的东西可以是四方块,这可以让学生学习翻模的方法,之后慢慢翻复杂的器型时也是把模子简化成四方块。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准确掌握立体造型。

四、美术技能在文物修复工作中的应用

美术基础在文物修复工作中的应用案例很多,下文仅以青铜器、陶瓷、书画为例阐述。

1.以青铜器为例

在青铜器翻模的开始阶段,即捏泥模这一步,素描基础就尤为重要。捏泥模需要对比复制的原始文物的大小,按照同样的尺寸比例塑型,或者需要对照书中的照片与书中的尺寸要求捏制。但是部分学生在学习之初往往容易忘记尺寸,按照自己心中的尺寸捏制,最后捏出的泥模大小高矮与实物不同,这样翻出的石膏模型也出现了变形的问题,失去了复制文物的意义和初衷,是不可取的。其实,捏制泥模是对学生的素描功底的考验。在素描练习过程中,学生往往需要画一笔看一眼石膏体,在捏泥模时学生也需要这样反复核对,以保证泥模与实物的一致性。学生不仅需要反复核对,而且要像素描一样,做到心中有一个中心、有一个尺寸,这样才能使复制出的东西与实物相似。在学习了美术基础后,学生在翻泥模时心里往往就会有一个尺寸,按照这个尺寸捏出的泥模和实物就会很相似。修复中的一个步骤是给文物做旧(图2),由此可见颜色在青铜器修复过程中的重要性。这一环节需要修复师对于颜色有较强的辨识能力,因为每一件器物的颜色不同,做色的步骤也不同,需要调出的颜色自然就不同。有的颜色亮一些,有的颜色纯一些,这需要修复师作精巧细微的调整。

2.以陶瓷为例

在陶瓷器修复中,全色是十分重要的步骤,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修复工作的质量。这要求修复者应具备相应的美术基础、审美知识与鉴赏能力。陶瓷器上色分为三个部分:基色、纹饰和罩光。在这三个部分中,修复师在调色时都需要注意颜色的色相、纯度和明度。陶瓷器基本的上色技术分为笔绘和喷涂。笔绘是将颜料加水稀释,经过几遍甚至几十遍薄涂,层层叠加,使每一层颜色互相渗透、混合,逐渐形成理想的效果。这种技法层次丰富、过渡自然、质感逼真,可使画面的色调较为统一。这种方法适用于小面积全色。喷涂是将调制好的颜色放入喷笔或喷枪,喷涂时喷笔或喷枪与器物表面呈直角平行运动,距离器物2cm至5cm,利用按压时的轻重控制喷涂量。喷涂法可使颜色平整、自然,没有上色痕迹,适用于大面积全色。根据陶器和瓷器表面的特性,在全色调色上运用的色彩原理不同。陶器根据胎质分为夹砂陶、泥质陶、铅釉陶等,其表面粗糙程度和光亮程度不同。陶器上色调色时,需适当降低色彩明度,笔绘时笔触要顺着表面纹理,注意颜色深浅变化,上色后根据陶器质地的需要打磨表面降低眩光,铅釉陶需要适当覆盖釉层。瓷器根据胎质可分为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粉彩瓷等,胎质不同,上色时颜色纯度和明度就不同。早期的青瓷、白瓷等颜色纯度和明度较高,在上色时需要注意多观察器物原本颜色的变化。对于青花瓷、五彩瓷这种带有纹饰图案的瓷器,需要事先打稿绘制出缺失的纹饰,可以直接临摹或者用硫酸纸复制。对于带有裂纹的哥窑瓷器等,同样需要将裂纹笔绘或轻微刻画出之后上色。对于青花瓷、釉里红瓷等,在给纹饰上色时要注意晕染效果,使纹饰的呈现效果更加灵动。对于带有斑点的建窑茶盏、兔毫盏等,在上色时需要采用弹拨的手法,使颜料呈现点状发散。综上所述,每一种陶瓷器文物的修复对于颜色、造型以及审美的要求都很高,修复人员需要采用不同手法修复文物。如果修复人员缺乏一定的美术基础,往往难以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3.以书画文物为例

绘画类文物的修复和复制对颜色也具有较高的要求。如书画修复中的全色、补色要求修复人员对颜色有敏锐的感知和辨别能力。这样可以保持文物修复后画面的完整性、美观性。全色是古书画修复中一项非常细致且技艺难度较高的工序(图3)。要想使全色后的部位与原画浑然一体,修复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绘画技巧,以及对色彩敏锐的判断力和鉴赏能力,同时应具备基本的书画理论知识,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画派的风格及特点。如果修复人员不具备这样的素质,盲目接笔、全色,往往会弄巧成拙,造成对书画作品的二次伤害。古旧书画全色工序需要根据画心主色调、画意调色,修复人员需要遵循宁浅勿深的原则进行全色,颜色偏浅时可以将颜色反复多层覆盖,根据实际情况调色。在颜料选用上,多用石墨、赭石、藤黄、花青等颜料。因此,修复人员要对各种颜色的特性有一定的了解,没有这个基础,就难以做好全色工作。同时,修复人员还要准确掌握色相、色度、色性和复合色调配及比例,了解光线对色彩的作用。修复人员一般在自然光环境下进行全色。

五、结语

部分以历史学为背景的文物保护与修复相关专业,往往忽视了美术基础教学的重要性。文章根据传统文物修复的经验,阐述了文物修复过程中常用的美术技能及相应的要求,并举例说明青铜器、陶瓷、书画保护修复中应用到的技能。

参考文献:

[1]杨东.高校学生的美术素养现状及提升途径探析.新西部,2019(9).

[2]申翔鹏.配色与素描技法在陶瓷文物保护修复中的应用——以“南澳Ⅰ号”出水文物酱釉堆塑双凤纹六狮系瓮为例.客家文博,2017(4).

[3]张阿妮.如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研究——浅谈本土美术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中),2019(2).

[4]孙灿城.一枝独秀不是春——高中美术教学中“技能素养”与“美术素养”的关系.美术教育研究,2014(19).

[5]王红梅.书画修复中的全色艺术.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1(2).

[6]俞蕙,杨植震.古陶瓷修复基础.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素描学习论文范文8

摘要:

进入21世纪,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的使用。这一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改变了高等教育的传统授课模式,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授内容,增加信息传递的渠道,得到高校和教师的认可和欢迎。但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化,多媒体教学出现一定的弊端,如课件质量不高,教师多媒体应用技术欠缺,多媒体技术应用范围局限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就多媒体应用模式在高校教育中的发展提出新的思路。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模式;高校教育

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课堂中的出现和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单一语言和文字单项输出的扁平式教学方式,形成声音、图像、影像语言、模型等立体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和授课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教学的双向模式,提高教学效率。目前,使用PPT幻灯片、教学影片等,借助电视和电脑屏幕、音响、投影仪等传统多媒体媒介,对学生开展教学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具有颠覆式影响。随着这一模式的广泛应用,近几年,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高校教育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弊端。

一、高校传统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弊端

1.刻板追求多媒体教学的覆盖,忽视高校多元化课程类型的教学需求。

与中小学普及知识教育不同,高校教育作为专业理论教育,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对教师教学手段的要求是不同的,人文社科类课程、艺术类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等对专业教学方式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对不同专业学生所设计的基础理论类课程和应用操作类课程所需要的教学方式也应有所不同。面对如此多元化的课程类型,统一要求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显得教条与欠缺合理。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学辅助手段之一,只有与教师的黑板板书、语言描绘、手势比画、模型展示、实物演示等方式协调统一,才能达到授课效果。现在,存在部分学校强调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刻板追求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各个专业的使用,忽视学科专业特点和其他教学方式的综合使用,影响教学效果。

2.单一倡导多媒体教学形式,忽视教学课件内容质量和学生接受情况。

多媒体技术的使用门槛较高,要对专业技能有一定的掌握。虽然高等院校教师要求接受媒体技术培训,但由于培训时间短,内容浅,教师专业背景不同,大部分专业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只停留在初级入门阶段,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质量一般。有的教师甚至直接从网络上下载,或者将其他类似课程的课件拿来使用,极大地影响授课质量。在相关调查中发现,有的多媒体课件缺乏科学设计,忽视学生感受,加入过多的影音元素、动画效果,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甚至影响大学课堂的严肃性。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仅仅将课本文字复制粘贴到幻灯片中,讲授过程中文字过多,翻页过快,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接收。有的教师,为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喧宾夺主,忽视教学内容。这严重影响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3.狭隘定义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忽视多媒体技术在其他教学环节的应用。

当前,很多高校教师的教学观念中,多媒体教学是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幻灯片和教学影片,这对多媒体教学的定义极端狭隘。仅仅是课堂上的“多媒体”,绝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技术现代化。一个专业的设计是多层次、多环节的,除了课堂教学,还有实践实习、课外讨论、作业论文、实验操作等环节,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体现在课堂授课中,更多地要延伸至课堂外,使得多媒体技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

4.片面要求教师对多媒体方式的使用,忽视对教师多媒体技术的培训。

当前,部分高校将是否应用多媒体教学,作为考核教师的指标之一,鼓励教师尽可能地使用多媒体教学。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主要从事教学并成为骨干教学力量的教师年龄大多在40岁到55岁,多年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使他们形成一套固定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使用,骨干教师思想上有抵触意识,强行使用可能会影响授课教学,而普通高校整体教师队伍忙于专业的教学科研,很少统一组织定期教学技能培训,即使开展培训,往往只是一场简单的讲座或观看教学影片,对提升教师技能,效果极其有限,这也会影响课件制作质量,使多媒体教学效果流于表面和形式。

5.多媒体技术本身存在的局限性。

不同于传统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为保障多媒体教学的顺利实施,各高校需要一定的设备基础和技术支持,教学设备的维护和更新,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停电、计算机故障、网络速度,甚至教室光线都可能影响正常教学实施,有时甚至出现开课多时,教师仍在修复计算机系统或移动硬盘的情况,严重影响教学进度。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知识传递的桥梁,往往模式统一,缺失情感,即使画面精美或效果优良,也无法取代教师人性的讲授、随性的课堂发挥和与学生的互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虽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它仍然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我们必须让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开辟新的思路,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高校多媒体教学模式发展的新思路

1.树立正确的教学新观念。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特色,设计教学方案。

多媒体技术仅仅是大学课堂众多教学手段中的一种,课堂教学重点还是要以讲授为主,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理解讲授内容,切不可本末倒置,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正确地制作、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继承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学为主的教学思路。课件制作要以教学内容为重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符合学生学习特点为基本要求。针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特点,设计有特色、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聚焦教学目的,明确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工具角色,使其在教学环节实现作用最大化,效果最佳化,提升教学效果。

2.加强教师队伍教学技术技能培训,熟练灵活地使用各类多媒体设备。

大学课堂教学中,大部分非计算机专业教师要想制作水平较高的多媒体课件比较困难,有的教师只能使用“PPT”制作简单的提纲资料,多数教师的多媒体技术和理论水平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加强教师多媒体技术能力培训,是做好多媒体课程教学的关键。高等院校要重视和加强对教师多媒体制作技术的培训,从基本原理、课件制作基本知识、教学资源的检索收集、新媒体设备的使用等方面入手,加强对教师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应用的培训,使教学方法和技能同强化专业知识同等重要,让多媒体课件内容符合课堂教学情境,让大学教师熟练制作较高水平的多媒体课件,操作课堂中的各种多媒体设备,在教学过程中一气呵成,有机统一。

3.改善教学团队管理和教学资源建设,加强团队多媒体资料的统一规划、管理和共享。

改革现有教学团队管理体制,改善高校教师中“各自为战”的现状,加强学科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形成教学科研梯队。在教研团队中,可由技术能力强的教师负责课件制作,学术水平高的教师负责理论把关,教学经验足的教师负责内容设计,团队合作,设计出适合本专业教学,让学生接受,能确实有助于教学实施的精品课件,并将这些课件在团队里共享,保障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有助于新进教师的成长和教研团队的形成。

4.深层次、多方面地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学校教学设施和教学方式的全面改革。

在高校教师中革新多媒体教学观念,突破对多媒体教学即“PPT”加投影仪的狭隘理解,同时使“多媒体教学”这一观念走出课堂,让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以外的其他教学环节发挥作用,如校园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网上作业系统、线上学科讨论、专业报告会网络直播、客座教授远程授课系统、学生网上学习小组、网上师生资源库共享系统、精品课程专业学习网页等。随着移动媒体和互联网+概念的流行与应用,也可将新媒体应用到教学中去,制作相关课程APP,让学生可下载,并在课堂以外进行学习和互动。师生还可以建立课程公众平台,实现手机考勤和作业提交,通过教育网实现不同学校同专业之间的教学互动和学生交流等,让现代技术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三、结语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使用,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趋势,是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最有利的方法和手段。面对计算机技术、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高等院校应更新观念,理性面对,合理设计,充分利用,让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地提升效果,在高校教育中最大地发挥促进作用,更快更好地促进我国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实现。

作者:张君霞 单位: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参考文献:

[1]尹敬齐.多媒体技术[M].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史育英.试谈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兼谈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6).

[3]王鲁梅.多媒体在大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科教导刊,2012,(10).

[4]荣曼生.普通高校多媒体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5]刘和海,王清.高等学校多媒体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教育与现代化,2006,(12).

[6]荣曼生.论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J].教育信息化,2002,(4).

第二篇:高校多媒体教学虚拟化技术应用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高校教学中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现状,通过虚拟化技术中的桌面虚拟化和应用虚拟化解决日常教学管理中存在的操作系统更换,教学应用软件频繁安装、教学资源的需求和管理不协调等问题,从而减少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的维护和管理工作量。

【关键词】

虚拟化技术;桌面虚拟化;应用虚拟化;多媒体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深入展开,以互联网为依托的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育等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越来越多,并且随之需要的硬件设备,设备管理和维护,软件安装、升级及卸载等问题也越来越多。

1传统多媒体教室存在的弊端

现在大多数多媒体教室都采用胖终端,即我们所说的主机、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组成的计算机。学生去多媒体教室上课时直接在本地计算机上操作,教室中每台计算机基本上都是同样的操作系统和同样的软件环境,而不同的上课老师有可能需要不同的系统,每节课需要的软件资源也都不一样。整个多媒体机房的所有计算机都被管理人员安装了任何一位老师所需的软件程序,对于新购买的计算机还可以承担这种多软件负荷,而有些旧的计算机无法运行这么多软件,从而导致软硬件故障,管理人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重装系统和相匹配的驱动程序,不仅操作管理麻烦,而且减少计算机的使用寿命。目前高校校区多且距离较远,多媒体教室也随之分散较远,若要实现各多媒体教室管理方便且及时,学校就必须要增加机房管理人员人数,并且需要定期对机房内硬件设备进行检查维修,还需要对计算机上软件进行更新和清理。因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使用计算机的方式各不相同,各高校多媒体教室无法实现统一的标准化管理和维护,管理效率低下。以上分析的问题终究归因于计算机分布分散,使用桌面虚拟技术可以将全校多媒体教室内的计算机进行统一后台管理和维护,使用应用虚拟化技术可以减少计算机臃肿的负荷。

2虚拟化技术及其应用

虚拟化技术就是将原本运行在真实环境上的计算机系统或组件运行在虚拟出来的环境中,并且可以在这个虚拟环境中获得与真实的环境一模一样的效果。比如:可以在一台底层物理机上虚拟出来多台虚拟机。虚拟化主要分为服务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应用虚拟化和桌面虚拟化。

2.1桌面虚拟化

桌面虚拟化就是将原本运行在本地电脑安装的桌面系统在后台数据中心进行统一部署分配和管理,使用者可以通过任何一种设备,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时间访问属于自己的桌面系统环境。其原理是将远端的“操作系统”通过网络和虚拟交付协议推送给各个“客户机”。虚拟桌面的搭建过程:

(1)在物理服务器上安装ESXI系统;

(2)在物理控制计算机上安装VMware虚拟软件;

(3)在VMware下安装windows、Linux等教学中使用的操作系统。

在后台控制中心部署完成后推送到每台物理PC机上,教室和学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自己的操作系统。例如当教师和学生使用Linux操作系统,可以直接在教室瘦终端上全部使用虚拟出来的Linux操作系统。

2.2应用虚拟化

应用虚拟化就是将原本安装在本地计算机操作系统上的应用软件程序在后台终端服务器统一运行和管理,使用者可以通过任何一种设备,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时间访问属于自己的应用软件环境。其原理是将远端的“应用程序”通过校园网络推送给“客户机”。各高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同一个机房教室,每节课的学生和教师都不一样,使用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也随之不同。对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一般使用的都是windows操作系统,而不同的年级使用的应用软件都不相同。大一的学生上课去多媒体教室使用的Photoshop和Authorware等软件,大二的学生使用的是premiere和flash等软件,大三的学生使用的是3Dmax和全景图等软件。但是学校分配给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多媒体教室有限,在传统多媒体教室,每台PC机上必须同时装这么多的软件程序,教室硬件资源又比较陈旧,长此以往,对硬件有一定的损坏,学校必须重新购买硬件,且需要重新装系统和驱动程序。应用虚拟化可以为每位学生提供特有的软件组合,学生可以登录自己的学号和密码进入属于自己的应用程序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使用相应的软件。

3总结

虚拟化技术为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和维护起有效的促进作用,为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节省了工作量,提高了课程教师的教学效率。桌面虚拟化和应用虚拟化解决了高校多媒体机房胖终端所面临的问题,为虚拟化技术在高校的普及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作者:肖现芳 李梦凡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邓少华.桌面虚拟化技术在多媒体教室管理中的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1):34+37.

[2]于锋,张海波.论桌面虚拟化技术植入多媒体教室管理的效能[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13(2):60-63.

[3]衣勉.虚拟化技术在多媒体教室的应用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9):57.

[4]杨锋.桌面虚拟化在多媒体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23):181-182.

第三篇:高校素描多媒体教学软件实践

摘要:

素描多媒体教学软件是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产物,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体现。素描多媒体教学软件对于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以素描课程为例,分别从素描多媒体教学软件及其相关概念、素描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素描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研究目标、素描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研发及应用等五个方面对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软件;素描课程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过去的很多设想慢慢的都能得以实现。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发的教学软件已经在众多高校得以应用。素描课程作为绘画及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也需要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将多媒体教学软件应用于素描课程教学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一、素描多媒体教学软件及其相关概念

多媒体教学软件不仅能替代教师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黑板、粉笔等工具材料的作用,还能让传授知识的过程更加直观、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想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发出优质的教学软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多媒体技术、素描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相关概念。

(一)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信息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动画、视频等类型,每一种类型的信息又有多种文件格式。[1]多媒体技术是指用户应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形、视频、音频等素材进行处理和管理,使用户可以和计算机进行实时信息交互的一种技术。多媒体技术现在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教育、娱乐、游戏、金融、家庭、通讯等。多媒体技术的特点首先是能将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其次能进行交互操作且能通过网络进行传输。

(二)素描多媒体教学软件

素描多媒体教学软件是指应用多媒体技术,依据素描课程的教学目标,表现素描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策略的一种计算机教学程序,它能对教学信息进行储存、传输,能让师生进行交互操作和沟通,还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交流和评价。

二、素描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958年,美国IBM公司沃思顿研究中心开始尝试将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理论应用到计算机上,并设计了全世界第一个计算机教学系统,标志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产生。[2]在我国,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研究起步较晚。197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了教育技术研究所,专门从事计算机辅助教学方面的研究。目前国内的众多高校都开展了有关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研究,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分布式飞机模拟方面的应用;浙江大学在建筑方面进行虚拟规划、虚拟设计的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在人机交互方面有很好的成果。目前,多媒体教学软件普遍存在下列的问题:部分多媒体教学软件基本上就是课本教材的翻版,只是简单的将书本教材做成了电子版;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技术含量不高,软件的效果不够真实,缺乏说服力;多媒体教学软件缺乏教学理念的支撑,部分教学内容和安排不太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也缺乏可操作性。但是通过查阅资料和数据检索我们发现基于信息化手段开发多媒体教学软件,将其应用于素描课程教学并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尚无,这为本论文提供了可尝试的研究空间。

三、素描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研究目标

针对素描课程的教学内容开发多媒体教学软件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可以减少授课教师的工作量,降低教学强度。同时也能帮助解决很多偏远地区缺少专业美术教师的困难。将素描多媒体教学软件应用于课堂教学,可以丰富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传统素描教学方法多为临摹和示范,有了素描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众多的教学手段,如:实验法、现场演示法、讨论法、参观学习法等。该素描多媒体教学软件具有更换场景模型、改变灯光方向、摄像机拉近推远等功能。这些功能打破了传统素描教学对场景、灯光、观察角度的限制,让很多绘画的设想得以直观的呈现。素描多媒体教学软件还具有网络传输和存储功能。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在线学习,打破了传统素描教学对学习场地和授课时间的约束,这样学生可以灵活自由的选择学习时间和空间。此外素描多媒体教学软件还具有交互功能,师生可以通过本软件进行教学互动,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和建议,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四、素描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研制及应用

(一)开发思路

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素描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同时考虑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开发流程、软件界面、软件评价等因素。

(二)教学目标

本教学软件是针对本科院校美术及设计专业的素描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而开发的。因此素描课程的教学目标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理解素描的概念和意义;了解各种透视的基本规律;掌握素描绘画的基本步骤及过程;了解各种绘画工作的使用方法;掌握画面构图、空间表现、体积表现的方法和技巧;理解绘画对象的结构特征及素描表现方法;掌握创造思维与独特体验的视觉化过程等方面的知识。将本教学软件应用于素描教学以后,应该充分利用软件的优势和特点,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使授课过程和手段更加多样化,充分调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的确定

素描多媒体教学软件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以素描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为依据。所选教材采用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张恒国编著的《素描》为主,参考教材为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张虹主编的《素描》、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由窦凤至主编的《素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参考传统素描教材的教学内容,充分应用素描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优势和特色进行教学,通过实时呈现场景效果、改变角度和灯光等技术手段,再加上灵活方便的交互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四)开发流程

软件研发人员通过分析素描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制定了素描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研发思路和软件使用需求。本软件的开发流程基本分为三个步骤,分别是三维模型的建立、三维模型集成、软件的编制等。

1.三维模型的建立

三维模型是素描多媒体教学软件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软件最终的效果。我们应用3DSMAX软件和PHOTOSHOP软件,根据素描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建模。首先我们需要应用3DSMAX软件建造教室场景,然后建造静物台,再创建一系列的素描绘画所需物体,如几何体、陶罐、花瓶、盘子、玻璃杯、金属器皿、桌面、衬布等。在进行三维建模的过程中,我们要尽量注意下列的要求:通常情况下,3DSMAX软件中的单位应该设置成米;通常用多边形面片建模的方法建立三维模型;通常使用英文或拼音对模型或材质进行命名,否则在将模型导入其他软件或插件的时候,容易丢失文件或图片路径;模型的面段数在不影响物体效果的前提下应该尽量的精简,这样可以让软件的运行速度更快。

2.三维模型的集成

素描多媒体教学软件所需的全部素材,包括三维模型和贴图等在之前的操作中已经全部制作完成,接下来我们需要将这些素材导入到UNITY3D软件中。在模型导入的过程中,要注意下列问题:3DSMAX软件制作完成的模型在导出的时候,应该保存成.fbx格式,这样在模型重新导入UNITY3D软件中以后,才能确保原模型轴的方向是正确的;在3DSMAX制作的材质,导入UNITY3D软件中后,材质会丢失,所有的材质,我们都需要重新设置;模型导入到UNITY3D软件中后,比例尺寸可能会发生变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单位。

3.软件的编制

Unity3D是由UnityTechnologies公司开发的综合性专业游戏引擎,可以让用户轻松创建诸如三维游戏、建筑可视化、实时渲染动画等类型互动内容的多平台开发工具。Uni-ty3D软件具有对三维模型进行编辑、添加光源系统、添加音效、制作物体碰撞的物理系统等功能。同时Unity3D软件还具有强大的程序编辑功能,使用C#或JavaScript等高级语言实现脚本功能,就能很方便的实现各种软件交互功能。

4.软件界面设计

软件的界面设计通常需要经历下列几个步骤:可行性分析、市场调研、功能定位、产品创意、绘制原型草图、原型的制作、可行性测试等。对于用户界面设计而言,有三条黄金定律:第一,界面用户控制;第二,减少用户记忆负荷;第三,保存界面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在软件界面设计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点线面因素的应用,要将信息元素进行变化和组合。“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3]合理、简洁、美观的界面设计可以提高软件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使用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软件的评价

本教学软件的评价分为软件技术评价和教学评价两个部分。评价团队由3名专业教师和3名软件开发人员组成,在软件开发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对软件教学检测、测试,寻找软件技术上的各种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软件开发全部完成后,评价团队会对整个软件的界面设计、软件运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进行全方位的使用和评估,最后技术人员根据总体性的评价结构再一次对软件进行修改、完善。在界面设计方面,我们要求界面简洁、美观、有亲和力,界面设置合理且容易操作。软件运行方面我们要求流畅、兼容性好、容错性和可维护性好。教学设计方面我们要求新颖有创意,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要体现交互性。教学内容方面我们要求内容完整、全面,要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要和教学大纲相匹配。本软件开发完成后,进入正式教学使用以前,我们邀请学生代表、计算机专业教师、素描课程授课教师共32人一起对本软件进行了鉴定评价。鉴定结果如下:87%的人认为本软件使用非常方便,界面美观大方;90%的人认为本软件的教学内容非常合理、全面;92%的人认为本软件教学互动效果良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91%的人认为使用本软件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更有优势,教学效果会更好。本教学软件由于开发时间比较仓促,开发经验不足,肯定还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我们将会在后续的教学中加以改进,不断完善。我们也会在今后将素描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经验向其他课程和院校推广,以促进教研教改质量的共同提高。

作者:周增辉 单位:湖南信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希文,赵小明.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实验教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

[2]鲁佩云.论CAI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07,(35).

[3]孙海英,程会杰,李振亭.教学软件界面的视觉艺术性设计策略[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