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试题范例6篇

大学语文试题

大学语文试题范文1

2017年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分析题练习及答案汇总(7套) 2017年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分析题练习及答案(1) 2017年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分析题练习及答案(2) 2017年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分析题练习及答案(3) 2017年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分析题练习及答案(4) 2017年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分析题练习及答案(5) 2017年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分析题练习及答案(6) 2017年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分析题练习及答案(7)

大学语文试题范文2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n essay

commenting on the saying “Knowledge is a treasure, but

practice is the key to it.” You can cite one example or two to

illustrate your point of view.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50 but

no more than 200 words.

2015年6月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作文范文:

There is a famous saying goes like that “Knowledge is a treasure, but practice is the key to it.” This saying show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and practice vividly.

大学语文试题范文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成语源自( )

A.《庄子》 B.《韩非子》 C.《孟子》 D.《论语》

2.下列各句中,“数”字作“计算”义解的是( )

A.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B.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C.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 D.数罟不入洿池

3.《史记》的作者是( )

A.司马迁 B.左丘明 C.班固 D.范晔

4.冰心在《往事》一文中,用什么形象的特征象征人的品格( )

A.灯光 B.大海 C.道路 D.蜜蜂

5.“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一句的作者是( )

A.陶渊明 B.李白 C.曹操 D.司马迁

6.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 )

A.《左传》 B.《史记》 C.《汉书》 D.《国语》

7.《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的作者是( )

A.柳永 B.李清照 C.苏轼 D.李煜

8.《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中“故不我若也”一句从语法上看属于( )

A.被动句 B.判断句 C.宾语前置 D.双宾语句

9.《蜀相》是一首( )

A.五律 B.七绝 C.七律 D.七古

10.说“今日一天,当明日两天”的哲人是( )

A.亚里土多德 B.培根 C.耶曼孙 D.斯宾诺莎

11.郁达夫《故都的秋》所写的“故都”是今天的( )

A.北京 B.南京 C.西安 D.开封

12.《心灵的灰烬》一文的作者傅雷是我国的( )

A.文学家 B.科学家 C.翻译家 D.美学家

13.下列诗作中,属于乐府旧题的是( )

A.《关山月》 B.《饮酒》 C.《短歌行》 D.《国殇》

14.《米龙老爹》在叙述方法上的特点是( )

A.顺叙方式和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使用

B.顺叙之中有插叙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

C.倒叙方式和第一人称叙述方式

D.倒叙方式和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使用

15.在先秦诸子中,文风以想像丰富、词藻瑰丽、汪洋恣肆而著称的是( )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6.“茕茕子立,形影相吊”一语出自《_________》。

17.《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作者是___________。

18.描写大体可归纳为人物描写和___________描写两大类。

19.《季氏将伐颛臾》中的季氏是春秋时___________国的贵族。

20.《马伶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1.小说《苦恼》的主人公是一名名叫____________的马车夫。

22.苏轼《水调歌头》词:“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

23.王昌龄《从军行》诗:“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

24.李商隐《无题》词:“_____________,东风无力百花残。”

25.《行路难中表现诗人远大抱负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

27.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当:

28.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治:

29.蕲胜于人而取于人耶?

蕲:

30.士而不无言耻,则为无本之人。

本:

3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加:

32.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但:

33.吾文士也,职于文而已。

职:

34.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期年:

35.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

披:

四、翻译题(将下列各小题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国也》)

王无罪岁:

37.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而坐观者,相环也。(《张中丞传后叙》)

擅强兵而坐观者:

38.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之多,为虏所生得,当斩。(《李将军列传》)

汉下广吏:

39.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

东面而视:

40.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

其是之谓乎: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41.如何理解韩愈“惟陈言之务去”的写作主张?

42.概括《张中丞传后叙》中许远、南霁云、张巡的性格特征。

43.简述《爱尔克的灯光》向读者展示了哪两条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44.《饮酒》(其五)一诗表现了陶渊明怎样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情绪?

45.为什么说小说《苦恼》采用了人与马相对比、人与马相对应的表现手法?

六、分析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46~50每小题4分,51~55每小题3分,共35分)

(一)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余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46.这段话可分几层?概括各层大意。

47.指出“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两句中的主要对比成分。

48.指出这段话的抒情特点。

(二)阅读《杜陵臾》全诗,回答文后问题。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榜乡村。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49.此诗揭露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50.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1.此诗人称上的变化有何好处?

(三)阅读《灯下漫笔》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

我们在目前,还可以亲见各式各样的筵宴,有烧烤,有翅席,有便饭,有西餐。但茅檐下也有淡饭,路傍也有残羹,野上也有饿莩;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所谓中国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

52.这段话揭示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社会现实?

53.本段议论中采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四)阅读《论快乐》中的一段,回答文后问题。

穆尔曾把“痛苦的苏格拉底”和“快乐的猪”比较。假如猪真知道快乐,那么猪和苏格拉底也相去无几了。猪是否能快乐得像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会容易满足得像猪,我们是常见的。把快乐分肉体的和精神的两种,这是最糊涂的分析。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小孩子初生下来,吃饱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它身体感觉舒服。缘故是小孩子的精神和肉体还没有分化,只是混沌的星云状态。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念,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快乐时的你,一定是心无愧作。假如你犯罪而真觉快乐,你那时候一定和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同样心安理得。有最洁白的良心,跟全没有良心或有最漆黑的良心,效果是相等的。

54.从上面一段文字看来,作者所论证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55.总结这段文字的写作特点。

七、作文(50分)

56.题目:甜与苦

要求:A.必须写成议论文。B.不少于800字。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A 4.B 5.C 6.A 7.D

8.C 9.C 10.C 11.A 12.C 13.C 14.D

15.B

二、填空题

16.陈情表 17.欧阳修 18.环境 19.鲁

20.侯方域 21.姚纳 22.起舞弄清影 23.不破楼兰终不还

24.相见时难别亦难 25.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三、词语解释题

26.种植,栽种 27.对着 28.安定,稳定 29.希望,希求

30.根底,根基 31.更 32.只,只是 33.主管

34.一周年 35.分开

四、翻译题

36.大王您不归咎于年成不好。 37.拥有强大的军队却坐而观战的。

38.汉朝把李广下交给执法官吏。 39.面向东方看去。

40.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五、简答题

41.“惟陈言之务去”,是说在作文的时候,要去除一切时下流行的陈词滥调、陈言熟语,力求学习古人,力求创新,这是韩愈提倡古文,反对时下流行的骈文的具体主张。

42.许远的性格是为国让贤,宁死不屈;南霁云是嫉恶如仇,忠心为国;张巡是从容镇定,视死如归。

43.本文向读者展示了两条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一条是享受祖辈创下的基业,窒息于“长宜子孙”的笼子里;一条是走出家庭,冲破礼教的束缚,在心灵灯光的指引下获得光明和新生。

44.诗人借酒抒怀,袒露自己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他厌弃官场,毅然回归田园;厌倦尘俗,崇尚陶醉于自然。诗人对辞官后的隐居生活,充满了真诚的欢悦,由衷地赞美“此中有真意”,这“真意”就是真正的人生。但诗中也流露出诗人避世求安的一些消极情绪。

45.一是指姚纳与他的马类比,暗示姚纳的生活和精神痛苦就和马一样;二是将人与马的关系与人与人的关系作对比,暗示了人还不如马有情意。

六、分析题

46.这段话分为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其谁之功也”,肯定张巡、许远“守一城,捍天下”的功绩;第二层从“当是时”劾“相环也”,揭露逃跑者和旁观者的卑鄙行为;第三层“不追议此”到结尾,抨击诬蔑张巡、许远者的颠倒是非,“自比于逆乱”。

47.这两句中的对比成分主要有二:一是兵少与兵多的对比,一是“就近”与“日滋”的对比。

48.寓情于叙事,寓情于议论,爱憎分明,感情强烈。

49.揭露了封建统治官吏对农民的残酷剥削。

50.体现了诗人同情民生疾苦,敢于为下层社会鸣不平的进步思想。

51.此诗由第三人称变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形象地表白了农民对长吏的憎恶之情;道出了导致农民厄运的真正原因。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

52.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是贫富悬殊、阶级对立,仍然是人吃人的社会。

53.排比和比喻。

大学语文试题范文4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独表 现在物质方面,更表现在精神方面的复杂关联。除了自然界种种物象变化对人心的影响之外,人的现实处境和主体心态也会导致其对自然有不同理解和表现。梁启超 在《饮冰室文集》中说:“同一月夜也,琼筵羽觞,清歌妙舞,绣帘半开,素手相携,则有余乐;劳人思妇,对影独坐,促织鸣壁,枫叶绕船,则有余悲。”在不同 的人眼中,自然的面貌原本就是不同的,给人的感触也不一样。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出两种形态:一方面,自然摇荡着人的性灵,使人产生或悲或喜之情;另一方 面,人将悲喜之情转移、投射到本无情感知觉的自然物上,使其具备了与人同一的感情色彩,从而在自然施与人巨大影响的同时,人也以自我的情志改变着自然物在 人们心中的面貌。

对这种人与自然之间奇妙的生命共感现象,西方人类学家弗雷泽认为:自然变化、草木荣枯使古人看到自己的影子,觉察到自己的生命,并联想到万物与人的生死。因此,在古人的诗文中,纯粹的自然现象是没有的,流动的水,吹过的风,开落的花,都与人自己的命运休戚相关。

生命的共感帮助我们理解了自然物与人的生理心理之间的密切关系,却难以解释为什么有的自然物可以引起人的快感,有的则引起人的悲感。这就需要探讨自然与人之间异构与同质的问题。

异构,指二者之间有不 同的结构形式;同质,指两种物质之间本质的相同。前者将两种物体区别开来,后者则将两种物体联系在一起。人类和自然,无论形式差异多大,都遵循生命的规 律,如生老病死、兴衰荣枯。只是作为高等动物的人具有更强烈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介入,因此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所具有的特定精神内涵,都是人赋予它的。但久而久 之,这种内涵脱离了人的主观赋予而内化为物的客观属性了。比如,人愤怒的时候就像江海中翻滚的波涛,于是有人便赋予波涛以愤怒的含义;在悲伤的时候泪如雨 下,于是有人便赋予雨以悲伤的含义。可是随着这些含义日趋固定,当后人写“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时,写“泪飞顿作倾盆雨”时,谁还会为这些自然物的原初含 义而大动脑筋?在人们看来,这些自然物所包含的愤怒、悲伤、愉悦等含义似乎是它们与生俱来的。

自然物之所以能表现人 的心理情感,除了人赋予它以意义之外,它本身必定也具有能够使人赋予这种意义的某种特质。这种特质,被西方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称为“力的结构”。由于 人的情感也受着形式不同但实质一样的力的结构的制约,所以,人便自然地从外部事物中观察并提取与自己心理情感相一致的内在意义,从而将该事物作为表现自己 某方面的情感的特定载体。

由此可见,人们观察自然并借以表现自我情感,是一种主客观相互包容、渗透、影响的活动。这个活动中人的心理情感的作用会得到强化,但自然的物性特征也不可忽略。

(摘编自尚永亮《人与自然的生命共感与异构同质》)

1.下列各项中的情境,不能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生命共感”的一项是(3分)

A.《西厢记·长亭送别》中,莺莺前往长亭途中,只见暮秋郊外,蓝天白云,黄花满地,大雁南飞,凄紧的西风中,经霜自红的枫叶仿佛离人泪染。

B.《花未眠》中,川端康成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在无人欣赏的时候依然盛放它的美丽,而且这是一种孤独、寂寞、短暂而哀伤的美丽。

C.《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维特离开了他生活的城市,来到一个峡谷中的山村,后来对少女绿蒂产生爱情。但绿蒂的未婚夫归来,维特只好离开这个山村。

D.《小石潭记》中,被贬永州的柳宗元坐在小石潭上,面对翠幕绿藤、清潭竹林的清幽安谧,难堪如此的空寂寥落和入骨的寒气,于是记景而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人与自然的关联复杂,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人心受自然的影响,同时,人也以自我的意志改变自然界在自己心中的面貌。

B.人与自然会产生生命共感,自然变化、草木荣枯常让人联想到生死,因此任何一种自然现象都与人的命运相关,纯粹的自然现象是不存在的。

C.自然物被赋予的特定精神内涵内化为其客观属性并日趋固定,人们在借助这些自然物表达或悲伤或愉悦的情感时大可不必再去探寻其初始含义。

D.人之所以能够将自然物作为表达自己某方面感情的载体,是因为人也受着与自然物形式不同但实质相同的力的结构的制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启超在《饮冰室文集》所说的“同一月夜”引起的人们的感受,说明人的现实处境和主体心态会导致其对自然有不同理解。

B.人将自己的悲喜之情转移、投射到原本无知觉无情感的自然物上,使其具备了与人同一的感情色彩,这样的自然物则可能成为艺术形象。

大学语文试题范文5

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特训试题及答案(1)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题单选 宋代作家中,文艺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作家是()

A.欧阳修

B.王安石

C.辛弃疾

D.苏轼

参考答案:D

第2题单选 本文得出了怎么样的反天命历史观,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忘身

B.民本思想

C.关心天下百事

D.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

参考答案:A

第3题单选 在《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孔子用“周任有言日:‘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为论据来批评冉有,这种论据的类别是()

A.具体事例

B.历史事实

C.至理名言

D.科学公理

参考答案:C

第4题单选 “人类历第一个真正揭示知识的真正意义的人”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培根

D.黑格尔

参考答案:C

第5题单选 杜甫的《蜀相》一诗的体裁是()

A.七言律诗

B.七言绝句

C.古风

D.乐府

参考答案:A

第6题单选 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方面都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高峰的作品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儒林外史》

参考答案:C

第7题单选 《谏逐客书》谏的对象是()

A.秦穆公

B.秦始皇

C.秦惠王

D.秦二世

参考答案:B

第8题单选 本文的主旨是()

A.赞美刘一丈

B.讽刺官场腐败

C.讽刺“才德称位”

D.赞美“上下相孚”

参考答案:B

第9题单选 北宋开创豪放派词的词人是()

A.欧阳修

B.苏轼

C.辛弃疾

D.王安石

参考答案:B

第10题单选 茅盾的处女作是()

A.《白杨礼赞》

B.《蚀》三部曲

C.《子夜》

D.《腐蚀》

参考答案:B

第11题单选 孔子对“小康”社会的描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人们丧失和睦(2)奸恶不兴(3)战乱纷纷(4)人们功于心计(5)人们各为己利

A.(1)(3)(4)(5)

B.(2)(3)(4)(5)

C.(1)(2)(4)(5)

D.(1)(2)(3)(5)

参考答案:A

第12题单选 《红楼梦》全书总共包括多少回()

A.60

B.80

C.200

D.120

参考答案:D

第13题单选 郁达夫的作品集是()

A.《三闲集》、《闲书》

B.《闲书》、《热风》

C.《屐痕处处》、《龙、虎、狗》

D.《闲书》、《屐痕处处》

参考答案:D

第14题单选 《虞美人》是一首()

A.悼亡词

B.抒情词

C.怀古词

D.咏物词

参考答案:B

第15题单选 抗战时期,郭沫若写有历史剧()

A.《蔡文姬》

B.《雷雨》

C.《屈原》

D.《星空》

参考答案:C

第16题单选 在《诗经》中有民歌特点的作品是()

A.国风

B.大雅

C.周颂

D.商颂

参考答案:A

第17题单选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

A.婉约词

B.豪放词

C.风雅词

D.田园词

参考答案:B

第18题单选 《关山月》在体裁上属于()

A.歌行体

B.近体

C.七律

D.七绝

参考答案:A

第19题单选 有“曲状元”之称的元代散曲家是()

A.马致远

B.王实甫

C.关汉卿

D.白朴

参考答案:A

第20题单选 “易安居士”是指()

A.辛弃疾

B.王安石

C.苏轼

D.李清照

参考答案:D

二、名词解释题:2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第21题填空 无乃尔是过与?

参考答案:岂不、恐怕

第22题填空 爱其母,施及庄公

参考答案: 影响,推广

第23题填空 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

参考答案: 工:巧妙,精致。

第24题填空 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

参考答案: 应试

第25题填空 直挂云帆济沧海。

参考答案: 直:径直,直截了当,表示毫不犹豫。济:渡过

第26题填空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参考答案: 请;擦试

第27题填空 太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

参考答案: 修葺城郭,聚集百姓;铠甲兵器

第28题填空 托遗响于悲风。

参考答案: 遗响:余音。

第29题填空 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参考答案: 借给;赠予

第30题填空 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参考答案: 什么时候、何日

第31题填空 佗邑唯命

参考答案: 同“他”,别的

第32题填空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参考答案: 殊:特殊。优秀出众。

第33题填空 断鸿声里

参考答案: 离群的孤雁

第34题填空 将军角弓不得控。

参考答案: 引弓

第35题填空 朱门沉沉按歌舞。

参考答案:朱门:指达官贵人宅第;沉沉:深远的样子,此处形容屋宇庭院的深广;按:打节拍

第36题填空 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

参考答案: 十分羡慕

第37题填空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参考答案:危:站立不稳。颠:摔倒。

第38题填空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参考答案:恐怖、噩梦、悬崖:是三个比喻,也是三个意象,是诗人对现实的高度概括,指可怕、黑暗丑陋和危机四伏的现实景象。

第39题填空 弃甲曳兵而走。

参考答案: 曳兵:拖着兵器。走:跑。

第40题填空 遗民忍死望恢复。

参考答案: 指异族统治下的中原地区人民。

三、简答题:41~5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第41题简答 作者是怎样刻画南霁云形象的?

参考答案: 作者选取了三个精彩的场面来刻画南霁云的英雄形象。文中精心描写了南霁云慷慨陈辞,拔刀断指以示志,箭射浮图以为记,以及不屈就义这三个场面,写出了霁云气慨豪壮、嫉恶如仇、忠心为国的可贵品质。同时作者还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一是节度使贺兰进明的嫉贤害能,狭隘自私;二是“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三是汴、徐二府的人长期广为流传南霁云的英雄事迹,歌颂南霁云凛然正气,赞美其忠肝义胆。

第42题简答 这首词的主旨是什么?

参考答案:在这首词中,作者对月抒怀,思念亲人,表示了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含蓄隐约地表现了他谪官居外的凄凉寂寞之情。

第43题简答 本文在结构上是围绕什么问题论述的?

参考答案: 本文在结构上围绕着“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的。

第44题简答 本文在构思上有何巧妙之处?

参考答案: 巧妙之处在于:一、作者借复信以发议论,从对方信中摘出“上下相孚”一句话生发开去,引出对社会黑暗现象的揭露批判。二、对社会现象的揭露批判,不是通过抽象的议论,而是通过生动的描绘来完成。

第45题简答 李煜在这首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第46题简答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有什么表现作用?

参考答案: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是比喻极虚浮、极微小的功名利禄。老夫人逼迫张生上京应试、考取功名,竞将一对情人活活拆散,表现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崔莺莺将科举功名视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表现了莺莺对功名利禄的鄙弃。用了双重比喻的手法:一是将酒明喻为水,写酒无味,来表现莺莺无心饮酒;二是将酒暗喻为相思泪,表现了莺莺的离愁别恨。

第47题简答 这首词的上下片各写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上片主要表现作者出世与人世的思想矛盾及其圆通解脱的达观情怀。下片主要抒发了月难长圆,人难常欢的感叹,寄托了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第48题简答 诗中所谓的“真意”指的什么?

参考答案: 所谓的“真意”指的是远离官场、洁身自好,陶醉自然的真诚愉悦和人生理趣。

第49题简答 《门槛》的基本表现手法是什么?

参考答案:全文基本的表现手法是象征。

第50题简答 本篇小说的总体特色是什么?

参考答案:本篇小说的总体特色是以小见大。即通过一件发生在社会底层的微不足道的小事,透视了社会的黑暗和人与人关系的自私冷漠。作者写的虽是一个小人物的苦恼,折射的却是整个社会的冷酷的现实。

四、填空题:51~7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第51题填空 郭沫若诗集代表作是《__________》、历史剧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女神》;《屈原》、《虎符》

第52题填空 小说《麦琪的礼物》在结构上由__________条情节线索组成。

参考答案: 两

第53题填空 李商隐是__________唐诗坛上的诗人。

参考答案: 晚

第54题填空 陆游,字__________,自号__________。

参考答案:务观;放翁

第55题填空 “__________,将军不战空临边。”

参考答案: 和戎诏下十五年

第56题填空 庄子,名____________,后世将他与____________并称“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周;老子;老庄

第57题填空 陶渊明,又名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别号___________,世称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陶潜;元亮;五柳先生;靖节先生

第58题填空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千百年来传诵不绝,被誉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秋思之祖

第59题填空 辛弃疾在词坛上与________齐名,并称“苏辛”。

参考答案: 苏轼

第60题填空 论证一般可分为立论和两类。

参考答案: 驳论

第61题填空 老舍的《断魂枪》主要表现了老拳师__________在近代社会急剧变化中的复杂心态。

参考答案: 沙子龙

第62题填空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__________诗,从内容上看,又是一首__________诗。

参考答案: 七言律诗,爱情诗

第63题填空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__________,无韵之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绝唱;《离骚》

第64题填空 《关山月》是一首__________诗。

参考答案: 乐府旧题

第65题填空 “朱门沉沉按歌舞,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厩马肥死弓断弦

第66题填空 1921年,郭沫若出版的第一部新诗集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女神

第67题填空 本词表达的词人情感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第68题填空 “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千树万树梨花开

第69题填空 现代作家郁达夫代表作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参考答案:《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大学语文试题范文6

1、《大同》论证理想社会时主要运用了()

A.演绎法

B.归纳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2、《左传》是一部()

A.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B.国别体的历史著作

C.纪传体的历史著作

D.纪传体的断代史著作

3、《报刘一丈书》中“权者”的形象特征是()

A.狐假虎威

B.贪婪虚伪

C.奴颜婢膝

D.才德称位

4、下列作家属于明代“后七子”的是()

A.李密

B.侯方域

C.马致远

D.宗臣

5、苏轼《前赤壁赋》的感情变化线索是()

A.由乐而悲由悲而喜

B.由悲而乐由喜而悲

C.由乐而悲由喜而悲

D.由悲而乐由悲而喜

6、在下列诗歌中富有理趣的是()

A.《氓》

B.《蜀相》

C.《饮酒》

D.《从军行》

7、下列句中加点字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以此诟远 诟:辱骂

B.能顺木之天 天:天空

C.迨半奏,引商刻羽 迨:等到

D.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赍:赠与

8、被誉为“曲状元”的作家是()

A.马致远

B.白朴

C.关汉卿

D.郑光祖

9、李煜的《虞美人》是一首()

A.悼亡词

B.抒情词

C.咏物词

D.怀古词

10、《季氏将伐颛臾》中“且在邦域之中矣”的“邦域”指()

A.颛臾

B.鲁国

C.齐国

D.宋国

11、 《马伶传》的作者是()

A.明末清初的散文家

B.明末清初的小说家

C.元末明初的散文家

D.元末明初的小说家

12、《季氏将伐颛臾》所运用的论据中,属于历史材料的是()

A.且在邦域之中矣

B.先王以为东蒙主

C.是社稷之臣也

D.虎兕出于柙

13、 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于浪漫色彩的是()

A.《孟子》

B.《庄子》

C.《荀子》

D.《韩非子》

14、 《前赤壁赋》是苏轼被贬至何处时所作()

A.杭州

B.密州

C.黄州

D.湖州

15、《季氏将伐颛臾》所体现出的孔子的政治主张是()

A.治国以法、为政以德

B.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C.隆礼重法、为政以德

D.治国以礼、为政以德

16、 下列《马伶传》的句子中最能体现作者主观创作意图的是()

A.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

B.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

C.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

D.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

17、 《杜陵叟》是一首()

A.七律

B.五律

C.新乐府诗

D.旧题乐府诗

18、 被誉为“七绝圣手”的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王昌龄

D.杜牧

19、 《答司马谏议书》一文的写作背景是()

A.王安石变法

B.王叔文变法

C.诗*新运动

D.古文运动

20、 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三部曲最的是()

A.《蚀》三部曲

B.“爱情三部曲”

C.“激流三部曲”

D.“抗战三部曲”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

21、 阅读《氓》中的两段诗句,回答21-29小题: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解释这段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说:

徂:

汤汤:

渐:

22、 选出上面两节诗中的比兴句,并分析其比兴意义。(4分)

23、 从这两节诗中选出相应诗句说明造成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本社会原因和遭丈夫遗弃的直接原因。(2分)

24、(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24-32小题: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 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这段话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4分)

25、 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诟:

绝:

尤:

卓卓:

26、 请将“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译成现代汉语。(2分)

27、 (二)阅读曹操《短歌行》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7-35小题: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燕,心念旧恩。

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沉吟:

枉:

存:

契阔:

28、 请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译成现代汉语。(4分)

29、 概括这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30分。

30、(一)阅读《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0-38小题:

十九年,似乎一切全变了,又似乎都没有改变。死了许多人,毁了许多家。许多可爱的生命葬入黄土。接着又有许多新的人继续扮演不必要的悲剧。浪费,浪费,还是那许多不必要的浪费——生命,精力,感情,财富,甚至欢笑和眼泪。我去的时候是这样,回来时看见的还是一样的情形。关在这个小圈子里,我禁不住几次问我自己:难道这十八年全是白费?难道在这许多年中间所改变的就只是装束和名词?我痛苦地搓自己的手,不敢给一个回答。

这十九年中,改变的是什么?没有改变的又是什么?(4分)

31、 文中“我”为什么“痛苦地搓自己的手,不敢给一个回答”?(4分)

32、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33、 (二)阅读《论快乐》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3-41小题:

穆勒曾把“痛苦的苏格拉底”和“快乐的猪”比较。假使猪真知道快活,那么猪和苏格拉底也相去无几了。猪是否能快乐得像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会容易满足得像猪,我们是常看见的。把快乐分肉体的和精神的两种,这是最糊涂的分析。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小孩子初生了下来,吃饱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它身体感觉舒服。缘故是小孩子的精神和肉体还没有分化,只是混沌的星云状态。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快乐时的你,一定心无愧怍。假如你犯罪而真觉快乐,你那时候一定和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同样心安理得。有最洁白的良心,跟全没有良心或有最漆黑的良心,效果是相等的。

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4分)

34、 简要分析文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所起的作用。(4分)

35、 这段文字在写作上有何特色?(2分)

36、(一)阅读《香市》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6-44小题:

天气虽然很好,“市面”却很不好。社庙前虽然比平时多了许多人,但那空气似乎很阴惨。居然有锣鼓的声音。可是那声音单调,庙前乌龙潭一泓轻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那座戏台却坍塌了,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风化日”之下。一切都不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

在我看来,这所谓“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香市”里的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但是今天第一天也只得二百来看客。往常“香市”的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

后来我知道,镇上的小商人是重兴这“香市”的主动者;他们想借此吸引游客“振兴”市面.他们打算从农民的干瘪的袋里榨出几文来。可是他们这计划失败了!

文章的结尾部分描述镇上小商人想借重兴“香市”来榨取农民干瘪的袋里的钱,最后计划落空。这一结尾有什么含义?其作用是什么?(4分)

37、 在重兴“香市”后,香市主角的转移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

38、 作者在描述重兴的“香市”时运用了什么手法?(2分)

四、作文(50分)

39、题目:诚信

要求:A.必须写成以议论为主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