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并购范例6篇

公司并购

公司并购范文1

关键词:公司并购;效应;展望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话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同样适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公司必须不断努力加强自身的竞争力,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得到更多的利润回报,然后再通过增加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回报反过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并最终形成自身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并购的概念及其类型

(一)并购的概念

并购在国际上广泛认可的概念有多个层次,它们通常被统称为“M&As”。公司并购一般上是指一家公司通过某种渠道、支付一定的资金成本以获取其他公司资产的所有权或者经营控制权的行为。其可以划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并购方式,狭义上的并购包括公司兼并和收购两种方式,而广义上的并购除兼并和收购之外,还包括其他各种资产重组方式。

在我国,兼并和收购概念的提出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1996年8月,财政部对企业并购的含义做出了下列的表述:“企业并购,指一个企业通过购买等有偿方式取得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失去法人资格或虽然保留法人资格但变更投资主体的一种行为。”①其后,根据在2005年10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第184条对公司合并的解释,该法把一般的兼并与合并统称为并购,并规定公司并购可以采取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

(二)并购的类型

1.根据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的关系可分为:竞争对手间为了提高规模效益和市场占有率在同类产品间发生的横向并购;公司的供应商或客户间为了业务的前后扩展而在生产、经营密切联系的公司间发生的纵向并购;以及为了实现多元化经营和扩大市场份额而发生的横向、纵向相结合的混合并购。

2.根据出资方式可分为:现金购买资产式即公司使用现金购买目标公司的全部或大部分资产以实现对目标公司的控制;现金购买股票式即公司使用现金购买目标公司部分股票,以实现控制后者资产和经营权的目标;股票换取资产式即收购公司向目标公司发行自己的股票以交换目标公司的大部分资产;股票互换式即公司直接向目标公司股东发行股票,以交换目标公司的大部分股票。

3.根据并购公司对目标公司进行收购的态度可分为:善意并购即目标公司准许收购方的收购条件并承诺给予其协助,双方高层通过协商来决定并购的具体安排;敌意并购即收购方在目标公司管理层对其收购意图并不知晓或持反对态度的情况下,对目标公司强行进行收购的行为。

二、公司并购效应分析

(一)规模效应分析

公司并购产生的规模效应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生产方面的规模经济效应。生产规模的扩大能够采用高参数的大型生产设备,使得公司产量增加,投资减少,单位成本下降。而且公司在并购整合后可以达到其最佳配置,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市场营销的规模经济效应。一批公司合并为一个公司,可以使公司的整体经济实力得以增强,提高其市场控制能力和营销能力,而且大批量采购原材料和批量销售产品能降低流通费用,产生销售规模效应。

3.管理方面的规模经济效应。公司管理人员的集中使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其专业化水平,而且可以提高其工作效率。此外,有更多的产品参与管理费用的分摊,使得生产单位产品的管理费用下降。

(二)经营效应分析

公司并购产生的经营效应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公司通过横向并购可以减少竞争者的数量,改善行业内部结构,增强公司对市场的控制力;公司通过纵向并购可以增强对原材料和销售渠道的控制,增强其在行业内的竞争力。通过规模经济、市场占有率和市场控制力的提升而降低其经营风险;公司通过混合并购可以实现多元化经营,从而增强抵御不可预见的突发性环境变化的能力,使公司可以较稳定地发展。

2.减少进入新行业和新市场的障碍。当公司寻求发展或面临行业市场萎缩时,其可能将投资转向其他行业或市场,公司如果通过投资新建方式进行投资时,往往会受到原有公司的强烈抵制和反对。而如果通过并购方式进入新行业和新市场,其受到的障碍便可能大幅度降低。因为,公司的并购并没有给行业和市场增添新的生产能力,短期内行业和市场内部的竞争结构不变,所以引起价格战或报复行为的可能性降低。

3.实现财务经济。(1)合理避税:依照税法的规定,如果某公司在某一年度出现了营业净亏损,那么,它不仅可免付当年的所得税,还可以向后递延,使以后年度少交所得税,这一规定促成了为数众多公司并购的发生。(2)提高财务能力:主要表现在降低融资成本、减少资本需求量、提高公司举债能力上。并购扩大了公司的规模,它们可以大批量发行证券,从而使证券的发行成本相对降低,减少融资成本。另外,公司并购扩大了自有资本的数量,自有资本越大,不但减少资本需求量还提升了公司的负债能力。

(三)技术效应分析

科学和技术在当今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司之间的竞争已经从成本、质量间的竞争变为了科技上的竞争。一国的公司想要维持其在产品和技术上的优势地位,仅仅靠自身技术研究和开发远远不够,其必须通过与目标国以及本国创新型公司开展合作,才能快速获得高新技术和产品更新换代所带来的利益。

三、结论

综上所述,公司间的并购有多种不同的类型而且会给公司带来不同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并购所产生的效应,促使并购双方能认真考虑并购所带来的结果,规范其操作行为。当然,这些问题的研究还并不全面,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去探讨,今后应该多关注公司并购形势的发展,充分利用并购给公司带来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 范如国.企业并购理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 李安民.企业并购失败的文化深层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 周斌,王文举.企业并购的博弈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1).

公司并购范文2

摘要:并购决策的制定是并购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从行为公司金融的角度出发,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理论和股票市场误定价理论在公司并购决策研究中的应用,从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指出该方面研究未来可能的创新方向。

关键词:行为公司金融;公司并购决策;综述

中图分类号:F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5015402

1管理者过度自信理论

1.1理论模型

最初将管理者过度自信或乐观主义假设引入公司金融的是Roll,他提出了“狂妄自大(Hubris Hypothesis)”假说,假定市场是有效的,而经理层是无效的,以此来解释现实中大量失败的并购。他认为,许多公司收购活动的失败,原因在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高估目标公司,对收购后的收益过度乐观,从而发起了一系列有损企业价值的收购。

目前,经理人过度自信的公司并购理论模型基本都是Ulrike Malmendier和Geoffrey Tate理论模型上的微调。该模型分为没有竞争者存在的并购活动和存在竞争者的并购活动两类,分别对比了理性公司高管和过度自信公司高管的并购决策,得出结论:过度自信的经理人更可能执行负期望收益的并购活动;在具有丰富的内部可动用资源(例如:存在较多的现金等)经理人中,过度自信的经理人比理性的经理人更易实施并购活动;证券市场股票价格对过度自信经理人执行的公司并购行为会做出消极的反应,市场累计超额收益率是负的,即并购的绩效差。

1.2实证研究

(1)过度自信衡量指标的选取。

U.Malmendler和G.Tate 在其2005年的工作论文中指出,分析管理者过度自信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建立一个度量过度自信的标准。学术界较常采用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管理者持有本公司股票或股票期权的数量变化。

该衡量指标由Carpenter.Jennifer在1998首先提出。他认为,在行权机会很好的时候,如果管理者不是选择行权和卖出持有的本公司股票,而是继续持有其股票期权,或者购买公司的股票,那么说明该管理者对其企业的发展前景过分看好,可以视其过度自信。换句话说,可以将管理者持有本公司股票或股票期权在行权期内是否净增长作为衡量管理者是否过度自信的指标。U.Malmendier和 G.Tate的实证研究支持了Carpenter.Jennifer的假设,他们在考察了1980-1984年福布斯50家公司后发现,CEO自愿保留本企业的股票和股票期权的倾向与本公司股票未来的超额收益并不显著相关,这种自愿持有股票期权的做法实际上反映了 CEO 的过度乐观情绪。同样使用该指标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进行衡量的学者,还包括Gervais和Odean。郝颖、刘星和林朝南在考虑到我国股票期权的阶段性变现存在制度障碍的情况下,对上述的指标进行了改进,将三年持股数量不变的高管人员归为适度自信,将2001年至2003年三年间持股数量增加且增加原因不是红股和业绩股的高管人员归为过度自信。

②管理者预计年度盈利水平与实际水平的差异。

LinHu和Chen在其实证研究中,将管理者预测的公司年度盈利水平与公司的实际水平进行了比较,若预计水平超过实际水平,该公司的管理者则被视为过度自信。余明桂、夏新平和邹振松结合我国的实际,以上市公司的年度业绩预告是否变化为依据,来判断上市公司的管理者是否过度自信。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类型包括四种乐观预期:略增、扭亏、续盈、预增;四种悲观预期:略减、首亏、续亏、预减。如果乐观预期在事后变脸,即预告的业绩与实际的业绩不一致,则将该公司的管理者定义为过度乐观。王霞、张敏和于富生也运用该指标,以我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③并购频率。

Doukas和Petmezas通过并购频率来度量管理者的过度自信。首先,他们定义三年内从事多次(如五次)或者以上的并购就表现出过度自信的特征;然后,检验并购次数和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若检验结果发现,频繁收购并不影响收购绩效,则不能定义上述过度自信;若有证据表明,收购越频繁绩效越差,那么就证实了该定义。

④指数类衡量指标。

有些学者利用现成的指数来衡量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这些指数主要有消费者情绪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

余明桂、夏新平和邹振松以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企业景气指数来代表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企业景气指数也被称为企业生产经营综合景气指数,它是根据企业家对当前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综合判断和对未来发展变化的预期编制而成的。该指数数值范围在0―200之间,以100作为临界值。当景气指数大于临界值时,表明经济状况趋于上升或改善,处于景气状态;当景气指数小于临界值时,表明经济状况趋于下降或恶化,处于不景气状态。当景气指数大于 100 点时,表明企业家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对未来发展乐观,存在过度乐观倾向。

(2)管理者过度自信和并购决策之间的关系。

U.Malmendier,G.Tate.发现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与并购显著正相关,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比理性管理者会更频繁地实施并购。另外,CEO的过度自信对现金很多、没有负债的公司的收购兼并活动产生的影响最大。郝颖、刘星、林朝南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高管人员中,四分之一左右的高管人员具有过度自信行为特征,同高管人员适度自信行为相比,高管人员的过度自信行为与公司的投资增长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傅强,方文俊以企业景气指数为过度自信衡量指标,通过实证检验发现管理者自信程度与并购呈现显著正相关,说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是并购的重要动因之一。

2股票市场误定价理论

2.1理论模型

股票市场驱动并购的基本思想最早由Rhodes-Kropf提出。由Shleifer和Vishny明确地将这种思想概括为“股票市场驱动并购”理论,并提出相应模型,用以解释“谁收购谁”、“现金收购还是换股收购”、“收购后收购双方的股价运动趋势是什么”等并购活动中的问题。但是Shleifer和Vishny的模型并没有考虑问题,它假定收购双方的管理层的行为均符合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不存在管理层的道德风险。Friedman在实证研究过程中,遵循Shleifer和Vishny的思路重新构建了表达类似思想的模型,引进了管理层的私人收益这个变量,使得模型也融合了理论的基本观点。

2.2实证研究

(1)误定价指标的选择。

评估目标公司、收购公司以及整个市场是否存在错误估价的指标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净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司股票市场价格的比率;另一个留存收益计算的公司价值与股票市价的比率。James S.Ang 、Yingmei Cheng、Ming Dong等均在其实证研究中使用了这两个指标。

(2)市场误定价和并购决策之间的关系。

Ming Dong等对台湾1978―2000年间发生的2922个成功并购案例和810个失败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并购公司、目标公司以及整个市场的错误定价对并购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涉及接管的数量、目标公司敌对性、成功的可能性,而且包括并购支付方式和支付溢价。

目前,已有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证明,股票市场错误定价与并购活动的发生具有正相关性。Rhodes-Kropf等采用市净率的改进指标作为衡量股票市场错误定价的标准,研究发现,行业短期和长期价值差异与账面价值的比率和兼并的密度高度正相关。Imen Tebourbi以1988―2002年间,由加拿大公司发起的符合条件的462项并购交易作为研究样本,首先根据不同时期并购事件的数量,将并购市场分为“冷”和“热”两种类型,然后观察并购方在并购前、并购中和并购后的股价表现,结果发现并购事件主要发生在公司股票价值被高估、管理者对并购反应过度的时期。

另有部分学者从市场误定价角度,对并购方以及被并购方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有趣的结论。这些结论对公司选择并购对象、制定并购决策,投资者预测可能发生的并购活动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James S.Ang 和 Yingmei Cheng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股票价值被高估的公司更有可能成为主动并购者,即并购公司股价被高估的程度一般比被并购公司高。Rhodes-Kropf等认为个别公司和行业价值差异与账面价值比率将推动高市净率收购低市净率公司;而当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的长期价值与账面价值比率存在差异时,则市净率低的公司收购市净率高的公司。

市场的错误定价对并购活动的影响也体现在并购支付方式方面。Friedman研究了美国1973―2000年的3827个并购样本,在对不同支付方式的比较中发现,相对于现金收购方式,股票收购方式与收购方的Tobins’ Q和目标公司溢价的正相关性更强。James S.Ang 和 Yingmei Cheng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并购公司股价被高估的程度越高,越有可能采用股票作为并购支付方式,从而支持了Friedman的结论。Mehmet E.Akbulut在其研究中假设,如果并购公司股票存在溢价,则该公司的管理者会愿意使用股票作为并购的支付方式,因而会在并购前出售自己投资组合中被并购公司的股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以股票作为支付方式的并购活动前,并购公司的内部交易异常增长,而在以现金支付的收购活动前没有出现类似的现象。该研究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股票误定价与并购支付方式之间的关系。

3总结与展望

通过上文对文献的回顾和梳理,我们可以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和股票市场误定价这两种行为公司金融理论在解释公司并购决策制定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成果。但是笔者认为,此方面的研究仍然存在可以突破的地方。

笔者想指出其中的一点,管理者过度自信理论、股票市场误定价理论所基于的假设条件实际上是相互对立的:管理者过度自信理论认为市场是有效率的,管理者缺乏理性;相反,股票市场误定价理论认为市场缺乏效率,而管理者具有充分的理性。笔者认为,建立起管理者过度自信理论、股票市场误定价理论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更贴近现实状况的理论模型将会成为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Roll R.The hubris hypothesis of corporate takeovers[J].Journal of Business,1986.

[2]U.Malmendier,G.Tate Who Makes Acquisitions CEO 0verconfdence and the Market’s Reaction[Z].NBER Working Paper,2003.

[3]Carpenter Jennifer.The exercise and valuation of executive stock option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8.

公司并购范文3

2、要约并购,通过证交所收购上市公司股份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要想继续增持股份,必须向该公司的所有股东发出收购其所持有的全部股份的要约,按照约定的价格购买股票,以获取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3、管理层并购,是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收购本公司的行为,公司的经营者变成了公司的所有者。

4、一致行动人并购,是指多个投资者共同扩大其所能够支配的一个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数量的行为。

5、债转股方式:并购方将对目标公司的债权转化为股权,达到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的目的,从而实现对上市公司的并购。

公司并购范文4

[关键词]上市公司并购分析

一、并购的内涵

1.并购的涵义

并购,即兼并(Merger)与收购(Acquicition),英文缩写为“M&A”。兼并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兼并仅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法定方式重组后只有一个企业继续保留法人地位的情形。广义的兼并还包括收购,即一个企业收购另一个企业的资本控制权,达到对该企业控股的目的,称之为“控股并购”式兼并。

2.并购与资产重组

资产重组是企业资源的重新配置。企业的资源如果配置不当,就会造成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而资产重组就是改变资源配置不当的状况,使资源的潜能充分挥出来,从而产生强大的生产力。因此,资产重组是通过调整企业的资源来优化配置,以达到提高企业效率的目的。

企业在从事并购活动时进行资产重组是并购活动的继续。一旦企业发生并购,就必然会出现资产的重组。并购只是资产重组的一种形式,其他资产整合方式也可以导致资产重组。因此,资产重组要比并购的内涵广泛。资产重组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

3.并购的风险

从并购过程来看,并购风险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因对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宏观因素的变化缺乏研究和预测,对政府行为缺乏足够的了解,对被并购企业缺乏审查,对自身的资金实力未能正确估价,因而导致企业并购失败,而为并购付出的成本全部付诸东流;并购后企业的获利在相当一段时期难以弥补并购所付出的成本,最后导致企业失去可持续性竞争优势;并购后的整合不力而导致的并购后企业管理失效或失控,表现为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企业盈利能力负增长。

二、并购中存在问题

1.政府干预过多,市场化水平低

在企业并购活动中,合理的、适度的政府行为是必要的,尤其是我国企业并购仍处于摸索阶段,也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但是过多的政府干预往往会造成如下后果:政府经济职能与非经济职能混淆,导致对企业并购的行政性垄断,削弱了优势企业的竞争实力和发展势头,不利于把国有企业完全推向市场;违背市场规律,人为地规定生产要素流向,不利于资源配置的优化。一些优势企业因行政干预,并购后,兼并成本太高,难于负担被兼并企业的沉重包袱,经济效益出现明显滑坡,甚至导致企业破产。政府对上市公司重组的过度参与,会导致一定程度的行政干预,是不符合市场化原则的,对上市公司乃至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2.内部人控制

内部人控制的概念最先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青木昌彦教授提出的,其原意是指在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国有企业的经理或工人在企业公司化过程中获得相当大一部分控制权的现象。如果撇开具体的环境,从广义意义上讲,所谓内部人控制就是经理和(或)工人掌握了企业非人力资产的剩余控制权。从广义的意义上说,内部人控制是股份公司的一种普遍现象,因此中国的上市公司存在内部人控制也是必然的。然而中国正处在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还很不完善,再加上中国的上市公司大多是由原国有企业改造而来的,因而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人控制具有其特殊性。

三、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1.立法与监管方面

在理念上,立法和监管应当鼓励和引导并购交易创造价值。立法和监管者应当致力于并购重组游戏规则的制定,让市场参与者有一个平等的平台进行竞争,而避免成为对市场参与者的利益再分配者。这样才能有效实现并购重组带来的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产生正的净社会收益。同时,仍要大力鼓励并购重组,为证券市场中大量历史遗留难题的解决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因为并购重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稳定社会,活跃市场,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2.应建立投资银行体制

我国大体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建立投资银行体系:一是允许一些实力雄厚的大证券商开展投资银行业务,赋予其投资银行职能,使其逐步变成投资银行;二是按投资银行的功能改造和规范原有的信托投资公司,使其成为真正的投资银行;三是采取股份制的办法组建全新的投资银行;四是同国外投资银行联合在我国兴办中外合资的投资银行。

3.完善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

越来越尖锐的股市矛盾使我们认识到,必须继续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改变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加速非流通股的流通化进程。股权由双轨制转变为单轨制,是当今我国资本市场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由于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和我国干部管理体制方面的弊端,在国有企业改制后,我们仍习惯按行政方式选聘公司主要领导成员。由于国有股处于控股地位,在公司改制后,公司的主要领导人员,如董事会成员、经理人员几乎全部由政府组织人事部门直接任命和委派,并且保留国家干部的身份和级别。这种干部任用制度不仅违背了规范的公司组织、治理规则和程序,与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相悖,而且为上市公司以后的发展埋伏了隐患。

参考文献:

[1]陈春霞:我国信用制度变迁中的企业融资方式选择[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公司并购范文5

关键词:公司并购;公司绩效;并购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公司并购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

收录日期:2016年6月16日

一、引言

目前世界范围内共经历过五次规模较大的企业并购浪潮:发生在1890~1910年间的第一次并购浪潮,此次并购以横向型并购为主,同时还构建了现代企业制度最基本的模式,实现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以纵向并购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以混合并购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并购浪潮;第四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金融杠杆并购作为此次并购浪潮的主要特征,同时此次并购多数为敌意收购,有众多“大鱼吃小鱼”的并购案例;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以跨国并购为主要特征的第五次并购浪潮。

西方的并购历史表明并购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并购制度的不断完善,并购交易的数量和金额不断扩大,人们开始从多层次、多角度来研究并购绩效。

而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我国直到1984年才开始出现企业并购。当年保定机械厂并购保定针织器械厂成为轰动全国的第一并购案。随后南京、上海等大城市发生了企业并购。此外,我国企业并购绩效如何,并购重组是否真的改善了公司绩效,还鲜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并购绩效的评估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周期短、样本量小等问题;同时,企业并购重组活动的绩效评价在操作上还未形成相对稳定的标准。我国的兼并收购事件在操作上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标准性。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国外研究现状

1、并购行为使公司业绩下降。Magenheim & Mueller(1955)通过配对检验,发现公司重组后业绩有所下降。Ravenseraft和Seherer研究了1950~1977年间的471家收购公司,该研究使用了联邦交易委员会特别维护的一个行业数据库,这使得该研究在对照组的选取上自由度更大,他们研究结果是收购公司的盈利水平要低于参照企业1~2个百分点,且这些差异在统计上是显著的。

Janrell & Poulsen(1989)概括了从1960年到1985年12月间的663起成功的要约收购的研究结果。他们发现不同年代目标企业股东获得的非正常收益率不同:其中60年代为正的40%,70年代跌至20%,80年代为-1%;Bradiey等进行了类似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Agrqwal、Jaffe & Mandelker(1992)在研究1955~1957年1,164个并购事件后指出,被收购公司并购后一年内的累计超额收益为-1.53%,两年内为-4.94%,三年内为-7.38%,即并购活动在总体上是不利于被收购公司股东的。

Anup & Jeffrey(2000)回顾了22篇研究文献,这些文献分别计算了发盘收购、其他收购、购买资产等重组方式发生后公司长期的非正常收益,综合的结果是兼并后长期绩效为负,发盘收购的绩效为非负。

2、并购行为使公司业绩提高。Doad和Rubaek(1977)分析了1973~1976年发生的172次要约收购事件,发现在收购事件前的12个月里,收购方公司的股东能够获得8.44%~11.66%显著为正的超额收益,然而被收购方的公司股东获得的超额收益更是高达18.96%~20.58%。

Jensen & Ruback(1983)通过对13篇文献的综合研究,得出对1983年以前的企业并购的基本结论是:(1)企业并购使目标企业股东的平均收益率为30%,敌意收购的平均收益率超过30%;(2)收购企业股东的平均收益为零,而敌意收购的平均收益则可达到4%;(3)企业并购并没有降低资源和利用率,从两家企业的合并价值计算的收益为增长了8.4%,可见并购提高了收益率;(4)目标管理层反对收购的行动损害了股东的利益。

Parrino & Harris(l985)的研究认为,当存在兼并后的成本优势或使竞争对手的扩大产出无利可图时,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中的兼并将有利可图。

Healy、palepu & Rubaek(1992)研究了1979~1984间美国50家最大的兼并收购案例,发现行业调整后公司的资产报酬率有明显提高。因为报酬率的提高不是来自于解雇职工产生的人工成本节约,而是源于公司管理效率的提高。

Bruner(2002)对1971~2001年间130篇经典研究文献做了全面汇总分析,发现成熟市场上并购重组过程中目标公司股东收益要远远高于收购公司股东收益。

公司并购范文6

本文分四部分来阐述凯雷并购徐工机械的利弊。第一部分凯雷并购徐工机械的事情始末;第二部分反对凯雷并购徐工机械学说;第三部分支持凯雷并购徐工机械学说;第四部分对凯雷并购徐工机械的总结。

一、凯雷并购徐工机械的事情始末

1.徐工机械的现状

1989年3月成立的徐工由重型机械、工程机械、装载机等15个子公司组建而成,经过10多年发展,徐工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开发、制造和出口企业。2005年徐工在各家银行贷款高达20亿元,徐工机械(是徐工的改制平台)70%以上的股权已用于抵押,其中近一半的贷款还款期在2006年上半年;在产品上,除轮式起重机以外,其优势产品压路机的市场占有率已由1995年的55%下降到2005年的29%,装载机已下降到全国第六位,均出现亏损。

2.收购过程

2003年春徐工公开改制信息, 摩根大通成为徐工集团改制的财务顾问,并采用国际化公开竞标的方式推进其改制.

经过第一轮竞标,2004年6月,徐工确定7家潜在投资者。

同年9月,经过第二轮竞标,美国国际投资集团、摩根大通亚洲投资基金、凯雷亚洲投资公司成为最终的候选者。

10月第三轮竞标,标的为徐工机械85%的股权。摩根大通报价4亿美元,凯雷报价3.37亿美元,另一家报价太低。考虑综合报价因素,凯雷胜出。

2005年10月26日双方达成收购方案。交易方式分为两阶段:凯雷徐工同意以相当于人民币12.17132353亿元的等额美元购买徐工集团所持有的40.32%徐工机械股权。同时,徐工机械在现有注册资本人民币12.53013513亿元的基础上,增资人民币2.42518744亿元,全部由凯雷徐工认购,应支付的对价为相当于人民币5.84223529亿元的美元。

二、反对凯雷并购徐工机械学说

1.徐工贱卖论

向文波认为徐工交易价格贱卖得不如“一口锅”他举例如下:(1)徐工交易价格:20.7亿获得徐工机械82%股权徐工价值20.7/0.82=25.2亿。(2)苏泊尔交易价格:4.5576亿获得苏泊尔14.38%股权苏泊尔价值4.5576/0.1438=31.7亿。(3)苏泊尔价值是徐工价值的31.7/25.2=1.26倍。

余永定认为,像徐工这样的龙头企业,其所需要的资金完全可以通过国内资本市场筹措,并且很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就可以收回,并不需要将超过80%的股权和收益赠与他人。从国家的角度来看,为了2.5亿美元而把徐工这样的龙头企业卖给海外投资者是不合理的。

2.威胁国家安全论

赵英(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认为:

徐工属于工程机械企业,与军工产业关系不大,但和国家产业安全却是有关系的,在进行具体的判断时,实际上,它提供了中国整个建筑行业的技术研发平台。在中国许多产业里,一旦这个平台没有了,其他的零部件、技术开发就失去了载体,所以我们要妥善处理这些问题。

三、支持凯雷并购徐工机械学说

王志乐研究员(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认为:

关于徐工的并购,王志乐觉得被凯雷收购也好,或者最终被卡特彼勒收购也好,就算由外资控股了,也是变成了一个中国的外资企业。它是中国企业群体的一份子,它的运行受中国的法律规范,受到中国政府的管理,并不会威胁国家的经济安全。如果通过并购,外资企业形成行业垄断,那么这是中国市场竞争秩序出现了问题,属于市场经济运行不健康,而不是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况且对于外资企业的垄断倾向我们可以通过相关法规加以约束。我们应当对国家管理和约束外资企业的能力有信心。

贾林男(中华工商时报专职记者)认为真正的危险不在于我们尚显稚嫩的企业被外资收购,而在于我们的管理逻辑混乱,并被利益集团扭曲。从企业竞争的角度讲,跨国并购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市场行为。我们之所以对之如此“关注”,是在国民的理解中,有这样一种情绪:相对国外的跨国企业,我们的企业正在成长、处于弱势,所以需要保护。除了极易被点燃的公众情绪,我们在对待外资的管理上,根本的差距就是管理得很“糊涂”,没有一套规范的准入和监管机制。

上一篇初一语文

下一篇贾平凹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