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城镇范例6篇

特色城镇

特色城镇范文1

关键词:小城镇;景观特色;营造措施

1小城镇特色景观建设的自然载体

自然的地理环境条件是小城镇特色建设的基础,也是小城镇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尊重原有的地理环境条件,加上巧夺天工的设计理念,可以创造出特点鲜明的小城镇景观。且小城镇中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是其特有的,是小城镇中最本质的,也是其他城镇中不可比拟的。凭各种有特色的生活方式、语言文化、民风民俗都可以成为小城镇特色景观建设的有力支撑。

2营造小城镇景观独特的几点措施

2.1依靠原有的地理环境进行布局

我国小城镇的建设基本以地区特色而建立,依托自然环境逐渐发展形成。如湘西的凤凰,它的街道依靠沱江建设,利用山体环绕在两边,给人丰富的层次感。江南的周庄,街道与河道之间相互重组,布局上变化多端,妙趣横生。所以,小城镇的建设要依靠所特有的山水骨架,来充分展示自身的特色。现如今小城镇不断扩张,但是在建设上依然要坚持依靠独特的地理环境合理布局,在尊重原有特点基础上,加强特色建设。

2.2注重绿地的布局与使用

在建设小城镇时,应尽量保护原有的自然景观与植被,将街道建设成绿廊,并建设出通畅无阻的换气道,结合原有的绿地结构,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研究当地的植被群落结构,完美融合生态效应与视觉享受。此外还可以通过合理搭配人工种植绿地与自然绿地,达到共生共荣。同时还要尊重植物自身的特点,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特色,这样设计效果会远远超出预期。另外,在本土植物应用上也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乡土树种能够体现这个地区的特色,目前有许多城镇中都有自己特有的树种与花种,成为建设特色小城镇的一个重要因素。

2.3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生活空间

人作为城镇中最主要的活力源泉,在建设特色小城镇时要坚持以人为本,营造特色的生活景观。环境的好坏程度直接决定着人与人交往的强度。如今工业化的城市充满了经济与利益,庞大的城市空间给人以空洞感,生活节奏过快给人一种疲劳感,缺乏人与人之间关爱、彼此变得陌生、远离人性的关怀等。而小城镇在人文素养上,却有着独特的精神面貌,也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小城镇中,占地面积小,人口少、加强了亲情、友情、与血缘之间的联系。而且小城镇中所居住的人们之间大多认识,且文化背景与生活也基本相同,很容易在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活动中变得频繁。

2.4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计划,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

在传统的小城镇建设中,基本没有经过预先的规划与设计,由人口之间的相互交集来产生,具有模糊与领域性。且对于小城镇来说,街道是人们最主要的活动空间,街道呈现网络状遍布在整个城镇中,满足了人们的行走、交往,以及商铺的活动,所以在建设小城镇中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个细节,科学合理地建设与规划,丰富街道景观,做到景就是路,路融于景。

2.5依托自然景观,保护风土人情

物质的表现形式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文化的一种反应形式。文化背景包括宗教、价值观、生活方式以及风土人情,这些因素构成了小城镇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城镇的社会空间与物质。且由于外来文化对于小城镇的影响较小,传统的文化相对比较稳定,所以多年来没有较大变化。此外,风土人情也是构成小城镇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要尊重当地的文化特色与乡土文化,还应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更好地发扬民族特色与地方文化。

2.6注重小城镇中景观的保护与及时的更新

一些有特色的建筑物往往能够成为小城镇中的标志性建筑物。它们不仅记录了当地的文化与历史,还是小城镇中的一种象征。在改造的同时也要坚持保留原有的风格,注重新建筑与原有建筑间的相互协调,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前提下保持特色。在小城镇中,一些景观标志也成为了其特色的组成因素,且标志性景观特色更成为人们对于城镇最直接的感官,所以在建设特色小城镇景观的基础上,要充分保留原有的基础,再进行加工,在不影响景观标志的前提下,实现对小城镇的最大化建设。

特色城镇范文2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定义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三化”统筹,即“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要构建城市化战略格局、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进入2012年,总理2月14日出席第七届中欧工商峰会时,提出“积极开展城镇化合作”的主张。副总理3月18日出席2012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时,进一步把城镇化与扩大内需联系起来,提出了“中国扩大内需,城镇化是最大的潜力”这一重要命题。5月3日,副总理在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高层会议上,又对“中国的城镇化”作了系统阐释。面向未来,中国致力于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城镇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表明中国对城镇化的重视正进入前所未有的新阶段,也标志着以城镇化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时期已经到来。

从2012年4月开始,国家城镇化规划专题调研组深入浙江、广东等地调研,目的是为编制国家《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做好准备工作。从调研情况看,未来20年要推动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从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创新城市管理、推动农民工市民化、促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入手。

特色城镇范文3

虽然当前国家推行的“特色小镇”建设,赋予了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培育等重任,但“特色小镇”仍然需要回归到现代城镇体系,惟有此,“特色小镇”才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在如今房地产业两极分化、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业“去库存”的背景下,以房地产企业主导的“特色小镇”建设非但不可行,而且势必会导致房地产库存增加,只有小镇产业发展的特色化,才能使“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

小城镇作为连接城市与农村的纽带,不仅起到了统筹城乡发展作用,而且在城镇化过程中对于大量农村富余人口涌入大城市起到“蓄水池”分流作用,也降低了城镇化社会成本。城镇化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农村人口“离土不进城”,留在小城镇,不进入大中城市,就近由从事农业转为从事非农产业,并实现生活方式改变,由分散居住转为集中居住,享受城镇居民所能享受的生活便利和社会保障待遇;二是农村人口“离土又进城”,远离原先的熟人社会圈,进入大中城市。但中国除了农村成功经商人士和进城的农村大学毕业生、农村参军人员城市转业外,广大农村富余人口要真正留在大中城市非常困难,因此,城镇化的主要途径是发展包括县城在内的小城镇及发展小城镇中的内生型经济,只有做大、做强、做实城镇经济,才能顺利实现城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1.20世纪80、90年代,以小城镇为主的城镇化阶段。这一阶段是中国内生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起步发展时期。小城镇经济为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因素,随着内生型经济飞速发展,各地城镇化呈现相对有序发展状态,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同步发展,一些内生型企业不仅为所在小城镇提供城镇化原动力,而且小城镇与内生型企业相得益彰,小城镇因内生型企业而发展,内生型企业因小城镇良好的社会环境而壮大。

2.21世纪初,以大中城市为主的城镇化阶段。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入了全方位开发开放阶段,中国城镇化重点转到了大中城市。一方面,大中城市通过各种开发区建设,获得了发展空间和行政资源,许多城市经由开发区发展为行政区,这使得城市空间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土地招拍挂制度的实行,使得各级政府获得了在土地倒卖上的巨大收益,同时,土地级差地租的存在进一步推进了各级政府开发大中城市的积极性。由此,中国城镇化转到了以大中城市为核心的道路上来。

3.目前,中国城镇化进入到以城市群为核心的城镇化阶段。小城镇建设已远离了孤立建设的发展时期,所以必须通过差异化定位谋求在城市群中的发展地位,避免走同质竞争发展的老路。

不管何种形式的城镇化道路,都需要解决三大问题:一是钱从哪里来问题。农民进入城镇,要有住房,要配套水、电、气、道路、排污等基础设施,还要享受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和福利,因此,城镇化需要拿出巨额资金,不可能完全依靠政府财政来推动;二是人往哪里去问题。农民进入城镇后,必须要靠就业、创业来获得长期稳定的收入,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将是解决城镇化后农民就业、创业的最重要途径;三是城镇化能否持续问题。主要包括城镇发展是否有稳定的产业基础,持续推动经济增长和提升农民容纳能力。是否能在城镇化中避免物质资源过度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长,给城镇化带来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是否能真正以人为本,提高社会和谐程度和新城镇人口生活满意度。城镇化三大问题的存在意味着以大中城市为主的城镇化,终究属于土地型城镇化内容,不具有可复制和可持续发展特性。土地型城镇化道路是不可持续的,而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以城市群为主的城镇化才是当前中国应选的道路。

在以城市群为主的城镇化过程中,小城镇发展具有降低全社会城镇化成本、统筹城乡发展功能、实现“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功能。“特色小镇”既是城镇化过程中小城镇发展的一种类型,又属于城市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色小镇”只有纳入整个以城市群为主的城镇化体系,才能精准定位,找到差异化发展道路。

目前,国家鼓励支持建设的“特色小镇”有两种类型:一是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文《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6]147号文)所指的特色小镇。这类特色小镇一般为县城关镇除外的建制镇,到2020年全国将培育成1000个左右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主要特点是有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二是2015年1月,浙江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建设“特色小镇”作为浙江省新一轮更大范围的战略布局。但浙江省提出的“特色小镇”,其本质是“非镇非区”。既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新兴产业,兼顾茶叶、丝绸、黄酒、中药、青瓷、木雕、根雕、石雕、文房等历史经典产业,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之所以引人瞩目,是因为其“特色小镇”培育建设上的体制机制创新,这既来自国外特色小镇经验借鉴,又源于浙江实践基础。2015年4月,浙江省政府公布《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特色小镇概念,以及规划建设的整体要求、创建程序、政策措施和组织领导。“特色小镇”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一是特色小镇特色创建,实行“目标先导、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新机制;二是产业定位“特而强”,锁定产业主攻方向,构筑产业创新高地;三是功能叠加“聚而合”,做到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叠加、融合;四是建设形态“精而美”,多维展示地貌特色、建筑特色和生态特色。

特色城镇范文4

如何让今天的溪口百姓生活得更加幸福?这是溪口的时代命题。溪口镇镇长杜中权说,老百姓的事,是溪口的“小城大事”。

2010年12月,溪口被确定为“浙江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这个面积381.6平方米的大镇,从此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以建设“海内外著名旅游目的地”和“宁波西部重要生态功能区”为目标,坚持产城融合、生态产业、智慧城市、幸福生活“四位一体”的发展新理念,走 “以城促游 以游兴城” 的特色城镇化之路,从“镇”到“城”坚实地迈出了跨越的步伐。

溪口镇留下了青山绿水满目风光,经济发展也取得巨大的成就,正在实现从“镇”到 “城” 的跨越。先后获得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卫生镇”、“全国文明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全国首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等3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并代表亚洲入选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与全球另外4个入选的城市 ,代表着“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溪口发生的可喜变化,百姓满溢的幸福感正是走“以城促游,以游兴城”之路,办好“小城大事”的成果。溪口镇卓有成效地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其他镇的特色城镇化之路!

溪口镇党委书记周世君的解释是:从溪口的区位条件、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出发,一方面加快城镇化建设,提升城市品质,提高管理能力,提高人口素质;另一方面做到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并举,将溪口打造成“海内外著名旅游目的地”和“宁波西部重要生态功能区”。

以人为本 完善城市功能

2010年被列入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试点后,溪口镇就提出了“让新型城镇化真正回归到‘人’”的发展理念,以优化项目建设环境为推手,全力推进 “宜居、宜业、宜游、宜寿” 城镇建设,满足溪口经济发展和百姓生产生活需求。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为民建城,就要造福于民。

2012年以后,溪口镇党委、政府抓住关键,打破制约发展的瓶颈。大力投入涉及老百姓出行、住房、购物、娱乐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近三年来,全面推进镇区路网体系建设。镇区道路拓宽、主要路段街面改造、中兴路立面改造以及随着江拔线、弥勒大道等路网的贯通,至奉化市城区的3条公交线路投入运营,新客运中心启用,使溪口进入宁波同城半小时生活圈。同时,配备区域出租车,开设旅游巴士专线,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和镇区多个停车场建设。对外增加一个重要出口,对内形成环线交通的北环线工程启动,将拉大溪口整个城市框架,也让老百姓和游客实实在在感受到出行的便捷。

加大城镇住房合理建设,力推“农房两改”,实施6个旧村改造项目,建成亭下湖、任宋、溪口一二三村等3个农居小区,建成26.8万平方米农居房,今年又开工建设4个新项目。有线电视和燃气管道入户率分别为100%和7.83%,宽带接入率50%;启动村庄环境整治建设提升专项行动,至今已累计投资9000余万元,17个村通过验收,其中上白、岩头和明溪成为宁波市幸福美丽新家园现场会的示范样板;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100%和55%;行政村村民安全饮用水覆盖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分别提高20个百分点和16.4个百分点,达到90%和21.8%。

在此基础上,启动畸山菜场、城北农贸市场、剡溪中学、武岭公园、电影院、大型超市建设项目,提升自来水厂设备让群众喝上更清洁的水。经过改造的银凤广场,绿树环绕,花卉飘香,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儿童乐园、塑胶跑道等设施齐全。剡溪两岸的亮灯工程完成后,银凤广场成为夜溪口的一道靓丽风景。

让老百姓以居住在溪口而感到欣喜与自豪。采访中,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当地人如数家珍讲出政府的惠民实事,让老百姓在城镇化中得到的实实在在实惠。诸如,今年“五一”新改造一新的银凤广场与武岭路以及剡溪两岸的亮灯工程顺利付诸。剡溪两岸曾经一到晚上就黑漆漆的,溪口镇民不愿出来逛逛也无处可逛。自从亮灯工程实施,剡溪两旁成为居民饭后散步、休闲的场所。记者深深地感受到:溪口百姓幸福地享受着城市的文化生活。打太极、唱越剧、下象棋、运动休闲、跳舞等。银凤广场跳舞的人群绵延,各自有各自的阵势,每个阵都有上百人,阵容庞大的“佳木斯”团队操人数至少在五六百人以上,每个阵群都放着不同的音乐。庞大的广场舞阵势,着实成了夜溪口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从中也体现出当地政府的“用心良苦”与“以人为本”的理念。用心为百姓办实事,这一切让居民幸福指数无限上升。

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办事效率。高效的管理水平,卓有成效的办事效率是一个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溪口理顺风景区管委会和镇政府的关系,实施管委会和镇政府合署办公,内设机构“二合一”,强化景城一体管理的统筹力。

为适应“景城一体管理”,溪口建立了数字城管平台,成立奉化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溪口中队,承接运行执法管理权限390项,有效提升小城市管理执法水平,遏制抢种花木、违章建设等行为,使节假日景区旅游秩序井然,得到各级领导和百姓的高度肯定。成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设立14个窗口,集中办理审批服务事项237项,日均受理各类事项约200件,受理服务事项办结率达到100%,实现了老百姓办事不出镇的愿望。

此外,溪口还强化镇区动态保洁机制,生活垃圾实行“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模式;改革环卫管理体制、升级环卫设施、打造环卫专业队伍,让街面整洁干净;推进“五水共治”工作,健全城乡污水处理网络,铺设污水管网,拆除水源保护区规模化养殖场,全面治理水环境,形成水清、天蓝、地绿的人居环境,不仅顺利通过国家卫生镇省级复评,而且群众满意度达到99%以上。

由此所见,溪口国家卫生镇省级复评的顺利通过是水到渠成,也有力地验证了当地政府为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办事效率而所作的努力和成效。

城乡统筹 推进城镇化建设

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溪口把城市化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口转移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结合起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构建“城区―中心村―一般村”的城镇体系为目标,全面完善村庄布点规划,加快自然村撤并、下山移民和农居房建设步伐,推进农村人口向镇区及周边中心村转移居住、转产转业,三年建成农居小区近70万平方米,实现农民转移8000人;注重以人为本,积极完善交通、防洪、供水、排污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电、网、水、路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全面向城乡延伸,三年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5亿元;优先发展便民类商业体系,文化、体育、卫生、教育、保障体系建设力度加大。

产业支撑,壮大经济实力。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让老百姓进得了城,安得了心,必须让他们能就得了业;要支撑一个镇的建设,不能单一发展某一产业,需要工业、农业、服务业全面发展。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溪口启动了占地总面积700多亩、总投资近12亿元的大岙生态工业园区,为溪口高效低耗的清洁产业集聚,溪口镇又出台了《溪口镇大岙工业园区入区工业项目准入条件、评审办法、退出制度及相关指标考核办法》,在保证产业高效清洁的同时,也让工业可以有效稳定发展。2014年溪口镇招商引资与2009年相比,企业数量增加107家,达到1065家;其中规上企业增加15家,达到51家,亿元以上企业增加1家,达到8家;目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加9家,达到19家;县级以上企业工程中心32个,中国驰名商标及省级以上著名品牌11个。

大岙工业园区的建设进一步发展了气动元件、美容美发、节能照明线缆三大块状经济,也为溪口镇招商引资提供了新平台。溪口镇党委、政府再接再厉,加大创新的力度,加快招商引资力度。今年1―8月,溪口共招引项目42个,8 个月引进项目42个,其中投资2000 万元以上项目13个,完成年度任务260%,实际利用外资817万美元,完成年度任务163%,领跑全市。

这些都得益于近两年镇党委、政府深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紧抓了机遇,及时确立了一批重点招商项目,并努力做到精准招商,不断增强招商引资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大大加快了溪口加大投入的力度,加快小城市建设,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吸引了众多市内外投资商。

农业是根基。溪口镇拥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花卉、水蜜桃、雷笋为主的林特经济发达,有中国水蜜桃之乡、全国水蜜桃特色基地乡镇、中国雷笋之乡和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雷笋)标准化生产基地等桂冠。

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作为溪口农业产业的花木生产,在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经济收入的同时,导致区域内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恶化。溪口镇党委、政府的态度是:决不能以森林生态破坏为代价来实现经济增长,四年内必定退花还林,还溪口山青、水碧、天蓝、地绿的生态环境。

为此,溪口镇成立了四明山森林资源保护及生态修复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堵疏结合、综合治理的办法,实施退花还林。

封山育林。禁止在已种植花木区域除草、施肥、施药,不得随意开挖。成立溪口镇森林派出所,建立行政司法相衔接的联动执法制度,负责执法巡查。2013年来共查处林业行政案件47起,其中办结毁林开荒案件33起,查获林木蓄积146.8立方米,查处办结林业刑事案件4起,有力地打击了毁林开荒行为。

建立已种苗木登记管理制度。对纳入退花还林区块的花木现状进行登记管理:清点株数、登记造册、编号挂牌、拍照留档。未经审批私自开挖迁移,按照毁林开荒案件严肃查处。

建立苗木准出审批管理制度。在溪口镇两个主要对外出入通道设立两个固定花木检疫点,一个流动检疫点,林业执法部门同公安、交警对花木外运车辆进行固定检查、流动检查,花木外运持检疫合格证和审批单才予以放行,依法查处无证运输。

补植复绿,开展生态修复。农户申请出售花木后的空地,必须落实“一补一”的植被复绿措施;统一流转四明山核心景区的山林,按照规划种上用材林、经济林和珍贵的树种;实行客土回填工程,对花木打土球出售造成的表土流失,采取客土回填的方式提升土壤肥力;实施新浒溪线边坡绿化工程,对新浒溪线董村大桥至直岙村老浒溪线路两侧岩质边坡实施绿化工程。

对退花还林,溪口镇不是一“退”了之,而是保证花卉产业得到发展,保障老百姓生活。镇政府成立农业发展公司,流转核心景区内林木林地经营权,承租7万亩的公益林、林木和农户林地,支付租赁费每年每亩100元给农户,增加农户的收入。流转后实行统一经营管理,规划生态景观林,与乡村旅游布局配套。

同时,溪口镇政府在江西等地落实租赁花木基地10000亩,前两年免费提供给大户和其他花农,鼓励花木外迁转移,培育花木生产的总部经济。区域内农户退花还林,愿意下山建基地或到外地建花木基地的,由镇政府协调,联合各村和专业大户等去外地发展基地,对下山外迁基地适当给予地租费的补助。扶持花木向产业化、精品化、高端化发展。对农户提品品牌培育、市场营销、科技发展等各方面帮助,让农户的收益得到保障。

溪口镇党委、政府还选择在亭下湖村等地价合适、基础设施较好和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的区块建设移民安置小区,保障下山农户的生活、就业以及子女就学。

升级转型 打造特色旅游城市

溪口雪窦山风景名胜区景色秀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旅游格局多维而宽容,为打造“海内外著名旅游目的地”和特色旅游城市,风景区党工委、管委会,溪口镇党委、政府着重在风景名胜、民国文化和佛教名山三篇文章上狠下功夫,构建多维旅游区。

一维凸现以游兴城。溪口镇东靠武岭,南濒剡溪,北临雪窦山,水绕山环,景色秀丽,历史悠久、山川灵秀、文化底蕴厚重、旅游资源丰富,整个溪口雪窦山风景区由千年古镇溪口镇、幽谷飞瀑雪窦山、岚山秀水亭下湖三个各具特色的景系共63个景点组成。

拥有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的溪口镇,曾经只是以观光旅游业为主。游客走走逛逛一天也就离开了,无法带动溪口镇的其他产业发展,导致旅游综合效益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12年,溪口提出了“东城西游、一心两翼”的城市功能新布局,走旅游特色型小城市建设路径,推进溪口镇旅游从核心景区向全域旅游转变,将观光旅游转型为休闲度假型旅游。

2012年以来,溪口镇以年均35%的增速,累计投资近50亿元,推进湖山新城、两岸文化交流中心、状元岙文体创意区等重大功能区块开发。桃源宾馆、银泰五星级宾馆、雷迪森佛文化酒店、环球乐园、旅游特色一条街等旅游服务重点项目,对外招商引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

溪口镇上和雪窦山景区先后建成总面积14万多平方米的9个生态停车场、面积分别为1300平方米和1150平方米的两个游客中心、占地面积165亩的旅游集散中心,开通了旅游巴士,溪口宾馆至雪窦山集散中心道路及镇区主要道路立面改造和景观提升等重点工程项目的启动和完成,完善了景区城区交通体系、服务配套设施。

今年,投入2500万元,实施“夜间景观亮灯工程”,在剡溪两旁安装3万余盏24伏LED低碳照明灯。新的景观灯,采用线条灯、瓦棱灯、投光灯、地埋灯、庭院灯、照树灯等不同的照明方式,将“民国文化一条街”打扮得流光溢彩,在提升景区整体形象的同时,延长了旅游产业链,给沿街商家带来更大商机,也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

与此同时,加快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国家3A级旅游景区古村岩头村、浙江省旅游特色村三十六湾栖霞坑古村的“宁波十大文化旅游古道”等一批乡村旅游热地,成为城里市民双休日的好去处。与此同时,瞄准文化休闲、夜间消费、运动养生等新型业态,启动亭下湖房车基地、露营基地、登山步道等项目,为旅游转型发展锦上添花。弥勒文化节、旅游文化节,将文化和旅游结合在一起,加大宣传力度,促进旅游升级,乡村旅游的游客规模已达年30余万人次,综合收入超过4000万元。

今年1―7月,溪口实现旅游经济收入15.44亿元,同比增9.66%,其中旅游人次277.8万,同比增5.7%。

二维彰显民国文化。溪口是、蒋经国父子的故里,玉泰盐铺、丰镐房、武岭门、文昌阁、蒋母陵园、蒋氏宗祠等22处历史遗迹保护完整,堪称“民国文化第一镇”。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除了8个“国保点”外,溪口镇上和雪窦山还有武岭学校、中国旅行社雪窦山招待所旧址等保存完整、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民国建筑与蒋氏遗迹。这些民国文化载体,彰显着文化和旅游的双重魅力。

众多专家和游客赞叹:溪口,是民国经典建筑的一座天然博物馆,是民国春秋的一本原真读物。对中华民国史深有研究、颇有权威的南京大学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张宪文教授,曾用“当之无愧、当仁不让”8个字,肯定了溪口“民国文化第一镇”的重要地位。

三维打造佛教名山。早在1700年前的晋代,溪口就有尼结庐山顶,时叫“瀑布院”。其后,历经宋代多位皇帝敕赐、钦点,享有“五山十刹”、“应梦道场”等盛誉。雪窦山弥勒菩萨形象是中国传统信仰与外来文化的融合产物,也是中国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的人文胸襟的映射。民国时期的全国宗教领袖、雪窦寺主持太虚大师,一生致力佛教教育,在国内外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奉化市乃至宁波市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在把雪窦山打造成佛教名山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去年3 月,宁波市政府召开雪窦山打造佛教名山推进会上,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卢子跃在会上强调,佛教名山要有名山名寺名校,要围绕“弥勒道场”、“佛教文化”、“山水旅游”三大核心特色,坚持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尤其要办好雪窦山弥勒佛学院,为争取浙江佛学院总部落户雪窦山创造条件。

今年5月17日,浙江佛学院雪窦山弥勒佛学院授牌;9月20日,浙江佛学院、海峡两岸佛教文化交流中心奠基仪式在雪窦山举行。占地600余亩,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的浙江佛学院在雪窦山脚上白村地块奠基,将建成国内一流的以人间弥勒为特色的佛教综合型大学,努力把佛学院建成学僧培养高地,传递正能量新地,两岸佛教文化交流研究的重地。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蒋坚永及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冯志礼等领导和海峡两岸高僧大德、专家学者出席奠基仪式,中国佛教协会发来贺信。这两大亮点,雪窦山打造佛教名山又斌予了新内涵。

其他维度主题彰显。如位于溪口国家森林公园的杜鹃谷等,贯穿这所有旅游资源维度的重要精神核心之一,其幸福指数就是宽容。溪口人崇尚儒道,有着“以和为贵”的人性信仰;以布袋和尚为形象的弥勒菩萨秉持真诚乐观的修行心态,于是这一方土地也性灵起来,这是宽容大度的佛性感悟。

生命因宽容而得到了升华。1987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会全力赞同让溪口的雪窦山成为佛教第五大名山的提法。

经过三年多的小城市培育,特别是在2012年高配的党政班子努力下,溪口镇形成了“东城西游,一心两翼”的城镇功能新格局。一心:以“民国文化名镇”溪口古镇和“弥勒道场”雪窦山佛教名山为组团,以旅游引领特色发展,打造中部特色文化体验区块,使之成为溪口镇的“城市会客厅”。两翼:东部以现代工业区、状元岙文体区和湖山新区为组团,通过“现代产业+生态人居”模式,打造东部城市人居区块,使之成为溪口的“城市工作室”。西部依托山区优良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以及特色农业基地的组团,以生态为基础,通过休闲度假类产品开发建设和现代农业的优化发展,打造西部山水度假区块,成为溪口镇的“城市后花园”。

特色城镇范文5

今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全国第一批特色小镇,花溪区青岩镇、六枝特区郎岱镇、仁怀市茅台镇、西秀区旧州镇、雷山县西江镇等5个小城镇入选,数量位居西部省份第二位。贵州入选的5个小镇,全部从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中产生。

2012年,贵州省委、省政府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建设“5个100工程”重点发展平台,重点打造100个示范小城镇、100个城市综合体、100个产业园区、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和100个旅游景区,作为全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进跨越”战略的重要载体。

2015年10月,国家批复同意贵州省设立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对贵州省探索山地特色城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贵州省以100个示范小城镇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原则,强力推进全省特色小城镇建设,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美,后发优势明显的特点,完善城镇功能和基础设施,吸纳大量农业人口就业,引导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初步形成了具有贵州特色的小城镇发展模式。贵州省积极构建美丽乡村、绿色小镇、山水城市、和谐社区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蓝图,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特色小城镇发展新路。

近年来,贵州省小城镇发展水平显著提升,辐射带动作用明显。2015年,全省小城镇建成区面积10.88万公顷、镇区人口526万人,与2012年相比均增长了29%,占全省的比例分别提高到42%和30%,成为拉动全省发展的重要力量。人均道路面积10.9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20%。城镇绿色发展渐成共识,示范小城镇全面推行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绿道慢行系统、城镇风貌整治等项目建设。

“十二五”期间,贵州省有136个镇列入全国重点镇,比2012年增加了75个,其中104个为示范小城镇;花溪区青岩镇等8个镇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0个镇列入中国特色旅游景观名镇,3个镇列入全国宜居小镇。426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数量位居全国第二。

特色城镇范文6

地委、行署决定召开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150个特色小城镇建设动员部署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推动大会精神,进一步认清形势,总结经验,明确任务,落实措施,紧紧围绕试验区“两年明显变化,向党的十献礼”这一目标,全面推进我区150个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下面,我就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150个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把握大局,抢抓机遇,切实增强全面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以来,我区特色小城(古)镇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基本建成特色小城镇5个,目前正在推进的72个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热火朝天,一批规模适度、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产业配套、生态良好的特色小城(古)镇正在显现。总之,通过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努力,全区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迈出了新步伐。一是绝大多数乡镇已完成了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任务;二是特色小城镇功能进一步增强,各建设镇(乡)大都启动了路网、电力、通讯、集贸市场等综合配套设施建设,提高了城镇综合功能和品位;三是坚持产业兴镇(乡),发展后劲增强。很多镇(乡)根据实际,培育特色产业,大力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推进了产业聚集,盘活了存量资产,加快了地方发展,镇乡面貌正发生重大改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区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的开展速度与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特别是与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推动大会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在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推动大会上,书记指出“不看到日益扩大的差距,不树立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不采取特殊的对策和强有力的措施,我们就会更加落后,就难以完成总书记交给我们的重任”、“所以我们提出试验区要力争两年明显变化,向党的十献礼”,克志省长要求的“地区的同志要好好掂量这句话的份量”。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既是两位领导对我们工作的准确研判,也凝聚着省委、省政府对我们的高度信任和全力支持,凝聚着全区人民的热切期盼和巨大力量。地委、行署围绕这一目标“重点抓什么?如何抓突破?”,通过一段时间的认真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反复研究,提出要举全区之力,在党的十前,抓好“十件大事”的实施,其中,全面完成全区150个特色小城镇建设被列入“十件大事”的实施范围。地委、行署对特色小城镇建设的高度重视,是基于特色小城镇作为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点,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加快小城镇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推动城乡结构调整,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需要;也是加快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是农业产业化的服务载体,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抓好特色小城镇建设,对推进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说,这次会议不仅是进一步解决好小城镇建设要不要抓的问题,更是要解决好特色小城镇建设怎么抓“好”、怎么抓“快”的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同志要深刻认识到加快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对于确保“十件大事”顺利实施、确保“试验区两年明显变化”这一目标顺利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定要把思想和认识进一步统一到地委、行署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上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全面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思想上不动摇,领导上不放松,工作上不停滞,强化城镇意识、建设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坚持好字优先、干字当头,抢抓机遇,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力推进我区特色小城镇建设进程,共同奏响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新乐章。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切实加快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

地委、行署提出到2012年底,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完成150个特色小城镇(含25个幸福小镇)建设的目标要求。到目前为止,全区已启动了72个特色小城镇建设,但离上述“两年明显变化”的目标差距还很大,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强力加快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

(一)规划先行,着力提高品质

一是要及时启动规划编制工作,确保今年12月底前完成规划,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建设;二是要科学规划,紧紧围绕自身实际,加强与规划部门和规划编制单位的联系和沟通,积极参与规划编制过程管理,做到定位科学,目标明确,特色鲜明;三是要严格落实规划,在特色小城镇建设中,要加强管控力度,合理确定建设时序,对项目建设轻重缓急要准确把握,避免重复建设,做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二)培育产业,强化产业支撑

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围绕“工业强区”战略和特色农业“3321”工程,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努力做到“一镇一特”。一是培育生产加工型特色支柱产业。着力培育各类农村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建立一批特色小城镇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培育一批特色主导产业,建立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尽快形成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特色支柱产业;二是培育旅游服务等商贸服务业。要充分发挥小城镇“城之尾、乡之首”的区位优势,兴办各类服务行业,因地制宜发展综合性、专业性商品批发市场;利用风景名胜及人文景观,积极发展观光休闲旅游业;要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向小城镇聚集,鼓励农民进镇务工经商办企业。总之,要积极培育发展工矿园区型、商贸服务型、绿色产业型、交通枢纽型、旅游观光型、移民安置型等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提高产业规模和水平,增强城镇发展动力。

(三)夯实基础,注重功能配套

按照“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要求,以硬化、美化、亮化、净化、绿化这“五化”为目标,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小城镇的人居环境和投资兴业环境,改善小城镇面貌,提升城镇品味。一是开展路网、给排水、供电、农田水利、生活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等网络设施建设;二是合理设置中小学校、幼儿园、文化娱乐活动中心、图书(室)、科技活动室、集镇农贸市场、专业市场、集镇超市、餐饮店、公交站点、停车场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引导农资供应、金融、邮政等服务业在小城镇设点,吸引农户住宅向集镇集聚。

(四)创新机制,全力推进建设

一是筹集整合资金,努力加大建设投入。着重发挥财政“以奖代补”、城镇土地经营、涉农项目资金整合等工作机制和市场运作机制的作用筹集建设资金;广泛采取BT、BOT等方式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配合协调完善村镇银行试点工作,探索农民住房抵押贷款办法,搭建特色小城镇建设融资平台,实现多元投入。积极引进房开、工矿等企业入驻乡镇进行开发建设,拓展集镇新区,增强综合承载能力。积极借鉴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各类资金,引导投入特色小城镇建设;二是盘活存量,重点保障,确保建设用地需求。要迅速树立“由扩大增量为主向盘活存量为主”、“由对上争取为主向内部挖潜为主”转变的意识,将盘活存量闲置土地工作作为土地管理工作重点,在存量挖潜上下足功夫、做足文章,不断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要建立集约用地引导机制、监管机制、考核机制等,按照“一地一册,一宗一袋”要求建立台帐,摸清存量土地家底,做到“调整盘活一批、政府储备一批、依法处置一批”的目标,确保建设用地需求。要充分用好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增加建设用地;三是高度重视土地征收与房屋征收拆迁工作,要把国家法律法规及土地征收政策与保障群众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及时了解征收工作动态,及早将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的发生,确保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五)统筹配置,科学合理建设

一是特色小城镇建设要注意规模适度。小城镇建设不求最大,但求最特、最优、最美、最富,统一规划,科学布局,提高资源利用率,做到既节约资源,又保护农民利益;二是要把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结合起来,功能配套,避免沿路“鸡肠”似的发展;三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在产业建设项目选择上,要大力发展无污染、低能耗的建设项目,严格落实行环境保护评价制度,项目实施要与环保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六)早作准备,加快建设进度

一是各地要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特色小城镇建设中涉及的项目、工程,要进行综合论证、客观评价,提前进入必要的建设程序;二是要制定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按照规划要求,认真梳理各类建设项目,充实完善建设项目库。要以月为单位倒排建设工期,明确建设期限和完成时限。建设项目及倒排工期表必须在今年11月底前报地区推进城镇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地区住房城乡建设局),便于工作调度。

三、真抓实干,积极进取,努力推动特色小城镇建设步伐

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履行职能、整合资源、严格奖惩、强化督促检查和目标考核,为加快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供良好保障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小城镇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主要领导为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扎实稳步推进,做到有人办事、有钱做事、有章理事。一是按照地区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农村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关于印发<试验区特色小城(古)镇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毕地新农建领〔2011〕4号)要求,认真抓好落实;二是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各级要进一步坚持好和落实好特色小城镇建设成员单位联系包保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加强对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的协调、督促和指导,及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和困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认真开展调研、督促和帮扶工作,落实联系督促责任;三是加强指导。地区住房城乡建局、城乡规划局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特色小城镇建设规划工作的业务指导和协调工作;地区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农村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编制特色小城(古)镇建设要求、幸福小镇建设要求、五园新村建设要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求和乡村规划建设要求,印成指导手册,下发指导建设工作;四是强化协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大局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打破条块分割,协调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合力,强力推进;五是加强学习。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加强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学习,向群众学,向实践学,走出去学,学习省内外、区内外好的经验和做法,努力提高领导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能力。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掀起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热潮。一是要积极运用宣传栏、橱窗、会议、网络等形式,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积极投身特色小城镇建设;二是报社、电视台要开辟专栏,制作专题,宣传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典型,引导好舆论方向;三是各乡镇要发挥各自优势,加强法律法规、文明常识宣传,引导群众自觉树立良好风尚,提高城镇文明水平。积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助推特色小城镇建设。

(三)强化督办督查,严格考核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