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教育范例6篇

民俗文化教育

民俗文化教育范文1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民俗文化教育 民俗精神 民俗知识 民俗资源

民俗是一种拥有共同心理素质的人文共同体,是一个民族的标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千年的发展中,我国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民俗史,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为华夏儿女增添了无限乐趣,由此而产生的情感是历代文学作品的创作契机,中国文学史上有很多描写民俗的佳作。因此,语文教师应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渗透,高度重视文学作品中的传统民俗文化现象,向学生传播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知识。

一、思想上重视民俗精神的德育作用

1.充分发挥民俗文化中的爱国思想的教育作用。爱国主义教育是高中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信念,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中华民族有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民族推崇的不变主题。我国众多的古代典籍都充溢着先贤们的爱国思想,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古代文化典籍特别是古代诗文,让学生接受爱国思想情感的熏陶。我国古代著名文人大多是崇高的爱国主义者,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文章著作都可以作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屈原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他创作的《楚辞》包含着强烈的爱国思想。如“独立不迁,横而不流”的爱国主义操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对国家民族振兴的执著追求;“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信念。屈原作品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感,至今仍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2.坚忍顽强的意志力教育。现在的青少年生活在和平年代,人生道路相对平稳,经历的事情太少,这使他们承受外来压力的能力较差,不能正确面对挫折和磨难。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应有目的地加强学生的意志力教育。如教学《史记》时,让学生收集有关司马迁的生平资料,通过阅读《报任少卿书》进一步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他在遭受宫刑之后,没有一蹶不振,而是选择奋起,以超人的毅力完成《史记》。他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还是顽强意志的精神财富。

二、在课堂上发挥民俗知识的智育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民俗教育,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的文学知识。在阅读课上教师应注意把民俗教学作为分析课文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以学习《孔雀东南飞》为例,这篇课文内容比较丰富,情节较为繁琐,学生往往学习兴趣不浓厚,这时教师可以利用文章中的民俗文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刘兰芝和小姑告别时说:“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其中初七指七夕,也可称乞巧节、女儿节。教师可以顺便讲解七夕节的风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七夕节大概起源于西汉,每逢七月初七,人们会举行节日活动。按汉朝习俗,这一天要晾晒衣服和书。乞巧节的习俗是根据牛郎织女的故事发展而来。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到课文中。另外,在讲解这篇课文时,学生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刘兰芝被遣回娘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求婚?教师就可以介绍汉朝的婚俗:汉朝时对妇女的贞节不是特别看重,女人丧偶或离婚后仍可再嫁,男子对女子是否曾经结过婚不是特别在意。如我们熟悉的名士司马相如就娶了守寡的卓文君,才女蔡文君也曾改嫁多次。汉末有些不仁的叔伯、兄长为了钱财或者占有寡妇的儿子,就逼寡妇再嫁,这些寡妇为了抗争甚至被逼死。刘兰芝以死抗争兄长的逼嫁,正是当时许多寡妇命运的集中反映。可见,教师拥有丰富的民俗知识对语文教育教学是非常有益的。

三、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地方民俗资源的教育作用

课本的教学资源是有限的,教师应把对学生民俗文化的培养延伸至课外,因为民俗文化产生于民间生活。组织学生开展民俗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地的民俗文化,这种形式比简单讲授教材知识更有趣味性和生命力。因此,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民间、深入生活,收集和整体由广大劳动人民创作并流传至今的各种物质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及各种神话传说、有趣的俗语、俚语等。如河南地区各种有特色烙印的民俗文化:刚健勇猛的少林功夫、以柔克刚的太极拳、司马懿得胜鼓、三门峡地区的百佛顶灯、淮扬的太昊陵庙会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调查,并采用讲座、报告、知识竞赛、主题班会、报告汇演、征文等形式对所调查的民俗文化做总结,让学生真正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师还可以通过传统节日进行节日文化教育,使学生真正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文化内涵,如清明节有扫墓的习俗,目的是表达生者对祖先或者死者的深切怀念,找回民族之根;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投江而死的屈原。还可以搞一些采风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民俗特色节庆活动,体验民俗文化的魅力。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既可以深化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具有积极的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所以,民俗文化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人文教育资源,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关注和利用。

参考文献:

民俗文化教育范文2

民俗即“民间风俗”,自古以来,我国就特别注意民俗文化中所具有的“教化”作用。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其中所强调的就是民俗文化在社会安定和促进和谐中的作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民俗文化的可视、可感、可行性对青少年思想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我们要尽快将民俗文化纳入学校教育之中,搜集和整理有特色、有内涵、有血肉的民俗文化教育素材,在青少年中开展扎实有效的思想教育。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开发民俗文化校本课程,创新思想教育新途径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地方和学校有了课程开发的权利,校本课程民俗文化开发与研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实施的。民俗文化产生于生产劳动,开发研究当前流传的谚语、故事、游戏、节日、礼仪、习尚、禁忌、艺术等民俗事象,可以使学生的思想教育走出教室,回归生活,使学生通过发生在身边通俗、生动、典型的民俗活动接受教育。既体现了办学特色,又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了当地风土民俗,从而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思想情怀。如我校开发的校本课程《民俗文化的开发与研究》,就把东汉时期镇原籍著名的思想家、政论家王符及其著作《潜夫论》、土地革命时期的屯字战役等编入课程,使学生不仅了解镇原的历史,更提升了知识素养和爱国情感。

二、立足实际抓关键,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春节的年味儿越来越淡,春节走亲串友的社交活动变为短信群发;当代青少年热衷的网络游戏,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逐步走俏,年青人不知道传统节日的具体日期,更不知道其由来和所代表的含义,所有这些都折射出传统民俗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很多民俗文化所具有的传统德育教育功能正在逐渐丧失,这不能不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悲哀。这样就会丢掉传统文化的根,民俗文化的魂。而这些缺失,必须通过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去补充。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不断挖掘学科教学中的民俗文化知识,身体力行,潜移默化,使学生心有所畏、行有所止、情有所感。

三、利用节庆活动,开展民俗文化思想教育

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中的节庆内容丰富,蕴涵着许多有积极意义的优良传统和民俗文化的精髓。以民俗节庆文化为载体,开发民俗节庆中的教育内容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系列思想教育,直接、直观、生动、形象。如清明节,寻根祭祖,悼念烈士,进行继承先人遗志,传承烈士精神教育;端午节,品味粽子,纪念屈原,进行培养气节弘扬正气的爱国主义教育;中秋节,赏月吟诗,抒怀,进行重亲情、讲团结、促和谐的人文精神教育;重阳节,孝敬感恩,尊老爱老,进行感恩敬老、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教育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身临其境,受到感染,教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邀请民俗老人做讲座感化学生

民俗文化教育范文3

关键词:学前教育;民俗文化;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384-01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通过查找文献、市场调查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内容、代表性、价值性、优势和弊端进行了粗浅的研究。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考虑到学前儿童的真实需求,以学前孩子们最常接触到的感兴趣的优秀民俗文化为主,并且兼顾到其他值得研究的优秀民俗文化,顺应孩子们在学前教育中应获得的知识与体验的要求,在合理、恰当的选择下,把两者进行有机、有组织的融合再作用于孩子的教育。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具有自身的内部特征与外部特征,内部特征主要表现为生活性、传承性、融合性、共生性、开放性;外部特征表现为民族性、地方性、情境性、动态性、多样性。其中,生活性与传承性是内部本质特征,民族性与地方性是外部显著特征。

一、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性

主要是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在孩子自身来说,可以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多接触民俗文化、现代文化以及外来文化可以培养出孩子的全方位的价值观,充分的发展处孩子的包容意识、拓宽眼界、发展创造性的多样化思维、增强孩子的民族团聚精神、更加认同我国的传统文化、更好的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魅力与生命的意义。在社会来说,孩子即是未来,学前教育民俗文化研究可以帮助发展价值,让民族精神得到弘扬与传承、发展,可以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促进社会和谐、发扬中国文化、提高国际地位、达到可持续发展。

二、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内容

为了实现孩子在身心、智力、情感、意志、价值观等方面的全方位的和谐发展,我们可以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个层面来制定学前教育民俗文化的课程,大致可以分为口头语言、衣食住行、人际关系、游戏竞技、自然地理、音乐美术、节日庆典等七个方面的课程。在课程实施方面,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即是“仁”的思想,讲究的是“和而不同”、“因材施教”的思想,针对每个孩子的属性和特性、根据环境、人员因素的影响制定出不同的课程,遵循安全使用、和谐一致、共同参与、灵活运用的原则。可以全方位、多层次的逐渐深入孩子的生活,并不局限于教学,可以采取教学、游戏、生活三管齐下的方式设计活动。在课程评价方面,对实施的课程进行定期的评价,结果可以从孩子、家长、教师、社会等多方面产生。针对课程的信息导向功能、诊断鉴定功能、管理监督功能和教育发展功能进行评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代表性

秉承在学前教育中,以孩子的将来发展为主旨,以孩子的文化背景为依据,在孩子的生活中,通过孩子自身在参与课程的体验中获得的有益的教育经验,促进孩子的整体、全面的发展。教育民俗文化课程体现了教育对现实生活的重视,取代了一味的填鸭式教育,将孩子从普遍的、抽象的、价值无涉的教育方式中解放出来,转向特定的、具象的、关涉价值的教育体验中来,让孩子能够在特定的自然与文化环境中,结合自身的情况,有机的结合抽象和具象的知识,增强主观能动性,对生活的世界有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在学科世界、生活世界、科技世界与人文世界中翱翔。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不仅把孩子作为其中重要的的发展个体,尊重孩子在自身发展中积极作用的发挥,把孩子作为主动的探索者和建构者,在身心、智力、情感、意志、价值观等方面实现全面的和谐发展。同时,也尊重教师的知识和智慧,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中的积极作用,使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得到良性循环与发展。在教师成为主动、积极的参与者的过程中,教师也成为了儿童发展的积极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除了实现了教师自身的发展与超越外,还可以促进两者相辅相成的发展。

我们应重视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培训、提升课程理论研究水平、重视对课程运行环境的研究、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课程实施的对策研究、建立健全课程评价体系、注重幼小课程的衔接、发挥行政的作用支持课程功能,致力于构建以政府为向导,以学前教育机构为中心,以孩子的良好发展为核心,联合社区、家庭和孩子自身促进孩子不断优化的共育机制。

参考文献:

[1] 赵海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2.DOI:10.7666/d.y2149421.

民俗文化教育范文4

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冯骥才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民族文化包括两个部分——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精英文化主要是给我们力量、思想、精神,是一种父亲文化,民间文化是一种母体文化,给我们情感、血肉、特征、凝聚力、亲和力。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都是不可或缺的。”[3]中国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中国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不同时期的民俗风情,获得丰富的民俗文化知识与语文基础知识,其中还充满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精神,使得它在陶冶学生情操、热爱本民族文化,传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离骚》,屈原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以及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在这首政治抒情诗中,楚辞风貌一展无余,而当时楚国的民俗风情也与文中的华美辞句和强烈的爱国情怀相得益彰。若在语文教学中能够适当讲解艾草幽兰、江离辟芷、申椒菌桂等具有楚文化代表的风物,穿插讲解后羿畋猎、凤皇(同“凰”)受冶、灵氛占卜等神话传说,同时结合端午节的来源、包粽子、赛龙舟等纪念屈原的传统活动,以及国家现在对传统民族节日的高度重视等,则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程内涵,还能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热爱本民族文化,引起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明辨是非,击浊扬清。

神话《女娲补天》收编在中国经典文化研读选修教材《中国民俗文化》中,其中强烈的“地母意识”、“灵石意识”以及“补天情结”,是我国古代先民们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并有意、无意地征服世界最具根本意义的精神成果,中华民族信仰上的共祖意识、政治上的国家意识、文化上的民族意识、情感上的认同意识、心理上的崇母意识等无不源于此。它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强大的心理支撑,为民族凝聚和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强基石。

二、塑造和健全品行人格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可见,人文精神的培养是语文教育的题内之义,塑造学生健全良好的品行人格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中,饱含浓厚民间文化气息的鲁迅小说《药》具有典型的教育意义。该作品通过华老栓、夏瑜形象的描写,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者脱离人民群众,革命不彻底的错误。小说中华老栓为救治身患肺痨重病的儿子买来人血馒头,鲜血还被别人当“药”吃,这些在当今社会人们是无法理解的。但是这与历史上的祭祀民俗是有着重要联系的。鲁迅在《狂人日记》及散文《范爱农》里都写到了清末革命者徐锡麟心肝被吃的事,也曾写到:“牺牲为群众祈福,祀了神道之后,群众就分了他的肉,散胙。”(注:“散胙”原指旧时祭祀仪式完成后,发给参加者祭祀用过的肉。)鲁迅把“散胙”引申为先驱者牺牲后,民众从精神、心理上对他们的利用。在小说中,人血馒头成为联接作品丰富内涵的审美物象,一个凝结着作品“张力结构”的艺术道具[4]。作品中塑造的麻木不仁、愚昧落后和不觉悟的冷眼“看客”,对于树立学生自尊、自爱、自强的人格品质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三、形成和确立人生价值

民俗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做人处世的哲学思想,如忠、孝、仁、义、信、和、敬、恩、序、别、助人为乐、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投桃报李等调节人际关系的道德礼俗规范,为学生建构精神文明提供无比丰富的资源。而“以人为本”、“自强不息”、“讲诚守信”、“为仁由己”、“礼仪天下”、“忠恕之道”、“知行合一”、“天人合一”等传统观念为学生提供做人的道理、人生的意义及处世的准则,乃至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类命运的基本态度的形成都影响深远。

陶渊明《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选修教材中,神话《刑天舞干戚》里的刑天那种不屈不挠、不服输的顽强战斗精神,在每个学子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使“刑天舞干戚”成为永不妥协的象征。《女娲补天》告诉学生,一个人应当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鲧禹治水》教育学生,坚持就是胜利,只有拥有执着的信念和前仆后继、不屈不饶的伟大斗争精神,才能获得成功;《羿射十日》启示学生,一个人要拥有过人的胆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才能为民除害,成为人民英雄。沈从文的《边城》,我们可以通过了解湘西对歌民俗及傩文化来解读;通过研究北京民俗文化来体会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通过把握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生活民俗、礼仪民俗、婚姻民俗及游艺民俗来感悟《诗经》等。这些优秀的中国民俗文化对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价值。

四、品味和鉴赏民俗文化

语文教育中,教师在引领学生阅读优秀的民俗文化作品时,往往通过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提高学生对民俗文化语言的感受力。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有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文章中,作者从琐碎的日常生活、风俗民情娓娓道出,向读者说起胡同文化——“大腌萝卜”、“虾米皮熬白菜”、“棒子面”等北京的风味吃食和剃头挑子的“唤头”,磨剪子磨刀的“惊闺”,算命的盲人吹短笛等风俗民情,再现了老北京深厚的民俗文化气息,表达出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胡同文化的热爱,以及对即将在现代文明大潮中没落的北京胡同的复杂而感伤的心情。

鉴赏民俗文化作品,需要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并让学生学会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如,教学鲁迅的《祝福》,要求很好地解读民俗文化对于理解文章主题的重要价值。“祝福”是在旧社会江南一带农村过年时举行的隆重的年终大典。阔人家操办“福礼”,供于祖先和天神的牌位之前,点上香烛,意在祈求保佑。因此,“祝福”本身就是旧社会最富有特色的封建迷信活动,所以,在祝福时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动理学观念也表现得最为强烈。在鲁迅的作品中,民俗事象俯拾即是,有的成为联接作品丰富内涵的审美物象,如《药》中的人血馒头;有的成为开掘“本文”深度进向的一个活动背景,如“祝福”;有的则构成作者审美思考的艺术契机,如《风波》中的辫子;还有的成为沟通读者某些方面时代感触的文学媒体,如《长明灯》中的“长明灯”等。

再如《林黛玉进贾府》,作品一开始就笼罩着浓烈的梦幻色彩,从“女娲补天”的神话到“绛珠还泪”的传说,再到“太虚幻境”。宝黛虽结下“木石之盟”,但“还泪”之说预示着宝黛爱情的悲剧。作品通过描绘服饰、饮食、建筑等民俗文化以及省亲、回九、抓周、冲喜、斋戒等民俗现象,深刻揭示了封建大家族由盛而衰的演变。因此,品味与鉴赏文本中的民俗事象,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正确理解和把握文章主题的关键。正如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史学家丹纳所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5]

中国民俗文化赋予了语文教育丰富的内涵,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柱[6]。通过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学习,有效地整合了课内外课程资源,把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受到优秀文化熏陶感染的同时,能够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学语文、用语文和享受语文。

参考文献

[1] (东汉)班固.汉书—王吉纪.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1.5.

[2] 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 陈孟云.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课程文化内涵——浅析民俗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价值.教学月刊(中学版),2004(6).

[4] 皇甫晓涛.鲁迅的民俗事象.枣庄师专学报,1997(1).

民俗文化教育范文5

关键词: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发展价值;社会;儿童

民俗文化是民众在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选择和优化的结果,是文化的精华和民族的根源,也是推动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力量。我国20世纪80年代就开展过学前教育文化课程,但是在时代背景的影响下,教学内容中经常会出现有悖于人文常理和幼儿发展规律的地方,也缺少对儿童真善美的教育。儿童的发展迫切需要民族文化课程的重构,儿童生命和生活的整体性、丰富性也需要民俗文化来帮助构建。在日益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作为文化传承最主要的载体,更应认识到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发展价值,加大发展力度。

一、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内涵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为了满足学前儿童的发展需求而存在的,以学前儿童生活中的民俗文化作为主体,兼顾其他多民族文化,以儿童学习发展规律为指导的并通过有机融合而形成的有益的教育性经验。

当前的民俗文化教育课程,遵循儿童发展规律,将儿童文化背景作为课程设置依托,使儿童在教育环境中能够获得有益的教育性经验,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整体进步。课程体现了对境遇性知识的尊重,把普适性和境遇性知识进行了有机结合,从而使儿童能够对科学知识和文化知识、生活知识和学科知识全面融会贯通,最终促进儿童拥有在人类生活文化情境中体验生活、优化生活的能力,进而实现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自身发展的超越。此外,结合学前儿童的身体特点,课程把学前儿童看作是主动的探索者和积极的建构者,从而帮助他们身心、意志、情感、智慧的全面发展。当然,教师作为施教者,是儿童发展的积极促进者,也充分发挥着在课程运行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促进课程良性循环机制的生成和发展,引导学生实现自身的超越。

二、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对儿童的发展价值

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启蒙阶段,在认知、个性、情感等方面尚处于较低层次,但同时儿童具有极强的感知力,对生活中的文化背景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和民俗文化直观形象的特点相融。因此在课程教育中,应遵循从自我到他人、从熟悉到陌生的认知规律,切入儿童生活中当下的、此时此地的民俗文化,在此基础上进行筛选和提炼,从而建构起适合本地区儿童发展的课程,完成儿童的发展。

1.明确文化归属,增强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指一个民族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自觉形成的对本民族文化的肯定性生活经验,在情感和心理上都能够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和文化价值,进而形成共同的文化心理,是自我认同的一种形式,也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认同包括种族、现代的族群性、传统的族群性和生活方式等四种形式。其中,种族文化是最强意义上的文化认同,是先天赋予的、流淌于个体血液中的。而另外三种则是人身体之外的,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获得,是较弱意义上的文化认同,生活方式则是最弱的,可以多次改变。传统的族群性认同则是以成员关系为基础的,这种关系往往是一种时间活动,部分和遗传活动有关,但是随着成员的流动会发生变化。现代的族群性则主要集中在个体上,是一种非制度的文化认同。人们长期生活在民俗文化中,在不断的习惯中会逐渐产生对这种文化的熟悉感和认同感。比如,我国各族人民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就是各民族在不同的地域、文化下产生的民族认同,同时各民族又有过年吃团圆饭的传统,这又是不同民族之间产生的国家认同。再如,我国射日英雄神话、女娲造人神话、开天地辟地神话在内涵上都有一定的相近性,都表明了阴阳对立和统一的世界观。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些内涵惊人一致的神话背景下,必然有本民族共同和普遍一致的无意识心理结构,这又是我国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而对儿童的学前民族文化教育就是要实现这一民族认同、社会认同,使儿童能够认同本民族文化,并以本民族文化为自豪,这在西方文化强势入侵的当代社会尤为重要。如果儿童从小不接受汉字、古诗等文化教育,那么以后也难以认同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当然,教育中应坚持“中和教育”方针,不能简单地顺应和屈从本族文化,也应在此基础上积极吸纳其他文化,以帮助本民族文化在发展中不断获得新鲜血液。

2.培养文化包容意识

意识是指精神心理活动的某一阶段和形式,是人眼、耳、鼻、舌、身之外的第六意识,也即是心智思维。文化包容意识即是对待其他文化时应保持尊重和平等的态度去接受或宽容对待的思维活动,这是文化包容能力的基本要素,也是我国各民族和平共处的重要基础。我国有56个民族,民俗文化也正是在这56个民族的分分合合中通过不断接触、碰撞和交融中发展而来的,具有各自的特色,也能够互相学习。苗族的酿酸技术被各民族习得,丰富了饮食文化;黎族的织锦技术被黄道婆学习,为汉民族创造了惊艳的织锦文化;汉族的织棉机被壮族学习,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些民族文化都是在互相学习和互相迁移中不断创新,形成适合本民族的独特文化,也使得民族文化不断获得生机。儿童时期是人的意识初步形成时期,通过对各民族丰富文化的讲解,能够使他们明白文化多样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从而学会以包容的心态去看待文化多样性,防止出现狭隘的文化意识,造成对其他文化的排斥心理。

3.寓教于乐,帮助儿童健康成长

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家长的共同愿望和责任,而我国各个时期对儿童教育都极为重视,并总结了许多为实践证实的育儿经验,成为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部分。学前儿童的抽象思维意识尚不成熟,思考能力处在较低阶段,但是他们的模仿意识极强,而民俗文化中的许多事例都可以帮助他们成长。比如,孔融让梨的故事会帮助孩子学会谦让、爱心,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以让儿童学会机智、帮助,这些故事对孩子的影响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各民族还保留了许多爱幼抚幼的习俗,比如各民族妇女为儿童缝制装束,绣上吉祥物保佑儿童健康;有很多成人和儿童一起玩的传统游戏;饮食上都注重健康,科学饮食,比如苗族人常吃糯米不易消化,需要酸菜搭配来促进消化;民俗文化中娱乐活动占了很大比重,比如各种形式和类型的歌舞、竞技、游戏、杂技等,流传较广的有丢石子、跳房子、老鹰捉小鸡、打水漂等,使儿童在观看、参与中愉悦身心。

4.亲善和睦,增强儿童的社会适应性

民俗文化蕴含在儿童的生活、学习中,是儿童重要的成长背景,也是儿童与社会的联结桥梁。其中存在着大量的道德、礼仪知识、俗话谚语、民歌民谣等,常常活泼生动、入木三分,育人作用明显。尊老爱幼方面:比如布朗族、朝鲜族、哈尼族,如果家里有较好的食物,应请老人先吃;侗族路上遇到老人应帮忙,家里缝衣服时应先给老人缝;维吾尔族、彝族遇到老人时应恭敬地为他让路;各少数民族也没有打孩子习俗,侗族尤为进步,认为男女平等,任何孩子都应爱护。团结互助方面:这方面在少数民族上表现尤为明显,少数民族大多生活艰辛,因此很多时候需要依靠集体互助才能战胜困难,这也就形成了他们一家有难、全寨支援的优良传统,遇到公共设施如水渠、道路时也是大家共同出资、出力。

三、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对社会的发展价值

1.树立文化公平和社会公平意识

公平是社会公正的重要衡量标准,而文化公平则是指人类所有成员都拥有公正的创造文化、持有文化和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和自由,也是人类文明阶段的必然需求,是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促进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我国古代的农民起义到现今的法治社会建设都表明了人类对于社会公平的向往和不断追求。每个儿童都有一个潜待开发的大脑,而特定的社会环境无疑对其开发起着重要作用。儿童生活于社会环境中,人类的风俗习惯、、道德观念、审美意识都会作用于儿童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每一地区的儿童都是不同环境中的独立的个人,而不同环境中的文化传统必然有很大差别,尤为突出的反映在民俗文化的差异上,各民族相处、互动和理解的基本文化指令都蕴含其中。所以民俗文化是与人们休戚相关又人人可以接触到的文化,也是社会最公平的文化系统。所以,在民俗文化基础上构建的学前教育课程是帮助儿童树立文化公平和社会公平意识的最适宜课程。

2.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和谐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多种文化之间的竞争和冲突也日益激烈,其中也存在着不少强势文化消灭、打击弱势文化的现象。对此,联合国曾专门《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一种客观规律,就如同生物多样性一样,号召人们像维护生物多样性一样去维护文化多样性。20世纪30年代赫斯科维茨和本尼迪克特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相对论思想,认为不同社会生活中会产生各种文化,而对待不同的文化人们应当采取互相尊重的态度,从而才能从不同文化中汲取营养,防止本民族文化在一潭死水中生命力消逝。而社会的和谐也是在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存在的,通过对和谐文化的教育能够帮助儿童认同文化多样性,进而促进社会和谐。我国民俗中存在着大量的和谐思想:崇尚自然。彝族有“阿衣俄西格”餐传统,也即是一种儿童在大自然的娱乐聚餐,儿童在这种和大自然的相处中加深了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侗族则认为山林是大自然的主人,而人只是客人,因此不能滥伐树木和捕猎;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在这一点上,各民族都非常一致。比如,不能挑拨是非引起他人不和,否则会遭到全村人的敌视;家庭内部也讲求和谐治家,相敬如宾,如果遇到有人求助则应热心帮助;各民族间团结互助。我国各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融合成为一个大家庭的,因此共同的文化基础和思想认同让各族人民都盼望天下一家,亲如兄弟,即使在今天,民族团结、发展、繁荣也作为基本的民族相处原则写进我国民族政策。

3.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沉淀下来的习俗、信仰、价值观等的精华,是一个民族精神信念和理想追求的具体体现,也是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的不竭源泉。民族精神是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我国民众创造力和智慧的深层次展现,也是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的一种依据。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各民族和各国家相区别的特殊标记。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具有文化传承的责任和使命,将其和普适性知识融合,更能激发民族自豪感,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对于儿童来说,形象生动的内容比较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更容易加深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印象和了解,在此基础上将民族精神深刻地印在骨血中。

4.追求和谐共生,维护人类生存环境

我国自古以来就强调“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民俗文化也是一个对这种理念追求的文化系统。我国古代建筑多取方形、圆形搭配而成,以取天圆地方之意。北京名闻天下的四合院的建造也是根据北方风少大气候寒冷的特征,而采取四周合围的形式以达到保暖的效果。我国的民居也多是依山傍水,根据地势而造成,讲求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还有很多人会在屋子前面种上植物等,以达到草木葱茏的效果。在饮食、服饰上也都讲求五味调和、色泽相称,这些都是以和天气和平相处为目的,达到有序和谐的状态。而这些和现代课程的环保观念都是相通的,可以建立起文化和课程的共生系统,促进人与之然和谐相处。儿童在这种“天人合一”思想的教育下,就不会把人当作自然的唯一主体,而以统治者自居,对大自然肆意掠夺,不会把人和自然看作对立或制约与被制约、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人类相依为命的好朋友,从而和自然的一草一木都和谐相处。

总之,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作为民俗文化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帮助儿童形成多样性思维及促进儿童的社会化都有重要作用,而在全球化和一体化带来的民俗文化冲突和竞争中,对我国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有着积极意义。因此,教育者应该加大对学前教育民俗文化的重视,为其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创造有利环境。

参考文献:

[1]巨乃歧,王建军.哲学视野中的价值范畴:兼论价值哲学的本体论基础[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2]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民俗文化教育范文6

【关键词】民族文化教育 民俗博物馆 陈列展示

博物馆中收集和陈列着许多人类历史实物和自然实物,为广大人民群提供很多历史参考资料,是一所教育价值非常大的社会大学。博物馆通过陈列展示的直观的教育方式,使人们接受自然科学知识的熏陶,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大大提高了公众的文化素质,使博物馆已经成为了人们接收社会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民族,民族文化内容相当丰富,民俗博物馆可以通过陈列展示具有我国独特民族文化内涵的民族文化遗产来对人民群众进行民族文化教育,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一、民俗博物馆陈列展示的主题应当不断创新

为了更好地让博物馆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民族文化教育,民俗博物馆的陈列展示民俗文化遗产应当不断创新,吸引参观者的兴趣,更好地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民俗博物馆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陈列文物主题的创新:

(一)陈列展示应当注重民俗文化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已拥有了56个民族,各个民族的民俗文化也相当丰富。民俗博物馆应当加强收集我国各个民族的民俗文物,并通过陈列展示各民族民俗文物来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示各个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民族文化教育,不断弘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例如:博物馆可以把本民族的衣食特点、建筑特色、婚丧嫁娶礼仪以及本民族的等内容进行陈列展示,在展示物馆应当以这些文化遗产对本民族的发展起到作用进行重点展示,直观、真实地反映出本民族的民族精神以及民族信仰。

(二)创新陈列展示主题

任何一个民族存在至今都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内涵,民族文化遗产能够真实地反映那个时期该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是该民族民俗特色的重要反映。博物馆在进行民族文化遗产陈列展示时应当注重对民俗实物以及民俗文物的保护工作,并不断挖掘民族文化遗产具有的深层文化内涵,使参观者直观、详细地了解该民族的发展历史和优良民族传统。

二、民俗博物馆陈列展示的手法应当不断创新

博物馆的陈列展示对博物馆在吸引参观者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民俗博物馆应当对收集到的民族文化遗产进行科学地陈列展示,将民族文化遗产直观、生动地展示给参观者。民族博物馆可以在传统的“实物+图片+简单文字说明”的展览方式上,利用创新手法使民族文化遗产的陈列展示主题更加突出,全面了展示民俗博物馆具有的深层民族文化内涵。民俗博物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展览手法进行不断创新:

(一)在陈列展示中引入新技术。

民俗博物馆可以运用新的技术以及新材料对博物馆过时、陈旧的展览台或展览柜进行更新以及改造,使这些新的展览台或展览柜在美观、整洁的同时,方便博物馆工作人员开展日常清理和维护工作。博物馆应当选用绿色环保的新材料,防止有害材料影响参观者的身体健康。民俗博物馆可以使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来形象生动的展示地方民俗活动,使参观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民俗活动所包含的深层民族内涵。如:民俗博物馆在进行当地端午节活动展示时,可以通过投影把端午节的相关习俗活动展示给参观者,使参观者更深层次地了解当地民俗活动具有的文化内涵,更好地接受优秀民族文化的熏陶。

(二)在陈列展示中融入趣味性。

民俗博物馆应当保证在陈列展示具备知识性以及故事性的基础上,尽量融入展览的趣味性,不断提高陈列展示物品的吸引力,尽量激发参观者的浓烈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参观者在寓教于乐中学到知识。例如:民俗博物馆在陈列展示“皮影”实物时,可以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幻灯片的形式将皮影戏的发展过程、制作工序以及表演方法直观地向参观者展示,让参观者充分了解过去人们的生活习性和娱乐方式,使人们在对民间传统工艺的了解更加深入,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三)陈列展示应当贴近人们生活。

民俗博物馆的陈列展示应当体现真实、生动以及感人的特点。在实际展览中,民俗博物馆可以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过一些影像资料复原过去人们的生活场景。比如在北京四合院民俗展览中,可以具体设计一座四合院,向参观者展示四合院华中人们的日常生活、节日习俗、四季衣着特色以及以及婚丧嫁娶礼仪等老北京人真实的生活故事。这种贴近生活的方式能够使参观者更加生动地了解民族文化,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

(四)陈列展示应当注重细节。

民俗博物馆在陈列展示时应当注重细节,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满足不同参观者的参观需要。由于民俗博物馆的参观者来自不同地域、行业、层次,博物馆的陈列展示方式应当注重细节以满足不同参观者的参观参观需要,有助于传递和发挥民俗博物馆的历史文化。例如:在日本,一些博物馆展览室或展览柜专门挂有展览物的相关说明,便于参观者了解展览物的历史价值和深层文化内涵,还设有盲文说明词以及专门的残疾人参观通道。此外,为了适应多雨气候,一些日本博物馆门口还设有专门的雨架供参观者放置雨伞等遮雨设备。日本博物馆这种注重细节的人性化陈列展示模式也值得我国博物馆学习、借鉴。

三、民俗博物馆应当加强与参观者的沟通交流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方面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民俗博物馆在传播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民俗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也得到了充分地发挥,尤其在教育未成年人方面起到的作用尤为显著。民俗博物馆应当利用自身的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资源来开展与参观者的一系列互动活动,尤其是与青少年的互动交流活动,使青少年学到更多的课外社会科学知识,在寓教于乐中更好地了解民族的生活习俗和优秀的历史文化,不断培养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结束语

民俗博物馆是一个地域社会经济、风土人情以及文化发展的缩影,民俗博物馆应当不断提高陈列展示水平,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更好地发挥民俗博物馆的民族文化教育功能,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推动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资料:

[1] 杨珺.要重视民族民俗博物馆的发展[J].青海教育,2009,(9):93-94.

[2] 孟娟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俗博物馆发展之路——连云港民俗博物馆创建侧记[J].美与时代:上半月,2011,(10):32-34.

[3] 魏爱霖.民俗类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J].中原文 物,2011,(4):101-103.

[4] 孟希旺.从民族文化教育的角度谈民俗博物馆的陈列展示[J].文物世界,2011,(5):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