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常识范例

民俗文化常识

民俗文化常识范文1

关键词:民俗文化;语文教学;策略钟敬文

20世纪80年代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三个层面,上层社会文化、中层社会文化和广大农民所创造和传承的底层社会文化。而民俗文化就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的广大人民在特定的时代和地域中创造并享用、传承的生活化、社会化的文化。它的传承方式主要是以口耳相传,行为影响和心理影响来进行的,实践性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是学生快速掌握民俗文化的一条捷径。然而,教育的功利性使得教学目标多是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而民俗文化在考试中涉及较少,成为大部分语文教师忽略的对象。民俗作为民间传习的风俗习惯,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占有一席之地,这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于身边民俗事项的了解和积累,更能够延续和传递优秀的民族精神。

一、民俗文化及其特点

(一)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之根本,既是繁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又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缩影。在民俗中能上升到文化层面的东西都可以被称为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每个人自出生之日起就在特定的民俗文化大环境中繁衍生息,潜移默化地接受着民俗文化的浸染,而中学语文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材料,教师教学的重要载体,里面势必包含着浓厚的民俗文化气息,承载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元素。

(二)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分布特点。1.零散性分布。教材的编写大都主要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主流文化,当前的语文教材也都是古今文化的精华。经典文化、高雅文化、主流文化中很难顾及到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只能零散分布在语文教材之中。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其实有很多。以往的语文教学大都重视语文教育的工具性,过分强调教材中的字词、语法、修辞手法等一些知识点的体现。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要求教师关注在教学过程中打动学生,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要像采矿者一样,善于将埋在语文教材中的民俗资源挖掘出来,让优秀的民俗资源在教学中绽放光彩。2.渗透性分布。在语文教材中展示的民俗文化大都是民俗文化的精华。或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或寄寓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或表达作者对朴实民风的向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滋养了个各个地区的人物个性。民俗文化的传承当然需要对这些具有个性的个体的进一步传播。当然中学语文教材并不是专门的民俗文化教材,编者的出发点肯定也不是专门为了提高学生的民俗文化涵养。因此,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是渗透性地向学生呈现。首先,呈点状分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点缀的形式出现,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其次,呈线状分布。部分文章以民俗为线索进行叙述,可以促进学生对民俗文化的掌握,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与理解。中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文章都是以民俗为主线,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对民俗文化的分析来理清文章的来龙去脉。最后,呈面状分布。在综合性学习中也涉及民俗文化板块,可以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整体了解民俗文化知识,在教材中对学生进行民俗文化渗透,让学生在各个板块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增长自己的民俗文化知识,从而达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3.被包容性分布。文学的发展与哲学、美学、宗教、民俗都有密切的联系,统编本教材选取的文学作品也大都体现着我国的主流文化精神,所以民俗文化知识被包容在文学作品之中。文学源于生活,从而民俗文化要素在各类的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其中,涉及中华民族的道德观、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也显现其中。教师通过对教材中被包容的民俗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从而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之中了解各个地区特有的民俗文化,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二、语文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了解民俗文化,扩大知识面。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民俗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准确地了解我国民俗文化。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如:统编本教材八年级上册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文中有一部分的描写是父亲送“我”坐车回北京,穿过铁道为“我”买了几个橘子。父亲买橘子这一情节将文章推向高潮,从侧面表现出父爱的深沉。而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朱自清先生是浙江绍兴人,在当地,远行送橘子有送“吉利”的意思,因为“橘”和“吉”发音相似。这代表父亲对孩子的美好祝愿。“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文学作品对于民俗文化的展示,不仅向学生展现一种民俗文化事项,更是对生活本质的解释。在讲解文本时带上对民俗文化的剖析,可以让学生对各个地方的民间习俗都有所了解,在了解民风民俗基础上对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理解和挖掘。

(二)突破教学重难点,提升知识素养。将民俗文化融入语文课堂之中,教师通过课堂上的高效讲解,吸引学生真正进入到语文课堂中去。有意识地通过客观事物让学生领会各种文化现象背后的时代之美、和谐之美、生活之美。既可以突破文章的重难点,又可以加强学生对文本的认知。鲁迅的作品在教材中常常都包含一些地方的民风民俗,语文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点,通过对民俗文化的剖析,在课堂上将晦涩难懂的文字变成兴味盎然的民间故事,将其巧妙地运用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作为有效的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解读、探究。如《阿长与〈山海经〉》,通过仔细阅读我们可以发现其中:除夕夜在床头放福橘,在年初一的早上第一句话就要对别人说“恭喜恭喜”,再将橘子吃下去,表达对新一年的祝愿;晒裤子的竹竿不能钻;生孩子的屋子不能进;在民间风俗中有忌讳的语言,如人死要说“老掉”,不能说死掉。这都体现了生活中的一些民俗习惯,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去理解文章中的民俗事项,会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鲁迅对长妈妈的爱和思念。对于一些细微民俗事项的讲解和串联,让学生能从生活实际中感受长妈妈对于作者的体贴与关怀。虽然对于长妈妈来说,这种民俗习惯是长期形成的生活方式,但能让学生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学生对民俗事项的理解掌握,学会不断地从民俗中挖掘审美元素,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提升他们的审美创造力。

(三)感受多元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新一轮课程改革指出要在语文课程体系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土壤是我们必须挖掘的课程资源。初中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引导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他们的道德素质培养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感情,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是一个国家繁荣进步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深刻感悟我国文化的历史悠久绵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民俗文化极其丰富,在语文教育中充分尊重各个地区的地方文化,选择适合学生接触到的民俗文化事项,在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学习以传承中华民俗文化。当然,我们在对待地方民俗文化时要用辩证思维,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不能一味地遵从教材和教法,要用更宽广的视野去审视鉴别民俗文化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四)加强道德教育,弘扬民族精神。钟敬文的《民俗学概论》中指出:民俗的社会功能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教化功能[1]。它在社会群体中对社会成员的教育和塑造作用是极其强大的。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接受着民俗文化的洗礼,小到一个家庭中的言行举止,大到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荀子·王制》中:“论礼乐,乐正行;广教化,美风俗。”强调了民俗文化在道德品质塑造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初中时期又是学生道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的元素,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语文教学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教师在教学中将民俗文化中蕴含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认知,有利于学生正确道德观的树立。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指出:“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2]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为国家民族精神凝聚做了坚实的铺垫。因此在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也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

三、民俗文化融入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课前——营造相应的民俗文化情景。精准把握课文内容,在讲授民俗文化的语文课堂中,借助恰当的课堂情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教师借助课堂情景也能强化学生的情感,从给出的情景中快速感知,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不断切换。比如,在讲授叶圣陶先生《苏州园林》,教师通过课前的导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古典园林的纪录片和精美的园林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我国古典园林大的建筑风格。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有关我国不同地区建筑的风格和特点,各地关于建筑的要求和其中隐含的民俗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建筑民俗的浓厚兴趣。

(二)课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民俗文化。深入分析教材中民俗文化分布,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利用和把握。首先,对民俗文化联系紧密的文章,教师在讲解时要将民俗文化充分融入到文章主题的讨论和解读中,如胡适《我的母亲》,这是一片思念母亲的散文,在这篇文章中蕴含大量的民俗文化知识。比如,“除夕”“压岁钱”“年夜饭”,等等,这都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妙趣横生。所以在讲解这篇文章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相应的民俗文化知识结合学生自己成长经历中的相关体验来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加深学生对民俗文化事项的深刻理解,从而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鲁迅《故乡》一文中写了鲁迅在面对恭敬叫自己“老爷”的闰土,还不忘拉着自己儿子上来打躬。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融入各地民间礼节风俗的介绍,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文章背后的意义。因此,对中学语文教材与教学中民俗文化的全局把握,对于有效达到语文教育目的、提升学生综合文化素养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3]。民俗文化散落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化趋势的席卷,多元文化的冲击,民俗文化正面临着急剧融合、转变、破坏。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应立足于传承中华文化的紧迫感,让优秀的民俗文化走进课堂,让民俗文化来丰富学生的心灵,将他们培养成为具有书香气息又具有生活气息的新一代青年。

民俗文化常识范文2

2011年,当地政府进一步丰富了“牛会节”的内容,举行“牛王”、“牛后”评选和奔牛比赛,以此吸引周边群众和牛经纪人前来参加。从最初的表达诉求的抗议式集会,到庆祝性的节日,到满足社会日常需求的交易日,并最终演变为内涵丰富集娱乐、商业价值为一体的现代“牛会节”,这一节日经历了一系列历史的流变,其内涵的扩大使得其更接近普通民众的生活,也使得牛会这一传统民俗获得了新的生机,诚如黄志繁教授所言:“一切民俗活动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动,民众根据现实政治经济需要对传统民俗不断进行着‘发明’和‘创造’。”在“发明”和“创造”的过程中,传统民俗也便具有了多元价值,其中教育价值的挖掘则可以促成丰富教学与民俗文化保存、传承的双赢。

白圩乡历史民俗“牛会节”教育价值的挖掘

利用生动形象、与学生实际生活关系密切的“活”的材料进行教学是现代教学理论所倡导的。“牛会节”这一地方民俗盛会,与当地百姓的生活关系密切,加之地方政府的倡导,这一民俗节日形式,日益为当地大众所了解。“牛会节”不仅可以带来经济利益,同时若能深入挖掘,我们亦可发现,“牛会节”同样可以成为基础教育的生动形象的教学素材。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以求抛砖引玉之效。

1思想道德教育价值“牛会节”的民俗素材中,长工之所以能够要回工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长工能够团结起来,一起商讨对付地主的对策,体现了集体力量的强大,所以利用这一素材,教师可以生动地向学生讲述“团结就是力量”。

2历史知识教育价值关于“牛会节”来源的故事中,也包含了许多历史常识。教师可以抓住其中一两个知识点进行深入扩展。如在提到地主与长工这两个概念的时候,可以向较高年级的学生讲解一下什么是地主,什么是长工,并进而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的相关知识。

3情境作文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实地参加“牛会节”,写一篇关于“牛会节”的作文。观察是写作的前提,教师引导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观察并写作,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而“牛会节”是一个很好的素材。思考,也是写作不可缺少的元素,身临其境的观察无疑是有利于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的。

4关于“牛”的立体知识结构的构建对于较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牛会节”也是学生构建关于“牛”的立体知识的一个机会。教师可引导当地学生在“牛会节”前后,系统积累一些关于“牛”的基本知识,如牛的分类、牛的习性、关于牛的故事等,甚至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一些美术创作。“牛会节”的教育价值不止于以上所述,一个有经验的,会思考的教育者可以主动去挖掘更多的教育价值。

“牛会节”个案研究的典型意义

“牛会节”是众多历史民俗中的一个个案,其教育价值的应用必然受到时空的限制,其教育价值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只适合于熟知且便于参与这一民俗盛事的地域。但是,借助于这一个案,我们可以探讨历史民俗与地方基础教育结合应注意的问题及意义。

1历史民俗在农村基础教育中应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历史民俗由于其产生时代的历史局限性,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糟粕。历史民俗在传承的过程中,也会因时展而获得新的内涵。历史民俗在运用到基础教育中时,更不能不受到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概而言之,笔者认为历史民俗在运用到农村基础教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1情感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历史民俗往往是民族文化的沉淀,历史民俗中蕴含的情感元素是其代代不息得以传承的内在动力。所以在应用历史民俗进行教育时应注重发掘其情感教育价值,要透过民俗文化的外在表象,探求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注重知识教育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历史民俗的情感教育价值。

1.2注重实践感知的重要性历史民俗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的运用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农村的学生可以切身体会民俗文化的魅力。在民俗与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实践感知应该具有重要的地位,相关知识的传授应该是建立在学生对相关民俗实践感知的基础上的,如在利用“牛会节”进行写作实践时,要注意提倡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和亲身感受去写作。

1.3正确对待历史民俗文化在基础教学中的地位历史民俗提供的是个别案例,在更多情况下历史民俗是将教学内容生动化的手段,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所以教师要处理好历史民俗与基本教学之间的关系,更多时候历史民俗的引入是教学活动的辅助手段,如起到抛砖引玉、对教学内容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等。但是,教育工作者也应该认识到,传承民俗文化是一项重要的使命,不能因其为辅助手段而摒弃对其的运用。要有意识地做到用民俗文化支撑我们的教学,达到既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又可以潜移默化地传承民俗文化的效果。

1.4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历史民俗具有区域化的特征,而每一个区域又或多或少有其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一个教育者应充分挖掘当地民俗文化的内涵。此外,教育者也应注意把握时机,把握“热点”。如,在“牛会节”期间利用其教育价值其效果当优于其他时段的利用。此外,历史民俗文化教育教学价值是具有层次性的,价值的挖掘深度要适应相对应的学生的知识及思维水平。

1.5“去粗”与“取精”辩证结合传统的历史民俗往往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所以教师在利用历史民俗进行教学时,要用辩证的观点,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去正确分析其中的精华与糟粕。找到地方民俗文化与基础教育教学内容结合的最好的契合点。如,牛的表演比赛,可在学生心中构建生动的牛的形象,这即是很好的美术教学素材。

2历史民俗融入农村基础教育的意义

民俗文化常识范文3

民俗是一种在历史过程中创造,在现实生活中不断重复,并得到民众认同的、成为群体文化标志的独特的生活方式。[1]4当前,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民俗文化存在的根基正逐渐被吞噬,民俗文化正逐渐被边缘化,有的甚至正在慢慢消失。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乡土文化、一种生活文化,最能给人带来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民俗文化是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文化以其不断传承来延续其生命和意义的特征决定了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与文化共生共存,无论其形式如何变化,其作为文化生命的机制的功能是永恒的。[1]42从民俗文化的形式与内容来看,其中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教育价值,因此,学校所在地区的民俗文化是一种很好的“在地课程”资源。以行政等外在力量推动学校开设民俗课程,客观上有助于传承民俗文化,但如果学校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开设民俗课程,则不利于民俗文化教育价值的真正实现。故此,只有当学校认识到民俗课程内在于学校的价值时,学校才有推动民俗课程建设的内驱力,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以实现。

一、民俗文化作为课程资源的价值

从民俗文化的功能来看,总体而言,民俗文化功能可以概括为认同、教化、规范、维系、调控和记录等六大功能。一方面,学校如果能够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就可以很好地发挥其教育价值。但另一方面,从民俗文化的特点来看,民俗文化具有“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神秘奇异,巫术性强”“礼俗混同,封建味浓”以及“丰富多彩,注重实用”的特点。因此,从教育立场出发,站在学校角度,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时,应谨慎甄别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1.挖掘民俗文化的正向价值

民俗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体现了特定区域特定群体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神秘奇异,巫术性强”和“礼俗混同,封建味浓”的特点表明,并非所有的民俗文化都是精华,都具有促进人发展的价值,其中也不乏糟粕。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是非曲直特别是价值判断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正确引领。因此,学校在选择何种民俗文化资源作为学校课程资源时,必须衡量其可能对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故此,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需求汇聚师生智慧,甚至在必要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民俗文化促进学生在这些方面发展的价值予以充分论证。

2.挖掘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民俗文化在维系人际关系、维护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但同时,民俗文化“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学校在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开发课程时,需要考虑到其当代价值。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方面,民俗文化在保持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民族认同感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全球化时代,学校既要注重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与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唤醒其文化意识与文化自觉,为学生构建起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民俗文化也展现了劳动人民在探索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形成的丰富的实践智慧。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古人的智慧需要立足当代,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为当代社会服务。因此,学校要思考民俗文化对当今社会生活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开发出具有生命力的课程,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民俗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教育价值,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不同的学校由于历史、资源等原因,逐步形成了自身所独有的气质以及不同的文化底蕴。因此学校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作为学校民俗课程资源时,要注意避免哗众取宠、人云亦云,而是要回到学校的办学逻辑起点,即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思考民俗课程如何与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相匹配。民俗课程建设只有与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相匹配,才能更好地与学校其它课程相辅相成,形成合力,民俗课程也才能更好地彰显出生命力。

二、学校民俗课程设置的主要类型

民俗文化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民俗、人生交际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生产商贸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信仰民俗、娱乐民俗、语言民俗和民间文艺等。[2]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而不同内容的民俗文化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从学校立场出发,学校更关注贯穿于民俗文化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教育价值。笔者认为,学校可以根据培养目标,选定不同的民俗文化内容,将学校民俗课程主要划分为知识类民俗课程、技能类民俗课程以及活动类民俗课程等。

1.知识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谚语、谜语、诗歌、民间故事等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往往反映了广大民众的集体智慧,同时也能反映出民众丰富的思想和情感等。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想象力的丰富,也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以谚语为例,民间有些谚语对人们的生产实践有很强的预测和指引作用,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很好地了解到自然和人们生产活动的常识。

2.技能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剪纸、刺绣、糖画、捏泥人、口技、变脸、皮影戏等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既能满足民众的各类生活需求,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其审美能力。以剪纸为例,剪纸不仅要求学生要动手、动眼,还要动脑构思和设计,学校可以以剪纸作为美育载体,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活动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赛龙舟、舞龙、舞狮等民俗节庆内容,还包括民间舞蹈、民间游戏等趣味性比较强的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反映出广大民众的精神面貌与传统习俗,有些还能折射出普通民众的价值取向。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还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认同。以赛龙舟为例,赛龙舟主要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兴起的,此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爱国精神。同时,赛龙舟也是一项体育活动,学生通过参与这项活动还能强健体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分类仅仅是为便于学校开发和组织课程内容而划分的。实际上民俗事象往往是立体的,并没有如此清晰的界限和功能划分,其内容既可能内含某些方面的知识,也可能包括一定的技能,还可能需要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展开。因此,学校在开发民俗课程时,亦不能完全拘于上述几种类别。如可以以某一民俗事象的相关主题为基础,综合开发学校民俗课程。

三、学校民俗课程的主要实施方式

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只有学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相对持久、自然地重现民俗生活方式的时候,才真正意味着对民俗的传承。[3]尽管笔者将知识类民俗课程作为学校民俗课程的一种类型,但这并不就意味着这一类课程就可以采取简单的知识授受的方式加以实施。如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某种节日礼俗、风土人情等民俗文化,看上去知识授受的方式来得更为直接、高效。但实际上,把民俗文化内容作为知识传授给学生,只是传授了部分关于民俗的知识,并不是传承了民俗文化。因此,从民俗文化的传承以及民俗文化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价值来讲,笔者认为主要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式:

1.活动体验

以活动体验方式组织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掌握并认同民俗文化,继而更好地传承民俗文化。例如,要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节日礼俗、风土人情,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家乡寻访”的活动,利用当地的古迹、博物馆等资源进行实地考察,或者走访当地的民众,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2.实践操作

以实践操作方式组织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做中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技能类的民俗课程,如剪纸、捏泥人等。这一类课程的实施有时候可能会受制于师资问题,学校可以以外聘形式,招募相关民间艺人进行有偿或志愿授课。

3.经历感悟

有些民俗文化,在平时的环境中很难感同身受,只有亲身经历了某一过程才能有更深刻的感悟。针对这一类的民俗课程,学校可以组织类似的活动,营造出相应的氛围,甚至可以根据当地习俗适时组织学生亲身参与到有关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从中感悟。有必要指出的是,学校民俗课程以外的其它课程实际上也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如地理、历史、语文等学科课程。学科课程中的民俗文化并不是单独作为学校民俗课程来实施,学生只是通过了解其中的民俗文化来更好地理解相关学科内容。当然,教师也可以以此为契机,将民俗文化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中。

四、学校民俗课程的主要评价方式

学校民俗课程实施效果如何,这就涉及到了民俗课程的评价问题。如笔者前面所述,从学校教育来看,所谓学校立场实际上就是学生立场。基于学校立场的民俗课程评价实际上就是从是否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效果,这是学校民俗课程评价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从学校工作的角度来讲,学校民俗课程实施的效果到底如何,更多的可能以表现性评价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为宜。根据民俗课程的主要类型以及主要实施方式,笔者认为可供参考的主要评价方式有但不限定于以下几种:

1.体验感想

知识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实施,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活动体验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体验感想,形成寻访记录,评价者通过调阅此类记录做出相应的评价。

2.成果展示

技能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实施,学校可以在课程结束时集中展示学生在“做中学”过程中留下的作品,如剪纸、泥人等。评价者可以据此做出相应的评价。

3.竞技比赛

活动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经历感悟的方式实施,评价者除了通过学生的体验感想记录来评价,还可以在学校组织相应的竞技比赛活动中,通过现场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来做出相应的评价。目前来看,学校民俗课程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方式与标准,对学校来说,这是一个问题,同时这也为学校探索出更多民俗课程评价方式提供了空间,但学校在探索民俗课程的评价方式时,需要把握好一个最为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即课程是否最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作者:崔春华 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学研究室

参考文献:

[1]陈文华.民俗文化学[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4.

民俗文化常识范文4

摘要:

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但由于民族地区教育条件落后、教育观念老旧等因素,造成民俗文化与学前教育的隔离。为此,文章拟将民俗文化与学前教育课程进行融合,利用民俗文化充实当地学前教育课程的内容,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园本课程模式。

关键词:

民俗文化;学前教育;园本课程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聚居着苗族、侗族、布依族、彝族等49个少数民族,这里拥有十分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农村学前教育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少数民族地区又是农村地区教育中不可忽视的薄弱环节。所以,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民族地区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及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目标[1]。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经济落后、观念老旧、教育资源匮乏等不利因素的制约,更谈不上少数民族民俗资源与学前教育课程之间的互相融合。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南州”)在贵州又属于经济中偏下的地区,所以,其学前教育发展情况不容乐观。

一、构建学前民俗文化课程的教育价值

黔南州有着十分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这里居住了苗族、布依族、水族等37个少数民族,并且各少数民族都有各具特色的节日、服饰、歌谣等。例如:水族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服饰和节日,这些都是水族人民世代相传的瑰宝,如果将这些民俗文化融入到学前课程中,引导他们系统地认识这些文化形式的由来和意义,则可以加深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提升民族自豪感;又如水族的手工技艺“马尾绣”和文字“水书”,这些都是水族先祖智慧的结晶,对幼儿进行这些文化的介绍和学习,能强化对他们的美育和智育教育;再如水族人的年节“端节”中的重要活动———赛马,能开拓幼儿的视野,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所以,少数民族文化与学前教育相融合,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实现对他们进行智育、体育、德育、美育等方面的教育。

二、学前民俗文化课程构建的设想

民俗文化与学前教育课程融合虽然意义重大,但由于黔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繁复,而且其学前教育水平不高,所以,在建设符合实际的园本课程时,可以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构建特色的园本课程。

(一)通过幼儿手工活动学习民俗技艺

劳动孕育文化,将民俗文化置于实践中,能更好地理解、传播、保护民俗文化。所以,民俗文化融入手工课程中很有必要,但民俗手工技艺流程复杂、材料考究,幼儿直接开展这些活动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应截取这些技艺中的精髓让幼儿进行学习。例如:苗族、布依族的传统手工艺“蜡染”。它的制作流程很有特色:首先用蜡在白布上勾勒出花纹,然后将其浸泡在中草药特制的染料中,再用烫水煮化蜡,最后晾干布匹即可。在此流程中,由于年龄原因,幼儿不能参与整个过程。但他们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图案设计、调配染料、晾晒成品等步骤。这样,幼儿不仅对“蜡染”的工艺流程有了细致清晰的了解,而且还增加了他们的知识,培养了他们的耐心,提高了他们的审美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在学前语言活动中融入民族元素

三到六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完备期,幼儿在此阶段已能简单描述内心感受,所以,丰富的语言环境对他们的语言发展十分重要。如果运用的元素来自于幼儿的日常生活,就能更好地调动他们参与语言训练的积极性。比如,学习民族歌谣、听少数民族民间传说、开展以民俗节日为主题的说话活动等。教师通过这些活动,让幼儿了解民族的历史及文化,锻炼他们的组词造句能力,进一步达到幼儿园语言活动课程的目标要求。再如,直接进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教学。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是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同时进行的“双语”模式,能更好地帮助少数民族幼儿理解知识,进一步强化幼儿的民族意识。

(三)利用民俗活动变式开展体育活动

体育锻炼是幼儿在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有趣又吸引幼儿主动参与的活动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达成体育教学目标。在黔南地区,节日里都会举行各式体育竞技活动,教师可以将这些元素加以改进,用于开展幼儿园的户外活动。例如:每年水族人民过端节时,都会进行赛马比赛以纪念先祖开荒之苦。教师便可利用这一主题开展户外活动,让幼儿模仿马儿进行赛跑。这样既能增强他们的体质,又能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

三、结语

少数民族文化是相对汉族文化“大传统”而言的“小传统”,“小传统”的传承需要更多的关注和保护[2]。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幼儿是国家的未来。少数民族地区如果能从学前教育阶段开始利用本土资源与课程结合,必然能为幼儿的发展与“小传统”的传承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王棋纬 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正伟.民族教育事业大有可为[J].中国民族,2015(8):10-13.

[2]郑萍.村落视野中的大传统与小传统[J].读书,2005(7):11-19.

第二篇:中职学前教育琴法课程教学

摘要:

琴法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必修课程,琴法课程教学任务主要是指导学生学习键盘乐器,让学生了解掌握乐器的基本演奏技能与方法,培养实际应用键盘乐器的能力,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本文结合学前教育键盘乐器演奏基础的琴法教学途径,分析了键盘乐器演奏基础的课程教学。

关键词:

键盘乐器;演奏教学;中职学前教育

一、钢琴弹奏基本常识和演奏技能训练

教师在教学弹奏钢琴基本常识的过程中,应详细介绍钢琴的基本概况,让学生对钢琴有清楚的认识。同时,教学应以五线谱为主,让学生在学习钢琴基本常识中认识五线、谱号、高音谱表及低音谱表,并对谱表上的各个音色进行识别。另外可练习弹奏的手型与姿势,教学方式以示范和实践弹奏为主,而学习指法以认识各自的手指为主,即是每个手指利用1、2、3、4和5从大拇指开始到小指分别标示出来,以后学习琴法就可以利用1、2、3、4和5代替。在训练演奏钢琴的技能时,教师应根据教材的顺序来教学,这样学生在第一次接触钢琴时就能够在脑海中构成一个知识框架。例如在进行教学时,第一章,教师可以识谱、拍号、音符时值、休止符和断奏弹法为主。第二章,可以教学学习双音弹法、跳奏弹法、连奏弹法、八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第三章,教学临时升降号、调号、练习移调和顺指法。在补充教材内容方面,还可以增加一些乐曲弹奏,例如《田间流水》《风笛舞曲》《樵夫》《春之歌》《幽默曲》《玩具娃娃进行曲》《黄昏》及《青蛙合唱》等,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带动学生积极性,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二、钢琴、风琴弹奏与手风琴弹奏

在进行钢琴弹奏过程中,一般使用运指法进行教学,然后是自编指法的弹奏。在利用自编指法弹奏时,教学内容通常以幼儿歌曲的伴奏弹唱为主。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可以以伴奏音型为主。例如第一章,教师在教学方面,可以教学六种运指法和自编指法单手弹唱。第二章,教学正三和弦、属七和弦及常用和弦连接。第三章,教学终止式及和弦外音。第四章,主要是学习进行曲风格歌曲伴奏编配(一)和大调式。第五章,学习进行曲风格的歌曲伴奏编配(二)和大调式副三和弦中的Ⅱ级、Ⅲ级和Ⅳ级。第六章,除了教学小调音阶、短琶音及和弦练习(一),欢快、活泼类型歌曲伴奏编配(一)外,还有小调式正三和弦和属七和弦等。第七章,在教学欢快、活泼类型的歌曲伴奏编配(二)时,还有了小调音阶、短琶音、和弦练习(二)和小调式副三和弦中的ii级、iii级和vi级。

三、钢琴弹奏和电子琴弹奏

在这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应以提升学生的技能引导模式为主,使学生在学习基础上提升自我技能弹奏能力。而教学电子琴时,还是以注重提升基础常识和技能为主。例如教师在教学弹奏《采茶扑蝶》和《瑶族长鼓舞》这一内容时,先自行示范弹奏,让学生跟着一边弹奏一边学习,这样学生就能够对这些中国民族乐曲的曲风进行了解并掌握,使学生可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并提升自身学习能力。但是,由于这些乐曲在弹奏过程中,对左手技能方面的要求比较严格,把位跨度大,移动位置比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左手弹奏,加以指导。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性进行教学,选一些《微笑波尔卡》《四小天鹅》《花儿与少年》《梁祝主题曲》及《歌声与微笑》等比较好听的流行乐曲或者是作品曲。同时,还可以要求学生选择平时喜欢的乐曲来教学。在学习琴法基础内容时,应以《键盘乐器演奏基础》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幼儿歌曲伴奏曲集》为伴奏。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弹奏技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四、小结

综上,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琴法课程教学是入门课程,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掌握教材内容,还应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钢琴、电钢琴演奏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入门后保持积极学习心态,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何泓岱 单位:成都市洞子口职业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袁小平.论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琴法课程教学——对《键盘乐器演奏基础》的教学分析[J].东方教育,2013(11).

[2]胡礼妃.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琴法课程入门教学之我见[J].时代教育,2013(12).

第三篇:高校学前教育课程整合改革

摘要:

为了促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加快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成长,将教法课程进行整合具有必要性,教法课程的整合不仅仅包括学科的简单综合,也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方式、课程实施形态、课程考核方式等不同程度的整合化。同时,教法课程整合不仅要注意教法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整合,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同时还要注意教法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的知识的拼凑,发挥好整合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的关系。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课程整合

目前,我国各师范类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主要采用分科课程的方式,基本呈现出教育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课三分天下的格局。其中,教法课一般被列为专业必修课,或者专业必选课,而且一直是以分科课程的形式存在着。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设置了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体育等六门课程,这一时期的幼教专业教法课程依据幼儿园的六门课程设立了相应的“六法”。从80年代初直到目前,幼儿园课程由传统的六门课程逐渐演变成了五大领域课程,它比原来的科目包含范围要稍微广一些。与之对应,师范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则开设了“五大领域”的教法课程。基本包含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五大领域。目前,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法课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各个科目重复内容多;学生经验被分科的形式所割裂等。所以,对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程进行整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幼儿园现阶段课程又是以综合课程和主题活动等综合性强的课程形式为主的,所以,专业教法课程也要紧贴幼儿园实际,在课程整合中培养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

一、什么是课程整合

近几年,课程整合越来越受到课程理论专家的重视,课程整合是一种课程组织的方式,强调横向的联系,希望让特定的课程内容能够和其他的课程内容建立融合一致的关系,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的各种课程贯穿起来,了解不同课程彼此之间的关联性[1]。欧用生把课程整合做了进一步的阐释,认为它是以真实世界中具有个人和社会意义的问题作为组织中心,通过与知识的应运及有关的内容和活动,使学生将他的课程经验统整到他的意义架构中,并亲身经验解决问题的方法,达成经验和知识的统整。所以,课程整合不仅是一种课程设计,也涉及到课程要素的组织[2]。还有学者认为,课程整合是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论考察或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总之,课程整合就是一种整体的课程体系的综合,不仅仅包括各门课程知识的综合,学科形式上的综合,也包括课程设计的要素的整合,包括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的整合化。对于高等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来说,课程整合就是在整体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评价各个要素上,把五大领域的教法课进行融合,力求做到课程目标全面化、课程内容精简化、课程实施一体化、课程评价创新化。

二、学前教育教法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目前,已有很多课程理论研究者和高校教学管理者将课程改革的重点放在了学前教育课程整合上,也有很多高校或者高职院校一直在探索对于学前教育教法课的整合,可以说,在教法课整合研究上,实践探索远远超前于理论研究。对比原来的分科课程中存在着的学生知识、经验的割裂和重复等问题,探索一种合适的整合形式确实是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必要途径。

(一)课程整合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

首先,课程整合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是联系的,任何客观事物都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教法课程也是一样,五大领域共同构成了幼儿园课程的主体,他们之间既可以相互渗透,又在相互联系,所以,整合这五大领域的教学法课程具有哲学上的理论基础。其次,发展心理学表明,当知识相互联系地存在时,主体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记忆知识,这时个体的学习效果最好,即只有当知识存在于情景之中,和实际应用相联系的时候,才会有比较好的学习效果。学生是基于他们的背景和经验以整体的、连续的方式来构建知识的。因此,课程应该以主题的方式来组织才是最好的。

(二)教法课程整合适应未来幼儿教师的培养要求,有助于更好地达成专业培养目标

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大致包括:具备扎实的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根据我国颁布的《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规定,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也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专业理念。首先,教法课程的整合可以为学生提供课程综合化、动态化的理念。其次,课程整合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开阔了视野,加深了对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的认识。再次,课程整合可以加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法课程的整合和改革,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可以给学生多一些实践锻炼的机会,例如使用主题化、情景化的课程模块。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是未来成为幼儿园教师所必备的职业能力,是师范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整合的特征。目前基于学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教法课却相对分离,缺少整合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课程都是教育基础课、专业课、通识课的简单相加,所以客观上会造成课程内容的割裂。因此对教法课程进行整合是必要的,是全方位从知识和实践能力上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是学前教育课程规范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袁贵仁曾经指出:教师教育改革要改变课程强调学科本位、结构单一、缺乏整合的现状,强调课程的综合化、整体性建设,实现课程结构多元化[3]。学前教育课程规范化建设,越来越要求课程要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要综合化、整合化。而教法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各门课程中应是优先整合的课程,因为每个领域都基本包含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每个领域的儿童发展知识,二是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每个领域教法课程都有相同的元素,即教学活动的设计,所以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施教法课程的整合是学前教育专业改革的必然趋势。

三、学前教育教法课程整合的要素

(一)课程目标全面化

各领域教法课程在确定教育目标时应考虑全面,统一要求。学前教育目标宜以综合形式陈述,不宜划分过细。要选取一些关键性的核心经验作为整合后的课程目标。比如,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塑造学生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理念、人文精神等。目标的确立要全面,具体。确定每个领域学生应该获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念,以及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应该获得的教师教育技能,例如普通话、简笔画等。所以,可以在课程整合之前由各个领域课程的教师共同研讨,确定出每个领域教法课中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目标,然后将这些目标逐一筛选,保留不同的目标,筛掉重复的目标,力求目标的全面、综合。应在确定了大的课程目标之后,再把目标细化,然后以教学专题的形式向学生传递每个领域应该掌握的儿童发展知识,最后统一学习教学设计的相关知识。

(二)课程内容精简化

课程目标的实现需要由整合的课程内容来完成。内容的精简,并不是删减相关的内容,而是注重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避免相同内容的重复。而且内容综合化形成的联系作为综合性刺激,容易在人的大脑上产生兴奋点的联结,便于记忆、理解,也便于提取、运用。综合性刺激易引起人综合性反应,并以综合性应对外界刺激,这正是课程综合化作用的具体体现。课程内容精简化,可以采用两种模式。一是采用专题的方法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例如,语言、健康、数学、科学、艺术等领域每个领域都会涉及到学前儿童在该领域内发展知识以及该领域内的教学设计知识和技能,所以,每个领域的教法课都会涉及到如何设计和确定活动目标、活动准备,选择活动内容的原则,设计活动过程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等,以及写作和表述活动方案的要点。如果将各个教法课程合并成一个大的综合学科,可开设两个学期,在第一个学期,分专题讲述幼儿在每个领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知识,学生明确了这些发展特点之后,在第二个学期学习如何去设计各个领域的活动,这样可以避免重复,节约时间和资源,做到真正的课程整合。第二种整合教学内容的方式是采用主题学习的方式。在第二个学期,学生学习教学设计阶段,可以借鉴幼儿园的主题活动的方式来进行。主题教学是指用一个主题,构建主题网络,主题网络包含了五大领域的许多内容,用一个主题来综合几个领域,改变了传统的分科教学中以学科逻辑来组织知识的方式,而是以一个经验或主题统合几个学科的内容,真正的实现综合和整合。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法的教学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选择一个主题,进行主题学习。选定主题之后,让学生分解主题,教师与学生一起构建主题网络,然后再分主题进行学习,这样可以将学生的知识真正的整合到一门课程中去,有效地避免了学生知识和经验的割裂。但是也要注意一个极端,那就是单独使用单元主题课程进行教学法课程的整合难免会使学生的知识经验变得零散而没有体系,主题学习可以在教法课的后半部分使用,即在学习教学设计的时候采用这种课程内容整合的形态。第三种整合课程内容的方式即以幼儿的年龄分段,来学习幼儿发展知识和教学设计知识。由于学前教育主要涉及0-6岁儿童的发展特点。也就是说,首先以三岁前岁为第一学习阶段。三岁前的婴幼儿在社会性、语言、科学、艺术等领域分别具备哪些发展特点,教学中需要注意什么。然后,可以这种方式推进到五到六岁的幼儿。

(三)教学方法整合化

严格意义上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可分,或者说它就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比方说,采用小组活动、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在具体的课程组织中运用“发现法”、“问答法”、“讨论法”、“表演法”等教学方法,都是一些思路,是一些使既定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思维步骤和操作方法。方式的选择要依据教育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学习者的准备状态,不可盲目拼凑。教法课程综合化,其最高的境界是整体地把握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现目标、内容、方式的优化组合,获得综合性教育效果,与幼儿园教育模式保持同步联系,最终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具有幼儿园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在整合课程的实施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首倡,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其学习兴趣,激发其创造才能,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学前教育教法课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是解决目前教法课程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途径之一。教法课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肩负着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技巧的重要任务,是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课程。在教法课上采用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将已经学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应用到课堂实践中去,从而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贯通。案例教学法在教法课上的运用,能够使教法课体现出灵活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在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用模拟教学的教学方法。模拟教学,指学生通过课下备课,准备好一次活动,用教室中模拟教学的形式来讲给其他学生去听。再由教师对其教学过程的设计、教态和其他表现做评价,使学生有所改进。模拟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另外,模拟教学可以和学生的实习实践相互结合。利用实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选定一个活动内容,用模拟教学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演练,之后进幼儿园将自己模拟教学的内容进行真实演练。

(四)课程考核方式多样化

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教学考核综合能力教学考核,指的是在“五大领域”教法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综合化的考核,让学生在学校内就学会如何组织幼儿园“五大领域”的综合活动。学生首先要进行课程设计和撰写教案,然后是模拟教学。按照活动的名称、目标、准备、过程、领域间的渗透、活动的延伸等程序来设计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在教案经教师点评通过后,采用模拟幼儿园教学的形式来体现自己的设计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五大领域”教法课程的教师要从学生的课程设计以及幼儿教师的素质(如普通话、组织活动、驾驭活动的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化考核。具体考核的方式可以采用模拟幼儿园教学的形式,“五大领域”教法课程的教师现场集体打分,其平均分数作为该学生“五大领域”综合能力考核成绩。这种综合考核的形式,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整合“五大领域”的教学方法为一体,综合设计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这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实战能力,为毕业后从事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四、学前教育教法整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课程整合并不是知识的简单拼盘

目前,很多专业和学校的整合课程,实际上变成了一个个的“知识拼盘”。在这些知识拼盘中,各门类的知识之间不仅没有在学生的头脑中很好地沟通,反而让学生觉得四不像,学生所获得的大部分是分隔的、零碎的、肤浅的知识碎片。德国哲学家尼采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我为什么这么聪明》,他的结论就一句话:“我之所以这么聪明,是因为我从来不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浪费精力。有一次我坐出租车,司机正在收听一档知识竞赛节目。节目中,主持人放了五个音乐片段,每个片段几秒钟,随后提问,这五个音乐片段,有2个片断属于同一首歌,你们谁知道,一个小伙子抢答说,他知道,并且回答正确。紧接着第二个问题是,其中有两首歌出自同一张音乐专辑,你知道吗?这个小伙子也知道。这就叫做无用的知识。”生活中有太多这样无用的知识。比如,很多人关心某个明星喜欢的颜色是什么,有什么绯闻等。当一个人把精力花在这些地方时,他可能获得了知识,但是他会变得很琐碎。学生学习知识也一样,如果把精力花费在学习那些零碎的、细小的知识点上,那学生的知识体系就不够完整,不够精深和专业。“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但是“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本来就不可能占有无限的知识。所以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程整合中积累碎片知识,而应该使他们的形成知识结构,形成综合、精深的专业知识。

(二)教法课的整合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

如果这一门整合学科由一位老师来执教,难度会比较大,需要教师既擅长艺术领域,又擅长学前教育的各大领域。每个教师都有自己擅长的一个专业领域,例如:艺术教师擅长艺术领域的教育,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则只擅长学前教育领域的教学。如果以专题教学的形式整合教法课,势必要求有一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因为需要教师提前进行课程目标的研讨、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然后每一位教师执教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最后由一位教师来进行活动设计和教案写作的讲授。只有每个老师之间进行沟通,才能有效避免重复。所以需要有一批经验丰富的教师来组织整合课程。不管怎样分配课程团队,都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策略,需要每个教师熟练掌握各个领域的内容,加大了教师的备课任务和工作量,尤其是执教教学法的教师,要熟练掌握各个领域的教育内容,能够与教学法相互结合。所以,课程的整合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需要高校教师努力提升自身素质,适应教法课整合的改革趋势。。

(三)搞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

教法课程的整合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主导学习目标和路径的基础上,给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在实行单元主题学习的形态下引入分组讨论、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跨学科主题单元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发展理解意识,支持交流和合作;可以实现学科间的联系,加深对教育教学的整体认识等。应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和学习,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四)做好教法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学前教育专业的教法课与本专业的其他课程也有很多相通的内容。例如,教法课与《幼儿园课程》这门专业必修课,就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幼儿园课程中叶会讲到课程的设计和编制,可以结合教法课让学生来进行各种结构化活动课程的编制和实施,既加深了学生对课程模式的熟悉,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再比如,教法课与《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的整合。活动指导中的一些指导方法方式等,其实可以引入教法课程的后半部分,即教学设计部分之中。也可将活动设计融入到五大领域的教法课中去,实现教法课和其他专业课程的整合。

综上所述,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中,应通过教学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各个要素的不同程度的整合来实现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程的整合,从而更好促进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作者:李敏 单位:德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黄政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实践[M].台北:汉文书店,1997.

民俗文化常识范文5

关键词:农村体育;健康中国;民俗体育活动;新型农村环境;适应力

在农村,民众的健康生活、健康身体、健康精神、健康文化需要是当前我国新型农村环境建设要注重的部分,新型农村环境建设始终是围绕人民健康水平来进行的,可以说,新型农村环境建设是健康中国打造的重要途径.新型农村环境是指在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传统农村社会通过城镇化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必须具有的乡风文明的社会环境以及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新秩序.民俗体育活动是农村环境的历史文化产物,也是民族传统文化服务农村民众生活的主要表现形式.农村地区、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都存在丰富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项目,它们曾为我国农村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促进作用.那么在当前我国构建“美丽中国”大背景下,农村民俗体育活动该如何适应新型农村环境,这对传统民族文化现代化持续性发展,以及健康中国的实现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1农村民俗体育活动适应新型农村环境的意义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环境是否健康,很大程度上能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健康程度,当然,任何环境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更能体现出文化是如何服务人类生活的,文化活动与项目的延续存在,也更能表明其在不同社会环境下的适应程度及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新型农村是为实现健康、富强、美丽中国而推出的农村发展模式,旨在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让农村居民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因此,无论是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民众个体层面,农村民俗体育活动适应新型农村环境发展都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一方面,新型农村建设既要以民族文化为发展基石,又要借助建设、维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推动民族文化生态发展.因此,从国家层面上讲,民俗体育活动适应新型农村环境发展是一个自身发展建设过程,必须以维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为要求,维护国家文化利益,以具体的民俗体育文化自身建设来夯实整个民俗文化发展的宏观理论,构建具有民族元素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理论特色.另一方面,从社会发展层面来讲,新型农村建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构建好城镇化环境下的农村社会秩序,保障农村社会现代化建设良性运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实现.民俗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文化服务路径,必须为新型农村社会秩序构建尽可能对村民提供健康的道德、情感生产,通过活动中有关健康的民风习俗、地方性文化知识以及民族体育特性的正能量影响力,提升村民道德、情感,促进村落制度的建立和运行,保障新型农村社会秩序的形成和维护.第三,从个体层面上讲,新型农村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提升民众生活质量,主要表现为休闲生活和经济生活.而休闲生活又着重体现在民众健康的民俗和宗教生活、体育娱乐生活以及其他文化娱乐生活需要等方面.因此,民俗体育活动发展要以村民健康生活需要为导向,通过环境适应建设,服务村民健康的休闲生活和经济生活.

2农村民俗体育活动适应新型农村环境的实质和表现

2015年11月10日,同志在中央财经领导会议上,首次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从农村民俗体育活动服务新型农村环境发展情况来看,农村民俗体育活动作为文化供应的供给侧,同样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农村民俗体育活动本身具有的地方性文化知识体系结构、活动内容结构、仪式程序结构、活动开展管理结构、服饰器物音乐结构、功能结构,以及原始技术动作体系结构等,能否为当代民众喜爱,或者说喜爱程度如何,反应了活动本身的价值和适应力.当今健康的农村环境需要民众有健康的生活、健康的身心,以及健康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但是我们看到,近些年很多民俗体育活动已呈现出滞后化、边缘化,甚至濒危化的状态[3].这从服务的角度说明,目前很多民俗体育活动存在的本身结构体系对当前新型农村环境有不适应的方面.因此,改革结构是一项重要举措.民俗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加强结构性改革,主要在于提高民俗体育活动开展质量和效率,扩大民俗体育活动群众参与度,提高活动正能量影响力.实现正能量影响力,需要民俗体育活动结构性改革在内容、形式和功能上都能做到有创意.传统农耕时代,我国老年民众、中青年民众以及小孩都会从民俗体育活动中找到各自的生活需要,也会从中受到一些影响.民俗体育活动一路走来,经历了创造、维护、创新,以至于今天的创意等发展历程.创意是文化活动供给侧改革的时尚化路径,在于既传承传统文化,又能通过时尚元素博取民众眼光,能根据环境和服务对象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创新手段,实施不同的内容、形式、功能开发.从经济学角度来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有一定的破坏性意义,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需要“创造性破坏”才能达到“破旧立新”的效果[2].文化发展也一样,当文化供应与环境不适应时,文化会实现部分或完全解构,一些东西被撕开、被切割、被抛弃,一些东西被保留,还有一些新的文化元素、符号意义被加进来[3].德里达认为,解构并不意味着消灭、占有,而是拆散原有,以创新的因子重新注入原有结构,使文本意义变动不居,不可穷尽,从这种意义上说,解构具有一种革命含义[4].解构后的文化生态因子会基于人类生活需求和外部环境变化适应进行重构,以实现新的生命力和价值.文化创意就是一种“破坏性”过程,是在新环境需要下由解构到重构的发展过程.民俗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必然需要经历“创造性破坏”才能达到“破旧立新”的发展效果.

3农村民俗体育活动结构性改革要考虑的环境变化因素

3.1农村城镇化地理环境变化

农村城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当前,随着国家对农村城镇化建设逐步深入,传统农村环境发生显著变化,一方面,城镇化楼房日渐增多;另一方面,交通越来越便利.近些年许多乡镇商业街道、商业区、生活小区建设都得到规划设计,城镇化楼房增多,传统意义民房减少,传统意义的农村村落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在许多乡镇,外来人口和失地农民都住进了城镇化楼房.因为城镇化统一规划建设需要,许多农田被用于楼房、道路、民营企业开发建设,村民用于农耕的田地减少,导致部分失地村民生活方式转向,不再固守于传统的农耕生活.当前,农村交通的便利,让更多的村民都能很方便地走出家乡,对外界的认知更加方便、迅速,各种商业、文化信息流通越来越快,村民的传统生活方式更容易受到外来思想、文化的冲击和干扰.

3.2农村仪式化民俗环境变化

我国农村民俗体育活动大多都注重民俗仪式表演,这些仪式凸显出了村民的民间信仰,是我国村落社会宗教信仰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很多农村,每年民俗体育活动中通常都会举行与神灵有关的一些模式化、程序化、象征性的仪式性表演,它是村落社会共同体自发的一种群体性、普遍性、节令性、周期性的民俗文化活动形式[5].可以说,民俗体育活动中的一些仪式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民间宗教表现形式.民俗虽不同于宗教,但它们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共同影响着人类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我国各民族目前存在的衣食住行、文化节庆、婚丧嫁娶、生儿育女等风俗习惯就掺杂了一些宗教色彩.一些少数民族也存在具有宗教色彩的民俗仪式活动,如湘西土家族的“傩文化”是少数民族地方传统宗教形态,包括傩仪、傩俗、傩歌、傩舞、傩戏、傩艺等民俗项目,当地老百姓常通过这些仪式活动来寄托各种意愿.当前,一些农村还有许多老年人比较热衷仪式性民俗.

3.3农村市场化经济环境变化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经济是一个社会赖以存在的命脉,经济发展状况对社会发展前景有着根本的影响,人类社会文化活动也总是受到经济状况的制约和影响.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体制转型的加快,总体上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特别是一些具有较好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的乡镇,经济市场化更为全面,农业生产机械化、生活信息化程度以及村民受教育程度逐渐提高,市场化经济环境带来的不仅仅是民众生活温饱,也带给民众不一样的文化观念和情感认知.更重要的是,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现代生产方式和资源配置手段,也为村民对民俗文化活动的管理与开展运作方式提供新的理念,市场经济概念一旦在村民头脑中形成和成熟,民俗文化活动就可以成为一些村民的经济工具和手段.当前,很多农村村民组织和参与民俗体育活动,常常会与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

4农村民俗体育活动结构性改革的路径

4.1发掘健康的地方性知识,突出民俗文化个性,提高环境适应力

“现代主义的真正问题是信仰问题,用不时兴的语言来说,它就是一种精神危机”.信仰的形成,基于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认同,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我国民俗体育活动虽然伴随有一些封建民间习俗,但也涉及到很多地方性知识,这些地方性知识包含着健康的民间文化思想、大自然的发展规律,以及文化价值取向,这些思想、规律和价值取向更是我国社会环境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的精神基础.比如武术活动中的拱手礼、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习武束腰、武德戒律、拳谱歌诀等,它们体现了一些社会发展规律,也是得到民众认同的本土文化、道德要求和生活常识.但是在今天看来,很多文化传统在武术活动中却没引起民众注意.又比如农村节日舞龙活动,龙活动本身有积极的意义,象征着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精神.传统的龙舞表演常通过各种游、穿、腾、跃、滚、翻、戏、缠等动作和造型来向民众展示龙的精、气、神、韵,并以此激励村民生活中应具有奔腾争跃、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农村民众也通过龙活动来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幸福、喜气祥和.这些文化信仰在今天仍然对社会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创意民俗体育活动,突出健康的民族文化个性,需要对所涉及的地方性知识进行全面挖掘,着重开发地方性知识对农村社会建设的价值,通过发掘来提取、倡导、传递、释放正能量[6].随着新型农村建设的深入,村民对文化娱乐活动要求不再是单一的.不同年龄群体,不同性别群体,不同生活经历群体,不同文化水平群体,不同生活习惯群体,他们对文化活动的需求在目的、观念、感受和层次上不一样,因此,农村民俗体育活动表现形式要尽可能多样化.新型农村环境建设目的是要建设一个和谐、稳定、有序,充满生机活力的农村社会秩序.因此需要村民有良好的情感和道德来维护.挖掘民俗体育活动地方性知识,就是如何让这些地方性知识能武装民众头脑,构建民众健康的情感和道德.相关政府部门、社区居委会、民间人士、民间组织等多方力量要积极协作,依托城镇化条件,对一些民俗体育活动原有内容体系进行适当变革,以村民生活需求为导向,对活动中的有关仪式、动作技术、伴奏音乐、礼仪、服饰、器具等各种文化信息系统进行价值再生产建设,从多方面提取正能量,通过多样化表现形式,释放多种正能量,以培育村民健康情感,构建村民传统道德,最终促进新型农村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秩序营建.可依托学校教育,加强部分民俗体育活动在学校的推广建设,要重视民俗体育活动中的精神构建和励志功能,把健康的地方性知识教育和身体运动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式灌输,提高学生乡土文化情怀,最终达到对民族传统文化认同、认知、自信,扩大民俗体育活动群体.

4.2弱化封建的民间习俗仪式,突出体育特性,提高环境适应力

民间习俗一直伴随着民俗体育活动的演变而对不同阶段的农村社会产生不同影响.我国农村至今仍然还有很多年老民众对一些旧时封建习俗很热衷,因此,对待他们的习俗行为不能硬阻,而应采取疏导、引导的办法,既不反对他们在活动中的民间习俗行为,也要及时引导他们,教育他们如何正确认识、对待这些习俗.比如一些民俗体育活动中的祭祀祈福仪式、图腾崇拜仪式本身是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中国宗教文化,具有神秘性和封建性,特定时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寄希望于这种仪式在现实生活中来实现某种意愿,显然是迷信的和错误的,与宗教信仰的本质和意义是相违背的,因此要引导村民合理利用民俗仪式文化作为心理调适、提供精神寄托的途径和手段.弱化民间习俗仪式影响,更要主动创意民俗体育活动,突出体育特性,通过体育特性凸显,提高民众的体育娱乐休闲兴趣,淡化对一些封建民间习俗热衷的兴趣.民俗体育活动体育特性创意需要在活动中对身体运动或者身体与某些器物相结合的运动所具有的民族精神、身心娱乐、励志等功能方面以及其动作演练技术方面予以创新建设,突出民族体育文化特质,提高运动的视觉美、味觉美、听觉美.因此在创意手段和方法上需要多样化,既要注重活动体系创新,加强活动内容优化与组合建设,也要注重运动竞技创新,加强竞技动作内容优化与组合建设;既要注重组织管理、运作方式创新,加强对市场环境的适应建设,也要注重表现手段创新,加强流程、仪式规范简化和艺术化建设以及服饰、器具、音乐、场景的现代时尚化气息建设,以更好地营造体育娱乐氛围,提升村民体育休闲生活质量.

4.3重视民间社团组织建设,突出管理和经济效能,提高环境适应力

新型农村环境下开展民俗体育活动,既要突出其对农村社会风尚形成的影响,看是否为民众提供健康的道德、经验和习惯,也要突出其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看是否为民众带来一定的合理的经济财富.民众参与活动追求部分经济效益,是整个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生活需求,从动力上来说,民众通过活动开展获取一些经济收入,可以激发参与活动、管理活动和变革活动的思想动力,有利于民俗体育活动的接地气发展.对民俗体育活动的管理,一方面需要有来自政府部门的行政介入,在活动建设中给予正确的行为指导和方向引导.另一方面,就是来自民间管理,民间管理重在社团建设,应加强以社会力量为主的民间社团组织管理建设,着重管理活动的市场化运作开展,提高适应市场环境的活力.“民俗体育活动延续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结构体系,传统的管理和运作方式,包括程序结构、仪式结构、内容结构、分配结构等结构体系,对当前民俗体育活动服务农村社会环境仍然具有影响力.但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民俗体育活动在管理运作方式上又需要适当改变”.民间社团组织可以在这一方面发挥作用,可以“向社会提供众多服务,承担一些政府部门不该做或做不好,企业做却未必有效的社会事务”[13].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参与到保护和开展民俗文化活动中来,2011年6月出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第37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这指出了民间社团在今后开展民俗体育活动上可以更好地利用市场环境进行市场化管理建设.加强民俗体育活动民间社团管理建设,突出管理效能,各级政府要发挥指导、协调作用,帮助有条件的乡镇村落建立社团组织,构建打造服务平台:指导社团组织制定、完善各种管理制度,指导社团组织开展各种有偿服务活动;指导社团组织建立、完善服务网站;联络、协调社团组织和各地高校非物质文化保护开发研究团体和民间体育表演队的联系、合作、交流,提高社团组织人才创新、开发、表演能力,促进经济获益和社会效益提升.

参考文献:

[1]路志峻,李金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育文化的传承[J].体育文化导刊,2006(12):19G21.

[2]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经济问题,2016(2):12G17.

[3]刘飞舟,肖谋文.建构、解构和重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路径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1):65G68.

[4]杨海晨,沈柳红,赵芬等.民族传统体育的变迁与传承研究———以广西南丹那地村板鞋运动为个案[J].体育科学,2010(12):34G41,75.

[5]郭琼珠.民间信仰仪式性表演类民俗体育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6):29G32.

民俗文化常识范文6

 

一、羌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的基本概况   2008年6月3日,四川省文化厅公布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初步重建方案》,根据该方案,保护区的建设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地区习俗界限,整合羌区的羌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持羌族原有的建筑风貌、民俗风情,体现羌文化的原生态环境和地质结构特点。2008年11月14日,由文化部牵头组织的“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授牌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根据规划方案,绵阳市境内的羌文化保护实验区包括羌族主要聚居区北川羌族自治县以及毗邻的平武县的部分相关乡镇。按照实验区规划,北川将以青片乡为中心,在青片河流域、白草河流域10多个乡镇,以民俗文化为主题,打造羌族原生态风情走廊。从北川新县城到青片河沿线,所有建筑、布局都将突出羌族文化风貌。建设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保持文化多样性、文化生态空间完整性、文化资源丰富性和抢救保护传承羌文化的重要方式。通过完善保护措施和开展保护工作,加强对与羌民众生活关系密切的“非遗”项目的整体性保护,构建起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使具有独特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的羌文化得以世代传递,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二、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青片乡概况   青片乡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西北部,西南与茂县为邻,北与松潘接壤,南与白什相连,东接小坝乡。1981年9月,青片羌族藏族乡成立,1984年1月改称青片羌族藏族乡。2003年10月25日北川成立羌族自治县后更名为“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2004年成立了小寨子沟旅游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建立了于青片乡党委政府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机构。青片乡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200—4769米,垂直高差达3569米。乡辖6个行政村,29个村民小组和一个社区居委会,是北川建立最早,最边远的民族乡。2010年末全乡1004户、3819人,其中羌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98%。   三、青片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1979年9月在青片乡境内建立的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是全国第11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优良,真正称得上是“一年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一步一换景,四季景不同”的天然氧吧。与保护区相称的小寨子沟风景区是纯正的羌民族聚居区,有地道的羌歌羌舞,有正宗的羌族咂酒,有奇异的羌民族婚俗,有古朴原始的民族风情。青片的民俗文化包括羌族文化、大禹文化和红色文化,其中羌族文化最有保护价值与开发潜力,以小寨子沟旅游景区扬名省内外。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青片乡作为羌族的主要聚居地,有着深厚的羌文化根基。作为一种文化资源,羌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民居、饮食、器乐、婚俗、宗教信仰等几个方面。   民居:因为碉房和碉楼兼有民用和防御的功能,所以历来被官军仇视。历次官军征伐北川羌寨,都将其当作军事目标进行摧毁,并把摧毁数目作为战功记录上报。公元1547年,明朝松潘总兵何卿征伐北川羌族时,就拆毁碉房4870多座,都坝河流域、白草河流域、青片河中游地区的羌人住房几乎全部被夷为平地。   羌碉与汉族的传统民居风格截然不同,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因而也被封建统治者视为异类文化的象征。在民族关系比较缓和的清代,石泉县的地方官员大力劝导羌人全面接受汉文化,在住房方面也不例外。由于地方官员大力提倡羌人把传统的羌碉改建为木结构房屋,加之受汉文化的影响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从清代后期开始,北川羌人的住房逐渐发生改变,木结构房屋逐步取代羌碉,成为主要的民居样式。   北川羌人往往靠山一方把木屋修成一楼一底,同时向山谷方向的坡地延伸,连接一间两楼一底的楼房,其二楼与屋基齐平,几根大木柱立在低于屋基2-3米的山坡上,老远看去,很是别致,因而叫做“吊脚楼”或“虚脚楼”。   吊脚楼屋顶呈人字形,盖小青瓦或者薄岩片或者杉板。底层砌石墙,其余各层大多以装嵌木板为墙壁,也有以竹块编制而成或再附粘性泥巴。每层都开小窗,窗户一般为木制花格窗或牛筋窗。房梁两端各悬挂一尾木刻的鱼,意寓年年有余。   吊脚楼与羌碉的内部功能基本相同。夏天特别凉爽。虽然吊脚楼不是北川羌人的传统住房,但北川羌人向来喜在房前屋后栽竹种树,木质吊脚楼掩映在翠竹绿树丛中,与周围大山和谐相融,也称得上极具特色的民居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环境的改变,北川羌人的住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在低洼沿河地带,砖混结构的小洋楼正在取代吊脚楼,成为羌人住房的新选择。但是,在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河流域的尚武村还保留着一些比较完整的碉房遗址;而正河村,却有10余座完整的碉房,且有3户羌人居住。而吊脚楼的分布就很广了,湔江、都坝河、白草河和青片河流域的河岸台地、半山和高山都保留有羌人的许多吊脚楼。   饮食:在羌族生态实验保护区内,景区和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城恢复、重新设计羌族特色的餐饮食品,在服务行业和旅游区推广羌族特有的的锅(鼎锅、火锅)、碗、壶、杯、盘等器具,都是以青片乡为源头,青片乡充分利用山区特有的气候条件,为旅游区和餐饮行业提供可靠的原材料,如青片的荞面、凉粉、玉米、洋芋、糍粑、搅团等五谷杂粮以及各种馍,山羊、土鸡等本地畜禽。青片乡为此大力发展传统的种植养殖业,专人搜集民间风味小吃,整理成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食谱,在餐饮行业广泛推广,利用庆羌年、过春节等重大节庆活动来展示以青片乡为源头的特色饮食。   器乐:流行青片河流域的羌笛,是一种六声阶的双管竖笛。管身用高山特产的油竹削成,方块形,长约15—20公分,粗如小指,两管并列,以细线捆紧,竹簧插于管头,竖吹。演奏时多独奏,用特殊的“鼓腮换气法”,不断地吹奏,音色柔和纤细、悠扬婉转。 #p#分页标题#e#

  婚俗:青片羌族传统婚俗程序纷繁复杂,最突出的特点是歌声、器乐和押韵的对话祝词贯穿婚礼全过程。   宗教信仰:青片羌人祭山、拜神树等习俗是原始自然崇拜观念的遗存。羌民崇拜白石(乳白色的石英石),所信仰的诸神大多以白石为象征,这一文化渊源在营造文化环境方面有不同寻常的效果。   释比与绝技:羌族释比,汉人称为端公,是羌族文化的传承人,羌族的历史、文化乃至许多传统的民俗活动,都依靠释比演唱的经典和主持各种活动而得以承传和延续。青片的羌族端公已断绝了传人,但不少民间人士也掌握了这类绝技。随着时代的进步,羌族端公因后继无人最终可能自然消失,但民间绝技在北川还可以找得到。吹翳子、喝鱼骨水、吞绣花针、穿铁铧、舔锅铲、上刀山等绝技表演将给游客带来刺激和享受。   四、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青片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情况   (一)建立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基地   保护原生态民族文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民族文化保护区,保护基地的建设和申报工作将是正河在恢复旅游资源的同时做得比较好的一项重要工作。正河民俗村要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基础上,广纳众家之长,将羌族文化中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内容广为吸纳,使之成为展示羌文化的活的博物馆。开展特色旅游商品的研究和生产,聘请专业人员设计开发刺绣以及以竹、木、藤、棕、漆、石、茶、药等本地土特产为原材料的旅游纪念品。这方面已有相当的加工技术和不少技术人员,目前缺乏成功的工艺品样式。   (二)重视羌族历史文化常识的普及   为树立青片羌族的良好形象,需通过宣传教育,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了解羌族灿烂的历史文化,以增强民族自毫感。同时,应继续鼓励唱羌歌,跳羌舞,能讲几句简单的羌语,如日常礼貌用语,营造民族文化气氛。在中小学增设乡土文化课,通过编印有关简易读物和开办专题讲座普及羌族的历史、文化常识,也是比较成功的。   (三)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开展文化活动离不开相关的人才。青片乡多年以来研究、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的实线,培养了一批从事文史、音乐、舞蹈和组织大型活动等方面的人才。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人,我乡将从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专业结构等方面考虑,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培养、引进、留住有利于羌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传承的人才。   (四)青片乡以上五村、正河村为重点,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上五村古属“上五族”,因几十年前才废止土司制度,位置又极其偏僻,因而在青片的村落中,羌文化的保存最为完好;正河村虽然早在两百多年前就改土归流,但取代土司制度的却是羌寨自治,直到辛亥革命前夕才废止“番寨”,改由石泉县地方政府直接管辖。和上五村一样,正河村的位置也极其偏僻,所以民族文化至今仍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虽然从表面看,现在上五村和正河村等青片河上游各村寨的村民与其他地方并无多大区别,但他们的心里却还保存着对民族文化的深刻记忆,很多人在茂县叠溪、杨柳沟等地还有亲戚往来,因而对羌族文化的认同感是县境中部及东南部无法比拟的。青片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占北川羌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的百分之五十,传承人占百分之四十。   (五)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青片乡的特色团队   北川羌族自治县民间艺术团(以下简称艺术团)是2008年6月30日,以原北川青片乡五龙寨演出队为基础,在山东省威海市及北川县委、政府的支持下组建的。原五龙寨演出队作为专业艺术队伍,已经存在十多年时间。2009年5月18日,北川羌族自治县民政局批准艺术团注册登记正式成立。艺术团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羌族原生态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因此艺术团主要以表演原生态的羌族歌舞、展示现代羌族风貌以及歌颂灾后重建精神和成果的歌舞节目为主。目前,艺术团是北川羌族自治县境内唯一合法的羌族专业艺术团体。   艺术团团长杨华武,是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正河村党支部书记,北川五龙寨生态旅游开发公司法人代表、总经理,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年传承人。艺术团组建以来,先后有140余人参加,培养了一批艺术人才在各单位发挥作用。现有演职员51人,分别来自北川、茂县、汶川、理县、松潘等羌族聚居地区。其中,舞蹈演员46人,原生态声乐演员4人,器乐演员4人。在这批演员中,有包括羌年、羌笛、口弦、多声部、羌绣、羌族民歌、推杆、皮鼓、羌族舞龙和羌族器乐等11项国家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16人。其中,艺术团团员、羌族民歌传承人王安莲,在2009年中国南北民歌大赛中获得二等奖;羌笛传承人黄景何、羌族民歌传承人王安莲等先后多次在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大型展会中演出并获奖。   艺术团组建成立以来,共搜集、整理羌族民间歌曲300余首,民间舞蹈120余个;培训羌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学员600余人次。在灾后重建期间,艺术团先后赴北川境内各援建单位和乡镇进行慰问演出40余场次;参加各种大、中型演出100余次;承担绵阳市和北川县及县直各单位安排的各种接待活动及其他演出400余场次。艺术团还先后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山西电视台、山东电视台、陕西电视台、湖南电视台参加演出。2010年9月,代表北川参加四川省第六届少数民族艺术节表演的舞蹈节目《映羌山》获得二等奖。2011年参加《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暨中国民歌山花奖》演出及比赛,获得金奖和银奖。   近年来,青片乡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鼓励和扶持全乡群众大力开展转山会、庆羌历年祭祀等民俗活动,全乡95%的群众都不同程度参与到了弘扬和传承羌族原生态民俗活动中去,一些古老的、濒临失传的民俗服饰、民俗活动、民间技艺通过这样的活动得到了保护和传承,青片因此也被誉为是整个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最原生态、羌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p#分页标题#e#

民俗文化常识范文7

摘要:

情感性是语文的三大特点之一,培养学生的情感实质上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文本情感的体会往往和教师所期望的有一定距离,甚至产生偏向。研究语文教学中的这类情感偏向产生的原因并对症下药,找出解决措施,对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语文教学;情感;偏向;教材

作为语文教材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情感的载体。情感是一个人素质的灵魂,因此语文教学不只是要让学生学习文章的结构特点、语言方式、表达形态等,更需要深入文本,体会作者喷涌而出的情感。现今中学教材中选编的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都凝聚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体验,其中不乏深刻动人的亲情、忠贞不渝的爱情或者肝胆相照的友情,或者豪气干云的爱国主义情感。深入体会文本中的情感,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对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对文本情感的接受和理解并不总是与教师、与教材保持一致,而是在教学过程中逐渐与期望效果产生一定距离。这就说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出现了偏离的现象。在中学语文课堂中,常出现教师讲到动人的地方时激情澎湃、泪眼婆娑,但学生却完全不为所动的情况。再看看学生的语文课本,很多文章的插图都被学生画得面目全非。以高中人教版必修教材中配有的一幅杜甫的插图为例,图中的杜甫孑然一身,衣袂飘扬,这本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杜甫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情感。但杜甫在学生的笔下有了送水工、肌肉男、眼镜哥等各种形象,让人啼笑皆非。这种行为说明学生并没有真正领会作者的思想与感情,而是出现了一定的背离。

一、情感偏向产生原因

首先,中学生在年龄阶段上正处于青春期,性格叛逆。他们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对很多事物都持批判态度,觉得不能苟同。因此对于教材中的课文,他们也会有一些不同于主流价值观的理解。这是语文教学中出现情感偏向的内部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课本中的文化名人当然并不是都存着仰慕或崇敬的感情,因此才出现了上文中”杜甫很忙”的现象。这也表明,学生虽然学习了杜甫的爱国主义、忧国忧民的诗歌,但杜甫心忧天下的博大情怀却并没有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其次,作者的情感往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学生人生阅历尚浅,所以要完全理解作者的情感有一定难度。再者,文章情感的抒发与作者所处的特定时代背景紧密相关,学生没有走过那个年代,自然理解起来可能出现偏差。例如,戴望舒的《雨巷》是一首意境优美的抒情诗,其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意象,体会那种朦胧的意境和笼罩在雨巷中的淡淡的忧愁。《雨巷》作于政治风云激荡的1927年,当时全国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革命者在绝望中寻求微弱的希望。而雨巷中的姑娘其实就是指在绝望的革命中若有若无的希望,是革命者要追求的东西。但学生没有经历过戴望舒所处的特殊的时代背景,就很难体会作者这种忧愁的感情从何而来。最后,学生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网络大环境中,网络上的言行会对中学生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学生理解文人所要抒发的情感。

二、解决措施

针对中学生青春期叛逆的心理特点,教师应当对语文教材中的主流情感与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逐渐接受教材中所提倡的情感教育理念。比如,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很多关于亲情的课文,如果只是一味地给学生强调父母的付出和辛苦,会让学生非常反感。因为中学生并不是不知道父母对他们的爱,只是年龄阶段的特点让他们羞于启齿,很少真情流露。再以《背影》为例,学生虽然不太能理解朱自清先生与他父亲之间的这种深厚情谊,但自己的父母也都和文中的父亲一样,通过一些非常细微的小事表现对子女深深的爱。教学时教师在分析完文本以后,如果让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例子,回忆自己的父母为自己做过的哪些不起眼的小事,通过这些小事谈谈自身的体会,这样的方式就比直接给学生说父母很辛苦之类的话更有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作者的人生遭际与时代背景,以引起学生的心灵激荡和情感体验。通过课堂上补充的作者写作的背景经历,学生会正确理解文章抒发的情感。例如《小狗包弟》一文,看似写小狗包弟的悲惨命运,实则是描写巴金自以后的情感变化与心路历程。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为了保全自我勾心斗角、背信弃义的大有人在,巴金被迫抛弃一只小狗的行为当然也是无可厚非的。学生如果了解历史背景,就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巴金在之后始终带着一种忏悔的感情去反思自己的行为,让自己背上沉重的十字架。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从各种感官去理解作者的感情。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声情并茂的朗读将学生引入课文的意境中,这能够让学生迅速体会到文章的情感基调。如学习杜甫的《登高》,在学习之初,教师就可以通过图片展示萧瑟的秋景,再通过朗读迅速把学生带入凄凉的意境中。这对学生理解杜甫年老体衰、壮志未酬的情感有很大帮助。最后帮助学生提高辨别是非观念的能力,让其对网络言论有正确的分辨。身处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教师应时常提醒学生哪些言行才是我们倡导的主流情感和价值观,最终让学生自己学会辨别。

三、小结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偏差由多方面原因造成,并已对语文教学产生一定影响。只有找出产生这种偏差的原因并对症下药,才能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情感的洗礼,最终使其具有高尚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

作者:白蓉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泽军.语文教育艺术中的情感性[J].中学语文,2003,(15).

[2]杜茂进.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情感性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4,(12)

第二篇: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鉴赏能力培育

摘要: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逐渐融入到中学教育教学中。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还能够促使其形成正确、健康的三观,能够在欣赏文学作品中陶冶情操、升华自己的灵魂。如何优化开展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已经成为所有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现阶段,为了保证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多数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都开始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希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积极性,使其对文学作品鉴赏产生浓厚的兴趣。本文围绕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意义展开分析,进而探讨有效的培育方式,希望能够为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帮助,促使中学语文鉴赏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语文教学;文学鉴赏能力;培育方式

作为一门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类课程,中学语文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学生处于中学阶段,其心理和生理均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对社会现象具有独特的认知。同时,好奇是人类的天性,在好奇心的推动下,人类社会才能够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发展。中学生在其旺盛好奇心的促进下,会对那些新颖且感兴趣的事物加以探索和研究。所以基于此,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当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充分激发,使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得到一定的扩展,进而达到陶冶其情操的目的。

一、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意义

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促使其感性思维得到充分锻炼,使学生能够感悟生活、了解生活,明确生活的本质。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不仅能够促使其文学素养得到提升,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视野和文学思维得到极大扩展,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另外,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还能够提升其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品味,使其审美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二、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通过强化朗读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感和作品感知能力

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阅读和写作是较为重要的两部分内容,并且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将阅读以有声的形式融入到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工作中能够促使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生动、立体。在开展朗读训练的过程中,教育教学工作者需要明确朗读训练的重要作用,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促使其得到充分落实[1]。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尤其是在剧本、小说等文学体裁作品的朗读训练中,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构建特定的逻辑关系,进而围绕作品人物关系、作品文化内涵展开讨论。而在诗歌、散文等文学体裁作品朗读训练中,学生借助大声朗读就能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促使其将人物形象与作品背景有机结合,从整体到细节的了解作品内容,进而培养其形成良好的文学鉴赏习惯,使其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借助阅读锻炼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需要鉴赏者围绕文学作品的语言、主题、素材、创作风格、写作手法等方面入手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而在中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语言的感知能力和对文学作品主题的鉴赏能力。因此,下面针对这两个方面展开深入分析。

1提高学生对文学语言的品味,促使其对文学作品语言的鉴赏能力得到提升

在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文学创作者通常都采用形象思维反映自身对艺术形象的理解和相应的思想感情,并且在写作过程中附带了一些语言特点,然后文学研究界根据这些语言特点将文学作品进行分门别类。这些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新颖、多元、形象、含蓄、直白、凝练等特点,学生在文学作品鉴赏中应当明确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进而对文学作品创作者的语言运用习惯、写作风格、表达技巧等方面产生深入的了解[2]。对此,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当善于引导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从这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促使学生能够轻松掌握文学作品的内容,领悟文学作品涉及的文化内涵。

2坚持求真务实的鉴赏原则,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主题的鉴赏能力

针对文学作品而言,其主题是文章整体布局的先导,只有明确文章的主题,才能掌握文章的行文脉络和中心思想。可以说,文学作品的主题就是其整体的领导者,主题鉴赏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语言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主题是一个作品的灵魂,其受到创作者思想理念、生活经验、人生感悟等方面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因此,若想准确把握文学作品的主题,既应该明确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还需要将其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联,唯有如此,才能根据文学作品的主题对其整体进行赏析[3]。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当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形象加以分析,从而根据作品形象掌握作品主题,促使其文学作品主题鉴赏能力得到充分培养,为其文学鉴赏能力的培育提供重要前提。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阶段开展语文鉴赏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促使其语文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继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为了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文学鉴赏教学活动中,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文学鉴赏兴趣,使其积极、主动的欣赏文学作品,并对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产生深入了解,进而对身边的事物具有一定的鉴别能力,促使其能够通过文学的慧眼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其本质,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作者:李冬梅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黄春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J].考试周刊,2013(46):25-26.

[2]李培丰,宁桂花.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分析[J].东方文化周刊,2014(18):234-234.

[3]单洁.中学语文教学中对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版),2011(3):128.

第三篇:大众传媒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摘要:

本文从大众传媒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相关概念出发,针对大众传媒下的中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当前大众传媒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应该秉持着以下3个关键点,一是强调语文学科的中心性,二是围绕语文学习进行发散性的引导,三要重视实践的意义和价值,本文旨在通过有益的探索和讨论为推动高中语文教学的良性发展作出有益的贡献。

关键词:

大众传媒;高中语文;运用

一、高中语文教学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当前大众传媒深入发展,传媒行业的深入发展与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本身深度融合,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更强调对于学生更高层次和水平的理解能力的掌握,而不是像小学那样,强调对于简单字词的识记,在教学目标上有了一个质的提升,他要求学生在理解能力和对于思想感情的把握上有一个较高的水平。因此,在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应该非常重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强调让大众传播媒介中的内容成为中学语文教学当中的有效助力。与此同时,在认识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时候,还应该认识到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教学对象是高中生,高中生处于青春期的前期,在智力发育和身体发育上都处于从少年儿童向青青年过渡的阶段,尤其是在认识事物和个人情绪的表达上,更加显示出青春期少年所特有的冲动和爆发力强的特点。

二、大众传媒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问题及解决路径

1、语文教学的中心地位受到挑战:强调语文学科的中心性

当前存在的第一个问题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中心地位受到了挑战,老师过于强调大众传媒上内容的讲授,而忘记了准确传达语文学科本身的知识和技能。应该认识到,尽管是在大众传媒视野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在这里仍然要强调语文学科的中心性,因为大众传媒有关美容的引入也不过是为了增强语文学科的趣味,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同时拥有其他科目的收获,但是,语文学习仍然是语文课堂上的唯一、也是最重要的中心和重点。

2、大众媒介本身的功能性没有体现:围绕语文学习进行发散性的引导

要强调大众传媒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还要对学生们的学习进行发散性的引导,这种发散性的引导有助于学生打开思路,同时思考与语文学习相关的其他科目的知识,以此来帮助学生进行在语文课堂上的综合学习。

3、实践意义不强:重视实践的意义和价值

重视实践的意义和价值是新课改对于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要求。在大众传媒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方面,应该充分考虑到高中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和心理特点,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这项学习当中,通过亲身实践和动手来了解大众传媒知识在语文相关课文当中的运用。

三、解决当前问题的几个对策

1、强调语文学科的中心性

针对上述第一个问题,解决的方法就是要调整教学方针和教学策略,重视语文学科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大众传媒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大众传媒知识的教授,可以让学生在个人能力和知识储备上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帮助学生都要综合素质提升。强调语文学科的中心性,首先要在课堂编排上对语文学科的中心性予以突出,应该在每堂课的开始之前,就向学生交待本节课需要可能涉及到的语文学科的内容,并且对于本堂课的语文相关主题进行一个准确的锚定,让学生在心目中对于本堂课具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概念,这样的话学生就不会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对所学的科目的内容的权威性产生质疑。强调语文学科的中心性还要在事先准备上要对于语文学科课堂上的中心地位予以肯定,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大众传媒教学方法,应用在高中语文课堂的整个计划当中,应该在课前准备上予以充分的重视,在备课的过程当中,就要将某堂课需要讲到的语文中心之事和将要涉及到的其他科目的知识点都清晰明了的列出来,以帮助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能够正确地把握课堂的方向,不至于有所偏颇。

2、围绕语文学习进行发散性的引导

要围绕语文学习进行发散性的引导。例1:在进行人教版必修一《雨巷》这一课的教学的时候,应该摒除以往只就课文本身进行相关讲解和相关的思想感情的阐述的行为习惯。而是要启发学生,通过播放电视短片,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思考信息传播的含义,让学生们通过发散性思维,通过切身去体验和感受来对信息传播的意义和春天的海域展开发散性的思考,用这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围绕语文等相关知识进行发散性的引导,不仅仅包括在课堂内的发散性引导,更重要的是语文教师要在课堂开始之前,就对学生的预习工作展开卓有成效的指导,让学生有意识地去思考搜集和整理与语文课文相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自主地准备代替教师在课堂上喋喋不休的讲解,让老师更加清楚明白地引导学生,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重视实践的意义和价值

要更加重视实践的意义和价值。例2: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一《鸿门宴》一课的时候,老师可以考虑带领学生参观本地的名胜古迹,以身临其境的实践感觉代替文本所传达的抽象的感觉,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的含义,同时也增加学生的阅历。让学生在观察宇宙万物的过程当中,不断思考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于信息传播的理解和认同。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对于学生安全的把控,不要因为参加了这种实践的教学而让学生处在危险当中,或者出现某些安全事故。实践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在学生对于具体情景的参观和把控之上,通过实践心得,信息传播教学可以让学生全方位的感知某些情境所传达的情感,并且增加学生的阅历,对于学生而言,这种学习方法也是大众传媒能够给他们带来的最大收获,因为在语文的学习课堂上,他们可以通过走出课堂、来到户外来了解更多的实践经验,而这种实践其实正是他们综合能力增长的重要途径。

四、结语

大众传媒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一方面对于老师而言,教师可以在大众传媒的指导之下提升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所在班级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学生而言,通过教师的大众传媒的使用他们可以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增加阅历增长见识,同时可以促进其他科目学习,这对于老师和学生双方来说,都是一个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因而值得被推广和鼓励。

作者:李俊峰 单位:重庆市荣昌仁义中学

参考文献

[1]谢家成.高中语文大众传媒进行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3):13-14

[2]崔刚,盛永梅.大众传媒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个应用途径[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3-17

第四篇:多维互动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摘要】

在新课标背景下,我国的教育领域正进行改革,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多维互动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本文概述了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并提出应用策略,旨在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多维互动教学模式;中学语文;应用

一、前言

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改革,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学课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目标。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明确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将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将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文教学内容,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有效的应用该模式也将为其他教学科目产生借鉴作用。

二、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在教学领域,应用多维互动模式将实现师生间的互动和学生间的互动,通过一种小型社会的互动关系构建多维的互动模式。通过一系列的实践证明,应用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有利于协调师生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在实际语文学习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实现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边听边想”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识并有效掌握。将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学生通过课堂上的良好互动,实现师生间和学生间的沟通交流。也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通过课前活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进行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应用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利用课前活动时间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合理应用课堂时间。可以通过小游戏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展开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在正式进入语文授课的课前时间,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设计安排,激发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兴趣,并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语文教学课堂的顺利展开。当讲授过美文欣赏课程后,教师可在课前活动时间举办小型的演讲比赛,帮助学生巩固语文课文内容的同时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课前活动与接下来进行的课堂教学息息相关,合理安排好课前活动有利于拓宽学生对语文知识内容的了解也锻炼了其语言表达能力。利用课前活动时间进行语文课堂知识的预习工作,对正式的课堂教学实现良好的过渡,有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掌握和吸收。在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引导下,长时间的展开课前活动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进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2.善用课堂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导语是教师在进入正式的语文课程教学前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方式,其属于过渡性语言,有利于调节语文学习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并有效的进入接下来的语文课程学习中。在传统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课堂导语的重要意义,直接进入课堂教学中,学生难以快速从课间活动转换到课本知识中,不利于对语文教学内容的掌握。在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下,教师需要学会善于课堂导语,吸引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学习热情,进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针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导语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提出问题,有效带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通过师生间的良性互动,拉近语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出和谐的学习环境,实现高效的中学语文教学模式。

3.设计教学过程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教师需要设计教学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在对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进行课程的设计。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握课堂提问、课堂讲解和教学方式三部分内容。其中,课堂提问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师提出问题时,学生将通过积极的思考进行配合,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以此保证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课堂讲解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授课前,认真规划好教学内容,应用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在课堂讲解环节中实现与学生的良好互动,促进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有效吸收。教学方式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应用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交互性,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引导下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四、结语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应用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师生间和学生间的良好互动,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在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通过课前活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善用课堂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设计教学过程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等策略,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中学语文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

作者:邹志兰 单位:新余市渝水区新溪中学

参考文献:

[1]张斌.初中语文教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C版,2014(9):56-56.

[2]左敏,王艳,滕新营,耿浩然.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在金属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27).

第五篇:中学语文教学民俗文化教育

【摘要】

民俗文化作为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文化元素,是人文素素养教育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在中学开展民俗文化教育势在必行,要让民俗文化教育走进中学语文教学,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文化素养、学校重视民俗文化教育发挥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教材中民俗文化的教育资源进行教育,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进行民俗文化教育,还需要借助各种传播媒介,特别是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等。

【关键词】

民俗文化;教育;中学语文

一、民俗文化及其内涵

民俗:辞海描述,民情风俗:陈民俗之急,民俗渐变。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民俗传统的国家,在中国境内土生土长的各民族中,都有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各类民俗文化,代代传承。这些民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增加了民族凝聚力。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各个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人民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所以,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在中学开展民俗文化教育势在必行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外来文化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碰撞融合,必然会收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校园暴力、问题学生、青少年犯罪等问题屡禁不止。影响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民俗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做人处世的哲学思想,如忠、孝、仁、义、信、和、敬、恩、序、别、助人为乐、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投桃报李等调节人际关系的道德礼俗规范,为学生建构精神文明提供无比丰富的资源。因此,对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中学生开展民俗文化教育势在必行。民俗文化充满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精神,使得它在陶冶学生情操、热爱本民族文化,传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中学的民俗文化教育的现状来看,还没有形成一个崇尚民俗文化的社会氛围。很多中学生对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民俗文化认识不足,优良传统不仅没有得到的继承发扬,甚至被认为已经过时了,一些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令人担忧。因此,必须在中学加强民俗文化教育,使中学生在民俗文化学习中感受中华民族的自然之美、人情之美、社会之美等,提高审美能力。

三、让民俗文化教育走进中学语文教学

1.提高师资力量,建立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起到一个积极的引导作用,要想将民俗文化教育带入语文教学中,就必须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对民俗文化的重视度,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民俗文化教育更为自然的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宣扬民俗文化,普及民俗知识。通过培养和训练,让教师对民俗风俗和文化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对所教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熟悉的掌握民俗文化教材,了解民俗文化的背景和历史,在面对学生的问题能够信手拈来,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对学生民俗文化产生兴趣,为打造高校课堂奠定基础。2.学校重视民俗文化教育发挥主渠道作用。学校是优秀民俗文化教育的主要基地,是弘扬民俗文化和发扬民俗文化的重要的手段。因此,学校要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教学优势,针对民俗文化的教育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计划,将民俗文化深入到每一学科的学习中,使民俗文化与课堂教学内容能够相互吸引,呼应。加强对民俗文化的宣传,积极的组织相关的活动,提升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知,在普及民俗文化,提升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识的同时对于促进学生正确学习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充分利用教材中民俗文化的教育资源进行教育,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进行民俗文化教育。现行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承载民俗文化的篇章,即弘扬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传递了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是我们对中学生进行民俗文化教育的第一手资料。在进行民俗文化的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对民俗文化精神和内涵实质的教育,将我国传统美德和高尚的品德和精神渗透在教学中,以健全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高尚的品质,让学生在民俗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上,提高自身全面素质和素养。

4.借助各种传播媒介。在信息化时代,传播媒介是带动其发展和壮大的一个重要的外在因素,利用网络传播的时效性、广泛性,拓展民俗文化发展的渠道,加快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而在教学中,利用网络技术和设备能有效的丰富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以图图文,声形的形式表现出来,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民俗文化知识,为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形成提供了方向,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展了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想象,在对学生独立人格和健全人格形成的过程中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让民俗文化走向语文教学中,就必须要加强对民俗文化的认识,结合民俗文化与语文内容的共识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并且,由于民俗文化引入语文课堂教学还处于一个初级发展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自身的认识,加强培训和训练,以丰富教学手段和提高教学方法,以打造一个高效的教学课堂,促进学生综合水平和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

作者:弓璇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参考文献

[1]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2]金元浦等.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刘新科.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六篇:中学语文教学美育思考

摘要:

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实现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目标,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文章对美育的概念进行论述,简述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的重要意义。在现实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

中学语文;审美;美育

在中学教育中,语文是一门重要的课程。语文代指语言和文学,教学的内容包括语言文化等人文社会知识,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最重要的工具。语文本身由于与学生的联系较为密切,且语文本身具有美感,具有独特的美育功能。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推进学生的美育发展,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一、美育概述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审美教育等。其核心在于促进诗意人生的发展。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习者良好、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念,发展和促进学生认识美、审视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是一种以美为标准,培养学生的形象化的情感、思想教育。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是:以当今时代的主流审美观念为特定标准,把形象化的内容当作核心,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将美育加入到中学语文教学中,即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语文当中的美,发现“长亭外,古道边”的意境之美,“微斯人,吾谁与归?”的语言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之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景色之美……。学生通过在语文中探索美、鉴赏美,最终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甚至可以创造美,这也是将美育渗透到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的重要意义

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当今时代,社会各界都期望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美育可以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的发展。美育通过优美的艺术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美育是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能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文化素养,还可以帮助学生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德育的效果。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主要强调培育学生的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这项内容完全契合中国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夯实基础,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进步。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手段,丰富学生的思想文化生活,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对榜样人物的高尚精神进行深入理解和学习,提高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思想文化境界,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栋梁之材。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的现状

1.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不重视美育。中学属于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学生大多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家长和学生都迫切希望可以考取一个好的分数,对美育工作颇有微词。此外,很多中学教师也认为美育对提高学生分数没有直接意义,往往会只注重知识点和考试技巧的传授而忽视美育。

2.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进行美育的能力有限。例如,在讲解“淡妆浓抹总相宜”时,教师往往是一句带过,说西湖就像真正的美女不管化淡妆还是浓妆都很美。但很多学生其实没有见过西湖,也不懂西湖的美为什么能被比喻成一个美女,难免产生困惑。很多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自己能体会到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却无法准确地向学生描述出来,也不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展示,学生对美的感觉往往停留在言语上,不能切实体会到美。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的措施

1.提高对美育的重视度。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向家长和学生解释美育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效率提高的重要意义。其自身也应该对美育重视起来,积极在课堂上进行美育教学,让学生体会到美育教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和水平。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紧跟时代潮流,扣紧时代脉搏,熟练掌握熟练使用计算机教学、PPT制作和放映等手段。例如,在教授到“长亭外,古道边,青草碧连天”的时候,放映相应的影视图片或内容,启蒙学生对美的感觉,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只有积极学习,不断进步,才能够更好地培育全面发展的学生。

总之,美育是学生在艺术欣赏活动之后,被艺术作品中传达出的内容所打动,在内心激起的波澜,实现精神的净化和人格提升的过程。通过美育,学生由向往真善美的精神内容到走向真善美的精神状态,从而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作者:周凤玲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陈柳文.感悟中学语文美育教学:塑健全人格,教美的语文[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2(14):112-113.

[2]陈练雄.“游”出来的语文:观中学语文“美育”之旅[J].语文学刊,2014(22):12-13.

[3]连国强.中学语文美育的重要性与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12(92):78-79.

[4]肖月飞.论语文美育活动课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与应用[J].学科教学(语文),浙江师范大学.2013(12):90-91.

第七篇:参与式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应用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考验与挑战。本文立足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就“参与式”教学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探讨。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策略;优势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灌输式”教学法已经难以适应新的教育要求,对于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及学生综合能力发展都构成了较大阻碍。作为一种灵活、开放、互动的新型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改变了以往“师讲生受”的课堂格局,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新课标下的中学语文教育提供了一条十分可行的改革途径。

一、“参与式”教学方法的优势分析

“参与式”教学法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本质突破,不仅使中学语文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也在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和全面健康发展上表现出巨大优势。首先,“参与式”教学强调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交流、讨论或争论的平台,解放了学生的个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唯一“当局者”,课堂学习的选择权与主动权回归学生手中;其次,“参与式”教学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及效率。一方面,教学环境的变化使学生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明显提高,长期以往就会养成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转化为持久的内在学习动力;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方式较以往更加自主、灵活,有利于其发散思维、增强学习能力,特别是实践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这使得他们的学习状态、效果得到有效改善。此外,“参与式”教学法还注重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交流,要求教师关注、倾听学生的“心声”,并积极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展开民主化交流,为构建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奠定了良好基础。综上述,“参与式”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法的不足,使中学语文课堂焕发了新的生命力,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科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研究如何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来体现该教学法的价值。

二、“参与式”教学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以故事表演形式展开“参与式”教学

中学语文教材文本多样,内容丰富,一些文学作品更是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或情感意向,为了便于学生感知,我们可以尝试用故事表演形式来“还原”书中情景。比如在学习《鸿门宴》一课时,了解作者以个性化的语言和行为描写所刻画的人物特点是一个重点。教师可以在讲解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角色饰演,尤其是在“刘邦谢罪”、“范增示意”、“项庄舞剑”、及“樊哙闯帐”等情结,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深层次感受。“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教师应抓住“数目”、“举玉?”和“默然”这些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对此进行模仿表演,其他学生来做点评。通过课堂情景再现,学生们很容易理解文中人物的心理动向和性格特点,感受到鸿门宴上的勾心斗角、惊心动魄。这样的故事表演环节,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加深了学生的文章印象与理解,还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同时,学生在自我表现与认真倾听的表演过程中,锻炼了具体语境下的语言运用能力,对于不同句式的掌握更加牢固。

(二)以自主合作形式展开“参与式”教学

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开展“参与式”教学也应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作为突破口。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和中学生学习现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重点提炼成问题式或话题式的讨论,并组织引导学生以小组、班级为形式进行自由讨论与合作交流,既能敢于提发表见解,又懂借鉴他人,从而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及时把控讨论方向,合理把握讨论时间,避免离题万里或流于形式,同时确保学生能够深入问题本质。如在学习《拿来主义》一课时,文章提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主张,即批判的继承一切文化遗产。但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将拿来主义片面理解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不能以现代眼光去考虑拿来主义的时代内涵。基于此,教师首先结合实际,与学生共同分析了一些当今中外文化现象,让学生懂得在文明交流与碰撞中必须保持自主意识,懂得如何选择外来文化的有利因素;然后,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日常生活中,你自己是怎样看待拿来主义这个问题的?”并进行总结汇报。最终,使学生真正领会理解拿来主义的含义,能够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三)以班级辩论形式展开“参与式”教学

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语文学科所包含的知识、观点等很多都是开放式的,并非固守不变。及时面对同一个问题,学生也可能会提出截然相反的意见。教师应该尊重和培养学生个性,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敢于创新求异,同时可以采取辩论形式展开教学,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如在学习《论语》后,教师可以拟定“论语在当今社会是否依旧完全适应”为辩题,组织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要求有轮据充分,条理清晰,最好结合实际案例)这样的参与式式教学中,学生不仅认真思考、搜集资料,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分析能力,还在热烈的辩论过程迸发出思维之火,提高了认知水平。

结语

现阶段,“参与式”教学方法已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紧密联系实际,不断创新优化“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细则,时刻确保其适用性与可行性。

作者:赵嘉明 单位: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乌力吉.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03)

[2]蒙璇.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初探[J].文理导航(上旬),2016(09)

[3]马红梅.试论问题教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读书文摘,2016(16)

第八篇:中学语文教学文言文教学实践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课程重点和难点,由于文言文晦涩难以理解,且老师教授文言文时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学生对文言文的记忆和背诵也掌握不到要领,以致学生文言文学习效果不佳,从而影响到了学生的语文成绩。基于这种情况,本人对文言文的教课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如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感、让他们注重词义的积累等等,这些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同时也非常适用于中学语文的文言文教学。

1.要了解和喜欢文言文

由于当前我们生活中使用的都是白话文,学生缺乏语言环境自然就对文言文学习缺乏兴趣。我自己在刚开始学习文言文的时候,也是因为觉得缺乏兴趣才感觉文言文枯燥、乏味、晦涩难懂,因此我觉得培养学生自身对文言文的兴趣十分重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将文言文中的道理或是事件与我们平时生活中的事情相联系,在文言文中静静的体会和感受古人的智慧,这样我们就可以领会到文言文的魅力,从而对其产生一定的兴趣。我们在游记类的文言文中要感受到古人描写出的优美意境,如《始得西山宴游记》;在哲理性的文言文中要感受到古人的睿智思想,如《秋声赋》。再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教师可用“秦晋之好”这一成语来进行新课的导入,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效率。

2.多诵读、多背诵

诵读是学好语言的重要方法,同时还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途径。多读几次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把握文言文的含义,同时还能提升语感。在文言文学习中,我们首先要对文言文进行熟读,这样随后的学习就会变得较为顺利。因为只有在熟练的阅读后才能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如讲授《项脊轩志》,可先由教师进行范读,让学生在倾听的同时,初步把握文章大意;其次,教师在讲解关键词句之后,再由学生进行朗读,体会其中的动人句子所蕴含的情感,如“儿之成,则可待乎”等,多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情感,亦喜亦忧,通过反复朗读,能让学生弄清楚表现在何处。最后,再由全班进行齐读,深刻领会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情感。

3.打好基础

文言文知识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积累大量的实词和虚词知识基础,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多次朗读,最好可以背诵下来,这样就能够很好的提升语感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落实字词,还要对课下注释进行阅读,并且尝试着翻译,在平时学习中要画出教师讲解的重点内容,在面对疑惑时要多问老师,多和同学交流探讨,同时还要通过语法和文本的语境尝试推测。每次学完一篇文言文之后,我们都要对课文中的偏义复词、一词多义、通假字、句式和文化常识等进行整理和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每一单元结束之后,我们都要紧紧跟随教师对单元中的重点知识进行巩固,同时做好课后的自我检测,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如诸葛亮“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忠心;杜甫“家书抵万金”的忧国思家之情;韩愈《祭十二郎文》的浓郁人性美等,都闪耀着动人的情感之美,都能很好地产生学生思想上的震颤,并逐渐转化为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以更好地探寻古文学之美。

4.归类复习,建立知识体系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需要对很多零散性的知识进行掌握,但是最重要的是将零散的知识变得系统化,进而在大脑内形成知识框架,为知识的灵活运用做准备。因此在文言文的复习中,要重视对教材的利用,针对实词、虚词、文言文的句式、文言文断句和古代文化知识等进行总结,在讲解和练习中,确保学生系统性的掌握知识,并且明确各种知识的具体内容。在课后复习或是单元总结后及时归纳和总结较为典型的句式和重点的字、词、句,并且在分析中寻找规律,对文言文内的重点进行熟悉和掌握。在文言文中,古汉语知识是很重要的,文言文知识十分的琐碎,学生在学习中通常很容易遗忘,因此要对教师教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学过的内容。在文言文学习内,我们只有积累的更丰厚,才能具备更强的分析能力。

5.小结

文言文凝聚了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作为中国文化的接班人,我们必须要学好文言文,传承我国的文化精髓。必须不断寻求学好文言文的方法和策略。综上可知,我们学习文言文中要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要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多阅读文言文,对文言文中的重点知识要做出及时的总结和归纳,综合口、眼、手来展开对文言文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不断进行探索和思考,最后必然会学好文言文。

作者:李欣芯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2016级

第九篇:中学语文教学创新

摘要: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的人文课程,其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语文素养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教学策略,以便于更好的提升我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策略进行了深度的研究。

关键词:

中学;语文;现状;创新策略

语文学习本应该是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求真的过程,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只会一股脑的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完全没有给学生一个主动求真的机会,教师成为了教学的主体,学生成为了教学的客体,使得教学气氛过于枯燥,缺乏灵性,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教学效率逐渐降低。为了改善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教师应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建设出具有特色的语文课堂。

1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语文课程是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获得文化知识的同时能够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但在传统的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师都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背景下进行学习,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学生却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跟教学目标相违背,从而不能够教学向前发展的要求。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从而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教学质量。

2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策略

2.1及时的转变教学观念,营造良好和谐的教学氛围:

语文教学观念应:由内容分析本位转为重视语感积累,在加强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加强非智力发展教育。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的转变的教学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转换教学角色,多给学生提供展现才能的机会,并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另外,教师应该放下教师的威严,要以宽容、平等的心对待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与支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学生的内心话,从而拉近教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创建出良好、平等的师生关系,进而营造出良好和谐的教学气氛,为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创新教学方法,实施多元化教学策略

2.2.1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而问题情境教学即用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中,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并融入与教材内容相呼应的情感,创设出良好的问题情境教学,以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譬如:在教学《羚羊木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并给学生设计出类似于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是这世界上最伤心的人?这段话: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这句话是对妈妈的()描写,表现了她()的态度。然后,教师再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要求学生细细品味课文,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教师再就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与整合,以确保答案的完整性。在此过程中,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2增加课外实践课,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在语文新课程有明确的指出:语文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中,而是应该拓展知识,大力开展课外实践课,只有让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方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所以,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知道课外实践课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将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的各种能力训练拓展到课外实践中,以便于增强语文知识的丰富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譬如:校外采访、手抄报纸、新文广告的改编等等。

2.3创新教学手段,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教学效果,因该技术不仅可以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用一种生动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如:图片、视频、音乐等,而且还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因此,初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以便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譬如:在讲解《杜戏》的过程中,其主要讲述作者的童年趣事,所以,给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的音乐功能给学生播放类似于童年趣事的歌曲如《童年》,这这首轻快的歌曲能够将学生带入到灿烂有趣的童年里,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教学观念,改革与创新教学策略,转换教学角色,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从而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课堂氛围,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使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从而让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人,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教学质量。

作者:孙东升 魏丽萍 单位: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中学

参考文献

[1]陈隆升.语文课堂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民俗文化常识范文8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人才培养;个性化教学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由不同民族的文化组成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人才的培养,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都在探索中开展,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不足之处。黔东南是少数民族集中的地方,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音乐资源,为了传承、弘扬黔东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探究个性化教学,培养优秀的少数民族音乐人才,是黔东南地区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与少数民族地区实际结合,制定培养目标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在教育领域,国家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进行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早在2006年就开始实施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有时候也称为西部计划),并委托全国多所高校进行联合培养。目前,全国大部分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高校,基本都有此项计划指标,其目的就是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比较多的合格的音乐人才。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它们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一块瑰宝,同样也是中国音乐的一面旗帜,它和内地的音乐手法、表现形式、音乐风格、特色皆有很大的不同之处。为了培养出更具特色且更为优秀的少数民族音乐人才,在培养的过程中采取一些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必要了。在与时俱进的社会浪潮中,音乐的发展也应如此,学校和教师必须确立独特的培养目标,树立目标意识,因为目标具有导向作用,能对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行为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作为终极目标,使学生能够将他们所学到的音乐基础知识、专业基本技能与少数民族地区音乐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相融合,这样在时代的潮流中,始终有本民族音乐的声音。再者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出少数民族的地区优势,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音乐与全国其他地区音乐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近两年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在凯里以及凯里市下司古镇举办过两届中国国际民歌合唱节,邀请了国内外著名合唱团参加展演,凯里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派出了以苗族、侗族合唱为主的多支民歌合唱团参加展演,利用本地区音乐文化资源,发挥少数民族地区优势,在与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对话上做出实验性的尝试。

二、结合教学现状,探索合理的教学模式

我们对少数民族音乐学院的生源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在这个基础之上,开始探索合理有效的教育培养模式和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学生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知识背景也不尽相同,学习水平和能力更是大相径庭,其中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家乡地处偏僻落后的地区,这些地区普遍信息闭塞,观念更新速度较为缓慢;同时,这些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对于本民族的民俗文化与知识掌握和理解得比较透彻,这是他们的优势,但是缺少更加专业的和深入的音乐理论方面的专业指导。如果能辅之以深刻的、专业的指导,尽可能地激发他们在民族音乐方面的潜力,加强实践训练,长此以往他们必定将在民族音乐的传承、弘扬和创新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针对少数民族地区音乐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结合笔者从事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应采取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知识相结合、由浅入深的基础性教育模式。简而言之,就是在给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上课时,注重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在基础技能课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舞台展演和演奏能力;作为教师,要及时、善于发现不同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和个性,针对他们的个性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设置一些个性化的教学课程,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之上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总之,教师要对学生个体差异和地域现实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个性化教学发展的必然规律,也顺应了个性化教学潮流。

三、探索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为了教学目标铺展开的一个大的框架,也就是一个具体而大概的计划,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的核心要素,由于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学习背景参差不齐,应该以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音乐人才多元文化作为教学目标,从学生的认知目标入手,加强对缺失的文化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多元化培养,优化学生的理论知识结构,尽量发掘其自身对于本民族民俗文化的优势;同时,对少数民族学生可以考虑制定针对性的基本技能目标,为他们制定科学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在学生的情感目标方面,培养学生包容的、多元性的价值观,树立平等意识,尊重民族文化的差异,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在这样一种积极的价值观基础之上,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发挥学生的创作才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情绪和创作灵感。

四、少数民族地区教学资源整合

针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充分利用各种可利用资源对学生加以引导,实现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模式,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意识和舞台展演能力,激发他们学习本民族音乐的兴趣,大概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文本材料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专业教材和图书馆书籍,做好读书笔记。为什么要这样引导呢?主要是因为这些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一般对于本民族的民俗文化知识和技艺掌握得较好,但是对于本民族的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把握不好甚至是一片空白,这就需要高校教师的引导,引导他们怎么去发现、发掘这些未知的领域。其次,要引导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了解认识音乐文化研究的特色资源,并与时俱进,学会掌握处理高科技方面资源资料的能力,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因为当下是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进入高校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要学会怎么利用电子资源、怎么查找与本民族相关的电子资源。最后,进入高校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个不同区域、不同民族,其本身都带有本区域、本民族的特色和生活信息。各民族同胞齐聚一堂,可以借此学习机会,利用彼此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交流和探讨,在差异中寻找创新点、寻找彼此需要的知识,同时无形中也了解了各个民族的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和民俗民风,对于将来自己在本民族音乐文化领域的创作会起到推动作用。

五、加大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投资力度

国家和各个地方政府部门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少数民族音乐相关研究的吸引力,比如设立专项基金和专项奖学金、安排专项科研课题、增加社会实践活动等,其目的就是鼓励少数民族地区的有识之士和人才在此领域做出应有的贡献和付出,鼓励他们勇于实践和创新;另外,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在人才引进上同样要加大力度,可以通过高校教师之间的互相流转聘用、联合培养等方式促进多元化交流,更好地发挥本学科优势,携手共进,共同发展。国家和地方出台的这些措施,对于少数民族地区音乐人才的培养是一种莫大的动力,也是一项“功在当下,利在后代”的工程。

六、结语

少数民族音乐的个性化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究才刚刚起步,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如何制定出一套更加适合少数民族音乐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是从事该类教育的工作人员的重大责任,此项任务任重而道远,还需广大教育者共同努力,一起为少数民族地区音乐人才的培养奉献自身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韦克甲.我国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政策的研究———以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为例[D].西南大学,2013.

[2]乐琴.探究少数民族高层次音乐人才培养的个性化教学设计[J].中国音乐教育,2013(05).

[3]乌日古木拉.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