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知识范例

民俗文化知识

民俗文化知识范文1

关键词:新时代;傩文化;乡村;振兴

傩原是一种极古老的迎神驱鬼仪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傩的性质从单一的驱鬼祈福逐渐向娱乐性转化,出现了表现劳动生活和传说故事的内容,在民间尤其是农村地区广泛传播。作为一种文化事象,傩蕴涵了人类学、历史学、民俗学、文艺学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在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傩的产业价值开发潜力愈发巨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历史任务。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要求农村在经济、生态、文化、村容等方面获得全方位的发展。任何方面的缺失,都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尤其在傩文化底蕴浓厚地区,傩俗活动不仅可以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显著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由于傩文化对传统价值的重塑,也有力地带动了自然生态的保护和乡风乡貌的改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获得很好的践行。

一.傩面具造型丰富独特,是旅游产业开发的重要元素

旅游产业是一个文化性和经济性很强的产业。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促进,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催生了旅游文化产业的产生。[1]傩俗多在风景秀丽的民族地区流行,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傩文化的旅游经济价值愈发凸显。贵州安顺市西秀区山水秀美,文化底蕴深厚,屯堡傩雕更是安顺的一张绚丽文化名片,成为安顺屯堡对外展示的重要标志符号。广大屯堡乡村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全区有地戏队伍一百多堂,金戈铁马的地戏文化是傩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傩雕艺术作为傩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游客回归到自然乡土文化的氛围之中。如今,傩雕已成为民族乡村旅游的一道主要的文化风景线,吸引了海内外嘉朋的纷然踏至。旅游产业的兴盛在有效保护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为傩雕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广阔空间,为傩雕艺人架构彰显才华平台的同时也为他们找到了吃饭的牢靠饭碗。[2]安顺傩雕面具人物角色类型多样化,有正神、凶神、世俗人物之分。正神是正义的化身,是为人们解决生活中苦难的神明,如三界公爷、万岁母等。正神面带笑容,有端正大方的五官,眉弯眼大,冠上刻有神兽,线条柔和,色彩常以单色平涂,比较柔和协调,其形象符合中国传统审美。凶神,都是凶悍勇猛、威武的神?,多为武将,在傩戏仪式中,其职责是镇妖逐鬼、驱瘟祛邪。面具的形象刻画与汉代雕刻玉石的汉八刀手法相似,线条粗犷有力,轮廓鲜明奔放,形象浪漫诡奇,气势咄咄逼人。有的凶神头上长角,口吐长牙,眼部突出,更有立体感。色彩上多为单色,也有多色平涂的,对比强烈,如凶神莫一、徐差等。世俗人物,分正面和丑角两类。正面人物具有淳朴、忠厚的性格,所以面具的刻画一般采用写实手法,不加任何夸张和变形,五官端庄、眉目清秀,色彩也与真人相似。而丑角面具就比较夸张,不符合正常比例,造型千奇百怪,有的细眉小眼,有的歪角皱鼻,有的龇牙咧嘴,有的甚至没有下巴,有的涂上红脸蛋,有的点上红印。虽然看上去很荒诞,但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也表现出布依族民间艺人的丰富想象力。此外,在贵州安顺,很多动物也能成为地戏中的角色,如老虎、猴子、马、金龙、青龙、独角龙、青狮、黄牛、黑牛、猪、松鼠等,这些动物以得道成精的灵物形象出现。艺人们在制作面具时本着自己对这些动物的认识与感受,注入自己的情感,所以动物的面具一般不会阴森怪异,而是比较贴近实际。如老虎面具眼珠凸鼓,巨口张开,额头上绘一“王”字,可爱而不失威猛;还有憨厚的黑牛,神气活现的马,懒散不经的老猪,等等,这些动物经过拟人化后更加具有灵性了。屯堡傩雕独具特色,不仅是傩雕艺人增收的重要路径,也是农村乡民认知和了解历史文化的窗口。傩雕作品不只是一个旅游商品,更是西秀区的文化代言,游客不仅能买到自己喜欢的傩雕造型艺术品,还能饱享一次又一次傩文化视觉盛宴,带走的不仅是一件木雕艺术品,还有屯堡人的热情和悠久的屯堡文化。当然,如果感兴趣还能坐下来舞弄一番,体验一下傩雕的制作。[3]

二.普及乡民的历史知识,提升社区民众凝聚力

国不可无史,历史教育就是爱国主义教育。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长期以来,大部分乡村民众无法接受正规教育,也就无法学习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但在历史上,中国平民大众始终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这种意识的产生与保持与民间信仰中蕴含的丰富历史典故是分不开的。民间信仰以其独特的思想艺术感召力,自古迄今在中国民间广泛盛行。民间信仰将历史典故以艺术化的形式展现出来,比正规的历史教育能够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傩俗以其博大的包容性,蕴涵了历代充满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历史典故,在乡民形式多样的表演中,将中华民族的历史知识和传统道德规范灌输到广大基层民众的思想意识中,增强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地方社区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稳定的秩序。傩俗将村民们的国家情节和乡土情怀在艺术表演中完美融合一起。傩俗中的历史人物与典故都被进行了艺术化处理,以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例如,武婆就是著名的女皇武则天,她在桂林民间被称为“唐朝国母帝娘”,供奉她塑像的建筑被称为“武婆庙”。因她当政时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政通人和,作为统治者施政有方,百姓安居乐业,乡民感念于她的恩德,因此便在中秋节举行祭祀她的仪式。选择中秋节作为祭祀时间明显表现出桂林百姓对丰收的期盼与对风调雨顺的向往。李王庙中所供奉的是李王塑像,李王是宋徽宗大观元年的武状元李珙,祖籍桂林永福县堡里乡,他在抗金勤王途中因势单力薄,孤立无援,与七万金兵血战数日后壮烈牺牲。后人感念他千里勤王英勇殉国的壮举,将他尊为抗金英雄,并在他的故乡堡里乡修建了李王庙,同时还定期举行“李王巡游”的傩祭仪式。武则天、李珙都是人而非神,作为统治者、地方官员和抗金英雄,他们分别为人民、为地方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不管是武则天的施政有方还是李珙的忠君爱国,都是值得桂林人民感怀并纪念的,因此他们将这些人物典型化,将其变成了傩祭仪式的主神,以相应的仪式来纪念他们,表现了百姓朴素的因果观念———希望英雄人物在去世后能变为神灵来继续护佑一方。同时,将他们作为傩祭仪式的主神,也是对他们伟大事迹的不断传扬与歌颂,让一代又一代的后人知道他们的事迹,在祭祀活动中将这种美好品德不断传递下去,帮助所有参与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达到精神世界的生态和谐。[4]

三.傩文化注重生态保护,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傩祭仪式以服装、道具、乐器和动作等因素为外在表现形式,其内涵是十分深刻的,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在桂林,傩祭仪式通过令公祠、武婆庙、愿厅、调堂等傩祭专用建筑,纷繁复杂的傩祭流程,色彩斑斓的傩祭服装,各具特色的手工面具,悠扬清脆的傩笛与傩鼓,传神生动的“调神”舞蹈以及别具一格的傩祭剧本,模拟各类神灵降临凡间与民同乐的场景来体现人与自然沟通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神灵已经不是高高在上的形象,而是通过傩堂师穿戴特定服饰,佩戴相应面具,表演对应的舞蹈动作来表现神灵与民同乐,共同劳作,接受百姓对他们的感谢并护佑一方的场面。人类学家列维·布留尔曾经提出了很有影响的“互渗论”,指的是一切事物互相作用和影响。在互渗理论中,神、自然、人都交织一起,难以区分,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现今桂林傩祭仪式的存在不是偶然的,远古时期,当地民众就通过傩祭仪式来表达对过去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的感恩之情,感谢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同时也期盼着好运的顺延,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傩祭仪式中使用的面具,形象多变,数量繁多,有的平和敦厚,有的面目狰狞,体现出神灵的法相庄严与神秘狞厉,这样的面具形象尽管看起来是在有意识地极力夸张,但是透过其外在,却又可感受到某种真实的稚气,荡漾出一种不可复现和企及的人类童年气息,有着某种原始的、天真的、拙朴的美。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当代,一些富有创新精神的民众还将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基本原素与傩祭仪式中的傩舞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傩舞的表演形式与内容。如安顺屯堡张家村的村民就吸收融合了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元素与“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人与自然辩证和谐的思想,将阴阳鱼的图案以及五行元素的色彩运用在傩舞服饰中,以五行相生、万物和谐的思想创编了祈福傩舞,为观赏者呈现出独特的审美感受。傩祭仪式将传统文化思想与元素引入其中,也正体现了其对自然生态境界的不断追求,表现了傩祭仪式中思与境和、人与道谐、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之美。傩祭仪式的不断发展创新、兼收并蓄深刻地体现了其所蕴含的包容兼蓄性自然生态文化指向。

四.傩祭仪式的乡村社区生态文化功能

傩祭仪式具有本村化、本土化、全民化的特点。傩祭仪式中最核心的内涵是对神灵、祖先以及百姓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的信仰与崇敬,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则是还愿。傩祭仪式中的歌舞,其艺术创作与审美指向并不是观照或静观,而是一种狂烈的活动过程。傩祭仪式也被称为“调神”,即与神灵嬉戏玩耍的意思。傩祭仪式中有相关记载佐证的神灵就有开山神、先锋神、孟光文神、文门官使者、引关使者、功曹使者、土地神等上百个,这些神灵涉及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特殊的日子里,百姓会以傩祭仪式的方式来“还愿”,由傩堂师戴上象征神灵的面具,通过各种复杂的祭祀手段、特殊的舞蹈动作,如火如荼、如痴如狂、虔诚热烈而严谨地表达对帮助过自己的神灵的感恩之情,浓缩和积淀着人们强烈的情感、思想、信仰和期望。在傩祭仪式的大型活动中,通常全村百姓一齐参与,为大家带来与日常生活完全不同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村中处处充满了狂欢式的嬉戏、打闹、游艺、表演等,具有全民性、参与性、节庆性,此时的仪式既是一种祭祀活动,同时也是全民性的狂欢。平日里的循规蹈矩在这里可以完全抛开。活动中,村民们没有富贵贫穷之分,就连神灵也在傩堂师的亦歌亦舞、亦戏亦仪中来到百姓间与民共庆,整个仪式充满着平等自由的人性之光。载歌载舞、巡游查访、沿街摆供等活动拉近了村民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平日忙于生产生活而积攒的心理压力得到释放,自由的天性得以解放。同时仪式能给人以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其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积极的心态投入到下一轮的生产发展中去,为追求美好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在傩祭仪式中各族文化融合一起如同一条文化纽带,促进了当地的民族融合与民族团结,加深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感,对促进民族间的团结互助、和谐相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体现出文化多元互补的社会生态文化指向。

五.傩祭仪式在村民中的精神生态文化功能

傩祭仪式的举行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改善,也是对人自身内在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提升。古时的乡村生活是十分繁忙的,人们为了生活而奔波劳碌,而傩祭仪式就是一个将所有村民都聚集一起的契机。正是在傩祭仪式上,全村甚至是附近村庄的男女老少欢聚一堂,促进了邻里、乡民、附近村庄之间的和谐与融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了,但不管乡村还是城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变得日益淡漠。为了改善这种状况,许多农村自发组织了“邻里节”来促进村民邻居之间的相互交流,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增强集体凝聚力与向心力,从而达到改善村民之间精神生态的目的。这种具有群体性、参与性、狂欢性的“邻里节”与傩祭仪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具有精神生态指向性。傩祭仪式的举办同时也是村民潜移默化的一次精神美育,其如期举行表现了村民们坚守诚信,怀有感恩之心,珍惜自然给予的生产生活环境的精神操守。整个村庄的人都因此而活动起来,参与到傩祭仪式的各个环节中去,在仪式中表达对神灵和先祖的感谢之情,同时也将这种知恩图报的心态不断传承下去。傩祭的定期举行是村民自我实现需求得以满足而获得归属感的一种有效途径。在仪式中,全村男女老少欢聚一堂,举行集体的祭祀活动,人人都全力参与其中,成为整个仪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种场景不仅仅是一个仪式,更是一种集体的象征,村民参与其中才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身处集体之中的归属感,增强了整个村庄的集体荣誉感、凝聚力和向心力,改善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从而使村民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和谐。除了爱与归属感的需求之外,审美需要也是人的高级需求,“追求和满足高级需要代表一种普遍的健康趋势。”[5]傩祭仪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主要功能逐渐由“娱神”转向“娱人”。以其丰富多彩的面具,独具特色的服饰,蕴涵丰富的傩戏在不同时代都能适时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吸收传统文化经典并加以改造而成的傩戏,如《孟姜女》《鲁班架桥》等,饱含着劳动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这些傩戏的演出不仅满足了村民的审美需求,也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了道德品质修养,改善了精神生态环境,从而促进了整个参与族群的精神世界和谐共生。

六.结语

民俗文化知识范文2

关键词:民俗文化;语文教学;策略钟敬文

20世纪80年代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三个层面,上层社会文化、中层社会文化和广大农民所创造和传承的底层社会文化。而民俗文化就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的广大人民在特定的时代和地域中创造并享用、传承的生活化、社会化的文化。它的传承方式主要是以口耳相传,行为影响和心理影响来进行的,实践性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是学生快速掌握民俗文化的一条捷径。然而,教育的功利性使得教学目标多是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而民俗文化在考试中涉及较少,成为大部分语文教师忽略的对象。民俗作为民间传习的风俗习惯,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占有一席之地,这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于身边民俗事项的了解和积累,更能够延续和传递优秀的民族精神。

一、民俗文化及其特点

(一)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之根本,既是繁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又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缩影。在民俗中能上升到文化层面的东西都可以被称为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每个人自出生之日起就在特定的民俗文化大环境中繁衍生息,潜移默化地接受着民俗文化的浸染,而中学语文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材料,教师教学的重要载体,里面势必包含着浓厚的民俗文化气息,承载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元素。

(二)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分布特点。1.零散性分布。教材的编写大都主要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主流文化,当前的语文教材也都是古今文化的精华。经典文化、高雅文化、主流文化中很难顾及到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只能零散分布在语文教材之中。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其实有很多。以往的语文教学大都重视语文教育的工具性,过分强调教材中的字词、语法、修辞手法等一些知识点的体现。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要求教师关注在教学过程中打动学生,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要像采矿者一样,善于将埋在语文教材中的民俗资源挖掘出来,让优秀的民俗资源在教学中绽放光彩。2.渗透性分布。在语文教材中展示的民俗文化大都是民俗文化的精华。或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或寄寓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或表达作者对朴实民风的向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滋养了个各个地区的人物个性。民俗文化的传承当然需要对这些具有个性的个体的进一步传播。当然中学语文教材并不是专门的民俗文化教材,编者的出发点肯定也不是专门为了提高学生的民俗文化涵养。因此,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是渗透性地向学生呈现。首先,呈点状分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点缀的形式出现,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其次,呈线状分布。部分文章以民俗为线索进行叙述,可以促进学生对民俗文化的掌握,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与理解。中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文章都是以民俗为主线,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对民俗文化的分析来理清文章的来龙去脉。最后,呈面状分布。在综合性学习中也涉及民俗文化板块,可以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整体了解民俗文化知识,在教材中对学生进行民俗文化渗透,让学生在各个板块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增长自己的民俗文化知识,从而达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3.被包容性分布。文学的发展与哲学、美学、宗教、民俗都有密切的联系,统编本教材选取的文学作品也大都体现着我国的主流文化精神,所以民俗文化知识被包容在文学作品之中。文学源于生活,从而民俗文化要素在各类的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其中,涉及中华民族的道德观、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也显现其中。教师通过对教材中被包容的民俗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从而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之中了解各个地区特有的民俗文化,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二、语文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了解民俗文化,扩大知识面。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民俗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准确地了解我国民俗文化。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如:统编本教材八年级上册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文中有一部分的描写是父亲送“我”坐车回北京,穿过铁道为“我”买了几个橘子。父亲买橘子这一情节将文章推向高潮,从侧面表现出父爱的深沉。而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朱自清先生是浙江绍兴人,在当地,远行送橘子有送“吉利”的意思,因为“橘”和“吉”发音相似。这代表父亲对孩子的美好祝愿。“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文学作品对于民俗文化的展示,不仅向学生展现一种民俗文化事项,更是对生活本质的解释。在讲解文本时带上对民俗文化的剖析,可以让学生对各个地方的民间习俗都有所了解,在了解民风民俗基础上对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理解和挖掘。

(二)突破教学重难点,提升知识素养。将民俗文化融入语文课堂之中,教师通过课堂上的高效讲解,吸引学生真正进入到语文课堂中去。有意识地通过客观事物让学生领会各种文化现象背后的时代之美、和谐之美、生活之美。既可以突破文章的重难点,又可以加强学生对文本的认知。鲁迅的作品在教材中常常都包含一些地方的民风民俗,语文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点,通过对民俗文化的剖析,在课堂上将晦涩难懂的文字变成兴味盎然的民间故事,将其巧妙地运用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作为有效的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解读、探究。如《阿长与〈山海经〉》,通过仔细阅读我们可以发现其中:除夕夜在床头放福橘,在年初一的早上第一句话就要对别人说“恭喜恭喜”,再将橘子吃下去,表达对新一年的祝愿;晒裤子的竹竿不能钻;生孩子的屋子不能进;在民间风俗中有忌讳的语言,如人死要说“老掉”,不能说死掉。这都体现了生活中的一些民俗习惯,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去理解文章中的民俗事项,会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鲁迅对长妈妈的爱和思念。对于一些细微民俗事项的讲解和串联,让学生能从生活实际中感受长妈妈对于作者的体贴与关怀。虽然对于长妈妈来说,这种民俗习惯是长期形成的生活方式,但能让学生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学生对民俗事项的理解掌握,学会不断地从民俗中挖掘审美元素,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提升他们的审美创造力。

(三)感受多元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新一轮课程改革指出要在语文课程体系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土壤是我们必须挖掘的课程资源。初中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引导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他们的道德素质培养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感情,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是一个国家繁荣进步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深刻感悟我国文化的历史悠久绵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民俗文化极其丰富,在语文教育中充分尊重各个地区的地方文化,选择适合学生接触到的民俗文化事项,在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学习以传承中华民俗文化。当然,我们在对待地方民俗文化时要用辩证思维,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不能一味地遵从教材和教法,要用更宽广的视野去审视鉴别民俗文化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四)加强道德教育,弘扬民族精神。钟敬文的《民俗学概论》中指出:民俗的社会功能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教化功能[1]。它在社会群体中对社会成员的教育和塑造作用是极其强大的。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接受着民俗文化的洗礼,小到一个家庭中的言行举止,大到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荀子·王制》中:“论礼乐,乐正行;广教化,美风俗。”强调了民俗文化在道德品质塑造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初中时期又是学生道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的元素,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语文教学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教师在教学中将民俗文化中蕴含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认知,有利于学生正确道德观的树立。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指出:“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2]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为国家民族精神凝聚做了坚实的铺垫。因此在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也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

三、民俗文化融入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课前——营造相应的民俗文化情景。精准把握课文内容,在讲授民俗文化的语文课堂中,借助恰当的课堂情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教师借助课堂情景也能强化学生的情感,从给出的情景中快速感知,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不断切换。比如,在讲授叶圣陶先生《苏州园林》,教师通过课前的导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古典园林的纪录片和精美的园林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我国古典园林大的建筑风格。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有关我国不同地区建筑的风格和特点,各地关于建筑的要求和其中隐含的民俗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建筑民俗的浓厚兴趣。

(二)课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民俗文化。深入分析教材中民俗文化分布,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利用和把握。首先,对民俗文化联系紧密的文章,教师在讲解时要将民俗文化充分融入到文章主题的讨论和解读中,如胡适《我的母亲》,这是一片思念母亲的散文,在这篇文章中蕴含大量的民俗文化知识。比如,“除夕”“压岁钱”“年夜饭”,等等,这都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妙趣横生。所以在讲解这篇文章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相应的民俗文化知识结合学生自己成长经历中的相关体验来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加深学生对民俗文化事项的深刻理解,从而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鲁迅《故乡》一文中写了鲁迅在面对恭敬叫自己“老爷”的闰土,还不忘拉着自己儿子上来打躬。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融入各地民间礼节风俗的介绍,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文章背后的意义。因此,对中学语文教材与教学中民俗文化的全局把握,对于有效达到语文教育目的、提升学生综合文化素养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3]。民俗文化散落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化趋势的席卷,多元文化的冲击,民俗文化正面临着急剧融合、转变、破坏。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应立足于传承中华文化的紧迫感,让优秀的民俗文化走进课堂,让民俗文化来丰富学生的心灵,将他们培养成为具有书香气息又具有生活气息的新一代青年。

民俗文化知识范文3

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已成为热门话题,许多高校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先后采取了一些有益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此外,学界也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相关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工作,其教育目标的实现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课程教学上来。民俗学教学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有利途径之一。教育部1998年底颁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其中明确要求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继续加强爱国主义、遵纪守法和社会公德教育,进行中华民族和革命传统教育,实施劳动技能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

加强高等学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人文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通过增设选修课、举办专题讲座和各种知识性、文艺性业余活动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高校民俗学课程的开设正符合“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以上要求,可以满足高校素质教育的某些需要。中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其中存在大量优秀的对学生具有积极影响的良风益俗。如爱国爱乡、尊老爱幼、互帮互助、勤俭节约、奋发有为等,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审美心理中最优秀的成分。高校民俗学教学就是要使学生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科学地审视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富的文化遗产,了解其在当代的变化与发展,广泛的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财富,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还要使学生发扬良俗,革除陋俗,加强自身修养,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文明的行为方式,使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都能得到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活力,促进智力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积极推进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改革教育思想、观念、内容和方法。因此,高校应尽快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高校民俗学教学正是适应新时期高校教学革新需要,实现新的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民俗学教学内容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对本民族民间文化的了解,而且还可以通过民俗学课程的教学把相关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起来,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整体的认识,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因此,高校开设民俗学课程十分必要。

民俗学教学要让学生了解民俗,掌握民俗,首先必须弄清楚民俗的涵义。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传统,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现象;既包括以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行为和心理等方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民俗虽然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但也是人民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1〕。由此可知,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具有生活与文化的双重属性,其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在理解民俗含义的基础上,教师应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在双向互动中掌握一些民俗事象,自主建构起民俗知识。不仅如此,还要让学生理解这些民俗事象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因为民俗作为文化与生活的双重复合体,其外在的生活属性是内含的、深刻的文化属性的一种物化。以传统节日民俗教学为例,笔者在讲解民俗时,先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结构———大致包含起始仪式、净化仪式、竞技仪式、服饰和饮食的展演、祭祀仪式、表演仪式、结束仪式,之后,再让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围绕节日结构的几个方面,介绍各自家乡的过节习俗。当然,仅仅满足于了解节日民俗的表象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让学生理解节日民俗的文化内涵,因为“节日生活是以其公共的时间性、空间性以及独特的行为方式而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空间”〔2〕,在此时,一个民族最深刻的、最具个性的文化会借此呈现出来。

以端午节来说,学生皆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民俗事象,但很少知晓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蕴。其实“吃粽子”有两层文化意味:一是剥阳释阴,辅替时节。我们知道粽子用菰叶包裹,菰叶阳性,粽子馅原为肉,馅为阴性,取阳包阴之象。剥食粽子,象征着释放阴阳之气,因为从岁时自然伦理上看,端午之时,正值阳气盛级,阴气萌生之时节,此时食粽子不仅品尝了美味,还有扶持时气的积极功效。二是祭祀屈原,喻其忠贞。汉魏以后,粽子身上还附着了追思屈原的传说,由此它也就成了祭祀屈原的纪念物。在屈原故乡,当地人在粽子中包上一枚红枣,以象征屈原的忠贞之心〔3〕。通过解析这种民俗事象的文化内涵,学生对于端午的认识就不仅仅停留于表面现象了,而能深入到节日文化的核心,其节日文化记忆也因此得以加强。除了让学生理解民俗的文化内涵,民俗的文化价值也不应该忽视,尤其是民俗在当下的文化价值功能。还以传统节日为例,我们知道,在现代社会中保存下来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是经过挑选的,也是被处理和加工了的,它们是传统文化的遗留物和象征物。“说它是遗留物,是因为这些被重新挖掘出来的传统节日原本的生存环境已经消失,它们是被当做特殊的文化形式孤立地保存下来的纪念品。

说它是象征物,首先是对于脱离了传统文化之根的现代人而言,这些节日往往代表着一去不可复返的过去和丢失了的传统,其次是对于来自外界的参观者而言,这些富有民族地方特色的节日就像是一个个展示异文化的橱窗,能够帮助你了解与己不同的另一个世界。”〔4〕当然,除此之外,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还在于它们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演,是社会群体团结和谐的粘合剂,也是展示民众美好心灵和表现艺术才能的文化舞台,因此,传授民俗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民俗文化的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学内容。

学生学习民俗学,不仅仅是掌握一些民俗文化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养成民俗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觉”这个术语是费孝通先生提出来的,他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5〕这里所谓的民俗文化自觉意识,就是学生要对本民族本地区的民俗文化有“自知之明”,不仅要了解它的来龙去脉,还要知道它的内涵特征。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拥有民俗文化自觉能力呢?笔者认为,让学生对民俗文化有情感是基础。民俗文化情感是指对民族民俗文化要有尊重和爱护之情,它是民俗自觉的基础。关于这一点,通过课堂教学,笔者发现大学生都很热爱自己的民俗文化。由于文化自觉是个理性的过程,我们对民俗文化不能仅仅停留于情感的维护上,更重要的是要对民俗文化有深刻的认知能力。这种文化认知,不仅是对行为模式、语言习俗等文化深层的认知,而且也是对思维方式、审美价值等文化深层的认知。这种文化认知的获得,除了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思考讨论外,还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细心观察民俗事象,沉潜深思。经过日积月累,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便会大大加强,人文素养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p#分页标题#e#

民俗文化知识范文4

关键词:中学语文;民俗文化;语文教学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身份,是我们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和灵魂。当代,随着我国国门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其他民族的文化纷纷进入国门,我国传统民俗文化受到挑战,逐步受到其他文化元素的排挤和挤压。中学生作为我们民族的未来,学习和传承我国的民俗文化是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通过将民俗文化融入中学语文教学中,让中学生能够拥有接触和学习民俗文化的机会,从而推动我国独特的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在中学语文中融入民俗文化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1.1有利于中学语文中民俗相关内容的教学

中学语文课程中较多的课文篇幅都或多或少的涉及到我国传统民俗文化,通过在中学语文中融入民俗文化的教学能够使得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课文中描绘的背景,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由于文学创作在很大程度上都源于作家的生活经历,只有经历过的生活场景才能以更加朴实的笔触描绘出深刻的感情,从而表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传承,使得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国学经典内容都是古代或近代作者撰写的,其中很多场景都涉及到如今我们并不多见的民俗,若语文教师只是通过“高雅文化”式的讲述是难以让学生深刻了解文章内涵,从而影响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例如,在鲁迅的《祝福》一文中,祥林嫂在柳妈提及“捐门槛”这一行为之后即使生活拮据依旧花费自己的积蓄捐了门槛,在心理上给予自己一点解脱。虽然这一风俗习惯只是文章中提及的一小部分,但却在文章中起到重要作用,使得文章刻画的人物更加形象生动,从而更加反应出当时封建礼教的残酷,让读者深思。

1.2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

民俗文化是经过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社会实践得出并形成社会共识的一种文化传承,中学生在学习中学语文的过程中接触民俗文化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课后认知。这种认知不仅仅包括风俗习惯的了解,还包括语言文学、天文地理等等。例如,在古代诗词中总是会涉及到许多的意象,诗人或词人通过运用这些意象营造出意境,进而表达内心的情感。“柳”在古代诗词中由于与“留”同音,总是用作表达着作者的挽留之情、难舍执意;“红豆”在古代诗词中总是被用作表达情侣之间的爱慕之情,或者表达对另一半的思念等;“雨打芭蕉”这一场景也常常被古代诗人引用,用以衬托自己的愁绪等。除此之外,古诗词中还蕴含着许多的地理天文知识,尤其是古人对我国山河、星辰的划分方法等。在古代的星相学中,古人通过长期观察日月星的变化将天空划分为二十八星宿,表达着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如在《鹊桥仙》中提及的牛郎、织女皆是星宿的名字等。

1.3有利于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辅助作用

我国的民俗文化经历了长时期的历练,其中蕴含的不仅仅是一种风俗习惯、天文地理知识等,还蕴含着我国优秀的民族精神和美好品质。例如,我国的节日文化就是很好的印证,春节作为我国最为隆重的节日,让人们享受着亲情的美好以及家的温暖;端午节中赛龙舟、包粽子、挂菖蒲等民俗活动,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无私无畏的爱国之情,更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清明节的集中祭祖活动,让我们时刻维系着一种“根”文化,也表达了我们对前辈先人的尊重;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是古代妇女祈求纺织手艺更加精湛的日子,也是后世寄托对牛郎织女这种惊天动地爱情的美好向往等。这些传统节日以及传统民俗都蕴含着古代先人流传下来的优秀民族精神,中学生通过对民俗文化的学习,能够潜移默化的受到这些优秀民族精神的影响,有利于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2将民俗文化融入中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2.1提高语文教师的民俗文化修养

在做好将民俗文化融入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工作,需要中学语文教师具有较高的民俗文化修养,才能够为学生们带来丰富且深入的民俗文化教学。因此,在推动中学语文融入民俗文化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提高教师民俗文化修养时,不仅仅是对民俗文化的充分认识,还包括对待传统民俗文化的观念。由于当代我国逐步走向世界,我国的大门也向世界各种文化打开,因此我国的传统文化及民俗受到较大的影响,严重影响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面对如此严峻的文化环境下,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师需要树立一种责任意识和传承意识,向下一代的青少年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虽然它并不是高雅文化,但是真实地反映了古代人民无限的创造力,通过学习我国民俗文化,能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和民族精神,十分有利于学生的传统教育。

2.2积极引入课外知识

中学语文教师在教授民俗知识的过程中需要以中学语文课文作为基础,通过课文中提及到的传统民俗知识作为引导,将课外民俗知识带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的民俗文化。这种知识代入需要教师在课后做好充分的上课准备,以神话故事等各种形式为学生介绍民俗文化。当然,在传授相关的民俗文化知识时不能够因此失彼,更不能够将课堂中心转移,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民俗文化介绍等。

2.3灵活设计学校课程,设置民俗选修课

民俗文化知识范文5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民俗文化教育;展开浅析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祖先们所遗留下来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不仅深深影响了整个华夏民族,而且也对高中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实际上,高中历史也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知识,因为课本中所记录内容都和过去历史相关,加上部分教师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和落后,以致在加强民俗文化教育教学过程中依旧会遇到诸多问题。

二、民俗文化教育的基本概况

(一)民俗文化的基本内涵

民俗文化,主要是指民间民众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同时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严格意义上说,它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

(二)民俗文化的基本分类

民俗是一种民间自我传承的文化现象,严格意义上讲,民俗文化主要分为四类:一是物质民俗,主要包括: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等等;二是社会民俗,主要包括社会组织民俗;三是精神民俗,主要包括民间信仰等,这种民俗形式具有一定特殊性;四是语言民俗,主要包括民俗语言和民间文学这两部分。总而言之,民俗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事物,因此,它的分类也具有相对性。

(三)民俗文化教育现状

目前,我们正身处一个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时代,由于中西方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从而使得部分中国青年极易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而这一局面的出现,实际上是不利于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传承的。比如:茶文化在中国也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我们祖先也一直比较尊崇茶文化。但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逐渐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咖啡当成重要的饮品。虽然国外有很多的优秀文化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但是作为年轻人,切不可轻易丢掉我们传统的民俗文化。由此可见,作为高中历史教师,极其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有效在课堂上加强民俗文化教育工作。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

(一)结合学生兴趣加强民俗文化教育

研究调查发现,很多高中生对于传统民俗文化都不感兴趣,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对其缺乏深入的了解,加上很多的民俗文化历史久远,且与当下的生活实际脱离,学生在整个历史课堂的学习过程中,也就会产生各种厌倦的情绪。为了改变这一教学情况,高中历史教师在选择相应教学内容的时候,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而也才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学习兴趣。比如:每一个人对于美食都难以抗拒,所以,高中教师在教学“饮食文化”相关内容的时候,就可以给学生播放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此引导学生探寻咸粽子、五仁月饼等美食的发展,起源历史,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借此机会,学生不但能够学到相关的历史知识,即人类饮食文化习惯的转变,而且也将发现中华美食的丰富多彩。除此之外,高中历史教师还可以从美食文化延伸到传统餐桌礼仪文化上,并将孔孟思想———“食不言,寝不语”等传统民俗文化内容渗透到课堂之中,而这无疑也将加强高中历史民俗文化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采用多种教学法加强民俗文化教育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开展民俗文化教育教学活动,除了了解基本的民俗活动以外,还要深入体会其中所蕴藏的人文思想内涵。比如:在教学“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这一章节课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当地地域特点,带领学生观看抗日战争时期留下的历史遗址、文化遗迹,或者是通过“拜访抗日老兵”“寻找红色记忆”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故事的理解。又比如:在探讨“正面评价滑铁卢战役”这一主题内容的时候,就应该将其中所蕴含的历史思想———分辨正与邪、真与假,读懂善与恶、美与丑等人文精神理念渗透到高中学生的脑海之中。总之,民俗文化教育不只是单一的历史活动,很多时候它还是一种精神。如果高中历史教师能够丰富民俗文化教育活动的形式,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不但能够得到有效激发,而且还将给予学生更多思维的发展空间。

(三)利用师生有效对话加强民俗文化教育

了解不同民族的民俗习惯,不仅能使高中生知道少数民族是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能有效培养他们良好的民族自豪感。从一个高中历史教师的角度看,加强和学生之间的对话,无疑也是加强民俗文化教育的有效办法。比如:在教学《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以“端午节”为例,教师可以适当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划龙舟吗?虽然多数学生都知道是为了纪念屈原,但是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却是很多人都不熟知的。借此机会,教师则可以给学生讲述关于“屈原投江”的故事———楚国灭亡,楚国最终被秦国给灭了,知道国亡后的屈原,万念俱灰,什么想法也没有了,他不愿做亡国之人,宁死也不辱节,最终选择投江自尽,学生从中也将体会到屈原内心的愤懑以及浓厚的爱国之情。总而言之,利用师生之间的有效对话加强民俗文化教育,其教学成果还是比较显著的。

四、结语

我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既记录着民族风雨历程的变幻莫测,同时也为民族未来发展指引了更为明确的方向。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高中生对于传统民俗文化知识的学习意识早已逐渐变得淡薄,为此,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在加强民俗文化教育教学过程中,其实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毕竟,这是一项系统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王丽舫.高中历史教学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6,05.

[2]孙竹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7,05.

[3]张霞.高中历史教学民俗文化教育问题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06.

[4]刘书珍.民俗文化资源与高中历史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5]贾玉欣.浅论新课改下民俗文化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意义[J].考试周刊,2016,02.

民俗文化知识范文6

一、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中公共图书馆与乡村文化振兴之间的关联

1-公共图书馆服务于乡村文化振兴的原因

公共图书馆之所以能为农村文化振兴服务,就在于其主旨、理念和功能与农村文化振兴的特定内涵高度一致。而农村文化振兴要求必须贯彻城乡一体发展原则。公共图书馆在保证人们汲取知识的基本权益的同时,为广大农村群众积极参与城乡文化振兴创造了机会,这显然有利于逐步减小城乡差异,实现城乡文化的统一发展。而农村文化振兴也需要广大农村群众在城乡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和创造力。免费的公共图书馆可以使每一位村民更好地接受文明的洗礼,对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重大意义。首先,平等可以让人人都有机会获得成功,而建设公共图书馆是人们提高成功概率的关键步骤。乡村文化振兴要求在农村中注重公共文化建设,同时重视和保护村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公共图书馆的主要目标是在尊重村民文化权益的基础上,实现人人免费进入该馆获得文化知识与资讯的目标。未来,公共图书馆将为村民提供传统文化教育服务,使其能够享用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这将有利于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热情。在当地民俗文化的带动下,乡村振兴将更加容易付诸实践。同时,公共图书馆也可以丰富农村文化内容,提升农村的人文精神,有效缓解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中的一系列矛盾。从这一视角出发,建设公共图书馆的理念和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诉求是一致的。其次,公共图书馆也是人们解决学习问题、人文需求,以及信息问题的主要场所。对此,可以根据乡村文化振兴的需要完善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保留乡村传统优良民俗文化(如农村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而要想提升农村知识服务水平,就必须提高村民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弘扬纯朴的民风民俗;创造满足农村需求的文化商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并促进农村文化消费市场繁荣发展。比如,公共图书馆农村情报中心的功能就是为村民提供各类文化知识信息检索和咨询服务;社区记忆的功能是通过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记录与保护来实现对其的弘扬;自主学习的真正意义则是让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全国人民对图书馆服务的要求,以促进公共图书馆不断完善。公共图书馆应该向所有社会成员开放,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去图书馆,如此一来,公共图书馆自然会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中坚力量。一旦建立,公共图书馆就具有社会属性,只有面对整个社会,其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教育服务。

二、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中公共图书馆参与民俗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1-科学合理地建设民俗文化

我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在资源收集和数据库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保证专业性。同时,民俗文化的建设与保护也需要专业性的指导,只有将原有居民的建议与专业性指导意见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推动民俗文化建设。另外,在收集民俗文化资料的过程中也不能盲目、死板。收集、分类、管理、分析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并形成规范、高效的信息流,是公共图书馆参与民俗文化建设的重点。

2-近距离加强民众审美教育

对于文化传播来说,公共图书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公共图书馆不仅能为人们提供其所需的文化需求,同时还是提升全民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为我国宣传民俗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要想进行民俗文化建设,公共图书馆就应当加强基础建设,保证民俗文化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这样才能将民俗文化的生活性发挥到最大,使民俗文化的趣味性得以体现。

三、公共图书馆参与民俗文化的建设实践和一些现实问题

1-公共图书馆参与民俗文化的建设实践

民俗文化建设是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我国文化生态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目前,许多公共图书馆加强了与相关文化机构和文化传承人的合作,以读者为中心,构建文化传承推广服务体系,并得到了广泛好评。如邯郸市数字图书馆就开展了剪纸艺术与图书馆互动活动,邀请了白翎、王秀梅等民间艺术大师,其借鉴了真人图书馆的模式,将民俗文化有机地融入了读者借阅图书的日常。

2-公共图书馆参与民俗文化建设与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现阶段,公共图书馆缺乏对民俗文化资源的收集与整合;第二,图书馆之间的交流较少,各图书馆之间的数据收集和推广没有统一的标准;第三,目前,一些民俗文化建设形式相对简单,数据收集、氛围建设和内容分析仍需改进;第四,公共图书馆是公共阅读服务机构这一刻板印象削弱了人们对获取公共图书馆民俗文化资源的积极性。

四、现阶段公共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存在的问题

1-村民缺乏图书馆需求意识

现阶段,乡村图书馆的需求意识影响了公共图书馆的生产和发展。如果村民对图书馆的需求高,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公共图书馆不断改进;相反,如果村民对图书馆的需求低,必然会制约乡村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目前,虽然农村居民的生活得到了大大提高,但同城市相比,农业经济发展依然缓慢,因为农民对物质的需要远远大于精神,在未取得相应的经济收入前,农民很难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这也意味着,村民即使有多余的钱,也会希望用它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条件。因此,由于村民对图书馆资源的需求意识并不强烈,公共图书馆闲置问题仍然存在。首先,由于村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缺乏阅读的意识,也没有掌握更新的科学知识的欲望。而且,由于农村生产的现代化程度较低,村民对图书和资源的要求也较低,导致他们在业余时间往往用打牌、闲聊等方式来消磨时光。其次,公共图书馆的教育推广工作不够深入,传统的形式也不利于提高村民对公共图书馆的认识,且不少村民认为公共图书馆资源和他们的生活关系不大。最后,随着村民获取科学知识和资讯的渠道越来越多,分散了公共图书馆对村民的吸引力。

2-公共图书馆自身建设不足

在中国,由于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不均衡,农村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规模与速度也有着巨大区别。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其基层领导干部比较注重文化建设,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也相对比较完善。而在经济落后的地区,由于基层领导干部对文化建设不够重视,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也相对滞后。总体来看,中国农村公共图书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硬件太旧,更新缓慢,缺乏必要的维护。在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部分发展滞后的乡村偏远地区缺乏用于购置信息化装备的资金,有的甚至不能进行网络覆盖,导致村民无法及时获取电子文档、数字图书等。二是由于公共图书馆图书总量较小,内容针对性不强,无法适应广大农村群众对书籍的现实需要。部分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只能当作摆设,所陈列的图书大多已被时代淘汰。三是服务水平与管理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工作人员由于年纪大,难以掌握计算机操作等有关技术,无法为村民提供优质服务。此外,由于农村公共图书馆的薪酬低,成长空间不足,对专业人才没有吸引力,因此人才流失十分严重。

3-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内涵片面,服务方法简单

尽管目前农村公共图书馆已经实现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无法适应广大村民的精神文化需要。这主要是因为农业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局限于一部分村民,其所提供的内容大多是简单的新图书、旧期刊,缺少针对性和及时性。村民要想了解新的农业政策、市场资讯等,只能依靠电视、网络和其他方面,这意味着公众图书馆的信息提供能力不足。同时,农村公共图书馆的业务模式也比较单纯,只是被动地等待农民走进图书馆自行阅览。由于工作人员和资金不足,一些地方图书馆的服务不到位,有些公共图书馆的门全年都是锁着的,更不用说为村民提供文化培训服务了,甚至连最基本的阅读服务都无法保障。在社会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虽然公共图书馆有一定的公共服务意识,但由于其举办的文化活动不够新颖,也没有和村民产生共鸣,导致其文化活动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

五、公共图书馆参与民俗文化建设的举措

1-提高民众的文化素养

培养民众的文化素养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首要任务,也是公共图书馆参与民俗文化建设的长期任务。其核心是提高人们对民俗文化的接受程度,以及人们发掘、获取、欣赏和传承民俗文化的能力。对此,公共图书馆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托历史文献资源和服务空间,组织面向线上、线下读者和当地群众的民俗文化宣传实践活动,大力弘扬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加大对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满足乡村文化振兴的特殊需求,应主动利用农村文化资源优势,加大政府对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充实农村公共图书馆资源。例如,对农村的公共图书馆进行科学选址,定期更新书籍、期刊,配备图书书柜、桌椅、电脑等,向公众免费开放。

2-丰富馆藏资源,尊重和保护

乡村文化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培育参加乡村传统文化保护的团队,努力争取当地文化部门的引导与支持,做好乡村文化建设工作。在进行传承保护的同时,公开征集社区义工,引导社区义工进入农村基层,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采用文字、录音等方式,根据现有文献对所记载的地方民俗文化做全面的归纳整理,辨别并遴选出符合先进文明发展方向的内容。同时,积极收集中国农村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和传统工艺资料,积极开展与民间艺术和传统工艺相关的民俗文化旅游活动或工艺展览,从而逐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3-研究民俗文化的相关课题

为了弥补公共图书馆在参与民俗文化建设方面的不足,公共图书馆应该更高效地参与地方民俗文化资源的收集、分类、管理和分析工作。公共图书馆可以与高校同类专业以及一些相关单位合作,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同时,在开拓专业领域、深化信息和资源之间的交互的同时,提高自身水平,更好地服务社会。

4-建立农村信息数据库建设

民俗文化知识范文7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舞蹈教学;文化渗透

民族民间舞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舞蹈动作、音乐表现、表演服饰等方面都体现着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的元素。我国教育部近些年不断强调要传承、弘扬民族文化,要求各阶段的学校教育深度结合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拉近学生与民族民间文化的距离,使青少年成为继承民族文化的主力军。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优质的、综合性的人才,需要注重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渗透,帮助学生在理解文化的基础上展示舞蹈和音乐的内涵,使学生成长为优秀舞者。

一、民族文化与民族民间舞蹈的关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且历史悠久,因此,在我国的舞蹈领域中存在着数量众多的民族舞蹈、民间舞蹈。这些舞蹈与民族文化形态有着紧密的关系,具有独特的气质和特征。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应注意舞蹈动作、技巧教学与民族文化的结合,培养出具备民族文化气质特征的舞蹈人才,使其赋予民族舞蹈更深的感染力,充分表现民族音乐的内涵。以蒙古舞、藏族舞、傣族舞等较常出现在大众面前的民族舞蹈为例,舞者的一举一动都与民族文化有关,或许脱胎于当地人的农耕、狩猎、游牧、采摘、祭祀等行为,或许与当地风土人情有关[1]。比如,蒙古族舞蹈女性动作中常有的翻腕、抖肩等。因此,掌握民族文化对开展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民族文化是民族民间舞蹈的灵魂所在,若舞者在不了解民族民间文化的情况下进行动作和技巧的学习,很难使舞蹈表演拥有感染力,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或许普通观众不会太过关注民族舞蹈背后的文化,只是单纯地看动作、看舞台呈现,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缺少文化底蕴、文化理解的舞者很难打动懂行的业内人士。民族文化是民族民间舞蹈的根,在不了解民族民间文化的情况下进行动作技巧的学习,学生所学习到的仅仅是舞蹈的皮毛,不仅难以表现民族舞蹈的内涵,还失去了舞蹈创新、编排的沃土。在强调创新的今天,失去根源的创新很容易让整个舞蹈走形,失去民族民间舞蹈应有的味道,成为“挂羊头卖狗肉”的样子货,反倒不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不利于舞者在舞蹈领域的成长和发展。

二、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本身的民族、民俗文化储备不足

教师是教育领域中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成长的上限。想要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做好文化渗透,培养出具有文化内涵的民族民间舞者,教师首先需要具备足够的民族、民俗文化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从容、灵活应对学生对民族民俗文化的学习需求,切实提高民族舞学生的综合素养。目前,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师将更多的精力和课堂时间放在基本功、舞蹈动作、表情控制、舞台走位等方面,缺乏对民族、民俗文化的理解和知识储备,课堂教学中也缺乏文化渗透的规划。久而久之,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也开始忽视民族舞蹈背后的文化根源,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也不利于舞蹈领域优秀人才的培养。

(二)课堂教学枯燥且无味

在缺少民族、民俗文化渗透和滋养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全部精力都围绕着表面的舞蹈动作、表情控制展开,这样的课堂教学枯燥且无味,学生在一遍遍模仿、练习、排演后难免产生厌倦和疲惫心理,比较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单纯强调舞蹈动作和表情的舞蹈教学与音乐是割裂的,学生只能关注到舞蹈动作之间的衔接,关注到面向观众的表情展示,却难以将音乐内涵与舞蹈内涵相结合,因为这样学到的舞蹈基本上没有内涵。学生长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舞蹈,会将优秀的舞蹈误认为是舞蹈动作难度越高、衔接越流畅、表情控制越好的舞蹈,失去听音乐、用舞蹈诠释音乐的积极性和意识,影响学生的未来成长。

(三)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

舞蹈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是人类情感、思想的表现,这种表现受到民族、民俗文化元素的影响,所以舞蹈的背后有文化作为基础才能更感人。目前,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缺乏必要的文化渗透,师生之间的交流效率也比较差。学生在民族民间舞蹈课堂上更多被动接受来自教师的动作技巧教学和训练,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更多局限于舞蹈专业动作、基本功、表情控制、舞台走位等内容,少有深入舞蹈文化内涵的交流,导致师生间交流缺乏一定的有效性。

(四)理论课与技术课相互脱节

在部分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校方开设了诸如舞蹈历史、舞蹈文化、艺术概论等专业理论课程,希望借此来提升学生对舞蹈文化的积累,培养学生的舞蹈文化涵养,为民族民间舞蹈技术课程的教学开展奠定理论基础。但实际情况却是,理论课程与技术课程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理论课堂上教师还会结合具体的民族舞蹈动作、服饰来讲解舞蹈文化,技术课堂上教师却倾向于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对学生的技术动作训练上,存在严重的文化渗透忽视现象。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高校民族民间舞蹈编排中出现民间舞蹈现代舞化的现象,重新编排后的民间舞蹈、民族舞蹈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味道和符号特征,成为带有民族特色的现代舞蹈,丢失了民俗文化的底蕴。

三、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措施

(一)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文化储备

在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强调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弘扬的当下,高校应当重视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师的培养,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文化储备,为更好地对高校学生进行文化渗透做准备[2]。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师需要认识到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对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性,积极在教学内容规划设计中安排有关民族、民俗文化教学渗透的部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知识水平。民族、民俗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安排应当尽量跟随舞种、舞蹈动作学习的顺序,让学生将舞蹈动作与动作诞生的根源、代表的含义相匹配,形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就需要教师先提升自己的文化储备,通过行业论文、网络学习、实地考察等途径对民族民间舞蹈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够对学生展开更有理有据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设备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让学生了解舞蹈动作的诞生源头,引导学生掌握民族民间舞蹈的精华,提升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的理解。

(二)多样化开展民族民间舞蹈课堂教学

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以更加多样、生动的方式开展教学,加深学生对民族、民间文化和民族民间舞蹈的认识,改变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氛围。首先,多媒体教学方式是改善课堂教学氛围的好方法,能够通过视觉、听觉、文字理解等多方面刺激来加深学生对民族民间文化的理解。比如,民族民间舞蹈教师们在练习室中穿着最简单的练习服展示几段民族民间舞蹈,让学生在没有服饰、音乐的铺垫下单纯从动作上分辨每一段舞蹈属于哪个民族舞种。学生在反复对比舞蹈动作的过程中会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师的肢体语言表达上,更关注教师通过肢体表达出的民族舞蹈动作要领和风格。教师还可通过多媒体途径来为学生展示舞蹈在当地人生活生产中的诞生源头,让学生对比当地人生产生活中的动作与舞蹈动作之间的联系,比如蒙古舞中脱胎于骑马、摔跤、射箭、套马等生产生活行为的动作有很多,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深入当地风土人情的机会,让学生的舞蹈更具表现力,让舞蹈动作真正成为一种肢体“语言”[3]。其次,有机会的话,教师应把学生带出课堂,带到人们生活当中去,让学生融入当地民俗生活,从当地人的生产生活中学习舞蹈、感受舞蹈。比如,云南省的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在涉及傣族舞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傣族人民生活的环境中,了解傣族人民的历史、民俗、文化,了解傣族人民的独特生活方式,了解与傣族舞蹈关系密切的孔雀元素,加深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理解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应用肢体语言。最后,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民族民间舞蹈领域中的名家作品或优秀作品,不仅引导学生熟悉、体会其中舞蹈表演者的肢体动作和节奏韵律,还要引导学生感受舞蹈表演者的神态表演,帮助学生掌握民族民间舞蹈的神态特征,表演出不同民族舞蹈的精气神。以东北秧歌为例,秧歌最早出现被称为“高跷”,后改为秧歌,秧歌在不同地区分为东北秧歌、山东秧歌、河北秧歌等,每个地区的秧歌各有不同的特征。其中,东北秧歌广泛传播于黑吉辽三省,带有一定的满族人民劳作生活特征,神态上都带有稳、俏、浪、幽的特点,想要把握东北秧歌的神态特征,需要加强练习,努力做到稳中带着火辣、稳中带着浪劲儿,将东北人民火热的生活态度和火辣的个性表现出来。

(三)加深师生之间的交流深度

教师在课堂上应重视与学生的交流深度,围绕舞蹈文化的交流是比较可行的深度交流渠道。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自己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讲述自己在民族、民俗文化诞生地的见闻,帮助学生加深对民族民间舞蹈的认识。如果学生群体中有来自学习目标民族的个体,教师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从个人的角度来阐述对民族民间舞蹈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其他学生对民族、民俗文化的认同感。比如,有的学生提出在表演舞蹈的过程中觉得自己跟唱音乐更能够投入情绪,仿佛整个人都变成舞蹈诞生土地上的少数民族,心中更有自信。教师可以借学生的表达来引导学生们一起创造民族民间舞的氛围,在练习中用自己的跟唱、呼喊来创造气氛,将语言元素融入民族民间舞的教学之中。用这样的方法,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在学习和表演民族民间舞时遭遇的问题、获得的经验,能够快速加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认识深度,有效提升民族民间舞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重视从舞蹈服饰上渗透民族民俗文化

民族民间舞蹈在正式表演时有服饰的存在,部分舞蹈动作也因服饰的存在而出现一定的变形,这是民族民间舞蹈的特征,在课堂教学时应得到教师重视,从舞蹈服饰的角度来向学生渗透民族民俗文化[4]。以藏族舞为例,藏族人民的传统服饰是长袖袍子,下摆长度接近脚面且对双脚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在藏族舞中会有甩袍袖、脚撩袍子之类的舞蹈动作,也正是这些细节动作组成了藏族舞非常容易辨认的特征。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视从舞蹈服饰上渗透民族、民俗文化,体现民族舞蹈的要领和风格特征。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民族服饰进行试穿,让学生们感受蒙古袍、藏袍、傣族服饰、朝鲜族服饰等民族服装的穿戴感受,让学生亲身体会相同舞蹈动作在服饰的影响下可能出现的变形,加深学生对于民族民间舞背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将民族民间舞的特征与民俗文化相结合。比如,朝鲜族女性服装有长长的裙摆,旋转起来会形成独具特色的服饰效果;蒙古袍厚重,双臂上举和下垂时限制了动作的规格等。

四、结束语

民俗文化知识范文8

关键词:陕西榆林;民俗文化;高职教育;保护与传承

民俗是人类活动的“活化石”,民俗文化是人类社会行为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的累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凡的魅力。保护传承优秀民俗文化,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命脉,凝聚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和意识形态关系紧密相连,文化有着根本性的育人功能,做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需要民俗文化来嵌入,二者在根本上有着内在一致的成分意蕴,优秀民俗文化是做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力量之手。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职业教育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领域,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全面推进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和接班人。如何让民俗文化进校园,挖掘并利用好其潜在育人价值,让传统美德、人文精神等在学生生命中扎根,在学生灵魂深处“安家”,这是一个重大的时代命题。

一、榆林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

(一)推进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榆林地区地理环境特殊,万里长城和黄河在这里交汇,大漠草原和黄土高原在这里交接,中原文明和草原文化在这里交融。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卫将军列传》里就记录有“榆溪旧塞”这一胜景,是记叙描摹榆林最早的辞章之一。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数千年的边关文明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的榆林民俗文化,有自身完整的体系,囊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及社会层面。这些特色鲜明的陕北民俗文化是人类历史的见证,也是人类古老智慧的结晶,早在 1985 年榆林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但随着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榆林市有很多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已经失传或正在消失,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的任务迫在眉睫[1]。作为民族精神意蕴象征的优秀民俗文化,它的教育教化价值巨大,在新时代里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而学校作为社会影响力最广泛的组织机构,其承担民俗文化的传承责任比另外教育方式更具有优势。通过对榆林高职院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的相关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于当地民俗文化的掌握程度之低令人震惊。榆林职业技术学院林学院大学生对民俗文化的了解渠道更多的停留在从长辈那里口耳相传、粗略了解。调查数据显示这类学生竟然占到总调查人数的 89.26%,而对民俗文化了解程度表示非常了解的学生仅有13.64%,其中也仅仅停留在陕北秧歌方面。在与流行音乐的喜爱程度相比较之后得出的数据更是令人担忧,对民俗文化表示喜爱的学生仅占总数的35.81%。榆林因地理、历史原因,民俗文化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仅有秧歌一项参与的人数过半但也只有 54.68%,其他的民俗文化中只有剪纸很少数人略知皮毛,剩余的可以说一无所知。在调查中94.63%的同学认为在校大学生至少应该了解并学习本县区的民俗文化,85.4% 的大学生认为民族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其博大精深应继续发扬。只有56.61%的同学认为民俗文化的未来是乐观的,22.73% 的同学认为民俗文化毫无未来可言,甚至可能会被逐渐遗忘。大多数学生认为当今传统文化的缺失,究其原因在于缺乏文化保护。在调查中69.42%的学生认为应该在学校进行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当问及“你知道我们榆林 12 个县区分别有哪些民俗文化”时,甚至只能回答出秧歌和剪纸两种,更有甚者竟然对此一无所知。综合以上数据分析得出,大多数同学对传统民俗文化有正确的认识并且有浓厚的兴趣,但苦于没有学习的途径,仅只是通过从生活中观察和网络学习略知一二。对此我们高职院校应该负起教育的责任,培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同时也能更好地承担起我们对于榆林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与传播任务,从而引领榆林民俗文化走上更大舞台。

(二)丰富德育资源

建设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构建从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出发的融素质教育和文化浸润为一体的育人体系。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高职院校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民俗文化,让教育教学汇入生活、融入文化,使学生丰富学识,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榆 林 这 座 塞 上 文 化 古 城,被 称 为“九 边 重镇”。历朝历代英雄人物辈出。后作为西北革命策源地、陕北革命的摇篮、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战略重地,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这些都是德育教育的天然素材。让学生了解榆林的“前世今生”,挖掘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题材,融入教学和教育过程中,让学生真切受到触动和启发。同时,鼓励学生以李子洲等英雄人物为榜样,学习革命先烈为了党的事业必胜,为了社会的光明前途,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种精神的学习和传承,必将对高职院校广大青年学生产生巨大且深远的正面影响,这些,既是德育工作的有力抓手,也是德育落地的关键举措。学生通过对榆林红色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爱国文化等的学习和践行,综合素质和思想境界,必定会有所提升[2]。

(三)培养人文素养优

秀民俗文化以其特有的亲近性,影响和塑造着地域的发展特色和人们的精神理念。城市精神是城市的时代风貌、发展特征、历史传统、文化底蕴、意志品格、生活信念的精准提炼和综合反映,是市民的文化认同、行为导向和奋发进取的坐标,是城市的价值追求、发展保证和前进动力。榆林有着五千年的仰韶文化、四千年的龙山文化、三千年的边塞文化,厚重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俗培植了榆林人以“忠勇、坚毅、大气、精细”为主要内涵的榆林精神,忠勇出自崇高家国情怀的感召,坚毅来自艰苦生存环境的砥砺,大气升腾于独特的地域优势,深厚的历史文化孕育了精细。榆林精神是对榆林地域环境、历史传统、文化底蕴、精神风貌、价值追求等的总结和升华。它根植于榆林人民的内心,融入塞上儿女的血液,是人文素养的深厚积淀。榆林高职院校应利用榆林市优良的地域文化氛围,熏陶影响学生,培养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和培育人文精神、家国情怀,进而提升人文素养。

(四)营造特色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营造特色校园文化应精心打造,需融合育人特质和凸显文化特色。可以选取专业文化、职教文化、地域文化、企业文化、创业文化等方面打造职教特质的校园文化。将榆林民俗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使建设文明校园同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营造出具有浓厚人文气息的高职校园。培育高职学生深厚的民族情感,汲取传统民俗文化精粹,感悟民俗文化魅力,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认同,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3]

二、榆林民俗文化融入高职教育现状分析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有的文化积淀,榆林这片神奇的土地,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无论是塞上遗韵、古街窄巷,还是风景地标、田间农具,它们都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回忆。进入榆林,便进入岁月积淀的古城历史。榆林地区是农耕汉民族与游牧民族生产生活的交汇地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在这里多种文化交融,形成了色彩斑斓的民俗文化,成就了榆林市灿若星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 11 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9 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11 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热火朝天的陕北秧歌,情感奔放的陕北民歌,气场强大的绥米唢呐,独具特色的道教音乐,活泼逗趣的靖边跑驴,亢奋激越的横山老腰鼓,特色鲜明的府谷二人台,荟萃南北的榆林小曲,轻声重话的清涧道情,惟妙惟肖的绥德石雕,饱含哲理的陕北民谚,鲜活生动的陕北剪纸等承载着悠悠华夏的灿烂文明,它们都是活着的宝藏。民俗文化成为榆林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品牌,勤劳智慧的榆林人撑起了塞上文化的瑰丽星空。榆林特色民俗文化,为榆林市高职教育提供了最便捷的渠道和最充裕的资源。但就笔者调研过程中发现,优秀传统民俗文化融入高职素质教育还存在专业人才不足、学习平台搭建有限,应用力度不强、实践性较弱等问题,没有激起师生参与的积极性。目前需要积极提炼升华内涵,打造实践平台,创新开展实地化、交互式的实践活动教学,探索出一条适应现代高职院校发展的民俗文化教学之路[4]。

三、榆林民俗文化走向高职教育的应用途径

(一)课程建设方面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高校教师在教学中汲取和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累和利用文本、影像、网络等不同教学资源,结合本专业学科特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内容当中。高职教育要求面向地方经济,只能依附当地的社会人文环境,也就不能脱离当地民俗,这就为民俗类课程植入高职教育创造了条件。学校要坚持依托各个学科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并充分挖掘每个学科中深藏的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1.与大学语文拓展教育融合在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前提下,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创新语文教学方式,实现民俗文化资源与高职语文学科融合。首先,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榆林地域特色,展开关于榆林民俗文化的教学活动;或从学生的专业情况出发,设置合理的民俗文化教学内容。如学前教育专业,可在教学中融入富含榆林民俗特色的儿歌童谣、民间传说、民谚俗语等内容,既丰富了学生民俗知识又能够今后学以致用。其次,利用榆林民俗文化教学丰富学生写作素材。如榆林民俗中与学生生活实际较为贴近的信天游、榆林小曲、陕北道情,方言俚语、民间谚语等就能很好地丰富学生写作素材,力求扭转高职学生写作中无话可写的局面。最后,推动榆林民俗文化与语文实践教学相结合。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还能使其潜移默化中接触掌握更多的民俗文化知识,从而为榆林民俗文化的传承和进步发展奠定基础。

2.与书法、美术拓展教育融合充分利用榆林民间艺术资源,传承非遗文化。引导书法、美术课程与榆林民俗文化相结合,如可引导学生欣赏临摹长城书法艺术一大宝库的榆林红石峡题刻,学习陕北民间匠作画艺、匠艺丹青和三边剪纸,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和本土艺术精神。让非遗薪火代代相传,带动广大师生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文化,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与音乐、舞蹈、体育教育融合挖掘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学生文化体验。探求陕北民歌、榆林小曲、清涧道情、说书、信天游、大秧歌、府谷二人台、横山老腰鼓等传统文化进校园,营造特色教学氛围,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继承发扬民俗文化,增强学生爱国爱乡情感,铸魂育人。

4.与园艺、动画设计拓展教育融合探索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榆阳柳编技术融合户外造型、园艺、塑编等工艺,形成了一个个“柳编 + 景观”的创意产品,营造四季景色不断,铺就郁郁葱葱的园林情境。探索将民间传统工艺引进高职动漫教学过程中,巧妙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开发新颖独特、有恒久价值的民俗文化产品,让民俗风貌更具时代感、趣味性。

(二)素质教育方面

1.高职院校可以开展民俗节庆教育专题展示活动。学校可定期举办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节日庆典,加强学生对榆林民俗文化的学习积极性和认同感,对继承、弘扬、保护当地特色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开设以学习各地方民俗的社团。学生社团历来是高校中最具活力的组织,社团活动也能在学生中产生重大影响。榆林地区现存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基本每个县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民俗,它们共同构成了榆林民俗的大格局,是榆林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组织一个“xx 民俗小组”来学习研究榆林各县市民俗[5]。

3.学生可以举行各自家乡的民俗交流会。通过第二课堂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榆林市拥有如此丰富的学习资源,在高职院校建立本土民俗文化教学实践体系,将本土民俗文化资源引入高职院校,既是对榆林民间艺术的补充和完善,又能促进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还能为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今后在榆林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