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与乡村振兴范例6篇

民俗文化与乡村振兴

民俗文化与乡村振兴范文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特别强调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作为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精神的深入学习,我从乡村文化振兴这个角度谈几点体会和思考。

一、乡村文化振兴需要高度的文化自信。越己者恒越,自信者更强。多次谈到文化自信,并深刻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价值取向日益多元、生活方式日益多样的当今社会,对于生活简单、是非标注淳朴、老实本分的农民而言,只有对自身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在困难面前自立自重,鼓起奋发进取的信心与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才能把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近年,胡屯镇在挖掘本土特色文化、重大节日上发力,徐河口“一门三烈士”忠义文化、书法、剪纸等先后被发掘,此外,镇里还成立了广场舞协会,5月份,镇文化站组织广场舞联谊会到各村巡演,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群众性娱乐活动遍地开花。近期正在筹备庆“七一”书画、摄影、剪纸、征文作品展,吸引了很多党员群众踊跃参加。

二、乡村文化振兴要加强乡村道德建设。如今乡村道德滑坡带来了精神危机,群众成风,红白喜事攀比之风盛行,使乡土文化受到影响,不利于良好的民风民俗的弘扬。因此,乡村文化振兴,加强道德建设至关重要。一是挖掘典型人物,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党员、乡贤和村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树立良好榜样。二是制定村规民约,根据每一个村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制定村规民约,限制不良的行为。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红白理事会发挥作用,向“天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说“不”,培育好乡风民约、家规家风等文化基因,广泛开展“文明户”“好儿媳”“好公婆”等文明评比,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美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三是大力弘扬乡村道德,建设“善行义举四德榜”,村委会与有赡养老年人义务的家庭签订《孝老爱亲责任书》。加强乡村道德建设,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三、乡村文化振兴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的产业振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内容之一,文化的发展振兴要运用市场化、产业化的手段,才能保持生命活力与创新力。为了更好的发展文化产业,一方面我们大力挖掘文化的特色,利用我镇乡土文化、红色基因文化、优秀家风文化,打造特色文化群。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文化+”重视“文化+旅游”,“文化+市场”、“文化+产品”等产业化,打造全链条、公正、有序、规范的旅游市场,实现全域旅游的有机整合,促进我镇跨越式发展。通过发展林果产业打造一条休闲旅游观光带,推动我镇民宿产业发展,弘扬特色文化,以特色文化为内涵、资源整合打造出特色产品。

民俗文化与乡村振兴范文2

顺河是“十四五”时期道真县主推的26个县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的行政村,发展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是顺河村村支两委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首要工作。为此,该村支两委制定了“助推‘五顺五活’,布局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于2021年3月30日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研究部署顺河村乡村振兴工作,先行先试,全面启动乡村振兴工作。

一、顺民意,活产业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强调,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要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启动之际,顺河村组织村民召开多场群众会,召开多次村民代表大会,研讨村集体经济发展,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心声,顺应群众意愿。顺河村有“两省三县五镇”之交的区位优势,有畜牧养殖、花椒种植等产业基础,在现有的基础上,持续巩固现有4000亩花椒产业的管护,持续稳定生猪养殖等畜牧产业,持续扩展精品果蔬,逐步形成“花椒+生猪+果蔬”的三大支出产业布局。在现有的基础上巩固提升,在开发新产业上持续发力,激活农民信心,用活市场主体,调活产业结构,打造产业类别多样化,培育经营主体多元化。

二、顺民情,活生态

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五个振兴”的重要内容。整个顺河村地形复杂,地理地势多样;陡坡河谷相间,梯土坝子相连;山水相依,钟灵毓秀;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好。在依靠良好环境的基础上,顺河村充分了解民情,调查民意,多措并举搞活生态环境,促进生态鲜活多样。一是实施了3200亩石漠化治理工程;二是实施了2400亩退耕还林计划;三是即将启动国储林计划工程,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四是又好用活护林员、护河员、保洁员等农村公益性岗位,提升环保质量;五是不断强化工程项目建设的生态环保,不断创新产业发展的绿色高效。

三、顺民风,活文明

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顺河村为了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采取走访调研、群众会、代表会等形式充分了解民风民俗,不断摒弃陈规陋习,不断追求文明风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将滥办酒席、殡葬改革、男女关系、早婚早育等不良问题纳入《顺河村村规民约》重点治理范围,杜绝了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禁止了带棺下葬、乱埋乱葬的陈规陋习。顺应新风尚,激活新文明。

四、顺民事,活治理

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一是强化法治治村,加强普法活动开展,树立百姓法制观念;加强村级警务室建设和村级综治中心建设,积极处理矛盾纠纷,化解信访问题,稳控社会居民。二是弘扬德治治村,继续加强开展“三治五评”活动,表彰先进,标榜典型。

民俗文化与乡村振兴范文3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为广大人民创造了许多发展机遇。但是,也导致了农村空心化现象的加重,乡村人员的流失,从而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多次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把城乡融合发展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最近,我参加了《全省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专题培训》的学习,结合两年多的乡镇工作经历,经过深入思考,我认为,要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富农是根本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目前,我国城乡差距主要体现在居民收入、教育资源、基础建设、医疗卫生、就业条件和政府公共投入等方面,其中,农村与城市经济水平差距是导致其他方面差距的最主要原因。所以,必须要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收入,使农民尽快富起来,才能真正做到推动城乡融合。

农村要振兴,除了国家的相关大政策和加大对农业的支持投入外,必须要做好产业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只有产业兴旺,农村才能兴旺,农民才能富裕。

一是积极走规模化产业之路。各村要依据不同的自然环境、地势地貌,因地制宜,引进或改良适合本地栽植的农副产品,努力打造“连片式、集团式”的产业,扩大经济收入方式,补齐产业发展的短板,唱响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主旋律,形成优势特色产业体系,使农业成为一个具有无限生机的美好产业。二是要在提升产业结构、调整收益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我镇多以“村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明确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在产业链、利益链中的占股分红,帮助农民稳定获得政策红利、劳动务工、入股分红等收益,充分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实现合作社创收、农户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的“多赢”局面。二、生态宜居是关键

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在统筹“三生”空间上精准发力,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城乡融合的润滑剂。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修民心路、民心桥,升级改造农村路网、电网、通讯网,实施农村安全饮水项目,修建农村排污管网等,让农村与城市具有同等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二是加大农村危旧房改造,确保农村人人住上安居房、放心房。对大量“一户多宅”和私自乱建浪费土地资源现象进行重点整治,对村庄住宅布局进行科学规划,彻底消除各种“空心房”“空心村”现象,加大人口居住密度,增强商贸繁荣的内动力。

三是在“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等方面打造,改善人居环境。全面推进街巷硬化,便利交通,方便群众出行。见缝插绿,打造环村闭合林带,实现出门见绿。各村高密度安照节能灯,实现人来灯亮的夜景。实行“厕所革命”、开展垃圾集中整治,推进村容村貌提升;打造健身小广场、小公园和文化书屋等,丰富群众休闲文化生活,提升群众幸福感,使乡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三、文化文明是内核

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一思想落实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战略中,就是要重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独有的历史记忆和思想表达,充分发掘乡村传统文化的底蕴、精神和价值,并赋予其时代内涵。

一是依托生态环境优势,适度开发乡村休闲旅游业,打造“留得住乡情、记得住乡愁”的乡村生活,要做到美了乡村、富了百姓。旅游要持续发展,文化才是留住游客的根本。只有铸牢乡村文化这个“魂”,才能提振乡村的“精气神”。

二是要打造文明乡风。积极开展家庭道德、法制教育、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等宣传活动,进一步引导和动员群众投身于乡风治理中来。 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韵”等文化产业,为乡村振兴、城乡融合注入文化动能,激活乡村业态,带动乡村发展。

民俗文化与乡村振兴范文4

一、基本情况

2019年,全县新农村建设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认真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县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差距逐步缩小。大部分行政村道路硬化全部完成,实现了村村通。重点实施改水、改厕、改房,建设和完善电力、广电、互联网络,着力提高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

建立健全了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做好农村特别是贫困户的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动态化、精细化管理工作,把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政策,支持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改善条件。开展和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妇幼、老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

各种资源向乡村合理流动,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大力做好农村创业扶持工作,为涉农项目要求金融部门尽量提供担保贷款业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鼓励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工商业主返乡下乡创业。并引导一批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发展。产业成长了一批“公司农户”模式的龙头企业。如**镇现有一些经营成熟、规模较大的农业龙头企业,其中建桥2000亩雷竹基地、南滨8000亩油茶基地,中心1500亩核桃基地等等。

农村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建成部级湿地公园一处,即“**湖国家湿地公园”。围绕“整洁美丽,和谐宜居”工作目标,结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要求,坚持“六统”推进,强化“五精”操作,开展“四联创”活动,继续实施“千里千村”工程,全面完成全县新农村建设提前一年“扫一遍”工作任务,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绿色富裕美丽新**”而努力奋斗。大力开展“四清二改一管护”(清除杂草杂物、清除危房旱厕、清理垃圾粪污、清理沟塘水体,改美庭院、改好习惯,管护村庄环境)村庄清洁行动。

推进乡村移风易俗,摒弃不良陋习。**县政府出台了《**县婚丧喜庆事宜操办标准》,向全体市民及所有公职人员发起“带头树新风”的倡议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树立一批好典型。并指导各村分别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制定《村规民约》,崇尚科学,摒弃陋习。严禁、办酒泛滥、庸俗表演、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至年底全县有村级文化站475个,极大地丰富了乡村千家万户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存在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尽管近年来我县在促进乡村振兴方面作出了很多的努力,但从总体上看,我县乡村振兴受诸多因素影响,整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还有许多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农村道路、供排水、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条件与城镇比依然有很大差距,这些问题也充分说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尤为紧迫, 十分重要。。

(二)农业产业不大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没有形成销售过十亿元的大型龙头品龙头企业。农田及土地设施应对灾害气候能力不强。2018年全年仅建成高标准农田不足万亩,任务显然艰巨。

(三)生产支撑能力不强。 农村空心化、 劳动力缺乏问题突出, 乡 村“留守”人员大多超过五六十岁, 一些地方面临现代农机具无人操作、 新技术没人学的尴尬, 严重制约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土地碎片化较为普遍, 适度规模经营和小农户分散经营的“兼业化”现象长期存在, 很多小农户 属于“自给型、 生存型”,农业生产效率受到制约。

(四)农村环境状况仍然堪忧。粮食作物(甚至蔬菜)滥用的农药化肥、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如厕等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这次调研到**镇和**镇,很少见村庄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农村村民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到附近的沟渠、河道、池塘等水体中,在炎热的夏季极易形成黑臭水体,破坏水体的生态环境,危害人类生存环境。

(五)乡村陈规陋习时有抬头。部分村里仍然大兴婚嫁喜庆之风,大兴人情之风,生日喜庆也要摆办酒席,收受礼金。经调研,大部分家庭一年要承受人情费几千元,个别家庭甚至上万元乃至几万元之巨,人情费泛滥成风。还有个别村民沉迷于字牌、麻将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离“乡村振兴”建设目标还有不少差距,一些村民的不良生活习惯与现代文明要求形成鲜明的反差。

三、建议意见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抓手。以建设绿色富裕美丽新**为契机,完善农村公路改扩建、农作物设施改造、农民饮水安全、农村电气化及农房庭院绿化美化等工程建设要着力扶持推进不放松。

(二)把握乡村产业振兴重点,着重扶持优势产业。此外,要加强对农业经济形势、气象、病虫害等信息的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便利。大力推进电子商务,通过促进电子商务与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成功嫁接,加快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

民俗文化与乡村振兴范文5

近年来党中央把“乡村振兴”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是实现满足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是为民族的永续发展为铺路,全国上下到处可见如火如荼地开展“美丽乡村”的振兴建设,“乡村振兴”建设是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景。旧时期的农村有史以来大多贫穷落后,改变这样的历史遗留势必要振兴农村,给农村以未来,给村民以希望。

记忆中的老村庄道路狭窄陡峭,村里村外环境卫生恶劣,村民经济收入微薄。如今赶上新时代,道路得到了修建加宽,直通村庄,卫生有专人专车处理,垃圾分类分桶,百年桂花树开之季整个村笼罩在淡淡花香里。有些村庄因地制宜创造经济条件,有水的地方就有风景,极具乡村气息的“百年丁字步”,“春江水暖鸭先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夜晚萤火虫漫天飞舞,依山傍水打造乡村旅游胜地,恰如其分地“振兴”了乡村。

谈振兴、谈发展少不了谈生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强调:绝不能以牺牲原有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在保护原生态的基础上求发展,求创新。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必须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若如不然最终会伤及自身。“农村振兴”发展建设中时刻牢记“生态兴则兴,生态衰则衰”之理。

谈振兴、谈发展少不了谈文化。每个名族小到每个村庄都有着自身特色,有的是风俗迥异,有的是风景奇异,有的是文化各异。要想农村发展的好,保护历史风貌很重要,也是农村的基本优势之一。我们不能说只有现代的建设才是最美建设,强硬加入现代元素,不考虑自身情况,是以五十步笑百步。

民俗文化与乡村振兴范文6

按照部署,接下来就XX乡乡村振兴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强组织、压实职责,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乡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抓乡村振兴主体职责,全面强化带头人队伍建设,发挥村级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指导带动作用,形成强大的“头雁效应”。把脱贫攻坚中形成的组织推进、要素保障、政策支持、考核督导等工作机制,按照现实运用到乡村振兴上,建立了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体系。进一步压紧靠实驻村帮扶工作队职责,加强教育监督管理,提高履职能力,切实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扎实开展巩固脱贫攻坚“大排查”工作,制定整改方案,对照“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核心指标开展“回头看”,全面摸清底数,找准薄弱环节,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定期召开乡村振兴着重工作推动会议,听听各种工作进展情况,及时研究并协调解决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与现实困难,保证乡村振兴各种任务在我乡不折不扣落地落实。

(二)明确目标、细化措施,强力推动乡村建设省级示范村创立。我乡XX村与XX村被确定为乡村建设省级示范创立村以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紧盯时限要求,有力有序推动创立工作。根据省级示范村创立准绳,加快推动村庄编制计划,两村村庄编制计划预计本月底完成初步设计。仔细对标三大类23项创立指标,全力补齐在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方面的软肋。在已完成两村乡村振兴工程的基础上,实施红山村农村环境整理工程,购置3立方米吸污车1辆,硬化粪污堆放场地约1500平方米。XX村积极融入全乡文旅发展大环境,依托集镇工程建设,美化绿化村内巷道,改造提高老旧院落,清理整理后院棚圈,村庄形象大幅提高。

(三)聚焦着重、全域推动,着力提高人居环境成色质量。全面实施人居环境整理提高五年行动,坚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持续推动厕所、垃圾、风貌“三大革命”,扎实开展珠龙关村、XX村“清洁村庄”创立工作,规划改厕54户,目前完成20座。健全农牧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推进农牧村人居环境改进常态化、体系化、持续化、精细化。深入落实“河长制”,开展巡河410次,仔细当好河道清淤及河道垃圾清理工作,保证河道行洪畅通,极大地提升了防汛减灾能力。大力开展生态环保问题排查,充分利用日常巡查、突击检查、随机抽查等措施,对排查出的问题建立台帐并进行跟踪销号。

(四)培养产业、厚植优势,不断夯实产业增收基础。全面贯彻金融支持肉牛产业发展各种政策,在浅山区鼓励引导发展肉牛产业,肉牛存栏XX头,全乡牲畜现存栏XX万头(只)。着力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大力推动土地流转、规模种植,强化产销对接,发展订单农业。全乡总播种面积X亩,天生场流转土地X亩,规模种植马铃薯X亩。加快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步伐,成功举办“第十五届民族文化旅游艺术节”与“民俗文化艺术节”等大型节会活动,旅游影响力与知名度进一步提高。聚焦文旅产业发展软肋,全面发力推进工程落地实施,投资646万元的XX山南坡绿化项目工程可研编制工作已完成,初步设计报告正在编制中。“东纳圣境”建设工程已完成计划设计,正在优化完善设计方案,藏药浴宫、彩虹滑道、滑雪场、休憩长廊等基础工程正在进行可研编制。

(五)紧盯工程、狠抓进度,大力补齐乡村振兴软肋弱项。今年我乡新建、续建各类工程20项,规划投资XX万元。其中,腰泉村生态养殖场一期与二期项目、红山村环境整理项目、堡子滩村灌溉水渠项目、XXX牧道维修项目、XX村绿化水渠项目、XX村大黑沟截引项目、XX片人居环境整理项目、老年活动中心改造工程、XX村安全饮水截引改造项目、XX村农田水渠项目、中心卫生院医护人员周转宿舍建设、XX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系统安装等17个工程已完工;集镇人居环境整理、XX村人居环境整理二期项目、XX村自来水调蓄项目等3个工程计预计本月底竣工。

(六)聚焦民生、服务群众,持续促进群众幸福感与获得感。扎实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加快推动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到目前为止,我乡累计接种新冠疫苗XX剂次,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第三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摸底工作全面完成。持续加大对低收入群体、弱势群体、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26.82万元。聘用核心区、缓冲区搬迁户生态管护员101人。深刻汲取“XX村公路交通安全事故”教训,深入开展各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彻底消除存在的问题隐患,坚决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乡乡村振兴工作推进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一是多元化投资渠道不宽,工程资金短缺,致使个别工程进度缓慢。二是改厕工作进度较慢,离完成今年目标任务还有一定差距。三是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招商引资力度不够,推进文旅产业提档升级效果还不明显。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坚强增投入、补软肋,大力推动各类工程建设。强化和上级相关部门的汇报沟通对接,集成扶持政策、整合工程资金,争取未竣工的3个工程按规划顺利完工。实施好XX南山绿化工程,年内完成打井及管道铺设项目。多方筹措资金,争取“东纳圣境”文旅综合体工程早日落地实施。

(二)坚强抓整理、强弱项,着力改进农牧村人居环境。继续深化人居环境整理与全域无垃圾行动,依托工程建设,抓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高等着重任务。持续推动改厕工作,高质量完成剩余34户改厕任务,逐步建立吸污车辆运营制度,切实解决群众改厕的“后顾之忧”。加快推动XX村与XXX村“清洁村庄”创立工作,保证顺利通过省市县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