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范例6篇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范文1

一、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问题的选择。问题是激发学生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直接动因,也是学生经历数学实践与思维活动的载体。问题的选择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在学生身边发生的,或学生需要了解、熟悉的事物作为实践活动的主题,这样,学生容易理解并愿意开展实践活动。二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挑战性,便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调查实验、合作交流等方式加以实践。三是具有一定的数学内涵,体现数学与生活及其他学科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联系。把数学领域的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

二、创设情境,提供研究材料与探究空间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紧密结合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需要和教材的进度,在研究材料特点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定准研究点,根据研究内容,创设情境,提供那些与揭示数学概念、数学道理有关的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材料,使易于学生操作,让学生放手实践。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分别给每组提供三套实验材料。第一套: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第二套:圆锥的底和高分别大于圆柱的底和高;第三套:圆锥的底和高分别小于圆柱的底和高的圆柱与圆锥。然后让学生借助水或沙子等材料,运用这些材料分组实验,探究圆锥与圆柱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动手实践中,通过观察、实验、猜想、证明这一相对严密的思维过程,得出这样的结论: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1/3;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或大于或小于圆柱的体积。在这一实验探索的过程中,学生既学会了选择材料、运用材料,也学会了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学会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探究空间,便于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教师在提供实践活动材料时,应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提供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二是提供的材料要能够全面揭示数学的本质;三是要根据不同的探究思路提供不同的材料。这样,学生在开放的空间里自主探索、发现,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践活动方案,焕发主体活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有意识的行动,教师需要激励他们,达到实践活动的目的。在组织活动时,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与体验,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用各种感官去感知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而且要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多种可行的实验活动方案。例如,李老师带25名同学去游乐场,售票处规定成人票20元,学生票15元,团体券10元(10人以上算团体),请你设计几种购票方案,怎样买票最便宜?这一活动内容,无论是哪种方案都是学生自己设计的,自己尝试探究完成的。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最后获得的不仅是最佳方案,还有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实践能力的锻炼。既巩固了数学知识,又发展了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感受数学的力量,体会数学的价值。

四、注重过程体验

数学实践活动的主要学习方式是研究性学习。经历数学活动过程本身已经成为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目标。综合与实践活动有别于具体知识的学习活动,要特别注重活动过程的展开,重视学生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活动的灵魂,是学生主体意识的体现,也是革新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体现。只有培养学生有一双数学的眼睛、一颗数学的大脑,才能使学生摆脱过去依赖思想和模仿、记忆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真正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过程生发体验,过程激发灵感,过程引发创新。比如,在教学“周长的认识”时,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围一围、量一量等活动,在大量的操作活动中体验、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使学生对周长的认识在实践中得以升华,并对以后“周长的计算”的学习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这一过程让学生在自己的操作、实验中去观察思考,去体验,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收获。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同时发展数学能力。

五、重视合作交流

学生在经历实践活动过程的基础上,自然会形成对问题解决或活动过程的独特认识和体验,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离不开合作交流,因而要十分重视给学生提供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分享学生群体的智慧。在师生、生生,小组与小组、小组与大组等的交流中,学生对知识或活动内容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所以,在合作交流中要让学生想说、敢说、乐说,畅所欲言,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在撞击、知识在整合,在相互启发的过程中思维会实现质的飞跃。

六、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过程性评价

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活动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总结、反思和评价。采取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评价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体会。然后小组内展开互评,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反应、参与程度、努力程度、合作程度等多方面进行评价。教师根据自己平时指导的情况,从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知识技能、任务完成情况、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客观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以评价作为促进学生开展下一轮活动的动力。这一过程对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

小学数学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效结合,使学生在开放的空间里探索、发现,进行独具个性化的探究学习。让学生在思考中学数学、在活动中学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学数学。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精神。

参考文献:

1.刘敬明,《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发展》,《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0年12期

2.周红俊,《在实践中学数学》,《新课程(教研版)》2011年第2期

3.葛礼俊,《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初探》,《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21期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范文2

整体教学与传统的专题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相比有所不同,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课外知识与课内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向小学生展现一种全新的数学视野,摆脱小学数学教学纯理论教学的枯燥,使小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整体教学其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知识的整体性,二是学习的整体性.知识整体性注重将小学教育学知识、教育科研方法、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学论以及心理学知识做一个整合,将其融合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从而形成全方位的数学网络知识结构,将小学数学知识、学生与教学三者视为一个整体,合理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循序渐进地将知识传输给小学生,从而使小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知识结构.而学习整体性,则是在教学中将班级小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以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探讨,而后结合学习材料及小组探讨经验,从而整合出有效的数学学习资源,通过分组讨论交流学习,实现知识及实践经验的有效整合,从而帮助小学生掌握数学理论,培养其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及实践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整体教学的实践

1.选择典型的数学课题

在小学生数学整体教学中,选择教学的数学课题是尤为重要的,在课题选择上要选择典型的,浅显易懂的题目,且题目要符合老师课堂上所要讲解的数学知识,要从小学数学理论、核心概念等多方面出发,老师在课堂中可以设计一些典型的数学题,既要向小学生传达数学概念,又要培养小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比如说老师在小学数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教学中可以设计如下的数学题,“假如有两个长方形玩具,其周长相等,将这两个玩具命名为A与B,若A的长宽之比为3∶2,B的长宽之比为5∶3,那么A,B的面积可以为多少(答案不唯一)”,之所以选择这一数学题,是因为其答案不具有唯一性,小学生不用过多担心说错答案,其次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小学生的思考,从而培养小学生多面思考的能力.

2.选择有趣的课程材料

小学生数学教学的课程材料可以分为成绩评定标准、数学学习内容与目标、研究性数学知识框架及相关资料,对于课程材料的要求以这三方面内容为依据点,从中选择较为有趣的课程材料,增强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老师在整体教学中要把握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实现数学各种知识的融会贯通,根据小学生的不同特点及性格特征有效地开展整体教学,实现整体教学的目的,为小学生提供全面化的数学知识导向,指引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新的知识点,这样引领式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小学生自身形成独立的学习观念,使他们能够将数学知识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为以后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评定小组学习成绩

在整体教学中设立各小组进行分组学习有利于小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与探讨,对各小组的学习成绩进行评定,能够促使小学生更加认真地学习数学知识,老师可以通过两方面对小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一是评价各小组讨论数学知识的整体表现,将其评定总分设置为50分,主要从数学理论知识的运用、学习内容的准确分析、课程材料的全面理解、与老师的配合表现及其他小组提出问题后的回答积极性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每项评定分都为10分.二是评价老师教学设计的成果,评定分也设置为50分,主要从创意课程材料的选择、教学过程中是否按照教学目标来实施、教学中对重点知识的把握与讲述、教学方法对小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数学知识的整体性把握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价,每项同上也为10分,对老师及小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分析他们在小学生数学课堂中的表现,可以清晰地了解老师进行整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清楚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状况,从而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整体教学,不断完善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实现整体教学的目的,培养小学生学习的整体意识.

4.注重交流与合作

老师在小学数学中要注重与其他老师及小学生的交流.与其他老师交流可以吸取数学教师长年积累的教学经验,丰富自身教学技巧,与小学生交流可以充分了解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看法以及其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把握整体教学的关键.

三、总结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范文3

一、小学数学活动中有效体验缺失现象的分析

高效课堂、有效教学,这是时展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标准理念的体现。但很多教师在追求有效教学的同时,却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事与愿违的情况,客观知识与主观知识的分离导致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体验的缺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能发现自我价值,丧失体验的主体意识;在与教师的交往过程中,不能有效捕捉教师提供的教学信息,失去体验的活动过程;在获取学习内容的过程中,不能理解所学课程中的审美信息,丧失体验的情意特征。这些都使学生获得的学习体验受到了影响,这样的课堂教学实为低效的或无效的。

1.动手实践中,只注重学生参与,忽视了体验的效度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每一位教师都在想方设法让每一位学生动手实践,亲自感受、参与体验。然而现实情况是学生虽然在活动中动手实践了,但这并不等于他们都能获得有效的体验。

例如,在《 毫升的认识 》教学中,有位教师设计了如下的学习活动: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毫升的水有多少,10毫升、20毫升……100毫升的水大概有多少,200毫升……1000毫升的水大概有多少。下面我们来喝一喝饮料,再估一估你大约喝了多少毫升?(上课,可以吃东西,学生感到特新鲜,每个人情绪都很高)

师:谁来估一估,你大约喝了多少毫升饮料?

生1:我喝了大约20毫升。

师:你是怎么估计的?

生1:我感觉是20毫升。

师:你上来,拿饮料瓶指给大家看一看,是从什么位置喝到什么位置。

(下面有学生插话说:“10毫升差不多。”“50毫升差不多。”意见不统一。教师可能看到,这个饮料瓶的形状比较特别,学生喝了不多,很难估计是多少。于是又请了一位喝得多的学生来估,并说说估计的依据。情况还是一样,结果还是教师拿着瓶子,根据喝了瓶中的几分之几,来判断大约是多少毫升。)

每一位学生都参与了“喝”,他们体验到什么呢?有很多学生的估计,误差很大,有的喝了多少,就连教师也很难判断(饮料瓶的形状大小各异,每人喝的多少又不同)。教师也不可能对每个学生进行校正指导,难道要让学生得到一个错误的表象吗?学生没有动手测量,对自己的估计与实际是否接近,还是相差较大,一无所知。学生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判断、校正,不能得到正确的感知,这样的体验是无效的。假如全班同学都用一个相同大小的瓶子,并告知学生一瓶的容量是多少,这样全班同学就能有一个统一的参照标准,并能获得有效的体验。

有效体验应该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情感得到充分调动,意识得到正确的影响,认知水平有了一定发展的学习历程。

2.在合作学习中,只注重整体的“效果”,忽视了弱势成员的发展

目前,教师过多追求合作交流的“时髦”,使其有合作交流之形,而无合作交流之实。

小组合作中优等生演戏。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参与度不均衡,是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我们经常看到在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每个组员并没有平等地参与,有的一言不发,有的只顾自己讲;在小组汇报环节,通常都是一些学习成绩好、思维活跃、善于表达的学生作为代表,汇报解决问题的结果。另一些成绩不好、性格内向或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学生就一直被当作观众,坐观其他学生活动,几乎没有机会参与。可以说在小组活动中,他们是参加而不是参与,很多教师也往往更关注解决问题的结果,合作学习展开的具体过程则有意无意地被忽略了,这和人们理想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有相当大的差距。

小组合作中问题设计不当。一般说来,合作学习的问题设计不仅要考虑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的价值,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能引起不同意见甚至争论。教师把不具备合作性学习的问题,也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展开,只要有问题,无论难易与否,都交给学生合作交流,流于形式。一些原本只通过简单讲授就可以让学生获得的一般性知识技能,偏偏要花时间、费力气,在小组内反复讨论交流,摆空架子,缺乏实效。致使合作交流次数过多,造成真正需要合作交流的问题时间不够、空间不足。例如,在一节《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课上,教师在复习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后,开始提问:“我们已经学会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明白了同分母分数可以直接相加减是因为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那么异分母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减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一下。”试想这样一个简单的判断性问题值得小组合作研究吗?合作交流的问题必须具有思考性和开放性,能让学生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能有火花的撞击,产生“1+1>2”的效果。

小组合作中与自主探索不结合。合作交流是以独立思考为前提的,在自主探索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才考虑与他人合作、寻求帮助。这时学生也才能带着自己的想法、困惑参与交流,才能有所得。而现在往往是课桌拼起来,学生围成一个封闭式的圆圈。教师一提出问题,马上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教师也没有多少小组合作学习的技巧与方式方法的引领,更别谈要求学生注意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了。例如,在《 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中,教师出示课文中例1后,让学生讨论“路程是随着时间怎样变化的?我们发现了什么没有变化?”学生在小组里形式上讨论了一下,两分钟后,教师直接问一组学生,答案出来后,讨论也就结束了。这样的小组学习,既流于形式,又解决不了学困生学习困难的问题。

二、小学数学活动中有效体验现象缺失的对策

《 数学课程标准 》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有效的体验,需要兴趣的驱动、活动的支撑,需要情感的伴随和维系,还需要有教师为学生点燃智慧的火花,开启灵感的窗户,唤醒思想的活动。教学应该把学生的主体体验过程看作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活动中体验,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原来的静态的知识经验在个体的心灵中被激活、被催化,从而产生广泛的联系,获得新的意义,产生新的创造,促进学生的发展。

1.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现场体验的效度

根据《 数学课程标准 》编写的新教材和原教材相比,教学内容、素材选择、呈现方式、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们必须从旧教材中走出来,认真研究新教材,全面了解教材内容,准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好教学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要求。新教材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主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是教师借以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只有深入地理解、研究和挖掘新教材中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才能合理地、有效地使用好新教材。例如,教学《 认识线段 》时,旧教材只安排了把桌上毛线拉直的活动,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感知线段是直的这一特征。但这一活动不能帮助学生体验线段还是有长短的。新教材增加了一个折长方形纸的操作活动。先让学生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并告知折痕也可以看作一条线段,然后要求学生折出比这条折痕长(或短)的另一条折痕,以体会线段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即线段是有长短的。

2.每学习一种新知,必须提醒学生不要忘记“过去”

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如何组织、引导学生学习,都来自于教师事先的准备、预设,精心预设是构建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学预设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三维目标的设定、学生情况的预析、教学素材的收集、学习活动的预设、活动中出现情况的假设等都要考虑到。虽然不可能一切都在教师的掌握之中,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胸有成竹,才能游刃有余。如上文提到的“喝饮料”,如果事先考虑到这种情况,换一个角度来组织活动,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比如,让每个学生准备好100毫升或者80毫升(看市场上的品种情况而定)的饮料,让每个学生喝一喝,你是几口喝下去的?每一口喝了大约几毫升?同样是“喝”,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到100毫升或者80毫升的多少,喝了几口,每口大约是多少毫升,我想学生就会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再如,教学《 时、分的认识 》。学生最熟悉的莫过于眼保健操的曲调,而一节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1分钟。让学生随音乐做一节眼保健操,学生在耳熟能详的节拍中能切实感受到1分钟时间的长短。然后再让学生通过数1分钟脉搏、读1分钟书、练1分钟字、做1分钟口算、跳1分钟绳等活动,让1分钟的时间与这些活动中的具体数量建立联系,这样,原本抽象的1分钟在学生这些经验的基础上就会在头脑中变得具体形象、直观可感了。

3.小组合作中,必须考虑到每一个成员的提升

《 数学课程标准 》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知识、能力不能简单地靠教师或他人“传授”给学生,而是由学生本人依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现在的学生处在信息时代,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常常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如何找准教学的真实起点呢?我常采用的方法是到学生中去调查,与学生交流。

例如,要教学《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在一个盒子里放了四五个不同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先让学生闭着眼睛把长方形摸出来,再交流摸的经验。

“摸”——自主探索,把对长方形已有的认知摸出来;“交流”——互相碰撞思维,丰富认知,重新建构新知。

4.改变强行的引导为学生的自主探索

教师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问题解决完了,学生的学习也就告一段落,但强行引导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着主要地位,虽然这中间穿插着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仍旧跟着教师的问题在走,学习主体还是没有凸现出来。教师应该想方设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创造条件,为学生的自主感悟、独立思考引路搭桥。要处理好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关系,要合作交流,必须先自主探索,为交流讨论做好准备。

例如,教学《 长方体的认识 》,在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基点后,改变了传统的教法。课一开始,出示材料:长方形的纸板若干、萝卜、塑料小棒、插口、刀、透明胶带等,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巧手来制作一两个,甚至更多的长方体。要求:可以独立做,如果有困难,也可以跟别人合作。时间:10分钟。10分钟后,各种各样的长方体出来了,有用萝卜切的,有用硬纸板粘的,有用塑料棒插的。在学生展示自己作品的时候,围绕为什么这样切、插、拼粘和“我”做的长方体还有什么不足而展开,尤其是说不足,而知其本质。在不经意的活动与交流中,将长方体的特征深刻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范文4

一、感悟教材——品味教材的理性

作为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善于捕捉展现教材内涵的知识点。如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求平均数”例1中的:“平均每人投中2.8个。”教材选取了小数这一素材作为平均每人投中的结果,没有过多的说理,这时教师就要组织学生探究为什么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可以是一个小数,实现深层揭示平均数意义这一知识目标。平均数代表的是一个“平均水平”而不是某个“个体水平”。这样解释剖析平均数这一概念才会在学生的心中烙下深深印迹,在今后的学习中将能运用自如,同时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二者兼得。作为教师,如果经常善于发掘教材中隐含的理性,那就不难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还课堂教学以生命的灵性。这样的案例在教材中不胜枚举,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多多感悟,提高品味教材的理性。

二、体验教材——动态生成教材的个性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学习者以其特有经验与方式对学习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并赋予独特意义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材的处理上,对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以支持学生的学习为宗旨,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深刻体验教材,让教材的个性绽放异彩。

如五年级“分数的意义”这一教学内容,学生在三年级已有初步认识,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已有知识经验,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对“分数意义”的引入 ,可以用一句开放式问语:“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在生活中也经常遇到分数,你对分数有那些认识?”把你知道的与大家分享。通过这个问语唤起学生对分数知识的回忆。动态生成复习,切中要害提供了平台。接着追问:“关于分数,你还想知道什么……动态引入新知,并在新知生成过程中,可用棋子或磁片8枚或16枚等,让学生创造分数■的概念,学生中有的会认为1枚就是■,用这一错误资源再动态生成新知,这就很好地对知识进行了有效建构,动态生成了新知,充分绽放了教材的个性。

三、挖掘教材——弥补教材的缺失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是教师教学的一个材料、依据。但教材也有一定的“时限性”与“缺失性”,所以,教师要创造性使用教材,敢于对教材的不合理重组。

如在五年级“约数和倍数”这一单元中,“求一个数的约数或倍数”和“求最大公约数”中的彩条,据了解,多数教师都不用这些材料,虽然呈现的材料是直观的彩条,但对学生来说,这些彩条反而对新知的理解平添抽象性。直接一对一对由乘法或除法找一个数的约数学生更易懂,尤其是学困生更易接受。

如12的约数有哪些?

12的约数(乘法) 12的约数(除法)

12×1=12 (12和1) 12÷1=12(12和1)

12÷6=2 (6和2) 或 6×2=12 (6和2)

12÷3=4 (4和3) 4×3=12 (4和3)

又如:分子相同与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在四年级已学过,且得出分子相同与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可在五年级又出现,五年级可作为复习的内容处理,这样可节省教学课时,把节省的教学时数用于探索创新之中,而且又不失螺旋式上升的教材编排特点,类似这样的案例,不仅仅是这一个,在这里不再枚举。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范文5

实践教学是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为了加强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对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尝试了开拓试验教学新思路,创建实践教学新平台和拓宽实践教学新渠道等方法。

1、开拓试验教学新思路

如何通过有限的资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是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教学切实需要面对的问题。教师不仅要重视试验课程教学的组织与设计,还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传统的试验教学方法要求一个教学班利用给定的实验设备、固定的试验步骤和统一的试验参数来进行。学生所观察到的现象、所得到的试验结果几乎一样。因此,不同试验参数对结果的影响是无法显现出来的,学生对试验现象的理解也很浮浅。如果能够改变固有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不同参数、不同条件,让学生进行对比研究,并加以分析讨论,则更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例如,传统的水泥技术要求试验中,各试验小组选用相同生产厂家和同样种类与型号的水泥,试验现象与结果基本相同,学生无法观察不同水泥在标准稠度用水量,初凝、终凝等技术性能的差异,也无法观察安定性、力学性能和强度等级等技术要求的标准,各小组之间也无需进行经验分享和共同协作。如果教师能通过自制水泥的方式,制备出未知技术性能的水泥,学生和老师共同通过试验总结出水泥技术要求的影响因素,小组之间通过交流并分享试验结果,观察相关参数对水泥性能的影响,教学效果必将得到提升。又如,根据正交试验原理设定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参数,各小组分别观察水灰比、砂率、单位用水量、粗集料用量和最大粒径等参数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强度的影响,并将最终的试验数据结果统一起来,由学生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写出综合试验报告。显然,水泥性能和混凝土配合比实验经过试验设计,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一些现象的直观印象,还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研究兴趣。

2、创建实践教学新平台

1)开放试验室由于试验学时有限,我校在本学年尝试了课余时间为学生开放所有试验室,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开放性试验室进行砂浆、水泥凝结时间测定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等设计性、综合性试验,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给予指导,使学生充分了解了试验过程和操作方法,达到满足本学科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2)增设土木工程材料试验课程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在2013年新的教学大纲修订的过程中,我校针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现状,增设了土木工程材料实践教学周,利用一周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充分保障实践教学的运行。

3)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针对部分学生对教师的科研项目具有较强兴趣的情况,我校鼓励学生参与到研究中,指导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在原材料的选择、成型工艺的控制和性能检测等环节的实际技能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开展基础研究的能力。

4)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认知能力,我校开展了一系列以专业知识为依托的学科竞赛。同学们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锻炼了自身的专业技能。例如,我校针对当前建筑垃圾大量堆放所引起的环境与社会问题,举办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大行动”的学科竞赛。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提出了各种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方法。这场竞赛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还让学生们意识到传统建筑材料在其使用结束后给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和负面影响,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研究中确立节能与环保的思维。

3、拓宽实践教学新渠道

土木工程材料的实践教学应与理论课程相结合,力求建立材料特性与实际工程的有机联系,尽可能制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到实际的建筑材料,让材料抽象的性质具体化。力求建立课内基本试验与工程实际的相互对照,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深入接触实际工程,在工程实践中充实和巩固课堂理论知识,零距离地开展工程实践教学。我校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到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建材市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筑工地等参观调研,邀请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工程师指导并讲解工程实际的工艺流程。让学生深刻认识原材料选用原则和生产施工流程,从市场中了解现有材料和新材料的发展与应用现状。在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学生了解了新拌混凝土的制备流程,意识到试验室中混凝土配比试验与工程实际的差异,也认识到掺合料和外加剂的掺入,对拌合物和易性、力学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这不仅增强了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的感性认识,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交际能力,提升了综合专业素养。在普通混凝土试验的实践教学环节,我校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建筑材料研究所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观摩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流程。学生一方面认识到水灰比、减水剂种类与掺量、活性掺合料种类与用量对拌合物工作性能的影响;另一方面,经现场试验技术人员的讲解,学生深入了解了活性掺合料掺入对混凝土性能、结构和经济性的影响,并且了解到大量工业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学生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深入认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城乡建设部开展“充分认识开展绿色建筑行动的重要意义”行动的深远影响,学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安全耐久、节能环保、施工便利的绿色建材。

二、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范文6

1.1选择具有代表意义的数学课题

课题的选择关系到学生们能否胜任、学习上升的空间以及研究的空间价值有多大等问题,选择课题要从“浅“入”深”,课题选择要简单,切口要小。要从一个小切口能引申相关其他知识点的课题才是符合要求的课题。如若课题选择方向过大,则不好把握研究方向;课题选择过难,则没有学生可以发挥的空间,那就更谈不上探究学习了。因此,要选择既能表达数学概念,又能有深层次东西挖掘的小入口课题。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可以选择“多边形面积的整理和学习”作为课题方向,比如,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为2:3:4,问里面可以放置多少个小正方体?这个课题答案可以有很多个,可以从这个简单的课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2建立学习共同体

由于整体教学数学课程的设计的特殊性,必须组建学生学习共同体。整体教学是一个联系课内课外的综合体,需要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和各科教学成果,因此,就必须建立饱含数学学科、其他学科以及整个小学教师团队的教学共同体,并推选一名指导人进行整个教学的进程和任务安排指导,这样才能使各方资源服务于整体性教学,才能利用各学科的优势帮助数学学科更好地升华。

1.3提供有趣的课程材料

课程材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示灯”,有了课程材料学生才能更好地着手学习探究。文字性或是公式性太强的课程材料过于枯燥乏味,因此,要让学生们更乐于数学探究,就必须选择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的课程材料,而且课程材料要具有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参考价值的要求。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把握好学生们的学习进程,对整体有一个统筹,合理安排进程,并指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知识点,引领学生自主将各种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知识网络。

1.4做好分工、交流和合作工作

在整体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好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还需要做好老师与学生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在学生团队中,要根据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做好合理的分工,可以选择部分学生找资料,部分学生向老师寻求经验,部分学生验算,只有合理分配每一个职责,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得到锻炼。此外,教师需要对每个小组进行访问和观察,了解各个小组的进展情况。教师也需要与其他教师沟通交流,学习借鉴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更好地促进整体教学的贯彻实施。

1.5评定学习成绩

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各个小组成员经过仔细探究和认真思索,最终得出一个小组答案和研究成果,这就需要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在小组内部的分工上也需要进行总结和评价。教师可以从小组表现和个人表现两方面进行成绩评分,小组成绩和个人表现各占五十分。小组成绩看的是小组研究的成果,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性、知识的迁移性、联系性等方面进行考查判定。个人表现主要来源于个人在小组的能力体现。教师基于这两方面给予最终学习成绩的评分。这不仅能实现教学目的,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集体意识。

2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