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王哈默的故事范例6篇

石油大王哈默的故事

石油大王哈默的故事范文1

—— 读《尊严的含金量》有感

读了《尊严的含金量》后,我深有感触,我明白了一个人的尊严有多重要!

《尊严的含金量》讲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的故事。哈默以前是一个流亡者,他之所以能成为石油大王,是因为他有尊严。他跟着其他流亡者来到美国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这些流亡者接过食物后,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来不及说,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只有哈默例外。哈默虽然也很饿,但是他觉得没有劳动不能白得到这些食物,于是坚持劳动了再吃。镇长杰克逊大叔非常欣赏他,说庄园需要人才,希望哈默能留下。因为他有尊严,杰克逊大叔放心地把女儿许配给他,过了二十年后,哈默果然有了一笔让所有美国人都羡慕的财富。

石油大王哈默的故事范文2

读了课文《尊严》后,哈默对我的影响十分深刻。这不光是因为他是石油大王,而是他做人的这种骨气,这种人格魅力让我由衷的佩服,也值得我们去学习。

课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再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获取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读了这个故事,我认为哈默的成功全取决于他的尊严。试想一下,如果哈默像那些逃难的人一样,杰克逊大叔会把他留在自己的在庄园吗?如果哈默被留在庄园后,安于现状不去努力,哈默会有他辉煌的今天吗?

做人就要有骨气,而哈默的尊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我要以哈默为榜样,用尊严创造财富我们无论怎样贫穷,或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丧失尊严,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爱劳动、爱学习,积极向上,不做损害别人的事,不要随便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时时刻刻用言行维护自己的尊严。而有些人,不爱劳动,不爱学习,甚至偷别人的东西,这种人以后是不会有出息的。我们要像哈默那样意志坚定,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有尊严,有了尊严,就一定有机会取得成功。而有些人却恰恰相反。有些人因没钱而去偷钱。其实,这样并不能使家里富裕起来,只会越来越让别人看不起。尊严就是一个人的脊背,一个没有尊严的人,永远抬不起头,会受到别人的歧视;一个没有尊严的民族,也不能繁荣昌盛,只会越来越贫困。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尊严,这才是真正获得了一大笔的财富。

石油大王哈默的故事范文3

中国有句俗话:“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在晚上打着灯笼赶路。有个路人很奇怪地问他:“你本来双目失明,灯笼对于你来说一点用处也没有,你为什么还打灯笼呢?不怕浪费灯油吗?”盲人听了他的话,慢条斯理地答道:“因为在黑暗中行走,别人往往看不见我,我便很容易被撞倒,而我提着灯笼走路,灯光虽然不能帮助我看清前面的路,却能让别人看见我,这样,我就不会被别人撞倒了。”这位盲人用灯光为别人照亮了本是漆黑的路,为他人带来了方便,同时他也因此保护了自己,正是“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退一步来说,你帮助了别人,即使他不报答你,也决不会做于你不利的事情,而这又何尝不是对你的一种帮助呢?哈默在成为美国石油大王之前,曾一度是个不幸的逃难者。有一年冬天,他随同伴流亡到一个名叫沃尔逊的小镇,并认识了善良的镇长杰克逊。一天,冬雨霏霏,镇长门前花圃旁的小路成了一片泥淖。于是行人就从花圃里穿过,弄得花圃一片狼藉。哈默替镇长痛惜,便不顾寒雨淋身,一个人站在雨中看护花圃。这时,出去半天的镇长笑盈盈地挑着一担炉渣回来了,在一头雾水的哈默面前从容地把炉渣铺在泥淖里。结果,再没有人从花圃里穿行了。镇长意味深长地对哈默说:“你看,关照别人就是关照自己。有什么不好?”从镇长的话中,哈默领悟到:每个人的心都是一个花圃,每个人的人生之旅就如同花圃前面的小路。生活的天空不仅仅是风和日丽,也有风霜雨雪。那些在雨路中前行的人们如果能有一条可以通过的路,谁还愿意去践踏美丽的花圃呢?

相反,你不帮助别人,害的可能就是你自己。有这样一则寓言:一头驴驮着东西和一匹马在路上走,不堪重负的驴请求身无一物的马驮点东西:“救救我吧,我要累死了。”马拒绝道:“你凭啥让我帮你背东西呢?”不久,驴累死了,主人便把它驮的东西全放到马的背上。马后悔莫及。

商品社会使越来越多的人长了“势利眼”。有人眼见别人遇有困难也不帮助,有的甚至“见死不救”;有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害别人的利益。我们应该明白,世事无常,谁都不知道将来会需要谁的帮助,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何乐不为?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生活中,同学生病,你递上一杯开水;朋友受挫,你送上一份慰藉;同学跌跤,你扶上一把;朋友心情不好,你陪他说说话、散散心。总之,同学遇到困难,你可以帮上忙的,只要不违背原则,只要你力所能及,你就应该帮别人一把。人总是会“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将援手伸出去,那么当你遇到困难时,一定会有无数只援手伸过来――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同学们,让我们每个人都保持一颗友善之心吧!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伸出友爱之手,尽力帮人一把。只要大家都这样做了,我们所处的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石油大王哈默的故事范文4

阔别家乡50多年,借着父亲百年诞辰的机会,在这一天,于学文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老家――江苏泰兴市滨江镇一个秀美的江边小村。家乡翻天覆地的巨变,乡邻淳朴而又亲切的笑容,都让于学文唏嘘不已,感慨万分。

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出生于1942年的于学文,十四五岁就离开泰兴赴上海求学,因品学兼优被保送到北京一所重点大学,改革开放初期从美国加州大学进修后,被聘为美国西方石油公司中国代表处总经理,并担任美国世纪发展公司董事长,现为中华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副会长、北京市侨商会副会长。

多年来,于学文一直致力于中外投资合作、文化艺术交流等方面的工作,为祖国的改革开放作出了较大贡献,先后多次受到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在担任美国西方石油公司中国代表处总经理期间,于学文协助董事长哈默博士于中国成功地实施了世界最大的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开发项目,总投资达10亿美元。此举引起了世界性轰动,哈默博士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

1987年,于学文投资创建了北京亚洲大酒店和新中大厦,并担任外方董事长和总经理,此后又分别实施了机电设备、服装服饰、通讯技术、地产开发、文化艺术产业等一系列合资、独资项目,目前正在启动建设“北京世纪国际艺术城”项目。这是中国目前最大的艺术中心,占地1200亩,建筑面积达10多万平方米,包括美术馆、国际艺术交流中心和为世界著名艺术家量身定做的独栋工作室,建成后将成为首都又一标志性亮点。

与此同时,于学文亲手组织开展的各类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也是高潮迭起、精彩纷呈。1982年,他在中国美术馆为哈默博士举办的《哈默藏画500年名作原件展》轰动了全国文化界;第23届奥运会期间,他组织并安排中国大熊猫首次赴美国洛杉矶、纽约、旧金山等城市展览,通过“熊猫外交”进一步加深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2000年成功推出世纪在线中国艺术网,被评为“中国优秀文化网站”奖;2008年为迎接北京奥运会,于先生又与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同一个世界――中国画家彩绘联合国大家庭艺术大展”,并带领全家和全公司员工积极参与奥运、宣传奥运,投入奥运会场馆建设。他也因此被奥运会组委会和北京市政府表彰为奥运先进个人,并作为海外华人华侨代表,光荣地出席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北京残奥会闭幕式。

故乡真的好温暖

虽然经常身处异国他乡,于先生对故乡的思念和牵挂却是与日俱增。67岁的王永宏是于先生儿时最要好的伙伴之一,两人曾经一起在滨江镇蒋港村龙岸小学读书,放了学就在一起下棋玩耍,还经常下河捞鱼摸虾,感情深厚。于先生老家门对门的邻居周登松(原生产队长)、周登林(原村党总支书记)兄弟俩几十年来一直帮助看管于先生老家的房屋,于先生跟他们情如手足,每次通电话都要详细地问这问那,几乎要把家乡的每一个人、每一个角落都要问个遍。这一次回乡,于先生一到家门口,就握着周登松、周登林以及王永宏的手说,“我们兄弟终于又见面了”。

于学文十分感慨地说,他这次携全家回乡,得到全村乡亲们无比热忱的欢迎,天天像过年一样。尤其是村里孙学银书记,周玉俊村长早在二个月前就忙碌着,为此次活动作了周详的安排,使于先生一家人一踏上故乡的土地就感到十分温暖,就觉得早就该回来了!于先生在家乡停留期间,还得到了江苏省侨办、泰兴市和滨江镇各级主要领导的盛情关照,更使于先生一家人增添了几分难以割舍的故乡情结!

为家乡做些实在事

多年来,于学文特别关注家乡的经济建设。前几年,家乡有一个企业紧缺流动资金,紧急之下向他求援。于先生二话没说,6个小时之内就将数十万资金汇到了这家企业的账上;家乡的电厂因为煤炭供应紧张发不了电,又找到了于学文,于先生一下子帮助争取了好几千吨的供煤指标;家乡每次有人赴京,于学文都流露出要为家乡捐献资金、修桥铺路的愿望……

这次回乡,于学文终于有机会仔细端详故乡的一草一木,感受故乡的深厚温情。他很快就拟定了一个思路,要为家乡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于学文的亲友介绍说,他首先想把家乡一条3公里长、3米宽的水泥路拓宽到4.5米,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进一步方便父老乡亲的生产生活;其次就是想创办一个占地100亩以上的“高档旅游会所”,重点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垂钓等项目,让乡亲们有一个怡情养性的好去处。

最难忘的是家乡的“糁子粥”,被誉为“泰兴咖啡”的“糁子粥”,是于学文当年比较喜欢的家乡食物之一。这次回来,于学文计划对泰兴银杏和泰兴“糁子粥”进行综合开发,以泰兴糁子粥和泰兴银杏为原料,开发出“泰兴八宝粥”,向全国推介,并创出品牌。于学文的亲友还透露,于先生打算投入一两千万元开发实施这一项目,尽快将这一愿望变成现实。此外,于学文还计划结合自己的文化产业,致力于家乡的文化事业发展,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石油大王哈默的故事范文5

当一位贵妇生活在砒霜堆里的时候,死期难免会显得很近,是锦衣玉食无法弥补的失落与恐惧。十八世纪西班牙宫廷中最凄婉的一次凋谢记录,便出自比格斯・鲁纳的这部《宫廷怨史》,《与月亮》里充满传奇色彩的神话被丝绸花边与美酒珍肴取代,各色恩怨纠葛都打上了华丽的结,比格斯如绘油画一般给弗朗西斯科・德・戈雅-卢西恩特斯的惊世名作《穿衣/的玛哈》涂上瑰丽而阴暗的颜料,令它彻底沦为宫廷斗争的血泪见证。

一、玛哈的秘密

众所周知,戈雅绘有两幅关于玛哈的油画,一幅穿着衣服,另一幅则是全身,画中这位丰腴的贵妇究竟何许人,已成千古之谜,同时亦可供后人任性。在对于画中人诸多的身份想像中,《宫廷怨史》给出的答案最为曲折复杂。年轻英俊的西班牙首相罗梅洛上任之前结识了一位稀世美女,然而她身份卑微,只能养在他的私宅中成为情妇,罗梅洛天生一副讨女人欢心的皮囊,加上手段与口才,想要什么都易如返掌,于是巧妙周旋于令他着迷的绝色情妇与富可敌国的公爵夫人卡耶塔娜之间。要命的是,每个男人心目中的“女神”都不太可能是同一个人,真正为卡耶塔娜神魂颠倒的戈雅,在画布上塑造“玛哈”的时候,内心却是万般纠结,玛哈的形貌也同时在首相情妇与贵妇公爵之间摇摆不定。

穿衣的玛哈表情悠闲,浓密曲卷的发丝散在枕上,眼神松松地盯住前方,穿上珍珠色薄纱衣裤看起来像某位正在小憩的贵妇;的玛哈则有浑圆的和丰腴的胳膊,结实的小腹下方连结着销魂的“钻石”。之所以要画成两幅,纯属戈雅在创作意识上的分裂,他深谙首相情妇摄魂夺魄的野性之美,又为公爵夫人雍容优雅的性感所折服。“玛哈”的画像宛若两个女人斗法,终成男人心上的煎熬。这绝非只是画师诠释宫廷恩怨的秘密手法,更似细致勾勒了女子争取地位与爱情荣誉时歇斯底里的璀璨烟火,每一笔都在倾诉幽怨的挣扎。

二、花花公子的秘密

《宫廷怨史》中的两位男子,首相与画师,都是能辩识女人优劣的高手。首相罗梅洛流连欢场的同时,亦对权势食髓知味,他娶自己不爱的女人来巩固地位,又勾引卡耶塔娜以确保挥金如土的奢华生活,甚至与王后还有一腿,就像是为自己的人生设重重机关,等待最好的时机启动,以求“功德圆满”。罗梅洛的风流与冷血,令他缺失了最基本的人性,只贪欢、贪财,可这在贵族中间又是最正常不过的事。影片用大量篇幅描述达官显贵们的奢靡,他们用餐巾蒙住头以防止香气外散,将脸埋在里边享用油炸食米鸟;晚餐之后卡耶塔娜总会和客人分享迷幻剂;血红的葡萄酒在水晶杯中发出甜美的光芒,大家坐在一起嘲笑王后收集扇子的癖好,却对卡耶塔娜屋里藏有上千双鞋子表示羡慕。乐师在烛光下演奏的小提琴音乐缓缓流淌,空气里弥漫着空虚且浓烈的浮华气息,阴谋亦藉此悄然酝酿。罗梅洛首相就在衣香鬓影之中盘算、,亲手掐断女人的幸福。

戈雅作为宫廷画师,更像是华美袍子下蚤子肆虐的见证人,许多事情就在他眼皮底下发生,却只能默默观望,与卡耶塔娜之间暧昧而热浓的交集也如梦似幻,转瞬即逝。她宛若他的瓶中玫瑰,受他的滋养,却因早已被断根而注定早枯。戈雅用含剧毒的色料竭力恢复卡耶塔娜的容光,只可惜有心无力,她仍旧死在自己的卧房,令这位痴情画师即悲伤又无奈。同为嗜美如命的男子,戈雅与罗梅洛却品性迥异,前者总是拼命呵护美,奢望她们红颜不老,后者则只单纯消耗她们的肉体与理智,甚至食肉啖骨,毫无怜悯之心。花花公子最大的秘密,抑或讲缺陷,便是空心。

三、公爵夫人的秘密

公爵夫人卡耶塔娜作为整个故事的核心,几乎可称作“悲剧的总和”,她的美貌与财富并重,时常表现出善意,很体恤民间疾苦。可惜即便是这样的贵妇,也摆脱不掉内心的焦虑,对青春老去的悲情,对爱情的不确定,几乎将她折磨成狂。因此卡耶塔娜可以一面收养穷人家的婴儿,一面却用极端方式羞辱王后,并且轻摇折扇,对身边的人道:“难道她会杀了我?”傲慢与寂寞是扎进卡耶塔娜灵魂里的两把匕首,令她慢慢地流血身亡。

石油大王哈默的故事范文6

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是《红楼梦》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大观园里,男女老少,主子,奴仆,身份不同,性格各别,讲出话来也自不一样。其中,口角最爽利,心里嘴里都来得的,自然首推王熙凤。这位荣国府的当家二奶奶,在上要讨好双层公婆,在下要笼络众多的大伯、妯娌、小叔、小姑子,没有一张巧嘴,是难以招架的。因此,王熙凤的语言常是幽默、诙谐,妙语连珠,让人(王熙凤周围的人,还包括读者)捧腹大笑,乐不可支。

有一次,王熙凤送茶叶给黛玉诸人,事后碰到一起,谈到茶叶味道的好坏,黛玉说不错,王熙凤便打趣她:“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儿?”说得众人都大笑起来。我国江南习俗,定亲时摆茶上来,如若当事人把茶喝了,便表示同意这门亲事。因此有句俗话说,吃了哪家的茶,就是哪家的人。宝、黛二人是贾母的一双宝贝疙瘩,贾母的心意,凤姐岂有揣测不到的?所以借着吃茶的事来调笑黛玉,又因为合了那句俗语,所以引得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还有一次,贾敬生日,宁府请客。那贾敬是个一心想做神仙的人,只爱烧丹炼汞,别事一概不管,成天住在观里,连过生日也不肯回来。因此在宴席上,邢、王二夫人就客气地说:“我们来原为大老爷拜寿,这岂不是我们来过生日来了么?”尤氏还没来得及开口,那凤姐接着就说:“大老爷原是好养静的,已修炼成了,也算得是神仙了,太太们这么一说,就叫作‘心到神知’了。”“心到神知”,原是一句现成话,同贾敬的情形说相同吧,又不同,说不同呢,又扯得上。贾敬找捷径想成神仙,这事本身已很荒唐可笑,哪经得起凤姐这一打趣,于是满屋子都笑起来了。

王熙凤善说笑话,在大观园是小有名气的。有一次荣国府元宵夜宴,王熙凤说要讲笑话,“不但在席的诸人喜欢,连底下服侍的老小等无不欢喜,那小丫头子们都忙去找姐姐叫妹妹的,告诉他们:‘快来听,二奶奶又说笑话儿了!’众丫头子们便挤了一屋子”,只听王熙凤笑着说道:“一家子也是过正月节,合家赏灯吃酒,真真的非常热闹。祖婆婆、太婆婆、媳妇、孙子媳妇、重孙子媳妇、亲孙子媳妇、侄孙子、重孙子、灰孙子、滴里搭拉的孙子、孙女儿、外孙女儿、姨表孙女儿、姑表孙女儿……嗳哟哟!真好热闹!……”这像绕口令、倒豆子似的一大串,引得众人都笑起来,急着想听下面的情形,谁知凤姐冷冰冰地说:“底下就团团地坐了一屋子,吃了一夜酒,就散了。”说到这儿就止住了。众人还怔怔地等她往下说,谁都觉得如此热闹的开头,底下该有无限趣事呢,哪想到结局这么索然寡味。这种虎头蛇尾式的故事结构是那样地不协调,虽然似乎使得大家不能接受,因为众人的味口已被吊了起来,细细品来如此出人意外,又不乏幽默之感。当然故事结束了,仍有人傻傻等着一个合理的结局的(如湘云)。只见停了一会儿,凤姐儿将桌子一拍,说:“好罗唆!到了第二日是十六日,年也完了,节也完了,我看人忙着收东西还闹不清,哪里还知道底下的事?”众人听说,又大笑起来。凤姐儿笑着说:“外头已经四更多了,依我说,老祖宗也乏了,咱们也该‘聋子放炮仗――散了罢?’”这里,王熙凤把真的、幻的、虚的、实的连环套似的都搅到了一起,尤其是从故事里又即兴创造出“聋子放炮仗――散了罢”的歇后语,这种创作又是那样的自然、合时,无怪招得大家前仰后合,不能自已了。用薛姨妈的话说,“笑话儿在对景就发笑”,正因为“对景”,才产生了无穷的喜剧效果。

如果说王熙凤的幽默多半是市俗俚语的插科打诨,那么,大观园里的贵族小姐们就幽默得更文雅、更含蓄、更机智、更高一层次了。即如薛宝钗评凤姐和黛玉时说的:“世上的话,到了二嫂子的嘴里也就尽了。幸而二嫂子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儿。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把市俗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只要看《红楼梦》第四十二回,潇湘子是如何的雅谑诙谐,妙趣横生,就知道蘅芜君说得不虚了。大观园起诗社不久,贾惜春要请长假,完成老太太交给的任务――画一张大观园行乐图,李纨找来大家商量,看给多长时间的假合适。这时林黛玉发言了:“论理,一年也不多,这园子盖就盖了一年,如今要画,自然得二年的工夫呢。又要研墨,又要蘸笔,又要铺纸,又要着颜色,又要……又要照着样儿慢慢地画,可不得二年的工夫?”林黛玉煞有介事地把画画程序不厌其烦地一一摆来,说的都是老老实实的大实话,但惟其过于老实,实在得出人意表,才惹人发笑,所以宝钗笑了:“有趣!最妙落后一句是‘慢慢地画’,他可不画去,怎么就有了呢?……颦儿这几句话,虽没什么,回想却有滋味,我倒笑得动不得了!”看整部《红楼梦》,林黛玉给人的印象总是流泪时多,何曾有几次开怀大笑?而这次不光自己笑,还引得众人大笑,这是因为才不久宴席上行酒令时,林黛玉不小心带出了《西厢记》《牡丹亭》里的句子,薛宝钗并没因此揪她不放,反而同她诉了一番衷肠,使得林黛玉以前的猜忌、提防,由此冰释,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因而此时方能笑得开怀。曹雪芹的这一幽默,使我们看到了林黛玉性格的另一面:

说到林黛玉对薛宝钗的猜忌、提防,当然是因为担心宝哥哥“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其实,这种少女间的感情上的微妙争斗,不光表现在黛玉身上,也表现在争斗的另一焦点宝钗身上,只是前者锋芒显现,后者深藏不露罢了。但要说不露,也不是一点都不露。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叔嫂逢五鬼”里说,宝玉生命垂危,幸遇和尚击邪除祟,醒来的那天,众姐妹都在王夫人房里听消息,黛玉先念了一声佛,宝钗笑而不言,惜春问宝姐姐笑什么,宝钗说:“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又要度化众生;又要保佑人家病痛,都叫他速好;又要管人家的婚姻,叫他成就。――你说可忙不忙?可好笑不好笑?”这里,调侃幽默成了绵里藏针的武器了,刺了林黛玉,还不失薛宝钗端庄文雅的淑女身份。

同样是大观园中的贵族小姐,史湘云同薛、林的性格可差得太远了。她不像林黛玉那样缠绵悲戚、过于敏感,也不像薛宝钗那样罕言寡语、城府很深,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从不瞻前顾后,又爱淘气。六十二回写她在宝玉等人的生日宴会上行酒令,猜拳赢了宝玉,限酒底酒面,她提出“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旧诗,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还要一句时宪书上有的话:总共成一句话。酒底要关人事的果菜名”。后来她自己的拳输了,薛宝琴“请君入瓮”,她便说道:“奔腾澎湃,江间波浪兼天涌,须要铁索缆孤舟,既遇着一江风――不宜出行。”说得众人都笑了,说:“好个诌断肠子的,怪道她出这个令,故意惹人笑。”又催她快说出酒底,她正吃酒,见碗里有半个鸭头,就夹出来吃脑子,听众人催促,便用筷子举着鸭头说:“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哪有桂花油?”“鸭头”和“丫头”谐音双关,史湘云信手拈来,也算是妙语天成,所以招得众人越发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