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室范例6篇

生物实验室

生物实验室范文1

一、更新实验理念 树立开放意识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与经验世界对话中建构起来的。细观当前生物实验教学,不难发现,教师中普遍存在“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认识,由于教学课时的紧缺导致学生实验变成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变成不做实验的现象时常发生。

确信实验教学与理论学习应同步并重、协调发展,才能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理念,改变传统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将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实验室的开放不仅是实验室场所的开放,还要有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学习方法的开放,当然更重要的是观念意识上的开放。把实验时间、实验设备、实验资料等,向学生有目的地开放,学生不拘泥于课堂实验时空限制,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实验室做自己喜爱的实验、教师的演示实验、课堂内失败的实验、自主设计的探究实验,甚至可将仪器借出校园进行家庭实验。实验室课程资源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能启发学生心智,提升其求知创新能力,让其拥有更多的自我发挥空间。

二、精选实验内容 强化实验质量

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者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以主动地建构知识。开放实验室把学生推到实验的主置上。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规划,优化整合实验范围或课题,让学生自己去选定实验内容、选择仪器设备、制定实验步骤、处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报告。[2]只有这样,实验室才能行之有效地持久地开放下去。

(一)立足基础性 激发学生实验兴趣

实验室开放的程度取决于学生实验基本技能的高低。选择简单有趣的实验,就能有更多学生加入开放实验室的队伍,而在实验操作中培养的实验技能,又能为更高层次的探究提供保障。课本实验多为基础的经典性实验,重视课本实验的学习和操作,学生能明确每步规范操作的原因,理解实验注意事项,熟悉常规设备的正确使用,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能力,学会实验数据的处理归纳,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研态度。

整合优化课本实验内容,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实验知识,开发实验资源进行趣味实验、微型实验、家庭实验,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时,撕取的紫色洋葱外表皮常是厚薄不均、形状残缺、卷曲不平的,严重影响了实验操作时间和观察效果。要怎样才能撕取出符合实验要求的表皮细胞?教师适时设置悬念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通过实验发现,三角形没有四边形卷曲,撕出圆形可能最好。如何获取圆形表皮?最后探索出用打孔器在洋葱外表皮上轻缓旋转即能快速获得不易卷曲的完整表皮。学生在享受成功感的同时,会产生澎湃的激情和实验欲望。

(二)关注实效性 利于化解学习疑难

开放实验室要快速开展实验,其实验内容应有利于解决学生学习的疑难点。有些教学难点只凭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如果用实验演示出来,学生就容易接受,如ATP的含量与转化速率、细胞呼吸的释放能量高低、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等知识抽象难懂,通过“萤火虫的发光”“热水瓶内温度的数学化测量”等实验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领悟。有些知识仅靠学生的直接经验也难理解,如基因工程中“单酶切”和“双酶切”与环化的关系,学生动手制作卡片将平时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呈现出来,对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理解就会更深刻,掌握更牢固,应用更自如。

教学中发现有些习题学生一错再错,如“U形管中间用半透膜隔开,两侧分别装入等体积等质量浓度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后,液面变化情况”等。这类习题,学生总是不能领悟教师单纯的讲解,如果用实验做出现象,学生观察后再分析,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就很透彻。对于学生存在争议的习题,教师可将不同观点挖掘出来,进行二次加工。如在探究“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实验材料能否用过氧化氢替代淀粉、能否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液进行检测?可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再到实验室通过探究找出最佳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知道了实验怎样做,还明白了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做才能更好,进而深化对原理和规律的理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注重应用性 引导学生回归生活

开展生活化的实验能推进实验室开放的前行。实验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使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有生物,又让学生在理解深奥知识的基础上,清楚知道所学的知识能在生活中干什么,二者相得益彰。引导学生到生活中挖掘实验资源,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社会热点演变成实验。选取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如“SO2对植物的伤害”“生活污水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叶类蔬菜农药残留的检测与危害的研究”等作为实验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欲望;选取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如“自来水中的细菌数量”“削皮苹果变色原因的分析”“羽绒制品不能用普通加酶洗衣粉洗涤”等素材作为实验内容,紧扣学生的心弦,引导学生用实验去服务生活;选取学生身边的物品,如矿泉水瓶、注射器、砂糖等作为实验材料,拉近实验的距离,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进一步拓展实验场所。

用生活充实实验,用实验引领生活,运用课内外所做实验来研究和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家庭养金鱼,大多数鱼死亡时间为什么在早晨?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金鱼藻夜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反而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大量氧气,导致早晨水中氧气浓度较低,而晚上捞出金鱼藻能降低金鱼的死亡率。许多农村学生发现,有的长势茂盛的果树挂果很少。组织学生实地调查,发现果园土壤肥沃,分析产生此现象原因是没有控制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学生剪去部分枝条,控制了营养生长,促进了开花结果,学以致用。以社会生活为背景,用实验探究作载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实验中得到活化,还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独创性,验证自己的想法,享受实验的乐趣,培养和发展了创新能力。

(四)突出探究性 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开放实验室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学习特征。如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索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和智能的发展,就要将机械的验证性实验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实验。教师由验证性实验中的主宰者、评论者转变成探究性实验中的咨询者、服务者和提问者。讨论辩证时,创造民主的气氛,故意持不同意见,诱导和促进学生去创造发现。实验选题时既可给学生制定探究的方向,也可给学生留出自主选题的空间。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如能源危机是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学生想到能否利用植物光合作用的生物质能?教师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由学生自己去查阅文献资料,最后确定“马铃薯能否作为电池”的探究课题,自由组建的实验小组设计出“用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4个土豆中,串联在一起,连接到卸下电池的电子闹钟或空调遥控器或音乐贺卡或电流计上,观察数字显示或音乐声”的实验方案,选取实验用品器材,独立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真正让学生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活动中学习,在探究中创新。学生完成实验后,对实验中涉及的原理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开放性的探究实验步骤没有固定模式,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得到锻炼。培养的实验技巧、数据处理、误差分析、故障排除等基本能力,为以后的探究性科学研究和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探索开放途径 提高实验效果

(一)完善各项开放制度

与传统实验相比,开放实验室后管理难度会增加很多,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实验室开放的前提。根据开放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应制定《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开放实验室学生实验守则》等相关制度,认真及时做好开放实验室档案记录工作,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努力提高实验人员的实验技术、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

(二)确保时间与空间的开放

开放实验室在时间上主要采取全面开放(上课时间)、定时开放(主要周末)和预约开放相结合。学生做实验的时间长短没有限制,不同学生做实验的次数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活动的空间不受课堂的限制,可到家庭、社会活动基地等进行实验。

(三)推动资源与内容的开放

实验室的开放应由易到难,由少到多。充分发挥实验室的资源效益,让学生参观标本模型,熟悉仪器的使用,参与实验的准备。开放课内实验,让学生选做教材涉及的演示实验;补做失败的学生实验;增做教材中的实践性实验;换思路与方法重做分组实验。开放课外实验,让学生自主确定课题解决自己的“奇思妙想”或具有个性特征的创新实验。实验内容的多样性,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因材施做,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四)构建开放的评价体系

“以评促做”是促进学生主动实验的有效策略,开放实验室的评价也应具有开放性。定期展示学生实验的图片、制作的模型、撰写的报告等,积极推荐优秀的实验成果参加各类竞赛,使学生能看到自己的成功,从而激励他们更努力地进行实验探究。坚持评价指标多元化,让发展评价多于静止评价,积极评价多于消极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在激励性评价中提高学习的情感,在导向性评价中提升实验的能力。

开放实验室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形式多样的实验不仅改变学生由“被动式实验”为“主动探索式学习”,而且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了学生的各种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生物实验室范文2

实验室管理的大忌就是脏和乱,尤其是仪器、物品的放置杂乱无序,会给工作带来很大不便,影响工作质量,降低工作效率;电器和压力容器无序地乱放,会有安全隐患。更为重要的是,实验室的脏和乱,对学生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不仅会影响树立整洁、有序、勤奋、严谨的科学作风,甚至影响综合素质的培养。多年来,微生物学教学实验室,能够常年保持整洁、干净的良好状态,究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管理者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二是具有严格得力的管理措施:第一,每个学期的开始和结束,都要全面、彻底地进行室内卫生大清扫,包括门窗玻璃、桌面、台面、地面、仪器、器皿和物品等;第二,每次实验课结束后,留下4~8名同学进行清扫和归弄整理工作,做到桌面上的染料不留任何痕迹,用过的所有玻璃器皿全部洗刷干净沥干在筐里,所有物品摆放整齐,格局统一。这样一来,其每一次实验课都以干净、整洁的崭新面貌迎接教师与学生们。

2实验教学准备工作几项准则

2.1严格进行每个实验项目的预实验

预备实验是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前提,其目的是:检验实验技术方法及操作规程是否准确无误,所用溶液、试剂和药品是否合格;进一步确定实验所需时间,探索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实验难易程度确定评分标准等[6]。另外,制片及染色技术实验,特别是微生物的生长与培养实验,常常出现许多意外现象或不理想的实验结果。诸如,某种溶液和试剂失效,或某种微生物生长不好等等。因此,每个实验项目都应当提前预做一次,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无误,以保证实验教学质量。

2.2认真做好实验教学前期准备工作

实验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除严格进行预实验外,尚需认真检查显微镜和仪器设备、玻璃器皿及溶液、试剂等,以及实验桌凳的完好状态。2.2.1显微镜的检查要点实验课前认真检查:普通光学显微镜机械部分的镜臂、物镜转换器、载物台、标本夹、粗细调节器,以及光学系统的目镜、物镜和聚光镜的完好情况,尤其是要仔细检查调节器的灵敏度和油镜的清晰度。2.2.2实验用仪器设备完整性的检查实验课前应当认真检查仪器设备的完整性。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最忌讳出现缺东少西,以及仪器设备和物品质量不合要求的现象[7]。每堂实验课所需的所有物品,都应当备足有余,所用仪器设备都要保持运转良好。实验用仪器及物品完整性检查工作是相当繁琐的,工作量也很大。举例说明,微生物学实验课的前3个实验项目,即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革兰氏染色法、细菌运动性及其荚膜观察、酵母菌的死活鉴别,以及放线菌、霉菌制片与细菌计数,所用的滴瓶总计200多个,需要逐个地进行严格检查:胶头是否漏气,瓶中的试剂是否失效、够用,滴芯是否能顺利地取出(发现沉淀和结晶应及时清洗),标签变色严重的还要及时更换。其他仪器设备及实验桌凳的完好状态也都应当进行认真检查,如逐一检查每个实验凳脚是否松动,并及时拧紧等。2.2.3玻璃器皿一定要洗刷干净微生物实验教学所用的玻璃器皿数量很大,如试管、培养皿和三角烧瓶及载玻片等数以千计。用来盛装微生物培养基的大量试管、培养皿和三角烧瓶,有一丁点不干净就会生长霉菌;有的如载玻片上黏附了香柏油,洗刷难度很大。所以,玻璃器皿的洗刷工作是十分重要而艰巨的。玻璃器皿的全部洗刷工作都是教师与同学们共同完成的。洗刷后的检查工作采用对着阳光以流水冲洗的方式进行,确保每一个玻璃器皿干净明亮。其具体安排程序如下:玻璃器皿经学生洗刷后,再由同学进行检查,最后由教师抽样检查。这样,不仅保证了玻璃器皿的干净度,还培养了学生掌握高精度清洗器皿的基本技能及严谨的科学作风。

3重视并完善解决实验课堂上出现的问题

对于在微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必须认真分析原因,并及时想办法解决。在出现的问题中,有些是属于实验内容及其技术方法问题,但常常碰到的是一些由于学生缺少应有的素质或经验所造成的,都应该及时分析并适当解决之。诸如,有的显微镜粗锣旋缝隙里有许多油渍,究其原因是由于同学们的手不够清洁所造成的;为此,便要求学生在使用显微镜之前,一定要洗手。再如,个别同学有时将实验用的标本片丢落在载物台上,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便要求学生每次实验结束后一定要清点一下标本片的数量。第三,当发现个别学生把台微尺扔到放有载玻片的锅里,为此便不再将其摆放到学生的座位上,而是现场把台微尺发放给每一组同学,并讲明其价格昂贵,应当细心使用,轻拿轻放,课后由课代表统一交给老师核查。第四,有的学生把双层瓶(重层瓶)的玻璃帽和装有结晶紫的滴蕊拧碎,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出现,每次上课前都要把其逐一擦拭,并检查每一个滴瓶的滴蕊是否松动。

4实验教学管理工作者,必需树立为教学服务的理念

生物实验室范文3

关键词: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

【中图分类号】R-3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105-01

生物安全是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课题,实验室的安全是个人的自身防护,也涉及到家庭与社会的安全。树立生物安全意识,是医学检验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2002年11月自广东发现第一例“非典”病例,至整个SARS期间,全世界报道了多名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SARS的病例,仅北京人民医院检验科就有2名工作人员感染了SARS[1]。目前医学检验的主要任务是对血液、体液、组织液及人体排泄废物等进行相关诊断指标的检测,研究的各类检验标本含许多危险性强的病原体,如结核杆菌、乙肝丙肝病毒、沙门菌、志贺菌、艾滋病病毒、梅毒螺旋体等,检验操作过程中具有潜在导致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可能[2]。因此,医学检验实验室工作者要为自己、同事、家人及社会的健康负责,增强生物安全的知识,减少医源性感染,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防护。

1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现状

临床实验室诊断是医院检验科的工作,对医院接诊病人的各类临床标本进行分析,为患者的诊治提供所需的检验结果。作为临床诊断实验室,自身的特点造成其生物安全保障的难度:

1.1有限的患者标本信息,繁杂的检测工作,临床医生更高的要求。临床标本能获得足够的标本信息,对疾病的实验室准确诊断非常重要,也能够对临床标本进行危险度评估分级工作,这是生物安全保障的基本要求。但是在病人的疾病明确诊断以前,进行危险度评估,医生及实验室工作人员很难确定其生物危险度级别,难以用确切的生物安全防范级别对其实施生物安全防范。因此,医学检验实验室工作人员有可能处于危险的职业暴露之中。

1.2生物安全保障的设备不足。医学检验实验室的许多实际工作面临气溶胶的污染,如离心、吸取样本、分析样本混均等,大量的临床标本造成生物安全柜配备相对不足,使这些操作未能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实验室的空调,换气设备常常难以满足生物安全保障的要求。Lacey曾通过实验证实能顺利通过气道进入肺泡的气溶胶的微粒直径是0.1-0.2μm大小。医学史上也有致病病原体气溶胶感染病例,如布鲁菌病、Q热、马脑炎、鹦鹉热、SARS的报道[3]。

1.3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意识薄弱,自觉性不强,安全预防措施不到位。医院检验科是医院传染源集散的场所,检验科的清洁和消毒管理是生物安全保障的重要措施。检验工作人员进入医学实验室,应采取适宜的个人防护措施。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饮水、穿工作服在值班室休息,化妆和处理隐形眼镜。食品、试剂和标本不能放在同一冰箱,穿过的工作服不能与日常服装混放,实验区内禁止穿露脚趾的鞋。严禁在工作时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项。

2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级别

在医学检验实验室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人为失误和不规范操作将导致与实验室相关感染发生。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是预防实验室感染、差错和事故的重要举措,防止病原体从实验室泄漏造成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的关键。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biosafety containment for laboratories)是指实验室工作人员所处理的实验对象有致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时,通过在实验室设计建造、个体防护装置、严格遵从标准化的工作及操作程序和规程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侵染,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内容包括:安全设备个体防护装置和措施(一级防护),实验室的特殊设计和建设要求(二级防护),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操作及规程。

WHO 2004年《Laboratory Biosafety Manual》(第3版)规定:危险度Ⅰ级(无或极低的个体或群体危险)不太可能引起人或动物致病的微生物;危险度Ⅱ级(个体危险中等或群体危险低),病原体能够对人或动物致病,但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社区、牲畜或环境不易导致严重危害,实验室暴露可能会引起严重感染,但应对感染备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并且疾病传播的危险有限;危险度Ⅲ级(个体危险高,群体危险低)病原体通常能引起人或动物的严重疾病,但一般不会引起感染个体向其它个体的传播,并且对感染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危险度Ⅳ级(个体和群体的危险度均高)病原体引起人或动物的严重疾病,且很容易发生个体之间的直接或间接传播,对感染一般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2002),主要包括生物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实验室的分类和分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基本要求、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检测的验收等。准则规范了四个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iosafety level,BSL),分别对应于四类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Ⅰ级防护水平最低,Ⅳ级防护最高。

(1)BSL-1实验室,实验室设计最简单,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合于对健康成年人己知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如用于教学的普通微生物实验室。适宜微生物包含:格氏阿米巴原虫,大肠杆菌,枯草芽胞杆菌,感染性犬类肝炎病毒等,以标准操作可得到充分防护。

生物实验室范文4

关键词:医学检验实验室安全现状策略

1当前实验室生物安全现状分析

1.1意识情况分析

实验室的安全主要是针对于工作人员,安全性的体现与实验室外在条件有关联,与工作人员自身意识问题有着必然的联系,样品的接触者是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流程操作,提高其防范意识,可以降低不安全因素的发生。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工作人员存在疏忽,工作不戴手套、工作结束后不进行消毒,接触病毒,影响其健康。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较低,对于工作存在侥幸心理,对于工作的严谨度缺失。

1.2制度问题分析

在目前的实验室当中制度存在的问题有三方面,第一制度内容不合理的情况,实验室所制定的管理内容及安全相关的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合,制度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管理意义,制度的制定未及時的分析实验室的现状。第二制度的实施情况较差,工作人员未能按照其制定的内容执行,制度“形式化”主义严重。

1.3清洁问题分析

清洁工作的彻底性可以有效的降低不安全因素,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接触样品,对于样品的处理需要用相关的器皿装置,对于器皿使用后未及时的进行清洗消毒,工作人员存在后期触摸的可能,细菌的繁殖性高,会粘连在器皿上。对于工作人员而言,进行样品的处理、化验、切片、染色等相关环节,工作人员在工作完成后,不进行消毒工作或者消毒不彻底,手上会残留样品,造成感染出现。

1.4设备问题分析

实验室的设备是开展样品处理的前提,设备符合规定,工作人员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工作质量高的同时,安全具有保障。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设备存在很多问题,第一设备的管理问题,实验室并没有专人负责,设备使用后不能及时的归还在原位置,工作人员未按照流程记录使用情况。第二设备使用后未及时进行清洁消毒,设备当中所存在的细菌繁衍生殖,不仅影响样品检测,加重工作人员的不安全性。

2应对策略说明

2.1制度化管理,履行各项规定

制度化管理是提高实验室安全问题的关键,对于规定的制定应当分析实验室的实际情况,结合其实际情况制定,所制定的制度的可操作性强,制度制定必须秉承着科学的原则,坚持安全性原则是第一位,制度的内容应涉及各个方面,在制定完制度后,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再分析其内容。制定的内容中不遗漏相关的急救操作,当实验室一旦发生不安全的事故时,所启动的全面应急预案。对于所制定的规定,应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履行,提高履行的意识。

2.2知识化管理,增强安全意

对于提高实验室安全意识管理中,应当重视生物安全知识的学习,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教育工作,可以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工作人员对于相关知识了解更多,才能明白其重要性。工作人员掌握知识的同时,意识提升,在工作当中对于不安全问题可以及时的发现,避免事故的发生。另外培训工作有助于提升整体的安全性,提升每个环节的效率。

2.3能力化管理,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对于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而言,一方面对于工作人员加强知识的管理,提升工作人员的重视度,工作人员对于工作兢兢业业,恪守职责。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应当提升其能力,实验员的正确操作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事故的发生。对于新设备的使用,应重视其能力的培训,待其操作能力符合时,样品化验工作。工作人员的能力管理,涉及很多方面,在化验工作中可以实施“一带一”工作方式,对于操作不熟练的工作人员,可以由其他熟练工作人员带领操作,操作中相互学习,相互提升能力,减少问题的出现。

2.4监护化管理,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对于实验室安全性问题的重视,应重视其监护工作,监护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监护实验工作人员在化验的工作流程中是否按照其规定执行,对于未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实验事项的,应及时的制止,并且告知其正确的操作流程。另外监护工作应当涉及制度的监护,对于未按照制度执行的工作人员,应当进行品评教育工作,让工作人员在心理上明确其问题的严重性。另一方面监护工作主要是针对紧急事故的处理方面,对于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生突发状况,监护人员应及时的处理,避免事故的严重性提升,威胁工作人员健康的同时,实验室面临的损失加重。监护人员应当切实履行其职责,对于工作认真,不怠慢监护工作。监护工作的内容包括对于实验工作人员健康的管理,确保工作人员身体指数健康,对于身体状况较差的工作人员,可以安排其他工作人员,待其健康情况符合再开展实验工作。

生物实验室范文5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 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正在深入展开,教师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充分发挥中学生物实验室及其资源的作用,如何构建适应新课程要求的生物实验教学管理新模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生物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现状

对生物实验室管理和开展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部分学校的领导、教师对生物实验室作用的认识仍停留在旧有的认知水平,更看重升学率和考试分数,认为生物实验室的建设只是为完成某一级的达标要求,忽视了生物实验室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场地。观念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学校生物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的进程,也直接影响着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

生物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缺失

目前,张家口市生物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现状是:城乡差别大,主要表现为农村学校现有的教学仪器装备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个别农村学校由于校舍紧张,实验室配备不达标,部分器材只能堆放;地处高寒的坝上学校虽然建有实验室,但由于各种原因冬季不能取暖,影响了实验课的正常开出。

城市学校对实验教学十分重视,投入许多资金建立起现代化的生物实验室,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设备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也进入了实验室,但无论是管理理念还是实际应用都还比较落后。许多标本、模型封闭在橱柜里,学生只能看,不能动。实验室利用率不高,学生在实验室内活动的时间少,探究学习机会更少。

生物实验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张家口市生物实验教师整体专业水平不高,且专业发展进程较慢,素质参差不齐,这种现象在农村学校更为突出。初中生物实验教师专职少,兼职多,人员数量不足,配备不达标。有些生物实验教师的待遇没有得到落实,职称评聘等还存在问题,造成生物实验教师思想不稳定,人心浮动。多数学校的生物实验教师知识老化,观念陈旧,很少或从未有过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技能方面的培训,对器材不熟悉,不会操作,更谈不上维修了,造成仪器的完好率、利用率下降,生物实验教师的工作多停留在“实验室保管员”层面,知识和能力结构难以适应新课程要求,直接影响了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

生物实验教学开展滞后

生物实验教学流于形式的问题比较突出。以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为例,新教材(冀少版、北师版)与老教材比较,学生动手实验、探究的内容增多,但实验仪器、材料缺乏或明显不足,实验室的消耗品得不到及时购买补充,且多没有这方面的预算开支。开展生物实验教学受教育经费的限制,不能按要求开足、开全实验。有些被迫将分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有些实验3~4个学生一组,每人参与动手的机会少。

问题及对策研究

创新管理意识

学校领导者要进一步转变观念,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实现生物实验室及实验教学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人文化管理。加强生物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在建、配、管、用、研上下功夫,加快完善生物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体制和机构,完善实验经费投入机制,配足、配齐生物实验教师,建立健全生物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仪器设备的计划采购工作,建立健全实验教学考核评估及奖惩制度。积极创造条件,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保证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

创新管理制度

学校应建立健全开展实验教学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制定出详实的考核和评估标准,把实验教学纳入到教师年终目标考评中,并对计划落实情况定期进行督查,以确保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切实落实学校实验室建设经费,把仪器配备和实验室易损、易耗品的补充纳入公用经费支出范围,并保障其逐年增长。建立、健全实验操作考核、评价制度,将实验操作考核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落实生物实验教师的待遇

生物实验教师是学校实验教学的必备人员,是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对落后区域教师的合理配备。学校应配备专职生物实验教师并落实他们的待遇,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整合教育资源,这样才能有效地加强实验室管理和建设工作,促进实验教学的全面开展。

全面提高实验教师素质

教育机构和学校领导要重视实验教学师资力量的建设,将其纳入当地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合理配置生物实验教师资源。大力开展生物实验教师专业培训,不断加强其自身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完善实验教学设施

新课程背景下,生物教学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对生物实验室装备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现有的实验设施和仪器、材料已不能满足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如很多学校无离心机、没有无菌操作室等。为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教学,要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和国家投入增加,抓紧完善实验教学设施,积极争取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在管好、用好现有实验设备的基础上,加大经费投入,充实必要的设备、仪器、药品等,科学添置设备。

充分发挥实验室课程资源的作用,深入开展生物实验教学

创新实验教学模式

旧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讲实验,学生看实验、听实验,学生体会不到实验的乐趣,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悖。要下决心改变这一状况,从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充分利用入手,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将生物常规实验整合成拓展实验。在常规实验基础上,利用常规实验所包含的原理,让学生围绕实验目的,利用新材料进行创新实验设计,探索、解决新问题,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学生在动手实验过程中,掌握了学习的重点、难点,培养了科学探究能力。

充分利用地方资源进行生物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开发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改革的一项创新,学校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进行生物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丰富生物实验内容。

装备生物探究实验室

新课标从根本上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设计了许多探究性实验。目前,按旧装备标准建成的实验室和配备的常规实验仪器不能满足新课程的需要。因此,有条件的学校要建立生物探究实验室,在精心选配常规实验仪器的同时,装备探究实验室和配备探究实验仪器供学生探究生物知识使用,鼓励学生自主实验、自主探究。探究实验室对师生开展课题研究,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开放生物实验室

生物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备、模型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但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生物新课标准增设了相当数量的探究内容,其形式不仅包括生物学实验,也包括调查与分析、家庭小实验、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观察与思考、问题解决、拓展视野等内容。生物学实验有的要求时间很长,有的不能在一节课内完成,有些不能在实验室完成,如植物的向光性实验、盂德尔的豌豆实验等。因此,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资源、实验室资源等,开展实验教学,可有效促进实验教学开展。

生物实验室范文6

【关键词】疾控机构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防控质量职业安全

1疾控中心及微生物实验室制度

1.1由于微生物实验室接触危险标本次数较多,因此建立并完善生物管理系统是非常重要及必要的,这就需要疾控中心以及微生物实验室建立并完善各种制度,不仅能够满足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及管理需求,对于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涵盖微生物实验室,还包括其他实验室,以及不同实验室间协作制度。

1.2微生物实验室是加强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地点,因此加强并完善微生物实验室管理制度,有助于规避实验室工作人员受到生物危害风险,目前多建议从以下角度完善制度:①建立并划分实验室污染区、过渡区及洁净区,严格控制不同区域人员、项目及样本的准入制度。②规定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并考核合格。③规定污染样本、未污染样本需分别通过不同渠道进入微生物实验室,同时针对不同污染等级的区域划分问题,制定严格的检测及废弃物收集、处理制度,并且规定了奖惩制度。④严格规定了监督、反馈、紧急事件上报制度及检查制度[3]。

2微生物实验室工作流程及实验室清洁消毒

微生物实验室工作流程主要从以下方面完成生物安全管理:①严格规定不同微生物样本检测流程,并规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及奖惩制度。②工作人员需定期注射疫苗,从而保证个人安全。③进入实验室前换好工作服、鞋套或平跟鞋,戴好一次性手套,如有必要需佩戴防护眼镜;禁止在工作场所穿任何漏脚趾的鞋、拖鞋、凉鞋以及其他能露出表面织物的鞋。④进出实验室,需在感应水龙头下使用肥皂洗手,避免将外界污染带入实验室内,或减少外界对实验室环境的影响。⑤在采集生物标本时,应做好生物防护工作,加强自身及被采集标本者的生物安全,比如穿戴好防护服,避免出现个人侥幸心理,采集生物标本后应进行完全封闭,减少实验室工作人员与采集样本接触次数及风险,使用生物安全柜,降低感染风险[4]。微生物实验室应遵守以下几点保证清洁及消毒效果:①建立安全防护意识,避免侥幸心理。②对不同物表消毒方法、执行标准也有所不同,而且建议通过紫外线或臭氧等方式消毒微生物实验室室内空气、公共区域物表;消毒物品或物表要彻底消毒,尽量不留死角。③在微生物实验室内出现任何意外情况,如锐器伤、标本污染工作人员体表或血液,应立即停止工作,并立即用肥皂清洗后大量流动清水冲洗伤口,挤压局部伤口确认流控制结核病,最关键的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及早发现并彻出鲜血后,再次清洁伤口,并消毒;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并保证其来自正规厂家,从而确保医疗器械质量。④实验室需储备足够多的消毒剂,以备不时之需[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