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体系的构成范例6篇

城乡规划体系的构成

城乡规划体系的构成范文1

关键词: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现状;举措

一、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的内涵

所谓城乡空间结构规划是指在城乡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导向和相关法律、法规、条例一定程度的制约,对城乡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以达到促进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目标,它是通过市场调配城乡资源与政府参与城乡资源调控有机结合的一种有效的可持续增长的方式。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1.城乡资源科学的、合理的配置。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偏重于大、中城市的商业、金融业、服务业等现代行业,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乡镇企业经济的发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没有从政策、规划等方面注重乡镇企业经济的发展,而是仅仅片面地依靠市场对城乡资源进行自发性的调节,这必然会导致优质的城乡资源流向经济发展基础好、基础设施配套佳的大、中城市,从而使乡镇企业经济发展所需资源严重不足,很大程度上阻碍乡镇经济的正常发展,进而在整体上影响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与发展,而由政府参与制定城乡空间结构规划方案,既可有效地避免单纯市场调节的盲目性、滞后性问题,又能提高城乡资源的利用率,为缩小城乡经济差距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建立实现按照生产要素的贡献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政府要建立完善、配套、科学的城乡空间规划体系,从而在一定的范围内达到实现利益合理分配的目标。城乡空间结构规划和城乡各项经济建设,都应以一定的利益分配作为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建设、发展前期单纯依靠市场自发调节,必然导致利益分配经常出现不公的现象,这严重制约了乡镇经济发展的活力。科学的城乡空间规划方案,不仅应该充分考虑到影响城乡利益分配和城乡资源配置的各种因素,还应重点考虑到市场的千变万化和市场调节的自发性所带来的风险性。

3.政府要完成的宏观政策目标和有针对性、目的性的环境建设工程。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因经验不足、认识不到位等原因,政府及相关部门片面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造成了对大气、水、林地、土壤的严重污染和破坏,影响了我国城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通过制定科学的城乡空间规划方案,有效地加强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自发经济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及时制止城乡经济建设中对环境的破坏行为,科学引导城乡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

二、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的作用

党的十提出“五位一体”的五大建设,结合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理念来进行城乡空间规划,对改善城乡发展中的不均衡,缩小城乡差别,解决市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公正现象有着重要的作用。城乡空间规划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作用表现在:

1.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看城乡空间规划不可或缺。科学的城乡空间规划是保证城乡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的前提,在设计城乡空间规划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城乡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道路,这是保证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城乡空间结构规划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别由为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四个步骤构成。从宏观方面看,城乡空间规划有城乡的性质、发展方向和在区域经济中的定位。具体包涵城市、村镇功能分区,人口数量分布,交通枢纽建设,城市防洪减灾工程和公共绿化地的多少和布局。从微观层面来看有建筑间距密度,道路建筑红线,日照标准、城市容积率,间距比等指标。

2.城乡空间规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需的基础设施、设备也日益改善。日益完善的设备设施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由于部分人和一些企业,只注重自身企业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引起了大气和水资源的严重污染、城乡绿地面积减少,土地荒漠化日增,极端恶劣天气出现频率提高,严重地影响了人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在城乡空间规划中,我们应该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3.科学的城乡空间规划是社会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基础。在城乡空间规划中,要提高城乡土地利用率,为城乡的土地开发提供了稳定的、竞争有序的市场,大力促进城乡绿地、人行道和车道的合理划分,提高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从市场运行方面来看,合理的城乡空间规划可以克服土地开发中的市场调节失灵的弊端,使得城市土地开发竞争的成本降低,提高市场经济效益。当前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城乡发展一体化还有很多阻碍因素,如工农业发展不均衡,工农产品价格差别,城乡人口素质的差距,同时城镇化发展,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给我国大、中城市发展的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要用科学发展的视角、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城乡空间结构进行合理规划,保护耕地,合理用地,平衡工农业发展,有序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

三、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的现状

因政府对于市场经济下的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经验不足,导致规划不够科学和合理。具体表现为:

1.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不完善,政府城乡规划实施手段不明确。由于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计划经济模式,系统的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管理理论进入我国较晚,因而政府与科学的城乡空间规划体系要求的较高行政管理能力和水平有一定距离,以致我国目前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城乡空间规划体系。城镇化的飞速发展,使乡镇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但同时也使政府面临较重的行政管理压力,政府没有设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和实施机,更没有行之有效的手段来加以实施。

2.我国城乡空间规划实施过程中没有健全的公众参与机制,公众主动参与意识不够。一是公众参与城乡空间规划的法律地位没有保障。目前,我国公众参与城乡空间规划的法律地位模糊,城乡空间规划中的划许可公众参与程度比较大,而规范执法因没有相关制度作保障公众参与程度比较低,规划评估起步较晚,公众参与的程度更低;二是公众参与城乡空间规划实施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城乡空间规划实施中公众参与的机制主要表现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主体、方式、过程等缺乏一定的内在联系,每个层次、每个阶段参与的主体,方式由规划单位或部门自行决定,这无法切实有效的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听证权、监督权;三是公众主动参与意识淡薄。我国公众主动参与城乡空间规划实施的目的比较狭隘,因而导致参与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公众参与只有在政府组织下才能进行,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众参与的方式,这在一定度上限制了公众充分行使参与权。

3.城乡空间规划缺乏前瞻性,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评价一个城市、城镇是否宜居,主要看城市、城镇的布局是否科学、合理,是否保持了良好的、有益健康的生态环境,其规划是以人为本,其规划是否具备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目前我国城乡空间规划缺乏前瞻性,引起城区中公共设施缺乏,道路拥挤,户外活到空间狭小,对生态环境造破坏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科学的、合理的城乡空间结构规划举措

城乡空间结构规划对于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城乡空间规划,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城乡空间结构规划:

1.城乡空间结构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民是城市、城镇大家庭中的主体,进行城乡空间结构规划要以人为核心和导向,理解和尊重人民的利益,切实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结合当地城乡空间规划建设的实际,制订行之有效的方案、政策,提高公众参与城乡空间规划建设实施的积极性、主动性,健全公众参与机制,促进人与人之间,城乡之间的和谐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2.转变以城市为主导的传统规划观念,以区域发展战略取代过去单纯的城市发展战略。一方面传统的城乡空间结构中,由于片面地重视城市经济发展,只重视城市的空间规划,农村的空间规划被忽略,造成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更多地考虑广大农村区域的建设和发展,从而实现城市反哺农村,促进农村区域交通体系的逐步完善,大力整合城乡资源优势,合理规划城乡空间结构,实现城乡间的功能互补,提高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在城乡空间结构安排上,应站在有利于整个区域发展的高度上,打破城乡、大、中、小城市的等级结构规划的桎梏,实现资源利益的有效分配,应体现城镇区域聚居点的梯度性,营造城乡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3.强化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的严肃性,高度重视规划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在城乡空间结构规划中,要逐步强化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法律、法规对城乡空间结构规划在规划阶段和实施阶段的强制规范作用,提高规范的严肃性。工业化和城镇化导致环境问题日益加重,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因此,在城乡空间结构规划中,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特别关注保护生态环境,关、停、并、转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大力发展环保型、能源节约型企业,运用立法的形式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促进城乡资源科学、合理地利用。

4.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建设要素的合理流动。在城乡空间结构规划中,要遵循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居民生活与、经济社会发展与城乡发展协同化,整合、优化城乡资源配置, 科学、合理布局城镇的建设,规划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各行业的服务水平 ,做到以城带乡,促进农村的建设,从而加快城镇化进程。优化城乡空间结构,促进城乡各项建设要素的合理调配,实现城乡建设要素的合理流动和平衡,实现城市对农村区域发展的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杨虹,秦丽媛,李哲莹.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2(16).

[2]邢磊.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05).

城乡规划体系的构成范文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进行过六次①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历次改革都是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上一次改革成果和经验的继承、创新及发展。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和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和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继续深化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标志着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改革的目的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更加适应,贯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和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和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通过改革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建设一个人民满意的政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

城乡规划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指导、调控城乡建设发展的基本手段,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对城乡规划管理的管理分权、组织协调、行政审批、管理监督和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城乡规划管理的研究,分析城乡规划管理研究中关注的重点和存在的问题,对应“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要求,提出城乡规划管理的发展方向,以期对我国城乡规划管理的改革有所参考。

1行政管理体制分析

行政管理体制属于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指根据宪法及行政法规的规定而建立起来的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3]。行政管理体制包括体系和制度两个方面,其体系包括主体构成和权利体系(图1)。

城乡规划是政府调控城乡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城乡规划管理作为城乡规划的职能之一,包括规划实施的管理过程,主要工作内容是制定政策法规、对建设项目进行规划审批和协调建设行为(图2)。城乡规划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管理各类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管制建设项目的土地和空间利用,以保障各类城乡建设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划文件,保护建设活动相关人员的合法利益及维护公众利益为主要目的。

2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概述

2012年11月,“十八大”总结了“十七大”以来的工作情况,提出了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展望。“十八大”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包括简政放权、行政层级优化与协调机制改革及管理监督方式创新三个方面。对比分析“十八大”报告和《决定》中的改革内容可以了解到,《决定》对“十八大”提出的改革任务进行了细化。为了掌握城乡规划管理的改革方向及宏观层面的内容,需要针对“十八大”报告和《决定》中的相关要求进行梳理(表1)。

3改革方向对城乡规划管理的新要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决定》的通过,代表了我国将进行改革开放以来最深入的一次改革,关系着中国未来长远发展的结构性改革。《决定》提出,以新型城镇化带动经济转型、拓展内需,促进其他领域的改革,提出的主要改革方向主要包括土地、财税、金融和户籍制度四大方面。

3.1改革的四大方面

⑴土地改革。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使得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进行土地制度改革成为必然。土地制度改革涉及到地方政府的利益,在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下,城市土地为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则属于集体所有,农村集体土地进入城市建设,需经过征地变为国有土地。如此一来,导致了地方政府低价收购农村土地,致使农民不能享有土地増值带来的福利,而这也成为农民与政府之间矛盾的来源之一。

土地改革强调市场化流转和配置,做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的“同地、同权、同价”,以保障征地补偿中农民的权益m。在城乡规划管理中,行政层级优化与协调机制的改革应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工作流程,完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

(2)财税改革。财税改革是整个改革的基础和支撑。在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中,税收一直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十八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税制改革成为推进城乡税收公平和一体化的重要手段。

为实现税收公平、效率提高和一体化的设想方向,对应到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体制中管理与监督方式创新,以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和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十八大”报告与《决定》中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关内容“十八大”报告简政放权

    1.  最大限度的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

2.取消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的审批;规范、提高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的管理和效率

3.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社会经济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

4.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行政层级优化

     

⑶金融改革。金融改革相对其他改革较容易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已经具备长时间理论准备与试点经验。金融改革以实体经济为改革目标,降低金融行业准入门槛;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倒逼金融机构提升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奠定基础;推进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规范地方发债制度,规避债务风险。

为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金融体制由政府主导型逐步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其本质特征就是国家推动下的金融制度变革和创新[8],其突破口和方向将是提高金融配置资源效率,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同时,这也与我国城乡规划体制管理改革中的简政放权相对应。

⑷户籍制度改革。随着土地改革的推进,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的户籍制度中存在着两种户口,即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两种户口造成了社会服务不能城乡一体,如在医疗保障上,农民工只能接受合作制医疗,不能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平等的社会保障福利。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消除权益差距及城乡差距,实现待遇平等,这与我国城乡规划体制管理改革中简政放权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相对应。

3.2对城乡规划管理的新要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深化改革,意味着我国城市规划管理面临新的变化。

城市建设管理创新要求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完善设市标准,规范审批程序,对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县可以有序地改为市;对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镇,可赋予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

其中,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决定》提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和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主要包括: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的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等。为使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展开,首先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政策体系;其次要统筹推进各项制度改革;最后要消除体系制度中的障碍,推进改革创新和制度建设。

4 城乡规划管理应对

4.1简政放权与城乡规划管理

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是指城乡规划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地位、作用、相互关系及其职责权限的划分。我国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主要划分为垂直型、半垂直型和非垂直型三种模式。目前,除海关、国税、金融、外汇管理和国土安全五个部门的上下级之间是垂直领导关系外,大部分的上下级政府主管同类业务的职能部门之间都是业务指导关系(图3)。

规划管理单位上下级之分主要是业务指导关系,属于半垂直型规划管理体制模式。半垂直型规划管理体制模式是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市规划局)对各区的规划管理部门(各区规划分局)在规划管理业务上进行领导,而各区政府负责对派驻各区的规划管理部门进行行政领导,并对其人、财、物实施管理。这种模式是在原有的各区规划部门职权被上收之后,由市、区两级政府及规划部门重新分权的结果,在对各区规划分局影响力方面表现出“市弱区强”的特点。

城乡规划管理权限作为城乡规划管理体制中的重要部分,其转变随着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同时进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城乡规划管理权限最初是集中统一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我国的城乡规划管理权限有两次重大的转变,第一次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央政府向地方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城乡规划管理权限由集中统一变为局部下放;第二次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行政管理体制持续改革,城乡规划管理权限由局部下放到普遍分散。

目前,城乡规划管理权限分为集权和分权两种方式。集权有利于城乡规划统一管理,但积极性欠佳;分权有利于提高工作热情,但不利于统一管理[9]。城乡规划管理的权限需要朝着管理分权的方向进行改革,满足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求。但管理权限的分配不宜过度分散,应以宏观调控为指导方向,妥善处理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以资源集约为方向,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以注重社会和环境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建立区与区质检的相互协调统一机制。

城乡规划审批是城乡规划管理权限的关键部分,是衔接规划编制与规划实施的桥梁,直接影响城乡规划和建设。城乡规划审批是一个复杂多元的体系,涉及政府、开发商和市民等。《城乡规划法》对规划审批实行分级审批、审查前置与行政决策等作了制度安排。目前,城乡规划审批必须由城乡政府与规划管理部门来决策,无论是在哪一类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内,城乡规划方案自上而下的运作机制使城乡规划编制和审批始终在政府管理部门内流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审批决策体系的封闭、体制僵化、“一书两证”行政许可的低效率和审批管理不同步等原因,导致现行的审批制度与管理的矛盾逐渐凸显。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需要对城乡规划管理模式进行新的探索,研究出一条符合当前发展形势的新路径。从简政放权要求分析,城乡规划管理需要完善规划审批的层次、下放审批权力和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为了提高城乡规划审批效率,需要提高城乡规划管理的科学性与法制性,在决策和审批过程中,利用数据化的城市信息系统,提高决策系统的科学化程度。

4.2组织协调与城乡规划管理

在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各个部门在实施各自规划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地位和职能,不同的职能部门需要站在全局的发展高度,结合城市实情,统一认识,通过协商、社会监督等方式,推进各类规划有序、协调地实施。

在现有行政管理体制的框架下,对土地和空间利用有决策、规划权的行政部门有十多个。建设部和国土资源部侧重于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发改委和工信部侧重于经济、产业发展;环保、水利和交通部等侧重于专项规划。由于各个部门间的规划方案没有进行综合协调,导致城市发展无法得到多方面的规划指导,甚至由于部门利益的冲突,难以建立普遍适用的运作机制,无法通过协商取得共识和认可,建设实践也就无法取得高效的结果。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是涉及到各方面的综合服务型工作,需要部门间的协调和帮助,争取部门之间的支持和共识。在规划编制、管理和实施过程中,组织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理顺各类规划的关系,成为政府行政管理改革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是对城市的道路系统、基础设施、建筑、产业及其他城市功能单元在空间上做出布局安排,协调各类功能的空间布局。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直接联系,但是由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由具有同等法律地位的部门编制的,两者不是隶属的关系,而是在某些方面互为依据、彼此衔接的关系。

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提出协调行政运行,对城乡规划管理最迫切的要求是城乡规划与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协调,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融合,主要是从人口、用地规模方面突出城市发展“规模协调”的重要性,确保编制期限内城市发展方向和重点建设项目的一致性。从规划编制分析,首先应当建立“两规”衔接的用地分类体系和用地指标,然后结合指导思想、规划期限和建设项目等方面的协调,形成完整的“两规”衔接系统。“两规”融合是新时期城乡规划管理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下,提高行政管理和实施效率的重要途径。

4.3管理监督与城乡规划管理

管理监督主要包括内部和外部两套系统:管理监督工作主要由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外部系统对城乡规划的管理主要以公示和规划委员会审查等方式进行。

目前,城乡规划管理与监督工作中存在的矛盾愈发突出,主要包括政绩显化影响规划战略性、城市扩张利用土地二元制和既得利益者影响城市开发等方面。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行政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阻碍和对利益相关者的社会监督管理缺失等。因此,构建监督管理内外系统,成为了城乡规划管理的重要任务。

首先,在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中,以创新管理监督方式对内部系统进行优化。通过健全重大决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改革行政复议体系和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等决策机制改革措施,改变政绩显化对规划战略造成的不良影响,纠正单纯以经济増长为目标的政绩偏向,以推进城乡规划管理的健康发展。通过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进行土地二元制度的改革,改变城市建设土地的征收现状,遏制在城

市规模扩张中以牺牲农村、农民的利益和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城市发展的行为,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其次,从公共利益出发,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和监督有力的权利运行体系,依法公开权利运行流程,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利制约和协调机制;引入社会管理监督,形成有效的外部监督管理系统,降低既得利益者在城市开发过程中的影响程度。目前,社会力量对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监督主要是通过公示和成立规划委员会。在《城乡规划法》中,提出了公众参与的要求,公示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和规划部门的重视,在城乡规划管理过程中,结合本地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规[wl,在増加行政管理透明度的同时,也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但是城乡规划的公示制度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关法律规定、规范有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城乡规划委员会是基于地方性法规,从法律法规和规划层次等不同方面的可操作性出发,进行探索的结果。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都组建了城乡规划委员会。受不同地方法律法规的支撑和可操作层面决策权的限制,城乡规划委员会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咨询协调机构、法定的审议机构和法定的决策机构。虽然各地城乡规划委员会的形式和功能均有所差异,但其主要职能一般都包括城乡规划建设中重大方针政策的研究、协调规划编制中的相关关系、参与审批城市规划、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进行指导和监督等。城乡规划委员会构建了各领域专家主体的非公务员参与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桥梁,促进了技术决策和行政决策的融合,能较为客观地裁定公众意见,非公务员人员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众利益。但是由于城乡规划委员会的成员选任和群体的限制,无法完全代表公众的集体选择,具有一定局限性。

虽然公示制度和城乡规划委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乡规划管理的封闭性,増强了城乡规划管理的社会公共属性,但现存矛盾依然突出。因此,需要从管理和实施层面强化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中与管理监督的关系,对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管理流程进行管理监督及权利制约;建立上下级部门行政行为监督机制,在开展业务指导的同时进行行政监督;接受同级行政部门的协调制约机制,优化行政运行;建立行政责任、行政错误追究制。

多维度引入公众参与,接受社会舆论和公众的监督,让群众充分参与到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通过进行多种形式的公示工作,改变以公示制度为主的被动公共参与,建立主动公共参与的途径,如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与公众代表小组座谈、在规划审批过程中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和在实施管理过程中提倡公共监督等,倾听公众的利益诉求,保证公共利益不受侵害。同时,可以定位城乡规划委员会为“独立于行政机构的规划决策组织”,直接由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

5结语

城乡规划体系的构成范文3

关键词:城乡规划、要求、问题、对策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研究的范围扩大了。城乡、区域之间相互联系更为紧密、竞争更加激烈,人口、资本、技术等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不确定因素增多,城乡的发展规模(用地和人口)在区域中的地位很难确定,城乡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

一、一体化趋势下城乡规划的要求

世贸组织规则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必须紧紧围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开展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用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发展思路,努力强化中心城市功能,提高城乡集聚能力和建设水平,积极发展小城镇,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整体协调发展的格局。

1.系统协调

系统协调是城乡体系规划的首要任务。在规划中,必须重点强调城乡与区域发展的协调,资源、基础设施与城乡发展的协调。

根据我我国具有人多地少、资源贫乏、城市少实力弱和城乡多规模小等特点,因此城乡发展方针必须具备资源与城乡发展相协调包括土地资源与城乡发展的协调、水资源与城乡发展的协调、旅游资源与城乡发展的协调。城乡发展相协调包括交通资源与城乡经济发展的协调。

2. 科学整合

(1)空间的整合。就全国范围而言,城乡特别是沿海城乡的发展战略,应充分利用各地区位条件,立足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强化闽台合作的中转和通道作用。一方面要合理发展核心城市,另一方面要改善提高小城镇,大力扶持中心城镇发展,优先发展中心城镇;

(2)小城镇整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是以小城镇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和特征呈现的。以江苏省为例,1982年小城镇人口占城乡总人口的比例为15.9%,而到2002年这一比例达到38%,上升了22.1%,城镇数量达到700个。所以,需对小城镇加强科学整合,并加快中心城乡的发展,对中心城乡重点扶持,优先发展,将小城镇按照地域或交通特征分类指导。

(3)整体提升是城乡体系规划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我国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与国际经济接轨、与国内外广泛联系的全方位、多功能的开放格局,构筑布局合理、功能协调、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城乡网络也成了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城乡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城乡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低下,市场观念局限

2.城乡规划工作滞后于城乡发展,规划思路和作用有待完善

3.城乡规划的难度增大

三、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城乡规划管理的对策

1. 做好保障措施,构建城市联盟协调机构

城乡体系规划就是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促使城乡协调有序地发展。从而避免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行政壁垒、生态恶化、重复建设等问题。从区域整体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共存共保、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角度出发,突出强调不同行政区划之间在产业结构分工、基础设施共享、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空间延续等方面的衔接和协调。针对实施机制、政策、措施研究与制定普遍不被重视,缺乏规划实施必须的后续手段,对新编制的城乡体系规划在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各城乡之间边缘空间布局等区域性共同的问题上应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建议建立由省级机关和市、县政府组成的城市联盟协调机构负责跨行政区域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发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协商解决发生的重大问题,确保城乡体系规划付诸实施。

2. 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的重要作用,健全城乡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

为切实发挥城乡体系规划的作用,在努力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同时,必须加强城乡体系规划的实施管理。城乡体系规划在体现宏观规划的政策性、指导性和战略性的同时,要加强规划文本的规定性和条款性,提高规划执行的力度。要把城乡体系规划转化为政府宏观管理区域和城市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措施,真正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规划必须纳入市场运作的轨道,在实践中接受各方面利益主体的评判,定期对规划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做出评价,并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并可根据实际需要,适时编制某个地区或某个方面的专项规划,使规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城乡体系规划才真正具有生命力。应该把城乡体系规划作为区域各部门和各项事业发展的依据,并把它作为引导区域城市化与城乡合理发展,协调和处理区域中各城乡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合理配置空间资源,防止重复建设的手段和行动依据,对乡村地区发展起引导作用。城乡体系规划不应只考虑“点”,即城乡的发展问题,而应点、线、面结合,即不但要对单个城乡、城乡网络进行研究,更要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城乡发展过程统一研究。从一个大的区域范围来分析研究,根据资源的合理配置来确定符合区内大多数城乡发展的方针,尽可能达到一种利益最大化的状态,这是城乡体系规划在区域规划中担负的重要角色。

城乡规划体系的构成范文4

【关键词】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框架

1.前言

“两型社会”是在传统的社会形态基础上,通过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新型社会。该社会主要从环境以及建设方面,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及充分利用,以此建立可持续发展和谐的社会体系,根据“两型社会”的相关研究资料,在城乡规划体系中,将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及其的可持续发展性作为目标依据,建立科学的“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有效地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两型社会”的指标体系

根据《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两型社会”的指标体系,可以概括为社会环境及建设基础设施指标,生态环境指标两大类,从生活环境、人文环境方面出发,参照城乡规划的交通规划、建设结构、社会资源与社会经济的标准,将绿色建筑、居民健康、交通运输作为生态环境指标的目标要求,将空气质量、自然资源、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等指标体系,作为制定“两型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指标。“两型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有引导型以及控制型,“两型社会”的指标体系没有具体指标值,可以根据各地实时情况,制定该指标体系的量化工作。该体系应以城市资源指标作为总体规划编制层面,倡导城市资源的节约使用及充分利用。目前我国对于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方面的研究,应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在不同的城市规划中,规划指标的标准也不一样,规划指标作为建构城乡规划指标体系的标准,应通过系统的梳理与修正,对各地城市的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标准进行完善。以我国公布的香港地区的城市规划指标为例,按照城市规划的规范要求,在管理应用中,灵活变通城市规划的滚动性及法定性,参照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作为城乡规划指标体系的建构参考。其他国家对于城市规划标准的研究,十分丰富,相关资料表明,国外城市规划标准,包括场所营造、技术分析,技术实施、建筑、环境管理以及规划制等方面的内容,包含了城市规划标准的角度、城市规划标准的各个规划层,在环境资源与土地开发方面,制定了具体的法规以及城乡规划标准。目前关于总体规划指标体系,以及城市规划标准制定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作为建构“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的重要参考。“两型社会”综合指标体系主要体现在建设特征以及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覆盖率上,覆盖范围主要包括制度、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内容,并阐述了该体系的关联性与具体意义。

3.“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整体建构理念

3.1“两型社会”的城乡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

根据“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的编制,以及城乡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从资源利用以及环境管理等方面,实现能源、水资源以及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建立和谐友好的社会环境,通过提高“两型社会”城乡规划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该指标体系的建设,将物质资源的利用合理化。“两型社会”的城市规划体系主要包括城市建设、交通规划、用地规划等主要内容,将城市规划体系的主要内容进行细分,确定城乡规划的具体指向,“两型社会”的城乡规划指向,是“两型社会”城乡规划实际应用的关键。

3.2“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的筛选

我国目前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建立在“国家生态建设”、“生态城市环境”、“两型社会”三个方面的内容上,该体系具有宏观性以及系统复合等特点,过多地在社会及社会经济指标体系上进行虑,忽略了城乡规划建设在实施方面的具体指标。我国政府在行政方面的运作,具有立足于事权体制的特点,应根据“两型社会”的整体规划,针对城乡规划的可操作性以及系统性,制定相应的规划指导体系。参照相关的研究资料,对城乡规划指标体系的综合性进行对比,将“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筛选出来。“两型社会”综合指标体系的基数指标,包含经济方面的相关指标和社会指标,而城市资源环境建设的相关指标,是“两型社会”综合指标体系的重点指标,将综合指标体系,结合“两型社会”城乡规划内容,对“两型社会”城乡物质规划的各项层面指标,进行指导。

4.“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整体框架的建构

4.1建构原理

采取针对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以及可拓展性原则,对“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整框架的进行建构。我国政府的行政运作存在事权体质的限制,该指标体系根据“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针对建设环境友好及资源节约等相关指标,使该体系应用到“两型社会”城乡规划的指导及编制中。该指标体系应具备可比性、可测性定性指标以及具体的量化手段,定量指标应有明确的指向、具体的所属领域。

4.2关于“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整体框架建构

“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整体框架的建构的关键,在于城乡规划编制,应精简城乡社会、经济相关指标,强调物质规划相关指标,以此作为“两型社会”城乡规划的重要指标,采取矩阵结构方式,建构出该指标体系整体框架。

4.3“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的落实

“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属于城乡规划过程中的技术标准层,针对“两型社会”城乡规划编制,结合相关政策法规,将“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在管理以及指标规划编制方面的指导作用,进行进一步的提高,使城乡的规划管理相衔接,将指标具体落实到各个规划层面上,使相关开发控制符合相关政策法规。城乡规划编制实施需具备科学的城乡规划指标体系,将“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中的各个备选方案,进行全面的评估,确定出从优方案,该方案在规划编制的实施中,根据“两型社会”规划指标的客观比较,对该指标规划方案进行优化,这个步骤是“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在规划编制的应用中的创新手段,从而实现指标体系的科学化。在目前城乡规划编制当中,不能根据容积率指标、绿地指标、建筑密度及高度指标等,对“两型社会”城乡规划内容,进行有效的实际应用。在节能减排方面、碳排放控制方面,制定“两型社会”宏观指标的具体落实方案,应对“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进行具体的操作以及指导,针对可再生能源、能源结构等方面的使用比例,提出具体的指标要求,利用具体的建筑设计,对“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各个层面进行落实,根据控规编制将分解的指标逐步落实到城乡规划的街道及地块层面上。

5.结束语

本论文借鉴了目前国内外关于“两型社会”,以及生态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结合城乡规划标准的相关内容,对“两性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的基础框架,进行建构,该框架对“两型社会”城乡规划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两型社会”城乡规划中的的具体规划指标,针对具体化指标的可操作性及其针对性,将总体规划层面作为基础建构,针对各个城市在城乡规划指标上的实际应用,进行调整并加以完善,建构“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框架。【参考文献】

[1] 任绍斌,吴明伟.可持续城市空间的规划准则体系研究[J].城市规划. 2011,12(02):230-231

城乡规划体系的构成范文5

【关键词】科学 城乡规划 决策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一、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课题研究的实践

近年来,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局(以下简称“规划局”)始终坚持以战略性、前瞻性、科学性、创新性的视角探索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机遇,编制完成从宏观、中观到微观三个层次的50余项课题研究成果。

(一)围绕城市发展战略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在贯彻国家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哈尔滨“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城市发展战略,以建设现代化国家化大都市为目标,探索合理的空间发展格局,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编制完成《哈尔滨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走向国际化的北方现代大都市――城市设计行动规划》、《哈尔滨国际航空物流枢纽暨自由贸易区规划研究》、《哈尔滨中俄自由贸易区规划研究》、《哈尔滨空港新区(自由贸易区)规划》、《哈尔滨空港新城概念规划》等系列研究成果。

(二)围绕城市空间拓展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优化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节约土地资源等要求,探寻城市因快速发展带来的空间和土地需求规模急剧增加、交通拥堵等问题的解决办法,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城市中心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城区及城市周边军事用地利用、重大基础设施周边用地整合等规划手段进行城市空间的拓展和改造,满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编制完成《哈尔滨市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拓展规划课题研究》、《哈尔滨市推进“节地(JD)城市模式“研究》、《哈尔滨市城市土地规划效益潜力等级划分研究》等系列研究成果。

(三)围绕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按照党的十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按照我市“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发展思路,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长期指导城市发展的重要纲领,打造“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努力建设具有北方特色的生态文明城市,实现“美丽哈尔滨”的目标。编制完成《哈尔滨市城市规划绿地管理体系与实施对策研究》、《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低碳专题研究》、《哈尔滨市落实“四节一环保”规划管理与设计研究》等系列研究成果。

(四)围绕城乡统筹发展

根据国家做出的关于加快形成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深入贯彻 “五个统筹”、“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的发展号召的要求,实现哈尔滨市城乡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促进现代化的区域中心性城市建设,构筑和谐、发展、高效的哈尔滨。编制完成《转型期哈尔滨市乡镇群体空间分合研究》、《哈尔滨市远郊乡镇集聚规模适应性研究》、《哈尔滨市城乡一体化规划(2009-2030)》等系列研究成果。

(五)围绕城市交通发展

按照哈尔滨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以高质量、高效率满足城市现代化发展和客货运输需求为宗旨,以改善城市交通条件,缓解城市公交拥挤矛盾,提高公交运行效率为目标,构筑与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相适应的快速、高效、安全、低碳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编制完成《哈尔滨市快速公交系统(BRT)近期建设规划》、《哈尔滨市举办大型赛事市内交通组织及应急方案》、《哈尔滨市立体交通规划――构建哈尔滨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等系列研究成果。

(六)围绕改善人居环境。

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关注社会民生、改善人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角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通过优化空间布局、配备完善设施、保障公共安全等手段,构筑哈尔滨良好的人居环境。编制完成《哈尔滨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专题研究报告》、《哈尔滨市中心城区调控规划方案》等系列研究成果。

二、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课题研究的重要作用

通过全面深入的课题研究,不仅准确判断城乡发展与城乡规划的新趋势,实时调整规划工作的方向,增强规划工作的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还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效依据,对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引导了国家发展战略的落实。从《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到《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从《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规划研究始终坚持把握国家战略机遇,将国家战略与哈尔滨实际相结合,充分挖掘城市发展潜力,培育城市新的经济增长极,推动哈尔滨城市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指导了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哈尔滨城市建设快速推进,课题研究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立足哈尔滨城市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面向世界、面向实际、面向未来,从突出问题入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宗旨,抓住对城市发展中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集中、深入的研究,并提出战略构想和解决方案,从而为城市战略的制定提供切实指导,为政府制定城市发展长远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哈尔滨的长远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第三,提高了城乡规划管理的水平。从城乡规划管理角度入手,开展《哈尔滨市城乡规划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哈尔滨市城乡规划管理体系创新研究》等课题研究,深入分析国家的政策方针及国外先进城乡规划理念的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的总体战略部署及当前的实际情况,围绕规划决策机构建设、规划审批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创建一个高效的审批管理系统;围绕完善法制体系建设,强化执法监督职能,建立一个透明的执法监督系统等等,全面提高了城乡规划管理的水平。

第四,引领了城乡规划编制的创新。按照《城乡规划法》鼓励科技创新的要求,课题研究从法定规划编制体系入手,坚持树立前瞻性、全局性、协调性、先进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创新规划理念,创新规划方法,抓住政府职能转变这一关键点,以面向管理、有利实施,强化调控为目标,通过搭建规划编制和管理平台,制定项目库,引导城乡规划工作的创新,为新时期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亟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通过近年来的研究,哈尔滨城乡规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同时也应看到面对国家发展城乡统筹、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趋势,哈尔滨还存在经济实力相对薄弱、产业结构亟需调整、社会软环境亟待改善、城市开放度亟待加强等问题。

一是如何调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导致城乡资源不能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城乡生产要素不能平等交换,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均等,使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拉大。因此,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健全体制机制,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真正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今后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二是如何科学规划统筹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是人口、产业向中心城镇、中心村集聚的一个过程,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调整的必由之路,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新的切入点。但哈尔滨市目前的城镇化水平从人口集聚、空间规模和经济结构等方面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因此,如何抓住国家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战略机遇,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规划引领,构筑合理的城镇体系,协调推进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统筹三产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妥善解决城乡差距过大仍是今后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是如何改善民生服务推动哈尔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内需,提升改善民生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也就是说,应把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紧密结合起来,既促进经济增长,又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民生改善。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城市病、环境污染、盲目建设和过度建设等问题不可避免,因此,如何将改善民生服务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推动哈尔滨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是我们亟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城乡规划体系的构成范文6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美;生态环境系统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1)06-0019-05

[作者简介]岳友熙(1967―),男,山东潍坊人,文学博士,山东理工大学文学院、山东省生态文化与循环经济软科学研究基地副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和生态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山东淄博 255049)

[基金项目]山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基金项目“美国生态想像理论、方法及实践运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曾受到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经费的资助。

Titl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Beauty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tegration

Author: Yue Youxi

Abstract:Constructing environmental beauty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beauty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we must protect, build and make perfect the composite system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following ten principl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beauty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chieving the six overall objectiv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beauty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Key words:Urban-rural integration; Environmental beauty; Construction

城市是社会经济、文化和交通聚散的枢纽,是人口高度密集的地方。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活动日趋丰富,社会和经济的畸形发展使自然环境遭到巨大破坏,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失去平衡,成为典型的人工生态环境系统;而在乡村,人口稀疏、分散,人类活动相对较少,自然生态系统保存相对比较完整,是典型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就必须将城市和乡村统筹规划,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走“城乡一体化”(urban rural integration)生态环境美建设的道路,使城乡生态环境成为一个健康发展、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这也是我国生态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复合生态环境系统

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环境,主要由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经济环境三个子系统组成,它们相互交织、相克相生,构成城乡一体化大环境这个复合生态环境系统的矛盾运动。因此,要创造城乡一体化的环境美,首先要搞好城乡一体化的复合生态环境系统建设。

首先,要维护、建设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自然环境系统。自然环境系统是以自然环境为主线,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的、有一定组成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系统。自然环境系统自身具有完整性即自然环境系统的一种综合能力,这是它支撑并维持与区域自然生境相一致的平衡、完整、有适应能力的具有一定物种组成、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特性的生物群落的能力。城市的出现和建设打破了城乡自然生态循环,破坏了其完整性。要创造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美环境,就要统筹城乡自然环境规划和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大环境绿化体系,维护和还原城乡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网络,恢复和保护城乡一体的自然生态的完整性。

其次,要建设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环境系统。经济环境系统以资源为核心,涉及生产、分配、流通与消费等各个环节,其基本特征是物资从分散向集中的高密度运转,能量从低质向高质的高强度集聚,信息从低序向高序的连续积累。要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美,就必须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环境建设,形成统筹城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整合资源、城乡互动、优势互补、共同进步、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创造出城乡一体化的良好经济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再次,要建设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人文环境系统。人文环境系统又叫社会环境系统,它以人为中心,包括城乡居民及其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要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美,就必须统筹规划、科学发展城乡一体化的人文环境建设;必须以实现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为目标,将城乡文化、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制度等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不但要改善城市的生活环境,而且要改善乡村的整个社会风气;要采取措施,使城乡政务环境廉洁高效、法制环境公正公平、市场环境规范守信、人文环境健康向上,真正建设好城乡一体化的人文环境美。

最后,要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复合生态环境系统,使城乡自然环境系统、经济环境系统和人文环境系统达到有机统一。在城乡一体化的复合生态环境系统中,自然环境系统、经济环境系统和人文环境系统相互交织、相克相生。完整、健康的复合生态环境系统,能够有效地为生命系统提供支持。完整、健康的复合生态环境系统符合人类健康水平、经济的可持续性、技术发展水平、公众环境意识等,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只有经济规划、自然环境规划和人文环境规划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建成城乡一体化的复合生态环境系统,才能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美学效益达到完美统一。①

二、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美的建设原则

城乡一体化的环境美规划是城乡一体化环境美建设的基本手段,其内容十分丰富,应用领域也很广泛。总结、借鉴国内外环境生态规划的理论和实践,规划和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环境美应当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第一,整体优化原则。从系统组成上来说,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美是由自然环境系统、经济环境系统和人文环境系统等子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而从地域上来说,它不但包括城市,而且还包括乡村,是城乡有机结合的整体。因此,在规划和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环境美过程中,必须从整体出发,对整个城乡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充分利用3S技术和系统方法理论,通盘考虑所有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把城市环境与整个区域的环境看做是一个有机整体,使城乡环境结构、格局和比例与区域自然特征和经济发展达到整体最优,使城乡一体化环境在生态、社会、经济和审美等四大方面的效益协调统一和最大化。

第二,时空深度、广度原则。在空间上,不但要考虑城市的乡村背景,而且还必须考虑城乡一体的规划区域外更加广阔的空间背景,使规划区与背景空间达到有机融合。在时间上,应当考虑城乡一体的规划区域较长的历史背景,包括生物地理史、人文历史和自然干扰状况;在规划和设计时,要考虑规划区对未来变化的灵活性。在进行环境规划时,只有综合考虑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因素,协调统一两者可能的利益冲突,才能够实现可持续的城乡一体化环境美的建设。

第三,异质性与多样性原则。异质性是城乡一体化环境美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异质性的维持和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环境美规划与建设的重要原则。环境多样性是衡量环境中嵌块体复杂性的重要指标,它包括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多样性对城乡一体化环境美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环境美规划与建设的准则,又是环境美管理的优良结果。在城乡一体化环境美规划与建设中,要将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和人文因素通盘考虑,通过多样化的环境配置,提高环境的异质性,实现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城乡一体化的异质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第四,环境针对性原则。环境如人,其异如面。每个环境都有与其他环境不同的个体特征,这些个体特征的差异又反映在环境的结构与功能上。进行城乡一体化环境美规划和建设要因地制宜,体现当地环境的特征,这也是地理学上地域差异规律的客观要求。因此,进行城乡一体化环境美的规划与建设,要针对某一地区特定的乡村和城市的具体环境,不同地区的环境有不同的结构、格局和生态过程特点,应选取不同的分析指标,采用不同的规划和建设方法,合理配置植物种类,构建立体、多彩、多层次的城乡一体的绿色环境。

第五,环境结构与功能“人本化”原则。由于城乡一体化环境美的设计和建设主体以及审美主体都是人,即它既是由人建的,又是为人建的,因此在环境美的设计与建设中,要充分考虑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等各种需要,秉承“人本化”原则。既要维护自然生态功能和过程,又要维护人们的身心健康。合理安排城乡一体的空间结构,组织和谐一致的土地利用,取消功能混杂、相互干扰的非人性化布局,努力提供方便舒适、多种多样和各具特色的工作和生活场所,从而使居住环境、生活质量、城乡文化相互促进。

第六,尺度原则。城乡一体化的环境结构由许多环境单元要素构成,要规划和建设美丽的城乡一体化环境,必须合理规划各个单元斑块,注意各个单元要素在环境结构中的尺度问题。这种尺度具体表现为城乡生态绿地的规模、城乡连接地区破碎化、连接性环境廊道的隔离性尺度等。将这些尺度敏感地区进行详细分析,就其合理的尺度规模进行界定,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管理措施,这将对在城乡一体化环境美的规划和建设中充分发挥这些地区的尺度特性,实现城乡各环境单元的相互协调大有裨益。

第七,自然环境优先原则。根据环境生态学原理进行城乡一体化的环境美规划和建设,必须首先注重对水源地和重要的城乡森林绿地等自然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对环境敏感区要加以格外的保护;必须把人类对自然的介入约束在环境容量之内,保证生态系统物流和能流的基本通道的通畅;对不得不破坏的自然环境应当加以补偿或修复;对原始自然保留的遗迹要实行绝对的保护,因为当今地球上真正原始的自然环境几乎破坏殆尽,保留下来的已经极为稀少,但它们却有着极为珍贵的生态、科研、人文等方面的价值。因此,在进行城乡一体化环境美的规划和建设时,应当优先保护自然环境。

第八,生态关系协调、循环、再生与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城乡一体化的环境美规划和建设,必须注重环境容量与可持续发展,注重规划人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环境利用的人为结构与自然结构以及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应当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立足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强调利用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再生功能,构建城乡一体的园林绿地系统。在环境规划和建设中,只有充分考虑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协调,达到生态、社会、经济和审美四大效益的协调统一,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创造出真正的城乡一体化的美好环境。

第九,经济与高效原则。应注重按照生态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美的规律,用最少的人工(资金)投入来自由自觉地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系统,满足人类身心再生功能。要通过建设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消除无计划、无组织、自发地占用土地的状态,对有限的城乡用地进行统一管理和集约化经营,保护集中的农田斑块和其他斑块,控制建筑斑块盲目扩张,完善自然生态过程,提高各种效益。

第十,综合性原则。环境是自然与文化的载体,其结构异常复杂。要进行城乡一体化环境美的规划和建设,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环境的起源、现状和变化机制。而对它们的分析不是某个单一的学科就能解决的,也不是单凭某一位专业人员就能完全理解并对其内在的复杂关系作出合理的决策的,而是需要多学科之间的密切合作。而且,城乡一体化环境美的规划和建设是对城乡环境进行有目的的合理调整,除了环境本身的自然属性之外,还必然要涉及社会、经济以及人类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等。因此,城乡一体化环境美的规划和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必须在全面综合分析环境的各种自然条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战略和人口等问题。①

三、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美建设的总体目标

一是规划科学。在规划中,要大力遵循城乡一体化战略,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要科学划分生活居住区、公建服务区、经济发展区等区域,合理配置各类基础设施;要突出文化内涵,反映区域特色,体现城乡特点,努力实现山水、田园、民居、道路、绿化、建筑风格的和谐统一;以城乡一体化为统揽,以配套政策措施为保障,高质量、高标准完成项目工程,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二是经济发展。要把发展生态经济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探索城乡生态经济的发展道路。要进一步重视经济发展过程中耕地锐减、能源短缺、水资源紧张等问题,坚持走集约型效益农业、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各类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力培育壮大制造业、生态农业、旅游业,并形成一批强势企业和知名品牌产品,构建特色鲜明的城乡一体化经济体系。要逐步建立生态产业模式,大力倡导绿色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确保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三是设施配套。要以城乡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等“五通”和城乡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等“五化”为基本标准,以构建和改善城乡一体化周边环境、区内环境和家居环境为主要内容,加强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要积极修建城乡一体的交通道路,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交通网络。要从满足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出发,逐步建立和完善以“五个一”为重点的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即建设一个文化室、一个运动场所、一个宣传阅报栏、一个村民学校、一个绿化休闲公园,为广大城乡居民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提供基本条件。

四是环境优美。要加大区域资源整合力度,努力打造城乡一体化的政策体制和生产要素流动机制,按照“资源优势共享、基础设施共建、产业优势共创、生态环境共保”的思路,按照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和城乡一体化环境规划,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兴建绿色家园,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着力改善城乡硬环境,塑造“洁美新”形象的同时,注重深化和拓展内涵,打造“人文、平安、信用、效率”的城乡一体化环境;不断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推动城乡一体化环境美建设。这样才能构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的现代城乡一体化优美环境。

五是风尚良好。要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城乡居民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水平、市场意识和法制观念;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坚持抓好创评文明户活动,大力推进城乡居民教育工程,深入持久地开展“三讲一树”活动,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道德风气;广泛开展生态环保教育,运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宣传各类环保知识,教育和鼓励群众自觉参与生态环保行动,培养城乡居民的良好风尚。

上一篇关注孤寡老人

下一篇当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