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课程范例6篇

国际课程

国际课程范文1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寻求专业课程体系的最优组合或最优结构,是深化高等院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关键。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倾向:

一种是沿袭传统的高等教育观,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体系。该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线,强调打牢基础理论知识,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理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朝国际经贸专业理论研究型的方向发展。按照这一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低,难以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岗位的实际需要。另一种是在国外职业培训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该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以特定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门技能为中心,以该专门技能所需的实用知识为基础,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可见,无论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学科中心型”课程体系,还是重实践、轻理论、重专业知识、轻关联知识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都存在局限。那么,究竟应当怎样去优化现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呢?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必须先弄清专业课程体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2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依据

美国芝加哥大学泰勒教授曾经指出:“课程选择决定于目标设定”。这就是说,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我们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国际经贸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政策与法规,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洞察国际市场趋势随机应变的能力、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驾驭市场的能力,适应外经贸行业岗位群工作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③那么,我们究竟应当怎样根据这一培养目标,设计出切实可行的专业课程体系呢?让我们转向该专业培养目标的决定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不仅会通过它所决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来影响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而且最终会直接影响该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

首先,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外贸行业岗位群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对准岗位设课程”是部分高校在专业课程设计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一。然而,必须注意的是:不能仅仅局限于某种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而要关注整个行业岗位群或职业群所需的各个方面知识技能。为此,我们考察了三百多家进出口企业的外贸岗位对知识技能的实际需求,最后将外贸岗位群实际工作所需的能力确定为国际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理论、WTO规则、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与法规、进出口业务流程、外贸合同商订等共14种专业知识技能模块。但是,这些知识技能的有效运用将需要强有力的基础知识技能和关联知识技能作为支撑。同时,几乎所有的外贸企业都希望高校国际经贸专业的教育教学能与外贸岗位对接,培养出实践能力强,能独立胜任外贸岗位工作,实现零距离上岗的毕业生。约有83%的用人单位把就业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摆在了首要位置,还有二分之一的单位对该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说明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外语知识能力培养极为重要。因此,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体系,不仅应包括外贸岗位群直接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且应当寻求与此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教育等课程的支撑。

其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学生就业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我们对对1400多名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91.3%的学生认为他(她)们来高校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以便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专业课程的设计与优化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要教给学生就业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不仅职业岗位体系由于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演化为一个动态系统,而且就业者受利益驱动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常使其就业经常变更。美国人口普查的数字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5年内有37%的社会成员改变职业,而不是简单地调换工作岗位。美国劳工部最近的研究预测表明,20岁的青年人在今后一生的工作时间内,职业的变换将会达到6—7次之多。就业的经常变动也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专业及其课程的选择,这就向专业课程结构与内容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课程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初次就业(职业入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且要关注明日择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不仅应使学生在受教育后获得就业准备,而且应获得边工作、边继续学习,甚至向更高层次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与能力,以增强学生对岗位变化和职业转换的适应性以及接受继续教育的可能性。基于这些考虑,适当扩展该专业学生的语言、写作、数理、心理等基础学科知识技能和金融、投资、会计、管理等关联知识技能的教育将十分必要。

再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的速度愈来愈快,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愈来愈短,并且呈现技术走向综合化、精确化等特征。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应用必定会直接影响社会职业岗位的变迁。工作现场技术的持续更新会不断地促使传统低技术岗位的消亡,高新技术岗位的增加。而技术发展的综合化与精确化特征又必然促使职业知识技术含量普遍上升,要求技术型人才具有综合应用能力。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国际贸易的方式方法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外贸岗位技能的变化,如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然促使外贸单证无纸化,外贸经营网络化,外贸管理信息化,从而导致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得外贸岗位实践能力的形成日益需要相关理论知识的支撑,尤其是高技能岗位的实践能力是建立在高技能理论基础上的。因此,课程设置上必须强调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已经跨入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第三产业持续迅速发展(第一产业逐步下降,第二产业的缓慢增长或停滞不前),并逐步取代工业的地位而成为现代社会的产业中心。商业、贸易、金融、证券、保险、旅游、房地产和咨询等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不仅会引起该产业就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如2001年以来美国纽约的全部就业者中,90%从事第三产业,而且会引起该产业内各行业间以及行业内就业结构的迅速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对职业岗位结构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变化会使得社会的某些职业岗位大批地消失,又会有大批新的职业岗位增加。如美国近5年有7000多个职业岗位消失了,但又新增了8000多个职业岗位。

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社会迅速发展、并逐步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第三产业持续稳步上升。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贸易迅速发展,200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已达21,738亿美元(超过了日本和韩国的总和),居全球第三位。2007年的中国出口总额为12,180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8.98%),同比增加19.5%,首次超过美国的11,630亿美元,仅次于德国,上升为世界第二位。这标志我国对外贸易已迈上新的台阶。与此同时,我国外贸行业的岗位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岗位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外向型生产企业进出口自营化,外贸岗位群出现了综合化与细分化双重趋势。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业务量不大,设岗较少,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大型企业由于业务量大,部门分解较细,设岗较多,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过硬的专门操作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结构与内容设计符合各类企业的多重需要。

3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思路

根据上述三种需要,结合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特点及相关课程的内在联系,我们构建了“一根主线、”“两个强调、”“三个突破”、“四个加强”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方案。所谓“一根主线、”就是以国际经贸的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为主体,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两个强调”:一是强调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和专业知识技能三大课程模块的结构必须优化,打通三大课程模块的内在联系,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课程应以语言、写作、数理、计算机和哲学等基础知识技能为重点,基础应用知识技能课程应适当加强,特别是应加强外语能力的培养;关联知识技能课程应以金融、投资、会计、管理等关联知识技能的教育为重点,并应当适度拓宽其口径,应选择关联性、针对性与应用性较强的,淘汰较弱的;专业知识技能课程的口径不宜过窄,应针对外贸业务岗位群而不应针对某种外贸岗位设置,经济学、贸易学和计量学等专业基础必须夯实,专业应用知识技能课程口径可适当放宽,并增设一些选修课,以拓展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择业机会;二是强调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必须紧密结合起来,突出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把职业道德、态度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实践技能的课程设置之中,把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合在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之中,使学生的德、智、能、体、美全面协调发展,成为合格的国际贸易高级应用型人才。“三个突破”:一是突破“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课程观,树立厚基础、重实践的新型课程观。在国际经贸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是专业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二是突破“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育观,树立既重知识传授又重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教育观;三是突破理论知识课程与实践知识课程相互分割的教学观,树立两者相互融合的教学观,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协同培养。

根据上述课程体系的优化方案,我们对原课程体系进行了科学的整合取舍。在公共基础课程中,我们适当提高了英语、数学、计算机应用和哲学的授课学时;在关联课程中,舍弃了《产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课程,增设了《投资理论与实务》,并把《会计学》、《管理学》、《企业管理学》和《金融学》等课程重构为《会计原理与实务》、《管理知识与实务》和《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在专业基础课程中,我们对《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与《国际贸易学》中的交叉重复的内容进行取舍整合,避免了教学中的简单重复,并把《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整合到《国际贸易学》中,将《WTO概论》重构为《WTO规则及其应用》,增设了《国际贸易前沿问题》(含前沿理论、前沿政策和前沿实践)和《反倾销知识》等课程,以支撑该专业学生把握国际贸易前沿动态和应对反倾销的实际需要;在专业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中,我们增设了《商品学》、《商务心理学》、《社交礼仪学》、《国际经贸地理》、《经贸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增加了《通关实务》、《外贸单证操作》、《国际物流与保险》、《国际电子商务》、《国际市场营销》、《商务英语》等必修课程的授课学时;在选修课中,我们增设了《中外文化比较》、《美术欣赏》、《音乐欣赏》等人文知识课程和《创新方法论》、《创业理论与实践》等创新创业素质课程。在此基础上,精心构建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体,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为两翼,职业道德、态度教育贯穿全程,基础、关联和专业三大课程结构优化,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国际贸易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全新整合课程体系(参见图1)。同以往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比较,该整合课程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整合课程体系设有基础、关联和专门三个必修课程模块,三个模块之间的课时(学分)结构由原来的4∶3∶3优化为3.6∶3.1∶3.3。每个模块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它与其它模块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互动发展的,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体现在各个模块之中;

(2)整合课程体系不是针对国际贸易业务的某个具体职业岗位,而是面向国际贸易这个专门的行业岗位群,课程的导向具有更宽泛的就业范围;

(3)整合课程体系设有理论知识课程、应用知识课程、实践技能课程三个不同层次的课程,各层次之间的课时(学分)结构由原来的5∶4∶1优化为4∶3∶3,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渐次提高各种能力;

国际课程范文2

一、国际结算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难点

(一)教师难以适应

首先,教师没有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动力。因为学校内部的分配制度以及管理体制缺乏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许多教师在教育方法的改革方面没有积极性和热情,他们没有对传统教学手段、方法和内容进行思考和重新审视。许多教师不愿意在教学改革方面投入过多的精力,相应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比较陈旧。其次,教师自身教学能力不足。一些教师由于实践经验不足,对国际结算业务上的实际操作知识知之甚少,只单纯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等,使得自身的统筹设计与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不足。也正是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难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1]。

(二)学生难以适应

国际结算课程,涉及到了金融、法律及保险等方面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难以为学生创建出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这样也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加上学生自身知识上的不足,造成学生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对相关知识也没有完全掌握,这样也就降低了培养的效果[2]。

二、在国际结算课程教学中培养应用能力的对策

(一)提升操作和实践能力

教师在开展理论知识学习以后,国际结算课程教学比较注重培养应用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作为国际贸易以及国际金融专业中必须要涉及到的课程,其知识点也比较广泛。因此,在实际中就要借助实践操作来提高应用能力,包括两方面:第一,让教师走出去,并且进入到企业中进行操作、参观和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第二,邀请具有丰富企业经验的外贸业务员,对学生和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提升他们的实践水平。这一环节不仅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之一,具有操作广泛的特点,相应的也就使得操作上具备了一定的难度,如果掌握好这一操作技术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专业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实践与操作难度,所以,学校方面就要上好培训课,让学生可以参与到实习中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二)提高在实际中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好理论知识,只有真正理解理论知识,才能在实际中灵活运用。如果连教材上的知识都难以理解,那么也就难以掌握其内在的含义,不能有效地运用到实际中去。因此,在实际中、学生要掌握好理论知识,分析其中的重点。教师也要做好全面的讲解工作,完善课程设置,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只有让学生有效掌握理论知识,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奠定基础[3]。理论知识是实践操作的前提和重要基础,理解和记忆理论知识的过程,需要灵活结合当前的操作时间,充分联系理论和实践,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促进自身实践水平的提升。

(三)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首先,可以借助案例教学法来进行教学。通过开展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识,从而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因此,教师在设计案例的过程中,就要与国际惯例进行融合,围绕相关的条款来进行设计,同时还要针对容易出现的问题来进行设计,保证可以实现规范操作与分析方法上的结合,帮助学生掌握好国际结算业务的实际内容。其次,可以采取模拟教学法。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营造出模拟的情境,帮助学生结合所设定的条件来采取相应的经济行为,然后组织学生对这种行为进行分析与观察。第一,借助模拟教学软件来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实现业务的操作。第二,建立出有形的实验室,通过为学生创建出模拟的训练场所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其中,通过印制相关的数据等来组织学生进行操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结语

国际结算课程教学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做好分析工作,引导学生加强各方面的学习,同时还要为学生创建出相应的平台,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促进其实现更好的发展。

作者:李全中 单位: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贾先文.浅谈国际结算课程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118-119.

国际课程范文3

国际化理解课程实施途径

学校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基本策略,以整合的方式不断向学生渗透国际理解课程内容。近三年来,六年级通过国际理解课程走出去的学生超过50%,且呈递增趋势。清华附小“走出去”开展国际理解课程,全程有教育,总结起来有如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师生一起编写出行手册――乐学单

随行师生组成团队后,师生一起编写出行手册。学生、家长拿到手册,出国方面的问题都能找到答案。

2.旅途中有辅导,时时有教育

经过不断的探索,学校渐渐总结出学生不同阶段的问题,如信息的补充、同伴的支持、什么时候最需要老师的干预和指导等。

在整个行程中,教师会根据不同阶段进行不同形式的教育。学生“走出去”体验异域的文化是教育,在老师团队陪伴中,学生离开父母,独立面对出行也是一项无法替代的体验式教育和人格自我教育的过程。

在出行的全程中,教师会和学生们在一起探讨收获,督促学生互相交流,迅速记下所行收获,利用空暇时间阅读书籍,翻阅资料,与学生一起探讨教育与人生,这也是教育的一部分,而且比课堂来得更真实。在此过程中,同伴之间相互砥砺,不断走向自立。

3.“1+1”主题学习与交流

在国外游学的国际理解课程中,教师每天都设计主题活动,并开展每天一小时的互动交流。例如:走遍华盛顿了解重要历史人物:华盛顿、杰斐逊、林肯、马丁・路德・金。我们设计“走进美国名人”的主题活动,办主题展。活动中,学生们用英文和中文介绍今天了解到的美国重大历史事件及人物简介。

4.内容课程化、系列化

清华附小在实施国际理解课程中,将课堂中的预学、延学、共学和乐学单应用到国际理解课程中,安排3个课时分别进行:学生自主搜集课程资料,小组交流分享;外方指导,编辑成册的乐学单;学生带着疑问和准备出发。

同时,我们还开展“三个一”体验活动,即一次购物体验、一次小记者采访、一次清华风物介绍。所谓“三个一”,并不是只有三次,比如到了图书馆,我们会让学生亲自购书;到了美国大学,我们会让学生主动向大学进行一次自我介绍。设计这样“三个一”活动的初衷在于:提供真实语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锻炼自信,挑战自我,让学生更加自信地面对国际化挑战;体验作为清华人和中国人的朴素自豪感,站在世界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国家。

国际理解课程实施效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的教育除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外,也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全球视野的培养,这是我们附小教师身上的责任,也是我国教育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的必然要求。

1.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通过“走出去”的国际理解课程,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刚开始,学生之间不熟悉,但是经过慢慢的磨合,我们这个团队也越来越成熟。

2.形成观察与记录的习惯

每天回来,教师要求学生记日记,让学生学会整理、记录,第二天师生分享、总结。

3.形成了一些意识

学生通过国际理解课程的学习,形成了一些很好的意识,如排队(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剩饭、公共场合轻声慢步、有人讲话马上停止自己的议论、住在美国家庭如何快速与家庭融合,等等。

展望与思考

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自由并不意味着随意、散漫。国外秩序、制度更加严格。自由只是思想的驰骋,往往言教多而效果差。

师生在游学后的感想中写道:“我对美国小学生的印象就是特别有个性,特别开放。本以为他们的课堂会杂乱无章,边玩边上课。没想到,他们的课堂虽然开放但是不散漫,课堂秩序井井有条。讨论时热火朝天,听讲时异常专注,眼睛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老师。他们也采取小组合作制,配合得非常好。”

国际课程范文4

国际投资学是国际经济学和投资学的交叉学科,伴随着国际投资理论与各国国际投资实践的不断深入而发展和完善,国际投资学已具有了专业特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逐步成为类似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那样的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

拥有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商务等专业的院校,诸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以及一些商学院等高等学校,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后开设了国际投资学这门新兴课程。但是,由于其发展历史比较短,国际投资学的内容与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成熟和完善。

二、国际贸易专业国际投资学课程设置的现状

目前,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院校包括财经类、综合类乃至有些工科院校等多所大学在内。培养目的基本上是有较高的国际贸易理论水平和实务知识,能从事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方面的实际工作和科研教学的专门人才。

典型的如对外经贸大学,其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目标描述为:“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化经营技能的专业人才,培养学生从事国际贸易及国际化经营管理活动、相关政策研宄所需的基本技能。”为此,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跨国公司、电子商务、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营销学、国际商法、西方经济学原理、国际投资学、计量经济学等。

再比如上海财经大学,其国际贸易专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该学校的国际贸易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深厚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研宄能力,熟练应用外语,从事国际贸易理论研宄和进出口业务管理及开展国际商务活动的专门人才。国际贸易专业所学课程主要有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结算、国际保险、国际经济学、世界经济、世界贸易组织、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等专业课程。其他一些学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也大致相同。

可以看出,这些学校的国际贸易专业的主要课程必定会设置国际投资学。同时另一问题却出现了,即一般的国际贸易专业中也会设置跨国公司这门课程。一般情况下,国内对国际投资学的教材安排都以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两部分,其中以国际直接投资为主,而国际直接投资的内容则是以跨国公司为主要探讨对象,显然,同时开设国际投资学与跨国公司在教学中会出现重复讲授。如何一方面达到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两门课程间的内容冲突,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三、国际贸易专业国际投资学课程设置及课程建设的方法探讨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就国际投资学目前的课程特点以及与跨国公司课程之间的冲突,可考虑以下解决方法:

1.明确国际贸易专业国际投资学的课程内容

国际投资学是一门兼顾理论与实务的应用经济学课程,授课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激发学生对国际投资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全面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具备实践操作的能力。目前中国的国际投资学课程内容来自于西方的国际投资学,但实际上,西方国际投资理论目前仍有众多流派,时至今日尚未建立起完整的西方国际投资学学科体系。长期以来,国际投资学的有关内容包括在相关的学科之中,宏观部分的内容可以在国际经济学、世界经济、国际金融等学科中见到,微观部分的内容可以在国际商务、国际企业管理等学科中有所反映。在我国,国际投资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地位的确立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国内一些财经院校相继开设了《国际投资学》课程,后来陆续出版了以“国际投资学”命名的教材。最初的教材内容主要是介绍与借鉴西方经济学中有关国际投资的理论,以后逐渐将国际投资理论与我国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实践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的国际投资战略方法。

针对以上情况,对于国际贸易专业,为避免与跨国公司课程的冲突,在教学实践中,国际投资学的主要内容宜选择以间接投资为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国际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包括国际投资的概念、方式和作用,国际投资现状和发展,当代国际投资间接理论中具有较有影响力的各种流派;

(2)国际投资实务,主要介绍国际投票投资、国际债券投资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的国际投资的概念及其具体形式,以及作为国际投资载体的跨国银行、跨国投资银行的运行机制;

(3)新兴的国际投资方式;

(4)各国国际投资实践,实证考察和研宄中国和其他国家参与国际间接投资活动的背景、形式、条件。

2.强调国际贸易专业国际投资学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由于国际贸易专业国际投资学教学内容上的选择,使得国际投资必须在教学方式上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外,还应注重案例教学和模拟实验教学相结合。

(1)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我国高校国际投资学传统教学方式一直是通过传授理论知识来讲授,90年代中期以来开始注重运用案例。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将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典型案例提供给学生,以供其分析、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释现实问题,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且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通过案例教学将知识的传授与知识的分析运用有机结合起来,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针对国际贸易专业国际投资学的特点,在实际运用案例教学中,一要解决信息来源问题,国际投资与国际经济的其他活动方式一样瞬息万变,如在教学中使用《华尔街日报》《路透社商务资讯》《华南早报》和《世界投资报告》等报纸,以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作为教师作为课堂主要补充参考资料,使用这些资料来源的“即时”数据等活生生的案例,就会使课程更加紧密地联系企业参与国际投资活动的实际,提高课程的实用性;二要注意案例信息要紧扣教学大纲及国际贸易专业的方向,使案例和信息有较强的真实性、针对性和典型性,使案例既可以作为讲课用,又可以作为提问题用,也可以作为讨论用,还可以作为考试用。

(2)模拟实验教学的运用。实验教学在国际投资的教学中同样尤其重要,模拟实验教学可以利用实验室教学,模拟证券投资实战环境,采用实证分析教学,将国际证券投资分析理论与证券市场的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风险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具体操作上利用证券行情接收系统适时接收沪、深证券交易所行情,演示大盘和个股行情走势,利用证券实时分析系统演示主要技术指标,结合典型图形讲解技术指标的运用,利用虚拟资金和虚拟撮合实现从交易、结算、风险管理全过程的操作模拟股票交易系统。

3.强调国际贸易专业国际投资学教学手段上的多样化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地采取多种授课手段,特别是多媒体课件以及网络辅助课程的配套运用。

(1)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对国际投资课程设计多媒体课件,应本着设计的实用性、讲解的生动性、学习的高效性和互动性的原则,同时,由于该课程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选修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有所侧重,因此,既要兼顾作为国际贸易专业大四学生已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实际,又要体现国际投资的实用性和前沿性。

多媒体课件中,加入学科发展前沿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加入最新的国际投资的案例分析,以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的优化。教师在对所收集资料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中,除了使用文字说明外,还可以将理论知识用各种表格、图形和动画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基于课程还涉及很多实务类内容,通过一些反映国际投资领域重大事件的视频新闻短片和照片,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在讲解国际证券投资内容时,播放介绍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短片,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证券交易所现场,亲身感受到国际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

(2)网络辅助课程的运用。网络辅助课程是借助网络平台辅助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网络课程。通过该类课程的建设,可以实现教学资源和作业批改、辅导答疑、师生交流等主要教学活动网上运行。它利用校园网,使学生在课堂之外,还可以继续学习和深入交流,是作为课堂的延伸,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具。

国际课程范文5

关键词:高校 课程国际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1-0180-02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正努力与国际接轨,2012年我国的《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规划指出,到2015年,要大幅度增强教育的国际、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初步建成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和有影响的国际教育、培训中心。在此背景下,高校课程作为高校教育的载体,其国际化状况受到关注,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也取得一定进展。但是,距离国际化目标的实现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课程国际化仍旧存在诸多问题,急需进行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

一、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目标定位

高校课程国际化的目标定位决定了课程国际化的内容和形式选择。高校课程国际化是双向的,既包括引入国外先进课程资源,努力与国际教育接轨,也包括输出本国课程资源,扩大影响力以及吸引国际人才。各国在全球化冲击下根据自身水平、特点制定不同目标。通常而言,因经济技术以及教育水平差异,欧美地区多为课程资源输出国,亚洲地区多为课程资源引进国。

对于欧美等教育发达国家而言,通过语言学习、国际问题教育等课程让本国学生走向国际化,其课程的国际化更加注重的是课程内容和形式的输出。一方面吸引世界各国优秀人才,打造国际优秀人才集中营,为其国发展效力;另一方面,依靠教育资源优势吸引世界各国学生到来,赚取教育红利,促进其经济增长。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顶级学府以网络公开课形式传播先进知识,其目的也在于展示其教育水平,吸引更多人才,形成良性循环。

我国教育改革起步晚,与国际接轨程度低,尚不属于教育资源优势国,在2016年全球大学排行榜中我国学校在前100名中仅有3所入围,且前20名中美国高校占16所,英国占3所,加拿大占1所,中国没有学校入围。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过程中,一是应当注意课程资源的输出,提高我国高校国际地位,二是应当将目标定位在通过课程资源引进,努力追赶国际水平,与国际接轨,培养具有国际交流能力、国际问题敏感度以及全球问题参与解决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因此,现阶段课程的设置应围绕把本国人才向国际化方向培养,侧重在课程国际化内容的引入以及课程形式的国际化调整。

二、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发展不容乐观

高校课程国际化是影响人才国际化培养的首要因素,我国虽然已经重视高校课程国际化问题,但其发展不容乐观,很多高校课程的国际化仍然仅仅停留在增加几门全球通史类课程上,在课程内容与课程形式方面都未能将国际化目标实现真正落到实处。

1.国际化课程设置未成体系

我国高校国际化课程比重低,课程门类少,培养的人才缺乏国际化视野。国际化课程是指旨在培养学生适应国际化和多元化社会环境的生存能力的课程,通常包括开设专业相关国际延伸课程、区域研究课程、国际主题课程、不受国界限制的全球性危机课程等。当前,我国高校国际化课程开设数量少,且未成体系,多开设了解性的专业相关国际延伸课程以及国际主题课程,对于区域研究以及全球性危机等具有现实意义的课程则很少涉及。在我国985高校中,除了西北工业大学有专门谈到其开设了67门校级国际化课程,中山大学设置了“全球视野”大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体系外,其他高校对专门的国际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较少涉及[1]。985高校是国家重点高校,集中了我国高等教育优势资源,在国内处于教育一线水平,这些学校的国际化课程设置情况并不理想。相比之下,世界公认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顶尖学府国际课程开设均占很高比例,如哈佛大学开设1300门国际课程,占总课程门数的55%;哥伦比亚大学开设1300门国际课程,占总课程门数的53%;耶鲁大学开设1500门国际化课程,占总课程门数的50%[2]。并且在这些课程中具有国际现实意义的课程占比很高。如此巨大的反差反映出在高校课程国际化改革中从数量和种类上我国高校都缺乏国际化课程的开设。

2.语言类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

专业英语不受重视,缺乏针对性语言训练。我国高校的语言课程大多停留在低年级时开设“大学综合英语”一类基础类课程,课程内容实用性不强,语言训练十分有限。据调查,重点高校中平均每校有外语类课程273门,占开设课程总数的9.3%,平均每校使用全外语授课的课程72门,占其课程总数的2.5%,使用全外语授课的学科专业数为平均每校10个,占专业设置总数的7.4%,除复旦大学和清华大学外,其余高校的全英语课程建设似乎都处于起步试行阶段,数量很少[3]。这些数据在包含非英语外语的情况下都显得十分单薄,可以推断,英语课程的数量更是极少。语言是国际交流的基本前提,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熟练使用英语是成为国际化人才的必备条件,特别是在所研究的专业领域,研读英文原文文献、用英文进行专业问题讨论都是学生基本且必要的国际化能力,而在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中,实用性、专业性的英语课程还存在较严重的短缺。

3.课程授课形式与国际脱轨

课程以理论灌输为主,不符合国际高校主流课程形式。国际高校主流课程形式以师生互动为主,注重培养主动思考、合作讨论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我国高校课程授课仍然停留在高中应试教育课程形式水平,把课前应做好的基础知识学习以及相关资料搜集放到课堂上由老师灌输,学生不费精力地被动接受现成知识,没有思考过程,情景教学、案例分析等互动式教学没有全面开展。信息单项传递的枯燥,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同时也失去独立探索、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课程授课形式对于思维方式、主动探究能力等有重要影响,课程授课形式与国际高校主流形式的脱轨会使课程国际化的目标难以实现。

4.暑期国际课程流于形式

我国高校与合作国际高校对接不畅,国际暑期课程流于形式。国际暑期学校课程形式本意是让本国学子有机会直接接触国外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国外开设的暑期课程有不同分类,有的主要是基础文化了解,有的则有一定难度需要专业知识背景,但我国许多高校在参与国际暑期学校课程时并没有加以区分,很多情况下所筛选的学生水平与所参加课程并不匹配。国际暑期学校是全英文授课,且课堂活跃互动频繁,不仅仅对外语读写要求高,同时对听说也有较高要求,通常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难以达到要求,但同时,由于课程时间较短,国际暑期学校所提供课程、活动通常是基础科普性内容,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并不适用。语言能力限制低年级学生,课程内容又限制高年级学生,加之国际暑期学校多为自费项目,路程及住宿、课程费用已经在3到5万人民币之间,经费问题让参与人数受限。国际暑期学校更多地成为学生出国休闲游玩项目,虽然有助于了解国外文化,但对于专业的国际化并没有太大帮助,依靠此种课程形式推进课程国际化的初衷被大打折扣。

三、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现实障碍因素

高校课程国际化是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和保障下,在高校平台,依靠师资力来完成。国家政策是高校课程国际化建设的指向标,而高校对课程国际化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决定着高校是否会真正采取措施落实课程国际化。除此之外,作为高校课程国际化具体操作主体的师资更是直接影响课程国际化程度。高校课程国际化的障碍因素具体表现为:

1.可操作性的政策保障缺失

目前我国高校课程的国际化主要在国家教育国际化战略与政策的引导下展开,国家的战略目标定位以及政策的可操作性是高校课程国际化实施的导向和保障。虽然在全球化时代浪潮影响下,我国已经意识到教育也要与国际接轨,并在一些法律、规划中提到国际化问题,但我国并没有出台专门针对教育国际化方面的国家战略,而是将这一内容零散地分布在了整体教育改革的规划和政策文件中,缺乏完整、系统的目标体系,造成高校课程国际化推进停留在无序发展状态上。除此之外,我国现有教育政策文件缺乏可操作性,虽然很多文件中都明确提出要培养国际化人才,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但仅仅是提出了“国际化”这一概念,且文件大多强调推动教育国际合作、互动,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但对于怎么样实现高校教育国际化没有提供具体策略,特别是针对高校课程国际化的相关政策法规十分匮乏。没有成文的明确的战略体系,没有可操作性的政策保障,使得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改革方向不明确,影响整体国际化进程。

2.高校国际化教育理念不足

高校管理人员是高校课程设置的决定者,其对课程国际化的认识和理解决定了高校课程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当前我国高校对课程国际化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意识不到课程国际化是当前全球化时代不可逆转的要求,所以通常只是被动地为了响应国家对高校国际化的要求,增加几门国际知识普及型课程,开设一些双语课程或不加以认真筛选对接地参与国际暑期合作课程项目等,没有实质推进国际化;另一方面是对课程国际化方式认识有限,忽视课程授课形式,导致课程国际化水平无法提高,成为空架子。

3.国际化师资力量有限

教师是高校课程国际化最终的推进和实施者,其知识能力水平以及教学能力水平对于课程内容的国际化以及课程形式的国际化有最直接的影响。许多研究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教师在国际化中的参与能力在被调查大学课程国际化影响因素中名列前茅。通常没有亲身体验、没有接触过不同文化的教师会缺乏对国际化的理解,难以培养出国际化的学生。一项基于上海27所高校的研究表明,海外研修对于教师的英文授课能力、涉外课程形式的转变均成正相关关系[4]。但是我国有能力开设双语、全外语授课的教师人数有限,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够就国际现实问题开设课程的教师更是匮乏。高校在解决这一问题过程中通常选择派出访问学者的形式,而访问学者由于交流时间短,难以形成深入的国际化认知,在向课程转化过程中缺乏国际化的系统性,导致我国高校师资国际化水平有限,直接制约了课程国际化的推进。

四、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发展策略

高校课程国际化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毋庸置疑,国家宏观的政策背景、高校的课程设置理念以及师资力量都起着重要作用。推进高校课程国际化,必须要提供前提保障。

1.完善战略目标导向,提供政策制度保障

国家战略目标的明确是高校课程国际化的实施方向,我国需要尽快形成战略目标体系,按阶段、分层次细化战略目标,并形成专门的法律法规或政策文件。美国坐拥全球三分之二的国际顶尖高校,这主要得益于其高校教育国际化的政策推动和保障,特别是2012年美国教育部专门出台政策文件明确了国际教育的战略目标体系,强大的国家政策支持环境使其高校课程国际化飞速发展。一方面我国应当确立长远战略目标:传播优势课程内容及形式,服务国际教育;另一方面又要立足当前确立目标定位:努力实现高校课程与国际接轨。在宏观目标指导下,根据高校课程国际化涉及的课程内容、形式等要素,明确高校课程的国际化方向,在具体操作实施过程中要有依据、有抓手、有评价标准。

2.提高课程国际化认识,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

高校应当发挥自主意识,认识到高校向国际化方向发展是当前的时代要求,为了学校的发展必须进行课程国际化改革。不接受国际先进知识、不参与国际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是难以培养出适应世界发展状况的人才。

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注重对国际化人才的吸引,增加留学归国人才比例,另一方面,不能仅停留在国际人才比例这一数字上,要加强学校师资的国际化素养,鼓励教师参与海外研修,将高校的课程国际化发展与教师专业相结合,并将国际化细化为如外语授课能力、国际课程开设门数等指标作为教师绩效考核标准之一,充分调动教师主动向国际化发展的积极性。教师本身的国际化水平是影响高校课程国际化过程的重要因素。同时还要完善教师海外研修项目体系,提供多种类型研修活动,并注意研修项目的延续性,培养一支国际化能力全面并且对国际化了解足够深入的教师队伍,将国际化的视野、知识和形式良好地融入到课程中去。

毋庸置疑,高校课程国际化是教育国际化改革的必然要求。目前课程的内容、形式与世界一流高校课程的国际化水平相差甚远,这不仅仅是课程设置问题,更重要的是需要国家政策环境的引导和支持。国家战略目标的不清晰、针对性政策方针的缺乏,使得高校课程国际化方向不够明确,操作落实缺乏依据标准;高校对课程国际化认识不足,使得高校在推行课程国际化中缺乏主动性;师资国际化水平不能满足需求,更是直接导致课程国际化质量不高。因此,在推进国际化进程中,需要国家和学校各层面给予环境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凡.我国“985”工程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国际化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3(5)

[2]高有华.美国大学国际化课程建设特点及启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

[3]程莹.中国重点高校国际化发展状况的数据调查与统计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4(8)

[4]刘春香,赵中健.从课程国际化视角看高校教师海外研修之成效[J].教师教育研究.2014(2)

[5]刘世清,陶媛. 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现状、问题与对策[J].世界教育信息.2013(20)

[6]汪霞.大学课程国际化中教师的参与[J].高等教育研究.2010(3)

[7]王若梅.解析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J].江苏高教.2011(2)

国际课程范文6

胡红洁 

(上海体育学院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上海  200438)

 

摘要: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课程国际化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我国体育院校肩负着为未来社会发展打造复合型、创新型体育人才的重任,应着眼于体育全球化背景,秉持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观,走课程国际化之路,以国际眼光制定课程目标、实施课程教育,使课程体系更切合学校专业发展的目标,更适合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也更符合国际化体育人才的市场需求。

关键词:体育院校;课程国际化;本科课程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以及文化多元化,导致世界范围内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非同以往。为打造一支知识面宽、适应性强、具有创新思维和全球意识的国际化人才队伍,发达国家积极推进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努力将跨国界、跨文化的观念整合到本国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之中。同样,肩负着为国家储备智力资源重任的我国高等院校,走教育国际化道路,既是知识经济时代给我们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更是高等教育寻求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制定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标,开展与国外高校的合作研究、师生交流以及联合办学等教育活动,推行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的国际化,并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等等。综观这些实践,高等教育国际化虽然是由一系列环节推动的过程,但其中的核心是课程国际化。因为教育国际化最终的落脚点是人才的培养,根据现代课程论的观点,课程学习始终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式,它对人才的知识结构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为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课程国际化是我国高校专业培养的必由之路,也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

“课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按狭义理解是一门具体的学科,而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遵循教育规律,在教师的指导下,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的各种活动,也是本文涉及的概念。何谓课程国际化?简而言之是指课程目标的国际意识、课程内容的国际视野以及课程设置的国际通行性;具体而言是高等院校“以所培养的人才能解决不同文化群体之间在交流合作和发展过程中遭遇到的障碍、隔阂和差异为宗旨,通过比较、分析、鉴别和筛选,将其他国家相关文化、社会、科技和管理方法等知识和经验融入本国高校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的过程。”①美国是最早开展课程国际化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不少大学分别以拉丁美洲、亚洲、非洲和中东问题为核心,开发了区域性研究课程,这些课程既是专攻国际专业学生的主修课程,也是主修其他专业的必修课程。②澳大利亚的课程国际化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普及,高校不仅提供多种类型的国际性课程,还在传统的课程中增加了许多外国知识和国际观点。③可见,西方国家实施课程国际化,一方面将国际知识和国际观点融入课程内容,使课程具有国际眼界,另一方面按人才的世界级标准重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在多元化环境下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二、体育院校课程国际化的动因分析

在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体育院校也在积极促进课程的变革,其动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化体育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中国竞技体育跨越式的进步,引来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但话题纷扰中,也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基于奖牌数量的体育大国并不等同于体育强国,体育强国首先是国民的身体素质强、体育运动的参与度强,其次是在此基础上竞技水平的强大,它是大众体育与精英体育的完美结合。因此,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应该顺应世界体育发展的潮流,既要培养具有国际气质的优秀运动员,也要倡导全民健身运动,为社会培养体育教育人员以及健康休闲指导人员。另外,中国的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相关行业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也是现实所需。而且,伴随着世界各国体育信息的高度交流,体育从业人员的跨文化交往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可见,未来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范围广、规格高而且日趋国际化,那么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体育院校课程教育的多元化、国际化乃是大势所趋。

2.中外体育交流与合作的内在需求

近年来,我国体育院校在办学方向、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和管理服务等方面始终与高等教育改革保持同步。于此同时,为使自身的办学水平不断上台阶,一些体育学院致力于寻求与海外同类院校的合作,互换学生交流,互派教师访学,并借助联合培养的方式搭建了中外体育院校不同教育体制之间的对话平台。但国际化办学离不开国际化课程的支撑,在国内外体育教育日益频繁的互动中,能否为此提供既具有全球共通性、又反映本民族文化特征的优秀教学资源已经成为当下体育院校亟待解决的课题,而且随着来华留学教育的快速发展,表现在课程设置和内容上的各种问题逐渐显现,成为课程国际化建设的另一只重要推手。

3.国内外体育教育机制的对比反思

教育国际化意味着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都应该置入世界体系的大环境中考察和评价,从而建立国际通用的制度规范和评价标准。与中国体育院校现行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相比,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体育专业覆盖面更广,涉及到与体育相关的各种专业,课程教育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密切相关且更具灵活性,注重学生知识体系中跨专业、跨学科的构成比例,基础知识广,专业口径宽,学生毕业去向范围很大,而且高度重视理论课的学习,以提高体育专业的学术地位,提升人才的培养规格。总之,通过近年来国内外体育教育的比较研究,发达国家在体育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发。

 

三、体育院校课程国际化的路径探讨

高校所培养学生的质量和水平如何,并不是以专业的优劣来衡量,而是取决于学了哪些课程,获得了怎样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对比国外高校既注重素质培养,又加强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国内体育院校仍有需要改进之处,学校的各个层面要加深对教育国际化的理解,真正推动和全面实施课程的国际化。为此,提出以下分析和建议:

1.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意识

教师在课程国际化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从教师与课程的关系看,是执行者,也是建设者;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是知识的引导者,也是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师与学校的关系看,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教学的研究者。教师的多重身份,决定了这支队伍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要从教育国际化的高度继续推进教师发展项目,鼓励和支持更多的教师通过外出进修学习或开展学术研究以及海外执教等方式,拓宽学科专业的国际视野,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思维方式,自觉地将国际化知识、经验和方法整合到课程的开发、设计、实施和评价中去。教师要学会使用在校学习的留学生资源,获得国际性的接触和体验,与研究生层次的留学生合作开展课题,让参与课程学习的留学生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我们还可以聘请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教师、专家与校内教师合作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本校教师教学水平的国际认可度。

2.加强拓宽基础的通识性教育

通识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化、经济、法律和科学等基础性知识的传授以及个性品质的训练和公民意识的陶冶。对此,清华大学前任校长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有精辟的阐述,他认为“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通识之用,不止润身而已,亦所以自通于人也。信如此论,则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也就是说大学阶段要以健全人格的塑造为先,培养人的道德情操、价值尺度,拓宽人的学科视野、知识眼界,提高人的思维品质和学识能力,在如此宽厚基础上的“专识”教育才是真正有效的。美国高等教育历来重视通识教育,在体育教育领域享有盛誉的美国春田学院(SPRINGFIELD COLLEGE),通识教育已经有百余年历史,学院面向不同专业的所有学生开设通识教育课程(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包括基本技能课程和跨学科领域课程两部分,前者有计算机应用和课程写作,后者主要有人文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跨文化研究、社会评价和体育教育,大约280多门课程,内容丰富,门类齐全。台湾体育运动大学更是将通识教育中心设为单独的教学单位,围绕全人教育目标,统筹规划该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学校还根据学生的职业兴趣,对应其应具备的能力,给出合理的选课建议。

相比较,我国体育院校开展的通识教育,虽然未冠以“通识”之名,呈现方式也有所不同,主要分布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环节,但类别、数量和内容上还有很大的、可以拓展的空间。而且大多数通识课程都采用“欣赏”、“赏析”的介绍方式,缺乏让学生通过“辨析”和“批判”内化吸收的手段,无益于学生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的提高。由于课程的实施缺少合理布局和制度上的约束,且课程评价不力,学生往往将其视作易混科目,教学效果有限。所以如何构建通识教育课程,是否采用本科第一学年分专业大类进行通识教育的方式值得思考。

3.确保课程内容的市场化需求

全球化和国际化让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紧密,因而对世界各种文明以及共性特点的了解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重要,而且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文化的交流,迫切需要具有国际间沟通和交往能力的体育人才。有鉴于此,学校的课程设置有必要增加诸如“世界问题”、“国际体育研究”、“体育公共关系”“亚洲体育史”等国际性或区域性的课程,并作为必修的通识课程。其次,要将就业能力的培养落实到课程设置上,课程设置应具有灵活性、前瞻性,尽最大可能为越来越多样、越来越细化的市场需求服务。一位体育管理专业或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其毕业去向究竟有哪些,还有哪些潜在的就业可能,只有对市场充分地了解和预测,课程内容才更切合实际,为此,有必要邀请已有一定工作经历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为课程的编排献计献策。另外,外国留学生教育是我国体育教育进军国际市场的途径之一,也必然推动课程的国际化。目前国内体育院校课程设置与国外同类院校有所不同,外国留学生在本国所学课程与我国所学课程衔接不上,学分难以承认,需要进一步打开专业面,提高课程设置的弹性。教学语言的国际化也是留学生教育的一大瓶颈,我们可以从特色专业如“民族传统体育”着手,面向国际教育市场,建设一系列双语精品课程,成为吸引外国学生来华学习的国际性课程资源。

4.促进教学方法的全方位创新

从教学环节的角度看,课程国际化也是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国际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教师提供了很多改良和创新教学手段的途径,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视听技术的运用丰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但是教学方法的更新才是根本。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指导下,“一言堂”或“满堂灌”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因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性和创造性而受到挑战,互动式、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方法的推陈出新,给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很多想象的空间。不过,无论怎样都应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不管是课前的疑问还是课中形成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师生讨论、生生讨论形成自己的认识,以提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内学习要与课外实践紧密联系,如果能在课堂构建真实的环境或把课堂延伸到真实的情境中,对学生课内外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评价,而非几次考试,那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适应性。

五、           结语

总之,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教育理念下,我国体育院校要积极与国外高等体育教育平台接轨,打开学校的国际能见度,顺应大学科、宽专业的课程改革趋势,即多学科领域的涉猎,多知识技能的学习,推动课程的国际通行性,培养既具有国际性知识和技能,又具有跨文化沟通和交往能力国际化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大良、李联明.研究型大学实施课程国际化的特点与策略[J].高等理科教育,2009,(2).

[2]谢作栩.美国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历史演进[J].教育研究,1996,(6).

[3]孔令帅.析澳大利亚高校课程国际化[J].世界教育信息,2005,(6).

[4]季诚钧.关于大学课程国际化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3,(4).

[5]刘帅,汪霞.究竟什么是通识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2012,(2).

上一篇餐饮市场调研

下一篇宝龙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