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网范例6篇

就业网

就业网范文1

・互联网行业的平台效应愈加明显,在其生态圈内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平台型就业”浮现,“创业式就业”热潮快速发展

・互联网行业人才呈现“两低一高”特征,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人才跨界流动

互联网行业的平台效应愈加明显,在其生态圈内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新的就业趋势对企业、个人和政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企业管理者来说,为了维持企业在人才争夺中的竞争力,管理者需要重新审视和梳理企业的人才管理战略,以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举措。对于从业者来说,则需要提高自我提升、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并在日渐多元化的就业方式中受益,实现对个人收入和时间管理上更大的掌控。而对政府来说,需要建立更为健全的扶持和社会保障体系,需要适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原有就业政策与法律进行适当调整,为自由工作者和创业者提供必要的支持。此外,在人才供应方面,政府还应引导高校适时调整人才培养规划和培养方式,以解决人才输出和企业需求不对口的矛盾。

在商业领域,互联网正在给各个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创新,各种新商业模式、跨界合作层出不穷。例如,奥迪与百度合作,通过关键词搜索了解消费者的购车行为,并以此为基础预测各个城市的汽车销量。余额宝的出现颠覆了大家对理财产品的认知,一时之间互联网金融成为社会热点,传统金融机构纷纷推出“宝宝类”理财产品,以应对“搅局者”的挑战。

1.互联网行业的平台效应愈加明显,在其生态圈内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互联网行业,“平台化战略”被广泛应用。毫无疑问,BAT是实施平台化战略的佼佼者:百度以强大的搜索市场份额为依托,腾讯依靠QQ和微信两大即时通讯工具展开,阿里巴巴的基础则是电子商务。尽管这三家企业安身立命的产品、服务不尽相同,但其发展思路却异曲同工,即企业以某个核心产品或服务为平台,在上面嫁接更多的服务,以满足用户一站式的需求。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其生态圈内其它行业的发展 ,间接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下面我们以阿里巴巴集团的淘宝平台为案例,阐述互联网企业在创造就业机会上所发挥的平台效应。若仅从直接创造的就业机会来看,在阿里巴巴集团内部,直接服务于淘宝业务单元的工作岗位不足5,000个。但当把眼光放宽至整个生态圈,我们不难发现淘宝平台所带来的就业影响远大于此。首先,借助淘宝平台,众多个人通过自开网店实现了就业。据中国就业促进会2014年2月的报告,淘宝在报告调查期间共有339.71万家活跃网店,若按平均每个网店雇佣员工数为2.55人计算,淘宝平台创造了866.22万个就业机会。在此之上,被调查网店中有30.7% 的网店在未来一年有扩招计划,平均每个网店计划招工3人。以此推算,淘宝平台在未来一年还将再增加313万个新的就业机会。

此外,围绕着这300多万家活跃网店,从网店经营到物流配送,乃至为平台运营提供网络基础设施,淘宝平台衍生出一个完整的生态圈,这当中有根据淘宝网店发展需求不断细分的新行业,如淘女郎、网店代运营、网店装修等,也有从淘宝平台的发展中获得新发展机遇的传统行业,快递行业便是其中一个代表行业。借助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东风,快递行业也搭上了发展的快车。据统计,2014年中国的快递投递包裹量为140亿件,2008―2014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5% ,其中约有70%的包裹来自电商零售。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量,各快递公司持续扩充其业务员队伍。十年间,快递员规模由2005年的16万人增长到2014年的140多万人,吸纳了大批务工人员。综上所述,若从生态圈的角度出发,淘宝平台撬动了上千万个就业机会。

2.“平台型就业”浮现,“创业式就业”热潮快速发展

Upwork是全球最大的自由求职平台,使命是让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都能够找到工作上最合适的彼此,跨越地理位置的局限线上协作办公。目前,Upwork 已经覆盖了180多个国家,注册用户达到900万个自由工作者及400万个用人企业,提供的服务职能包括IT编程、文稿及翻译、设计等。截至2014年,Upwork提供了270多万个就业机会,为自由工作者带来共计超过9亿美元的收入。

曾经企业需要花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招聘到一位合适的人选,现在企业招募到一位自由职业者所需花费时间大大缩短。用人企业可以通过Upwork平台招聘广告,接收、筛选应聘简历并通过网络面试选定合适的人选。在按照双方约定的工作时间开始后,他们可以使用Upwork提供的监督工具实施监测工作状况与进度,并在确保服务提供方的工作成果符合要求后才确认薪酬支付。对于用人企业来说 ,这种灵活的协作模式给他们的企业组织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因为有了流动的劳动力,企业可以随时调节企业劳动力规模。企业在雇人时的限制也变少,可以根据项目或者对特定人才的需求来招聘合适的人。

而对于工作者来说,只要与互联网相连,他就可以通过Upwork在全球范围内找到潜在雇主。他需要做的只是在平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工作项目,提交简历、面试,并在通过面试后按照约定准时完成工作。这种就业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工作者在雇佣关系、工作地点、时间及内容上都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远程工作并不意味着每个自由工作者都成为与世隔绝的孤岛,沟通与互动仍然是他们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他们可以通过Upwork 即时沟通平台和雇主或其它团队成员互动和分享工作进展,实现协作的无缝连接。

3.互联网行业人才呈现 “两低一高”特征,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人才跨界流动

近年来,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吸引了众多人才。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其就业面貌也有别于传统行业,呈现出年龄低、工龄短、学历高等特点。

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高学历年轻人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据统计数据显示,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为28.3岁,平均工作年限为2.5年,学历背景以本科为主。互联网在中国从1994年开始起步,目前发展只有21年的历程,新兴行业的特征和高技术密集度,再加上“快节奏、强竞争”行业特点,决定了其从业人群年轻化、高学历的特点。

人才流动频繁,薪酬水平在各企业的人才争夺中也水涨船高。行业的快速发展给从业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企业间人才流动的现象非常频繁。据统计,约有28%的从业人员会在任职1年内跳槽,而32% 的人会在2―3年内跳槽。此外,由于企业间人才争夺激烈,互联网从业人员的平均薪资水平明显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各企业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除了优厚的工资以外还提供了期权和股票的奖励机制,进一步推高了行业的平均收入水平。

在人才需求方面,技术型人才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互联网是典型的技术驱动型行业,每个重大互联网技术的进步都带来新的业务发展 ,甚至颠覆原有的商业模式,技术在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任何创新模式的落地都需要技术支持才得以实现,因此产生了源源不断的技术开发人才需求。

此外,“互联网精神”成为企业在评估人才 “软能力”的重要指标。行业中对“互联网精神”有不同的解读,综合各方观点,我们认为,“互联网精神”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快速学习能力、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及快速迭代、不断试错的创新精神。各个互联网公司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以及行业本身日新月异的变化,决定了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上述特质才能在行业中生存并获得长足发展。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正在加快,互联网+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顺应这个发展趋势,各个行业对互联网人才(即具备互联网经验和互联网精神的人才)的需求日渐升温。

以智能手机行业为例,互联网应用已渗透至主要的商业环节,从小米的商业运作中我们可略见一斑:

・研发:采用 “开源研发”模式开发产品,即以自身开发团队为核心,利用社区的力量建立圈层式模型,让用户来设计产品,测试产品。

・市场推广:建立小米社区,把第一批工程样机公开拿出来销售给注册小米帐号的早期用户和忠实粉丝,及时获得用户反馈的同时建立口碑传播。此外,借助各种社交媒体 ,包括雷军个人微博、QQ空间、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对小米产品进行推广。

・销售渠道:以产品预订方式在网上接受订单,并仅通过网络渠道销售。

小米手机的成功已成为各个智能手机生产商学习的榜样。随着商业模式的改变,各企业对人才要求也出现了明显的互联网要素:

・产品:产品开发者需要由“工程师思维”转向 “消费者思维”,具有敏锐的消费者需求洞察力,识别消费者的真正需求或痛点,以 “用户体验”为出发点进行产品设计。

・市场推广:市场推广人才需要熟悉各种社交媒体 ,擅长制造热点话题并利用合适的社交媒体与目标消费者互动并进行产品推广。此外,该类人才还需要具备快速反应能力,能及时应对用户反馈,调整市场营销方案。

・销售:电商运营人才需求渐增,需要熟悉电商渠道运营模式,包括网店管理、电商渠道维护、客服管理等。

4.对主要利益相关方的启示

对企业管理者的启示:互联网正在以颠覆性的思维重塑整个经济结构,促进商业模式和商业思维的改变与升级。同样地,它对中国的就业格局也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它不仅以新的形式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推动就业结构变化。更重要的是,它带来了更加多元化的就业方式,改变了人才素质要求。对企业管理者来说,这些改变意味着人才管理上的新挑战,具体为:

・人才争夺更为激烈:跨行业的人才争夺与新就业方式的人才分流,这将增加企业在人才获取及人才保留上的难度。

・对企业开放包容文化的要求增加:人才跨界流动增加,必然带来企业内部互联网人才和传统行业人才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对组织灵活性的要求增加:企业的边界日渐模糊,同时大量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不断出现,需要灵活的组织变化以满足业务发展需求。

面对上述挑战,管理者需要重新审视和梳理企业的人才管理战略,从而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举措。

・人才获取与保留:在人才获取方面,企业需要通盘考虑吸引人才的主要因素(一般包括五大方面:薪酬、发展机会、福利、工作环境、雇主声誉与形象),并针对目标人才的诉求制定人才吸引策略。此外,互联网企业所采用的通过招聘1―2个行业领军人物,建立光环效应的做法也值得借鉴,可以极大地促进对后续人才的吸引力。例如,小米在创业之初邀请了周光平博士加盟,为联合创始人,负责硬件及BSP团队。周博士在手机硬件行业工作了20多年,是全球知名的天线专家。利用周博士在圈内的影响力,硬件团队的组建进展顺畅了很多,在一个月内招募了10多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

在人才保留方面,除了常规的人才保留计划,企业也可以通过组织创新为人才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留住人才。例如,腾讯调整其互动娱乐工作室架构,按项目把8大工作室拆分成20个小工作室,自负盈亏。该举措赋予了工作室负责人更大的职责权限,满足他们对发展空间多样性的诉求,减少人才离职创业的发生率。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变革和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立足于企业愿景与发展战略,定义企业文化的核心元素,将之融合到企业业务流程、激励机制、管理层行为示范等领域。针对不同行业背景员工融合的挑战,阿里巴巴集团通过创造虚拟 “圈子”促进员工间的交流与了解的做法值得参考。“圈子”不是阿里巴巴集团正式组织架构的一部分,而更像是员工根据不同的兴趣或共性形成的多个非官方组织。例如,同一个时期入职的新人会形成“新人圈”,企业提供一定的资源支持圈子内员工的互动,例如培训、聚餐等。通过 “圈子”,新人能在更为轻松随意的氛围下加深对企业及其它同事的了解,更快地融入到新组织当中。

就业网范文2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网店 就业 策略

早在1999年以前,中国互联网的先知们就开始建立B2C网站,致力于在中国推动网络购物的发展。在2006年的时候,仅淘宝网的全年营业额就突破了169亿元,这已超过沃尔玛99.3亿元的在华全年营业额。据有关统计显示,在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为代表的全国中心城市,网上购物用户在网民中的渗透率已达到80%以上,网上购物用户总数超过5000万人,网上购物金额超过人民币600亿元。在以武汉、成都、沈阳和西安为代表的四个区域中心城市,网上购物用户在网民中的渗透率、网上购物用户总数及网上购物金额也已达到相当规模。可见,中国网络购物的春天已经到来,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随着高校连年地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在连年地增长。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毕业生人数比2002年增加了44.6%,2004年毕业人数280万,比上一年增长32.1%,2005年毕业达到了338万人。据估计,到201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60万左右。详见下表。

2008年美国发生次贷经济危机,引发雷曼兄弟倒闭,并层层蔓延,这场经济界的海啸在世界掀起了震荡。裁员、减薪还有倒闭的命运随之而来。在中国市场,珠三角、长三角众多企业关门倒闭,金融机构宣布裁员,一般性公司不再投放或者缩减招聘计划。农民工、大学生纷纷卷起行囊,开始了漫长的归家之旅。2009年延续2008年的余味,许多毕业生选择缩在大学的温柔乡里躲避严冬。2010年后经济逐渐回暖,可是,就业形势真的能 “柳暗花明又一村”么?事实并非如人所愿。

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呈现出总体就业率不高、供需矛盾突出、用人单位“选才刁”、热门专业遇冷,冷门专业就业前景一片良好、高校毕业生工作满意度低、地域性不均衡、主动待业上升,啃老现象严重、学生自主创业旁观者多,参与者少、综合素质高,应用能力强的毕业生受到青睐等特点。

二、大学毕业生经营网店的优势分析

我国大学生创业起步较晚,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活动,是从1999年第二届清华大学创业设计大赛上,多个创业小组在清华科技园注册了公司开始的。随之,全国各地的创业计划大赛此起彼伏,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创业计划大赛中。各地政府和高校相继推出了大学生创业的鼓励措施,如允许大学生休学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以增强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等,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了创业之路。然而,大学生创业的情况却并不理想。

近年来,网店凭着其开店成本低、经营方式灵活、不受营业传统因素的限制、消费者范围广泛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大学毕业生的创业优先选择。

大学生毕业生选择网店就业存在如下优势:

1.机会均等。网店为所有商家提供了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不管你有没有工作经验,有没有足够的资金周转,只要你有兴趣,只要你懂基本的电脑知识,都可以加入开网店的行业。

2.资金需求低。在很多网站开网店都是免费的。而且网店的网页上滚动播放广告,省去很多营销成本。现在网民的主力军是白领和大学生,他们对网络了解更多,素质较高,容易接受新事物。

3.青年人购物需求有特色,爱跟风、团购。网购人群中,青年人占绝大部分。而大学毕业生就是一群富有朝气的时尚年轻人,他们对时尚的眼光往往具有超前性,因此非常适合做有个性的网店。这样,做好一种商品一个客户群,便能打开一大片市场。

三、大学毕业生选择网店就业的现状考察

1.我国大学毕业生选择网店就业的现状。在全球金融危机、我国毕业生大幅增加的背景下,全民创业渐成气候,其中网店创业形式成了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的新宠。为打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高校大学生创业热情高涨,其中在淘宝、易趣、拍拍等网站上免费开网店成了时下流行的创业形式。

网店创业因为门槛低、投入资金少、经营风险小、回报见效快、育人功能强等特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受到了有创业意向的年轻人的青睐。不少高校大学生身先士卒,较为成功地跻身于网店创业的大军。

不过,有七成创业者,月收入不足1000。由于淘宝网、易趣网、百度有啊、拍拍网等电子商务平台的网络创业是微型创业,创业启动资金要求不高,多数大学毕业生都选择在这些网站赚取第一桶金。然而真正能创造出财富神话的并不多,2008年艾瑞咨询和淘宝网联合的报告中,对杭州七所高校提取了大学生淘宝店铺样本,分析在校大学生淘宝创业就业情况。以月收入1000元左右作为就业的起点,相应的网店月销售额5000元以上是一个节点,在抽样店铺中,有19%的大学生淘宝店铺达到了就业标准。

在抽样店铺中,有70%店铺月销售额在2000元以下,这些店铺开张时间较短,还有继续扩张的空间;有12%的店铺月销售额在2000元~5000元的区间,他们开张时间相对较长,但是一些店铺无法突破5000元关口;有18%店铺月销售额在5000元以上,有两家店铺月销售额已经超过50 万元,这些店铺基本上获得稳定的发展。

2.存在的主要问题。(1)个人开网店难以支撑网店全局。大学毕业生以个人为单位开网店的居多,这种单枪匹马式的经营方式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容易顾此失彼。在网上开个网店看上去不是件复杂的事,实际涉及市场调研、进货、商品图片处理、营销推广、售后服务、库存管理、等各个环节,并且要求经营者除了具备基本的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素质外,还需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要有创新精神,以及有责任心、敬业、团队协作、思维细致、抗压、把握机会的意识等多种素质和能力。所谓“术业有专攻”,每个人的特点也不一样,所以网店创业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人难以完成的任务,更何况是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呢?所以个人创业的成功率不可能很高。有时常以失败而告终。

(2)家人不理解、不支持。我国的传统文化习惯于安稳,因循守旧,害怕风险。长期以来大学生的就业受“官本位”思想影响严重,人们对创业的宽容度比较低,再加上居高不下的创业失败率,形成了一种不欢迎创业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不容忍失败的社会风气。因此多数家庭希望子女毕业后有份体面而安稳的工作,希望子女们能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端铁饭碗。网店就业在他们眼中实在不算是一份正事,更别提和就业挂钩。

(3)国家相关政策不完善。目前,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有一定的支持政策,但对于大学生通过网络创业的支持依然是个盲点,在很多地方,大学生通过网络创业很难被界定为属于资助的范围。相关的一系列政策,包括资助政策、认证政策都存在着同样问题,由于政策的缺失,也导致了大学生网络创业处境艰难。2008年一度传出网店办执照事件,更是对大学生的网络创业造成了一定成都的影响。

四 对策与建议

1.争取团队合作 学会学习与交流。集体的力量大无比。团队意识是现在各大企业特别关注的,优秀的团队比优秀的个人更具生命力。把团队意识运用到网店创业上也是一样的。大多数开网店的大学毕业生容易想到凭一人的力量获得成功,这是很难的。相反通过集合不同能力特征、学识特征、性格特征的人形成一个团队,往往事半功倍。寻找适合自己的团队,创建属于自己的团队,争取团队合作,分工明细,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其次,像义乌工商学院创业园那样,大部分学生老板独立经营一个店铺,但是各网店之间相互协作,共享货源、向物流公司集体要价、分享经验的做法也是一种团队合作的模式。

2.加强社会宣传 创造良好环境。时代在发展,思想在前进。但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网店就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就业形式,似乎不被家长所认同。学校和社会应多做宣传,宣传现阶段新型的就业方式,给大学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减少心里压力,避免与家长意见不合的冲突。

就业网范文3

[关键词]网络工程;就业形势;对策建议

一、前言

网络工程专业是国内高校普遍开设的一个新兴专业,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网络工程专业也成为一个热门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经济学上讲,需求决定供给,正是因为社会对网络工程专业的需求,决定了其供给必须为社会所需要,为社会服务。专业的发展只有与社会环境和需求相结合,才能像植物吸取养分一样长成参天大树,最终脱颖而出。从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看,网络技术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开办网络工程专业的学校也越来越多,毕业生也越来越多,其就业问题也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办好网络工程专业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形势发展成为一个严峻课题。

二、网络工程专业现存的就业问题

(一)企业因素

从企业层面看,当前对于网络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但是企业的实际工作与毕业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毕业生上手比较慢,不能迅速满足企业工作需求,而企业对毕业生的管理缺乏人性化管理和人文关怀,导致毕业生陷入“报酬低”“职业发展缓慢”等这样的一些困境,对于企业来说离职率较高,而对于学生个人来说也影响了其工作的稳定性。

(二)学校因素

在学校的教学中,对于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存在着误区:(1)教学程度不深,蜻蜓点水式的教学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不牢固、不扎实;(2)教学广度不广,学校教学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造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能力不足,专业技能较弱。学校在培养过程中的培养体系和培养计划问题直接影响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从而影响学生就业。

(三)自身因素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内因发挥主要作用,自身专业认知模糊、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认真、缺乏对社会的了解与认知,都成为学生自身竞争力薄弱的主要因素,专业技能薄弱和综合素质不高都成为其就业过程中的限制性因素,影响其就业。

三、提高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率的对策建议

(一)企业层面

企业对于初出茅庐的高校毕业生,要给予更多成长和包容的空间。例如企业对于员工工作时间的把控和工作技能的培训。首先合理安排用工时间,拒绝长时间的加班制度,结合个人不同的特点,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且制定个人长期的职业规划,在工作过程中制定完善的薪酬福利体系,并且结合绩效激励机制满足员工的个人生活需求,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发挥企业人文关怀,确保员工在企业留得住、干得住,不断提升自身技能,与企业共同进步发展。

(二)学校层面

对于学校来说,首先要加强专业课的教学,创新教学方式,通过“校企办学”等方式打造与企业需求结合更紧密的课程,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践性。其次加深教学深度,拒绝蜻蜓点水式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专业全面的技术。最后加强就业指导,学校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平台,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职业道德意识,多开展实践活动,深入企业锻炼学生的岗位适应性,以多元化的就业指导形式加强学生的竞争力,使学生成为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三)学生层面

学生是就业的主体,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就业的质量。学校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优秀毕业生讲座等形式,让在校学生了解社会需求,并且学习先进,知道自身的差距,正视自身的缺陷,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端正学习态度,为日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学校还可以构建监督体系,监督和考评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建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总之,从当前的社会形势看,近年来兴起的计算机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使得网络工程专业具备了新的前所未有的机遇,成为一个新兴的热门就业专业,社会的需求也比较旺盛,但是要想找到适合自身的就业岗位,还需要面临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在学校要通过学校指导和自身努力等因素结合,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就业竞争力,只有学生和社会都满意,专业才能得到发展,专业的培养也才具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毛腾跃.网络工程专业产业人才培养探析[J].软件导刊,2014(3).

[2]袁志,邹延平,张明军,等.网络工程专业项目驱动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计算机教育,2012(8).

就业网范文4

该举措主要是构建“舒天”便民服务中心,围绕大学毕业生、复退军人、低收入家庭,残疾人家庭和下岗失业人员等五大就业困难弱势群体,帮扶、培训开设“舒天”便民连锁店,依托舒天商业网络,打造一个综合服务体系。短短三年间成功建立了2400余家加盟店,帮扶上千户低收入家庭实现了创业就业,为他们摆脱了靠政府救济的困境。

通过免费培训创建了“技能培训带动创业、便民服务带动就业”的新型政府管理模式。过去的帮扶创业就业的培训,由于机制落后、师资难找、缺乏场地、资金不到位,培训后不能保证解决就业等种种原因,帮扶效果不尽人意。现通过借助“舒天网络科技发展公司”这样的社会力量和民营企业,建立起完备的培训体系,免费为就业创业难的弱势群体进行培训,帮扶开设社区便民服务店,有力地带动了创业就业。由于所开设的均是社会急需的、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如手机维修、电脑技能和维修、家政服务、连锁管理等培训课程,培训合格后扶持开店,因此深受创业就业群体的欢迎。

以新型电子商务为载体,打造了一个集销售平台、产品平台、资金平台和培训学习平台为一体的发展模式:依托面向全国广泛布建的连锁终端平台,参与合作的企业宣传了自己的品牌,保证了产品品质,分配利润让位于民;通过资金平台的高效运作,帮扶弱势群体获得银行资金和政策补贴的支持,排忧解难,使其尽快跨越创业门槛,稳定就业,服务民生;品质保证及价格优势的产品销售稳定、畅通,使“舒天”便民店能够做到低投入、易管理、稳收益,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在此全国性的销售体系下,可有效剔除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的假冒伪劣和过期产品,避免恶性无序竞争。

发展便民服务网络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课题,是一项持久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可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出发,从基础工作抓起,“小步快走”,以提高实施成效。

就业网范文5

【关键词】高校就业;网络化;就业管理

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技术早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存方式。随着我国高校大学生数量迅猛增长和社会经济生活条件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新的挑战,传统的就业工作模式随之改变,正在向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管理方式迈进。

一、网络化管理成为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必然

由于传统的就业工作管理模式使得毕业生择业自主权和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就业工作需要。如以往通过信函方式收集信息,致使信息收集数量有限,传递速度慢,收集面较窄;通过供需见面会形式,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全国各地各种类型的招聘会,即使这样也还会因招聘会之间时间上的冲突,而错失良机,使得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缺乏及时、充分、全面的信息交流。高校传统的就业教育主要通过课堂、书本对学生进行就业政策宣传,就业信息传达,就业技能教育,信息交流手段单一,致使信息流通渠道不够畅通,政策、信息宣传不够及时、到位。这些问题造成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局面,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对传统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方式进行改革,而就业工作管理网络化为这一目标提供了平台与可能。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互联网在中国飞速发展,带动了相关信息产业的发展,包括通信业、设备制造业、软件产业和服务业等,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截止到2003年6月为止,中国已建成9大互联网络,在信息搜集和管理方面,它超大的信息存储量、方便快捷的信息查询能力和完善的信息管理功能己经为广大用户所知。而在信息传递方面,新兴的网络技术,同传统信息传递方式相比,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它能够跨越地区、地理的限制,通过遍布全球的网络将计算机连接起来,使互连网上的任何一个用户都能够通过网络访问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台计算机,从而分享全世界的信息资源。被人们称之为“信息高速公路”的网络技术,在信息管理、和传播方面,以其分布之广、信息量之大、传输之快、交互性之强、实时性之强等无可比拟的优势,成为解决毕业生就业信息体系诸多弊端的重要方式。

二、网络化管理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优势

(一)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流程

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是一项头绪多、耗时长、动用人力多、政策性强的工作,利用网络,改革传统就业管理方式,能有效地促进就业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建设。采用计算机对毕业生信息和用人单位信息进行网络管理,采用系统操作做到数据的统一、规范、准确和及时,大大提高就业工作的效率。通过网络系统可以对每个毕业生的信息进行录入、修改、查询等,便于学校对毕业生信息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也可以对学校毕业生生源分布、专业分布、就业状况等进行分类分析和统计,为学校了解就业状况、制定教育教学改革政策提供依据。通过网络上传就业数据,可以确保其完整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实现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无纸化管理。

(二)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在以往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学校一般是聘请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开设就业指导课,指导毕业生如何写简历,如何面试等一些实务性的技巧。而利用高校就业信息网,指导教师可以在网上开辟一个诸如“求职顾问”或“就业指导”的板块,告诉毕业生一些就业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方法与技巧,帮助学生完善职业形象,了解劳动关系法规,增强自身保护意识,提高大学生竞争就业的意识和能力。此外,大学生还可以利用就业网络阅览内容丰富、全面的就业信息和最新的国家就业政策和规范,了解就业形势,更新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以全面掌握就业知识,并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和职业倾向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提高工作责任意识,掌握人际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全面提升保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促进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交流

通过就业网站,学生可以制作个人简历,实现网上自荐求职,查询自己感兴趣的用人单位的资料,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对中意的单位可以投递电子简历;用人单位也可以浏览学生所在学校的网站,了解学校的概况及专业设置情况,了解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并通过学校就业网站核对电子简历的诚信度。有意向的双方还可以通过网上面试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沟通,提高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接触频率,促进就业工作的开展。

三、重视和加强高校就业网络建设

重视和加强高校就业网络建设,提高网络化就业的影响,是就业工作管理网络化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00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建设步伐加快,90%以上的本科院校已经开通就业网。全国范围内网上招聘十分活跃,大大方便了学生和用人单位,降低了求职成本,无形市场与有形市场有效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建设好高校就业信息网站,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重视与加强网络化就业管理的建设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合理构建高校就业网络,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优势

在高校就业信息网站的建设过程中,在不断丰富网站内容,扩充网站功能,实现政策信息、网上招聘,指导咨询于一体的功能,设计出结构明晰、脉络分明、内容丰富、灵活快捷、便于访问和浏览的网站主页。就业网站应具备就业指导人员、学生和用人单位互动的功能,实时解决不同对象出现的疑惑问题,促进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互通,同时也促进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多级网络就业体系

目前多数高校的网络已经与互联网相联,但是,高校就业网络化的工作模式多仅限于孤立的就业网站用人需求信息,真正充分利用就业信息网发挥网上招聘功能的高校为数不多。因此,高校实现网络化的就业工作方式要以多级的就业工作制度和管理协作方式为根据。网络化的就业工作目的是为就业工作的多级体系提供更好支持平台,提高效率。高校应加快各自就业服务网的建设,努力做好网上的服务功能,尽快形成国家、省和高校三级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同时要尽快实现人才、劳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相互连通,共享各级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最新用人招聘信息资源,整合规范的信息,为毕业生提供准确、可靠的就业信息服务。因此,建立多级网络就业体系是就业工作网络化的先决条件。

(三)建立网上就业咨询服务体系,指导毕业生就业顺利进行

网上就业咨询服务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心理咨询;一是就业咨询。许多高校毕业生由于是第一次正式踏入社会,对就业市场不了解,或自身优势不明确,缺乏明确的目标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负责就业工作的教师及时了解并加以引导、解决。利用高校就业信息网,指导教师可以在网上开辟一些诸如"心理咨询"等的栏目,毕业生可以通过网络毫无顾忌地倾诉自己的疑惑和困难,指导教师也就可以有的放矢的加以引导,从而有效地开展对毕业生心理健康的咨询和治疗。此外,就绝大多数学生都关心的问题,还以开辟一个聊天室,让指导教师直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现场回答一些大家都关心的问题。通过这些方式,使就业指导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四)建立高校就业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建立高校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利用网络提交数据库的功能以提高工作效率,完善毕业生信息管理子系统、企业单位信息管理子系统,促进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信息采集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毕业生、用人单位、管理人员和中心就业网都可以通过已经提供的子系统进行信息和相关就业信息的收集,以及对学校内相关毕业生信息的检索。另外学校的领导,也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相应接口和页面对系统内已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从而在宏观上,对学校的毕业生相关情况进行把握,并可以及时地调整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学生的培养方向。

(五)强化高校就业工作者队伍建设

高校就业工作网络化不仅需要硬件设施,还需要良好的软件资源,而教师则充当着引导与促进学生就业的重要角色。网络化的就业工作需要一支高素质、现代化的高校就业工作队伍才能驾驭。因此高校就业工作者要注意自身几个方面的转变:首先要做到自身的适应性转变。高校就业工作网络化要求教师自身有一个根本的转变和全面的提高,包括教育思想、观念、方法,以及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等。因而每一位教师都面临着一个重新学习、全面提高和自我完善的任务,即面临着一个自身的适应性转变的严峻课题。要做好这一点,要从工作观念上与时俱进,把握当前就业工作的新形势,对待网络技术要积极学习并善于利用网络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提高就业工作效率。其次,就业工作网络化使得教师的工作内容和方式较传统方法有了很大的转变。网络虽不能代替教师,但却可以将他们从封闭的教学空间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的个别指导,指导他们从网络中吸收利用各种资源,教师将不再是课堂中知识的主要源泉,而将成为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引导者和辅导者。因此,只有具备熟练的网络操作技能和一定的技术开发技能,才能够为高校就业工作进一步开展奠定深厚的基础,提供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就业网范文6

潘晓芬是广东高州市石古镇一名普通农民,其父母也是踏实本份的农村人,家境并不富裕,为了减轻家里负担,1989年潘晓芬读完小学便出到社会工作,虽然他文化不高,但志向不低,他先后在建筑工地当小工、在餐厅打杂,在夜市摆地摊,也做过保险推销员,但贫瘠的知识面以及匮乏的社会经验让他一无所成。再后来,看到许多个体户靠家庭作坊发家致富,于是他也跟风搞过作坊式纸箱厂和洗衣粉厂。也许是运气太差,也许是他能力有限,他所做的一切均以失败收场,2003年中旬,在外闯荡多年的他终于走投无路,拖着疲惫的脚步和残旧的行李,回到了起点一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农村,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14年,不但什么都没做成功,还赔了不少钱,欠了一屁股外债。

回到家里他仍不死心,把家里仅有的八百元拿到镇邮局全订了营销、创业、科技类报刊杂志,希望能找到新的创业起点,此举换来村里无数长辈的嘲笑与讽刺,日渐年迈的父母文化并不高,但一直在默默地支持他,看着村里人的冷讽热刺和父母仍然充满期待的眼神,他的心都快碎了,在家那些日子里他拼命地帮忙干农活,以求减轻心里的内疚。

那时,他对网络的概念还是一片空白,除了在之前奔波劳碌的期间学会了用小霸王学习机笨拙地打几个简单的字,还有就是从订阅的报刊上看到有人在网上卖大白菜、卖红薯干、卖废铁而致富,甚至连卖牛粪的也有,这些报道像神话一样让他感到不可思议,从而也知道阿络就像另外一个世界,但他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深入考究,更没有想到后来会投身网络。

2004年,中国的互联网红红火火,各地网吧遍地开花。有一次,他到市区看望一位开网吧的朋友,顺便上网搜索看有没适合他的创业项目。可他查了很久,发现各大报刊上纷纷推广的创业项目网上竟然找不到几条。当时,行业网站的概念还未明确,网络上到处都是娱乐类网站,创业类网站的薄弱,以及之前从各报刊杂志所看到的在网上卖地瓜卖大白菜等神话般的报道又在他脑海内浮动,这让潘晓芬产生了建一个创业类网站的想法。

由于潘晓芬自己不会制作网页,便在网上咨询一些建站的网络公司,找了多家建站公司和无数代建网站的个人,然而制作网站的价格却让他望而却步,一个普通网站报价竟然数千至数万不等。他当时欠下不少债务,别说几千元,就连一些基本的生活费用都是依赖着年迈的父母。父母知道他又想搞网站的事后。劝他做人要脚踏实地,不要想入非非。

虽然如此,潘晓芬还是经常跑到市区的网吧里上网,了解各种各样的网站。一个偶然的机会,潘晓芬发现一个叫自助建站的程序,这个程序本身带有框架和管理后台,用这种程序建站,不需要什么建站基础,而且采用全中文提示操作,基本功能也齐全,他心里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欣喜,觉得可以利用这个程序来建一个创业网站,但是千余元购买程序的费用让他伤透了脑筋。之前他因搞各种创业项目不但欠下数万元的债务,还落得个“不安分”的名称,根本没有任何的可用资金,再借钱是不可能的。

正当潘晓芬实在想不出办法时,恰好家里的三头猪出栏,他便揣着卖猪的2000元来到市区。他花了百多元租了一间狭小的房子,再在二手市场买了一台旧电脑,又装宽带和电话。除去各种费用,他的口袋里只剩两三百元,已经不够购买建网站的程序了。潘晓芬想来想去,一咬牙便把自己那辆心爱的唯一值点钱的旧摩托车贱价卖掉,并汇款买了建网站程序。

程序安装好后,潘晓芬整天躲在出租屋里搭建淘宝富网站(省略),考虑到创业所涉及的项目非常多,而他才刚刚接触,思路还不是很明确,于是他便把收集的各种技术信息等筛选一遍后,整理了几个觉得比较有实用价值的餐饮技术及农业方面技术光盘放到网站上。

网站建好后,潘晓芬便到一些人气比较高的论坛、留言版上发帖子,宣传自己的网站。几天后,他接到第一个咨询电话,内心无比激动。电话越来越多,咨询者的问题各不相同,例如“你的技术是否可靠”、“这个项目如何经营”、“汇款后会不会收不到东西”等,潘晓芬都耐心地在电话里解答和说明。终于有个客户被他的诚恳打动了,给他汇了65元买了一本农业技术资料,收到汇款的那一刻,潘晓芬激动得眼泪差点掉下来,尽管离成功还有一段距离,但为这一切,他付出了那么多的辛酸和汗水。

渐渐的,信任潘晓芬的客户越来越多了,收入也多了起来。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他在每个月的收入中都抽出一部分钱用于引进新技术,技术引回来后,自己先实验,实验成功的就放在网站上推广,不成功的就放弃,就这样,信息资源和经验在一点点地不断积累,同时他也了解了这一行业的运作模式。2004年年底,潘晓芬竟然收入4万多元,除去一些日常开销和引进新技术的费用,还赢利2万多元。

2005年初,脆皮蛋糕创业项目在全国火热推广,报纸杂志上都大量推出这个技术的培训广告,不过收费很高,由数千元到万元不等。潘晓芬觉得这一项目很有市场前景,经过仔细考虑,他花了3800元引进了这个技术,技术引进回来后,马上进行实验,这一技术并不复杂,材料也很普通,针对其他同行价格高的特点,他把技术费降到380元,然后在网络上大量发广告,广告发出几天后。电话几乎响爆。从全国各地来的汇款单不断,最多的一天卖出20多套技术,当天赢利6000余元。这一年,仅靠脆皮蛋糕这一个技术,潘晓芬就赚了近10万元。

后来,一旦有他认可的项目,他便依法炮制,先引进,再实验,成功后低价转让,坚持薄利多销,如06年的土家烧饼、07年的特色小吃、08年的鸡蛋汉堡炉和无烟烧烤等,均是利用这个方法取得不菲的成绩,现在这套模式依旧是他网站重要的赢利模式之一。

几年的经营过程中,潘晓芬发觉在咨询的客户里面,很多都是一些单位或企业的技术员,他们需要的技术十分专业,而以往他都是以针对个人创业为主,服务面相对狭窄。为了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空间,他又投资数万元引进了专利文献数据库,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专利文献进行分类整理。

由于省略网站浏览量越来越大,原有的网站程序功能己

无法满足发展需要,为了更好的为客户服务,有了一定积蓄的潘晓芬通过无数的对比和考察,他对网站程序全面升级,同时考虑到让不同地区的客户下载资料方便,又先后投资近十万元购买了六台戴尔服务器分别托管在茂名电信、无锡铁通、上海网通等机房,用于储存文献数据,而生活上,他仍然是很低调,很多来考察的客户都建议他将办公室搬到繁华街道并重新装修,但他说自己所做的这个行业是以踏实服务为主,门面功夫并不重要,还不如用这些资金多引进一些好项目,实实在在地为创业者提供更多的创富门路。到目前为止,潘晓芬在科技信息行业的发展模式渐渐成熟,不但提供技术转让、信息咨询、专利检索、文献查询、产品等,还先后成为国内几个知名文献数据库的,业务越做越大。

一直以来,潘晓芬的经营都以诚信为本,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目的,这是他获得成功赚取财富的重要原因。谈到以后的发展,潘晓芬说:全国约有80%的人找不到致富门路,因为这些人大多不喜欢读书看报,信息不灵,行情不准,新技术没有掌握,新知识不知道,这就很难致富。由于商品生产的不断发展,科技信息的重要性正在被人们所认识,各种以信息服务为宗旨的报纸、团体、部门如雨后春笋般的诞生,信息服务业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个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是个可永远发展、持续经营的行业。为了让更多的科技信息爱好者加入网络创业的行列走上致富之路,因此潘晓芬决定在全国招收合作伙伴,他对加盟者的要求不高,只需有坚定的目标和决心,能独立工作,关注市场动向,喜欢信息开发,懂得基本的网络操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