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范例6篇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范文1

要深入理解产业传播的概念和内涵,首先就要了解产业和传播的概念。根据经济学的观点,产业是介于国民经济和企业之间的一个中观概念,指的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国内外不少学者都对传播进行过定义,如霍夫兰认为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邵培仁则认为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等等。这些定义均是学者们出于不同研究目的需要而得出的,各有各的侧重点。出于本研究的需要,本文采用了郭庆光的定义,即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信息是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2]。在综合了上述学者的观点以后,本文认为产业传播是指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经济活动系统将自身的信息在系统内、外部进行扩散、反馈的过程。产业信息在系统内部扩散及反馈的过程,为系统内各个企业相互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是整个产业的发展与壮大的内部动力。产业信息在系统与社会之间的流动过程,一方面是产业扩大社会影响力、拓展市场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整个产业系统向周边环境学习的过程,是整个产业发展的外生动力。因此,积极开展产业传播活动,对于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新生产业的发展很有必要。

二、川西北民族文化产业的传播现状

(一)川西北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利用传统媒体进行传播的现状

川西北地区民族文化产业依靠自身独特的民族资源禀赋和政府的支持,已具备了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和一定的产业规模。然而,在产业传播方面,由于受到传播意识落后、区域交通条件差、传播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等因素的限制,民族文化产业的传播大多还处于较为原始的人际传播状态,产业信息大面积快速扩散的效应还没有形成。大众传媒因其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特点,在其诞生后便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也正因为此,大众传媒便成为了川西北地区民族文化产业传播的另一重要途径。如报纸媒体《阿坝日报》、《甘孜日报》,均同时发行汉文版与藏文版,相关栏目多层次全方位地反映全州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状况,传播产业所需的各类信息。在广电传播方面,阿坝州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覆盖全州43个乡镇,覆盖人口32万人,人口覆盖率35%,电视台节目覆盖101个乡镇,覆盖人口49万人,人口覆盖率54%,把富有阿坝州民族特色的广播电视节目提供给广大农牧民,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及产业。甘孜也建成了州级平台、康定和道孚县级节目传输平台、30个乡级无线发射基站和19个村级无线发射基站等,传播的农牧民人口覆盖率接近50%。随着互联网覆盖率的进一步提升,川西北地区也开始利用网络传播自己的民族文化产业。中国羌族网、羌岷网等网站上,都对当地特色文化进行了分栏展示,囊括羌族音乐、视频短片、民族学术、人物专栏、组织机构等板块,详尽介绍饮食、建筑、歌舞、医药、文学、历史、宗教等内容,展示该地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

(二)川西北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的现状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国CBS(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Goldmark发表的一份关于开发EVR商品的计划书[3]。国内一般认为新媒体是指基于互联网技术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产生的媒体新形态,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媒体形式[4]。本文所指的新媒体主要指相关的网站、网页、微博、论坛等。下表即是目前收集到的有关川西北民族文化产业利用新媒体传播的状况。从上表可知看,着重传播川西北民族文化产业的网站数量不少,但是从这些网页的微博粉丝数、网页点击率看,发现受众对此的关注度极低。与作为旅游产业传播的微博代表“九寨沟管理局“的160多万粉丝数量相比,这些文化产业网站的微博粉丝数目微不足道,微博账号一般也未能得到“认证”。此类网站作为展示民族文化产业的窗口,理应成为民族文化宣传与品牌塑造的重要渠道,但并未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如中国羌族网,它的目标致力于打造全国最大的羌文化交流平台,其内容丰富,涉及学术交流、社会聚焦、文艺空间等多个板块,并设有“尔玛论坛”供羌文化爱好者沟通。但是论坛会员不足400人,帖子更新速度缓慢,部分板块几天才能看见新帖。网站同时提供“尔玛商城”供民族文化产品交易,但打开商城页面,它只对“珉玉”文化及工艺进行展示,不见其余产品,无疑是对交易平台的极大浪费。此外,个别网站访问量严重低下,部分板块文章一个月内点击量不足20次,甚至也没开通微博、论坛、贴吧等交流平台。虽然这些网站在页面下端设置了友情链接,但是所链接网站的情况基本与自身无异,少人问津。

三、川西北地区民族文化产业传播中存在问题分析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找准川西北民族文化产业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是尽快提升民族文化产业传播水平的关键。首先,传播主体对民族文化产业传播的重视程度不够。就政府而言,由于民族文化产业起步晚、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效益相对较差等因素,所以政府更加倚重旅游产业的传播,不愿意将传播经费过多地投入到民族文化产业;就民族文化企业而论,自身对于产业传播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也不愿意从本就微薄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经费进行产业传播。大多数企业或作坊在对外提品或服务时还是在走传统的销售路径,无意通过时下热门的传播新渠道来宣传自身的品牌与形象;就媒体工作者层面讲,由于川西北民族地区地势险峻、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导致媒体宣传报道该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所需支付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较高。正是出于成本的考虑,媒体宁可选择把采访、报道的目光聚焦于九寨沟、黄龙等少数著名旅游景点,加大受众对旅游产业的关注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众媒体对民族文化产业的传播。其次,民族文化产业的信息传播手段亟待更新。近年,随着媒介技术的更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移动数字电视、车载电视等一系列新媒体,不断促进其它产业的传播。然而,这些新媒体在川西北地区民族文化产业的传播中却受到了限制。一方面,由于川西北民族地区熟悉新媒体业务的人员有限,缺乏既懂新闻传播规律又懂网络传播的人才,加上该地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支持日常工作,在对新媒体的建设经费投入上自身存在不足,导致新媒体事业发展缓慢。另一方面,当地传播民族文化产业的纸质媒体发展定位不清晰,还未能与网络媒体有效整合,电子版、网络版的新闻稿件更新缓慢,不能用网络语言、网络新闻表现产业传播的中心工作,在发挥新媒体的整合和集聚效应方面做得不够充分。因此,各传播主体对民族文化产业的传播只能停留在地市级的传统媒体,传播的范围也多局限于本地受众。

四、关于提升川西北地区民族文化产业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一)平台建设是提升川西北地区民族文化产

业传播效果的关键产业传播与企业宣传不同,它更多是在宏观层面上关注区域范围内产业整体的传播状况,而不仅仅是企业个体的营销宣传。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它体现的是地方政府或行业协会的公共服务能力。因此,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积极构建民族文化产业传播平台。民族文化产业传播平台应该由以下要素构成:管理要素、信息要素、技术要素。首先是管理要素。在政府指导下,建立相应的民族文化产业的指导和协调机构,负责对民族文化产业传播平台及产业发展的规划、引导和组织工作,为平台建设提供相应的组织保证;其次是信息要素。由政府专门机构负责为民族文化产业传播平台建设及产业发展提供相关的扶持政策、配套政策及全面、细致文化市场信息,产业传播平台建设提供政策和信息支撑;最后是技术要素。要利用政府提供的资金、税收等优惠政策支持,加大引进民族文化产业传播的高新技术,加快原有的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5]。产业传播平台构建以后,通过现代科学技术以及传播手段,能让川西北民族文化其相关产业得以有效的传播,使得整个产业的传播活动更加整体、统一,更有利于在现代市场中传播,更能加强对川西北民族文化的继承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人才队伍建设”是提升川西北地区民族

文化产业传播效果的保障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根本。没有足够数量的产业传播人才,川西北地区民族文化产业的传播状况就不可能得到改善。要想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努力提高民族文化产业全行业领导干部、员工的传播意识与媒介素养。特别要重视对企业领导、营销人员等涉及传播活动的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服务水平和传播能力。第二,注重培养符合民族文化产业传播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让他们能够尽快掌握新媒体技术、业务和信息传播规律,在对外的产业传播活动中“独当一面”。第三,与高校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合作,建立一批复合型传播人才实践基地,促进高等院校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川西北民族文化产业的传播主体应与高等院校中的新闻传播类专业以及新闻媒体加强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既可以为自身提供所需的产业传播人才也可以尽快提升产业对外传播效果。

(三)“借船出海”是提升川西北地区民族文化产业传播效果的捷径

文化产业范文2

[关键词] 第四产业;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绿色gdp

一、前言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和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三大趋势正改变着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可以看到发达国家产业升级和制造业转移明显加快。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加入wto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体制、市场竞争态势和对外开放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势在必行。

为了满足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从而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从理论研究着手,健全和完善原有的“三大产业理论”是十分必要的。纵观近几年来的经济发展态势,可以看出拓展产业理念,提出“第四产业”,着实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尤其是2006年两会的召开,“重视第四产业的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由此可见它着实是社会化大生产下与时俱进的必然产物,刺激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脉搏,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在这样宏观趋势推动下,就目前倍受关注的“第四产业”而言,为了对其有一个系统全面地了解,以便在今后的经济生活中,更加透彻的认识它,从而促进其为我们社会生产发展服务,我针对各方学者关于“第四产业”的观点进行详尽的论述、比较和分析,尤其赞同将文化产业作为第四产业的这种观点。因为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社会的进步,在如今经济全球化这样风高浪涌驱动下,文化与经济不断的融合,从而将文化进行产业化,不仅会为我国文化的繁荣孕育良好的物质基础,而且能够更好的彰显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从而用文化这一灵魂工程的建设,从精神层次和物质层次,全方位的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四产业”作为如今各方聚焦争论热点,大致有三种观点比较突出。

(一)知识产业

有些人认为第四产业是“以信息和知识为主体的头脑性商业”,简称为“头脑产业”或“知识产业”。

确实任何一个新经济时代的出现,总是从产业结构变动开始的,知识的经济形态出现,就必然意味着有支撑其存在的产业群——知识产业的存在。知识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性产业和主导性产业,它包括知识生产产业、传播业和知识服务业,在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推动第一、二产业,工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演进升级,使社会经济向高层次发展。

虽然知识产业在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者“第四产业即知识产业”的合理性,因为客观的分析它的理论,不难发现其分类不够确切,把知识产业单独提出来,并与其它的传统三大产业并列,在它的理念中只有第四次产业是从事脑力劳动的“头脑产业”,而第一、二、三产业是没有脑力劳动或无须重视脑力劳动的“非头脑产业”。因而尽管它在经济发展中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我们要意识到这种观点的不足。

(二)“精神产业”

有一些人则认为第四产业指的是“精神产品再生产整个过程的各个行业”。根据这一观点,第四产业包括科学研究、教育、信息服务行业、咨询服务业、新闻出版行业、广播电视电影行业、文化行业、民间公证行业、法律服务行业等。

这种第四产业的界定,概念上言简意赅,但不可否认的是范围太过于宽泛,则对于指导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运行有着障碍,那就是在核算“第四产业”所创造的产值时,会相当繁琐,这只是次要的,关键是在核算过程中的高成本问题,这是我们所关注的。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状态下,进行这样的“第四产业”产值核算是有着相当大难度的,因为我们要深刻地意识到我国是发展中大国,整个经济运行体制还不够完备,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在原有的自身能力的基础上,结合自我优势,实现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在我国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不断的发展创新,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努力赶超发达国家,实现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因而我认为“精神产业”这一第四产业的定义,虽然划分详细,涵盖广泛,但难免有“多而不精”之嫌。

(三)信息产业

还有一些人则认为第四产业是“信息产业”,包括内容产业,内容就是信息本身,例如报纸、杂志、书籍、电影电视、网站等;软件产业,软件就是加工信息的工具,是人类历史上智力含量最大的产品;通信产业,通信就是运输信息的工具。

“第四产业即信息产业”,目前这种说法,可谓在我国是相当流行的,看看许多政客、学者、专家们在这一方面的论述之多,就显而易见:尤其是在12月16日,在bea e world china2004大会上,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赵小凡司长这样呼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要大力提倡绿色gdp的概念,即国家gdp的增长更多地依赖于那些不会对环境带来不良后果的非物质生产产业(第四产业)。一位业内专家表示,赵小凡提出的第四产业概念主要是针对软件产业。而且赵小凡还指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说,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动非物质生产产业的发展。美国非物质生产产业总值占其国家gdp的74%,印度在这一指标上达到52%,全世界发展中国家这一指标的平均值在40%以上,但在我国非物质生产产业总值只占到国家gdp的34%。这种情况下,就必须重视物质生产之外的产业发展,即第四产业的发展。现在我国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较之以往已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进入信息时代,具有更大发展潜力和增值空间的信息产业更是我国关注的重点。赵小凡表示,希望借此次大会的机会,呼吁各地政肘、企业及相关人士,更加重视信息产业,乃至软件产业的发展。可见政府部门的极力倡导和支持为第四产业的全新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另外关于第四产业的新兴发展,多年来,我们习惯了按照生产关系来划分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也按照这种划分带来了传统的“三大产业理论”,引导我国经济的发展,因而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三大产业理论”所带来的积极意义。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任何理论都需更新,都需在原有的基础上迈出全新的一步,因而将信息业定义为第四产业,可谓是依据生产力水平和主导产业划分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新尝试,这种新的尝试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是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的:在如下来自国家统计局的“1996—2004年电子信息产业与gdp增速比较”的图例中明显可知,信息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趋势,它带动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开拓了很大的空间。

不仅如此,而且据悉: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2006年8月31日:进入下半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出口增长强劲,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较去年同期有了明显改善。2006年1-7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2278亿元,同比增长26.6%,其中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20377亿元,同比增长26.6%;软件业实现收入1901亿元,同比增长26.2%。制造业工业增加值为4283亿元,同比增长27.5%利税总额906亿元,同比增长23.3%;出货值12339亿元,同比增长了 30.9%;从业人数达到606万人,同比增长14.8%。相互对比一下,可知信息产业(电子信息业、软件业)有着明显的增长势头,在带动着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长。

三、第四产业之新见——文化产业的“灵魂工程”

在全球化经济条件下,精神、文化的需求孕育了经济发展的新空间,发展文化产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说,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五十多个民族,深厚的文化积累,独到的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文化类型,沉淀了中国难以评估的文化资本,这为我国在全球竞争中带来了比较优势。因而将这种文化资本实行保护与开发并举,并打造其成为具有国际知名品牌的航空母舰型的文化产业集团,进而把斑斓多姿的中国文化奉献给全世界的消费者,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愿望,也是世界其他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所以我认为应该将文化产业加入到“第四产业即信息产业”中,从而组合成一个新的第四产业的概念:从信息和文化两个角度定义第四产业,即它是“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集合体,我认为这种定义,与“精神产业”定义相比,不仅易于对第四产业产值的核算,而且将集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于一身的“文化产业”以及信息时代的特色产物“信息产业”囊括其中,充满人文主义关怀和与时俱进的意味,体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思想。

前面已经对信息产业进行了详细的阐明,这里就不再赘述。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文化产业,可以说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大致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自动萌发;90年代的起步探索和21世纪的培育发展三个阶段。近几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明确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我国文化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而且目前我国非常注重和谐社会建设,就在刚刚开完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也指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因而在这样的发展阶段,文化产业具有时代所赋予的使命性。

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范围,如下图所示:

而且根据以上的文化产业范围划分,先来看一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的综合报告”(通过下表可知其主要是关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进行的统计):

总产出 中间消耗 增加值 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 固定资产旧 营业盈余

(甲) 1 2 3 4 5 6 7

总计 a 76920522 44310474 32610048 16843680 4837135 5315396 5858408

艺术业 b 6501757 1887249 4614508 3799099 107361 479942 243044

其中:艺术表演团体 c 4755338 1474937 3280401 3090423 41211 175649 37046

艺术表演场馆 d 1258211 194282 1063929 583884 58237 282666 184498

图书馆业 e 2965761 1263569 1702192 1382792 14385 409118 593

群众文化业 f 3019603 773336 2246267 1974880 22875 313181 40641

艺术教育 g 861329 315166 546163 500592 1283 51750 7730

文化市场经营单位 h 57704668 38124613 19580055 6826053 4561945 3692914 4499143

其中:文化娱乐业 i 25661129 10721228 14939901 3227581 2479477 1637061 1724172

文艺科研 j 217125 80092 137033 134559 2485 4424 0

文 物 业 k 4002307 945878 3056429 1673519 92687 296517 993706

其他文化产业 l 1647972 920571 727401 552186 34114 67550 73551

根据上面所给数据分析如下:

从生产角度来看,

(1) 文化产业总产出=76920522元

(2) 文化产业总的中间消耗=44310474元

(3) 文化产业总的增加值=文化产业总产出-文化产业总的中间消耗=32610048元

即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中文化产业所创造的产值为32610048元。

以上所有这一切都清楚地表明,中国的文化产业已经在改革和发展的大潮中成形。人们正在以一种新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个蓬勃发展中的产业,深入理解其产生和迅速成长的必然性,从而更自觉地促进它的发展,推动其产业升级,使我国的文化产业乃至整个新意义下的第四产业经济更健康更迅速更持续地发展下去。

综上所述我认为将第四产业定义为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集合体,有着相当的积极意义,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见解,仅供大家参考。

四、结束语

在第四产业这个新领域中,究竟到底什么应该是第四产业,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各方的观点在一定的范围内都有着一定的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第四产业这种说法经实践检验是合理可行的,它确实是对原有的三大传统产业理论的补充和拓展,也在实践中收获到显著的成果。但是在这个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刻地意识到,随着经济全球化,第四产业理论不断发展,要不断地研究其两重性,即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又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因而在现在这样复杂庞大的社会大熔炉中,第四产业的发展必然有着艰辛的历程,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努力发展,积极克服所面临的困难,在我国国情基础上,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理论指导中国的实践。因为这样才会剔除糟粕,汲取精华,全面地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参考文献:

[1]陈共.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4

[2]赵延令.世界信息产业发展概述—当代中国的信息观[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文化产业范文3

摘要:会展业要得到持续的发展,应该整合自身文化资源,深入研究其产业文化的实质,借助创意、想象力的开发、充分提高会展活动的文化品味,以此创造产业生机,扩大产业平台,推动业态交流,最终体现会展文化产业的价值。

关键词:会展文化;文化;产业;会展文化产业

天津市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E08011

一、会展文化与文化

“会展文化”(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ulture)这一新的概念,是在2005年7月10日郑州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中被明确提出来[1]。在当年的《中国会展》杂志第14期上,陈泽炎先生就对会展文化概念做了如下界定:

一是“会展文化”是以会展活动为载体所直接展示、代表和反映出来的关于文化的内容;

二是“会展文化”是指当把举办会展活动作为一种产业经济活动时,其总体上所表达、展现和凸显出来的会展产业在精神、理念、价值等方面的文化内涵。

第三“会展文化”是指在某一个具体会展活动项目的层面上,由于其作为一种经济的和社会的活动方式,其组织者就必然会在筹备和操办的全过程中对所依据、遵循的思想意识等方面的东西有所体现,从而表示其文化的内质[2]。

2008年,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陈红进副教授在《商场现代化》发表文章认为:

“上述概念尽管完整地表述了会展文化各个层面的含义,但在分析会展产业发展时也容易出现“文化泛化现象”。即:把所有的会展活动都和文化挂上钩,从而出现文化庸俗化倾向,这反而有悖于举办“会展文化节”,提升会展产业文化品位的宗旨。会展文化最简单的表述应当是指:在会展活动中总体上所表达的会展产业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也就是上述三层含义中的第二层。之所以如此界定会展文化,是与文化本身的概念有关。对于文化概念演变的研究由来已久,对文化的定义古今中外不下百种,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人们都承认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特征,是人类群体的精神财富,尽管由于时空的变迁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但都被一部分群体所认可并具有相对稳定的传承性。鉴于此,基于会展产业的会展文化作为文化母概念中的一个子概念,应该是指人类通过会展活动所表现的具有会展产业特征的文化内容,包括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意识方式和价值取向。”[3]

两种观点显示出二人各自对文化观念的不同理解,其中的关键是对文化概念理解的偏差。

在西方,文化(Culture)一词,源于拉丁语(Cultura),原义是指农耕及对植物的栽培之意,自15世纪以后,逐渐引申,把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和能力的教养也称之为文化。

在中国,“文化”是古已有之的词汇。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就是“天文”,亦即天道自然规律。同样,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构成复杂网络,即“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

中国的“文化”一开始就专注于精神领域,而Culture却是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生发,继而引申到精神活动领域的,这层意义上讲,Culture的内涵比文化更为宽广,接近于今天人们通常理解的广义“文化”。

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因其内涵、外延差异甚大,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包容了人类创造的一切事物。《辞海》中写到:“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便可以理解陈红进文中提到的“文化泛化现象”以及半坡文化、仰韶文化、建筑文化、雕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等等的各种文化称谓。可以说除自然界以外的所有人类之创造物、行为、思想等等都可以称为文化;而狭义文化则将文化的中心放置于人类的精神层面,如知识、思想、价值、心理等等隐型文化形态之上,加深对人类内在理念及自我意识之认识。它的核心概念是“精神文化”,只承认与人的精神相关的创造物及其外在表现形态如制度、组织,意识形态等。

1952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A.L.克罗伯和K.科拉克洪发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一文,对西方自1871年至1951年期间关于文化的160多种定义作了清理与评析,在此基础上他们给文化下了一个综合定义:“文化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他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的(即历史的获得和选择的)观念,尤其是他们所带来的价值;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做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4]这一对文化的综合定义基本为现代东西方的学术界所认可。

会展文化的概念实际上是大的文化概念的衍生品,而文化概念的多义性、歧义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人们对会展文化的概念也会有不同的界定。

陈泽炎先生的“会展文化”是从广义文化的角度来界定的,这在文中就有说明。他的“会展文化”概念,相对更加全面地说明了会展活动在各个层面上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

而陈红进先生提出的“会展文化”,实际上是在会展产业这一具体层面上,对会展活动中表现出的各项文化内容的阐释。

在会展活动的举办过程中,产业文化特征从总体上以及各个层面均会有所表达和展现,其组织者在筹备和操办的过程中对所依据、遵循的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文化内质也会在活动中凸显出来。

总之他们都在各自文中提出了会展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强调从会展产业的视角,来探讨其产业文化的品味与本质。

二、文化与产业

“产业”一词最早专指农业。在人类迈入资本主义大生产时代后,产业转而主要指工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曾将产业表述为从事物质性生产的行业,成为唯一的定义。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服务业和各种非生产性产业迅速发展,使产业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不再专指物质产品生产部门,而是指“生产同类产品(或服务)及其可替代品(或服务)的企业群在同一市场上的相互关系的集合”。[5]

产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是随着人们的认识水平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产业概念有第一、二、三产业的划分,虽然世界各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并不完全一致,但一般地说,第一产业对应的是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对应的是广义的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供水、电力等)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则对应着广义的服务业,即第一和第二产业以外的各业。三次产业分类是对全部经济活动的最简明分类,在发展经济学和国民经济核算中广泛运用[6]。

不同的时代,文化与产业会呈现出不同的关系特征。传统上,尤其在物质匮乏年代,二者往往被看成是对立的。文化被定为成高尚、纯欣赏性的,任何沾染了商业化的文化活动都被认为是被钱所收买的,庸俗的;产业也忽略文化的经济价值,认为文化不能产生利润,没有人在这上面投资。然而历史发展到21世纪,这种情况已经发生变化。一方面,产业可以推广、宣传和扶植文化事业,资本的进入大大有利于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另一方面,文化使得产业更具有卖点,加强了产品特色。直接或间接的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文化消费日益高涨的今天,文化和产业是既对立又互补的关系。[7]

经济的发展,产业的发展不断走向文化,而文化的发展也不断和产业部门结合起来,最终出现了文化产业。这是一个必然的客观的发展过程。

文化产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主要指以文化产品作为商品进行资产增值,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被公认为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

目前文化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从经济角度来讲,文化产业是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高的新兴产业,这对于转变我国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会展文化产业

会展业作为文化产业之一,是人类社会有意义的重要文化活动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各国政府、企业所关注的焦点。

脱胎于欧洲十二世纪集市的会展活动,本身就是人类物质文化交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18世纪欧洲工业的快速发展,人类迎来了激动人心的产业革命,1851年的伦敦“水晶宫”博览会即是这次产业革命的见证,这是真正意义的第一个世界性的博览会,目的就是为炫耀英国工业革命后的伟大成就。

今天的会展业作为一种复杂多样的经济文化现象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会展的内容形式、功能结构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一个高端的会展活动所带来的直接和附加价值是不可预期和评估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国的形象和地位,使全世界的人认识了北京,了解了中华5000年的灿烂文化,这种有形、无形的影响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下,传统文化正逐渐淡出,商业文化活动因其扩张性、侵略性和高效性将占据主导地位,文化与产业结合来提高文化吸引力、增强产业竞争力将成为文化和产业的生存法则。

会展活动可以把一个产业的相关信息进行集中整合,加大传播速度和范围,同时也建立了一个深入探讨产业发展,互相交流成功经验的平台。每一次相关产业展会的举办,都会使这个产业得到一次大的提升。

此外会展活动带来的经济效益巨大,它在本质上几乎是一个“免费”的商品,也就是说游客只是消费,而不能从当地带走什么,故称为单向性消费经济,是运用于城市再生策略的主要工具之一。在西方发达国家,每年有几千亿美元用于会议的消费,而目前在中国,会议的产值也在千亿人民币以上。通过会展活动的举办,人们可以达成多方面的目标需求,给诸多相关产业带来经济增长。会展业会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多种产业消费,比如,酒店业、旅游业、广告业、交通业等。会展行业的发展会极大的拉动内部消费,改变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

会展业已经从原来的展示产品、进行贸易或解决某些问题的单一层面聚集,发展到现在与各个领域相互交错的多元化经济文化活动。其中所表现出的对自身产业文化的阐释和体现,呈现出一种纷繁复杂多层次的文化内容。

会展业要得到持续的发展,应该整合自身文化资源,深入研究其产业文化的实质,借助创意、想象力的开发、充分提高会展活动的文化品味,以此创造产业生机,扩大产业平台,推动业态交流,最终体现会展文化产业的价值。

中国会展经济要得到健康的发展,究其根本,文化是最本质的生命力。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相信会展业会借助文化竞争力推动更多的产业复苏,同时创造出自身产业持续发展的模式和方向。

参考文献:

文化产业范文4

关键词: CUBA 文化化 产业化

1.CUBA发展的文化化与产业化诉求

文化化与产业化是当代体育发展的两大趋势。纵观体育发展历程,体育产业化发展对体育事业的繁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体育产业的持续发展又必须依靠体育的文化化发展为依托。因此,走文化化与产业化的发展道路是必然诉求,而CUBA作为我国篮坛重大赛事,她的发展也不例外。

1.1 CUBA的文化化诉求

在中国,CUBA是参赛人数最多、文化层次最高的赛事,“文化篮球”和“篮球文化”构成了CUBA的文化内核。在社会上,组委会通过媒体报道等形式,广泛传播篮球文化理念,深化公众对联赛的认识;在赛场上,激情四射的球员、狂而不乱的球迷、寓意深刻的标语口号等让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CUBA营造的文化氛围。“篮球搭台,文化唱戏”,这场戏的主角不仅仅是篮球,还包括其背后蕴含的校园人文色彩。

CUBA经过发展,已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这都为文化化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这些文化素材正都处在相对封闭、无序、自发形成的状态,没有和社会文化很好地融合。为此,我们必须将其文化内容变无序为有序,变不规范为规范,实现各文化因素之间的良性互动和优势互补,即走文化化的道路。

1.2 CUBA的产业化诉求

市场是产业的基础,品牌是市场的保证。CUBA创立之初,提出CUBA不作冠名,就是为了维护CUBA的品牌和社会美誉度。但任何体育赛事要发展,都需要一定物力、财力的支持。只有建立在不影响自身的品牌建设、不影响自身的文化定位、不影响联赛创办宗旨的基础上的产业化开发才能使CUBA真正走向社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立于不败之地。CUBA的物质积淀为其奠定了产业化基础。自创立之初,它便不断整合品牌文化,大力开发校园市场。应该说,产业化也成为CUBA发展的必然途径。

2.CUBA发展的文化化和产业化对策

CUBA文化化,是按照社会及体育文化发展的规律,将CUBA蕴含的丰厚文化内涵进行深层次挖掘和细致化梳理,将抽象的文化素材转化为可视、可操作的具体符号,最终塑造CUBA特色文化品牌的过程;CUBA产业化,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有步骤地对其进行产业化开发,最终全面走向社会的过程。

2.1树立文化化、产业化并重的理念

CUBA的发展理念是在联赛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理想人格、体育精神、伦理规范等思想意识形态的总合。十年来,CUBA坚持“发展高校篮球,培养篮球人才”的宗旨,初步形成了“育人是宗旨、文化是特色、品牌是优势”的文化体系;在人才观上,CUBA始终坚持育人的宗旨,提出要构筑一个小学―中学―大学―职业队的“金字塔”型篮球人才培养体系。因此,可以看出CUBA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和注重人全面发展的新思维。以“文”化人,培养一代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现代人才是CUBA理念文化构成的核心理念。

在竞技体育存在多元价值取向和产业化趋势下,CUBA的发展理念明显存在单一性问题。在当今时代背景下,CUBA的发展理念必须体现出多元思维,而产业化理念无疑是CUBA发展理念的重要补充,因为CUBA的文化传播和社会推广必须以其产业的迅猛发展为基础。因此,CUBA的发展必须树立产业化发展的理念,吸引更多的品牌赞助商或合作伙伴的加盟,走文化化和产业化并重的发展道路。

2.2形成硬管理软约束的CUBA制度

CUBA的制度是在CUBA这项运动中我们需共同遵守的相关规范和准则,包括CUBA的组织构成,赛制,赛规,教练员与裁判员及运动员的管理制度、培养体系,等等。在对策里,我们从硬管理结合软约束的视角来探索CUBA制度。

首先,要不断完善CUBA赛制,使其更符合高校篮球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其次,每年定期组织教练员、裁判员进行培训;再次,从篮球人才培训基地和选秀营开始,不断完善后备人才选拔培养机制,使大量优秀的篮球苗子能够及早被发现;最后,严厉打击在运动员资格等问题上弄虚作假的行为,防范和杜绝裁判员执法不公的现象。通过这些制度的硬性规范,CUBA会更加公平公正,也必然会得到广大高校师生的赞誉、信任和支持。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文化软约束的作用,即通过文化化和产业化的过程提高CUBA整体的文化内涵和产业理念,促进参赛高校优秀制度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推广,把CUBA条条框框的约束转化成各高校潜意识下的自觉行为。

2.3突出CUBA器物的品牌效应

CUBA器物是CUBA组织或赛事的设施、设备、用品等物质资源及其象征意义,包括CUBA赛场内外赛事的装饰和宣传品、组织者和参赛人员的专门服装、拉拉队表演、球迷活动、CUBA会标、会徽、会歌、吉祥物等。CUBA的器物通过实物形态以显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即产生了CUBA的品牌效应。只有珍视自身的品牌,才会有知名企业出资赞助CUBA,因为品牌才是双方的聚焦点。

对于参与联赛的高等院校,需着力打造CUBA的文化品牌,为其营造良好的赛事环境,并通过文化化不断提高CUBA人的素质,来推销CUBA文化品牌。大学生运动员是CUBA的主要生产者,只有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质,才能做一个优秀的CUBA文化品牌推销员。另外,我们还要不断提高CUBA在媒体传播、商务推广等方面的工作质量,通过各种渠道加强联合大众体育媒体,提高对CUBA赛事的宣传、报导力度,让越来越多的CUBA赛事搬上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及各省市地方电视台等媒体,最终让全国人民都了解、欣赏、热爱CUBA。

3.结语

CUBA最终要发展成为极富观赏性的社会传统赛事,成为向职业队输送全面型人才的主渠道,走文化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文化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是她的必然诉求,通过挖掘联赛的文化内涵,提高联赛的社会化、产业化运作程度,打破大学校园与外界社会的阻隔,把大学生篮球运动推向社会,扩大大学生篮球事业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李元伟.打造篮球文化构建和谐篮球[J].体育文化导刊,2006,(1):3-4.

[2]李颖川,孙民治.新视角下的篮球文化内涵、现状与趋势的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6):726-730.

文化产业范文5

根据编制方案,上证和中证文化产业指数选取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信息传播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工艺美术品的生产、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文化用品的生产、文化专用设备等行业最具代表性的股票作为样本股,并对个股设置10%的权重上限。

这是股市“晴雨表”对于市场的又一次忠实反映,在其背后是无数的市场动作:微电影的大热、复建古城的争议、《中国好声音》的喧嚣,以及中国文化产业基金投资新华网、华澳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投资《画皮》、建银国际文化产业基金投资小马奔腾等一系列的资本游戏。

事实上,文化产业成为镁光灯下的焦点,已经有一段时间。

《“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全国各大城市也都推出相关政策支持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012年,文化部正式《“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并在计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将高于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实现倍增目标。其中仅动漫产业产值预计就将达1000亿元人民币。

“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各级政府效能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2013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这样强调。

文化产业“扩容”

在日前举办的首届中国文化产业投资论坛上,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倪正东指出,VC/PE对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领域的投资正在发生变化,以2011年和2012年的数据来看,2011年传统文化领域的投资占47%,新兴文化领域占53%;而2012年传统文化领域投资下降到42%,新兴文化领域则上升为58%。新的文化领域正在逐步抢占传统文化领域的资本机会,特别是社交媒体、游戏等很多新兴领域。

随着文化产业概念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入,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文化艺术、艺术品、广告、会展、艺人经纪、动漫、游戏,以及文化用品及设备等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都已经被纳入文化产业的范畴。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由此应运而生。尽管2012年投资行业形势并不乐观,相比2011年下降逾40%,但文化产业新募集的专项资金规模超过了160亿元人民币。2012年整个文化创意产业案例数197个,共吸引13亿美元投资,其中移动互联网领域吸引投资项目最多,共计92起;传媒娱乐行业平均吸引资金最多,达5.75亿美元。

尽管包括移动互联、传媒娱乐、网络游戏在内的大文化领域内发生的投资案例2011~2012年累计达340起,但投资者尚未找到理想的退出机制,IPO纷纷退潮,总计成功上市仅10家企业。

大部制的机遇

2013年3月10日,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开启新一轮大部制改革,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职责整合,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按照目前机构改革设计说明,行政职能和经营职能的分离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化需求,提高服务质量,符合未来“新闻+市场”的产业趋势。目前,国内产业发展存在行业分割和区域分割两大主要问题,精简转变管理模式,或许对于推动产业发展具有特别意义。

尽管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已经提出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补充资本金等方式,支持部级文化产业发展,大幅增加中央财政“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文化体制改革专项资金规模,然而,真正进入市场的始终是社会资本。同时,资本的分配也呈现出不均衡态势,国有企业在获取资金方面存在天然优势;不同行业之间对于资本的占有使用率亦存在差异,动漫产业缺乏开发资金,影视行业承受较大风险;甚至同一行业内也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强者恒强,可能加速行业内的兼并重组。

面对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形势,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判断,未来“平台+内容”的模式将更适合国情。对于公司来说,平台盈利需要依靠海量内容,好的内容往往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客观来说,文化产业平台化投资的趋势明显,如果内容不能盈利,很难形成持续的品牌效应。

由此一来,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纳入文化产业当中,多元化的功能被平台消化,进化形成“无边界平台结合专业支持公司”的产业链模式,中间规模的企业无法生存,而不同系统之间可能会有交叉,如同心圆重叠在一起。

如果产业发展足够乐观,今后,电视、电影、出版也会被整合在这个平台当中,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等形成竞争。“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成立之后,一定需要搭建自己的平台,交叉、促进三网融合,而不是采用平行对抗模式应对竞争。”陈少峰解释说。

“升空”与“落地”

随着信息技术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平台越来越大,如何吸引资金实现真正增值?

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希望企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原创内容;从企业家的角度,需要“有效原创” ,考虑商业模式是什么—好的电影需要凭借上线发行的机会进入市场;同时,品牌价值和产业链相得益彰。

原创代表创造力,只有具备未来商业发展前景和增长潜力,该企业才能得到投资者的青睐。当前,市场反馈依旧指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生存能力比较弱、想法单一、管理薄弱、对于市场价值缺乏评估、对所做事情缺乏深入研究,都是导致其困境的原因。

创业者往往空有激情却固执己见、缺乏商业意识,不了解文化产业;学者资质和实战能力不被广泛承认;券商也不能通过“纸上谈兵”了解行业存在的具体问题。那么,是否需要专业人士帮助把握财富,并将其嫁接到资本市场?陈少峰指出,文化产业尚处于新兴阶段,文化企业本身很小,产出量少且平台资源有限,因此在职业经理人的筛选上难免存在错位,甚至无力改变现状。

从政府层面上来说,由于缺乏长线跟进的大额资金,政府最多只能提供孵化空间,却很难把握“温度”和“湿度”。PE/VC方面,由于文化企业前期需要大量资金注入,大多数机构投资者偏向于投资趋近成熟的企业,孵化和天使投资很少,并没有真正扮演“孵化器”的角色,对市场缺乏了解、产品不成熟不符合市场要求、缺乏营销资金、形象不佳、无力开发衍生产品,都降低了资金寻找良性通道的可能。

“文化产业投资”这道题目的解法似乎有些繁琐。

文化产业范文6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确定将党和国家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之后,举国上下便开启了经济建设的大运动、大变革。中国人民大学金元浦教授指出,在此过程中,文化要么作为经济发展的附属品,要么则视其为意识形态领域问题,文化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10月18日闭幕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发繁荣的紧迫性,即 “三个不适应”问题:一是文化水平与综合国力不适应,二是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不适应,三是文化发展与国民素质要求不适应。此次全会也将研究和解决以上问题视为重点内容。

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研究部署,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这是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新局面与中国经济发展新纪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纲领性文件。这也是十七大大以来中央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全会的主题展开讨论。

新纪元

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改革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是历史性突破,而此前的相当长时期却又有着一个坚实的铺垫。

当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30年之后,十五届五中全会于2000年10月召开,会议重提对文化的高度关注,“文化”首次进入中央文件。此时,全球背景下,欧美各国也在重新审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会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证。”由此开始,国家的文化兴国战略便进入酝酿阶段。

根据国际惯例,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消费支出中吃穿用类比重大大下降,而文化精神消费类支出开始大大上升;文化类产品的产值占第三产业的比例也将大幅增加。2003年3月中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的电影产量在100徘徊多年之后,实现了120部的年产量,这一年电影票房总量超过八亿元。

2002年10月,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大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十六大以来,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思想不断丰富发展,日臻成熟,逐步开始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彼时,中国商业电影界航母――中国电影集团刚刚成立。

为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2004年文化部首次在高校中设立“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2004年,我国文化产业当年实现增加值占GDP的2.12%,虽然同比呈现两位数的增长,仍与英国的7.7%、美国的4.77%相距甚远。

自2004年至2006年,我国文化产业开始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当年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都在20%以上。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增长势头强劲,中国文化产业的年增长速度高出同期GDP年增长速度6.4个百分点。这一年,国内城乡居民对文化消费的需求量约为5700亿元,比上年增加800亿元,增长18%。

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基数较小,发展势头却十分强劲。

新起点

2007年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要“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我国正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的新起点,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会上,明确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并“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如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成为新起点之上的新难题。在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倡导下,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一大批文化事业单位完成转制改企,大大活跃了文化市场。截至2008年底,在文化服务企业中,从业人员在500人及以上的有292家,比2004年增加116家;资产和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的分别有1582家和977家,分别比2004年增加587家和512家。其中,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的增加值为1394亿元,比2004年增长88.40%;广播电影电视服务的增加值715亿元,比2004年增长150.12%;文化艺术服务的增加值370亿元,比2004年增长110.54%。

2009年9月,我国第十一个产业振兴规划、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正式出台。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又一重要产业振兴规划,它标志着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这意味着文化已经不再成为经济发展的附属品,过去“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做法和想法已经正在发生转变,各种非经济、非企业、非产业的文化形态走向市场化、经济化形态,文化本身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年,财政部等部委就对文化体制改革中的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型出台了税收优惠政策,免征企业所得税、自由房产免征房产税,对增值税、营业税等都给予优惠。在各项优惠政策的扶持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再上新台阶。

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是其中的佼佼者。拥有全资子公司18家、控股公司8家、参股公司3家的长江出版传媒,自2008年转企改制以来,企业总资产由2008年的21.6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81.7亿元。

新目标

10月18日闭幕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家支柱型产业。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据测算,我国每年文化消费能力可达4万亿元,但2009年实际消费只有8000亿元,我国文化消费潜力和产业发展空间有待挖掘。中国人民大学金元浦教授在接受中国经济网采访时,表示我国提出来文化产业要成为支柱型产业,一般来说要占GDP5%以上才能称为支柱。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占GDP的3%,离这一标准尚有距离。

现实情况是,文化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的特点,主要依靠人才资源与智力资源,属于“朝阳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如何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成为将我们下一个五年的奋斗目标。

北宋时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在2010年世博会上颇受瞩目。不过这幅图并不是张择端的原稿,而是利用高科技手段制作的电子版本。长128米、高6.5 米的多媒体《清明上河图》借助投影和三维动画技术,让它“动”了起来,上千个画中人物栩栩如生。一幅蕴含中国元素的古画仅仅作为书画市场的名作待价而沽,有幸观赏的人数也极为有限,但经过数字化处理之后,《清明上河图》已分别在香港、澳门与台湾展出,并逐步以收取门票等形式,将前经济形态转变为市场化运作,仅此一项产品已累计实现收入近亿元。无独有偶,在奥运场馆的核心地带,一张更为壮观的展示老北京风俗与精神的画卷――《老北京动起来》,已经拉开。由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北京晚报主办,北京传世天成文化承办的“看老北京,爱新北京”大型展览中,巨幅屏幕《老北京动起来》成为展览的重心。

据北京传世天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新闻拓展部总监窦清风介绍,《老北京动起来》整幅画全长228米,高3米,画中有10000个人物,描绘了护城河以及城墙、庙宇、胡同、商铺、酒楼、民宅等上千座建筑物,看戏、赶庙会、购物、婚礼、丧葬等各阶层人们日常生活。

窦清风告诉本刊记者,摹本是民俗画家王大观历经数十年完成的《旧京环顾图》。这一幅画在上世纪80年代展出时,效果很轰动,原本三天的展出,不得不延迟为7天,吸引了7万人参观。当我们将它仅仅视为一幅书画时,受众便是那些书画爱好者,由此产生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及其有限。

当它变成一幅动态的画,并配以声光效果,画里的人物和风景都动起来时,它便成了我们观察老北京的活窗口,民风民俗跃然于银屏。窦清风笑称,这幅画存入U盘就能走,到全球各地区巡展宣传老北京传统文化。此外,这些漂亮的民俗画还可以制作文化衫、明信片等,将一幅画衍生出一个产品链。

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指出,推动科技与文化的结合,形成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是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抉择。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占GDP的12%,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达到西方发达国家水平。在此,科技与文化创新展现出了自己的魅力,也赢得了市场的广泛好评。前来参观的老北京人流连忘返。一位退休阿姨告诉本刊记者,老北京的很多风俗风貌都没了,这幅画为我们这一代人怀旧提供一个好地方,这一逛就一小时。同样,这也成为外地人和青少年了解老北京文化最形象的介质。在深化改革开放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社会变革期”,传统文化的发展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