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范例6篇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范文1

关键词:缺失值;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3-0224-01

1缺失值的概念

John R. Gerlach (2009)等指出:缺失=在数据步中应用且区别于“缺失陈述”的系统选项。“缺失陈述”中认为在原始数据中,缺失值就代表数值型数据。从近几年的国内外研究文献来看,对缺失值的处理方法可概括为两大类:删除(忽略)和插补。

2近几年国内外对缺失值问题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1)缺失值处理方法比较分析。

B. Mehala等(2009)分别用C4.5和K均值算法在不同的缺失率、不同的属性中的情况下,对缺失值进行估计。并通过实验证明K均值法在大多数情况下所得结果更好。

(2)缺失值处理方法的改进、扩展研究。

近年来,国外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这方面。Shichao Zhang等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聚类的不含参数的计算缺失值的方法:CMI(Clustering based Missing value Imputation);Luai Al Shalabi等基于GRNN(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s)的概念提出了一种非参数多重插补的新方法:GMI;Michinori Nakata and Hiroshi Sakai研究了量化容量关系(Valued tolerance relations)方法处理不完整数据的适用性。

2.2国内研究现状

郭超、陆新建(2010)针对工业生产过程中数据确实的问题,首次提出运用MI方法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处理;张国毅等(2010)针对机械观测平台侦收辐射源目标信号时由于条件限制和外界干扰导致观测量缺失的情况,根据缺失数据的性质,提出利用最小二乘多项式拟合法填补观测数据的缺失值,通过仿真分析得出该法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刘凤芹(2009)对收入变量的缺失值问题,将一种基于链式方程的多重插补方法应用到实际数据集,结果表明此方法适用于通常计量分析中绝大部分的收入变量和数据集。

3总结

目前关于缺失值的处理方法大多数都是针对某一类或某一领域的缺失值问题,而且考虑的环境影响因素很有限。影响缺失值处理方法的环境因素主要是:缺失值的类型、缺失率、缺失属性的相关性、属性的类型、缺失对象与其他对象的关系以及操作性等等。而目前的处理方法考虑的范围很有限。同时,从理论上讲,在各种方法中,多重插补法是最合适的,但是在实践中要正确地运用多重插补却并非易事,因为没有一种方法能使用于全部的缺失问题,在实践中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郭超,陆新建.工业过程数据中缺失值处理方法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31(6).

[2]张国毅,宋德亮,王长宇,李冬梅.相位差变化率定位法中缺失值精确填补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28(1).

[3]伍丁辉,阳小华,尹继元.基于同分布无偏样本的伪缺失值检测方法[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0,(4).

文献综述范文2

2、搜集文献要注意:首先要瞄准该研究领域的专业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业部门的研究报告以及有关的综述性文章等。其次要瞄准该领域比较著名的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一般来说,一定要查阅经典文献,学术质量较高的研究一定会关注该领域的主流和经典研究的。所以,先看几篇经典文献,尤其是其参考文献,然后顺藤摸瓜,以便了解该领域的主流研究。再次检索文献时应由近及远,因为最新研究常常包括以前研究的参考文献,这样可以使研究者更快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3、摘要、分类整理文献。对于已经搜集到的文献,要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筛选与分类整理。通过阅读文献摘要和文内结论,将与本研究无关的问下去掉。对与研究者的研究有关的文献,在阅读中,要详细、系统地摘要出文献中研究的问题、目标、视角、方法、结果和结论,以及简要评述该文献研究的不足与尚未提出的问题。然后根据研究需要,将搜集到文献根据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按照研究领域(学科)、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的问题等进行分类整理。在对文献的观点进行摘要时,要注意按照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标明文献的出处,在标示参考文献时项目或信息一定要全面:著作著录的项目依次为:编著者,书名,卷(或册、集)数,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及版次,页码。期刊著录的项目依次为:著者,篇名,期刊名,年期(卷、期、年、月),页码。报纸著录的项目依次为:著者,篇名,报纸名称,年、月、日,版次。学位论文著录依次为:著者,篇名,博士还是硕士论文,学位论文所在学校。在平时在学习过程中,看文献时就要养成好的习惯,将所看到得文献中好的观点摘要时,顺手就把文献的详细信息标注出来。这样会省去以后重新查找文献出处的麻烦。

4、分析、概括、归纳与批判。对要综述的文献先概括(不是重复),然后进行分析、归纳、比较和对照,目的不是为了解释已有研究,而是为了了解、明确本研究相关的已有研究的主要内容。对前人研究的贡献、不同观点和研究的不足进行分析、评论与批判,在此基础上明确研究者的研究主题,这在文献综述中是非常重要的。

文献综述范文3

关键词:并购市场绩效 并购财务绩效 并购绩效归因

本文在对企业并购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的并购的市场绩效、财务绩效以及政府干预下并购绩效研究进行归类综述,对国内外绩效归因分析的文献进行整理,并指出了并购绩效现有研究的局限性见(图1)。

一、企业并购界定、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

( 一 )并购概念界定 企业的成长一是内源式发展,即企业通过自身不断地积累资源,利用这些资源来使企业得到成长;另一种是外源式发展,即企业通过运用企业产权交易和资本运营等行为对外进行扩张,使企业得到壮大和成长,其中外源式发展主要的体现就是企业并购。企业并购是企业间的兼并和收购,指两家或者更多家的独立企业或者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为一家优势公司吸收一家或者更多的公司。一项并购行为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完成:用现金或者证券购买其他公司的资产;购买其他公司的股份或者股票;对其他公司的股东发行新的股票,以换取其所持有的股权,从而取得其他公司的资产和负债。

( 二 )企业并购相关理论企业并购主要有以下观点:(1)效率理论:有关协同效应方面的研究及理论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观点:经营协同理论,Prattern(1971)认为并购可以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 ;管理协同理论,Willianson(1975)认为管理资源丰富的公司并购管理资源相对短缺的公司,可以实现剩余管理的充分资源利用;以及财务协同效应理论认为并购可以实现债务的共同担保、现金的内部流转,促使企业降低筹资成本。(2)理论:首先由Jensen, Meckling(1976)提出,这个理论对公司并购的解释主要有以下三个观点:成本理论,Fama, Jensen(1983)指出,公司问题可通过组织制度的安排来解决;管理主义理论,Mueller(1969)认为,由于管理层的薪酬决定于企业的规模,所以管理人员都有不断扩大企业规模的欲望;以及自由现金流理论,Jensen的自由现金流假说认为公司可通过收购活动,适当的提高负债比例,可减少成本,增加公司的价值。(3)信息和信号理论:信息理论认为,目标公司股价被低估的信息是作为要约收购结果而产生的,且重新估价是永久性的。而信息假说可以区分为两种形式,一种认为收购活动会散布关于目标公司股票被低估的信息并且促使市场对这些股票进行重新估价,目标公司和其他各方都不必采取特别的行动来促进价值的重估;另一种形式认为收购邀约会将信息传递给目标公司的管理者,从而激励其自动改进管理效率。(4)市场势力理论:Meeks(1977)认为企业并购可以减少竞争对手,增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从而增大公司的市场控制力,而市场势力是与公司的稳定性和长期获利能力是密切相关的。(5)财富再分配理论:Gilson、Scholes、Wolfson(1988),Hayn(1989) 认为并购中股东价值的增加是以牺牲企业其他人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代价,并未导致社会总福利增加。(6)税收考虑理论:该理论是从税收对公司并购有利的角度来考虑并购活动的。从并购方看,取得税收减免的优惠是激发公司并购发生的重要因素。这种税收上的优惠主要包括并购可降低税负支出,可进行合法避税以及可以提高应提取折旧的资产总额。(7)掏空理论:Franks、Mayer(2001)认为并购成为管理者侵占股东利益工具的前提是股权的高度分散和股东“搭便车”动机驱动下的对管理者的监督不力。(8)价值低估理论:该理论认为目标公司的股票市价低于重置成本或者由于并购公司获得一些外部市场所不了解的信息,认为目标公司价值被低估时。

( 三 )企业并购研究方法企业并购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事件研究法:是基于效率市场理论假设之上,测度某个事件对某种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的一系列方法的统称。在企业并购中主要用于并购的短期和长期市场绩效,通过考察并购事件对双方股价的影响,并以股票的异常收益来衡量这种影响来评价并购的绩效。(2)财务指标比较法:是研究企业并购后财务绩效评价的传统方法,它是通过并购前后财务指标的对比来评价对并购的财务绩效。计算财务绩效主要方法有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DEA等。

二、企业并购短、长期市场绩效综述

( 一 )企业并购短期市场绩效综述 (1)国外文献。国外学者对成功并购的短期市场绩效研究基本上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即目标公司短期异常收益增加20%-40%,并购公司短期异常收益较低,有些学者甚至认为并购公司短期市场绩效为负收益异常。Jensen, Ruback(1983)对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13项公司成功并购样本进行研究发现目标企业的异常收益率平均为30%,而并购公司收益率为4%;Jarrel, Brickley, Netter(1988) 研究了1962年至1985年间美国发生的663项成功并购样本,结果是目标企业的平均溢价60年代为19%,70年代为35%,80年代为30%,而并购公司70年代为2%,80年代为-1% ; Bruner(2002) 1971年至2001年间130篇研究文献的结果,目标公司一般有10%到30%的超常收益,而收购公司超常收益却有负的倾向。而在失败并购中,部分国外学者研究认为目标企业仍可以获得正的异常收益,如Krummer, Hoffmeister(1978), Bradley(1980), Asquith(1983)和Eckbo(1983)。部分学者研究发现,失败并购中,目标公司股价的走势是短期上升,但是1、2年后其收益率是负数,但是统计上并不显著,Bradley, Desai, Kim(1983)对失败并购分组研究发现没有受到后续要约的样本在初次失败并购的宣布日当月的收益与收到后续要约的样本相差不大,分别为23.9%和29.1%,但是在2年后,后者的收益率上升为57.19%,而前者则下跌到-3.53%。(2)国内文献综述。国内学者对国内公司并购短期市场绩效的研究主要分为同时研究目标公司和并购公司、单独研究目标公司以及单独研究并购公司三类,研究的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分歧。同时研究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的学者认为目标企业短期市场绩效良好,并购企业市场表现却较差。如余光和杨荣(2000)研究了38个1993年至1995年并购成功的样本,认为目标公司股东收益增加,并购公司股东收益减少;张新(2003)以1993年至2002年10年间发生的1216个成功并购公司为样本,研究结果是目标公司股票溢价29.05%,并购公司股票溢价-16.76%。单独研究目标企业的学者认为其市场短期绩效无显著变化。如陈信元、张田余(1999)以 1997年上交所的并购活动为样本,发现并购公司的累积超常收益尽管有上升趋势,但统计不显著,说明市场反应不大;高见和陈歆玮(2000)研究了1997年至1998年资产并购重组的样本,认为目标公司和并购公司收益变化差异不显著;李善民和陈玉罡(2002)以1999年至2000年发生的并购、股权转让、资产剥离的样本为研究对象,认为并购公司股东收益增加目标公司股东收益变化不显著。陈萍和程耀文(2005)以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472起并购事件为样本,单独研究了并购企业的市场短期绩效,认为并购没有获得协同效应,股东的财富不增反减。

( 二 )并购长期市场绩效综述国外学者对并购长期市场绩效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同时对并购失败目标企业和并购成功合并企业的长期市场绩效进行研究;第二阶段是20世纪以来,有些学者对并购进行分类,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比不同类别并购的长期市场绩效表现。第一个研究阶段中,学者对并购失败目标企业的长期市场绩效的研究得出比较一致的意见,均认为并购失败后,目标企业的长期市场效率较差。如Dodd, Ruback(1977) 研究了36家并购失败的样本,发现目标企业的长期异常收益率为-3.25%;Asquith(1983)对91家目标公司研究,发现目标企业长期平均收益为-8.7%。对并购成功合并的长期市场绩效的研究却存在较大分歧,其中认为并购后合并企业的长期市场绩效为负的有Langetieg(1978)研究结果认为合并企业长期市场绩效为显著的-6.69%,但采用行业配对调整后,负的异常收益不显著Magenheim and Mueller(1988)认为并购成功后合并公司的股价下跌;Agrawal, Jaff, Mandelker(1992)研究发现收购方股东在并购完成5年中损失了10% 。认为并购后合并企业的长期市场绩效为正的有Frank, Harris and Titman(1991)采用价值加权基准发现并购公司的长期异常收益为正。第二阶段的分类对比实证研究合并企业的长期市场绩效的文献有Agrawal, Jaffe(2000)研究发现以兼并方式进行并购的长期超常收益为负,以要约方式进行并购的长期超常收益非负;以现金支付方式进行并购的长期超常收益为正,股票支付方式进行并购的长期超常收益为负 ;Mocner(2003)的研究结果是小规模公司在并购中获得了财富的增加,而大公司却遭受了显著的财富损失,规模效应比其它影响财富变化的因素更为重要。国外学者对并购后长期证券市场绩效存在分歧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样本选择的不同,研究方法的差异,考虑行业影响的意见不一,抑或是模型设定的错误。

三、企业并购财务绩效及相关综述

( 一 )企业并购财务绩效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国外文献对企业并购的财务绩效研究主要集中在目标公司并购前的财务变化和并购后合并公司的财务绩效两个方面。如Ravenscraft, Scherer(1987) 研究了1950年至1977年95家目标公司,发现息税前收益与总资产比率,目标公司的该比率低于同期同行业控制样本1%,且差异显著。而对并购后合并公司的财务表现的研究却存在正收益和负收益两极的结果。其中认为正收益的学者有Kaplan(1989) 以1980-1986年间48家收购的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并购后三年ROA、ROS、净现金流量与资产比、现金与收入比分别增长15%、19%、79%、93% ;Healy, Palepu, Ruback(1992) 研究了1979年至1984年间美国最大的50起并购案样本,认为合并后企业经行业调整后的业绩有所改善; Meeks(1977)以1964-1971年英国233个并购交易为样本,发现收购公司的ROA呈递减趋势,交易后第5年达最低。(2)国内文献综述。国内学者对企业并购的财务绩效研究是从2000年开始的,其中2005年之前对合并企业的财务绩效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分歧,而2005年之后开始对并购进行分类,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比不同类别并购的财务绩效表现。前者的研究结果主要有并购后财务收益、并购后财务损失和并购后财务无显著变化。其中认为并购后财务收益的学者有任庆和(2002)研究了1997年至1998年发生的22个并购样本,发现业绩指标的平均综合得分在并购后第二年持续增长;李心丹、朱洪亮、张兵(2003)研究认为前3年与后四年的平均绩效值,并购后57.1%公司绩效提高了。而林峰、肖腾文、刘常青、冯文(2000)和邵稳重(2003)的研究结果分别是整体上并购后业绩短期提高后回落和并购后ROE逐年下降第3年为-5.4%,比并购前一年还低都支持并购后财务损失的观点。后者对并购进行分类,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比的学者主要有潘瑾和陈宏民(2005)以2000年发生主动并购的15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正效应主要来自于关联并购,而非关联并购的效应不明显;横向并购效应突出,而混合并购呈负面效应;非现金支付方式并购效应优于现金支付方式。秦楠(2009)研究了2003年至2006年我国资本市场的企业并购数据,认为横向并购绩效相对乐观,混合并购绩效波动较大,纵向并购绩效较差,处于下滑趋势。国内对企业并购的财务绩效的文献研究结论分歧严重主要是财务指标可比性差,指标可选择性多以及制度环境缺失和会计信息披露缺陷等方面原因的影响。

( 二 )政府干预与并购绩效综述 从2005年开始,国内学者研究企业并购绩效引入了政府干预的影响,研究的结果一致认为政府干预导致并购绩效低效率。梁卫彬(2005)以中国资本市场1996-2003年的1189起并购事件为样本,认为政府干预型并购无论从短期超额收益、长期超额收益、财务业绩的都导致了低效率的并购;李善民和朱滔(2006)研究结果显示政府关联对并购绩效影响显著,这种作用在管理能力差和并购绩效恶化的公司中作用更为显著;朱滔(2006)认为从外部治理环境差异角度考察了政府干预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治理环境的差异对并购绩效影响显著,治理环境越好,政府干预越少,收购公司并购绩效越好。

( 三 )并购绩效归因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根据并购总价值的增加、不变和减少的原因,国外相关学者用不同的理论对其进行了解释见(表1)。用效率理论对并购总价值增加解释的学者有Nielsen、Melicher(1973)从财务协同效应角度出发,认为当收购企业的现金流比例较大而目标企业的现金流比例较小时,高溢价率收购可以使资本再配置;用信息理论对并购总价值增加解释的学者有Bradley(1980),Dodd、Ruback(1977)认为失败并购活动中的目标企业获得了向上的重估。而从再分配假说角度解释的学者有Hayn(1989)认为并购中股东价值的增加是以牺牲企业其他人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代价,并未导致社会总福利增加。对于并购总价值不变的原因,有些学者给出了赢者诅咒与自大的解释。Roll(1987)研究认为并购企业的超过目标企业真是经济价值的过高估值源于过分自信。而对于并购总价值减少的原因,学者则给出了管理主义理论的解释。Mueller(1969)认为假定管理者的薪酬是企业规模的函数,从而管理者有动机通过并购来扩大企业规模,产生问题。(2)国内文献综述。相对于国外发达的资本市场,国内的资本市场仍不完善,由于制度的缺失和监管的漏洞,大多数学者认为对于并购总价值变动是处于一个未知的状态,相关学者也用一些理论和观点对并购的总价值的未知状态进行了解释见(表2)。陈晋平(2004)以用非战略性并购、非外部治理手段的观点进行解释,认为上市供给与需求严重不对称,监管及公司治理不完善为控股股东提供自利的可能,产生短期暴富示范效应。张新、祝红梅(2003)则用内幕交易与股价操控的观点解释,认为信息不对称严重导致严重的内幕交易。用收购放短期化行为取向股权融资、股价操纵为目的的财务操纵的观点解释并购总价值未知的学者有张新(2003)认为并购不能带来长久的社会价值增加,虽然现有股东获得利益,但是中小股东的利益收到损害。

四、结论

本文对国内外并购绩效30余年的研究进行了比较详尽的总结和归纳,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内并购绩效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可拓展研究的领域。国内并购绩效研究对并购市场绩效缺乏长期的跟踪研究;在并购财务绩效研究中,对现金流量等重要财务指标的重视不够;最后国内并购绩效归因研究善未形成一套系统性的理论框架 并购绩效归因的样本划分、实证研究以及理论解释等方面存在不足。可拓展研究的主要领域有中国“资本系”公司的内部并购绩效和“资本系”内部的利益流转研究;制度层面、公司治理对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非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研究等。

参考文献:

[1]陈信元、张田余:《资产重组的市场反应―1997 年沪市资产重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1999年第9期。

[2]李善民、陈玉罡:《上市公司兼并与收购的财富效应》,《经济研究》2002年第11期。

[3]李心丹等:《基于DEA 的上市公司并购效率研究》,《经济研究》2003年第10期。

[4]张新:《并购重组是否创造价值?―中国证券市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期。

[5]张田余、李增泉、蒋秀华:《资产重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上海财经出版社2000年版。

[6]高见、陈歆玮:《中国证券市场资产重组效应分析》,《经济科学》2000年第1期。

[7]潘瑾、陈宏民:《上市公司关联并购的绩效与风险的实证研究》,《财经科学》2005年第1期。

[8]李善民、朱滔:《多元化并购能给股东创造价值吗?―兼论影响多元化并购长期绩效的因素》,《管理世界》2006年第3期。

[9]Asquith, Paul, Merger Bids, Uncertainty, and Stockholder Returns, 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3.

[10]P Dodd, R Ruback, Tender Offers and Stockholder Returns: An Empirical Analysis, 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7.

[11]BE Eckbo, Horizontal Mergers, Collusion, and Stockholder Wealth, 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3.

[12]E Fama, M Jensen,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83.

[13]J Franks, C Mayer, Ownership and Control of German Corporations,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1.

[14]Frank, J., Harris, R. & Titman, S, The Post-merger Share-price Performance of Acquiring Firms,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1.

[15]RJ Gilson, MS Scholes, MA Wolfson, Taxation and the Dynamics of Corporate Control: The Uncertain Case for Tax-motivated Acquisi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文献综述范文4

【关键词】财务控制 财务委派 预算管理

一、国外内部财务控制文献综述

(一)内部财务控制发展阶段

国外内控分为三个阶段:即启蒙阶段、形成阶段、发展形成阶段。

最早进行这方面研究的是美国的洛夫(W.H.LOugh)。他在《Corporate Finance》一书中,首先提出了企业财务除了筹资外,更应该对资本周转进行有效管理。[]但是,这一阶段,人们只是开始意识到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控制的重要性,并没有内部财务控制理论的正式提出。

1968年,P.T.Menzies在文章“Financialcontrol as an Aid to Management”中提出了内部财务控制的概念,他认为内部财务控制的作用就是协助管理者在任何时候都能做正确的事。之后,Peter P.Schoderbek,RiehardA.Cosier,John C.Aplin三位学者概括到:内部财务控制与财务计划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计划在前,控制在后,控制是对计划实施情况的监督和修正。

20世纪70年代以来,Don R.Hansen和Maryanne M.Mowen指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结构的复杂,分权管理的出现势在必然: 这一时期,民营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研究成了内部财务控制研究的核心内容,其理论主要集中在集权与分权的理论研究与内部财务控制手段的研究上。

(二)内部财务控制手段

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罗伯特S卡普兰和Don R.Hansen,认为利用有效的评价指标来评价公司经理人员的业绩并以此为依据对经理人员进行相应的激励来达到从内部约束经理人员的目的

二、国内内部财务控制文献综述

(一)财务控制的内涵

夏书乐(1993)指出:财务控制是借助于货币这一价值尺度对生产经营活动所实施的控制”,同年,王庆成也指出财务控制是对资金的收入、支出、占用、耗费进行日常的计算和审核,以实现计划指标,提高经济收益。冯巧根教授(2000)认为,从委托角度分析了广义会计控制(含财务控制),企业内外部的会计监督与财务控制都可归结为会计管理问题。竺素娥(2001)认为财务控制是指财务控制主体以法律、法规、制度和财务预算目标等为依据,通过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组织、指导、监控和约束,促使企业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

从上述定义我们看到,财务控制是以企业资金运动为主体内容、具有特定对象的控制活动;是控制者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通过对被控制者的作用,使其行为按照控制者的意图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二)财务控制机制及控制权

阎达五教授(2000),提出双元控制主体架构下现代会计控制必须以“协调”作为会计控制的目标,设计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控制思路和方法,并建立多层次的会计控制体制。汤谷良 (2000)认为:财务控制权是对公司的财务方针与利益的决定权,是公司控制权的灵魂,认为控制权的概念有别于控股权,控股权只是一种潜在的控制权。李心合 (2001)认为,企业控制权的核心是财务控制权。白华、余国杰(2004)认为:与资本价值运动相关的控制权都是财务控制权。伍中信(2006)指出财务控制权(剩余财权)的配置应该是财权配置研究的核心内容。

(三)财务控制相关概念

何玉(2009)以法国兴业银行职务舞弊案为例说明,为预防职务舞弊,保障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运行,必须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制。徐哲、潘志芳(2008)的研究表明内部审计作为影响内部财务控制环境的主要因素,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独立性差、审计人员素质较低、审计范围过窄等问题。

佟成生等(2011)认为,预算管理指对组织内部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并将绩效和报酬挂钩,起到控制组织行为的目的。于增彪(2007)将预算管理在概念上分为成本费用预算、资金预算、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是学术焦点。罗晓文等(2006)从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角度阐述了全面预算是内部控制的基础,指出内部控制措施要靠全面预算来落实。朱元午(2003)认为全面预算管理是按照全局观念统一管理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控制方式。

财务委派制是指母公司为维护集团整体利益,强化对子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财务控制与监督,由母公司向子公司直接委派财务人员(总监),并纳入母公司财务部门的人员编制。高言(1998)指出财务委派制有利于母公司强化对子公司或分公司的财务监督。然而,邓春华(2000)认为在目前的会计框架下中国的财务委派制不合逻辑,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

三、结语

比较而言,国内对财务控制的研究起步较晚,对中国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规范还处于探索阶段,但许多理论研究和实践规范已经开始尝试将与财务控制有关的经济学、管理学、系统科学等理论融进财务控制的理论与实践。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财务控制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第一,在国内相关财务文献中,关于财务控制的内容少之又少,缺少它应有的相对独立性,而实践中的财务决策、执行过程及其结果的失控强烈要求理论层面上独立而先进的财务控制研究。第二,国内学者在财务控制方面的研究存在重“技术操作”层面的研究而轻控制制度建设的研究,无法与公司的整体战略、治理结构弥合。第三,财务控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创新思维不够强烈,缺少原创性成果,西方经验的本土化和财务管理控制的企业个性化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李越冬.内部审计职能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J].审计研究,2010,(3).

文献综述范文5

关键词 游戏教学;文献综述;模型建构

一、引言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但是迫于应试压力,加上家长不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儿童的天性被压制,这并不利于儿童的成长。游戏,可以说是儿童成长最主要的的活动。游戏教学法就是利用游戏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发展相应能力。

2009年,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通过中国知网等权威网站的资料收集,发现游戏教学一直是研究热点,2012年研究文献总量突破2万,2013年有所回落。

二、国内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游戏在学期阶段用的较多。传统意义上的游戏只是课堂的辅助手段。李海洋(2009)认为教师应根据新课标要求,掌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在英语教学中,符合游戏教学的原则(目的性,竞争性,公平性原则),将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结合,逐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坚定学生学习英语的决心和信心。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累计和总结游戏教学经验和方法,努力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凌美叶(2005)探索游戏教学理论依据,游戏教学思路,种类。游戏教学时教学方法的一次变革,学生由客体变为主体。荀子提倡的“知行统一”,杜威的实用主义,“从做中学”,都为游戏教学提供理论基础。游戏教学也很好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愉悦性。游戏活动种类具有多样性,可以依据学生不同心理特征设置不同游戏,比如针对好奇心设计猜谜游戏,好胜心设计竞赛游戏等。“在玩中学”也要注意游戏目标的是否明确,是否适合学生,游戏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周颖怡(2013)认为音乐这门特殊的艺术学科,决定了采用游戏教学的必要性。音乐游戏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趣味性游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活动性的游戏引导学生参与,竞争性游戏对音乐有更深入的理解。新时代的教师应将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与游戏特征结合,设置多样性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音乐知识。肖旭(2010)根据体育教学特点,构建以创新为核心的体育游戏教学模型,以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激励学生学习。“快乐学习,表扬为主”。体育游戏课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技能,体育教学模型的构建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提高参考。

国内有关游戏教学的研究,侧重点各有不同,主要还是分学科论述,未见形成系统。

三、国外研究综述

从古希腊起,西方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就把游戏用于教学实践中。法国教育学家卢梭及其重视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他认为儿童最好在游戏中学习。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也认为游戏可以锻炼身体的健康,以及肢体的敏捷。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非常重视游戏教学。他强调“从做中学”。皮亚杰把儿童游戏分为三个阶段:0-2岁为练习性游戏;2-7岁为象征性游戏,7-12岁为规则性游戏。国外教学理论特别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提倡的自然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特别是近年兴起的TPR(全身动作教学法)对我国儿童英语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艾里康宁的《游戏心理学》,从游戏是一种社会现象这一方法论立场研究游戏,证明,游戏不是自发的,而是在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它是儿童理解人们活动的任务和动机的一种形式。

许多国家都提倡在小学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日本在教学方法上注意小学与幼儿园教育相衔接,日本幼儿园的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游戏内容。由于小学与幼儿园性质不同,所以小学的游戏教学相对受限。美国教育工作者也在小学的教学方法上大量引入游戏成分,使美国小学课堂以“乱而无章”的感觉。如何处理好教学与游戏的关系并形成一套适用的游戏教学的模式对于游戏教学能否在小学有效的体现其价值是非常重要的。

四、研究总结与展望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国外对游戏教学研究较早,游戏是儿童学习知识,接触社会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游戏不是让学生放任自由,而是要以教师为主导,与教育相结合,通过游戏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结合,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发挥自身的潜能,发展认知水平。国内外对游戏在小学教育中功能和运用情况进行了一定研究,但是教学游戏在课堂中作为一种调节手段,大多数研究也只局限于理论层面,对于游戏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较少,也没有人把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系统的研究。这为后来研究者提供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夸美组斯,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李海洋.浅谈新课标下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有效运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

[3]凌美叶.论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河池学院学报,2005.

[4]周颖怡.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探究[J].素质教育,2013.

[5]肖旭.体育游戏课程主动学习教学模型的建立与思考[J] 体育教育,2010.

[6]鲁了问.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2004.

文献综述范文6

[关键词] 委托关系; 委托理论; 委托人; 人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0. 057

[中图分类号] F27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0- 0100- 02

委托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透过这种契约关系,委托人授予人相当大的自主决策权,而委托人很难监控人的活动。因而只要存在委托关系,就会有成本的存在。成本理论正是基于委托关系而产生的,是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产 生

问题(Agency Problem)是指由于人的目标函数与委托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加上存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目标函数而委托人难以观察和监督,从而出现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现象。又称为委托问题。

成本概念是由Michael C. Jensen和William H.Meckling(1976年)首次提出的,他们认为在过程中,由于存在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不确定性等因素的作用而产生成本;成本是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决定因素,来源于管理人员不是企业的完全所有者这一事实。在部分所有的情况下:① 当管理者尽心工作时,他可能承担全部成本但仅获取一部分利润;② 当他消费额外收益时,他获得全部好处,而仅承担一小部分成本。由此,其工作积极性不高,热衷于追求额外消费,故企业的价值小于他是完全所有者时的价值,这两者之间的差异被称为成本。

2 西方早期学者与现代学者观点

2.1 早期学者

对成本理论研究最早的是斯密。他指出“在钱财的处理上,股份公司的董事为他人尽力,而私人、合伙公司的伙伴则纯粹为自己打算。所以,要想使股份公司的董事们监事钱财用途,像私人、合伙伙伴那样用意周到是很难做到的。疏忽与浪费,常为股份公司业务经营上多少难免的弊端。唯其如此,凡属从事国外贸易的股份公司,总是竞争不过私人的冒险者。所以,股份公司没有取得专营的特权,成功的固然少,即使取得了专营权,成功的亦不多见。”这是对问题最早的陈述。

2.2 现代学者

现代学者对于委托问题的研究比较多。

(1) Berle和Means。美国经济学家Berle和Means1932年在《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中指出,在所有权分散和集体行动成本很高的情况下,从理论而非实证的角度看,职业型的公司经理多半是无法控制的人。伯利和米恩斯洞悉了企业所有者兼具经营者的做法存在的极大弊端,提出“委托理论”,倡导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所有者保留剩余索取权,而将经营权利让渡。他们所关注的企业的契约性质和委托问题,最终推动了经济学中理论(agency theory)的萌芽和发展。

(2) Alchian和Demsetz。1972年,Alchian和Demsetz在《生产、信息费用和经济组织》中重点研究企业内部结构的激励问题(监督成本),两人提出了“队生产”理论,并认为企业就是一种典型的团队生产。它有3个形成条件:① 有不少于一个人具有共同目标愿望的队员; ② 所有成员协作生产,任何一个成员的行为都会对他人产生影响; ③ 团队生产结果具有不可分性,即每个成员的个人贡献无法精确地进行分解和测算,因而也不可能精确地按照每个人的真实贡献去支付报酬。因此会产生偷懒(shirking)和搭便车(free-riding)行为。为了减少这些行为的发生,就需要有人来专门从事监督工作,而为了监督者积极工作,就应该允许监督者占有剩余权益和拥有修改合约的权利。另外,监督者还必须是团队固定投入的所有者,因为由非所有者的监督者监督投入品的使用成本过高,由此,经典意义上的资本主义企业就应运而生。

(3) Jensen和Meckling。1976年,Jensen和Meckling的《企业理论:经理行为、成本和所有权结构》标志着委托问题研究方法的正式定形。他们首先研究了既是百分百持股股东又是管理者的情形,既而和非百分百持股股东的管理者进行对比,发现:只要不是百分百持股的股东就有自利的动机,就会存在成本。所以最好的治理机制就是百分百持股股东做管理者。

他们认为委托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存在于任何包含有两人或两人以上的组织和合作努力中。如果委托双方都追求效用最大化,那么人不会总以委托人的最大利益而行动。经理人员被认为是决策或控制的人,而所有者则被认为是风险承担者。由此而造成的成本包括:① 委托人的监督和控制成本; ② 人的自我约束成本; ③ 剩余损失(最优决策―现在的决策)――即由人的决策与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决策之间的差异而使委托人承受的利益损失,也可能是由于完全执行合约的成本超过收益而引起的。

(4) Michael C.Jensen: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成本。Michael C.Jensen于1986年在《自由现金流的成本,公司融资与接管》一文中,首先提出了自由现金流的概念,透过自由现金流去研究成本。提出了成本中的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成本。Jensen认为自由现金流量的减少有利于减少公司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冲突。所谓自由现金流量是指公司的现金在支付所有净现值为正的投资计划后所剩余的现金量。如果公司要使其价值最大,自由现金流量应完全交付给股东,但此举会削弱经理人的权力,同时再度进行投资计划所需的资金,将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而受到监控,由此降低成本。

除了减少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外,Jensen还认为适度的债权由于必须在未来支付现金,比经理人答应现金股利发放来得有效,而更易降低成本。他还强调对那些已面临低度成长而规模逐渐缩小,但仍有大量现金流量产生的公司,控制其财务上的资本结构是重要的。此时购并的含义是公司借购并活动,适当提高负债比例,可减少成本,增加公司价值。

(5) Fama和Holmstrom。Fama于1980年认为存在于公司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委托―问题会因为管理者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关注而得到缓解,管理者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关注来源于两个劳动力市场:一个是外部劳动力市场,它决定了管理者能够获得的外部就业机会;另一个是公司内部市场,他决定了管理者职位的升迁以及升迁的速度。从公司治理外部约束机制的角度,其中第一种市场反映了这种机制的存在,管理者能够认识到,如果他在一个公司中的经营绩效较差,那么他的价值的市场反映必然较低,或者获得新的工作职位的可能性较小,因此管理者必须代表公司所有者利益而努力工作。

Holmstrm(1982)建立了一个模型用以说明管理者对职业生涯的关注产生了一种重要的激励作用,但是他证明,在职业生涯的最初年份里,这种激励作用较大,管理者会努力工作,在职业生涯的最后年份里,这种激励作用会减小。

(6) Fama和Jensen。1983年Fama和Jensen认为,公司问题可由适当的组织程序来解决。在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决策的拟定和执行是经营者的职权,而决策的评估和控制由所有者管理,这种互相分离的内部机制设计可解决问题。而购并则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一个外部机制。当目标公司人有问题产生时,通过收购股票获得控制权,可减少问题的产生。

(7) Rfar: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成本。法金融学派的La Porta等在2000年《全球的问题和股利政策》一文中,通过实证研究建立了结果模型和替代模型,分析了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成本。结果模型认为在高保护国家,成本较小,支付高股利;替代模型认为在高保护模型,因为建立了良好的声誉,成本较小,支付较少的股利。

3 结 语

委托关系是企业中最重要的契约关系,只要存在委托关系就会有成本的存在。从而将委托成本最小化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上文对西方学者对成本理论的大量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从内部成本,即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博弈到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博弈,到外部成本,即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博弈。我们应该从中借鉴寻找到适合我们国家公司治理的机制,加强我国企业治理。

主要参考文献

[1] Armen A Alchian,Harold Demsetz. Production,Information Costs,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2(5):777-795.

[2] S J Grossman,O D Hart. Takeover Bids,the Free Rider Problem and the Theory of the Corporation[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80(11):42-64.

[3] Michael C Jensen,William H Meckling.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6,3(4):305-360.

[4] Michael C Jensen. 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 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2):323-329.

[5] Florencio López de Silanes,Robert Vishny,Anerei Shleifer,et al. Agency Problems and Dividend Policies Around the World[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00,60(1):1-33.

[6] R H Coase. The Nature of the Firm[J]. Economica,1937,4(16):386-405.

[7] 张维迎. 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批评[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