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范例6篇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范文1

[关键词]高校教师 胜任力模型 述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166—03

高校教师胜任力是高校竞争力的基础,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是目前高校管理研究的热点,涌现出不少研究成果。为了了解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现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及其发展方向,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很有必要。

一、高校教师胜任力和胜任力模型概念内涵

高校教师胜任力也称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是指能将高校教师岗位上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它包括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的特征。根据胜任特征是否能够区分绩优者与绩效普通者,将高校教师胜任力分为两类:一类是基准性胜任力,是指高校教师岗位上达到最低限度合格所需要的但不能区分绩优者和绩效普通者的一些基本的胜任特征,这通常是指胜任力冰山模型中水面上容易感知和改变的知识技能特征;另一类是能够区分绩效优异者和绩效普通者的鉴别性胜任力,这类胜任力对应于胜任力冰山模型中水面下的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等特征,难以感知和改变,但却是决定个人绩效的关键因素。

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是指承担高校教师岗位所应具备的胜任特征要素的总和,即针对该岗位表现优异所要求结合起来的胜任特征结构。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即胜任特征的名称、胜任特征的定义和行为指标的等级。

二、目前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主要研究成果

虽然之前有许多学者单纯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探讨了高校教师胜任力(素质),但是运用实证的方法探讨高校教师胜任力,构建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却是最近10年的事情,现将目前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主要的实证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一)Dineke等的高校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

Dineke等(2004)运用德尔菲法及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并验证了一个高校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该模型包含如下四个维度:(1)作为教师的人,包括:擅长沟通、对学生态度积极、尊重所有学生;(2)主题知识专家,包括能够为自己的教学运用来自专业文献的相关信息、对自己的学科有彻底的/完全的知识、有学科新进展的知识;(3)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包括在设计教学材料时以学生为中心、能设计活动性教学材料、能以使学生逐渐学会以自我指导模式学习的方式设计教学活动、能够给予反馈、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能使学生活动起来、能评估学生的学习结果、能基于评估结果重新调整教学实践、能设计适于测量期望的学习结果的测验;(4)组织者,包括能够与同事合作、与同事合作时善于沟通、能对课程有所贡献;(5)学者/终身学习者,包括:能够反思自己的教学成果、能从对教学成效的反思中得出结论、对创新持开放的态度。

(二)Van der Rijst的大学教师科学研究胜任力模型

Van der Rijst(2009)采用现象学方法,对Leiden大学23位数学和自然科学系的大学教师实施半结构化访谈,通过对访谈文本的现象学分析,最后发现大学教师科学研究特质可归为六个不同的方面:求知的倾向、分享的倾向、批判的倾向、取得成就的倾向、理解的倾向及创新的倾向。

(三)王昱、戴良铁和熊科的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

王昱、戴良铁和熊科(2006)采用测验编制法,即基于文献综述和对部分教师的行为事件访谈,编制大学教师胜任特征问卷,然后采取因子分析的方法,探索和验证问卷的信度(主要是同质性信度)和效度(主要是结构效度),构建的我国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由以下因子构成:创新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人际理解力、责任心、关系建立、思维能力和成就导向。

(四)段华平的师范大学教师胜任力模型

段华平(2006)运用测验编制法发现大学生视角中师范大学教师胜任特质由7个维度30个具体项目构成,即(1)知识特征,包括上课具有启发性、紧跟学科研究的前沿、教学内容的更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善于学习新的知识、敏锐的观察力与洞察力;(2)学生导向特征,包括主动发现学生中的问题、对学生和蔼可亲、情绪、懂得学生的心理、沟通能力;(3)教师形象特征,包括:注重形象、有危机与忧患意识、教师自身的同事关系、主动承担责任、乐于助人、管理能力;(4)人格特征,包括自信心、适应性、应变能力;(5)教学技能特征,包括学历、教学经验、教学策略;(6)责任特征,包括尽职尽责、责任心强、严谨认真;(7)沟通技能特征,包括上课时师生互动、主动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五)牛端的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

牛端的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和验证分为三步:首先,在文献综述及对高校教师岗位进行()*NET工作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高校教师胜任特征编码初步词典;其次,对从广东省各高校根据绩效标准抽取的24名教师(其中优秀组15名、普通组9名)进行行为事件访谈,并用此前形成的高校教师胜任特征编码初步词典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对编码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发现,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包含31项胜任特征,其中8项鉴别性胜任特征、23项基准性胜任特征(见表1);最后,采用团体焦点访谈法、编制和实施高校教师胜任特征自评问卷、高校教师胜任特征领导评价表,对所构建模型进行多侧面的效度验证,研究结果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发现高校教师的31个胜任特征可以简化为三个因子(表1)。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范文2

    地方文献是关于一个地方的有关资料。其内容涉及一个地区的历史、现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历史遗留等各个方面。上自天文、下及地理,旁至社会、人文诸事物的历史与现状,地方文献都无所不包。“记地理则有沿革、疆域、面积、分野;记政治则有建置、职官、兵备、大事记;记经济则有户口、田赋、关税;记社会则有风俗、方言、奇观、祥异;记文献则有人物、艺文、金石、古迹。[1]”其涉及面之广,包括了各门学科。而地方文献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体现了一般文献所具有的形式多样的特点。早在1957年,杜定友先生就指出:“地方文献是指有关本地方的一切资料,表现于各种记载形式的, 如图书、杂志、报纸、图片、影片、画片、拓本、表格、传单、票据、文告、手稿、簿籍等。”[2]

在进人信息时代的今天,地方文献的形式和内涵同过去相比,又有了很大区别。现在,地方文献不仅在当地出版发行,也在国内其它省份甚至在国外出版发行,突破了“地方出版物”这种传统概念。地方文献不仅有了方志、专著、期刊、族谱、地图等不同类型,也有了科技报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等新成员;载体不仅有印刷型的书籍,也有了缩微品、录音、录象、机读磁带等品种。还有更大量的地方文献不是以书籍的形式出现,而是发表于各种各样的报刊上,散见于各种会议文件中,甚至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商品性宣传品里,用更快速度,引人注目的方式向社会传播。面对内容如此广泛、形式极其多样的地方文献,我们如何对其形式和内容进行有系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划分和揭示,对于有效地收集,整理地方文献,充分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以发挥其自身的情报价值,为振兴地方经济服务,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此我们将对地方文献的特征作一些探讨,并以这些特征作为地方文献划分的总的依据,论述地方文献的各种类型。

1.地方文献的特征

地方文献具有一般文献所具有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特点,但这并不是地方文献的本质特征,其本质特征应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区域性

区域性是指地方文献以一个地区为记述范围且反映本地特色。一个地区在历史上经历了自然灾害、气候水文的变化;经历了人口的迁移增减;经历了各时代的政治、宗教、战争等的影响,从而形成本地区的经济特征、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这些地方特色通过地方文献表现出来,并决定着地方文献的收藏范围。区域性是地方文献的最根本特征。

1.2资料性

资料性是指地方文献内容广泛而丰富,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资料:自然地理资料,包括地形、水文、自然资源、灾害等各方面的资料;生产与经济资料,包括农作物、林业、畜牧业、渔业、手工业等等;历史与政治资料,包括历史沿革、人口变迁、地方行政、阶级斗争、历史人物等等;文化艺术资料,包括风俗、方言、宗教、名胜古迹、文物、科举、诗文等。地方文献的资料性特征体现其价值。除以上两个本质特征外,地方文献还具有以下两个非本质特征。

1. 3时代性

地方文献是一个地区历史的产物,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1.4多样性

地方文献从内容到形式,从体例安排到语言文字,都没有一个确定不变的模式。由于地方文献记载内容的广泛性,也就决定了其形式的多样性。

2.地方文献的类型

通过以上对地方文献特征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地方文献的区域性、资料性两个特征反映了地方文献的范围和内容价值,从而揭示了地方文献概念的内涵。而地方文献的类型划分则是这一概念的外延。下面,我 们就以地方文献的特征为基础,对地方文献作一些探讨。

地方文献的划分应当有统一的标准,按同一标准划分出来的各类概念必须明确。一般来讲,可以按内容和形式两个标准来划分地方文献。按内容标准,又可以按文献主题和学科内容划分。按主题内容,可分为自然文献、政治文献、社会文献、军事文献、科技文献、经济文献等。按学科内容分为社会科学文献、自然科学文献,其中政治、法律、军事、历史、文学、天文学、地质学等学科文献较多。我们都知道,地方文献中综合性内容很多,如方志内容较广、笔记内容较杂,难以归人某一学科,可见按内容划分地方文献是有一定困难的;而按形式划分,则较明确,又利于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保藏。因此地方文献的划分应以形式划分为主要依据。

按形式划分,可以按载体标准、文种标准和著述形式标准来划分。按载体形式可分为:原始材料、如甲骨、金石、简牍、简帛等;纸质材料,如印刷品、写本、抄本、书画、静电复印件等;感光材料,如幻灯片、缩微片、电影片等;磁性材料,如磁带、磁盘、磁卡等;激光材料,如光盘、光磁盘等。按文种标准,则有汉文、少数民族文、外文等多种类型。按著述形式划分是最重要的,具体可划分为以下一些类型:

2.1地方志

地方志是以一定的体例记载某一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或某个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的著述。依照方志记载的内容范围不同,又可分为综合志、专志、部门志、杂志等。综合志是记载某一地方各方面情况的综合性志书,又包括一统志、省志、府志、厅志、县志、乡镇志、边关志,、卫所志、土司志、岛屿志、乡土志等多种类型;专志是以某一特定的自然、社会现象为记叙对象的方志,例如物产志、水利志、气象志、矿产志、食物志、轻工业志、书院志、人物志、经籍志等,现代志书还有商业志、教育志、军事志、司法志、交通志等,如《湖北外事志》、《湖北工商行政管理志》;部门志是记述地方某一行业部门情况的方志,如《武钢志》、《江汉油田志》、《东风轮胎厂志》、《汉冶萍公司志》等。杂志多是私人的撰述,不以官府修志的通用名目命名。但它们所记述的,都是有关一地的舆地、政治、经济、文化等种种现象,而没有通志那样完备、系统。如明谢肇(氵+制)的《长溪琐语》,清张焘的《津门杂记》等。

2.2地方史

地方史是记述某一地方的社会发展过程的史书。又可分为综合性和专门性两类。综合性的如《上海史话》《黑龙江开发史》等;专门性的有党史,如《广东党史资料》、《武汉春秋》等。文史资料,如《湖北文史资料》、《南京文史集萃》等;少数民族史,如《四川苗彝民族发展史》、《土家族古史探讨》等。

2.3谱牒

谱牒是以封建氏族制度为基础,以家族为范围;记载一家一族兴衰迁居,世代流传,人口繁衍、家规伦理,以及族人的田庄田产、生死嫁娶、功名业绩等情况的家族史。分为家谱和族谱,如《洪氏家谱》、《郑氏族谱》。

2.4论著

论著是指作者在占有充分材料的基础上,经过严密地分析,研究并系统地提出和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而写成的著作。自然科学中,如地质、农业、医学等方面的学术著作都带有很明显的地方特点;而社会科学中,历史、考古、民族、美术、语言等方面的学术著作,也有很多地方性的内容。所以,从文献价值来看,具有区域特色的论著应作为地方文献加以收集。

2.5地方档案

地方档案是过去或现在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包括现行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如《武汉抗日战争史料汇编》,旧政权档案,如《武昌起义档案史料》。

2.6地方报刊

地方报刊是以报导地方时事、政治、经济、现实新闻为主的兼及其它内容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如《湖北日报》、《武汉晚报》等。

2.7地方丛书

地方丛书是以地区为范围、专收某一地区人士的著述。如《广东丛书》。

2.8地方年鉴

地方年鉴是系统汇集某一年内本地的重要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的地方资料性工具书,如《湖北年鉴》、《武汉年鉴》、《湖北财政年鉴》等。 。

2.9地方百科全书

地方百科全书是概述地方知识的一种著述。如《北京百科全书》、《黑龙江百科全书》。

2.10地方人士文集、笔记、日记、信札

这是研究某一地方有影响的人物的重要资料。如《鲁迅全集》、《鲁迅日记》等。

2.11地方人事碑志

碑是历代最为普遍的石刻,人们往往于碑上镌刻文字,以记述功德、欲传后世,包括刻石、碑碣、摩崖、墓志、石阙、石经、造像记以及一些杂刻题记等。

2.12地方图录

地方图录包括有关某一地区的地图、历史图谱、文物图录、人物图录、艺术图录、科技图谱等。如《汉初诸侯长沙国南部地形图》等。

2.13地方音像资料

地方音像资料是用物理学的方法把声音、图像记录在磁带、唱片、光盆等载体上,供人们查考利用地方文献信息的资料。如地方信息数据库,地方信息计算机检索系统等。

2.14地方文献书目

地方文献书目是揭示有关一地自然和社会各方面情况的文献,并按一定方法编排起来的工具书,如《北京地方文献联合目录》等。

引用文献:

1 顾颉刚 中国地方志综录、序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范文3

关键词:特征分析;实践反思;知识生产;学校及学科局限性;综合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3-0101-06

上世纪80年代后,重视实践、重视知识的联系的教育观念再次受到世界范围各教育大国的重视。如美国的“2061计划”,法国的“多样化途径”,日本的“综合学习时间”,等等。我国亦于2001年6月在所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从国际实施情况来看,对于开设这种重视“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必要性,在理论上,人们从诸如进步主义教育哲学、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活动理论等诸多理论那里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但遗憾的是,在实践的层面上这种课程至今没有提供一个全面有效的国家的案例。

在我国,自2001年以来,人们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也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比如,专题的全国或国际性研讨会议已举办近十届,以书名中含“综合实践活动”为条件通过读秀中文搜索,可得到中文图书1600多种,而以文章题目中含有“综合实践活动”为条件进行搜索,可得到中文期刊文章4800多篇,硕士论文200篇。

文献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特征和价值,课程实施所要面对的“主题设计、课程资源开发、师资、教学结构与模式选择、课程管理督导与评价”到实施案例,有着极大的丰富性。

就实践层面来说,浏览一部分介绍实施方案和提供活动案例的相关文献。如果从多样性来看,倒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其中也委实不乏令人击节、动人心弦的案例,但当我们激动过后掩卷而思,这些案例活动可以常态化吗?该案例中的学生所在的班级、学校的其他同学都享受到这种高质量的课程了吗?答案往往是否定的。

总地来说,正如有论者所言,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入常态实施、普遍实施、大面积规范实施的进程过慢;国家课程计划的严肃性得不到保证”,[1]举步维艰,困难重重。[2]一方面,一些一线学校很茫然,不知如何开发。[3]另一方面,虽然起步,但开发的课程与课程标准有较大的差距,或难以为继。[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边缘性至今没有改变,同时,该课程的裂化、学科化却接踵而来。[5][6][7]

对于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困难的种种原因,已有大量文献从课程实施的宏微观层面进行了论述。比如,课程的首次开设,再加上课程的“三无”性,使实施者无以为据。对于导致不能常态化的原因,透过论述,一般认为当前面对的难以常态化的问题具体而言主要是对课程性质的理解不到位、资源的缺乏及教师配置难以适恰,课程及教师的评价的科学性。[8][9]事实上,除了以上因素外,人们没有论及的常态化何以不能的另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则在于对本课程评价与其他课程评价的不一致性;同时,学科式配置师资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有着深刻的矛盾。[1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显然并不理想,以上分析显示有许多制约因素限制了它的展开,而其中一个重要约束是对课程性质的理解。这里仅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至少应具备的一些特征在已有重要分析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目的和课程实施进行再讨论。

Paul Ernest曾指出教育目的所体现的教育价值应能决定或至少制约教育手段。[1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也必然要体现于它的特征之中。当前一些实施形态显然背离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和价值,它促使我们对该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进行重新评估和进一步思考。

下面首先对综合实践课程应具备的特征进行了思考的重要文献按时间进行梳理。

1.已有研究的概述。早在2002年,钟启泉先生在《教育研究》发文,从课程编制原理和知识论的视角论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涵义和价值。他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使学生置身于活生生的现实的(乃至虚拟的)学习环境之中,综合地习得现实社会及未来世界所需要的种种知识、能力、态度的一种课程编制模式。”这种课程是对学科课程的超越,其特征是“以重大的主题为中心,准备了若干学习的途径”,以“主题——探究(经验)——表达”为组织单元,不仅重视结果而且更重视学习过程,通过“学习”,学习者实现与“客观事物的对话”;与“教师和同学的对话”;与“自身的对话”,同时进行“智慧的统整”和“知识的统整”。[12]

亦是在2002年,陈时见等则直接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特征是“统整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作者对三性的解释是,与学科课程的纵向垂直组织形式形成根本区别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按水平组织的原则统整课程的内容与活动,并且统整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以及教师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了一系列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研究方法以及当代社会的综合性问题,着重培养解决综合性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开放性,从课程目标看,表现出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的较强的针对性和发展性;从内容看,课程能够及时对知识吐故纳新,具有柔韧性和生成性;从课程实施来看,可以突破基于教室的时空限制,具有灵活性和弹性;从评价看,呈现出方法的多样性和动态性。实践性则表现在课程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13]

2003年,郭元祥和田慧生分别发文阐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规定和基本原理。郭元祥指出,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点: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生成性。而田慧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施策略》中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生成性。可以看到,两位学者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征的表述在语词的使用上是大体相同的,但如果仔细考察其内涵,两者是存在一些差异的。前者认为,课程的综合性是由学生所面对的是一个完整的生活世界所决定的,学生要处理由个体、社会及自然等基本要素构成的复杂世界,必须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才能奏效。

实践性在于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课程资源,在学科课程中,即使是实践环节,都难以超越学科固有的知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学科课程的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学习是为了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本身。而开放性指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特点。作者认为,开放性意味着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及过程都是因人而异,非常个人化的。由于“学科课程中某些知识与技能、情感和态度,以及价值观可以通过告诉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是不能以 ‘告诉’的方式来传递的,它必须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亲历和体验,才能不断地生成。”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生成性。[14]而在后者,实践性指该课程强调学生的“亲历亲为”,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活动过程”;开放性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内容和实施等具有开放性,它超越了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单一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为了适应学生的特殊学习需要、活动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可以及时调整活动目标和方案及活动步骤和环节;自主性指课程的设计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目的是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空间。课程实施中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设计、组织、引导,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自主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并能积极主动地获得一些丰富的切身体验”;而生成性指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丰富和深化,“新的目标、新的价值、新的主题”将被生成。[15]

李臣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中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经验、兴趣和生活,透过学生的体验过程,建构学生对活动的意义,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促进素质综合性发展的主体性活动项目与方式。”基于这一定义,李臣之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①活动设计的前提必须基于学生的经验、兴趣和生活;②活动展开必须遵守“学生的体验过程”的基本规定;③活动的基本目标是建构学生对活动的意义、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关系;④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总目的必须促进学生素质的综合性发展;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素应是主体性活动方式等5个方面的特点。[16]

以上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之初一些学者对该课程特征的一些阐释,它们对人们理解课程的目的和内涵,以及对课程的展开无疑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一些看法后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重要内容。

随着课程的进一步推行,有研究者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征进行了进一步明确,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具有课程目标的综合性、课程内容的专题性、教学方式的实践性、教学过程的体验性、教学环境的开放性、教学活动的主体性、教学情境的趣味性、教学价值的创新性等特点”。[17]

显然,不管是立足点、明确性,还是内涵及深浅度,这些观点之间存在差异,比如,有论述非常重视“强调学生兴趣、个性和内在需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主体性、自主性”,也有论述强调综合课程活动的个人化,这些差异展示了理论的丰富性,同时也给进一步探讨留下了空间。尤其是课程展开到今天,丰富的现实,包括异化促使我们对课程内涵及相应的特征需要站在“巨人肩头”做进一步的思考。

2.课程特点再思考。下文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的提出以及对这些特点内涵的阐释基于以下几方面因素的思考。首先,特点及内涵将坚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5条的边界,同时考虑当今知识生产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当下现实、人工学习场所学校学习的局限性以及学科课程对学习的局限性。

对于课程目的和定位,课程纲要已明确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是“从小学至高中设置……并作为必修课”。从这里出发,考虑其它因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至少应具备综合性、实践性、学术性、社会性以及必修性等特征。

首先,综合实践活动是综合的。知识的分科曾是人类发展历程上的重大进步,但累积的知识已是如此庞大,知识的类分已如此细化,任何一门学科分支的知识、信息足以使一个人淹没,跳出学科知识的分裂,在整体意义上在更大的背景下理解知识,理解整合的知识能解决什么以及尚不能达到什么已成为当务之急。从社会发展的视角看,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彼此如此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信息共享的时长已大大缩短。这一方面使得各种问题更趋错综复杂,在解决问题时必须迅速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做出及时应对,同时使得单纯的线性研究不复存在,同一个问题的研究往往有大量的研究团队同时进行,研究结果往往是点阵式的跃出,这使得每一个研究团队必须对问题研究进展的各种信息进行及时整合与评估,以便为下一步甚至几步的方向做出规划。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分析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但分析是没有尽头的,随着分析的深入,知识与信息将变得迅速的复杂化。我们必须具有管理复杂信息和知识的能力,亦即整体、系统的观点。所以,知识的进化乃至社会的进步都要求学生的学习对此综合性做出反应。

基于这种综合性的理解,那种把原来的班团活动与研究性学习再加信息技术之类简单地划归于一个新的概念之下即称之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模式是非常不合适的,甚至是没有诚意的。正如钟启泉先生所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超越学科课程乃至综合课程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内容的例举不应成为课程实施中课程割裂的理由。而那种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化归为学科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xx综合实践活动”也是对综合性的误解。同样,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过渡性课程的观点是对综合性的价值缺少充分理解的表现。在这种综合性下,像其它学科课程一样单一配置教师或根据纲要内容分别配置教师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是无法承受之重,而对课程目标来说是“无法承受之轻”。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由于对综合性课题知识的极度缺乏从而对学生的问题极不敏感,对学生的指导往往是大而无当,不了了之。

其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实践的,它必须使学生处于活动之中。毋容置疑,我国中学生的大部分课程是纸笔化的,并且学习是一个师生高度交融,教师全程指导,争分夺秒、绵密织网的过程,可谓是深度把玩概念式的学习,但我们已经知道对一个概念的认知往往是没有尽头的,这种单一的纸上谈兵式情景使学生知识难以迁移到复杂情景,无助于解决具体问题。我们也同样知道,即使是学科课程,如果不把它与学生对世界的理解联系起来,学生一旦离开学校,他将回到前概念状态,这可以很好地从我国低科学素养与我国普及教育的程度不相称的现实得到印证。学生需要一个相对从容的空间,能综合多种认知技能,实践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实践是思维的载体,学习在实践中得以展开。那种黑板上的垃圾分类处理,一节课式的理财,从知识的生产看毫无价值。

知识的生产确乎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实际问题的推动,一个是知识系统内部的张力,但回顾知识生产的历史,归根结底,知识的创造孕育于实践。实践是一个具体化的过程,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除母语外,大部分知识的习得,具体化过程比它的反面更重要。综合实践活动应是综合各种知识与技能于实践的活动,促使学生知识情景化,并历经实践达到深刻化过程。

文献回顾中我们看到,一些学者强调学科学习是简单化的割裂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是要让学生直面复杂世界。在此基础上,我们应看到一个人要具有处理基于个人、社会、自然为基本要素的复杂世界的关系的能力,他首先必须拥有的是相应的知识。综合实践活动课应具有学术性即在于,一个不学无术的人是不能承担得起责任的人,对社会的体认是一种理论支持下的深刻透视,实践是科学指导下实践,不是简单动作技能甚或停留在情感的层面。

一些综合实践活动纯粹停留在收获消息的层面,观察其效果是“远看成绿近似无”。 信息不等于知识,一般来说知识和信息存在关系K=lnr;[18]同样,拥有信息并不意味着信息会自动转化为知识,它需要一个复杂的加工机制。这个过程教师和其他专业人士的介入是极为重要的,一些以研究为名的活动往往只具有形式上的效果。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会提供丰富的题目,或者学生寻找题目,然后是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结题报告一路走下去。由于缺少实质性的支持,大部分学生最后收获的是网上文字图片的接龙。事实上这些形式既不是科学研究所必要,更不是其核心,当然也无须奢谈学生研究能力的增长。教师不能仅围观,或坐等咨询。没有学术审视、理论思考,系统化、结构化过程,仅是凌乱的现象、事实,不会有什么价值,正如每天吃三角形饼干也吃不出三角形概念。

第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具有社会性。人工设计学习环境的学校委实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造,但根本上人是社会的产物,知识、教育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不是传统一直认为的学校是授受社会知识的中间物,知识存在于人与社会环境的交流中。维果斯基认为社会环境对学习有关键性作用,社会环境通过它的文化物品、语言及社会机构等工具影响人的认知;[19]知识的表征形式、生活的社区乃至公众的范围,以及文化,阶层,社会思潮等等对知识的传播、分布、转换对有着极大的影响。[20][21]我们所处的现实是学生的经验和生活是学校生活,社会被学科学习隔离,社会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道听途说,或浮光掠影,充满着距离,极不真实,教育内容纯粹是人工知识体系。综合实践活动应是打破这种封闭性建立学校与社会关联的重要通道。

最后,它是一门必修课程。当然首先是一门课程,但实施中,我们把它裂解成3门甚至4门课程,使它不再具有整体性。即在课程实践中,学习经验没有得到组织,而把它分成几块分而治之,这违背了课程的基本规则,我们没有课程的边界,也无法知道材料是如何被组织的。

同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有人认为这门课程是一门过渡性课程,它最终要消融于学科之中。学科学习当然不排斥也应该具有综合性实践活动,但把该课程学科化显然违背了课程性质——必修性,其价值不言而喻会受到损害。

另外,课程的必修性还在于不能把该课程等同于选修课,甚至兴趣课。我们可以看到实践中该课程已具有“精英主义”甚至“功利主义”倾向。很多研究报告更乐于奉献那些令人击节赞叹的案例,展示活动所获得的奖项。我们无从知道是否所有的学生都从这门课程受益,学校提供的研究课题是否适合所有的学生,是否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支持。

尽管人工学习场所的学校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其与社会的过度隔离一直受到人们的警惕,我国就一直有批评读书人“五谷不分”的声音,卢梭、福禄倍尔等对此也早有论述,上世纪杜威更提倡“教育即生活”。但当“两耳不闻窗外事”成为强大的传统,改变它总是极为困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改善这种状况的又一尝试,它首先需要人们教育观念的更新,当然也需要实践创新和坚守,本文是在反思实践的基础上对课程特征的新的探索,以期对实践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走向常态和有效.全国课改实验区综合实践活动第四次研讨会纪要,http:///zongh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360

[2]张传燧.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几点反思[J].教育科学研究,2004,(1):5-9.

[3]张正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何举步维艰[J].校长阅刊,2006(12):10.

[4]王艳荣.变了形的综合实践活动课[J].当代教育论坛,2004(9):76-78.

[5]陈文心,周积昀,吴忠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范化与常态化实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2):20-22.

[6]李剑.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深入开展的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11(11):104-104.

[7][9][10]董玉成.适合年级组和项目学习的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J].新课程研究,2012,(10):16-19.

[8]朱莉.关于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哲学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2,(5):41-43.

[11]Paul Ernest著.数学教育哲学[M].齐建华,张松枝,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52.

[12]钟启泉.综合实践活动: 涵义、价值及其误区[J].教育研究,2002,(6):42-48.

[13]陈时见,李晓勇.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其实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40-43.

[14]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规定[J].当代教育科学,2003,(4):15-17.

[15]田慧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理论与实施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3,(7-8):10-13.

[16]李臣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9.

[17]彭小明.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J].社会科学战线,2007,(6):292-294.

[18]尼古拉斯.复杂性:一种哲学概观[M].雷舍尔著,吴彤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100.

[19]戴尔.H.申克.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M].韦小满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236.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范文4

    近年来,随着地方文献的价值日渐为人所重视,各公共图书馆纷纷举办了以展示本地文献全貌为目的的综合性地方文献展览。据笔者所掌握的情况,以个人为展览基本单元介绍和陈列地方文献的方式,几乎已成为这类展览的基本模式,这一模式的框架结构一般是先有展览序言,然后逐个罗列本地及本地籍地方文献,撰述者的个人简介及其著述,每个展览基本单元由版面上的个人简介和陈列宝龛中的此人著述两部分构成,各个展览单元之间设有时代、学科、因果间的界划和衔接。故笔者将框架结构暂拟名为“散珠满盘式”。

这一模式的优点在于能较集中地反映出第一个被介绍者的著述情况,无形中敦促了有关人士将其著述给予图书馆;它的优点还表现为这种展览必须以大量的个人撰述为基础,各馆在举办这一模式的展览前都有一个大规模的文献征集程序,集中大量的经费和人力进行文献征集,以此来满足展览所必需的个人撰述文献量,可以说这一模式的最大长处在于对地方文献的征集稗益多多。然而这一模式的缺陷也十分明显:首先,地方文献展览不等于地方人物学术成就展,以文献撰著个人为基本展览单元的方式使得一批当地方志和地方出版物无法跻身展览,而这两类地方文献恰恰是最富有地方特色的,在反映一地情况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地方志和地方出版物在展览中的缺席。 能不算是这一模式的最大缺憾?同样原因,外地学者对该地政经文教社会等方面的研究论著也将因非本地人撰述而被排斥在外。其次,这一模式的展览对被展出者的著述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征集和介绍,但缺少较深层面的分析整理。点虽光彩夺目,但未能将之有机地联系成线和面,缺乏必要的整体感和历史感。即使将相关版面按时代、学科排列,其内在联系也会因缺少必要的文字衔接而湮没在平面罗列的个体间。再次,对被展出的地方文献撰述者的介绍和文献陈列,用力平均,不少展览甚至连排列有序都未做到,既未对重点文物、重点文献予以突出,也未按时代、学术领域分门别类介绍陈列,一般读者在参观展览后只能留下只爪片鳞的印象。由于展览框架结构与目的脱节,这一模式的地方文献展览未能达到展示一地文献全貌的目标。

在展览结构框架上有别于这一模式的地方文献展览,笔者孤陋寡闻,仅闻见湖州市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展览和临海市图书馆的“临海市地方文献展览”两例。以笔者曾参与其事的湖州馆展览为例,其以时代为经,学术门类和文献体裁为纬来建构展览框架,似可称之为“经纬交织式”。该展览具体的结构框架是:将展览主体按时代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介绍古代、近现代、当代三个历史阶段的湖州地方文献著述情况,每个部分又按文献体裁和学术门类划分为若干单元,选择该时期当地兴旺发达并有全国影响的文献创作领域逐个有重点地进行介绍,将人物及其著述统摄于文献创作领域之内,通过版面介绍文字、文献标引、文献实物三者的结合,直观而又有所提炼总结地向读者展示该时代该领域内湖州地方文献的著述情况。在这一展览框架的驾驭下,其展览版面文字着重于文献著述情况的分析归纳;各部分的小序介绍该时代湖州地方文献著述的特色和影响,下面的各个展览单元则以一段或数段文字介绍该文献创作领域内湖州人士的主要贡献、代表人物、当时影响及历史地位,对各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一般仅点到为止,让读者通过翻阅该单元陈列文献来了解(仅有两位在各自领域开一代风气,有世界性影响的人物,被予以单设一单元陈列介绍)。该展览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地方文献著书修志”, 这一部分集中展示了读者利用馆藏地方文献新撰述的地方文献,使湖州地方文献的面貌反映得更为全面,对地方文献的价值作了最为直观的诠释,这也为前一模式所未备。

这一地方文献展览的框架结构具有以下优点:一、该框架构思展览的出发点是一地地方文献的总量,至少是馆藏地方文献的总量。对一地地方文献全貌揭示得比较完整,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有读者评价湖州馆展览“整个展览内容丰富,陈列有序,显示湖郡学术渊源,文物之邦的特色。”二、展览排列有序,一地文献发展的渊源流变,明晰可见。三、版面文字摆脱了对人物的平面介绍,着力于文献本身,对馆藏地方文献的特点和利用价值进行分析归纳。版面文字不仅起到了文献导读的作用,而且还可在某种程度上视之为一地的学术发展史概要。四、立足现有文献,人力、财力较为节约。湖州馆展览耗资不足千元,而上海某郊县一个同等文献量的展览耗资四万元(两馆展览展出文献均为一千四百余种册),本省按前一模式举办的展览耗资也均在万元左右。五、全部地方文献馆藏均能跻身展览。六、展览版面可脱离开架陈列文献,单独用于巡回展出。临海市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展览在巡回展出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扩大了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影响。

但这一地方文献展览框架的不足也很明显:一、该结构框架在陈列内容上有很大的弹性。可随馆藏实际情况来谋篇布局,个人撰述拥有量的多寡对展览影响并不很大。这本来当是它的优点,但在当前图书馆业务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前一模式的征集程序往往会被省略或者弱化。二、展览对文献著述者的著作不作单独陈列,使各文献撰述个人之间缺乏比较,对那些不关心或不甚重视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作者缺少刺激。以上两点表明,该结构框架对文献征集的促进作用不及前一模式。三、该结构框架对展览的谋篇布局和版面文字有较高的要求,它要求展览筹备人员心须对本地文化发展历史、馆藏地方文献内容有较全面的了解,并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以使版面文字言简意赅,层次分明,内容充实,可读性强,文字撰写耗时费力。四、该结构框架要求文献陈列必须尽可能采用开架形式(善本古籍和名人手稿只能用陈列宝龛),版面文字提供的是一地及一文献创作领域的发展概况,具体的内容需读者自己翻阅文献才能了解,这就对参观者的素质有了较高的要求。然而开架方式同时也是该框架结构的优点。现代展览理论认为一个展览能否给参观者以深刻印象,除了展品的质量外,身临其境的参与是极为重要的,而该结构的开架方式恰恰能使读者在版面文字的引导下,通过翻阅利用地方文献,与图书馆工作人员共同实现展览宣传地方文献价值,提高文献利用率的目的。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范文5

[关键词]科技创新演化 循征决策 科学计量

[分类号]G353.1

1 研究背景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其发展变化不再是科学技术系统自身的演化,而是越来越多地包含了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和选择,是整个创新系统的演化。决策者对未来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和规划,需要从社会、经济领域的需求出发,科技发展也需要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挑战,这就需要基于现实信息、数据和知识的综合科技情报分析来支持科技战略决策。

现有的支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选择的情报分析与研究主要限于科学或技术本身演化规律的揭示。在分析方法和思路上,主要是测定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其发展变化状况,包括研究前沿、快速发展前沿、快速突破文献、热门文献和新兴研究前沿等角度的分析。以上分析视角所利用的方法,一般都是基于文献特征的,如高被引论文、共引、共词以及新兴研究前沿分析中用于主题提取和展现的文本挖掘方法等。

定量解析科学技术演化规律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方法探索和规律总结,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计量方法的有效性仍然得不到认同,对决策支持的作用不明显。如有学者所说,“无论我们怎样用统计手段来处理引文和共词数据,科学知识图谱都不是科学领域的活动性和进展的适当表现。”因此,现有的揭示科学技术演化规律的方法存在着理论支持不足、方法有效性不足、揭示的层次不够深入等问题,科学技术演化分析要成为真正有用的科学研究的辅助方法,在理论与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数字科研环境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科研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扩大了支持情报分析的信息、数据来源,为科技创新各方面影响因素的提取提供了便利,使得综合多方面的数据形成科研决策的证据,进而支撑面向需求的科技发展战略选择成为可能。引入医学领域广泛使用的循证决策方法进行科技情报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揭示科技演化规律。

Davies定义循证决策为“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利用从外部可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而帮助人们做出有关政策、项目和计划知情决策的方法”。循证决策是卫生决策者最常用的、客观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卫生政策研究方法。其基于证据的决策思想也在其他领域得到了重视,并有人尝试用于学科发展热点的揭示,但仅限于基于文本分析的领域关键主题词所揭示的内容分析。

为此,本研究拟从影响未来科技创新演化的互动因素出发,在现有科技演化计量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循证决策的方法,探索从科学数据资源和各类型文献资源中提取面向科技决策的证据基础,进而构建支持科研决策的创新演化循证分析理论与方法。

2 科技创新演化循征分析的理论与方法问题

科研及科研决策环境的改变使得科学技术演化的规律性、范式发生改变,人们解读这种发展变化的理论和方法也需要逐步更新。借用循证的思维分析科技演化的过程,将涉及循证决策分析方法在此的适用性,分析中作为证据的分析数据对象的选择,证据选择标准的建立以及相应的分析方法的构建等方面的问题。

2.1 循证决策分析在科技创新演化分析中的适用性

循证决策分析的关键是证据的获取,核心是证据的评价,目的是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循证决策的过程是在问题提出的基础上,进行证据的收集并经过严格的评价,进而对证据进行综合分析,然后通过多轮的决策者评估、方案调整等,得到满意的结果。在科研决策中,证据的获取、评价与分析也是必然的要求。

目前科研及科研决策环境的改变,使得科技政策规划转向面向整体科研环境的科研事业规划,科学技术的选择更具战略性。现有的趋势或演化分析通常不能综合考虑影响未来科研发展的情景因素,而实际决策支持需要综合不同的信息和方法形成综合分析模型。循证决策中的证据理论及综合分析思想恰好满足了复杂科研环境下决策支持的要求,特别是科研决策中对于准确、可靠、全面证据的需求,需要引入循证决策中证据评价的思维和方法来提升赖以决策的信息的质量,而综合分析也是做出决策的有力依据。另一方面,目前数字科研环境的成熟,为科技演化描述中融入各层面的数字对象,进而形成支持科研决策的循证情报分析方法奠定了基础。因此,循证分析方法的各种要素与科技演化分析的内容和目的是一致的,虽然不同的决策环境中具体使用的方法不尽相同,但其循证的思维过程是适用的,数据对象的深度处理,也为深入的循证统计分析提供了可能。

2.2 科技创新演化分析中的证据提取及选择标准

有别于以往完全依赖科学文献的分析方法,尝试从影响未来科技创新演化的互动因素出发,从科研创新各阶段涉及的文献信息中获取演化分析的证据基础。因此,在现有科技演化文献计量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经济社会领域的研究、政策文献和科学数据等分析对象,从中提取面向科技决策的证据基础,这样可以大大拓展科技演化分析中的证据资源范围,进而构建支持科研决策的创新演化循证分析理论与方法。

影响循证决策效果的三个要素是:研究证据、可利用的资源以及政策的价值取向。因此,循证分析效用发挥的前提在于对研究课题进行系统全面的证据准备,确定数据纳入和剔除的标准,并对纳入的数据进行严格评价,在此基础上对结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才能得出可靠的决策依据。

支持科研决策的科技创新演化分析,需要明确社会经济需求、政策环境、产品创新、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状况,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因此,作为循证分析证据的数据和资源的选择标准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如:在统一学科领域定义下,科研创新各阶段内涵外延的限定标准,在领域限定标准下可供分析的数据源的选择标准,数据或文献纳入和剔除标准等,这些标准的建立将提供有力的研究证据和可用资源,为以下的指标和方法设计奠定基础。

2.3 证据指标的设计与分析方法的构建

在证据准备和选择完成后,最重要的是依据证据进行分析,包括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科技创新演化的规律性和科研创新各阶段之间的关系,形成科研决策的判据。

2.3.1 科研创新各阶段的演化分析指标与方法设计科研创新中的社会经济需求、政策环境影响因素以及产品或工艺创新、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等,各阶段知识演化的现状或未来趋势的分析,需要特定的指标和方法,如各阶段的综合发展状态指标、基于领域知识特征的属性和内容的提取与分析等。

这些指标可以从科学数据、科学文献、社会经济研究文献中提取领域共同的主题内容,分析属性划分后

的主题词的统计或关联特征,利用基于语义的知识网络揭示领域知识演化的特征。其中主题词统计或关联特征是对领域发展各阶段所体现的定量特征的描述,此外,还可以计算领域在科研创新各阶段的知识熵、概念确定性等方面的指标,找出知识演化的发展阶段的评价指标,作为科学演化定量分析的依据。基于语义的知识网络分析对表征知识的概念词和类属借用知识本体、分类体系等为语义不明确的概念词进行属性划分,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语义的知识网络,进而利用定量的指标、方法揭示微观的领域知识结构演化、领域关键研究问题的演化、关键问题中知识关联的发展变化等。

2.3.2 系统关联机制的分析方法 通过科研创新各阶段的关联分析,揭示科技创新中知识演进的互动关系。这需要在科研创新各阶段知识演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特定的关联构建机制,分析在创新系统整体的视角下,创新各阶段知识构成的创新网络的演化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关系。这里使用的方法如依据核心主题词在不同数据源的共现和间接关系形成创新网络,进而从创新网络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状况,来分析系统内部知识的发展演化过程。

2.3.3 基于判据指标的科技演化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就是借鉴循证分析中系统综述的方法,即针对某一具体问题系统全面地收集相关资料,用统一的科学评价标准,筛选出符合标准、质量好的证据,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综合,得到定量的结果,以得出可靠的结论。依据上述方法得到的多因素指标,作为循证决策的定量判据,利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判断创新发展的状况,挖掘以往科技创新发展中的空白点,尝试提出新的科学技术研究方向。

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上述过程和方法的实现,需要解决一系列的理论和技术问题,如制定分析数据源的选择标准与证据评价标准、用于循证分析的文献和科学数据指标的设计、知识网络的构建与分析以及其中涉及的数据特征的提取等。

基于知识本体的数据特征提取是将多种数据用于系统分析的基础,特别是将各种文献作为证据对象进行深入分析,首先要提取适用的数据特征。这里需要利用知识本体所规范的领域知识属性划分,对科学文献或数据的计量特征词进行自动的语义属性划分,或者对知识类别进行属性划分,进而利用基于语义的共现技术构造知识网络,形成循证分析的指标或论证基础。

用于循证分析的文献和科学数据指标的设计也是关键问题。要利用循证分析的方法揭示复杂科技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演化特征,需要定量分析领域演化的现有水平,对领域科技创新各阶段的研究进行定量综合,揭示某方面研究的不确定性,提出新的演化方向,这里的指标设计决定了分析结果的成败。另一方面,系统分析的技术对结论的可靠性同样至关重要,要对多来源数据结果进行定量合并进行统计分析,涉及检验纳入分析的异质性、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模型进行统计分析,效应合并值的假设检验和统计推断,以及结果敏感性分析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和尝试。

此外,不同数据源和不同类型数据的融合以及在此基础上创新网络的构建和分析也是本研究的一个挑战。对各层面知识网络及综合创新网络的分析,拟借用社会网络分析中的特征点和结构分析方法,进行特征的提取和演化关系揭示,进而形成定量分析指标。这里需要构建创新各阶段的知识网络以及整个创新系统构成的复杂创新网络,进而通过相似度的测度和演化特征的定量分析,如矩阵的向量距离测度、多维尺度分析以及包括关联性分析、中心性分析、凝聚子群分析、结构对等性分析等在内的社会网络分析技术等,进一步形成循证分析的指标和论证依据。

4 总结与展望

在以上思路的指导下,本研究期望在如下方面有所突破:

首先,支持科研决策的科技创新演化理论的拓展。支持科研决策的演化理论以往仅以科学或技术系统的演化理论总结为出发点,本课题研究适应新时期科研环境的变化、科学决策思维的变化,引入基于创新活动过程的科学创新系统演化理论,作为演化分析的理论基础,可以更好地满足未来科研决策的需求。

其次,引入循证的情报研究方法。有别于以往仅从文献特征总结科学技术演化规律的研究,引入科学数据等分析对象,从循证的思维构建创新系统中科技创新演化发展状况的判据和分析方法,综合多种资源作为证据基础进行循证情报分析,是对情报研究方法的拓展。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范文6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马来酸曲美布汀; Meta分析

doi:10.14033/ki.cfmr.2017.10.0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0-0011-05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经检查可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1-2]。本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多种因素有关。根据临床特点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治疗是个体化原则,根据症状类型、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采取综合治疗。目前,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对所有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具有显著效果,药物选择应个体化,主要根据症状不同进行调整。治疗药物种类包括选择性钙离子阻滞剂、5-HT受体激动剂、通便剂、止泻药、调节内脏感觉药物、抗抑郁药、益生菌[3]。马来酸曲美布汀在药物种类中既属于选择性钙离子阻滞剂、又属于调节内脏感觉药物,具有对胃肠道平滑肌的双向调节作用。在胃肠道功能低下时,本品能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释放,从而增加运动节律;而在胃肠道功能亢进时,本品主要作用于K受体,从而改善运动亢进状态[4]。本研究对近年来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以客观评价其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肠易激综合征提供有证可循的治疗决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计算机检索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检索词采用肠易激综合征、马来酸曲美布汀,收集2008-2016年期间发表的文献,末次检索时间为2016年12月31日,检索语种包括汉语及英语。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文献纳入标准:(1)研究设计为关于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的随机对照试验;(2)研究人群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诊断标准符合国际IBS罗马Ⅱ、Ⅲ标准;(3)干预措施:至少 1 个试验组应用马来酸曲美布汀;(4)结局指标为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目前临床上IBS缺少客观的疗效评价标准,故目前仍将主要症状改善作为本研究的u价指标。本文根据纳入文章所描述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对其疗效作出判定。临床疗效评价指标有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为治愈、显效、有效病例数所占总例数比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占总例数比例。排除标准:(1)不符合纳入标准;(2)提供数据不完整,统计存在错误;(3)重复发表。

1.3 方法

两位研究者独立应用Cochrane随机对照试验偏倚风险评估工具,从选择(随机序列产生、分配和隐藏),实施(研究者和受试者施盲),测量(研究结局盲法评价),随访(结果数据的完整性)报告(选择性报道研究结果),其他(其他偏倚来源)6方面7大个条目进行评价。偏倚风险评估等级有低风险偏倚、高风险偏倚、不清楚(见图2、图3),图中均以不同颜色和符号表示。如遇分歧,同其他研究者协商解决。资料提取内容包括:第一作者,发表年限, 设计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定义、诊断标准、纳入病例数,分组情况,纳入病例的基本情况,干预措施(药物使用的种类、剂量、随访时间),临床疗效评价等。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二分类资料采用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为效应统计量。各纳入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采用字2检验,当各研究结果间有统计学同质性(P≥0.1,I2≤50%)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如各研究结果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50%),寻找其异质性来源。若各研究结果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而无临床异质性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如异质性过大或无法寻找数据来源时,则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初检中文文献526篇,英文文献0篇,共计526篇。汇总去重后剩余264篇,进一步阅读标题和摘要,排除动物实验、综述及明显不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后剩余106篇。最后阅读全文,最终纳入文献18篇。共1587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01例和786例。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见图1。

2.2 纳入研究的主要数据

纳入研究的主要数据见表1。

2.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纳入的18例研究按照Cochrane随机对照试验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估。其中16个研究描述了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为随机数字表[5-18,21],其余研究只提及随机,但未说明方法[19,22]。

18个研究均未提及分配隐藏和盲法[5-22]。所有研究结局资料完整,无缺失性数据[5-22]。选择性报道研究结果方面,研究[9-10,13,14,18-20]明确描述了主要结局指标及计算方法,其余研究未能在研究方法内明确给予描述[5-8,11-12,15-17,21-22]。

18项研究不清楚是否存在其他偏倚(图2、图3)[5-22]。

2.4 Meta分析结果

2.4.1 其他药物与马来酸曲美布汀临床疗效比较 4项研究报道了观察组(单一用药组)与对照组(马来酸曲美布汀)的临床总有效率[18-19,21-22]。研究数据无异质性(P>0.10,I2=16%),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在症状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7,P>0.05,95%CI(0.55,1.72)],提示在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症状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图4)。

2.4.2 联合用药与马来酸曲美布汀临床疗效比较 14项研究报道了观察组(联合用药组)与对照组(马来酸曲美布汀)的临床总有效率[5-17,20]。研究数据无异质性(P>0.10,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在症状改善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35,P

2.4.3 联合用药与马来酸曲美布汀不良反应比较 7项研究报道了观察组(联合用药组)与对照组(马来酸曲美布汀)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数据无异质性(P>0.10,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7,10,14-17,20]。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4,P>0.05,95%CI(0.50,1.78)],提示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表2)。

3 讨论

IBS的治疗目的是消除患者恐慌心理,缓解或消除症状,提高生活质量[3]。腹痛、腹部不适、排便频率或排便形状改变是本病主要症状,症状反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3]。现代药理已经明确了马来酸曲美布汀具有对胃肠道平滑肌的双向调节作用。从其药物作用机制和作用看,马来酸曲美布汀对各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患者临床症状都具有一定改善作用,因此常用于IBS临床治疗过程中。尤其是当IBS患者主观描述有遗漏或不够详细时,马来酸曲美布汀可能更易被医生接受并选择使用。

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马来酸曲美布汀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有一定疗效,与其他治疗药物相比,在症状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较其单纯应用临床疗效更明显,且不增加不良反应,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证据。目前现有证据表明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IBS疗效是否更好缺乏有力证据,而国外文献中亦有meta分析数据显示曲美布汀治疗IBS无效,因此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IBS疗效目前仍存有一定的争议。另外,本文纳入的18个研究方法学质量一般,18个研究中有16个研究描述了随机化方法,但所有研究均未描述分配隐藏,这些因素均可导致试验的选择性偏倚;所有研究均未提及盲法,这些可能导致实施偏倚和测量偏倚,影响试验质量;有几项研究未能在研究方法内明确描述主要结局指标及计算方式,可能导致报告偏倚。主要纳入的文献均来自国内,研究样本含量偏小,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因此该研究人群代表性不高,限制了meta分析的推广性。

已有的试验虽然质量一般,但提示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一定疗效且安全性好,故认为使用本次meta分析结果作为临床应用证据时需谨慎。同时,今后在开展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试验时,应更严格把握纳入与排除标准,提取设计更为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进一步加大样本,以便得出更为可靠的结论来指导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 Higgins J P,Altman D G,Gotzsche P C,et al.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s tool for assessing risk of bias in randomized trials[J].BMJ,2011,343(2):d5928.

[2]陆再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l生出版社,2008:426-428.

[3]程德云.临床药物治疗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18-220.

[4]陈吉生.新编临床药物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466.

[5]唐德胜.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4,27(7):81.

[6]王聪.痛泻要方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2):18-19.

[7]李文举.曲美布汀联合替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7):86-87.

[8]杨思贤.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6,25(6):651-652.

[9]何彩霞.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2014,23(6):58-59.

[10]费香勇.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双歧杆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J].基层医学论,2015,19(29):4069-4070.

[11]赵奕.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综合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4):60-62.

[12]孙现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培菲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75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1):149.

[13]李文梅.复方消化酶胶囊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2(14):201,209.

[14]白引明.马来酸曲美布丁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11):1727-1728.

[15]韩晓梅.枫蓼肠胃康颗粒联合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12(18):53.

[16]张芸.疏肝健脾法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5):503-505.

[17]陈彩云.帕罗西汀(赛乐特)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O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1,31(20):122.

[18]张霞.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5):154-157.

[19]陈翠连.复方谷氨酰胺胶囊在老年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12(11):235-236.

[20]杨国省.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应用观察[J].心理医生,2016,22(11):54-55.

[21]x海双.曲美布汀联合枫蓼肠胃康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2):195-196.

[22]秦俊杰.美常安与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J].河南医学研究,2009,7(4):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