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献管理范例6篇

档案文献管理

档案文献管理范文1

关键词:学校档案管理;校园文化;管理问题;意义分析

众所周知,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与学校发展息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学校档案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它的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到校园文化建设水平。高效的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提升学生的发展水平,同时也能够为教师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档案管理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可以为校园文化各项工作提供档案信息保障,将校园中的制度文化逐渐变为历史精神文化,并且能够以物质的形态保存下来,从而不断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学校管理者需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最终达到档案管理目标。

一、学校档案管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

在学校管理中,人们一般会忽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这样就导致学校档案管理质量较差,不能够满足校园文化发展的需求。甚至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他们没有建立相应的档案室,没有将学校的文件和档案进行规范整理,还有一些学校虽然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室,但是建设水平较低,管理环境较差,不能够达到对档案管理的要求,容易导致档案的丢失或损坏。对档案工作认识不足是造成这些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工作人员应该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不是仅仅把资料整理好而已,更重要是认识到这些资料的价值所在。

(二)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学校在进行档案管理时需要有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进行支撑,规范管理人员的各项工作,这样才能够达到档案管理目标。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许多学校的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没有对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流程做出明确规定,同时也没有对档案管理的环境做出要求,使得学校档案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没有真正发挥相应的作用。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在制定管理制度的时候,只是为了制定而制定,没有切合实际情况。在制定管理制度中,缺乏档案管理流程、管理环境的规定,这样工作人员在执行时随心所欲,不能好好保护档案资料。

(三)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当前我国许多学校的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比较低,他们大多数是兼职人员,而且负责的任务较繁杂,这样他们不能够将精力全身心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来,从而会降低学校档案管理的质量,也就不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除此之外,这些档案管理人员他们大部分没有经过系统的管理培训,在归档时容易出现问题,最终会降低其为教师和学生的档案管理服务的水平。档案管理工作在学校里,就像是一个边缘化的工作,没人愿意去做,因为工作多而且看不出成效。学校对于档案管理也抱着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没有加强领导和监督,也没有给予必要的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低,档案管理工作不能到位,档案资源不能有效利用,造成了档案资料的浪费。

二、提升学校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转变思想,提升校园文化认知

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要对档案管理进行强化,要通过档案资源对校园文化体系进行丰富,由该资源结构构建全方位服务结构,从而保障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1.首先要转变思想,加强对档案管理的认识。转变思想,充分了解档案管理内容,将档案管理资源应用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过程中。在日常工作中,要树立“用档”的观念,而不是仅仅管理档案。提高人们对档案的认识,使学校里的档案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学校要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理念,要从领导层形成正确的档案管理认识,充分挖掘档案管理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从该资源出发构建对应文化建设体系。要强化自身档案交流,加大档案管理人力、物力的投入,对该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形成有序化管理,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层次。

2.提升自身认识,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的文化作用,提升自身工作的主动性。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档案管理的影响,档案管理内容不完善直接造成校园文化建设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因此,档案管理人员要深入挖掘档案管理内容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联系,要对档案管理的服务功能进行全面拓展,形成积极、主动地做好档案管理建设工作,营造和谐校园服务体系,传播高品位校园文化活动。

(二)完善机制,优化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其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决定着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水平。在对档案管理工作落实时学校要加大档案管理机制建设,要依照档案管理需求形成全方位督导评估体系,将制度内容与档案管理真正融合在一起,从本质上优化管理效益。

在对管理制度进行构建时学校先要把握好档案日常管理制度、档案监督制度、档案评价制度等内容,要依照档案管理工作要素及档案管理工作注意事项形成对应制度体系,将制度内容渗透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从而保证档案管理过程中人员能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实现管理工作的全方位完善。尤其是在档案管理制度开发方面,学校要加大开发力度,要依照信息化校园需求对制度机制不断革新,为校园文化建设开发新的资源,从而真正提升管理制度协调效果。其次,要树立档案管理典型及榜样,通过档案管理优秀案例形成促进作用,对自身档案管理体系进行督促和激励,让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全面、高效地落实。

(三)提升素质,改善组织管理结构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是校园文化环境优化的基础。只有形成高素质、高水平的档案管理组织,档案管理氛围才能够得到本质上的提升,校园文化环境才能够得到根本上的转变。

学校要加大档案管理人员培训,依照学校档案管理需求对人员技术水平及能力素质进行提升,确保人员能够真正符合学校档案管理需求,能够高质量、高效益地服务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技术培训过程中要对档案管理基础知识、文化知识、计算机知识、管理及文史知识等进行全面渗透,要在培训过程中提升人员上述知识认知,让管理人员业务水平能够得到全方位改善。素质培训主要包括服务态度、管理态度、责任心等,要提升人员对档案管理的主观能动性,改善档案管理氛围。与此同时,学校还要依照具体档案管理需求适当引入新型人才,改善档案管理人员结构,提升管理工作的协调性和有效性,有针对性地为人员安排外出调研及学习,丰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内容。

(四)利用网络,提高信息管理水平

在传统的档案管理中,大部分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这样的管理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管理质量也不尽如人意。因此学校在今后的档案管理中需要提升其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完善学生和教师的档案信息,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为学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提供档案支持,提升学校的人文水平,最终达到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学校还要积极完善档案数据库,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园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文化建设和档案管理的一体化发展。通过这样的网络信息建设,相关人员能够及时档案信息,让学生和教师了解自身的状况,调动他们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更好的档案资源支持。

综上所述,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相连,档案管理人员在今后的管理中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理念,学习更加科学的管理方案,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够达到管理目标,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资源保障。除此之外,学校也要提升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增强档案管理效率,保证档案管理服务质量,从而提高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潘昕,李名家. 高校档案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基于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视角[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33-136.

[2]梁健平. 学校档案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相互作用[J]. 黑龙江档案,2013,06:105.

档案文献管理范文2

关键词:档案管理现代化问题研究与思考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有的档案管理工作单纯依靠手工检索、人工调卷,满足不了为经济建设服务,适应不了时展的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强化信息意识和信息观念,变静态档案信息为动态档案信息,搞好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电子文献信息将构成档案信息的主体,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档案信息的利用要求量与日俱增,要将信息工作纳入档案管理工作中去,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手段,促使档案管理信息广泛交流、扩散和利用,利用科技手段快速获取档案信息,档案部门要把大量有价值的档案信息开发出来。实现档案的电子文件化管理,是档案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环节。

档案工作要顺应潮流发展,造就出一批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坚持不断更新,勇于探索,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是适应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

首先,要正确认识档案的地位和价值。

1.档案是社会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信息是信息资源的主体,开发和建设好文献信息资源,将对社会信息化起巨大作用。已纳入信息系统的档案工作,在管理上必须建立科学的信息接收、加工、存储、输出、反馈系统。档案工作者必须强化信息意识和信息观念,变静态档案信息为动态档案信息,搞好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目前,许多电子文献信息已收入数据片中(包括以纸质、磁盘、光盘为载体的文献档案),并已加工上网。信息化档案,一方面担负信息资源的建设重任,另一方面要为网上信息服务。档案的网络化、数字化、自动化,是档案管理进入高层次的表现形式。档案自动化经过网络化改造,打通信息与外界进出口通道,增加计算机存储与处理的力度。

这样,档案管理的大量工作由计算机来完成,综合管理能力、信息服务质量与业务人员来完成,综合管理能力、信息服务质量与业务人员素质大大提高,使档案信息管理趋于现代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最终实现档案信息管理的社会化。

2.增强经济效益观念。保存档案的目的在于开发利用。档案来源于社会实践,又应用于社会实践,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能够为社会各界进行有效的服务。所以,以开发、利用档案信息为突破口,开展有偿服务,既有利于社会进步,又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从开发利用上突破,就是要利用多种办法、形式和手段,实现档案的价值,尽快地把档案信息转化为生产力。

3.加速观念更新步伐。高新技术推动下的档案管理工作要求档案工作人员既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有高尚的情操志趣,对国家社会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还要有坚实的档案理论基础,掌握多专业、多学科的科学知识,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强烈欲望以及朴实的工作作风,也要有创新思维、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其次,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社会对档案信息的利用需要量与日俱增,要求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实现信息化管理,就是将信息工作引入档案管理工作中去,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手段,促使档案管理信息广泛交流、扩散和利用,这是时代赋予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

1.利用科学手段,快速获取档案信息。随着档案信息量的剧增和电子文献等新载体的大量出现,人们需要采取先进技术,实现档案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的现代化管理,应用计算机,引入多媒体技术,使档案信息存储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即传统的纸质载体的档案管理可以进行全文、全图、全声的光盘储存,实现细微保存及全屏幕自动检索,打破传统档案利用时空限制,为实现资源共享及远程传递。档案信息的快速获取,有赖于选用一套先进的、符合国情的、标准统一的应用软件,用来完成档案的综合管理,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扩展,延续开发,使系统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其先进性和稳定性,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2.尽快介入电子文献的收集和管理。电子文献的特性:

(1)依赖性和不可识别性;

(2)技术更新快,寿命短,体积小;

(3)载体稳定性;

(4)载体形式多样性;

(5)信息易控制、可变性与易丢性;

(6)信息共享性与无原件概念;

(7)动态与虚拟文件特征。由于电子文献的上述特点,传统的保存和管理文件方法不再有效。应建立电子信息管理系统,从它的产生之初就开始业务监督,以确保信息的持久性。此外,还要有一套鉴定、跟踪、检索、接受、保管的具体办法和规章制度,同时还应对现有的档案保存部分或全部文件进行保存,以免档案流失。

再次,强化对档案的信息管理。

1.建立集成系统,丰富档案储藏,增加信息的储存量。增强综合开发功能,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收集档案信息,实行一体化管理,形成档案信息管理网络,以保证档案的完整。

2.注重档案信息的质量,努力使各门类档案齐全,结构合理,完整精炼,为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打好质量基础。

3.对档案实行规范化管理,实现档案实体分类、编号、排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做好档案业务基础工作,为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奠定检索基础。

4.档案部门要把大量有价值的档案信息开发出来,做到传递、输出的档案信息的及时、准确性,因而必须建立计算机检索系统,建立数据库,以满足科学管理的需要。

最后,档案的电子文献化管理。

档案的电子文献化管理首先要把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文献档案,并能在信息网上流通。使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后,具有容量大、速度快、应用广泛、传输简便等特点。

1.电子文献档案的利用。对档案部门来说,电子文献档案可供利用的方法有三种:

(1)提供拷贝,通讯传递,直接利用,为用户提供打印件或缩微品;

(2)可通过对点转播数据通信或联结网络来实现;

(3)可以直接利用方式为使用者提供技术支援,根据档案信息系统中可从直接利用的信息资源解决使用者所需的档案信息。

档案文献管理范文3

【关键词】网络化;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0 引言

“十一五”初期,国家档案馆向全国的各个档案部门发行的“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明确指出,国家档案馆的主要任务是: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级建设,在保证安全和保密的前提下,加快档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推动数字馆藏和数据库文件的建设。力争到“十二五”初期,全国各省,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各事业单位的档案部门要努力建设并投入运行的一些内部信息资源局域网,使得文献记录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等的现代化管理功能基本实现,依托当地电子政务建设项目,创建一个文献目录信息中心,依托公共信息网络,建立档案网站,逐步构建全国档案信息网络。

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和共享信息资源的文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档案信息资源在各级的重新整合,使非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能够满足网络文件建设的需要。较高学术层次的高校档案馆作为国家档案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也面临着信息集成文件的问题,文件信息的网络问题。这需要思考如何构建大学档案馆馆藏文献大纲,如何实现文件信息服务,如何规范文件服务功能,如何更好的整合与利用现有资源,如何更加充分地体现文献价值,如何更好的落实国家档案政策的要求。然而,就目前来看,高校信息的收集和管理任务还远远大于国家所规定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文件处呈现更分散的管理状态,档案信息管理相对落后,大多是纸质文件,没有以数字形式或电子形式归存,并没有形成网络化和科学化的管理。

(2)仍在使用单一文件管理,服务手段依旧落后。由于尚未构建文件管理的信息网络,依然在等待使用方上门,采取被动式服务的模式,管理与服务还处于传统的手工操作阶段。

(3)重要文件信息的缺乏,广大教师和学生只了解一点点档案知识。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什么信息资源,更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利用档案资源,甚至不知道如何处理查询,如何利用有效查询来分析整理档案中的数据,严重制约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归档效率。

档案信息资源的归档大多以文件的形式或文件中的数据统计分析的形式,深加工的文件对档案信息归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科学高效的利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尽快实现高校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和服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1 加强网络建设,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

目前,中国的电子商务网络工程已开始全面的覆盖各个行业领域,标志着社会信息化,互联网业务,家庭网络三个项目进入良性循环和有机互动的过程。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高校校园网络建设, 在现有的网络办公系统,网络教学系统服务平台的基础上, 构建校院文件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加大投入软硬件设施,促进高校与IT产业的技术合作,开发与之兼容的管理软件,将档案信息内容按照文件数据标准和文件数据规范进行科学管理, 系统管理。对于文献资源整合中的大学而言,加强源文件规范的数据数字化进程管理,改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基本条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实施。

(1)文献档案管理应加强与高校其他行政管理部门的沟通与交流,保证各种信息文档,处于一个完整的存档接收范围。

(2)加强研究各种特殊的文献信息,我们要掌握其共性的方面,还要注意控制数据和信息的储备,制定和完善各种文献档案信息的管理制度。

(3)根据研究的类别,将各种文献档案信息相关联的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其它信息有机的结合,编辑整理成各种需求形式的信息资源。

(4)管理和教学方面,数码照片,幻灯片,光盘,录像带,录音带等媒体文件,可以通过译多媒体文件来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

(5)建立完善编译团队,基于文件信息网络管理标准基础上编译档案文件,既提高了文献管理效率,又方便管理人员有效地开展网络服务。

根据上述几种措施进行实施,高校档案管理部门接收的文献信息可以逐步实现数字化电子化,图书馆等其他文献信息部门可以借用成熟的网络搜索技术,建立自己的网上档案信息检索系统,政府网,企业网,家庭网通过互联网接入校园网。电子商务服务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用户可以方便地访问到自己所需要的各类档案文献信息。 2 统一管理规范, 实现高校档案信息的标准化

信息系统的统一和技术标准的规范,是完成文献系统之间的共享的必备条件。因此,文献管理的现代化和网络化前提是实现标准化,整合信息资源也是在标准化的基础上进行实施。国家“档案编目规则”等标准的出台是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提供技术支持, 以确保使用标准化质量体系来管理系统数据。文件数据结构的标准和数据库的结构标准是一致的,确保了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合理共享。目前,国内的各种文献信息管理类软件没有统一的平台和文件数据库的结构标准, 建议进行统一协调与规范。

3 加强技术合作, 促进文献档案网络建设的发展

高校文献档案网络是一个将已经完成了网络上的电子文件集合的数字档案馆, 以某种方式,使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服务,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充分利用网络传输功能来实现档案信息整合的在线服务。网络传输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文献信息收集与归档,通过校园网中相应的系统软件履行必要的手续就可以将需要的存档文件转移。每一个部门或个人的电脑都可以成为数字化档案馆的“用户终端”,使用这种终端,可以快速轻松地访问相关目录和文件的全文本索引。便捷的网络打破了传统档案管理服务时间的限制和约束, 保证了服务工作的连续性,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你可以利用整个网络的数字档案信息资源,这就是潜在的优势,也就是说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网络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于各种纸质媒介的资料信息需要进行数字化处理,分类和检索,然后编辑,创建一个综合文献信息数据库。关于数据库的建设,还应考虑到用户的需求,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数据库文件信息资源丰富,功能齐全,如文献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等等。此外,您还可以发挥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特点,建立具备不同特色的资源库,如教师数据库,学生数据库,影像数据库,专利数据库,各类科技成果考试数据库等等。另外,还可以有序的开展电子档案编研工作,加强网络系统维护与系统评价,各类用户的培训等工作。

4 科学合理规划, 把握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特点与方向

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是档案管理网络一体化发展的方向。目前,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是依靠数字技术将文献档案,文字图像和声音转化为电子存储媒介,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传输和处理,实现信息资源和文件管理的数字化采集功能。档案信息的网络化管理应采用国际标准和国际规范实现与互联网互通共享,实现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现代化管理模式。高校档案部门需要组建符合国家,省,市档案部门要求的兼容信息数据库, 保证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匹配性和兼容性,真正意义上实现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防止了不同建设的分化。在文献共享和信息资源整合方面,高校档案部门都有自己的定位和特点,在文献资源的共享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为了适应当前新的形势,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必须抓住机遇,加大力度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和人员,找准自身发展的定位,突出业务重点,坚持实用性,经济性和共建共享的指导原则,找出各类文献资源整合的融合点, 构建一体化信息网络建设。为此,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应加快结构调整与资源整合,建立专业定位的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推动文献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志云.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趋势及整合措施浅议[J].档案学研究,2005(1).

[2]何振才,李广都.浅析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构成与管理[J].山西档案, 2012 (2 )

[3]杨丽娟,孙海燕.论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J].济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2.

[4]李春兰.浅谈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攀登,2011.

[5]卢慧军.数字化时代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J].宁波电大学报,2007(5).

档案文献管理范文4

(一)档案文献编研是开发利用档案资源的有效方法。

档案文献的提供利用,一般是采取利用者登门查阅的方式进行的。这种传统的提供利用方式,虽然利用者可以看到档案文献的原件,但由于受地点、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加上案卷繁多、查阅不便,所以往往不能及时地利用,而且会使利用者饱受往返奔波之苦、大海捞针之难。档案文献编研工作则可以克服这种弊端,打破以往档案“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局面。较好地适应利用者的要求。

(二)档案文献编研工作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条件。

科学研究必须在有各种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特别是系统大规模的研究工作,更需要占有大量的资料。然而随着社会的前进,档案文献的数量越来越多,利用起来确有“望洋兴叹”之感。如果把这些档案文献按一定专题整理编研,就会大大方便利用,提高科研工作的速度,有利于科研成果的早日完成。

(三)档案文献编研工作是保存,积累、传播历史典籍的重要措施。

档案文献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加强对档案文献的保护,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文献的寿命,是档案部门的重要职责,通过档案文献的编研,可以使许多重要的档案资料复制和流传。所以说,档案文献编研活动又是积累和传播知识的重要手段。

二、做好档案文献编研须重视的几项工作

(一)加强档案资料的收集,保证归档材料的齐全完整。

在档案工作的起始阶段,人们没有实践经验,难以确定、区分资料的价值,面对众多的档案材料,总觉的“存之无用,弃之可惜”,这是很正常的。一个单位的档案积累了数十年之后,面对成千上万的档案史料又会出现“存时嫌多,用时嫌少”的局面。我局在文献编研和档案利用过程中发现,过去有些重大事件、重要活动,既未留下文字记载,也未留下照片资料,仅凭一些老同志的回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个人的说法不一,这是十分令人惋惜的。还有一些重要的依据、协议查无下落,为今后土地、资产的处理留下后患。这些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要求我们档案工作人员在接收档案时,必须认真细致地对每个单位的案卷按照职责范围、上下级关系进行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补救。还要将社会上和个人手中散存的重要文献、资料收回,并妥善保管,绝不能因现在的疏忽而愧于后人。(二)编制多种形式的检索工具,为编研工作提供利用创造条件。

编制检索工具与开发利用工作的关系极大。搞档案文献编研,也需要摸清库存,了解家底,全面地掌握档案情况。在档案数量不断增多、类型多种多样、内容丰富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多种形式档案检索工具,不仅查找效率低,而且常常查不准,查不全,甚至有的档案找不出来。所以,应该象同志教导我们档案工作人员时指出的那样:“不仅要整理保管好文件,更重要的是熟悉业务,多做些索引、目录,使利用查找方便”。

(三)充分发挥档案工作人员的优势,积极开展档案加工利用。

档案人员比较熟悉本单位库存档案的情况,要注意发挥这种优势,挖掘档案信息,搞好档案文献编研,为利用着提供系统的史料。过去档案工作侧重于对档案的整理和保管,对利用档案进行研究却不多。实际上,在这方面档案工作人员是近水楼台,得天独厚。他们开展档案文献编研工作,不但是档案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科学研究的一支生力军。通过对档案文献的编研工作,还可以摸清档案的保管情况、改进管理,提出理论与实践的依据。

(四)积极采用现代技术,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档案文献管理范文5

从表1中,可以大致看出各年度文献分布的不均匀性。为了更为直观地了解档案馆在档案执法检查中被关注的程度,将表1转换成图1。

· 图1显示了各年度档案执法检查与档案馆相关文献数量值在全部199篇文献中所占比重随时间而变化的趋势线。从图1中,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在档案执法检查文献中,提及档案馆并给予关注始于《档案法》颁布实施的1988年。

从《档案法》颁布实施到1996年修改,有4年的全部有关档案执法检查的文献中百分之百提及档案馆;有2年没有相关文献;有3年有关档案执法检查的文献中提及档案馆的占43%;这一阶段,有关档案执法检查的文献中平均有80%提及档案馆。

在1997年到2006年区间内,涉及档案馆的文献数量占有关档案执法检查的文献的比例,多数年份处在40%~60%的区间,有3个年份在20%~40%的区间,只有1个年份在60%~80%的区间,平均有48%提及档案馆。较1988年至1996年区间低了30%多。

在2007年到2012年区间内,涉及档案馆的文献数量占有关档案执法检查的文献的比例,前3年,处在40%~60%的区间,后3年,处在0~40%的区间,平均只有34%提及档案馆。较1997年至2012年区间,低了约15%,较1988年至1996年区间,则低了近50%多。

档案文献管理范文6

[关键词]档案检索;学科名称;分析

一门学科的名称是对该学科的高度概括和准确定位,从名称便可知该学科的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同时,名称的变化反映了该学科的发展历史。档案检索作为档案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当前关于该学科的名称尚未统一,档案检索学科的名称几经变化,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名称:档案检索、档案文献检索、档案信息检索、档案信息组织与检索和档案目录学等。

一、学科名称不规范带来的问题

学科的发展需要共同的学术团队和共同的学术空间,档案检索名称的不规范也容易给人造成误解,同时也不利于学科体系的形成。具体来说,名称不规范易形成以下几方面的负面影响:

(一)专指性不强,学科界限模糊

如前所述,目前档案检索学科名称有档案检索、档案文献检索、档案信息检索、档案信息组织与检索和档案目录学等。从研究对象上看,档案检索涉及的对象有档案、文献、信息,从研究方法来看,涉及检索、组织和目录学。那么,到底档案检索的研究对象是档案?文献?还是信息?对其研究是侧重于检索还是信息组织呢?这造成档案检索学科的专指性不强,学科界限模糊。

(二)不易形成共同的学术空间

一个学科的发展需要有共同认识的学术团队,创造共同的学术空间,便于学术之间的交流与再创作。而当前档案检索学科名称不统一、不规范,易形成根据各自的名称形成各自的研究团队的局面,我研究我的档案检索,你研究你的信息组织,二者虽有交集,却也有不同之处,这样不利于创造共同的学术空间,阻碍了档案检索学科的长足发展。

(三)不易形成学科体系

一个学科体系的形成,需要有共同的学术团队,需要学术团队方向一致,朝着共同的目标发展。当前存在多种档案检索学科名称,使得学术团队不一致,研究方向虽大同小异,但仍存在不可忽略的差异。研究方向和目标不一致,就不利于形成学科体系,这也是档案检索学科发展不成熟的表现之一。

二、学科名称多样性原因探析

档案检索学科从形成至今,名称经历了档案检索、档案文献检索、档案信息检索、档案信息组织与检索和档案目录学等。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档案检索横断学科自带的交叉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档案学界对档案管理理论的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主要表现是从原来的六个环节: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利用扩展为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检索、提供利用、编研和统计八个环节。自此,档案学研究从档案实体管理转移到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检索也作为档案管理的一个独立的环节得到界内人士的公认。此后,随着《档案著录规则》、《中国档案分类法》、《中国档案主题词法》的制定和出版,使得档案检索学科作为横断学科从档案管理学母体中分离出来。

档案检索作为横断学科,其内容必然涉及档案和检索两大方面。与档案相似的还有文献和信息,关于档案检索的研究也曾是文献学和信息科学面临的问题。所以,命名时会出现档案文献检索和档案信息检索等。检索与信息组织有一定的相通之处,目录学内容也与检索有共同之处,所以在学科命名时出现了档案信息组织与检索、档案目录学等。此外,因为档案检索是横断学科,所以在命名时为了保证其全面性,把与档案相关的文献、信息都囊括进来,把与检索相似的信息组织和目录学也包含在内,那么,如果出现档案文献信息组织与检索也是不足为奇的。

(二)文献、档案、信息的相似性

从研究对象上来看,文献、档案、信息具有相似性。且从定义上来看。国际上通用的“文献”定义,一般是据《文献情报术语国际标准(草案)》(ISO/DIS5127)所载,“在存贮、检索、利用或传递记录信息的过程中,可作为一个单元处理的,在载体内、载体上或依附载体而存贮有信息或数据的载体。”(1)关于信息的定义,目前尚无定论,具有代表性的有信息奠基人香农(Shannon)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控制论创始人维纳(Norbert Wiener)认为“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互相交换的内容和名称”。(2)关于档案的定义,也一直有所争议,直到198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才对档案的定义有了一个比较一致的认识基础。该法称: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纪录。”(3)

从上述定义中,我们可得知文献、档案和信息具有密切的联系。其研究内容具有相似性,都是一种社会资源,都要面临开发、利用和交流问题。对这些社会资源的开发利用又必然涉及检索问题,三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此外,关于文献、信息、档案的定义尚存在争议,这也反映出三者的外延界限不甚明晰,又由于三者研究内容的相似性,故而档案检索学科在命名时出现了以文献、档案、信息命名,甚至是这三者中的某两种的组合,如:档案文献检索、档案信息检索。

(三)档案检索学科借鉴相关学科

档案检索学科的发展大抵始于20世纪30~40年代,那时档案学者开始对档案检索的重要内容编目进行研究。民国时期的档案管理旧著大多对档案检索的编目进行探讨,而且多受欧美图书馆的影响。信息检索的历史可追溯至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和文摘索引工作,从19世纪下半叶首先开始发展,至20世纪40年代,索引和检索成已为图书馆独立的工具和用户服务项目。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在信息处理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和数据库技术的推动下,信息检索在教育、军事和商业等各领域高速发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时间上看,信息检索或者图书馆的检索要比档案检索早,且发展比档案检索成熟得多。档案检索从产生起就受到图书馆的影响。加之,信息检索比档案检索发展迅猛,技术成熟,所以档案检索受到信息检索影响大,也多有借鉴信息检索。在继承与发扬的基础上,档案检索或多或少地存在信息检索或文献检索的影子,这种影子的表现之一就体现在档案检索的命名上。

情报与图书与档案之间,实际是“流”与“源”的关系,正是由于三者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相关性,使得这3门学科对文献实体管理研究内容具有相融性,虽然档案学是独立的学科,但是档案学有必要参照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构建自己的学科。作为档案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档案检索,自然也有必要参照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构建自身的发展,这种借鉴表现在后者对前者的继承和发扬。正是由于这种继承和发展,使得档案检索学科在命名上仍有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影子。

(四)学科名称多样化是学科发展不成熟的表现

如前所述,档案检索学科形成大抵始于20世纪30~40年代,至今不过八十年的发展历程,对于一个学科的发展来说,档案检索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档案检索至20世纪80年代才从档案管理学的母体中分离出来,至今也才30多年的时间。其发展还相对稚嫩,所以需要借鉴发展较好的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构建自己的学科体系。伴随着这种发展自身同时参照其他学科发展的过程中,档案检索学科或多或少地保留了相关学科的部分方法和理论,而这种保留还体现在命名上,除了档案自身外,还加入了文献和信息。

三、关于规范档案检索学科名称的几点思考

学科名称是一门学科的高度概括和浓缩,窥探学科名称便可知该学科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如《档案学概论》主要研究档案自身以及档案工作的发展及其规律,《档案管理学》主要研究档案的管理的过程和方法。档案检索作为档案学的分支学科,也应规范学科名称,提高自身的专指性,促进自身的长远发展。在此,笔者斗胆提出关于规范档案检索学科名称的几点看法。

(一)突出自身特色,加强档案检索自身的发展

文献、档案、信息三者有交集,存在相似性,故而三者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有相融性,档案检索自身的发展本可参照图书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但是,档案检索学科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侧重点不能仅仅置于三者的交集上,也应从自身出发,在参照相关学科的已有成果时,要突出自身特色,加强自身的发展。

(二)借鉴相关学科,明晰本学科的出发点

档案检索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档案检索学科不可避免地,同时也应该向图书馆学、情报学等相关学科借鉴理论和方法来促进自身的发展。但是,在这种继承的过程中,要始终牢记档案检索自身的最初出发点,明晰自身研究的逻辑起点,在延伸“出去的路”的同时,要找得到“回来的路”。不能盲目借鉴时,忘了“回来的路”,成了其他学科的附庸品。

(三)权威部门规定,使档案检索学科有法可依

正如档案的定义一般,关于档案的定义一直没有定论,但是在1998年再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明确规定了“档案”的定义。虽然,关于“档案”的定义尚存争议,但是,明文规定后,使得档案学的发展有法可依,指明了大体的方向,规定了大致的范围。档案检索学科也一样,关于规范其名称,还需要相关部门根据现有研究,审时度势,科学预测今后的发展,并做出明文规定,使得档案检索学科在今后的发展中有大体的共同认知,而不致在发展档案检索学科这条“大路”上,出现多且远的“岔路”。

参考文献:

[1]于元元.档案文献编纂学名称辨析[J].档案学通讯,2007,02:33-36.

[2]周铭,康蠡,王娅.档案检索学科形成与发展刍议[J].档案学通讯,2009,06:27-30.

[3]胡鸿杰.化腐朽为神奇――中国档案学评析[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5.

[4]王晶.刍议档案检索[J].城建档案,2013,08:45-46.

[5]冯慧玲.档案文献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1.

注释:

(1)倪波,张志强主编.文献学导论.贵州科技出版社,2000.12.

(2)信息:百度百科.http:///view/1527.htm/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