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庭教育月总结范例6篇

幼儿园家庭教育月总结

幼儿园家庭教育月总结范文1

(一)现实依据

我县幼儿园地处偏远,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年轻父母又纷纷外出打工,子女的教育大多落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身上。祖辈的教育思想往往非常传统,应试教育在他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有些家长甚至于用在幼儿园学习文化知识的多少,来衡量幼儿园教学质量的好坏。他们对幼儿园正常的教学活动,如,开放式区域活动、游戏活动、集体活动等不予接纳。另外,家庭和幼儿园缺乏双向交流和沟通,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不能达成一致。他们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仅凭借自己的主观经验去带孩子,同时多数家长教育观念和方法存在误区,对孩子健康发展已经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影响。针对这一现实情况为探索幼儿园、家庭教育的有机联系和综合功能发挥制订了运作机制。推进家长工作,形成教育的正向合力,我提出了《农村幼儿园家园互动的有效途径》这一课题。

(二)理论依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教育学》理论:环境和教育是两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物质环境为教育提供保证,精神环境则影响教育的程度,教育不是去改变孩子自我发展的自然程序,是要从孩子出生之日起,为他们不断地创造适应每个阶段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环境刺激,与孩子的生理、心理和行为产生相互作用,促进孩子的发展。因此,只有发挥家庭、幼儿园的合力作用,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才能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实践意义

家长是活动的有效资源,家长支持、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程度直接与幼儿园“集体学习”的有效性有关;家长应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这种互相沟通、交流、支持的过程有利于儿童探究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有利于探索和总结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思路。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构建家园一体教育模式及运行机制,重组幼儿园教育资源,并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扩大幼儿园的办园功能,强化幼儿园为家长和社区服务的功能。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幼儿园、社区、家庭共同开启农村幼儿早期教育的大门,满足幼儿早期发展的需要。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育者更新学前教育理念并将其转化为实践行为,产生对该领域的探索和研究的内动力。

4.运用各种途径对保教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与研讨,提高家长和保教人员的整体素质。

5.探索创建适宜的家、园互动方式,引导教师逐步达到家、园互动活动深层的反思与交流,促进部分教师与家长角色的转换。

三、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一)研究过程

1.调查研究阶段(2011年5月-2011年7月)

(1)学习课题相关资料,收集理论资料。

(2)明确研究任务,拟订实施方案。

(3)计划、设计促进家园之间有效沟通。

2.课题实施阶段(2011年8月-2011年12月)

(1)学习课题相关资料,提高理论水平。

(2)转变教师的传统观念,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3)转变家长的陈旧观念。①发放宣传单。②早教咨询。③召开教师、家长交流会。④发挥榜样力量。⑤传统方式的有效利用。

3.总结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1月)

(1)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2)做好课题结题相关准备工作。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查阅法。查阅有关家园互动方面的理论资料。

2.行动研究法。通过在日常教学中组织的活动,进行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沟通,根据实际工作的现状调查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法,边调查,边研究,采取的教育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要进行设计―探索―反思―总结。

3.经验总结法。采用各种途径转变家长的传统观念,发现问题,总结不足。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发现问题,然后寻找解决的方法,制订出一系列的措施,以便进行下一阶段的实践。

四、研究的原则

1.教育过程的连续性原则:幼儿园、家庭教育的结合是自然的、连续的,而不是间断的、支离破碎的。它贯穿于教育的各个环节,从而成为一个有序的开放系统。

2.多种影响的渗透性原则:幼儿园、家庭构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不是一种机械的、外在的纯组织性联系,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矛盾统一体,通过双方共同作用的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形成正面合力,达到教育效果。

3.运行机制的内在性原则:调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依据各自的内在需要,使幼儿园、家庭行动一致,在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的正确实施上达成共识,相互激励,相互竞争,相互监督,相互评价,实现共同的目标。

五、研究的内容

1.构建适合农村幼儿园、家庭教育的新模式。

模式的基本图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幼儿园、家庭、幼儿三结合幼儿教育模式,幼儿园承担着主要的组织指导与研究的任务,家庭和社区的积极参与构成互动的关系。

2.研究提高幼儿保教队伍的专业素质和社区内幼儿家长的育儿经验的方法和途径。

3.研究家园互动、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形式和方法。

六、研究措施

以五大活动为主线贯穿了课题实验研究的整个过程,突出活动性。

第一大活动:服务性活动

服务性活动是指幼儿园、家庭及社区以资源共享为目的,相互提供服务的活动。主要活动内容与形式有:教育咨询、媒体宣传、家访。

教育咨询:幼儿园以多种形式向家长开放,解决家长在家教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要求。我们不定期地进行家教知识和行为能力、安全教育的调查和宣传。

媒体宣传:幼儿园利用每月一期的家园卫创宣传栏,家园共育宣传栏,各年级家长会等大众传播媒介向家长宣传家教知识。

家访:教师根据事先确定的工作目标主动走访家长,了解幼儿在家庭的各种表现,与家长沟通,密切感情。每学期除两次集体家访外,还有个别走访。

第二大活动:开放性活动

开放性活动是指幼儿园对外开放,即提供场地、提供设施,营造温暖、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吸引家长关心教育。主要活动内容与形式是参观观摩。如,“教学活动开放日”“幼儿亲子运动会”“家长开放日活动”“家园共乐庆元旦”等等。

第三大活动:参与性活动

参与性活动是指家长在一定范围内参与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与活动,家长被视为幼儿园教育与教学过程中有效积极的社会教育资源而加以利用,使家长逐渐成为教育教学过程的积极贡献者。把幼儿园教育的理念和具体做法,从幼儿园推及家庭。

主要活动内容与形式有:亲子活动、家委会、园长信箱。

亲子活动:幼儿园亲子活动是指幼儿园组织的,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的活动,它是一种有助于增进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幼儿情感交流的集体活动形式。我们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开展多种亲活动。

家委会:由家长民主推选或由幼儿园与家长协商产生,由各班各类型家长代表组成,参与、协助、监督幼儿园工作,促进家园进一步沟通。

园长信箱:在园内设立建议箱,请家长参与、监督、评价幼儿园及社区早教机构的日常教育管理等各项工作。

第四大活动:教育性活动

教育性活动是根据幼儿园办学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一系列活动。

主要活动形式有:主题教学活动、家园联系栏、家长学校、儿童成长档案

主题教学活动:以多种形式开展让家长和老师一起走进课堂的教育活动。

家园联系栏:在每个班级开辟家园联系栏,定期向家长介绍班级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

家长学校:由幼儿园组织发动举办系列活动,传授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

儿童成长档案:幼儿园对各班幼儿建立个人成长档案,进行统一管理,以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第五大活动:研究性活动

研究性活动是指针对家庭教育及幼儿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家长进行研讨。实现在争论思辨中达成共识,在良好互动中获得教育信息和教育方法。

主要活动内容与形式有:经验交流、家长论坛、成果推广。

经验交流:定期组织家长开展不同形式的育儿经验交流活动,在交流中互相学习成功经验,提高家长育儿素质。

家长论坛:围绕一个主题,家长发表各自不同的教育观、育儿经验、育儿教训等,共同分享育儿的酸甜苦辣。

成果推广:通过园报、宣传栏、家园联系等形式,把幼儿园取得的育儿经验、优秀成果介绍给家长,并取得家长的支持。

七、成果形式及成效

1.成果形式

(1)调查表:调查农村家庭教育现状。

(2)案例分析:在研究过程中家园互动情况。

(3)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一份。

(4)撰写课题研究论文。

2.研究成效

(1)家园能互动、合作起来了。在家园合作中,家长工作由“教育家长”配合变成了“主动配合”,联系由单向的“信息输出”变成“信息互发”,来自家长的反馈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回应。

(2)家长重视家园合作了。部分家长的观念中教育是幼儿园的事情,家庭中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可以了,这种教育观念没有了,家长很关心幼儿园的任何活动。

(3)家园合作形式多样化,更有针对性和迅捷性。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信息化的发展,许多家长与幼儿园合作的形式更有针对性和迅捷性。

(4)培养了具有教学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师资队伍。通过个人的课题研究激发了教师研究家长工作的热情,我利用业余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借助上级支持派部分教师外出培训,开阔视野。多样的家园联系活动,锻炼指导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沟通能力。

八、研究后的思考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家长,幼儿、教师、幼儿园几方面工作的和谐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必要深入研究。

(2)本课题侧重于行动研究,在理论方面的探索仍需不断进行,而且由于我的研究水平和视野的限制,如何做好幼儿园的家园共育工作,使幼儿和教师主动发展,还需要努力。

参考文献:

[1]陈鹤琴.家庭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5.

幼儿园家庭教育月总结范文2

[关键词]流动幼儿;学前教育;现状;需求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1)06-0024-04

一、问题的提出

流动儿童是指随父母或其中一方离开户籍所在地去其他地区生活的儿童(虞永平,2010)。本研究将流动幼儿界定为随父母或其中一方离开户籍所在地去其他地区生活的3~6岁儿童。

北京是全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入地之一。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达726万人,其中包括一部分流动幼儿。根据文献调研,现有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相关研究,主要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问题的,对学前教育状况的研究尚不多。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北京市流动幼儿学前教育现状,有利于掌握北京市流动幼儿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解决流动幼儿学前教育问题。

二、调查对象、内容及方法

1 调查对象

带3~6岁儿童在北京生活的外来流动人口。

2 调查内容

着重调查流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现状和流动幼儿父母对学前教育的需求。

3 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采用问卷法。研究者在北京市东城区、朝阳区、海淀区、石景山区的东四十条、望京、太阳宫、芍药居、世纪村、酒仙桥等地的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建材市场以及东辛店村、西村、东小口村、肖家河村、衙门口村对141个有效对象作了问卷调查。问卷在研究者的指导下填写,当场回收。141个有效对象中有8人拒绝接受调查,5人在调查过程中中断调查。因此回收的有效问卷共128份(代表128个家庭)。相关数据通过SPSS17.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

三、研究结果

1 流动幼儿家庭的基本情况

平均每个外来流动人口家庭的来京人数为3.92人,最少3人,最多8人。四口之家最多,有60个,占46.8%;三口之家居第二位,有45个,占35.2%;五口以上家庭有23个,占18%。128个家庭中,多子女家庭有77个,占60.1%;独生子女家庭有51个家庭,占39.9%。

这128个家庭中有20个(15.6%)在北京没搬过家,108个(84.4%)在北京搬过家。46.9%的家庭因拆迁而搬家,18%的家庭因工作原因搬家,13.3%的家庭因房租涨价而搬家,1.6%的家庭因环境不好而搬家,还有20.2%的被调查者没有填写搬家原因。搬家次数最多的有10次,平均搬家2.8次。

(1)流动幼儿基本情况

在被调查的128个流动人口家庭中,男孩72人(56.2%),女孩56人(43.8%)。年龄跨度为3~6岁,其中3~4岁有62人(48.4%),4~5岁有37人(28.9%),5~6岁有29人(22.7%)。

(2)流动人员的基本情况

年龄分布:父亲34人(26.6%),最小24岁,最大43岁,平均年龄30.21岁;母亲94人(73.4%),最小23岁,最大44岁,平均年龄31.94岁。

户口类型:父母亲都是农村户口的有115人(89.8%),拥有城镇户口的有13人(10.2%)。

文化水平:初中学历有79人(61.7%);高中学历19人(14.9%);小学学历16人(12.5%);没上过学6人(4.7%);高职或中专5人(3.9%);大专3人(2.3%)。

父母职业:从事个体经营的有89人(69.5%);从事教师职业的有2人(1.6%);无工作的有14人(10.9%);从事其他工作如售货员、服务员等的有23人(18%)。

经济状况:家庭月收入在3001~4500元的有44个(34.4%);在1501~3000元的有41个(32%);在4501~6000元的有23个(18%);在6001~7500元的有7个(5.5%);在1~1500元的有5个(3.9%);7501~9000元的有3个(2.4%);0元的家庭有2个(1.5%)(做生意亏本);在9001~10500元的有2个(1.5%)。被调查家庭中有一个家庭较为特殊,其月收入在10500元以上。这些家庭平均月收入为3803.7元。

2 流动幼儿学前教育情况

(1)流动幼儿学前教育的总体情况

调查显示,128个流动人口家庭中有55.5%的住家附近有公办园,35.2%的住家附近有私立园,2.3%的住家附近有学前班,7%的住家附近没有幼儿园或学前班。

这些家庭中的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总体情况见表1。

对于孩子进入公办园的难度,认为“很难的”有94人,占73.4%;认为“较难的”有25人,占19.5%;认为“一般的”有2人,占1.6%;“不了解的”有6人,占4.7%;而认为“不太难的”仅有1人,占0.8%。

流动幼儿的家长认为孩子很难进入公办园的原因有多种,有101人(78.9%)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公办幼儿园对流动人口子女要额外收费用,且收费太贵,有45人(35.2%)认为没有北京户口是一个比较主要的原因,详见表2。

对于孩子接受学前教育的费用(包括学费、餐费和兴趣班费用),有33人(25.8%)表示能承受每月300元以内;66人(51.6%)表示能承受每月301~500元;25人(19.5%)表示能承受每月501~800元:能承受每月801元以上的仅有4人(3.1%)。

(2)未入园(学前班)流动幼儿的教育情况

调查显示,128个家庭中,有35个家庭的幼儿尚未进入学前教育机构接受教育,原因详见表3。

这35个没入园(学前班)的幼儿跟在父母(个体经营户)身边的有22人,占62.9%,他们整天在摊位周边玩耍,或帮父母照看摊位;无人照看、跟邻居孩子一起玩的有9人,占25.7%;由家人照顾的有4人,占11.4%。

(3)在园(学前班)流动幼儿的教育情况

调查显示,93个在园(学前班)的流动幼儿入私立园的最多,有77人,占82.8%;入学前班的有15人,占16.2%;而进入公立园的最少,仅有1人,占1%。

这些幼儿每月的教育支出(包括学费、餐费和兴趣班费用)500元以下的有46人,占49.5%;501~1000元的有28人,占30.1%;1001~1500元的有15人,占16.1%;1501~2000元的有4人,占4.3%。

①流动幼儿家长对园所教育质量的评价

本研究调查了流动幼儿家长对幼儿园环境、

设施、教师态度、膳食、教育教学水平等方面的评价,以此间接了解园所的办学水平。

研究者将流动幼儿家长对孩子所在园所环境、设施、教师态度、膳食、教育教学水平五方面的评价分为很好、一般、差、很差四个等级。结果显示,流动幼儿家长对环境的评价平均值是1.9457,对设施的评价平均值是1.8043,对教师态度的评价平均值是2.1290,对膳食的评价平均值是1.9011,对教育教学的评价平均值是1.9022。

②流动幼儿所在园所召开家长会的情况

93个在园(学前班)流动幼儿的家长认定幼儿园或学前班没有召开过家长会的人最多,有57人,占61.3%;认定召开过1次的有18人,占19.3%;认定召开过2次的有15人,占16.1%;认定召开过3次以上的有3人,占3.3%。

(4)流动幼儿家长对孩子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

128个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幼儿园“收费过高或偏高”的有78人(60.9%),认为“收费一般”的有48人(37.5%),认为“收费偏低”的只有1人(0.8%),“不清楚”的有1人(0.8%)。希望住家附近的学前教育机构“免费”的有13人,占10.2%;希望“交少量费用”的有115人,占89.8%。

认为孩子接受学前教育的费用应该“由父母支付”的有20人(15.6%),“由政府支付”的有13人(10.2%),“由父母与政府共同支付”的有95人(74.2%)。

笔者还就流动幼儿家长对学前教育内容的认识作了调查,详见表4。

在对幼儿园的期望方面,有76人(59.4%)希望“收费能让自己负担得起”;有87人(68%)希望“教师教育水平高”;有76人(59.4%)希望“注重安全营养与健康”。

总体看来,北京市流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状况不容乐观。原因主要是公办园、上等级的私立园或办学质量较好的私立园每月都需缴纳动辄近千元或超千元的学费,有的还要收取高额赞助费。接受调查的流动人口家庭平均月收入只有3000多元,高昂的学费对于大部分流动人口家庭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家庭经济收入低、幼儿园收费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流动幼儿接受教育的质量,但经济条件不是流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唯一限制因素。虽然流动人口中有89.8%来自农村,文化程度也偏低,但他们中的大多数认为孩子有必要接受学前教育,希望孩子能进入办学质量较好的公办园。然而,学费贵、没有北京户口、不收外地孩子、附近没有公办园等各种原因都影响了流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质量。由于学前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流动幼儿普遍缺乏公平的学前教育机会。因此,流动幼儿要么只能在收费便宜、园舍和师资条件较差的村办园、个体办园接受学前教育,要么不上幼儿园。研究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一些在望京居住的流动幼儿不能进入附近的公办园,不得不到望京以北十几公里外的西村上私立幼儿园。有的有2~3个孩子的家庭因负担不起几个孩子同时上幼儿园的教育费用。只能让其中1~2个孩子放弃上幼儿园。根据科尔曼和布彻・卡森的有关研究,通常有五种家庭的父母不能给孩子提供适当的榜样和良好的教育,即不充裕家庭、动荡家庭、家庭、虐待性家庭和不完整家庭。流动幼儿的家庭是典型的不充裕家庭和动荡家庭,不能给孩子提供理想的教育,这对孩子的成长肯定有不利影响。

四、思考

首先,发展学前教育一定要依靠政府发挥主导作用。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政府在发展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流动幼儿学前教育问题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只能由政府主导。例如,政府要及时了解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增长或流动情况,了解流动幼儿学前教育的状况和需求,制定针对流动幼儿的专项学前教育计划,在流动幼儿聚集的地区适当兴建或扩建公办幼儿园。城市各类幼儿园应为流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提供机会,放宽对流动幼儿的入园限制,学习上海、江苏苏州、广东惠州等地政府为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问题摸索出来的有效经验,积极探索适合北京地区流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措施,尽可能满足流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

其次,可以通过多元化的学前教育形式增加流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有调查显示,在入园难、入园贵的背景下,北京市未注册的山寨幼儿园已达1298所,数量超过已注册的1266所正规幼儿园。流动幼儿家庭经济收入较低,家庭的流动性又较大,山寨幼儿园具有因地制宜、入园方便、收费低廉、提供针对等特点,同时它们由于管理缺位或失当,生存境遇堪忧。送孩子去这类幼儿园既是流动幼儿家长方便的选择。更是无奈的选择。考虑到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尚不完善的具体情况,对于这类幼儿园,我们不主张一刀切地加以取缔,而主张加以分类处置: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园所依法予以取缔;对符合办园最低标准且有设园需要的以及经过整改能够达到最低办园标准且有设园需要的,政府应该一方面对其加以规范,一方面给予积极扶持,如通过奖励和生均补助的形式,改善其办园条件和提高师资水平,进而提高办学质量。

幼儿园家庭教育月总结范文3

家庭、幼儿园、社区工作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幼儿园教育的基础保证。《纲要》指出:"家庭、社区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有利于帮助提高教育能力。"如今,无论是家庭活动、社区活动还是幼儿园本身的社会性活动,都可使幼儿从教育中获得的益处持续的更久。家长、教师、社会的群众为促进幼儿的发展,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已成为需要。"家庭、校园、社区一体化"指导思想不仅是幼儿园的办园特色,更是我们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Xx幼儿园加强幼儿园管理,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时时不忘征求教师的想法意见,思想上,鼓励多交流;工作方法上,灵活多变,使全体教师团结一致,形成了一支有凝聚力的教师队伍,为做好幼儿园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下面就我园社区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根据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安排,一年内开展两次家长开放日活动。使家长了解本班教师的教育水平和工作情况,了解孩子在园情况。

二、注重宣传工作。通过"家长园地"和"Xx幼儿园家庭教育小报"向家长宣传以及本月的课程内容和一些科学教子的经验信息,实施家园同步教育。

三、带领孩子走进社区、走进生活,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一些社会现象,加强其环保意识,教育幼儿明辨是非,通过孩子的小手牵大手的活动,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和社区。

四、通过与社区配合,做好民族幼儿入园的调查工作,同时向社区居民发放宣传幼儿园办园理念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宣传单,以此提升民族幼儿的入园率,提高家长培养孩子和科学教育的理念。

五、幼儿园与社区相互协助组织开展"好家长,好家庭"的评选活动。

六、家庭教育指导师走进社区,根据居民的需要进行"家庭教育讲座"。

七、和社区联合组织,开展"家庭教育现场咨询"活动。

幼儿园家庭教育月总结范文4

【关键词】兰州市 学前儿童 父母参与

父母参与(parental involvement)是儿童发展教育早期干预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实质上是指父母参与儿童的教育发展过程。有效的父母参与能够促进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关系,提升幼儿园的管理水平,改善儿童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儿童的学业成绩,本文通过对兰州市某省级示范幼儿园的问卷调查进行探讨学前儿童的父母参与状况。

一、研究方法和样本

本研究使用的主要方法是问卷调查法。2009年6月,课题组选取兰州市某省级示范性幼儿园中班的孩子进行家长问卷调查,该班共有36个孩子,共回收问卷35份。回答问卷的35个家长有24位母亲和11位父亲,35个孩子有15个女孩和20个男孩。样本家庭的平均月收入为4967.7元,父亲的平均年龄为36.7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4.5年;母亲的平均年龄为34.1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3.8年。样本家庭父母的受教育状况见表1。

二、研究结果

(一)学前儿童的父母参与状况

学前儿童的父母参与状况主要从侧重于家庭的父母参与和侧重于幼儿园的父母参与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1 侧重于家庭的父母参与

在问卷调查中发现,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期望普遍较高。在问到“您希望将来孩子达到什么学历”时,家长在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选项上都没有选择,35个家庭有26个选择了研究生学历,占74.3%,9个家庭选择了本科学历,占25.7%。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与对孩子的教育期望相关,即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就越高。在问及“您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时,有33.8%的家庭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23.1%的家庭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快乐的人,20.0%的家庭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12.3%的家庭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6.2%的家庭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会生活的人,4.6%的家庭选择其他,可见,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比较健康、合理。

在与孩子交流方面,80%的家庭经常与孩子交流;在辅导孩子学习方面,57.1%的家庭经常辅导孩子学习,见表2。问卷的其他问题也反映了该幼儿园的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方面的较高水平。有73.5%的家长经常陪孩子一起观看孩子喜爱的电视节目并讨论;有82.4%的父母知道孩子最好的朋友是谁;当发现孩子情绪不安和有沟通障碍时,100%的被调查父母都会主动与孩子交流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当孩子谈论学校的所见所闻时,100%的被调查父母选择对此进行倾听并做出回应。

家长与教师的交流,总体水平相对不高,只有14.3%的家庭经常和教师交流,82.9%的家庭偶尔和老师交流,2.8%的家庭从不和教师交流。其中,有20.8%的母亲会经常和教师交流,父亲在这一选项的比例为零。在交流方式上,只有2.9%的家庭选择专门和教师约定时间进行交流,85.7%的家庭与教师的交流是在接送孩子时顺便进行,5.7%的家庭选择打电话的方式交流。由此看来,父母与教师的交流缺乏主动性和针对性,随意和被动的成分较多。

表3是反映父母对儿童在幼儿园活动的了解程度。在问及“是否知道老师的名字”和“是否知道孩子的教室在幼儿园的位置”时,分别有82.9%和97%的家庭做出了肯定的回答,说明父母对孩子在幼儿园活动的了解程度相对较高;在问及“是否知道孩子所在班级班长的名字”和“是否知道孩子教室的座位在哪里”时,做出肯定回答的比例相对较低,分别只有57.1%和54.3%,说明父母对孩子在幼儿园活动的了解尚缺乏深入性和细致性。

(二)父母参与差异与幼儿发展

在调查中发现,父母参与对幼儿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父母参与水平直接影响幼儿在幼儿园的综合表现。该班3名教师对幼儿的综合表现进行了评价,3名教师的综合评分的相关系数都在0.525-0.643之间,在0.01水平上显著,将3名教师综合评分的平均值作为评价幼儿综合表现的指标。选取“父母每周陪孩子的时间”和“父母对儿童在幼儿园活动的了解程度”表示学前幼儿的父母参与水平,“父母每周陪孩子的时间”是一种侧重于家庭的父母参与,“父母对儿童在幼儿园活动的了解程度”则是一种侧重于幼儿园的父母参与,父母对儿童在幼儿园活动的了解程度,见表3。在每个题目上,如果选择“知道”,计1分,选择“不知道”,计0分,4个题目的总分作为“父母对儿童在幼儿园活动的了解程度”变量。分析发现,父母每周陪孩子的时间与幼儿的综合表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6,父母对儿童在幼儿园活动的了解程度与幼儿的综合表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2,但相关系数均不显著。由此看来,侧重于家庭的父母参与对幼儿的综合表现产生积极的作用,而侧重于幼儿园的父母参与则对幼儿的综合表现影响甚微。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幼儿父母参与的影响因素,设立回归方程:Pinv=α0+α1X1+α2X2+ε。其中,Piny表示学前儿童的父母参与水平,分别选取“父母每周陪孩子的时间”、“父母对儿童在幼儿园活动的了解程度”作为因变量;X1表示家庭月收入;X2表示孩子性别,该变量为虚拟变量。将以上解释变量代人方程,分别进行回归,回归结果见表4。

以上的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对“父母每周陪孩子的时间”的影响是负向的,但不显著,可能是收入较高的家庭陪子女的机会成本较高,因而减少了陪孩子的时间。父母对儿童在幼儿园活动的了解程度因为家庭收入而产生差异较为显著,但影响程度较小,接近于零。因此,无论是侧重于家庭的父母参与,还是侧重于幼儿园的父母参与,对男孩的参与程度都高于女孩,说明父母参与因孩子性别存在差异。其原因可能是源于家庭的性别偏见,或者是因为男孩在幼儿园里更加活跃,在遵守学校规则或家庭的要求不及女孩子,父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使他们服从学校和家庭的管理。

三、结论

幼儿园家庭教育月总结范文5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园发展;家庭式

中图分类号:G610

学前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起点,是每个人成长发展的奠基性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一、对各级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意见重点的理解

1、学前教育应兼具“教育性”和“社会公共福利性”。

各种资料表明,我国学前教育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①学前教育普及率低;②学前教育发展城乡差距大;③城市学前教育差异化现象明显,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公平。

因此,各级政府在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中都把普及学前教育放在了首位,“国十条”中更是指出,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2、为什么要实行学前一年免费教育

实行免费的学前一年教育或者把学前一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系统,是国际社会在普及学前教育时普遍采取的做法,也是我国在今后5—12年内应当着力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能够确保每个幼儿为入学做好准备,巩固和提高“普九”的效益和质量;另一方面作为“普惠”措施,可以大幅度减轻家长在购买学前教育和托幼服务方面的负担,形成政府、社会和家庭分担学前教育成本的机制。

二、我园当前的发展规模及质量保障

我园建园于1978年,正是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教育局的一所公办幼儿园。幼儿园位于西安市新城区后宰门39号,占地4959.2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401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2个,幼儿250名。化境优雅,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显著,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全园教职工的努力下,幼儿园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由二级幼儿园向市一级幼儿园、省级示范园的跨越式发展。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天顺、幼教处处长姜瑾、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吕明凯、西安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董军、西安市委常委副市长李秋实、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长黄新南,新城区委书记陆凯、区长李德文等中省市区领导曾莅临我园视察工作并给予了较高评价。幼儿园向后被评为幼儿园先后被评为陕西省示范幼儿园、西安市一级幼儿园、西安市绿色示范幼儿园、西安市文明校园、西安市示范家长学校、新城区青年文明号、新城区园林式单位、新城区教育系统目标管理优秀单位、西安职业中专学校实习基地、等(全国美术特色教育先进园。还是陕西省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会成员单位、西安市培育儿童协会成员单位。新城区幼儿基本体操训练基地。)

三、未来我园发展之路的设想

(一)关于家庭式幼儿园的分析

时下,全国各地的很多小区里出现了“家庭式幼儿园”,家庭式幼儿园由于模式新颖、服务灵活,很受家长的欢迎。其实,全球各地都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不同国家的政府对家庭幼儿园的态度也不一样。不过,共同的地方是代表了幼儿教育未来发展方向。

家庭式幼儿园的发展势头很猛,其中有如下原因。

1、很多家长都意识到儿童在没上学之前,需要的不是学习书本知识,只是需要有伙伴玩耍,只要学会跟其他孩子相处,养成适当的社交方式和能力就足以。

2、发达的国家如果没有政府的补贴,经济原因是重要的因素。3、健康因素,现在流行病和传染病非常多,孩子在一个几百孩子的幼儿园被感染的概率远远比一个小的家庭幼儿园里的概率高。

4、现在很多孩子生活在一个家庭破裂或缺乏家庭生活气氛的工业社会里,家庭式幼儿园可以给孩子一个家的感觉,这是培养孩子的安全感最重要的课程。

(二)考虑以灵活的形式开办连锁式家庭幼儿园

1、华德福幼儿之家或儿童之家,

华德福幼儿之家或儿童之家,其特征是家庭式幼儿园。目前,全国各地称自己为华德福幼儿之家或儿童之家的家庭式幼儿园有三十家左右。西安的华德福儿童之家于2006年12月发起筹备,于2007年3月启动,以8位妈妈预交9个月托费,作为启动资金开办的公益非羸利性质自发民间幼儿教育团体,结合中国的文化和国情,以实践华德福教育理念(WaldorfEducation)为基础。西安华德福儿童之家是非盈利机构,资金主要来源:入学学费,社会及个人捐款、捐物,年度的盈余不能用于任何人的奖金或股份形式分红,只能用于学校的发展及教师的培训,各项财务开支情况向家长公开。

2、创办华德福式的分园

在西安市新城区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审议稿)中提出:鼓励优质公办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我园未来的发展可以走向这一条路。

当前,我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幼儿园办园注册审批标准普遍存在着门槛过高的问题,对幼儿园的办园规模、占地面积、资金状况都有较高的要求。例如,一些地方要求幼儿园办园规模至少3—5个班;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之和,农村幼儿园不少于10万元,县镇不得少于60万元;占地面积不得少于2亩等。这种注册标准既便拿到发达国家都是相当高的。

华德福之家形式的幼儿园虽然规模很小,但是,因为有比较合理的师幼比、教师素质比较高、硬件条件也比较好,保育和教育的质量都比较好,同时又办在小区里,收费标准也比较合理,非常方便家长,因此受到小区家长的欢迎。

举办这样的小幼儿园,所需资金不多,以我园这样的公办园完全有力量再开办类似华德福之家这样小规模、高质量的幼儿园。当然,也希望幼儿园的办园审批标准,不要以办园规模、资金量作为绝对标准,而应当以师幼比、教师的资格标准、幼儿人均占地面积、基本的教育卫生条件和设施设备等作为办园注册审批标准。而且,相关部门应当结合对托幼机构的实地评估来决定是否给予开园资格许可。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制定合理的幼儿园注册审批标准。这样,会有更多的公办园有能力开设分园,将公办园的公益性和普惠性辐射到更多的地区,为更多的家长和孩子服务。

教育是关乎一个家庭幸福,关乎一个国家命运,关乎一个民族品质的大事,如此重大之事,一定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所能为的,我们期许与每位家长朋友、教育工作者携手,共同探寻“教育之道”。

参考文献

[1](著作)许建国《家庭教育思考》西安出版社2004年6月

[2](著作)魏书生《如何做最好的教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

幼儿园家庭教育月总结范文6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指导,围绕本学期园务计划,梳理规范家长工作的有效经验.积极创设

良好的育人氛围和环境,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和与幼儿园合作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实效性.帮助家

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意识,提高教育能力,与幼儿园形成教育合力,使幼儿园与家庭教育一体化,让幼儿在

渗透着良好教育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二、上学期工作回顾

__学年度,我们成立了又一轮的家委会并定期召开家委会会议、定期召开家长会、发挥好公示栏班级家园

联系窗的桥梁作用等以外,我们还开通了“家长借阅角”、

针对特殊儿童家长需要,开展肥胖儿工作指

导、每个年级组织一次家园大活动,每个班级组织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亲子活动等,并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当然在__学年度中家教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遗憾和不足,比如,我园园舍场地狭小,大型的家教指导活动

很难开展,在每学期一次的素质教育汇报活动以及全员性的家长讲座中,我们要借助中学礼堂以及镇文化

中心进行,为指导工作增添了难度和工作量.其次,家长的参与意识、学习的主动性在我们坚持不懈的努

力中慢慢有了不断的增强,然而祖辈家长的观念还是略有落后,带养的幼儿行为习惯和自理能力相对较差

.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新一年的家教工作中不断去克服和作为重点工作去思考和努力.

三、工作目标:

1、以常规工作为基础,营造家园合作的良好空间.

2、以创新工作为亮点,继续发扬家教工作的新途径,不断进步革新.

3、整合家庭与社区等教育资源,加强幼儿园与社区的融合互动,进一步拓展教育空间.以家长和社区资

源为补充,凸现三位一体的新合力.

4、继续家庭教育课题的研究,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家教指导活动创造性地、有序地开展.

四、具体措施:

继续采用多种形式:每学期召开家长会,定期开设家庭教育讲座,进行零距

离的家长访谈、开通“家长借阅读角”、“家长咨询热线”、

每学期组织一次面向社区家长的素质教育

成果汇报活动,每个年级组织一次家园大活动,每个班级组织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亲子

活动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化家园合作,提高家园合作质量.

(一)幼儿园方面

1、开展有效的家委会的各项工作,体现家委会参与管理的效能.

成立新一轮的家委会,定期召开家委会例会,沟通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听取家委会的合理建议,不断地提

高家长工作的服务水平,使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班级的管理中来,进一步地增强家庭与幼儿园的互

动,促进家园的更好协调沟通,赢得家长的信任和理解,更好地形成家园的合力,实现有效的双向互动.

2、宣传与沟通并举,积极做好家长学校的各项工作.

通过与每一位家长的零距离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了解幼儿家庭的特点、家教现状及家长在家教中

的困惑、经验等,认真分析汇总,对共性问题及个性问题通过家长沙龙、家长会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和

服务.

3、进一步发挥好公示栏、幼儿园网站和班级网页平台的作用,同时结合季节、节日等及时、适时发放各

类告家长书,使更多的家长及时、全面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活动动态,及时对家长进行

教养工作指导,从而达到有效的配合.

(二)班级方面

1、时时开通家长咨询热线,班班建立家园联系窗、家长阅览角,使家长知道幼教信息、幼教知识、健康

卫生等方面的内容,真正成为家长服务的窗口.

2、各班在学期初召开家长会,期末开放日活动与学年末进行素质教育汇报,使家长进一步了解课改、素

质教育实施情况,促进同步教育.

3、各班教师认真做好新生家访工作,及时做好家访记录、家访情况分析汇总、家访体会等.园方以电话

回访、查看总结体会等多种形式,了解家长的需求和建议,家长在家长访谈中的体会经验,进一步提高教

师的家长工作服务水平.

4、根据班级幼儿特点,灵活地召开好各类班级家长会,不断提高指导和服务的针对性.

5、继续开展好家长访谈月活动,通过双向沟通互动,不断调整家长工作的内容,实施有的放矢的教育,

进一步提升家教工作的有效性.

6、根据家长需要,开展富有特色的服务项目:“班级微信群”.

开学初,第二周开始各班建立班级微信

群、QQ群,及时向家长传递孩子在园信息,并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优点和不足,商讨改进策略

;了解家长的特殊需要和愿望,给予有针对的服务;听取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班主任工作的建议.

(三)整合家庭和社区的资源,不断拓展教育空间

1、以各类活动为抓手,充分挖掘和利用周边的教育资源,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

积极加强与社区的融合和互动,继续加强与居委会、敬老院、小学等教育基地的联系.把人才请进来,邀

请社区文艺团队指导幼儿园教师及幼儿的腰鼓和扇子舞、海防营官兵为幼儿展示队列训练、社区民警指导

幼儿园进行防火演练、大班幼儿进小学参观、参观海防营等.同时,结合“重阳节”慰问活动、“八一建

军节”广场演出、社区家庭幼儿园才艺交流等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不断丰富社区教育资源的利用,扩大

幼儿园在地区的影响.

2、挖掘家长资源,加强家庭和幼儿园资源的整合利用.

每年幼儿园总会有一部分孩子换有龋齿或者纳入肥胖儿行列.龋齿和肥胖严重影响着孩子们的身体发育,

甚至影响心理健康.幼儿园在做好龋齿、肥胖儿矫正工作的同时,要争取获得家长的支持.要求家长配合

幼儿园共同参与到孩子的龋齿和肥胖矫正工作中去,这样才能家园统一,事半功倍.

3、积极开展0—3岁的早教服务活动,有计划地加强0-3岁婴幼儿家教指导工作,通过各种形式指导婴幼儿

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知识和教养方法.促进家长教养观念的转变和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促进03幼儿的健康

快乐成长,为3-6岁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依托科研,提升家教质量

在家教工作中,我们将以科研为依托,在认真做好《农村幼儿园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这一

家教课题的同时,结合我们以往的课题经验为引领,如:《421家庭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亲子

口头语言交流的现状、问题与指导》等,通过宣传、指导、交流、反馈等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

观,使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四、行事历

九月份:

1、收集整理0-3岁婴幼儿名单.

2、推荐成立家委会、膳管会.

3、召开第一次家委会会议.

4、向家长公示所有教职工的手机号码,开通家长咨询热线、微信及QQ群.

5、召开肥胖儿家长会议.

6、各班召开家长会.

十月份:

1、召开家委会会议.

2、0-3岁婴幼儿免费家教指导活动.

3、敬老爱幼系列活动.

4、下发《家长调查问卷》,了解家长需要,改进教学工作.

十一月份:

1、召开家委会会议.

2、0-3岁婴幼儿免费家教指导活动.

3、家长讲座.

4、请家长参加教学研究月研讨与展示活动.

十二、一月份:

1、召开家委会会议.

2、0-3岁婴幼儿免费家教指导活动.

3、各班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

4、各类资料收集整理.

二、三月份:

1、召开家委会会议.

2、各班召开家长会.

3、“三?八”母子同乐活动.

4、0-3岁婴幼儿免费家教指导活动.

四月份:

1、召开家委会会议.

2、0-3岁婴幼儿免费家教指导活动.

3、家长讲座.

五月份:

1、召开家委会会议.

2、0-3岁婴幼儿免费家教指导活动.

3、请儿保医生来园为孩子作身体检查、免费咨询.

4、继续开展肥胖儿指导工作.

六月份:

1、召开家委会会议.

2、0-3岁婴幼儿免费家教指导活动.

3、请家长来园观看素质教育汇报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