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建设性意见范例6篇

团队建设性意见

团队建设性意见范文1

关键词:团队;绩效;管理;组织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3009602

1团队工作的现状

团队的出现,是组织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追求高效、追求弹性的产物。高效的团队是组织的新生力量,可以促进组织快速、全面发展。随着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管理趋势,“建立团队”已经成为今日管理界中热门的术语。企业利用团队来提升生产力、质量和员工满意度,事业单位运用团队模式来增加组织弹性,这种跨职能或部门的工作方式,打破了水平与垂直型组织的困难,有利于组织迅速做出调整。如今,团队管理的方式不仅运用于企事业单位中,而且在科研项目研究、课题作业的完成中也广泛应用。

然而,实行团队管理的结果,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好。随着团队的组建,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例如,团队中的群体懈怠、意见冲突、业绩衡量的公平性和成员之间的信任等,都制约着团队任务的高效完成。如何才能使团队这股新生力量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如何才能协调团队成员间的交流合作关系?如何才能正确衡量团队绩效与个人绩效以避免不公平现象的出现?基于以上问题,本文分析了团队管理中现存的问题与成因,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建设高效团队的有关途径和方法,力图达到团队管理模式的较优状态。

2团队工作的困境与成因

2.1团队中群体懈怠

个人作为团队中的一员,可能会隐藏在一个团队中,他们可能会产生群体惰性的情形而依赖他人的努力,团队成员产生这种彼此相互依赖的心理,被称为“群体懈怠”。当个人在群体中努力工作的程度比自己独立工作时的程度要低时,会导致整个群体的生产力低于每个人的生产力总和。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大家往往认为团队中有很多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情,自己无论表现为积极或者不积极,对整个团队的工作进程不会有太大影响,当团队中多数人抱有这种想法时,团队工作的进程将受到严重的阻碍。

2.2团队中意见冲突

团队成员并非在每项议题都意见一致,因此他们常常遇到冲突。冲突可能对团队的功能运作有明显的不良影响。在团队试图化解差异的过程中,意见不合或争吵可能会误导团队成员,致使他们将精力放在解决差异,而不实现团队目标上。意见冲突不会空穴来风,冲突必然有其成因,通常冲突来源有三方面:信息沟通、成员角色以及个人差异。

由信息沟通引起的意见冲突主要源自语意上的困难、误解,以及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时效性;由成员角色引起的意见冲突主要是指团队成员对自己在团队中所分配的任务或是所处地位不满而引起的冲突;由个人差异引起的意见冲突主要源于个人的特性和价值体系。当团队成员具有不同的教育程度、社会背景、工作经验和培训经历时,更容易产生意见冲突。

2.3团队中业绩衡量的公平性

由于团队成员经常是由不同技能的人员组成,因此在完成团队任务中所分配的工作不同。每个成员出于自身利益,都会认为自己为团队所做的贡献是最大的,得到的报酬也应该是最高的,所以简单的均分业绩成效并不能体现自己的工作价值,于是便有了团队业绩衡量公平性的争论。

出现团队业绩衡量公平性主要原因是没有一套具体衡量团队成员工作绩效的体系。在团队绩效评估的过程中,评价者通常会依据经验主观地定义每个团队成员的工作复杂度和工作重要性,然而这样并不能真实反映每个成员在团队中做出的贡献,往往会影响到团队成员工作的积极性。

2.4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

在团队完成目标任务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团队领导授权不当的现象发生,究其原因,是由团队领导对团队队员的不信任所导致的。团队成员间的信任问题不仅体现在领导与队员之间授权程度,而且体现在队员与队员之间合作关系和信息分享。如果团队成员之间彼此没有合作和交流,那么团队的建设就会受到很大的阻碍。

如今的大部分团队是临时凑成,例如很多企业的产品研发都是由公司内各部门人员抽调组成的,由于信任非常依赖经验和成员的彼此了解,临时团队缺少一点一滴慢慢积累信心的过程,加强组内成员的信任就会有很大困难。

3团队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案

3.1建立激励制度,消除群体懈怠

要增加团队成员责任归属感。团队中出现群体懈怠的主要是因为成员个人的努力不容易被认定,高效的团队应当减少这种倾向,重视对团队成员的激励,为成员设定任务目标,消除彼此依赖的心理。在团队中应当让每个成员为团队目的、目标和方式负责,成员之间彼此形成相互督导的氛围,共同促进团队的发展。

另外,要懂得运用恰当的激励制度。如何让团队成员在个人层面和群体层面都负起责任?如何提升团队成员的自主能动意识?这些不仅依靠外部的制度规定,更要重视对团队成员的有效激励。管理者需要从团队成员的动机出发,制定利益分享、群体激励和个人激励相结合的制度,以加强团队成员的努力和团队的使命感。

3.2统筹协调,形成良性冲突

团队建设性意见范文2

设计团队作为区别于个人设计师的设计主体在国际设计领域的发展异常迅速。现如今,没有哪个工业设计师或建筑设计师是在单打独斗的完成设计任务。或许在设计的特殊年代,某些职业设计师如雷蒙德•罗维是可以依靠自己的设计才华和渊博知识设计出横跨几乎所有设计领域的优秀设计作品而扬名世界。但现在更多的世界成功设计作品都是基于其背后优秀的设计团队以及与之相关领域不同专业人员的共同协作下诞生的。从而,无数的设计事务所、知名企业的驻厂设计部门或小型的设计团体已经开始作为设计行业的主导力量创造出新设计时代的辉煌。

然而,基于设计团队的设计风潮在国际设计行业的发展也不过才二三十年时间,团队设计的实际运作状况正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境地。不少世界知名的设计大学已经开始致力于此方面的学术研究和教育培训,例如英国的一些设计学院多年前就开设了“设计管理”学科,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03年也招收了中国设计管理专业的第一批学员。另外一些国际知名企业的设计中心正在实践中积累宝贵的经验,例如索尼、东芝等的设计中心,以及像奥美广告公司这样的成熟设计团队都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组织管理体系。

尽管真正完整的设计团队管理学科依然没有建立,但团队设计在世界设计领域的设计行为却高速发展。从设计实践中总结出的设计团队管理经验通过不断的积累和广泛的交流在使该学科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真正的团队创新设计已经成为设计主流。

二、设计团队的人员构成因素

设计团队的组织建设首要面对的是团队人员的组织构成问题。设计团队的人员结构一般会根据设计任务的性质不同以及设计团队的规模和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根据设计任务的不同,同一个设计师在设计不同阶段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而设计团队内的不同设计师由于各自设计能力的差异,如专业方向的差异、为人处事方式的不同等等,决定了他们各自在设计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从来就不曾相同。因此,一个优秀设计团队的每个设计师必须是根据设计任务的要求来召集的,每个设计师在设计团队的应用也必须是因才施用,其在设计中所起的作用更应是差别互补的协作关系,这样整个设计团队的合力才会是一加一大于二的合作效益。

首先,设计团队的人员结构需要设计领域内不同专业特长的设计人员构成,其核心组织原则就是根据设计任务的性质决定设计团队的设计人员结构。

B&O是丹麦生产家用音响及通讯设备的公司,其统一的设计风格和鲜明的企业形象成为丹麦设计的经典和象征。然而,公司始终没有设立自己专门的设计部门,而是根据商业目标的需要,通过精心的设计管理体系将丹麦、英国、美国、法国的多名不同领域的自由设计师汇集组成跨国的设计团队进行产品的设计。[1]

根据以上要求,我们会发现设计团队在实际的团队建设运作时,寻找满足团队建设需要的设计人才并不容易。因此,很多团队管理者本着珍惜人才和储备人才的初衷,忽略项目是否需要就加以召集使用。结果在设计过程中出现了要么该设计师无用武之地,要么团队中出现了重复性人才的共存现象。仔细分析,这并不符合设计团队控制人力成本的原则,其结果更有可能是造成团队成员的恶性竞争。因此,管理者在设计团队的人员召集过程中必须避免重复性人才的引入,应严格根据项目需要对设计师进行选择。

Workinprogress是一家以巴黎和纽约为据点的综合性设计公司。2001年,Workinprogress公司为法国服装品牌香奈儿(Chanel)设计新视觉形象和宣传策略。这次设计任务是对公司设计资源的极大考验。从对标识的再设计、广告活动的安排到服装表演的目录资料、招待卷的设计印刷都要求把一群各具专长和才能的不同设计领域的设计人才聚集起来,建设一支崭新的设计团队。[2]这样合理的设计资源整合为下面的工作展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设计团队在进行设计时总会遇到很多关于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的难题,这些都是设计师无法独自完成的。因此,在现实的设计团队组织情况中,设计领域以外的相关专业人员被经常邀请加入设计团队。

设计不同于纯艺术。纯艺术可以停留在美术家天马行空的画纸上,而设计需要通过材料和工艺制作出来,实现它对于生产和生活的实用目的。这也就决定了设计团队特别需要在信息、材料、工艺等领域的专业人员的帮助,打破客观条件的限制,实现其真正的实用价值。通常设计团队通过材料、工艺等其他专业人员的直接或间接帮助,就能顺利地完成某些设计师不能完成却又无法逾越的关键工作,这对于整个设计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在台湾的少女保健品Heme的新型瓶体开发案中,其设计团队在设计阶段非常顺利,新瓶体外形设计提案几次就通过了,但较复杂的环节出现在开模与内容物测试阶段。某些保养品的内容与塑料有冲突,为了表现出设计所追求的质感,对材料的要求必须是该材料。经过双方两相权衡的讨论,决定在设计上进行微调以适应材料的限制;另外,因为瓶盖矿晶头较重,而瓶身是不对称的曲线造型,整体容器的平衡感就必须经过多次的测试和调整。因此,设计团队在设计成熟后,必须与材料部门进行密切沟通,对设计所需成分、材料、工艺等的共融性进行了解,与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进行交流。[3]

中国奥美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在接受《工业设计》杂志采访时讲道:“一个成熟的设计团队不仅仅能想出好的想法,更重要的是能把想法完全实施和执行出来。在创意的执行中遇到困难司空见惯,但由于技术原因无法实现创意却是件很让人沮丧的事情。因此,在进行设计团队的组织时,必须将设计领域以外的专业人才吸纳进入团队。”[4]

三、设计团队的组织管理因素

设计团队的组织管理是一门横跨了设计学、行为组织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知识体系。设计团队与个人设计师之间最根本的差异就是组织管理的实现方式不同。设计团队对于组织管理理论的热切需求是个人设计师难以体会的。

但是,现代设计公司或设计团体对于如何实现设计团队的有效组织和管理的认识并不成熟。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设计团队管理体系建立,更多地是依靠过去团队实际运作经验或从其他经济学科移植的组织绩效知识的结合。而设计作为一门特殊的行业是与普通的经济部门相区别的,对他的科学管理必须考虑该行业的特殊性,即在设计团队的管理过程别需要注意设计师创新的积极性维护。

当然,针对设计团队的积极性维护,绝不是讲自由就可以创造出最好的作品,设计本身就是戴着镣铐跳舞的产业。比如,在设计过程中,制定一个计划很快,规划也不难,但是却需要很多人用一定的时间去执行,去操作,这是一切团队工作的根本问题。设计创意并不是天马行空,毫无疆界,它可以用流程规则来控管和把握。比如交给设计团队一个案子,期限是五天,在这五天里团队不单单只做着一个案子,可能会是六七个。因此,设计团队要同时完成如此多的设计方案就需要规划,通过科学的管理来分配人力,通过合理的流程来控制时效。这是一个创意型设计团队的精髓。

事实上,设计团队要解决这个根本问题,建立一套有效地组织管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而这套系统中最核心的就是流程建设部分。即设计有设计流程,制作有制作流程,所有的工作就是流程的串联。其中,业务的流程要介入到设计的流程中,设计的流程要导入客户的流程当中,中间有枝节分开,互相找寻连接点。这样,设计团队的组织工作经过一个流程下来,其材料成本、时间成本等都可以立刻显现。[5]长期这样做下去,该设计团队做包装就会形成包装的流程,做品牌的就会形成品牌流程。最后,设计团队可能不仅形成了各种的实用流程,而且能创造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其团队文化也就形成了。

根据《产品设计》杂志的调查,中国的汽车生产商在进行新产品的研发流程中很少能够完整地进行市场调查和分析,大多数厂商仅仅凭靠想象和热情就转入了产品设计和生产流程中。这样就导致其设计部门在缺乏可靠市场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了没有根据的创新设计。通常国际知名品牌的市场调研过程都要经过制定庞大的市场调研计划,进行繁杂的市场调查和细致的数据分析,最后经过分析数据的严格检验之后,才可以完全转入设计部门进行设计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欧洲最大的园艺工具生产商FELCO在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的前六年里一直在中国农村市场进行着大规模的市场调查和研究。此前,该公司一直因为调查结果不理想而多次重新开始调查过程,始终没有进入市场。在他们确信自己已经基本掌握到中国果农的工具需求和消费心理时,该公司的设计部门就专门设计和生产了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该产品在保证其一贯的产品质量下,将成本价格降到了150—200元人民币,而FELCO在欧洲最便宜的产品也要30欧元(300多人民币)。FELCO公司的市场总监波吉先生讲:“该产品对成本的成功控制是通过生产成本、运输成本、管理成本的降低实现的,而公司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严格的工作流程是关键。[6]

经过对以上设计团队管理经验的分析,我们认识到不管是设计领域的哪个行业都需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工作流程体系。职业的设计团队应该向客户提供从市场调查、设计方案创意、工程结构设计模型制作到设计实施等不同阶段的专业化系统设计服务。

四、塑造优秀设计团队的必要因素

第一,建立设计团队的多元化交流平台

现代国际设计潮流正从曾经包豪斯功能主义的机械化造型转向具有语意化、人性化和本土化的后现代设计新时代。我们思考这些标准的满足,仅仅有设计师的理性认识能实现么?其实,设计团队对各种新兴科学和技术的融入,广泛的人文知识和社会学的参与等等其他学科知识的支持更重要。设计团队在设计过程通过与其他学科的专业人员进行交流,构建设计团队的多元知识体系,形成高效稳定的交流平台。最终,通过整合资源综合商业设计推出适合市场多元化要求的产品。

汉斯格雅品牌的设计总监飞利浦•格罗厄(PhilippeGrohe)在2006年米兰国际家具展接受记者采访讲:“我的角色是做一名沟通人员,汉斯哥雅与设计师合作的历史有35年,我们形成了一种对话式的团队文化。设计师很有远见,但他们并不样样都懂。他们不懂得如何做家具,不懂得如何制造水龙头和洗浴设备。所以,我们必须交流。交流的质量决定了最终的产品和结果。”[7]

另外,设计团队的交流层次是不同的,我们按照交流主体划分可分为三个层次。即设计团队内部人员的交流、设计团队与其他相关领域人员的交流、设计团队与客户和消费者的交流。对于其各种交流的必要性就不再多讲,因为这已经是设计师基本的共识。我们将重点讨论如何建立成功的交流平台,以实现能够整合资源和设计交流的目的。

设计团队的交流平台的建设根本原则是“合而不同”。具体分析,“合”即基于共同的美学理念、强大的团队精神、互相尊重、信任、理解,共同合作的工作方式以及一致的工作目标。“不同”即设计团队内专业人才各有所长、因材施用。从设计团队最初的人员召集开始,就要注意根据设计任务的需要对差异化的专业人才的引入。其次,在设计团队的组织管理过程中非常需要团队精神的支持。当设计团队碰到困难时,团队精神的引导要比某个设计师的个人英雄主义更有成效。

第二,树立设计团队的先进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的方向是设计团队进行创新设计的根本指导。设计团队的任务并不是简单的只设计出漂亮的产品,或者创造出生产成本很低的产品,事实上两者都需要兼顾。这就注定了设计团对的创新设计需要很多领域的专业人才共同协作来实现创新的想法。国际知名设计顾问公司Tangerine的设计理念是:“设计不是艺术,它是一整套销售产品的方法和思维方式。我们是产品设计师,但是我们不做设计师产品;我们开展研究,但是我们不是研究者;我们为产品设计审视机遇,但是我们不总在设计产品。”

过去,商业设计团队的设计理念围绕两种不同观点。第一种,基于有艺术价值的物品创新论;第二种,把设计看成是从工程部门发展起来的一种工业行为。但随着全球市场品牌大战的发展,商业设计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来运作。FELCO公司的市场总监波吉先生讲:“我们需要的不是样式的不同,而是崭新的理念。设计团队不一定非要把设计产品制造出来,但必须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优秀方案”

设计团队进行创新设计的本质是理念创新,在外形样式上的所有变化不过是理念的外在表现。B&O音响开发公司的设计师大卫•李维斯和他的设计小组为其音响系统创造了一种革命性的新模式“全一体化系统(allinonesystem)”,它改变了过去黑色无个性的方盒子音响设计风格。不仅当时拯救了濒临破产的B&O公司,而且该设计理念被沿用了数十年。公司的设计团队延续这一理念推出一系列引导世界潮流的新型音响,为B&O公司创造了完美的品牌形象。

第三,设计团队的设计为客户服务

雷蒙德•罗维讲:“我的看法是,对于单个工业设计师来说,出色的创意设计能力加上适当的公共关系能力,就可以获得成功,根本就不需要销售。对于一家设计事务所或一家设计公司来说,只有你的设计水平得到客户的公认,工作才能有效地开展,设计是连接品牌和消费者的一个关键部分。”

设计团队的基本任务是设计一种产品系列的视觉形象,让他和品牌相辅相成,通过设计帮助企业建立起品牌资产。设计团队所进行的任何创新设计必须要和一个公司的所有商业目标相一致,对商业运作产生实质性的贡献,这是设计团队创意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基于客户的设计”并不仅是一个口号。在设计团队的设计过程中有很多的设计细节需要以它为标准进行设计。

首先,团队设计受到客户的时效要求限制。设计团队的创新设计不是追求唯美的或最具创意的前卫艺术设计,而是严格遵守时间限制以及客户的诸多要求,利用最低成本进行的设计行为。其结果设计出的样式可能是一般性的,但令客户满意的作品。因此,如果设计团队无法在合理的时效内做成良好品质的创意设计,即无法提供给客户完整的服务,也就失去了商业实际的意义。

其次,设计团队的创新设计要处处关注客户的差异性。客户并不都是一样的,最基本的常识就是他们有行业上的差别。比如,对于和身份密切相关的产品如家具、灯具、服装等的设计,更多关注的是形象因素;而对机械设备等投资类工业产品,技术方面是最重要的,必须加强基础技术投入和作适当的设计。大量的民生工业用品,最重要的是产品的性价比,通过设计和制造物美价廉的商品满足大众需求。因此,设计团队对于客户细致的差异化分析和处理在设计中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最后,设计团队的设计风格要遵循客户的风格需求。在客户品牌和商关系中,品牌应该是显性的,设计团队和创意人员应该是隐性的。奥美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讲:“作为一个设计人员在创意表现里可见风格并不是一件好事,不拘一格才算高。创意应该随客户的品牌和产品定位而变化,而不是每次都看到自己的影子。如果有团队的风格的话,应该是理念的和文化上的,而不是创意表现上的。”另外,在设计团队中单个设计师的个人价值是通过融入团队的整体价值中表现出来的,任何个人的设计风格在团队的风格下都不被提倡。

第四,设计团队需要支持设计创新的鼓励机制。

支持创新的财政支持计划、支持创新的奖励制度以及培养学习型团队的充电机制等等都是设计团队能够保持持续创新力和塑造团队的创新文化所必须的。在那些技术与经济发达的国家,其工业主管部门均设立了具有国际影响力且经营多年的奖项。这些就是国家希望通过比赛的方式来激励本国设计行业的发展,建立与国际设计先进思想的交流。例如,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IDSA),每年颁发美国工业设计奖,现代工业发源地英国设计委员会每年评选英国设计奖,意大利有“金圆规奖”,德国“IF产品设计奖”和“红点设计奖”是世界最有影响力的设计赛事,斯坦的诺维亚的国家均有自己国家的“优秀设计奖”。这些设计大国的设计团队每年都会鼓励设计师积极参与奖项,每个设计师通过参与比赛互相学习,这已经成为他们积极创新的有益动力。

五、设计团队在设计行业的发展前景

设计团队作为新的设计主体,它的成长过程必将面临诸多的新问题、新现象。设计管理者只有透彻认识到设计团队的特性,以及联合社会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共同协作,设计行业才会更快的发展。无论是设计的哪个领域,基于设计团队的创新设计将迅速发展,它象征了新的设计时代已经到来,它的发展必将伴随世界商品经济新时代的来临而更加兴盛。

后记

设计团队在商业设计领域的迅速发展也带给设计理论界很多新的课题。对于他们的分析和解决成为设计理论研究领域每个从业人员都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然而,设计理论界对于设计主体的研究却依然停留在针对单个设计师的分析阶段,不能及时关注当前一些优秀设计团队在设计实践中已经积累的宝贵经验,忽视设计潮流的变动,这对于设计行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注释:

①:何人可:《B&O设计一段75年的传奇》,见《设计新潮》[J].2001年第二期第55页

②:蔡军:《论工业设计的职业化和产业化》,见《艺术与设计》[J].2004年第六期第13页

③:王炳南:《越是多媒体时代,传统设计越有价值》,见《设计新潮》[J].2001年第二期第21页

④:《我的风格就是创造——现代工业设计之父雷蒙德•罗维》,见《产品设计》[J].2006年第五期第27页

⑤:Darcy:《设计是调整商业战略的巧妙手段》,见《产品设计》[J].2006年第五期第20页

⑥:王炳南:《越是多媒体时代,传统设计越有价值》,见《艺术与设计》[J].2004年第五期第38页

⑦:AnnaSanson:《工作进行时——短暂的历史》,见《产品设计》[J].2006年第五期第30页

⑧:MateRound“设计要为商业做出切实贡献”,见《产品设计》[J].2006年第二期第16页

参考文献:

1.《艺术与设计》[J].2004年第十期

2.《艺术与设计》[J].2004年第五期

3.《艺术与设计》[J].2005年第六期

4.《设计新潮》[J].2001年第二期

5.《产品设计》[J].2006年第五期

6.《产品设计》[J].2005年第二期

7.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

团队建设性意见范文3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回顾公安科研团队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阐述了公安高校加强科研团队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公安高校科研团队的现状及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明确公安科研团队建设的内部规划,制定学校层面的科研团队建设的总体规划,完善团队内、外管理机制等。

[论文关键词]公安高校 科研团队 团队建设

近年来,中国警察高等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由于起步较晚,历史积淀不厚,理论准备不充分,加之缺少可供借鉴的模式和经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不足和问题。其中,公安类院校科研团队的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应对策略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为了区别于一般高校的科研团队,本文将公安类院校的科研团队简称为公安科研团队。

一、公安科研团队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回顾

1.公安科研团队产生的战略背景。从20世纪的“科教强警”到21世纪的“科技强警”,切实确立了科技是公安工作第一战斗力的科学理念,中国公安科技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全国的公安科研机构从屈指可数到数不胜数,从初期仅有的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和公安部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到遍及全国各地市县区级公安机关,公安高校的研究机构实现了从无到有。

2.公安科研团队产生的文化背景。公安教育向来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工作的发展方向时刻引领着公安教育的发展方向。从1978年公安部直属政法专科学校成立时起至今的33年中,中国警察高等教育大致经历了起步、常规发展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据不完全统计,警察本科院校从1978年仅有的四所迅速增至目前近二十所,院校研究机构也从两个增至目前的二十余个。

3.公安科研团队产生的社会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应急事件处置、安全防控、禁毒、反恐、反劫持人质等公安工作中出现了许多亟待研究的公安理论问题和急需解决的科研难题。公安高校充分认识到这种社会需求的新变化,在公安专业的设置和学科发展上以公安实践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正在逐步建立全面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公安专业,专业范围不断拓宽,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以公安高校教师为主体的科研团队正经历着从无到有,再到优化组合,从单一学科到交叉学科的巨大变化。

二、加强公安科研团队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理论和实践保持一致是研究工作的要求。具体到公安院校而言,用公安理论解决公安实战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公安实践引导公安理论的发展创新,则是公安高校科学研究工作的要求。公安工作中亟待研究的公安理论问题和急需解决的科研难题社会化程度日益深广,公安高校的教学科研问题也随之越来越社会化。加强公安科研团队建设无疑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1.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指出了我国今后15年科技发展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科技自主创新已成为时展的主旋律,作为自主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科研团队建设早已受到社会各界日益广泛的关注,其相关探讨几乎随处可见,而专门针对公安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内容仍较鲜见。为更好地服务于公安实战,公安高校必须适时提高和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水平和创新能力。在制度保障下,提高和加强公安科研团队建设水平和创新能力应当成为公安高校科研工作发展新征程中的重要任务。

2.公安工作和社会发展对公安高校科研发展的外部要求。我们常说高校是国家知识创新的主阵地,在科教兴国、文化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科研团队是高校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功能单元和创新组织,其发展和运行的成效直接决定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而公安教育向来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公安工作中的理论问题和科研难题应当由有较高科研能力的公安高校教师来主要承担,公安高校也有责任和义务努力成为公安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在科技强警、公安工作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同样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公安高校科研事业发展的内部动力。从上述背景回顾可知:警察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公安科技的日新月异为警察高等教育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公安高校科研工作急需在已有基础上寻求新的进步和发展。此外,近年来,公安高校教师科研热情极为高涨,公安高校科研项目、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都已明显提升。这一背景和氛围是公安高校及教师个人科研事业发展更上一个台阶的重要根基和主要动力。

三、公安科研团队的发展现状及成因

1.科研团队拼凑现象普遍,项目数量增幅过大。综观当下各公安高校的科研团队,这一现状尤为突出。仅有少数的以研究中心、研究所等形式设立和管理的科研团队是相对固定的,绝大多数科研团队都是非固定的、以各级各类项目申报的需求而临时组织设立的。近年来,这类团队的数量几乎与项目申报、立项数量的增加成正比。显而易见,非固定科研团队往往不如相对固定的科研团队那样有长期明确的科研方向和科研目标,也没有规范的团队规章制度,更谈不上有和谐的团队文化。这类团队以1~3年(即项目常规周期)的短期行为多,功利性强,稳定性差,管理无序,较难进行深入合作研究,因此不易取得原创性重大成果。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近年来,从公安部、司法部、教育部到各省、市的项目申报、立项数量均大幅增加,而各公安高校在追求科研成果数量、项目立项率的同时未充分考虑各校师资力量并未同幅增长的情况,因此,在大规模鼓励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的背景下,团队拼凑现象难以避免。

2.管理机制不健全,制度更新不及时。这里的管理机制不健全,主要是指制度不完善、针对性不强。不论是从文件名称还是内容上考察,各校的相关文件几乎无一例外地以针对教师个人或教学系部参与科研活动之行为或成果的规范或规定为主,而关于科研团队的管理与规范,只散见于各类科研管理文件之中。这已明显不能满足公安科研团队建设与发展的新需求。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进行了相关调研: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施行的相关制度有《保障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暂行规定》《科研管理办法》《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中国刑警学院有《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科研成果推广及科研外协管理条例》《科研工作考核试行办法》《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关于科研工作量酬金的规定》,江苏警官学院有《科技开发管理办法》《科研工作管理规定》,山东警官学院有《山东警察学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湖北警官学院有《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办法》《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试行)》《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云南警官学院有《云南警官学院科研工作奖惩办法》,广东警官学院有《广东警官学院院级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科研津贴实施办法》等。到目前为止,在全国的公安高校中尚没有专门针对科研团队的建设、管理等制定相关制度的现状可谓一目了然。  3.团队创新性不足,考评体系不完善。目前,公安高校的考评体系主要由职称晋升、人事聘用、科研绩效评估等方面构成。这几方面的政策大多过分注重科研成果的第一完成人,其结果不仅挫伤了团队其他成员的积极性,而且打击了团队合作互进的氛围,甚至降低了团队的凝聚力。由于没有公正、合理、全面的考评体系,团队成员的能动性、积极性不能得以充分发挥,进而影响了团队整体的有序性,最终往往导致团队创新性不足。

4.公安高校学科建设起步晚基础薄,缺乏领导型学者。上文关于公安科研团队产生与发展历史的回顾从侧面向我们展现了公安高校学科建设起步晚、基础薄的背景和原因。加之“不少高校已相继建设了一批部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由于各种原因,公安院校此项工作开展得较晚,截至2005年底,公安院校中被评为部级精品课程的仅有7门,省级10门左右”,学科建设没有精品课程的重要支撑发展缓慢。此外,由于长期以来学科和专业的概念经常被混淆,专业被等同于二级学科。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公安高校也出现分化过于分明的局面,造成学科之间各自独立分割,资源不能共享;在人才培养方面表现出过于专门化,知识面不宽;在科研方面也表现出研究方向狭窄和整体效益低下等。与此同时,公安高校普遍缺乏在某一学科领域学术造诣精深,富于创造性思维和开拓意识,取得重大学术成就,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高知名度,在团队建设过程中不担任领导职务,但能够把握学科发展方向、整合学术资源、精于团队文化建设并率领学者实现共同学术目标的学科带头人,本文称之为领导型学者。领导型学者是影响公安高校科研团队成长的主要因素。

5.团队文化建设不足,思想认识不够。由于公安高校科研团队文化建设历史不长,缺少突出的、个性化的团队文化,突出公安特色、重视团队文化建设的公安高校科研团队至今仍较鲜见。团队文化建设不足的主要表现还有:缺乏持久、有效的团队精神,团队凝聚力不足,合作互助、相互学习的氛围薄弱等。这种现象的产生正是因为管理机构、团队领导人和成员在思想上都未能充分认识到团队文化的意义以及团队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加强公安科研团队建设的有效对策

1.明确公安科研团队建设的内部规划。该对策位列第一,是因为目前公安科研团队建设并不是处于一个从无到有的状态,它们在近年来随着项目数量增加和科研发展已广泛存在。综观众多已大量存在的、人数或多或少的、主要以项目为依托而存在的公安科研团队,我们不难总结出公安科研团队建设内部规划的关键要素。这些要素应包括:科研环境、人才聚集、学术带头人、内部凝聚力、激励机制等。具体而言包括:团队建设与管理、奖与惩的专门制度、团队名称、所属学科、建设期限、团队负责人和团队骨干的科研背景以及相应的角色身份和岗位职责、依托重点学科或学术机构、研究活动类型、团队研究方向、团队特色及定位、团队建设的预期目标(主要包括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梯队建设等方面的预期目标)、年度实施方式和进度计划、年度及最终预期成果、经费计划(预算、分配)等。

2.制定学校层面科研团队建设的总体规划。在明确了公安科研团队的存在现状和内部规划要素远不足以完善公安科研团队的建设后,还必须从学校层面,结合团队建设要素,制定出相应的总体规划。如公安科研团队建设任务,近期目标、长期目标,监督、管理与服务措施,激励机制等缺一不可。规划的具体内容如下:根据团队建设规划拟定专门的管理规定;根据团队建设规划的全部要素设计制定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规划书,通过组织申报的形式,由教学系部根据各自学科、专业的发展需要自由组合申报队伍;由科研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专家择优选立以及团队后期跟踪管理与服务;在奖惩政策中相应增加专门针对团队建设适用的内容。

3.完善团队内、外管理机制。如果把上述两点看做是团队建设的重要基础,那么完善团队的内外管理机制就是团队建设的重要框架。建议主要从文化、合作两个层面进行团队内外管理机制的完善。具体来说,公安教育、公安科研主要是为公安工作服务的,由于公安工作具有特殊性,促使公安科研团队应当更加强调科研主体的整体性和科研活动的整体性,公安科研团队及其相关管理部门乃至学院都要共同关注和扶持团队的文化建设和对内、对外的交流与合作。

团队建设性意见范文4

关键词: 高职教学团队 激励机制 问题 归因 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2007年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首次把教学团队建设作为保证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教学能力及教师素养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鼓励高校创建高质量的教学团队。所谓教学团队,是指“由技能互补、分工明确、愿意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和责任,并协同合作的少数教师组合的团队”[1]。教学团队是基于教学目标的特定群体,其价值追求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并促进团队教师自身的发展和进步[2]。教学团队建设的目的是通过建立团队合作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其预期效果是使一大批高校中青年教师及其所教授的大学生直接受益[3]。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随着该“工程”的推进,教学团队建设逐渐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教学工作之一。

心理学家坎贝尔指出,个人成就的大小是能力和激励的函数[4]。激励机制是指激励主体系统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并使之规范化和相对固定化,而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及演变规律的总和。在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激励机制影响到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到团队成员的专业发展和专业成就,对教学团队竞争力的提升、团队业务水平的提高,以及团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那么,高职教学团队建设激励机制存在哪些问题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又该如何改进呢?本文对这一问题开展研究。

二、高职教学团队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学团队缺乏激励机制。

据钱雪调查,部分院校为了获得教学团队的荣誉或称谓,热衷于教学团队的申请,而疏于团队建设和管理,所组建的团队成员也多是临时拼凑的“拉郎配”。学校或相关部门没有把教学团队建设列入学校或部门发展的整体规划中,没有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教学团队建设流于形式。如一位被调查的教学团队负责人称:“教学团队只是一个虚化的组织而已,没有真正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案,更谈不上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了,教师都不愿主动参与教学团队,就算参与了,也没有实质性的合作,只是挂个名而已。”[5]缺乏激励机制,教学团队如一潭死水,缺乏活力和竞争力,教学团队成了一个摆设。

(二)激励方式单一,重物质奖励,轻精神奖励。

激励的方式有多种,包括精神激励、薪酬激励、荣誉激励、工作激励等。部分教学团队虽然建有激励机制,但往往重物质奖励,轻精神奖励[6],存在激励方式单一等问题。具体地说,这些团队的激励制度,只是规定了不同级别的论文、项目、奖项的奖励积分或奖励金额,而对于荣誉激励、职称晋升、培训进修等激励方式却未曾体现。激励机制更多地成了“瓜分”经费的细则,而无关教学团队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部分激励机制透明度不够,某些方面缺乏公平。

虽然部分教学团队已经具有了相应的激励机制,但是利益分配存在不合理因素,成员无法从团队报酬中获得合理报酬。譬如,论资排辈是高职教学团队分配奖励时约定俗成的标准,学校在奖励教学成果时,通常只奖励教学团队的带头人,而不考虑团队成员。在团体内部进行利益分配时,如论文署名、荣誉称号分配、奖金分配、进修培训等,也往往倾向于职称较高的教师或与团队带头人关系较好的成员,忽略付出较多的其他团队成员,尤其是忽略年轻老师。此种做法不能做到利益公平分配,严重挫伤部分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不利于高绩效教学团队的建设[7]。另外,有研究者指出,在奖励分配时,“平均主义”、“大锅饭”等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机会主义的产生,严重影响教师的积极性。[8]

(四)激励机制忽视学生培养。

教学团队不同于科研团队,教学团队建设目标是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而衡量教学团队建设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学生的培养质量,尤其是注重一线岗位工作能力培养高职院校,更应把学生的培养质量作为团队成员奖励分配的重要参考之一。然而,当前绝大多数教学团队的激励机制,规定了教师的项目、论文、获奖等奖励情况,而无视学生的培养质量。

三、高职教学团队激励机制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教学类成果的不易量化。

与科研成果易于量化不同,教学成果多不易量化。高职教学中,虽然也有各级各类的教学比赛、教学奖励、教改项目、质量工程等,但真正反映教学过程的日常教学及教学效果不易量化出来。因而导致了教学团队奖励分配时的“教学效果好的与教学效果差的”一个样、“付出多的与付出少的”一个样,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并可能产生一些不关注教学而热衷于申请项目、奖励的“精致的逐利者”。这是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

(二)重科研、轻教学的职称评价倾向。

有学者曾指出,目前的教学团队依然处在比较尴尬的境地。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的教学是处于首要地位的,但由于教师的职称评聘等都和科研成果紧密挂钩,老师为了评职称,不得不把大部分时间用在科研上,而对教学则采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对待。无论团队负责人、还是团队成员对教学团队建设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部分学校虽然也采取了一些激励措施,比如提供经费支持,把教学成果纳入绩效评价中,但是总体来说还存在诸多问题,激励效果并不明显[9]。正是由于此种职称评价机制,导致部分教学团队没有制定激励机制,部分教学团队虽然制定了激励机制,但激励方式单一或者执行不到位等问题仍存在。

(三)对激励机制的片面认知。

前文已指出,激励机制是激励主体系统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并使之规范化和相对固定化,而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及演变规律的总和。它有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和管理体系。激励包括精神激励、薪酬激励、荣誉激励、工作激励等形式,亦可分为有形激励和无形激励。有形激励手段指物质等经济性激励手段,它是基础。无形激励手段指地位、权利、成就感、社会认同等非经济性激励手段,无形激励手段是根本。实施激励时,应将有形激励和无形激励相结合,并逐步过渡到以无形激励手段为主。然而当前的高职教学团队激励机制,由于相关主体对激励机制的认知不到位,导致本该形式多样的激励,变成单纯的物质奖励,形式单一。

(四)激励制度制定过程不够公开、公平。

激励机制设计要遵守“直观和公开、公平合理原则、按需激励原则”等[10]。然而部分高职教学团队在制定激励机制时,常常是参考科研团队的奖励条款,稍作修改即成,或者是由少数几个人设计制定,而没有征求全体团队成员的意见。此法设计出的激励机制,非但不够公开、透明,无法按需激励,更可能出现有悖公平的现象。

四、高职教学团队激励机制问题的对策

(一)努力探索教学成果量化标准。

教学成果量化是指依据特定的标准和方法,对不同类型的教学成果进行数量化表征,将性质不同的成果同质化对待,便于绩效评估。解决高职教学团队乃至普通高校教学团队激励机制问题的关键就是研制科学的教学成果量化标准。高职教学团队应结合本校实际,研制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成果量化标准。在高职教学成果量化过程中,除去关照“教学论文、教学专著、教材、教学课题、质量工程、教学成果奖”外,还应考虑“竞赛辅导、学生评教”等学生因素。另外,各纬度需制定科学的量化等级,并赋予不同的分值权重。

(二)对激励机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知。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要想很好地解决高职教学团队激励机制问题,需要相关主体对“激励机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知。首先,高职院校或教学团队负责人应意识到激励机制对于教学团队健康发展的意义与价值。其次,激励机制设计者对激励机制应有系统认知。缺乏对激励机制本体的系统性了解,很难设计出科学完善的激励机制。第三,团队成员对激励机制也应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对本单位激励机制的了解,一可调动自己参与教学改革和教学团队建设的积极性;二可对激励机制提出建设性意见或建议。

(三)制定激励机制时应征求多方意见,并不断完善修改。

教学团队激励机制关乎全体团队成员的利益,制定激励机制应注意以下事项。首先,应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多方征求意见,汇集集体智慧力,力求让激励机制全面、客观、公正、完善,而不应变成一人独断的“个体行为”。其次,应有修订机制。激励机制的建立是一个动态过程,激励机制的建立也应根据教学团队在不同建设时期所侧重的工作目标来修正奖励指标及其权重。因此,需要我们跟踪、观察、测试教学团队建设的全过程,不断对激励制度进行验证和修正[11],及时终止不合适条例,补充缺失款项,让激励机制更适合教学团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健凤,吴宝林.高校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3(4):80-82.

[2]卢冬君.高效教学团队的创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2):71-72.

[3]马宁.高职院校部级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7):29-31.

[4][5][6]王爱华,亓晓云,郝敏,朱霖昊.高校教学团队激励初探[J].市场论坛,2013(4):101-103.

[7][8][9]钱雪.高校教学团队激励机制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1:14,14,13-14.

[10]激励机制.百度百科[EB/OL].http:///

link?url=D-sZl6fMyu_PTxQ-sa68bFz50GlI9RuTTAr95g2_WD

hZoXApCNKtIyl32X-Qq9Eh7zhSNXKGSpXnyS7-QWKlma.

团队建设性意见范文5

关键词: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团队;内涵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9-0129-03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团队,就是指由具备会计信息化相关学科知识、技能,愿意为建立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和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分工合作、相互承担责任的少数教师所组成的教师群体。这种教学团队的特色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教学团队的合作包括成员之间、团队之间、团队或个人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二是团队的教学研究与改革,紧紧围绕有高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行业要求和标准而展开;三是团队科研以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界接受并应用于生产的应用型科研为主。到目前为止,几乎每所职业院校均建有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团队,所以开展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团队内涵建设的研究对提高会计电算化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

团队内涵建设的科学含义

国家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根据国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并且逐渐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研究制定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这个就是高职教学团队内涵建设的最科学、最权威的定义。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团队内涵建设就是按照这个科学定义,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开展具有高职特色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团队内涵建设。

《意见》同时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所以,在高职教学过程中要打破学科体系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团队合作。众所周知,会计岗位工作是团队工作,所以要建立一个基于会计岗位工作过程的教学团队,才能引导教师开展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是为第三产业输送财务会计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这决定了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的综合性,所以,教师个体和师资团队应具备综合性。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团队内涵建设一定是综合性建设,教学团队必然是综合性会计专业人才的集合,这个综合性内涵建设得当,教学团队发挥出来的作用一定大于团队教师个体的并集。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团队的建立,若团队没有内涵只能是有名无实,团队就没有活力和凝聚力,团队个体之间和团队之间就不能实施互补,就没有分工协作,也就不可能实现预期的共同目标。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

团队内涵建设的普遍问题

(一)教学团队划分标准定位不明确

目前,大多数高职学院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团队的成立没有划分标准,均以会计电算化教研室为基础,这就把会计电算化教研室与会计电算化教学团队视为等同关系。由于会计电算化专业在校生普遍较多,教师人数一般都有三四十人,所以,教学团队人数过多,这与“少数人”的组建原则不符。事实上,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面向的岗位群主要有企业内部会计岗位群,如会计、出纳、仓管、成本核算;企业外部会计岗位群,如往来会计、税务会计;面向会计事务所的岗位群,如内外审计助理等。所以,对于教师队伍比较大的会计电算化教研室,建议以岗位群为划分标准成立若干个教学团队,团队之间是互补的关系。

(二)教研室工作职责与教学团队职责不清晰

对于以会计电算化教研室为基础成立的教学团队,往往教研室主任就是教学团队负责人,导致了教研室工作就是教学团队的工作,造成了教研室工作职责与教学团队职责混淆,教学团队工作只能作为学院或系(部)行政领导的摆设品。教学团队负责人应该是专业带头人,教学团队工作实施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教研室为载体,动态组合、校企互通的组织模式,专业带头人主持本团队的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及管理工作;要充分理解“教学团队≠教研室”、“教学团队≠教师群体”、“教学团队的学术权威>教研室的行政权力”这三个关系。

(三)内涵建设缺失,脱离校企合作

现有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团队多数是会计电算化教研室为基础成立的教学团队,团队中缺乏企业一线的会计主管或财务经理这一类能工巧匠,难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导致团队难以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

团队建设性意见范文6

2007年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首次把教学团队建设作为保证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教学能力及教师素养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鼓励高校创建高质量的教学团队。所谓教学团队,是指“由技能互补、分工明确、愿意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和责任,并协同合作的少数教师组合的团队”[1]。教学团队是基于教学目标的特定群体,其价值追求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并促进团队教师自身的发展和进步[2]。教学团队建设的目的是通过建立团队合作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其预期效果是使一大批高校中青年教师及其所教授的大学生直接受益[3]。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随着该“工程”的推进,教学团队建设逐渐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教学工作之一。

心理学家坎贝尔指出,个人成就的大小是能力和激励的函数[4]。激励机制是指激励主体系统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并使之规范化和相对固定化,而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及演变规律的总和。在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激励机制影响到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到团队成员的专业发展和专业成就,对教学团队竞争力的提升、团队业务水平的提高,以及团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那么,高职教学团队建设激励机制存在哪些问题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又该如何改进呢?本文对这一问题开展研究。

二、高职教学团队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学团队缺乏激励机制。

据钱雪调查,部分院校为了获得教学团队的荣誉或称谓,热衷于教学团队的申请,而疏于团队建设和管理,所组建的团队成员也多是临时拼凑的“拉郎配”。学校或相关部门没有把教学团队建设列入学校或部门发展的整体规划中,没有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教学团队建设流于形式。如一位被调查的教学团队负责人称:“教学团队只是一个虚化的组织而已,没有真正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案,更谈不上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了,教师都不愿主动参与教学团队,就算参与了,也没有实质性的合作,只是挂个名而已。”[5]缺乏激励机制,教学团队如一潭死水,缺乏活力和竞争力,教学团队成了一个摆设。

(二)激励方式单一,重物质奖励,轻精神奖励。

激励的方式有多种,包括精神激励、薪酬激励、荣誉激励、工作激励等。部分教学团队虽然建有激励机制,但往往重物质奖励,轻精神奖励[6],存在激励方式单一等问题。具体地说,这些团队的激励制度,只是规定了不同级别的论文、项目、奖项的奖励积分或奖励金额,而对于荣誉激励、职称晋升、培训进修等激励方式却未曾体现。激励机制更多地成了“瓜分”经费的细则,而无关教学团队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部分激励机制透明度不够,某些方面缺乏公平。

虽然部分教学团队已经具有了相应的激励机制,但是利益分配存在不合理因素,成员无法从团队报酬中获得合理报酬。譬如,论资排辈是高职教学团队分配奖励时约定俗成的标准,学校在奖励教学成果时,通常只奖励教学团队的带头人,而不考虑团队成员。在团体内部进行利益分配时,如论文署名、荣誉称号分配、奖金分配、进修培训等,也往往倾向于职称较高的教师或与团队带头人关系较好的成员,忽略付出较多的其他团队成员,尤其是忽略年轻老师。此种做法不能做到利益公平分配,严重挫伤部分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不利于高绩效教学团队的建设[7]。另外,有研究者指出,在奖励分配时,“平均主义”、“大锅饭”等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机会主义的产生,严重影响教师的积极性。[8]

(四)激励机制忽视学生培养。

教学团队不同于科研团队,教学团队建设目标是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而衡量教学团队建设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学生的培养质量,尤其是注重一线岗位工作能力培养高职院校,更应把学生的培养质量作为团队成员奖励分配的重要参考之一。然而,当前绝大多数教学团队的激励机制,规定了教师的项目、论文、获奖等奖励情况,而无视学生的培养质量。

三、高职教学团队激励机制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教学类成果的不易量化。

与科研成果易于量化不同,教学成果多不易量化。高职教学中,虽然也有各级各类的教学比赛、教学奖励、教改项目、质量工程等,但真正反映教学过程的日常教学及教学效果不易量化出来。因而导致了教学团队奖励分配时的“教学效果好的与教学效果差的”一个样、“付出多的与付出少的”一个样,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并可能产生一些不关注教学而热衷于申请项目、奖励的“精致的逐利者”。这是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

(二)重科研、轻教学的职称评价倾向。

有学者曾指出,目前的教学团队依然处在比较尴尬的境地。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的教学是处于首要地位的,但由于教师的职称评聘等都和科研成果紧密挂钩,老师为了评职称,不得不把大部分时间用在科研上,而对教学则采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对待。无论团队负责人、还是团队成员对教学团队建设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部分学校虽然也采取了一些激励措施,比如提供经费支持,把教学成果纳入绩效评价中,但是总体来说还存在诸多问题,激励效果并不明显[9]。正是由于此种职称评价机制,导致部分教学团队没有制定激励机制,部分教学团队虽然制定了激励机制,但激励方式单一或者执行不到位等问题仍存在。

(三)对激励机制的片面认知。

前文已指出,激励机制是激励主体系统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并使之规范化和相对固定化,而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及演变规律的总和。它有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和管理体系。激励包括精神激励、薪酬激励、荣誉激励、工作激励等形式,亦可分为有形激励和无形激励。有形激励手段指物质等经济性激励手段,它是基础。无形激励手段指地位、权利、成就感、社会认同等非经济性激励手段,无形激励手段是根本。实施激励时,应将有形激励和无形激励相结合,并逐步过渡到以无形激励手段为主。然而当前的高职教学团队激励机制,由于相关主体对激励机制的认知不到位,导致本该形式多样的激励,变成单纯的物质奖励,形式单一。

(四)激励制度制定过程不够公开、公平。

激励机制设计要遵守“直观和公开、公平合理原则、按需激励原则”等[10]。然而部分高职教学团队在制定激励机制时,常常是参考科研团队的奖励条款,稍作修改即成,或者是由少数几个人设计制定,而没有征求全体团队成员的意见。此法设计出的激励机制,非但不够公开、透明,无法按需激励,更可能出现有悖公平的现象。

四、高职教学团队激励机制问题的对策

(一)努力探索教学成果量化标准。

教学成果量化是指依据特定的标准和方法,对不同类型的教学成果进行数量化表征,将性质不同的成果同质化对待,便于绩效评估。解决高职教学团队乃至普通高校教学团队激励机制问题的关键就是研制科学的教学成果量化标准。高职教学团队应结合本校实际,研制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成果量化标准。在高职教学成果量化过程中,除去关照“教学论文、教学专著、教材、教学课题、质量工程、教学成果奖”外,还应考虑“竞赛辅导、学生评教”等学生因素。另外,各纬度需制定科学的量化等级,并赋予不同的分值权重。

(二)对激励机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知。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要想很好地解决高职教学团队激励机制问题,需要相关主体对“激励机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知。首先,高职院校或教学团队负责人应意识到激励机制对于教学团队健康发展的意义与价值。其次,激励机制设计者对激励机制应有系统认知。缺乏对激励机制本体的系统性了解,很难设计出科学完善的激励机制。第三,团队成员对激励机制也应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对本单位激励机制的了解,一可调动自己参与教学改革和教学团队建设的积极性;二可对激励机制提出建设性意见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