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基础知识培训范例6篇

护理基础知识培训

护理基础知识培训范文1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医护工作者的文化素养、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求对医护生的培养目标更高一层,更有文化的内涵,形成符合现代医护行业要求的专业素质。为此,正确处理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的关系,将文化基础知识融入到技能训练中,增加技能训练的科学知识内涵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医护生 文化基础知识 职业技能训练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今天,对医护工作者的文化素养、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限于掌握专业技术的狭小涵义,而且扩展为具备一定专业的包容能力, 需要应用型的人才,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长远发展的潜力。这就要求对医护生的培养目标更高一层,更科学,更有文化的内涵。在掌握一定的专业与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规范,形成符合现代医护行业要求的专业素质,增加医护生技能训练的科学知识内涵,使医护课的教学真正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1.中职医护生教学现状

1.1中职医护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偏低

通过调查和与学生座谈,了解到中职业学校录取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普遍偏低,许多学生连最基本的文化基础都没有,人文素养更差,更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对学习和技能训练接受能力差,不会学, 不懂学, 学不会,在训练中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技能机械,灵活性差,这与现代医学行业对医护人才的需要是不相适应的。这样的医护生进入社会后,就业难,既便有了工作,潜力不大,适应性较差,有的素养很差,有的难于承担与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有密切关系的工作,甚至不会写应用文、反映工作问题的报告或工作总结,工作中能力的发挥受到极大限制,工作效率的提高也受影响,用人单位也不欢迎。因此,一般而言,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1.2传统医护教学培养目标较低

由于学生文化水平差,传统教学,在培养目标上也偏低,多以专业技术训练为重,过分强调技术训练而忽略了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提高,没能把培养目标提高到培养医护技术人才的高度,更谈不上科学规范化的管理,学生大多以完成学业的身份出现在医护工作上。培养的学生基本功还可以,但学到的只是动作本身以及动作的反复重复,缺乏灵活性,缺乏较快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不善总结,更缺乏自学钻研的愿望和继续深造和创新能力,尤其是缺乏对事物、问题的正确看法和对工作、办事行为的约束能力。

1.3教学内容医学理论丰富,缺乏与文化科学知识相联

医护生专业技术不仅本身具有丰富的理论,同时还与许多文化科学知识相关联。但目前的教学内容中只注重动作的训练而未能以相关的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进行分析、指导,使学生不知道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对医学理论学习的促进作用,加上文化课都是考查课,毕业统考时也不考文化知识,使学生对文化知识学习不重视,没有兴趣,以致毕业的学生,专业知识合格,但文化水平差,综合能力差,给以后的就业和工作带来不便。

2.培养高水平的医护人才,以适应现代医学模式

医学是一门“人文―技术”双重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培养高水平的医护人才,需要适应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和谐社会服务,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目标典定基础。既然医护生的培养模式要人文和技术兼顾,那就要求培养的学生要上升一个高的层次,不能降低标准,既要适应医护发展的需要,又要有符合现代医护行业要求的人文底蕴。

2.1正确处理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的关系

根据需要合理调整和设置文化基础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课程,探索适合二者关系的教学方法,将文化基础知识融入到技能训练中,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使学生在新的技能方法训练中, 体会到文化基础知识在技能训练中运用,潜移默化的提高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加强理解能力,为学好专业理论和技能典定基础,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最终使护生的文化素养和技能水平相匹配,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2.2文化融入技能训练,提高职业技能训练的文化内涵

在医护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中,涉及到的文化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语文知识、物理学知识、数学知识和美学知识、礼仪知识等。这些知识不仅能直接指导护理技能训练,弥补专业理论的不足,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其综合能力,使学生的练习更规范更准确,提高学生技能训练的实效性,对于出现的各种问题,能找出正确的方法去解决,知道了怎么做,同时也懂得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形成了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去进行技能训练,操作准确到位,避免了学生盲目的模仿训练,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打好基础。

2.3进行教学改革,并在实施中进行观察反思和调整

护理基础知识培训范文2

    【关键词】 护士; 分层次培训; 护理人才; 护理管理

    当今社会,医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护理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人们的健康需求日益增长,对护士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严峻考验,对在职护士进行有效培训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紧迫任务[1].1990年8月至2004年8月,我院对在职护士的培训中,瞄准学科发展前沿,从管理创新出发,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在职护士系列化培训机制,较好地促进了护士知识技能更新和人才的成长,对提高我院护理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1 分层次在职护士培训机制的建立

    1.1 进行严谨扎实的岗前培训,促进新护士角色转换多年来,一直坚持严格扎实的新护士岗前培训,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及时增加培训内容,完善培训制度。岗前培训包括基本素质教育、规章制度学习、护理理论学习和护理技能训练4项内容,融汇职业道德教育、优质服务教育和计算机护士工作站学习等。培训时间3周,由护理部专人负责组织培训工作的实施和岗前训练管理,培训结束前进行护理基础理论、护理管理制度考试和技术操作考核,培训结束后召开“迎新大会”,并举行授帽仪式。

    1.2 进行严格规范的见习期培训,培养临床合格护士

    1.2.1 选用优秀教员临床带教,发挥传帮带作用:护理部规定,新护士分配到科室后,护士长应安排服务优良、技术过硬、具有良好教学素质的护师以上人员进行3个月临床带教,便于新护士熟悉各班工作程序、学习和掌握专科技能、了解抢救工作的组织。见习期由教师跟班带教并安排专题讲课,进行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指导,3个月到期时进行专科基本理论和技术考核,护理部进行护理基础理论和规章制度考核,两轮考核合格者可作为见习期护士进行辅助临床工作,不合格者则继续带教1个月,再经考核后视成绩确认其资格。

    1.2.2 建立基本护理技术考证制度,促进护理技能熟练规范:从1998年开始建立“见习期护士基本护理技术考证制”,规定新护士在到院后的第1年见习期内,必须通过无菌技术、输液法等15项基本护理操作技术考核。专门安排一位护士长负责此项工作,每年对近100名见习期护士进行逐项训练与考核。年底汇总个人15项基本技术的操作考核成绩,各项操作成绩均在90分以上者为合格,由护理部颁发合格证书。当年未合格的项目,第2年安排1次补考机会,护士必须在第2年内争取通过所有操作项目的考核,否则,合同护士失去聘用机会。为促进此项工作的规范化进行,护理部结合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器材新产品的应用,编写出版《基本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与图解》[2].该书以图为主,辅以文字,介绍26项基本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护理技术操作重点测试题及护理操作质量评分标准,使学习者和主考者均有可靠的参考依据。

    1.3 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方位在职培训,提高护士专业技能

    1.3.1 严格“三基”培训,巩固专业基础:①坚持常规基础理论培训制度,促进学习培训经常化。每年对全院护士、护师、主管护师进行不同专业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护理基础理论和外语考试,并把考试成绩折算为继续教育学分作为任期考核与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②建立基础理论计算机考试制度,促进培训管理网络化。为进一步满足护士“三基”训练和规范化培训的要求,达到培训与考核相结合,便于随时进行理论知识培训和考核的目的,从1998年开始历时4年研究开发出“护士在职在线基础理论培训系统”[3].组织护理人员编写涵盖《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等课程全部112章内容的试题库和与之相对应的知识背景,使护士在考试与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随时查看知识背景,进行知识的巩固与更新。我院于2002年3月正式应用本系统进行在职护士基础理论培训和考试,分别对护士、护师、主管护师2 000 余人次护理人员进行不同层次的考试。命题30余套,在近100台计算机上考试和学习,共计2 000多小时,运行状况良好。考试情况从各部门、各职称等多维度约20项指标进行汇总,实现了统计数据及时、准确、全面。③坚持基本护理技术操作年度考核制度,促进技术操作规范化。多年来,一直坚持“基本护理技术操作年度考核制度”,考试当月由科室护士长组织护士进行15项基本护理技术操作训练,考试时以随机抽签方式确定考试的项目与参加人员,统一分组进行,由全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院护士长2人1组组成监考小组,考试结束后,组织监考护士长汇总分析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护理部组织讲评并将考试结果纳入科室目标考评予以适当奖惩。④建立护士长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制度,促进管理者更新和规范护理技术。2003年开始组织全院护士长基本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与考核,由护理部专人负责组织,每月第1周为护士长培训时间,第2~4周为考试时间,每月完成1项护理技术操作循环,每年进行6项操作的培训与考核。

    1.3.2 组织严格的专科培训,提高护士专科技能:①实施专科理论和专科技术考核制度,强化专科培训。由临床部总护士长负责、各病室护士长组成的专科理论和专科技术考核小组,每年完成1次专科考核,考核内容和考核成绩报护理部备案,并计入学分。为实施体现专科特色的护理技术和理论培训,护理部拟定“全院护士专科护理技术考核参考项目”,规划专科的必须考核项目。同时,编写并出版《专科护理技术培训教材》[4],下发各科室,录制发行《常用专科护理技术》录像片,以临床实地操作的方式演示心肺复苏、直接动脉压监测等26项专科护理技术的操作方法、术后护理等,规范了专科技术培训与考核。②坚持护理查房制度,提高临床护理能力。从1992年试行开展整体护理之初,即制订每周1次护理查房制度,由护士长制订具体的护理查房计划,并组织查房。护理部专门制作下发护理查房记录本,要求科室对查房情况进行记录,护理部在每月质量检查中对此进行检查,对护理病历的选择、护理诊断的应用、护理措施的制订进行指导。③建立护师轮转监护室制度,培养专科护理骨干。从2001年开始建立“护师轮转监护室制度”,规定护师在晋升主管护师之前必须经过4个月以上的监护室轮转学习,掌握重症监护基本技能。护师如未参加监护室轮转,任职期间学分考核视为不达标,不能参加职称晋升评审。

    1.3.3 规范继续教育工作,促进护士掌握“四新”:为促使临床护士知识、技术、方法和理论的不断更新,保证其在承担繁重的临床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继续护理教育,护理部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更新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由护理中心专门承担继续教育的组织保障工作,制订有针对性的年度继续教育计划,固定每月安排2次讲课,并特别聘请相关专家进行讲授。多年来,连续举行护理科研选题、科研方法、统计应用等系列讲座,举办护理质量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健康教育的方法、护理记录书写、临床路径、循证护理及内科护理、外科护理、老年病护理进展和趋势讲座。

    1.3.4 重视临床应用,提高实践能力:护理人员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增进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护士培训中特别重视临床应用培训。首先,坚持病区业务学习制度,由护士长组织病区护士进行业务学习和训练,内容主要是围绕专科新业务、新技术组织练兵活动,围绕新理论、新知识进行讲座,围绕疑难护理问题举行读书报告会。要求业务学习每月进行2次,记录在护理部统一制作下发的业务学习训练记录本上,护理部每月检查。2000年开始,在“三基”培训的基础上进行临床实际操作考核,在每月护理质量检查的同时,护理部专人负责检查各级护士在临床中的护理技术操作情况,检查结果纳入质量考核。

    1.4 积极进行专科护士培训,培养临床护理专家为适应现代医学护理学的发展,提高护士解决复杂疑难护理问题的能力,为患者提供较高水平的专科护理服务,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改变传统的方式,采用新的培养思路和培训程序。对学科特色突出、发展较快、护理技能和经验有特殊要求的专科,制订专科护士(CNS)培养计划,对专科护士选拔条件、岗位职责、工作内容、考核标准进行明确规定,使专科护士的培养形成制度。

    2 效果评价

    2.1 岗前培训使新护士顺利走上临床工作岗位3周的岗前培训,使新护士进一步明确护士职业道德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明确各项护理工作制度,熟悉沟通交流技巧,了解我院的护理文书书写规定和要求,熟练掌握常用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由于加强了基本理论教育,使新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护士在进入医院时从理论到技术都得到了训练,为新护士了解医院文化,熟悉医院环境,尽快实现从学生到护士的转变做好了准备。每年新护士均在100名左右,在结束培训时的技术操作考核中,80%以上人员成绩在90分以上;基础理论考试合格者超过90%.

    2.2 见习期培训为护士临床生涯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培训,见习期护士98%通过基本护理理论、专科基本知识和护理基本技能考试,达到岗位要求。

护理基础知识培训范文3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应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轮转到妇科病房的3年内新护士15名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0~29岁,平均(24.54±1.32)岁;其中大专学历11名,本科学历4名。均有护士执业证、从业资格证。1.2方法:1.2.1制订妇科护理工作培训计划:针对妇科患者的特点,按照专科护士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要求,在充分了解新入科护士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制订可操作性强的培训计划。1.2.2编写妇科护理工作培训教程:以妇科学及护理学相关教材为理论培训基础,在培训计划的指导下,组织带教老师编写适用于我院妇科工作实际情况的《妇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教程》,内容主要包括:妇科学相关的理论体系、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妇科护士工作制度与各班工作职责、妇科常用护理操作流程以及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各系统常见危重症的护理、突发应急事件的应对策略。1.2.3成立新护士培训小组:依据培训计划,在科室护士长的领导下分别成立理论授课小组和实践指导小组。1.2.4实施新护士培训计划:1.2.4.1上岗前培训:新护士入我科后,护士长首先对科室环境进行介绍,然后对病房的各项管理规定、护士的职责以及入科后的培训计划加以详细讲解。1.2.4.2专业理论知识培训:由护士长、理论培训小组成员实施,每周进行1~2次集中理论授课,利用多媒体手段,结合临床实例,强化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并突出专科特点,使新护士把理论与临床专科结合在一起思考。1.2.4.3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对未来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护理技术和仪器设备操作进行重点培训,并集中进行统一模拟练习,提高其技能水平,使他们在独立上岗时能更自信,面对突发事件不慌。提前将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出现报警的原因及故障的排除方法,制作成册置于仪器上,方便护士查阅使用,提高其掌握和使用各种仪器设备的能力。结合培训模拟各种仪器设备使用过程出现的报警情况,让新护士识别、分析原因并处理。1.2.4.4规范化加强培训:在《妇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教程》的基础上根据每个新护士的一般资料和评估报告,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分别确定其不同的培训目标,制订计划,并细化每个岗位流程中每个时间点的任务安排。在一对一培训期间引导新护士进行自我分析,正视自己的薄弱环节,积极与自己的培训护师交流研讨并实践。带教护师不定时进行抽查,改进和完善带教的内容,最终实现从新护士到专科护士的角色转变,有效承担起妇科护理工作任务。1.3考核方法及内容:1)理论知识水平考核:从授课老师的讲课内容中以及科室常规培训题库中选择题目进行理论知识测试。2)临床实践操作能力考核:内容包括专科护理操作规范的掌握程度、各类仪器设备的使用、突发应急事件的应对等。3)综合素质考评:主要包含带教培训期间的表现、临床工作能力、专科常见问题识别、分析判断能力、医护患沟通能力等。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培训前后专科技能与知识掌握情况构成比比较采用χ2检验,培训前后基础理论与操作考核得分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础理论与操作考核:新护士入科培训前后理论与操作考核得分结果见表1。2.2专科技能与知识掌握情况:新护士入科培训前后专科技能与知识掌握情况见表2。3讨论新护士是护理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对新护士进行系统和规范的培训,不仅是护理人才选拔培养的基础,也是患者在住院期间安全舒适的保证[4]。传统的新护士入科培训方法缺乏针对性,缺少合理的评价指标,使培训过程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致使新护士在应该掌握的内容上出现漏项,容易出现新护士经培训后仍不知道许多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如病人大出血抢救时着重优先点不明、尸体料理如何做、紧急情况如何呼叫等,为将来工作中带来隐患。而规范化培训是事先考虑工作中易出现的许多漏洞和忽视点,有针对性、严谨、认真地制定培训内容,为新护士和带教护师提供/指定非常明确的目标,使新护士迅速掌握工作中间的许多关键环节,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而且,规范化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有实际操作、模拟演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一体化教学以及沟通技巧等,激发了新护士的学习热情[4]。

本文结果中,新护士经过规范化培训后基础理论与操作考核结果比培训前有明显提高(P<0.05),培训后新护士专科技能与知识掌握情况也有明显改善(P<0.05),说明规范化培训能使新护士在培训中既有明确的目标方向又能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和经验调整其培训难度,使目标具有挑战性但经过努力可以完成,具有可操作性,帮助新护士尽快地融入新环境中,提高适应能力尽快完成培训目标独立工作。

作者:汤金妹 方秀妹 单位: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妇二科

参考文献

[1]陈会娟.两种培训模式对新护士培训效果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112-113.

[2]周桂侠.急救流程培训在妇科新护士带教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2,9(10):472-473.

护理基础知识培训范文4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414

为了提高整体护理水平质量,培养及提高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危重症护理能力,选拔优秀的护理骨干,对儿内科护士进行PICU相关知识及技能培训,本文确定了以理论知识讲解、技能演示、模拟训练、一对一带教、教学查房等培训方法,细化了各项培训内容,全面的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仪器设备的使用及与医生的配合方面进行了培训。结果参加培训的护士综合考评全部合格。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我院PICU(儿童重症监护室)床位现有6张,归于儿内科统一管理,2011年年底我院的新大楼将会建成,将会设置32张床位的PICU病区,为了提前储备护理人力资源,2010年9月开始对儿内科现有的护理人员进行了3个月的PICU相关知识的培训,目的是提高整体护理水平质量,培养及提高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危重症护理能力,为今后分科室而选拔人才,选拔出PICU护理骨干到外省或国外深造学习,因为基于PICU的特殊性,要求每一名PICU护士,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娴熟的监护护理技能,护理人员掌握护理技能的程度和水平可直接反映出医疗护理的质量,同时也折射出整个护理队伍的素质和可信度[1]。从儿内科护士中培训及选拔人才,更能节省时间、人力及财力,因为儿内科护士本身已经具备儿科的护理基础,基本技能比较熟练,特别是静脉穿刺技术。在心理素质方面,儿内科的护士基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求,因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作为一名合格儿科护理人员所必备的条件之一[2]。

培训方案:培训计划:对所有护士先进行培训再进行考核,从而可以提高整体护士的能力,优选出PICU护士。我们这次培训的形式有:理论知识讲解、技能演示、模拟训练、一对一带教、教学查房等;培训时间:时间相对固定,1次/周,每次2小时,这样护士可提前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培训老师的选择:从本科室挑选出各个专科比较专长的护士或医生进行培训,其中有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护士长、护师以上人员担任;对于培训内容的设计上,做到全面化,尤其强调加强理论和仪器设备原理知识的培训,避免这次培训只停留在简单的操作层面上,让每位护士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涉及的有:每项护理操作的目的及原理;具体流程;各项指标;存在的错误方法等等;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面包括: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原理及适应症;正确安装方法;参数的设置;参数的意义;各种报警时的处理方法;排除使用过程中的常见故障;仪器设备的维护及保养方法;消毒;并发症及预防的护理措施等等。

培训内容,如图。

考核办法:由儿内科2位护士长对19名护士进行综合考评,包括理论知识考试、技能操作考试。理论考试内容为培训讲课的知识,满分为100分;技能操作是每人临考前抽签决定,每人从总操作项目里抽取2项操作,每项是50分,共计100分;最后的得分为理论考试成绩加操作考试成绩的平均分。

结 果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随时听取大家的培训意见及建议,及时整改,来满足大家的学习需求。经过这次培训的护士均在理论考试及技能操作考试中合格,其中3名护士成绩突出,综合成绩95分以上。见表1。

讨 论

规范化培训是护士教育的重要阶段。对护士参加业务学习、护理查房等进行抽查,对规范化培训手册内容进行督察,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讨论分析,由科室教学骨干提出改进措施,并将存在的问题作为下次监督检查的重点,持续改进低年资护士培训质量;培训学分管理由护理部统发展中医护理,助力优质护理

杨小芳

730050甘肃省中医院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415

中医护理要传承,更要发展。目前,在医改的探索中,我省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办法形成了甘肃模式,在全国打出了品牌,也为中医护理的快速发展搭建了平台。

2010年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136)工程”活动以来,积极创建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的新模式,取得较好效果。

取得的成果

护理服务的最终目标是要患者满意。“中西合璧,基专并驱”护理模式的应用,使我院的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达99.2%,较之未开展前提升了4.1%。去年医院开展的第一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之一的18病区(风湿骨病科)满意度调查连续3个季度达到100%,稳居全院之首,同时,中医特色护理项目的开展也为科室和医院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在为降低患者费用,减少抗生素应用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具体做法

夯实基础护理:2010年4月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我院成立了爱心病房进行灾区伤病员的救治。护理部提出了:“夯实基础护理,落实陪护工作”的工作要求,并狠抓落实。开展了由专业的陪护人员进行一对一的24小时全程陪护,承担起全部的基础护理工作。制定了相应的基础护理服务班职责、基础护理服务病人评估表、基础护理服务工作流程,基础护理服务工作登记表。进一步规范了基础护理的各操作技术,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更新服务理念。对护士进行弹性排班,责任护士包干,分管患者。制定了健康教育知识及业务培训计划,加强对各种疾病的认识和提高健康教育水平。通过一些细节服务,体现护理的“优质”。

中医护理操作的普遍开展:共有蜡疗、数控治疗仪(导入液中药药包)、中频、敷药、熏蒸、足浴、手浴等20余项中医护理操作。在为患者实施操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以耐心、细致的操作和良好的护患沟通体现优质服务的内涵。中医护理以其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和技术,在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满意的护理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护理流程的完善和新思路的融入:随着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推进,在国家大力扶持中医发展的大好时机下,作为综合性中医院,在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的进程中,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中医护理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带着这种深切的感受,我们改变思路,对开展的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进行流程和特色化设计,如口腔护理,改变以往教科书中口腔护理流程,请医生对中药组方进行加减,配制了“金豉清口液”,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再如洗脚,变洗脚为中药足浴,得到患者接受和好评。通过这些措施,在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同时,达到保健和治疗的效果,或让原来的一些治疗项目,如中药热敷等变得更为舒适,让中医院的优质护理服务显示出特色来。

中医特色专科健康教育的落实:依据中医辨证施护原则,从治未病、养生、保健、康复与三级预防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实现定期举行中医健康知识大讲课、主要宣传和介绍中医药的基础知识、饮食调护、中药药膳、养生保健、中药煎煮常识等。

多元化的护患沟通:重新修订了健康教育手册,完善和增设特色健康宣教专栏,配置了电子宣教系统,组织编写了《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指南》。并于5・12国际护士节进行了邀请患者参与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比赛。使患者从不同的角度走进中医护理、接受中医护理,更好地促进了中医护理的和谐发展,也为优质护理的顺利开展增彩添色。

中医护理的专科化:在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基础护理的同时,没有忽视专科护士的培养。结合医院临床需要,成立了糖尿病护理小组、伤口护理小组、静脉输液护理小组、中医特色护理小组、骨科护理小组等专科护理小组。各专科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各种活动,并对各专科的护理疑难问题建立了会诊制度。通过这些措施,发展专科护理,培养专科护士,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讨 论

优质护理不是一个活动,而是一种趋向,要长抓不懈。对已开展的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建立长效评优机制,开展创优活动,年终进行评比。责任组长竞争上岗,对所负责的责任小组进行患者满意度的评优。其他各病区学习示范病房工作好的做法和经验,并积极申报开展优质护理病房。通过争先创优和激励机制,让大家都行动起来,参与到争创“优质”的行列中来。各级医院只有结合实际情况,做出自己的特色来,才能更好地满足临床和患者需求。具有中医特色的模式更适合综合性中医院优质护理的长足发展。

管理,实行护士学分登记制度,建立护士个人档案,对护士培训活动按年度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护士的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任、评先选优、年终考核挂钩。

通过这次的培训,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护士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在急救技能、理论知识、应变能力方面有显著的提高,能更好的胜任儿科护理工作,保证了PICU的护理质量,为医院建设一支高素质的PICU护理队伍奠定了基础。从这次考试成绩看,儿内科护士的技能操作好于理论知识,但作为一名ICU护士,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娴熟的监护急救技能,以及敏锐的观察能力、机敏的应变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预见性的处置能力[3],各项素质的要求,综合能力要强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而不单单只是操作,而且护士还必须时刻更新理念,努力学习ICU的新趋势、新理论与新技能,拓展属于ICU护理领域的核心护理理念,以掌握不断发展和深化的ICU护理技能[4]。

以往进入本科室的护士主要以师徒带教为主,没有这种系统的、全面的带教方式,今后将把这种培训做成长期的规划,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更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来调节这种不均衡状态,使培训常规化、标准化、系统化,让进入PICU的护士综合素质更强,能更好的胜任PICU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刘美玲,主编.现代护理与临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 姜云仙,严翎,梁玉香.儿科护理纠纷原因及预防[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5):105.

护理基础知识培训范文5

1培训情况

1.1培训对象

我们对于新护士的培训是找到某医院的新护士,他们都没有相应的实践技能,他们的学历大部分都在专科以上学历,而且他们从事肿瘤专科工作时间均小于1年。

1.2培训时间和目标

通过1年的培训,使新护士掌握肿瘤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常用的急救技术,具备肿瘤专科护理要求,达到能独立进行临床工作,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1.3培训内容及方法

对于我们的新的护士人员我们一定要注意他们的培训内容,使得他们能够及时的掌握新的技术,以此来适应肿瘤疾病的治疗环境,对于我们培训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3.1肿瘤专业基础知识

①常见肿瘤部位的解剖、生理,常见肿瘤疾病(包括头颈部肿瘤、胸部肿瘤、腹部肿瘤、泌尿生殖系统肿瘤、血液淋巴系统肿瘤、骨肿瘤、软组织肿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乳腺癌)的病因、各项辅助检查的指证,各种治疗的方法、原理及常见肿瘤疾病的护理:肿瘤内外科治疗病人的护理,介入治疗病人的护理:放射治疗病人的护理、肿瘤病人的营养、心理护理,肿瘤病人的康复和健康教育指导,癌症病人临终关怀,肿瘤科常用化疗抗癌药物、辅助用药的作用、用法及不良反应。②培训的方法:我们要制定专业的老师对新的护士人员进行集中的教授,并且利用课本的知识使得他们的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同时利用经验丰富的护士长对他们进行实践操作,并且每天都要他们在展会提问,并且参与医护人员的查房工作。

1.3.2专科护理操作技能

①掌握经肘正中静脉置管术、外周静脉套管针留置术、完全胃肠外营养液的配制、化疗药物外渗时的处理及化疗药物配方法。掌握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股静脉股动脉穿刺术、腰椎、骨髓、胸腔、腹腔穿刺术、动脉插管药物注入法中与医生的配合,以及术后的病情观察和护理。②培训方法:同样有专业的老师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讲解各种专业的护理模式操作,同时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上新的护士人员要参与护理技术的实践上,并且逐渐的由专业的带队老师指导引渡到自己能够独立完成操作。

1.3.3专科急症知识及技能

④熟悉上腔静脉综合征、脊髓压迫、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恶性心包积液和心包填塞的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掌握心肺复苏术、多功能重症监护仪的使用。②培训方法:肿瘤护理人员要在专业的护士长的带领下进行实践性的操作,并且不断的增加实践的机会,同时要在不同的护理岗位上进行时间学习,尤其是在急诊科、lCU学习对于肿瘤疾病的护理的帮助很大。

1.3.4工作程序

及时掌握医院护理人员的规章制度以及工作职责,尤其要熟悉医院肿瘤科室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

1.3.5自身素质

增强肿瘤护士人员的责任意识,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修养,及时掌握各种沟通技巧,树立以患者为中心,能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的身体、心理、社会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估,正确提出关于现存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护理诊断,对患者进行有计划的、全面的整体护理,使患者处于最佳健康状态。

2培训效果

制订肿瘤专科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评分标准,培训后每月进行综合测评,持续半年。下半年通过每月的测试不断促进新护士自我专科知识和技能的完善,同时,带教老师针对性地对各个新护士进行指导。本培训一年后护生各项考核内容均能达到标准,同时也提高了病人和医生的满意率。

3讨论

随着护理学科的迅猛发展和整体护理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又因低年资护士队伍的迅速扩大,使护理技能及质量出现偏差。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实施对专科护士的教育,是目前护理学科探讨的重要课题。对此我们得出了几点具体的培训措施:

3.1增加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

职业道德素质是一个职业工作者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医患矛盾突出,此刻对于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有利于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也有利于缓和医患矛盾。因此我们对于护理人员的培训教育首要的一点就要增强他们的职业道德,增强护理人员对于自己的行为规范,促进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升他们的思想精华。

3.2增强他们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

护理人员的工作离不开他们自身的知识与技术,尤其是在今天技术日益发展的时代,我们要及时的掌握各种变更的知识与技术,医院的组织者在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时要对于护理人员的基础知识与技术进行重点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护理人员在工作时不出现知识性的失误,总之增强护理人员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是护理人员的基础。

3.3增强护理人员的管理、科研能力的培养

医院不仅作为一个救死扶伤的机构它在一定程度上还负责对于后生的教学、科研的任务,因此医院在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时我们重点就是促进他们接受新的知识与技术,帮助他们扩宽自己的思想,增强他们的专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他们教学科研能力。

3.4增强他们的语言沟通能力

护理人员在做好自己的护理工作时还要不断地与患者进行沟通,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有将强的语言沟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患者在就医时缓和自己的紧张心理。同时随着世界的一体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这样就必然会出现外国人就医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某种外语。

3.5应树立肿瘤护理人员的恶性肿瘤可治的信心

临床上常见带恶性肿瘤生存的病例,同样可以过正常生活。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放弃对病人的支持。要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肿瘤的发展,减轻病人的痛苦,并以自己的饱满情绪来感染病人。坚强的意志可增强病人对各种不适的耐受,精心护理和精湛的技术,可消除病人精神上的痛苦,增加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这是做好肿瘤心理护理的基础。

护理基础知识培训范文6

关键词 高职 护理专业 基础护理学 实验实训 问题 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8.065

Abstract I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basic nursing, the main body position of the students is not outstand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experiment and training is single, the old teaching mode. Here the basic nursing experiment and training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strategy, to enhance the experiment and practical teaching effect, effectively achieve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professionalism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professional; basic nursing;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problem; reform strategy

基础护理学是高职护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对于丰富学生的护理基础知识理论,提升学生的护理专业技能具有积极的作用。要培养优秀的护理人才,必须要重视基础护理学课程教育。基础护理学课程实践性较强,在教育中,要能够积极完善基础护理技术实验实训环节,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实验实训中,发展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基础护理学教学要突出实验实训教学,要通过实验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实验实训环节有效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吸收,促进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有效培养。然而在高职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基础护理学教师要能够积极解决实验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创新实验实训教学内容和模式,以实现学生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有效发展,促进人才的有效培养。

1 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忽视学生学习实践的主体地位

基础护理学在实验实训教学中,实验实训教学多采用的是注入式教学模式。实验内容的设置,实验步骤的制定和仪器设备的准备,实验过程的组织都是有教师安排的。这种注入式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开展的实验实训教学模式,学生在整个实验实训过程中,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解的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被动地识记教师的操作流程。即使学生进行练习操作也是在模仿教师的动作和操作流程。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1.2 传统实验实训教学模式存在缺憾

在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教学中,采用的依然是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如下:教师准备实验实训材料内容、教师一边讲解理论一边进行技术示范、学生回示、分组练习、总结点评。这种授课模式单一、陈旧,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在实验实训教学中,教师过多强调的是精确的操作程序,强调的是规范的操作技能,学生只能进行模仿操作,掌握一些操作技能。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内容与其他学科内容处理分离状态,缺乏内容与操作技术的上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学生只能掌握单项的操作技能,其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

1.3 学生对实验实训教学不够重视

在实验实训环节,我们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不是很重视这个环节的学习。一些学生认为,实验实训跟着教师做就行,自我主观能动性在实训环节中得不到充分挖掘,导致实践效果不理想。一些学生认为,实验实训参与不参与,学不学都无所谓,到毕业实习后,再进行学习,也不晚。一些学生认为,作为一名护士就是做一些诸如注射、发药、测血压、量体温等简单的工作,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实践操作技能,就能应付工作,因此,实验实训的积极性也不高。学生思想上不重视实验实训教学环节,就导致实验实训教学效果不理想。

1.4 实验实训考核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考核中,现行的考核标准存在问题。考核标准只重视实验实训操作流程,操作细节,操作时间。这种考核标准导致很多学生只是为了考试而进行实践活动,考核靠什么,学生就练什么。不考的内容的学生就不练习。学生只是机械地实际模仿一些操作动作,对操作结果不能进行批判性分析,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很难得到发展。

2 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教学改革策略

2.1 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是保障实验实训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明确出课堂实验实训教学目标,能够对课堂实验实训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设计。设计出难度适中,切实可行,可以评价,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目标,能够增加学生实验实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完成一个个实验实训任务,获得有效的发展。

比如在实验实训教学中,这些目标设置就是较为成功的。比如,能够应用本课所学的理论知识,评价人体力学在护理操作中的意义,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根据无菌操作原理,编制出一套有新意的6项无菌操作程序等等。只有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才能在目标的引导下,有效参与实践,完成实践任务,不断提升实践技能,获得创造性的发展。

2.2 精心设计教案

精心设计教案是保障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教学效果的基础。在备课环节,教师需要立足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从学生实际出发,收集整理各种实验实训教学内容,要能够根据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善于挖掘教材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能够不断丰富教案内容,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教案设置中,要避免内容的重复,保障学科间的内容上的衔接。能够找好课堂实验实训的切入点,突出重难点内容,适当安排演示实验,安排一些学生的创新成果,以更好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要通过对教案的精心设计,为实验实训课堂有效开展打下基础。

2.3 以学生为主体,突出项目任务教学法

传统的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教学,实验实训教师是知识技能传播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跟着教师走,被动地接受知识与技能。在基础护理实验实训教学中,病史的采集及评估、病例分析、护理程序设置、护理措施制定、实验操作规程、实验操作后的护理过程总结都是由教师按部就班地对学生进行讲解,示范的。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缺乏自主探究实践的空间和机会,只是被动地跟着教师走,跟着教师进行模仿练习。这样,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很难得到发展。因此,基础护理实验实训教学需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能够以项目任务教学法为中心,使学生成为实践的主体。

推行项目任务教学法,学生需要亲自参与实践过程,学生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确定目标任务,制定实践步骤。学生需要自己设置护理程序流程,选择仪器设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搜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需要为学生提供实验资料,党学生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引导就可以,学生始终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学生通过自主实验,完成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任务,学生需要利用知识解决问题。这种实验实训模式能够使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和应用技能,能够发展学生的实验实训能力,有效提升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4 通过多元化、分层次的技能训练,培养实用人才

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目标是为了通过实验实训环节提升学生的临床护理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护理技术,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因此,在实验实训教学中,要能够以临床需要为中心,进行实验实训的内容选择,完善实验实训教学环节。

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教学改革,要能够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突出临床技能和实践性环节教学内容。要提升学生的临床应用技能,在实验实训环节们可以通过情景演示、录像观摩、实验室操作训练、模拟人体操作、临床见习、临床实习等多元化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对人才进行培养。要能够实施分层技术训练,通过分层训练的方式,逐渐提升学生的专业专项技能,发展学的综合职业技能。要能够通过多元化、分层次的技能训练,有效培养护理技能型实用人才。

2.5 灵活利用示教手段

示教是一种传统实验实训手段,是保障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虽然,现在提倡实验实训教学改革,但在实验实训教学中,示教手段的灵活应用也是必要的。作为教师,要灵活把握示教的时机。在学生操作前进行示教,是为了让学生对新操作技术的程序、要领和操作步骤规范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其示教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操作要领,能够逐渐熟练地进行自主操作。在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的一些模糊认识及提出的问题,适当通过示教的方式进行问题处理,通过这种示教方式对学生的错误认识和行为进行引导。在学生实践操作练习结束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性示教。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进行总结性的处理。在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教学中,虽然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教师必要的示教还是不可缺少的,示教可以有效解决学生操作中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有效保障实验实训教学的效果。

2.6 完善考核评估环节

完善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考核评价环节是提升实验实训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传统的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主要是对学生操作过程,操作技能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内容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完善实验实训考核评价环节,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第一,完善预习阶段的评价,包括对学生病例设计内容是否新颖,学生设计方法有无创新,设计方法是否可行,学生实验实训用物准备是否齐全等多方面的评价。第二,完善实验课堂表现评价,这主要是对学生课堂表现情感态度,课堂操作是否规范,课堂操作是否具有创新等方面进行评价。第三,重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这主要是对学生操作程序是否完整,随机应变能力是否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提升等方面进行评价。要通过完善评价过程的方式,对学生的实验实训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要通过创新评价的方式,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验实训综合素养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发展。

总之,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教学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重要课程,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要通过加强实验实训教学,能够使学生有效地将知识、技能应用于实践过程中去,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从业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高职护理人才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 肖勤.浅谈如何提高基础护理学的教学质量[J].品牌(下半月),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