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综合管理制度范例6篇

档案综合管理制度

档案综合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医院 综合档案管理 问题 策略

医院综合档案管理指的是对医院建设发展历史材料、医疗文件材料等进行全面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医院档案作为医院文化与历史的载体,对全面提升医院整体运作水平、制定合理的医院发展规划有重要作用。新形势下,积极探究医院综合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医院综合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综合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直接影响事物的发展方向,正确的认知有利于促进事物的发展壮大,而错误的认识势必会成为事物发展的重大阻力。目前来说,我国部分医院对综合档案管理的认识不足,特别是在建设电子档案的过程中,不少医院存在诸多误区。例如,有的医院管理者认为档案信息化发展是劳民伤财,是盲目追新的项目,有的医院管理者认为数字化开发只是技术人员的任务,等等。上述误区的存在成为医院综合档案发展的绊脚石。之所以会出现上述误区,一是由于档案管理人员尚未全面认识到自己在综合档案管理中的社会职责,尚未意识到这一工程的复杂性、系统性。二是由于档案管理人员对综合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主动管理意识,再加之缺乏具体经验,从而导致多种管理行为问题的出现。

(二)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来说,我国部分医院的综合档案信息均由不同部门分别保管,医院缺乏明确的档案管理手段与方案,容易导致档案管理出现混乱。再加上医院缺乏细化、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不同部门对自身的档案管理职能认识不到位,缺乏标准的档案收集范围,导致多种重要数据、信息的流失。此外,医院综合档案管理需要复合型人才的支持,但目前来说,我国档案管理人员的平均素质还有待提升,部分档案人员缺乏档案管理基本知识与技能,一部分档案人员不了解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且缺乏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科学技术,严重阻碍了档案综合管理的健康发展。

(三)电子档案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部分医院电子档案建设力度比较薄弱,尚未充分发挥电子档案的优势。例如,缺乏完善的电子档案建设标准,导致视频、声音、文字等档案的格式转化均不合理,某些纸质文件在转化过程中也会出现部分信息无法被读取等多种问题。部分单位尚未对电子档案进行检索,没有按照要求对纸质档案进行编号,两者之间无法做到一一对应,这势必会影响到对医院档案的利用。

二、医院综合档案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提高档案管理意识

提高档案管理意识,加强领导支持,是做好医院综合档案管理的基础。在新形势下,医院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加大档案建设力度,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快标准化体系建设力度,并积极与国际社会接轨。与此同时,医院应通过会议、宣传、活动等方式,全面提升医务人员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任务与职责,更好地促进综合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另外,还应完善档案管理奖惩机制,将档案管理效果与质量直接与医务人员的考核结果相挂钩,全面提升相关人员的档案管理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加强档案管理制度建设

加强档案管理制度建设,完善档案管理机制是医院发展的重要保证。医院管理人员需结合医院发展实际以及先进的档案管理经验,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体制,明确医院综合档案管理的具体工作办法与方案计划,进一步明确不同职能部门的权限、职责以及档案管理流程,进而使得各项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医院综合档案工作手册的编制,针对性细分不同档案的目录标准、收集单位以及保管权限,在保障档案资料完整性与真实性的基础上,方便对档案的查阅、使用。

其次,在档案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原则。具体来说:第一,安全性原则。只有保证档案资料的安全性,才能充分发挥综合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第二,实事求是原则。在法律标准制定过程中,不同部门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医院发展的标准策略,切忌一刀切。第三,利益平衡原则。必须坚持利益平衡原则,对不同档案的信息权利进行确认,按照权利义务相平衡原则,寻找电子、纸质档案的平衡点,进而促使两者利益最大化。第四,透明性原则。在具体管理法规建设过程中,应遵循公开、民主、科学的原则,积极征询社会各界意见,增强信息立法的公开性与透明度。

(三)加强电子档案建设力度

对于综合档案管理发展来说,电子文件信息管理平台是非常重要的组成环节,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电子文件的保存以及前端控制,从而为系统功能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各级档案部门必须积极参与到管理平台建设过程中来,积极提出自己的意见,加强与技术开发人员的联系,进一步提升平台功能的合理性与效率。

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加强电子档案建设力度,强化电子档案原始记录性。具体来说,可从如下方面入手:第一,严格执行电子档案管理规范等国家相关法律标准要求,严禁越权操作,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的完整性与安全性。第二,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配置管理,定期进行网络维护,及时查杀病毒,保证网络完全。第三,做好电子文件保存工作,保证计算机库房温度、湿度合理。笔者建议,将电子文件保存在塑料保o套中,并将其放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保管,从而保证电子文件不受有害气体、灰尘、外界磁场等干扰。重视原始记录,保存档案原始记录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其直接关系到档案凭证的法律价值。在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必须严抓这一工作并形成长效运行机制。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医院综合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为切入点,从管理意识、管理制度建设、电子档案建设等角度,详细论述了医院综合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策略,多角度入手,旨在全面提升医院综合档案管理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边俊士,张伟.医院信息化与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现状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02).

[2]生国栋,丁八一.浅议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与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工程,2014(06).

[3]陈小莉.探析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创新思路[J].办公室业务,2014(03).

档案综合管理制度范文2

1、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模式"一词, 《现代汉语词典》作"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①解释。尽管高校人事档案的构成并不算复杂,只有干部档案、工人档案和学生档案三个基本类别,但其管理模式却有待深入研究。如果按照人事档案是否与高校十大类档案一同纳入综合管理范围来分,那么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就有纳入管理模式与非纳入管理模式;如果按照人事档案与高校十大类档案以及人事档案各类别集中管理程度来分,那么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就有集中管理模式、相对集中管理模式、分散管理模式。纳入管理模式即将高校人事档案中的全部类别或部分类别划归给本校档案馆室,由本校档案部门实行档案业务管理,档案行政管理仍归各有关部门。纳入管理模式可以称为集中管理模式,其实质是人事档案实体和人事档案信息的集中统一管理。非纳入管理模式的表现比较复杂,各种类别的人事档案在不同高校的管理模式不尽相同。例如,按照高校人事档案归口管理部门的不同,干部档案有组织部门管理模式、人事部门管理模式、地方人才中心代管模式;工人档案有人事部门管理模式、产业实体部门管理模式、地方劳动部门代管模式;学生档案有教务部门教务处部、成教处院管理模式、学生管理部门学生处、研究生部院管理模式、系院管理模式。非纳入管理模式又可以分为相对集中管理模式和分散管理系院管理模式,实质都是人事档案实体和人事档案信息的分散管理。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就会有不同的结果;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具有多样性、复杂性。

2、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改革探讨。在高校档案工作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一些高校将本来隶属于组织人事部门、学生管理部门、教学系院、教务管理部门、产业管理部门的教职工档案、学生档案移交高校档案部门管理,将人事档案纳入高校档案综合管理范围,实行由高校档案部门集中统一管理本校绝大部分档案的模式,即改非纳入管理模式为纳入管理模式,改分散管理模式、相对集中管理模式为集中管理模式。对这种现象如何评价,档案界褒贬不一。

 早在1991年,董德臻同志就提出"人事档案应纳入高校档案综合管理"的观点②。这在当时,无疑是高校档案学理论研究的一种创新。遗憾的是,在当时这一观点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没有引起理论上的争鸣。在世纪之交的今天,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及其对高校档案工作体制的碰击,高校档案界就上述问题重新展开了探讨。例如,陈蓉辉同志认为,高校人事档案纳入综合管理有其优越性和可行性。 " 如果把文书档案和科技档案综合管理作为高校档案管理改革的第一次飞跃,那么,把人事档案和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纳入综合管理的范畴,就实现了高校档案管理改革的第二次飞跃。"③从上不难看出,该同志对高校人事档案纳入综合管理不仅是持肯定态度,而且评价甚高。但是,苏平、常灵芝、林晓金三同志对上述观点有着不同看法。一方面,他们肯定了在建立档案馆的高校,人事档案由人事部门移交档案馆,实现了高校档案全部由档案部门综合管理的格局是高校档案管理的一项改革。另一方面,他们对"在高校规模不大,只是成立了综合档案室的高校",人事档案移交档案室管理的作法提出质疑。④他们认为, " 处于动态的人事档案应由人事部门管理", "死亡人员人事档案移交档案室"管理。⑤也有些同志认为,仅就人事档案中的干部档案而言,1991年4月中共中央组织部、 国家档案局联合颁布的《干部档案工作条例》规定,干部档案工作,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宏观管理、组织协调下,由干部主管部门领导与指导,实现分级管理,同时接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而高校档案部门,无论是档案馆还是综合档案室,既非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更非干部主管部门,管理干部档案无疑是违反有关规定的。所以,高校档案部门管理人事档案是不合适的。

上述观点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其一、人事档案纳入高校档案综合管理具有优越性和可行性;其二、人事档案纳入高校档案综合管理在规模较大、设置了档案馆的高校可行,在规模较小、设置综合档室的高校未必可行;其三、人事档案纳入高校档案综合管理有违《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人事档案不宜归口高校档案部门管理。这些观点基本上反映了档案界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及其改革的看法,有较强的代表性,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理论见解,都有各自的赞同者和支持者。

二、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理性思考

针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现状及其改革引发的探讨,档案界的有识之士一直予以密切关注,积极支持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各种探索。有关档案期刊甚至在同一期刊登两篇不同观点的文章,以引起人们对该问题的重视和深入思考。不过,如果我们认真研究这些文章后,对照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实践,就会发现,我们的理论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同步于甚至落后于高校档案工作的实践。理论研究往往变成对档案工作实践的一种简单阐述,甚至是事后补充说明。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研究也有这样一种倾向,为此,我们必须对之进行理性思考。

1、纳入管理模式的优点。有人认为,高校人事档案纳入管理模式和非纳入管理模式相比,其优点在于精简机构和人员,充分利用档案部门现有的保管场所和管理设备。这固然不错,但不能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人事档案信息和其它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人事档案纳入管理后,其材料收集的某些缺口和难点,可以更为直接和方便地从党群、行政、教学、科研等大类档案中查找有关材料,只要经过简易加工,就可以归入人事档案;档案部门在进行编研时,也可以使编研成果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强化。但是,上述优点仅仅是一种可能,要想使这一潜在的优越性转化为现实的优越性仍需付出努力。例如,要切实做好档案人员之间的科学分工和协作;要统筹安排档案库房;要做好人事档案平时的保密和安全、利用时的审批手续等。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档案信息的增值,方便档案信息资源互补和共享,有利于各类档案的保管和利用。可以这样说,高校人事档案纳入管理模式确实存在一些优点,但是实现这些优点是有条件的,并非人事档案一纳入综合管理就能体现这些优点。

2、非纳入管理模式的评价。纳入管理模式与非纳入管理模式相比有诸多优点,是不是说非纳入管理模式就应该立即退出历史舞台呢﹖答案是否定的。其原因有三:第一,非纳入管理模式的存在有其法规上的依据,尽管其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高校档案相互补充和增值,但是只要处理好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照样能够应付日常的提供利用。正因为如此,许多人认为高校人事档案还是不纳入综合管理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第二,非纳入管理模式导致高校人事档案与高校档案事业整体以及人事档案内部各类别之间管理水平不平衡。有些实行人事档案非纳入管理模式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缺乏必要的硬件,人员虽政治素质好,但业务水平低,管理水平明显不及其它类档案;干部人事档案由于其重要性特殊,受到重视程度要普遍高于工人档案和学生档案,在投入上得到要多一些,管理水平也相应高于工人档案和学生档案。第三,非纳入管理模式在一定时期内仍应存在下去。因为纳入管理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它要受许多条件限制,有许多理论问题没有得到完满解决,它在一些高校试行取得一些成效,但是否在所有高校都可行却不得而知。因而对非纳入管理模式无论是相对集中模式还是分散模式一概否定为时尚早,需要实践的进一步检验,也需要修改有关法规文件,但是必须有一个时间过程。

3、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优化。通过上面两点分析,我们可以推断,高校人事档案的纳入管理模式集中管理模式和非纳入管理模式相对集中管理模式、分散管理模式将在一定时期内在不同高校并存,并不是谁取代谁的问题。由于各种管理模式自身都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因而对其优化就显得非常必要。只有如此,这些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才能算是标准形式或标准样式,方可有推广的意义和价值。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优化必须注意这样几个问题:其一、成立校院一级的档案工作委员会和建立人事档案工作网络对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优化至关重要。因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模式,说到底是由各高校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决定的。人事档案归口管理部门不同,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必将各异。成立档案工作委员会,建立人事档案工作网络,无论是对纳入管理模式还是非纳入管理模式而言,都可以及时地处理随时可能出现的矛盾,解决分繁复杂的问题。其二、在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优化过程中,对纳入"综合管理"提法中的"综合"一词要正确理解。如果认为高校档案综合管理范围必须包括高校全部档案的话,那么高校档案综合管理的难度无疑增大。高校档案综合管理应当有一个相对性,有一个程度,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高校人事档案纳入综合管理而言,也只能是部分人事档案,而非全部人事档案。例如,高校产业部门的某些聘用的管理人员、工人档案,他们的档案恐怕交由地方人才交流中心和地方劳动部门管理更为合适。再如,学生档案中的成教生档案,由成教处院管理无疑比档案部门管理更令人信服。所以一提高校人事档案纳入综合管理,就认为是将高校所有人事档案都纳入综合管理范围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其三、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确立与高校规模并无直接关系,与是否设置档案馆也无必然联系,这是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优化注意点之一。笔者认为,人事档案纳入管理模式与非纳入管理模式,对小规模、一般高校是否适用,对大规模、重点高校是否适用,关键要看各高校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在一些小规模高校,形成十大类档案并不多,校方便将部分人事档案也划归档案室管理,运行效果非常好。而一些大规模高校,由于其形成的十大类档案数量多,档案存放场所和管理设备一时难以得到改善,将人事档案纳入综合管理反而不利于档案工作的开展。所以,有些同志认为在规模较大、设置档案馆的高校,人事档案移交档案部门管理,而在规模较小、设置综合档案室的高校人事档案不宜移交档案部门管理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其四、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优化,要靠相关制度来保证执行。对纳入管理模式而言,既要将人事档案纳入到档案工作制度体系中去,又要将人事档案制度的特点体现出来。例如,人事档案中的查借阅制度、转递制度、保管保密制度,与高校十大类档案有明显区别。对非纳入管理模式来讲,在档案部门和管理人事档案的部门之间应当建立档案信息交流制度,使得两者之间互通有无。只要将这些制度建立起来并认真执行好,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优化才能落实到实处。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1月第2版,800页。

②董德臻:《人事档案应纳入高校档案综合管理》, 《学校档案》,1991年第2期40棧矗币场?/p>

档案综合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档案管理

Abstract: Longhua County Archives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engineering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operation management period, in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repair management, production, maintenanc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ensuring the steady progress,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project, has accumulated some management experience in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network, the popularity of digital aspects.

Keywords: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rchives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具有工作面多,一次建设,长期使用的特点,自2000年以来,隆化县累计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22条,276平方公里,41万亩,在建设过程中,形成大量由建设前期批文、施工过程记录、竣工验收资料等组成的信息和文件,并归类于工程科技档案,这些档案材料全面反应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详细情况。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档案作为工程建设期、运行管理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在工程建设、维修管理、生产使用、日常维护和科学研究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对新建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更加不可忽视,隆化县在做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的稳步推进,实现工程档案资料网络化、数字化的普及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

一、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做好水土保持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

隆化县水务主管部门将水土保持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工程管理的全过程,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健全档案管理体系,使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确保了工程档案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1.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在工程规划起步阶段即加强对工作认员的教育引导,强调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档案是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原始记录,做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技术档案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重要基础工作的组成部分。

2.建立档案领导责任制。

为进一步加强全县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县水务主管部门建立以分管工程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项目档案领导责任制,对工程档案工作负全责。

3.健全档案管理工作保障机制。

明确要求各项目单位确定工程档案归口管理部门,大力保证工程档案工作所需的资金、设施和设备的投入,逐步采用电子计算机、数码相机、摄像机等先进技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同时,要配备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管理人员,负责工程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及提供利用等工作。

二、规范化的档案管理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必要条件

1.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为不断促进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提高工程档案管理水平,县水务主管部门将工程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工作纳入工程管理程序,列入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范围,在编制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及实施方案时,将工程档案的建立与管理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规划或方案中,先后制定了档案工作岗位责任制度、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等等各项制度。

2.明确档案工作职责和任务。

工程技术人员要及时整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形成的有关材料,及时向所在单位档案管理部门移交。归档时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对归档文件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保证归档文件字迹工整,图样清晰、签字手续完备,图片、照片等配以文字说明,并将归档材料相应的电子文件一并移交档案部门,产生电子文件的软硬件环境及参数符合有关要求,使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档案材料的形成、积累、收集、整理有据可依。

3.完善档案保管借阅办法。

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制定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档案分类方案、保管期限,建立了档案借阅登记薄,并对历年归档的文件材料编制了检索目录,保持了档案的真实性、连续性和完整性,保证了档案查阅工作的方便快捷。

三、强化档案验收是提升档案管理质量的重要保障

1.明确验收标准。

对于工程建设档案按照规定实行专人专柜管理,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并对每一工作环节的技术资料妥善保存,及时归档,确保档案材料的完整性。档案内容要齐全,要能够全面反映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无论是项目可行性报告,规划设计及工程预算编制方案,还是反映任务来源及工作部署的文件、合同书文本、工程建设日记和备忘录、技术成果、工程建设月报表、成本报表、技术鉴定报告、工程质量检验资料、会议纪要和工作总结、竣工验收等均收集整理齐全完备。特别是项目施工全过程的影像资料,每个项目都要有完整的影像集,真实反映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2.加强验收工作的组织管理。

在组织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进行峻工验收时,按照规定有档案管理部门派员参加,确保工程与档案同步验收。对工程档案的验收,由档案验收小组进行,档案验收小组由上一级水务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共同组成。在对有关工程进行档案验收时,档案验收小组依据验收结果形成书面意见,档案验收意见体现在竣工验收鉴定书中。有关部门进行工程质量评估时,对于档案材料不能达到完整、准确、系统要求,或在规定期限内未完成归档任务的工程,不得评为优质工作,也不得申报有关奖项。

四、现代化的管理是保障档案管理与时俱进的重要举措

1.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随着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的持续深入开展,档案数量越来越大,档案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县水务主管部门通过组织专业培训不断强化工作人员管理意识,要求管理人员既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办事细心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扎实的档案管理理论知识、科技知识,尤其是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档案的基本技能。

2.充分利用现代科技。

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系统地完成文件的起草、修改、删减、检索、打印、登记、汇集统计等工作,使文件的形成、运行、转换等各个环节与自动化办公衔接起来,改变了以前档案材料的形成从文件的起草、修改、删减到定稿打印、传阅、整理、归档都是以手工抄写为主的方式,逐步实现了工程档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3.配备完善的档案保管设施。

档案综合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医院档案;措施;管理

医院档案记载着医院最初的建立到现在的一段历程的记载。档案里面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比如患病人员的详细资料和住院费用等多个形式在里面,这样也很好的说明医院档案室具有正规的体系,无论哪个医院,都需要档案。这也是医院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要对管理档案这方面得到重视,拟定合理的方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对此,根据多年的经验,提出了几方面的建议,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参考。

1 医院档案的综合管理

1.1 在医院中,在对综合档案进行管理时要做到按时的检查,定期的对档案进行检查,避免有些档案的遗漏或者丢失等现象的出现。该综合档案可以很全面的看到患病人员的详细记载等情况,要对档案的不同进行合理的分类,这样在查询档案时可以大大的提升工作的效率,也给相关的人员节省了时间,提供方便。档案的资源能量大,可以很好的为人民服务。在最近的时间里,医院也为提高工作效率运用了一些现代化的软件,这样可以很好的应用到管理中,有效的提高了管理的效果。

1.2 要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档案的有效实施,这样在看档案时可以全面的去了解档案的内容,有效的进行科学化的工作,在医院中起到了必不可少的环节。综合管理其实就是根据医院的制度,管理人员把档案有序的整理出来,把医院中各个用处不同的档案进行合理的分类,保存起来等一系列的环节。这样综合性的管理比起普通的管理存在了一定的优势,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效率。

2 医院档案综合管理在医院建设中的重要性

2.1 档案管理在医院中起着一个很重要的用,它也是衔接上级部门和下级部门的纽带。它的好与坏也体现了医院的管理方面存在的现象。所以,档案管理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它关系到了医院的整体想象,也为了医院能够更好的发展做贡献。

2.2 档案的综合管理,可使医院在日常的工作中形成的各项文件材料得到有序化的管理,是整个医院管理的综合性体现。由于医院在日常的经营运作中,,形成的文件资料比较多,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若是对其进行综合、统一的管理,将能大大的提供其管理的效率,从而促使医院的管理工作能够有序的进行。

2.3 档案的综合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医院在医疗方面的质量与技术水平。在实际的医学实践活动中,将会形成大量的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与相关科研方面的资料,而这些都是广大的医务人员长期的劳动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院在每个阶段其相关的医疗技术的发展状况。因此,这些材料若是能够及时的归入综合档案室,并对其实行统一的管理,将能直接的反映出该医院的技术水平以及在医疗方面的质量,为医院的长期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 医院档案综合管理的方向与重点

在上述叙述中,医院档案的综合管理在整个医院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医院档案的综合管理,我们必须对其综合管理的方向与重点有个明确的了解,从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医院的的档案管理工作。

3.1 对于医院档案的综合管理

其工作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对医院在日常的实践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鉴定和保管,从而促使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有序的进行。积极做好档案的收集工作。档案的收集在整个档案管理工作中起着最基础性的作用,管理人员必须将分散在医院各个部门的档案资料有效的集中到医院的综合档案室,从而有利于对各类档案的统一管理,它是整个档案管理环节中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水平。只有及时的将档案收集到综合档案室,才能有效的保证各类档案的完整性,从而为档案的信息资源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3.2 档案的归档与整理

对于收集来的各类档案,综合档案室的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每份档案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分类,从而使档案能够充分的反映医院在每个阶段中各项实践活动的原有风貌,最终使档案信息资源能够得到完整的利用;最后,档案的鉴定与保管。医院综合档案室的相关管理人员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与标准对档案室内的所有档案的价值进行有效的鉴定,对于那些已经失去的了保管价值的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将其统一销毁,从而有效的提供各类档案利用的有效性。而对于具有一定价值的相关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对其科学、合理的保管,从而有效的提高医院在档案的综合管理方面的工作效率与管理的水平。

3.3 为了有效的加强医院档案的综合管理工作

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需要重点采取以下几个措施:首先,提高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与水平。档案管理的工作,在本质上属于一项服务性的工作类别,其相关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与水平直接关系到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医院的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并逐渐形成无私奉献的精神,充分发挥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将档案的管理工作与整个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的效益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全面的提高医院在档案的综合管理方面的效率与水平。

3.4 加快对医院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我国的事业在不断的进步,信息化的技术也大多数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当然在医院里应该投入现代化的理念和设备,这样有助于我们的档案管理的效率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要在医院里可以指定出合理的体系,引进先进设备的同时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培养,让他们都会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这样先进的技术中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医院,把档案中的信息在录入到电脑中去,避免档案的丢失可以进行补救。

结束语

根据上述内容的阐述中可以看出,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中,管理的方法在我们当今社会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医院中,要加强对管理制度的合理安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管理。要培养专业人才的加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有服务的意识,在专业的知识下要有先进的实际操作的能力,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修养。通过制定合理的制度,可以有效的弥补一些不足,为我国的经济事业带来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丽静.浅谈医院档案的综合管理[J].兰台世界,2011(S3).

[2]王春兰.对医院档案综合管理的认识[J].中国档案,2009(6).

档案综合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综合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素质;现代化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人们的档案意识也不断增强,对档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逐渐深入,对综合档案室的档案工作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各级综合档案室要随着档案工作的不断发展,切实做好综合档案室的建设工作。

一、加强对综合档案室工作的领导

各级行政部门要根据《档案法》等有关文件,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制度,用战略的眼光和现代管理的观念,制定符合档案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以便统一遵循。各个系统、行业都要遵循档案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制定适合本行业档案形成的特点,内容成分,制定本部门档案管理的保管期限表。加强档案工作的宣传,使广大的人民群众真正认识到档案工作的意义和作用,从中发挥档案应有的效用。积极支持档案部门工作,促进和提高综合档案室建设工作。各级各类档案室的工作都离不开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为档案部门解决一些必备设备和用品,以便顺利地开展档案工作。

二、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业务素质

档案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作为一名档案工作者,必须熟知与档案工作密切的专业理论知识。

首先,要系统学习档案管理学,掌握档案专业知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前提。随着档案工作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档案学科的知识也在进一步的探索和扩展,同时要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如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现代化管理离不开计算机,档案室工作正在朝着现代化管理方向发展,所以要求我们档案工作者要全面掌握与档案学科相关的专业知识。

其次,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档案工作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必须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恪守档案工作纪律,贯彻执行《档案法》,严守党和国家的机密。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档案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有浓厚的学习与工作兴趣,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甘当默默无闻的奉献者,任劳任怨、爱岗敬业、埋头苦干、尽心尽责地做好档案工作。

最后,要树立信息意识。在信息化社会,档案作为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档案工作者应增强对其信息性的认识程度,提高辨别水平和处理能力,增强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意识,满足社会各方面对档案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还要树立市场意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找准位置,发挥作用,根据信息市场的需求,优化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开发档案信息,主动与市场经济接轨,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为市场经济服务。档案部门只有树立起良好的社会服务意识才能最有效地提高社会的档案意识,档案的价值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三、加强档案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化管理

综合档案室建设工作应有一定物质条件作保证,各个机关、企事业单位,要投入资金为档案部门购置一些必要的设备,有利于开展档案工作,档案室的库房建设应列入各个单位基本建设规划,逐步改善工作条件,以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档案事业发展要与社会发展同步,与办公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相协调,档案工作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必须依靠现代科技。

电子计算机具有高效率的信息处理功能,能以极快的速度读入、存储和输出数据。因此,档案工作的档案资料统计、库存管理、编目与检索及档案系统的行政管理均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微机化管理。当前,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计算机管理系统功能实现的目标运行机制还只限于档案室内部的案卷级和文件级的编制、统计与检索等基础性管理上,系统功能结构设计单一,缺乏综合处理技术能力。随着归档数量的增加,档案利用量也将成倍增长,必须加快档案管理技术的现代化进程。逐步运用现代技术,实现档案的高密存储,以节省储存空间、保护原件、方便传递和运用。根据各种档案的特点,采用先进的库房设备和档案保护技术以维持档案的完整、安全并延长其寿命。

四、要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和措施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是搞好档案工作的重要保证。根据国家档案局有关文件材料归档的要求,结合本部门档案形成的规律,特别要充分认识科技档案的重要性,逐步形成严格的立卷归档制度,如科技档案、科研档案。保护科研成果,是各个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是否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是否有专利保护、是否侵犯了他人的权利都可在科技档案中得以验证。

科技档案完整的保存,即在维护本部门的知识产权中发挥了作用,更对科研项目负责人和参加者有重要意义,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借鉴先进的管理方法,制定档案工作规范、档案分类编目方法、归档范围及办法、保管期限、收集、借阅等管理规章制度,逐步加以完善。这些规章制度将有效地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促进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提高档案工作效率,有力地推动档案工作的发展。

五、档案的收集与归档

管理好档案的重要环节是收集档案。档案的收集工作是提供利用工作的基础,档案的收集工作就是按照有关规定,通过接收制度和专门收集办法,把分散在各科室和个人手中及散失在社会等其他地方的档案,集中统一到综合档案室。

档案综合管理制度范文6

切实抓紧档案馆库建设。改造市档案馆原库房,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区县和专业档案馆,全市各级各类档案馆库总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积极抓好各级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大力提升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

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整合信息资源。建设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接收示范应用工程项目。打造一流水平的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全市档案目录、全文、多媒体档案基础数据库,全市档案目录数据库总量达到1500万条,全文数据库总量达到500万页,多媒体数据库总量达到500G(照片2万张、声像1千小时、音像5百小时),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共享。

全面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加大境内外珍贵档案的征集工作力度,做好重点档案抢救保护工作,完善接收工作标准,丰富馆藏,优化结构,全市档案总量达到900万卷。

加强推进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开放。围绕全市工作重点和百姓关注的热点,深入挖掘档案资源,大力开发有价值、高品位、多元化的档案文化产品,为领导资政和社会服务。重点完成《天津滨海新区发展历程回顾》、《国家清史图录》、《中国二十世纪图鉴》等书目的编纂工作。

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业务基础建设。继续深化社区和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搞好档案服务。围绕滨海新区城市建设、重点产业和工业园区建设,切实抓好档案工作的跟踪服务,为加快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服务。

全面落实《天津市档案人才2005―2010年教育培养发展规划》。重点加强对全市档案系统"185"人才的培养。分层次、有计划地举办高级研修班、境外学习交流等多种培训形式,造就一支适应档案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为加快档案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开展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到“十一五”末,全国国家综合档案馆、60%的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和40%的重点国有企业达到评估标准。进一步强化国家综合档案馆“四位一体”功能建设,切实加强档案事业宏观管理,推进档案业务建设,提升全市档案工作的整体水平。

(天津市档案局 黄 健)

辽宁档案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档案法规体系,修订部分地方档案法规、规章。健全档案行政执法体系,加强档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档案依法行政职能,全面落实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提高档案行政执法水平。强化档案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

档案馆建设。建成有文化品位、有地方特色、有现代气息、充分发挥公共档案馆功能的标志性建筑,实现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公共服务职能。新建市级综合档案馆建筑面积应达到5000-20000平方米以上,县级综合档案馆建筑面积应达到2000-10000平方米以上。省档案馆在方便公民进出的地方建设一座功能完备10000平方米以上的已公开现行文件和档案利用中心,并作为省政府政务信息公开的场所。省、市、县级综合档案馆基本完成建国前档案整理任务。省档案馆及沈阳、大连、抚顺、辽阳等市综合档案馆要完成馆藏40%重点破损档案抢救工作,其余市、县综合档案馆要完成90%。加强档案鉴定工作,适时开展馆藏档案分级保管试点,确保珍贵档案重点保管。

档案信息化建设。建立以各级综合档案馆为中心的全省分布式档案数据库和电子文件备份中心。省档案馆档案信息数据库完成录入文件级目录2000万条,重要档案全息存储200万页;各市综合档案馆完成馆藏开放档案80%以上的文件级目录录入,完成馆藏重要档案全息录入;县级综合档案馆数据库完成馆藏开放档案80%以上的文件级目录录入和重要档案全息录入。开展已公开现行文件和档案信息网上查询服务,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和质量。

档案室工作。各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室要加强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强化对应归档文件的控制,确保归档文件准确、完整、规范和安全。依法按期向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符合进馆标准的档案,提高管理水平和为机关工作服务的能力。做好撤并机关档案移交工作。县级以上机关档案工作应纳入机关工作目标考核体系。机关档案信息化与机关信息化同步建设,加强电子文件管理与归档。

社会经济领域档案工作。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驻外企业、农业农村、城市社区、社会保障等方面档案管理模式。完成社区建档并实现规范化管理。城市、农村社会保险建档率达到100%,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档案交县级综合档案馆保存,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建档率达到90%以上。加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重大活动、海洋管理、国情普查、房地产管理等领域档案工作。

(本刊辽宁通讯员 佟福贵)

山东―、档案法制建设。在加强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和已有档案法规贯彻实施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档案法规与标准建设。制订、《山东省档案中介机构管理办法》等八个法规文件。

二、把档案资源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档案接收征集工作。建立山东省照片档案管理中心。做好现行文件的收集利用工作。

三、抓好档案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档案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省档案馆及济宁、威海、泰安、烟台等市档案馆完成数字档案馆建设任务。市以上综合档案馆、大型企业档案馆以及青岛、威海、东营等市的所有县级档案馆全部建成数字档案馆。

四、加强档案馆建设。完成省和济南、淄博、枣庄、烟台、潍坊、济宁、日照、临沂、德州、聊城、滨州等市的档案馆新馆建设项目以及青岛市档案馆二期工程建设、菏泽市档案馆展区和新库区建设。实施档案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工程,完善重点档案保护制度。

五、全面提高机关档案工作规范化水平,改革档案业务监督指导方式,推行网络远程监督指导模式。

六、做好经济科技档案工作。加强对国有及国家控股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坚持和完善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跟踪服务责任人制度,推动开发区、经济园区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认真做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

七、加强农业、农村和社区档案工作。探索和改进乡镇档案管理体制,实施社区档案信息一体化管理的新机制,建立和规范社会保障档案工作。

八、加强档案科技和教育工作。加强档案应用理论和技术的研究。积极推进档案标准体系建设。促进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加强档案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推行档案职业资格考试制度,规范档案系统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开展档案业务技能比武活动。继续依托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培养档案人才。

九、强化档案宣传工作。实施山东地方文献开发工程,编辑100种以上系列丛书和书刊、画册,拍摄50部

电视专题片,组织开展全省档案电视片、图书汇展评比活动,完成《山东省志・档案志》编纂工作,加强档案网站建设,办好《山东档案》和《档案工作简报》。搞好档案学会工作。

(本刊山东通讯员 周卫国)

福建理顺档案行政执法主体。开展全省档案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法规知识的教育与考试,设区市档案局建立档案行政复议制度,开展档案行政复议工作。各级档案局建立和完善档案行政许可的相关制度。建立档案行政诉讼应诉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规程。加快档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步伐,做好档案行政审批项目取消后的后续监管工作。建立健全档案违法行为责令改正制度、定期通报制度,档案违法行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制度;建立档案行政执法错案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全面推行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开展《福建省档案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和专项执法检查,把档案业务规范化建设纳入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的范围,充分发挥各级档案局监督检查的职能。开展建立贯彻实施档案法律法规示范单位活动。组织开展福建省“五五”档案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和扶持档案服务机构的发展和档案服务实体的建设。

完善国家档案馆测评体系,全面开展档案馆测评工作。基本完成国家档案馆1980年以前形成的档案解密划控与鉴定工作,依法向社会公布开放档案目录。研究探索档案提前开放的途径与方法,拓展机关档案向社会开放利用的范围。把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中心纳入各级政府政务公开体系。全省各市县区国家综合档案馆全部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做好省、市、县(区)三级已公开档案信息和现行文件资源的有序整合、传输与。充分利用互联网档案网站提供档案信息查询检索服务,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目录和全文信息。实施“一馆一品”工程,编辑出版一种有价值、高质量的档案文化精品。继续开展和完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成果评奖活动。

建立省级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监督指导的分级管理制度。做好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登记工作。依法做好省级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验收和重点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档案移交工作。开展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评先创优活动,创建精品工程档案。贯彻落实《福建省促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发展的意见》,指导和帮助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做好档案工作。2007年前基本上完成社区居委会档案管理合格单位认定工作。实施“档案管理示范村工程”,加大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工作业务指导的力度。研究制定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体系专业档案管理办法和标准规范。

加快存量档案数字化和增量档案电子化的步伐。设区市国家综合档案馆在2006年前,县(市区)国家综合馆在2009年前完成“福建省分布式档案基础数据库建设项目(二期)”任务。2010年以前,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全面完成永久保存的重要纸质档案和其他类型载体,以及缩微档案数字化建设任务,建立全省性、规范化、可共享的分布式档案全文数据库。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在2007年前开展电子档案接收试点活动,建立“电子档案数据接收保管中心”,各级国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从2008年起,向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电子档案。2008年前,各设区市县(市、区)国家综合档案馆全面完成档案馆局域网平台建设。2007年,全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在各级政务网上全面建立档案网站,形成“福建省分布式档案政务网站系统”;2008年,建立以政务网为主干资源,以福建省档案政务网为中心,以9个设区市级档案政务网为分中心,以84个县级档案政务网为管理中心的“福建省分布式档案政务网平台”,利用电子政务平台进行政府公开信息的网上数据传输、信息集聚和档案公布。2008年基本完成“福建省数字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在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安装使用,2010年在全面完成“福建省分布式档案基础数据库”档案数据解密划控等开放鉴定的基础上,实现全省开放档案目录数据和相应的全文数据在各类档案信息平台上的资源共享。圈

(本刊福建通讯员 朱 文)

江西档案法制建设。出台《江西省档案登记办法》、《江西省档案利用收费办法》;制定“五五”普法计划,继续深入开展学习宣传《档案法》、《江西省档案管理条例》;加大档案行政执法力度,切实履行档案行政管理职能;健全档案法制机构,建立依法行政、有效监督、高效服务的档案法制工作队伍。

档案信息化建设。全面启动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数据库建设,包括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档案全文数据库建设和多媒体档案数据库建设;各设区市档案局全部建立起局域网,有条件的县(市、区)档案局建立局域网;各设区市档案局全部建立档案信息门户网站,有条件的县(市、区)也要建立档案信息门户网站;省、市、县(市、区)建成档案馆在线接收同级机关电子公文系统,实现机关电子公文在线实时向同级国家档案馆电子公文数据库传输。

档案馆建设方面。新建一批市、县(市、区)国家综合档案馆,并完善配套设施;加强档案的整理、编目、保管、保护等档案馆业务工作,做好重要档案的抢救工作,完善档案检索体系,加快档案开放进度;加强对有参考和凭证价值档案的收集,有重点、有计划地征集散失在社会上的珍贵档案,进一步丰富和优化馆藏;发挥好档案馆“四位一体”功能的作用,办好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办好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中心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档案室工作。加强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室基础建设,努力提高档案业务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加强对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监督和指导,重点抓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档案工作,建立和完善“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等不同类型企业的档案工作;进一步做好全省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科研项目档案工作;提高城市社区建档率,并走上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加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坚持档案工作为“三农”服务,加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积极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抓好乡村档案工作,巩固和提高村级建档率。

档案科技工作。加强档案科技工作的规划,组织引导对重大档案科技项目的研究;加强全省档案保护技术的指导工作,加大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力度,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的科技含量。

(本刊江西通讯员 魏红波)

重庆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到。十―五。期末,江北、南岸、沙坪坝、巴南、长寿、綦江、大足、巫溪、武隆、彭水、酉阳、丰都、万州等区县要完成档案馆舍的新建、改建或扩建,90%以上的市级机关、团体、国有大型企业和事业单位,80%以上的都市发达经济圈和渝西经济走廊各区县级机关、街道和乡镇,60%以上的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各县区级机关、街道及乡镇的档案库房应基本符合档案安全保管要求。

加强档案资源和功能建设。优化档案质量,丰富馆藏档案数量,到“十一五”期末,市档案馆要完成市级机

关1997年前档案的接收进馆工作,各区县档案馆将到期档案全部接收进馆,逐步开展三峡库区移民档案接收进馆工作。“十一五”期间,市档案馆完成2.3万卷重点档案的抢救任务。到“十一五”期末,全市40%的区县档案馆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市档案馆保管的民国时期档案和涉及三峡移民工作区县档案馆保存的三峡移民档案进行重点宣传和开发,建立专门的目录检索中心,打造重庆知名品牌档案。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按照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大经济区”划分的不同特点,实事求是确定不同地区档案工作的发展思路、指导方法和业务要求。开展民营高校建档试点,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档案管理模式,规范企业档案工作。开展一次驻外机构和境外企业档案管理现状调查,加强驻外机构和境外企业应归档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结合各地机构改革,研究探索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的新体制、新模式,科学规范城市建设档案的归属与流向。

加强档案法制建设。市档案局拟修订《重庆市国家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规范》、《重庆市企事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办法》;拟制订《重庆市区县档案事业发展评估实施办法》、《重庆市物业档案管理办法》、《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档案管理办法》、《重庆市机关电子文件处理的若干规定》等,完善档案信息化法律标准规范;拟研究起草《重庆市社区档案管理办法》、《重庆市档案质量管理评定办法》、《国家综合档案馆永久保管档案划分标准》、《国家所有档案范围、划分标准及管理要求》。

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和开发利用。适应“数字重庆”要求,加快数字档案馆建设。建立和完善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移交和接收的标准规范体系,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要逐步开展档案资料数字化加工,建立全方位的档案信息利用服务平台。市档案馆完成1966年至1980年馆藏187个全宗、5万多卷档案的开放工作,各区县档案馆也应做好满30年档案的开放工作。市档案馆将着手准备编辑《中国二十世纪图鉴・重庆卷》;继续与民生公司合作完成《卢作孚峡防局长公牍选编》等书的出版工作;完成《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之迁都・定都与还都》一书的增补工作,争取在2007年纪念抗战爆发暨国民政府迁都重庆70周年之际公开出版;着手《近代以来重庆100件重要历史文献》、《重庆大轰炸档案资料》、《重庆城市发展史料》等书籍的选编工作。

(口重庆市档案局法规处)

贵州档案法制建设。省档案局将做好《贵州省档案条例》修订的准备工作;制订《贵州省违反档案法律法规行为责任追究办法(暂定)》;制订《贵州省国家综合档案馆考核评估办法(暂定)》、《贵州省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评估办法(暂定)》及《贵州省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指南(暂定)》等档案工作规范性文件。

档案信息化建设。以“贵州档案信息网站”为龙头,建立起由市(州、地)档案网站和部分县档案网站(网页)组成的全省档案信息网络,逐步实现全省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各级综合档案馆要逐步建立起分布式的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库、重要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档案数据库,并实现办公自动化。省档案馆和有条件的部分档案馆要开展接收电子档案的工作。

档案馆建设。对不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要求或不能满足档案馆功能需求的市(州、地)、县(市、区、特区)档案馆,要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投资,完成新建、改建或扩建。各级国家档案馆应基本完成应开放档案的划控和鉴定,完成积存档案的整理鉴定工作。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加大珍贵、特色档案征集和档案开放力度,充分发挥档案馆“四位一体”的功能,并新建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一步加强现行文件的收集和规范管理,把市、县档案馆全部建成现行文件阅览中心和政务信息公开场所。制订出台示范档案馆建设实施标准,继续推动档案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建设。

重点工程和企事业档案建设。研究制订《贵州省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验收实施细则》,确保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研究制订《贵州省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评估办法(暂定)》,认真开展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评估工作,促进全省企事业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破产、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管理工作,推动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