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例6篇

中学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1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健康发展

现在的中学生中,存在着一些极其不良的心理,例如私心重、孤僻不合群、具有叛逆心理、对同学漠不关心等,如若任其心理发展下去,既会干扰学校教学的顺利开展,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必须引起心理健康教师的高度重视。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于和谐的情境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去改变中学生的不良心理素质,必须对他们进行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首先要做的便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问题,改变以往的位居学生头上的想法,构建新型及平等的师生关系,以自身的健康心理去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为,我们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良好的人格,才会对学生起到影响教育的作用,就可以让中学生喜欢接近我们老师,打心眼里乐意与任课教师交流自己内心的思想,愿意和老师做知心朋友。只有这样,就可以为学生搭建一座彼此信任、相互尊重的桥梁。

二、开展班级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开展班级活动,就可以增强中学生的团结性,改变以往的不良的人际关系,是一个极其有效的培养中学生团结合作的途径。为了扭转班级学生中所缺少的团结合作意识,改变学生的私心重、孤僻不合群、具有叛逆心理、对同学漠不关心等不良心理,我将心理健康教育寓于班级活动中,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组织中学生举行拔河比赛、接力比赛等,在活动中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要使一个集体充满生机,首先取决于班级每一个成员,只要每一个成员都有一种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健康心理,任何困难都可以战胜。

三、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全面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

学生生活在班级这个环境中,班级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如同战士的阵地一般。班级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环境。良好的班级环境可以帮助学生增长文化知识,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课堂知识,启迪学生的内在潜能,特别是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健康发展大有帮助。创造一个和谐团结、和睦相处的班级环境,就可以去促使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可以促进中学生行为的转变、知识的积累、思想境界的提升。全班学生就会养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消除不良的因素,形成一种向上的凝聚力。

中学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2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078-01

健康不单指人没有疾病、虚弱或伤残,更指一个人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良好状态,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等方面。据调查,当今青少年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他们的性格、情绪和行为极易出现偏异,或孤傲多疑、畏缩消沉,或恃强凌弱、放任自流,或厌倦学习、自暴自弃,他们缺乏自信心,迷失了人生方向,常有心理变态甚至犯罪的现象。这不仅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也会埋下各种隐患,全社会都要给予关注。

学校是育人之地,自然担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担。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其更好地适应社会,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努力方向。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是人类基本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教材中含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老师理应担当,成为医治学生心理疾病的的“主治医师”。

一、强化课堂教育,把课堂作为医治学生心理疾病的主要阵地

传统教学目标大多只关注知识与能力目标,而忽略了心理目标。其实,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很多,我们要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地设计心理健康目标,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接受必要的“心理疗伤”。比如,教学《背影》、《我的母亲》等我们就可以设计亲情目标,教学《我的老师》、《山中访友》等可设计友情目标,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纪念白求恩》、《皇帝的新装》等可以设计人格品德目标,教学《济南的冬天》、《美丽的西双版纳》等可以设计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目标……只要做到有的放矢,相信经过长时间的累积,学生心理教育之涓涓细流定能汇成滔滔江河。

当然,要实现心理目标灵活多变的教法是必须的。传统课堂,多是教师一言堂,不利于学生的良性发展。但是,启发教学、因材施教、情境教学、分层教学等教法都是心理教育的良策,我们要面向全体、立足个体、有的放矢、全面提高。比如,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我们可以尝试分层教学,制定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和具体方案,无论课堂问答、交流展示、训练巩固、考核检测等各个层面都要分层次。至于学生应该在哪一层由学生自主决定,这种“量体裁衣、量力而行”的做法一定能够减轻学生的身心压力,激活他们的学习气氛,调动其学习兴趣,激励其学习斗志。

对于教学内容的处理,不要拘泥于传统教学的束缚,力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既要源于课本更要高于课本,有目的引导,有步骤深入,发挥想象,适当添加教材没有涉及的知识,比如,把相关的政治、经济、军事、人文、科技等知识充实到教学中,力求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该放手时就放手,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当然,教师还要善用教学语言,不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口语特长,还要恰当地运用好体态语言,二者完美结合,让优美靓丽地教学语言拨动学生心之旋律,营造最佳课堂氛围,收到预期效果。一句亲切真诚的问候,一组风趣幽默的话语,一个慈祥亲和的笑脸,一个温柔期盼的目光,一抹热情诚恳的挥手……都会像甘露滋润学生心田,似春风温暖学生心间。让心与心的碰撞,从而,启迪学生智慧,唤醒学生意识,抚平学生创伤,充分达成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

二、开展课外活动,把活动视为消除学生心理疾病的绿色通道

现代社会呈多元多变多姿的状态,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学生不仅要学会生存、适应和选择,还要学会发展、思考与创造,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要有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实践探究、合作交流中,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展示自己,完善自我,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结合语文学科特点以及和学生自身特点,我们要针对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各项有益心理健康的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养。我们要利用一切有益活动,培养学生积极良好的心态与向善向上的精神。

三、注重社会实践,把社会当做调理学生心理疾病的天然舞台

新课标指出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很强,并要求我们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学科又是我们的母语教育课程,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应该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果说课堂教育是其重要载体,课外活动又是其有效补充,那么,社会实践就是对其成果的检验、巩固、发展与完善。可是,我们的学校教育跟社会教育经常脱节,学生缺少社会实践,缺乏切身体验,因此,我们要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补课。

我们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有针对地把社会实践这门“精神大餐”添加给学生,让他们利用课余、节假日等,走出学校,深入社区、集镇、企业、甚至是监狱等公共场所,让他们敞开心扉,体验生活,服务社会,通过观察、认知、判断、推理、归纳等手段收集并处理信息,利用日记、调查报告、新闻通讯等形式写出来,鼓励并帮助他们把文章发表到墙报、班报、校刊乃至其他各类刊物,让他们有机会表达心声、公开观点、针砭时弊、畅谈人生。让他们汲取更多的“精神食粮”,形成健康心理,接受素质教育,更好地融入社会。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全部。我们要有奉献教育的精神,用心灵的温暖医治学生心灵的伤口,用精神的甘霖荡涤学生灵魂的灰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让他们真正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中学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3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体育课堂教学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与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体育课渗透,教师采用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进行实施。体育课教学与其他学科有着本质的不同,体育的课堂一般设在室外,并且在动态中进行教学。因此,其组织难度大,学生的思想易分散。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违背心理卫生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心理惩罚,如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罚学生站立或罚跑,甚至污辱学生人格等等,伤害了学生的心灵,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是一种摧残学生的心理不良行为,其最后的结果是适得其反。

因此,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课堂上,要注意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进行品德教育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支援、心理辅导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把精神营养补充给学生,要坚决杜绝有损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现象发生。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中,必须严格遵循体育教学与心理卫生教育的原则:

1掌握“愉悦性原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情绪状态能使人的机体活动和智力活动发生重大变化。愉快轻松的心境能使人头脑清醒,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理解能力。相反,压抑的心情会使人大脑抑制,思维混乱,学习效率降低。因此,要使学生在体育课中能学的轻松,玩得开心,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首先就是要营造一个愉悦、轻松、和谐、活泼的课堂学习环境,利用教师饱满的情绪,幽默、和谐的教学语言,优美有力准确的示范动作,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到一个空前的高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激励性原则”,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以激励的教育方式,才能诱导学生产生内驱力,从而把教师的教育教学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才能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启示、激励、引导及创设一系列科学教学程序和学习氛围,可逐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俗话说:忠言逆耳,可是如果我们在课堂上把“逆耳”的“忠言”巧妙地转变为“顺耳”的忠言,也就是把严厉的责罚转变为适度的鼓励,这样,学生接受起来就会自然得多,也信服得多,学习起来的劲头将会更足,将会增强学习信心。

3实行“支援性原则”,让学生心理形成较好的定势

人们在进行科学研究,知识探索时,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特别是处于青少年时期,思想极不稳定的学生,出现这种现象的几率会更多,当他们出现听不懂或者做不了动作的现象时,有些学生就会出现心理障碍,感到厌烦,不想学,对学习失去信心,使学生情绪低下,对学习的兴趣随之也会有所降低。在这个时候,教师要置身于学生的位置为学生思考,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体谅学生训练的枯燥与繁琐,老师要伸出支援之手,要体贴关心他们,助其渡过难关。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无论正确与否,都应积极耐心予以解答,多鼓励多赞赏学生,让学生的心理上形成一种较好的心理定势,才能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4加强“预防性原则”,防止学生不良心理状态出现

学校实施心理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证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健康发展,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因此,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防止学生不良心理状态的出现和不良心理品质的形成。为防止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厌倦心理,在教学中必须把学生过重负担减下来,练习的量要适当,不宜太多,但也不能太少。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又不是不可达到,所练的技术动作最好带点趣味性或者实用性。当学生经过努力,克服困难,在成绩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时,他就会体验到一种成功的喜悦,对训练产生更多的兴趣。

中学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4

一、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中职学生正处于从青少年迈向独立人生道路的转折点,是个体生长发育、发展成熟和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心理发展的失衡状态。所以,加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1.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目前,处于人生重要成长时期的中职学生大多数是9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一方面要接受生理变化和心理发展所带来的不稳定和不平衡状态,另一方面又要适应从义务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陌生的专业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容易引发诸多的心理问题,如自卑、厌学、逃课、早恋、网络成瘾、逆反心理、人际交往障碍等,这些严重影响了中职学生在校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更阻碍了他们自身的发展。

2.构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中等职业学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促进就业方面起着积极的、重要的作用。进行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中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全面提高人才质量,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围绕这一目标,学校在确定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中首先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做到教书育人有目标、有计划、有内容、有效果。

3.适时引导学生自我调适

教师要根据个体差异正确分析和了解学生,随时掌握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变化,适时引导学生自我调适,积极面对现实,塑造自信人格。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在活动中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学习成才的热情,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高尚的人格,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自觉保持与社会发展、时代需要的和谐统一。

二、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以学生为主体和出发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需求,在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要全面贯穿心理健康教育思想。

1.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之中

教师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科知识的教学中,适时、适宜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首先,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适心理状态,挖掘学习潜能,调动学生积极性。采用思维、记忆、想象能力等心理训练,提高学生的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其次,教师要遵循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以突出技能为着力点,以企业要求为落脚点的教学改革方案,坚持“面向生产、面向基层”的人才培养方向。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实际完善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2.发挥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中职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他们的心理极为敏感和脆弱,容易受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应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者、传授者和教育者,要努力地塑造一个具有健全人格、高尚的榜样。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自我意识的确立,引导他们认识到自身的生理发育规律,学会客观地认识自己、面对现实、明确奋斗目标,通过心理指导和适度调适引导学生珍惜青春、防止早恋、克服自卑心理,从而恢复自信健康成长。

3.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健康教育网络模式

伴随社会的快速发展,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给正在成长着的中职学生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和冲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健康教育“家校路路通”网络,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校外因素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从而形成发挥各自特长又能相互补充的心理健康教育合力。

中学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5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 健康教育

一、引言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解释为“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等四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智力发展、品德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意识、竞争能力、自主人格、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要受心理素质的影响,而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范畴。各类研究和调查数据表明,现阶段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学校体育教学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怎样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促进学生“身心两健”,是体育工作者面对的一项新课题。很多时候,由于教学内容、方法的改变、学生完成动作的失败、师生交往或学生交往的冲突等原因,课堂集体气氛会发生起伏变化,从而对每个成员的情绪产生振动和感染,使学生的心理活动随课堂气氛的改变而变化。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优化可以发挥愉悦和调节的作用,使集体的情绪处于适度的亢奋状态,每个学生在认知上相近,情绪上相融,心理上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教与学、教与练的情绪高涨,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之下,认知操作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提高,学练效果得到增强。

二、优化体育教学情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互帮合作快乐的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着重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学习的习惯。要互相帮助、探讨学习,使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

2.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团结拼搏奋发进取精神。

教学中运用游戏,能够使学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一致,奋勇拼搏,如集体跳长绳、接力跑游戏等集体游戏活动。通过对游戏规则的了解和参与游戏活动,我们培养学生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夺取胜利的精神品质,同时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到胜利的喜悦。

3.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关心。

体育活动中以小团体为主的练习活动,可以缩短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相互产生亲切感和依赖感。在活动中,教师应经常注意学生的活动,关心学生的情绪状态,如可以拍拍学生的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

三、课堂教法灵活,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1.理论学习法。

体育理论课一直是学校的薄弱环节,学校的体育教学应该给予重视。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一不可,其中身体健康是其他两个方面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能使生理健康产生更大的价值。

2.激励表扬法。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到快乐,这对于具有强迫症和抑郁症的学生能够起到较好的缓解与调节作用。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适当,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要充分考虑到个体的差异,制定不同的期望目标,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或让学生自己选择,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能得以发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运动的乐趣、展示才能。

3.交流法。

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当学生有了逆反心理时,教师要主动与之沟通,进行疏导。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教学氛围对学生的不良心理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体育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及身体素质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因材施教,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4.诱导法。

心理研究表明,当能力适应任务的挑战时,学生就会产生愉快的感情。在体育教学中要善于利用任务进行诱导,循序渐进,使学生懂得只要主观努力,方法得当,就能发挥潜能,扬长避短,逐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5.感染法。

对于某些技术动作,尽管教师做了技术示范,可是有的学生不相信自己也能完成。这时候,教师除启发、鼓励学生的信心外,还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同学带头练习,当他们成功完成这些技术动作时,能很快地消除这部分学生的心理顾虑,增强自信心,正确看待合理的运动负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体育教学中的影响因素有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持续的时间和运动频率。从运动类型来说,能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的有:令人愉快的运动、有氧运动、回避人际竞争的运动,可以自定步调的运动;从运动强度来讲,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强度能够改善情绪状态和焦虑、抑郁、紧张和疲劳。相反,大强度的运动可能增加紧张、疲劳;从运动持续时间来看,研究认为每次不少于20―30分钟。

6.自我暗示法。

教师向学生传授有关的运动心理学知识,并结合练习进行心理训练,培养学生在某种情况下信心不足时,积极有效地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的能力,从而逐步消除不良情绪,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总之,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在体育教学中心理学的知识创新可以提高我国的整体知识能力,激发学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只要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地利用上述手段来调整学生的心理,学生就有可能学得积极主动,并学有成效,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活动能让学生乐于同他人交往,融于集体中,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做到人际关系和谐。体育能使学生情绪稳定,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促使个性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祝蓓里.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中学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6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的健康包涵三个要素:身体、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心理健康包含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性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的措施。本文试图通过对当前中学生心理现状及其原因来分析体育活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一些建议,为全面实施“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2 体育教学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2.1体育教学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

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必须有一个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教学氛围。体育教学目标要求在传授知识与技术的同时,发展健全的人格和自我锻炼的能力,发展个性、增强体质、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发展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通过体育运动,促使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2.2 体育教学是推进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

体育教学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原有的心理水平不能满足所学习运动项目的需要。例如,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篮球比赛中的运球上篮,既要运球前进,又要防止对方拦劫,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任何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只有在不断提高自身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获得提高。

2.3 体育教学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竞争性强的特点。中学生在参加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通过体育教学,有助于培养中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中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2.4 体育教学培养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学习中,我们会发现人际关系好的中学生总是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对任何事都充满兴趣,人际关系不好的中学生常常是无精打采、抑郁寡欢、缺乏生活乐趣,体育教学不一定以语言为媒介,可以通过手势、表情、身体的动作等进行交往,在不自觉中产生亲近感,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中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必须服从裁判、尊重观众、团结同伴,努力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社会公约和团体规范意识,加强自身的义务感和责任感,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

2.5 体育教学调节中学生的情绪状态

体育教学能直接地给中学生愉快和喜悦,降低紧张与不安,从而调节中学生的情绪,促进心理健康。体育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强烈而深刻,成功与失败、进取与挫折共存,欢乐与痛苦、忧伤与憧憬相互交织,感情表现也相互感染、融合。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中学生情感的成熟和自我调节。

3 体育教学活动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及初步构建

3.1 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体育教师要深入到中学生中,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教学要有针对性,孤僻的中学生适宜选择篮球、足球、排球、集体接力、拔河等项目;优柔寡断的中学生参加球类的活动,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项目;腼腆、胆怯的中学生可选择武术、体操以及篮球、足球等项目的锻炼;急躁、易怒的中学生适宜选择下棋、太极拳、慢跑、长距离的步行以及游泳等项目;缺乏信心的中学生应选择一些简单、易做的项目,如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遇事紧张的中学生可以让他们多参加激烈的比赛,特别是足篮排项目;对自负、逞能的中学生可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技巧性项目,如健美操、技巧、长跑、跳高、跨栏等项目,使每个中学生的兴趣、特长都能得以发挥,在运动中找到乐趣,展示自己的才能。

3.2 在个性健康发展中找到自我价值取向,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开展体育课选修项目的教学,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中学生参与性教学,通过他们的需求来获得知识。要让中学生发现自我的能力,使其在感受到精神的满足后能找到表现自我个性的“闪光点”,这样才有可能营造出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和环境。体育教学不仅让中学生感到快乐,更重要是让中学生感到成功的体验:只有让中学生在“成功――失败――成功”过程中感受到“满足――克服――新的需求”后,真正地体验到体育锻炼带来的喜悦。这样的体育才有感召力,中学生健康的品质就会得到张扬,这对中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3 激发中学生自我发展意识。

目前中学生中较普遍存在着“不敢表现,不愿表现心态”。它不仅影响着中学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也直接影响其健康心理的发展。因此,体育教学中应利用各种教材及教学方法,激励中学生勇于生活、善于生活,鼓励中学生要有勇气、敢于挑战、不怕跌倒,同时,为了提高中学生的自主能力,在教材结构上应采用一主多辅,让中学生在完成主教材的同时,有选择的自由、有自主发展的场所。让学生们明白,越怕困难、困难就越多,敢于拼搏,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争取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就必须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