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语文教育范例

古代语文教育

古代语文教育范文1

[关键词]古代蒙学;知识与道德;中学语文教学;自主学习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非常重视教育,将其视为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事情之一。同时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十分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形成了许多优秀的教育思想和文化,这些教育思想和文化是人民长期教育探索精华的结晶。继承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文化是构建中国特色教育体系,形成中国特色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人生百年、立于幼学,蒙学教育作为自古以来文化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古人在民族发展历程中对启蒙教育的艰辛探索,继往才能够开来,只有继承古代优秀的蒙学教育思想,才能够搞好现今的中学语文教学。因此,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归纳整理了古代蒙学教育思想的精华,结合当前中学语文教育的实际,阐述蒙学教育思想对当前中学语文教育的启示,期望能够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对中国特色的中学语文教育发展提供有效建议,进而达到促进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初衷。

一、古代蒙学教育思想

笔者通过对古人启蒙教育思想的有关论著进行整理,得出古代蒙学教育思想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知识与道理相融合的教育理念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被称为礼仪之邦,是因为其非常重视教人如何做人的教育。启蒙阶段就将做人应该了解的知识及道理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纵观古代的蒙学教材便会发现其中无不贯穿着这样的教育理念,既让学生掌握知识又将育人的教育思想理念蕴藏在教育教学中。如启蒙教材《三字经》中开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1]。这句话的意思: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通过12个字,不仅向学生传授了知识,同时将做人应该具有的天性及教育对人后天造成的影响这一道理都明确地表达出来了。又如被称为百科全书的蒙学教材《幼学琼林》,里面包括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知识,还有许多蕴藏着深刻做人做事道理的名言警句、成语故事等内容,可谓是古人启蒙教育做人与做事最完美的结合。以“蜀犬吠日,比人所见甚稀;吴牛喘月,笑人畏惧过甚”[2]为例,蜀犬吠日和吴牛喘月等作为成语和典故,囊括了丰富知识的同时蕴藏着深刻的道理,巧妙地将知识教育与道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弟子规》也是我过古代著名的蒙学经典教材,如“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3],古人在开头几句就将做人与做学问之间的关系道理及知识完美的展现出来了。古代很多蒙学教材的共同思想理念就是让学生从刚接触正式教育起就将知识与道理完美融合起来。思想理念是行动的指南,知识与道理相融合是我国古代蒙学教育思想的行动指南。

(二)侧重做人的教育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以儒家文化教育为核心,兼收佛、道等各家学派思想文化。各家思想文化的共同点都是教人如何做人,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其实就是做人教育。做人教育是我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文化教育传统,也是我国古代一切教育的目的。如古代儒家《大学》中的8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最为核心的是修身,而修身其实就是做人的根本,也就是做人教育。8条目无论是分开来看还是总的来讲其欲阐述的意义都是以做人为根本目的的,提倡修身之道。蒙学教育也是始终以教人如何做人为根本目的,如《三字经》中有“人不学、不知义,幼不学、老何为”[4],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如果不进行学习,就不能够成为真正的自我。小的时候不进行学习,等到长大后什么也干不成。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里的“学”不仅仅指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泛指后天所接受的各种习染本领。通过教育达到做人的目的,其实就是做人教育。蒙学教材《幼学琼林》,从人类社会的各领域阐述了做人教育,如“毛遂片言九鼎,人重其言;季布一诺千金,人服其信”[5],这些成语典故其实就是通过古人做人的方式方法来教人如何做人,都是在进行做人教育。《弟子规》通篇都在阐述如何进行做人处事的教育,如“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6]等,这些知识看似浅显易懂,其实都在宣传如何进行做人。蒙学关于做人教育的思想不仅仅局限于以上所提到的这些方面,而是蕴含于古代一切蒙学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三)注重人类文明传承的教育内容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拥有延续几千年而没有中断的文明,在于其非常注重对本民族自古以来形成的优秀文化地继承,这一点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其中教育方面最为突出。蒙学的教育内容便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十分注重对人类文明的传承。蒙学教育内容多是对前人积累的智慧进行总结归纳,通过简单易懂的文字进行表述,使得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和人类的精华能够方便快捷地传递给一代又一代人。可见,蒙学在民族文明传承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谓人类文明传递的重要载体。如家喻户晓的蒙学教材《三字经》,在这本书中随处就可以发掘到有关人类文明传承的内容,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7],就是最好的例证,通过简简单单的12个字将孟母善于通过教育环境的改变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自身教育子女的母亲形象展示出来,蒙学教材以这种方式将人类文明继承了下来,同时也起到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教育文化的作用。又如《幼学琼林》里的“《大学》首重夫明新,小于莫先于应对。其容固宜有度,出言尤贵有章。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8],寥寥数语便将古代教育典藉《大学》及其阐明的事理展现了出来。再如《弟子规》中提到的“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9],通过简短的12个字告诉人类应该怎样传承人类文明。不难看出,蒙学做为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注重的人类文明传承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注重单独汉字教育的特色

古代蒙学的一大特点是非常重视字的教育,其将教会学生掌握汉字做为教育教育的重要目标,形成了注重单独汉字教育的特色。蒙学注重单独汉字教育的特色可以从多方面体现出来。从蒙学教材的名称及编排均可以看出其非常重视汉字教育,如3字连在一起的《三字经》《弟子规》,二者都是通过3个字的句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又如4个字连在一起的《幼学琼林》,其通过4个字连在一起的句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这类3个字和4个字连在一起的句式的教育较容易帮助学生记忆,且这些教材非常重视从易到难的编排理念。从教学过程来看,传统蒙学的教学都是教师读一句,同时要求学生字正腔圆的跟着教师读,且必须能够准确无误的读出来,直到能够读得滚瓜烂熟为止,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另外传统蒙学教学还非常重视习字的教育,如对学生习字的坐姿、笔画顺序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还规定了习字的顺序:先临摹仿写、后自己写。文字作为民族的符号,重视文字教育,将文字教育视为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注重单独汉字教育的确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色。

(五)重视学生实践自我提高的教育方法

古代蒙学十分重视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提高的教育方法,如宋代的大儒朱熹,就曾经对自己的学生说过“学问需要你自己去学,某不过是个共同商量的人”。重视学生实践自我提高的教育方法还体现在蒙学的写作教学之中。我们知道古人非常乐于并善于写文章,其基础多是在蒙学阶段打下的,具体体现在古代蒙学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启发学生将现实所见所闻用文字表达出来,如对对子,均是从现实中取材进行对,好处在于可锻炼学生运用文字的表达能力,如果没有对现实的仔细观察和体悟,便很难写出富有真实情感的语句。另外,古代蒙学注重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将自己所学用在生活和学习中,激励学生通过实践不断地提高自己。这在《弟子规》《三字经》等书中都有体现,特别是教育学生为人处世规范的《弟子规》,先生将规范、做人的要求等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体悟和提高。

二、古代蒙学教育思想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一)贯彻落实育人理念

各级各类教育中,教书与育人都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对中学来说亦是如此。随着高考改革对语文教学的重视,且将语文分数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30分,这便直接导致了学校、教师、家长等群体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语文成绩,特别关注学生在语文科目上的分数情况。处于基础启蒙阶段的语文教学得到重视本是一件好事,但语文教学中出现了单纯为了学生考试分数而教的突出问题:教学跟着考试走,考试怎样出题,教师就怎样教,如教师在教学生作文写作中就流传着龙头、猪肚、凤尾等“投机取巧”的教学方式。这是典型地过分追求教书职能而忽视育人职能的教学模式,解决途径之一就是将育人理念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那么如何将育人理念贯彻落实到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实践中呢?首先,学校等有关部门应认识到中学语文教师育人职能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方式对中学语文教师的育人方向进行正确地价值引导,可通过专家讲座、转变教师的量化考核方式等进行引导;其次,教师自身应该提高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师可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先进教育思想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点;最后,需要教师逐渐养成自觉地将育人理念贯彻到教学中去的良好习惯。

(二)强化立德树人教育

古代蒙学侧重做人教育的目的与当前教育界所倡导的立德树人教育是一致的。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强化立德树人教育呢?首先,教师应该形成树人教育思想意识,教师拥有树人的思想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关注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可塑型的人才看,才能够形成树人教育思想意识;其次,教师应自觉地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与国家的各项教育方针和政策,如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和国家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方针等,教师在不断地学习中,不但可以扩充学识,开拓视野,同时利于其形成全新的育人自觉性;最后,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将立德树人教育贯彻到教育教学实践之中。

(三)强化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民族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的符号,如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孔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培养能够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世界眼光,同时能够掌握建设现代中国所需才能的人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时代使命。笔者认为中学语文教学需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有关部门及教师应认识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强化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可通过时代需要及语文教学的目的进行思想动员;二是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深入发掘其中有关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如文言文、诗词等,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学,鼓励学生多诵读国学经典三、百、千等内容,提高学生的古代传统文化兴趣。

(四)重视字词教学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轻视对学生进行字词方面的教学,许多学生存在不会写甚或不会读字的现象。古代蒙学重视习字的教育特色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开展字词教学有哪些启示呢?首先,从思想上提高对中学语文字词教学的认识。需要有关部门及教师鼓励学生树立终身学习字词的好习惯,引导学生遇到生字、生词时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其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字词教学。最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字词的习惯,教师可适时地教学生一些学习字词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自主的学习字词,这也是字词教学的终极追求。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古代语文教育范文2

古代文学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对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质的职前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在思想引领、道德养成、情感陶冶和心灵抚慰等方面培养和提高师范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师;古代文学课程;人文素质

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职前培养主要由高校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语文教育和初等教育等专业承担,古代文学是这些专业的核心课程。随着国家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小学语文教育涉及到的古诗文篇目的增多,古代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师资的职前培养上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因为古代文学能够直接培养和提升相关专业的师范生语文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对师范生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至关重要。2012年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印发〈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第一个维度“专业理念和师德”明确地提出小学教师的人文素质修养,这些要求是顺利推行新课程改革,实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2011)基础和前提,古代文学课程与此密切相关,不仅古代诗文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其中蕴含的思想精华、道德水平、情感抒写、心理抚慰也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教师品行修养、灵魂塑造的重要内容。

一、思想引领:提升师范生的精神境界

我国文史哲不分家,古代文学有着丰富的思想元素,如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道家思想的“天人合一”、“清静无为”等。走进了古代文学,就走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宝库:孔子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荣辱富贵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处世观,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观,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在家常起早,忧国愿丰年”的忧患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观,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死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诚信观……这些思想观念浸透在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中,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会对学生的理想追求、思想境界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古代文学教学就是要发掘这样的元素,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悟,引领学生的思想高度。传统文化中关于教育的思想至今仍然是文学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中最为闪光的部分,作为师范生,更要很好地继承和吸收。例如,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温故而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学相长”的思想是教育智慧的精华,孟子主张人性善,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存养”、“内省”、“自得”的过程,学习要“自求自得”、“循序渐进”、“专心有恒”等对今天的教育教学也不无启发,荀子的“学以致用”、“锲而不舍”、“隆师亲友”理念在今天显得尤其难能可贵。《大学》中的“内圣外王”的修练之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习过程观,《学记》的“尊师重道”、“教学相长”、“启发诱导”、“长善救失”的教育教学观念仍广为传颂、借鉴和使用。这些都应该成为师范生接受教育或者将来实施教育的思想的基础。“韦编三绝”、“凿壁借光”、“曾子杀彘”、“鹬蚌相争”等文言故事无不令我们感到激动、振奋。这种人文文化给我们很多直接或间接的人生体验与人生哲理,让我们不断提高思想的深度和厚度。

二、道德养成:铺就师范生的精神底子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人们的自律或通过一定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道德也是社会的灵魂,是人们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准则。古代文学作品作为道德的重要载体,承载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追求和价值体系:忠、孝、仁、义、礼、信、廉、俭、勤等,其精华内容历久弥新,在当今物质极大丰富,而道德修养不足的语境下,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蒋梦麟说:“我们决不可忘记中国旧的道德体系,这个旧体系是经过千百年长期的经验和历代不断的努力而建立起来的,建立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或工具包括四书五经、一般文学、雕刻、音乐、家庭、戏剧、神佛、宇宙、甚至玩具,这个道德体系曾使中国人诚实可靠,使中国社会安定平静,并使中国文化历久不衰。”屈原、杜甫、于谦、岳飞、文天祥的作品让人深刻感受他们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忠于事业拳拳之心;孔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的指引中让人感受到“仁爱”的力量;《礼记》中的“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将“诚”提到了重要地位;《张中丞传后序》中张中丞和南霁云的视死如归,《段太尉逸事状》中段太尉的正直品格,《琵琶记》中的赵五娘孝顺忠贞,《窦娥冤》中窦娥的舍己为人、孝亲敬老等等。在崇德厚道的古代文学历史长河中,这些人物或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忠于国家、孝亲敬老、乐于助人、仁义诚信、宽容正直、勤俭廉洁……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是为人类道德体系中的中国元素、中国品格,成为各个行业职业道德的基础内容。学校教育包括整个社会要善于利用古代文学作品这一载体,教育师范生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样才能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因为“道德是生命的精彩,生命发光的地方,生命动人的地方,让人看着很痛快、很舒服的地方,这是很明白的。”

三、情感陶冶:丰富师范生的精神世界

“诗缘情而绮靡”,阐释了诗歌的美在于所蕴含的“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道尽了文学作品的“情感”特征,司马迁的《史记》和《报任安书》、王羲之的《兰亭序》、王勃的《滕王阁序》、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名作无不在意境、形式、语言中,浸透着深厚的情感。古代文学作品中情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感时伤事的家国情怀,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体现了他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情关注;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以及陆游“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表达了报效国家的壮志豪情。二是孝亲爱友的亲情友情,孟郊的《游子吟》、王维的《九与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李白的《赠汪伦》……都是亲情友情的真实流露。三是走近自然的欢欣热爱,诵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感受庐山瀑布的磅礴大气;读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领会空山深林傍晚的幽静和清新;吟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品辛弃疾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白发谁家翁媪,醉里吴音相媚好”(《清平乐》)体味人与自然的怡然相得。作为语文课程的执教者,小学语文教师正是小学生初步感悟情感、直观体察世界、模仿学习交往的直接媒介和桥梁,因此,通过古代文学培养师范生对情感的体验和感悟,加深对现实生活中情感的理解,就会丰富师范生的情感世界、精神世界。

四、心灵抚慰:塑造师范生的精神力量

古代语文教育范文3

中国古代的文学教育源远流长,有着生生不息的优良传统,对当下的语文教学方法在三个方面尤其具有启示意义:教法上破除陈规,灵活善变;学法上强调诵读揣摩,渐进领悟;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倡导多向交流,相互启发。

【关键词】

古代文学教育;语文教法;学法

中国古代的文学教育源远流长,颇具生生不息的优良传统。从教育方法来看,中国古代的文学教育重在激发个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但教法多种多样,而且学法也多具自主性的鲜明特点,对今天各层次的语文教学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我国的语文教育已经取得很大成就,大体而言,首先它为全体公民提供文化教育的机会,满足了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其次是语文教育在理念上的现代化,从语文的角度促进对现代公民的塑造和培养。但令人遗憾的是,当代语文教育亦有诸多误区。比如,中小学语文教育围绕各类考试指挥棒而动,呈现出应试教育主导的现实困局。根源于此,学生在语文素养和文化精神方面出现大幅度的下滑趋势。学生大多不具备学习语文和文化的兴趣和动机,只是迫于社会和家长的压力而被动学习,更不用说学习语文可以满足心灵之提升与理想之追求这种更高层次的需求。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应试教育强调知识和技术而轻视了情感道德和个性发展,极大程度上减低了教育的人文内涵,造成人文内涵的大幅缺失。同时,应试教育无视提升国民素质的精髓,仅仅采用“过筛子”和“掐尖”之法,人为生产出一大批只认字而不懂文的、唯科技至上的“失败者”。其次是教育体制管得太死板。中国长期的计划经济制度和陈旧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放任各级教育部门的因袭依赖,混日子、不出乱子的心态普遍存在,既无心更无力推进有效的改革。再次受功利化社会风气的影响,教师素质日趋空洞化,普遍沦为“不读书”状态。由于中国社会处于急剧的转型期,物质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甚嚣尘上,教师的精神、信仰、思想和行为难免受到影响,文化素质空洞化,满足于追逐物质利益,而对自身素质缺乏反思。以上还主要是教育的总体格局上的制约因素。具体到语文教学上,当下中国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大学,语文课程设定的教学目标往往十分诱人,但在教法上却相当落后。老师们习以为常地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授课思路,介绍作家生平,联系时代背景,归纳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色成为固化的套路。常常是教师照本宣科地极力兜售,颇似一个人在真空中表演,而讲台之下的学生却昏昏欲睡,像老僧入定。这种授课方式以老师的单向度传输为主,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漫不经心地听,极少互动和反馈。这种单调枯燥的教法和学法势必助长学生的厌学之风,提不起对语文的发自内心的喜爱,更不能去奢求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其人文内涵,扩展其人格成长的空间。20世纪以来,由于一批唯西方价值观是从的激烈的反传统人士的鼓吹,由于“打翻一切”的革命思潮的影响,传统文学教育的精华一概被斥为封闭、守旧、反动、复古,好像其中皆为糟粕,应全部打倒。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中许多宝贵的材料、经验和智慧,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反省和总结。大体而言,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一直奉行以“五经”、“六艺”为基础和核心的、包括众多文化经典在内的一种文学教育。它突出了以书面雅言为中心的语文,表现出对具体语文材料(即经典)的深刻领会和灵活运用。从根本上讲,现代语文教育是从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中分离出来的,并且面对当代社会的新变化和新现实,有着新材料、新思想和新立场。显而易见,与古代文学教育相比,现代语文教育基于分工,其命意、内容和精神都比古代文学教育狭窄了许多。我们应当向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取经,以期改变目前语文教育的尴尬现状。我们着力改革的目标就是按照新的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重新定位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系,深刻把握教法的灵活,学法的自主。笔者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为语文教育的完美实施而逆向回溯,乞灵于历史的成功经验,重新激活古法的灵光。

首先,教法上应破除陈规,灵活善变。

当下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往往把重心放在教师对课程或知识的全面系统讲授上,通过制订周密的教学计划,密集地安排课程、实践实习等活动,以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获得相应的完整教育。古代文学教育更加注重采用各种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根源上引导学生自发的学习动机。孔子作为教育家就很善于采用启发式教学,《论语》中记载圣人语录说“不愤不悱,不启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①即是有力的明证。如果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启发、解惑、点拨、督促、评估等教学活动中,就能够为整个教学过程灌注生气,增添活力。正如当代学者所总结的,“孔子施教,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故教无定所,教无定时,教无定规。或习礼于大树之下,或弦歌于杏坛之上,或习射于园圃之中,或述志于侍坐之际,或正谬于病榻之侧,或督促于庭院之内,或启发于愤悱之时,或释疑于问难之顷。”②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者总是敢于破除陈规,立足创新,善于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运用灵活多样的教法。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除了上述孔子的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法,还有孟子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法也被后人继承和发扬光大。南宋大儒朱熹曾主持白鹿洞书院,把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为授书法、读书法、讲书法,即多读、多背、温故、讲书四个方面。宋元以至明清时期,书院到处开花。老师多为名师鸿儒,他们多采用讲授法,讲授次数很少但水平高,往往还能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学习程度,组织辩论、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思维。

其次,学法上强调诵读揣摩,渐进领悟。

诵读是古人学习诗文经典的不二法门。《昭明文选》是由南朝梁代萧统领衔首创的“文选型”教材,欲入文学之门,必先诵读前贤名作,朝夕揣摩思虑,精读讽诵,通过渐进式领悟,方能得其三昧。此法暗合语文教学客观规律,既能传播知识,又具文学价值,具有示范作用,为以后历代的文章选家所效法,的确成为学习语文的理想模式。《朱子语类》记载朱熹论读书之语亦给人启示良多,“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③但现代语文教学强调理解的重要性,注重融会贯通基础上的记忆,批判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直斥其笨拙机械。于是语文课堂变成的老师的“肢解”表演,它把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活生生地分解成段落划分、中心总结和字词理解等部分,这样的重复劳动于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理解能力并无实质性的帮助。古代的文学教育十分重视文章的阅读和背诵,古时孩童入学后即开始诵读诗文经典,但不要求全然理解,而是利用其机械记忆程度高的特点,先记住书中内容,待其长大和阅历增加之后再慢慢消化,在诵读的同时,要求学生记录自己的心灵感受,尤重体验和感悟。通过这种熟读精思之法,积累语言材料,形成语感,既培养读书习惯,也锻炼了学生的记忆力和专注力。学生因此可以蒙受先贤的思想熏陶和智慧启迪,感受文学之美,寻觅人生乐趣,领悟文化底蕴,从而实现文学教育的价值,养成优良的人格。当然,重视诵读并非一味呆读、傻读,重拾传统也非一味师古、拟古,而是传承、创新并举,使之相克相生。对于语文教学,我们既不能一边倒地追随西方教育理论中的民主、对话、合作的观念而忽略诵读,也不能重返20世纪中后期语文教学一味分析讲解的旧途。

再次,师生关系中倡导多向交流,相互启发。

这样做的意义在于能够打破当下语文教学方法的僵局,为语文教育接续古代传统寻找新支点。在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中,老师与学生之间、同学之间,经常会有交流对话或论辩讨论,通过多向交流,可以相互启发,学问和知识往往在不经意间获得提升。《论语•公冶长第五》中孔子在弟子侍坐时,让弟子颜渊、子路“盍各言尔志”,弟子言志之后,在子路追问之下,夫子自道其志。④孔子可谓循循善诱,在双向交流中互换意见,师徒得以了解各自的内心想法,这样做既有利于老师进一步把握学生心态,调整教育策略,因材施教,同时也为学生树立榜样,使其更深入地走进老师的内心。《世说新语•言语》载东晋谢安有一天正在“讲论文义”,雪突然下大了,便让众人试着咏雪。侄女谢道韫的诗句“未若柳絮因风起”远胜侄子谢朗“散盐空中差可拟”,谢安“大笑乐”,用笑声愉快地肯定侄女但又不令其他子侄难堪。谢安的提问是在考验诸人的想象能力,想象力的活泼往往意味着更富创造力。谢安与子侄辈的交流在轻松的家庭聚会中进行,他的教育方法祛除了生硬的成分,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有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味道。大儒朱熹对于个人读书与对话交流的区别深有体会,“载之简牍,纵说得甚分明,那似当面议论,一言半句,便有通达处。所谓‘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说到透彻处,何止十年之功也。”⑤可见师生、同学、友朋之间的辩论对话式的深度交流,能使施受双方皆受益。当然这种交流的目的和意义,关键在于提升学生个人学习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故深谙此道的朱熹又有箴言:“某此间讲说时少,践履时多。事事都用你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⑥施教者崇尚教无定法,因材施教,受教者绝不应依赖老师的耳提面命,而是着力于自我探究,养成自我体察、自我领会、自我涵养的习惯,这样最易于被文学的魅力所吸引所陶醉,顺利到达审美的彼岸,它将成为受教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教育的优良传统是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它对当下语文教学的启示远非上述几点可以概括,值得我们下大力气很好地总结、继承和发扬。

作者:丁合林 单位:河南教育学院文学院

注释:

①《论语•述而第七》,朱熹:《四书集注》,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04页。

②孙培青、任钟印主编:《中外教育比较史纲》,山东教育书版社1997年版,第58页。

③朱熹:《朱子语类》卷10,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5页。

④《论语•公冶长第五》,朱熹:《四书集注》,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92页。

⑤朱熹:《朱子语类》卷117,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09页。

⑥朱熹:《朱子语类》卷13,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3页。

古代语文教育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方法

古代文学是一门涵盖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领域的人文学科。高职院校虽然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但是学生接受一定人文学科的培养,有利于其提升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学表现能力。高职院校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实体,其古代文学课程的开展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然而,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受功利主义影响,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其课程价值并未充分发挥。以河南省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的语文教育专业为例,其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列为必修课,视其为“专业基本能力”的支撑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理解能力和对文化的认知能力,并以规范的语言和文字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从教学课时来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约为45学时。这一安排虽然能够保障学生基本的学习需要,但是古代文学作为一个涵盖多个历史时期、多种文学流派、多种文化环境、海量作品内容的学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大容量的课程内容,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一大挑战。我校语文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采用以课堂授课为主、课后阅读为辅的形式,即由教师按照课程大纲和课本进行知识点的讲述,学生在课后完成相应的阅读分析作业。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保障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覆盖面,能够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一定的概念性认知,但是过于聚焦书本和知识点的教学形式,容易使学生陷入被动学习的状态,个人综合能力和文学素质难以获得有效提升。

一、高职院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困境

(一)忽视古代文学的审美价值

在高职院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过于重视文学所承载的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忽视其美学价值的问题。一方面,古代文学是经历历史沉淀而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记录和精神传承遗产。文学诞生于社会,其代表了社会整体的文化取向和历史背景,是洞悉社会的一扇窗户,但是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如果过于重视其社会价值,就容易陷入到世俗化的文学讨论之中,忽视了文学所体现的文化涵养与精神色彩。另一方面,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成果也已经十分丰富,部分授课教师在课程中,习惯于将自身所研究的领域与学术前沿问题呈现在课堂之上。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学科理论前沿,但是过于学术化的教学倾向,与高职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存在偏差,同时也容易让学生无法感受文学自身的意蕴,反而可能由于学术上的观点与论断,先入为主地对相关作品或流派产生特定的印象。中国古代文学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无论是其语言之美、题材之美,还是故事之美、情感之美,都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有益材料。在“人本教育”理念下,高职教育的过程应当是以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教学关键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也应当关注文学的审美价值,使学生能够感知文学之美,以高尚的道德品行和自身修养要求自我,成为兼具职业能力与文化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二)重作品解读,忽视了文学史梳理

目前,高职院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十分注重文学作品解读,却缺乏对文学史的讲授与梳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生动体现我国古代文学的经典素材,学生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固然能够产生对古代文学的直观印象,但是由于缺乏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深刻理解古代文学,因而导致古代文学教学整体效能大打折扣。以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语文教育专业为例,开设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选取了从先秦到清代的众多文学作品,能够为学生呈现中国古代文学的精粹内容,但是从学生的认知层面来看,仅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难以深入了解文学所产生的历史背景,从而缺乏历史的厚重感与系统性认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对古代文学这一巨大宝藏浅尝辄止,难以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深刻地把握古代文学脉络。事实上,在信息化时代,以外来文化、网络文化为主的思想潮流不断涌现,古代文学史作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材料,能够助力继承优良传统,从传承视角提升文化创新的内在动能。

(三)未树立启发式教学理念

古代文学不同于技巧性学科,其更强调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因此,树立启发式教学理念,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就高职院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现状来看,传统的教学方式仍然占据主流地位,教师普遍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授,注重对于文学作品内容的分析。在这一模式下,学生往往过分关注教授重点,以死记硬背的方式通过课程考试,其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教师按照规范的大纲完成了课程的讲授,学生通过背诵和记忆通过了考试,但是对于古代文学的特色、历史和渊源缺乏理解,对作品的认知仅存在于内容分析层面,缺乏宏观的文学分析思维。当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外在环境而言,学校就业导向和技能导向使得学生更加重视自身技能的提升,习惯性地将更多精力花费在实习、英语、教育专业理论等方面,对古代文学课程的投入仅限于课堂和考试前的复习过程。就内在束缚而言,教师会在学校的指导性安排下适应外部环境,尽可能将课程内容以简洁易懂的形式呈现,再加上一些老师自身更偏向于学术研究,缺乏对教学理念的探索,对于启发式教学理念的理解不足,难以有效创新教学方式。此外,从学生自身来讲,高职生源相对本科院校而言是有差距的,大多数学生文学基础薄弱,这些学生本身就对古代文学具有排斥心理,因此,启发式教学更具有一定的实施难度。

二、高职院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优化对策

(一)还原文学的本貌

文学是人类最直接的表达和感受,而不是绝对的规范化修辞和韵律。高职院校古代文学教学,应当将文学还原为本真的面貌,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去感受文学所表达的意蕴,而不是单纯地接受语言理论和文学评论。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过程应当是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是一个与古代先贤对话的过程,是一个提升自身品德与涵养的过程。例如,在《孟子·尽心上》的教学中,应当将文学内容与学生的自身感知结合起来,通过诵读的形式,引导学生感知孟子对人生的感悟。“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这是孟子所阐述的人生之乐,教师应当让学生在课堂上齐声朗读,并引导学生去感知乐在何处。高职院校学生仍处于青春期,其对于孟子所讲的“亲情之乐”可能缺乏直接的感受,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将内容一带而过,而应当立足于学生自身的阅历和实践,开展课堂讨论——可以在课堂上调查学生在学校给父母打电话的频率,邀请学生讲述给父母过生日的故事等。将文学内容与学生的经历结合起来,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背后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弘扬了中华孝道和传统美德,从而达到了文学育人的作用。语言和文字天然地承担着信息传播的责任,中国古代文学的课堂不仅仅是输入的课堂,还应成为学生文学创作和输出的课堂。经过一段的时间古代文学学习,如果学生产生了写作的冲动,那么学生的想象力就真正得到了激发,才可能真正产生与文学作品的共鸣。因此,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展开必要的仿写、创作等,使文学学习在体现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实现文化创新。

(二)改革课程,重视文学史教学

课程结构是古代文学教学的核心,应当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倡导理论与作品并重的教学体系,即在文学作品学习的基础上增加文学史的相关内容。第一,可以通过专题的方式进行课程编排,将文学与文学史整合,使古代文学课程更加立体。在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和《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两门独立的课程,但是两者具有极强的相关性,可以通过教学课程的适当编排,将内容进行整合,并适当增加教学课时,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文学作品和文学史。第二,可以采用多教材的方式,以某一教材为主,并提供多种参考书目,由学生自主开展文学史方面的阅读。目前《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版本很多,有编年史版,也有通史系列,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引导,推荐适合的古代文学史读物,并将阅读进展、阅读总结等纳入课程评价,从而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第三,可以将古代文学史作为课堂互动的环节,由学生进行展示和呈现,从而加深其对历史的印象。在以文学作品为主的课程设置中,古代文学史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展示的背景导入部分,由教师在课前提供素材方面的参考,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阅读与分析,并在课堂上向全班展示,使学生在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同时把握文学史脉络。

(三)创新教学方法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教学方法的创新也能够提升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树立启发式教学的理念,教师应当不断引导学生理解文学内容,对文章主旨产生合理的分析,完成与作者对话。《报任安书》《太史公自序》等作品均与司马迁相关,在《史记》相关章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相关的文学内容进行整理,并引导学生分析司马迁个人的主要经历,并探讨《史记》的文学价值。经过启发式的讨论,学生能够将静态的文字转变为动态的思维,从而建立起对于古代文学的思想认知。除此之外,在多媒体时代,多样化的教学工具同样能够成为古代文学教学的好帮手。如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多媒体系统呈现古代名画、铭文等,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古代的文化真迹,也能够将经过现代化改编的古代文学歌曲、朗诵、舞蹈等在课堂上呈现,使学生感受跨越历史的文化和多感官的艺术内容。课堂教学是古代文学教学的主要形式,组织一定的教学实践活动也能够有效弥补教学局限性。教师可以组织“院系唐诗节”“古代文学经典朗诵大会”等活动,将古代文学的学习场所移动到更开放的公共空间场所,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之中,并通过竞赛、小组展示、专家点评等环节,使古代文学在校园内得到推广,使传统文化在校园焕发新生机。

参考文献

[1]蔡杰.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新通信,2019,(1):171-172.

[2]杨城.高职院校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研究[J].职业,2018,(19):56-57.

[3]陈光锐.论高职大学语文古代文学作品教学的“文史结合”[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8,(1):75-78.

[4]甄真.谈高职院校古代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68+118.

[5]杨素萍.实现高职古代文学教学人文素质培养目的策略思考[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4):68-70.

古代语文教育范文5

 

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基础在于建立有别于一般本科院校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存在本质上的不同,主要强调职业技术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高职学生必须接受比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更多的实践训练。这就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都必须改革,我们的教学必须降低理论性的密度和难度,必须突出技能性和实用性。也就是说,讲文学就必须注重对作品的分析,将培养体会、理解、鉴赏文本能力作为学科教育的重要目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不但保质保量地完成课程内容,为学生进一步提升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为增强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从教能力服务。鉴于以上考虑,我们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内容体系进行了整合和改变。那就是采用分体教学,把古代文学的内容按照题材和古代的实际情况分为诗歌、词曲、散文、戏剧、小说五个部分,针对不同文体的特点和实际,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在对理论教学部分进行改革的同时,我们还要有针对性的建构一套实践教学体系,集中体现高职教育的技能性和实用性特点,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为提高他们的从业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一来,实践教学在整个《古代文学》教学体系中占据了一定的比重。   一、诗歌部分   作为广义的概念,诗歌在中国古代涵盖了古诗、词、曲、民歌等内容。从认知、能力、素质三方面的教学目标来说,古诗、词、曲的实现途径和效果是基本一致的。对这一部分内容,我们设计了三个实践教学目标:识记、背诵名篇;理解、鉴赏古诗;对古诗进行文本解读、设计教学方案并付诸实践。下面依次谈谈具体操作。   1.识记与背诵。在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职业及专业技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有本专业的学生在入学初就按学号顺序划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最多10人,安排一名指导老师,按照系部制定的职业及专业技能训练方案在两年理论学习同时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也依赖于这一前提,二者紧密配合,互为体系的组成部分。一定阶段的内容结束后,老师给出必背篇目,每个小组的成员到本组小组长那里背诵过关,小组长做出详细记录并评分;小组长集中到学习委员那里过关并评分;学习委员的背诵情况则由任课教师直接负责。同时,老师在课堂上会进行不定时不定人数的随机抽查背诵,抽查到的同学的背诵情况若与小组长记录情况不符,本组同学需抽时间接受学习委员的检查过关。这种方法比之期末试卷中的填空默写更能落到实处。此外,职业技能训练中每学期都有古诗背诵的任务。   2.理解与鉴赏。这一目标和实践任务安排在第二学期专业技能训练中的“文学作品欣赏”中,学生对给出的古诗篇目进行鉴赏,写出书面的小文章,同组成员间互相交流,老师评改。   3.古诗解读、讲好一首古诗。古诗解读安排在第三学期专业技能训练的“文本解读”中,学生从分析文本的角度写出书面的文章,小组交流教师评改。诗歌部分结束后,安排时间由各组准备教案,选派一人在课堂上讲一首古代诗词。   4.在识记、理解、鉴赏、深入认识之后,分班组织古诗词朗诵会,使学生对古代诗词有一个感情上的升华。给出一定的准备时间,期间参赛选手可以请老师指导。班委做好会务工作。朗诵完毕,由学习委员、普通同学、老师组成的评委评分并确定名次,给出相应的奖励。通过这样扎实的过关,到综合性活动朗诵古诗词、讲一首古诗词的时候,学生基本上可以表现的游刃有余,也为他们今后在中小学课堂上讲授古诗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散文部分   古代散文一个是语言的隔阂,一个是与政治、道德的紧密联系,都使得学生学起来比较费劲。而要集中在课堂上去疏通文意,再去理解、分析文章,是很不现实的。因此需要学生在课前利用课余时间去自主学习,搞清楚文中的字词、特殊用法、句式等,大体上搞懂文章的字面意思。课堂上,大家先互相汇报自主学习的成果,然后再分小组讨论文章的主题、写法、结构等。   1.课前预习。在每次课前一周布置预习内容,包括文学常识、文言字词读法意义、文章大意结构以及相关的问题。学生自己利用工具书、网络等自主学习,并分组整理学习成果。   2.汇报学习成果。用一堂课时间让学生分组解决上述基本问题,采用面对全班讲解的方式,过后老师不再重复,只对缺漏的部分做出补充。   3.提高与升华。解决基本问题之后,针对选文中涉及的观点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讨论、论辩,如王安石在《读孟尝君传》中认为“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得一士”就可以称霸天下,让学生结合战国历史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树立自己观点并证明自己观点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另外,学生口头讨论之后,形成文字,在此过程中学习古人立论的构思和写作技巧。散文部分的实践性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点燃他们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同时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课堂气氛也从之前老师一言堂时的沉闷而变得比较活跃。   三、小说与戏剧部分   小说和戏剧都属于叙事性文体,很多古代的小说和戏剧也都搬上了现代荧屏。但总体来说,学生在这两个方面的基础仍然有很大差距。因此,在具体操作方面,有细微的差别。   1.小说   唐传奇、明清小说的故事是学生之前都有一定了解的。因此很大一部分内容基本上交给学生自主学习。大家互相讲一讲小说所写的故事、对人物的看法以及对主题的讨论,自由发表观点。老师只对一些重要的文学常识和主题趋向进行总结和点拨。这样就有效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也避免了在课堂上占用过多的时间去叙述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学生感觉到自己参与其中了,会增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和动力。#p#分页标题#e#   2.戏剧   戏剧部分是整个古代文学中比较难的地方,同时也是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的地方。虽然它与现代影视在性质、作用上有一致之处,但因为年代久远资料缺失,学生很难直观地去把握古代戏剧的真正面貌。所以在进入这一部分之前,先放映电影《霸王别姬》,里面有许多古代戏剧唱段、扮相等,虽然主要是京剧,但已经足以让学生对古代戏剧有所认识了。看完之后,就结合影片内容讲解古代戏剧的一些常识,并让学生写观后感。   3.综合性实践活动   小说、戏剧部分结束以后,布置学生按照分组,每组同学选取古代小说或戏剧中的某个片段或场景,自编自导自演一个小的舞台剧。给出一定的准备时间,然后在班上表演并上交剧本。学生通过选题、改编、分派角色到具体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乃至心理活动,不止对戏剧和小说的文体性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对古老的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亲近感。   四、小结   总之,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并基本上形成一定的体系。各文体的实践性学习各成体系:既有分散进行、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性学习,又有相对独立、承担多项教学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同时,课堂内的实践教学与职业、专业技能训练中的实践学习双线并行、互相配合。经过这一系列的主动参与和探索,学生不仅在活动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不再像以前一样对古代文学“高山仰止”、望而生畏了,而是从内心里感受到了古代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和活力,甚至喜欢上古代文学。这正是我们古代文学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那就是——发掘古代文学和文化的现代意义,使她进入现代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现代人的精神世界。

古代语文教育范文6

关键词:多媒体;高职院校;古代文学;优势与方法分析

古代文学的内容是非常博大精深的,其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培养高职校学生的爱国精神、集体主义的精神以及高尚的道德,具有其他科目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为了适应新时代高职校人才培育的要求,除了要针对课程体系和教学的内容展开一定的调整和改革之外,在教学方法上也应该有一定的突破,且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多媒体的技术有效融入古代文学的课堂教学中,使古代文学的内容借助多媒体的技术展现,焕发出新的教学生机。所以,多媒体教学是当今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

一、运用多媒体的优势

1.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在高职校的教学中,老师在课堂中要经常引入补充许多的相关材料,古代文学的教学更是如此,尤其是在古代典籍的教育中,老师如若可以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古代文学的原文影像资料,以及重要学者的主要成就,都可以经过多媒体的播放,呈现出比较清晰生动的画面。

2.改善传统课堂教学的氛围

在高职校的古代文学教育中,运用多媒体的技术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且丰富的课堂学习环境,这非常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他们对课堂的参与度。根据相关研究表明,人体获取信息80%是源于我们的视觉,11%是源于我们的听觉。而多媒体技术按照教学内容的需求,所呈现的有关教学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让人们的视觉和听觉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这非常有助于学生记忆有效的信息。在高职校古代文学的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把声、像、图片融为一体,把那些比较枯燥乏味的教学知识内容,变成一种比较生动的字幕或者视频,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兴趣,同时为课堂的教学带来更多新的生机,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拓展了教学课程的资源

从某种程度上说,在高职校古代文学的教育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为课堂带来了一定新型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拓展了教学课程的资源。在以前的传统教学方式中,通常都是由老师安排好学生的基本学习过程,并且与板书相结合,进而逐渐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整个教学过程显得非常静态,也非常单一。多媒体课件的特点是动静相结合且声像并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难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将比较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形象以及生动,同时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趣味性

在高职校古代文学的教育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不但可以丰富老师的教学内容,更是让课堂充满了传统教学模式所不缺乏的趣味性和艺术性。例如,讲解古典诗词的过程中,经过多媒体展示的诗意图以及绘声绘色的配乐朗读,在很大程度上为老师的讲解作品制造了一个比较好的艺术气氛。与此同时,这也非常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品味作品。

二、古代文学教学现状分析

1.束缚了老师和学生思想的碰撞

在高职校古代文学的教育中,许多老师在课前都会备好多媒体的教学课件,然后在课堂中按部就班地进行教授。这种课堂教学方式让老师和学生都会懒得思考,更没有什么思想上的碰撞,也就谈不上对课文有多元化的解读了。许多古代文学的作品都是很难理解的,老师以多媒体为主要的教学形式,这会让学生来不及思考,也就不会明白自己到底有没有听懂和理解,这样就导致课堂的教学效率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2.将板书丢失不利于学生进行记忆

在高职校古代文学的教育中,老师过于依赖多媒体的技术,在课堂中只是一味地播放着备好的课件,在黑板上写字的概率非常小。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努力地抄写课件中的重要知识点,无法进行更深入的拓展和延伸。此现状下,学生很难分清什么是重难点,对于课堂更是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逻辑思维。

3.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

有些高职校古代文学的老师在课堂中,他们过多地依赖课件的教学,极少或者基本不做口头上的讲解。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过于依赖视频和动画以及音频,很少为学生展开口头的讲授;二是将需要讲课的内容原封不动地制作到课件中,然后在课堂中按照先后顺序一字不漏地进行阅读,一直到讲解完课程。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会让学生难以理解,一旦老师掌握不好力度,还会让课堂的信息量过于繁多,突显不出重点。一节课之后,老师虽然倾尽心力地在教学,但学生的收获还是甚少。

三、运用多媒体的方法分析

1.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在高职校古代文学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技术展开教学,在课堂中老师可以配合文字的材料,插入更多的声像内容。以图来说,我国古代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遗迹,如寺庙、绘画、书法、雕刻、佛像,戏曲中的各种戏曲角色的形象、版图、封建王朝的疆域、图表等。以声来说,有古典演奏、诗词朗读、戏曲声腔等。从动画来说,有戏曲中的片段。这些都可以让其得到比较生动直观的呈现,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也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注重多媒体的选用,引导学生不受多媒体呈现画面的限制

老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古代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于多媒体的选用过程,一些比较固定的知识内容,可以运用多媒体的技术来呈现给学生观看,而对于那些没有固定答案的一些问题,老师应该要多加引导学生,精心设计问题,以此来引导学生逐渐地融入进课堂教学中。同时,还可以激励学生对课文进行多元化的解读,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使用影视方面的资料辅助教学时,教师应该注意提醒学生,不要只局限于影视作品所展现出来的有关人物形象,而应该贴近课本展开自我创造的想象。例如,“红楼梦”中的某一个片段,老师可以选择相关的影视作品给学生进行观赏,学生在观看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中某个人物的形象和自己想象和构思的都不太一样。此时,老师可以适当激励学生根据自身对作品的理解,在脑海中创造其人物的主要形象,不要受到播放视频的影响而否定自己的构思。

3.利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便于学生更好的记忆

在运用多媒体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理清自身的授课思路以及框架,还要在黑板上进行直观的板书。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黑板上的知识点展开相对长时间的思考,反复地进行记忆。除此之外,老师针对所教学内容不论是新的知识内容,还是教学重难点都应该进行板书。例如,“静女”是一首关于民间青年男女恋爱的情歌,主要的教学内容是讲解一对青年恋人约会的有趣情景,里面富含许多诗画场景。老师在讲解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如果只是单纯地使用板书,那么就会显得非常苍白,但若全部使用多媒体的技术进行教学,也会使其内容非常的杂而乱。此时,老师应该将其主要的知识点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再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具体的操作呈现出来。将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但可以让课堂的教学变得张弛有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讨论和积极思考,同时更是收获到积极的教学效果。

4.利用多媒体与口头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融入课堂

在高职校古代文学的教育中,主要的教学内容是我国古代作家的作品、文学的发展过程、基础文学理论的问题等,文字和词汇以及语法系统都属于古代的文字,与我们当今的语言有非常大的区别。越是悠久、经典的文学作品,如《论语》《楚辞》《左传》《诗经》等,里面运用的语言都和当今使用的语言相差非常大,再加上里面晦涩难懂的内容,老师如若不能进行比较详细的口头讲解,只是单纯地凭借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如PPT、视频、音频等,是无法让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的,那么教学质量和效果也就不会得到明显的提升。因此,老师可以将多媒体和充满文采的口头讲解进行结合,这样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古代语言的课堂环境,在无形之中拉近了学生和古代文学之间的距离,也淡化了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这比单纯播放程式化的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效果更好。与此同时,老师在利用多媒体与口头讲解相结合的过程中,一般也会运用比较形象的肢体动作,以此为学生带来更多感官上的刺激。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快速地吸引到课堂中,得到更加深刻的记忆,更是在无形中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高职校古代文学老师深深地尝到了多媒体技术教学所带来的甜头,这也是广大古代文学老师一直坚持创新教学模式的一种动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不但要总结教学经验,取长补短,进而发挥多媒体技术教学的重要优势,还要在推广教学模式的现代化教学中,做出一定贡献,让多媒体的教学效果在高职校古代文学的专业中发挥出其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加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杨城,李伟.情境教学在高职院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

[2]黄春梅,李素平.新媒体技术环境下高职院校文科课堂的教学策略——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为例[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

[3]杨城.高职院校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研究[J].职业,2018

[4]杨城.如何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提高高职生的人文素质[J].西部素质教育,2018

[5]宋兴甫.高职语文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的“实然”与“应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

古代语文教育范文7

大多数的情况下,教师们在运用比较方法进行教学的时候,更注重通过比较来获得或者印证某种知识性的结论,强化或加深学生的认知,其目的在于“结果”,而比较的过程本身则是作为手段存在的。这种教学方式,是和以知识体系的构建为主要目的的教学目标相配合的。近年来,随着一些高校中文系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化,特别是应用型办学方针的确立,使得学生的能力养成成为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这就要求在课程教学中将能力养成放在核心位置,相对知识体系的系统传授,它更关注知识的运用。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比较的方法,重心就相应的要从知识的获取转移到过程本身,切实的显示出比较方法的效力,指示出比较方法的运用过程,使学生认识并掌握比较方法本身,而不仅仅是一个结果。要达成这个目的,首先要求我们进行“过程”的比较,而不仅仅是论点的比较。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分析介绍作品的艺术特点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一般来讲,对于这些经典作品的艺术特点,各种材料上的不同专家的观点大同小异。简单的介绍这些观点,对于学生来说仅仅是拓展了知识的广度。但是不同的专家在解读这些作品的时候,其选择的角度和阐释方式是不同的,所谓过程的比较,就是要把这些角度和阐释方式,也就是解读的过程,进行比较。在比较中,突出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给学生以方法上的启发。

例如在讲解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的时候,就可以突出过程的比较。先把词引在下面: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5]52这首词最为有名的是“人比黄花瘦”一句。《苕溪渔隐丛话》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语亦妇人难道”[6]58,可见在当时此词就已经为人所称道。但是,如果仅仅介绍这首词在词史上的地位、其艺术上的成就等等,只是知识的简单积累。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要注意进入过程,而不仅仅是介绍结果。可以首先向学生展示历代有关此词的一些具体的分析和评价:杨慎批点本《草堂诗馀》卷一:(批点末两句)凄语,怨而不怒。[6]58许昂霄《词综偶评》:结句亦从“人与绿杨俱瘦”脱出,但语意较工妙耳。[6]58王闿运《湘绮楼词选》前编:此语(人比黄花廋)若非出女子自写照,则无意致。[6]59结合这些评价,提示学生注意比较其立场的不同:杨慎以风格论,又有着强烈的诗教背景;许昂霄以出处论,点明此句的来源;王闿运则以身份论,点出女性作者在词的创作中的优势。通过这样的提示和比较,同学不但获得了对这句词更为深入的认识,同时也获得方法上的启示,了解了从那些角度来分析这些名篇名句。上引的这些评价,虽然角度不同,但鹄的所在,都是解释最后一句的好处,它们之间的比较,是正比较。为了加深同学们的理解,拓展他们的视野,在讲解此词的时候还可以进行反比较,有意识的选择一些不同的观点,请同学们进行比较分析:茅映《词的》卷二:但知传诵结语,不知妙处全在“莫道不销魂”。[6]58

夏承焘:这句“人比黄花瘦”之所以能给人深刻的印象,除了它本身运用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之外,句子安排得妥当,也是其原因之一。她在这个结句的前面,先用一句“莫道不消魂”带动宕语气的句子作引,再加一句写动态的“帘卷西风”,这以后,才拿出“人比黄花瘦”警句来。人物到最后才出现。这警句不是孤立的,三句联成一气,前面两句环绕后面一句,起到绿叶红花的作用。经过作者的精心安排,好像电影中的一个特写镜头,形象性很强。[6]59余恕诚:结尾“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帘卷西风”,乍看可有可无,少此一笔似亦无损于诗意。实则不然。四字有“帘卷”、“西风”两个意象。“西风”以凄冷、萧瑟的一面加强了词的情调气氛,“帘卷”构成室内和室外的联系。没有“帘卷”,“人比黄花瘦”就变成单纯比喻。……词中前后两句写人,中间插以“帘卷西风”一句写景物,亦显得跌宕回肠,符合词人千回百转的感情节奏。[6]61这几则评价和前引评价不同,并不仅仅关注最后一句的妙处,更是从整个词的结构上、内容上来分析。特别是它们都强调前后句之间内容上的呼应,节奏语气上的配合,揭示出词独有的声情之美。把它们和前面的评价放在一起比较,可以让同学们认识到读词,不仅要会欣赏名句,更要从全篇着眼,除了内容的领会外,更有声情节奏的体味。

古代语文教育范文8

如何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正确的解读?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提出了“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1]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孟子的这一原则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历代文学批评家所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今天,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情况跨越了两千多年的沧海桑田以后,要向学生介绍当年的文学,单纯分析文本更是行不通的,学生会产生诸多的疑问。例如,魏晋隐逸山林的诗人们为什么要去谈“玄而又玄”[2]的玄言诗?词为什么鼎盛于宋而非唐?宋代士人为什么有那么多牢骚,使得一代诗风出现“以议论为诗”的鲜明特色?这些问题,如果只是就文学论文学,很难解释得清楚,必须把文学作品还原到其产生的历史年代当中,引领学生把思维回退到当时的情境之中,去体会作家在独特的政治背景、风俗习惯、社会准则、人生经历之下,创作出独特文学作品的必然性,以及作品因此在当时具有的难能可贵的开创性或代表性的文学价值,即其文学史价值。这样文史结合的古代文学教学,能够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文学现象、作家作品,并在头脑中真正形成文学“史”的脉络,这才是我们所期待的理想的古代文学史教学效果。而这一效果的实现,仅仅依靠教师口述或文字课件来评说,效果往往不佳,制作精良、融汇心血的多媒体课件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画家范曾的《竹林七贤》图,让学生直观感受魏晋隐逸山林的诗人们的放荡不羁,在学生惊讶于诗人们的衣冠如此不整时,解释其原因在于他们服用了很多的“五石散”,需要解衣“发散”[3],而这种类似吸毒的行为背后,是他们对黑暗政治的惧怕与失望。那么,同样由于对黑暗政治的惧怕,本来用于“言志”的诗到此时便不敢再做,于是,只能做“玄而又玄”的玄言诗聊以排遣。这是玄言诗产生的根源。一幅《竹林七贤》仿佛带学生回到了那个貌似纵情洒脱实则苦闷难言的时代,使学生从根本上理解和接受了即使在当时也是晦涩难懂的玄言诗[4]。讲到宋代词体的兴盛原因,我们必然会提及宋代城市经济的大繁荣,酒楼妓馆的遍布使得当时用来佐酒的宋词吟唱这样一种表演形式兴盛起来,因而使得“词”这一文学样式随之兴盛了。此时学生的疑问是,我们历来所熟知的大唐盛世,经济空前繁荣,为什么唐人就不需要在工作之余的午夜聚会中唱“词”助兴呢?我们可以在课件中用《唐代都市城坊图》与《清明上河图》两幅图的对比来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明白这一点。唐朝的城市“坊市封闭”,即居民区与商业区都是封闭式的,不准沿街设立商铺,首都长安、洛阳商业活动只限于东市和西市两个规模不大的市场里,且商业活动的时间、地点都受到限制,夜色中的长安城坊市关门,人声绝迹。宋朝的城市“坊市合一”,宋朝的居民区与商业区都是开放式的,商业活动的时间、地点都不受限制,酒楼妓馆通宵达旦。唐朝最盛之时人口超过10万以上的城市也只有17座,而北宋末年超过10万人以上的城市竟发展到52座。这样的清晰对比之下,差别立见,而“词”这种文学样式,依靠着城市繁荣的需要在宋代应运而兴,并因此具有诸多区别于传统诗歌的当行本色。文史结合的讲解,容易为学生所理解,这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带给学生的学术享受。再如宋人的牢骚议论,固然因为宋代的宽待文人,允许其发言,也更因为宋代政治的积弱,使得宋文人多愿深思,故其诗多议论。到底大宋朝羸弱的程度如何,口说无凭,北宋版图回缩与南宋偏安一隅的地图可以带给学生震撼的感受。学生在课件中观看这两幅地图后,往往恍然大悟,进而表示,若是自己生而为当时文人,版图零落,朝廷退让,自己唯一能做的也只能是向内自省,故发而为诗者,多为议论,表现出与唐诗截然不同的艺术特色。这样直观地感受历史,品味文学,进而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也是精致的多媒体课件带来的优质教学效果。

二、添加有效音视频,为古代文学融入审美体验

文学与艺术的关系密不可分,很多古代文学作品在当时的年代就是艺术表演的底本,如上文所述的宋词,如消失得只剩文本的元杂剧。音视频欣赏的有效加入,图、文、音、像四位一体的古代文学课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全貌,并以其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带给学生美的熏陶与享受。这里强调音视频添加的“有效性”,绝不单单为了使课堂有趣起来,而是要精选音视频材料,使每一分钟的播出都对学生理解作家作品具有切实的效果。讲到《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时候,为学生播放古筝配乐朗诵,以古筝悲凉凄楚的音色衬托李煜的故国之思与亡国之痛。讲到岳飞《满江红》的时候,为学生播放1983年港版《射雕英雄传》中罗文的歌唱演绎。学生每每联想剧情,心潮澎湃,与文学作品深度共鸣,久久不忘。讲到元代杂剧的时候,由于年代久远,学生总会觉得对这种文学样式雾里看花,不甚了了。在课堂上引入京剧《窦娥冤》《西厢记》选段播放欣赏,配合杂剧内容行当特点进行讲解,告诉学生不同剧种之间的差异更多在于唱腔,著名剧目的故事情节和戏剧冲突多数已经较完整地传承下来,因此,虽然元杂剧的唱腔已经失传了,如果仅从文学的角度考量戏剧底本的人物塑造与情节冲突,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欣赏当代其他剧种的同题故事来增进对元杂剧的理解。同时,这种剧种间的文学传承关系反而带给学生更多的启示,也让我们的青年学生直观地走近传统文化,接受一次心灵的震撼和洗礼。这些良好的教学效果,都是简单的文字课件所无法比拟的。

三、绘制结构性图表,使古代文学呈现发展轨迹

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会带给学生文学艺术美的体验,但作为中文系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课堂教学的意义绝不仅止于此,同样重要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很好地了解文学历史的传承和发展的轨迹,把握其演变的脉络和规律,进而清晰地认识文学的发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密切关系与相互作用。在这方面,有很多细节的东西往往不是见诸教材,而是来源于教师自身教学及科研经验的积累,清晰地显现于教师自己的头脑之中,文字和语言难以诉清,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绘制结构性图表,清晰直观地将其展示给学生。讲到谢灵运与谢朓,其重要的氏族背景极具时代特色,对其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影响深远[5]。在讲授中,可以为学生绘制谢氏宗亲文学图谱(如图1所示),帮助学生理解那个独特的时代背景对作家及作品风格产生的影响。讲到元杂剧的时候,为了突出其作为中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的重要地位,以线路图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原始歌舞→春秋战国的俳优→汉代百戏→唐代参军戏→宋代杂剧、金代诸宫调→元杂剧、南戏→明清传奇(昆曲)→京剧这些结构性图表,展示直观,清晰易懂,课上效果明显,其优势为简单的文字课件所无法企及,而课前资料积累分析和绘制准备工作也相当繁重,往往耗时甚多,需要教师精心准备。#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