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学技术范例

古代科学技术

古代科学技术范文1

 

一、何谓“李约瑟难题Ⅱ”   李约瑟在多种场合多种论著中以多种形式提出“李约瑟难题”,其核心内容是,“为什么现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成长……为什么在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5世纪期间,中国文明在获取自然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要比西方文明有成效得多”[1]。不难看出,此难题可重新整合成下述两个问题:(1)为什么在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5世纪期间,西方文明在获取自然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成效较低而现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2)为什么在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5世纪期间,中国文明在获取自然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成效较高而现代科学未在中国文明中成长。我们把前者称为“李约瑟难题Ⅰ”,后者称为“李约瑟难题Ⅱ”。本文主要探讨“李约瑟难题Ⅱ”,另文探讨“李约瑟难题Ⅰ”。李约瑟难题最具体、最全面的论述在李约瑟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中,与“李约瑟难题Ⅱ”相关的内容如下[2]:   1.中国的科学为什么持续停留在经验阶段,并且只有原始型的或中古型的理论?   2.如果事情确实是这样,那么,在科学技术发明的许多重要方面,中国人又怎样成功地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3.中国在理论和几何学方法体系方面所存在的弱点,为什么并没有妨碍各种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涌现?   4.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关于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了近代科学,这种科学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文明却未能在亚洲产生与此相似的近代科学,其阻碍因素是什么;另一方面,又是什么因素使得科学在中国早期社会中比在希腊或欧洲中古社会中更容易得到应用。   5.为什么中国在科学理论方面虽然比较落后,但却能产生有机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虽然在不同学派那里有不同形式的解释,但它和近代科学经过机械唯物论统治三个世纪之后被迫采纳的自然观非常相似。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李约瑟的核心观点:在15世纪以前,虽然中国科学包括几何学方法体系持续停留在经验阶段并且只有原始型或中古型的理论形态,但是中国在获取自然知识与应用自然知识方面长期优越于欧洲,而最终并没有产生近现代科学技术。   对于“李约瑟难题”,海内外众多人士从多种角度、多种层次或借助于多种理论进行过深入解读与深刻反思,但是从“元气说”角度进行思考的内容较少。我国20世纪著名哲学家张东荪认为,中西所以不同之故,其种子就在于古代,并不是由近代而突然变成的。西方有科学不是偶然的,科学之成立虽只在近代,但其精神却在近世以前。科学未发生以前,科学的种子却早已存在了。杨振宁在谈公元1400年至1600年间欧洲文艺复兴的成就时指出:“但是如果就影响来看,‘自然哲学’的进展恐怕是最重要的,因为它为近代科学的萌芽准备了肥沃的土壤。”[3]本文由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典型代表“元气说”切入,解读“李约瑟难题Ⅱ”。   二、“元气说”与“李约瑟难题Ⅱ”   气属于中国古代自然观的本体论范畴。作为一种物质形态,气的原型是可感知的大气、水汽、云气和它们的冷暖、晦明的变化,以及生命体内的气息。最早论及“元气”概念的是成书于战国末年的道家著作《鹖冠子》。“精微者,天地之始也……故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4]此处的“精微者”即为“元气”。“元气说”在先秦时期萌芽,到了汉代形成体系,主要经董仲舒、王充、柳宗元、刘禹锡、张载与王夫之等人的阐发而形成。“道始于虚,虚生宇宙,宇宙生气。”(《淮南子•天文训》)“是故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庄子•则阳》)“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左传•昭公元年》)这反映出古人独特的思维方式,他们把一切无定形而可感知的物质形态,如气味、颜色、声音等等,都看做是气的变态,这里面包含着把气作为物质本原的思想萌芽。《内经》明确提出气是世界的本原,是构成万物的始基。王充提出元气自然论,在《论衡》中指出:“元气,天地之精微者也。”“元气未分,混沌为一。”“万物之生,皆禀元气。”这些内容肯定了天地万物都是元气自然生成。“元气说”认为混沌、无形的“元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形变之始,清轻者上为天,重浊者下为地。”“万物之生,皆禀元气。”可见,“元气说”主要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在本原方面,气既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又是人类精神的本原。以物质及其变化为解释万物的基质与原则,不仅舍弃了图腾、神话与宗教等超自然的或精神式的解释,而且对世间万物作了统一的解释,这是人类认识的进步。从命题形式上讲,它属于全称命题,这和近现代科学规律的形式是一致的。从命题内容上讲,它是用物质气来解释万物,即用一来解释多。自然现象是复杂多变的,是“多”;而自然科学规律是简单恒定的,是“一”。寻求和探索自然规律,就是透过现象来寻求本质,就是透过“多”来寻找“一”,换言之,就是力求用“一”来解释、说明与预言“多”。   第二,在解释特点方面,作为一种本原性的物质,首先,气具有多元性。它既可形之于物,又可寄之于心;既可为蕴之于物质,又可为藏之于生命。其次,气具有连续性。它连绵不绝且充塞整个宇宙。再次,气具有应变性。气可分为两种主要的属性即阴和阳,它们之间可以相互作用与相互转化。“乃知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而生养百骸。”(《类经附翼》)最后,气具有感应性。宇宙间的气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不因空间、时间的间隔与形态的不同而相互绝缘。“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而天地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春秋繁露•同类相动》)总起来讲,它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并依此认识、理解与研究事物,而忽视或漠视了事物本身的属性和特点。由此,宇宙万物自身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不是机械性的、还原性的,而是突现性的、非线性的。#p#分页标题#e#   “元气说”直接制约着古代中国自然科学的形成与特点,显著体现了中国传统科学的思维范型。元气说及其思维使中国科学长期停留在观察实践与直观顿悟的层面,追求“言尽而意无穷”的境界,依靠经验积累与主体悟性而缓慢向前发展。比如:中国四大传统科学之一中医学与其技术体现之一气功。中医经典著作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生理、病因与病理,从人与自然相合相应的角度进行诊疗,并发展成相当完善的医疗与保健体系。而气功则几乎是“元气说”技术化所形成。虽然近代以前,中国的农业、医学与技术等方面的成就长期领先于世界;但是近代以来,逐渐落后于西方。究其原因,从本原上讲,元气是处于变化之网中的物质,而难以研究其内在结构和性质,致使其思维范型迥然不同于西方。海森堡认为:“在早期的希腊哲学思想中,主要有两种思想今天还在决定着严密自然科学的道路,因而首先引起我们对它们的兴趣。这两种思想是,确信物质由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单位,即原子所构成并相信数学结构的指导力量。”[5]“元气说”的思维范型更多关注事物定性的思辨和探讨,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化,这使其同化能力、适应能力与扩展应用能力较强,进而使其在古代世界应用的速度和效 率较高。另一方面,它较少关注事物本身的属性和规律,更少从定量的层面去探讨和研究自然,这使其深度开发和利用自然的潜能与水平降低。李约瑟先生曾经指出:“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6]   值得一提的是,元气说及其思维范型对现代科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曾获诺贝尔奖的耗散结构理论创立者普里高津认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是着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发性,研究协调与协和。”[7]并预言:“中国的思想对于那些想扩大西方科学范围和意义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来说,始终是个启迪的源泉。”[8]曾获诺贝尔奖的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指出:“人们常说,希腊思想,从广义上说提供了一切科学赖以发展的基础……但是,当我们考虑到将来时,肯定没有任何理由认为希腊思想应该仍然是科学思想发展的惟一源泉。”[9]   三、总结与启示   面对近现代科学技术在西方的出现与崛起,以西方已有的科学技术成果及其产生的前提条件为参照系来分析中国为何没有产生近现代科学,显然是一种负向思维,甚至有人把此类比为“今天报纸的第三版为何没有张三的名字”这样的问题。由于一种事物的出现往往涉及文化的多种因素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所以这种分析视角显然具有“还原论”和“辉格史”的印迹。但是,完全舍弃还原论思维,我们就无从真正清晰和完全地认识事物;完全摒弃“辉格史”式的历史解读,我们就无从认识历史,最多只能复述历史的断片或者残片。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哲学学说来分析中国没有出现近现代科学的基本因素,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传统文化是科学文化建设的土壤和根基   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并不直接呈现给我们,我们必须通过传统这个中介来理解世界。”[10]“地方的文化是地方的整体历史积淀的产物,和任何历史一样,它有着持久性并无法轻易地被消融,同时还体现在这一地方的自然地貌和当下的社会生活中。”[11]科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是亚文化的集合,这些亚文化对属于它们的个人的认识和判断起着调节作用。”[12]科学实践既体现了本土传统文化特征,也体现了西方科学文化特征。“实践不仅仅是行动者的活动,而且是世界的重组,其中这些活动有其意义。知识的归因因此更像是对认识者发现自己置身其中的情境的描述,而不是对他们获得的、拥有的、执行的或交换的某种东西的描述。”[13]所以,传统文化是科学文化建设的土壤,科学文化建设既是现代文化建设,也是传统文化的再次解读与再次建设。“新近的现象学和解释学的讨论指出,在最基本的方面,文化是一种重建,是在深层的理解上的本源的重生。”[14]没有科学的民族,一打就垮;没有文化认同的民族,不打自垮。   2.科学文化建设应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   以西方科学精神为指导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困境重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可以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因提出介子理论而获诺贝尔奖的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与美国粒子物理学家卡普拉等充分肯定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或哲学对现代科学已有的与潜在的贡献。“科学史之父”萨顿提出:“不要忘记东西方之间曾经有过协调,不要忘记我们的灵感多次来自东方,为什么这不会再次发生伟大的思想可能有机会悄悄地从东方来到我们这里,我们必须伸开双臂欢迎它。”[15]   3.科学技术文化的培育与发展是科学技术与综合国力发展的重要前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及其产业化是彰显和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文化的土壤。按照马克斯•韦伯的观点来看,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过程都可理解为一个价值理性和传统文化祛魅的过程和社会工具理性化的过程。科学技术文化的培育和发展才能为发展科学技术与综合国力提供所需要的知识、思想、方法与价值观,才能为先进文化建设提供强大推动力。

古代科学技术范文2

1、科学术语的研究与规范具有积极的意义

科学术语就是指某一门学科中的各种专门语言,用来表示某一特有的概念与状态。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专门的科学术语,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术语也在日益丰富与发展、规范。但存在着新术语层出不穷,术语混乱现象又很严重的情况,很多旧的术语存在着口语化、含糊话、解释意义不同等很多缺陷,随着科学的日益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术语表达的含义的单一化、专业化、体系化与准确化。因此,在现代汉语中研究科学术语问题具有重要的语言学意义与科学意义。首先,知识的规范需要科学术语的规范。随着知识的高度发展,知识信息已经成为大海,其中涉及到的各种概念、物品、状态难以数计,知识之间交叉重扎,科学术语之间极其容易混淆。这就对术语的规范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每一个术语的含义必须是单一含义、特指某一事物的,术语的内涵与外延界定必须是严格的,命名必须遵循一定的系统性与原则性。随着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于科学术语的规范性要求会越来越高。其次,科技文化的传承需要科学术语作为载体。科技术语是科学研究与科学技术文化传承的桥梁和纽带,没有科技术语就没有科技知识,这与“没有术语就没有知识”是同样的道理。在科学知识教育中,科学术语承载着历史上科学家们对于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并且一代一代传递下去,逐步丰富发展着学科的体系,我国古代科学发展成果丰硕,要理解古代科学技术精华,必须研究古代典籍中的科学术语。术语构成了知识体系最基本的单元,知识就是这些单元构成的结构体系。再次,是信息社会信息管理的需要。当前世界范围内的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工程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已经波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更对人类社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要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首先就要求术语规范化。很显然,如果术语混乱,计算机将无法进行工作。随着学科知识体系与信息技术的日益结合,科学知识需要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规范表达,这需要建立以计算机为载体的属于数据库,这就对术语的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适应知识国际化发展的需要。知识的国家化已经迎来了科学知识表达的国际化,世界需要接轨,科学术语必须在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上进行国际统一。当前以英语为标准的科学术语体系已经汇集了世界科学知识研究的精华,而我们的汉语言发展需要建立自己的科学术语体系,这不仅有利于汉语言发展适应科学的需要,也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的科学术语表达非常缺乏科学规范化。古代的科学典籍中的科学术语在现代科学中存在着理解的误区,很多科学研究着缺乏古汉语基础,对史书典籍中的属于做出了非本意的解释;我国方言复杂,民族众多,不同地方的语言对古代与现代科学术语的理解都存在着差别。可见,科学术语的混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科学研究与科技的推广学习。

2、“耕作制度”是农业科学中重要的术语

耕作制度是农业科学中最重要最基础的术语,耕作制度简称耕作制,也可以叫做种植制度,或者栽培制度,是刊用耕地组织作物生产的一项农业技术措施制度。一种耕作制度,综合反映了作物生产中用地的程度、内容和方式。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包括确定种什么作物,各种多少,种在哪里,即作物布局问题;作物在耕地上一年种一茬还是种几茬?还是哪一个生长季节或那一年不种?即复种或休闲问题;种植作物时,采用什么样的种植方式,即单作、间作、混作、套作或移栽;不同生长季节或不同年份作物的种制顺序如何安排即轮作或连作问题。还包括对土地的使用情况,包括农田基本建设,土壤培肥与施肥,水分供求平衡,土壤耕作以及农田保护等。耕作制度对于农业发展的意义是极其重要的。科学合理的耕作制度即对种植作物种类与结构,土地使用的效率,种植时间的安排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今天我们很多农民还是依靠传统的耕作制度进行农业生产的。不同地区的耕作制度是不同的,优化耕作制度对于提高农业效益,增加收入与产出非常重要。一个合理科学的耕作制度需要结合地区生态、地理、等各种条件进行合理安排,按照古代与今天的科学发展思想,耕作制度还需要考虑到耕地的可持续开发,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农业技术的进步等因素。随着市场的变化、科技的变化,传统的耕作制度必须进行调整与改变,以适应经济效益的需要。所以,耕作制度反映农作物生产的结构和水平,是一项较为系统综合的技术一经济措施,所涉及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极为广泛复杂。深入研究耕作制度,将充实丰富许多学科,对提高和发展农业科学有重要意意。耕作制度是现代科学制定的科学术语,在我国古代的农书典籍中没有出现“耕作制度”这四个字,但是其中对于农作物生产时间、操作步骤的安排以及要求等当中,早已对耕作制度这样的重要术语有着自己的表达,但是由于我国的农书典籍存世较少,章目不全,表述差错、解释不同等问题,其中部分耕作适度也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为了深入理解我国古代农书中对耕作制度的研究,有必要厘清古代农书中具体的词语表达方式,对于我们研究古代农业技术,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有关农业术语“耕作制度”的文章

经过资料的详细检索,在目前的我国古代农书及典籍中虽然对耕作制度有较为详细的分析,但是没有出现术语“耕作制度”一词。在现代书籍与各种有关论文中,有很多对耕作制度进行研究的文章,其中都对耕作制度的含义作用进行了科学规范的分析,但是并不是从语言文字角度进行直接分析的。有一部分文章对我国的科学术语规范进行研究的文章,但是没有对耕作制度一词进行专门的分析。所以,可以说针对“耕作制度”一词进行单独分析研究的文章没有查阅到。下面从几个方面对查阅的文章进行简单综述。首先,对于术语的研究文章很多。我国很早就重视术语的规范化,早在战国时期,荀子的《正名篇》中,就有六分之五的内容谈到有关术语的间题。到了本世纪初,术语工作更向前发展,1932年,成立了南京国立编译馆,制定了严格的术语审订程序,出版了《化学命名原则》一书。解放后,我国的术语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50年,“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成立,制定了“统一学术名词工作的初步方案。”1984年,成立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订委员会”,1985年,又成立了“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这些组织在术语的拟制和规范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其次,对于耕作制度概念的研究分析。在很多的教材与文章中,很多人提到了“耕作制度”的含义。词典中给它下的定义是:农作物栽培的方式及用地、养地农业技术体系的总称,又称农作制度。它以种植制度和作物布局为中心,包括土壤耕作、栽培、施肥、灌溉、水土保持、植保等农业技术措施的综合运用。陈启锋在《论中国耕作制度》(1983年福建农学院学报)中,认为耕作制度是刊用耕地(及其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组织作物生产的一项农业技术措施制度。孙声如在《试论我国古代耕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中把我国古代的耕作制度分为抛荒制(公元前6000年以前)、轮荒制(公元前6000年一一西周)、连作制(东周一一秦)、轮作制(西汉一一南北朝)、二熟制和多熟制(隋唐一一清)。《齐民要术•种谷》:“凡谷田,绿豆、小豆底为上,麻、黍、胡麻次之,芜著、大豆为下,谷田必须岁易。”所谓“岁易”,就是轮作换茬的总结。另外,我国古代《汉书•食货志》引李悝的“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不勤,损亦如之。”《荀子•富国》中的“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晋书•傅玄列传》中的“耕夫务多种,而耕?不熟,徒丧功力而无收……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齐民要术•种谷第三》中的“顷不比亩善。谓多恶不如少善也。”等等,都是对耕作制度的阐释。对于《齐民要术》进行研究的文章很多,其中大部分是针对耕作制度的。如:游修龄《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古代的作物栽培》(《农业学报》1957年第7期);古世禄《“齐民要术”中记载的谷子品种不是86个》(《山西农业科学》1981年第10期);李家文《从“齐民要术”看古代蔬菜生产》(《大众日报》1961年12月9日);匡明纲《“齐民要术”中的果树遗传育种》(《中国农史》1985年第1期);游修龄《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古代的肥料科学》(游修龄编著《农史研究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7月);万国鼎:《“齐民要术”所记农业技术及其在中国农业技术史上的地位》(《南京农学院学报》1956年第1期)。等等。

三、《齐民要术》关于农业术语“耕作制度”的确切表述

《齐民要术》的语言具有专业性、口语性和地域性的特点。书中蕴含着众多的农业专门术语,贾思勰在自序中说:“鄙意晓示家童,未敢闻之有识,故丁宁周至,言提其耳,每事指斥,不尚浮辞。览者无或嗤焉。”经过分析,在《齐民要术》中没有直接出现耕作制度一词语,但是整个一本书都是围绕着耕作制度的介绍来展开的。其中重点介绍了“畎亩法”、“区田法”、“代田法”、“轮作法”,这些耕作方法本身就是对耕作制度的描述,贯串着中国古代农耕制度中“精耕细作”精神。我们可以从《齐民要术》中看到很多对耕作制度的描述性语言。如:“(苗)其弱也欲孤,其长也欲相与俱,其熟也欲相与扶。”(《齐民要术•杂说》引自《吕氏春秋》)。反映了早在先秦时代,人们已经认识到分行栽培有利于作物的快速生长,因此有了横成行、纵成列的分行种植技术。对于南方水田耕作技术,主要指耕、耙为主的整地技术,和以耘田为主的水田管理技术,在《齐民要术•卷二》中也有简要的介绍,交待了耕播锄?的要领(当时尚无“插秧”技术)。这是对我国古代旱地作业技术的描述,中国历史上虽然有较为发达的水利事业,但却长期滞后于农业的发展,加上自然方面的原因,使得干旱成为农业发展的最大不利因素。抗旱耕作技术是中国农业在数千年时间里得以持续发展的原因之一。《齐民要术》一书在谈到耕作技术的时候,没有开篇就直接介绍耕作技术,而是首先提到了耕、耙、耱等重要的农具,可见工具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齐民要术》归纳概括了我国黄河中下游的地理特点及气候特征:处于内陆地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春季或夏季降雨量稀少,降雨时多为暴雨。鉴于这种独特的气候状况,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对抗旱保墒(保墒即保持田地里的湿度)方面的问题做了详尽的探讨。从汉代开始,连年种植在华北的许多地区已是司空见惯,到了贾思勰生活的北魏时期,民间开始推广实施轮作制,并且出现了多种形式的间作套种方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给我们提出了一套完整而又复杂的大田作物的轮作,即“作物轮栽”法。针对北方干旱少雨的情况,《齐民要术》中对怎样打井浇地、积雪、冬灌等等问题,都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创见。特别是总结了耕、耙、耱、锄、压等一整套保墒防旱的技术。对于这些环节之间的巧妙配合及灵活操作、运用都做了系统的归纳。《齐民要术》中列举了形式多样的耕作方式,有深耕、浅耕、初耕、转耕、纵耕、横耕、顺耕、逆耕、春耕、夏耕、秋耕、冬耕等。并详细说明了每一种耕作方式适用于哪些情况,如何具体操作等。在农作物的田间管理过程中,他强调农作物要多锄深锄,锄小,锄早,逐次调整中耕深度。此外,对于已经耕坏了的土地,作者也记述了补救和改良的措施。《齐民要术》在耕作技术上注重培养地力,提倡多粪肥田、绿肥轮作。它提倡“粪种”,施用有机农肥,直接为作物提供养分。为此还总结出施肥“三宜”经验:时宜、土宜和物宜。《齐民要术》提及的有机肥料有苗粪、草粪、泥粪、人粪、畜粪、骨蛤灰粪、渣粪、黑豆粪、皮毛粪等,都是农民辛苦制作的有机农肥。书中认为,粪有生熟之分,有些肥料在未经发酵腐熟之前使用,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施用有机肥,确保地力不衰减,是中国生态农业的关键性措施。书中还记叙了种子单选、单收、单藏、单种种子田、单独加以管理的方法。为了保证种子入土后能够保持完好,并顺利的发育成熟,长出健康的嫩芽,《齐民要术》中特意交待了播种前要做的准备工作。书中还介绍了水选、溲种、晒种等多种处理种子的方法,在育苗的步骤中提到了水稻的催芽技术。《齐民要术》中介绍了主要粮食及经济作物在具体情况下的播种比例。如讲到种小豆时,书中记载到:夏至后十天种小豆是最佳的时节,一亩用豆种八升。初伏终了下种稍差,一亩用一斗豆种。

古代科学技术范文3

关键词:经济周期;经济增长;原因 ;

    一、引言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好像周期性发生一样,故称之为经济周期。古代经济几乎在一个水平上交替运动,比如Maddison估计1500—1820年间,西欧人均GDP增长率是0.15%,亚洲的人均GDP处于停滞,所以古典经济周期主要强调经济总量的扩张和收缩。而现代经济高速发展,远远超过古代经济增长速度,比如美国从1960年至20世纪初实际GDP平均每年约3.5%,而东亚“四小虎”每一个从1966—1990年的实际人均收入每年都增长7%以上,而中国近三十年的经济增长更是平均超过9%,所以现代经济周期主要强调经济增长率上升与下降的交替变动。正如1977 年卢卡斯在《对经济周期的理解》中对经济周期描述为“经济周期是经济变量对长期平稳增长趋势的偏离”。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关系之密切,下面就经济周期的原因进行探讨,其中不少也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可以一起分析以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并探讨未来中国可能需要关注的一些因素。

    二、原因

    1.科学技术冲击,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才是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缓慢,由此导致了经济增长的缓慢。随着第一次和第二次科技革命,世界经济得到极大发展。一战二战的爆发积累了大量的科学技术,特别是战后科技革命,大大刺激了世界经济的增长。战后美国利用二战所积累和德国获得的科学技术,长期增长了一段时间,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时候放缓。中国建国后同苏联密切合作,大大提升了科学技术,后来趋于平缓。改革开放后利用全世界科学技术,经济高速发展,但随着与世界科学技术的接近,经济也渐渐的开始进入平稳增长。可见科技周期对长期和超长期经济的巨大影响,往往是长期和超长期经济周期的主因。著名经济学家F.E.Kydland、C.I.Plosser 提出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Real Business Cycle Theory),认为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是实际因素(如技术、政策、自然灾害、战争等) ,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技术冲击,而不是名义因素(如货币量等),使一般均衡分析、实际因素和微观基础在经济周期的分析中得以复兴,并以此获得了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2.供给冲击,古典经济学认为,供给冲击才影响产出,导致经济的波动。实际上古代产出往往不能满足需求,总供给往往占主导。现代经济周期理论以之为基础,继承了供给冲击巨大作用的观点,认为导致经济波动的实际因素,包括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率变动、生产要素供给变动等供给方面的冲击。1973年、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重创了以石油为工业基础的西方国家,引发了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衰退与滞胀。中国改革开放错过了这两次石油危机,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比如石油和铁矿石等价格的剧烈波动必然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影响。供给不但包括原材料供给,还包括劳动力供给。20世纪最后二十年,中国印度等国家打开国门,据哈佛大学一位教授计算,全世界突然多出了5 亿多个便宜劳动力,巨大的劳动力供给冲击降低了成本,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陈昆亭、龚六堂、邹恒甫(2004)用RBC分析中国经济后认为,引入供给冲击改善了模型对消费的预测能力;引入供给冲击优于引入需求冲击。

    3.需求冲击,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认为,总需求是短期中经济波动的主要决定因素。现代经济周期理论也把需求纳入导致经济波动的实际变量中,不但把供给方面的冲击纳入,还把个人需求偏好变化、政府需求变化等需求方面的冲击也纳入到导致经济波动的实际变量中。改革开放和全球化为中国带来全球市场,以前特别是巨大的美国消费市场需求,极大的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因为需求的巨大作用,危机时政府加大政府投入,扩大总需求,减少了衰退,平缓了经济周期的波动。上次世界经济危机中中国4万亿投资,有效的拉动了内需,维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在中国,投资很大一块是由政府进行的。因此,这方面的投资的波动可以计入总需求。丁从明、陈仲常(2009) 指出了频繁调整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是经济波动大起大落 的重要因素。付一平、刘金全等( 2005) 发现,中国财政规模与实际波动性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

    4.制度冲击,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改革这种积极的制度冲击已经明显极大的促进经济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制度能反作用于经济,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组织制度本身。庞东、杨灿(2006)结论证明: 在中国受政治背景的影响而出台的重大的经济制度改革对经济发展影响巨大而深远,制度变动冲击对经济周期变动的方向及程度起到了较大的决定作用。

    5.货币冲击,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冲击可以引起名义支出及总需求的变化。 King和Plosser (1984) 认为,货币与产出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符合于Friedman 和Schwartz、Nelson 和Plosser 等提出的货币非中性是经济周期的关键所在。苗文龙、陈卫东(2010)研究发现: 技术冲击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冲击可以解释80%以上的中国区域经济周期特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存在显著的区域周期冲击效应。

    6.情绪,非理性和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偏差。经济学往往假设人是理性的,但实际上人往往是非理性的。由于人的非理性,往往人的选择不是经济学上论述的最优选择,比如羊群效应或从众心理。行为科学和行为金融学都研究了人的非理性行为。另外,由于信息不对称或信息不完全,往往导致选择不是最优,比如投资过度等,也引发或加剧了经济的波动。

    7.金融冲击,金融在经济中的地位与日俱增,与经济中其他部分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而金融市场往往是极具波动性。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往往引起经济的波动,如1929年金融危机和2007年次贷危机都引发了经济的下滑,损害了经济增长。 #p#分页标题#e#

    8.政治周期,由于政府往往对经济有影响,因此,当不同经济政策的集团轮流执政时,交替的对经济产生不同影响。比如美国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及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共和党则主张自由放任的保守主义及紧缩性的经济政策。另外,选期对经济也有影响,临近选期时,领导人往往为了讨好公众赢得选票,往往采取扩张性经济政策,刺激经济发展。

    9.其他原因,目前,还有些其他理论解释经济周期的原因,如创新理论、太阳黑子理论、国际经济周期理论、信息周期理论、混沌周期理论等。

    三、结论

    任何经济都不是由单一因素所影响,经济的变化往往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甚至各因素之间也相互影响,比如制度冲击促进科技的发展,而科技的进步引发供给出新产品,而供给新产品创造了新的需求,促进了经济增长,并给其制度冲击正的信号促进制度创新。而对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需求也可以促进制度变革科技革新,供给新产品。又如由于人们的非理性加剧了金融市场的波动,而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往往引发人们的羊群效应跟风操作,而这更加剧了金融市场的波动。经过上面的分析和讨论可以知道,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长期以及超长期的波动由科学技术冲击决定。制度冲击往往影响中长期的波动,而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往往影响短中期的波动,货币冲击、非理性冲动、金融冲击往往影响的是短期波动,但如果不注意,则可能引起大衰退,比如1929年大萧条。所以,中国既要了解。另外,从经济波动原因中的分析发现,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技术冲击、需求冲击、制度冲击。由于中国国际化与金融市场的日益扩大,供给冲击、货币冲击、信息不对称、金融冲击等也将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41.

[2]陈昆亭,龚六堂,邹恒甫.什么造成了经济增长的波动,供给还是需求:中国经济的RBC分析[J].世界经济,2004,(4).

[3]夏斌.本轮世界经济周期的发展逻辑及中国对策[J].发展研究,2009,(3).

[4]苗文龙,陈卫东.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中国区域经济周期异步性[J].中国经济问题,2010,(6).

古代科学技术范文4

关键词:《中国科学技术史》;文化负载词;互释

李约瑟(JosephNeedham)被誉为20世纪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和科学史家,也是中国科学技术走向世界的传播者。他致力汉学四十多年,尤其是在中国抗战期间,走遍了西南西北多个城市,深入了解中国的哲学、科学技术等,与多位中国科学家、思想家展开广泛的交流,收集了有关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领域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创办了《科学前哨》、《中国科学》,撰写了鸿篇巨制《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andCiviliza-tioninChina),被公认为当代“利玛窦”。中外学界高度评价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学术价值及李约瑟的学术思想,由此带来了翻译界对这部巨著的翻译研究,尤其是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文化负载词的英汉互释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以卷一《导论》、卷二《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等为研究对象,探索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期增进英汉互译互释的阐释力。

一.《中国科学技术史》翻译版本

科学史家李约瑟一直强调东西文化应该进行平等对话,这是他的文化思想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支点,也是他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初衷。他认为,东西文化各具特色,都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他对欧洲中心主义的傲慢与偏见持激烈的批评态度:许多西欧和美洲人认为自己是文明的代表,负有统一全世界的使命,这种自我吹嘘是毫无根据的。中国学者费孝通提出的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他向人们充分揭示了一个道理:不仅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包容欣赏他者创造的美,追求“各美其美”和“美美与共”的和谐世界。由此,《中国科学技术史》引起了学界强烈的翻译研究及文化互释兴趣。《中国科学技术史》最早的版本是台湾民族主义政治家陈立夫指导的完整译本;第二版由《中国科学技术史》翻译团队翻译,包括第一卷和第三卷,1975年由科学出版社分七部分出版;第三版本是1978年由香港中华图书公司出版,第四版本是科学出版社和上海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全译本。可以说,李约瑟撰写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是一部百科全书,涉及跨度大,内容丰富,因而翻译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大部分是由多位学者合作完成。在参考文本方面,本文选择了由科学出版社与上海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版本的文化负载词翻译进行分类研究,以期为理解文化负载词的互释提供一些参考。

二.文化负载词翻译的理论研究

在国外,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曾把20世纪称为翻译时代(纽马克,1982),翻译理论家埃德温·根茨勒指出,90年代是翻译理论繁荣的时期。在新世纪初,翻译理论家巴兹尔·哈提姆详细阐述了翻译研究的新发展,并断言翻译研究正在得到高度重视。翻译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令人瞩目。根据奈达的观点,语言是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可简单地将文化描述为一个社会的信仰和实践的总和。自巴斯奈特和勒费夫尔(1990)提出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以来,文化在翻译中的170作用就成为研究焦点。文努蒂(1995)强调了翻译中异化的重要性,反对发达国家的文化霸权。然后,他们(1998)根据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的联系情况,提出了文化研究中的翻译转向的主张。翻译界越来越重视翻译中的文化语境。文化负载词体现了文化和语言的关系,在翻译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值得我们密切关注。所以,随着90年代末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学者特别强调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现象研究。事实上,文化负载词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新词。类似的术语也经常被学者们使用。RobertLado在其作品中认为,有些词的意思存在于一种语言中,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则不存在(周泉,2015)。莫娜贝克(1992)认为源语言词可以表达目标文化中完全未知的概念。这些概念通常被称为特定文化的概念。在文本翻译活动中,彼得纽马克(1998)认为,文化负载词被称为文化词翻译时,必须决定是否将一个不熟悉的原语文化词翻译为目标语文化等同词(特有的文化词)。文化人类学家萨莫瓦尔(2001)曾将文化负载词定义为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的某种文化内涵或联想的词语或短语。有学者认为文化负载词也被称为词汇空白、语义不实、特定社会文化的关键词、文化约束或文化制约词(杨媛媛)。在中国,许国章先生在1980年首次提出了文化负载词,并给出了详细的例句,引起了中国学者的注意。王欢(1987)根据说话人所处的文化背景,将这些词称为文化绑定词,是代表该独特文化中所产生的事物的概念。如果在另一种文化中没有这样的东西,那么就会有相应的词语来表达。他们从词汇层面阐述了文化差异带来的翻译困难的四个方面,即对等词的零词义的冲突、语义联想和语用含义。翻译理论家刘宓庆在其专著中总结了语言是本体文化的:文化和人文特征是语言的本质,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他将文化负载词称为文化系统结构中的文化信息。总之,文化负载词强调词中隐含的文化因素。由于不同的国家、地区甚至同一国家、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一种文化的人可能对另一种文化不是很熟悉,一种文化的词语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没有相应的表达。因此,分析其中所隐含的文化因素的重要性成为翻译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三.《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文化负载词翻译

古代科学技术范文5

由古至今,医生既是一神圣的职业,又是一特殊的群体、阶层。当代高新医疗技术更加凸现出医生群体的独特性。一方面,医学科学技术被医生们垄断,使得医学存有更加专业化、技术化的倾向,医在诊治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另一方面,患者及其家属对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知之甚少,诱发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属二者间医学信息不对称,进而引发诸多医患纠纷。因此,怎样整合好医生决策主导权与患者(包括家属)自主选择权,成为医学伦理学界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基于此,本文试图着力于从医患关系层面重塑高新科学技术视域内的医生伦理角色。

一、高新医学科学技术视域内的新型医患关系

古代自巫医分离以后,医生作为独立的职业出现,就存有医患关系。当时医学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处于经验医学阶段,正因为如此,使得当时的医患关系呈现出直接性、稳定性、主动性等特点。然而,医学经由古代经验医学阶段发展到当下实验医学、生物医学等高新科学技术阶段,此次医学的大发展使得医患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具体言之,主要表现如下:

1.医患关系呈现技术化和社会化趋势医疗领域大量物理化学检测设备投入使用,使得医生们过分依赖它们提供的化验检测数据,忽视与患者间的直接沟通交流。因此,医患间的直接接触被以物理化学检测设备为中介的间接接触所替代,医患双方沟通锐减,感情淡漠,医患关系呈现技术化趋势。同时,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开拓了从整体性与社会化视角研究人体与疾病的问题,导致医患关系呈现社会化趋势。

2.医患关系呈现分解化趋势由于高新医学科学分科愈来愈细,医生日益专业化,这就形成了一个医生只对某一种疾病或者患者某一部位(器官、系统)的病变负责。而一个患者要全面地检查治疗,就要面对几个乃至十几个医生,使昔日一个医生对一个患者全面负责诊疗的稳定联系被弱化、碎片化为诸多关系。在此碎片化过程中,医生主动问诊的作用受到削弱,医生患者间渐次疏远冷漠,旧有的田园牧歌式的医患关系被医院中陌生人的关系取代[1]。以上所述高新医学科学技术视域内医患关系的新变化,使得原有的医生伦理受到极大的冲击与严重的挑战,诸多医生诊疗行为缺乏相应的伦理规范。因此,规范医生医疗行为,重塑当下医生伦理角色,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二、高新医学科学技术视域内的医生伦理角色重塑

古人云:“医无德者,不堪为医。”医德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倍加关注。作为医疗服务职业人的医生,身系患者的健康,故职业道德、操守的养成,对他们而言显得尤为重要。有学者提出要用传统医德来约束医务人员,并以此作为解决高新医学科学技术所诱发医德危机的一剂良药。然而,这种以人格伦理为特质的传统医德尽管有其合理性,但其有效性却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质疑[2]。在市场经济发展大环境与高新医学科学技术的冲击和影响下,传统医德注重践行者的“内省”与“良知”,缺乏外在于己的监督机制,使得其实践效用大为削弱,导致当前医生诊疗实践活动呈现“失范”与“真空”现象。因此,在扬弃原有传统医德的基础上,建构适应新型医患关系的医生伦理观,势在必行。具体言之,笔者认为应致力于以下几个层面:

1.加强医生伦理教育,提升医者人文理念以往的经验医学阶段,医生教育不仅强调专业技术与能力的培养,还注重自身人文精神与素质的提升。然而,当医学经由经验医学阶段发展到高新生物医学阶段,虽然医学科学技术有迅猛的发展与相应的提高,但是,与此同时,伴随着医者人文精神与素质的蜕化与流失,使得某些医者分离患者与疾病,即倾向于治疗疾病而不考虑患者,呈现“去人性化”现象。而且,当前市场经济日益完善,“利益至上”原则渗入医疗实践领域,诱使某些医者唯利是图,收受红包,缺乏人文关怀。因此,对医者人文精神的塑造成为当前医学教育的“显学”。高新医学科学技术所诱发的医者人文精神与素质蜕化与流失现象,引发医学伦理学界的广泛关注。E•D•Pellegrino就当前医生素质的构成,阐述了他对医学人文学的理解。他认为,作为医学基础的人文学科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尤其道德哲学)、法律、经济、神学与人类学等。这些人文学科在医学中具有正当合理的位置,它不只是一种绅士的品质,不是作为医疗技艺的彬彬有礼的装饰,也不是为了显示医生的教养,而是医生在做出谨慎与正确决策中必备的基本素质,如同作为医学基础的科学知识和技能[3]。

2.缔结医疗契约,明确责任归属,发挥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的功用医疗不良后果归因不同,是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缘由之一。就医生而言,当医疗意外状况发生时,他们倾向于把医疗事故归因为异己的医学科学技术本身;而患者及其家属往往归因为医生。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此现象,乃医患双方责任归属不明确所致。因此,为避免责任归属不明确而引发此现象的发生,应当制定书面形式的医疗契约。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既不是一个听凭个人之间‘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社会,也不是一个俯首于指令性计划的社会;既不是一个空想的个人主义社会,也不是一个空想的社会主义社会,而是一个为了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共同利益有机结合、和谐发展而进行各种探索的社会。正如霍布豪斯在《自由主义》中所说的,这种社会“把和谐概念作为解决问题的线索,始终如一地按照共同利益来确定个人的权利,并按照构成一个社会的全体个人的利益来考虑共同利益。”[4]换言之,医生与患者间并不是简单的零和博弈,而是利益攸关者,即医患双方可以通过医疗契约实现互惠共赢的局面。此意味着医生通过医疗契约可以同时满足私人利益和公共的“善”的。当然,医患双方缔结此医疗契约关系仍然必须以人格伦理(包括诚实守信)为前提。

笔者认为此医疗契约,至少应涵盖医生、患者及其家属与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三个子项。就医生而言,医疗契约“医生”项应涵盖:对患者病情所作的诊断,以及诊断后处置方案的选择、医疗补救措施的选择;处置方案选择后所面临的医疗风险、患者家庭所承担的医疗费用,尤其应注明手术后生命维持费用。最后,主治医生应签署自己的姓名。“患者及其家属”项应涵盖患者及其家属的家庭经济状况(为医生提供诊治方案做参考)以及对医生所作诊疗方案的明确态度。同样,患者及其家属亦应签署自己的姓名。当前高新医学科学技术在医疗实践领域的广泛适用,使得医患关系日益复杂化与紧张化。如:医生没有全面权衡手术的后果,尽管手术取得成功,因为术后生命维持费用昂贵,家庭无法承受如此重担。由于术前医生没有对患者及其家属作出相应地说明,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化。面临高新医学科学技术所诱发的医患关系复杂化困境,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应运而生。至于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它的功用即是对上述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决定进行全面权衡,伦理论证、审核,按照民主原则,决定其诊疗方案是否与伦理原则悖离,是否付诸施行。并且,在“医学伦理委员会”项,最后签署“医学伦理委员会”字样。这样,医疗责任归属明确,不致引发医疗纠纷。#p#分页标题#e#

3.医生尽可能多地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增进医患双方情感以上本文阐述了当代高新医学科学技术时代,大量物理化学检测仪器用于辅助患者病情检测诊治,诱发医患关系呈现物化和疏离,昔日的医患双方直接接触被以物理化学仪器为中介的间接接触所替代,使得医患关系淡漠。当然,借助仪器检测无可厚非,笔者认为在此之外,医院应当制定相应制度强化医生与患者间的交流沟通,沟通是人们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过程。医患关系物化、技术化的趋势,乃医患双方增进情感沟通的重要缘由之一。此外,医学模式的转换,更加凸显心理与社会因素在患者疾病诊疗实践中的功用。1977年,美国纽约罗切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内科教授恩格尔提出:生物医学模式应该转换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此种新型医学模式克服了狭隘的生物学观点,从整体化与社会化的角度全方位研究人体与疾病,既重视生物因素,又强调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4]。由此可见,增强彼此情感沟通,乃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之心理因素的内在要求。

古代科学技术范文6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制陶工艺得到了继承与发展,古代制陶文化作为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图中的景观设计效果图中大大小小的陶罐就是传统制陶文化的物化体现,错落有致的摆放形式增加了其视觉上的层次感,并能够引起游客的注意。同时,该景观设计中幌子的“陶艺坊”能够更加直观的展示其内容。

董堡村通过微缩景观设计的赤壁之战的沙盘,图中建筑采用了东汉时期较为典型的建筑设计形式,依托壁画、挂画等装饰性元素体现其时代特点,景观台中的楼船见证了古代船舶建造的精妙工艺,将多种文化元素融为一体,能够使游客在欣赏文化景观的同时,加深对地域特色文化的了解。

在地域文化中,历史文化是地域文化的核心,图中所示景观还原了古代军营的全貌,整个军营呈轴对称分布,左右两侧的蒙皮战鼓与顶部的双头宣花斧强化了整个景观庄重、严肃的环境氛围,这使得游客能够在游览该景观的过程中如身临其境一般,同时也能够使游客能够对古代历史文化有着更加全面的认识。

该景观以“酒”为主体,图中倾斜酒缸的景观设计,在意象营造方面给人以酒源源不断从酒缸中流出形成“河流”,并充分利用乡村自然资源,能够使文化旅游景观在兼顾人文情怀的同时,也具有相应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将酒文化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从而保证了景观设计效果的整体性。同时,在景观文化设计方面,为配合“酒文化”的整体氛围,图中还参考古代的建筑设计形式,使该旅游景观的文化元素更加丰富。

除此之外,当地在还原传统文化旅游景观方面强调了其效果的一致性。图中外部护城河等附属建筑同样得到了保留,整个建筑空间采用了轴对称的设计方式,将传统建筑文化充分体现出来。同时,在突出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整个生态文化旅游景观设计还融合了自然环境要素,从而使人们在观赏生态文化旅游景观的同时,能够更加亲近自然。

在发展乡村经济的过程中,传统经济转型并未改变农业的经济主导地位,因此,乡村文化旅游景观设计的核心依然是传统农耕文化。图中,四个并排摆放的谷仓是早期陇南地区较为常见的粮食存储形式,由于早期生产力低下,粮食产量不足,低矮的谷仓所体现出的自给自足的传统农耕文化,而谷仓外部使用红色字体书写的“五谷丰登”又预示着人们在科学技术水平欠发达的情况下对于“风调雨顺”的渴望。在图中右侧摆放的石碾与谷仓相得益彰,早期人们将谷物制作成便于加工的面粉则多使用石碾,这也反映了陇南地区长期传承下来的饮食文化。农耕文化是乡村文化的基础,是乡村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域文化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影响力。

古代科学技术范文7

(一)楚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1.楚文化的概念

楚文化作为我国春秋时期文化的重要代表,起源于古老的华夏文明,也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延续。楚文化吸收借鉴了华夏文明和南蛮文明的优秀成果,在春秋战国时期发挥着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作用。通过不断的发展和借鉴,楚文化自身的风格更加突出,文化艺术成就显著。楚文化的文化性质源于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劳动创造。楚文化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长期发展已经十分成熟并独具风格。楚文化作为一整套文化系统,包括历史、文学、经济、科技、文艺、人文等重要方面。楚文化的发展和成熟是古代中国人民发挥丰富的想象创造的结果,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古代中国人民审美意识的发展。因此楚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符号之一。

2.楚文化的内涵

楚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内涵十分丰富。最杰出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楚文化是一种神秘想象力的象征。

楚文化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代表,其中包含着中国人民最原始的崇拜。楚文化的神秘性正体现在古老的图腾艺术中,古代中国人民发挥想象力,将耕种和祖先的崇拜结合起来,创造了属于各个氏族的图腾文化。主要有凤凰、公鸡等图腾符号。通过图腾艺术传达人们祈福、祭祀等最原始的意识。楚文化丰富的想象空间还体现在人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春秋时期我国的青铜器冶炼达到了顶峰,人们将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在纸质、青铜、陶器和漆器上,从而成就楚文化中绘画、青铜器、陶器和漆器的繁荣。

2.2科学技术的进步。

楚文化时期不仅人文艺术繁荣,相应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表现在数学和天文知识的新探索和新发现上,也表现在建筑和农业的发展上。春秋时期的建筑集中反映在都城的建设上,楚文化建筑地址的选择和建筑的布局设计已经逐渐成熟,楚文化的建筑都城已经集群化发展,不仅有了护城墙,也开始建造护城河,兼顾建筑美观、居住舒适和国家防御的功能。举世闻名的章华台就建筑在这个时期。楚文化时期的农业发展十分迅速。楚文化我国的南方和北方相互学习和借鉴,楚国融合了南北农业文明的优势,开始修筑水利工程来解决农田旱涝的问题,孙叔敖修筑的期思陂就是我国第一个水利工程。

2.3文化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文化艺术不仅是楚人智慧集中体现,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审美意识的进步。青铜器是春秋时期出现,并在战国时期走向成熟,因此青铜器是楚文化艺术的集中代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冶炼和青铜铸造技术已经逐渐成熟。楚国人民能够博采众长,结合焊接和铸造技术冶炼青铜器。同时还将自身的审美情趣和传统的装饰纹样结合起来,通过圆雕、浮雕和透雕的技法让我国的青铜器走向成熟。除此之外的制陶业、漆器、丝织刺绣、文学、音乐、绘画也彰显了楚文化的特色。

(二)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艺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1.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艺术的应用现状

富含楚文化艺术精髓内质的湖北高校校园文化系统是中国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应用楚文化的代表。但是总体来说我国的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的应用现状还不容乐观。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指校园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行为文明和制度文明的共同和谐发展。其中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都是静态的,而精神文明和行为文明却是动态变化的,因此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动静结合,在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碰撞的基础上,促进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的融合。但是楚文化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理想,实际上楚文化在我国的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应用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楚文化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范围不广

我国的高等院校的数量在逐年壮大,每个学校也有每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但是我国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地域性比较强,北方学校十分注重儒家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应用,南方特别是湖北的部分高等院校会结合地域文化适当的吸收和借鉴楚文化。因此总体而言楚文化在我国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范围还很小,甚至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对楚文化并不熟悉。

1.2楚文化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楚文化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用是为了起到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但是实际应用中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为数不多的楚文化应用高等院校中,楚文化有的单单作为符号,被摆放在学校当中,学生缺乏对相关校园景观的了解,楚文化在校园中的文化认同度并不高。因此楚文化的传承作用完全不能得到发挥,另一方面学生也没有从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中受到教育。以武汉大学为例,武汉大学的建筑应用了楚文化的建筑风格,学生只知校园美,却不懂得将这种楚文化的美传承。

2.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艺术的发展

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艺术的应用现状不容乐观,但是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艺术的发展前景很广阔。

2.1楚文化和高等院校的精神文明的融合。

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精神文明主要是指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传统、人文环境、校训等潜移默化的软件。这些都可以和楚文化结合。利用楚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古代楚国人民勤劳智慧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来教育影响高等院校的学生,让他们形成勤劳、创造、智慧的观念,将楚文化融合到高等院校的学校文化中,形成高等院校独具特色的文化软实力。

2.2楚文化和高等院校的物质文明的融合。

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物质文明是指学校中的建筑、雕塑、教学设备、科研设备和基础设施。楚文化可以充分的和高等院校的物质文明融合,楚文化中的青铜器和漆器等手工艺作品可以作为学校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增加学校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底蕴,利用楚文化中的绘画、文字、音乐符号来装饰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利用楚文化中的建筑成就来设计学校的教学楼,让楼宇更加具有文化气息,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硬件条件。

二、国内外高校在导入民族地方艺术特色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综述

(一)国内外高校导入地方文化艺术特色的应用现状目前国内外高校在导入地方文化特色方面各有千秋,本文选取国内高校和国外高校的典型代表进行研究。

1.中国高校在导入地方文化艺术特色方面的应用差距很大

有的高校能够将民族地方艺术特色完美的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做到相互融合。以江苏省的苏州大学为例,苏州大学校园不仅自然景观优美,民族文化气息浓厚,学生置身校园自然而然的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但是部分中国高校在校园的建设方面过分的追求现代化,而忽视了民族文化和地方文艺的教育渲染作用,整个学校的文化建设缺乏根基。不仅让民族地方文化艺术渐渐被学子淡忘,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岌岌可危。

2.我国的高等院校在导入民族地方文化艺术应用方面存在着地方上的差别。

以山东高等院校为例,山东是孔孟之乡,因此山东文化中一直具有浓厚的儒家氛围,山东的高等院校在导入民族地方文化艺术应用方面多重视儒家思想的再现,在山东高等院校的校园中孔子雕像在校园中很常见,孔夫子在时时刻刻教育学子勤奋努力。但是在我国的南方地区,高等院校的校园中多注重地方文化的发扬,还是以苏州为例,苏州校园中处处流露出古代吴国的文化气息,东吴文化盛行,学子在漫步校园的时候也仿佛回到古代和圣人对话。

3.国外高等院校在导入民族地方文化艺术应用上要略胜一筹。

国外的高等院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不仅吸收了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也将地域文化融合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中,经过长久的发展和融合,已经实现了民族地方文化和学校文化的和谐相处,形成了独具特色和富含魅力的校园文化。以哈佛大学为例,哈佛大学的校园文化中不仅有美国的传统建筑等硬实力,也有美国传统文化等软实力,因此哈佛大学的校风一部分的贡献来自于美国的民族地方文化艺术的应用。

(二)湖北省高等院校建设楚文化艺术内涵的校园文化的迫切性及必要性

湖北省作为楚文化的发源地,理所当然的应该承担起传播楚文化和发扬楚文化的责任,高校作为地区文化集中地,更加应该将民族文化和校园文化有机的融合。湖北省高等院校建设楚文化艺术内涵校园文化十分的迫切和必要。

1.湖北省高等院校校园建设中存在很大程度的文化失根现象

校园文化缺乏民族文化的渲染,而民族文化在重塑校园文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民族文化也容易引起学子的共鸣。因此解决湖北省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失根现象,需要借鉴楚文化的优势,将楚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应用于校园,渲染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将楚文化的理念传播给学子,引起学子的共鸣。

2.楚文化的传承本身遭遇危机

楚文化发源于湖北省,但是人们目前对楚文化的认同感并不高,只是简单的知道楚国的青铜器和漆器等文物,对楚文化的内质并不清楚,湖北省的高等院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主阵地,有义务将楚文化艺术内涵和学校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做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既让楚文化得以发扬,有让校园文化得以鲜活。

3.湖北省高校建设楚文化艺术内涵的校园文化是创新发展的需要

湖北省高校的学校建设需要创新,楚文化要想在时代的潮流中继续发展,同样需要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因此湖北省高校建设楚文化艺术内涵的校园十分必要。

三、结语

古代科学技术范文8

(一)楚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1.楚文化的概念

楚文化作为我国春秋时期文化的重要代表,起源于古老的华夏文明,也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延续。楚文化吸收借鉴了华夏文明和南蛮文明的优秀成果,在春秋战国时期发挥着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作用。通过不断的发展和借鉴,楚文化自身的风格更加突出,文化艺术成就显著。楚文化的文化性质源于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劳动创造。楚文化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长期发展已经十分成熟并独具风格。楚文化作为一整套文化系统,包括历史、文学、经济、科技、文艺、人文等重要方面。楚文化的发展和成熟是古代中国人民发挥丰富的想象创造的结果,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古代中国人民审美意识的发展。因此楚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符号之一。

2.楚文化的内涵

楚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内涵十分丰富。最杰出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楚文化是一种神秘想象力的象征。楚文化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代表,其中包含着中国人民最原始的崇拜。楚文化的神秘性正体现在古老的图腾艺术中,古代中国人民发挥想象力,将耕种和祖先的崇拜结合起来,创造了属于各个氏族的图腾文化。主要有凤凰、公鸡等图腾符号。通过图腾艺术传达人们祈福、祭祀等最原始的意识。楚文化丰富的想象空间还体现在人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春秋时期我国的青铜器冶炼达到了顶峰,人们将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在纸质、青铜、陶器和漆器上,从而成就楚文化中绘画、青铜器、陶器和漆器的繁荣。

2)科学技术的进步。楚文化时期不仅人文艺术繁荣,相应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表现在数学和天文知识的新探索和新发现上,也表现在建筑和农业的发展上。春秋时期的建筑集中反映在都城的建设上,楚文化建筑地址的选择和建筑的布局设计已经逐渐成熟,楚文化的建筑都城已经集群化发展,不仅有了护城墙,也开始建造护城河,兼顾建筑美观、居住舒适和国家防御的功能。举世闻名的章华台就建筑在这个时期。楚文化时期的农业发展十分迅速。楚文化我国的南方和北方相互学习和借鉴,楚国融合了南北农业文明的优势,开始修筑水利工程来解决农田旱涝的问题,孙叔敖修筑的期思陂就是我国第一个水利工程。

3)文化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文化艺术不仅是楚人智慧集中体现,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审美意识的进步。青铜器是春秋时期出现,并在战国时期走向成熟,因此青铜器是楚文化艺术的集中代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冶炼和青铜铸造技术已经逐渐成熟。楚国人民能够博采众长,结合焊接和铸造技术冶炼青铜器。同时还将自身的审美情趣和传统的装饰纹样结合起来,通过圆雕、浮雕和透雕的技法让我国的青铜器走向成熟。除此之外的制陶业、漆器、丝织刺绣、文学、音乐、绘画也彰显了楚文化的特色。

(二)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艺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1.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艺术的应用现状

富含楚文化艺术精髓内质的湖北高校校园文化系统是中国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应用楚文化的代表。但是总体来说我国的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的应用现状还不容乐观。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指校园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行为文明和制度文明的共同和谐发展。其中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都是静态的,而精神文明和行为文明却是动态变化的,因此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动静结合,在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碰撞的基础上,促进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的融合。但是楚文化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理想,实际上楚文化在我国的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应用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楚文化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范围不广,我国的高等院校的数量在逐年壮大,每个学校也有每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但是我国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地域性比较强,北方学校十分注重儒家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应用,南方特别是湖北的部分高等院校会结合地域文化适当的吸收和借鉴楚文化。因此总体而言楚文化在我国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范围还很小,甚至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对楚文化并不熟悉。

2)楚文化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楚文化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用是为了起到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但是实际应用中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为数不多的楚文化应用高等院校中,楚文化有的单单作为符号,被摆放在学校当中,学生缺乏对相关校园景观的了解,楚文化在校园中的文化认同度并不高。因此楚文化的传承作用完全不能得到发挥,另一方面学生也没有从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中受到教育。以武汉大学为例,武汉大学的建筑应用了楚文化的建筑风格,学生只知校园美,却不懂得将这种楚文化的美传承。

2.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艺术的发展

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艺术的应用现状不容乐观,但是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艺术的发展前景很广阔。

1)楚文化和高等院校的精神文明的融合。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精神文明主要是指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传统、人文环境、校训等潜移默化的软件。这些都可以和楚文化结合。利用楚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古代楚国人民勤劳智慧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来教育影响高等院校的学生,让他们形成勤劳、创造、智慧的观念,将楚文化融合到高等院校的学校文化中,形成高等院校独具特色的文化软实力。

2)楚文化和高等院校的物质文明的融合。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物质文明是指学校中的建筑、雕塑、教学设备、科研设备和基础设施。楚文化可以充分的和高等院校的物质文明融合,楚文化中的青铜器和漆器等手工艺作品可以作为学校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增加学校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底蕴,利用楚文化中的绘画、文字、音乐符号来装饰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利用楚文化中的建筑成就来设计学校的教学楼,让楼宇更加具有文化气息,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硬件条件。

二、国内外高校在导入民族地方艺术特色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综述

(一)国内外高校导入地方文化艺术特色的应用现状

目前国内外高校在导入地方文化特色方面各有千秋,本文选取国内高校和国外高校的典型代表进行研究。

1)中国高校在导入地方文化艺术特色方面的应用差距很大,有的高校能够将民族地方艺术特色完美的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做到相互融合。以江苏省的苏州大学为例,苏州大学校园不仅自然景观优美,民族文化气息浓厚,学生置身校园自然而然的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但是部分中国高校在校园的建设方面过分的追求现代化,而忽视了民族文化和地方文艺的教育渲染作用,整个学校的文化建设缺乏根基。不仅让民族地方文化艺术渐渐被学子淡忘,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岌岌可危。

2)我国的高等院校在导入民族地方文化艺术应用方面存在着地方上的差别。以山东高等院校为例,山东是孔孟之乡,因此山东文化中一直具有浓厚的儒家氛围,山东的高等院校在导入民族地方文化艺术应用方面多重视儒家思想的再现,在山东高等院校的校园中孔子雕像在校园中很常见,孔夫子在时时刻刻教育学子勤奋努力。但是在我国的南方地区,高等院校的校园中多注重地方文化的发扬,还是以苏州为例,苏州校园中处处流露出古代吴国的文化气息,东吴文化盛行,学子在漫步校园的时候也仿佛回到古代和圣人对话。

3)国外高等院校在导入民族地方文化艺术应用上要略胜一筹。国外的高等院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不仅吸收了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也将地域文化融合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中,经过长久的发展和融合,已经实现了民族地方文化和学校文化的和谐相处,形成了独具特色和富含魅力的校园文化。以哈佛大学为例,哈佛大学的校园文化中不仅有美国的传统建筑等硬实力,也有美国传统文化等软实力,因此哈佛大学的校风一部分的贡献来自于美国的民族地方文化艺术的应用。

(二)湖北省高等院校建设楚文化艺术内涵的校园文化的迫切性及必要性

湖北省作为楚文化的发源地,理所当然的应该承担起传播楚文化和发扬楚文化的责任,高校作为地区文化集中地,更加应该将民族文化和校园文化有机的融合。湖北省高等院校建设楚文化艺术内涵校园文化十分的迫切和必要。

1)湖北省高等院校校园建设中存在很大程度的文化失根现象。校园文化缺乏民族文化的渲染,而民族文化在重塑校园文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民族文化也容易引起学子的共鸣。因此解决湖北省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失根现象,需要借鉴楚文化的优势,将楚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应用于校园,渲染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将楚文化的理念传播给学子,引起学子的共鸣。

2)楚文化的传承本身遭遇危机,楚文化发源于湖北省,但是人们目前对楚文化的认同感并不高,只是简单的知道楚国的青铜器和漆器等文物,对楚文化的内质并不清楚,湖北省的高等院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主阵地,有义务将楚文化艺术内涵和学校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做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既让楚文化得以发扬,有让校园文化得以鲜活。

3)湖北省高校建设楚文化艺术内涵的校园文化是创新发展的需要,湖北省高校的学校建设需要创新,楚文化要想在时代的潮流中继续发展,同样需要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因此湖北省高校建设楚文化艺术内涵的校园十分必要。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