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管理探微(3篇)

企业信息化管理探微(3篇)

第一篇: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重要性

随着以办公自动化、社会信息化为主流的档案管理模式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已然不能适应当今社会条件下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为了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便捷化、规范化、现代化,从而适应现实条件下企业档案管理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从而更好的为企业经济建设服务,因此,以信息化促进企业档案管理的建设在新形势下就显得愈发重要。企业档案是企业各种形式活动的真实缩影,它以文字、图表、图片等形式真实记录着企业经营活动、企业管理、领导决策、人事调动、资金周转、技术改进等各方面的宝贵信息。企业档案信息化是指在企业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地采集、管理和利用提供服务。传统的纸质文档在管理过程中具有不易保存、易损坏、易遗失等缺陷,档案目录分类不明确,这就给高效利用档案带来诸多不便。当今,企业对档案的需求已由过去的单一需求转变为对档案、现行文件、图纸、实物等检索的综合需求,这就给传统的档案管理理论和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实现由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向现代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转变已刻不容缓。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以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为指导,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信息手段,将企业的文书、会计、档案材料等综合信息进行系统整理、开发、归档、保存,并经过技术处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实现资源共用、共享,使企业档案利用率最大化,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中铁大桥局集团一公司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1953年4月。中铁大桥局集团一公司自成立以来就很重视企业档案收集、保管工作,是建设部核定的湖北省AAA级档案管理企业,最早进馆的档案到新近入馆档案真实详细地记录着企业发展经历的点点滴滴,公司档案管理工作不断适应时代要求,改善工作技能,创新管理方法,对增强企业员工自豪感和责任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将档案系统整理,制作成企业文化史,也会在对外交往合作中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这也间接地推动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有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

一、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本特点

所谓信息化就是把传统的纸质文件信息资源转换成电子计算机录入能够识别的数字信息并对这些数字信息进行管理,因此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档案信息的数字化。

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是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其它一切环节都建立这一基础之上。传统档案管理的内容是以纸质档案管理为主,而信息化管理则必须把这些纸介质的信息转变为数字化信息。首先,要把以前形成的传统档案通过现代化手段转换为数字形式,如电子扫描,以便实现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其次,要在日常工作中全面推行自动化办公,确保以后形成的档案以电子形式为主,在接收档案时就实现数字化。

2、档案信息查阅的网络化。

以往查阅档案时,服务对象必须亲自到档案保管室检索、查找并办理正规的档案外借和归还手续,这就要求服务者和服务对象必须进行面对面的接触。这种方式不仅浪费了服务对象的时间和精力,而且给服务者增加了更多的工作量。引入信息化管理模式之后,服务对象欲调取档案信息,可方便地利用网络预先申请,在档案管理人员通过审核后就可以进行查阅了,这样做不仅方便了服务对象,还能大大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档案的利用率。

3、档案检索的自动化。

在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中,需要把所有档案归类,赋予每份文件一个编号,制作成检索卡片,服务对象在查找档案时要在众多的检索卡中查找出特定的编号,其效率必然是很低的。通过客户端从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其准确性、效率自然是传统检索工具无法比拟的。

二、推行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获取或利用档案信息不再满足于传统纸质档案的查阅,还需要利用网络平台获取自己需要的档案信息。档案管理部门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基础上引进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通过网络高效、准确地为企业各部门提供需要的档案信息。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企业今后开展档案工作的趋势,是改善档案服务质量的基础工作,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需要的主题。

1、档案信息化是企业档案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开发产品的日益增多,人们的档案意识日益增强,归档的数量急剧增加。由于档案需要长期保存,而存档的库房空间及装具却是有限的,这就加大了保管档案的压力。实行档案保管的信息化管理,才能有效地节省库房空间、装具设备,同时也能使档案保管的更加长久和完整。档案信息化大大推动了企业档案管理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快捷、高效的检索,这就促使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加速迈向数字化、信息化时代。

2、实行档案信息化对室藏档案原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众所周知,存放在档案室里的纸质文档在强光、潮湿环境下容易受到损坏,而且还不时遭受虫蚀、鼠咬的威胁,复印文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坏文件原件,这在日常工作中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既要利用档案资源又要尽可能减少对档案原件的损坏,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现代科技的发展适时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利用网络科技平台将档案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在电脑中将档案信息进行备份,以便今后多次复制使用,这就能对档案原件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3、实行档案信息化,大大提高了档案利用效率

实行档案信息化管理,对档案系统整理后分类编排,及时进行电子录入及信息更新,建立档案信息网络共享平台,以便借阅者可以快捷地自用网络查阅利用档案信息,而不必像查阅传统纸质档案那样受时间的限制,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4、档案信息化为档案创新利用提供

可能,更有利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在一些企业中不乏存在着档案管理工作与企业发展历史不一致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就须结合自身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深入挖掘企业档案资源,创新利用方式,力求把“死”档案变成活信息。为此,档案管理人员应当把握企业文化建设主题,系统梳理,提炼档案中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创新利用方式,比如,通过分类整合一些文字、图片及数字信息,制作成“企业发展史”、“先进人物工作记”等形式进行展示宣传,提高员工使命感和集体荣誉感,增强员工向模范人物学习的热情,努力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5、档案信息化为保障员工利益提供全面性依据

传统的纸质文件存档大多仅限于文字档案的保存,图片以及视频等信息资源缺乏,这就使档案利用上受到了很大限制。加之有些企业员工流动频繁,转档过程中纸质文档在时间上会出现延迟等缺点,如果企业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就可以很好地规避这一问题,并且能更好的确保档案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企业档案工作信息化作为企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企业信息资源全面收集、系统整合、有效开发的重要条件,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集中管理企业信息资源,提高了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全方位地为企业各项决策和各级信息服务,使档案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组织设计、综合管理、文化建设等工作流程相衔接,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科学化、机构高效化、形式现代化,创建一个具有现代化特色的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

作者:何玉红 单位:大桥局集团一公司

第二篇:大型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信息化管理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大型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空间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一直以来,大型制造业企业都比较重视成本核算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大型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本文从大型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大型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并提出了几点提高大型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信息化管理的建议,目的在于提高大型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水平,促进大型制造业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关键词:

大型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信息化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型制造业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化,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我国制造业的“低成本优势”正在消失,传统粗放型的增长模式也逐渐走到尽头,很多大型制造业企业为了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都加大了对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了对成本核算的研究力度,采用了成本核算信息化管理的方法来降低企业成本。大型制造业企业采用成本核算信息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为企业节约成本、开源节流的作用,护航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一、大型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核算管理思想上存在偏差

在很多大型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核算管理过程中,比较重视的是对制造成本的控制,忽视了对研发成本和营销成本的控制。大型生产企业对在生产环节的事前、事中、事后都制定了一套较为严密的成本控制制度,但是随着制造企业与国际的接轨,制造企业中的研发和营销成本已经占据了生产成本很大的比例,很多制造企业都已经加大了对研发成本和营销成本的重视,但是依旧有很多大型制造业企业没有对研发成本和营销成本加以重视,依旧采用的是传统的经营方式,重视的是对制造成本的控制。

(二)产品数量确定不合理

正确的计算产品的成本是与确定产品的数量密切相关的,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很多大型制造业企业确定产品数量的方法是采用台账的方法,但是很多大型制造业企业由于缺乏对台账的有效管理,时常会出现对产品数量确定不准确的现象,直接影响到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同时由于台账处理周期相对较长,信息传递、反馈较慢,不利于实时反映在制品或产品的数量和完工进度,进而影响到生产计划安排,因而降低生产环节在制品库存量难度较大。

(三)缺乏健全的定额管理等原始资料

大型制造业企业为了控制好生产成本,在各个车间都建立了台账,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一些台账记录的形式化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定额管理等原始资料记录不健全,无法形成有效的定额成本控制与分析。

(四)成本精细管理难

大型制造业的成本管理没能考虑到其他非生产部门以及整个供应链环节对成本的影响,对成本的动态变化认识不足,由于销售、生产、采购、库存、财务等部门信息无法及时共享,无法满足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需要。同时,由于各部门统计数据记录不完整,计算方式落后,不能提供灵活多变的成本核算方式,很难满足企业成本的精细化管理要求,可能误导经营策略的制定,更无法为决策者战略管理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

二、大型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一)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大型制造业企业在成本核算方面引入了信息化管理模式后,各个生产部门可以及时了解到市场的需求,依据历史的数据,合理地利用好信息化技术,有利于对产品的数量和种类进行很好的定位,可以根据产品的价格来控制好产品的成本,有利于降低大型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成本。科学的成本定额和市场定位是市场竞争的关键,成本定额是量本利分析的基础,通过信息化管理成本定额及其构成要素分析变得更快捷、方便,是认识与竞争对手差距、量化SWOT分析的基础。还能够消减无效劳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劳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二)有利于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和速度

引入成本核算信息化管理模式后,大型制造业企业原来的客户订单的处理模式被打破,对于应收账款的订单信息会有专门的人员来负责,应收账款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工作也有专门的负责人,以标记、时间节点等元素作为催收依据,这样就进一步优化了应收账款制度,提高了应收账款回收率和速度,保证了大型制造业企业资金运转的安全性。

(三)有利于降低库存成本

通过对成本的信息化管理,大型制造业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订单预测产品的数量、交货时间等,并可以以此为依据控制好生产的流程,最终于客户要求的时间进行交货。明晰公司产能,推行精益管理,通过信息管理的预警、调拨、盘点等操作,实时掌控和调剂库存,可以解决采购随意性、避免结构性库存积压等原材料和半成品在各个工序间的积压,有利于降低大型制造业企业的库存成本,降低库存占用资金。生产量变动会造成需求低时产能浪费,信息化管理能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基础,有利于通过预测、计划等手段追求平准生产,消除浪费。

(四)案例分析

上海思乐得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从2011年开始提出降本增效计划。为使降本增效工作取得预期效果,并形成长效机制,结合生产经营实际,思乐得公司先后编制了一系列成本管理制度及流程文件,并且自主研发“数据中心”通过对各部门及车间人工定额、工时定额、材料定额、产品合格率、交课产量以及销售、ERP进销存管理等各方面内容归集、计算、统计和分析,以此来指导和规范全公司降本增效活动和今后的成本管理及核算工作,通过数据中心公司的降本增效工作有了计算、考核和分析的基础,有了工作的抓手,明确了目标,使降本增效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2012年225降本计划在上年基础上完成降本2.98%,增效481.36万元;2013年525降本计划又在2012年基础上完成降本2.11%,增效597.6万元;2014年625降本计划在2013年基础上再次完成降本3.06%,增效658.7万元。

三、提高大型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信息化管理的建议

(一)设计科学的成本核算工作流程

提高大型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信息化管理,要对成本核算的工作流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其中主要的成本核算工作流程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设计。

(1)销售订单。大型制造业企业经营活动的起点是接受销售订单,因此在信息化管理当中,销售订单要对产品的价格、型号、产品代码、交货时间、单位、交货方式等信息进行注明。尤其在信息化管理中产品代码的唯一性最为重要,在产品生产的管理、成本的核算、质量的追溯中产品代码是环节中关联的最重要字段。

(2)设计产品的工艺。大型制造业企业的工艺生产部门对生产工艺线路和产品结构的详细信息予以明确。

(3)制定标准定额。大型制造业企业要根据产品的生产路线和结构,可以采用蒙特卡洛模拟的方法来制定材料的消耗定额,设置物料清单(BOM表)。

(4)编制生产计划。大型生产企业对生产计划可以根据库存情况和销售订单的汇总来制订,对人工的需求和物料的需求可以根据生产工艺、生产计划、标准定额和产品结构的情况来计算,对应预先设置的BOM表,生成物料采购和外协加工等生产计划。

(5)安排材料采购和人员。大型制造业企业度物料需求要根据生产部门的计划来制定,并制定合理、经济的采购计划,实现生产计划与采购关联,安排采购人员做好生产的准备工作。

(6)制订成本计划。通过生产、销售、采购、仓库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建立统一的生产计划体系,根据标准定额资料和生产计划来计算产品成本的需求,制订出科学合理的生产成本计划。在生产过程中,及时跟踪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结合工艺线路、生产调度、质量检验等共享的大量信息进行有效共享和利用。

(二)保证成本核算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

大型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核算信息的涉及面比较广,涉及了很多部门和个人的切身利益,因此在进行成本核算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要保证成本核算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首先要做好对成本核算信息系统的安全备份工作,当成本核算信息被恶意或误删除的时候,能保证成本核算信息系统信息的恢复,防止由于黑客的侵入,给企业成本核算工作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其次,大型制造业企业要做好对成本核算信息系统的监控工作,成本核算信息系统内部监控主要是对成本核算系统的内部组织开发、操作和文档资料、安全等环节实施的监控,通过监控来保证成本核算信息系统的安全完整性。最后,为了更好地提高成本核算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大型制造业企业要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设计专业的防火墙,保证会计信息系统从研发控制到系统维护的安全性。

(三)培养成本核算信息化管理人才

会计人员为了适应会计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不仅要求会计人员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要及时地掌握丰富的计算机技术知识。大型制造业企业管理者应定期对现有的会计人员进行有关信息方面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企业应将会计人员向集会计、计算机系统、财务管理于一身的方向培训,这样才能进一步帮助会计人员了解会计信息系统,与此同时也会使会计信息化在操作上的安全性加强。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财务人员的成本核算信息化管理水平,使财务人员在具备较强专业素质的同时,具备较强的成本信息化管理的能力,处理好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此外,企业还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安全及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会计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在会计信息化运作中做到“有法可依”,避免因操作失误而造成的安全风险。

(四)加大对成本核算信息化管理的投入

为了提高成本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大型制造业企业要加大对成本信息管理的资金投入,对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和项目进行深入的研究,各个部门要运用网络技术打造一个良好的查询和交流平台。大型制造业企业的领导层要认识到成本信息化建设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工作,要踏踏实实地开始工作。大型制造业企业要在成本核算信息化管理建设中投入大量资金,要求内部财务部门做好财务预算和管理工作,保证大型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在后续ERP应用中,加强系统操作人员团队的稳定性,进一步健全ERP岗位责任制和激励考核机制,提升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实施成本信息化管理对大型制造业企业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型制造业企业要重视对成本的信息化管理,从实际情况出发及时发现成本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优化成本的信息化管理,通过对成本的信息化管理来实现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有机整合、共享,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解决大型企业资金上的难题,促进大型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顾伟康 单位:上海思乐得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叶丽映.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现状及应对措施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11).

[2]张学红.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4(20).

[3]张秋田.试论成本核算在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中重要作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4(10)

第三篇:烟草企业实物资产信息化管理改善

摘要: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先进的技术逐渐被推广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际,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日益离不开信息化技术。在烟草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其实物资产管理业务也逐渐引进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了资产数据和业务流程方面可视化、信息化和协同化。再加上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实物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也在朝着精细化发展方向迈进。本文以烟草企业实物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为主要研究防线,对其管理水平的改善进行了有效探讨。

关键词:

烟草企业;实物资产;信息化;资产管理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不断深化,随着其快速发展和普及,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纷纷投入信息技术的推广和研究中,促进了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始终坚持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度融合,从国家的层面推动企业发展的信息化和工业化。在烟草企业的日常实践中,作为重要的国有企业,其资本管理对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有效促进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为了实现国有资产的有效利用,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资产的管理体系。为此,在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的前提下,构建实物资产管理系统,使其具备成熟、稳定、先进、精细化的特点,实现该类企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是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课题。

一、实物资产管理与传统资产管理

1.实物资产管理

随着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日益现代化,资产管理的范围也不断扩大,不再仅仅局限于固定资产管理,而是将实物资产纳入资产管理的范围。所谓的实物资产,就是指实物设备,其中,低值易耗品和原材料等属于其中。针对此类资产进行资产管理,也可以被称为“全资产管理”。而涉及到管理层级方面,这样的资产管理模式的应用,也有效拓展了财务会计核算层级中的价值管理,从而有利于构建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实物管理系统。而之所以称为全生命周期实物管理,就是将从物权获得一直到报废或处置的整个过程进行管理,这个过程往往体现为物理形态消失和所有权转让。在企业的整个业务管理系统中,实物资产管理系统作为其中的典型系统,其存在的价值就是为管理层人员提供一个操作平台,在这个平台的帮助下,实现对资产基础数据的采集,实现对资产业务数据的采集,实现对实物资产的精细化管理。

2.传统资产管理

传统资产管理的范围有限,固定资产管理是主要的管理项目,将低值易耗实物和设备都排除在管理范围内。从管理层级来看,财务的价值管理是管理中的重心,从管理目标来看,希望可以实现对资产和账务的宏观管理和控制。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资产管理归财务部门的责任,以ERP为主要管理手段,重视企业资源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最终实现对企业资源的全面一体化管理,对于实物资产的全生命周期中的不同运行状态不做涉及。

二、实物资产管理系统的构建思路

1.精细化管理思想

在实物资产管理的业务实践中,需要落实在操作、控制、核算、分析、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精细化,从而有效实现实物资产管理的合理性发展。在实物资产的管理中,要以实物管理为核心,以全资产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视图管理为主要手段,这也是现代化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发展趋势和主流趋势。

2.基于“互联网+”的业务管理

现阶段,“互联网+”逐渐成为主流的发展趋势,在实物资产管理中也有着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在业务管理系统中,主要包含了Web架构、Internet、B/S架构以及跨平台应用系统等,通过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实现多种信息服务,诸如业务处理、数据查询、科学决策、分析报表等均可以实现信息化。

3.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

将物联网应用于实物资产管理系统,将物联网与互联网相结合,从而实现技术方面的强强联合,构建起有效的网络化物理设备管理系统,有效解决了人与物之间的通信问题,实现了数据方面的自动化交换,并实现了过程控制,对于业务处理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此可见,随着物联网的应用,管理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得到有效提升。

4.多异构系统的应用集成化

在实物资产管理系统中,需要将企业的不同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和集成,在这一过程中,重点整合对象是企业信息化环境中的ERP、MDM、OA等异构系统,从而实现对企业不同业务信息资源的高度集成、高度共享,有效提升企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三、实物资产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与设计

1.实物资产管理系统在企业信息化平台中应用的定位

在实物资产管理系统的构件过程中,需要按照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求,将已有的ERP系统、MES系统、OA系统、MDM系统等进行有效整合,本着统一性、系统性和创新性原则,从而构建起全面信息化的业务、应用、技术和数据方面的架构,按照既定的集中化、集成化和平台化技术路线,对实物资产管理系统进行构建。在ERP系统下,对实物资产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可以充分实现实物资产与财务账务的一体化管理,从而优化全资产管理的实践,将其与OA系统进行有机融合,能够完善审批业务处理,对于实现处理流程的统一化至关重要。而将其与MDM实现对接,有利于保持管理系统获取各种数据信息的畅通性。

2.基于主数据的实物资产管理系统

在进行实物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需要与数据管理系统保持一致,对其中的主数据模型进行借鉴,并将其中的接口标准也进行设置,标准化数据和数据接口,能够有效实现集成管理目标。在具体的实践中,工作重点要着眼于两点:第一,在数据模型的设计中,数据仓库与数据模型在主数据标准方面应该保持一致,为数据仓库抽样、清洗、分析等功能的实现扫清楚障碍;第二,在实物资产系统的具体设计中,其数据也应该与主数据系统中的主数据模保持一致性。在实物资产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将不同的组织数据、人员数据、客户数据等信息从属于主数据管理的范围,通过对主数据的实时更新,从而实现对实物资产管理系统的数据支持,保证系统所得到的数据具有最新性和标准性。在实物资产管理系统中,固定资产数据处于主数据的管理范围之下,并在业务模块新增固定资产数据,并借助ERP实现对主数据系统的上报。在具体的设计中,通过借助主数据标准,将一直以来数据层面不一致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也实现了数据的共享。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冲突得到解决,实物资产的数据质量也得到有效提升。在业务层面,使得业务数据的实时性和有效性得到有效保证,沟通成本得到有效缩减。

3.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实物资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感知层。在物联网技术下,通过RFID标签对实物资产进行识别,并实时掌握实物资产的状态信息,对于其他的业务处理提供帮助。在系统中,需要分析业务应用场景和资产对象,应用不同的物联网技术。在该技术下,条形码成本低,数据容量小,安全性差,抗干扰能力差,往往用于生命周期短、能够快速流通的实物资产。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资产管理业务的精细化操作、控制,对于易耗实物资产和低值实物资产的管理也进行了规范化处理,对于企业资产管理进行了优化,从而实现了企业的全资产管理。在实物资产管理中,将实物资产业务管理转型到了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了对操作数据的实时采集、上传和更新,对于资产管理的信息流而言,有效性不断提升。

4.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为了有效应对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下的复杂业务环境,在设计时,需要充分发挥网络时代的优势,将局域网、移动互联网等网络环境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并借助智能手机等移动端,形成外置RFID模块的集成,并将条码技术、RFID、移动通信技术等相互联系起来,共同为数据的现场采集发挥作用,同时,在数据查询、巡视管理、维护管理、资产定位等业务的需求下,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时间和地点的局限,为任何与业务相关的事务提供便利。由此可见,通过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对于优化企业业务,实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提升,实现现代企业制度的构建,促进企业合理化、可持续化、创新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为了有效实现资产管理的精细化目标,实物资产管理系统的完善势在必行。作为实现烟草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工具和载体,首先要保证自身的技术优越性。在实物资产管理系统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对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从而在多方面实现应用集成和创新,保证信息的畅通,保证不同业务的协同性,实现资产数据的资源共享,为促进企业资产业务的信息化服务、有效实现资产管理科学化做出重要贡献。

作者:赵力 单位:陕西省烟草公司延安市公司

参考文献:

[1]杨迎.论烟草企业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规范[J].当代会计,2014,09:36-37.

[2]徐跃明,张习发,王琳,等.烟草工业企业实物资产管理系统总体架构研究与应用[J].通信世界,2015,24:36-37.

[3]李少红.关于加强烟草企业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思考[J].才智,2012,26: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