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提升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提升

摘要: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更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要提升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使青少年群体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达到“知行合一”,就要抓住“难点”精准发力,站稳“立足点”、扎牢“制度链”、加强“针对性”、保持“贯穿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应有状态”。

关键词: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不同场合多次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重要讲话,指明具体方向,并提出明确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各类学校、学术界以及社会基层群众广泛关注,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行动,阶段性成果可圈可点。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斗争的长期性及新态势,如何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扩大社会主流价值观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力,依旧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一、影响培育实效性的“难点”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把青少年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新人,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亿万家庭幸福安宁。“育人德为先”,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尤为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成人和成才,努力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阶段性成果初显。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难点”,影响着培育的实效性,亟需全社会齐心协力、不遗余力地去攻坚克难。

1.培育方式过于重显性而轻隐性

价值观的教育从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两个方面看,分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显性教育就是教育主体主动向教育对象施以直接影响的教育。纵览我国教育发展史,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对于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仍然停留于以“校园标语”等环境布置、靠“课堂说教”等直白的传达方式来进行灌输教育。这种显性的教育方式短期内确实能起到一定的积极效果,但显性教育一旦不注意启发受教育者主动接受教育和主动自我塑造,就会遏制他们的主体性的成长[1],使学生感到不快,久而久之,极易产生逆反或排斥心理。许多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忽视或弱化了隐性教育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功效。

2.培育内容过于重知识而轻践行

由于条件限制,学校在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理论知识灌输过多、践行不足的问题比较普遍。价值观教育缺乏趣味性、激情和形象的直观性,教育者过多地强调向学生灌输主流价值观知识,进行思想和价值方面的说教。[2]从学校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的强化识记、普及推广,到各级各类上级管理部门的检查评比、考核评优,整个过程过于侧重知识化的考核,往往忽视了对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塑造和行为养成。学校的知识灌输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检查考核的偏差强化了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字面的识记,但他们并不一定能够从心底去理解,并在观念上认同,更谈不上切身践行。青少年群体也经常会出现对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不合一”的现象。

3.培育效果过于重外象而轻内在

大多数学校对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于追求投入少、周期短、见效快,热衷于外在的“短平快”效果,却往往忽视或违背了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规律,即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在价值观念冲突中螺旋式发展成长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道德教育过于重视行为本身和近期的、外在的行为表现,忽视道德行为产生的内在基础和根本原因[1],因而在多元文化不断碰撞的新时代,绝大多数青少年在面对接踵而来的外来文化以及社会上的道德失范现象时,极易出现价值选择迷茫。一旦外加的强制性约束条件放松或缺失,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就会出现“滑坡”现象,因而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往往是短期效果好而长期效果弱。

二、定向精准施策,合力提升培育的实效性

青少年群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奇心强、有抱负、可塑性强,他们非常容易接受符合各自年龄阶段的新鲜事物。这一特点也决定了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必然在自身价值观念的冲突中螺旋式上升。难点就是突破点。要提升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教育主体就必须坚决遵循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规律,聚焦难点,多措并举,定向精准发力,全方位开展。

1.站稳“立足点”: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传承至今,以古文、古诗词、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等为载体的中华传统文化早已融入了我们的血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等不仅传承着先辈们的智慧结晶,更是滋养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提振着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只有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让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的认同与践行。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持续培育过程中,培育主体必须紧紧抓住古今中国的传统节日、重大事件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博物馆、红色文化与革命纪念场馆等系列教育平台,创新艺术表现形式和新媒体传播模式,阐释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义重叠的部分,并创新性发展,展示出其当代价值,从而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少年的黏性。

2.扎牢“制度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长效机制是能够保证制度长期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一整套制度体系。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是一个动态的、与时俱进的过程,必须因时因事因势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因而,提升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一项重要的任务便是构建一整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制度体系,形成完整的“制度链”。这就需要教育管理者把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伟大事业而不仅仅是工作任务去进行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制定包括培育执行制度、保障制度、监督制度、反馈优化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并不断持续改进和完善。在实际培育过程中,为加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必须分门别类地进一步细化制度规范。建立健全大到行业职业道德制度、小到师生行为准则等制度。通过制度刚性传播主流价值观念,增强青少年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奉为日常学习生活的基本价值遵循。

3.加强“针对性”:搭建分类培育体系

青少年期是生理的成熟期、心理的断乳期、社会化的关键期。在青少年成长发展的连续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在认知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青少年的思想素质存在着参差不齐的复杂性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能回避生活世界中的矛盾与丑恶现象[2],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认同程度必然受到社会现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矛盾的负面影响,价值观冲突会始终伴随着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这就决定了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分层施教,因人而异。要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思想观念,制订差异化的培育计划,并且运用差异化的教育方法或手段,有的放矢地解决各种培育对象的价值观念冲突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适应时代和对象的变化,重点培育应对网络多样文化冲击的机制与能力。[4]尽管培育方法的趣味性可以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短期动力,然而作为长期动能的成就获得感,则必须通过加强培育方法的针对性,从初始的熟记熟背牢记在心,到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加深理解,逐步提升培育的实效性。

4.保持“贯穿力”:融于社会日常生活实践

强调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5]保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穿力,就需要把核心价值观培育牢牢地扎根于青少年的日常教育与生活实践,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接受着不同的教育,因而教育在培养青少年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基础性作用。开展青少年教育是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和义务,社会教育、学校课堂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应相互配合、结合、磨合,共同形成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把显性的教育有意识地以隐性的方式来实施,要把显性的价值观教育与隐性的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1],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各类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青少年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则从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做起,持之以恒;从具体行为入手,把握日常生活特性及以大众文化为中介,自觉在校内外播撒爱与善,大力弘扬真善美的社会风尚,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广大青少年在此过程中,日积月累地切身感受到核心价值观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促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总而言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少年群体的社会日常生活实践,关键在于“知行互动”。青少年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建设好“应有状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和体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青少年群体中生根开花,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陈理宣.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的基本规律及教育措施[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5):103-106.

[2]关丽兰,李斌雄.提高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的理论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6):17-19.

[3]黄坤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7-11-17(6).

[4]吕规,黄义灵,韩柱.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4):49.

[5].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5.

作者:储志新 庄媛 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