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情绪管理现状研究

医学生情绪管理现状研究

[摘要]目的:调查安徽省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现状,为提升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安徽省3所本科类医学院校作为研究现场,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779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自编《一般人口学特征问卷》和《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量表》,以团体施测的方式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情绪评价能力评分中,女生优于男生(P<0.05)。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量表总分、情绪评价能力、情绪感知能力、情绪表达能力及情绪调控能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民主型、专制型、放纵型和忽视型4种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在情绪表达能力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民主型家庭的医学生情绪表达能力优于专制型家庭(P<0.05)。53.53%的医学生情绪波动处于“学期末”这一阶段,认为没有开展和很少开展情绪管理相关活动的医学生占96.28%,认为经常开展情绪管理活动的仅有3.72%。结论:不同性别、不同父母教养方式的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存在差异,而是否独生子女方面无显著差异;医学生情绪波动大多处于“学期末”这一时期,且医学院校开展情绪管理的相关活动较少。

[关键词]医学生;情绪;情绪管理

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观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1]。它是一种混合的心理现象,由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构成,包括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其中,积极情绪能拓宽注意范围、提高行动效能,有助于机体获得身体、智力和社会资源;消极情绪则是指生活事件对人的心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如痛苦、悲伤、愤怒、恐惧等[2]。随着“情绪智力”(emotionalintelligenc)理论的提出,相关的研究逐渐深入[3],人们也认识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情绪管理是指对个体或群体的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是研究人们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是对情绪智商的挖掘和培植,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是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情绪状态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4]。医务人员不仅需要扎实的医学基础和娴熟的专业操作技能,同时也需要及时、有效地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调动病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主动地参与到医疗活动中。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医务人员若能理解和掌握病人及其家属的情绪,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将有助于提高医患沟通的质量,改善医患关系。因此情绪管理能力是医务人员须具备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而在校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具有学制长、课业负担重、学习和就业压力大等特点,这使得医学生容易出现情绪问题。目前对医学生的培养中,往往重视基础教育而忽视了情感教育,因此,应对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们通过调查安徽省3所医学院校本科生的情绪管理能力现状,探讨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特点,以期为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培养提供参考依据。现作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安徽省3所本科医学院校作为研究现场。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先按每所学校的专业设置(临床医学、检验医学、护理学及影像医学)进行分层,再在各专业的各年级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被抽中班级中的全体学生均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825份,有效问卷779份,有效率为94.4%。其中男生228人,女生551人;年龄17~25岁;城市100人,城镇167人,农村512人;大学一年级169人,大学二年级243人,大学三年级238人,大学四年级129人;临床医学专业253人,护理学240人,检验医学147人,影像医学139人。

1.2方法

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员经过统一培训,调查时遵循自愿原则,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匿名填写,现场作答,统一回收。问卷共涉及2个部分:医学生一般人口学特征问卷和自编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量表。

1.3研究工具

1.3.1一般人口学特征问卷

包括性别、生源地、家庭结构、学习成绩等15个条目。

1.3.2自编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量表

该量表包含情绪感知能力、情绪评价能力、情绪表达能力及情绪调控能力4个维度,共28个条目。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23,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为0.891,4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64、0.751、0.777和0.741。经效度检验,量表的模型拟合较为理想,具有较好的效度。量表采用1~5级评分制,1代表完全不符合,2代表比较不符合,3代表不确定,4代表比较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分数越高,表明情绪管理能力越强。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t(或t')检验、方差分析和q检验。

2结果

2.1不同性别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医学生中,男生的情绪评价能力评分低于女生(P<0.05)。而男、女生的量表总分、情绪感知能力、情绪表达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独生和非独生子女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情绪管理能力量表总分、情绪评价能力、情绪感知能力、情绪表达能力及情绪调控能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父母不同教养方式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民主型、专制型、放纵型和忽视型4种教养方式医学生的情绪表达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民主型家庭医学生的情绪表达能力评分高于专制型家庭(P<0.05)。4种教养方式医学生的量表总分、情绪评价能力、情绪感知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医学生情绪波动情况构成

53.53%的医学生情绪波动处于“学期末”这一阶段,而放假期间出现情绪波动最少(8.73%)(见表4)。

2.5学校开展情绪管理相关活动情况构成

所调查的医学院校中,学生认为没有开展和很少开展情绪管理相关活动的占96.28%,而认为经常开展情绪管理活动的仅有3.72%(见表5)。 q

3讨论

3.1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在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医学生中女生的情绪评价能力评分优于男生(P<0.05),男、女生在情绪管理能力量表总分及其他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生情绪管理能力量表总分无明显差异,这与肖双艳等[5]研究结果相似;女生的情绪评价能力评分优于男生,可能与女生的情感较为丰富且比较感性有关,女性遭遇烦恼的时候,一般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多数会向同伴或亲人倾诉,以期获得帮助。而男生在大学阶段正值血气方刚的年龄,情绪比较容易激动,情绪评价能力相对较弱,加之男性通常被社会赋予强者角色,被认为是勇敢、刚强、不易被困难击倒,所以即使遇到困难或情绪不适时也较少向别人倾诉或寻求外界帮助。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是否独生子女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相关研究[5]结果一致。可能是由于情绪管理能力更多地取决于个体对情绪的认识和调控,是对情商的开发和培植,是培养其驾驭情绪的能力,与是否独生子女无明显联系。

3.2不同父母教养方式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差异分析

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人格形成、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6]。不良的教养方式可降低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形成自卑心理。父母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过度保护会使个体形成胆怯、依赖、惧怕、躲避、不善交际、逆反、压抑等个性,而这些不良个性特征都可能导致其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面对问题[7]。本研究结果显示,民主型、专制型、放纵型和忽视型4种教养方式医学生的情绪表达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民主型家庭孩子的情绪表达能力较专制型家庭好(P<0.05)。这与孟佳[8]的研究结果较为类似。分析认为民主型家庭环境的孩子能更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并且能更自由地实践自己的想法,对周围的人和事会有较多理解,其情绪表达能力自然好些。专制型家庭环境的孩子,父母对孩子管制太多,易限制孩子的发展,情绪表达能力也容易欠缺。

3.3医学生情绪波动情况和学校开展情绪管理相关活动情况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53.53%的医学生情绪波动处于“学期末”这一阶段,而放假期间出现情绪波动的最少(8.73%)。所调查的医学院校中,学生认为没有开展和很少开展情绪管理相关活动的占96.28%,而认为经常开展情绪管理活动的仅有3.72%。分析认为,“学期末”这一阶段,通常是考试较集中的时期。医学生学习负担重,课程多,压力大,在考试较集中时期的情绪波动也较为明显。目前医学院校仍然非常重视传统的教与学,认为专业课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也将其作为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而对人文知识的传播相对较弱,社团类活动较少,医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大多也是练习专业技能操作和做实验,对情绪管理的认识不足,也不够重视,因此较少开展此类活动。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医学院校应重视和加强对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认识和培养,必要时可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医学生文化素养,经常性地开设有意义的各类活动,鼓励其遇到情绪问题时及时寻求外界帮助,增强其对消极情绪进行调节的技巧,不过度压抑情绪,也不随意发泄情绪。同时鼓励辅导员加强对情绪管理的培养,因为辅导员和学生接触比较密切,其言行举止对学生有很大影响,更应注意教育、引导学生寻找合适方式缓解压力、表达情绪,从而提升其情绪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高非.情绪控制术[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10.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许若兰.论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情绪教育[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4):116.

[4]肖双艳,徐天真.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0,37(4):197.

[5]张斌,蔡太生,罗艳红.父母教养方式与罪犯人格形成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8):964.

[6]刘艳,张莹,史新竹,等.医学生特质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11):1654.

[7]孟佳.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问卷的编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2.

作者:赵静 王岚 薛芳 明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