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和路径思考

生态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和路径思考

摘要:在全球环境危机不断强化的背景下,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可持续发展理念也开始与各行各业关联起来,并开始寻求高质量和可持续性的发展模式。生态旅游经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衍生出来的,其倡导能够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实现旅游经济的发展,确保产业展现出绿色化和持续性的特点,才能进入更加理想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本文从这个角度入手,对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的逻辑初衷进行分析,归结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某地区实际情况,对其生态旅游发展路径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可以提供良好的借鉴,驱动生态旅游经济发展进入更加理想的状态。

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经济;经济发展模式;文化生态;生态旅游产业

最近几年,很多地区都积极将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作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在此方面进行了很多的投入,希望可以形成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很明显在此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从而进入更加理想的生态旅游经济发展格局和环境。

1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的逻辑初衷分析

生态旅游,是指以自然风光、地方特色风土民情等生态旅游资源作为基础,依靠自然资源和当地文化完整性保护活动,旅游对自然和文化资源保护意识提高,使得旅游业进入持续发展状态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倡导普通的游客可以关心生活在偏远地区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质量,关注他们世代相传的特殊文化,关注自然环境的问题,能够在原始自然的美好风光中体会生态环境的魅力,感觉到自己应该为这样的美丽景色做出自己的贡献。很明显,相比传统旅游,生态旅游对于旅游者、旅游经营企业、旅游服务工作人员、旅游景区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生态旅游产业,是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当代旅游市场的导向下,以生态旅游品为依托,建立生态旅游服务体系的旅游经济活动。我国发改委、旅游局在2016年印发了《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通知,该规划对于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总体布局、重点任务做了适当界定,从六个维度对配套体系建设任务进行了设定,由此对我国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界定了方向。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新形势下,能够正确认识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将生态旅游作为重要板块,增加投入,合理进行布局和规划,确保生态旅游的市场化道路能够朝着更加持续性的方向发展。

2生态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类别探讨

2.1超前发展模式

这是从生态旅游形成、发展和国民经济关系的角度来探讨的,其倡导能够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国民经济的带动,往往会结合本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展入境旅游,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确保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确保相关产业能够进入发展的状态。这种发展模式的特点可以归结为:比较适合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落后的地区,因为这些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民俗资源比较多样化,可以依靠这些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吸引游客。但是需要看到的是此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和质量都比较低,其主要市场不是本地区的居民,而是国外或其他地区的居民;这种模式关注的是旅游经济的链式效益发挥,也就是说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前期需要比较大的投入,由此架构全面带动环境,才能发挥其效用;这种模式更加关注经济效益,在环境保护方面可能做得不是很多,也就是说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可能会将经济效益作为焦点。

2.2市场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旅游产业的发展中,会切实发挥市场机制的效能,由此形成的发展模式,就是以市场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也就是说,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市场成为调节价格、优化供给、建立竞争机制的行为主体,其遵循市场规律,从而引导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进入有序的状态。在此过程中,生态旅游产业会不断创新,继而进入更加理想的发展格局[1]。

2.3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政府为主导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是指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会成为各个时期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制定产业政策的行为主体,由此引导实际的生态旅游产业得以发展。从当前我国国内旅游产业发展来看,多数都是以这种模式为主导的,这是部分经济落后地区迅速建立生态旅游产业的重要路径,这种模式的特点可以归结为:生态旅游的发展,会以政府作为主导,政策法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战略,会对生态旅游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当然在此过程中,市场机制也会发挥辅助性效能[2]。

2.4延伸型发展模式

这是一种发展国内旅游,在国内旅游的基础上,实现地域延伸,进入出国旅游发展状态,从而与国际接待旅游衔接的发展模式。从社会经济角度来看,这样的发展模式关注的是内聚过程中可以使生活消费方式得以改变,发达国家或地区会将此作为重要的发展模式,本地区的经济比较发达,自然可以依靠这样的优势,确保处于迅速发展的状态[3]。

2.5推进型发展模式

顾名思义,先发展国际接待旅游,再发展国内旅游,依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进度情况,再进行出国旅游的发展,由此形成以国内旅游为主导,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为辅助的协调性发展模式[4]。

3生态旅游经济发展路径分析

某省自然资源丰富,因为地处湖系发达的区域,水生态旅游资源和湿地资源多样化,加上有名山大川依傍,森林资源丰富,在2006年森林覆盖面积就突破60%,到2019年已经达到76%,在全国处于靠前的状态。区域内还设定了很多自然保护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平方米,这些都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地区的经济处于欠发达状态,人均GDP在全国处于靠后的状态,在历经大量改革之后,也使得地区经济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经济活力不断提高,为地区生态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

3.1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态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对该地区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研判,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生成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也就是说需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思考其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环境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主要将其归结为四个类别:第一个类别,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6]。第二个类别,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经济相对发达的旅游地。第三个类别,生态旅游资源匮乏,经济相对发达的旅游地。第四个类别,生态旅游资源相对匮乏,经济相对落后的旅游地。在类别划分清楚之后,就需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模式[7]。其一,对于第一类别的地区,以生态资源驱动型、政府主导、市场导向的模式进行,也就是说自然和文化生态旅游资源成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政府主导、市场导向,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中心,纳入文化生态旅游,实现整个地区旅游资源的整合,确保可以发挥产业联动的效应,形成生态旅游产业链,由此进入超前型发展状态。其二,对于第二类别的地区,其经济基础比较好,意味着在旅游业中的投入机制是完善的,此时的生态旅游市场可以将本地区作为重点对象,在此基础上考虑外省,最后走向国际,以延伸型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为主导。还有,本地区的部分旅游地知名度比较高,可以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等融合进来,实现品牌化的发展和进步,从而使得生态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不断提高。其三,对于第三类别的地区,自然环境资源不多,会制约其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但是此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比较好,对于享受型旅游产品的消费能力比较强,此时可以选择以文化驱动、政府主导和市场导向融合的方式,实现自然环境资源的整合,实现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8]。

3.2多维度入手,实现政策保障机制的架构

对于某省而言,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从多个维度入手,切实发挥对应政策的保障性效能,从而进入更加理想的政策保障机制中。具体来讲,在此过程中需要做好的工作有:其一,积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政府部门在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管理效能得以界定,从而切实发挥好政府的积极效能。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要总是将关注点放在游客数量上,也不要总是关注眼前的经济效益,在整个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能够切实采取绿化环保技术、节能环保技术,鼓励各个地区探索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的方案。从体制改革的角度入手,确保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过程中的行为可以进入严格管理的状态。政府在此过程中,需要改变以往多主体管理的模式,杜绝各个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不注重责任机制构建的现象,设定专门的部门,确保对旅游区域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进行垂直化管理,依靠这样的制度架构,确保实际的管理效益得以全面发挥。其二,注重科学论证,确保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进入合理规划和布局的状态。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形成科学的规划机制,依靠科学的规划机制,形成中长期规划方案,才能确保对应的投入和运作朝着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对于地方政府掌管意识严重,景区开发过渡,保护性规划方案没有执行的行为,要能迅速地识别,避免出现计划和执行出现偏差。严格依照城市规划理论,使用科学技术进行权衡和评价旅游规划方案,确保旅游规划朝着更加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处理好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引导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进入可持续的状态,设定对应的精细化标准和规范,切实发挥社会监督和媒体监督的效能,引导实际的生态旅游项目运作朝着更加环保性的方向发展和进步。其三,切实采取措施实现对应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标准和规范的架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无序性是最大的忌讳,因此要结合实际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经验,切实实现对应生态旅游发展标准和规范的架构。在此过程中,需要做好的工作有:建立旅游道德规范和行业基准,依照生态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相关部门协同旅游行业组织、社会团体制定旅游公众和经营者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这样可以引导生态旅游朝着更加标准的方向发展。再者,确保生态旅游行业环境认证制度得以架构,在可持续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将生态旅游项目的条件和规则进行界定,生成对应的旅游区环境许可证制度,可以使得实际生态旅游的后续发展能够朝着合规的方向发展。

3.3切实提高群众的参与热情,奠定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群众参与机制的架构也是至关重要的。旅游产业的特点为:群众参与性,必须确保生态旅游与群众关联起来,才能进入更加理想的发展格局。在此过程中,需要主动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让群众参与到旅游服务体系中,无论是原汁原味节目的打造,还是民族文化氛围的构造,都可以让群众参与进来,依靠这样的方式,使得生态旅游活动的吸引力得以提高。比如,在旅游讲解或表演中,可以让本地区的群众来宣传和讲述,营造更加理想的交互空间,使得游客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土文化,了解生态旅游资源的独特魅力。其二,让群众参与到旅游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督中,正确认识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之间的关系后,确保有生态环保意识的群众可以积极对实际旅游项目开发、旅游业务运作等进行监督,获取更多的信息,确保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使得生态旅游发展的群众基础朝着更加夯实的方向发展。其三,注重民间环保组织效能的发挥,无论是在环保行为监督上,还是在环境保护上,都可以切实地让民间环保组织发声,由此架构更加理想的监督机制,引导更多的民间环保组织参与进来,确保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进入更加理想的状态。

4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是多样化的,并且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选择生态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中,要懂得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进行选择,生成针对性的生态旅游经济发展方案,在此基础上,积极实现政策环境的优化,社会环境的优化,自然可以切实地引导生态旅游产业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和进步。当然,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建立持续性的投入机制,确保各方面的资源可以合理地配置进来。

作者:毕玉霞 单位:东营市旅游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