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经济建设范例6篇

生态文明经济建设

生态文明经济建设范文1

关键词:生态消费;生态文明;经济

中图分类号:B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2000705

1引言

党的十之后,生态文明被赋予了空前的地位,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成为“五位一体”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处在核心地位。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实现与其它领域建设,尤其是经济建设的有效融合。然而,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目前还处在探索和实验的过程当中,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总结都还没有成熟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充分融合也需要开创新的模式与途径,其中之一便是十分重要但却容易被忽视的国民消费。

2消费与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将消费与投资、出口一起并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也表明,充分发展的消费市场是促进经济繁荣与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消费也日益成为国家宏观调控和抵御经济波动的有力手段。尤其是在出口萎缩、投资不足的不利环境下,消费往往演变成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主要支柱。发达国家对国内消费市场的重视程度非常高,对国民消费一直是非常鼓励,甚至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想方设法地刺激和诱导国民的消费需求,主要的发达国家也无一例外地有着充分发达、成熟并且完善的国内消费市场。然而,在我国,国民消费的重要性和积极性还未能得到充分体现,这其中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我国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桎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十分低下,物质财富的创造和供给能力非常薄弱,因此国民的消费需求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受到人为限制,不仅造成国民的生活水准长期在低层次上徘徊,而且使得国民经济的发展缺乏有效需求的支撑,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之后,为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在改革开放的前二三十年我国实行的是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出口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缺乏资金、技术落后以及管理不善的时代背景下,出口导向性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的唯一选择,实践已充分证明这种模式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短短几十年之后,我国已成为世界外汇储备第一大国,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国民经济的规模和结构、质量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都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然而,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也开始逐步显现。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在技术层面十分落后,因此我国对外出口的产品基本以资源和简单加工的半成品为主,这种低附加值的出口模式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但却在关键环节受制于人,导致大量利润的外流。更为严重的是,低端的资源出口和来料加工给我的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破坏,长达几十年的资源开采与出口对我国很多地区的环境破坏都是不可修复的,很多外商投资的来料加工产品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也是十分惊人的,虽然表面上看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上确是国外高污染行业与产品对我国的转移。因此,我国在换取大量外汇的同时,付出的却是满目疮痍的环境代价,如果考虑出口型经济发展模式的环境成本,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收益很可能是负值,我国在环境领域的欠债是迟早要还的,并且越晚偿还所付出的代价会更高。另外一方面,自从进入新世纪以来,传统的发达国家一直深陷经济疲软、通胀不止的泥潭当中,出于振兴国内市场、创造国内就业岗位的直接目的,发达国家纷纷提高了产品进口的门槛。此外,由于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在出口领域面临的条件也越来越苛刻,遇到的贸易壁垒层次也越来越高,我国出口导向型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因此,要保证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就必须寻求新的突破点,由外向型向内需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扩大国内消费的市场容量,增强国民的消费需求和能力。这种转变不仅可以明显提升国民的生活水准,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掌握经济发展的自,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重组,减少资源出口量,逐步淘汰低端来料加工产业,减轻我国目前面临的环境压力,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证。

目前,对什么是生态文明,学术界尚缺乏权威的统一界定,不同领域的学者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和研究侧重点出发,对生态文明的表述或多或少地都会有所差别。但是,如果我们“求同存异”地分析一下,则不难发现不管哪种生态文明的概念表述当中,都蕴含着一个核心思想――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研究和探讨生态文明,实际上是在探索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模式。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范畴非常广泛的命题,设计的因素也非常多,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也来自多个方面。但生态文明建设最为关注,或者说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还是提高人类的生活福祉,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经济建设,这也正是我国政府决定将生态文明建设充分融入经济建设过程的根本目的所在。生态文明是对传统文明的扬弃,生态文明和传统文明既有着明显的区别,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传统的工业文明过分看重经济增长,忽视甚至无视环境和资源代价,固然是不可取的。但同时我们也不能一味为了保护环境而放缓甚至放弃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改变的是传统文明发展的模式,而不是文明发展的终极目的,生态文明建设绝不能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还是创造生态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如何有效地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进程有机结合,是决定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

如何才能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一般而言,首先想到的就是在生产领域的融合。毋容置疑,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的依然是提升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准,因此,“生产”依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推动力。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必须构建新型的生态型生产模式,以生态经济产业为主导,以新型生态技术为支撑,走生态型的经济发展之路,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然而,如前所著,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来源于多个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促进生产、发展经济固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中流砥柱”,但仅仅靠生产领域的“一枝独秀”还无法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因此,除去生产环节之外,生态文明建设亟需其它领域的密切配合与支持,居民消费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政治经济学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简单公式描述了社会大生产的循环与周转过程,由此可见,“消费”和“生产”一起构成了社会生产的关键结点,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生产的连贯性和协调性,因此,消费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也将起到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况且,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相互融合,不能仅仅停留在上层建筑的层面,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和社会公众产生十分密切的联系,生态文明建设也亟需得到来自社会公众的大力支持。而消费作为和社会公众联系程度很高的日常生活环节,可以很好地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有效传达给社会公众,让社会公众充分享受到生态技术带来的优势和便利,使得新型生态经济产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收益,使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融合过程更加顺畅,更加有效率。

3传统消费模式与生态文明理念的背离

虽然从总体上看消费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似乎已成为人类自身的一种本能,但消费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社会生产力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几个不同的文明阶段,每一种文明形态都会形成与之相配套的消费模式。在漫长的原始文明阶段,人类社会挣扎在生存的边缘,物质资料的生产能力尚不能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因此在这一阶段并无实质上的消费可言。在农业文明阶段,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虽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总体水平依旧十分低下,再加上社会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平等,因此在农业文明阶段消费只能是少数特权阶层的专利,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还是与消费无缘。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起源于工业文明阶段,建立在技术革新和社会分工基础之上的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人类创造财富的能力大大增强,使得人类社会财富的生产能力超过了保障基本生存的需要,消费行为的普及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再加上工业革命催生了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巨大变革,传统的世袭特权阶层被打破,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劳工阶级,在劳资双方的长期博弈中,社会大众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权利和利益,资产阶级为平衡和缓和社会矛盾,在社会财富的分配领域也逐渐地向社会公众倾斜。普通民众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使得消费行为的普及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人类社会也第一次真正走向了消费社会时代,消费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并且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工业文明催生的消费模式有着巨大的进步意义,消费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创造财富的能力空前提高,人类社会的发展也终于摆脱了财富短缺的桎梏,人类社会的整体文明程度也达到了新的高度,消费使得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人类社会的平等程度也大大加强。然而,传统的消费模式是把双刃剑,消费在极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工业结构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注重的是短期发展的经济效益,对发展的环境和资源代价极少考虑,甚至视而不见,这样一种发展道路是不可持续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发生过著名的“公害事件”(另一种说法是“十大公害事件”),很好地证明了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弊端。除此之外,和工业文明相匹配的传统消费模式对资源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艾伦曾经这样描述消费社会:“我们庞大而多产的经济……要求我们使消费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要求我们把购买和使用货物作为宗教仪式,要求我们从中寻找我们的精神满足和自我满足,我们需要……我们需要消费东西,用前所未有的速度去烧掉、穿坏、更换或者扔掉。”\[1\]究其原因,传统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是以生产为导向的,为保持生产的连贯性,必然要求长期保持巨大的消费能力,因此,传统的工业化国家对国民的消费是极力鼓吹的。事实证明,几个主要的发达国家都有着极其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发达国家20%的富裕人口消费支出已经占到全球私人消费支出总额的86%,与20世纪50年代比较起来,日本在80年代消费的铝、能源、钢铁、汽车分别是前期的的4倍、5倍、25倍和4倍。就总体情况而言,在历经近半个世纪的消费主义扩张之后,欧洲与日本的人均资源消费已经大体和美国持平。\[2\]更为严重地是,传统的消费主义会导致过度消费、炫耀性消费等一系列不合理的消费行为,虽然从短期来看,过度膨胀的消费市场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消费模式只会导致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失衡,并且大量地造成资源消耗和浪费,给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极大的压力。目前,从全世界范围内来看,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的情况日益严重,这其中固然有产业结构失衡、人口无序膨胀等主要原因,但传统消费理念和模式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和蔓延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发展中国家在追赶发达国家的进程当中,对后者的消费模式是竞相效仿的,殊不知这种消费模式超越了资源和环境的承载极限,最终将使得全球的经济发展提前进入资源和环境的瓶颈状态,“寂静的春天”一旦真的到来,人类的发展,甚至生存都会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工业文明孕育下的传统消费模式是和生态文明的理念从根本上相违背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且形成相应的符合生态文明理念需求的新型消费模式。

具体到我国而言,随着近几十年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国民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随之而来的国民消费能力也极大增强。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2年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已超过6000美元,同时,2012年全年我国社会消费品的零售总额为210307亿元,比2011年增长14.3%,增长的幅度比较大,即便扣除通货膨胀的价格因素,实际增长率也有12.1%。\[3\]与此同时,消费也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但是,和发达国家的情况类似,我国迅速增长的国民消费对资源的消耗程度和环境的污染程度也在急剧地上升。同样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全年社会能源消费总量为36.2亿吨标准煤,比2011年增长3.9%。其中煤炭消费量增长2.5%;原油消费量增长6.0%;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0.2%;电力消费量增长5.5%。同时,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面临的环境压力也呈现出日益严重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七大水系已有的571个水质监测断面中,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占12.4%。近岸海域现有的301个海水水质监测点中,四类、劣四类海水占23.9%。在长期监测的316个城市中,轻度污染的占20.3%,中度污染的占0.3%。\[3\]究其根本原因,我国现阶段走的依旧是工业文明的发展道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当中看重的仍是“扩大生产、促进消费”,由于人口总量和资源分布的因素,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付出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远高于发达国家。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是主要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却很少。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淡水拥有量、人均森林覆盖率分别只有世界水平的32%、27.4%和12.8%,其它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我国的资源消耗量却保持在很高的层次,并且以惊人的速度在继续增长,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是消费环节产生的。例如我国包装废弃物的年排放量占到城市固体废弃物的1/3,在体积上甚至达到了1/2,并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我国每年使用的一次性筷子的数量高达450亿双,相当于消耗了166万m3的木材。\[4\]建立在庞大人口基数基础之上的传统消费模式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在不断加重,我国现在已经是多种资源的第一进口大国,这给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可预见的风险因素,经济发展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同时,传统消费模式滋生出的奢侈消费、炫耀性消费等不合理的消费现象使得我国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显像化,并且助推了盲目攀比的不良社会风气,对我国传统的社会公德和伦理造成了腐蚀和破坏。传统消费模式带来的这些弊端都是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格格不入的,必须及时地加以改进和修正。

4新型生态消费模式的构建途径

工业文明背景下的传统消费模式虽在短期内可以刺激经济,但因为巨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使得经济发展缺乏可持续性。生态文明的时代潮流,要求构建与之相匹配的生态型消费模式。和传统的消费模式比较起来,生态消费是以生态文明的理念为宗旨,以生态技术为支撑,以生态产品为媒介,以生态消费伦理为指引。新型的生态消费模式强调的是消费的合理性和持久性,生态消费要求能够给经济发展带来长久的推动作用,生态消费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充分融合的有效途径,生态消费模式的形成与推广,对生态文明建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生态消费模式的构建,需要政府的引导和管控。尽管从一般意义上看,消费属于个人行为,政府似乎不应该干涉,但个人消费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环境系统天然的整体性和公共性决定了消费不仅仅是个人选择,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行为,不合理的消费模式会导致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和无效使用,加剧社会矛盾的激化。例如我国社会现阶段少数富裕阶层的炫耀性消费行为不仅极大程度地浪费了社会资源,而且使得因收入差距过大形成的不同阶层之间的对立情绪日益彰显,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的社会稳定构成了威胁。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国政府必须充分利用自身在宣传和动员机制方面的优势,对国民消费模式进行及时的引导,促使全社会尽早形成生态消费的理念,倡导适度消费和合理消费,对奢侈消费的行为进行有效的限制,必要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规范全社会的消费理念和模式,将消费行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其实,即使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政府对国民消费也会有所调控,这一点从西方国家政府对消费者环境义务的法律规定中可以明显看出,例如日本《消费者保护基本法》第5条规定:“消费者为适应经济社会之发展,须自行修得有关消费生活之必要的知识,并有采取自主的、合理的行动,以积极的促使消费生活安定及改善之任务。”韩国《消费者保护法》第4条第2款规定:“消费者主动吸引专业知识来维护权益,并采取合理、自主的行为来促进消费者生活水准的提高。\[5\]而我国现阶段在法律层面对消费者环境义务和责任的规范还很少,即使涉及到的部分操作性也不够强,留下了很多漏洞,值得我们反思。

生态消费产业的形成,需要企业的积极配合。消费虽然是国民的个体选择,但生态消费模式的形成不会凭空产生,相反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媒介,这就是消费的对象――商品,商品是生态消费模式的载体,是生态消费理念的物化。因此,生态消费模式的形成是以大量的生态型商品为前提的,生态商品的生产是生态消费模式构建的物质基础,离开生态商品的支撑,生态消费理念只能是空中楼阁。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是商品生产的主体,企业是绝大部分商品的生产者和供应者,这就要求企业在生态消费模式构建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成为生态商品从生产环节到消费环节的主要中间渠道。同时,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类社会组织形态,承担着更为多样化的社会角色和职能。除传统的经济型组织色彩之外,企业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主体,生态文明的理念要求企业重新塑造自身的生态人格,树立生态管理、生态生产、生态营销的新型企业伦理和文化,从商品的最初设计、原材料采购、商品生产、渠道选择、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采取生态化的理念和模式,促进生态经济产业的培育和壮大,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坚实的经济基础。为此,企业应抛弃传统的以生产为主导,以消费为核心的工业文明时代的生产理念和经营模式,重新站在生态文明的高度审视企业的环境责任和生态伦理,通过自身生产和销售环节的创新构造,提供大量的生态型消费商品,为生态消费模式的形成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

生态消费理念的推行,需要社会公众的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时期我国政府宏观层面的整体发展战略,影响的范围非常广泛,需要动用的社会资源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行,势必要求构建多样化的参与主体,生态文明建设绝不仅仅是政府行为,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所有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必须获得社会公众的大力支持与参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消费模式的构建,通过消费领域和环节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能够使社会成员从切身利益中体会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福祉。因此,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当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参与者,每一个公民都应从自身的消费环节入手,形成理性的个体化生态消费模式。值得注意的是,生态型的消费理念并不是限制社会成员的消费,更不是降低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准,生态消费模式提倡的是适度消费、合理消费,这和传统消费模式鼓吹的“大量消费、奢侈消费”有着本质的区别,事实已经证明传统消费模式超越了地球资源和环境生态系统的承载极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生态消费是通过可持续的绿色消费模式为人类社会整体的长远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和环境支撑。社会个体生态消费理念的塑造与普及,将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生态文明的浓厚氛围,将生态文明建设的远大理想细化到社会个体成员的现实生活,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主体最大限度地扩散,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最为广泛的微观基础。

除以上几个主要环节之外,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消费模式的构建还需开创更多的实现路径。譬如,生态消费模式的形成,需要积极地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我国现阶段的传统消费模式是由西方国家传入的,这其中既有经济全球化的势不可挡,同时也有发达国家的有意为之。实际上,西方国家对自身在工业化进程当中形成的传统消费模式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而且在经历了数百年的社会整体富裕与繁荣之后,西方社会对传统消费模式的弊端有着深刻的反思,西方社会总体层面的消费理念在日趋成熟,国民消费逐步在回归理性。然而,发达国家自身消费模式的改良并不意味着经济结构的同步调整,传统的产业模式和商品生产依旧在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发达国家急于将传统商品向外倾销,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对传统商品的需求维持着巨大的市场容量,理所当然地成为发达国家传统商品出口的首选。再加上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的迅速增长,二者一拍即合,造就了发达国家传统消费理念和模式在当代中国的盛行,中国成为许多国外传统商品,尤其是高档奢侈品市场的最大救星。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传统消费模式弊端从发达国家向中国的转移,不仅造成了我国财富的大量外流,而且源于西方的传统消费模式给我国的环境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从根本上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因此,我国要构建新型的生态消费模式,就必须在国际分工格局中与传统发达国家展开深度的合作与博弈,充分利用国际贸易的规则,寻求有利于我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重目标的国际产业分工,减少传统商品,尤其是奢侈品的大量进口,吸引发达国家增加与我国在生态产业领域的投资合作力度,吸收和消化发达国家生态商品的研发技术与运营管理模式,敦促发达国家增加生态产品对我国的出口量,逐步减轻传统消费商品对我国环境的不利影响。此外,生态消费模式在我国的有效构建,还必须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重要作用。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以NGO、NPO为代表的民间组织在环境保护领域能够起到巨大的监督作用,民间组织也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组织力量。和政府、企业等传统的社会组织比较起来,民间组织有着不可比拟的先天优势――独立的第三方人格,有着相对独立的建立和运行模式,正是由于非官方的背景和非盈利的宗旨,民间组织较少受到政府和企业界的限制和干扰,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公义。目前,随着我国公民社会的逐步形成和建立,我国的民间组织正处于蓬勃发展的良好时期,虽然在规模和层次上与国外比较起来还有着较大的差距,但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契机与我国经济社会变革的周期恰好吻合,因此我国的民间组织有着更多的历史机遇,我国民间组织也必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具体到消费环节,实际上我国民间组织在生态消费观念的倡导和宣传方面正在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例如近几年由我国民间组织倡导的“26℃空调节能行动”、“光盘行动”就是从最细微、最根本的日常生活消费环节入手,向广大社会公众宣扬生态消费的理念和行为,身体力行地实践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民间组织的参与,将对我国民众生态消费模式的塑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从消费领域着手,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切实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包庆德,刘源. 提取地球资源的利息而非本金[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49.

[2]尹小明. 消费社会的环境代价与治理[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4):7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告[R].北京:国家统计局,2013.

生态文明经济建设范文2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要实现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就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将其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才能更容易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但是我国乡村经济发展期间,还存在很多问题,无法形成科学合理的经济格局,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不能协调发展,为此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引入新型农业机械设备,形成新型的生产模式,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形成我国特色的乡村经济格局。

一、生态文明建设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和谐共存为主要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追求人、社会、资源等和谐相处和共同发展,蕴涵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尊重和保护自然的真谛,准确阐述了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发展乡村经济过程中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实现乡村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赢。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一)有利于转变落后经济发展观念,改善生活环境

一些村民受到传统观念的限制,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可有可无,甚至认为其阻碍乡村经济发展。在农业生产期间将经济利益放在首位,这种观念会影响到村民的行为,内心抵触生态文明建设,日常生产时可能出现一些破坏行为。事实上,通过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包括气候、土质、地理位置等,选择最适合当地的农作物,一方面可以控制种植难度,减少劳动负担,另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多经济收益,达到增收的目的,在实行新型种植模式以后,农民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其中。

(二)有利于实现城市乡村环境保护工作相统一

近些年我国越来越重视环保,并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同样,在乡村经济发展期间,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推动乡村环保事业发展,逐渐缩短乡村与城市的差距,共同向着一个目标努力奋进。

(三)转变乡村原来的农业发展模式

乡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推动乡村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乡村开始调整经济格局,将绿色农业放在首位,转变原有农业发展模式,在保护生态文明的同时发展农业经济,在生产期间减少化学肥料使用,一方面可以减少肥料对土壤的污染破坏,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农作物上残留的化学物质,为人们提供安全放心的食物。

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策略

在乡村经济发展期间,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让两者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站在保护环境的角度上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才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要求。

(一)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农业

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内容的科学发展观是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正确的经济发展观,因此在乡村经济发展期间,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追求速度,要形成新的经济组合模式,不能发展单一的经济模式而要将各种资源组合运用,才能注入新鲜血液,营造一个良性循环,持续推动生态经济发展,同时还要做好推广工作,对于已经破坏的生态环境,则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治理保护工程,才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后续的乡村经济发展奠定基础。要建设新型农业,就要加强乡村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可循环资源,才能更好地缓解资源紧缺的矛盾。相关部门可以加强新型技术的宣传,深入乡村教授各类新型技术,例如沼气制作技术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乡村的农作物秸秆数量庞大,用于制作沼气可以提供能源,同时避免火烧秸秆引发污染问题,制造出来的沼气用于厕所、自来水改造等,可以实现对水源的净化处理,减少蚊虫繁衍,为农业种植奠定良好的基础,避免出现虫灾。

(二)重视农业技术的研究及创新

要促进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就要从农业生产入手,传统技术存在较多弊端,为此可以加强技术革新,选择关键性技术作为研究对象,例如病虫害防治、农作物研发等,以往的研发工作重点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现阶段要转变思想观念,将提高农作物品质放在首位,推广新型农作物,尽可能提高科技成果转换率。国家应出台相关扶持性政策,给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以足够的资金支持,为农业种植业提供帮助,提高农业收益。

(三)推动农业经济结构改革

现有的农业经济体制存在不足,需要优化改革,首先加强新型农业设备的采购,实现机械化作业,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工业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累积了经验及理论知识,可以将工业改革的经验运用到农业经济结构改革中,实现对现有乡村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一方面可以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可以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快速推动农业改革。其次,相关部门则要加强对农业改革的扶持,出台一些合理的鼓励政策,帮助农民购置现代化设备,可以逐渐实现机械化生产,推动农业生产向着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采用机械设备替代劳动力,农民也可以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最后,还要加强对农作物质量的监测,一方面是为了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标准,实现对农作物质量的全方面管控,另一方面可以让农作物更加安全,出口给其他国家,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可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四)大力发展农业区域化

农业区域化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进程,在农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应当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区域发展规划。以东北平原地区农业发展规划为例,东北平原以外向型、城郊型农业模式为发展方向,在中部与西部地区根据区域不同条件制定了农业发展计划并达成了区域生态平衡。在东北中部地区,当地采取了以小麦种植为主、畜牧业为辅的农业生产模式,通过优势作物的种植和补充性农业养殖实现区域农业经济协调发展。而在东北平原西部,则充分考虑了当地生态环境恶劣的现实条件,以退耕还林还草为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优先措施,在生态环境改善的基础上发展起了畜牧业,从而实现区域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我国农业区域面积辽阔,不同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水文、土壤等生态条件差异,因此乡村经济发展必须立足于当地的生态特色,在践行农业生产规律的基础上做到区域发展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五)建立统一规范的农业生产标准及农产品质量标准

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应当以统一规范的农业生产标准及农产品质量标准对农业市场进行严格规范。首先,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形成制度化的农业生产、销售链条,确保农产品从生产、加工到市场流通都有切实可依的条文规范。其次,有关部门应当做好农业生产的监督管理,以切合实际的法规政策为依据,在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等各个环节做好对农产品的质量管控。具体而言,规范化的农业生产管理需要从种苗、种畜检疫购进的源头开始,对机械设备及化肥农药等有关设施用品的功效和质量都做好严格把关,确保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食品安全要求,从而构建起科学化、标准化的农业发展模式。

(六)构建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若要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乡村经济发展,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在科学的检疫准入基础上,通过交易制度的完善和销售渠道的拓展带动农业经济发展。农产品交易制度的完善依托于相关法规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发展相结合,为农产品交易提供良好的环境。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拓展,可以借助当今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搭建起广阔的农产品交易平台,从而为买方与卖方提供便捷的渠道服务,提高交易质量与效率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不断优化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型乡村经济发展的方式方法

(一)实施惠民支农政策

通过财政手段优化支持乡村经济发展,应当以惠民性质的农业支援政策为基础,通过农业税费改革、良种补贴以及借助价格杠杆调节农业经济等方式,予以农业生产者财税优惠并减轻经济压力。政策扶助是政府以财政手段支援农村经济建设、促进农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基础前提,支农政策得以顺利实施,首先需要明确相关部门机构的权责划分,实现支农工作的公开透明,保障各项政策可以切实落实;其次要充分了解农业生产动态,根据地方农业生产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供科学的政策支持;第三要积极推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配合支农政策实现农业经济效益增长最大化。

(二)加强农业财政管理

良性的农业财政管理是实现财政手段优化的关键所在,要实现乡村经济增长,必须加强乡镇政府财政管理力度。乡镇政府财政管理的加强,一是要制定规范的财政管理制度,通过工作人员素养的提升,强化乡镇财政管理水平;二是要调整上缴财政金额和支农资金补助,转变市区代为编制预算的财政工作模式,实现财政资金由市区到乡镇的支付转移,将财政主动权交还乡镇;三是要实施透明的乡镇资金流动管理措施,通过公开报账等方式监测财政资金动向,实现报账流程、资金支出的公开化。

(三)加大农业补贴资金投入

在生态文明型乡村建设过程中,应当加大农业补贴的资金投入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重视对农业生产环境条件的营造,实行科技、水利、环保及粮食安全与农业资源储备方面的补贴,以此弥补病虫害、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的损失,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与效率;重视对农业生产及其技术的革新,实行农业收入保险、灾害救济等方面的补贴,以此强化地区农业生产援助,为农业生产提供支持;重视对农业生产者经济效益与合法权益的保障,实行农产品价格、出口及农业生产所需的种子、肥料、灌溉等方面的补贴,以此减少市场形势变化、生产者经济压力等因素对农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农业生产与农产品贸易提供切实可靠的保障;重视农业生产与生态文明同步发展的平衡关系,实行休耕、农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补贴,以此减少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推动生态农业发展。

(四)强化农业产业化建设

为提升乡村经济发展水平,推动生态农业进程,应当不断强化农业产业化建设。首先,加大资金技术投入,研究培育高产高质新品种,推动农商产业基地建设。其次,加大人才投入,提高农业生产者生产与经营水平,充分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第三,以高品质生产成品为根基,增强农产品交易规范性,加大农商宣传力度,构建出特色农产品市场。同时,利用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拓宽农产品交易渠道,创新农产品交易模式,实现农商产业可持续发展。

(五)突出农业科技推广投入

在农业科技推广中加大资金投入,只有把握核心技术才能提高农作产量,财政部门从点、线、面三个层次进行农商扶持,建立农业技术展示区,每个乡镇以科技展示区为核心,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二是选择乡村示范基地,形成以农业科技为核心的示范区,三是支持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使农村形成一个包括技术推广、农民培训、防病治病、信息服务多功能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同时,还应加大农业科研、农民培训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六)突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一是突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在确保重点水利项目建设资金需要的同时,实施“小工程大群体”,投入一定资金广泛开展乡村小水利建设,以普遍增强乡村农业抗旱、防汛、蓄水、灌溉等能力。二是安排结构调整扶持生产资金、农技推广补助资金及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用于良种繁育、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病虫害防治以及支持改造中低产田。通过扶持。提高乡村集体统一的功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发挥双层经营积极性,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县乡财政财力有限,支农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当前县(市)财政大多财力严重不足,加之硬性增支因素较多,为保工资兑现,保政权机构正常运转,保教育、社保等重点支出,使得部分地方预算内安排的支农资金远远低于《农业法》的规定,而乡镇财政则更无力直接投入农业。

四、结语

综上,农业经济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为此要加强对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视。现阶段,国家倡导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乡村经济则要利用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优势,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才能找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点,实现优势互补,逐渐发展节约型及集约型农业,给人们提供安全放心农产品的同时还可以保护当地环境,实现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梅,代和平,桂峰.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格局优化的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8(08):256+258.

[2]金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格局优化的措施[J].时代经贸,2018,440(15):15-16.

生态文明经济建设范文3

关键词:生态文明;发展方式;循环经济

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它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对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物质生产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严重后果就是全球气候变化,以及过度开发土地、滥伐森林、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近些年来暴雨、高温等极端气候频繁发生,就是大自然向人类敲响的警钟。在我国,一方面,人均资源相当不足,其中,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很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不论对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是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城市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加速转型

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形成的新型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质就是一个社会转型的过程。当前,我国的城市文明发展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阶段。在城市工业文明进程中,机器化大生产在极大地促进城市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人类向大自然的高额索取,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的严重破坏。工业文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所造成的负面效应,使城市人与自然的矛盾极其尖锐和突出,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成为城市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工业文明的社会危机主要表现为巨大的贫富差距、不公正的国际秩序、核战争的威胁、恐怖主义、人口膨胀、传统道德的失范及信念危机等;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物种灭绝、自然灾害、疾病和生态失衡等;经济危机主要表现为通货膨胀、金融危机、泡沫经济、投机等;更为严峻的是,上述危机总是以“症候”的形式出现在人类面前。工业文明时代的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危机,无法在自身框架内解决,人类必须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

(二)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效改善

生态环境良好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在我国,伴随着高速的城市化进程,城市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空气质量下降、光电噪音细菌污染严重、水资源紧张、自然灾害频繁侵袭等等,城市居民享受的生态产品远远低于农村居民。目前,我国城市最短缺的,不是高楼大厦,不是柏油马路,而是生态产品;城市功能中最脆弱的,不是经济功能,不是社会功能,也不是文化功能,而是生态功能,这已成为我国城市与发达国家城市的主要差距之一。

因此,城市要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领域严格控制污染,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让全社会每一个成员树立生态意识、生态道德,承担生态义务、生态责任。加快城市生态建设,提高城市生态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对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三)有利于城市居民生态文明观念的牢固树立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逐渐增强,生态文明观念逐步树立。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和各种利益关系驱动等因素的限制,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还存在偏差,加快生态文明理念和观念的研究、传播,引领全社会了解生态知识,认识自然规律,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的意识,促进整个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生态文明”观念要以可持续发展为重要标志,以建立生态文明社会为目标,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侵害后代人生存发展权的道德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山川秀美,使人们在思想观念、科学教育、文学艺术、人文关怀诸方面都产生新的变化,在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牢固构建生态文明的观态。

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新的转变

(一)我国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

2006年在我国GDP构成中,第二产业占48.7%,其中工业占43.1%,而消耗资源较少、污染较轻的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这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重要原因。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比重和水平,并且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高技术产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工业的发展。

在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中,要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和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合理开发、节约使用和有效保护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支持一批节能、节水、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开发、推广和产业化项目;大力开发和推广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产业链接技术等;尤其要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掌握环保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培育和扶持优势骨干企业,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提高环保装备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创建多元化的环保产业投资环境,完善与市场体制相适应的投融资机制,调动社会力量积极支持环保产业发展。

(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建设成就举世瞩目,然而代价的巨大和损失的惨重也是世界公认,这就是愈演愈烈的环境污染。我国在扮演“世界工厂”角色的同时,环境污染也由境外转移到了境内,城市空气污染、乡村水体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外来物种入侵、生态系统全面退化,都对我们的发展思路提出了挑战。例如,目前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的水质为劣5类,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受监测的341城市中,有66.7%的城市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全国城市垃圾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的面占不到总量的10%,55.7%的城市噪音处于中度以上污染,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市民染有多种疾病。因此,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减轻资源环境压力,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当前,一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二要大力发展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通过加强能源生产、运输、消费各环节的制度建设和监管,实现管理节能。三要全面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节约节能。

(三)消费模式进一步改变

我们应当看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模式是建立在索取全球资源基础上的。据全球生态足迹网估计,如果在全球维持一个像美国社会这样的物质社会,将需要五个地球的资源,而维持一个像英国这样的社会也需要将近三个地球的资源。减排不仅是工矿企业的义务,也是每个家庭应承担起的责任。

东京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为控制家庭温室气体排放量,东京最近开展了以“一人一日一公斤”为目标的家庭减排任务。据日本专家测算,一公斤二氧化碳的体积相当于100个足球。而家庭减排的任务包括:每人每天减少一分钟淋浴时间,减排74克;自带包装袋购物,减排62克;夏天将空调冷气调高1摄氏度,减排35克;空调、冰箱、灯泡换成节能产品,减排281克;及时熄灭汽车,减排42克;生活垃圾彻底分类,减少焚烧量,减排52克;不时切断家电电源,减排64克。这些措施合计可以减排610克二氧化碳,还剩下390克减排目标如何实现,需要通过市民学校和小区会所等渠道征集市民意见。

如果说由工业生产导致的污染和环境破坏可以轻易转嫁给穷国和穷人,那么,由不合理的消费欲望的膨胀带来的环境污染却不问贫富贵贱,人人都必须共同承受。最典型的就是城市的汽车拥堵和尾气污染。小汽车的消费欲望得不到有效遏制,未来所有的城市都将可能成为巨型停车场和“毒气”弥漫之地。大力发展公交和倡导乃至用政策和法律规范小汽车的节制使用,是未来城市文明和汽车文明的必然生态。

总而言之,我们不仅要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而且还要加快形成可持续消费模式。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关注生产的源头,还要通过积极干预生活的源头,形成有助于扩大“绿色文明”发展空间的生活方式,以可持续的消费模式来迎接全面小康时代的到来。当然,我们强调的“节约型社会”并不是要在消费领域压缩我们分享“物质文明”的能力,也不是要求我们回到“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生活习惯;而是要立足我国国情,正确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化;逐步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生态文明既是理想的境界,也是现实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关系民族振兴和国家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应该运用多种手段,广泛、深入地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宣传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推动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大力提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适度消费,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王如君.从国外看生态文明建设[N].人民日报,2007-11-26.

2、谢文,郑北鹰.建设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N].光明日报,2007-11-22.

生态文明经济建设范文4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北京 经济政策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3)06-0097-03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微观尺度的典型大都市功能区碳排放过程模拟及优化调控研究(41271186)。

[作者简介] 刘薇(1981 — ),女,河北迁安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研究员,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一、北京城市生态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一)已达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

2012年北京的人均GDP已接近1.4万美元,其中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万元,已接近富裕国家水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着非单调的线性关系。最初,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生产和消费规模的扩大,污染水平将会上升,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生产和消费会转变为更为绿色的模式,给政策制定者更多的压力和资源来执行能减少污染的监管政策。研究表明,北京已经达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并开始向着环境改善的方向发展。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人们希望当人均GDP达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后,城市污染水平能够大幅度下降。

(二)由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向追求经济发展质量转变

经过2001~2007年GDP年均12.6%的高速增长后,自2008年开始,北京经济开始减速,到2012年,北京的GDP增速仅为7.7%,远远落后于天津和重庆(16.4%)。北京通过主动调控,向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转型。虽然经济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但发展质量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自实施汽车限购政策以来,北京机动车销量降幅超过四成,2011年比上年减少44.3%;首钢搬迁以后涉钢企业的迁出使北京黑色行业规模大幅收缩,钢材产量由2006年的1016.3万吨下降为2011年的287万吨,规模以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由2006年的240亿元下降为2011年的仅1.6亿元。

(三)人口持续增长与资源紧缺的矛盾长期存在

到2012年末,北京常住人口已达到2069.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0.7万人。其中,在京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达到773.8万人。可以说,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北京人口增长的大趋势难以改变。这将加剧人口持续增长与资源环境紧缺的现实矛盾。水资源严重短缺是北京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北京属于资源型严重缺水型城市,为缩小水资源的供需差距,北京通过过量开采地下水、使用再生水、南水北调以及应急水等措施,使北京总供水量每年达到35亿立方米,远高于本地实际拥有的水资源,进而使北京的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提高了近60%。此种水资源的供需使用方式造成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地下水严重超采。供水量中地下水占到59%左右,是在过量超采的情况下得到的。由此引发了地面沉陷、地下水资源衰减及地下水污染加剧等恶劣的环境问题。二是从其他地区调取水资源只是变相地增加了北京的人口水资源承载力,总承载力并没有增加,并且这种用水方式并不是可持续的。

二、优化生态文明建设几个领域的经济政策

(一)开辟北京绿色领域新经济增长点

北京应积极寻找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水平两者的平衡点,努力提高经济收入,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下降。未来五年北京要实现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的目标,必须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开辟新的产业路径。

1. 投资政策。投资增速过快,是影响北京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2011年,北京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910.6亿元,同比增长13.3%。由于统计分类的原因,并没有关于环保产业或绿色产业投资的确切统计数据,但从北京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来看(图1),北京的投资占比在全国处于上游水平却远低于广东、重庆、山西、内蒙古等地。北京以中关村自主示范园区为依托,加大金融对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尽管初步制定了节能环保产业投资政策,但从投资总额和效果来看,节能环保产业并未获得突出投资额度,也未形成相应的产业集群,也没有发挥出对其他行业的创新带动作用。

因此,北京要重点投资节能环保产业研发与创新制造领域,加大对绿色节能环保产业的投资力度,加快其发展速度。北京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目标应是供应全国的节能环保科技研发基地与设备制造基地。充分发挥北京的科技资源优势,重点支持环保设备研发产业、环保服务创新行业。逐渐形成产业规模和产业基地,进而形成产业集群,辐射带动全国的环保产业发展,服务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2. 消费政策。作为资源、能源都极度短缺的特大型城市,北京应多出台倡导低碳消费和绿色消费的优惠政策,把绿色消费作为推动全市消费可持续性增长的重要支撑。一是要鼓励出台配合绿色产业发展的消费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热水器、污水循环净化设备、节能省地型住宅及其他可再生利用产品出台税收优惠和销售补贴的鼓励措施。推行强制性产品责任制度和绿色产业的标识管理,明确从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加工、处理或销售、售后服务,直至产品回收或废弃物处理等环节的相关责任和义务。此外,消费政策要与其它产业政策相结合。二是强调绿色消费对私人的利益。要积极强调绿色消费的私人利益,而不是一味宣传绿色消费的社会环境效益。强调绿色消费对私人的利益能够较好的解决环保领域的搭便车问题。三是树立绿色消费的社会威望。突出政府绿色采购的导向性,重点选择自主创新产品、环保节能产品、绿色产品,适度提高政府公共支出性消费占全社会消费的比重;通过号召名人购买和使用绿色产品,使用绿色产品成为身份和自身优势的独特象征。

3. 出口政策。要把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推动绿色贸易发展。首先,实行有差别化的出口退税政策措施。鼓励绿色企业出口绿色产品,构建以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绿色贸易结构,提升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出口贸易的核心竞争力。其次,要积极建设进口商品集散地的绿色物流基地,减少运输过程中汽车尾气、扬尘对大气的污染,噪音、震动对人体的危害,储存过程中物流事故造成有毒物质的渗漏等。物流行业应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建立全新的从生产到废弃全过程的效率化与物流循环化的绿色物流系统。

(二)实现资源价格的合理市场化

价格是影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形状和位置的最基本因素。北京应以资源价格改革为契机,通过资源合理定价,实现全民节能、节水意识的提高,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如科技节水、科技节能业的发展。应加快北京市政公用事业价格形成机制改革,通过价格手段调控人口规模。尽快实行水、电阶梯价格,对低收入人口进行补贴。提高公共交通运营价格,适度逐步提高地铁和公共交通的票价,并研究对低收入人口和户籍人口的补贴政策。

(三)重视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

1. 让企业成为绿色产品、绿色技术创造的主体。北京企业应关注产品的环保水平,考虑公共利益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切实将环境保护、自我环境管理自愿纳入企业的决策要素之中,将新产品开发、设计、包装、使用服务等环节都纳入保护人类健康、生态安全的轨道;不仅要谋求经济效益的最优化,而且要谋求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最佳结合,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协同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目标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致化。

2. 大力培育绿色技术创新市场。首先,要积极培育绿色新兴消费市场,形成绿色技术创新市场的需求方。实现绿色新兴消费市场培育要建立完善信息供给机制。其次,要用政府绿色采购撬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政府作为市场上最大的消费者,在推动全社会的可持续生产和可持续消费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政府采购清单的制定必须使供应商更加清晰政府对绿色产品的现实需求以及未来的发展计划和社会变化趋势,以便供应商长期规划企业发展,加大对绿色产品的生产投入,形成有规模的绿色产品供应商群体。

3. 建立北京绿色产业领域的技术路线图。一是要建立绿色产业领域科技发展路线图研究的组织体系,通过组织研究队伍、明确节点目标、提出任务要求、提供研究方法、组织集中研讨、进行独立评议、参与研究工作等方式,保证路线图研究制定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要明确绿色产业科技发展路线图的基本要求,集中从北京市层面考虑,分近期(2020年前后)、中期(2030年前后)、长期(2050年前后)三个阶段,描绘相关领域对绿色产业科技的需求、目标、任务、途径、预算等问题,重点刻画核心关键科学技术,总体上体现方向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建立绿色产业科技发展路线图评议机制和持续研究机制。

[参考文献]

[1] 王志华,温宗国,闫芳.北京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的验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2):45-45.

[2] 宋马林,王舒鸿.环境库兹涅茨区县的中国拐点:基于分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11(10):168-169.

生态文明经济建设范文5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 生态文明 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40-052.2 【文献标识码】A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原经济区建设要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之路。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内容,也是贯穿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全过程。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就需要依托创新型人才打破传统,开拓创新,传承生态文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这要求高校根据地区发展的需求,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来承担社会赋予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和使命。

创新型人才对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科学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技术支持。一是转变科学价值观念需要创新型人才。传统的价值观念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征服与统治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要从根本上转变这一观念,在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上提高认识、改变实践的价值要求,以发展、综合利益的眼光来评价使用科学技术。二是生态技术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工业文明社会中,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利用各种科学技术改造自然,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成了破坏自然规律和生态平衡的工具。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需要科学技术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服务,用生态文明的“保护技术”代替工业文明的“破坏技术”。只有创新型人才才能将技术真正彻底的改造。三是生态文明社会文化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在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中,要认清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生态价值观念确立和生态技术使用的前提,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观念,形成社会与人、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才算开始起步。所以,要转变教育观念,确立生态文化,使生态文化转变为生产力。

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发展的社会期望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文化支持。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素质决定着社会文明的高度。要建立生态文明社会,就要先培养生态文明人。创新型人才用社会的整体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特别是规范自己对于大自然开发的经济行为,并不断影响社会文化环境,形成环境保护良性氛围,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经济、社会、人口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它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利用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一要求,需要人类树立全新的现代文明观念。只有真正理解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内化为自身意识,逐渐养成日常习惯的人,才会主动去树立、传播这一观念,才会产生生态文明的自觉行为。

中原经济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的观念引领。环境污染和地球破坏的日渐加紧,使我们意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必须转变,只有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要调整思维方式,用生存环境伦理代替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走出传统意识的禁锢,重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新思维。生态文明是人类重新思考未来,建立新的价值观、科学观、环境观、资源观的开始,创新型人才才会树立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观念,获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方法和能力,培养生存环境伦理观,选择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深层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环境问题。在个人的素质中,文明素质是重要内容,培养个人与自然共存,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既是国家、社会的需要,也是个人、未来的需要。人类只有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及其生命,才能明白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创新型人才培养在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使命。中原经济区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平台,是实现河南迅速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建设中原经济区不仅需要改变产业结构,而且对人才需求的类型也要提出新要求,创新型人才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要使中原经济区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各项发展中,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生态文明建设也只有深入到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中,才真正落地生根,从机制价值理念走向社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生态文明主要依靠人才,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曾指出,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人才培养注重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建设,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是河南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是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的迫切需要。

中原经济区居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第一,居民主观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对自身生态文明意识评价较高。大多数城市居民很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评价良好,对周边生态环境很满意。认为周边的生态环境良好,对城市的空气质量、水质量、固体废弃物处理表示满意。城市居民生态环保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受学历水平、收入水平的影响,人们的环保意识表现参差不齐,但多数人向往提高个人环保意识,愿意做生态文明志愿者,希望能为环保做点事。大多数城市居民对污染环境的人或事表示反对,也能做出相应的举措制止。而且90%的被调查者很注重环境保护,主观上不愿意破坏环境。

第二,居民生态文明知识匮乏,缺乏有效的了解学习的渠道。多数人对于生态文明认识模糊,没有清晰牢固的生态文明知识,将生态文明等同于治理大气和水污染、固体废弃物等技术行为,忽略居民生活质量、生存状态,人与自然和谐等重要内容。与城市居民生活关系紧密的相关生态文明知识也是相对匮乏的。人们对于自身生态文明知识的评价,54.9%的人认为很清楚生态文明知识,也有45%的人认为自己缺乏生态文明知识,并不了解生态文明相关知识。对个人生态文明知识的评价往往高于自身的实际掌握水平,反映出人们主观上有意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生态文明知识。根据对受访者的深入调查,我们发现,多数调查者在自我评价时有评价过高的现象,自我感觉良好,自认为已经很关注生态文明,了解了生态文明的知识,但和个人实际对生态文明的知晓度不符,可以看出,多数城市居民很希望了解和掌握生态文明相关的知识,但由于缺乏周围环境的影响和自身文化经济水平的限制,没有合适的渠道去掌握这些知识。

第三,居民生态文明行为易受经济利益影响。城市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度反映了一个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人们的生态文明行为,根据涉及利益可以分为三个类别,一类是涉及个人利益的,往往会从自身利益出发,不考虑公共利益。第二类是不涉及个人利益,力所能及的事情,居民会倾向于保护环境。第三类是缺乏相关知识和引导,不知如何保护环境。

第四,居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责任观念淡薄,缺乏对自我的道德约束。很多居民将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推给政府,缺乏自身的社会角色观念认同,意识不到自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当承担的责任。68.5%的被调查者会关注我国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28.5%的调查者认为生态环境问题是政府要考虑和关注的,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深入了解发现,这部分人群多数收入水平不高,他们忙于维持日常生活,没有闲暇的时间或精力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对生态文明知识的获得多是通过网络电视了解到一些粗浅认识,缺乏深入了解,了解的也只是片段的知识。通过深入访谈也发现,人们很渴望政府、社会多做生态文明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环境保护问题,提高大多数人的生态文明意识和整体素质。城市居民普遍关注环保问题,对生态文明建设有自己的看法。希望多接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但生态责任意识不强,把生态文明建设看作政府和社会的责任,不是个人所能控制的。普遍缺乏生态文明基础知识,对节能环保、垃圾处理等基本问题都是从电视、报纸中获得,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学习。

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特点

中原经济区发展纲要明确提出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标志,而创新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强大动力。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加强生态建设、防止污染、节约利用资源、保障矿产资源,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任务。要完成这些任务,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而从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中原经济区居民关于生态文明的认识不深、生态责任意识不强,生态行为“知行”脱离等现状,要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就需要培养引领社会风尚的创新型人才,带动生态文明建设者树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型人才不仅要具备一般创新人才的特点,还要具备生态文明建设的专业特点。

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型人才要具备创造性。创新不是凭空发生的,要有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人才必须掌握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知识,了解地理环境、水土保持等中原经济区现状,具备环境治理、生态建设、防灾减灾、节约利用资源等能力。在前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创新思维、创造意识、创造知识才是立足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际,才能对生态文明建设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型人才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生态文明建设关注的都是工作多、收入少、收效慢的低产出事业,主要建立一种对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要在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学会负责、乐于负责、善于负责。当今社会,高度的责任感也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品质。有高度责任感的人面对新的问题会主动寻求各种途径去解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每个地区、每个环境、每个时间面临的问题都是不一样的,用老思路、旧办法难以解决新难题,创新型人才应该善于学习,善于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型人才既要标新立异又要懂得合作。创新型人才只有敢标新立异,不人云亦云,才能在环境污染、大气治理中出新思路、有新举措。这也是长期积累而成的,只有常常敢于标新立异,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个性和才华,也才能激发自己探索求知,才能发现新问题,做出新成绩,孕育出真正的创造性。但创新型人才一定不能是清高孤傲、难以相处的。因为环境治理、资源利用等生态问题都不是某一个人就能解决的,它往往牵涉部门多,涉及领域多,操作起来需要配合的人员也多,任何一个环节大家不配合,都难以有效果。所以,复杂的生态问题需要不同的知识,需要多方的合作,才能完成。另外,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良好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

城市居民生态文明状况也代表着中原经济区现有人才普遍的生态文明状况。要实现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就需要重视这一现状,弥补这一不足。要普遍提高居民的生态文明水平,不仅需要全社会重视,政府有力的宣传和普及教育,更需要创新型人才力量的注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任主要在学校教育,当然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

将生态文明教育理念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始终。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给科技创新以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建立有利于师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二是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改变教学模式,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引入有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形成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性思维习惯,培养创新性人格。更新教学内容,将国际先进的知识和理念引入课堂教学,启发学生思考。开设绿色植物养殖、生态教育、创新教育的公选课,通过教师的传授使学生掌握基础生态知识,了解前沿生态文明发展装状况。三是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形成自主学习方式,培养较高的成就动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塑造个人创新素质。四是通过各类宣传渠道,广泛宣传,营造人人要创造的氛围。

构建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体系。一是建立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体系。通过设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学分要求等,使教师、学生共同重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励师生积极参与到创新能力培养中。二是构建创新能力评价和激励机制。对参与各类创新竞赛获得奖项的师生进行表彰,给予相应的奖励。设立创新能力培养专项资金,成立创新能力培养指导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建立实践培训基地,建立培训机制。

建立课外创新能力活动广阔平台。一是搭建项目资助平台,构建系列化、项目化、多层次的课内实践教学体系,设立项目基金,鼓励学生申报项目,安排指导老师,给予相应奖励。二是利用科技竞赛平台,借助各类技能竞赛,鼓励学生参与技能竞赛。通过导师带学生科研指导,形成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实践+低碳环保理念传播的课外实践教学体系。三是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师生提供多样的实践机会,建立创新实践基地。根据专业特点,设立专业实习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依托科学研究,推进成果转化。一是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实践中加入项目开发,与研究院、公司深度合作,通过合作项目,互惠互利,达到既锻炼培养人才,又了解市场掌握科技前沿的目的,培养与市场无缝对接的创新人才。二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创新平台建设,建立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以学术创新为导向的资助体系,为创新型人才破土而出打下坚实基础。三是深入开展科学研究,破解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加快技术推广、成果转化、科技示范和技术培训,把最新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及时应用到生态环境建设中。四是科研反哺教学,为生态建设输送人才。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开设学术前沿选修课。五是依托丰富的生态教育资源,做生态文明的倡导者、推动者、践行者,大力普及和发展湿地文化、绿色消费文化等生态文化知识,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深入人心,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

生态文明经济建设范文6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林业

中图分类号:F3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3-0110-05

1 引言

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我党执政的纲领,覆盖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1]。林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林木蓄积量,提高林地生产力。在发展林业的同时,还需要兼顾经济的发展,能在发展林业和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又能保障经济发展,促进林农增收,是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最佳结合点,是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下林业发展的新方向。近年来,大理州林业深入实施“生态优先”战略,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林业发展思路,认真贯彻各级政府部门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工作的决策部署,着力推进“森林大理”建设。

2 生态文明和林下经济

2.1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存、良性互动、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2]。生态文明的提出确定了生存环境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将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到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必将极大地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3]。

大理州地处云南中西部,森林覆盖率处于较高水平,但由于山地居多、地形复杂,绿化很不平衡,质量也较粗糙,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日趋严重,资源能源消耗也大大增加,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面临严峻考验。要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增加森林资源、扩大环境容量、拓宽减排途径,同时还要保障经济发展,任务十分艰巨。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为实现大理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紧紧抓住林业这个生态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探索出一条能协调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2 林下经济

林下经济主要是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在林地上开展养殖业、种植业、采集业及森林旅游业等,充分利用林下自然资源,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并同时增加经济效益的一种模式,其既包含林下产业也包括林中和林上产业?而与传统的林产业不同的是,林下经济是一种绿色产业,坚持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森林保护与发展经济相辅相成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循环经济模式[4,5]。林下经济作为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机关联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生态建设,是一条适合大理州的能够协调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3 林下经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只有保护好生态才能更好地发展林产业,同时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林下经济作为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发展方向,能在发展林业和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又能保障经济发展,促进林农增收,是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最佳结合点,是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下林业发展的新方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3.1 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实现绿色发展

生态系统通过发展、变化、调节达到一种在结构和功能上相对稳定的状态。在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种类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直到生态系统达到最稳定状态为止。生态系统组成成分越多样,结构越复杂,调节能力越强,其系统的结构就越稳定[6,7]。大理州93.4%的国土土地面积为山区和半山区,林地面积达2035417 hm2,在林业产业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护好大理的绿水青山,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是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而发展林下经济,是增强大理生态系统稳定,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

2.3.2 提高林地资源利用率,保护森林资源

林下经济是一种人工生态经济复合系统,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科学设置,提高林下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强森林系统对自然能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据测算,发展林下经济的森林生态系统,其生物量是对照系统的4.24倍,光能利用率比对照组提高了12.09%[8]。同时,发展林下经济,延长了林农在林地的劳作时间,对林木的田间管理等工作会更加及时,有益于树木的生长和林分质量的提高,促进了以林下经济与森林生态健康稳定发展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的形成[6]。大理州森林资源丰富,但山地偏多造成人工经营困难,林农积极性不高,而发展林下经济,能有效调动林农的积极性,增强林农主观能动性,在有力提高林地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

2.3.3 增加林农收入,保障社会和谐发展

林下经济的发展,让林农有了依靠自己的林地增收致富的渠道和希望。林农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林下的空间资源不仅可以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也可以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发展林下经济是应对林木经营周期长、效慢、风险大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林下经济的发展,能有效促进农林牧等各产业的协调发展,有效带动加工、市场、信息服务等相关产业的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同时,林下经济产业化发展,还改善了传统家庭养殖业居住环境的污染问题,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1]。

3 大理州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现状

3.1 大理州林产业发展现状

大理州93.4%的国土面积为山区和半山区,林地面积达2035417 hm2,占国土面积的71.8%,农村人均集体山林面积为0.66 hm2,是人均耕地面积的10.6倍。近5年来,州级以上林业投入累计达27.85亿元,完成营造林184009 hm2,义务植树5193.84万株,较“十一五”增长15.4%;森林覆盖率由“十一五”的58.21%提高到60.27%,提高了2%,森林蓄积量由8637万m3增加到1亿m3,增长15%,林业总产值从45亿元增加到160亿元,增长3.5倍,实现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生态改善与林农获益双赢的重大转变。

近年来,大理州林业深入实施“生态优先”战略,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林业发展思路,着力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森林抚育、防护林建设、石漠化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效益补偿、低效林改造、陡坡地生态治理、农村能源等多项重点生态工程。“十二五”期间共实施森林管护978716 hm2,完成公益林建设39002 hm2,实施部级、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700701 hm2,兑现补偿资金64703.32万元。实施退耕还林荒山荒地造林2667 hm2,新一轮退耕还林1000 hm2,陡坡地生态治理4667 hm2,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林业项目种植业36382 hm2,补植补造7960 hm2,总投资达44931.43万元。完成森林抚育42535 hm2,省级低效林改造项目31334 hm2,零星改造32802 hm2。新建沼气池4195口、节柴灶49568口、太阳能71789台,建设农村能源乡村服务网点54个,完成全民义务植树5193.84万株,开展了全州古树名木普查,对8840多株古树名木进行建档登记和挂牌保护,编印《大理古树名木》图册2200册,全州林业生态总体持续改善,成效显著。全州在大力推进生态保护的同时,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核桃产业为主,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森林庄园等多种形式的可持续林业产业,并已初具规模。目前,林业企业达1100多户,省级龙头企业达61户,2015年全州林业总产值达160亿元,各种产值的百分比如图1所示。

3.2 大理州林下经济发展概述

3.2.1 大理州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

(1)充足的林地空间和独特的高原气候。大理州地处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结合部位,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复杂多样,山高坡陡,造就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气候,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大理州林业用地面积2039222 hm2,占国土面积的71.89%,有林地面积1611314 hm2,多为山区和半山区,林下发展空间充足。山区和半山区是大理州最大的土地资源,因此,为成功攻破山区经济发展难的难关,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发展高原特色林产业,成为农民致富的必要途径。

(2)物种资源丰富。大理州内有高等植物3643种,中药材1500余种,陆生野生动物50余种,鸟类150余种,是南方核桃种群的原产地、适生区和富集地,有泡核桃栽培种40余个,是南方核桃的基因库、云南山茶花和杜鹃花的原产地、兰科植物的富集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云南红豆杉的适生区及云南松和旱冬瓜的主要分布区。丰富多样的物种资源必将为发展大理高原特色林下经济作重要的资源依托[9]。

(3)扎实的群众基础。大理州农村人均占有林地面积0.66 hm2,为农村人均耕地面积的10.6倍,是农村最大的土地生产资料。近年来,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迅猛,各地区大力发展以林下种植、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为主的林下经济,成效显著。林农真正享受到了实惠,群众对发展林下经济激情高涨。

(4)良好的政策优势。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困难在山,潜力在山,希望也在山”,针对这一州情林情,森林大理建设按照云南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林业产业扶持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国家、省、州等各级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有效保障了林下经济高效快速的发展。

3.2.2 大理州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大理州林下经济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产量和产值也不断提高,林产品供不应求。近几年大理州逐步探索研究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并取得了一些成绩。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大理州林下资源开发13.4万hm2,林下经济产值已超过10亿元,占大理州林业总产值的6.82%,林下经济发展迅速。

(1)林下种植模式。林下空间广阔、环境光照弱、湿度高,为林下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大理州12县市已大规模开展林药、林菌、林菜、林茶等林下作物种植。目前大理州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广阔,在云南省维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开展了重楼、续断、三七、天麻、附子等中药材的林下种植,种植面积达8500 hm2,产量2.5万t以上,产值3.9亿元以上,已初步具备产业规模。剑川和巍山两县气候及土壤优势较其他区县明显且野生菌资源丰富,主要发展林下菌类种植和加工产业,目前已分别建立了野生食用菌加工厂,主要种植及加工羊肚菌、香菇、木耳、平菇、双孢蘑菇、杏鲍菇等人工菌种,松茸、松露、鸡枞等野生菌种,年加工量高达1000 t以上,年产值高达370万元,远销韩国、日本、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有力的Ф了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林农的收入。林菜模式包括草本蔬菜和木本蔬菜,草本蔬菜如魔芋、百合等,木本蔬菜则包括香椿、树头菜等,该模式种植技术相对简单、操作简便,在全州范围内都有开展,但由于经济效益不高,导致林农重视程度不够,种植面积尚未成规模。

(2)林下养殖模式。林下养殖是一种以林地资源为依托的典型循环经济模式,具有立体、高效、生态等特点,可充分利用林下空间、植物、昆虫等资源。大理州林下养殖模式主要是养殖生态鸡、生态猪、肉牛等,漾濞、宾川、云龙等县已大规模开展以林下养殖合作社为主,林农为辅的林下养殖业。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全州共出栏生态鸡20余万羽,生态猪和肉牛出栏6000余头,产值可观,经济效益显著。林下养殖模式已成为大理州林下经济的重要形式,是林农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也为人们的餐桌提供了高品质的绿色生态食品,其独特的风味及丰富的营养倍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好,是农村经济和林农增收的“热点”和“亮点”。

(3)森林旅游模式。大理州旅游资源丰富,共有3个部级自然保护区,5个部级森林公园,各类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95361 hm2。苍山洱海,山水相依,全州12县市也均有其特色的旅游产业,南涧县无量山、灵宝山,云龙县天池、诺邓古村,祥云县清华洞、水目山,巍山县巍宝山等。大理西湖、剑湖等湿地公园以及数不清的古村、古寨。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大理州着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在各县市建立了诸多生态旅游园,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有力地加快了经济发展。大理州良好的生态环境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森林生态旅游产值逐年增加,“十二五”期间全州森林生态旅游产值已达8.7亿元,经济效益明显。

(4)林产品加工。林产品加工是林下经济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林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手段,随着农林经济的发展,林产品的加工需求也愈加旺盛。近年来,大理州野生资源采集与林产品加工发展迅速,对各种林产品如松子、核桃等的加工企业逐年增加。截至目前,全州林产品加工年产量1亿t以上,年总产值3亿元以上。发展林下经济、延伸林下经济产业链,是保护森林资源、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绿色增长的重要手段。同时,发展林下产品加工,是完善林下经济产业链的重要内容,能有效提高林产品的价值,是林下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4 大理州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几点思考

4.1 大理州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林下经济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A段,虽然带动了大理州部分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林农的收入,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4.1.1 缺乏合理布局与科学管理

近年来,大理州林下经济零星发展情况较为普遍,结构比较单一,难以形成规模化和特色化发展,缺乏“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科学布局。同时,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过程没有统一的组织和协调,产业链条不完整,容易造成无序化生产等问题。加上缺乏统一管理,缺少技术指导,导致采集方式粗放,破坏生态平衡,使部分资源趋向枯竭。目前全州林下经济产业仍处在初期探索阶段,除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较快外,其他林下经济模式发展相对滞后,如林下套种药材、林下菌类种植及林下养殖等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引导,还存在跟风及盲目发展的情况。

4.1.2 发展基础薄弱

近几年全州林业产业发展以泡核桃为主,林下经济的发展相对薄弱,且因部分林下经济单位面积投资较高,制约了林下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多数地区长期以来都没有主导的特色林下经济,没有形成产业品牌,林农林下经济收入还普遍偏低。同时,全州山地居多,发展林下经济的山区和半山区的部分路段,电、水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林农居住分散,产业分布不集中,给产品运输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且“龙头”企业小、散、弱,加之产品加工水平低,而销售成本高,信息化水平低,造成了推广困难,制约了林下经济的规模化发展。同时,部分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之后,配套服务不到位,旅游管理方面还存在问题,部分景点路程远、路况差,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制约了森林旅游的发展。

4.1.3 科技支撑薄弱

在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林下经济生产需求不能有机统一,试验示范基地少,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一是在林下经济产业推进过程中,林业适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程度低,林下经济模式和品种相对单一,全州除部分地区依据本地自然及资源优势发展林下种养殖外,适合于其他地区的林下经济和品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实验及分析。二是林农对科学种养殖技术掌握不够,缺乏科技支撑,大部分林农仍沿用传统的种养殖方式,林下畜禽的粪便处理粗放,有的地方还存在过渡放养畜禽而破坏林分生态环境和影响植被生长的情况,以上诸多因素使得种养成本高、效益差,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制约了林下经济的发展。三是林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不高,对核桃、食用菌等多为初级加工或不加工,精加工及后续销售环节相对薄弱,降低了产品的附加值。

4.1.4 林下资源开发和经营意识薄弱

林下野生资源是林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理州以山地为主,林下野生资源大多地处山区,在地理环境、交通、文化和产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林农发掘的野生菌、野菜等林下野生资源以自用为主,少部分被林农个体在各地农贸市场直接销售,也有部分个体户或小型加工企业进行简单加工包装后销售,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明显。加之观念落后、资源保护意识薄弱,部分地区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对林下野生资源进行掠夺性、破坏性的开采,如林农为了尽可能地挖掘鸡枞,对鸡枞的生长蚁巢进行掠夺式采掘,破坏了鸡枞与白蚁共营共生的关系,此后将不再产出鸡枞。

4.1.5 资金投入不足

林下经济规模化和科技化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政府投资基础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的资金有限,建设资金短缺,农户自发投入也比较困难,导致林下经济发展的工作配套设施落后,服务工作保障不到位,生产技术障碍不能及时解决和消除。基础性配套设施建设缺乏,生产条件差,成效得不到保障,不利于林下经济产业快速、稳健、持续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大大限制了新模式、新产品及深加工的发展。

4.2 大理州林下经济发展的建议

4.2.1 科学规划,因地制宜

大理州立体气候明显,根据全州各县市、各乡镇的特点,结合大理州实际和高原特色林业庄园经济示范园建设,明确林下经济模式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任务目标,因地制宜地发展林下经济,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将高原特色的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作为全州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和方向,多角度、深层次地发掘林下经济发展潜力,加大对林下经济的各类科研、生产项目的支持力度,及时成立大理州林下经济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在各县市林业局设立领导办公室,统筹并因地制宜地做好全州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布局优化及控制、配套政策制定及实施、部门协同和资源整合等工作,实现大理州林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4.2.2 科学引导,宣传先行

通过多种途径展示林下经济的综合效益和优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介,对发展高原特色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技术、模式、成功典型案例等进行全面、深入、广泛的宣传,通过收入对比、技术讲座、科普宣传、参观考察等方式,统一思想,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激发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林农的资源保护意识,加大对林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让林农不仅有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还要有对森林资源进行可持续经营的意识和决心。此外,要加强宣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林业企业,形成龙头企业与产业互相促进的良性发展道路,积极培养品牌意识,加大品牌的宣传力度,加快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布局合理、规模经营、功能突出的林业产业园区、示范基地和林产品品牌,增强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后劲。

4.2.3 强化科技支撑

结合大理州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组织做好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信息、技术培训与指导等服务。加强林业科技服务力量的建设,充实各级林业科研院所、森林资源管理站等林业科研、生产及管理部门的编制和人员,增强科研力量,争取在每个山区行政村安排林业指导员,使林业科技支撑服务能直接落实到林农,为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撑保障。同时,搭建林农与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之间的合作平台,加强实用技术研究和林下循环经济系统的应用研究,充分依托大理大学、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地院校,加强林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着力培养技术创新和技能运用型人才,增加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科研、生产项目,积极探索适宜大理州不同地区的林下经济模式,编制技术丛书,指导生产实践,以科技链延伸产业链,为大理州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科技支撑。

4.2.4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加大林下经济发展的投入资金,加快推进林下经济发展补贴,设立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林下示范基地、示范户及森林生态旅游园配套设施建设。设立林下经济小额扶贫贷款,完善林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加大“林权抵押贷款”、“生态信贷”、“金果贷”等金融产品推广和实施力度。进一步拓宽投资和融资渠道,积极支持各类担保机构开展林下经济贷款担保服务,放宽准入门槛,有序发展林业小贷公司,落实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林下经济产业发展,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金融支持、民资参与的多渠道、多元化投资与融资机制,为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融资渠道,确保林下经济顺利开展。

5 结语

生态文明的提出确定了生存环境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为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长盛不衰的基础,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而林下经济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最佳结合点,是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下林业发展的新方向。大理州森林资源丰富,在大力推进生态保护的同时,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核桃产业为主,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森林庄园等多种形式的可持续林业产业,着重发展林下经济,但在成果显著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因此,应充分认清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让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和谐有序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岭宏.推动林下经济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W院学报,2013,12,(3):19~22.

[2] 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3] 李文慧.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林业生态建设[J].理论视野,2007(12):24~25.

[4] 赵文东.广西林下经济经营模式综合评价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

[5] 黄 干.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绿色科技,2017(3):70-71.

[6] 张东升,于小飞.基于生态经济学的林下经济探究[J].林产工业,2011,38(3):50~52.

[7] 陈景欢.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意义及实施探讨[J].绿色科技,2016,(13):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