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发展论文范例

生态发展论文

生态发展论文范文1

产业化发展缓慢。受地区规模养殖比重不高,集约化程度低等影响致使我区畜牧业发展生产发展速度缓慢、生产能力低、存栏量不高。同时受地区畜牧业发展程度的影响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滞后性,畜牧龙头企业少,缺少主导品牌,无带动畜牧经济的能力;农民合作化组织程度不高,整个市场系统不健全,本地无特色品牌,无市场竞争优势,无畜牧产业链,严重制约着生态畜牧产业的发展。畜牧基础设施薄弱。基层良种培育繁育体系设备、设施陈旧落后简陋,跟整个畜牧业发展程度发展不相配,动物检疫防疫体系和装备设施落后不完善、不能有效的对重大疾病进行预防与控制,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不健全,缺少必备的设备与体系。

2建议与策略

做好组织领导,促进现代化高效生态畜牧业发展。领导的重视是保障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各级政府要建立确保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政府分管领导总负责,主管部门领导抓落实,切实把我市生态畜牧产业做为一个重要的产业来抓,全面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实现市、县、乡领导包点包村制度和部门帮扶制度;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把建设现代生态畜牧业作为当地重要的战略性发展目标来抓,把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纳入当地畜牧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选育优良品种,适度规模养殖。根据当地的实际积极培育符合当地生产和饲养要求的地方优良品种。通过引进新品种或杂交品种提高当地畜牧生产的优良品种。在引起新品种时要通过当地的主管部门的审核与批准,同时畜禽品种质量必须符合当地、企业引种标准。为保障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必须保持畜禽养殖(小区)饲养适度规模的方针,一般生猪饲养场年出栏保持在500头、肉禽类饲养场1万只,蛋鸡存栏2000只、奶牛存栏100头即可。构建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继续深化兽医体系改革,完善市、县各级兽医行政管理、动物卫生执法、兽医技术支撑等三级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基层动物卫生队伍建设,全力搭建完善的动物卫生监督监管网络体系;为确保生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要逐渐健全和完善动物疫情预警、疾病预防与控制、应急处理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相关的工作机制;积极落实各级公共资金对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支持,加大对动物防疫基础设备设施建设资金及应急物资储备的需求,为生态农业发展保驾护航。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多途径、多方式的为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发展资金,不断对疾病防控、良种繁育、畜产品安全、科技教育等生态畜牧业的基层建设的投资力度,提升生态畜牧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金融部门要在信贷方面增加对生态畜牧业建设的投资比重,使信贷服务于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相适应。对生态畜牧业的龙头企业和养殖户给予适当的资金倾斜,引导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生态畜牧业建设上来。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3结语

生态发展论文范文2

1.自然地理。

该区域属于小清河流域,张僧河、塌河以及引黄济青干渠西段流经规划区,同时还有双王城水库和巨淀湖,此外有大量水产养殖鱼塘,形成“水、盐、田、林、村”的格局。生态环境好,适合旅游开发及相关功能的开发。

2.气候条件。

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地属温带,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期长,年平均气温为12.6℃,极端低温为-20℃,极端最高温为38℃,年平均日照2762.9小时。同时旅游区由于湿地的调节作用,具有湿地小气候。

3.水文条件。

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核心景点巨淀湖是江北最大的芦苇湿地,也是渤海平原最大的天然湖泊之一。巨淀湖成因为泻湖,由古时滨海湖泊历经演变而形成,现在系由益寿河、织女河、跃龙河、王钦河、阳河等汇入,其向北经河流汇入小清河入海。

4.社会经济。

2011年底,寿光市成立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把双王城水库、巨淀湖、林海生态博览园、小清河生态湿地等区域纳入,实行统一管理、统筹开发、综合利用。双王城生态旅游度假区核心资源巨淀湖位于寿光市西北台头镇牛头村,旅游区自然条件较好,湿地资源较突出,在区域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巨淀湖景区目前以红色旅游开发为主,并初步建立完善了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如鲁东抗日第八支队起义纪念碑、纪念馆,湖畔开发有餐饮、娱乐等旅游服务设施。

5.交通区位。

双王城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寿光市西北部,目前交通条件优越。大西环的建成通车对双王城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创造了客观有利条件,度假区范围内还有荣乌高速的出入口,为度假区更具有可进入性创造了先天条件。国家重点公路荣乌高速为双王城生态旅游度假区路网结构的调整和建设奠定了基础,高速公路与胶东经济区、环渤海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京津塘经济区乃至东北广大地区广泛连接,创造了良好的区位条件。

6.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湖区植物资源主要是大面积的芦苇,芦苇的利用已经成为旅游区所在地方的一项产业。动物资源:盛产水生动物。巨淀湖多产鱼虾蟹,鱼类主要有鲤鱼、鲢鱼、黑鱼等。野生栖息鸟类资源具有一定优势。

二、寿光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1.寿光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状况。

1.1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提升了服务业的档次和规模。

一是正确分析该区发展的优势和前景,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切实从战略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从思想上正确看待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引导相关部门、村、企业树立发展服务业的意识,形成了全区关心、重视和支持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领导,成立了新区旅游等三产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强旅游等三产服务业发展的协调和指导。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旅游等三产服务业的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利用新区有利条件,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努力增加旅游等三产服务业财政投入,促进寿光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2突出重点,把握优势,实现了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因地制宜,根据自然资源、人文历史、交通条件等优势制定了具有双王城特色的服务业发展思路,抢抓全省“蓝黄”开发的大好机遇,按照寿光市北部滨海开发的重要决策部署,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构建林海生态博览园、中华汉文化产业园、中国•海洋湿地休闲度假中心、双王城水库及环库生态林场、大西环沿线高效生态农业观光带“四区一线”旅游开发板块,实现了多功能、高档次、网络化,通过招商引资,不断引进现代服务业建设。一是依托当地湿地资源、文化资源、盐业资源,引进湿地公园、红色文化纪念馆、盐业博物馆等独树一帜的项目建设,同时建设与旅游业相关的“吃、住、行、游、购、娱”等特色服务业,促进该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区域内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林海生态博览园,已建设完成双王城环库生态林场和园区内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正在建设中国海洋湿地休闲度假中心、海洋湿地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海盐博物馆、颐沁园、中国汉文化产业园(中国巨淀湖影视基地)、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修缮工程(含湿地文化长廊)、马保三故居修缮工程、巨淀湖红色广场、张僧河景观公园、国家滨海湿地公园、宁国寺、农业部健康渔业示范基地、静脉工业园、林海生态博览园旅游项目提升工程、中国海洋湿地候鸟摄影基地,即将建设温泉酒店、温泉养生会馆、游艇会所俱乐部、潍坊基层党员干部实训基地、风情渔村、真人CS实战基地、寿光国际生态农场一期工程、通用航空产业园。二是充分利用我区的自然资源条件,结合库区治理、“两河一湖”整治等项目,提升当地生态环境质量的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该项目规划以维护湿地健康为重点,以展示湿地生态功能为宗旨。全面发挥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水系生态治理的功能。主要建设巨淀湖生态湿地建设工程,塌河、张僧河水系生态治理工程,双王城水库环库步行道和林场工程,拦蓄水工程等,占地面积约4万亩;三是以建设现代农村为契机,大力实施农村文化生活提升工程,目前全区有线电视普及率达100%以上,满足了农村文化生活的需要,提升了农民的生活质量;结合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普及,农村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明显提升。

1.3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推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全面发展。

结合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规范有序地进行项目建设,努力提高服务业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和发展水平,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引导农民发展第三产业,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现代服务业大格局初具规模,形成了“四区一线”的发展模式。主要有:林海生态博览园旅游项目提升工程,中国汉文化产业园,中国海洋湿地休闲度假中心,双王城环库生态林场,寿光国际生态农场一期工程。

2.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该区自建成以来,服务业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起步较晚,很多项目都在建设或规划中,与旅游强区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与建设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新任务还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发展速度缓慢。

随着近年来寿光工业的强势崛起,寿光的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但转调发展压力很大,新兴产业比重低,旅游、文化等产业更是存在明显短板,对经济增长还没有形成拉动作用。要想补齐短板,双王城生态经济开发是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增创“黄蓝”开发优势的重要途径。该区服务业由于起步晚,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业产值在地区产值中所占比重相对较低。

2.2发展结构不合理。

目前,在新区,现代服务业还未发展起来,传统服务业的支撑地位仍未根本改变,目前存在的农家乐乡村旅游业仅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总体品位不高,农业产业化推进效果不明显,带动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未形成。如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新区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2.3政策引导功能较弱。

长期以来,寿光一直偏重第一、二产业发展,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相对较少,加之服务业又分属不同部门管理,政府在规划和操作层面缺乏整体引导的经验,造成各行业之间关联性较差,总体布局不合理、功能不配套,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地方服务业发展。2.4高新技术的发展水平较低。对比其它地区来说江西省的技术劣势较为明显,表现为: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落后,投入不足,成果转化慢、转化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核心技术缺乏。

三、寿光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建议

1.着力提升生活性服务业。

一是以中国海洋湿地休闲度假中心为主体,把这里建设成为集公务、休闲、娱乐、文化于一体的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重点打造大众消费板块。二是积极尝试通过农民主导和政府推动的方式,帮助农村居民以转包、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高效整合农家乐项目,通过规模化运作,推动农家乐项目快速发展,进而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要保持经济发展势头,金融服务工作尤为重要。要抓紧引进保险、证券、信托等机构入驻,开展多样性的金融服务工作;对照政策,鼓励各种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入,优化信贷结构,为该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尽可能的信贷服务;继续做好政府与银行、银行与企业间的协调服务工作,针对“银行找项目、企业跑资金”的两难问题,积极探索建立政府协调、部门支持、银行服务、企业参与的联动机制,多形式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使银企对接经常化、制度化,努力提升金融管理服务水平,实现银企共赢。

3.大力发展公共性服务业。

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要不断加大投入,扩大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和配套率,努力打造基础设施齐全、配套设施齐备、管理服务到位、后勤保障完善四位一体的“园区服务体系”,同时扩大公共服务市场覆盖面,拓展服务功能。

4.加强人员培训,扩大宣传覆盖面,进一步提高人们的认识。

怎样去保护生态环境,怎样去传播生态旅游,在这文化落后的地区,要抽调一些人员进行培训,充分了解生态旅游也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掌握保护和传承的方法。利用各种形式,扩大宣传,提高各类人群的认识水平。

5.抓好机制体制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创造有利于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条件。政府出台一些有利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并给予支持和奖励;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和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争取国家资金的投入。

四、结语

生态发展论文范文3

(一)生态文明理念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想基础

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保护环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遵循自然规律,从而使人自身获得发展。新型城镇化强调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发展绿色和循环经济、增加环保投入、重视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开发等,实现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使城镇化过程中的经济发展与生态良性循环相适应。因此,生态文明理念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目的,就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城镇,逐步转变以过度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城镇化发展方式,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这正符合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持续动力

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崭新的文明阶段,它以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为基本特征、以解决人类现实生存危机为使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只有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全过程,才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提升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环境质量,使人们安居乐业,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城镇化建设中去。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有力推进城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持续动力和重要保障。

二、湖南省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新中国成立后,城镇化随之起步;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摆脱了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步入了一个较快发展时期。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成为城镇化发展的最重要推动力,湖南省城镇化建设取得了许多突破性成就,城市数量、城市规模、城市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有了较快的发展,由乡村湖南向城市湖南转变。

(一)城镇化进入加速期

湖南省城镇化进程起步相对较晚,城市化进展也比较缓慢。数据表明,从1950—198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由28.4%上升到41.3%,而中国由11.18%上升到19.39%,湖南由8.0%上升到12.7%,其中的差距显而易见。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湖南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1.5%上升为2013年的47.96%。与此同时,城镇数量快速增长,城镇数量由1978年的154个上升为2012年的1131个,县级市由1978年的7个上升为2012年的16个,地级市由1978年的3个上升为2012年的13个。目前,湖南城镇化率已经逐步接近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城镇化发展进入加速期,预计湖南城镇化水平将继续保持每年约略高于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于2015年超过50%,正式步入城市时代。

(二)城市群成为推进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

城市群是实现区域非均衡发展、效率优先的主要空间载体,也是推进湖南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长株潭城市群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比较成熟的城市群,是湖南省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核心区域,而“3+5”城市群的建设,更是大大推进了湖南城镇化水平与质量的提升,成为解决湖南大中小城市与城乡协调发展的最好空间尺度。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长株潭城市群以占湖南省20.86%的常住人口,创造了湖南省43.01%的GDP、52.46%的工业增加值、43.18%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其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313.59亿元,占湖南省的39.79%“;3+5”城市群以占湖南省61.25%的常住人口,创造了湖南省78.77%的GDP、超过90%的工业增加值、75.02%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其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636.78亿元,占湖南省的68.75%。

(三)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

近年来,湖南坚持产业优先发展,采取多项措施做大做强工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优化。2000年,湖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为21.3∶39.6∶39.1,呈现出第一产业比例过高、第二产业比例不足、第三产业处于低工业化背景下的“虚高”状态的特征。到2013年,湖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7∶47.0∶40.3,呈现出“二、三、一”型产业发展的优良格局,第二产业实力强劲,第三产业发展形势良好,这些都为湖南城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相适应,湖南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进行了战略性调整,以长沙、株洲、湘潭等为代表的城市开始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为主导产业的新型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

(四)城镇公共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近年来,湖南省城镇建设投资规模逐步扩大,城镇公共基础设施逐步完善。2013年,湖南省固定资产投资18381.4亿元,是2000年的17.24倍,主要投资领域有制造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其中,城镇投资16211.1亿元,同比增长22.8%。同2012年相比,投资增速较快的行业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速为68.8%;其次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达到51.8%;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的投资比2012年增长40.2%。比较2012年与2000年的数据,道路长度由4739公里增加到10367公里,人均拥有道路由7平方米增加到13平方米,污水处理率由27.3%增加为85.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28.3%增加到3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5.1平方米增加到8.8平方米,垃圾处理能力由4427吨/日增加到17004吨/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50.5%增加到95.7%。基础设施功能的日益加强使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大大提高了城镇综合承载力。

三、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湖南省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分析

湖南省正处于城镇化加速期和工业化中后期的重要阶段,面临发展和保护的双重压力。受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惯性等因素影响,湖南省存在城镇化质量不高、资源消耗较大、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发展不可持续等问题,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面临巨大的阻碍和挑战。

(一)缺乏科学的城镇规划

湖南大多数城镇缺乏科学的规划,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一是城镇建设缺乏整体性和长远性规划,功能定位不清晰、不准确,空间布局不科学,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二是把城镇化等同于城市建设,不顾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和资源禀赋,打着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旗号,大面积乱批乱占土地、挤占农田,建设城市新区、产业园、科技城等,热衷于形象工程建设,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极大浪费。三是把城镇化片面理解为城镇规模的扩张,任意扩大用地规模,导致城镇成为一个钢筋水泥的世界和一个个建筑物的堆砌,浪费了大量土地,严重制约了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二)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

湖南省土地扩张速度快于人口增长速度,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从土地面积来看,2012年湖南省地级以上城市的市辖区土地面积为19424平方公里,比1998年增长了18.82%;其中,建成区面积达到1229平方公里,是1998年的2.35倍。从人口来看,1998年,湖南省地级以上城市的市辖区总人口为1026.27万人,2012年末的总人口为1362.7万人,人口增长率为32.78%。市辖区的人口密度由1998年的628人/平方公里增长到2012年的701.55人/平方公里,增长了11.71%。由此可见,湖南省地级以上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增长较快,远远超过总人口和人口密度的增长。由于城镇建设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导致城镇化规模扩大与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耕地数量和质量呈下降趋势。

(三)能源结构亟需调整

目前,湖南省能源结构仍然是以高耗能为主,节能降耗工作面临巨大压力。从能源产业结构来看,湖南工业内部主导行业以高耗能行业为主,且集中度较高。2013年,全省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全省能耗比重达78.9%,规模工业增加值居前五位的大类行业中,有3个行业是高耗能行业。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湖南省规模工业的消费结构一直以原煤为主,2013年原煤消费占规模工业比重为49.4%。原煤的能效低、浪费大、污染重,以原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既不利于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也不利于节能降耗。但是,湖南目前不具备大量使用石油、天然气而抛弃原煤的客观条件,原煤消费占主导地位的格局在短期内难以改变。有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推动能源消费8000万吨标煤,而湖南省城镇化的发展目标是由2013年的47.96%提高到2015年的50%,因此,如果能源结构没有得到调整,湖南城镇化建设将进一步推动钢铁、建材、水泥等高耗能行业的发展,带来规模工业能耗的大幅增加。

(四)缺乏配套的政策制度

新型城镇化建设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但目前还缺乏与之配套的政策制度。一是仍然把经济增长作为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地方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唯GDP论英雄、不惜牺牲环境保增长的观念未彻底转变,导致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悖离。二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政府干预过多,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环境要素的稀缺价值被严重低估,导致资源开发过度和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约束和监督机制不健全,破坏环境的成本较低。四是城镇化主体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尚未建立,城镇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及决策缺乏有效方法和途径,环保民间组织监督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缺少话语权。

四、生态文明指导下的湖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新型城镇化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坚持生态文明的指导,解决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问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促进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的融合,走一条具有湖南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

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要求,着力发挥湖南的发展潜力,科学制定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湖南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形成生态良好、功能定位准确、产业布局合理、区位优势凸现的新型城镇化格局。第一,在制定规划之前,要进行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要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使城镇建设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第二,坚持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及空间资源的原则,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加强对历史文化古迹和自然风貌的保护,促进古城的文化底蕴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第三,强化规划的指导性和约束力,加强城镇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预防和治理城市病,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土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如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合理进行空间开发,影响着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生态走向。第一,实现片面追求城镇化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向开发与保护并重转变,把开发和保护结合起来,制定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保护制度和环境保护制度等,促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系统的共同发展。第二,根据节约集约和总量控制的原则,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的规模、结构和时序。提高土地的保有成本,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大闲置土地的清理处置力度,鼓励合理开发利用地上及地下空间。第三,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逐步缩减农村居民点用地,腾出的建设用地指标向城镇流转,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第四,实现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的市场化流转,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农村用地的整理、农民的搬迁和指标交易,激发农民清退闲置废弃宅基地的积极性,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促进城镇集约用地。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湖南突破资源瓶颈、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一,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速高耗能的火电、水泥、钢铁行业等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降低能耗,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第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支持低能耗、高附加值、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明显优势的先进装备制造、汽车、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做大做强。第三,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发展新能源。加快洞庭湖区域、衡邵盆地、张家界等地区石油、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的勘探和利用工作,争取在短时期内实现湖南页岩气开发和综合利用。第四,大力支持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开发,促进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四)加强城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城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好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营造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实现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第一,加大城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推进城镇交通、供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第二,综合整治流域生态环境,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推进城镇绿化美化,建设生态农业,构筑良好的城镇生态基础。第三,加快轨道交通、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工程建设,形成以公共交通网络为主体、以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尤其是要优化公共交通线网,形成一个以市区或县城为中心,辐射城镇边缘及居民小区、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公交网络。第四,要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建筑规划、设计和施工以及建筑材料生产之中,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建筑。

(五)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生态发展论文范文4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新生概念,并没有非常具体的概念与定义,但是学术界对其有一个统一性的共识,即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一种包含人、经济、社会、环境、城乡等众多因素,并在发展过程中随着城镇发展逐渐融为一体的动态性过程,这种动态性的发展是一种良性发展模式,从根本上来讲是注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因此,新型城镇化是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之上的城镇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内涵实质表现在四个方面内容的统一,即发展方向上统一、发展方式上统一、发展载体上统一以及发展主体上实现了统一。首先,新型城镇化是在工业基础之上,实现科学信息的广泛应用,并利用城镇化手段来实现农业与其他产业的相互协调发展。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是旨在完成农业文明化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更应该注重不同方面的协调一致。其次,新型城镇化要求在城镇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协调性,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证绿色的发展模式,从而建立生态城镇。再次,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建立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并配合局部经济相发展的城市发展格局基础之上的,因此,根据城市类型不同分为规模不同的发展模式,从而有效的提高城镇的承载能力,最大限度的实现中国文文化的发展。最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应该保证其发展的主体是一致的,即在城镇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调节人的发展,并构建一种具有高度包容性与和谐型的城镇类型,实现剩余农业人口的有效转移,从而推动我国城镇经济的发展。

二、生态路径选择研究

(一)生态路径的必然性

虽然目前我国目前的城镇化发展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依然是一种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我国现代城市的发展,因此,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应该发展一种绿色生态的城镇化模式。从生态路径与城镇化关系上来看,二者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城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的发展是一种阻碍作用,它需要工业扩展来完成的城镇化的有效性,但是这就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生态环境。此外,城镇化发展,要求人口集中化,这就为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担。城镇化发展必然要求压缩生态空间,这就对土地利用率有较高的要求,从而对城镇化发展带来了影响。此外,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某些伴随城镇发展的附带性问题也随之而来,因此,被称之为“表面性痼疾顽病”。这主要是因目前我国的城镇绿地不足,且城镇人口数量增加,这就引发城镇绿地面积紧张,导致其面积缩小。城镇化的发展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但是在目前城镇化发展导致大气的污染程度过高,PM2.5数据值不容乐观,这些都表现出目前随着城镇化发展对环境造成危害。

(二)城镇化发展的生态路径选择

城镇化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现代化生活程度,但并不意味着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选择生态路径。首先,在制定城镇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对新型城镇发展其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应该分析城镇发展的中、长远利益,并统筹多个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调动生态城镇规划的目的性与有效性。合理利用生态建设模式,并配合城镇化,发展出一条新型生态建设模式,确立适合生态发展战略的城镇化发展路径。此外,应该因地制宜的制定合理有效的安排,找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产业,并对城镇化的生态空间进行合理安排,保证生态利用与布局。其次,调整城镇中的产业结构,并优化对生态具有破坏力的生态结构,在实际过程中,应该注重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产业,并从中找出经济增长点。并针对不同的行业采用不同的策略,尤其注重对当地重工业应该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的模式,重视技术投入,更新落后的技术局面以及不良的发展模式,建立更为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从而从侧面推动城镇化的生态模式发展。最重要的是,应该在城镇化过程中注重发展第三产业,并建立一种生态化的发展模式。再次,从人类发展角度来讲,生态环境是人类城镇发展的核心,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对城镇布局以及其他硬性指标的建设,更重要的是调节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关系,并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生态环境进行间断性绿化,尤其是对具有污染的项目进行智利,建立动态性的监控模式,从而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一种生态化的城镇发展模式。

三、结论

生态发展论文范文5

1.种植业发展现状

沈阳沈北新区的水稻是新区种植业的特色名片之一,目前水稻种植面积为20万亩,主要有盐粳48、辽优7号等十几个种植品种。曾先后获得“沈北清水大米”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商标和“北霸”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称号[2]。除此之外,新区还发展其它特色种植业,合计占地面积0.33万公顷,包括花卉、蔬菜、五味子、其中五味子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五味子种植基地。

2.畜禽养殖业发展现状

沈北新区畜禽养殖业占农业比重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畜禽养殖业已逐渐成为新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努力,沈北新区畜禽养殖业具有如下突出特征:一是规模化养殖比重逐年升高、养殖种类繁多。二是投资规模大、养殖面积广。四是建设标准高、辐射程度强。

3.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现状

沈北新区是全国最大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之一,目前沈北新区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聚集在辽宁辉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占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现已拥有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300余家,其中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如中粮集团、百事可乐集团等、部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辽宁禾丰牧业、雨润食品等——这些企业共同构筑了玉米、小麦、水稻、大豆、果蔬(饮料)、(奶牛)乳品、生猪、肉鸡等八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心[2]。

4.休闲观光产业发展现状

休闲观光产业是沈阳沈北新区的新兴产业,目前沈北新区休闲观光农业具体项目包括:爱琴谷庄园,占地700亩,其致力于打造阳光度假、花卉果园、观赏采摘、休闲运动等多层次观光园区;万亩辽河花海,依托辽河七星湿地公园,占地面积达6000亩,主要以种植油菜、芦苇、万寿菊、荷花等为主题的休闲观光农业带;薰衣草庄园,占地面积5000余亩,核心区域1600亩,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正式认定为沈阳市首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荣誉称号;稻田艺术画,占地面积280亩,它是现如今中国拥有的最大的水稻田艺术画;水稻开心农场项目,占地面积300亩,是以绿色有机水稻为基础,集学习、观光、体验、远程监控于一体的水稻观光项目。

二、沈阳沈北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潜力分析

波士顿矩阵四象限法是由三个指标构成:(1)横坐标:生态农业发展市场占有率;(2)纵坐标:生态农业发展市场增长率;(3)生态农业发展情况。即相对市场占有率同市场增长率形成一个四象限的矩阵图。其理想模式是要重点突出和发展明星类和金牛类的优势与机遇,引导问题类向明星类和金牛类方向发展,尽量规避瘦狗类中可能出现的劣势与威胁。通过波士顿矩阵图中的四象限法,将其延伸到生态农业发展的潜力研究中,结合沈阳沈北新区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对本区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四大突出产业的潜力情况做出如下具体分析:

1.劣势与机遇并存型

此象限是问题类产品,其发展特点是市场占有率低,但市场增长率高。可以看出,其市场前景广阔,处于成长阶段,只是发展优势尚未突显,在持续发展过程中,有望成为明星类也有可能退化成为瘦狗型市场。因此发展方向取决于对问题类的正确引导。可以通过采取加强型发展战略来增强发展优势,把握发展机遇。结合沈阳沈北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潜力分析,其休闲观光产业属于问题类产品。休闲观光产业属于新兴产业,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也是该区现代农业对外展示的窗口,但由于此类产业刚刚兴起,在管理体制和发展理念上仍存在不成熟之处,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及完善。因此针对此类情况,适合采用加强型战略逐步引导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成为明星类产品。

2.优势与机遇并存型

此象限是明星类产品,其发展特点是拥有较快的增长速度,由于增长势头良好,为了继续保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需要增加投入和扶持力度,强化其主导地位。结合沈阳沈北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潜力分析,其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属于明星类产品。农副产品深加工业是该区的主导产业,现已拥有完善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及数百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它在增长势头和赢利水平上都有着长远的发展前景,可以通过采用稳定型增长战略和创新型战略逐步成为金牛型,成为该区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收入来源,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保持良好势头,充分发挥竞争优势特点,利用发展机遇使沈北新区的生态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3.优势与威胁并存型

此象限是金牛类产品,其现状特点是,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但市场增长率已经饱和,因其具有市场成长率低的劣势特征却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及享有较好的规模经济优势特点,因此不必对其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但该金牛类产品需要在发展中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发展理念,突出支柱产业优势,加强政策引导才能不断保持其优势地位,逐渐提高其市场增长率。结合沈阳沈北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潜力分析,其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属于金牛类产品。这两类产业是该区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收入来源,同时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发展规模,发展模式也日趋成熟,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由于市场增长率逐年趋于稳定,因此可以通过采用创新型战略逐步向明星类转化,以提高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的市场竞争力为目标,更好的发展本区的生态农业。

4.劣势与威胁并存型

此象限是瘦狗类产品,其发展特点是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都很低,因此没有发展前景,但此类产品,并不是盲目地采取全部放弃战略,而是尽可能规避发展此类产品的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对有市场潜力的产品仍要不断开拓发展机会。因此针对瘦狗类产品,要采取减少和剔除战略,结合沈阳沈北新区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劣势和威胁,要在政策的正确引导下,合理的选择避开威胁,消除劣势。

三、沈阳沈北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设计

1.生态型种植业发展战略

1.1发展壮大种植业优势产业战略。

优化水稻品质结构和生产布局,并从耕地保护,土壤改良等多方面着手,切实加强水稻生产综合能力,更在急需时,保障全区仍至全市的粮食供需平衡必要的生产能力;通过重点建设三大种植业基地,即集种植、展示、交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蔬菜花卉产业基地、以五味子、沙参等种植、加工、销售为主体的特色中草药种植基地、以果品采摘观光、特色种植观光、农家院休闲为主线的生态林果产业基地,挖掘特色种植业潜力,大力营造各具产业优势的生态型农产品生产区域。

1.2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战略。

采用工厂化育秧、全程机械化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使农民更好的掌握优质良种及配套的种植业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建立农业推广区域站及发展农业科研培训体系,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以农业信息化技术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以适应新区农业快速发展的生态化进程。

1.3创新生态农业生产模式战略。

稻田养鱼是利用稻田养鱼、鱼养稻的一种高效的种植业与养殖业组合一体化的立体种养模式。技术上,通过在稻田中养鱼,水稻可以为鱼遮光蔽日,鱼可以为水稻除草、除虫、疏松土壤,提供养分。这种稻鱼共生模式,综合效益是单纯种稻的2~3倍。通过大力推广适合沈北新区的稻田养鱼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可以改变粗放型农业作业方式,以实现对各种农业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从而促进生态型种植业可持续发展[3]。

2.生态型畜禽养殖业发展战略

2.1提升政府职能战略。

在政策引导上,政府基于对畜禽养殖业市场的准确调控,需及时做出政策调整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养殖户的优惠政策;在政策落实上,要做到落实政策不打折,确保按时、足额发放良种补贴等各项财政扶持资金,提高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通过加强与招商局、国土局、农林局、乡镇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为生态型畜禽养殖业项目选址、签约、落实和实施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

2.2优化产业布局发展战略。

按照沈北新区总体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狠抓三大养殖基地建设:即北部生猪养殖示范基地、中部奶牛养殖示范基地和东部肉鸡养殖示范基地;通过打造万亩生态型畜禽养殖基地,不断完善畜禽养殖的产业链条,实现全区畜禽养殖业的经济良性循环,提高畜禽养殖产业化水平,推动生态型畜禽养殖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3推行保障体系建设战略。

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监测预警、检疫监督和应急体系;完善畜禽养殖业保障体系,提高综合防控能力和应急能力,确实保障畜禽产品安全卫生。

3.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战略

3.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战略。

发展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在选址与布局方面,要事先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遵循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城市旅游业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等原则的同时,将旅游资源恰如其分地融入到生态农业生产中,从而实现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的和谐发展。

3.2强农兴旅的发展战略。

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是一种高效的生态农业模式,在强调生态农业发展的同时,更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休闲娱乐意义,增强参与互动意义。未来,沈北新区应立足“大旅游”战略,其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应重点按以下三种类型发展:即林果基地采摘型、农业生态观光型、休闲旅游度假型,全力打造东北最大的“现代体验式旅游基地”。

3.3规范服务强化宣传战略。

相关管理部门应健全统一、全面的关于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使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有标可依、有章可循;通过建立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各行业间的行业协会等自律型行业监督组织,增强行业间各企业的互相监督、互相约束,促进共同发展;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行业中各企业也要对从业人员定期开展农技知识、服务技能、诚信意识、生产及消防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培训,从而全面提高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与此同时,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展示沈北新区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的风采,扩大其市场占有率,从而实现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强农兴旅的战略意义。

4.生态型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战略

4.1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就沈北新区现有的中小型加工企业分析,大部分的发展现状较为分散且规模尚小,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以至于在激烈的优胜劣汰中,难以保持竞争优势。因此应通过中小型企业间的优化整合,加强分工与协作,最终实现产业间的集群化发展。在以市场为基础,政府为媒介的前提下,利用沈北新区现有的一大批知名度高、加工水平先进、市场空间广阔、具有裂变扩张实力的优势龙头企业,通过鼓励龙头企业不断将一些特定的生态型农产品加工环节分离出去,形成一批专业化的生态型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帮助协作龙头企业做好相关衔接的质量、标准、管理等工作。可以说,企业集群效应不仅可以降低加工成本,还能增强企业间的整体竞争优势。

4.2自主创新发展战略。

生态发展论文范文6

巫溪县位于秦岭褶皱系北大巴山褶皱带之南,县内地形以山地为主,绝对高差2657.4m,属典型的中深切割中山地形;东部神农架原始森林山脉主峰阴条岭海拔2796.8m,是重庆最好的风电开发地区;县内有红池坝森林公园、白果林场、关山林场、朝阳坪林场、猫儿背林场等多处经济开发区和国有农林场地。目前生态环境存在土地资源缺乏、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受胁严重,经济总量小与综合经济实力不强等问题,在人口与城镇化发展方面受生态环境限制,呈现以下特征。

1.1本地就业吸纳能力弱,人口呈外流趋势

根据国家层面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要求,巫溪县内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以保持并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县内产业不发达,现状工业园创办于2007年,建成规模仅1km2。受地域及交通条件制约,企业生产运营成本高,不少实力强的意向企业不愿来园投资,截止2012年仅有二十多家中小企业入驻园区。入驻企业生产项目以资源密集性产业为主导,如煤矿开采、石材加工、木材加工等。企业对本地就业吸纳能力太弱,不能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更难以对农民增收起到支撑作用。在此发展条件下,每年逾10×104人以上的青壮年外出务工,但居住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仅1×104人左右,人口呈外流趋势。

1.2人口梯度转移,县城首位度高

为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敏感区的环境破坏,改善人居质量,巫溪县近年来实施了“扶贫移民、高山移民、生态移民”等一系列移民搬迁工程的实施,县域人口的迁变呈高山区人口向集镇转移,集镇人口向县城转移的梯度发展态势。县域北部高山区内的小城镇在逐渐地萎缩甚至凋零。县城人口增长速度远大于其他各乡镇的人口增长速度,首位度远高于其他中心镇。

1.3城镇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明显

2012年,巫溪县城镇化率为28.65%,根据诺瑟姆曲线,巫溪尚处于城镇化初期阶段,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均不高。县城城镇化率为69.64%,中心镇与一般镇城镇化率仅10%~30%,特别在设施建设方面,教育、医疗、交通等基础设施均集中在县城,城镇建设严重滞后,呈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主要原因是北部高山地区生存条件较差,场镇规模小,导致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聚程度低,对周边农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难以发挥带动农村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有效作用。

2巫溪人口与城镇化发展的策略

基于以上人口与城镇化特征分析,现提出几点发展策略。

2.1极核发展

县城是巫溪县的经济主要载体及重心,对城市经济竞争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在人口总量少、经济总量低的巫溪县,很难形成比较完整的“金字塔”形的城镇体系结构的情况下,县城的发展则显得至关重要。巫溪今后城镇化道路应选择以极化县城为主要方向,积极鼓励县域腹地人口向县城聚集,以增强县城的综合承载能力,发挥核心带动作用。同时应积极培育重点城镇,调整、合并弱小集镇,充分发挥资源集约效应,大力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并根据重点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条件,与中心城市形成链式联结,形成二次辐射,由点及线、由线及面整体带动县域城镇化发展。

2.2城乡统筹

城乡统筹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城镇化道路是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转型为路径,以城带乡、共同繁荣的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之路。城镇化的发展应强调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产业结构的转型为路径,以城乡一体化为最终目标。

2.3产业支撑

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核心,城镇化发展需要强大的产业做支撑,从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发展有利于拓展就业空间,促进农业人口转移,有助于提高城镇综合竞争力。作为生态敏感区,巫溪的产业发展的重点应是旅游业及生态工业的发展。

2.4精明增长

精明增长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控制城市无限扩张、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发展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转变人口转移及产业发展过程中粗放型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要集约利用土地,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二是城镇建设中应以“基础设施先行”为指导目标,区域统筹考虑,避免资金投入的浪费。

2.5制度创新

多种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主要调控手段。首先,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与劳动就业制度,与户籍制度改革相配套,加快住房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其次,深化农地流转制度改革;再次,建立城乡建设投资多元化机制,采取多种模式,吸引民间投资进入城乡公共产品生产领域。

3结论

生态发展论文范文7

由于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的先决条件,就是今天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理想的方向,所以所有的研究方向都是相互关联的,只要专注于不同的研究方向和角度,不同形式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根据水资源对流域乃至全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从理论和实证的方法出发,例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系统研究等方面提供参考。根据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学者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根据水资源的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一步研究水资源的水权,建立水资源综合管理,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铺垫了一定的基础。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模式的概念和可持续发展国家评价体系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方式逐步得到实现和完善,为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提供了有利的基础,并进一步得到重视。奥斯特罗姆的研究表明,最大的问题是发展中国家怎样确立一种制度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效供给和保护资源或公共产品。从制度的角度探究可持续发展,转变分散的管理体系,创建全面控制社会生产结构与功能、信息反馈灵敏、高层次决策生态的机制和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和关键。

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

生态系统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水利生态项目的实施提升了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价值,并认识和把握生态研究服务系统的价值。国际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和商品。皮尔斯、麦克尼里、特纳等人的研究是自然资本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理论的基础。生态系统服务包括使用和非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选择价值;非使用价值包括遗产价值的存在和受损生态系统的价值、生态系统恢复的服务价值的评估。也有一些国际性的研究,LoomisJ等运用了这样的评价方法(CVM),来对恢复美国普拉特河流域的水自然净化条件进行了一系列详细的研究。但是CVM主观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将调查目标作为追求价值判断、价值选择。此外,国内外生态农业也进行的生态、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研究,例如GolamRasul等进行的综合分析。根据生态系统的过程和诸多不确定因素职能的认识,生态系统的定价理论和评价研究,例如缺乏必要的研究信息资料,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存在一定的量化难度。其价值评估发展的趋势是利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结合创新的学科有机集成的组合,进行生态、经济、社会体制的综合分析。根据R.KerryTurner的建议,创建生态分析、经济分析、经济评价、综合分析、用户分析,并结合多目标决策,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配水研究

水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点是对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的保护,确保生态用水,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类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的共同目标。研究生态用水分配与水资源有关,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机制包括内部配置、模式和方法以及实用、合理的评价研究。国际河流流域的配置行为,内部机制取决于边际成本,可划分为水资源的分配(MCP)、对公共(行政)水量分配(P/AWA)手段的管理、以水市场(WA)自来水分配机制和水资源用户(UA)等四个方面的分配,而生态系统配置的构成部分主要是行政和市场方式。按照生态经济学的方法,Giannias和Lekakis提出,从政策的角度来确保水问题的生态分布。在明尼苏达州,通过立法生态用水实施,根据水权的优先级、水务部门进行配置。有的非洲国家是经过供水能力和水权许可制度来确保水资源的分配。现在我国仍是以行政职能配置为主的水资源配置机制,也存在市场配置和用户参与型的配置,例如东阳的部分水权交易,还有一些小规模的非市场水交易。一般来说,水量的分配模式包含市场配置、行政配置、用户参与式配置和综合配置模式。生态配水的问题是近年来在生态水这一热点领域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课题,提出要保护生态系统和改善生态环境,旨在合理配置水资源。现在按照水资源的分配模型和方法,认识到生态系统、生态研究的特征,主要是根据从水分配系统的配置中,优化内部结构和协调配置。制度配置通常是按照非科学技术手段对生态用水进行的一系列配置。

4启示

生态水利工程是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过去的水利建设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很严重,水利建设管理的改善要以生态技术为立足点,科学、合理地促进生态水利建设。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定向,以全面协调为主,认识到生态系统本身需要水的分配关系,平衡所涉及的各种利益,使水利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与其他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制度保障的影响,如何建立供水系统,以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水利生态系统的保障。

4.1水利生态项目的实施

增强功能的价值是很重要的,从目前来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准确评估是很难实现的,怎样体现和提高生态系统的评估造成的生态、社会和经济表现是研究水利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4.2进一步细化和规范制度体系

进一步研究相关制度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关制度,研究系统成本的影响,创建和完善相关制度针对政府的补偿、绩效考核的制度体系,协调各方利益,实现水利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4.3建立水利生态库

最好的水利生态系统需要一定量的数据来支持,所以需要改善基础设施,以收集和整理信息。水供应系统基本信息,例如水可用于不同的频率和其他径流量。相关的生态系统数据,例如珍稀动植物、湿地系统的生态多样性监测、住宅周围的生活条件等,通过收购和改进基本信息,逐步建立节水生态资源库。

5结束语

生态发展论文范文8

(一)水生态文明的内涵

水作为人类生存和生产的基本物质条件,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要素,是各类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控制因子,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合理的用水、排水、占用及过度消费河湖引发了生态系统特别是水生态系统的退化,这种退化不但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甚至形成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反噬。因此,实现水生态文明是生态保护的基础和前提,水生态文明就是生态文明的基础与灵魂。水生态文明就是指人类在保护水生态系统、遵循人与水和谐的发展理念,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实质上,水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求人类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要具有科学公正的水生态发展的意识,健康有序的水生态运行机制,规范严格的水生态保护制度,和谐美丽的水生态发展机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发展以及由此保障的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基本内涵

水生态文明城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态学原理,遵循人、水、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按照生态平衡的法则和要求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而建立的,满足城市良性循环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水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实质上,水生态文明城市就是打造一个“城在水中、水在城中、人在绿中”,人、水、城相依相伴、和谐共生的独特城市风貌和聚居环境。水生态文明城市实质上是现代城市向自然城市的华丽回归。因为它不仅要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还应有适宜的人工环境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水生态文明城市是现代城市水利发展的必然目标,是未来城市和谐发展的生态基础,必将对城市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水生态文明城市发展的法治选择

水生态城市本质上是一种在城市生态环境平衡制约下的城市发展模式,不仅包含了塑造城市外在形象的内容,还包含了水生态文化在公众中的普及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水生态城市应是以城市的特色“水”为核心,实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物理空间与文化空间的有机融合。水生态文明建设方式的选择中,法治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实现水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就是要以法治的理念、价值、原则以及科学的法律制度和运行机制来规范水生态文明建设,使水生态文明建设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并引导其沿着这样的科学路径持续发展。

(一)法制保障了水生态城市建设战略的稳定性和权威性

城市发展的实践证明,只有依法治理,才能避免政策的多变、政府权力对战略的侵犯以及政府权力行为的执行异化。同理,在水生态城市建设中,灵活的策略加上明确的法律标准,整体规划了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保护,不仅使政府行为及其权力运行具有法律的依据和保障,清晰了权力行使的责任,而且也规范了社会各个主体的行为,保障了人们的生态权利,制裁和警示了破坏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最终实现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性科学发展。

(二)“法”治理了水生态城市发展的各种利益关系

水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仅依赖政府单方的政策引导和强制介入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强有力的法律平衡各种权利之间的冲突,对不顾生态后果的短期行为进行硬性约束,以保证生态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使城市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生态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同时,在水生态城市发展过程中,也需要法律来平衡与治理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权力与责任主体,强化不同职能部门的水生态发展责任。只有政府各个职能部门都发挥水生态发展中的正能量作用,才能真正的发挥政府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三)法治遏止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

水生态文明城市不仅要靠建设,还有赖于生态环境的零破坏。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各个城市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局部生态环境破坏加剧、资源严重短缺、工业结构性污染严重等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则极难恢复。因此,对当前水生态城市建设而言,仅靠政府单方大投入的大规模建设并不能有效地解决城市发展的问题,还必须遏止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抓住法制建设这个根本环节,尽快健全和完善有关环境资源保护的配套法律法规,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强化社会各个主体的生态发展责任,遏止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对城市环境的破坏。

(四)法治规范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化

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必须统筹协调水利建设与生态建设,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使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它涉及到一个城市水资源配置与节水用水、水生态修复与水环境整治、防洪排涝供水工程建设、河湖岸线绿化美化亮化与水景观营造以及水管理体制等,它关系到城市功能的发挥、生态环境安全的保障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联到一个城市的规划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市政交通建设、土地开发利用、环境改善保护和城市管理等方方面面,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也就决定了水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有科学的规划和城市治理行为的连续性。这就要求必须加强法制建设,运用法治方式长远规划水生态工程,规范城市建设,保证城市治理的科学连续,使水生态城市建设制度化、法律化。

三、济南市水生态文明法治发展的现状调研

作为水利部确定的首个部级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济南在开拓创新中不断寻找科学的水生态城市的法治发展路径,以期为全国各个地方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的发展经验。从当前济南的发展来看,前期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一)济南市水生态文明发展的成绩

1.规范的制度建设保障着水生态城市的发展

济南自古以来就是与水共生的城市,这是济南独特的自然优势,而“泉水”更是济南的灵魂。一直以来,济南市积极建立健全涉及生态水利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工作标准.在严格执行国家法律和山东省出台的地方法规的基础上,积极出台了《济南市水资源管理条例》、《济南市水土保持管理办法》、《济南市水污染防治及水环境保护办法》、《济南市名泉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济南市邢家渡引黄灌区管理办法》、《济南市小清河管理办法》等政府规章,《济南市市级水利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济南市用水问题控制管理办法(暂行)》、《济南市农村公共供水管理暂行规定》、《济南市水利局关于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收费标准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这些法律规范对指导济南开展水生态城市创建活动、发挥全国性的示范带动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和保障意义。

2.有效的规划保障了水生态制度的落实

为推动济南市的水生态建设,济南市水利局于2011年8月和2012年年初先后编制出台《济南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济南水网规划》,规划确立了济南市生态水系建设架构及生态水利工程的主要内容,为济南的生态水利建设确定了目标和行动指南。十八大后,水利部明确提出各地要把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核心。济南市作为首个部级水生态试点城市,积极制定了《济南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此为核心,济南市水利部门积极通过细化制度,出台操作流程,切合济南市实际抓紧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三条红线”,落实用水问题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制度、地下水动态预警管理制度和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等“五项制度”,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建立和完善本行政区域的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在调研中还了解到,为适应济南市水生态发展的需要,济南市水利部门还深入积极探索如何将水生态指标考核纳入各区县及相关部门的考核评价体系中,积极推动将生态指标考核与奖惩制度相结合的相关制度的制定。

3.严格的执法保护了城市的水生态环境

通过调研以及实地考察发现,济南的水利执法在维护与保障济南的水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良好的成效。济南市水政执法部门通过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规范,细化执法操作流程,并将相关执法规定明示于公开的办公场所,有效地规范了水政执法行为。为有效的维护济南市的水生态环境,及时杜绝违法行为,通过日常监管与专项联合执法相结合,有效的发挥水利综合执法的良好作用。

(二)济南市水生态文明法治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1.对于法制对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的保障作用认识不足

实践中,对于水生态文明的发展必须以法治来保障缺乏足够的认识。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上,把更多的力量放在水环境的开发和建设上,而相应的对水环境的法治保护规划却并未跟上,一旦出现水环境的新破坏,因为没有制度的授权,相关职能部门无法进行管理处置。对于法治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认识不足,使得济南的水生态城市建设中缺少了法治的整体规划,法律难以有效地发挥事前审核、事中规范、事后监督的作用,致使生态脆弱区的有效治理和生态良好区的有效保护都明显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需要。

2.环境法治体系不能适应水生态法治的需要

目前的水环境保护的立法虽多,但是有很多实际效果甚微。一些法律条文还停留在理想层面,加上当今环境的快速发展变化,还存在一些立法空白,这影响了法律的保障作用发挥。除了国家法律层面,地方立法也存在很大不足。济南的相关地方立法并不多,更多的是以政府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来规范水行政行为。缺少地方立法对水生态文明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与保障,确立水生态管理的目标、原则、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对“水”管理机构进行授权。

3.管理体制不能适应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需要

在调查中发现,虽然《环保法》、《国务院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都明确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实行环境质量行政领导负责制。但法律法规没有明确对地方政府环境失职的责任追究办法。对地方领导和企业法人的环境责任追究存在着经济化和抽象化现象的问题。而且在现有的地方领导以及地方各部门的主要领导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中,环境指标根本无足轻重。这必然导致了济南市水生态城市建设的巨大压力。

4.水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监督执法力度不够

从当前济南水行政执法现状来看,执法能力和水平不能适应济南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需要,有待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泉城济南的水保护涉及多个行政部门,但水环境保护齐抓共管的局面尚未真正形成,往往是各个水执法部门各唱各的“独角戏”,使得各执法部门执法力量不足,如执法人员少、执法经费少、执法手段相对薄弱等等,难以保证从源头上遏制水环境污染和其他水违法行为。此外,从整体来看,相关行政执法队伍仍然存在执法人员素质参次不齐,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执法不严和执法不力等现象,这些都影响着执法的质量。

5.水生态文明法治保障宣传不足

从实际调研的情况来看,公众对济南水生态城市的定位存在片面的理解,对济南现有的水生态保护的法律知之甚少,在泉水的保护上更多选择的是惩处,在水源的保护以及污水的治理中也更多依赖于相关部门的惩罚。这实际上也暴露出济南对水生态城市的宣传以及水生态法治保障宣传明显不足的问题。没有切实有效的宣传,就无法营造良好的水生态城市发展的社会环境,无法发挥群众的力量,就无法实现城市的共建。四、济南市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基本对策从全国来看,济南市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城市之一,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7,地表水严重不足,地下水限量开采,用水矛盾长期存在。因此,希望济南能以这一次部级水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突破“瓶颈”,完善保障机制,加快推进“泉城”济南的水生态建设。

(一)明确法治发展目标规划水生态城市发展的整体框架

济南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运用政治、经济、法律等诸多手段,而法律调整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手段。健全的水生态法律制度,既是生态文明的标志,也是生态保护的屏障,用刚性的制度约束人类的不文明行为,惩罚破坏文明的行为。它不仅为水环境管理和监督提供法律依据,也为人民享受环境权利、履行环境义务提供法律准则。济南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应把生态文明法制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要积极通过制定地方法规立法明确水生态城市建设的公益定位,从整体上规划城市发展的路径,确立水生态管理的目标、原则,以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于短期利益的关系;二是要理顺现有管理体制,明确水生态建设的主管部门,以及责任部门,避免权力过度交叉;三是要调整水管理权的运行机制,以制度规范和保障相关部门的行政行为,依法适当赋予相关职责部门一定的权力,减少管理层级,缩短权力运行时间,从根本上克服“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社会现象;四是要进一步处理好保护、建设与利用的关系,规范水生态项目建设,避免重复投资和过度建设;五是要明确济南生态产业定位,规划生态产业布局,避免盲目性和不适应性,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运用法治思维加快完善地方水保护法规和规章

加快济南市水生态保护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立法和健全各项配套制度的制定步伐,是环境法治的迫切要求。一是要按照构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要求,完善对综合决策方面的立法,使相关决策更科学、民主、合法。以落实最严格水管理制度为核心,将水生态的保护优先贯穿于决策的各个方面,落实到济南发展的全过程。二是要完善济南“水”保护相关法规、规章,对于原有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对生态水利方面未明确规定的需重新立法或做出新的有利于实践操作的界定。及时修改《名泉保护条例》和《济南市水土保持管理办法》等。三是要进一步规范城市建设、区域开发、工程建设、园区建设等重大计划和引进建设项目时实施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强制实施土地开发项目中的水环境评价制度。对于已建的园区要依法开展回顾性环评,以确保济南的水域安全。四是要规范“水”管理机构,在国家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对“水管理权”进行调整,同时结合新形式的发展以及济南水管理的特点进行适度授权,以避免水管理的缺位。五是建立水管理的特点,加强对重点水域的保护制度。六是要完善对水环境破坏的惩戒制度,密织法网,保护好水生态环境。

(三)善用法治方式加快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泉城”是济南人的泉城,城市的发展关乎每一个市民的生存、发展。要明确每一位市民的环境法律属性,公众参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不仅是一项权利,也是一项义务。政府与相关部门应积极探索公众对环境保护法律实施监督的新途径,有效的保障公民的环境监督管理权和环境监督管理参与权。同时,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下,建立健全济南市的水环境信息报告制度,对关乎公众权益的水发展规划、建设项目和重大决策,通过听证会、论证会、网上征集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依法保障群众的环境信息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

(四)完善执法机制提高水行政执法能力

要依法保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职权,以及提供必要的行使权力的保障条件。加强水行政和环境执法队伍的环境法治教育,加深他们对环境法治深刻内涵的全面理解,使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主开展执法活动,提高环境执法队伍的法治理解能力,以及运用相关法律法规的熟练程度。加快推进水执法的现代化,运用现代化的监控手段,对水域、污染源实施全方位的监控,提高水执法的执行力;建立快速高效的应急指挥系统,对“突发”水事件或水状况及时反应,提高相关执法的反应力。进一步健全水行政与环境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行为,按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严格执法。

(五)强化水生态法治宣传教育体系打造法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