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建设新形势下绩效管理工作的思考

税务建设新形势下绩效管理工作的思考

2021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提出逐步建成以税收大数据为驱动力的具有高集成功能、高安全性能、高应用效能的智慧税务,实现税收征管业务流程、制度规范、信息技术、数据要素、岗责体系的一体化融合升级,推动税收更好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在推进智慧税务建设的新形势下,作为抓班子、促落实的“指挥棒”,绩效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乘税收治理数字化转型的东风,充分发挥数据赋能对提升税收治理水平的推动效应,从“数”这一关键点着手,着力夯实数据基础、优化数据分析、强化数据应用,以数据为基础、以智能化手段为工具,全面优化绩效管理,促进税收工作全面提质增效。

一、夯实数据基础,促进考评业务融合

数据质量是智能化考评的业务基础,而提升数据质量的首要条件是拥有充足的样本量,在时间纵向跨度和平台横向维度上进行数据的整合利用,从中总结规律、发掘趋势、构建有效可靠的数据模型。因此,平台、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的全方位“融合”,既是构建数据基础的前置条件,同时也是数据整合带来的必然结果。

(一)“组织”+“个人”,打通考核屏障

绩效管理(组织绩效)和数字人事(个人绩效)作为税务系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重要举措,“同宗而功能各有侧重”,是税务系统考核考评工作的重要工具,在目前的考评体系中,绩效管理与数字人事是两套独立的运行系统,仅通过考评分数的录入进行数据交换,难以直观地获取税务干部从组织到个人的完整的逻辑链条。为进一步促进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融合,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王军局长关于绩效管理和数字人事优化升级,“既要各有侧重,又要浑然一体”的要求,必须打破平台间数据壁垒,将全年的战略目标按照职能分工划分至各单位,各单位再根据岗位职责细化至个人,将集体责任体现在组织绩效考评成绩上,将个人绩效体现在个人考评结果上,确保组织绩效目标与个人绩效结果的一致性,将税务干部个体工作成果转化为系统工作合力,实现“合力而效应同向倍增”的目标,从而构建完整的考评数据链条,并为数据集中和后续的统计分析提供硬件基础。

(二)“全局”+“专项”,聚焦工作重心

绩效管理工作既要强化过程管理,监控抓细抓常,保证各项日常工作的顺利运转,同时更要聚焦中心,对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和税收重点工作任务全面覆盖。由于年度内的重点工作往往具有跨度短、重复率低、数据质量要求高等特点,导致其数据往往由于缺乏同期比对参数,难以从中总结数据的变化规律与趋势对工作进行指导。因此,需要采取全局面上考评与重点工作专项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在专项工作考评的同时,构建与其他相关性指标的数据关联,寻找数据变化的逻辑趋势,从而展开科学有效的分析。

(三)“人管”+“数控”,提升评价精度

随着绩效管理工作的逐步深入,对各项考评指标的机考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考评过程逐渐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但由于税务系统各部门承担的工作职责差异性和考评指标的多维性,还无法实现指标体系和考评流程全智能化,因此在逐步提升机考比例的同时,也要注重人工管理,通过人工介入,对指标内容中难以一一列举的细节、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类突发、特殊情况进行补正,将相对成熟、考评细节简单的指标交由机考,对考评维度复杂、主观程度较高的指标,采取机考和人工判断相结合的考评形式,从而达到扬长避短、提升考评精度的目的。

二、优化数据分析,防范风险查漏补缺

数据分析工作是实现管理科学化和统计参与决策的有效手段,即通过对数据资料的深度开发利用,从中分析趋势、寻找规律,将其运用于风险防控、改进流程、提升质效等方面。可以说,数据分析是整个数据应用流程的绝对核心。在绩效管理工作中通过健全数据分析机制、搭建数据分析平台、优化数据分析方式等手段,以绩效分析作为引领绩效管理工作的龙头,对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开展日常分析,实施过程监控,及时准确掌握工作进度,研究分析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有效防范风险,实现持续改进提升。

(一)制度先行,健全绩效分析机制

做好绩效分析工作,首先需要建立健全数据信息分析相关工作机制。一是完善指标评估机制,抓住绩效指标的编制质量在绩效工作质效中起关键性、决定性作用这一特点,从编制绩效指标说明书、优化绩效指标库、评估绩效指标质量三方面入手,切实提升绩效指标编制水平,为绩效分析提供基础。二是规范考评分析机制,要求参与考评的各个单位按季度围绕工作形势、考评情况、问题和建议、工作计划四方面撰写分析报告,确保压力层层传导到位,规范绩效分析模式,增加分析维度。三是深化改进提升机制,将持续改进理念贯穿于绩效管理各个环节,建立从指标制定、绩效运行、年度考评闭环管理下的持续改进分析机制,持续推动工作的改进提升。三项机制相辅相成,三管齐下,为数据分析工作铺路搭桥。

(二)创新驱动,构建绩效分析平台

绩效分析作为引领绩效管理工作的龙头,具有驱动绩效管理质量持续提升的强大动力,为推动绩效分析工作从文字化、人工化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以实用、便捷、集成、有效、智能为目标,积极探索构建“绩效分析预警平台”,通过提供数据对比,在收集、整理各单位、各部门历史考评数据的基础上,提供图形化直观展示,对同类指标进行逻辑关联,体现其各年度考评成绩走势,为绩效分析工作提供详细、准确的资料参考;履行预警提醒,按照考评周期自动推送考评预警提醒,节省人力资源,确保提前预警、提前沟通、定期反馈;展晒分析成果,以可视化界面展现绩效分析报告,促进各单位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升绩效分析水平。通过数据积累,逐步建立从事后到事前的全方位分析模块,有力促进考评工作完成从被动接受结果向主动改进提升的转变。

(三)精准指导,提升绩效分析成效

在强有力的工作机制和信息化平台支撑下,高质量的绩效分析报告是工作成效的集中体现。绩效分析报告根据当前周期的工作形势,有针对性地选取关键项目进行深入分析,重点关注同比、环比以及与同类数据的关联度,为各项考评数据变化趋势和其对整体成绩排名的影响提供纵向和横向逻辑支撑。根据各类指标的设计原理、考评标准和不同风险点,加大对工作薄弱环节和扣分风险排查力度,不断提高绩效分析的前瞻性、风险预测的精准度,争取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强化绩效分析对工作改进方向的指导,着力查漏补缺,拉长长板、补齐短板,有力提升绩效风险防控水平的工作目标。

三、强化数据应用,推动工作提质增效

数据分析工作的目的,是通过自身的有效运行,完成“目标——执行——考评——分析——奖惩——改进”工作闭环中“分析”的步骤,并为后续的奖优罚劣和改进提升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标准。绩效分析结果运用的科学与否,不但是绩效分析工作成效的体现,还会直接影响绩效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

(一)改进提升,完善优化目标设置

积极拓展绩效分析功能,除对考评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工作短板外,还可借由对考评数据的同期比较,反向指导绩效指标的编制和优化工作。通过对指标完成率、考评差异率、工作推进进度、任务完成质效等具体情况的分析,找出指标考评标准设置中的不科学、不合理之处,有针对性地加以修改完善,确保以考促改和以改促考双向驱动,共同推动绩效工作走向深入。

(二)监督反馈,全面提高管理质效

充分发挥绩效分析对工作监督的推进作用。围绕数据分析报告,完善推送、督办、反馈、改进的管理模式,定期各项绩效指标的推进情况,点对点向责任部门发送数据分析报告,确保工作短板、风险提醒推送到位、督导到位、改进到位,层层传导压力,建立督办台账,持续跟踪分析结果反馈执行情况,确保风险点逐一整改到位,有力提升工作质效。

(三)结合实际,探索深化结果运用

一方面,为了加强数据分析工作生命力,将其作为独立的环节加入绩效管理的完整工作链条中;另一方面,为切实减轻干部工作负担,寻求将分析工作与原有的绩效讲评工作融合,以季度分析讲评会为着力点,紧抓年度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围绕当季绩效分析报告指明的工作风险,对重点工作报进度、讲措施,对风险工作谈问题、找方法,对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再分析、再评估、再修正,确保既指出问题,又找准原因,不断调整绩效工作的发力方向,努力推进打造每个环节都“事有人干、干有人督、督有人考、考有人用”的管理闭环,以更好发挥绩效管理在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作者:黄罗俊 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武汉市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