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与发展探析(5篇)

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与发展探析(5篇)

第一篇: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与发展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很多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之下,都面临着最新的生存、发展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因而互联网技术也在不断的普及,大数据的时代已经悄悄的到来。这样的时代给予我国快速的发展空间,但是随着大数据的到来,也给企业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打击。企业想要实现自身的稳定发展,还需要对其自身的管理模式进行更新,改变决策中的主体,对于企业内部的大数据进行商业价值分析,并且加强对企业内部人才的培养,以便适应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发展的速度和情况,创新企业的管理内容,这也是每一个企业中每一位企业管理者关注的主要问题。下面本文针对大数据时代之下企业经营管理的模式和发展情况进行研究,以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

大数据;经营管理;模式发展

前言: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很多企业的运营和商业模式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为时展较快,因此企业管理的发展也需要与时代的发展相匹配,这样才能够和社会相匹配,以便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下面本文分析了与大数据有关的概念,同时也分析了大数据对于企业管理的具体影响,探讨在大数据环境下企业该如何进行管理,提出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使用大数据时代中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引导员工在企业大环境下接受大数据时代的最新信息,同时还需要避免企业在新的环境下过分的追求时髦,最终出现拔苗助长的效果。因此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现讨论结果如下:

1、“大数据”的概念

所谓的大数据指的就是在多元化的形式中,很多都是来源与搜集的庞大数据组,并且都具有真实性。在企业的销售情况之下,这些数据都是来自社交的网络还有电子商务网络,加上顾客来访的记录,还包括很多其他的来源,这些数据并不是公司顾客关系中数据库中的常态数据组。在技术上看,大数据和云计算之间也有着非常模切的关系,大数据并不能使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必须要采用分布式的计算框架。这其中的特点主要就在于海量数据的挖掘,但是还必须要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早在1980年期间,就已经有科学家把大数据赞颂为“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但是在2009年开始,大数据成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流行词汇,并且每年都会增长50%左右。这样的大数据环境中,我国企业在飞速地发展。

2、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挑战

2.1结合多样化数据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进步和发展,大数据时代到来,企业要利用传统和现代两种不同方式采集和收集信息和数据,更要在广泛的社交互联网中进行电子信息资源收集,在电子商务的迅猛崛起的大背景下进行数据和图片的采集,同时也同步对各类视频信息进行广泛收集。企业通过自身的管理实践研究发现,大部分的企业通过自己的信息数据处理方式只能实现对结构信息发展的要求,对于企业的内部非结构化信息部分无法达到管理和处理分析,数据整理明显不到位。与此同时,企业的半结构化数据依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其中非结构化更多的也会归纳在这一领域里,此类形式的管理从企业发展的根本角度分析依然是影响企业发展同时带来重大挑战的重要部分[1]。

2.2对数据实时分析

在全球经济化发展迅猛的今天,企业的发展无论从内部系统角度分析还是从外部环境中分析,都可以明显看出其迅速的转变特点。也可以说,企业的自身数据处理任务在逐步增加,对于企业的管理状况需要借助企业及时的信息数据采集进行分析研究,由此可以实现对企业运营状况的及时和准确把握。企业的在此种背景下必然面临着巨大的信息处理任务,信息处理工作量的增加也会对企业的数据处理速度和信息处理质量提出新的要求。企业的信息处理必须遵守严格的及时性特征,及时的信息和数据处理会直接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产生影响,企业的信息系统处理水平和准确度的保证,也是企业健康可持续的重要信息数据要求[2]。

2.3根据数据进行决策

未来的发展进步过程中,企业的各类经济运营活动的决策分析也越来越受到各类准确的具体数据的影响。这就对企业的信息处理速度和信息处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的准确分析是进行科学决策的关键所在,可以有效提高决策的准确性,防止因为基础数据的模糊不清影响决策者的信息判断。由此也可以大大减少企业的发展决策内部风险。很多的企业在进行业务拓展发展时,对数据的处理和归纳存在问题,盲目进行信息的简单汇总,完全忽视了信息的内容准确性的判断,缺乏对同行企业管理数据的分析,只有对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处理,才能合理解决企业管理内部的矛盾和问题,只有重视信息的对比才能发现可能存在的信息处理漏洞。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进步背景下,要想改变企业的传统决策模式和决策观念,必须充分做到及时有效的数据分析,在数据准确性完整性有所把握的基础上进行决策,才能确保企业发展难题的合理解决[3]。

2.4关注数据安全问题

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进步过程中,企业的各类经济运营活动的具体信息决策越来越受到相关信息数据准确性的把握,企业的自身信息就是企业内部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客户信息更是企业核心价值信息。在大数据的发展背景下,必须要思考如何通过信息利用和信息处理实现企业的管理模式创新,同时应该实现企业商业秘密和企业客户个人信息的有效保护[4]。

3、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分析

3.1运营和决策以数据为依托

面对当前大数据时代的整体背景,企业需要加强对内部信息数据的整合工作以及体系建设,从而形成企业日常的业务往来以及分析工作等都是建立在真实数据基础之上的。在大数据时代的推动下,企业经营管理的模式不仅要建立更加完善的企业内部数据平台,以更加模式化和系统化的平台的来提升整体数据管理的工作效率。也就是说企业需要进一步提升与社会网络的连接密度,在不同公共社交软件的平台上提升信息数据的整合效率,从而深层系挖掘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的数据内容,完成后续的数据分析工作。并且,企业也要加强对数据和信息的搜索强度和力度,站在企业声誉的角度出发,为企业的多种营销策略制定不同的发展方向,这些都是建立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的,从而奠定了企业日常经营以及企业管理的重要数据基础[5]。

3.2培养数据管理人才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的发展更加注重人才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核心竞争力,就需要从企业内部人才入手。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环境中,其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这就对企业内部人才的综合素质和知识储备提出了更好的标准和任务。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数据管理能力和数据分析的效率,数据人员的重要性便凸显了出来,在数据时代的要求下,一名合格的数据分析人员需要有着对数据敏感的反应能力和分析能力,更要具备完善的数据业务操作能力。因此企业必须注重对人才的储备,定期进行相关专业人员的数据管理能力培训,建立起数据处理考核制度机制,促进企业数据人才进行数据分析和管理思路的更新[6]。

3.3企业网络需要合理科学建设

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数据分析和管理能力,企业内部应该建立起更加全面和科学的企业网络,为数据建立起更加专业和系统的储存平台,将企业内部的数据实现链条化,从而进一步加强了企业供应商以及下属机构的所有信息资料分类和辨别工作效率同时。企业网络需要建立在科学合理的理论基础之上,融合企业的自身发展状况,重视企业的服务,从而推动自身信息网络建设的步伐,提升企业网络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强化对信息数据的分析和管理效率。

4、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发展研究

4.1大数据推动企业的变革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的发展正悄悄的发生改变,传统的企业形式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变革了本身的资产形式。原本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存在非常大的资本计量和转移等需求,急需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直到今天,大数据的时代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转机,数据成为另外一种形式的资本和产业。传统的企业经营和发展模式只是将数据作为参考的一种辅佐信息,但是现代时代的发展将传统的数据信息变革成为一种资本,也是一种资产,能够为企业的进步和客户的需求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宝贵的价值。大数据的时代将传统的数据信息转换成为一种资本支持企业的管理和运营。另外一方面,数据信息也为企业计划实施的新目标提供了决策性的建议,通过智能化的数据管理方式可以充分的利用数据信息。

4.2大数据下变革企业的决策

大数据的变革影响着企业的决策,从前企业的发展和管理需要依靠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整合所有资源的条件下进行逻辑的分析和整理,进一步推算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并且为解决企业经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宝贵的建议。当今,大数据的企业管理方式拥有更加高科技的支持,能够整合广泛的数据信息之后进行整体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分析和处理,充分满足和实现划分数据的需求,在原本的运营基础之上实施优化的管理和发展计划,带领企业走上成熟和卓越的巅峰。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掌握数据的先进性,凭借对数据信息的管理实现企业的发展和内涵提升。在数据信息化的平台上进行量化的全面分析,进而实现优化的管理和大数据的处理。

4.3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大数据的信息管理方式和运作方式都属于管理资源的一种,通过大数据的时代背景实现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能够更加优化企业的内部结构,也实现对企业资源的充分应用,避免浪费人力、物力牺牲在无谓之处。同时,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由于网络环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消极负面数据和冗杂的信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工作需要掌握更加高效率的数据分析标准,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工作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基础。同时,为了进一步实现企业数据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人力资源有效整合的基础之上,大力对不同专业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其中重点对软件技术人员以及数据开发和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评价机制,创造出复合型的高科技研发人才,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5、结论

综上所述,在最新的大数据背景之下,企业的发展外在环境都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具有多种规模。大数据的时代之下,把很多企业带到了最新的信息化社会改革的过程中。因此企业只有在最新环境的发展中,考虑自身的情况,利用环境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让企业成为市场发展中的王者。

作者:王旭 邵华清 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小鑫,李雷.大数据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02:205-206.

[2]张允玉.大数据时代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J].科技创新导报,2015,07:204.

[3]陈诗琪.浅析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就业挑战及应对策略[J].中国商论,2015,Z1:193-195.

[4]凌捷.大数据时代高新技术企业管理战略转型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5,05:143-146.

[5]单凤儒.论大数据时代企业经营者社会资本培育机制创新——以生活为媒介的“双网”渗透培育机制探究[J].中国软科学,2014,06:81-97.

[6]谢志勇.大数据时代下的卷烟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模式[J].中国质量,2014,04:94-96.

第二篇:企业经营管理会计地位与作用探析

【摘要】

随着现代企业日新月异的变化,财务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会计工作仍然存在管理模式陈旧,管理基础薄弱,会计人员意识淡薄,综合素质不高等一系列的问题与困难。本文正是在分析了这些困难的基础之上,详细剖析了会计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其核算作用、监督作用以及预测作用。最终提出要增强会计意识,重视会计工作,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等对策建议,希望能够对新形势下的企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会计;经营管理;核算;监督;预测

一、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现状

现代企业改革的日益深入和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使得会计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逐渐凸显,越来越多的经营管理人员会利用财务会计核算并监督企业运作的效果和效率;利用成本会计控制企业成本费用的开支;利用管理会计预测企业发展趋势并合理制定发展决策。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会计工作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

(一)管理模式陈旧,管理基础薄弱

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是两权合一,即所有权与经营权相统一,所有者亲自管理自己的企业,不委托给他人管理。企业领导集权,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常常会导致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致使其责权不分、监管不严,造成会计工作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从而严重损害会计工作的客观性、真实性和独立性,难以发挥会计的核算与监督职能。基于成本效益的原因,大部分非上市企业没有或者无法建立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多半流于形式,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使内审机构及其人员难以客观、真实、公正、全面地开展工作,所做的内审报告和处理意见也往往为保证领导层能够接受而受到折中和妥协,从而大大影响其应发挥的监督职能。一旦会计与审计的基础职能无法实现,就会失去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造成会计地位的缺失,这也正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会计人员意识淡薄,综合素质不高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会计人员的工作意识主要受到财务约束机制的影响。财务约束机制包括外部约束机制和内部约束机制两个方面。外部约束机制是外部环境对企业财务行为的一种限制机能,其主要方式有法律及制度约束、经济约束、道德约束等。内部约束机制是一种自我约束、自我制衡系统,是一种激励型约束,主要包括责任约束、制度约束、预算约束、风险约束等。由于外部约束机制的不够完善,加上部分企业内部约束机制的缺失,导致一部分会计工作人员法律意识、规范意识和道德意识淡薄,造成严重后果,引发行业“诚信危机”。目前,会计行业存在高级会计人员缺乏,而基础会计人员过剩的现象。一些表现良好、技术全面的会计人员也往往被分流,另排他职,调换岗位,影响到会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另外,部分企业在急需会计人员的情况下经常招聘毫无实践经验的实习生或者关系户,不仅存在无证上岗的情况,业务素质也普遍不高,直接影响了单位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最主要的内容之一。企业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经营管理活动时,必须调动各个部门、各项业务,而每个部门都会与会计部门存在直接或间接关系,因此,会计部门在整个企业管理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会计工作,便没有企业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的核算作用

会计的核算职能就是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该职能是现代会计工作的基础,它通过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信息筛选,去伪存真,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一方面既服务于企业内部的决策者,另一方面又是会计部门参与决策的依据;既忠诚于企业内部管理,又服务于投资者,甚至也服务于与企业工作相关的财税、金融及审计部门。由此可见,会计工作具有服务范围的广泛性、服务对象的多样性等特点。从这些方面来理解会计的服务作用时,这种服务作用也绝不是被动的,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另外,在信息经济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最终形成了科学的“管理信息系统”,而这个系统自然也包括财务会计系统。无论从人机结合的角度,还是仅仅从会计工作者的信息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所体现出来的作用考察,都可以看到会计的核算职能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二)会计的监督作用

会计的监督职能就是指通过调节、指导、控制等方式,对客观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及真实性进行考核与评价,并采取措施施加一定的影响,以实现预期的目标。会计监督是企业内部控制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管理者合法且有效地完成其受托责任,并利用真实的、合理的、合法的会计信息向利益相关者及社会有关职能部门证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以相应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反映出来。会计部门可以通过对财务报表进行系统的财务分析,促使企业决策者能够有效地监督企业当前偿债能力的高低、营运能力的快慢、盈利能力的强弱以及发展能力的高低等指标;同时还可以发现企业资金结构的优劣,企业风险的大小。及时发现一些必要的问题,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供相关的依据,帮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经营管理决策,用最低的风险、最健康的资金状况实现最大的企业利润。

(三)会计的预测与计划作用

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决策的关键在于预测。会计预测(accountingforecasting)是根据会计活动的历史资料,考虑现实的要求和条件,定量或定性地判断、推测和规划经济活动的发展变化规律,对企业未来的会计活动和会计成果作出科学的预计和测算,以指导和调节经济活动,谋求最佳经济效果。从企业管理的战略层面来看,会计师可以通过会计预测协助管理层制定合适的企业战略,打造适宜的财务体系,更准确地把握企业经营管理的方向。会计预测属于事前会计反映或核算,具有超前性、探索性、精确性、灵活性等特点。充分利用所掌握的会计资料,严密地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帮助管理部门客观地掌握实际情况,从而提高预测与决策的科学性。不仅能够为科学的财务决策和财务计划提供数据支持,也有助于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超前性、预见性思维,使其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此外,会计预测中涉及大量的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以及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手段,对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大有裨益。

三、有效发挥会计部门作用的几点建议

(一)增强会计意识,重视会计工作

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积极的意识可以推动事物的良性发展。因此,要有效发挥会计部门的作用,首先就要从管理理念和意识形态上有根本改变,重视会计工作,增强管理人员的会计意识和规范意识。企业管理者应善于利用会计信息作为企业决策的依据和参考,使企业决策能够更加遵循会计信息的规律,更加贴合企业的真实信息。具体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从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中选出一名熟悉会计知识的人员分管会计工作,或者将企业有经验的会计主管纳入高管行列;抑或从企业外部定向招聘熟悉会计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其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资产管理、核算办法、现金管理、内控制度、报销办法、内部考核检查、人员岗位职责、定期上报财务成果等制度。最后,财务制度的执行比制订更为重要,应制定相应的执行保障措施和策略。

(二)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的会计工作要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与功能,就必须改变目前会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部门和个人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应采取恰当措施保障整个会计部门的稳定性。由于会计从业人员就业面广,就业波动性和流动性较大,常常会出现会计人员刚刚被培养上手便另谋他职的情况,直接损害企业会计工作的稳定性和一贯性,也影响企业培养长期且稳定的高级会计人员的积极性。任何企业的整改和提升都需要依托在整改队伍的稳定之上,故而企业可以采取提高福利待遇、签订长期劳务合同、提高离职违约金等措施来建立一个稳定的会计部门。另一方面,应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加强会计知识和相关法规的培训力度,使员工不仅具备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公司法》、《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帮助企业在合理避税的同时也能合理规避相关的法律责任。其次,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及时给会计人才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和知识,培养合理的人才梯队,促进企业管理的良性发展。最后,建立包括精神激励、薪酬激励、荣誉激励、工作激励、晋升激励在内的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使员工对工作保持长期的热情和投入。

作者:李君 单位:文山学院政法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高久华.财务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09.

[2]吴珊珊.浅议当今经济环境下现代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功能[J].时代金融.2013.08.

[3]苗贞然.论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4.09.

[4]杨海荣.探析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外资月刊.2013.

[5]付光富.论财务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J].财会研究.2013.02.

[6]马彬.论财务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J].决策与信息.2015.

第三篇: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革新

摘要: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只有在合理、民主、科学的实践模式下经营管理企业,才能让企业在变幻莫测的市场大环境中脱颖而出,才能提高企业的实际竞争力,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以适应新时期新阶段的发展潮流。

关键词:

经营管理;市场竞争;经济全球化

企业经营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对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分配,并有效地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是企业发展的精髓,借鉴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再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改革和创新,可以让该企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经久不衰。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所示,不少企业还是盲目抄袭别人的经营模式,或是固守陈规,不敢轻易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以致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下面主要从企业发展现存的问题出发,简要探究一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

一、企业发展现存的问题简述

1.整体战略不一致,团结力度不足。

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大部分以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鲜少进行在职学习和深造,在日常工作和产品生产中仅仅注重数量而忽视了质量,注重财务收益而忽视了整体效益,注重短期目标而忽视了长远发展。这些问题表明了许多企业在制定经营战略时缺乏一定整体性、灵活性和长远性,没有长远的发展目光和科学的管理制度,难以取得更好的发展。

2.没有重视人力资源的运用,未能满足员工的需求。

人们常说“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带很多人走进了误区,认为科学技术提高了,企业的利润就能够提升。其实不然,还有个重要的因素——人力资源。许多企业都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不能满足员工的需求就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就不能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

1.树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整体战略思想。

二十一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世纪,在全球一体化这把“双刃剑”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危机与发展并存。企业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就要重视战略管理创新,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使企业愈加壮大。具体来说,就是要求企业根据时代的变化和自身的发展状况,及时调整战略部署,必要时对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进行优化重组,跨过阻碍企业发展的绊脚石。而做到这一点这要求管理者多丰富自己的学识,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的相关知识,从整体、长远的角度看待问题,带领优质团队制定科学的发展计划。只有这样才能研究出比别人更好的管理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经营管理模式,从根本上超越别人。同时,企业要注意在借鉴先进企业或国外优秀经营管理经验的时候,不能够盲目效仿,而是有创新的模仿,灵活运用,推陈出新。另外,企业是由上上下下全体员工组成的,是一个工作上的大团体,管理者应当在谋求企业发展的同时关注员工的切身利益,促使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共同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营造出平等、和谐、健康的工作氛围。

2.注重管理方法的创新。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改革,除了要从战略思想上创新以外,还需要把目光放到管理方法的创新上面。管理方法是企业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的手段和途径,创新管理方法的目的就是对企业的资源优化重组,获取更大的利润,攀上更高的发展台阶。企业经营管理的对象有很多,如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策略管理、发展战略管理、生产管理等等。无论是管理把一个部门,都要注重管理方法的创新,都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要注重管理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要秉承平等、和谐的思想,尊重每一位员工,以人性化的管理促进全体员工的团结协作,以提高管理效率,增加企业效益。其次,要转变企业的经营方式。当企业的经营产品或服务质量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禁锢了企业自身的发展时,企业就需要研发新品种或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的主动权。接着,信息时代的标志性产物就是互联网平台,企业要广泛运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企业品牌的宣传和推广,整理、相关的企业信息,搜集、获取其他有利的信息,从多角度实现管理方法的创新。

3.坚持人本主义观念,关心员工,尊重员工,最大程度地满足每一位员工的需要。

人力资源是一个企业得以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武器。全球500强企业的总裁波拉德认为,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并且帮助他们不断增值,不断追求卓越,这是企业获取成功的秘诀。可以看出,人本主义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处于突出的地位。因此,企业采用一系列的奖惩制度,按劳分配制度、计件制度、计时制度等,激发人们的工作动机,诱导人们的工作行为,发挥人们的内在潜力,使企业的生产经营一直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企业还可以投入一笔资金,举办各种趣味活动,如运动会、有奖问答比赛、节日联欢晚会等等,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组织员工集体出游。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还可以提升企业的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三、结语

改革创新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是企业焕发生命活力的源动力,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才能让企业具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但是,改革创新之路并不是平坦的,企业要把各种创新思想和方法落到实处,坚持贯彻,企业的未来才能插上腾飞的翅膀,到达新的境界。

作者:杨敏 单位:宝钢发展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朱新强.浅析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理念[J].时代报告.2011(09):26.

[2]孙云茂.企业经营管理创新方案研究[J].现代商业.2011(07):41.

第四篇:企业经营管理工会组织文化建设功能研究

摘要:

企业文化置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关心职工生产生活,突出以人为本,尊重职工人格,运用企业精神、企业道德等人文思想来团结稳定广大职工队伍,给人以施展才能的机会和场合,给人以成就感,使职工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思想,强调对人的管理,完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生产的潜能,体现职工个人价值,这是对职工权益最好的维护。

关键词:

经营管理;企业文化;功能

在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势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准则,发挥企业工会组织的优势,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培育高尚的文明风尚,提升企业广大员工的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坚持企业内涵发展,打造强势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工会组织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党政工团分工负责,密切配合,不仅都负有重要责任,而且各自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都必须发挥优势,主动参与,各司其职,共同推进。工会组织代表广大职工的利益,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它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一)积极参与共同努力

在实际工作中,工会负责企业文化建设具体工作,既要积极参与,发挥作用,但又不能包揽过多。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党政工团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党委对企业文化建设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实行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安排,把握正确的方向;行政是企业文化的主要倡导者、设计者和实施者;工会负责具体工作并组织群众性文体活动的开展和骨干队伍的培训,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工会是积极参与而不是包办。

(二)围绕中心突出重点

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一定要围绕生产经营来开展,要从企业的中心工作来考虑安排文化建设工作。生产忙的时候,工会应把大型的文体活动先放缓,先抓宣传鼓动与学习引导,加班时要多关心职工,这样有所取舍才能突出重点,体现工会特色。如工会组织在炎热的夏季为生产一线职工送清凉饮料,职工加夜班时为他们送牛奶面包等等,这些工作体现了工会工作围绕中心与党政同心同德,同时也体现了关爱职工,构建和谐企业的亲情文化。

二、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经济发展的一大政治优势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延伸和具体化,工会工作在一定意义上融合了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两方面内容。

(一)寓教于乐形式灵活

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塑造企业形象,除了对职工正面引导教育外,更多的是采取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劳动竞赛等形式吸引职工参加,将思想政治工作、人生观、价值观融于其中,职工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受到了教育,这样做比直接说教有优势,职工容易接受,同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也是一种改进。

(二)提高素质共同推进

企业的发展在于职工素质的提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一支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职工队伍。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强调对人的管理;工会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引导、教育、将企业文化的理念体系植入职工内心;思想政治工作既指导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又提高了职工思想素质,三者互相结合,不可分割,共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三)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

工会组织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如职工文艺汇演、美术书法摄影展、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各种体育比赛等,它的开展既促进了职工身体健康,活跃了职工文化生活,又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培育了团队精神,提高了职工素质,展示了企业文化建设中职工的精神风貌。

(四)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等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优秀职工是企业的形象,劳模标兵是企业的典型。品牌是企业文化的标志,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工会围绕生产经营抓好深入塑造优秀职工形象和打造企业品牌工作,评选标兵摸范,表彰奖励先进,努力造就一支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职工队伍,既是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受到广大职工的欢迎。

三、工会应正确认识和把握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

(一)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主要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目标、企业道德、企业形象、经营理念、企业制度、企业风尚、企业环境、文化活动等内容,其核心是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通常由企业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次构成。通过建设企业文化,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吸引力和持久力。建设企业文化的精髓是强调人的价值,注重人的因素,尊重每一个人的独立人格,在更高层次上挖掘和激发人的潜能,并把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共同和谐发展。有的职工对企业文化的内涵和本质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存在着片面、机械、僵化的现象,这些认识误区有:“企业文化是政治思想工作”、“企业文化是文体活动”、“企业文化是企业标志”、“企业文化是规章制度”等。没有真正理解和认识到企业文化是激发员工内在动力、推动企业发展的一种管理手段和行为规范这一深刻内涵和本质。这种观念上存在着对企业文化理解程度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文化建设。因此,工会组织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作用,破除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误区,采取各种形式对职工群众灌输企业文化的内涵和重要性,在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

(二)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大方向

工会工作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服务大局做为新时期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工会工作者必须跳出工会自身的圈子,站在社会变革的背景中去认识职工思想活动变化的趋势,把握工会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找准位置和切入点,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挥工会工作在广大职工群众思想的引导作用、精神的凝聚作用和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要在广大职工中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教育。首先,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教育职工认清和肩负起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在当代中国,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是反映全党全民意志的思想基础,是提高工人阶级政治素质的思想理论武器。工会做为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做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负有协助党用科学理论武装职工队伍的重要职责。其次,要以高尚的精神创造人,不断提高广大职工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继续广泛深入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艰苦创业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造就有时代精神的新型人才,这是新时期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工会组织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要有目标、有步骤、有秩序地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并在参与中全面履行工会组织的各项职能,从而发挥工会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广泛宣传企业文化理念,营造企业文化建设舆论氛围

企业形象的塑造、企业品牌的打造、企业精神的培育都与职工群众的直接实践密切相关,企业文化的深层内涵和文化底蕴也需要从职工群众的行为和道德规范中体现出来。因此,必须通过大力宣传,发动和吸引广大职工群众参与,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创造精神和能动作用。工会组织可以充分运用企业文化室、文化墙、墙报黑板报、简报、网站等各种宣传教育载体,大造声势,广泛宣传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深刻内涵。

(二)加强培训,提高职工素质

为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所拥有的文化优势,加强培训,推动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一是协助和配合党政共同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主题教育,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要发挥基层工会组织点多,与职工接触密切的优势,及时了解职工的感知、期望,并采取恰当方式答疑解惑,凝聚人心,共谋发展。二是要加强对职工的岗位技能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技术业务素质。要与有关职能部门合作,做好多层次、不间断的岗位技能培训工作,努力培养具有鲜明岗位特点的专业人才,以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

(三)充分发挥典型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宣传、倡导企业精神和价值观

工会组织开展“工人先锋号”、“职工之家”、“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评选表彰活动,宣传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事迹,弘扬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企业精神。重视发挥典型的作用,注意培养典型、及时发现典型、适时宣传典型,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用典型的力量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四)开展职工文化体育活动,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

工会开展职工文体活动,具有阵地和活动优势,有比较健全的组织,有一大批活跃在基层,植根职工群众中的工会干部和积极分子队伍,拥有职工活动室、职工书屋等职工活动阵地,有开展职工活动的丰富经验。工会组织一是争取行政的大力支持,定期对文化设施和文化阵地给予投入,添置文体活动器材,努力搞好培训基地、活动场所、宣传阵地、生活设施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和职工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需要,为职工营造优美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二是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有鲜明主题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不断创新、拓展活动的形式和内涵,满足职工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打造文化建设平台,强化职工的价值取向,引导职工接受企业文化理念,产生归宿感,创造出和谐环境,实现企业“以人为本”和职工“以企为家”二者之间的高度融合。三是工会组织作为职工与企业管理层沟通和交流的桥梁纽带,能够了解每个职工的具体需要,可以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公平理论,使每个职工将实现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营造一个“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的浓厚氛围,工会作为职工的知心朋友,可以有效畅通领导和职工的交流渠道,可在第一时间把职工的心声传递给有关部门,使领导及时搭准他们的脉搏,也可以利用座谈会、联谊会等形式让他们有和领导沟通的机会,使他们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愉快的工作。

作者:万文明 单位: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鸡西市分公司

第五篇:企业经营管理激励决策优化研究

摘要:

激励作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战略决策,对企业自身及全体员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尤其是面对今天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只有制定科学高效的激励决策,才能够最大化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提高工作热情和效率,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基于这一目标,本文对影响企业激烈决策的主要因子,企业经营管理中激励决策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经营管理中优化激励决策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企业经营管理;激励决策;影响因子;优化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快速演进,企业在获得更多更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在面临着更多更严峻的挑战。如何在这愈演愈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与凸显自身优势,企业员工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决定因素。为尽可能的激发员工潜能,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与热情,提高员工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激励决策应运而生。然而,由于受多方因素影响,使得激励决策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激励决策效用的最大化发挥,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一、影响企业激励决策的主要因子

1.物质。

生存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而物质是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因而物质在企业经营管理激励决策中具有基础性作用。适当的物质激励能够有效激发员工对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有效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目前,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所采取的物质激励决策主要有奖励物品、加薪、发放奖金等方式。这些物质激励决策具有强可感性与直观性,可以给员工极大的鼓励和肯定。当前绝大多数企业都采用了物质激励决策,但这考虑到的仅仅是员工的基本需求,当员工基本需求得到良好保障的时候,他们往往会追求更深层次的东西,这是物质激励决策所无法满足的。

2.发展。

当员工物质需求得到有效满足,企业所分配岗位与员工能力相协调时,员工就会开始高层次的追求,如个人发展、个人理想的实现等。此时他们就会考虑企业能够为自己提供的发展空间有多大,能够为自己提供的晋升机会有多少,岗位培训条件如何等等。这一发展因子对员工激励效果的影响在企业高层员工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而这一激励决策对高层员工也更具吸引力。所以,企业利用好员工的发展心理需求,制定科学的激励决策,对保留与吸引人才,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

二、企业经营管理中激励决策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员工差异性的充分考虑。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其员工之间在性格特征方面都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管理。如果企业没有考虑到员工之间的差异性,不仅自身经营管理会受到一定影响,今后的发展与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大小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就实际情况调查发现,在激励决策当中很多企业都缺乏对员工差异性的充分考虑,也没有重视起员工的心理需求,导致激励决策千篇一律,没有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无法发挥出激励决策的效用。

2.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很多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对于激励机制的建立没有根据企业实际,没有对各项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包括员工反馈信息的收集与分析、企业当面所处经济形势、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企业经营管理等,使得当前实施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难以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员工得不到有效的激励,就会对工作缺乏一定的积极性,且一旦企业做出不合理行为,就会引发员工产生不满情绪,既影响了员工自身的工作状态,又影响了企业的经营管理。

三、企业经营管理中优化激励决策的方法

1.充分考虑员工之间差异和心理需求。

没有充分考虑员工之间的差异性和心理需求是造成企业经营管理出现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实际上,员工间差异性与心理需求不仅关系到企业经营管理,更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应意识到员工间差异性与心理需求对激励决策的重要性,在制定激励决策时对员工之间的差异性和个体员工的心理需求进行充分考虑,确保激励决策与员工实际需求相符,能够真正发挥出激励作用。为准确了解与掌握员工的性格特征和心理需求,企业可以对员工进行性格测试和心理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合理的分类,然后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根据员工不同性格特征和不同心理需求,科学合理制定激励决策,从而提高激励决策的有效性与实用性。实际上,企业对员工性格特征和心理的测试,不仅能够为激励决策的科学合理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体现出企业对员工的关注与重视。

2.优化物质激励决策。

如前所述,物质是满足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员工最基础的需求是物质需求,所以企业必须要能够满足员工的这种物质需求。只有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员工才能够进一步获取其他需求,如自身发展等。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沿用原有物质激励决策已无法满足员工的需求,必须对现有物质激励决策进行优化。需要注意的是,在优化物质激励决策之前,应充分考虑物质激励决策的针对性,并对物质奖励进行合理的定量。因为不同员工物质的需求程度不尽相同,一般而言,经济型员工往往会需求更多的物质,针对这种员工企业应以物质激励为主,而对于物质需求程度较低的高层管理部门员工来说,则应采取其他激励决策。之所以要对物质激励进行定量,是因为人类对物质的需求永远是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而企业能给出的物质激励是有限的,如果企业给出的物质激励没有让员工得到满足,就很可能会导致员工产生消极不满情绪,进而影响工作效率,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因此,企业根据员工自身的表现、业绩、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定来对物质激励进行量化,从而达到员工物质需求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平衡。

3.建立与完善激励机制,提高激励决策科学性。

科学完善的激励机制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激励决策顺利高效实施的重要指导方针与重要保障,企业必须扎实做好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工作,以提高激励决策的科学性。首先,企业应积极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激励环境,引导员工意识到在这个环境中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才能够得到相应的报酬,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与目标。同时,在这一激励环境中,企业应对员工同时实施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然后,根据员工反馈,总结实践经验,认真分析企业当前所面临的经济形势,采用科学的方法用科学的态度来建立与实际相符、与员工需求相符、与企业发展相符的激励机制,并对激励机制进行不断完善,在提高激励机制科学性的同时,强化激励机制对员工所发挥的激励作用。

四、结语

文章从激励决策的影响因子,企业经营管理中激励决策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企业经营管理激励决策的方法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通过本文分析,相信企业会进一步意识到激励决策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今天,激励决策及其优化对企业经营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更为重要。

作者:余虹 单位: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琳晗.浅析企业经营管理中激励决策优化[J].商场现代化,2015,02:105.

[2]刘平.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激励决策优化分析[J].时代农机,2015,03:80-81.

[3]孙阳阳.面向财物分析的制造型企业经营决策方案优化研究[D].东华大学,2013.

[4]游园.面向财务分析的企业经营决策方案的优化与控制研究[D].东华大学,2015.

[5]徐颖琦.民营企业A公司经营管理模式优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