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单位后勤管理新模式

科研单位后勤管理新模式

摘要:新时期科研单位后勤管理模式发生了改变,做好后勤保障能够推动科研单位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因此,作为科研单位的监管员,如何在对物业公司监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策略,践行节约理念,构建节约型后勤成为了当前面临的难题。基于此,本文以科研单位监管员视角谈谈对物业公司的监管策略,确保本单位资产完整,促进和谐、节约型后勤的构建。

关键词:科研单位;物业管理模式;节约型后勤

对于科研单位后勤监管员而言,如何在新时期加强对物业单位的监管是一道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只有做好监管工作,才能确保物业公司为本单位提供更好地服务。当前,科研单位的物业服务大多采取的是外聘形式,将本单位涉及物业服务业务,如:水电、饮食、保洁、安保、设备等,外包给物业单位,而一些物业单位为了能够获得竞标,不得不降低自身利润,因此在中标后的工作开展中,可能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就选择以牺牲科研单位部门利益来换取自身的利润。对此必须要对外包物业进行有效监管,以勤俭节约为核心思想,励志打造节约型后勤。

一、加强水电管理

科研单位后勤管理必须要重视水电管理工作,对水电管理进行改革,根据本地用电用水标准来细化科研单位的水电标准,规定超出部分由物业单位承担[1]。同时,应当积极督促物业单位在公共区域安装节能环保的额装置,例如路灯选择太阳能,科研单位内绿化带的浇灌采取循环水,建筑内采取声控灯等。目前水电费在科研单位管理经费中所占比重较大,要想构建节约型后勤就必须要在水电上下功夫,不仅要树立节约用水的理念,还可以在水电用量的控制上对物业单位采取社会化水电的管理方式。

二、定期开展服务意识培训

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的提升是建立在人员服务意识上的。对此,科研单位后勤应当定期对物业单位人员开展服务规范培训,虽然物业单位有自身的企业文化和培训模式,但是在服务于科研单位期间,对于外界来说,他们就是科研单位的一员,代表着科研单位的形象。因此对物业单位人员开展培训要结合科研单位实际,如以“节约”为主题开展知识讲座,举办“厉行节约,打造节约型后勤”实践活动,将物业单位工作人员划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比拼,以此来强化其节约意识。

三、重视设施设备监管

在整个物业体系中,设施设备的管理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对于科研单位而言,设施设备是确保其正常运行的保障。如果说环境是科研院所的外衣,那么设施设备就是维持其运作的心脏。物业单位在环境服务工作中,如清洁卫生、绿化环境等,其服务质量能够很明显的进行直观判断,而对于设施设备的管理不仅在于设备是否运行,更重要的是设施设备的管理是否科学,因为良好的管理决定着这些设施设备的能耗是否低,运作效率是否高,同时也决定着设施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维修成本[2]。在外包物业中,科研单位的资产是供其使用的,而这些资产不属于物业单位所有,因此在实际的使用和操作过程中易产生随意心理,同时为了节省开支,在使用科研单位相关设施设备时未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使用和保养,从而导致一些设备长期处于问题状态。此外,科研单位在签订外包合同时,物业单位要求单位设施设备低于多少由物业单位承担,超过多少元的中修和大修费用就需要由科研单位承担,一些物业单位为了节省成本,容易出现小修不做,将其积累到大修,从而给科研单位带来昂贵的设备检修,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设备寿命的缩短。

四、细化合同条款

合同是科研单位与物业单位开展合作的重要依据,也是科研单位对物业公司进行有效监管的核心手段,因此合同内容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对监管工作而言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循“宜细不宜粗”的原则,明确表述清楚委托服务的内容,避免在实际的工作中出现推诿扯皮现象[3]。同时采取优胜劣汰的机制,若合同期满后科研单位有权根据合作情况重新进行招投标。以此来给物业单位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这有利于科研单位对物业单位的监管,有助于促进物业单位服务质量的提升。此外,还应当加大监督和考核工作,要求外包物业单位定期提交业务工作报告以及自评报告。同时根据预设目标对物业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是否续签合同的重要依据。

五、结语

总而言之,科研单位外包物业服务后,为了首先物业外包的目的,节约成本,提高物业服务质量,就必须要根据自身实际,在合同签订的要求范围内,通过多种渠道和手段加强对物业单位的监管,确保单位资产的完整性,加快节约型后勤的建设步伐。在监管工作中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定期开展培训,重视水电管理、设施设备监管,细化合同内容,有效评估外包物业工作。

参考文献

[1]韩洁.关于做好科研单位后勤工作的几点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7(2):18-19.

[2]任勤妹.新时期提升科研单位后勤服务保障管理工作水平的建议[J].交通世界,2017(27):39.

[3]刘宝泉,刘心明,李万春等.关于转制科研院所后勤物业转型的研究和探讨[J].玻璃,2016,43(8):42-45.

作者:郭刚 韩永祥 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