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管理研讨(9篇)

企业成本管理研讨(9篇)

第一篇:企业运营成本管理与风险控制

摘要: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背后,企业的数量以及企业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扩张。但是,我国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以及企业内部存在的风险。其中企业内部的风险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在当前社会环境背景下,企业内部的风险因素逐渐复杂化。为保证企业能够得以继续生存并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企业需要对自身运营成本进行合理科学的管理,并做好企业风险控制。本文则主要针对当前企业运营成本管理与风险的控制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

企业运营;成本管理;风险控制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及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我国大中小企业相互之间以及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在这个优胜劣汰的时代,企业要生存与发展则需要不断增强企业自身的管理,并在各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尤其是对自身运营成本的管理以及风险的控制。就企业的运营成本以及风险而言,其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果企业不能处理好这些复杂的因素,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风险也会增加,并对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由此可见,企业做好运营成本的管理与风险控制非常重要。

一、企业运营成本管理与风险控制

在企业运营成本中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例如企业经营项目所要之处的费用如产品的生产成本、企业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以及一些往来款项等。成本运营管理本身是一个比较复杂且繁琐的过程,而随着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运营成本管理的复杂性也会增大,做好运营成本的管理需要企业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在对企业运营风险进行控制时,风险控制人员首先要对风险进行识别,其次再是评估和控制,而控制企业风险风险的前提是对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有所了解,进而制定出正确的风险控制策略。

二、企业运营中的风险因素分析

企业在运营的过程当中,制定的相关发展战略必须要涉及到企业的运营成本管理以及风险的控制。做好企业运营成本管理有利于控制风险的发生和扩展,而企业风险的控制首先要对风险存在和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下则是企业运营中风险因素的具体分析。

1.运营认知不足造成的运营风险.企业的运营风险要从内部和外部进行分析,而企业运营风险的产生与存在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动性以及主体对环境的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的有效性,企业可能存在运营失败或者达不到运营的预期目标的现象。在运营风险当中,包括了非常多的风险,如内部的管理风险、业务流程与信息系统风险等。

2.筹资因素造成的运营风险。企业运营中的风险因素也存在筹资风险,在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中筹资风险是较为常见的风险之一。中小型企业为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发展规模,往往需要注入更多的资金,但是由于自身企业在资金积累上比较有限,因此往往会面临着筹资的风险。例如,中小型企业向银行贷款,但是贷款的时间与企业的发展项目有冲突,或者企业达不到贷款的要求时,企业就出现了筹资风险。此外,由于其他各种原因,企业也会出现筹资风险,这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是不利的。如果企业经营者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一问题,企业便会陷入发展的困境。

三、企业运营成本管理与风险控制原则

企业管理者在对企业的运营成本进行管理以及在对企业风险进行控制时,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从而为企业运营成本管理与风险控制提供一定的指导方向,使得企业运营成本管理和风险控制与企业发展相适应。

1.坚持时效性原则.企业管理人员在进行企业成本管理与风险控制时,注重并坚持时效性的原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及时处理控制风险,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为此,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在企业当中建立结合完善相应的风控体系,在根源上做好企业成本与风险的控制管理。

2.坚持持续性原则.在一般情况下,企业都会有自身的运营成本和风险管理控制体系。但是,要做好运营成本和风险管理控制,并不是当问题比较突出的时候才采取行动,而是在体系之下长期持续地实现运营成本和风险管理控制。针对企业发展经营的每个环节实现运营成本和风险管理控制,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四、企业运营成本管理与风险控制措施

企业的运营成本和风险管理控制需要一定的体系支撑,同时也该体系也要与企业的发展特点相符合。此外,企业的管理人员运用相应的手段进行运营成本和风险管理控制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以下则是以我国的矿产企业为例,从当前我国矿产行业所处的形势分析,并从矿产企业的运营成本与风险管理入手,提出相应的措施,就矿产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1.矿产企业的运营成本管理与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矿产行业处于发展的低谷期,处于低谷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构成。其中产能过剩是造成矿产资源价格低迷的重要原因,矿产行业想要在这个供大于求的大环境下生存下来必须要从企业自身找原因。筹资这一因素在矿产企业运营成本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我国的矿产行业目前虽然获得国内与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投资,但是中国矿产行业自身的资金仍然存在不足的现象,并且获得国外投资的矿产企业数量也相对较少。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矿产企业仍面临着许多困境。此外,由于许多矿产的业务还处于经济发展基础比较薄弱地带、矿产企业对矿产资源的勘察和开发力度不足以及政府管理对矿产企业管理不足等原因,导致矿产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而企业自身的成本管理又存在一些问题从而使得矿产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2.矿产行业企业的运营成本管理与风险控制措施。

2.1完善企业的运营成本和风险管理控制评估体系。矿产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运营成本和风险管理控制评估体系,不仅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成本与风险控制的基础,也能为企业降低潜在风险的发生几率,从而推动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在评估体系之下,企业的管理人员能够依据运营成本与风险的因素指标进行有效管控。企业要量化规则,并结合实际情况,明确控制目标,对于运营风险的关键步骤,可以通过控制图法进行管理,从而实现企业运营成本和风险管理控制。

2.2建立与企业发展实际相符的运营成本和风险管理控制手段。针对矿产企业运营成本和风险管理控制,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在企业风险评估体系的基础上,采取与自身企业特色相符的手段和方法,在体系之下创新管理控制的理念和手段,从而达到高效控制风险与成本管理。例如,矿产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和风险控制时,采用合理的市场风险防范对策。矿产企业依据矿产品市场的周期性变化因素,对未来矿产品价格做出科学的预测,进而规避风险,也可以适当地采取金融工具来降低市场价格风险,从而做到成本控制与风险控制。

五、结语

在企业的发展中,企业成本管理及风险控制是其重要部分,并且左右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当前企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应当注重对自身企业运营成本与风险的控制,并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使用与企业发展相符的手段,降低企业风险和损失,从而使企业在众多企业中生存和长远发展下去。

作者:杨兰茜 单位: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0九地质队

参考文献:

[1]陈霞.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管理的对比与风险控制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4:101-102.

[2]孙琰镔.浅谈如何加强企业运营成本控制[J].经营管理者,2014,11:198.

[3]李萍.浅谈运营成本管理办法[J].科技资讯,2012,07:185-186.

[4]沈锋.中国电信运营企业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研究[J].企业导报,2011,14:56-57.

[5]魏文帅.试论企业运营成本管理与风险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2,05:16.

[6]李剑鸣.试论企业运营成本管理与风险控制[J].商,2016,18:17.

[7]朱英晓.关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在企业运营中应用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4,24:122.

第二篇:煤矿企业成本管理强化

摘要:

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的企业管理也逐渐朝着现代化的方向进行发展。对于煤矿企业来说,由于受到煤炭资源逐渐减少、新能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因素的影响,其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样的背景下,加强煤矿企业的成本管理,应用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致力于降低煤矿企业的生产成本,这是提高煤矿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本篇论文中,笔者主要对煤矿企业成本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

煤矿企业;成本管理;思考

在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在迎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日趋严峻的考验,企业管理逐渐朝着现代化的方向进行发展,企业管理理念出现了本质上的改变,特别是在企业成本管理方面,管理模式、管理手段日趋多元化。然而,现阶段,煤矿企业成本管理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煤矿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煤矿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问题

1.缺乏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全员参与意识。就现阶段的情况来说,煤矿企业的全体职工较为缺乏对成本管理的积极、主动参与意识,企业领导层也没有发动企业全体生产员工、管理人员以及工程技术人员树立良好的成本管理意识,企业内部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热情也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这就给企业成本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2.企业成本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意识淡薄。目前,煤矿企业在成本管理工作方面上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普遍较为落后,且成本管理也会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部分煤矿企业的成本管理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企业成本管理手段不够有效、科学,对于相关成本信息的反馈速度比较慢,信息反馈系统也不够灵敏,上述问题的存在,均会导致煤矿企业不能及时对自身的成本情况进行准确评估、判断。我国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不断提高,这样的背景下,部分煤矿企业过多地追求眼前利益,出现了“成本管理就是减少一些成本费用”的错误观念,从而过分地强调成本节约、节省,利用降低产品生产成本、避免某些费用等方式,把产品的成本费用降低、再降低。然而,这样的做法,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产品的质量,还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埋下了严重的隐患,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最终反而加大了经济损失与成本支出。

3.成本控制力度不够。就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部分煤矿企业仅注重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管理,而在成本控制方面往往仅局限于对产品制造成本的控制,导致成本控制不够完整、力度与深度不够。现阶段,我国仍旧存在部分煤矿企业仅注重节约一些在生产过程中的费用,而节约生产过程中的费用往往又是以牺牲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质量、技术等为代价的,这样的做法,脱离了成本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没有将技术对成本控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往往会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质量、技术不符合标准,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仅没有得到提高,反而会有所降低,得不偿失。

二、强化煤矿企业成本管理的措施

1.建立经济责任制,强化全体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实践表明,全面加强企业全体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有利于提高煤矿企业成本管理的效率、质量与水平。为有效提高企业全体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可以通过建立成本管理经济责任制,使全体职工养成“节约开支、降低成本”的成本管理意识,并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将成本管理的方式方法、思想观念灌输到全体职工的头脑中去,使职工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切实贯彻成本管理理念,将企业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为有效建立经济责任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适当实现奖惩兑现,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职工工资奖金收入、成本控制两者之间的挂钩;第二,明确各项成本的经济责任制,在真正意义上将责任落实到企业具体的部门或个人。

2.进行科技创新.企业成本管理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对于煤矿企业来说,为实现成本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必须进行科技创新。不仅要改革、创新成本管理的技术手段,还要不断加强对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致力于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为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就必须开展技术方面的创新与改革,工程技术人员应当从降低成本、控制消耗的方面入手,加强对设计方案的成本效益分析、技术经济分析,改进、完善生产工艺流程、工艺方法,从煤矿机电设备与机械的选型阶段、安装环节、操作环节、维护环节、更新环节等角度上去分析如何以最少的消耗取得最高的经济效益,也就是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进行成本对标,加强成本分析。建立成本数据库,成本数据库的主要内容包括行业先进水平、兄弟煤矿的先进指标以及本企业的历史数据等,成本数据库的主要作用是确定成本对标的“标杆”。将成本数据库这一“标杆”当作成本对标的基准,与兄弟单位开展成本费用的指标对比,然后再进行成本分析与研究,找出自身与兄弟煤矿之间的差距,学习兄弟煤矿的先进经验,并以此为根据,制定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在核算资料的前提下,对煤矿成本预算的实际执行结果进行正确的判断与评估,全面提高全体职工对于“降本、提效”的热情与积极性;第二,寻找降低成本的新方法、新途径;第三,及时找出成本超限的诱发原因,查明企业成本的各种影响因素。

4.完善内部考核制度。我国的煤矿企业一般属于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存在“行政命令型”的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制约着煤矿企业的健康发展。基于这样的原因,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在考核制度方面,应以职工在企业中的地位为根据,适当进行奖惩,考虑职工对企业成本管理工作所做出的贡献,企业应给予相应的奖励;而对于那些未按时、按质完成企业成本管理指标的个人或单位,企业应给予相应的惩罚。

三、结语

综上,煤矿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煤矿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是推动企业综合竞争力提高的关键所在。

作者:闫敏 单位:河南焦煤能源有限公司古汉山矿

参考文献:

[1]梁艳红.强化煤矿企业成本管理的若干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3,01:101.

[2]李雪飞.企业成本管理的若干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2,04:392-393.

[3]张向阳.加强煤矿物资供应管理的几点思考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14:257.

第三篇:ERP企业采购成本管理

摘要:

采购成本下降可减少企业现金流出、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提升企业竞争力。通常物资成本高于企业生产成本的50%,有效控制这部分成本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的改善,可以使生产成本降低、资金周转周期的缩短、利润增加。ERP系统是一个管理平台,该平台依靠信息技术,并与现代管理思想相结合,帮助决策层做出能够有效运行的决策。

关键词:

企业采购成本;ERP;成本控制

物资采购是企业投产前必需的准备工作,也是企业开源节流的重要环节。企业要正常运营,就需要不间断投入生产资料,通常物资成本高于企业生产成本的50%,如何有效控制这部分成本,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的改善、生产成本的降低、资金周转周期的缩短、利润的增加,是需要重视的问题。ERP系统是一个管理平台,该平台依靠信息技术,并与现代管理思想相结合,帮助决策层做出能够有效运行的决策。该系统反映了当代市场激烈竞争环境下企业如何合理配置资源,最大化创造社会财富对履行社会责任有着积极意义,是信息化时代企业加快生产经营步伐的有效手段。物资采购成本是企业为生产经营或提供劳务而提前付出的商品的进价成本。

一、影响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的因素

利润最大化是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追求的生产经营目标。收入和成本是影响企业利润的重要因素,采购成本又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分析影响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的因素可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采购成本的构成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方面。

1.采购价格指企业购买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各种物资时,与一个或多个供应商之间通过讨价还价方式最终确定的购买商品和为此支付的价格。采购价格的高低决定着采购成本的高低。

2.采购数量的多少应结合批量生产和合理的物品核算定额以及最低库存量。批量采购可减少采购次数并保证企业生产所需物资的不间断供应。

3.企业运营岗应及时获取物资信息,如所需物资的近期价格波动情况、物资质量、物资储存成本、物资废品率、物资运费等,分析获取的信息,最终选择综合成本低的物资。

4.在运输物资方面应缩短运输路程、降低运输费用,快速、安全、高效地实现物资空间上的转移,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5.物资储存要控制人力和运费支出,减少占用资金。

6.关注物资价格波动及供需状况,要有灵活性和预见性。

7.提高员工的素质。具有良好采购行为的员工对产品质量有高水平的要求,可提高产成品质量、降低废品率、改善企业销售状况。

二、ERP体现先进的生产管理思想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管理整个供应链

如今,企业间的竞争更加复杂和激烈,不再是单一的企业间竞争,而是企业所处的整个供应链间的竞争。企业不仅要依赖自身资源,还应把经营过程中相关联的各方如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客户等资源纳入一个紧密完整的供应链中,获取供应链上的资源优势,才能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ERP系统把企业经营各方都纳入企业供应链系统中,企业之间可以实现信息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方便企业了解市场供销行情。

2.精益生产与敏捷制造

该系统支持对离散-连续生产方式的管理,表现在两个方面: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企业间不是简单的业务往来关系,而是利益和信息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合作伙伴关系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体现了精益生产核心思想。企业在接受特殊订货时,企业的日常合作伙伴可能不能满足该企业的订货需求,企业会组织一个由特定供应商和营销渠道的短暂的或一次性的供应链,生产特定产品。该方式具有较大灵活性,能适应市场竞争,并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是“敏捷制造”思想的体现。

3.事前计划和事中控制

ERP系统通过制订运营相关计划,如采购计划、投产计划、销售订单执行计划、利润计划、财务预算和人力资源计划等,将计划与实际执行情况对比,找出差异,避免企业运行出现异常波动。此外,在计划实施中,ERP系统实时追溯资金来龙去脉,并找出对应的业务活动,便于实现事中控制和做出决策。

三、采购业务在ERP系统中的实现

ERP系统中采购管理的重点是确定合理的订货量、选择最佳的供应商、持有合适的安全储备、减少仓储费用、避免生产线空闲、签订合适的采购订单。ERP系统实现的采购管理目标是随时提供采购、验收的信息;对外购和委托加工收回的物料进行跟踪;确保按时到货;避免停工待料;建立供应商信息档案;提供最新价格信息;调整库存成本,保证合理的库存;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四、成本控制措施

1.编制采购计划环节

编制采购计划是采购工作的开始,也是企业成本控制的首要环节。在企业连续生产过程中,因缺料停工造成的损失或仓库中物料堆积造成的过多仓储费会给企业带来成本浪费,这与企业的采购计划相关联。在ERP系统中,根据市场部的销售订单和销售预测,结合产品属性及现有可用库存量,自动计算并生成原材料建议采购计划量;采购部门根据生成的原材料采购计划,确定实际需要的原材料,制成采购订单,下达采购任务。

2.选择供应商环节

在ERP系统中,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供应商评分模型,以供应商的售价、预计到货期、物资合格率、供应商信誉度、纳税人划分种类等作为评定指标,设定相应权重,然后把潜在供应商按模型评估排名,选择综合得分最高的供应商。还可实行“配额采购”,即如果同一存货有多个供应商,企业采购某种存货时,可在多个供应商之间进行比例分配,维护与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关系。这样,既可保证综合采购成本最低,又可创造更好的采购条件。

3.采购合同签订环节

通常,企业批量物资采购要经过签订采购合同、生成订单、发货、验收入库、开票、付款等环节,如果不能及时掌握合同执行情况,未发现合同执行中出现的偏差,可能导致采购成本增加。ERP系统能实时追踪各环节合同执行情况,如合同、合同结算单、付款单等单据的完成情况,对采购合同完成全过程实施监督,避免环节上出错;在合同的数量、金额、付款期限等关键要素出现异常时,系统会自动报警,并准确记录造成每次合同变更的原因,避免频繁变更合同出现的混乱。

4.采购过程监控环节

该环节是对价格、数量和质量的监控。采购价格的监控主要建立在采购物料的价格信息库,如制定采购价格表、及时付款获取现金折扣、批量采购获取批量价差。ERP系统设计了多种采购价格监控方式,如最高进价控制、自动比价生单、价格政策等方式。采购数量的监控,根据采购订单确定的采购到货单和采购入库单,对比采购入库单上的数量与采购订单上的数量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及时找出原因。采购质量的监控,ERP系统设置不同的检验计划以适应不同的存货类别,根据采购订单、到货单,系统自动形成采购报验单,防止检验入库环节漏检和不报检的情况发生,未经检验的物资不得入库。此外,分析供货商历史交货质量,选择质量最好的供货商,从源头上把控质量,控制采购风险。

5.验收入库环节

物资验收是按照验收业务规定程序,核对采购订单与实际收到物资的数量、质量、品种等的经济活动总称。企业采购合同中规定的物资在入库前经过供方检验发货、运输到达、检验入库等中间环节,物资的质量、数量、型号、规格等都可能与采购订单存在差异;另外,尽管发货前供货商已按照合同内容对物资进行了检验,但也会存在疏忽,如错验或漏验、发错货或发出货物中混杂有不合格品等,这些都违背了合同签订内容。经过严格的入库验收,可减少残次品的产出率,提高产成品质量,减少生产损失。

6.及时退货,减少坏料成本

结合ERP的管理思想,采购退货必须与采购订单对应,即退回的订单与来料不合格的订单是一致的。如果未及时进行退货处理,且已支付账款,关闭了采购订单,ERP系统无法将该部分坏料按正常流程退还给供应商,这就迫使库管人员和采购人员对不合格物资进行及时跟踪,从而减少不合格物资成本发生的可能性。

结语

ERP系统为企业有效控制物资采购成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台,在该平台可有效管控采购计划的制订、供应商的选择并监督采购合同执行情况,可加强对采购过程的有效控制,实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及事后及时处理三方面的协作,减少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有效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使企业在行业中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综上所述,ERP系统是先进的企业成本管理控制平台,生产制造类企业应充分运用到生产决策中,并不断完善该系统。

作者:何苏杭 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高艳茹,胡凤春,丁渤.ERP环境下成本控制体系研究[J].中国农业会计,2009,(5).

[2]黄伟群.ERP如何优化成本控制[J].现代商业,2008,(6).

[3]张国柱.基于ERP系统下的成本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7).

[4]朱雪珍.ERP系统下的成本管理模式[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12).

[5]笃卿炼.基于ERP系统下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的控制[J].商业会计,2012,(14).

第四篇:价值链会计企业成本管理研究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提高竞争力,在残酷的市场环境下谋求生存,就要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传统的成本管理中,企业只是从自身内部进行成本的节约,通过内部管理来进行成本控制,这种方式在当前的环境下,已经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企业要想良好的进行成本管理,谋求长远的发展,就要在价值链会计的基础上开展成本管理,价值链将企与其上家和下家进行链接,将企业的成本管理拓展到了相关企业,形成价值链上的企业共同增值的管理方式,从而实现成本的有效管理。

关键词:

价值链会计视角;企业;成本管理模式

企业实行成本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往往是从节约采购成本等方面进行的,在控制成本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企业与供应商或商之间的矛盾,不易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价值链思想是将企业的利益与供应商、商以及客户进行链接,建立基于价值链会计的企业成本管理模式,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时候,与之相关的同一价值链上的企业也会得到相应的利益,基于价值链视角进行企业成本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同时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价值链会计与成本管理结合的优势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成本管理与以往的管理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对管理方法和手段上都进行了创新,价值链的成本管理通过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进行拆分,同时同时利用其相关性。然后对这些活动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应的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对价值链的上的各个部分进行优势和劣势的明确,站在顾客的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将价值链上的不增值作业进行了消除,增强了差异化的作业。基于价值链视角的成本管理将成本管理的内容从企业的内部扩展到了整个价值链体系,包含了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相较于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基于价值链视角的成本管理模式更加能适应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而避免在传统的成本管理中企业与供应商以及商之间利益不一致,进行成本管理导致的企业与其上家和下家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物流、资金、信息之间的有效控制。保证企业能更好的进行材料到产品加工再到产品销售之间的管理和以及与之相关的整个价值链的成本控制,从而优化核心企业的业务流程,提升客户的满意程度,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因而基于价值链会计的成本管理具有动态性,改变了传统的静态的成本管理方式,可以有效的实现整个价值链体系的增值目标,提高企业成本的利用效率。

二、价值链会计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价值链会计是以价值的管理为中心开展的,然后提供价值链条上的各作业环节的增值情况,从而为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支持。

1.内部价值链。企业内部价值链是指企业内部对产品进行的设计、生产、加工、销售等一系列价值作业活动,价值链在产生价值的时候必然也在消耗企业的资源,这就产生了价值链成本,企业经过对内部价值链产生成本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寻最基本的价值链,然后将企业内部不产生增值的作业部分进行相应的消除,明确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布情况,这样就能只针对企业增值作业进行投资,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节约企业成本。对企业内部的价值链进行分析的第一步是找寻企业价值产生的作业活动,明确在企业生产经营环节中,那部分作业活动是产生价值增值的主要部分,然后将企业作业环节的低效作业。无效作业进行消除,对高效作业进行重新的整合和协调,让其紧密衔接,形成符合企业增值需求的新的价值链,从而让企业的增值作业更开展的效率更高,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之后是对企业的关键增值作业活动进行其成本结构的分析,每一项增值作业活动的成本结构以及收入情况都要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记录,为成本控制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以便于进行后期的成本管理。然后还要对企业的竞争对手进行分析,分析竞争对手在行业中的优势所在,以及在成本管理中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对成本进行控制,然后与自身企业实施对比,来制定企业成本控制的方针,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获得更高的竞争优势。

2.行业价值链。行业价值链也被成为纵向价值链,指的是该产品自原材料开始到最终被消费的过程,关联着企业的上游商家和下游商家与顾客,在行业价值链中整个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影响又相互关联。在行业价值链中,企业将自身的增值作业活动与供应商、商以及顾客之间进行链接,明确企业在该行业中的地位,然后通过对行业中各个环节进行整合,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对行业价值链的成本进行分析首先是明确整个行业的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找到行业中的价值点,然后对这些价值作业活动进行分析,了解各个活动之间的相互连接,协助整个价值链中的合作伙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形成稳定的供销渠道,将整个行业的成本管理进行结合,进行整个行业的成本控制。

3.竞争对手价值链。竞争对手价值链也称为横向价值链,是针对企业竞争优势的问题,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分析竞争对手价值链的成本是为了确定企业在行业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这要通过对竞争对手的深入了解和调查,从而掌握竞争对手的产品质量水平和其成本结构,找出自身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然后采取相应措施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进行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要识别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对其增值作业活动进行分析,然后了解竞争对手每个环节上的成本构成,将其结果与自身企业进行比较,比对自身企业和竞争对手分别在行业中的地位,然后消除自身的劣势,创造成本优势。

三、价值链会计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应用的保障措施

1.转变成本管理的观念。传统的企业成本管理只是针对企业的内部成本进行研究,然后进行成本的控制,并没有深入的企业所在行业的价值链上的其他活动以及造成成本的根本原因,因而企业的管理者很难明确成本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成本的管理的效果相对也不明显,达不到理想状态。因此企业要转变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通过行业价值链、竞争对手价值链进行综合分析,从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入手,进行更深层次的价值链管理。

2.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企业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员工自身的素质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运用价值链进行企业的成本管理,对企业员工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员工的综素质,才能保证企业良好的运用价值链会计进行成本管理。企业可以定期开展员工培训,对员工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培训,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同时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鼓励员工提升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的发展更好的服务,从而保证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开展,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结语

价值链会计是在价值链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型会计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帮助企业开展价值链管理,达到控制成本、提升企业利润的目的,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不再是对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环节进行成本的控制,而是将与之相关的同一个利益链条上的其他部分进行了带入,对企业的上游和下游商家也进行了适当的管理。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企业成本管理的效果,促进了企业利润的提升,推动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陈丽霞 单位:山西神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红立,游普元,任宏.基于价值管理的建设项目成本控制模式创新[J].前沿.2010(19):103-105.

[2]董华.浅谈价值链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14,(27):221-222.

[3]郑晓容.价值链会计视角下的成本、费用与价值关系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9):135-136.

第五篇:企业管理会计成本管理转型

摘要:

本文以中型民营企业企业的相关情况为基础素材,概述.管理会计对企业成本管理的新要求,分析财务会计境遇下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及问题,探索推动企业成本管理转型的主要维度。

关键词:

管理会计;成本管理;转型升级

一、管理会计对企业成本管理的新要求

1.要求能切实为决策服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键区别就是,管理会计直向企业或近期或远景的决策,强化会计相对于决策的参考价值。在管控会计境遇下,成本管理之成本信息核算确定、成本控制及成本预算也均应该走出为成本管理而管理的局限,而应该强化提升相对于企业决策而言的价值。

2.要求成本管理具有更强的前瞻性。强化成本管理为决策服务,而决策一般是着眼于未来长度不一的时段而言的。所以,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成本管理不仅要关注过往已经发生历史成本,还要关注未来不同决策境遇下可能出现的系列成本,应该把管控或者思维时点前置,强化提升成本预测的水准及其在成本管理中的地位。通俗的说,就是要求成本管理具有更强的前瞻性。

3.要求成本核算信息更为精细而全面。在管理会计境遇下,不仅要和财务会计境遇下一样关注历史发生的系列显性成本信息,还要关注历史或者即将发生隐形成本信息,提高对变动成本信息、间接成本信息、不可控成本信息、尤其是机会成本信息的关注度。另外,在管理会计境遇下,还出现了承诺成本及酌量成本等新概念,均是需要强化关注的要点,以便推动更为全面科学的成本核算及分析,进而提升相对于组织价值提升及各种决策的意义和价值。

4.要求成本管理具有更强的战略性。在管理会计境遇下,基于相对于决策参考价值的考量,成本管理在亟需夯实成本核算及基础管控的同时,应该适当提高对企业战略的关注和配合,应该适当强化成本管理的战略性,或者说适当提升成本战略的分量,推动传统成本管理实现向战略成本管理的转型,至少在实质重于内容层面上推动这个转型的实现。

5.要求成本管理方法及理念与时俱进。管理会计境遇下对成本管理的系列要求,在实务层面需要相应的方法支撑,或者说需要与时俱进地推动成本管理方法的革新,确切说是需要探索能满足管理会计要求的成本管理方法及理念。实际上,随着管理会计理念的萌发及不断成熟,诸如标准成本法、目标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等方法及理念早已被逐渐探索并在不同程度上付诸于实践。在全面推动构建管理会计的境遇下,需要加快类似理念及方法的探索及实践。

二、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及转型问题

1.缺乏举办充分胜任能力的团队。虽然,管理会计的部分实践探索在部分规模性企业或其他成熟度比较高的企业中已经有了多年基础,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对口人员,其中不乏在成本管理方面有心得和实践的人。不过,从整体上看,目前这种符合条件的人选严重不足,以至于《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都承认三到五年内管理会计人才暂缺的情况。具体到特定企业中,尤其是规模有限的中型或小型企业中,有足够胜任能力的员工更少。

2.缺乏理念的深度渗透及认同。虽然,基于财政部等中央部委的高层倡导,在国内营造了普遍探索及应用的氛围,包括企业成本管理在内的系列工作也随之发生了一些革新。不过,具体到特定企业,生产、业务、营销及职能部门人员甚至企业高层能否欢迎财会人员的涉入,对于他们出具的系列成本数据分析结果情况能否采纳,能否真正意识到转型升级后的成本管理对他们而言的积极作用,等等,实际上都存在程度不一的问题,或者说是一个需要缓慢转型和适应的过程。在特定过程尚未终结之前,企业内部各相关方对管理会计境遇下的成本管控转型理念是否认同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在理念渗透及认同存在问题的情况下,各方面的配合及协调工作会面临着很大障碍。

3.缺乏完善适当的工作机制。过去,在财务会计境遇下,成本管理多局限在对过往已发生历史成本信息的记录、汇总、核算、初步分析及出具会计信息等方面,与之相关的工作机制也多局限于此。但是,在管理会计境遇下,成本管理的工作内容、目标及重心有了较大的变化,具体工作和上至企业决策下至各部门的具体运行有了较大的交叉和融合,需要工作机制与时俱进的转变。目前,在部分企业,尤其是在因为产能过剩行业整体情况下滑竞争力加剧的部分行业企业中,尚未来得及启动工作机制的转变,既有机制偏于滞后。实际上,和管理会计境遇相适应的成本管理工作机制的构建在目前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持续探索,目前甚至可以说并没有公认成熟而高效的模版。

4.缺乏充分的成本信息。目前,从实务层面来看,大多数企业成本管理均带有浓重财务会计时代境遇特殊,其成本信息偏于粗糙,缺乏精细化及系统化。特定企业的成本信息能展示的往往只是该企业整体上的成本宏观构成情况,无法展现不同部门、作业区间甚至时段的具体情况,或者说无法区分开来。同样含糊在一起而没有区分的还有就是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等等。这很难为管理会计境遇下成本管理的转型升级提供基础支撑。

三、推动企业成本管理转型的思考

1.战略层面打造氛围。由第一部分所列示的情况可见,管理会计境遇下成本管理面临着幅度比较大的转型升级,涉及到的内容、部门、事项及层级比较多,非企业局部领域或部分所能为,需要企业甚至集团整体推进。对此,追求较好地推进步伐及效果实现,应该注意首先在战略层面打造良好而适当的氛围。具体而言,应该适当修正企业的规章制度、既定战略,确定打造成本战略的基调,在诸如财务总监等选择方面注意考量升级转型后或过程中胜任能力的是否具备。

2.摸索成本管理机制。在管理会计境遇下,顺应成本管理转型提升趋势的企业,应该重点强化重塑新的工作机制。具体而言,应该根据第一部分所列示各种情况的需要,确定新的成本管理目标、制定新的成本管理基本制度、重塑新的成本管理具体工作流程。基于转型升级后的成本管理比较深地融入决策管理、职能部门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等方面,所以在摸索完善成本管理工作机制的同时,还需要对这些方面管理的工作机制进行适当调整,在提高相对于成本管理工作机制适足性的同时,注意确保不同管理领域工作机制之间的无缝对接,对此应该适当强化对协调及沟通机制的具体要求。

3.倡导全面成本管理。在管理会计境遇下成本管理的转型和升级,目前实际上没有既定的目标模版,只存在大概的趋势和方向;而且在诸如强化前瞻性及战略性的同时,并没有否定扬弃对过往核算历史成本核算及微观层面成本管控的必要性。所以,稳健探索推进成本管理的转型升级的可行策略之一是,强化倡导全面成本管理的探索和落实,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层次的态势,兼容并包地将成本预测、可控成本的确定及分析、承诺成本及酌量成本等成本管理的新理念、新趋向,及诸如标准成本法等新方法快速吸纳,并促动落地实施,而逐渐实现成本管理内容的不断丰富、重心的逐渐调整、效率的不断提升及整体的逐渐转型升级。

4.强化成本管理应用。强化成本管理的应用。对于应用方面,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应该适当破除既有工作惯性及局限,敢于接受基于管理会计而推动的系列新理念新方法,尤其是诸如标准成本法等,强化推动系列新理念新方法在实务层面的应用或运用,以为成本管理的转型升级提供充分的现实机会,避免出现等外界其他企业或专业协会形成成熟经验后才启动相关的尝试及实践。二是应该在决策及诸如生产、营销等方面,大胆或者说尽量充分地应用基于成本分析、成本预测及战略成本出具得出的系列信息及建议,展示转型升级后成本管理的效用,在需求环节倒逼形成推动本管理实务层面转型升级的动力。

作者:薄素萍 单位:山西同元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国栋.管理会计视角下的成本管理探究[J].价值工程.2015(01).

[2]龚凯颂.管理会计中的_成本_概念及其应用[J].财务与会计.2015(18).

[3]王媛.管理会计对降低企业成本的作用分析[J].中国商论2016(09).

第六篇:制造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应用

摘要:

质量成本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质量成本管理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关联的,要想实现企业质量管理的目标,就必须对它们进行统一的规划和控制。一套完整有序的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需要各部门的协调与沟通,使得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与战略发展目标保持一致。

关键词:

质量成本管理;制造业;应用研究

0引言

制造业具有技术密集、知识密集、附加值高、资源能源消耗低的特点,它与一般的产业有着较大的区别,它主要是通过人类的知识、技术、产品质量以及创新能力来创造价值。然而当今的世界,无论是经济环境还是政治环境都在发生变化,这就决定了制造业的成本组成部分也在发生不断变化。随着制造业产业规模的扩大,其产业开始走向集团化的发展模式,投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制造业产业的各项成本也开始不断地进行重新组合,这些成本贯穿于制造业产业的始终。所谓质量成本管理主要是指对制造业各阶段所发生的成本进行管理的一个过程,即在制造业有关质量成本信息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与成本有关的信息决策,并对这些采取决策后的事宜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对成本进行有效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公司成本的管理效率,进而提升公司的经济效益。

1质量成本管理概述

从字面上来看,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而适当支出的一些费用,从这费用的属性来看,质量成本主要可以划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质量损失成本、外部显性质量损失成本和外部隐性质量损失成本五项构成,这五个组成部分构成了产品质量成本的全貌,能够充分体现一个企业为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而采取的措施和努力。关于质量成本的具体分类,目前国内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很多研究学者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主要是在借鉴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即根据这些成本发生的性质将其划分为两类。第一类主要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而进行的必要支出,这类费用有两个组成部分,即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第二类主要是产品生产之后发生的与质量有关的成本,根据其出售前后的时间来将其进一步划分为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对上述质量成本进行适当划分之后,根据其是否可控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归类。从字面上来看,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是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控制的,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从发生的属性上来看是成本发生的结果,其产生损失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前面两项可控成本的力度,如果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采取的措施或力度合理有效,那么它们损失额度就相对较小。

2质量成本管理在各个阶段的运用

2.1质量成本管理在原材料采购阶段的运用

目前很多制造业企业专门设有一个特定的部门,即采购部门,在制造业企业的物流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对一般的公司而言,采购与订货是在一起的,两者是紧密相连的。但在很多制造业企业中采购部与订货部是完全分开的,这样可以达到相互制约的目的。对于原材料供应商的确定、订购价格的谈判以及与供应商签订合同都是采购部门来决定。确定的基础主要是根据原材料的质量来进行的,对于一些质量较好以及价格稍低的供应商,应该优先将其确定为拟定供应商的名单。订货部门主要是对原材料的存量进行适当的控制,同时对原材料的库存波动进行分析。当原材料不足,无法满足公司的生产需求时,订货部会事先向供应商发出通知,让其送一批原材料到公司,这样不仅降低原材料的等待成本,同时也可以降低因缺货而造成紧急订购原材料的成本,从整体上降低公司的生产经营成本。

2.2质量成本管理在产品生产阶段的运用

产品的生产阶段也是确保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在这一阶段确保产品的质量,发生一定的费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生产阶段有关产品质量的成本主要可以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质量损失成本、外部显性质量损失成本和外部隐性质量损失成本。从数据上看,针对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得力关系到后面三项损失成本的额度,因此我们可以针对这些环节中的部分重点做适当调整。例如外部显性质量损失成本和外部隐性质量损失成本不仅会降低企业的利润,更重要的是这些产品已经进入市场,产品质量的缺陷最终会影响企业的信誉。因此为了减少利润损失的额度,特别是维护企业的产品信誉,适当的加大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额度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对产品的生产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也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他们的生产技术水平关系到产品的质量。此外对所生产的产品进行一定程序的检测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才会将后面的各项损失降低到最低的限度。

3制造业质量成本管理实施方案

3.1完善企业内部质量成本管理制度

质量成本管理制度对成本的管理方法、管理目标以及管理思想都有一个明确说明,由于成本在制造业企业的每一个经营环节中都有可能发生,每一个环节都作为一个独立的经营活动,都会发生一定的经营成本,因此在制定质量成本管理制度时,不能一概而论,以偏概全,对每一个涉及到经营成本的地方,我们都需要建立一个成本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在提高企业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当然制定质量成本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即所制定的质量成本管理制度必须具有可行性,要符合企业目前的生产经营成本现状,既不能将成本管理目标定得过高,也不能定得过低,总而言之一定要结合企业的真实情况来建立,将企业所发生的质量成本进行详细的分解,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企业的生产成本优势,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3.2加强公司各部门之间的沟通

制造业的质量成本涉及到企业内部的每一个部门,因此降低企业总的质量成本并不是某一个部门的责任,而是企业内部所有部门的共同责任。所以企业内部需要进行协调统一,对质量成本的认识形成统一的意见和共同的目标,然后为之共同地努力,来降低企业的总的质量成本。从整体上而言,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降低质量成本的基础,例如,生产部门需要原材料时,应该对企业的生产能力要有一个合理的判断,采购部门根据生产部门的判断,来进行原材料采购。采购部门所采购的原材料必须能够满足生产部门一定时间的生产,不能造成原材料过多的储存,否则就会增加储存成本。

3.3加强成本监督,提高成本监管水平

企业尽量控制质量成本是必须的,但是这种努力也离不开企业对质量成本的监管,这样才可以将企业质量成本落到具体的实处。对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方法进行监督,制定一定的监督管理制度是基础,质量成本的监督机制需要联合其他部门共同进行,实行内部之间的互联。与此同时,企业需要根据质量成本的监督情况对质量成本管理方法进行适当调整,进一步提高质量成本的管理水平。此外,在对总质量成本进行分解的基础上,将分解后的各个质量成本作为具体的监督对象,使监督更具有针对性。更为重要的是企业需要进行定期考核,对于质量成本控制实施较好的部门应给予奖励,对于质量成本控制实施得不好的部门应给予处罚,长此以往,各部门以及各个员工都会形成一种良好的成本控制意识。

作者:贾春香 王晶莹 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黄近宣,华国亮.制造企业质量成本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07).

[2]常宏.关于企业质量成本优化的思考[J].西部资源,2013(01).

[3]郭异.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何做好质量成本控制[J].科技资讯,2011(24).

[4]李南,张全海.制造企业质量成本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1(16).

[5]刘卫东,应婧.基于产品寿命周期的质量成本模型及其分析[J].管理评论,2011(02).

[6]糜万元.我国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现状及改进建议[J].商业会计,2011(05).

第七篇: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

成本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主要分支和组成部分,本质上是一种通过最大化和高效利用组织内部全部资源的手段以便更好地开展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行为。本文首先简单论述了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以及介绍了成本管理中常见的几种模式。然后根据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实际发展情况,总结和分析了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企业成本;管理;模式;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随着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愈来愈激烈。因此企业要想不被新经济形势下的市场所淘汰,并实现占据市场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及时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计划和明确企业具体的降低成本目标。成本管理对于建立科学合理且全面的企业系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良好的成本管理能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核算能力和整体企业管理水平。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来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以达到企业降低成本和取得更好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一、企业成本管理的意义和常见模式

(一)企业成本管理的意义

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具体是指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每一项费用,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各项成本进行合理分析核算管理等行为,而将企业的资金投入到最具有价值的地方并有效降低企业成本。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理念与传统的成本管理理念不尽相同,做到将企业的每一分资金都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并使其经济效益发挥至最大化是现代成本管理所遵循的理念。而传统成本管理所遵循的理念则只是一味盲目地降低和压缩企业成本,具有局限性。高质量的成本管理水平能够避免企业资金浪费的现象,加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生存提供了保障。企业如果在成本管理方面做得不好,会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的利润空间变小。所以,只有实行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企业才能在新形势下,在竞争中抢先占据优势,并为企业日后的战略发展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成本管理基本过程

成本管理的过程涉及到成本的计划、预测、控制、决策、分析和考核等全部环节,是对整个生产全过程进行的成本管理。要想提高成本管理的水平,首先要开展成本的预测工作,在一定时期内规划好成本的水平和目标,通过对比分析各项方案从中选出最有效的成本决策。然后应该根据选定的成本决策的具体内容来详细编制成本计划,将其作为成本控制的主要依据。对日常的成本加大审核监督力度,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克服损失浪费的情况。平时必须认真组织成本核算工作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的制度,对成本开支范围进行严格控制。采用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正确计算产品成本。企业要不断改善成本管理的措施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对成本分析情况要定期积极地开展,从中发现成本变动的原因,将降低生产耗费和节约成本开支的潜力挖掘出来。

二、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模式不合理

由于我国自身的成本管理理念和模式相对国外而言比较落后,所以我国大部分的企业都会优先考虑引进各种国外先进的企业成本管理模式。虽然通过大量引进和模仿先进企业和国外的优秀成本管理模式,可以为建设企业自身成本管理模式提供可靠的经验,但并不是所有的成本管理模式对企业而言都是适用的,盲目地引进和模仿反而可能会为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如一些资金并不雄厚的小企业可能支撑不了先进成本管理运作带来的高成本。企业要根据自身实力选择适合自身的成本管理模式,高成本和大量人力的投入对大企业来说是可以承受的,而对于小企业反而会在某些方面束缚成本管理的执行,使成本管理的真正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二)成本控制力度不够

目前大部分的企业都严重缺乏成本意识,导致在成本控制方面的管理力度不够。如一部分企业没有明确详细的成本目标,而一部分企业虽然制定具体成本目标,但却没有采取一定措施使成本目标落实。企业成本管理的控制作用完全没有发挥出来,成本控制的不力也直接为企业带来了各种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了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力度,就必须完善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制度。在建立成本控制制度时,不能只从制度的规范性考虑,这样只会制定出死板教条式的制度并且使责任人无法明确自己的位置。完善科学的成本控制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由于成本控制力度不够,而引起的企业物材成本增加、材料和人力浪费,损耗上升的不利现象[1]。

(三)成本预算编制不科学

成本预算对企业的成本管理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大部分的企业实际上并没有对其高度重视。一些企业甚至没有专门的编制成本预算工作人员,也没有严格遵守成本预算管理理论要求,导致企业的成本预算编制工作不科学合理。企业开展成本预算工作时,没有以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和制定的作业计划作为驱动,制定出的成本预算没有体现出企业各部门的年度实际业务预算的需要,这两方面表现出了企业在成本预算编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企业内部的会计财务部门如果没有对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监督,也会对企业成本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产生影响。

(四)企业成本信息失真

由于企业大量存在的成本乱摊和随意少计甚至不计成本的现象,使企业财务部门的成本耗费信息不能正确全面地反映出企业实际的产品成本,为企业开展成本管理工作造成了严重的障碍。企业成本信息的严重失真,还使企业的经济责任制与实际的成本信息发生了脱节。企业的成本信息能够直接明了地反映出各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每一项费用,为财务人员提供所有的产品成本信息,从而使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更加高效。企业对成本信息具有的作用认识不足,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为了一己私利在账务上作假,为了个人业绩而人为增加账面利润,这些行为都是使企业成本信息失真和不具实际意义的主要原因[2]。

三、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采用适合可持续发展的成本管理模式

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模式才是企业有效提高自身成本管理水平的关键,企业在众多先进管理模式中,如何能够正确选择出适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成本管理模式,也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直接引进和模仿的模式并不能完全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相适应,所以就需要企业的工作人员在引进之前,先根据预测的企业成本,确定具体的成本决策内容并编制出科学详细的企业成本计划。然后再根据事前完成的成本预测和计划工作,来合理地选择应该引进哪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模式。在确定引进的模式后,企业还需要在日后的应用和工作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到取长补短,将模仿和引进的成本管理模式与企业自身完全融合,探索发展出一种适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成本管理模式。

(二)加强成本控制力度

为了避免企业内部各种混乱的成本管理现象,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力度是最直接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完善健全的企业内部成本控制制度,一方面能够提高对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制度教育并加强制度执行力度,另一方面能够改变企业成本管理以往软性约束且无法充分发挥作用的现象,并将其转变为严格的硬性规定。在建立控制制度的基础上,企业内部应成立相关的专门控制和审计小组,并引进先进的成本核算系统,最大程度上加强企业成本审核的能力。在企业内部大力宣传成本控制制度,确保成本管理工作真正落实到企业的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进而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力度。

(三)加强成本预算管理

企业在成本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等管理行为上应提高重视程度,加强管理力度。为了明确企业的成本管理目标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企业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成本预算管理方法,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在开展成本预算工作时,应注意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编制出与具体项目相应的年度成本计划。做到明确企业成本预算内容,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改善成本预算的编制流程。要想成本预算的作用在企业日常的成本管理工作中充分地发挥出来,首先就需要企业在编制成本预算的过程中,编制的基础要选择合理的技术经济定额,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成本预算的科学合理性。成本预算要想达到预定的成本下降指标,先进的成本指标是其关键依据。企业在加强成本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仍要注意严格遵守企业内部相关的成本管理和控制制度[3]。

(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企业成本管理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快速发展,企业的成本管理活动也应与时俱进,并建立起先进的网络管理系统。在企业内部实行动态管理方式,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网络与互联网之间的联系。通过加强企业与外界信息的相互交流,达到及时向管理层工作人员传递成本管理信息,不断降低企业成本的目的。成本信息的有效和真实性也是影响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与内部成本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有很大的关系。如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尽力减少财务信息中可能出现的误差,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同时财务人员还需在对财务凭证的管理中加强凭证管理力度,避免工作人员出现财务作假和随意更改成本信息的现象。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成本信息真实可靠,减少企业成本管理中的漏洞[4]。

作者:徐正则 单位:南通路博石英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苗雨君,孙博文.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1(15):117-119

[2]高云君.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科学之友.2013,09(15):79-80

[3]王凤娟.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06(05).157-158

[4]林伟雄.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现代商业.2012,01(08):113-114

第八篇:企业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分析

【摘要】

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获得更好的发展,最为直接的手段就是做好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工作,实现资金的合理使用,进而提升经济效益。本文分析了当前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强化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成本管理;成本控制;存在问题;强化措施

一、引言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做好成本管理工作,实现对于成本的有效控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有效的成本管理和控制,企业可以压缩生产经营活动的投入,实现整体优化,形成起自身的竞争优势,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二、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不到位

就目前而言,在我国多数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成本管理理念不到位,缺乏成本控制的明确目标和有效手段,很多时候企业的成本管理仅仅局限在降低成本投入方面,没有能够从单位的材料采购以及销售费用的控制等环节,对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分析,成本的控制依靠的并非技术提高或者生产模式优化,而是控制投入,以影响产品的质量为代价,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二)管理意识淡薄

受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部分企业成本管理意识淡薄,将企业管理的重心一味放在投资和技术等方面,没有重视成本管理,或者成本管理工作仅仅是对国家有关财务法规的执行,强调宏观需求和产品的成本核算,而没有关注成本消耗所带来的市场价值,忽略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1]。

(三)管理方法单一

部分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认知,将其看作是企业领导以及财务部门的工作,没有认识到其它部门和企业员工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过度依赖传统的会计成本管理方法,而缺乏创新,也没有能够通过市场调研等工作来获取有效信息,缺乏对于各个环节成本发生原因以及产生结果的分析,成本信息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扭曲现象,难以满足全面成本管理的要求,也给企业经营发展决策的制定形成一定的阻碍。

(四)管理制度匮乏

面对新的市场环境,部分企业并没有能够及时更新认识、完善健全的成本管理制度,也有一些企业虽然建立起了内部成本控制制度,但是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真正落实到位,使得制度流于形式,无法起到应有的效果。

三、企业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强化途径

(一)强化全员成本控制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应该以现代成本效益理念为指导,开展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活动,从管理方面,对降低成本投入的潜力进行挖掘。为了实现预期的成本控制目标,应该进一步强化成本控制理念,强化全员成本控制,将技术管理与成本管理相互结合起来,在企业内部加强对于成本管理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全体员工树立成本意识,进而实现成本的全员管理。如自主管理是现阶段企业成本管理中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方法,在降低成本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企业应该加强对于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建立起专业的成本控制机构,结合激励机制,发挥各部门和广大职工在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一些费用支出标准以及成本管理目标的制定,应该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引导员工对各项成本控制措施进行积极落实,在保证生产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实现对于成本的有效控制[2]。

(二)树立系统管理理念

应该进一步提高成本预测以及成本决策的水平,将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相互联系起来,树立起动态成本效益观念,以此来对成本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对比投入和产出,了解资金投入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然后结合综合效益,对成本进行适当的增加或者减少,将效益作为成本动态管理的核心内容。另外,还应该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加大科技投入,通过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合理引用,实现技术与经济的相互融合,继而实现对于生产成本的有效控制。

(三)优化成本管理方法

针对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成本管理面临的新形势,企业应该及时对成本管理的方法进行改进和优化,引入全过程成本管理理念。首先,应该做好事前控制,在生产开始前,针对可能影响成本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规划、审核、监督等,分析相应的资料和信息,编制成本控制草案,对草案进行优化后,下达给核算部门,作为成本计划的指令性控制指标;其次,应该重视事中控制,对整体成本控制目标进行分解,采取切实可行的成本控制措施,及时对不符合成本控制目标的偏差进行纠正,保证成本控制的良好效果;然后,必须强调事后控制,通过成本的核算分析,进行经验的总结,找出导致成本浪费的原因,制定更加合理的成本控制措施,为成本控制的优化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

(四)做好标准量化分析

应该将企业的月度、季度成本控制数据汇总后,交给管理人员,对于超支问题和异常数据,应该着重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同时应该落实全员成本管理,在企业内部形成完善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依照物质利益的原则进行分配,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3]。

四、结语

总而言之,面对新的发展环境,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暴露出了一些不足和问题,影响了成本管理的效果。对此,企业领导层和管理层应该高度重视,及时更新观念,在企业内部建立全员成本管理的良好氛围,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到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中,确保成本管理的有效性,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王丽苹 单位:临沂环境卫生集团有限公

参考文献

[1]赵军.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有效途径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5):82,84.

[2]徐爱蓉.关于加强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有效途径的探索[J].中国外资月刊,2012,(8):114.

[3]闫智江.成本管理是企业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24):36-37.

第九篇:车辆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措施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进程也随之加快,我国铁路车辆制造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想要赢得竞争优势,就必须要提高成本的管理水平,有效地降低各方面的成本,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成本管理是对产品成本各种因素和各个环节进行实施管理,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方面的经验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成本管理已经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所以应及时的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

制造;企业;成本;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1成本管理的概念

想要进行成本管理就要认真的做好成本预测工作,规划出一段时期的成本目标,对如今的成本方案进行分析,建立一个可行的成本目标的方案,进行有效地成本决策,然后在进行成本计划的编制,以成本计划作为控制成本的依据,加强日常的成本核算监督,严格执行成本开支范围,根据成本的考核和分析,对各部门的成本管理业绩进行评价,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要积极的开展成本的分析工作,找出成本升降变动的原因,找出可以降低成本耗费和节约成本开支的潜力。对成本管理进行指标分解,并将各项成本指标层层的落实,进行管理和考核,使成本降低的任务可以保证。成本管理主要对生产耗费、产品设计、工艺安排、设备利用、原材料采购、人力分配等产品生产、技术、销售、储备和经营等领域。

2我国车辆行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在生产铁路车辆时可分为产品规划、开发设计、生产准备、批量生产四个阶段,产品的设计研发以后成本基本就确定了,后期的工作中,只能对成本进行适当的改善,虽然可以尽量的避免生产过程的浪费,但是成本改善的效果还非常的有限。如今的企业只是把成本管理放在了生产过程中,而没有重视研发阶段的成本管理,这样的做法是无法达到真正的成本管理的目的。很多企业的成本管理是依靠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只注重成本的核算,利用报表中的数字进行成本管理,由于研发人员对成本的目标不担负责任,只注重产品的性能,还有财务人员对成本预算是没有与开发、生产部门进行及时的沟通,不理解市场对铁路车辆生产的需求量的变化,这对成本控制的影响很大。车辆制造企业只是铁路产业链的一个环节,企业的成本管理应该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进行考虑,如果成本管理只注重生产过程,以自身内部成本最小化为目标,那么就很难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企业自身的营业额。随着我国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企业已经将先进的技术应用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大大的节省了人力、物力,在成本管理中对成本核算也越来越精确。但还是有很多铁路车辆制造企业技术不高,知识型人才很少,对技术规划性不强,没有长远的目标,最后的效益很低。所以铁路车辆制造企业应认清管理现状,并积极的去紧追时代步伐,大力发展成本管理工作。

3我国车辆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研究

在企业中各项工作活动都有密切的联系,比如说原材料的供应计划性、及时性和协调性与企业的生产制造时密不可分的,而且每项活动都会给企业带来价值,价值增值是从材料的采购开始到产品销售结束,而且只在乎企业内部的联系,而没有重视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联系,而价值链是从企业的内部和外部进行分析扩展,要求企业处于整个行业的系统中,改善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的联系,使企业可以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建立成本管理保障体系是保证成本管理措施有效、顺利实施而建立的规范,主要是建立一系列的业务处理与报告应该遵循的程序和规范,包括对组织结构的设定、职能的划分,来保证组织内的成本降低和成本管理。这种方法是对处理业务的按照成本管理需要加以倡导和约束,属于间接的控制成本。成本管理要以人为本,要增强工程技术人员的成本意识和素质,把经济和技术结合起来,让员工对成本管理的积极性转化为创造性,对于成本指标的考核要以认真的态度进行。增强成本意识首要就是领导对成本管理的作用进行了解和认识,并且把成本管理落到实处,公司中还要有成本管理人员你,这对开展成本工作和发挥成本管理作用有积极的意义。成本管理手段应向着现代化管理模式发展,从成本预测、成本考核到成本分析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信息处理,运用电子计算机可以快速的、及时的提供成本管理信息,使企业成本管理人员增强了业务处理能力,这对成本管理有现实的意义,所以应加快电算化的步伐。完善成本管理的内容就要做好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的管理。在供应过程中,要加强对采购物资和物资保养管理,做好供应成本管理的核算和控制工作。生产过程管理是加强产品投产前的设计与工艺过程的成本管理,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生产最多的产品。

4增加成本管理的管控力度

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制定目标成本,而目标成本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测算,选出最佳的方案。成品控制涉及的方面很广,财务部门应在企业的各个部门的配合下才能对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环节进行控制,但是这样就会产生成本责任问题,主要是把成本目标进行分解,并分配给各部门,各个部门对可控成本负责,这样可以发挥出各责任中心的成本潜力,以实现企业的成本目标可以控制到最低。企业是根据目标成本为依据,根据企业中的会计进行核算资料对各成本中心目标、成本执行的工作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在进行考核时应把成本指标与销售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和结合,制定一系列的奖罚制度,把工作成果和利益结合,促进员工的积极性,对产品的内容进行分析,深入到技术领域,开展技术经济分析。

结束语

对于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来说,降低成本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利润的高低取决于企业的成本,成本管理是企业收益的重要管理手段。但是我国铁路车辆行业现在的成本管理系统已经跟不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将成本管理观念灌输给每一个员工,不断的创新成本管理方式,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并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来制定成本管理制度,树立系统的成本管理控制意识、强化成本控制,充分的发挥如今高科技的应用,建立起成本管理保障措施,将成本管理纳入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以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

作者:李晓丽 单位:中国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责任公司物资供应部

参考文献

[1]施仲衡,沈子钧,王兆民.北京地下铁道复一八线总体规划[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北京西单地铁车站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2012.

[2]胡仰枢.对我国铁路编组站设置辅助调车场问题的初步探讨[J].铁路运输与经济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