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育范例

高中音乐教育

高中音乐教育范文1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育意义;情感教育;审美能力

进入21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基础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过程中,音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作为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关键节点,高中音乐教育更是广泛受到关注。本文分析了高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与诸位同仁探讨。

一、高中音乐教育有助于渗透情感教育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情感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显示出它所具有的独特功能。”开展高中音乐教育,对于情感教育目标的渗透具有现实意义。以花城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为例,每一首选入教材的音乐作品,无一不蕴含着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地球之歌》让学生感悟到不仅人类拥有生命,大自然同样拥有生命,我们应当珍爱生命,保护自然;《感恩的心》让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我们应当怀着感恩的心拥抱父母、拥抱同学、拥抱社会;《沃尔塔瓦河》让学生感受到捷克人民不畏强暴、勇敢战斗直至胜利的精神,鼓舞着他们的斗志。凡此种种,在高中音乐教材中还有很多体现,由于篇幅所限,不再一一进行赘述。高中新课程教学改革尤为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统一,音乐教育对于渗透情感教育具有促进作用,有助于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教师应当努力挖掘音乐作品背后蕴含的情感教育元素,于不知不觉间渗透情感教育目标,推动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全面进行。

二、高中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审美能力

音乐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中指出:“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实施美育教学的基本途径,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启迪高尚人格,提升精神境界。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达形式,它所蕴含的美感能量是多方面的,包括立意美、情感美、音韵美、曲调美、形式美、伴奏美等等。按照不同的教育目标和不同教育方法,音乐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审美能力。例如:鉴赏《赶摆路上》音乐作品,从不同角度出发,学生可以领略不同的艺术之美。从立意美角度而言,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傣族人民无限欢乐、幸福的生活之美;从情感美角度而言,表现了少数民族人民勤劳善良、乐观向上的情感之美;从音律美角度而言,旋律以“5612”构成,节奏灵活多变,代表了我国民间音调的特色之美;从曲调美角度而言,作品选自合唱组曲《云南风情》,具有傣族民族风味之美;从形式美角度而言,体现了女生三声部合唱形式之美。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高中音乐擦亮了学生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应当发挥音乐作品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提高学生发现美的意识,让他们成为具有独到审美趣味的小小音乐家。

三、高中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培养是教育的永恒课题。无论是企事业单位招聘人才还是新课程教学改革,都非常关注人才创新能力高低问题,这已经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核心竞争力。教育实践证明:高中音乐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大有裨益,音乐创作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对创新思维的发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上学期教学结束之后,考虑到学生已经接受了一学期的音乐教育,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因此笔者布置了这样一个假期作业:6人一组,任选形式,为学校新编一首校歌。相比较于留几张试卷,这种作业形式更加灵活,更符合学生的口味,同时也避免了互相抄袭情况的出现。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运用创新创造能力,开阔思路,思考用什么样的音乐形式、音乐手段表现校园,这不仅加深了对课上所学音乐知识的认识,同时提高了用音乐创造美的能力,体现了学习致用的教学理念。本学期入学伊始,当请学生自由展示创作成果时,他们一个个都兴致高涨。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促使教学改革工作者愈发关注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是纵观高中音乐教育现状,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于,音乐不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因此即便学校开设了音乐课程,最终由于各方面的不重视、不配合,影响了教育质量。如何转变当前高中音乐教育的不利局面,全面发挥音乐对于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依旧有待全体音乐教师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王慧玲.浅谈高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1,7(9):123-124.

高中音乐教育范文2

关键词:高中音乐;必要性;原因

一、当前高中音乐课堂的现状及其原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素质教育被推向了教育的高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也成为新时期学校和教师的教学目标。但是目前我国各高校由于面临着高考的压力,都减少了高中的音乐课程,甚至有的学校直接取消了学生的音乐课。这就导致学生在文化课上的学习兴趣不高,并且长时间的学习会使学生在学习上产生巨大的压力,这不仅不利于教师的教学效果,而且学生也不能高效地学习。导致高中音乐教学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表现在: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学校的高中音乐课变成了音乐特长课,成了高考的预备班。教学内容也在原来的基础上被改变,其中音乐欣赏的内容被声乐、琴法、乐理、视唱练耳等高考音乐加试内容所取代,这就给音乐课赋予了较强的目的性,不利于其正常教学。这种现象不仅改变了国家设置音乐课的初衷,也不利于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二、高中音乐教育的必然性及其有效策略

1.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学习的高效性。虽然音乐课的教学环境不是能否学好的关键因素,但却能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理,从而更加乐学好学。但是教学环境的好坏也不完全取决于教师,而是需要学生和老师之间进行有效的配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课堂沉重的学习压力。比如,我们在讲解不同种类的音乐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视频或者有趣的图片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在一种良好的氛围中享受音乐,而且可以提高音乐的技能。

2.不断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

众所周知,作为教育者,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同样如此。教师不一定必须拥有特殊的音乐天赋,但是却必须掌握最专业的音乐知识,拥有最熟练的音乐技巧。只有达到这种标准,教师才能在课堂上灵活应用和发挥。学校可以定期组织音乐教师参加各种音乐交流会,通过参考别人的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音乐教师还可以自己参加各种音乐竞赛活动,在紧张的氛围中最快地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对音乐知识进行反复的探索和钻研,提高专业技能。音乐教师只有博学多才,才能在教学中灵活发挥、运用自如,才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教学中真正体会到音乐的乐趣。

3.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发展学生的特长和个性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学生放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音乐课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并且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将课堂真正交给学生。这样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特长,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自己选取学习的知识。内容不限,教学方式也灵活自由,但要求所选内容有价值,值得同学们学习,并说明为何选此内容,以及对小组成员做出评价。最后由其他学生和老师进行评分。这样不仅能使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可以让所有同学都参与,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促进了班级的团结协作。

4.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和良好的音响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学生日常教学中了。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改善原来教学效率低下的状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电脑课件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视觉上有新的感悟,而且可以把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音乐的美,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同时也可以通过视听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形象具体地接受音乐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综上所述,在高中学习压力剧增的情况下,音乐课可以放松学生的心理,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高中阶段是学生人格完善的重要时期,因此持续有效地进行音乐学习和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节好的音乐课可能会促进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去发现自身的更多优势。把握好音乐课的节奏,发挥音乐在教学中的作用,丰富音乐课的教学方式,从而使音乐课与其他科目相辅相成,达到更高效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高中音乐教育范文3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育;学生创造力

音乐艺术可带给人们十分浓厚的感染力,音乐作品中也存在着作者自身的情感与思想。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可通过带领学生分析音乐作品来培养学生音乐创造力,并通过多样化教学方式来设计创新型教学课程,让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一、高中音乐教育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意义

音乐教育同样占据素质教育中重要部分,高中开展美育教育时,应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本身音乐便是创造者的创造品,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可从中感受到创作思想和情感,并有效提升学生音乐创造力。换言之,学习音乐的整个过程中便是解析创新点和创新思维的一个过程,对于高中生来说,音乐艺术不仅能够陶冶学生情操,还可让学生在音乐教育中培养自身创新能力与知识技能,美妙的音乐节奏与音乐旋律能够带给学生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强化与开发学生潜在创造力。历史上,是国外音乐实践人员最早进行音乐教育创造力教学的,而后日本、美国等中东国家纷纷将音乐创造力融入与音乐教育领域之中。近三十年来,众多国家皆在教育行业内重点关注培养学生音乐创造力,美国也将音乐即兴作曲与学生考核相结合,以此肯定音乐创造力对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1999年开展的第三次教育大会中,我国提出将素质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思想,从而让我国音乐事业发展得到了新的机遇。通过实践表明,在学习音乐时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可通过分析作品创作意义与创造灵感进行分析,并以此锻炼学生创造思维与创新潜能。此外。我国教师在创新教育模式下,还可引导学生学习创新型文化,例如学习演奏、舞蹈、朗诵等展示作品,并鼓励学生需以创新型表达方式来进行思考和感悟,进而发挥自我潜力,挖掘创新能力。

二、高中音乐教育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策略

(一)增强教师重视程度

高中学习在每一个过程中皆为学生获取新能力与新知识的整个过程,高中教师作为帮助学生吸收知识的引导者与获取能力的协助者,占据学生高中学习生涯中的重要位置。因此,高中教师音乐教育水平将对学生吸收知识程度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高中音乐教师需对学生创造力产生足够重视,并以此为教学侧重点来培养学生创造力。此外,音乐教育本质上便是一项创新活动,需要教师不断改进音乐教育中的创造性,从而对教师自身音乐教育能力提出较高需求。高中院校可通过开展教师定期培训来构建更为全面、系统的教学创新模式,以此增强教师对音乐创新力的重视。

(二)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各种各样的多媒体设备为教学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方式,让课堂教学更加多元化、系统化,教学方式逐渐形象化,学生可在学习过程中深入、全面掌握知识。高中教育开展音乐教学时,需要音乐教师充分把握教学进度与教学内容,并通过多媒体设备为主要教学辅助工具,以此激发学生音乐创造力的潜在能力,并帮助学生形成思维、情感、感官与意识四位一体,以此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例如,教师在针对某个音乐作品教学时,首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作品相关故事与背景,让学生初步了解作者创作思想。其次,教师可通过丰富的教学模式来鼓励学生通过音乐作品情感来进行话剧表演,学生在感受音乐作品的过程中通过思考来表达出作品创造性。如此一来,学生可充分感受作品中的创造力,以此激发自身创造力的形成。如莫扎特一般,他自由出生于音乐世家,每天在生活中听取无数音乐乐曲,从而具有丰富的音乐底蕴,创造音乐时也会得心应手,由此可见,学生的音乐底蕴将对音乐创造条件造成重要影响。

(三)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与其他能力不同,创造力具有非常丰富的独创性和新颖性,因而教育模式不可固守一种进行,而是应该通过弱化教师教学指导作用来鼓励学生发挥自身音乐创造力。高中音乐教师可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锻炼自身发散思维,以此增强学生对创造力的把握。例如,音乐教师可通过开展即兴音乐比赛让学生作曲,在观察每个学生掌握音乐能力的同时,为学生学习课程增添趣味性,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创作积极性。

(四)更新高中音乐教材

高中开展音乐教育离不开教材作为参考。当前我国诸多高中的音乐教材内容皆为介绍著名音乐家背景与经典作品内容,不仅内容较为陈旧,且十分枯燥,学生长期以来学习这种教材很容易导致学习兴趣下降,而无从谈起音乐学习创造力。因此,高中音乐教育需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通过定期更新音乐教材、科学选择创造性教材来激发学生思维能力。教材的合格标准应满足时展,才可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兴趣中开拓眼界,为学生培养创造力打下坚实基础。此外,教材音乐作品选取应注重学生当前欣赏能力,不可与学生思想脱节。

(五)营造音乐学习氛围

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教学方面的努力,还需要为学生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若学生身处音乐课堂时氛围十分低沉,将会导致学生创造思维受到限制。只有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才可有效提升高中音乐教学质量,学生借助学生氛围来激发自身创作想象力,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音乐创作。因此,音乐教师可在教学中增添一些游戏来强化课堂氛围,并从中选取适合培养学生音乐创造力的游戏活动。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音乐教育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只有高中音乐教师增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视,才可在足够的动力下帮助学生分析与思考作品内在含义。因此高中院校可通过定期开展培训来增强教师重视程度,并不断更新音乐教材,帮助学生在基础学习中形成音乐创造思维。

参考文献

[1]闫永吉.浅析高中音乐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7,(20):99-100.

高中音乐教育范文4

关键词:高中音乐;德育功能;实现路径

现代教育更加倡导百年教育,德育为先。无论在哪一学科,在日常教学开展中都应加强德育的渗透,更好地展现出教育的育人性和价值性。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教师在音乐教学开展过程中也应乘胜追击,更好地凸显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功能。借助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从中获取到思想启示,有更多美好的体验,达到理想中最佳的教育成效。

一、高中音乐德育的必要性

音乐能对学生的艺术修养进行积极地培养,对学生“三观”构建和思想品质的生成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真正做到教化人心[1]。在高中阶段的课程体系中,音乐在德育渗透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对德育进行渗透也是当前教育所大力倡导的。所以,在现阶段,教师一定要抓住每一个契机,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德育的渗透。这样能全方位地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生动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深入感染,获取启示,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和价值。

二、高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一)激发爱国热忱

在音乐教学开展过程中,其中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有着很多与民族、阶级相关的内容,这些歌曲充满着强烈的进取精神、爱国情怀等,对这些内容进行积极的学习,能让学生在学习歌曲、品味歌曲、介绍歌曲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爱国情感,从而真正地将音乐教学的德育优势展现出来。这样就能在无形中让学生增强对国家和党的政治认同感,使学生感受到一路走来的艰辛和不易,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作为新时期下的青少年所背负的责任,让学生能立足当下,努力学习,在未来报效祖国。

(二)丰富美好享受

在德育开展过程中,教师要立足音乐教学,也可以让学生对音乐中的艺术美和内在美进行挖掘和感受[2]。在音乐教学开展过程中,其中包含多元化的内容,都与愿望和美德相关。比如,对善良和友爱的歌颂,对美好社会和世界和平的向往……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美的想法和享受。这样就能在带领学生对音乐歌曲内涵进行挖掘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从而真正展现出音乐教育的功能性,让学生可以在局限的课程教学中有更多元化的收获和发展。

(三)构建价值观念

在高中音乐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高中生群体,高中生的思想品质逐渐趋于成熟,需要教师的外界引导和有效帮助。在现阶段,通过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能带领学生对其中的德育因素积极挖掘。这些内容与学生当前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能让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获取一定的启示和灵感,对学生的日常品质、品行发挥出正确的引导作用。使学生无形中在音乐的熏陶和感染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养成良好的品行和思想观念,助力学生得到更广阔的发展。

三、高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实现路径

(一)挖掘德育因素,实施德育

在德育渗透和挖掘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立足教材内容对其中的德育因素积极地获取,让学生可以产生较为强烈的情感共鸣。在高中音乐教材中,每一篇音乐作品都是经过创编者精挑细选的,具备较强的代表性和权威性。所以,教师在日常德育渗透时,首先要立足教材内容,对其中潜在的德育因素进行挖掘,使得学生可以对音乐作品中的正能量进行感受和汲取。例如,在讲解“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过程中,在带领学生对音乐进行鉴赏时,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爱我中华》这一歌曲,让学生伴随着音乐走入今天的课程学习中。在歌曲播放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如:“在这首歌曲中,你感受到了哪些内容?”让学生对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精神进行感受。在后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投入到音乐鉴赏中,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少数民族音乐的风格,让学生对不同的音乐风格产生包容和理解的心态,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品格、爱国意识、团结意识。

(二)联合音乐背景,实施德育

在音乐教学开展过程中,积极地联合音乐背景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让学生对音乐内容产生更深刻的了解,也能让学生产成情感共鸣,让学生更好地认识音乐中包含的思想情感。所以,在现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与音乐背景积极融合,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成效。例如,在带领学生鉴赏《西方音乐———贝多芬》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通过慕课的方式对诸多资料进行呈现。比如,可以通过影像的方式为学生讲解贝多芬的生平,让学生尝试着走入贝多芬这一伟人的一生中,让学生感受到贝多芬对音乐的热爱。在对人物的背景进行介绍和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应重点让学生借助音乐作品感受到贝多芬对人类的博爱、对进步和自由的追求、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品质以及对社会不公和人类命运的抗争精神……让学生可以立足实际生活,对贝多芬身上的优秀品质积极地学习,以此让德育的渗透效果得到持续的提高。

(三)丰富教学内容,实施德育

在德育渗透的过程中,教师应让教学内容的呈现尽量丰富多彩。这样能让学生在局限的教学中获取到更深刻的感触,有助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努力地为学生创设德育情境,让学生能有感而发,获取到直观体验和感受。例如,在讲解“旦腔京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选取网络中一些高质量的变脸视频,在班级学生面前进行呈现,利用新媒体的优势让学生更好地将专注力集中在课堂中。在后续教学中,教师可以让懂得的学生说一说京剧的发展历史以及为什么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使学生产生好奇心。随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经典的京剧作品,让学生对京剧进行欣赏,并且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尝试着进行表演,对京剧的人文内涵和文化底蕴更好地进行感受。在这其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避免传统文化在时代浪潮中消逝。从而真正地增强学生的文化保护意识,使学生能在德育渗透和引导中有更多的收获。

四、密切贴合生活,实施德育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在音乐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应积极地打破局限性,也就是在音乐德育渗透的过程中不要只是将教材内容作为依据,也可以密切地联系学生当前的实际生活,让学生能产生情感共鸣,这样就能让德育的效果事半功倍。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起向未来》这样的宣传曲,让学生欣赏和学唱。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群星演绎的视频,也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对歌词进行理解和分析,让学生尝试着探寻以下问题:为什么这首歌曲能当选冬奥会的推广曲?歌曲有着怎样的意义和价值呢?在对歌曲进行播放和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配合冬奥会开幕式的一些视频和景象,让学生产生真切的情感和体验,让学生能从歌曲中感受到当前我国的大国风范。在这样的模式下能让学生更好地感知体育精神、竞技精神、爱国情怀等,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能展现出非常大的作用和价值。

五、做到方法创新,实施德育

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在新时期的背景下,教师也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在接受德育熏陶和感染的过程中就能变得更加积极和主动,从而使德育的渗透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让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时产生更真切的体会和收获。例如,在“民族民间器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对任务驱动这样的方法积极地实施。比如,在现阶段,学生对网络的接触渠道和频率相对较高。所以,在本节课开展之前,教师可以将民间器乐作为主题,鼓励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在课前利用书籍或者互联网搜集一些关于民间器乐的相关资料,并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尝试着制作PPT。在后续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营造开放性的氛围,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对自己事先制作好的PPT进行呈现,让整个音乐课程教学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这样能让学生感受到传统音乐文化和器乐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对音乐产生热爱,感受音乐器乐的价值。

六、开展社会实践,实施德育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在德育渗透时,教师应真正做到理论结合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一些音乐实践活动中,让德育元素在其中得到积极的渗透。音乐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这一特点,有助于学生当前道德品质的内化。例如,在讲解完“歌唱美丽的家乡”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如课后让学生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投入到家乡的调查中,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时期家乡的变化,在无形中以间接的方式让学生对国家的昌盛富强和党的政治决策产生一定的感受和认同心理。这样就能让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党、始终跟随党的领导,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从而真正让学生的思想品质得到构建,让学生能立足当下、努力学习,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让德育得到渗透,带给学生更深刻的学习体验。总之,在高中音乐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和意识地对德育进行渗透是非常重要的。能更好地展现出音乐在德育渗透方面的优势,带给学生更加多元化的启示。在这其中,主要可以通过激发爱国热忱、丰富美好享受、构建价值观念,让德育优势得到发挥。在此基础上挖掘德育因素、联合音乐背景、丰富教学内容、密切联合生活、做到方法创新、开展社会实践,让德育能真正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和建永,杨丽荣.高中音乐课堂引入当地乡土音乐文化策略探究:以河北常山战鼓为例[J].戏剧之家,2022(5):104-105.

高中音乐教育范文5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不仅是追求自由而和谐、充分沟通与交流的教学气氛,注重学生的质疑与创新和探索音乐教学的需要,更是以创新为前提,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现代高中音乐教学质量,紧跟时展需求,紧跟新时代学生的个性化教学的需要,通过创新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大胆探索,培养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综合型人才。由此可见,就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进行分析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谈谈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如何创新高中音乐教学模式。   一、探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创新瓶颈   目前,我国高中音乐教学模式还较为传统,随着新课改的提出,高中音乐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结合近年来教学实践,谈谈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创新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缺失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缺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现代高中学生大都是被动的接受音乐知识;二是应试教育带来的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就家长方面而言,认为学生学习音乐是副科,没有语数外重要,学生在家长和高考的压力下不得不放弃音乐的爱好,在一定程度上断送了潜质“音乐天才”的前途;就学生而言,有些学生是基于报考音乐类的高校,他们大都是学习成绩不理想,想借助音乐这一特长进入理想大学,根本谈不上兴趣、爱好。   (二)教师与学生在音乐教学内容上难以产生共鸣高中音乐的教学内容中包含了大量古今中外的名家名曲,是全人类的音乐瑰宝,但现代高中生是很难认识到这一点的,他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难以理解这些音乐的创作背景和时代所描绘的时代特征,教师与学生在音乐教学内容上就难以产生共鸣,进而给创新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内容的创新   作为教师,首先应基于当代高中生大都为90后的特点;其次,改变传统高中音乐教学的独立模式为多元化模式;三是借助多媒体技术完善、美化、升华音乐这一门艺术课,改善传统教学中的枯燥,以新颖、独特、惊奇为亮点,以文字、图片、影视为一体的多媒体技术为媒介,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一)综合多种学科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综合多种学科,主要是将其他艺术类课程与音乐教学相结合,旨在拓展学生视野,提升艺术综合水平,而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就是将多媒体技术融入综合教学,打破传统场地、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例如笔者在对德彪西的作品《海妖》进行欣赏教学时,首先要求学生上网查询作曲家的作曲风格,并在欣赏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印象派画家莫奈的《日出印象》展示在显示屏上,学生在欣赏优美的音乐的同时欣赏美术作品,教学形象变得更加生动、更具艺术感染力,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二)以形体教学的方式创新教学内容所谓形体教学,就是教师通过训练学生的形体,在实现外塑学生形象和内塑学生气质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比如教师在教授《非洲拍手舞》一节时,可以一边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一边带领学生做律动。由于非洲舞蹈具有强烈鲜明的节奏感,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就掌握了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这比教师单纯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三、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首先应改变传统的单一的信息传递模式,将教师的主体地位转化为主导地位,坚持生本原则,将学生转化为主体地位,通过换位思考,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可以是师生之间,也可以是生生之间,更可以是小组之间,并结合教学内容和课堂活跃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师生之间共同发现、创造并享受教学方式方法的过程美,并加强以下各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情境创设,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音乐情境的创设,主要是美化音乐教室,构筑具有艺术魅力的音乐教室,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例如,在教室空间的结构美、协调美和布局美上下功夫,对学生的座位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变换排列方式,组合成圈形、马蹄形等结构。教师还应与学生融为一体,形成课堂的人际美,从而实现音乐课堂的师生和谐美。   (二)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第一,借助背景音乐营造和谐的艺术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当堂课讲解的内容,选择适当的课前曲,引起学生的注意,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采取范唱和范奏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与教师在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欲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第三,充分发挥多媒体和电教室的教学器具的优势,在增强高中音乐教学的实效性的同时提升音乐教育独特的感染力。不仅能创设良好的开端,还能营造五彩缤纷的中腹,更能给结尾抛砖引玉,将音乐课变得生动化、形象化,将知识网络化、一体化,使学生在现代化的高中音乐教学实践中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第四,巧留悬念,给学生预留一个既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敏度和又能丰富学生情感的探索空间,以引导和培养学生探索音乐中的奥妙。第五,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开展联想,与教师一道探讨并参与高中音乐教学创新活动,感受创新音乐的快乐,并采取分组合作的方式,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共同合作探讨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创新活动。   四、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评价机制的创新   一是演出式考核制,例如,可以将期末音乐考试改为音乐会的形式来评价学生的成绩。以演出来代替考试,考察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通过“迎新音乐会”等学生喜爱的班级音乐会形式来完成。音乐会内容在课外准备,自定内容,学生自行组织自行编排,主持人可由学生与老师共同担任。二是才艺展示式考核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发展情况,不同的兴趣爱好而提供适合发展的机会、手段与方法。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去,尽可能让学生的特长在音乐会上得到充分展示和发挥。展示的内容可有吹、拉、弹、唱等;可采取单独、双人、小组等形式。三是特长展示考核制:根据学生的具体条件作选项考核,采用强项则优的原则,以该学生的强项作为评价的依据,充分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以动态的评价结果处理替代静止的一次性评价,使每位学生能根据自身条件,在各个领域里充分施展、发掘制度才能的广阔空间。四是多元化的评价制: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参评而得出结果性成绩。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加以积极地引导和指导,让学生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对他人、对自己做出评价。#p#分页标题#e#   五、结语   总之,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当前形势下的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还存在一定的瓶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高中音乐教学水平的发展。作为现代高中音乐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技能,紧跟时展的需要,结合90后乃至今后00后的新生代高中生特点,不断创新高中音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方式方法,为我国培养更多复合型音乐人才而不懈努力。

高中音乐教育范文6

关键词:素质教育;音乐教育;衔接

现今社会,素质教育至关重要。而什么是素质教育呢?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当代青年的思维方式加以引导,而用着学习音乐之类的手段,让其对东西得到基本的了解,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以此来达到全民“真善美”的地步。所以,音乐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我国的最早的音乐教育是二十世纪初期的“学堂乐歌”,但是,经过我们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深入改革开放,在国家力量不断上升的同时,也对教育做出了很大的投入,这让教育的普及直线上升,让每一个家庭的孩子都能有考上大学的希望。而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学习环境更是让学生能自主讨论,沟通探究,在探究中进行改革,在思想上进行碰撞,才有了今天教学理论的多元化和教学方式的改变,因此,当今社会的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就是教育改革。

一、不同阶段教育所面对的人群和目的有着根本的不同

“职业教育”是当前社会的主流。因此,现在的高等教育从原来的精英主义变成了现在的国民教育。我们从国民教育来看,因为高等教育所面对的人群是相同的,而这个时期的教育对这些人未来人格的塑造和思维的方式都有明显的影响,所以,想要国民素质提高,就需要高等教育中的工作人员尽心辅导。而因为近些年我国对素质教育的不断重视,有很多高校已经开始了改革,创立了新兴特色课程,用此来达到文化课程与艺术的相互结合,以达到素质教育。而有着“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念,素质教育就应该是面对全部学生的。更加上我国才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而在改革开放的大时代下,竞争比以往更加激烈,科学水平的进步也更加快速,也对人提到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对更加凸显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当今社会,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提升自己,给自己充电,让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才是一个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应有姿态。而现代学校对素质教育的重视也是因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需求,那么艺术教育刚好关注的就是人们的感情,而作为一种对感情最好的寄托和储存,艺术教育对素质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让人们更容易接受这种教育模式。因此,我国的很多高校都在发展改进的同时也家中了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在高校中,艺术不在是特定人群学习的东西,而是普通专业教学的范围之内,艺术教育成为了大学公共必修课程,而在其中,音乐鉴赏课程是最直接,最快捷的实施方法。由于传统的观念,传统高校对我们音乐教育有着认识不清晰、展开不充分的问题,造成了我们现在中高等教育中间出现断裂。寻找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初等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而在这三者中间,高等教育又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首先,从教学的内容来看,初、中等教育与高中的各门课程进行对比,会发现,高中会带有强烈的理论色彩,而且对每门学科的理论知识更加专业。其次,从教育的目的来说,高中教育不在是跟初、中等高校那样,只讲究主观感受,而是让学生在学到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之后,能带入到生活当中,活灵活用。最后,从教育所得到的结果来看,在高中接受完教育之后就有可能会进入社会进行工作。同时,由于高中教育中有更专业化的理论知识加以研究,这让学生可以更加方便的继续接受教育,所以,高中教育也是更容易读上大学的道路。但是因为地区的不同,和历史原因的影响,让各个地区的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匀,这导致高中教育的普及率不高,很多偏远地区智能靠着高中教育来改变命运,而且,因为我们这些年不停的对教育的重视和关注,加大投资力度,让高中教育的意义逐渐被定义为高等教育的门槛,只是为了考试的“应试教育”。而我认为教育是为了提高人民素质的,就此来说的话,基础教育就至关重要,长原来看,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延伸,更应当注重素质教育,让我们的教育体系不在是应试教育,而是素质教育。其次,高等院校对音乐教育的不重视,在各方面都有体现,对音乐教育可以提高素质的作用视而不见。众人皆知,高等教育对学生的思维模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当今社会的氛围,高校也不再是能够洁身自爱的“象牙塔”,大学生所患有的心理疾病不再是稀奇话题,大量的事实都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堪忧、大学是的个人素质没有因为学历的高低而改变,这就是因为素质教育在各个高校中没有得到重视所导致的。我认为在各个高校中,应该重视素质教育,音乐教育,这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结束语

音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就如《乐记》所说:“清明象天,广大象地,始终象四时,周旋象风雨,五色成文而不乱,八风从律而不奸,百度得数而有常。大小相成,始终相生,倡和清浊,迭相为径。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平和,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在我国历史上音乐的地位这么高,为何如今这样,所以,我希望重视音乐教育,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中把握合理的平衡,加以衔接。

参考文献:

[1]张慧琦.中职音乐教学与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衔接探讨[J].北方音乐,2017,37(21):130-131.

[2]冯烁.新课改视阈下中学音乐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赤子(上中旬),2017(07):293.

高中音乐教育范文7

【关键词】音乐教育;课程;多元化;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全面性和特殊性越来越关注,高校音乐教学成为高校必修课程之一,其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多元化全面发展。这就促使以多元化教育理论为基础的多元化音乐教育在高校的发展。多元化教育理论兴起于二十世纪中叶的西方国家,是目前教育理论中先进的理性教育体制,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实践,已广泛应用于我国高校教育教学中。多元化音乐教育在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也是新形势下音乐教育发展必然趋势,如何将多元音乐教育理论用于指导我国高校音乐教学,并结合现今课程改革中音乐课程内容及组织形式,探讨高校音乐教育中音乐课程的多元化设计,建立和完善高校音乐课程体系,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多元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多元化音乐及其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一)多元化音乐的理解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开放的时代,由众多国家和民族组成的人类社会,决定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艺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多元性。而这种多元性更加深刻地体现在艺术领域,音乐的多元化发展已经成为常态,我们已经不能在用保守陈旧的眼光看待音乐的发展,因为只有创新才能发展进步,人们需要从不同角度,多元化的思维认识和理解音乐。全世界近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每个地区、每个民族独特的音乐,这是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多元化音乐教育是基于多元化教育理论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发展起来的,这种音乐教育也是基于全面融合发展的理念提出的。

(二)多元化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我国多元化音乐教学是在尊重传统音乐知识的基础上,更加融合地吸收其他音乐,实现音乐跨区域、跨时间的融合。高校音乐教学也应该多元化发展,在多元了解各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的音乐类型和理念。多元化音乐主要培养学生在音乐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一种开阔的视野和发展的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也能传承和保护传统音乐。其教育教育中的作用为:

1.培养音乐兴趣,促进素质教育

多元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意义重大,要求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新的音乐知识。然而,纵观我国当前各阶段的教育教学不难发现,从小学到高中音乐课程一直是以副课的形式存在,课程安排的少而且经常让位于主课,这样一是导致学生很难接受到全面的音乐知识,即便上课也是内容较简单、形式单一,没有多元化音乐的培养;二是导致学生越来越不重视音乐教育,认为音乐课程是可有可无的,学习音乐相关知识和欣赏音乐是没有必要的,从而形成狭隘的音乐观,缺乏鉴赏音乐的能力。高等教育除了音乐专业以外,其他专业的音乐课程虽受到一定的重视,但也大多是以鉴赏课程为主,课程单调单一,且多是百人以上的大班授课,学生修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相应的学分,并非真正的认真学习和了解音乐知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元化音乐教学能够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类型和音乐知识打破音乐教学中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提高音乐素养,发展民族音乐文化

高校音乐教育不同于其他文化课程的教育,在加强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也要弥补初级教育中音乐教育的缺失的内容。因此,需要开展多元音乐教育,形成学生开放的文化视野和理解能力。音乐是文化的载体,是对情绪的抒发和释放,多元音乐教学通过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特有音乐的教学,精神能够得到不同层次的升华,提升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多元音乐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多元,这也就意味着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音乐感受和审美体验,拓宽学生欣赏音乐的类型,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音乐类型。多元音乐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学生在对不同地区和民族音乐的欣赏过程中,自然地吸收不同的音乐精华,借鉴优秀的音乐资源,进而发扬和宣传民族音乐。

二、高校音乐教育中课程多元化设计策略

高校音乐多元化教学在充分结合音乐教学和其他艺术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高校音乐作为教学的重点课程之一,在课程设置方面不仅包括专业的声乐训练,还涉及相应的音乐鉴赏等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对文化背景的理解,这就要求多元化音乐教学不能遵循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在音乐课程教学中,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置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将音乐知识与文化融合起来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然,教师应该转变其教育角色,从教学的教授者转变为启发者,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此外,多元化音乐教学还离不开对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以其作为教学的辅助,增加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多元性。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构建多元化的课程需要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都进行多元化的设计,从而促进高校音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

(一)音乐课程多元化体制的建构

课程是组织教学的最重要的依据,在课程的建构过程中采取多元化的设计是学校实施多元化音乐的重中之重。在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音乐课程如何采取多元化设计是教学的难点,高校必须在明确了多元化音乐教学的基础和定位后,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实施,全面彻底地在课程中贯彻多元化音乐的理念,才能构建完善合理的课程体制。高校音乐教育中,增加多元化音乐教育的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加大对学生的训练,除了基础的乐理课程之外,加上音乐鉴赏、中外音乐赏析、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鉴赏等不同层次和内容的课程,合理安排这些课程,让学生体会到不同音乐的不同魅力。高校除音乐专业外的其他专业对于公共音乐课程的教学目前设置得仍旧不甚合理,课程安排时间短,课程内容也相对单一,如果能将不同的音乐类型系统的讲解,将极大拓宽和延伸大学生对不同的音乐基本理论的认识。多元的结合将极大丰富学生的课程内容,例如有中国传统的乐理知识,由世界音乐公用的音阶,有各民族的民族小调,也有当前流行音乐等,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可以培养学生的多重乐感。当然,理论讲述离不开实践运用,在课程设置上也应该增加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音乐的美妙,体会不同音乐的独特之处。当前,教学现代化设备的成熟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可以在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尤其是在音乐课程中,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对于多元化课程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应给不断丰富多媒体教学类型,达到课程的多元化教学目的。

(二)课程教材设置的多元化

高校音乐课程教材是教学的基础,通过对教材循序渐进的设置能让学生逐渐地接受多元化的知识。因此,音乐教材一方面应该充分考量音乐发展的历程包括国内外、传统和现代的音乐知识;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在基础的课程中加入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内容,如在讲授中国音乐史的过程中加入对中国民间音乐和各少数民族音乐的鉴赏等。外国音乐也不仅仅局限于世界音乐等教材,可以按照学生感兴趣的音乐分类,按照不同音乐类型或者不同地区进行讲解。只有让学生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对不同的音乐进行理解和鉴赏,在尊重音乐多元化的基础上更加尊重民族音乐,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现代网络信息化的普遍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音乐教学内容在网络上有着丰富的资料,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内容,尤其是音乐教学主要以音乐的赏析,以视觉和听觉为主,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能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得到充分的视听享受。

(三)推进多元化课程改革

高校音乐教育中课程多元化突出的重点是“多元化”,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摒弃单一的课程设置,实现多元化。目前,高校音乐教学要实现多元化就必须施行改革,结合音乐的不同类型和风格设置不同的课程,让学生在课程上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够有更多的选择。课程多元性改革的另一方面是观念的更新,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融合的世界,应该树立多元音乐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的单一的教学理念和对于音乐教育的轻视思想,重视音乐教育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多元化的思想和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科学合理地建构高校音乐教学体系。

三、总结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要求高校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而多元化教学给高校的教学提供了更进一步的选择。音乐教学作为高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传播文化的很重要的载体之一。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多元化音乐教育对于音乐教学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元化教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手段,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多方面地向学生传输音乐理念和知识,实现多元化教学的目的。当然,现阶段的多元化课程设置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仍然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阻碍着教学水平的发展。因此,我们还应该不断实行教育改革,从不同的方面促进高校音乐教学的完善,实现高校音乐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达.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实施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构想[J].人民音乐,2006(4).

[2]唐艺.用文化多元化的视角研究高校大学生音乐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87-89.

[3]马骅.高校多元化音乐教育建构研究[J].理论学术,2013(1).

高中音乐教育范文8

关键词:高中音乐;情感教育;重要性;对策

从属性分析,音乐是一种艺术,可以熏陶人的精神世界;音乐是一种投入,可以实现艺术的交流,在高中教育中音乐课程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如在新课改背景下仍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歌唱,那么则会丧失音乐的重要涵义,并且也会打消学生的学习兴趣,故此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积极实施情感教育,可将“冷冰冰”的教学模式温暖化,并且还可以实现教学艺术与情感的相互整合,让音乐教育散发魅力[1]。

1高中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实施的重要作用

所谓的情感教育是严格按照学生个体差异,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所开展的教育,其内容以情感培养为主,旨在让学生能够挖掘自身的情感意识,提高认识与了解。其中根据对《音乐课程标准》[2]的解读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下,需要以音乐审美作为发展基础,并且将这一内容积极贯穿在音乐教育体系之中,在无形之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意识与情感观念。除此之外,在近几年,音乐教育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研究发展的如火如荼,根据对他人的文献分析得知情感教育的融入可以带来三点优势:其一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摒弃传统枯燥且乏味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弊端;其二是让学生对情感因素有所了解,并融入到自身发展体系之中;其三是提高对情感问题的分析,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接受能力,提升学生的自身素养。因此,积极探究情感教育在高中音乐教学的应用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2情感教育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音乐教师需投入情感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积极做好情感教育需要教育者的辅助,每一位音乐教师都需要在教学中投入情感,不仅是对学生投入情感,还需要对课堂投入情感,并且这一情感需发自肺腑,只有如此,才能利用自己的热情与激情充分将情感效应发挥出来,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首先,在教学之前,音乐教师需要对本节课的内容加以分析与掌握,不仅要分析音乐背景,还要探究作者创作时的情感表达,保证课前工作准备到位。换而言之,音乐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还是音乐作品的鉴赏者,是艺术之美的传递者,音乐教师在教学中需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将作品的意境充分展现。其二是在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采取具有形象性与表现力的方式,积极提高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内心的情感意识唤醒。

2.2构建具有情感性的课堂氛围

只有保证课堂氛围的和谐、民主、有趣,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需要从现实出发,严格遵循教学大纲,分析学生的的学习特点,针对性的构建有效的课堂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3]。除此之外,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还需要秉承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将传统单一的模式进行改变,并采取富有感染性的教学工具,真正实现音乐艺术的枪杆传递。比如在学习《美丽的草原》的时候,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方式,为学生展现广阔草原的美丽景色,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草原风情,并心生向往,与此同时,音乐教师还可以将《美丽的夏牧场》作为教学背景,讲解哈萨克族的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情怀,并对异域音乐有所感动。

2.3采取多种课堂教学方式

2.3.1让学生在倾听中感悟,在感悟中表达情感。音乐是一门“听”的课程,倾听是极其重要的,在倾听过程中音乐教师要知道学生分析旋律的不同、长短的不同,并且感受到每一首曲子所带来的音乐情感,争取做到在倾听中感受音乐。另外,在倾听的过程中,音乐教师还可以告知学生使用的是哪一种乐器,每一种乐器所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并且快节奏与慢节奏会带给学生不同的音乐感受,这样一来便可以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作者创作的感情。等到学生有所感悟之后,音乐教师要为学生讲解作者创作的意图、背景等,让学生对音乐有所认识[4]。当然在倾听的时候,音乐教师可以采取视频结合画面的方式,表达出艺术特点,真正实现情感的表达。2.3.2采取读与唱的结合方式:只有保证教学形式的多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在情感教学中可以采取读与唱相互结合的方式,其中所谓的读便是让学生有感情的进行朗读,比如朗读一首歌词,加深学生的印象[5]。而唱则是歌唱,在歌唱之前需要让学生对这首作品的情感有所理解与认识,音乐教师可以采取示范教学的方式,在音乐教师歌唱的时候,需要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并引导学生进行跟唱,这种具有创作性歌唱模式,在提高学生思维模式的同时,也能够起到陶冶性情的良好作用。2.3.3采取表演的方式:众所周知,高中生正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其特点是活泼、好动,具有良好的表现力,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紧紧把握这一基本特点,要采取表演的方式实施情感教育。从理论上分析,表演属于动态教学,很多情况下可以改善学生传统的学习模式,化被动为主动,并且在教学中,不论哪一种表现形式,均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一首歌曲之后,可以将全班同学分组,并经过讨论,以舞台剧或者格局的形式再一次歌唱歌曲,保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根据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并且还可以促使学生获得音乐的情感表达。总而言之,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积极融入情感教育已经成为了当前最为主要的内容,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且可以推动学生的情感表达,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石剑侠.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浅析[J].大众文艺,2011,09:243.

[2]刘夏菲.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浅析[J].亚太教育,2016,08:202.

[3]邹巧.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分析[J].信息化建设,2016,06:202.

[4]蒲妍旭.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分析[J].音乐时空,2014,1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