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辅导教育范例

高中辅导教育

高中辅导教育范文1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法制教育

新时期,我国积极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广泛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法治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会影响自身的学习态度,影响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而高校作为宣传法制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应承担起提高大学生法制素养、培养法制思维的重担。作为与大学生朝夕相处的高校辅导员,要利用自身的专业条件将法制教育潜移默化的渗透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多元化的法制教育内容吸引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养成正确的法制理念,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法制教育中的重要性概述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法制教育中的重要性主要从与学生朝夕相处,便于沟通交流和专业化水平较高,具有说服力两个层面展开分析。

(一)与学生朝夕相处,便于沟通交流

相较于初高中而言,大学生迈入了新的人生阶段,时刻伴随在学生身边的班主任角色由高校辅导员扮演。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相对繁杂,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的大事小情到职业规划和就业选择等方面都能找到辅导员的身影。高校辅导员既要组织学生开展班级工作、学习工作,又要为学生的解答人生追问,做好思想工作,往往与大学生朝夕相处。同时,高校辅导员年龄一般较为年轻,在与大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并没有代沟,熟知学生的所思所想,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甚至成为学生的朋友,可谓是“亦师亦友”。基于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朝夕相处关系,辅导员在开展法制教育具有其他教师所不能比拟的优势,有利于辅导员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知识素养,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法律知识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水平,提高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水平较高,具有说服力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教师,法制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辅导员具有专业化的法制教育能力,是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实施者。高校辅导员具备强烈的政治意识,有坚定的政治信仰,这样才能确保法制教育工作朝着正确的政治方向进行。同时,高校辅导员具备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专业知识,并接受了专业化的岗位培训,具有丰富的法制教育知识,是我国法律法规的坚实拥护者和遵守者。而且,在辅导员老师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拉近了彼此距离,彰显了辅导员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法制教育工作的开展,弱化了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抵触情绪,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二、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基本现状分析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基本现状主要从对法制教育缺乏重视程度、教育内容和方法较为乏味和缺乏基本的教育实践活动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对法制教育缺乏重视程度

当下,社会各界都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但高校对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并没有明显提高,法制教育缺失、缺位的现象较为明显,不利于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制约着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一方面,与大学生法制教育相关的课程安排较少。高校过度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相对忽视了对法制教育的作用,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教学计划设计的过程中压缩了法制教育相关课程的课时,没有为学生提供接触法律知识的课堂,甚至会使学生对法制教育产生偏差性认知,弱化了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另一方面,专业化法制教育教师队伍不足。高校法制教育的教学工作大都是由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兼任的,无形间加大了教师的工作压力,使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虽然他们具备较为深厚的法律知识素养,但与专业法律教师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缺乏系统的法律体系和科学的法律思维,降低了法制教育的有效性。

(二)教育内容和方法较为乏味

高校课程中,只有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能够接触到全面、系统的法制教育课程,而对于非法学专业学生来说,他们平时接受的有关法制教育的课程只来自《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两个章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全校的公共课,一方面课时安排相对较少,加上教学任务的繁重性,意味着教师只能“走马观花”式的向学生灌输基本的法律知识,学生作为信息的“接收器”,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彰显,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另一方面,教师的应付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增加了法律知识的枯燥、乏味性,容易诱发学生的抵触情绪,不重视法律知识内容的学习。接近期末考试时,大部分学生便临时抱佛脚,在不理解具体法律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死记硬背,不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缺乏将所学法律知识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能力,难以实现教育目标。

(三)缺乏基本的教育实践活动

当下,大学生法制教育活动大都停留在理论讲授的层面,缺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活动,不利于学生加深对法制教育的理解与感悟。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初衷应该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并能利用法律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纠纷,进而推动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目前,高校过多关注对冷冰冰的、枯燥的法制知识、法律条文的解释工作,将法制教育活动局限在学校课堂环境中,忽视了与学生实际的联系,学生难以真正了解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效用,容易激发学生对法律产生“遥不可及”的错误性偏差,不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使得高校的法制教育活动浮于流于形式。新时期,高校要积极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必要的法制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运用能力,引导学生做知法、守法、用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三、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策略探讨

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策略主要从着重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在学生工作中体现法制精神、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和恰当发挥网络媒体作用四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着重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

新时期,高校应致力于打造专业化辅导员法制教育队伍,不断提升辅导员老师的法律素养,提高法律综合运用能力。一方面,高校要组织系统、专业的法律培训活动。高校可以定期邀请法律专业相关的专家学者或本校法学专业教师为辅导员教师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帮助辅导员全面、细致的掌握法制教育知识,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同时,在假期组织辅导员进修相关的法律课程,设定必须课程,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法学专业教师可以根据高校法制教育活动的需要,为高校辅导员推荐相关的书籍、资料,组织辅导员定期开展学习活动,并提交学习感悟或者组织相关的法律知识考核活动,使辅导员老师的学习活动落到实处。另一方面,高校可以与相关法律部门机构开展交流活动,让辅导员亲身参与执法、司法等过程,拉近与法律的距离,感受法律的尊严与权威,丰富情感体验,提高辅导员对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丰富法律教育素材,提高法制教育活动的接地气性。

(二)在学生工作中体现法制精神

在日常的学生工作中,辅导员要时刻坚持法制精神,寓法制教育于生活,彰显学生管理工作的公正、公开和公平性原则。一方面,在学生工作中要体现法制教育理念。例如在学生干部的选拔中,学生干部源于学生,为学生服务,其信服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班级工作的开展效果。因此,辅导员要坚持公平、公开原则,为每位学生提供参与竞选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学生干部选举的全过程中,并投票选出大家信赖的学生干部,极大提高了经由民意而获选的学生干部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彰显民主精神和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同时,学生的全过程参与有利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来自法律程序的庄严,践行法治正义,提高法制意识。另一方面,奖助学金的评定工作要体现法制教育理念。奖助学金是与学生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工作过程中稍有偏差便会有失公允,容易诱发学生的不满情绪。辅导员作为奖助学金评选工作的组织者,要全面、细致为学生讲解评选办法和程序,将公信力较高的学生组成评选小组,公正、客观评价候选人的条件和入选资格,最后筛选出最合适的、合理的人选,并进行公式。通过严格、公开的评选活动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感受法制,树立法制理念。

(三)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实践活动

高校辅导员要与学生的法制课程教师保持密切的联系,全方位、多层次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明细学生们的疑难困惑,搜集学生们感兴趣的法律问题,做好相关法律素材的搜集,以提高法制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通过为学生解答所关心、感兴趣的法律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打牢知识基础。同时,辅导员要根据学生实际组织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与感悟,提高学生的法律应用能力。比如,辅导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们针对某一感兴趣的法律问题展开审判、讨论。通过组织法制教育情景剧,丰富枯燥、乏味的法制教育内容的呈现形式,提高法制教育的接地气性,引导学生在和谐、愉悦的环境中感受法律知识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实效性。

(四)恰当发挥网络媒体作用

新时期,大学生法制教育活动要搭乘网络信息技术的快车道,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语言讲好法律故事,宣传法律知识,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水平。一方面,辅导员要多依托网络媒体作用,丰富法制教育的呈现形式。在法制教育课程中,辅导员要充分依托网络空间中的法律视频和声音等,丰富学生的多感官参与,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使学生设身处地感受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另一方面,辅导员要为学生推荐质量好、权威性高的法制教育频道和网站,组织学生定期浏览、阅读相关的法制书籍,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同时,辅导员要定期通过QQ、微信和微博等载体为学生推送相关法律案例、法律故事,全方位宣传法律知识,并实时与学生展开沟通交流,提高学生的法律敏锐力,提升法律素养。

四、结语

大学生法制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高校辅导员要提高对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拉进学生与法律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守法和用法的能力,助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田荣.试论高校辅导员的核心责任[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2).

[2]卢来霖.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4).

[3]杨翊,包丽丽,李瑶,孟庆铂,朱莹.高校辅导员“素质与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9).

高中辅导教育范文2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英语;语篇;教学理论

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根据教学实际反馈可知教学效果非常理想,这足以看出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显现出的优势,让学生能够更集中的学习知识点,强化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本文主要论述了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并提出教学建议,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高中英语语篇教学现状阐述

从目前情况分析,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存在很多的教学困境,导致其实际教学效果较差,学生成绩难以得到提升。从本质上分析,语篇教学中具有很多的知识点及词汇,比如重复、同义、互补、同现等等,是通过上述语义连贯起来。语篇阅读需要基于整体的层面展开阅读,借助语篇学习让学生能够更深刻理解文章的观点及意图,使其能够具有统揽全篇的能力,也就是语篇能力。但是现阶段很多学生在语篇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学习上的障碍,他们在整体上的理解存在欠缺,语句之间的理解难以纵观全局,在重点以及难点问题上还是捉襟见肘,与此同时,这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极大的关联,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从学生角度去思考问题,组织教学活动时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促使学生在语篇学习过程中在语句的连贯上存在极大的歧义。从长远角度分析,语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更是通过于此提升交际教学法的一种手段,展现素质教学思想,在今后的语篇教学中,教师要尤为注意。

2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思维导图是一种全新的技术教学软件,其在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应用是全新的教学尝试,这不仅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优化教学效果,是相对有效的教学手段。思维导图教学涉及到以下内容:词汇、图形、数字、逻辑等等,让学习成为相互交流的过程,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将枯燥的教学变成彩色生动,且极易记住的图画,激发学生的思维,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1总体把握课文,进行教学导入

思维导图应用英语语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整体角度去把握教学内容,总体上认知课文,通过教学导入引导学生。例如:以GoodFriends为例,在这个单元中,关于朋友的词汇涉及到很多,不仅有名词动词,而且还有形容词,教师可以将上述词汇连起来,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去展现给学生。根据研究显示,人的记忆容易是“7+2”,借助组块能够达到提升记忆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本单元的词汇进行重组,借助思维导图软件具体分为5个组块,这样能够达到减轻学生负担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层层递进的形式去展现思维导图,从而帮助学生能够快速回忆本课单词,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全面的掌握词汇,并且让词汇记忆显得尤为轻松。GoodFriends这个单元的思维导图具体如图1所示:图1中,在本单元中出现了9个形容词,7个名词,还有8个动词,借助上述思维图,学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记忆词汇,比如:在形容词学习过程中,还可以将其细分成物与人的,修饰人的词汇有:honest、brave、smart等等,教师可以将词汇进行叠加展开,以此达到教学目的,让学生能够具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倘若教师想要深化某个单词的教学,就需要逐层展开,更好的复习单词,在进行英文例句展示时,可以先英文,然后中文。

2.2学习词汇,课前阅读,进入阅读学习

在语篇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对以往词汇进行复习,讲解该单元知识点与目标,再进行对话练习,这对学生课文的理解能够有极大的帮助。在教学活动展开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诱导,为学生设置一个学习情境,比如荒无人烟的岛上,如果没有朋友帮助,也没有日常生活用品,该如何进行生存。在进入阅读教学部分之后,思维导图可以再次发挥其作用性,首先,学生可以利用几分钟的时间进行阅读,抓住文章大意。然后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章,提出简单的教学问题。对于快速浏览文章环节需要引起重视,这个环节是帮助学生能够获取故事情节,教师可以通过出示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掌握故事情节,从故事开端直至结尾都有深入的了解,这对于文章的学习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了解文章大意之后,就需要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深入的学习,也就是展开精读,确定每个段落中心思想,让学生能够领悟文章主旨。

3结语

总体来说,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思维导图借助其特有的视觉效果让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更具吸引力,自然就能够提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董玉棋.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6):311.

[2]宁建花,苗莉珺.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12):75-78.

[3]韩莹,鲍继平,吴爱华,沈荣.思维导图在艺术特色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34):87-88+93.

[4]韩莹,鲍继平,吴爱华.思维导图促进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验研究[J].价值工程,2013,(30):266-268.

高中辅导教育范文3

(一)指导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

学校一般不会安排辅导员对学生的课业进行教育的工作,但为辅导员安排了对学生德育理论教育进行授课的任务,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进行教育时,主要根据国家颁布的方针、政策从理论上系统地向学生进行讲解、贯彻,以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除此之外,指导员还负责指导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心理发展,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观察每位学生的表现有计划有步骤的为学校培养文化骨干、思想政治骨干、道德骨干,并将这些人才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排除学生困难

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提高高校育人质量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学是学生步入社会的最后门槛,俗话说进入大学等于半只脚踏入社会,许多学生都是在进入大学以后才过上长期住校的生活,生活和学习环境都和以往大大不同,大学生都急于证明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急于摆脱对家长的物质和精神依赖,独立生活。这种急于走出象牙塔的心理可能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错误的影响。这时辅导员就要积极考察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基层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困扰,提高他们自身的心理素质。

(三)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辅导员要主动关心学生中的弱势群体,通过自己身体力行的实践考察以及班委会成员的反映了解贫困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以及身心发展,根据学校针对贫困生的相关政策,建立完善的“五位一体”的包括助学奖、勤工俭学基金、奖学金、减免学杂费、发放特殊困难补贴措施在内的全方位助学体系,打造全面助学环境,使困难学生能够在思想上自尊,在生活中自信自强。

(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同志指出“: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有伟大的创业精神来支持和鼓舞。”辅导员要积极响应学校实施的一系列培养计划,锻炼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开阔学生视野、拓展思维方式等,增强大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积极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

二、辅导员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

《少年中国》讲“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国不老;壮哉,我少年中国,与国无疆。”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青少年的质量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高校大学生是作为我国培育人才的重点对象,更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强国的一支庞大的力量,而高校辅导员正是塑造这支力量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由于辅导员是学生最紧密的合作伙伴,因此高校辅导员往往在进行高校管理时扮演着多重且重要的角色,这是由他们的工作性质决定的。

(一)辅导员是连接学校和学生的枢纽

一方面,高校辅导员是学校大政方针的主要传递者,同时也要将学生的情况及时反映给校方领导,在这个意义上,高效辅导员是连接学生和学校的枢纽;另一方面,辅导员没有讲授专业课的教学任务,他们是学生最密切的合作者,共同完成学校布置的各种任务。

(二)辅导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辅导员做为学生工作的直接指导者,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任务,更承担着辅导学生心理建设的工作,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大学生时期是学生从青少年向成年过渡的关键时期,而且大批学生急于进行社会工作,但他们的心理依然存在许多不成熟、不稳定的因素,此时,辅导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对他们在社会上受到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和歪曲的价值观进行耐心的指导,并定期召开班会对全班同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帮助学生们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高校辅导员影响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水平

一方面,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而高校辅导员是学校最为直接的管理工作者与学生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这就意味着高校辅导员从事着学校日常管理中最为主体的部分,也就意味着高校辅导员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主要的工作在管理上,本着学生的天职是学习的主题,辅导员应重视学生们的学习成绩,辅导员管理工作的中心就是要通过各种管理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辅导员管理工作的质量既是评价学生受教育的水平高低的标准,又是评价整个高校的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参考。

三、关于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的几点意见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高校辅导员在管理高校时发挥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时代为辅导员工作赋予新的内涵,要求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得以更好地展开,在管理上发挥的作用,得到更多的重视。

(一)重新进行角色定位

新时期要有新气象,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辅导员在进行管理工作时要改变传统的工作形式,与时俱进的将辅导员的工作定位成一项高水准、专业化水平的职业岗位:实行分工明确的责任制,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

(二)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

高校辅导员制度是伴随着高校越来越重视学校的管理水平和质量而出现和发展的,学校为了方便管理,为每个系、部甚至每个专业分配一个辅导人员负责专门管理本系或本部或本专业的相关事务,可以说辅导员制度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后起之秀。除此之外,高校辅导员作为学校最直接的管理人员,他们最了解学校和学生的最新动态,所以学校对他们的要求相对而言也就更加严格。因此辅导员要在不断的改进、完善的过程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以及政治觉悟,通过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在思想上时刻保持先进性,在学生中时时刻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时刻围绕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为中心任务,以身作则,将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现给学生,将最精华的东西言传身教地传承给学生。

(三)健全高校辅导员的管理制度

高校辅导员在教育管理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目前各高校的辅导员制度还不健全和完善,这就要求高校领导们首先要正视完善辅导员制度的重要性,通过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对辅导员制度的支持力度。制定新的薪资制度,提高辅导员的工作待遇;完善其他奖励措施,改善辅导员的工作环境;建立奖惩分明的鼓励机制,激发辅导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实施明确的责任制,积极落实学生的管理规范,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辅导员制度的好处。

(四)完善优秀辅导员评选机制

辅导员的评选机制即辅导员的绩效评估,这是加强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和调整其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参考,所以学校必须完善对辅导员的考核和评选优秀辅导员的制度,定期按照相关程序进行考核。考核过程中要标准明确、考核信息真实可靠、考核结果公开透明并与辅导员的聘任、评优、升迁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此激发辅导员不断提升自我的积极主动性。

四、结束语

高中辅导教育范文4

[关键词]高中德育;心理健康;充分结合

在开展高中教学的工作中,需要重视德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充分应用了心理学和相关学科的众多理论,积极开展健康思维、性格和情感方面的教育工作,帮助学生们全面正确地认识到自身的各项情况,促使学生能够在人际交往、应对挫折和不良习惯消除方面都能达到健康标准。德育教育重点是使用科学的理论和哲学思想,针对学生积极开展道德品质和政治思想的教育,不断提升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品质。现代高中教学过程中,将德育与心理健康进行充分有效的结合,具有着良好的教学基础和教育意义,对于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效果。

一、高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的必要性

高中生处在思想和身心逐渐成熟的重要时期,在个阶段,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众多思想观念的影响,同时学生本身会产生敏感和叛逆的心理,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积极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及时发现学生内心和思想上的问题和困惑,并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积极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针对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仅仅依靠常态的教学工作,是难以有效解决的,对此,就需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将它充分引导到德育教学之中,应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积极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高中教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阶段。良好的德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政治品质。同时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生在未来发展之中,遇到的挫折也将会越来越多,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在很大程度上不断提升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程度。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充分融合,符合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

二、高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良好融合的方式和策略

在开展高中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充分有效的融合,不仅能提升学生们的心理素质、思想政治品德,同时还能够健全学生们的人格,对于素质教学工作取得良好成果,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在高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融合的过程中,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方式和策略,这样才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1.设立心理辅导站,积极开展心理咨询门诊工作

在开展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良好融合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设专门的心理咨询辅导站和心理咨询门诊,给高中生提供良好的心理辅导机会。心理健康教育之中包含了一定的德育教学,因而学生在接受心理健康辅导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培养自身的德育素质。心理辅导站和心理咨询门诊中,需要由专门人员担任学生们的咨询教师,针对高中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地发现,及时疏导。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心理辅导人员和教师在开展相应咨询和辅导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们的自尊和隐私进行充分保护,使得学生免受不良影响。因而,高中心理辅导站和心理咨询门诊之中,可以设立一些信箱或者开展在线咨询工作,让一些较为害羞、敏感的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方式得到帮助和鼓励。

2.提升德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德育教师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素质的重要力量,他们能够为学生的学习起到榜样性的示范作用。首先,德育教师需要以身作则,用正确的行为和思想观点积极引导学生的发展。德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之中,要充分展示出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自身出发,让学生们体会到德育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德育教师需要具有丰富的专业性知识和教学经验。德育教师需要针对学生们的日常表现和学习状况有充分的了解,对于学生们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加以应对,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辅导。再者,德育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责任心。德育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较高的责任心,是提升教学成果的重要前提。德育教师同时需要掌握相应的心理健康知识,在讲授德育知识的过程中,给学生们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辅导。

3.建设校园文化环境,不断强化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

高中辅导教育范文5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分层教学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人们对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培养越来越重视.中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中学阶段学习的知识是基础知识,所以学生充分掌握该阶段的教学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学情,有针对性地提出学习要求,进而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能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挖掘中等生的学习潜力,拓宽优等生的知识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学生科学分层

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是分层教学的重点.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全面深入地调查学生的前期情况,主要有学生的家庭背景、智能、心理、技能、数学成绩、在校表现等,综合分析所获得的数据资料,并做好分类归档.基于此,把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A(学习水平较高)、B(学习水平一般)、C(学习水平较低).在开展分层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学习的需求、能力与兴趣给予充分尊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同时,教师要基于课本的基础要求,适当拓宽知识面,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目标分层

将学生科学分层之后,教师要坚持“面向全体、兼顾两头”的原则,按照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的知识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机结合知识、能力与思想方法,针对各个层次学生制定科学的教学要求,在整个教学中始终贯彻层次要求.教师可将教学要求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1)了解、识别,感受、理解,经历、模仿,反应、认同;(2)理解、独立操作,领悟、内化;(3)掌握、应用、迁移,发现、探索.针对各个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C组学生达到(1);B组学生达到(1)~(2);A组学生达到(1)~(3).例如,在讲“三角恒等变换”时,教师对C组学生的要求是熟记公式,正确使用公式解决简单的三角函数问题;对B组学生的要求是对公式推导进行正确理解,正确使用公式解决综合三角函数问题;对A组学生的要求是能自主推导公式,熟练应用公式处理难度较大的复杂三角函数问题.

三、课堂教学分层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以具体、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抽象的数学知识,帮助各个层次的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课堂练习强化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难易度不同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自主选择与自身情况相适应的习题,使学生对自身掌握的知识有正确认识,有利于挖掘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开展分层教学,有助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可以请教基础较好的学生一些基础题.这种互相学习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四、课后辅导分层

辅导学生学习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关键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辅导.可以由A组学生辅导B组学生,再由B组学生辅导C组学生,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使学生明白,自己能做一道题,并非真正理解了该题,而能对别人讲解,并使别人听懂,才是真正的理解.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强调,你们都是老师的小助手,同学们相互之间帮助和辅导也是帮助老师减轻负担.由于两个班总共有上百个学生,仅靠教师一人很难照顾周全.

五、课后作业分层

在分层教学中,课后布置多层次作业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教师要根据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安排相适应的课后作业.通常划分为三个层次:C层作业即为基础性作业,主要是感受理解型习题,B层作业是基础性与少量思考运用型习题,A层作业是基础性与思考运用型习题,并且A层学生课后应主动研究教材上的“探究•拓展”问题.这样布置课后作业,高度重视学生的能力差异,转变了“大一统”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给C层学生带来的压力较小,避免了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科学分层,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教学、分层辅导,并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红红.浅谈在高中数学中如何进行分层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28.

高中辅导教育范文6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中生;策略;开展方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潜能,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一、完善管理机制

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全方位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减少劣性刺激。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往往缺少对应专题的正确的探讨,高中生主要以学习为主、高考为重的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应该转变过来,注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积极、乐观、向上、友爱的正能量青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教学。将同学们平时的思想政治课及青春期相关心理辅导教育等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使同学们在平时日常生活中培养健康的心理,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注重机制建设,实施多种心理形式的咨询辅导,逐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发挥重大作用。对部分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多种心理的心理辅导,以缓解心理问题。

二、发现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的重要地位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全面渗透心理素质培育,积极的心理素质培育与心理问题防治,以优化心理素质。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在现代素质教育背景下,以班级管理为主的学校管理模式越来越被重视,教师工作效率则直接影响着最后学生教育效果。树立以人为本、德法并举的教育管理理念。老师是灯塔,照亮前方的路,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较为复杂,要学习、生活两手抓,不仅要帮助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同学们交心,获得同学们的信任,确保同学们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因人制宜,把握问题的实质,提出解决的方案,时刻关心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同时,要定期与家长联系,全方位优化环境、全面渗透育心与护心,互相沟通了解学生最近状态情况,在校表现、进步状况以及学生在家庭的表现,逐步引导家长走向正确的教育道路,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应该转变过来,注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开发学生智力潜能、增强心理适应能力、积极维护心理健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共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快乐学习,提高综合家教水平。将家庭教育和学校完美教育结合,引领学生走向成功之路。

三、调动同学之间积极性

老师只有在班级中、生活中只是为全班树立一个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更多的参与者最终还是学生自己,全班同学互相带动起来,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荣誉感,每一学生都在集体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发光点,同学们积极学习、努力生活。班干部将具体事务中完成任务的效果带到学生活动的场地,与学生谈心,赢得学生的信任,促进大家共同进步。班干部和老师积极商量沟通,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围绕“主题班会”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健康的心理环境。每周班会的教育必不可少。加强联系沟通。让同学们心与心联系在一起,减少隔阂和陌生。

四、培养学生对心理方面的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培养学生积极性具有极其重要意义。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方面,我们也应该积极培养学生对心理研究的兴趣,适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必要的心理测查,以普及心理保健知识。积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多组织同学之间进行郊游聚会、读书会。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指导学生积极开展以思想教育活动、科技活动、艺术活动、健身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时刻饱含激情,笑对人生。屠格涅夫说:“乐观是养生的唯一要诀,常常忧思和忿怒足以使健康的身体衰弱有余。”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健康积极的心理,建设良好的校园心理健康氛围也格外重要。使学生在一个健康、正常的环境下成长。同时积极引导青春期学生自我调整挫折也是心理健康健康的一个最要议题。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是培育良好的性格品质的重要表现。大力开展高中心理健康辅导教育体系,既符合社会和时展的需要,也是对传统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有利于高中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因此,要全面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学校教育全方面解决高中心理健康难题问题。

参考文献:

[1]杨怡.高职院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策略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1:242-244.

[2]李围.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探析[J].统计与管理,2015,04:144-145.

[3]胡小丽,任建华.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策略探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5,03:70-75.

[4]陈美琴.高中“健康教育专题”教学有效开展策略研究[J].体育世界(下旬刊),2013,03:115-116.

高中辅导教育范文7

一、准确把握高校学风建设的复杂性

高校学风建设的工作方向与宏观着手点每所大学基本上都能达成共识,但落实到具体的工作方式则大不相同,因为不同高校的学风建设都以各自高校的实际情况为背景,不同的高校有着不同的学风特点,从这一角度来考量,我们便不难发现学风建设的复杂性,为了切实理解学风建设的复杂性,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影响学风建设的因素。影响学风建设的因素笔者认为主要有:学生因素、教学因素、管理因素、社会因素四个方面。

(一)学生因素

大学学习生活与高中完全不同,大学的学习讲求以“自觉”为核心的主动学习,要求学生主动探寻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大学学习生活的学习方法。大学的上课时间不像高中安排的那样紧密,大学每天上完课后学生会有很多自己的课余时间,同时教师课堂上的授课内容并不能详尽说明专业领域内的所有相关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后必须主动拓展学习,在掌握老师教授的基本内容以外,还要进行知识上的扩展与深化,自觉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习”来巩固所学内容。此外,大学学生很多都是第一次离开家乡,远赴外地求学,身边缺少了父母亲人的叮咛与照顾,很多生活、学习上的压力和困难都需要自己承担并解决,同时学习环境与高中相比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我掌控学习环境的机会比高中多了很多,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有勤劳刻苦、乐观向上、不畏挫折、抵御诱惑的意志品质来保障自身能够更好地面对大学的学习与日常生活。

(二)教学因素

大学学习有了“专业”这一概念,一所学校内不同的学生学习着不同的专业知识,不同专业的老师讲授着各自专业领域内的专业内容,这点与高中相比差别很大,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与课堂氛围。但目前很多教师在教学手法上较为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大学教师还承担着科研的压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合理分配有限的精力,平衡好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除此之外,大学教师对学生日常学习的管理也与高中有很大不同,很多情况下并不像高中那样有着严格的督促与教导,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大学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管理要求。

(三)管理因素

高校的教学管理也是影响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例如教学计划制定、教师考勤、教师教学培训、备课讨论交流、课堂管理、听课查课、教学质量评价、考试管理、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等等均影响着学风建设的优劣。在制定规章制度的同时更要做好制度的贯彻实施及监督矫正,只有把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落实到位,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学风建设的成果。

(四)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属于影响学风建设的宏观因素。社会的价值取向、社会舆论及氛围对大学学习意义的导向、家庭成员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等,均影响着学生对于学习的作用及意义的思考。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的“读书无用论“”一切向钱看”等劣性价值观的鼓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学子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一些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对大学学习的忽视,认为“能考上大学就行“”大学学习非常轻松并不困难“”好专业不用学就能找到好工作”等,这些根深蒂固的落后思想更加深了高校大学生对学习知识的轻视。

二、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

通过前文对高校学风建设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问题。首先,从学生及学生家庭的角度出发,有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突然间来到了大学这一与高中截然不同的新奇环境下,远离了父母的叮咛,自己可控的时间增多了,学业压力不像高中那么大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由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失去了认真学习的上进心,沉迷于安逸的生活,每天无所事事,长此以往学业便荒废了。同时,一些学子长期被父母溺爱,缺乏“抗逆力”,抗逆力意为面对丧失、困难或者逆境时的有效应对和适应,是指个人面对生活的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它意味着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再加上本身就不喜欢学习,缺乏勤奋刻苦、克服困难、乐观向上等意志品质,突然间来到大学后放松了自己,不论是日常生活还是面对学业,遇到诱惑抵御不住,遇到困难便一蹶不振。另外,如今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能上大学就行,不用像高中那样努力学习,在学校课余玩的时间多了不会影响学习,只要专业‘好’毕业肯定有出路”,这些家长平时也缺少对孩子学习、日常生活的关心,在这样一种观念影响下的学生便不太可能深刻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其次,从学校的教学以及日常的教学管理制度角度出发,目前有很多专业教师既承担着教学的任务,又担负着科研的压力,在有限精力的分配上往往很难做到教学与科研兼顾,再加上有些教师过于倾向于科研,这就导致了教师自身在教学上投入不足。由于大学和高中的教学氛围完全不同,作业及成绩的压力并不像高中那么大,很多老师在学生的课上与课余的学习管理上往往缺乏必要的督促与教导,导致学生在课余时间放松了对自己学业上的要求。同时,由于大学是专业性教育,很多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方法上不能及时更新,这样便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学校关于教学管理的相关制度规定尚需完善或者虽然规章制度出台,但不能及时有效的操作和落实,这些也都是高校学风建设中易出现的问题。再次,从整个社会大环境的角度来看,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走到今天,有很多声音恶意鼓吹“读书无用论”,“钱才是万能的”等价值观念,这导致了大学生在求学价值观上出现了偏差,很多学生和家长受此影响,认为大学教育只是镀金,对孩子今后的发展影响不大,学习学好学坏无所谓。受此影响的学子往往在大学求学、生活期间忽视了学习,将过多的精力投向了兼职、赚钱等方面,甚至有些学生放弃了学习,提前走入社会等等。

三、大学辅导员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角色

辅导员工作纷繁复杂,既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日常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又要配合有关部门完成相关工作,辅导员是和学生接触最为紧密的工作角色,学校其他部门的工作千头万绪,所以当一些工作的受众对象是数千名学生时,需要辅导员出面并配合完成工作。通过前文论述的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在不同的阶段,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侧重点必然有所不同,但是学风建设却是需要高校辅导员贯穿于始终都要做好的作。作为大学辅导员,应该在高校学风建设中找准自身的角色与定位,做好自身在学风建设工作中应该并且必须要做的工作的同时,配合并完成好其他需要辅导员参与的学风建设工作。首先,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要承担起教育感化者的角色。很多大学生之所以在学业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除了自身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意志品质的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学生没有认识到学业对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作用。辅导员需要做好学生学业上的思想教育,向学生明确指出在如今社会环境下,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是为了以后走入社会能够站稳脚跟,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通过学习改变自身命运,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传授大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要担当好教导督促者的角色。除了发挥教育感化者的角色,辅导员还要通过各种形式帮助那些学习上存在惰性,意志品质上不够坚定的学生建立学习上的上进心,培养他们勤奋刻苦、不畏困难、乐观向上的意志品质。对他们日常的课余学习情况、上课情况等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对他们逃课、迟到早退、课余时间不专心学习的情况进行批评教育。再次,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要做好沟通配合者的角色。辅导员要经常与任课老师进行沟通,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日常上课情况、知识掌握情况等学习状态,并配合任课老师对那些学业上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警示并说服教育,让其认真努力学习。同时,当学生在学业上出现问题时,要适时适当的将学生的问题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协同学生家长一起,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使学生将精力投入到学业中来。另外,辅导员要不定期的经常与相关学生进行沟通,并采用各种积极的方式及时了解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状态,发现问题苗头及时遏制。

四、辅导员关于学风建设的工作策略

(一)思想上加强教育,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从思想根源上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是辅导员在学风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着手点。辅导员针对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状况持之以恒地开展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辅导员的职责和作用。通过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对其以后人生发展的重要性,明确学习是为自己而学,是为今后有能力回报父母养育之恩而学,是为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而学,是为今后能为社会贡献力量而学。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当前社会对大学学业的呼声,抵制不良的腐朽思想,培养大学生勤奋刻苦、抵御诱惑、无谓困难挫折、乐观向上的意志品质,同时引导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这样便使学生在思想、意志品质、习惯以及方法上均有提升,更好地完成大学四年的求学之路。

(二)加强所负责专业或班级的学风制度建设

制度的建设是学风建设有效开展的前提与保证,也是辅导员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所遵循的重要原则及依据。辅导员要根据学校的学风建设制度,结合所负责的专业或班级的实际特点制定一套切实有效的日常学习管理制度、学业监督检查制度、学风评价制度、学风表现奖惩制度等来规范学生的日常学习状态、上课情况、课余学习情况等,在学风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骨干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作用,学生干部及党员要勤奋努力、刻苦学习,积极树立典型或榜样,同时协助辅导员老师进行管理。针对违反学风制度的,进行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对于在学业上表现良好的同学、寝室、班级等要依据学风建设的规章制度予以表彰或奖励,例如给予荣誉称号、物质奖励等,或与评奖评优、发展党员等挂钩,通过表彰先进,带动落后进一步激励学生学风建设。

(三)引入竞争机制,触发危机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风建设中引入竞争机制,顾名思义,利用现有的环境及资源,在专业或班级内部引入竞争机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为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可定期举办知识竞赛、科技创新竞赛等,为了鼓励学生日常积极学习可评选“学习积极分子”“阅读之星”等荣誉称号,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可定期开展实验设计竞赛、专业社会实践等实践活动。对于在这些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同学给予相应的表彰及奖励,并纳入评奖评优、发展入党等考虑范围。触发危机意识则是指,利用合理的资源,采用适合的方式,以就业和社会的人才需要为导向,让学生了解到社会竞争的激烈,将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生未来就业等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为了今后更好地走入社会,有一份理想的工作,成为社会所需求的合格人才,必须努力学习,否则就会被社会淘汰。

(四)加强与家长及任课老师的沟通及合作

高中辅导教育范文8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最初是被美国心理学专家马丁塞里格曼提出。在积极心理学提出之前,心理学专业的研究方向倾向于消极的层面。然而积极心理学的诞生转变了心理学研究的环境,积极心理学提倡学者用积极的态度和眼光看待人性,因此积极心理学侧重于研究个人的幸福情绪,通过激发人们的快乐来促使人们完成个性发展。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学方向的研究指明了全新的方向。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在于挖掘人们内心深处的潜能和美德。积极心理学的诞生为心理学方向的研究贡献出了宝贵的内容,为世界心理学的研究注入了全新的血液。

二、目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育思想对我国高中教育事业的影响较深,因此高中学校普遍缺乏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现阶段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出现了不健全的情况。我国当下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较多问题。首先,大部分高中学校的管理者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学校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其次,目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内容比较单一、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过于枯燥,导致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缺失,不利于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心理辅导。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方法

(一)构建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教学氛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班级的氛围与环境将会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因此,高中教师需要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内容为学生营造出积极、乐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营造积极乐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有助于为学生提供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放下心中的压力与戒备,使学生真正地融入班级环境当中,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例如,高中学校的管理者可以将校园环境进行改善,学校需要加大建设资金的投入,为学生开设心理健康咨询站,保障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同时,可以在校园中张贴心理健康宣传的海报。教师还可以在班级教室后的黑板上为学生绘写积极心理学的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地面对学习与生活。通过营造积极、乐观的氛围,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二)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

为了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得到有效创新,高中教师需要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完成教学设计。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高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根本,积极地发掘学生的潜能和特性,保障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抒发,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因此,高中教师需要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活动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高中生主动投入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当中。例如,高中教师需要对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心理状态以及兴趣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统计,并结合学生的情况制定出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按照性别或者年龄段的方法为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辅导。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丰富多样的运动活动,运动是一种积极的活动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养,还可以使学生将心中的压力释放出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构建家校合作平台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高中教师需要充分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着深刻的影响。学校与家庭是高中生最为关键的两个活动地点,因此高中教师需要与学生的家长取得紧密的联系,科学、合理地构建出家校合作的平台。家长是每个学生的第一位老师,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有着绝对的引导作用,所以,高中相关的授课老师通过家访、微信、电话等方式定期开展家长会,向家长描述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以及心理状态,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老师和家长的有效联系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例如,高中教师与学生家长达成合作,成立家校合作委员会,引导学生家长参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两水中学与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当中,促使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得到创新。学校与家庭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两点一线的心理健康辅导,有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教师可以定期为学生家长举办讲谈会,鼓励学生家长围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宝贵的意见。家校合作是落实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对我国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积极开展心理咨询问诊

各个高中学校目前阶段都配有专门的心理咨询站,并配置专业的心理老师,这是因为心理老师对于现在阶段的学生比较熟悉,特别是在学生的心理以及思想等方面。心理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梳理不良情绪,心理老师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除此之外,因为一些学生性格内向,不愿意和老师面对面交谈,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咨询专线栏目,此工作主要由心理老师担任,进而全面帮助学生健全人格,让其在接受良好教育的同时,拥有优秀的人格品质。

(五)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在对学生展开心理教育的时候,老师需要先了解学生的优点以及长处,让学生可以正视自己的缺点,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让学生完善自身缺点、发扬长处,变得更加自信。在进行心理教育的时候,老师需要和学校联合起来,提高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发现并分析高中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指导与教育。

(六)确定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时候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面对高考的压力以及各个学科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还处于成长的困惑时期。如大部分学生在考试时因为心理素质较差,很容易出现发挥失常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老师进行心理疏导。在心理教学中,老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实际的心理问题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保证心理教育的有效性,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在实际的心理教育当中,老师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堂体验,让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心理态度,让学生可以在正能量学习的影响下,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及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另外,老师还需要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心理体验情景,让学生可以通过情景获得幸福感。如在进行心理教育的时候,老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了解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而根据学生的优点及长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增加自我认同,进而培养学生形成健康心理。

(七)建立学生心理健康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