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范例

当代经济

当代经济范文1

一、引言

时代历经多次社会变革,每一次变革都能带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的转变。休闲体育作为一种身体运动既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又富含娱乐因素的一种体育形式,深得人们喜爱。

二、社会进步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一)休闲时间增多与健康

伴随中国的社会变革,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社会取得了显著进步,生产生活的现代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人们从追求物质享受的阶段转移,开始注重人的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所有这一切都是以健康为基础的,没有健康都是虚幻。国家和个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认识之后,开始进行了实际的行动。由周燕等完成的《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健康素质目标、指标与实现策略研究》课题,提出的对策中特别提出应加强健康促进工作,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与自我投入意识。现今中国每星期、每年甚至生命周期范围内的自由时间都在增加;和以前相比,春节和国庆节等假期使人们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也找到了生活更加宽泛的含义,认识到生活不仅仅意味着工作和家庭的存在。于是休闲体育作为锻炼和娱乐的方式得到人们的追宠。反过来,这也为休闲体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尝试通过运用休闲活动更好地促进人们的健康,改变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状况。这种改变的意义远远超过人们对某一特定活动参与的意义。在这样的“社会工程”里,休闲活动是达到目的的途径,是改变或满怀希望地改善社会的一种技术或工具[1]。同时随着科学应用速度加快,人类的许多体力劳动被机器所代替,原本通过大量身体动作从事的工作只需坐着就能完成了。人体由于运动不足,某些部位过分劳累、精神高度紧张而产生了“文明病”。在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死因主要不是传染病和营养不良,而是冠心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这些慢性疾病多与不良的生活方式、行为(约占50%)、职业和环境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休闲方式和休闲体育

进入快速发展的21世纪,休闲方式注定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人们的休闲方式日趋多元化,个性化。通过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手段,可提高人们的休闲素养,增强人们的休闲技能,人们通过休闲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等方面得以提高[2]。在休闲时代层出不穷的休闲活动中,上述休闲方式很难促进人们更多地进行肢体活动和身体锻炼,促进身体健康,甚至于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疾病。休闲体育以其不拘一格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及其具有的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多元价值而成为了人们参与休闲的重要方式。因为相比较竞技体育,休闲体育不需要精湛的技术、战术和出色的身体素质,时间和场地设备等一般也没有严格的规定,全民都能参与,这些是竞技体育无法相比的。

三、休闲体育的策略

(一)现代生活方式与休闲体育策略

成思危表示,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人们闲暇时间会越来越多。在原始社会,人们除工作时间和生理需要时间外的闲暇时间很少,大约10%,在农业社会是17%,工业化初期达到23%,20世纪中期以来约为39%,到21世纪中叶闲暇时间有望达到50%[3]。这么多的休闲时间,如何休闲?这时,政府有责任去引导人们参加休闲体育,增进健康,特别是社团应协作政府体育部门完成某些工作,在成员发展方面,社团具有先天的亲和力和优势,应充分利用。营养过剩、运动不足、生理功能退化以及高度紧张等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阴影,也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了危害。在这种不利因素面前,人们对自身体质和健康关注日渐增多,花钱买健康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甚至人们的健康消费已经初步建立了和日常柴米油盐消费一样的自然心态,将其纳入了基本生活支出计划。这样的社会背景为休闲体育的发展建立了必备的基础,而当今社会,解决人们身心健康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动员他们面向体育运动,参与其间。同时,还应从思想观念上使人们明白,休闲体育是治疗亚健康状态的一种最积极、最有效的手段,而且是最方便、最廉价的手段。休闲体育作为恢复人的本质与体现人的价值的生活活动及社会实践,意味着人性的解放。通过愉快、自由地享受休闲体育可以发展人类的身体智力和认识能力,体验人生的幸福完美。

(二)不同人群休闲体育的形式与内容

1.不同经济状况、不同阶层休闲体育策略

不同的阶层(阶层: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划分社会结构的基本形态)有其不同的生活方式,这一观点已得到研究消费文化或社会阶层的学者们的普遍接受(凡勃伦、布迪厄、费瑟斯通等)。虽然,今日中国阶层的区别尚未真正形成,但由收入的分层而引起不同的消费阶层的状况已越来越明显。中国中产阶层作为未来消费结构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的主导力量,总体来看,生活方式已经浮现出时尚消费、品牌消费、文化消费、品位消费和休闲消费与享受型消费的一些倾向,其中的休闲消费和享受型消费的观念通过正面反面案例、西方中产阶级生活模式演绎更是被广泛地接受,这充分说明了他们关注健康与生活质量,不仅仅要求生存,还具备了要求享受生活的现实需求[4]。因此,我们应根据中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中产阶层的现实需求,积极探索符合中产阶层特点的休闲体育方法,如保龄球简单技术的掌握、简易高尔夫球的练习方法以及诸如此类的既能活动身体、娱乐身心又彰显高雅的休闲体育方式和方法。

2.女性与老年体育策略

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女性同样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任,如何根据女性自身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着重发展女性休闲体育参与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老年人处于身体机能逐步衰退的阶段,而且据调查中国老年人总体体育消费水平较低,参加的活动大多不需要很多的资金投入。所以应根据这个现状大力发展社区的休闲体育,使老年人在力所能及的距离享受到愉悦身心的休闲体育,从国家到省、市、县要专门设立分管群体工作的部门,再由这些部门组建群众体育协会、体育指导中心、俱乐部,形成广泛的大众体育社会管理网络,组建一支有一定组织能力、精通体育业务的社会体育指导队伍,有效地组织、指导群众进行科学的健身活动,是发展休闲休育的重要因素。同时,社区应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充实和完善社区体育场地器材。各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体育设施的统一管理,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投资兴建各种体育场馆设施,提高辖区内现有体育设施的利用率,为居民参加各种体育锻炼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再配合定期的组织各种小型社区体育比赛,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居民创造出一个好的活动氛围,为培养社区居民的健身意识,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些就能为休闲体育的开展和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p#分页标题#e#

3.体质与健康状况与休闲体育

作为当今世界大众体育潮流中不容忽视的一条支脉,特殊人群的休闲体育(也称残疾人、残障人的休闲体育)已经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它是指社会人群中在视力、听力、语言、智力肢体等方面有缺损者,通过身体练习,以求达到帮助保健康复、娱乐放松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充分享受自身权利所进行的体育活动[5]。在2005年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出,广泛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提高残疾人的身体素质和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残疾人与正常人一样享受做人的一切权利,其中包括享受体育的权利。但是在多数休闲体育服务场所基本没有为残疾人提供的特殊健身设施和体育器具,休闲体育项目的设置也没有充分考虑到残障人的需要,因此,改善我国大多数残障人参与体育的现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使我国残障人的休闲体育得到发展已提到日程上来了。

当代经济范文2

一、“经济伦理”范畴的一般规定

在关于“经济伦理”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就如何定义“经济伦理”并没有达成一致。[1]从词源上看,无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还是西方古代思想家都认为“经济”是一种与伦理共生的文化现象,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本身就具有伦理的意义和特征,亦即“经济”本身就是一种伦理性的活动。这种意义上的经济与伦理具有高度的共属一体性,使我们不能在一个明确的界限下来区分何谓“经济”何谓“伦理”,因此词源意义上的“经济伦理”不具备进行单独研究的存在属性。

(一)行为意义上的“经济”范畴的涵义

人类为获得资源和维护既得资源而自觉进行的经济行为是由主体需要驱使的,外在表现为他们与行为对象之间有形无形的报酬的交换。[2]在这个语境下,“经济”就是一种行为,或者说是一种实践活动,是行为主体与行为对象之间以物质利益为核心的物质性交往活动和行为,它的目的在于追求个体行为主体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和类整体主体的特定价值目标的实现。其中行为主体包括“微观主体”即“自然人”和“法人”的集合,和“宏观主体”或“整体主体”,即代表一定微观主体共同利益的“共同体”如政府。这个意义上的“经济”范畴包含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宏观和微观主体获取外在于主体的自然资源的活动,这是经济主体以外在的自然为对象获取经济利益的经济行为。在这个行为过程中,当下的行为主体需要面对的是两个对象,即自然客体和将生存于这个自然的未来主体;二是指发生于微观行为主体之间的一种以求利冲动为基础,以获取物质利益为目的,以货币和物质为媒介的交换过程。这是一个以实现个体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行为过程;三是指宏观主体的一种建立在交换和部分无偿占有基础上的,以实现特定经济目标如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促进行为主体福利水平的不断提高等为目的的行为过程。在这个行为过程中,宏观主体并非完全以实现自己在经济学意义上的利益最大化为行为目标。

(二)现代经济伦理范畴的界定

从一般意义上说“,伦理”是个体行为主体的一种交往规则和关于交往目的的价值认定,是宏观主体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以理性和意义为核心的实践精神,是一种存在于特定情境下的为交往者共同认定和遵守的规则和信念。[3]因而可以将现代“经济伦理”定义为在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中行为主体在特定情境下所共同认定和遵守的道德规则和价值信念。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现代经济伦理的一般属性:一是在微观经济活动领域,经济伦理就是经济行为主体在将他人作为经济行为对象时应具有的道德良知,也就是在经济行为中行为主体应该恪守的道德规范,即经济伦理的合工具性;二是当下的经济行为主体将自然作为行为对象时应遵从的自然的“法定”规则,以及考虑不同代际间的经济主体对经济资源公平享用的道德原则,即经济伦理的合规律性;三是在更为宏观的层面上,经济伦理体现着经济活动的终极目的或价值理性,也就是经济行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终极目的所应该具有的道德价值,即经济伦理的合目的性。对“经济伦理”概念的任何厘定都不应该偏离这个原初的意蕴。从经济伦理概念的规定可知,经济伦理是对经济行为的一种道德约束和价值规范,只有当建立在交换基础上的经济行为成为社会经济的普遍行为和经济关系时,伦理的规范和约束作用才成为可能和必要。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以发展之前,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不可能出现普遍性的经济交换关系,因而也就不可能出现立足于经济的普遍交换关系而生成的现代经济伦理。因此严格说来,现代意义的经济伦理是与资本主义经济相伴而生的。

二、现代经济伦理的历史性发生

作为规范行为主体经济行为的现代经济伦理本身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这使得简单追溯整个人类经济行为或关系的历史演变,以便确立经济伦理的历史性发生成为必要。

(一)在原始社会和阶级社会的早期阶段,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经济伦理

原始的以生存为目的的获取生存资料的行为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经济行为,因而也就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经济伦理。在原始的非文明状态下,人只是一个单一的非人文的存在,既非经济人也非道德人,既不具备工具性也不可能存在现代意义上的伦理目的性。因此,一方面,他们能够享受一种没有被文明所拘束的自由———在这种“非自觉的理性”自由中,人的所有行为和活动的最高价值就在于生存和延续;另一方面,他们还不能进行工具和目的意义上的道德自觉,而是在自发中遵循着我们所想要自觉的道德良知,诸如公平、公正、均等、诚信等。在阶级社会的早期即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随着财产私有权的确立,人类把自己严格地分成两个在经济关系上互相依存而又对立的阶级。作为对立的经济主体,“生产者阶级”与“占有者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建立在非“交换”的基础上。在这种要么“生产”要么“占有”的单一向度的生产和分配关系中,物质供给的生产者失却了目的性,占有者阶级失去的是人作为工具性存在的价值。因此,在这种经济关系中,本然就不存在经济人或者道德人;人在应然状态下自觉的价值确定的是单一的或者目的性或者工具性的存在。故而在这种单一向度的经济关系中也就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经济伦理赖以发生的根据。

(二)现代经济伦理的发生

现代经济伦理是因应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所造成的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分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隔离而发生的。随着人类控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人们开始在与以往不同的生产方式中构建新的经济理想和经济秩序。在这个过程中,旧有的占有者阶级和生产者阶级的某些人在新秩序下变成了新的占有者阶级———资产阶级,这个新的占有者建立了大规模的工业、城市以及商业活动,并把几乎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卷入到以逐利为目的的经济活动中。参与经济活动的每个人都追求经济行为的“个人利益最大化”,即所谓的“经济理性”。而在资本主义经济“理性”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存在于交换过程中的经济行为对公平的缺失,使经济生活几乎完全丧失了自律性,造成了城市与农村二元经济困境、财富的快速积聚集中和贫富分化的不断加剧,进而使得经济生活中的行为个体道德伦理和作为类整体的行为主体道德理性的丧失,人的经济属性成为他本应有的道德属性的悖逆。正如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所说的,现代西方的工业化经济制度和“民主”政治体制造成了人的思想的“工业化”,人们发觉将自然资源开发和转化成“制成品”本身是一种有价值的行为,“而这一过程所引起的任何后果对人类的价值反而无所谓了”。[4]也就是说,人们为经济发展所支付的劳动本身和作为对经济发展成果的劳动产品的占有都“异化”为与人分离和对立的异己力量。而异化劳动导致“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的能力———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以及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5]正是这种异化,分裂了人的经济属性和道德属性,隔离了人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才促使人们开始关注并构建经济发展中经济行为主体间的伦理关系,以规范经济行为个体在经济理性发展中应遵循的道德原则,恢复作为类整体的人在文明体系中应有的道德理性。#p#分页标题#e#

三、现代经济伦理的建构

如上所述,经济伦理源起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人对其目的和道德缺失的内省,以求为自己的经济行为树立超越工具价值的人性目标。但就现代经济社会内部而言,由于其发展水平处于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这就使得人们对经济行为的观察以及由此形成的新的伦理洞见也是一个动态连续性的过程,也就是说,现代经济伦理一经产生就处于连续性的构建之中。由于内容所限,本文不能从纵向上来追溯现代经济伦理的历史建构过程,而是力图从横截面上来简述笔者对如何建构现代经济伦理的几点意见。

(一)公平地维护所有微观主体生而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在现代经济伦理的构建中,代表微观主体共同利益的“宏观主体”应公平地维护所有微观主体生而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市场经济制度正是由于割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效率”与“公平”而造成了经济现实中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分裂,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伦理所关注的正是为市场经济制度所忽略的“公平”,在于提升人们对“公平”的价值认知和道德实践,因此经济伦理的实质内容和核心理念就是要妥善处理资源利用的效率性和财富分享的公平性之间的关系。公平在经济意义与伦理意义上的差别在于:前者更强调经济活动过程的公正性,它并不抹杀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的获利冲动和求利目的,并强调这种公平是建立在经济社会可承载的效率牺牲的基础上,这种意义上的公平性具有工具性的指向;而伦理意义上的公平则突显的是经济行为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机会的均等性和作为结果的财富分配的平均性,它指向人的应然目的性,即经济活动的价值理性在于促成经济社会所创造的财富应为所有经济行为主体共同分享。也就是说,伦理意义上的公平首先体现的是现代经济社会对行为主体的道德度量,以及作为价值主体的人对道德理性的追求,因此它也就成为构建现代经济伦理的实质内容和核心理念。这就明确地要求宏观行为主体在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分配经济社会财富的过程中,应首先确立这样的伦理价值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不仅在于增加经济财富的总量,其首要的也是终极的价值和目的更在于公平地维护所有微观主体生而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二)构建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合理有效的经济伦理制度

作为实践理性,经济伦理已经内含着外化为行为的要求,即经济伦理应具备对现实经济行为的道德约束和价值指向的现实效力。经济运行的过程是一个无限重复的博弈过程,经济主体对是否遵守伦理规则的策略选择,与其他经济主体恪守这个伦理规则的情况是紧密相关的。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把建立在伦理规则基础上的经济伦理制度作为所有行为主体相互交往中共同遵守的规则,经济活动才可能无限重复。[6]因此,要使经济伦理实现持久的现实效力,就必须构建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合理有效的经济伦理制度,把经济运行中经济行为主体应恪守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结构化,形成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制度化的安排,使伦理规范呈现法制化的强制性趋势,[7]并使之从一种观念形态转化为信念形态,变成经济行为主体从事经济活动不可或缺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规范,因而能规范和惩罚可能出现的各种机会主义的和乖僻的个人行为,使人们的行为更可预见并由此促进劳动分工和财富创造。因此,在现代经济伦理的构建过程中,宏观行为主体就应将构建规范、合理、科学和有效的经济伦理制度作为规范经济秩序最主要的任务之一。

(三)公正守信应作为微观行为主体基本的价值取向和伦理规范

经济伦理要实现它对经济关系的秩序性和经济行为的伦理性的规导和约束,在其建构过程中必须首先实现它对微观行为主体的道德约束作用。正如我们不断强调的,经济伦理在微观层面上是经济行为主体在从事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展现出的精神特质、行为方式和行为特征所体现的道德规范,其内在基质体现为经济行为主体对公平的道德坚守。因此,经济行为过程的公平性是经济秩序的基本保证。经济行为过程的公平性即经济行为是公开、可观察和可监督的;经济行为的结果即所提供的产品在交换过程中是等价的;行为主体是在合规范和合秩序的前提下获得合理的经济利益的。经济秩序对经济行为公平性的这种内在规范外在表现为行为主体在其经济行为中对公正守信的品格的坚持,因此,在构建经济伦理的过程中公正守信在微观层面应成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和伦理规范。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必然导致建立在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私有权基础上的交换日益频繁,为保证交换价值的对等性,其过程应该是公开、公正、可观察和可监督的,因此它必须以经济行为主体间的信用为前提。因为,作为交换的“商品首先是某个把自己的劳动体现在这一商品中的人的对象性;是他自己的、他本身生产的、为他人的对象存在”。[8]只有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交换过程才能减少经济活动及其运行过程的扭曲,从而提高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经济社会带来更多的产品,而这又恰为经济社会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价值意义上的公平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基础。交换过程对公平的这一本质要求,正是经济伦理最深刻的根据之一,体现了经济伦理作为经济社会的一种协调手段与宗教和法律一样所具有的工具性意义。

(四)倡导和树立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德理念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自然不是与人无关的自在存在,它既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又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自然在本体论意义上为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真实和终极的物质与能量。人类所有的包括生理的、社会的、精神的需要都是在人以自然为对象的实践活动及其产物中得以形成和满足,人类所有的包括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审美能力等等也同样是在这种实践活动及其产物中得以形成、发展和体现。在人类的社会发展史上,人与自然形成了辩证统一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9]但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在求利目的的催动下无视人与自然的这种依存关系,盲目地毫无节制地开发自然资源,欣然把自己变成了物质偶像的奴隶。然而在由人的经济和自然构成的交互作用的系统中,当人的经济行为从其应在的质点发生偏离,而自然依然保持原有的相对静止状态时,这个原本自决的系统的各局部的和谐就会丧失,并最终导致我们生存于其中的这个自决系统的崩溃。因此人类社会经济和文明的成长必须与感性存在着的自然取得某种平衡,这是自然赋予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律条。所以在现代经济伦理的构建中,必须倡导和树立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德理念。一方面维持我们所生存于其中的自然和人类这个共生系统的稳定和持久,提高我们的生存质量;另一方面要考虑在经济发展的远景目标下实现不同代际间的经济主体在资源享有和经济福祉上的公平性。#p#分页标题#e#

(五)现代经济伦理的构建既要反映人类普遍的文化追求,也应体现民族文化传统

当代经济范文3

泡沫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资金过度地集中在某一个部门、每一种行业、每一种商品,在这些特殊领域中反复转手运行,导致部门、行业、商品经济在某一特殊时期内出现扭曲膨胀而致使基础性的生产部门因资金短缺而出现经济衰退。随着经济发展进入到现代社会,市场经济中的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开始大量出现并形成热潮,价值现代市场经济的自由化、国际化不断增强,泡沫经济形成和发生的几率大大提高,其波及的范围也更为广泛,相应地,这种泡沫经济的危害程度也更大,对其处理难度也更加复杂。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国际化程度的增强,金融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中国学者对泡沫经济问题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

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泡沫经济总是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虚拟经济过度偏离了实体经济,造成市场中的虚拟经济成为了主体,而实体经济的发展受到挤压、限制,其结果是虚拟资本所产生的虚拟价值远远超过现实资本所产生的价值,经济看似繁荣,实则不堪一击。在分析现代金融泡沫经济形成发展的原因时,首先应明确两个基本概念:虚拟资本(FictitiousCapital)和现实资本(ActualCapital)。所谓虚拟资本,就是指那些有价证券,包括债券、不动产抵押单、股票等,它是能够给股票等有价债券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和回报的资本形式;所谓现实资本,则是指在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实物形态的资本,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形式和商品形式。其实,经济发展中如果主要以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来运行,那么泡沫经济产生的可能性是很小的,这主要是因为以实物形态而存在的资本形态。而当经济发展以虚拟资本运动为主的时候,泡沫经济就非常容易产生。泡沫经济最容易在金融领域形成,并且由于金融业与房地产业总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土地作为不动产,土地的价格构成特征使得土地的资本具有虚拟资本的性质。因此,泡沫经济与房地产业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金融经济泡沫与房地产泡沫是一对孪生兄弟。

那么,为什么金融市场上较容易产生和存在泡沫经济呢?在当前金融经济中,泡沫经济涉及不充分信息、交易费用、外部性、非理性预期等众多新概念,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的金融创新频繁出现,导致金融市场的运行和交易活动非常容易脱离实体经济。在实体经济中,成本价格是实体经济的基础,而在金融经济中,它以预期定价为经济模型。金融市场上较容易产生和存在泡沫经济,这与泡沫经济本身的双重性有关。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日益现代化、国际化和自由化的今天,一定程度的泡沫经济有利于资本集中,这种集中是对市场竞争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但是泡沫经济终归是一种虚拟经济,其中主要存在的是不实因素和投机因素。因此,一旦这种经济过度发展,其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具体来讲,严重的泡沫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的原因是社会原因,即在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时期出现了经济的整体繁荣和经济宏观环境较为宽松,这种繁荣局面和宽松环境极易为资金炒作提供机遇。所以,泡沫经济一般总会发生在国家对银行政策比较宽松、自由的经济体中。也就是说,在商品经济出现周期性的萧条之后,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发展,主动降低银行利息,放松银根,通过这种方式来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以带动经济增长。于是,那些有闲散资金的市场主体就会把资金投放到那些有保值增值潜力的资源上,这就为泡沫经济提供了社会基础。第二个方面的原因就是对泡沫经济形成和发展的预先调控和及时约束机制不够。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未能对那些有可能导致泡沫经济的投机活动进行监控、监督和制止,尤其是对投机过程中的贷款支付活动缺乏监控机制。但是,到目前为止,这种监控机制无论是在银行还是在政府都难以有效地建立起来。这是由于银行只是收付中介,而政府又难以对企业之间的交易活动进行干涉,甚至还容易被这种投机所形成的虚假繁荣而迷惑。

通过对金融经济中的泡沫经济的内涵及其形成发展原因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金融经济发展过程中,适当地存在一些泡沫,对于促进经济活跃和繁荣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经济中存在过多的泡沫,并进一步形成泡沫经济,那么这种缺乏实体经济支撑的经济必然会有破裂、崩溃的一天,最终造成金融危机,给经济发展带来致命打击。因此,中国经济发展必须对金融经济中的泡沫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正确认识中国金融经济中的泡沫问题,对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促进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泡沫问题主要表现为股票泡沫和房地产泡沫。所谓股票泡沫,就是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其内在投资价值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与泡沫绝对额、经济总量、金融资产总量之间的关系有关。同时,股票市场同样遵循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规律,一旦大量资金流向股票市场,那么股价与公司未来业绩就会形成较大差距,盈率也会出现太高态势,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泡沫。

当代经济范文4

在企业的日常管理过程中,经济管理贯穿于整个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市场竞争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使得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不得不加以完善和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管理质量,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和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现代企业面临的形势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知识时代和信息时代也相继出现。在现今社会中,知识和信息已经取代土地和劳动力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社会的发展中成为必不可少的基础。在商品生产和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广泛的应用了知识和信息以后,使得社会经济和企业的管理环境发生重大的变革,逐渐转型为知识时代和信息时代。在此基础上,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方式方法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根据目前我国的国情来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现如今的市场经济体制。由于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以满足不了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要求,因此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也作出了重大的调整。最重要的是人们已经意识到创新才是提升竞争力的核心,只有创新才能帮助企业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对于现代的企业来说,应不断的创新经济管理模式,这是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

二、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没有专门的人员或部门进行成本管理。为防止资金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浪费的现象,有些企业采用财务审计的手段进行成本控制。由于财务部门属于业务部门的范畴,从事的都是业务工作,并不能提高企业效率,因此不应该负有管理的职责。

(二)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健全。许多企业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却无人监管,使管理制度没有落到实处;有些企业没有根据自身的变化情况及时的进行完善管理制度,而是仍然采用原来的制度;还有些企业虽然根据具体的问题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这些措施过于的简单,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三)企业的组织机构不能与环境的变化相适应。随着社会环境越来越快的变化,组织结构也应不断的进行调整,但是由于企业的管理者经常忙于其它事务而忽略了组织机构的调整,造成组织机构不能与环境的变化相适应。特别是现代社会环境具有不确定性,如果不能迅速的适应变化的环境,企业就将会被淘汰。

三、完善企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措施

(一)企业部门机构设置细化的完善。首先要明确企业经济管理的职能。在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企业的经济管理人员对企业的经济发展与生存都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因此,一个企业中经济管理人员的决策是很重要的;其次要做好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中其他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才能同心协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最后是企业的经济管理部门要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有关政策的制定,鼓励员工积极参加管理决策,增强其责任感。

(二)经济管理制度的完善。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起到规范企业管理活动的作用。然而在完善经济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政府部门的支持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保证经济管理体系运行的标准化,要求政府部门需要通过文件的形式将管理制度制定下来,使企业做到有章可循,只有这样才能完善经济管理制度。

(三)要明确经济目标。经济目标的确定,关系着企业生产战略的制定以及经济的管理。在制定经济目标的过程中要进行精心的策划,才能保证经济目标的合理性、科学性,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四)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现代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如何获取最大的经济利润是最根本的目的。然而,对于企业来说,人力资源在企业的发展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就需要企业不仅能够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进行选拔和培养,还应该充分的调动生产积极性,便于经济管理体制的顺利运行。

(五)要不断地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变化,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也要不断地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管理制度。首先对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及时的进行管理理念的创新;其次是企业的领导人要认识到经济竞争的关键;再次是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要不断地学习外国企业的管理模式,并根据自身的状况进行创新;最后在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资源优化组合,发挥出资源的最大效益。

当代经济范文5

关键词:传统经济管理;现代经济管理;发展启示

近几年,在全球化趋势逐渐深入的背景下,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存在感也越来越强。传统经济管理和现代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也愈发明显,不过,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传统经济管理当中也有很多优秀的内容与观点,这也为企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推动了企业的现代化、可持续化发展。无论时代怎样演变与发展,我们都需要吸收、保留优秀的发展理念,从而为后续的发展提供指导。为此,本文对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展开阐述,以期找到其对当代经济管理发展所带来的一些启示。

一、传统经济管理思想阐述

现代经济管理领域,管理是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保证经济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也就是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也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积累、沉淀的宝贵经验,传统经济管理思想映射出传统社会的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的特点,体现出独特的管理理念,总体上看,传统的经营管理思想更多地体现了政治影响,以下为几项主要的思想观念。

(一)家国同构观念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无论何时,农业产业都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自改革开放后,不管是社会经济抑或是产业结构出现怎样的改变,农业在我国的重要地位一直都未曾被撼动。基于农业产业而形成的根本思想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管理方面的重要内容。在封建农业社会,农业是整个国家发展的大前提,当时属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不过,因为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影响,贵族之间在血缘关系的支撑下,逐步形成了立足于国家同构,体现出宗法君主制的社会形态。以此为基础,政治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并明确强调中央集权政治特点。

(二)重农抑商观念

追溯历史可知,这一观念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在当时,这一观念是古代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无论是儒家、还是法家,都对这一观点持认同态度。孟子曾提出“为富不仁”的观点,在荀子看来,富强是值得向往和追求的,但是不应该忽略“工商众则国贫”的思想,这两种思想是共通之处的,实事上,在当时的环境之下,权威性对于古代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秦代开始,在对货币进行统一管理后,货币金融管理开始萌芽,现代货币金融管理也是由此受到启发,开始在市场上发展并逐渐成熟。

(三)教化观念

从古至今,儒家都在提倡教化的重要性,提出应以伦理道德、三从四德等伦理教条来对家族关系进行定位,这对于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另外,在先秦时期,我国古代社会存在非常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对于这一社会问题,大量的思想家也做了种种尝试,希望可以扭转这种社会现状,尤其是墨家和儒家,这两个学派都坚持均平原则。不过,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之后,经济和现实之间巨大的差距最终完全暴露出来并最终被承认。

二、在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影响下,当代经济管理的发展启示

(一)促进现代农业管理的完善

基于社会发展的影响,我国经济管理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并最终形成了融合小农经济意识与农业生产的一种中庸思想。可以确定的是,中庸思想是偏向保守的,应展开适度的优化创新,不过还应当考虑到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协调性问题,从而使我国农业能够稳定、健康地发展。在传统思想中,农业生产实践问题备受重视,相比之下,现代经济理念注重强调的是管理理论和思想,对于实践管理的重视度不高,无论单一地依赖哪一方,都无法很好地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这一点,应思考如何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管理的质量与成效,达成传统和现代思想的有利结合。

(二)提高当代企业管理的有效性

基于企业管理学的不断完善,科学管理对于在现代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也成为一项重要标志。当然,知识经济时代和传统时代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环境已不同于以往,不过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完全摒弃传统经济管理理念是不可取的。传统观念对于提高员工的凝聚力来说可以发挥有效作用,并且还可以对管理者的管理理念进行合理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保证当代企业在现代社会更好地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企业需要汲取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精华,并进行优化升级,充分借鉴过去的发展经验,与企业的现实发展情况结合起来,制订与企业发展更加契合的制度和模式,从而是企业的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发展需求得到满足。

(三)优化法律制度,加强货币金融管理成效

货币和金融一直都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同时,无论是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抑或是现代经济管理思想。在以往的研究中,这二者都被结合在一起形成金融管理思想。金融管理思想主要强调的是以供求关系为基础,从管理的角度着手来展开货币的管理工作,从而逐步建立一套系统的金融制度。从传统经营管理思想着手来研究这一问题,通常更为强调粮食价格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明确货币价值,从而就可能会造成“谷贱伤农”的问题,最终使商业和农业之间产生较大的矛盾。金融市场主体相互间的借贷、利息活动和我国早期的高利贷有很多共同点,经济发展如果忽略地对这一问题的控制,就一定会导致各类不良后果。对于这一点,政府应当积极修订相应法律制度,以防带来不利影响,从而促进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健康发展。

(四)注重传统经济管理的创新,持续推动经济进步

在邓小平理论中,体现出的相关经济管理思想都是以传统经营管理思想为依据而形成的,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当代的经济发展。在古代,我国的管理思想就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熟度,如《孙子兵法》中提到的政策、组织形式等经济管理理念。邓小平对这些思想进行吸收和发扬,流传到当代,这些思想可以和我国现实发展情况结合起来,形成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思想,有效保障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另外,经济和政治是密不可分的,国家要在管理控制财政的基础上,保证国家有充足的发展资金,从而维护生产与管理活动的平稳运行。

三、结语

通过本次研究,笔者对新形势下传统经济管理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归纳,并对其为当代经济管理发展所带来的几点启示进行了总结。总的来说,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变和发展,我们应对积极、正向的传统思想及发展管理理念有正确认识,总结其中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并立足于我国现代化经济管理的发展形势,取可用之处加以优化利用,并结合以往的发展经历科学建立健全的经济管理思想体系,为社会经济的平稳、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倪雨辰,范均.试论传统经济管理对现代经济管理的启示[J].科技风,2016(10).

[2]王松涛.传统经济管理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启示[J].消费导刊,2018(1).

[3]朱静.古代循环经济管理思想对现代的启示[J].当代经济,2015(13):10-12.

当代经济范文6

文化并不仅仅是指艺术等狭义的文化活动,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在目前关于文化建设、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成为国人研究焦点的今天,这一观点尤其需要引起重视。如果我们真正想以文化立国,希望中国能够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化国家,那就必须首先从经济领域着手,改变多年来形成的经济文化,也就是这些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某些价值观念。那么,究竟什么是经济文化,当前世界主流的经济文化有哪些共性特征,我们目前的经济文化中有哪些不合时宜的因素呢?这都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经济文化的定义

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术界开始系统研究经济文化这个问题以来,我们关于经济文化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探讨如何摆脱建国以来前30年形成的思想意识束缚,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与开拓创新精神;二是从新世纪开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系列深层次问题的显现,经济文化重塑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公平、正义、真正的可持续等等成为人们频繁使用的词汇,以适应国际经济伦理转换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需要。不过,在上述话语主题转换的过程中,人们对于经济文化基本属性的认识,也就是何为经济文化保持了基本稳定的认识。其实,经济文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对经济与文化关系的阐述,其目标指向也不仅仅是文化与经济发展绩效的差异问题;学术界提出这个术语的目的是将其视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分析其如何指导现实的经济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文化是制约和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就是经济文化的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经济发展模式转换,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我们有必要对经济文化的内涵有一清晰的了解。何谓“经济文化”?有人提出就是经济中的文化含量或反映经济的文化(陈依元,2001),但多数学者认它是以经济活动现象为中心形成的观念文化,是经济实践过程内在规律的反映(张保权,2006)。更有学者明确提出,经济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人类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指导、约束人类经济行为的观念、制度以及对经济行为加以控制的手段(张永庆、乔冠华,1994),是对经济发展有影响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贾旭东,2007;孙新曦、辜胜阻,2008)。总结这些看法的共性特征,可以下一个比较通俗的定义:所谓经济文化,是指一定历史阶段,经济发展的各种主体在关于经济发展的目的、手段以及效果评价等问题上形成的一种比较一致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模式,它提供了特定时空条件下人们对涉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经济环节评价的衡量标准与基本理念。这一定义表明,个人的经济行为和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总是受到特定经济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如果说,在全球化程度相对有限、人类经济活动的负面影响还不为人关注的情况下,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主要研究资源、资本、劳动、技术等因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那么现代经济理论则将关注重点转向了经济增长背后的文化因素。可以说,文化是比美丽更可怕的力量。无论炼钢、开飞机,还是修路,一切都决定于文化。而且,一定决定于人。人是怎么想的,就会出现什么情况。因此,研究当前中国的经济问题,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忽视经济文化因素的。经济文化对经济活动及其主体的教育、凝聚、导向、调控、约束和激励功能的发挥,不仅决定了经济增长是靠什么因素来实现的,而且对经济活动成果的分配与效用发挥都起着决定作用。当然,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文化的价值取向功能对经济主体的行为选择发生影响而实现的。

(二)当前中国经济文化的特点

1978年改革开放进程启动后,“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以及我们理解上的偏差,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发展”被看做是经济总量即GDP的增长,并通过官员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得以强化。这一现实使得对GDP的总量追求成为中国经济文化的主要特点,至于增长的GDP是靠什么途径获得的、这些经济财富又是如何在民众间进行分配的,人们往往没有给予特别的关注,相反认为市场力量的扩展自然会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的各种问题。结果就出现了一个怪圈:在谈论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时,凡是对既得利益集团有利的,我们就强调经济文化的一致性,强调与国际接轨;而一旦对利益集团不利,我们就大谈国情,强调经济文化的特殊性。这种情况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不断加剧。以至奈斯比特提出,中国除了存在一种务实和渐进的行事方式外,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上述关于发展的全国性意识形态有关。出于对贫穷的恐惧,在20世纪90年代改革快速推进期间,任何在经济上可行的东西都是被推崇的。思想上的解放使得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融合成为可能,这是目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不过,这一同样的机制却导致了社会福利与经济政策的不良发展。现在,以经济总量扩张为特征的中国发展模式正在经受考验:国家缺乏支持经济继续增长所需的资源能源;同时环境退化也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尽管持续高速增长使政府能够拖延问题解决的时间,但必须明白,引发世界关注的2011年夏季英国城市的暴力骚乱不是孤立现象,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时代骚动的信号。正像有学者指出的那样,社会不平等和个人主义的协同蔓延、个人和集体生活的商品化、在忍让的名义下种族主义复活等每种成分里都蕴含着矛盾,当它们叠加在一起时,任何一件意外都可能引发大爆炸。特别是,社会冷漠、骄横、不公正地承担牺牲,都在播种动荡、暴力和恐惧。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形成一个新的全国性意识形态。在全球性问题越来越突出的今天,经济文化趋同日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不能脱离世界整体性的发展潮流。虽然中国有着自己特殊的国情,但是游离于世界经济发展的逻辑规则之外也是不现实的。

二、国际经济文化的当代特征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经济文化存在明显差异。不过,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类面临的共性问题越来越多,一种全球性的经济文化正在逐渐显现,并对各国的经济活动起着约束作用。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以人为本

经济文化的作用对象是人类的经济活动,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此,经济文化必然要以人为本。这种以人为本既体现为人的智力资源及其由此衍生的高新技术成为经济活动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也意味着人在真正意义上成为经济发展的目的。换言之,“文化”价值的实现,在于以人为本位的社会整体性进步,而并不仅仅是或主要是充当为经济建设目标服务的“动力”和“手段”。应该说,这一理念正成为全球性的共识。2009年,巴西总统卢拉强调,未来社会仅仅要求更高薪金和更好工作环境是不够的。最根本的是要以人为本打破任何经济教条,为公民权利乃至经济和社会生活深层次重组进行抗争。2010年欧盟公布的2020年欧洲战略计划书指出,在全球化、资源短缺、老龄化等长期挑战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起责任,就必须把欧盟转变成一个提供很高程度的就业、生产率与社会凝聚力的、智能化、可持续和包容性的经济体。这一战略计划充分体现了经济文化以人为本的特点。如果说欧盟的报告还是属于战略规划层面的东西,那么近年来日本各届政府已经在充分实践这一理念。2010年1月,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将建设“以人为本的经济”作为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施政方针,强调日本所要实现的新成长,不仅意味着传统的规模增长,而且必须促进经济质的飞跃,实现守护国民生命的经济增长。继鸠山之后就任首相的菅直人更是提出要解决“社会孤独性”问题,要建立一种不把任何人排除在外的社会,即“包容所有个体的社会”。2012年1月,首相野田佳彦在国会发表施政演说时再次强调,经济重建方面日本将把农业、能源和环境、医疗和护理等作为成长产业重点发展,构建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把消费税增税部分用于加强育儿、护理援助和维持养老金水平等领域,实现“还之于民”。上述动向说明,如何确保经济发展的利益为更多公众共享,已经是全球化时代各国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当然,以人为本不是所谓的“人类本位主义”,而是要实现高水平福祉目标与合理利用资源的有机统一。

(二)创新驱动

经济增长需要资源投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推动经济增长的资源类型有很大不同。从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依靠资本规模和劳动力数量等因素;而在21世纪,大国之间竞争却主要取决于技术和社会管理方面的创新数量和实现创新的速度。人们的生活水平从根本上取决于他们在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创造附加值的能力,这可以说是当今经济文化的另一个时代特征。其实,技术既是文化的一部分,也受以价值体系形式表现的文化的影响。现代经济离不开科学技术和人的素质的提高。只有适应这一要求,各种经济体才能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实现投入产出效益的最大化。正因为如此,创新驱动成为各国经济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例如,2020年欧洲战略计划书强调必须建设“创新的欧盟”,确保创新性思想能够转变成创造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产品和服务。英国商业、创新与技能部(BIS)2011年3月提出的《英国增长计划》强调,要在现代经济中寻找出路,英国必须变得更加富有创造性,并针对高技术未来进行重组。美国进步中心2011年3月了《重组政府以提升美国的竞争力》报告,对涉及未来美国经济竞争力的重大问题做了分析;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11-2016财年战略规划的主题就是以发现和创新提升国家实力;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更是在2011年5月出版《构建“创新型增长”的长期战略》研究报告,提出美国经济的长期繁荣需要明确一条不同的经济与政治发展路线,必须要由技术创新带动经济增长。美国副总统拜登强调,20世纪衡量一个国家财富时主要看它的自然资源、土地面积、人口和军队。而在21世纪,一个国家的真正财富在于其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美国必须继续投资于教育、基础设施和创新这些国家力量的根本源泉。世界经济发展经验已经说明,全球化逐步使先进技术成为必需,廉价劳动力不再能确保竞争优势,最具生命力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注重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一个经济体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从生产或制造向创新转型,而不仅仅是仿效他人的知识产权。

(三)利益与责任相对平衡

现代经济文化的另一个发展趋势就是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这里的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即要考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两种关系。处理这两种关系的基本原则就是实现利益与责任的相对平衡。首先,必须以可持续原则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现代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在创造和消费财富的同时缩短了人类能够享受现代文明的“剩余时间”。建立与地球环境相协调的“人类社会”是我们必须担负的责任。可以说,环境问题让人类意识到了地球空间以及资源能源的有限性。但是,我们却缺少以“有限”为前提的经济理论和方法。实现从“无限经济”向“有限经济”的思维转换既是民族国家范围内的事情,也是与全人类未来紧密相关的课题。它要求民族国家要努力协调自身利益与全球责任的关系。正因为如此,欧盟提出要建设“具有资源效率的欧洲”,支持低碳经济发展,以促使经济增长与资源耗用脱钩。其次,必须以和谐共生原则为基础处理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集团文化的发展本身是决定于经济文化的。这意味着,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即实现社会内部的可持续发展同样成为经济文化关注的重点。可持续发展的初衷是帮助贫困者能够按其意愿生活得更好、更健康和更公平。在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背景下,持续发展的政策意义应该是通过制度设计,改善最底层群体的生活条件,降低中间群体的贫困度,同时也不破坏富裕阶层的物质生活。在人与人关系的处理上,必须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普遍受益之间的平衡,放弃按照最有利于自身原则管理经济的做法,否则只能加剧社会的不平等。2011年以来北非中东局势的动荡表明,一国能否在面临严重不平等所造成的社会动荡时游刃有余,可能决定了该国在下一轮全球化中成为赢家还是输家。因此,必须修正过去的“过于”偏重效率的经济政策。唯有如此,才能构筑一个国民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社会。

(四)经济与幸福同在

现代民族国家出现后,最大限度增加经济总量一直是各国政府努力的目标。政治家们纷纷将经济增长列为国内政策的重中之重,GDP则成为反映国家幸福程度的首要指数。应该说,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以及工业社会发展的大部分时间里,经济(GDP)与幸福是统一的。不过,随着自然环境退化、民族国家之间以及内部不平等现象的加剧,GDP增长与生活满意度提高之间的联系开始断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二者关系的合适定位应该是将幸福作为社会的整体目标,而将可持续性的经济活动作为实现目标的手段。也就是说,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要创建一个新的衡量框架,不仅包含通常的经济指标,还要考虑能在短期和长期切实发生影响的社会福祉结果。2009年开始,法国总统萨科奇委托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施蒂格利茨在内的知名经济学家就改革GDP统计系统进行研究,以寻求一种将公民幸福康乐和国家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的宏观经济管理办法。整体来看,这一趋势在西方社会正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传统GDP统计系统没有考虑收入差距、失业率和环境保护等因素。因此,富有和幸福是既有联系又有相区别的两个问题。目前部分发达国家已经从民众的幸福感角度出发进行政策设计:欧美更多强调减少失业而不是实现GDP增长;2011年2月,日本首相菅直人在国会发表施政方针演说时把“实现将不幸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社会”作为他的治国理念,提出要将失业、疾病、贫困、灾害、犯罪等这些不幸滋生因素降低到最小限度。这些做法说明,当今各国政府必须了解本国公民的幸福和精神健康状况。虽然单纯按照“幸福指数”来确定政策是不成熟的做法,但幸福感在政府政策中始终处于次要位置也是有缺陷的。统计意义上的GDP增长对生活满意度的正面贡献已经被收入差距拉大、工作缺乏安全感、医疗保障不足等现象抵消。这一事实提醒我们,公众的基本生活要求一旦得到满足,政府政策就应当将重点放在提高个人满意度和国内幸福总值(GNH)之上,而不应一味专注于促进经济的增长。

三、经济文化的时代特征对中国的启示

这些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是巨大的,但是也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尤其是在民生方面。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做法就是对既有的经济文化理念进行重塑,按照经济文化的时代性特征对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做出适当调整。

(一)确立增长与福利兼顾的衡量标准

在我们这个以有业绩为导向的世界,衡量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衡量的指标会影响我们的行为。现代经济增长方式出现后的一段时间内,对物质财富的过度关注使得经济发展过程中缺乏对人的价值和权利的真正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对经济高速增长的无尽追求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地方政府的施政行为。分配不公、食品安全、生产事故、环境恶化、诚信缺失等现象的增多告诉我们,经济增长与人类福祉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经济发展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应内涵自尊、自由等与人类内心价值体验相关的东西,对社会福利和幸福感的强调成为当前世界正在实践的经济文化理念。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也必须努力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与提高当前生活质量之间的平衡。作为对策选择,就要着眼于改变驱动经济发展的社会逻辑,形成一个兼顾经济指标与社会福祉结果的衡量框架,形成一个将环境可持续、社会平等、社会福利等标准融合在一起的新的经济增长机制,并通过政治激励机制的改变加以落实。如果我们还是继续传统的以GDP为主的政绩评价体系,忽视能源效率提高,不重视教育、文化、福利等无形因素的增长,那么新的经济文化就无法形成,目前我们意识到的各种问题也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始于1978年的改革对中国生产效率的提高作用明显,但对如何解决社会公正、环境保护等问题重视不够,部分群体没有从快速增长的经济中获益。对此,阿马蒂亚•森强调,经济增长与生活水平提高之间的关系取决于现代因素,包括经济和社会不平等以及政府用经济增长带来的公共收入来做什么。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此外,我们要特别注意解决科技异化问题。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等各种灰色技术的泛滥说明,科技是生产力还是破坏力,关键在于人的选择。科学必须是充满“人性的”。只有改变传统的以GDP为主的评价体系,我们才能有效应对科技异化带来的潜在风险,实现人类幸福感的真正提升。

(二)以公平正义为原则调节国内经济活动

根据世界银行2012年2月的报告,1981-2008年间,中国脱贫人数达到6.6亿,为全球减贫做出了巨大贡献。不过,由于工资上涨缓慢、贫富差距拉大、阶层固化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改革开放真实成就的评价。面对公众的不满,政府的政策指南希望通过集团文化的强化来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显然不是一个善的办法。2011年9月,在国庆62周年招待会上指出,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发展更加科学、民生更加改善、社会更加公正。这说明,我们国家的大政方针与世界主流经济文化的发展趋向是一致的。但是,当政治高度依赖经济之时,就是其无力规制经济力量的时候;一旦政治权力失去自主性,政府也就没有任何能力来服务于社会大众的利益。然而,政府的政策必须重点向弱势群体倾斜。部分地方政府官员在谈保障房建设时说政府准备赔100亿这一表态说明,一些官员还是把民生建设当作对推动经济增长无益的事情,同时也意味着要在全社会形成推动公平公正发展的环境还有很大距离。这个问题不解决,所谓的公平、正义是无法实现的。就如奥巴马所说,经济政策应该关注经济总量增加问题,但必须确保该体系内所有人都能获得发展机会,应该能够带来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性别和不同种族人富裕程度的同步提升。和谐社会目标既是对未来的承诺,同时也意味着过去奉行的发展路线正面临某种风险。这就需要培养和平、同情与合作文化,而不能以市场的名义、以先行的发达国家现有福利模式存在问题为由而对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持消极态度。政府存在的目的之一是保护弱者,解决权利贫困问题是社会稳定和良性发展的基础。如果说世界新经济秩序的形成需要以民族国家间普遍公正原则为基础,那么一个国家要想在这一秩序的形成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就必须按照同样的原则整合国内经济秩序。必须认识到,如果不能解决教育机会和收入分配方面的不平等,中国就不可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繁荣稳定。

(三)通过价值理念重塑维护海外经济利益

持续的经济增长,一定程度上使中国人对延续多年的发展模式有种不切实际的信心,认为只要坚持下去,我们所期望的各种目标都会自动实现。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社会生活的商品化是这些年来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现实。就如有学者在评价2011年欧洲城市骚乱时所说,从相信有钱可以摆平一切到相信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距离比人们想象的要小得多。强势者每天都在迈出这一步而毫发无损,而有心这样做的弱势者却以身陷囹圄告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舒缓人们的心态,就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而心态的舒缓,必然与造成这种心态的因素有关,那就是如何发展经济。单纯要求利益受损者忍耐,是不会收到效果的。对国内事务这样,对国际间的经济交流也需要持有这样的心态。因此,如果能够使西方对中国经济成长的各种因素,包括经济增长的手段、目的等有一种全新的认识,那么,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相对来讲应该是能够比较融洽的。国外批评中国在非洲屯田、实行新殖民主义,最近持续发生的针对中国人的袭击事件,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不按照国际公认的经济文化伦理开展对外经济交流,那么最终受损失的还是我们自己。利比亚政局变换对我们经济利益的影响已经很明显,其他诸如缅甸水坝事件、传统的非洲盟友国内发生的反华事件表明,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好方法还是按照国际主流经济文化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我们必须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当做经济文化重塑的重点,摆脱把低成本的劳动力投入当做经济核心竞争力的传统思维。这个问题解决后,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发生矛盾的根源就在很大程度上消失了,我们就不用在国际事务中同时应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双重压力。

(四)依靠技术进步转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迫切需要技术水平的提升。目前多种因素决定了中国只有快速提升技术水平,才能真正贯彻落实符合时代意义的经济文化。首先,公众对更高工资水平的期望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创新驱动的道路。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得每当国家提出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时,就会遇到如何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反对意见。因为在多数人看来,技术必然排挤劳动力。其实,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主要不是压缩了劳动力的就业数量,而是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和方向。经验表明,以较低的工资水平维持经济增长不仅有违国际间的公平原则,而且无助于激发人们从事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更容易诱发民众的不满。基于这种现实压力,2008年1月我国新劳动法生效。这一法律实施的直接后果是推动中国制造商不再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优势,而是转向生产附加值更高的产品。但是,目前中国还缺少与高薪相适应的高附加值的产业结构。其次,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实现创新驱动。改变文化观念,在发展模式中加入环境因素,这是未来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国经济运行基本上可以用“刀耕火种”这个特点来概括,代价相对高昂。如果没有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约束等问题都无法解决。再次,国际竞争的现实要求我们实现创新驱动。中国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一些研究结论甚至声称中国产业竞争力已经世界第一,不过我们在世界经济链条上还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全球化时代,技术水平将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无论从经济和政治哪个角度看,科技落后都是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因此我们必须注意提升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作为最初始的政策设计,就是要重视教育与科技,而不要过于依赖政府主导的投资性增长。必须认识到,后一种方式将束缚中国人的创新欲望,降低人们投资教育的回报率,影响中国的增长潜力。能否实现这种转变,将是决定中国未来的关键因素。

(五)经济活动主体要不断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当代经济范文7

关键词: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当代经济管理;经济建设;影响

在实际生活中,经济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对于经济建设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他们以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理论等传统经济管理的思想为指导,通过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更新管理的方式,使企业的经济获得更好的发展。可以说,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使他们开展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为当代新经济管理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内容,直接影响着管理人员工作的效果。因此,在当前时代,研究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1传统经济管理思想概述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全面开展,美国和德国等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因为采用了第二次科技革命出现的新技术来发展自身的生产力,使得相关国家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经济实力也随之增强。在这样好的背景下,逐渐出现了企业管理学的雏形,经过相关经济学家的不断研究和创新,在一战之后,企业的管理思想会逐渐成型,为人们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在经济学家不断探究和创新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经济管理流派出现并被认同,逐渐地成为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也是企业进行经济管理基础的科学。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在传统经济管理学上不断做出突破,逐渐形成了现代管理,企业管理越来越成为一门完善的、综合性的学科,但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仍是我们研究和创新经济管理模式的基础和前提,如果丢掉了这个基础和前提,就无法正确认识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就会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形势做出误判,从而影响到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认知并利用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以此促进企业经济建设和管理的全面发展。就我国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发展而言,1956年9月份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正式提出党和国家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但是在其后近30年的时间内,我们一直在摸索中缓慢前进;1982年9月份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标志着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逐渐形成。在邓小平理论中,对于传统的经济管理理论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和总结,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思想的指导。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指出我国应“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现代化经济发展和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继续保持着中高速的增长态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增长到了80万亿元,稳居世界的第二位,对世界经济的增长贡献率已经超过了30%;同时,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结构也不断获得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的产业获得了蓬勃的发展,高铁、公路等基础性的民生设施也在推进建设的速度;而且,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也在稳步推进,年生产粮食达到6000亿公斤以上,并且城镇化建设效率也以年均提高1.2%的速度在快速推进,8000多万的农业转移人口已经成为城镇居民。此外,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落地实施,在“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长江经济带发展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力实施,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成果十分丰硕,一系列重大的科技成果相继问世。而这一切经济发展建设的成果都是基于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优化和创新而实现的。

2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分析

2.1对当代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分析

农业是一个国家生存和经济建设的根本。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而且,我国农业人口在总人口数量中占比较大,而且,加之我国人口众多,为了国家的粮食安全以及国民的温饱问题,我们也必须将农业发展作为基本的国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数量数据(见表1),我国的农业人口在2000年以前,一直处于不断增长的态势,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农业人口数量逐渐降低。到了2017年,我国的农业人口数量已经由建国初期的90%多降低到了41.48%。在当前的农业、农村建设中,由于新农村战略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我国的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特别是在“互联网+”行动下,“互联网+传统农业”的发展形势,使得传统的农业生产配上了发展的翅膀,农产品的深加工也不断取得新突破,但这都离不开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具有明显的循环性特征,在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指导下,“三农服务队伍”要充分地认识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不断总结农业生产过程,并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和应用,逐渐探寻出一条适合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管理思路和方法,进而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见表1。

2.2对当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影响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企业和公司也在蓬勃地发展,根据企业和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逐渐兴起了企业管理学,这门科学为企业经济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也使得企业管理逐渐走上了科学化的发展道路。从第二次科技革命发展到今天,企业的管理理念也由最初的理论发展成为科学理论,并逐渐转变成为当前的管理学理论。但这一理论的基础就是由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优化,不断汲取实际的管理经验与改革创新发展起来的,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传统经济管理思想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对其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在保证该思想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改进和创新,才能使其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3对货币金融管理的影响分析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金融货币也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货币的应用把人们的供需关系以及企业的经济管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社会活动充满了经济性。在对金融货币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发展,供求关系与相应的管理活动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在我国传统的金融货币管理活动中,是以“士农工商”的顺序进行排列的,商品的价值也是以农产品的价值决定的,但最初我国历史上对货币的管理缺乏统一性,所以,以物易物是主要的交易形式。在秦始皇大一统以后,货币虽然逐渐统一,但各种私铸行为屡禁不绝,影响了当时朝廷对于货币金融的有效管理。当历史发展到了今天,我们国家对于金融货币的管理体系日渐成熟,理论体系的发展也日趋成熟,随着越来越严格的货币金融管理行为,很多违法分子为了利益,兴起了小额贷,前段时间的“校园裸贷门”事件就是这种违法高利贷的具体表现,为此,我们应采用强硬的法律措施,利用行政手段加以严格的控制,从而有效管理金融货币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有序和可持续性地发展。

2.4对国政经济管理的影响分析

中央政府在治理国家时,也需要借助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并对其进行创新和优化,从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提高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在当前我国的国政治理过程中,国家对于经济管理模式的不断调整,就是对于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不断优化和创新。在我国古代,由于政府不重视商业行为,只以农业经济发展为主,因此不得不采用“量入为出”的经济管理手段,但这一经济原则直到今天,对我们的经济管理体系还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当前,根据这一经济原则,我国已经全面实行了“营改增”,并且合并了地税与国税,同时推行了新会计准则,并实行了全面预算的财政制度,这标志着我国的国政经济管理越来越成熟,同时也保证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于当代经济管理具有极大的影响,这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为此,我们应积极利用有利的一面,促进我们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同时,针对不利的一面,我们也要对其进行优化和创新,促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管理思想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邱亮.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7):114.

[2]赵霞.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1):132.

[3]赵梓玮.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分析[J].经贸实践,2018(1X):147.

[4]谷秀慧.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实践的启示[J].现代商业,2018(1):140-141.

当代经济范文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成为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离不开现代市场经济教育的作用。

一、现代市场经济教育的两条实现途径

现代市场经济教育指的是市场主体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现市场经济理论、思想的过程,其实现途径有两条:一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自发教育。自发教育是市场主体所受到的来自其他市场主体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是市场主体在市场博弈过程中的自我演化;二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自觉教育。自觉教育是各级党政机关、教育部门、学术团体对市场主体施行的教育,是排除人们对市场经济的思想障碍、提高市场主体对现代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的有效手段。

1、现代市场经济的自发教育

现代市场经济对市场主体的自发教育的渠道有两条。

其一,成功人士的示范效应。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先富起来的成功人士。对于其他人而言,成功人士的示范效应能够起着自发教育的作用。这些暂时没有成功的人群必然会模仿成功人士,积极学习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知识,并在市场经济实践中对这些知识加以运用。

其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对市场主体的教育。市场经济对市场主体的教育功能是客观存在的,有什么样的市场经济,就要求有什么样的市场主体与之相适应,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运作的市场主体迟早会招致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机制的淘汰。

2、现代市场经济的自觉教育

现代市场经济是文化经济,体现为市场主体成熟、市场客体完备、市场制度完善、政府干预合理、科技发达等方面,而其中许多方面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自发教育功能难以胜任的,需要自觉教育功能发挥作用。现代市场经济自觉教育的内容包括:现代市场经济法规教育、现代市场经济技术知识教育、现代市场经济理论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宏观调控知识教育。

二、进一步加强现代市场经济教育的思路

在通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上,现代市场经济的自发教育与自觉教育功能是协同发挥作用的。二者是相互补充的关系,我们不能只取其一。为进一步加强中国现代市场经济教育,必须同时从自发教育与自觉教育两个大的方面着手。

1、引导现代市场经济的自发教育发挥正面功能和积极作用

首先,树立合格的成功人士为典范,让诚实守信、合法经营、遵守市场规则而致富的市场主体脱颖而出,带动更多的人以同样的方式致富。其次,完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如果在一种市场经济体制下,具有勤劳、智慧、诚实、勇于创新品质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成功的几率更大,那么这样的市场经济体制就称得上是好的、规范的。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为市场主体走向成功营造外部环境。因此,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经济法律法规,仍是必要的。唯有从以上两方面同时着手,才能发挥现代市场经济的自发教育的正面功能和积极作用。

2、继续加强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教育

强调现代市场经济教育实质上就是强调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教育,为此必须做到:首先,加强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研究。当前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研究方面应注意根据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实践的变化同步调整并深化市场经济理论,因为,只有能对现实问题进行解释的理论才真正具有说服力,才能真正教育人,才能真正符合现阶段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其次,推行全面的现代市场经济理论教育。当前我国一些部门的现代市场经济教育内容比较片面,结果一些人对现代市场经济缺乏全面的了解,违背了现代市场经济原则也毫无所知。最后,全面推广现代市场经济教育。当前我国现代市场经济教育的覆盖面比较狭窄,针对社会人员的现代市场经济教育几乎是空白。因此,还应大力发展成人继续教育,传授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知识,全面推广现代市场经济教育。

3、加强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研究、实践、教学、传播等环节间的联系

当前中国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研究、实践、教学、传播环节联系的紧密性还有加强的余地。学者们往往更注重对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而对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教学、传播关注不够,这样的理论往往是不彻底的。因此,加强现代市场经济理论教研等环节间的联系,对于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建设和现代市场经济教育具有双向的促进作用。

4、处理好现代市场经济教育与市场监管、法制工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