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优化设计范例

初中优化设计

初中优化设计范文1

一、政治教学情境创设

初中政治课想要实现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首先需要创设初中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教师应转变过去的灌输式教学理念,应用情境模拟教学法,立足初中生好奇、好胜、模仿、徘徊、矛盾等心理特征,选择初中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创设贴近初中生实际生活的政治教学情境,吸引初中生关注,激发初中生的参与兴趣,引导初中生互动交流讨论,结合生活实际提出解决实际政治问题的对策。创设政治教学情境,让初中生真正融入课堂学习,能够利用已学的政治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将政治课堂还给初中生,强化初中生的学习主体性,为初中政治教学活动优化实施创设生态教学环境。

二、政治教学方法创新

笔者在初中政治课堂上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个体自主方法、合作探究方法和辩论开放方法。其中,个体自主方法即初中政治课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以初中生实际为出发点,贴合初中生现实生活提炼出政治问题,利用初中生的身心特征,鼓励和倡导初中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参与和解决政治问题;合作探究方法是初中政治课中笔者应用最多的方法。在初中政治课中,考虑到当前初中生独生子女的身份现状,笔者有意识地将初中生划分为小组形式,让初中生以团队形式开展小组学习活动,通过对政治问题的合作探究,改变独生子女自我的不良意识,在小组中学会关注和尊重他人,在小组团队互助下获得知识;辩论开放式方法则是在新课标要求下,加强对初中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下侧重应用的方法。在初中政治课中,应用辩论开放式方法,初中生可以结合所学理论对特定问题展开激烈辩论,在表述自己观点的同时,还可以倾听别人的观点,改变初中生以往被动学习的状态,拓展初中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政治教学工具引入

在初中政治课的传统讲授中,教师仅仅是利用教材、板书等工具开展教学活动,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教育领域相继引入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等工具,政治课教学活动就可以有效整合信息技术,改变过去板书讲解的模式,让初中生脱离“枯燥乏味的政治课”,让初中生参与体会“栩栩如生的政治课”。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某一知识点,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呈现给初中生,如初中生通过幻灯片、投影、视频等形式,直观地感受政治课的变化,将政治知识点以形象的形式展现给初中生,以利于初中生明确知识点及其结构。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政治课备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扩充教学资源,从互联网上选择适合初中政治的真实案例引入课堂,利用多媒体形式播放给初中生。因为他们更愿意接受和相信互联网信息,抓住初中生的关注点,就可以较易吸引初中生课堂参与和思考的注意力,以丰富的政治教学资源,为政治教学做好铺垫。

四、政治教学作业布置

政治教学作业的布置应该是政治课教学的最后环节,也是对学生政治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环节,检测学生的政治学习效果,同时向教师反馈相关教学信息,是政治教学质量考核和改善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限制,初中政治教学作业的布置重点更多的是强调对初中生所学知识的巩固功能,初中生很难在作业环境中扩展自己的政治思维和思辨能力,政治作业主要呈现出单一、枯燥的内容,不利于初中生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政治教学效率的提高。笔者认真分析了初中政治过去作业布置的状况,注重初中生自主探究求知能力的培养,尽可能为初中生布置一些贴近他们实际生活的政治问题,让初中生能够从生活感悟中得出政治问题答案,也可以利用政治课已学知识分析某些生活问题,实现“生活—政治—生活”的相互循环学习,从生活中提炼政治知识点,应用政治知识点诠释生活,还原生活。笔者结合课堂讲政治知识,贴近初中生实际生活,为初中生布置能够通过自己努力解决的实际问题,鼓励初中生自主探究学习知识,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政治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初中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初中生能力,培养初中生的政治素养和创新精神。

五、结语

初中优化设计范文2

在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对于学习的认识均趋向于功利化、应试教育化,而严重地忽略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学习互动,导致学生的全面发展遭受到了严重的抑制。对于化学实验的教学,教师们严重轻视课堂进行实验操作的必要性以及其对于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极大帮助,甚至有的教师会向学生们传授“做实验不如看实验、看实验不如背实验”等学习方法,将化学实验的真正教学意义完全扭曲,最终导致很多学生对于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能力大大下降,学习兴趣也大大降低。根据这个教学现状,在我国的新课程教育改革之后,相关教育工作者们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尤其在丰富我国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式上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在课时分配方面,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理论课程严重偏多的现象,相反,要求新的教育中,实践课程以及实验课程的数量大幅度提高,要求与理论课程之间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从而使得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其次,要求教师们尽可能地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告别传统的低效率教学模式,新颖、有趣、搞笑的课堂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创设相关情景,利用问题引入知识点,为接下来的化学实验做铺垫。例如,在学习氧气的制取这一节化学实验课中,教师们可以在课堂刚开始时,向学生们进行提问:“空气中含量排名第一与第二的气体分别是什么?”“空气中哪一种气体帮助人类以及动物进行呼吸?”这样,利用提问题的方法,与学生们进行互动,使学生们的思维得到锻炼,并且融入课堂知识中来。

二、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良好的实验教学能够为初中生打下牢固的基本功,为其在日后的更深层次的学习以及参加社会的激烈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在初中化学的课堂上,为了能够更好地使学生们对相关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理解,教师们可以引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利用投影仪以及幻灯片,丰富课堂教学方法。由于多媒体幻灯片技术具有直观、新颖等特点,并且能够从视觉以及听觉两个方面为学生们进行知识的演示以及讲解,因此,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辅助教师的课堂教学。另外,对于一些相对比较危险的、不适合在教师或者化学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或者微观的实质性试验(例如原子、分子、质子等相关实验)便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们播放相关的实验视频,帮助学生们更加清晰地观看并了解相关的实验现象、更加熟练地掌握相关实验步骤、充分理解相关的实验内容以及原理。

三、引入小组讨论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化学教师以及相关教育工作者们逐渐认识到了化学实验课对于提高初中化学知识教学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的重大影响,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以及影响力越来越高。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是优化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具体的教学方式为,教师将班级学生平均分为若干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的平均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大致相同,防止小组讨论出现极端化的现象。在成功地进行化学实验之后,教师们可以为学生们提出相关问题,组织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们需要时刻关注学生们的讨论情况以及讨论进度,对于出现停滞或者矛盾的小组,教师需要及时地给出提示,防止偏题的现象发生。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将讨论结果进行阐述。小组讨论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们的思维,引导学生们对相关实验内容进行思考,并且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对于化学实验课的喜爱,从而提高学习主动性。

四、总结

初中优化设计范文3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化学;练习作业

一、确定切合教学内容的课堂练习和作业的设计要求

(一)教师应设计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的课堂练习和作业

化学教师应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并结合学生学习化学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设计课堂练习和作业[1]。首先,教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将考察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作为出发点,促使练习和作业成为教学效果的反馈,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为此,教师所设计的课堂练习和作业,应该与课堂所学知识存在紧密的关联,并适当进行知识延伸,尽量选择难度较低,能够满足大部分学生学习需要的习题。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默写练习,而默写的主要内容为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元素,这种课堂练习的方式,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学生也可以通过默写金属元素,在头脑中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其次,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要注意题型的多元性和综合性,还要确保学生不能在辅导材料和网络中找到现成的答案。或者教师可以简政放权,将布置作业的任务交由学生自己完成。例如:教师可以采用自选作业的方式,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自己设计课后作业,且内容数量和题型不限,也可以多人合作设计,但应要求学生阐述设计作业的主要目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成就感。

(二)练习或作业的内容应体现趣味性

化学教师所设计的作业应具备新颖性、趣味性和创意性的特点,使得学生在解答问题过程中,长期处在愉悦的状态,体验到知识增长的快感。例如:教师可以在化学作业中插入一些趣闻和化学谜语,或者教师也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任务,并要求学生在课上表演,比如:制作土豆电池和自制汽水等,以此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练习或作业的内容应体现复习性

复习和巩固也是教师在优化和设计教学练习和作业时,应该遵循的原则。尤其是在学习新知识时,这一点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习题,有选择的整合到一起,让学生进行习题练习,日渐积累。其次,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准备错题本,并定期对错题本上的错题进行温习,以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

二、设计化学课堂练习和作业要尽量体现个性化色彩

(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分层型作业

化学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全部学生都能够在练习和作业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对于学习能力强,态度端正、学习基础牢固的学生,教师应为其设计具备探究性和实践性特点的作业。例如:让这部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解释,或者做一些小实验,验证化学理论。对于学习能力差,知识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布置的作业应该以基础知识为主,难度不宜过高,促使学生对化学基础概念进行理解。例如:让这部分学生背诵元素周期表、并对简单的化学公式进行记忆。由此可见,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在遵循整体性的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型的作业设计形式,充分发挥作业在学习上的辅助作用。

(二)作业的设置遵循认知规律

化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遵循由浅及深、由易到难的规律。对于不同学习层级的学生,将课外作业划分为以下层次:一是基础知识习题;二是巩固习题;三是综合题。不同层次的题量应存在差异,完成的方式也存在不同,对于综合题,应要求学生详细作答,写出详细的解题步骤,而对于基础题,则要求学生写出答案即可,并可以参照教材和其他文献。这样的作业设计方式,有利于满足不同层级学生做题需要,作业效果也会得以提升。

(三)设计实践型作业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需要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实践的方式,验证化学知识。为此,教师应该根据所学知识内容的不同,布置实践形式的作业,让学生放眼于长远,为学生创造实践的空间,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后组织学生到实验室做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比如:卤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加深对氧化反应知识的理解。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应重视课堂练习和作业的作用,并将其作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初中化学知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课堂练习和作业进行优化设计,充分发挥出练习和作业在学习中的辅助作用,从而强化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初中优化设计范文4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实验教学;教学设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普及,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使教学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于带领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在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化学实验对于学生进行化学知识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化学实验教学设计进行有效优化,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化学理性认知的建构

在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某些特定情境往往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还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能够对知识产生更深刻的记忆。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带领学生进行适当的化学实验,往往能够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进行初中化学的学习,能够对化学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记忆。这是因为,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生理发育尚不成熟,因此在进行知识记忆的过程中,形象思维往往是他们对知识进行记忆与理解的主要方式,化学实验就是一种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的渠道,这样的教学方式恰好迎合了初中生的记忆规律,因此教师在针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带领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利用化学实验感性、形象的特点,使学生对化学实验中所蕴含的知识进行有效学习,并将化学知识通过观看实验、参与实验的方式进行有效内化,使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时,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方式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化学实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新奇、鲜明的现象,并且化学仪器在生活中并不常见,因此学生往往对于化学实验室中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如果在教师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能够正确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自然能够使学生对于化学学习产生兴趣。如果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再通过恰当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往往能够使学生较不稳定的“兴趣”转变为较稳定的“志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化学学习。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态度

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带领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能够使学生逐渐养成对于科学的尊重态度,使学生在进行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明白什么叫做实事求是,并且使学生明确想要对化学知识、化学规律获得深刻理解,就必须要通过化学实验的手段进行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实践出真知”的真正含义。另外,在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也能够对于学生一丝不苟、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进行培养,使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勇于探索、不畏挫折的学习态度,并且使学生拥有一定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这对于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乃至日后的人生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带领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并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优化,使学生能够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的优化策略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优化

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前,首先需要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设计。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针对实验内容进行合理优化,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获得较为明显的实验现象和结果。换言之,也就是将实验现象和结果明显化,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以更加轻松的方式进行观察和操作。另外在进行实验器材的选择时,教师也需要对实验器材进行有效选择,尽量不要选择过于复杂的装置。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初中化学《分子的运动》的教学时,就可以为学生准备一杯浓氨水和一杯酚酞试液,并为学生分发试纸。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试纸上蘸上适量的酚酞试液,在旁边放置盛有氨水的小烧杯,并将试纸与烧杯用一个大烧杯扣住,过一段时间后,很多学生就会发现试纸居然变红了。这就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实验。这样的实验教学有几个优点:首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所选择的实验器材并不复杂,甚至非常普通,那么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避免实验器材过于复杂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另外,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完成对于实验结果的判断,且这一实验结果相对于其他实验而言更加明显,能够使学生以更加轻松的方式完成对于实验的观察与总结,有助于学生以更加轻松的方式完成化学学习任务。

(二)对实验“异常”现象进行有效应用

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每一次实验配比的些微差别、环境的变化甚至气温的改变都有可能会造成实验结果出现异常。这些“异常情况”有的在教师的意料之中,有的则在教师的意料之外。通常情况下,这些异常现象的发生往往是学生并未学到的知识点的体现。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很有可能会告诉学生:这次的实验“失败”了。但是如果教师能够针对化学实验教学设计进行有效优化,那么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些“异常”情况加以利用,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创新能力、分析能力都得到有效提升,还能够使学生由于这些“异常”情况的出现,而提升自身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人教版初中化学《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的实验教学时,有一名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误将硫放进燃烧匙内进行了燃烧,还有的同学使用了碳。这就导致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异常,原本应当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并没有进入到集气瓶中。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通过对于教学设计的优化,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对实验进行有效总结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于化学实验教学并不重视,认为化学实验教学就是带领学生“玩”,因此,他们并不会针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有效的反思总结。但是这样的想法其实是不对的。无论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实验是否成功,教师都应当针对实验进行总结,因此教师在针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可以针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蒸馏水的制取实验后,就可以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简单的评价。教师可以首先针对实验没有成功的小组的情况进行阐明,并带领学生共同针对实验失败原因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获取的蒸馏水不纯净、含有杂质等情况,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评价对于自己的实验过程进行反思,从而了解实验失败的原因,使学生通过进行反思的方式获得更大的进步,进而使学生的化学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对化学实验教学设计进行有效优化,则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激发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寇娟.试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的优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5(6):154-155.

[2]顾云龙.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的优化设计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6(11):17-18.

初中优化设计范文5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优化

新课改是我国为了改善现有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教育的重要作用而进行的一项教育改革,其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提升学生对课堂教育活动的兴趣。语文课程是初中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其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储量,帮助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作业是初中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帮助学生夯实课堂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提升语文作业的科学性,进而充分发挥其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特点

(一)语文作业设计符合新课改要求

新课改要求初中语文作业设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因材施教”的重要作用,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目前,初中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注重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鼓励学生充分思考。课后作业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复习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还可以帮助他们预习即将学习的知识,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会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学生若想保质保量完成作业就需要预习新知识。同时,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并不是简单地重复书本内容,而是将其进行总结升华,以及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努力思考。其次,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通过要求学生查阅课外资料增加其知识储量。语文知识涵盖的范围非常广,从古至今,从中国到国外,所有文明的发展进步都可以纳入语文知识的范畴,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并没有局限于书本内容,而是要求学生借助网络查阅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资料,以此增加他们的知识储量。

(二)语文作业设计的目标明确

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有明确的目标,能够帮助学生知晓作业目标的评判标准是什么,进而在目标的指引下努力完成语文作业。日本学者稻川三郎将目标分为四类:可达到的目标,可相信的目标,可想像的目标以及可向往的目标。可达到的目标是指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切实实现的目标;可相信的目标是指学生相信自已可以达到的目标;可想象的目标是指学生的目标应当是可以进行语言表达并且在社会中真实存在的;可向往的目标是指学生自己想要努力实现的内容。教师在布置语文作业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不同目标类型,帮助他们在实现“可达到目标”的前提下确立“可相信的目标”,进而在不同阶段通过不同目标的指引下获得更多的知识。

(三)语文作业设计注重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语文教育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如阅读理解、古诗词朗诵、古文解读等,语文教学课本中的内容以向学生传授知识、增加学生的见识为主。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注重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不仅需要回顾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还需要进行充分思考,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教师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布置语文作业时都注重挖掘学生的智力资源,通过各式各样的作业类型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尽可能打破学生的固有思维方式,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语文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语文练习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只需做到“言之有理”即可,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会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做答,以此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作业内容的合理设计

缺乏对作业内容的合理设计是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之一,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语文作业多是对课堂知识内容的机械重复。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意识到课后作业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作用,仅是将其作为检测学生学习情况以及自己阶段性教学成果的内容,这就使得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只注重检测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不注重激发学生对学习以及知识的兴趣。其次,教师在布置语文作业时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以及课后作业内容设计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是现阶段很多教师在作业环节只侧重于突出自己的主导地位,导致出现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的现象。

(二)没有意识到学生的个性化特征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是具有独特特征的独一无二的存在,因此教师在安排作业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以及内容。但是现阶段,鲜少有初中语文教师能做到这一点,无论是课堂教育还是课后布置作业,他们都崇尚“一刀切”,即所有学生都安排相同的学习内容。但是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是不同的,这种“一刀切”的作业布置方式会拉大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以及知识差距,进而增加成绩较差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教师在作业环节不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条件,增加学生的信心。例如,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差,但是其动手能力较强,而教师在很多课后实践性活动中也仅是对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关注。

(三)语文作业形式较为单一

语文作业形式较为单一是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又一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教师在布置语文作业时以阅读、练笔类作业为主。语文的学习本应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学生通过接触大量的知识内容不仅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量,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对学习的兴趣,但是教师在布置语文作业时没有充分尊重知识的多样性,大部分作业内容都是阅读和练笔,这虽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使得学生沦为了“机械的重复者”,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其次,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不注重对新兴媒体技术的运用。教师要求学生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完成作业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作业内容的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接触到大量新兴知识,进而丰富学生的知识种类。但是现阶段,教师很少借助各种新兴技术来丰富作业的呈现形式。

三、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一)合理安排语文作业内容

首先,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作业内容。初中阶段是学生各方面技能快速发展的阶段,教师在安排作业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的变化。例如,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重要时期,而学生在思考时往往会调用自己以往的知识积累,进而得出对新事物的认识,因此教师应当多布置一些句子赏析类作业,要求学生自己在作文中寻找好词好句,并分析其好在什么地方,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其次,教师要多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目前,初中学生的课外作业以理论知识为主,这不利于帮助学生构建全面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可以将书本中一些内容作为主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安排作业时注重体现个性化差异

首先,教师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布置作业。教师在日常作业布置过程中要注重掌握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并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以此充分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同时,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以及学习过程,并及时根据学生自身情况的变化调整作业方式。其次,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科学设置难度层次。虽然每个人都有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但是“平等”并不意味着“相等”,不同学生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等都不同,如果采用同样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完成同样的课后作业就会增加一些学生的学习压力,这不利于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合理设置难度层次,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择要完成的内容。

(三)创新语文作业形式

首先,教师应当根据作业内容安排不同的作业形式。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将作业分为读写积累类以及采集编创类。读写积累类是指教师指定相应的书目让学生阅读,并在阅读结束后写出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句子,并写出原因,以此强化学生对课外读物内容的印象。采集编创类是指要求学生在自己搜集优美篇章的基础上模仿名家进行创作,以此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以及运用能力。其次,教师应当积极借用各种新兴技术丰富作业形式。采用新兴技术手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完成作业的兴趣,而现阶段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应当是抖音等短视频APP,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布置一些适合以视频形式提交的作业内容,并鼓励学生自由创作。

【参考文献】

[1]侯彩虹.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J].新课程,2020(23):1.

[2]耿会欠.初中语文教学中优化作业设计的策略分析[J].科普童话,2020(24):82.

[3]任彦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作业设计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

[4]于佳.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

[5]徐冬霞.论农村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策略[J].读写算,2020(05):134.

初中优化设计范文6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程设计;学习效率

新课标改革中明确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作为初中地理教学的首要任务,因此,教师在设计地理课程的时候就应该加强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学生通过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以作业的形式复习一遍,还可以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真正意义上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本文通过客观进行分析初中地理课程设计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方法。

一、初中地理作业设计的发展现状

1.地理作业认识不足

大部分地理教师觉得初中地理课堂非常重要,因此在设计课堂内容上花费大量时间,教师着重讲解和强调那些考试必考的重点内容,目的是确保学生能在课堂上消化吸收重点内容。同时,在课后布置相应的地理作业,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及时复习知识。但是没想到,地理课堂教学是有限的,教师花费太多时间在基础知识的讲解上,并没有完全考虑学生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导致整个教学任务无法保证质量和数量,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没有真正意识到课后作业的重要性。

2.地理作业形式死板

在传统地理教学模式中,从辅导站购买地理辅导材料是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的形式之一,老师普遍认为地理作业就应该是地理辅导材料上的相关练习题,若干年过去,地理作业的布置形式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很显然这种死板的地理作业形式已经不能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受到抑制,甚至让学生觉得布置这个地理作业的就是为了最后的期末考试。本来是五彩缤纷的地理教学通过布置地理作业的固定形式,使之变为枯燥无味的地理习题,最终学生的学习效率逐渐下降,学习成绩同样也是不理想。因此,教师急需要改变成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从源头上改变这种现状。

二、初中地理作业设计优化的策略

1.增强地理作业的趣味性

在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喜欢让学生抄写和默写书本知识,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就需要设计出更具有吸引力的题型,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真正帮助学生吸收知识和掌握知识。这时教师就可以采用辩论赛的形式,将地理作业布置给学生,学生在课后充分准备好材料,加深对地理知识点的印象,吃透书本重点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完成一幅画,一幅关于大气运动的图片,将抽象复杂的内容简单的绘制出来,把知识点变得更加形象直观。例如在学习《大气运动》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整个大气运动的图形描绘出来,之后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知识,亲自画出大气运动时的图形,并写上自己对此图的理解,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2.注重地理作业的实践性

初中地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可以通过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学会用所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灵活运用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尽可能的多布置一些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的生活类地理作业,让学生通过这些作业的练习,增强地理实践能力。比如,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社会调查等实践性较强的作业,让学生在参与社会调查时,提前接触社会,去经历一些书本上没有的地理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地理位置时,让学生去走访那些生意较好的门店,为何生意这么好?还可以布置这样的题目:假设你家周围有一个化工厂,厂里的所有污水都排到门口的小河里,你认为该如何解决群众与化工厂的矛盾?这些实践性很强的题目,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巩固地理知识。

3.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初中生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渴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这时教师就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更加主动参与到地理教学中来。在布置地理作业时,教师需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每位学生的个性,特别是那些有特殊爱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创造不同的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实施个性化作业,真正发挥地理作业的作用,提高地理教学有效性。总之,初中地理教师需要始终坚持以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为依据,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出更加符合学生要求的地理作业,促进学生在完成地理作业的同时,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更好实现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同时,还需要始终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热爱地理知识,真正做到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

[1]徐敏.小议初中地理作业的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1,26:143-144.

[2]张传悦.浅谈新课程下初中地理作业的设计[J].学周刊,2011,19:182.

初中优化设计范文7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学理念相对落后,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氛围比较沉闷,不太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导致一些学生对数学缺乏学习兴趣,对数学课堂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心理.初中数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教师要从各个方面加以努力.首先,教师要从内心深处热爱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感受,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把学生当朋友,平等友爱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样,在传道授业解惑时,就会少很多障碍,使学生在不明白的地方敢于向老师请教.其次,教师要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比如,在引入新课的时候,教师要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的情境;在设计练习的时候,教师要尽可能加入一些学生能感受到的事例;在某些教学环节,教师要采用做游戏的方式,让学生都乐于参与其中,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再次,教师要适当运用幽默的教学语言,为课堂增加一些欢快的气氛,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

二、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能力有先天的因素,但更多在于后天的培养,尤其是数学能力,需要经过反反复复的锤炼才能形成.第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正向思维、逆向思维,学会逻辑推理,学会由条件得出结论,学会由结论找到条件,学会由一般到特殊,学会由特殊到一般,等等.第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比如,在学生完成一道题后,教师可以变换一下条件,让学生再去尝试一下,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又如,在一个学生解答某道题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看看有没有其他解决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学会一题多解.第三,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比如,在讲解新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一下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在讲解几道类似的题目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归纳一下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在能力形成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收获,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增加互动,除了师生互动外,还要进行生生互动,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就是生生互动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能帮助学生弄懂一些难以理解的数学问题.在小组中,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在集思广益的过程中,也是对自己的知识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给各个小组制定任务和目标,由小组长进行合理分工,在进行一段时间的讨论交流后,每个小组对于所完成的项目进行展示,然后大家给予评价和点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合作交流意识及自评、互评素养,实现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文明进行,使学生的整体知识架构得到完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在交流中进步,在讨论中成长,在合作中获益.

四、借助多媒体,让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服务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功能,能把声音、图像、文字等融合在一起,以各种我们需要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给相对枯燥乏味的数学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使教学更加直观、更加具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圆动起来,从相离到相切再到相交一目了然,省去了在黑板上画图的工作,又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虽好,但不要盲目地为了用而用,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教学实际.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精心打造每一堂数学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除了教给学生必要的理论知识外,还要重视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探索、观察、思考、总结,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初中优化设计范文8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问题设计;优化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加强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断深入落实了新课程改革,在这种情况下,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引入了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模式,问题教学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得到广泛应用的。合理设计课堂问题,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初中化学课堂知识学习中来,最终为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紧贴生活实际设计化学课堂问题

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变学生为课堂主体,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化学问题。由于化学知识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化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化学课堂问题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学生不仅能够对化学知识产生深刻认知,同时还能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对化学知识进行灵活应用,最终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1]。例如,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初中生生活中经常出现并喜爱的“蛋黄派”引入课堂,并引导学生思考“蛋黄派”袋中属于什么气体?它的功能和性质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由于化学问题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因此,更容易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索热情,对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通过情境问题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将化学问题融入到真实的情境当中,能够将抽象化的化学知识以更加直观和生动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助于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2]。因此,新时期,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化学知识内容本身,有针对性的创设课堂情境,将学生带入到真实的化学知识情境当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化学知识的探索和钻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并逐渐意识到化学知识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最终得到化学素养的全面培养。例如,在影响“气体溶解度”因素相关知识点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啤酒瓶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自主操作,打开啤酒瓶,此时会发现其中冒出大量气泡。在这一真实场景背景下,教师可以引入问题:啤酒瓶中含有什么气体?增加气泡的方法有哪些等。在这一真实的生活情境当中,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化学知识,并逐渐学会利用化学思维来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最终为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奠定良好基础。在这一教学模式背景下,学生对气体性质、压力、温度等“气体溶解度”影响因素产生了深刻认知,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会明显提升。

三、设计开放性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开放性问题即没有固定答案以及完整初始条件的问题,有助于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3]。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际设计课堂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创设开发性化学问题,有助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经掌握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化学问题,更有助于学生从多个层次、角度出发来思考化学问题,为更加高效的完成化学学习目标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在“常见的酸和碱”相关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酚酞、石蕊与酸溶液、碱溶液作用过程中产生的颜色变化情况来进行问题的创设,在课堂学习中,通过这一开放性问题的创设,学生可以自主展开化学实验,并通过小组讨论以及观察等方式,对化学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化学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

四、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对问题设计的重要性产生深刻认知,并结合学情以及初中化学知识特点,有针对性进行问题设计,为全面激发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积极性、全身心的投入到化学知识的探索中来奠定良好基础。初中化学教师通过优化初中化学课堂问题设计的方式,对全面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旷湘平,肖荣.初中化学素养型试题的命题策略:基于PISA科学素养测试的视角[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32(09):51-55.

[2]索彦霞,巩璐雲,杨月苹.“微课导学”在初中化学实验课堂的应用:以“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31(09):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