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案范例

初中教案

初中教案范文1

【关键词】“导学案”;自主学习;初中历史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不断地融进了教学实践中去。新课标对于立德树人和人才创新性的培养提出了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导学案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主动性为目标的教学模式,[1]有助于贯彻落实新课标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培养的要求,已然成为初中历史教师不断探索的内容之一,成为一些地区学校的教学模式的试点内容并形成理论与实践的成果。提倡在现代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导学案教学模式,对初中历史教学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为初中历史教学打破“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弊端提供了有效路径。笔者主要是基于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借助于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浅析如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深入研究“导学案”教学模式

“导学案”这一教学模式主要是老师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等,基于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以课时为基本的单位而设计的“学案”。采用这一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导学案”中主要是包括学习目标、内容、重难点、学习指导、学习过程、课后练习及反思等等。在学习过程中又包括知识回顾、预习、课堂中的讨论等等。相较于传统的学生随着老师走的教学模式,“导学案”教学模式能让学生一案在手,完成学习的过程,使得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落实新课标中的素质教育理念,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导学案”作为一新兴的教学模式,在其走进课堂之前,需要对“导学案”进行深入的研制。第一、定位“导学案”价值取向。“导学案”重点在“导”,老师引导,学生学习操作,在师生之间架起“桥梁”连接“三维目标”的学习,连接课内外学习内容,连接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第二、明确“导学案”环节组成。导学案的内容对学生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定向”作用,导学案的内容及其环节应是我们关注的重中之重。当然,究竟设计哪些内容、有哪些板块要因科而异,因学习内容而定。第三、明确“导学案”研制主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显然,教师应当是导学案研制和使用中的主导力量,其规定了导学案的内容量及其结构、形式、使用等。

二、树立合理“导学案”教学理念

课堂的教学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主阵地,也是教育改革的主战场。传统的教育模式是老师教,学生学,新课标中所提倡的学生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导学案”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致力于让学生主动地融进教学活动中来,为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性提供了一剂良药。不管是对于学校还是对于老师来说,教学理念应与时俱进,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校推行或者是老师采取“导学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应树立合理的教学理念。1.以学生的先学为先导。就初中的历史来说,存在着内容多、时间紧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能够将相关历史知识有效地传输给学生,又能够使得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有所提升?这对于老师来说,有一定的挑战。课前的预习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学生通过预习能够提前熟知相关内容。“导学案”教案在进行研制的时候,注重预习这一环节。比如《新航路的开辟》这一课,教学的重点是几位航海家开辟的新航路。基于教学重点,设计预习方向:探寻新航路的热潮;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围绕这几个方向,设置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的学习。若历史大观园游园活动的话,那么学生就是其中的游客,老师是导游,历史课堂便是大观园,教学的目标也就是游园的目的与意义,“导学案”就类似于旅游的攻略。老师在这一教学活动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主要是向学生提供学习的方向或者是路线给出游园的意义。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行参观与学习。2.转变应试教育理念。“导学案”在进行推行的时候,有些老师误解了这一教学模式,在纳进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往往将其视作为学生成绩提升的工具,往往将其功利化,却忽视了“导学案”中的“导”的功能。“导学案”是新时代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教学模式,与立德树人,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相吻合。“导学案”是一种教学所使用的工具,“导学案”教学是一种教学行为。从导学案教学的功能来看,它不仅是用来提高学习成绩的手段,而且是在指导学生“学会”的前提下让他们“会学”,是将工具价值与本体价值有机结合的过程。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它的工具价值,也要关注它的本体价值,使其有效发挥综合价值。

三、深入研制“导学案”教学内容

“导学案”教学内容是这一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法方法→学习过程→课后练习与总结反思这几部分。其中,学习过程又具体包括:知识复习→课前导学→课堂研讨等环节。在进行“导学案”研制的时候,需要深入研究其内容。第一,明确教学目标。历史课堂教学中采取导学案实施教学,能够使学生产生明确的学习目标,更充分了解教师讲课的意图,为此,教师需要力争每一次上课都能做到有备而来,并在课后及时给出相应的总结,提升自我,继而带动并提升学生。比如《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这一课,教学目标便是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结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原因特点;了解民国以来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第二,提示学习重难点。历史教科书上的内容较为丰富,其引申的历史知识更是纷繁复杂。叶圣陶先生说过:“知识那么多,哪里教得尽?对于初中生来说,全面学习掌握历史知识相对难,因而应有的放矢地进行历史学习。老师对照历史学科的课标要求、学习进度、学生的认知水平等,给学生进行重难点的提示。第三,组合学习方法。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既有学习内容的影响,也有学习对象的学习习惯、心智发展水平的影响。若在进行课程复习方面教学的话,可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用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建构单元知识体系。第四,优化学习过程。如上文所说,学习过程又具体包括:知识复习→课前导学→课堂研讨等环节。在进行“导学案”学习过程设置的时候,需要对内容进行精挑细选。比如《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一节内容,在预习内容设置的时候,可包含1.【思考】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九一八事变?2.九一八事变概况:时间、地点、的态度、意义:九一八事变标志着的开始。3.【讨论】课本85页《致张学良密电》,说一说的态度是什么?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第五、高效发挥课后辅导。“导学案”肩负着检测当日所学知识的检测和综合复习的功能。“达标检测”是用来巩固、加强当堂所学知识的,并对知识点进行有效的记忆、理解和运用。实施“基本作业+思维拓展作业”的作业布置模式。基本作业的作业量、作业的难易度应保证大部分学生能独立完成,突出针对性和基础性。弹性作业的布置要为拔高学生的学习服务。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其中对于历史导学案的应用,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初中教案范文2

1.典型性.

虽然在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给出的案例是个别案例,但是这个案例中蕴含着这一类案例的共性,通过对这一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一类事物中存在的共性,使学生从中学习到对类似事物的分析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所以生物教师在案例的选择上,不能随意选择,要选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案例,选择的案例可以是正面的、积极的,也可以是负面的、消极的.

2.针对性.

生物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要根据本次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案例,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合适的案例,对待初一的学生要选择难度较小的案例,对待初三的学生可以选择难度大一点的案例.

3.实效性.

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中,生物教师在应用之前,就必须对案例教学应用要实现的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中根据规划进行,尽可能地发挥案例教学的效果,使案例教学目标成功实现.

4.科学性.

教师选择的案例要是科学、真实的.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信息汇集,但这些信息有真有假,教师在选择过程中,要重视选择案例的真实性.其五,教育性.生物学习中教学案例法的应用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在案例的选择上要重视发挥案例的教育作用,尽量选择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具有积极作用的案例.

二、案例教案的编写

1.去粗取精,突出重点

生物教学案例首先要突出主题,教师在编写案例时,需要将实例进行适当的加工,围绕教学目标,将案例中与教学无关的部分剔除,使之简化与细化,有针对性地选择最能反映主题的特定的内容,使之与教学要求相符合,并把其中关键性的细节描述清楚,突出重点.例如,在编写“胰岛素的调节作用”这一课的案例时,由于相关案例众多,就需要教师围绕胰岛素的调节作用这个重点将案例素材进行简化与细化.

2.合理整合,提高效率

不同的案例有其侧重点,因此,在生物案例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各种零散的案例进行合理的整合,使之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例如,在学习“环境污染与保护”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环境污染的现状的实例与各种保护环境措施的实例进行整合,使学生对全球环境污染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了解生活中各种保护环境的方法,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三、案例教学的实施

1.展示案例,提出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纸质、口头叙述、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各种案例,在展示的案例之后,指导学生阅读案例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调动多个感觉器官来阅读案例,在学生阅读了案例之后,教师从中提出问题或者让学生自己从中提出问题或者教师通过自己的问题引出学生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进入到特定的生物知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针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2.分析、讨论生物案例

教师在给出生物案例之后,要引导学生对案例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通过本案例,我们还可以联想到哪些类似的生物知识,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选取其中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在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下面巡视,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鼓励那些不积极参与或者不敢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还可以让学生对案例进行个人分析,先让学生做好个人准备,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后,让学生对案例进行个人分析,个人分析的方式最好是在容易的案例中进行,对于较难的案例分析,最好是小组合作探究买也可以是个人准备,然后再在小组中交流,尽量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者通过小组的一起努力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就能够逐渐找到分析案例的规律与方法,也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总结和评价案例

在通过个人分析、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解决了案例中涉及的问题之后,生物教师还要重视对案例的总结与评价环节,对案例的总结与评价环节可分为三个方面:对案例本身的总结与评价、对学生讨论过程的总结与评价、对案例中包含的生物知识进行总结与评价.在总结与评价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善于发现学生言语中的亮点,并给与表扬,对其中的不足之处给予纠正意见,学生总结与评价完之后,教师针对学生的言论给予指正与补充,并将学生的言论进行总结,使之系统化.通过让学生自己总结与评价,可以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四、结语

初中教案范文3

1.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解析

1.1学案导学概念

学案导学模式顾名思义,是利用学案加上有效导学完成数学课堂教学,学案与教师常用的教案不同之处在于形成是教学与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学生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与自主学习能力参与数学学习、探究的过程,以学案为载体,从中可以看到学生思考、解题的思维轨迹,有利于教师更好的把握学生心理特征,高效配合完成教学,是一种教学的新模式。学案导学模式下学生的个人能力与发展潜力得到了更大限度的挖掘,有利于学生发展、延伸自我能力,追求学习中的自我价值,对于培养、锻炼、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能力有重要意义。

1.2学案导学特征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应用先学后教思想让学生积极在数学学习中展现个人思路,通过教师的积极鼓励让学生尝试应用自己旧知识去联系新知识,完成新旧之间知识结构的衔接,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新知识框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个人实践探究与创新解题能力,锻炼个人能力的同时培养主动学习的好习惯,这无疑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学案导学模式强调教与学的双方互动,学生不再被动的纯粹接受教师灌输,教师也更注重利用学案巧妙让学生展开探究式、合作式学习,通过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锻炼过程真正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与教师支持地位,从而实现教学全程的和谐统一,让教师真正成为支持学生迅速达到最近发展区的最佳工具。学案导学模式积极应用新教育理念,强调差异化教学,无论是学案中知识重难点的合理划分,还是针对学生培养目标所指定的基础、强化、拓展、创新等部分,利用梯度化层次教学帮助不同层次学生有所发展,从而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改善以往一刀切的尴尬教学问题。

2.初中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

2.1学案积极配合教学目标

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模式,要注意学案内容与教学目标的积极配合,遵循一个课时一个学案的教学模式进行标准学案设计,课前提示学生授课新内容以及可能产生的各类重难点问题,让学生提前进行预习,以便学生课堂中快速融入教学氛围,明确教学目标与方向,提升后续学案教学的效率与有效性,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针对性与目的性。以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为例,章节内容学习目标知识上需要学生顺利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及数量变化关系、掌握底数对函数数值变化的影响,要求学生可准确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对比对角,能够通过习题练习顺利掌握对数与指数函数之间的差异,并能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相关数学问题。围绕这一知识与能力目标,教师要巧妙运用学案导入,通过各种趣味性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积极感受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过程中的乐趣,让他们通过师生互动、互相合作等方式享受成功的喜悦,顺利掌握知识。

2.2学案自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利用学案自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数学综合能力,学生在尝试解题的过程中将会大量联系以往旧知识服务新知识的建构,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并且在教材提供的方法之外,积极探索解题方法的多样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数学能力的自主能力。教师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可利用学案导学作用让他们有针对性的开展探索,从而方便不同层次学生完成对相关内容的系统学习。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定理为例,教师可利用学案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课前准备让学生们积极回顾以往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概念性质与解法,并重点对公式法进行回顾;为配合有效回顾,教师要准备一些不同层次的基础练习题让学生练手,课堂中通过问题法、任务法等巧妙创设各种解题情境,让学生利用以往知识尝试解决新问题,尤其要重点突出授课重难点,让学生在尝试解题的过程中逐渐明晰自己疑难点,从而在后续的学习中更好的把握学习要点。

3.结束语

初中教案范文4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发个人数学学习潜力,有助于教学质量、有效性的提升,值得大力推广。本文分析了学案导学模式的概念与特征,并就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初中数学教学服务。

【关键词】

学案导学模式;初中数学;应用

目前国内教育界积极探索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可能性,初中数学教学中督促学生转变以往被动学习模式,利用自身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质量与有效性是实践关键,是新教学、新学法探索的重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利用学案先学后教、积极导学的特征为学生提供思维渠道,让学生善于利用自身主观能动性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个人自学能力,让学生们真正实现会学与好学这两大目标。下面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加以探讨。

1.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解析

1.1学案导学概念

学案导学模式顾名思义,是利用学案加上有效导学完成数学课堂教学,学案与教师常用的教案不同之处在于形成是教学与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学生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与自主学习能力参与数学学习、探究的过程,以学案为载体,从中可以看到学生思考、解题的思维轨迹,有利于教师更好的把握学生心理特征,高效配合完成教学,是一种教学的新模式。学案导学模式下学生的个人能力与发展潜力得到了更大限度的挖掘,有利于学生发展、延伸自我能力,追求学习中的自我价值,对于培养、锻炼、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能力有重要意义。

1.2学案导学特征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应用先学后教思想让学生积极在数学学习中展现个人思路,通过教师的积极鼓励让学生尝试应用自己旧知识去联系新知识,完成新旧之间知识结构的衔接,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新知识框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个人实践探究与创新解题能力,锻炼个人能力的同时培养主动学习的好习惯,这无疑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学案导学模式强调教与学的双方互动,学生不再被动的纯粹接受教师灌输,教师也更注重利用学案巧妙让学生展开探究式、合作式学习,通过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锻炼过程真正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与教师支持地位,从而实现教学全程的和谐统一,让教师真正成为支持学生迅速达到最近发展区的最佳工具。学案导学模式积极应用新教育理念,强调差异化教学,无论是学案中知识重难点的合理划分,还是针对学生培养目标所指定的基础、强化、拓展、创新等部分,利用梯度化层次教学帮助不同层次学生有所发展,从而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改善以往一刀切的尴尬教学问题。

2.初中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

2.1学案积极配合教学目标

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模式,要注意学案内容与教学目标的积极配合,遵循一个课时一个学案的教学模式进行标准学案设计,课前提示学生授课新内容以及可能产生的各类重难点问题,让学生提前进行预习,以便学生课堂中快速融入教学氛围,明确教学目标与方向,提升后续学案教学的效率与有效性,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针对性与目的性。以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为例,章节内容学习目标知识上需要学生顺利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及数量变化关系、掌握底数对函数数值变化的影响,要求学生可准确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对比对角,能够通过习题练习顺利掌握对数与指数函数之间的差异,并能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相关数学问题。围绕这一知识与能力目标,教师要巧妙运用学案导入,通过各种趣味性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积极感受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过程中的乐趣,让他们通过师生互动、互相合作等方式享受成功的喜悦,顺利掌握知识。

2.2学案自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利用学案自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数学综合能力,学生在尝试解题的过程中将会大量联系以往旧知识服务新知识的建构,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并且在教材提供的方法之外,积极探索解题方法的多样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数学能力的自主能力。教师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可利用学案导学作用让他们有针对性的开展探索,从而方便不同层次学生完成对相关内容的系统学习。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定理为例,教师可利用学案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课前准备让学生们积极回顾以往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概念性质与解法,并重点对公式法进行回顾;为配合有效回顾,教师要准备一些不同层次的基础练习题让学生练手,课堂中通过问题法、任务法等巧妙创设各种解题情境,让学生利用以往知识尝试解决新问题,尤其要重点突出授课重难点,让学生在尝试解题的过程中逐渐明晰自己疑难点,从而在后续的学习中更好的把握学习要点。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与探究意识,有助于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康海霞 单位:延安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

参考文献:

初中教案范文5

关键词:导学案;英语教学;应用

1导学案的概念及编写基本原则及过程

1.1导学案的概念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一个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设计的学习材料或文本。同时,它也根据教材和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旨在指导学生自动学习。导学案是一项教师提前设计好的计划,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探索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导学案也是教师们经过个人备课,再集体研究后制定的。导学案以学生为主体,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配合教师科学的评价,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1.2导学案编写的基本原则

导学案的编写应基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后,给学生更多机会,尊重学生并且信任学生。让学生主动地、自主地学习。教师应只起辅助和指导作用,让学生主导课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②应从易到难,从浅入深:应考虑到不同能力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问题的设置和编写都应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导学案的编写应遵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i+1”(可理解性输入假说)。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伸手“抓一抓”能够到,让学生有成就感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③编写应新颖且具创新性:导学案即是学生的学习工具也是教师的教学的工具,它的编写应符合教师的授课思路和教学风格,也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切勿模仿他人的,应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创新性。④编写应具有连贯性:每一章、每一小节都应上下连贯,上下衔接。例如第一点应为第二点做铺垫,第二点也要在第一点的基础上设置。⑤学案的实用性要强:学案不应该是“花瓶”,要内容和形式并存,所有的设置都应该服务于学生和教学的任务。最后以达到预计的完美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

1.3导学案编写的过程

首先教师应对教材有一个全面的解读,清楚教材里的重难点。其次教师也应该对中考考试范围和考试大纲有清楚的了解,根据考试大纲确定教材中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强调的部分。还需要明确课程改革的要求,使导学案的内容贴近课程任务的核心。其次,还要集思广益,与教学组的其他教师进行交流讨论,综合大家的思路和观点。把每个人对教材的分析理解合理、完美地融入导学案中。此外,还应该充分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透彻地分析学生的学习近况和心理,以便确保导学案的适用性。导学案应满足每个层次的学生的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最后,应在一课学案的使用后进行复盘反思,看看学案中有哪些环节和部分特别适合学生,特别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再对学生吃力和不适合的部分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以便于下一次制定出完美合理的导学案。

2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1)运用于听力课。在听力课之前,教师可以下发学案。学案中可以把听力原材料中的生僻单词列举出来,让学生提前了解和熟悉这些单词。这样可以对听力材料有更好的了解。听力的关键就在于对单词的掌握。所以只要提前解决了单词问题,学生就可以顺利听懂听力原材料的内容了。(2)运用于阅读课。阅读课的课前导学案可以给出一些文章中的单词和词组。给出一些简单的指导性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阅读文章。让学生通过精读和泛读两个过程完成这些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对文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设计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导,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运用于写作课。写作课的学案编写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写出正确且优美的句子,我们应该要给学生一些正确的、好的句子或句型,让他们去观察然后总结出这些句子的规律,去模仿并熟练地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在学案的编写中也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的素材,给学生提供情景也很重要,带动并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4)运用于词汇课。词汇课的导学案编写过程中可以给出单词的词性,单词的搭配,搭配的例句。学生提前对单词有一个了解,在课上听教师讲的时候就会相对省力,经过课前的预习和课上的具体讲解,效果会更好。这些也可以为听力做铺垫,为阅读打基础。因为词汇是所有课型的基础。

3导学案的使用原则

(1)对于学生的要求。学生应该根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案的内容进行认真仔细的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完成导学案中较基础的习题部分,对内容吸收理解较好的同学可以完成拓展较难的部分。在完成过程中,一些未能完成的,难以理解的部分应记录下来,第二天上课时将这些作为听课的重点,也可以与老师或同学们进行沟通交流。在课上学生应把教师讲授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记录下来以便课下复习和运用。每学完一课后,在课后也应该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一个总结。在结束一周的学习后,应把一周的学案进行整理装订,以备日后复习的时候进行使用。(2)对于教师的要求。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完成导学案,认真仔细地指导学生如何完成导学案,在上课前应对一部分学生的学案进行查看和批改,以便了解学生对内容的掌握情况,将学生完成不好的部分作为授课的重难点,再次做好课前的备课。进行课堂教学时把学生作为主体,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机会。对于提出的问题,应让学生自主思考;对于重难点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互动;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解题思路和方式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教师应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教师还应提升自身的能力,做到教学相长。

4运用导学案的步骤

第一,运用导学案进行课前预习:主要要求学生自学,在拿到导学案之后,大致通读一下导学案上的各个小节。然后在清楚了重难点后对教材开始预习,这样就明确了本节课的重点是哪些。方便学生带着清晰的框架和问题去预习教材。如果预习部分学生在学校完成,教师也可以适量的引导或指导学生完成导学案的预习环节,以保证学生的预习更加的顺利和流畅。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分干预学生,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理解分析的能力。第二,运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探索: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一定遇到一些不懂或难以理解的问题,在课上就可以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听课。也可以与同学讨论交流。这个环节中,教师应总结好学生不会或不懂的内容,在课上重点强调。引导学生做好标注和笔记。但要注意的是教学任务和目标都要以学生交互式讨论交流为主,尽量使所讲解的内容符合每个学生的需求,做到有的放矢。第三,运用导学案进行课后复习巩固:学生应把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但在课堂上解决了的进行再一次的复习,把自己不熟悉的内容记到笔记本上以方便总复习时的使用。寻找一些与自己不会的题型类似的题去练习,这样可以更加深对不会的知识的巩固。教师也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检测,看看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完成度,日后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更精准的完成教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5导学案教学模式的优点

首先,导学案的编订不是单个教师独立完成的,是整个学年相同学科的教师一起集思广益,共同商议之后编写的。这样就有利于教师之家的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因为经商议后的学案集中了所有参与编写的教师的智慧,这样也就很好地实现了资源共享。其次,也可以使教师和学生都做到心中有数。有了导学案,教师可以知道教学的重难点的什么,避免讲的内容不是教学重点从而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学生也可以在上课前知道这节课的重点内容从而做好预习,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就会事半功倍。还有就是在现在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制度下,对于学生学习的效率有很高的要求。有了导学案的辅助,就可以使课堂变得更加清晰有序,而且更高效。最后,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主导者。导学案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可以更好地体现出教师的辅助指导作用。导学案也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反馈和体现,这样就方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完成学案的程度和情况对教学进度和方法进行调节。这样的模式也可以激发并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帮助学生开发潜能,促进创造性和个性化发展。

6总结

初中教案范文6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案导学;小组合作

引言

时展的脚步不会停止,教育模式的创新工作同样会积极开展下去。生物作为初中阶段难度较大的主要课程之一,也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从学生角度出发,创新更多令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本文所提出的“学案导学,小组合作”这一组合式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生物课程的教学效率。

一、“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介绍

简单地说,“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指,根据课程主题,以学案为载体,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促进师生与生生之间的高度配合,以此高效达成教学目标。通过在生物课程中运用“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它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他们有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则可以让教师全方位地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通过系统总结与评价,不断调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相较于常规的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方法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原则,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得更加高涨。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运用方法

(一)科学选定小组成员,发挥教师指导作用

想要保证“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实效性,进行科学分组是首要条件。如果教师在没有对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摸底前就盲目分组,不仅会导致小组合作效率低下,而且会影响到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基于此,教师首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学习基础以及兴趣爱好等,保证各学习小组水平基本持平,小组成员的性格和能力均可达到平衡状态,这样才能构建良性竞争的课堂氛围。由于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各学习小组需要根据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展开讨论,教师就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密切观察各学习小组的动态化表现,适当给予他们以帮助和指导。例如,在教授有关植物呼吸作用的相关课程时,教师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为学生设计如下问题。在这些具体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变得更加频繁,这不仅能够有效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优点和缺点,刺激他们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强化学习感受。

(二)科学化设计学案内容

如果想要确保学案设计的科学性,教师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首先,尽可能全面地整合此堂课所需的教学资源,综合分析教材内容、教学条件、目标要求以及教学方法等,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给出更加明确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要多参考与新课程相关的优秀教案资源,对比自己所设计的学案,在现有框架基础上进一步扩充、优化内容。最后,参考之前的学生分组情况,对学案框架中的核心内容展开进一步优化,尤其要重视对学习过程中的细节设计。设计过程中,应当重点考虑教学目标的层次性,确保小组所有成员都可以得到锻炼的机会。按照所提到的三个步骤,生物课程的学案内容要符合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原则,从而有利于“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高效开展。

(三)合理设置导入目标

学习目标是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初中生物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厘清此堂课程的教学内容,挑选其中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应着重注意的是,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按照“普遍撒网,精准帮扶”的原则,不仅要保证基本教学任务的高效率完成,还要考虑到班级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性,让各学习小组都可以准确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有一定的发展与进步空间。首先,教师要明确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自己所担任的是课堂中的引导者角色,切记不可在口头上说学生是主体,但如果在教学中又过多干预,就会导致课堂过于混乱。其次,教师要尽可能自然地进行教学导入。教学导入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应优先考虑用学生喜爱的方式。由于生物课程教学难度较大且学习内容比较复杂,为了增强课程的趣味性,教师可以采用故事悬念导入法,通过情节生动的故事,将学生的注意力带入课堂。讲故事时,教师要采用生动的语言,并带有丰富的情感,必要时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背景音乐或视频片段,同时为学生预留一定的想象空间,让他们对接下来的课程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2]。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知识迁移法完成教学导入,以学生所熟知的生物知识为切入点,发掘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以此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产生信心。最后,设计教学导入时,教师应当从学生日常生活出发,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物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他们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

(四)鼓励学生自学质疑,展开小组交流

生物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表达个人意见的机会,让他们对当前生物课程提出具体意见,如怎么学、学什么、学多久等。教师要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整合问题,利用学案导入为学生布置课前自学任务,让他们将此堂课的教学重点、知识难点划分出来,为接下来的小组讨论打好基础。通过上文介绍可知,学习小组的安排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断增强自身的合作意识,并在小组中挑选出组织能力强且具有一定威望的学生担任组长,带领其他组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根据不同的课程主题,每个课时都需要设置3个左右的开放性讨论问题,并预留一部分的课堂时间,由各小组代表将讨论结果在班级中公布,以此强化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3]。

(五)积极开展小组合作评价

通过在初中生物课程中应用“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成功从讲台中“解脱”出来,获得大量的辅导时间。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全程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密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态化表现,从而给予他们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此种教学方式的确可以让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但教师要注意的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听之任之,而是从平等角度出发,通过正向引导帮助学生改正不良行为。基于此,在初中生物课堂中,教师要不断调整课堂评价方法,采用组内互评、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整合到一起,及时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4]。

三、结语

总的来说,随着初中生物课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不断变化,“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能够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更加融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得更加高涨,营造良性的课堂竞争氛围,增强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兴趣。此外,一线生物教师还要不断探究、整合、创新生物课程教学方法,以此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蒋朝明,胡月,曾菊.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20):78.

[2]王季文.概念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以八年级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6(18):45.

[3]赵三为.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科学中国人,2016(29):61.

初中教案范文7

初中政治学科对于提炼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情操修养的完善有着关键的作用,政治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实践基础,但教材内容枯燥必然导致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降低。案例教学法是将生活实际案例与政治理论教学相结合的高效教学策略,教师们应当从生活中挖掘政治元素,从案例中提取政治精神,提高政治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政治;案例教学;兴趣

政治学科的理论性较强,人教版初中政治教材的设计以完善思想道德理论体系而得到好评。初中生的整体思想道德仍然在发展之中,其政治思维的发展高度往往还难以企及政治理论深度,因此学生们在政治课堂上需要教师们进行适当引导与推动,伴以高效的教学策略,让政治课堂更加发挥出功能和魅力。案例教学法是与初中政治教材及其学科特点十分契合的教学措施,政治教师一定要好好研究并将其运用于课堂上,为初中政治课堂增添色彩。

一、案例教学的具体概念

案例教学法有多种教学名称,其又被称为生活学案教学法或实例研究教学法,它是新时期教学体系中将教学理论融入实际生活的专业教学方法,对政治理论的推动与深化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政治学科往往具有较强的理论特征性,每一节政治课堂都具有其特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其理论载体也不尽相同。作为初中政治教师,要从政治学科的具体理论出发,深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且案例要与学生生活有着较强的联系性与相关性。案例教学法同时也是政治教师带领学生们进入特定的理论教学氛围与环境,使得学生们能够从特定的教学案例中探究,逐渐发现普遍的教学规律,实现自身思维上的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二、案例教学之优势

1.加强记忆

案例教学法的典型特征就是其在课堂上发挥实例展示功能时,能够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对相应的政治理论产生一定的理解,并较大程度地加深印象。在传统政治理论教学课堂中,教师们往往将特定的政治理论以课堂讲授的形式教给学生,每一节政治课堂结束,学生们就只能掌握相应的政治理论,而在政治理论的实践与运用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缺陷与障碍。但是,案例教学法能够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给予学生们一定的理论探究空间以及相应的理论研究载体,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加牢固记忆政治知识。比如,在人教版初中政治教材七年级上册课文《享受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们讲解了学习的乐趣所在,同时伴随着政治思想道德理论的渗透,我给学生们引进了相应的学习乐趣案例,让学生们在案例中发现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

2.挖掘兴趣与潜力

政治学科本身具有较强的枯燥性与乏味性,学生们在初中政治课堂上经常觉得没有学习乐趣,难以找到自身学习兴趣的突破口,从而逐渐产生厌学心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教材的理论设计过于机械,理论形式过于单一化,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得当,仍然以理论填塞为主,不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案例教学法可以让教师们在政治课堂上挖掘学生的兴趣与学习潜力。学生们在政治案例教学课堂上也会感觉到课堂的轻松与活跃,在自由性课堂上充分展现自己的学习魅力。

3.提高实践能力

在案例教学的氛围与环境中,学生们通常在教师的引导下直接接触、探究教学案例,因而在理论的实践运用挖掘上能够获得较好的操作能力。初中生应当在政治课堂上将自己的实践思维发散开来,将自己的探究潜力激发出来,案例教学为其提供了一个坚实的载体。因此,教师们要灵活利用案例教学理念,为学生们提供实践空间。

三、政治教学案例选择与分析策略

政治学科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热点问题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教师们切不可在教学过程中局限于教材理论研究,而是要将教材中的政治知识点一一梳理,并将其与现实社会中的问题与现象一一结合,从而让学生们时刻保持政治前瞻性。

1.社会经济发展前瞻性

如今,社会的发展状况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社会只有在国民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上才能够实现各方面提高。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的同时要讲社会经济的前瞻性体现出来,让学生们充分融入前瞻性氛围中去学习政治知识。

2.社会政治前瞻性

政治学科应当在初中教学阶段发挥出其社会政治关联性,教师们要让初中政治课堂的色彩更加具有社会前瞻性,尤其在政治教学案例的选择与运用上要充分体现出这一理念。我国的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政治的核心代表,其高度捍卫了国家利益、公民利益,让我国在世界上屹立于强国之巅,因此政治案例教学一定要培养学生们的社会政治思维。比如,在人教版初中政治教材课文《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的教学过程中,我选取了建国初期我国实现政体改革的案例,让学生们充分意识到我国的民主性,并就“人民当家作主”这一主题进行实例探究,让学生们就自己的周围生活经历谈谈与“人民当家作主”相关的社会现象,从而让课堂与社会紧密连接。

结语

初中政治学科的教材设计偏于理论化,而政治学科本身带有浓厚的理论色彩,学生们在政治课堂上通常会觉得无聊、枯燥。案例教学将政治理论与生活案例有效结合,教师们可以深入探讨政治案例教学的具体模式与方法,让初中政治课堂更加生动形象。

作者:汪玉兰 单位:甘肃省临潭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初中教案范文8

1.1案例教学其实就是“举例子”:

在新课标的冲击下许多的初中政治教师也与时俱进地把案例教学法应用到了课堂的教学实践中,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政治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的授课过程中,常常把案例教学与“举例子”相提并论,他们走进了一个思维的误区,错误地认为案例教学其实就是要在课堂上多举例子、从例子中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久而久之,初中的政治课堂教学过程就被大量的事例所“充满”,更加过分地是,有一部分教师为了能够用例子去吸引学生,不惜去胡编乱造一些虚假事例,把课堂打造成了一个讲故事的地方,其实这样的教学氛围虽然十分的清爽,但是教学的质量确实微乎其微。

1.2案例教学就是课堂以案例为主: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手法,用举事例的方法,能够较好地把理论与实践连接起来,其自身有很多的优势,学生对案例教学也“倍爱有加”,因此,有的教师就采用了以例子为主的教学手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其实案例教学法的本质就是运用课本上的基础理论对事例进行阐释,如果没有相对应的理论讲述,单纯运用案例教学的课堂充其量就是一场“故事会”罢了。

1.3案例教学让教学变轻松: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运用案例教学减轻了教师教学的负担,学生能很自然地从课上所举的事例中得出正确地结论,不用教师辛苦地去讲解教学内容。其实不然,案例教学并不是对教师的“福利”,它的实施应用并不会让教师的工作得到减少,恰恰相反,案例教学法对教师自身技能的要求比之传统教学要“更上一层楼”,它不仅仅要求教师的理论基础精深而广博,而且要求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异常丰富,并且能够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历的融会贯通。

2提升案例教学应用的对策

案例教学法是新时期下教学理论发展的产物,如何把案例教学与实际教学完美地融合起来这是新课标改革对广大教师的时代要求。

2.1转变以往观念,正确理解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基于事例的教学方法,“举例子”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然而,案例教学并不是单纯的举例子教学,两者之间虽然在形式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在本质上来说,却有十分明显的不同之处,例子往往是用来对一项重点进行说明的,可以是虚假的,而案例就是实实在在的现实情况的记录,对于案例的选取首先的一点就是在符合教学的前提下尽量的真实、有趣、可读性要高。因此,教师把案例归结成例子的做法是错误的,走入了一个思维的误区,要想把案例教学正确的应用的实际教学中去,必须要更正这种错误的观念,正确的理解什么是案例教学。

2.2实现理论与案例相结合:

在日常的案例教学过程中,着重以案例为主的教学其实是一种错误的教学理念,正确的案例教学的手法是把理论知识与案例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着重以案例为主,缺少理论知识只会让学生感觉上课就是“听故事”,虽然能够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但是这却偏离了教育的正确方向。初中政治担负着培养学生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任务,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的案例一定要有针对性,能够突出的表现出其中的问题,让学生去寻找发现,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总结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把握所学到的知识,并能运用到日常实践中去。2.3加强教师自身的培养,提高案例教学的水准: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技巧性且难度性也较高的新型教学手法,这就要求教师自身素质的过硬,既要精通初中政治的理论知识,又要懂得如何去实践,并且,教师要具备引起学生自主参与案例研讨的能力,也要加强引导学生在案例学习过程中对理论知识的提升,让学生对案例中所提及的问题有一个更加深入直观的理解。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