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故事范例

传统文化故事

传统文化故事范文1

一模糊的文学记忆

故事性电子游戏与传统文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娓娓讲诉一个又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营造出超越于日常平庸生活的时空,提供给接受者一份别样的体验。同时,像文学一样,它也受制于现实语境,折射着特定时代的光芒。故事“Atbeginningistheword,andthewordisgod.”———《Bible》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对有限的个体而言,生存价值的追问,在于对死亡和虚空的战胜。于是才有了人类浩如烟海的精神遗迹,有了诗意的太息、哲理的透析和叙事的超越。米克•巴尔《叙事学》告诉我们:“叙事就是由人讲述故事的文本。”作为文学的基本文化表征,故事因饱含人文意蕴而联通了过去与未来。没有它,个人的一切都将成为无法评价、无法对应、无从预测的偶然。即使是非叙事性的抒情作品,也往往是利用情感讲述心理的故事。从个人扩大到群体,故事的讲述更负载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人格精神。抽象的学说和观念总要具体化为故事中的人物行动,才能引人倾听、揣摩、眷恋、铭记和回应。故事是意义世界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

在叙事性电子游戏中,脚本是故事的讲述者,它限定了整个游戏的推进,具有绝对重要的意义。从文本形态考察,叙事性电子游戏文本先天就包含视觉和语言两个方面,后者常常鲜明地凸现在游戏进程中的角色对白和无处不见的文字标识上。如《轩辕剑》系列游戏的开篇引语“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浩荡恢弘的句式暗示(至少标榜)着这个游戏的设计理念———历史纵深的视角选取和民族文化的精神传承———甚至让人回想起史诗叙事的宏大风格。当然,游戏文本的语言学特征,更主要的还呈现在叙事的结构上。历史地看,电子游戏超越了电影,而电影又脱胎于戏剧。在戏剧动作因果对应的线性推进中,故事性和情节要素总是一再被强调,具备显而易见的话语中心特征。即使后现代社会“视觉转向”了,从戏剧的布景发展到电影的蒙太奇,再发展到游戏的以假乱真,但我们却发现“叙事”本身却并没有减弱,由于形式的丰富与拓展带来的陌生化效果,它反而得到了巩固和强化。电影的蒙太奇用跳跃、拼接、摇曳、压缩、叠加等手法影响着现代小说,形成了一种对破碎摇曳的世界的独特感受。而相较之下,故事类电子游戏在对叙事的开拓上则走到了更远,它最突出的特权在其“交互性”———玩家通过角色扮演,在游戏过程中保持精神上的投入和行为上的反馈,并对人物和情节作出程序允许的范围内的修改:如一件新奇的事、一个诡绮场面、一起凶杀、一个关卡等等———这些使玩家们相信生命的流动可以自由选择。整个过程也不再是被观看的故事,而成为亲历的事实。尤其是大型网络游戏,让千千万万兴趣相投的玩家在一个虚拟环境中邂逅,于熙来攘往中上演各自的恩怨情仇,叙事的复杂程度和可能性几乎趋向于无穷。由于玩游戏的过程不是通过手动进行的简单复述,而是直接介入编写故事结局的“讲诉合作”,当代的故事听众早已不再甘于唯唯领命,某种程度上他们要决定讲诉者和故事本身的命运。

超越“这张时间的网,它的网线无限接近,交叉,隔断,或者几个世纪毫不相干,包含了一切的可能性。”———博尔赫斯《交叉小径的花园》按照词源学进行解释,“故事”的本意是“过去的事”;无独有偶,英语中“story”的古意“史话”也强调相对于现在的“从前”。但“故事”却不必用“过去确曾发生”来实证,虚构性让故事自成体系,享受着不假外求的特权。在《一千零一夜》中,美丽聪慧的山鲁佐德公主通过夜复一夜地讲述故事,感化了残暴的国王,从而幸免于死———正是故事的意义插入,一次次推开死神而延续了她的生命。这隐晦地暗示了人类讲诉故事和倾听故事的缘由:自然命运支配下的一种触及永恒的生存智慧,静观无时间本身就是无时间的!既然超越了现实,又要为现实中的接受者所理解,故事应当既陌生又熟悉,平行于现实又隐喻现实,让日常经验在故事时空中得到延伸。故事的时间唤醒沉睡的过往,以对抗着现实生命的消散;故事空间则给精神翅膀以飞翔的自由,超越日常的琐屑而企及原初的乐园。当故事的时间空间经纬交织,世间万象人生百态便展现为时间脉络上的空间移换,精彩纷呈、引人入胜。因此故事的时空尽管虚构,却是美和艺术依赖的坐标。故事性电子游戏同样展示一个超越于日常生活的时空。相对于波澜不兴的现实,被扮演的游戏角色命运起伏紧张异常,其前途交杂着未知的危险和际遇,充满了兴奋和挑战。在时空的处理上,游戏更是独具特色。首先,游戏的操作当下发生,个人既是故事的倾听者,又是故事的讲诉者,心理时间和客观时间相互融合:前者是游戏故事结构的舒展,后者为玩家情感的体验。其次,游戏故事的时间是破碎的,以瞬间的方式处理,完整的情节被割裂成无数的当前,播洒于游戏各个角落。不同的玩家,可以在任意的时间抵达故事的不同进度,但这又并不妨碍他们通过相互作用来讲诉故事。这正是游戏的优越所在:利用赛维时空的自由分割、切换、伸缩……以声光的刺激消弥玩家的虚幻感,让玩家通过拼合碎片参与情节本身,从而在精致的叙事重复中,实现了对有限时间和有限空间的超越。

体验Thisisthebestmemoryofyourspringdays……?“言之文者,天地之心哉!”“言之文者,天地之心哉!”超越了日常生活的文学,不但眷顾作者,让人生无法实现的愿望得以理想化地表达;而且安慰读者,使不自由的生命个体得到更加丰富深刻的体验:“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阅读中的心灵,突破了现实晦暗的桎梏,在虚实显隐间自由游弋,体验着临界于人类巅峰感受与深渊感受间的巨大张力,叩问着生命的严峻与可能。尽管人本质的孤独总在寻求对话,尽管被时空阻隔灵魂也渴望沟通,不同的读者对同一篇作品,其反应总是千差万别的:“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对文学作品的接受从来不是一种理性认知,作家的生命体验和情感结晶,只有同样虔诚敏感心灵才会回应。因而阅读的体验,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从阿尔都塞的“经典重读”到英伽登的“空白”“未定”再到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当代美学越来越相信,一切阅读都无非是误读,正是误读才产生了一切文本———传统的作者中心论打破后,阅读者被推崇到无以复加。在故事性电子游戏中,玩家又何尝不在进行着让生命丰富、让记忆扩充的体验呢?游戏设计时乞灵于自然、乞灵于历史、乞灵于神话、甚至乞灵于诗,也正是为了刻意营造相对于日常生活具有补足意义的视野。通过游戏的角色扮演,玩家可以君临天下,也可以浪迹江湖;可以正义凛然,也可以嗜血如狂;可以建造城市,也可以经营产业;可以爱情至上,也可以耽于肉欲;可以养育后代,感受平凡的幸福,也可以创造神迹,体会圣哲的荣光……任何现实生活不能实现的愿望,任何真实世界无法容纳的快感,都可以在游戏中加以体验。由于这种体验要求对情节的深层介入,玩家相信他不再是故事沉默的听众,而是积极行动着的主角。如此亲历亲为,必然心有戚戚。故事性电子游戏,意味着读者态度的转变:传统文学的阅读,是被动接受一个已经完成的东西,当代游戏的参与,则是主动接受一个未完成的东西;传统阅读,是在文本的暗示下发掘某种意义,当今游戏,则是填补文本生成意义。由于自由度的增加,故事性电子游戏成功地激发了接受者最大程度的共鸣。#p#分页标题#e#

语境“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如可言乎!”———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作为人类心灵的咏叹,文学总是深深扎根于现实语境。“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此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文学总是根源于特定的语境并将其反映出来,时代的美学品格与历史精神息息相关。当代社会“是上帝的世界被其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搞得筋疲力尽以后,主宰幻觉的世界崩溃,拟向的、虚拟实在的世界的复兴”。具体而言,经济上的消费主义控制着由物质到意识、由中心到边缘的一切;政治在矛盾的错综复杂中艰难维持其动态平衡;文化呈现反本质主义反宏大叙事的后现代精神,传统艺术门类和学科建制被颠覆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深受影响。种种巨大的变化,为故事性电子游戏的风靡提供了现实的语境:市场上近百亿美元的利润诱惑,文化载体由纸张到电子引发人们的“视觉转向”,科技创造“媒介———人的延伸”的新版神话,以及“怎么样都可以”的当代生活信仰……于是,故事性电子游戏,也必然以其迥别于传统文学的表征,来回应这个意外的、转变的、飘忽的时代。

二迷狂的当代告别

这是一个疯狂且善变的时代,一切传统趋于失落、一切价值遭到放逐、一切体制面临颠覆、一切边界终将消泯。人们只要游戏、只会游戏、只能游戏。与传统文学相比,今天的故事性电子游戏,已经超越了技术性娱乐本身,它是一项年利润近百万的高科技产业,还是一种对人的感观的深度开发,更是一种游戏或被游戏的生活方式。它告别了传统文学的本质,却争取到生存于今天的权利。技术的白昼“可以被领悟的存在是语言。”———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天地》“技术的白昼”语出海德格尔,白昼是黑白混淆日夜颠倒的,象征当代社会技术膨胀对人的自由的奴役。电子游戏对传统文化资源作技术化电子化的处理,具有一切感情都被模拟、一切知觉都被设计、一切现实都被复制的神通。技术无疑是“隐形上帝”,以“计算机代码”作为电子游戏的表达工具,通过0或1的排列、Y或N的选择、以及ABCD式的圈点,最终还原成显示屏上高保真的图像和音效。然而,人类也正是在享用美仑美奂的视听盛宴、陶醉于故事情节高潮迭起的同时,再次听任语言的神圣性遭受无情亵渎。传统文学,是通过语言固定下来的生命表达,“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昭示了人类最原初的情性。在语言中长存的,是那不道说的道说,沉淀着灵魂的颤栗和历史的冥想。“诗人是自然的立法者”,文学的天职就是对语言进行陌生化的处理,重现世界的美丽与惊奇。除了形式发展的艺术自律,文学语言的陌生化,也是对现有话语程式的不断超越,不知不觉启迪人们关于社会人生的崭新认知。当然,语言也有其自身的局限。“道可道,非常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正是由于中国式的智慧洞穿了语言的窘境,“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才成为一种更高明的追求。事实上,这表明了“言———象———意”步步深入的文本处理层次,语言的奥秘正是蕴藏于由语言(字与字)的张力形成的象征之网中,成为自身无穷变换的魅力的进一步证明。

科技昌明的时代,分析性的技术语言成为我们的基本表达式,而充满活力与变化的自然语言却处境艰难。电子游戏设计对于精确的追求,迫使一切变得格式化标准化了。“真正的不幸,发生在我们被迫进行语言的通用程序设计时。”当来自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不同性情的游戏设计人员,用抽象的0和1及高保真的图像音效表达着当代人的冷漠时,世间的诗意就从此荡然无存。诚如海德格尔所言,这种技术语言排除了对开端的倾听,它对语言的侵犯同样是对人的本己性的侵犯,而语言的技术化最终是人的存在的技术化。因为技术膜拜的实质,往往不过是物欲的膜拜。语言破碎处,世界不复存在。从前的诗人一语成谶。意义的真空艺术结构与生命结构具有相似之处,这使艺术品成为一种生命的形式。———苏珊•朗格《艺术问题》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技术的进步让社会的现代性不断发展。对个人而言,时空距离的缩短或消除使生活的自由度大大增加了。但同时,一切历史的关联和意义的深度也不复存在。高密度的物质生活的后果,是主体自我的情感空间变得空前逼仄。这种非距离化的生存,即直接性增殖的实质,在于强调物的因素而淡化人———没有了与物的距离,人本身被同化于物。在无整体性关联的片断和片断的无意义重复里,人被禁锢滞留于此时此地,遗失了关于精神家园的记忆。因此重建生存距离,赎回情感被剥夺的空间,成为当代人普遍的心理需求。故事性电子游戏的基本策略,就是把“距离”从背景推向前台,担当游戏显赫的主题。它模仿或翻制文学作品的叙事风格,也是出于情感补贴的需要。例如国内角色扮演游戏的经典《仙剑奇侠传》,以美仑美奂的画面、纠葛缠绵的情节、优美动听的音乐风靡数年之久。但事实上,它的成功也不过是对“距离”处理的成功。

“魔非魔、道非道,善恶在人心。欲非欲、情非情,姻缘由天定。”《仙剑奇侠传》中算命仙的呤哦,暗示了整个故事的推进。蜀山多灵迹,少年李逍遥在此手持飞剑、出入青冥。后来他入世行善,与三位美丽多情的女子爱恨纠缠。但为了除魔卫道,他所爱之人先后香消玉殒。大业终成的李逍遥,深感往事如烟、握手已违。整个故事再次重复了“情”与“道”逆的武侠母题,但游戏创作者最终舍情求道的处理,使之幻化成一个爱情消逝的凄美传奇———那种只能追忆的前现代社会男性中心的隐秘诱惑———女子仅仅是被爱的对象,而非拥有独立诉求的主体。于是我们不难看出创作者对待“爱情”的矛盾心理:一方面,“爱情”被直接当作叙事的内在动机;另一方面,“爱情”又被推向远景,被淡化,甚至消除。这种矛盾,使《仙剑奇侠传》所展示的爱情,具有时间(古代与现代)、空间(江湖与城市)、文化(神话仙界与世俗社会)三大距离。正是这些距离使游戏中人物之间的爱情变得缥缈神秘,无法体会而只能艳羡惊奇。因此事实上,《仙剑奇侠传》的深层,即真正的主题,既不是生死,也不是情爱,而是距离本身。它让距离在业已消除的基础上,通过技术进行炮制,帮助情感逃脱高密度的现实挤压,最终显示出一种超现实的真挚和纯情。正因如此,《仙剑奇侠传》中的角色都无法具备任何现实形象,角色之间的情感也成了不可定位的距离游戏。而距离成为抒情热点,不过揭露出当代人的情感失落和耽于虚幻的自慰本质;通过距离的虚构摆脱困境的企图,则因情感的虚伪而注定破产。文学因关注人生而拒斥虚无,文学的深度就是人类灵思的深度。因此文学表达只是媒介,其最终指向是意义的体验,因意义的充盈而具备形上的神秘。然而,就在艺术的体验给出意义、生活的体验指向意义时,起于“利”而止于“欲”的游戏体验,却不幸地消解了意义———历史的记忆先天丧失,生命循环于无意义的碎片,情感被放到虚构的距离上游戏———真正的感动,还从何而来,又何以寄身呢?图像的狂欢“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庄子•人间世》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海德格尔当代社会的个人,失去时空的庇护而直面着世界的无限。这种直面,使个体存在渗透了“一切都是可能的,一切都是无依据的”悖论感。一方面,在世界的无限性面前,个体仍然是囿于此时此地的有限的存在者;一方面,现代传媒和商业运作时时刻刻都把“世界生活”植入个人时空,并提醒他“在世界中存在”的意识。满目皆是街头广告、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网站消息……图像的泛滥,混淆了在场与缺席、交织着当时与异地。个体的生存被无限膨胀,同时又导致日常化的自我认同危机:被世界的屏性展示推入了巨大的空间恐惧,其背后隐藏着“世界的不可理解”的恐慌,由于不被接纳于敞开中,人站到了世界的对面。技术暴政的不断升级,使这一根本性悖论还在继续强化。#p#分页标题#e#

故事性电子游戏,为悖论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自我反叛(扩张)的可能性和空间。它试图以即刻反应的方式,让人在直接、同步、冲撞和轰动中获得存在的确认。然而,它的表现却离不开图像,正是通过影像的连续和重迭,情节才得以展现。因此,故事性电子游戏的体验,无可避免地游移在以直观感受为特征的表象激动中,消解了深层指涉的可能。游戏设计时对速度的追求,使细节的详述变得不可能;游戏进程中,图片的倏忽闪现、转瞬即逝和无穷覆盖,使其不再代表什么或象征什么,而是就是什么;因此阅读者也不可能再作冷静地思考、严肃地诠释和长久地回味,灵魂被屏蔽在外了,人们仅仅沉浸于生理本能的激动,因对禁区的涉足而疯狂。传统文学作品,是一个由语言精心建构的灵的空间。它因自身的深度收敛而圆融统一,因“言外之意”和“象外之象”而形成“神韵”“意境”。读者需要站在一个外在的点上,去膜拜、瞻仰、妙悟、追问,审美的结果是神秘莫测的,这使文学的阅读具有一种永恒的诱惑,成为灵魂朝圣的神秘仪式。故事性电子游戏尽管同样超越于日常经验,但这一效果的获得不是源于内容而是来自技巧。一方面,速度的肆虐使图像闪烁,游戏的玩家即是眼花缭乱也不得不始终保持同步,生命自身的有机韵律被打破了。世界的稳定显得虚伪,人生的际遇也无非偶然。虚无和偶然面前的人们消除了最后的顾虑,无所畏惧为所欲为。身体失控后那种极度兴奋的快感———即自我的丧失———是一种躲避式的快感,使自己从自我控制和社会控制中逃避出来。因此游戏的玩家常常宁要媚俗不要理想、宁要欲望不要情怀、宁要宣泄不要升华……他们在解放禁忌的同时,也不幸流放了意义。另一方面,游戏要求人机互动,玩家被允许自由修改图像的世界,由故事外在的观赏者变成了内部的参与者,从而获得一种“现场”的真实。传统文学作品要求的审美距离被取消了———那曾是作品不容亵渎的神圣性的保证、作品超越现实的独立性的证明。这是一种令人沮丧的自由,因为一旦失去与“现实”的区别,“虚构”不仅无助于现实,反而转移人们对现实应有的关注、淡化人们对现实起码的严肃。依仗技术的完善,人们进行着图像的狂欢,正如莫泊桑曾经批评的某些读者,疯癫地叫嚣“安慰安慰我们吧,娱乐娱乐我们吧,使我忧愁忧愁吧,感动感动我吧。”而在故事结束梦幻破灭的地方,认不清现实的起点。事实上,只有勇于承担命运的欢乐和苦难,才能深味生活之旨;而游戏人生者,必为人生所游戏。

时尚的标签“艺术是社会的,这不仅是因为其素材内容来源于社会,而且就是因为它站在社会的对立面。”———阿多诺“你们都想成为世界的中心,你们必须明白,既没有中心,也没有世界,有的只是游戏。”———狄康姆经典文学作为优秀规范和标准的当然继承者,关注着永恒的审美价值;与之相反,电子游戏旨在创造短暂流行的时尚,这是实现其商业价值的必然要求。电子游戏对时尚的诉求,吻合了当代人的生存境遇、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个体差异必然引起焦虑和不安,人人相似才是最安全,这一看不见的群体压力,来自社会化大生产:经济宰制要求社会秩序的规范,文化同质于是被反复强调。“大众”作为描述当代社会群体最常用的概念,暗示了人们个性与差异的消失,“时尚”一词则在光鲜的商品化表象下,隐藏着中心化、规定性、霸权式、一体化的文化本质。葛兰西告诫时尚的霸权是通过消费者的“默认”得到实现的,而电子游戏热衷于对色情、暴力、集权、争斗等庸俗趣味的迎合,则是因为深谙时尚法则———追求大规模复制和大范围消费的奥妙。真正的文学具有反时尚的本质,对现实它不协同或迎合,而是进行凝重的人性批判和文化反思,并因这一独立的品格获得历久弥新的历史价值。真正的文学家因富于紧张的生命意识和深重的历史智慧而忧患,他通过对现存文化的反思、批判和重建传达其对全人类的责任和使命,因而超越了“有限”,这是艺术对他们的深情回报———“一旦这个新作品问世,它本身就包含了可以照亮过去的未来”。现实却是,经典的文学同平庸的电子游戏竞争,严肃的思想同俗套的商业程式竞争,前者的处境更令人担忧。

三互文的深化

传统文化故事范文2

中国文化常常流淌于文学这条河流,传统文化元素汇聚成了文学作品的意象。所谓意象,简单地说就是作品通过所描述的物或事来寄托作者的“情”、“理”、“美”等主观情感。借助古诗文的意象,可以丰富情感,陶冶情操,从而奠定学生的审美底色。笔者曾尝试对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鸟专题”中的一首诗进行文化元素挖掘。《迎燕》诗曰:“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诗歌中燕子不嫌贫爱富、自由自在的意象得到了充分展现,人与燕子的深厚情谊感人至深。笔者在带领学生赏读诗歌意象之后,向学生讲述了家乡池塘的故事。家乡有许多池塘,其中一个池塘最具传奇色彩,它有一个传奇的故事:一女子救治了一只受伤的燕子,燕子知恩图报,在得知恩人去世后,燕子悲鸣数声,投池而死。学生结合对《迎燕》一诗的学习,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诗句“殉身燕有知,义烈系人思”。还给池塘取名为“烈燕池”。诗歌与传奇故事,使学生对“燕子”这一审美意象的理解立体而深入,这就十分有助于奠定学生的审美底色。而学生有了基本的审美底色,他们就能结合生活实践中的物质文化,更好地理解意象的丰富内涵,提高自身思想文化素养。

二、挖掘体现科学思维的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强调教化功能。以文教化,就是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其中蕴涵的科学思维方式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值得挖掘弘扬。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八则》一文时,笔者注意到语录中关于学习的辩证思维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等。这里的“时习”、“温故”是指导学生在学习时要温习,也可以理解为要多实践,在生活实际中多体会;“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则体现了“先学后教”、“先思后得”的教学理念。这些至理名言,就是与“功到自然成”、“随性而为”相对举的。强调教化作用,遵循科学的思维方式,学习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人的思维方式也可在教化中得到潜移默化的优化。此外,语文课程不仅强调实践性,还提倡综合性。在开发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课程资源时,我们需要注意到学科的跨越性、综合性。例如,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的“物候专题”,笔者就启发学生从包罗万象的古诗文中另辟蹊径,根据海拔高低和纬度的高低对物候现象的影响,结合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收集编唱了具有本区域特色的《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归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三、挖掘表明生存态度的文化元素

一部分与科学技术文化相关的古诗文,充分体现了人对自然对环境的态度———生命平等、善待自然。这种态度与中国古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以虫治虫》就是一篇主张顺从自然的例文。它讲述了庆州界发生虫害,人们利用生物天敌“傍不肯”来消灭害虫“子方虫”的故事。这种以虫治虫的做法表达了减少人力破坏自然的行为和按照自然法则独立运行的思想。笔者让学生们展开讨论,探究其中的道理,从中他们认识到:只有具有生命平等的意识和尊重自然规律和敬畏大自然的生活态度,才能穷理尽性,探索到事物的本源,才能巧妙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再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有一个《人与环境》的教学单元,单元主旨就是善待自然,优化自然环境。其中的一篇课文《治水必躬亲》提倡“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它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同为一气所生,互相依存,具有同根性、整体性和平等性。人可以改造自然,但不能认为人是自然的征服者和统治者,凌驾于自然之上,任意地支配和控制自然。只有真正实现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维系优良生态系统,才能真正地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四、总结

传统文化故事范文3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语文;古诗文教学

随着我国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受到重视,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容,对学生成长及发展有深远教育意义。为了实现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要深入研究并挖掘古诗文素材中的传统文化底蕴,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与文化素养。

一.培养学生具备家国情怀

在小学古诗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内容,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综合素养。向学生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提升民族凝聚力。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民族及国家的历史文化韵律,从而形成爱国情怀。古诗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能够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还能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当教师在讲授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诗人杨万里在西湖边送别好友方子林,与其他送别诗悲伤的基调有所不同,整首诗以景寄情,前两句描写西湖六月的景色与其他季节不同,指诗人杨万里与方子林的感情与他人不同。后面两句描写西湖荷花碧连天,阳光下别样艳红,指诗人与方子林的感情与西湖的荷花一样连接到天边,在阳光的照耀下越发红艳。这样的友谊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这也是一种对真挚情感的呼唤,让学生懂得珍惜生活中的亲情、友情等。又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从古诗的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山河统一的激动情感,体现了作者的家国情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对此部分的讲解,让学生理解作者在古诗文中寄托的情感,并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语文能力,尝试在文章创作时运用同样的方法,从而在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二.培养学生尊重师长

通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向学生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教师要为学生进行深入的讲解,帮助学生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从而将古诗文的文化价值发挥到最大。例如,当教师在讲授《陈太丘与友期》时,教师要让学生注意文中对长辈的称谓,从而让学生意识到尊重师长,要对长辈尊重,在称呼比自己年长的长辈时,要以敬语称呼,从而继承并弘扬中华文化中的礼节文化,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在生活中能够成为一个有礼貌,懂礼节的孩子。古诗文所蕴含的文化能够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古诗文具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与价值,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将其中的传统文化价值挖掘出来,让学生对其中的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探究。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及文化素养,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以传统文化为指引待人接物,通过古诗文学习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比直接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效果也会更加理想。

三.在情境中传承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相应的学习情境十分重要,在与学习内容相应的情境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文知识内容,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教师在以故事为内容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时,要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例如,在学习《过零丁洋》时,很多学生对“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难以理解,此时需要教师为学生介绍作者文天祥的个人背景及生平经历,历史客观条件决定了文天祥的爱国壮志难以施展,面对王朝覆灭的感慨与思绪万千,无以言表,文天祥以借景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爱国情怀。通过对相关背景的了解,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踌躇满志及壮志难平的情感。如果单纯为学生讲解古诗文内容,则难以让学生深入的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通过介绍时代背景及作者个人的情况,才能加深学生的记忆与理解。此外,教师可以让学生跟随配乐朗读古诗文,通过反复朗读,学生能够逐渐进入到古诗文的意境中,体会到古诗文蕴含的意境。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品味其中的韵律与节奏,从而在意境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体会其中并蕴含的意境。教师在学生朗读结束后,要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评价与指导,从而强化学生的朗读热情与自信,使得语文古诗文教学更具趣味性与多样性。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渗透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故事范文4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传统文化

初级中学教授中国古代诗词时,其传统文化的渗透体现出一个渐进的螺旋过程。随着初中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变化,对具体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解决了课堂教学的困难和进展,使中学生可以稳步提升汉语文化学习水平,逐步树立完善的汉语思维能力,轻松解决语言问题。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特征

(一)广泛的教育内容。中学古代诗词教材的传统文化内容比较丰富。许多古老的诗词中都出现了对我国美丽的山脉和河流的描绘。古代诗词是历史传承文化的精髓。通过深入研究古代诗词学习,学生可以更多地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每个古老的故事都使中学生对这个国家的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而这个国家长期以来是从不同的方向继承下来的。

(二)教育的阶段性。在初级中学,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世界观。但是,初中高年级和低年级之间存在差异。他们对古代古诗词教育的心理观念和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具有独特的舞台特征。针对学生的心理变化,古诗词教学具有阶段性和秩序性。对于高中生,教师可以科学地考虑古代诗词教育的阶段,并准备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以供中学生课外阅读和当前诗词教学。

(三)教育的时效性。教授古代诗词和语言并不能总是在课堂上取得最佳效果。中学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化课外实践培训教程来促进道德、智力、身体和综合素质的融合。学生可以在教学活动中与同学和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形成正确的道德思维。让学生通过良好的榜样学习,树立更高的抱负和理想。

二、当前中学时期的中国古代诗歌研究

在中学时期,中国古代诗歌的教学现状一般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太过重视古诗朗诵,忽略了古诗氛围,以致学生无法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其次,学生们忽略了对诗歌的感激之情,而过多地关注古代诗歌的翻译。就像美丽的古代文字一样,古代诗歌是一种华丽的气氛。诗歌必须用感情来理解古代诗歌的含义。但是,在应试教育中,背诵已成为记忆,成为教师传授古代诗歌的主要方式。朗诵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但也可以消除学生对学习古代诗歌的兴趣。例如,当教授部分诗歌时,教师会要求学生背诵整首诗,而无须说一句话或使用无声写作来帮助学生学习。但是,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含义了解得不够多,因此他们对作品中使用的创作技巧一无所知,最终学生对朗诵诗词产生了一定的抵制。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面向考试的培训。为了确保学生在考试中获得更多的分数,学生会尽力确保自己能记住它们,却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学生不应被动地获得知识,而应该主动地获得知识。传统教学方法的老化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必须及时改变教学观念,将传统文化的蕴意与古诗词融为一体。在中学时期教授古诗词,不仅是一种深厚的传统文化传承方式,而且是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能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古代诗歌作品的形式、内容和含义之美,加深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此外,教师必须将传统文化融入古代诗歌教学中,充分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语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引入古诗词的基本方向

在学习古诗词之前,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业水平、知识结构、理解力、学习背景、兴趣爱好等,并根据其不同的学习目标制定教育方式。例如,在教授简单的古代诗词时,因学生已经对古代诗词有了一定的了解,课程便可以侧重于内容模式并简要描述诗词的形式。随着互联网上新型教学方法的出现,中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日益增强。这些传统的教育设施和单调的学习环境已不能满足当前中学生的需求,互联网上的新教育将继续更新中学生可以接受的古代诗词的教育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显示不同古代诗词的背景图片,因此学生可以猜测每张图片所代表的古代诗词。古代诗词学习不是一种机械化的过程,而是将中国知识与生活和表达技巧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在学习古代诗词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古代人物的英雄成就,欣赏到我国的历史古迹和历史艺术。通过这种方式,中学生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习得,欣赏到中华民族的耐心和朴素,形成健康的健康思维观念,从而有助于中学生的未来发展。

四、体会古诗词的用词之妙

古代诗歌的韵律感强,节奏分明,很有音乐感。每首诗和句子中的音节都有节奏变化,大声朗读古代诗歌,会感到连贯和流畅。教授古代诗歌时,大声朗读是引导学生体验作品含义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例如,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大声阅读来帮助学生识别作者在“抑郁—渴望—矛盾—开放”中的情绪变化。然后通过对关键词和句子的深入分析,学生大声朗读并体验作者复杂的心理变化。通过阅读古代诗歌,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作品形式的美,并更好地理解作品。古诗词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必须解释古诗词的含义。在《游子吟》教学中,“意识”和“三春晖”等新词不是真实的物体,因此比其他真实词汇更难解释,因此教师可以简单地对其进行总结。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节录,在最终被采纳之前,都是由专家们决定的。这首古诗不仅包含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诗词和句子也非常有趣,美丽而经典。中学教师必须深入学习,并将这首古老的诗词重复给学生展示。通过模仿这首古诗的句子,学生可以在写作上取得重大进展。教师在讲课时,可以使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通过音乐、视频等手段加深学生的理解,摘录部分著名的句子作为写作材料。通过体现古代诗词的中心思想,教师可以在课后收集学生的鼓舞性故事,收集手写的报纸、小黑板等活动,并在课堂上积极与同学讨论。

五、品味古诗词的意境之美

在古代诗词中,意境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既包含着诗人的主观情思,也包含着客观景物。诗人或词人往往借助多种意象,创造出一个或优美或动人或悲壮或凄凉的艺术情境,让人沉醉其中,形成思想上的共鸣。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课堂上,应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中包含的意境之美,从而感受古代诗词的美。意境是诗人创作过程中客观领域和主观情感有机结合的状态。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理解作品的艺术意境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只有把握艺术观念,才能更好地感受到作品的深层含义。在具体的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提前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了解古诗词写作的背景和作者的境况,对诗词进行一个整体的了解。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摒弃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借助微课、课件、音乐等,辅助诗歌教学,让学生深入情境中,感受诗词中事物的意象内涵,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意境之美。例如,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课程中,教师应着重于描述“月亮”蕴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提供简单的指导和见解,所以学生了解到古代诗歌的“月亮”形象通常代表着诗人的乡愁。通过赏析古代诗歌的意境美,教师可以向学生传达传统文学的美。

六、领悟古诗词的情感之深

教师在讲授古诗词课程时,往往会通过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诗歌的背景故事介绍,来讲授古代诗歌的情感或感受。阅读古代诗歌,可以感觉到诗人发自内心的情感。在学习了古代诗歌之后,学生们会体会到作者寄托在诗歌中的情感或实现,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在阅读诗歌后,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从而提高写作热情。中学教师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情感变化,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每个人对古代诗歌的感觉都会不同。教师应专注于古诗词句品析,确保学生深情地阅读,以加深他们的阅读印象。这样的情感教育可以使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使教学效果更加突出。将古代诗歌传达的核心思想,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关联,不仅降低了学生理解难度,还使其阅读体验更加逼真、简单明了。学习古诗词后,可鼓励学生用古诗词进行写作,可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为了将传统文化融入中学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加深对古代诗歌创作的理解,并体验诗人的思想和情感。例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在苏轼经历了官场上的失意和人生中遭遇的一些苦难后所写的。苏轼生活跌宕起伏,他向往皎皎明月,想回到自然和田野,过上安静祥和的生活,却又不想脱离人世间,舍不得离开自己的亲人,放不下心中的牵挂和思念,其内心的矛盾在诗词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学生阅读全文后感受诗人的内心感受。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背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必须克服教学困难,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分层次地推进初中古诗词教学活动。必须在教学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循序渐进”的原则,真正帮助初中生掌握古诗词的奥秘和诀窍。教师从用词、意境以及情感等方面,展现古诗词的魅力所在,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胡凌.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5(1).

[2]王敏.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4).

传统文化故事范文5

新课标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学习,从而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古诗文作为传统文化的关键载体,是学生了解并掌握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对初中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价值与意义进行了分析,然后从三方面阐述了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策略,包括教学形式与内容的丰富、作者思想和生活的关注以及专题教学的组织等,最后以实际教学案例进行了具体的剖析,这对于现阶段初中生传统文化水平的提升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关键词:

初中;古诗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教育

一、初中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价值与意义

古诗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键载体,其中的精神内涵对初中学生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首先,能帮助学生了解作者深切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情怀,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充分体现了作者为国奉献的赤胆忠心。其次,传统文化学习能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在困境中仍体现出的乐观积极的思想,从而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正是这种轻松愉快、宁静闲适的生活态度的写照。最后,古诗文中的民俗文化和节日文化学习,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如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充分抒发了中秋节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这些古诗文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使得我国传统节日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不至于被淡忘。

二、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1.丰富教学形式与内容,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丰富的古诗文教学形式和内容是学生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前提。在教学形式上,可以多组织一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竞赛内容包括古代文化、对联比赛、成语接龙、名言名句默写、文言文常识和讲典故比赛等。在古诗文教学中适当地穿插这些小竞赛,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通过竞赛来深入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同时,也能较为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特长,丰富他们的课余活动。在教学内容上,除了常规的授课以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多阅读名著名篇,如《诗经》《礼记》《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并根据自己的感想来写读书笔记,相互交流。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暑假时间来了解家乡的文化古迹、名胜风景和名人轶事等,并写出调查报告,在教学之余进行分享和交流,如此一来,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关注作者思想和生活,帮助学生领悟传统文化内涵。对古诗文作品的学习离不开对作者思想和生活的解读,每一部作品的诞生都与作者的生活境遇和思想情感密切相关。在古诗文学习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作品置于作者的生活背景下去了解和考查。例如,杜甫作为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人称为“诗圣”。因为杜甫经历了唐代从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所以和“诗仙”李白相比,杜甫的作品更多地体现出了对百姓生活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的诗作沉郁顿挫,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写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充分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诗言志,即古诗文体现着作者的内心感情。所以,要学习好古诗文,一定要先对作者的思想和生活进行关注。

3.组织专题教学,加强传统文化渗透。初中古诗文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因此,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时间,组织一些专题教学,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渗透。例如,端午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充分表露了爱国诗人屈原的伟大情怀。教师可以在端午节临近时,组织“走进屈原”的专题读书系列活动,对屈原的重点作品进行分类阅读,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屈原的生平经历,对屈原作品中富有哲理的古诗文名句进行分析,对其中的文化故事进行研究等,如此一来,初中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才能全面、具体,教学效果才能显著而持续。

传统文化故事范文6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十八大以来的政策都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无疑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上了当今语文教学的研究日程。在文化传承方面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古诗文教学首当其冲地成为研究的主体。基于近年来相关学者对古诗文选篇中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入发掘,本文将浅析长春市部分初中古诗文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优秀传统文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作为我国义务教育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十八大以来,在多次讲话中也强调了作为民族精神之命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不容忽视的地位。而古诗文以其自身传统文化的亲缘性,成为了中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优秀文传统化的重要阵地。本文将结合实地调研结果,详细分析当下古诗文教学的实际问题,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所具有的效用和功能。

一存在于教学一线的困境

2015年秋季,本研究小组在长春部分初中学校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地调研,走进一线教学现场,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古诗文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这些调研的数据和记录直观地反映出长春市大部分初中在此方面存在的问题,具体分为以下三方面:

(一)学生在古诗文教学中的不适现象

本组的调研预设认为,学生对于古今差异大的古诗文学习应该是兴趣寥寥的状态,但实际调研结果却恰恰相反,大部分初中生不仅不排斥反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数据显示近77.5%的学生对此抱有浓厚兴趣,其中又有近半数的学生表示传统文化元素是最吸引他们的地方。这个结果着实是喜人的,但走进实际的初中语文课堂,笔者感受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相较于现代文的教学课堂,古诗文的课堂明显沉闷了许多。学生在学习兴趣不高,即便教师将古诗文的内涵挖得很深,学生们的状态依旧很木然,效果并不理想,甚至连最基本的熟读成诵的目标都很难达到。综合分析,学生对古诗文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有浓厚兴趣,但对古诗文学习兴趣索然。笔者认为初中生在当前古诗文教学中表现出一种“水土不服”的不适应状态。

(二)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的无奈选择

由于古今时空差异对古诗文学习的天然障碍,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良好的引导不仅能大大提升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更能完成由教师教授到学生自学的理想转变。但是调研发现很多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却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窘境。问卷数据显示,近95%的教师都能认识到古诗文教学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长春版语文教材中古诗文占的比重较大,相应地课时量也占有优势。但即便如此,学生的古诗文学习效果依旧不甚理想。有近70%的教师表示学生并不重视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从访谈中笔者了解到了其中原因。一方面,初中生的古诗文学习多为零基础,在理解文意上存在很大问题,再加上缺乏较成熟的思想体系,所以很难把握古诗文的文化内涵、哲学内涵等意识层面的东西。另一方面,新一轮课程改革主张减负,缩减课时量,教师教学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问题。在中考的大环境和课标的指导下,这使古诗文教学更显得捉襟见肘,教师对此表示力不从心。

(三)课程标准对古诗文教学的宏观导向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出要求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话题迅速升温。这本来是件好事,又为何会陷学生和教师于如上尴尬境地?基于此,笔者回顾课程标准原文并发现其中虽提出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但未对其明确界定,而且可以明显感觉到偏向传统情感价值观的导向。这也引导大部分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将情感教育作为最终目的,相对忽略了学生对古诗文本身的理解。另外,从初高中学段衔接来看,这种“简单定义”的情感教学目标会造成日后的教学“疲累”。据长春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反映,初中这种只要求熟读成诵、停留于理解文章情感教育意义层面的古诗文教学,对于高中的古诗鉴赏和文言文阅读也形成了一定的教学障碍。过度重视情感而忽略知识和能力的古诗文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更不利于我国素质教育的长期发展。

(四)中考内容对古诗文教学的客观限制

随着当下社会的浮躁之风步入校园,调研中笔者明显感受到中考对初中语文教学的绝对导向作用。因此,“中考”更要明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导向。分析近几年长春中考语文试卷,除名句默写占15分,课内外文言文占15分,还有文学常识题目共占35分左右,传统文化的考察比重并不小。但分析题目,笔者发现其中25分以上内容都是考查背诵能力,甚至连课内古文的理解题和名著题都是按照题库背好的。可见,中考中传统文化的考察题目存在模式化,形式单一的问题。这对于古诗文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教”与“学”都是一种很大程度上的限制。

二对于现存问题的认识

根据问卷和访谈的调研结果,笔者对以上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这些问题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突破口就是“优秀传统文化”。此前的教学研究停留在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完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实际上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文本中,二者有着血脉亲缘关系。传统文化知识并非文本分析的附属品。相反,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能引导学生形成更为自主、高效的古诗文学习模式。在此笔者将“优秀传统文化”在古诗文教学中的效用概括为三个“点”:

(一)保持教与学“供需平衡”的平衡点

综合分析师生面临的困境,基本可以概括为“教”和“学”之间的供需不平。数据显示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比如在被问及“学习古诗文中的传统文化是否必要”的时候,88.9%的学生认为必要,但近70%的教师认为学生对古诗文中的传统文化并不重视。教师在不明确学情的情况下,又何谈提升学生的兴趣?又比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普遍将古诗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传授作为重难点,无形中打破了三维目标间微妙的制衡,形成了情感独大的教学态势。在这种模式之下,学生最终流于“不懂”、“不理解”,不仅会阻碍其对课内选篇的把握,更会减弱其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可见,寻找古诗文教学中教与学的合理平衡点,势在必行。数据显示近半数学生因为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而对古诗文感兴趣,即便不喜欢古诗文的学生仍对传统文化知识有浓厚兴趣。故笔者认为教师不妨大胆调整传统教学模式,化被动为主动,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桥梁,主动搭起师生在古诗文“教”与“学”的桥梁,努力达成古诗文教学的供需平衡,形成以传统文化为背景,以文本为主体的古诗文教学生态。同时,重视古代语言本身的文化内涵,当中蕴含着古代语言运用的规律,是古诗文理解的基础。在初中的古诗文零基础教学中,重点是打好基础。故笔者认为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应明确注释与工具书的使用方法,注重基础积累甚至可适当渗透训诂、音韵的基础知识。这是必要的,也是迫切需要的。

(二)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的基础点

除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供需不平衡的主观因素之外,还有一些客观因素影响古诗文教学的效果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1)教材选篇多而不精。在2011年版课程标准颁布之初,出现大量给语文做加法的呼吁,其中增加古代经典的呼声最强烈。“有些人士恨不得把四库全书都搬到语文课堂上才过瘾。相比原来的教学大纲‘新的课程标准’已经非常强调诵读优秀诗文、阅读经典名著。”整合长春版教材的古诗文,笔者发现选篇存在数目多、难度大、分类杂等问题。这种课程安排下,学生对于古诗文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把握程度并未显著提升。因为,学生的时间是常数,教师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主观压缩。而这种“压缩饼干”式的教学“将有些能力要求局限在特定年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次完成,一步到位,没有学生螺旋式上升的内化过程,更没有为不同思维水平的孩子留下暂时落后延迟发展的余地。”这种方式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反会导致学生“消化不良”,影响后续教学的效果。鉴于此,笔者建议以优秀传统文化的界定为分类标准,结合学情变化整合古诗文选篇内容,整合优秀古诗文教学资源,增强古诗文学习的系统性和专题性。(2)教学导向视野狭窄。课程标准和中考考试大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导向标,其视野决定了语文教学的视野。故想要开阔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教学视野,势必要从课程标准和中考入手。就课程标准而言,近几年课程改革中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使课标的内涵和外延得到补充和发展。2011年版的课标前言中将“语言文字是重要的交际工具”的表述改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将语文的功能内涵扩大化,兼容了当今社会信息飞速发展的现实特征。另外,多元化的国际视野也落实在语文选篇中。如2011年版课标中新增了许多儒家经典之外的选篇,如《庄子一则》、《礼记一则》、《列子一则》等,一改以往“独尊儒术”的局面,更好地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笔者认为这些有益尝试值得进一步推广。同时基于多元选篇,教师更要引导学生多元理解古代文化,形成头脑风暴,使其在对比中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就中考而言,在原有基础上应增加学生对选文中涉及的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内化的产物的考查,并以考查能力主,形式灵活多变。这一方面督促教师深入发掘文本中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另一方面还能加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

(三)全面开发“教学空间”的拓展点

“要更好地培养起学生的爱国意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好传统文化,仅仅靠课堂上的45分钟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要积极地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课外活动,从而实现全方位的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元素还可以成为一个课外教学空间的良好拓展点。就传统文化本身而言,教师可以利用课下时间拓展古诗文阅读,不但能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例如,利用晨读时间让学生诵读《声律启蒙》等适合该学段的古文,给学生提供交流表达的机会。又如利用课前演讲机会让学生交流讲述《世说新语》中趣味性的古文故事。学校也可举办诗歌创作、朗诵比赛等活动帮助学生增强古诗文学习动力。除此之外,现代信息技术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融也可以实现教学空间的拓展。多媒体信息技术除了可以完成课上创设教学情境、拓展学习资源的任务外,还能进一步完成学生的“自我”塑造。借此,师生可以共同构建古诗文和传统文化的交互式平台,以实现教学空间的充分拓展。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作为课内学习的补充与拓展。同时让学生在这种“自我实现”的激励下,形成健康、积极的“自我”,实现学生自我素养的提升。

三结语

本文从初中古诗文教学实际出发,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阐发了对问题的思考并给出建议。优秀传统文化是古诗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教师借助它建立起古代文字与现代教学之间的兴趣桥梁。在传统文化的视野下,创新方法法教授古诗文,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螺旋式上升。笔者认为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应延续下去,在实践中检验教法、课标、考试制度的可行性,形成良好的古诗文教学模式。

作者:郑百艺 王彤 周燕妮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希贵.今天我们怎样教语文——写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之际[J].中学语文教学,2012,04:9-13.

[2]樊怡平.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10:16-17.

[3]卢贵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8:76-78.

传统文化故事范文7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的难点。当前,在教育领域中大力提倡学习传统文化,而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又属于传统文化体系的范畴,所以教师可以将古诗文教学作为切入点,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其中。但是语文教育工作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学习水平存在差异性,因此教师要采取合理化的教学策略,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全面激发学生的古诗文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有效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文化意识,促进学生学科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在当前的古诗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困难,开展古诗文的学习以及欣赏活动。同时,最重要的一点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对教学的需求,不断地优化并整合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有效搭建起集传统文化教育与古诗文教学为一体的全新教学网络。这样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领会以及理解,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在古诗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重大。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让语文教学资源更加丰富,优化语文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语文学习素材,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从而提高对古诗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古诗文的学习效率。另外,融入形式的课堂教学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因为传统文化的内容体系比较庞大,教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围绕具体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做出筛选,然后将适宜的部分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所以,教师需要在与学生的沟通中了解学生的认知经验和学习水平,或者引导学生自主收集与古诗文相关的传统文化资料,建立良好的课堂互动关系,以此来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当前,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古诗文教学中,更好地践行了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育要求,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强化学科素养的重要教学方式,值得大力推行。

二、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意识

语文教师在开展古诗文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朗读,采取有效手段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朗读意识,让学生在朗读中细细品味古诗文的形式美。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每一篇古诗文作品都是经过精挑细选最终才编入教材中,所以具备较高的阅读和应用价值,因此教师要利用好教材中的古诗文内容。在进入正式教学之前,教师要提前做好备课,将创作背景、作者介绍等相关资料详细整理出来,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在正式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文,在抑扬顿挫的语调中品味古诗文独特的韵味,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展开深度学习。例如,在进行《水调歌头》一文的教学时,教师首先为学生介绍苏轼的生平以及创作背景,因为阙词中的语句合辙押韵,教师还需要为学生预留出充足的朗读时间,在学生熟读之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作者是借助什么来抒发情感的?”“作者看见月亮的阴晴圆缺联想到什么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展开诵读,跟着语句体会作者情感的起伏。在教学的最后,教师还要将本首词引申到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带领学生体味“月”所象征的故土情结,体验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运用古诗文朗读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深入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深刻含义,在教师详细解读诗词中的关键语句和词汇后,能够强化学生对诗词的记忆,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只有在浓厚兴趣的引导下,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每一首古诗文背后都具有独具特色的情境,作者也会将主观思想情感寄托于客观情境之中,借助景物来抒发内心情感。因此,在传统文化与古诗文融合教育的进程中,教师可以围绕古诗文中的内容为学生创设对应的情境,让学生身处于情境之中深化学习体验。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提前制作好教学课件,将文字、音乐、图片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料导入在内,为学生带来直观的视觉冲击,从而感受到古诗文的声韵之美,在古诗词的阅读与鉴赏中感悟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导向,提高个人的传统文化修养和文化素养。例如,在《岳阳楼记》一文的教学中,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展示岳阳楼的视频或者景观图,让学生在情境中客观感受作者创作时的所思所想,锻炼学生的领悟能力。让学生理解作者发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从而让学生通过古诗文形成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家国情怀。又如,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课件带领学生回顾孟子的生平经历以及重要思想等。然后,教师可以运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接下来带领学生展开精细阅读,并结合社会环境对全文内容展开分析,并将文中的重点语句“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划出来,让学生自主思考其中所讲的道理。教师通过古诗文教学的方式,将中华传统文化以融入的方式引入到语文课堂中,并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创设对应的古诗文情境,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三)联系实际生活

在古诗文的写作素材中,最为常见的就是人物描写、景物描写、日常生活描写、传统节日描写。在现代虽然人们的生活方式相比古代已经发生较大变化,但是传统节日的习俗却没有任何改变。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展开学习,并结合古诗文的内容引入传统节日,从而营造出传统文化氛围,让学生身处于课堂之中也能与作者共同感受节日气息,深化对古诗文主旨和内涵的理解。例如,在《过故人庄》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前通过多种途径收集重阳节相关资料,了解节日祭祖的缘由。并为学生讲解关于重阳节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节日在深刻意义。同时,开展拓展式教学,将与重阳节相关的诗句引入到教学中“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等,并让学生与诗文中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句展开对比分析,体会不同作者笔下的重阳节,从多种角度体会同一节日的不同情感。在教学的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节日经历说一说对重阳节的看法以及节日感受。这样就可以通过古诗文教学的方式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塑造学生优秀的文化品格。

(四)借助主题实践活动

在古诗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要将传统文化内容引入到课堂中,还可以将教学适当延伸至课外,通过课外活动的方式促进传统文化教育进程。例如,在讲解到传统节日主题的古诗文时,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走进当地的民俗景点,并让学生在参观之后写下参观感受。还可以在课堂中进行主题讨论,让学生结合课外资料探究传统节日的由来、节日风俗以及节日中寄托的思想情感。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借助人物典型故事,以榜样力量激发学生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例如,在《过零丁洋》一文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回顾作者文天祥的经历,文天祥原本是状元出身,在兵荒马乱时依然决定参军抗击元兵,结合作者经历,分析“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整首诗歌又是寄托了作者什么情感,在教学中展开观影活动,为学生播放与当时历史事件相关的影片,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三、结语

传统文化故事范文8

关键词:小学古诗文;传统文化;情感体会;交流活动

在小学古诗文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教师应认真研习古诗文的内在含义,找出其中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这样做的现实意义重大,不仅有利于小学生对古诗文的有效积累,还能够结合字词的掌握、句法的学习提升综合语文素养。

一、结合古诗文的内涵,细化传统教育的内涵

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做到对字词的学习和积累,还要重视学生对于古诗文内在含义的有效领悟,并且从中有效提炼出蕴含的优秀情感和品格,促进学生自身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领悟,从而有效内化成自身的优秀情感,形成对自身美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效铺垫,从而成为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好少年[1]。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重视对于古诗文的朗读和背诵,其实这只是学习古诗文最基本的出发点,在学习《春晓》的时候,学生只是感受到这里蕴含着春天的美好气息,但是学生没有办法理解古人的传统文化中这种内在的“惜春”的精神和情感,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感受到美好的时间都是短暂的,要学习古人珍惜时间的精神,有效进行学习和自我提升,成为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教师还可以结合传统故事《闻鸡起舞》《凿壁借光》等,引发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感悟,帮助学生快速感悟这种文化的精髓以及实际的教育意义,同时还能有效促进小学生结合和对比以往的新旧知识,从而做到融会贯通。

二、结合古诗情感体会,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

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的时候,还要结合古诗文的时代背景,讲清时代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引导学生去感知那一段美好的岁月,从而有效吸取文化的精髓,并且对于时代的发展具有新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很多优秀的故事已经在我们的记忆中淡化了,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效地结合古诗文教学,促进学生对于每个时代的学习和感悟,了解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也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提升历史人文素养[2]。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促进学生有效体会古诗情感,使他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有效结合时代的不同,尊重文化的差异性。例如,在教学《早发白帝城》的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于这一段景色的描写中体现的精神是什么?就是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之情,一个人就是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才会涌现出岳飞的精忠报国及文天祥的民族精神,也就是因为有了这些爱国的仁人志士,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这样不仅加深了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也融入了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对小学生开展德育的良好契机。

三、开展故事交流活动,促进传统文化的领悟

中国的古诗文容量极为丰富,想要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地引领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有效传承现有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加强对古诗文的分析和讲解,掌握实际的情感内涵,促进小学生展开有效的交流活动,领悟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开展古诗文交流活动的过程中,不要仅仅局限在字形、句子的发掘,要结合学生的理解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探究。例如,教师可以结合一些传统节日分享古诗文。在中秋佳节到来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古诗分享会,他们可以背诵诗歌,可以讲述传统文化故事,也可以抒发对于某一个历史人物的喜爱之情,这些丰富的形式不仅可以推动古诗文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实现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有效实践,促进传统文化知识的实际感悟,形成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人文情怀。

四、结语

在小学生古诗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有效地分析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结合诵读古代诗词,有效地带领小学生不断积累、感悟,促进小学生欣赏古诗文过程中的审美情趣,有效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比重,促进小学生对古代诗文中历史人物事件的了解及传统文化知识的吸收、感悟。

参考文献:

[1]柯玉霜.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方法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8):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