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药论文范例

传统医药论文

传统医药论文范文1

中医是我国古代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与疾病和自然做斗争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对于中医药文化的定义我们可以引用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上首次对中医药文化进行的阐释,即“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文化中包含的追求道法自然的思想境界,以及救死扶伤、扶危济困的道德追求,体现了中华民族在价值观方面的追求,其博大精深的思想蕴含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

二、中医药文化对促进立德树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1.立德树人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对立德这样描述:“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三国•魏•李康《运命论》“:若夫立德必须贵乎,则幽、厉之为天子,不如仲尼之为陪臣也。”由此可以看出立德的重要性。从本质上讲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医院校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将中医药传统文化自觉贯穿于立德树人的工作实践当中,是不断提升立德树人实践成效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利用中医药文化促进立德树人工作在中医院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医药院校承担着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的重任,文化育人重在内化于心,贵在外化于形,传统中医药文化包罗万象,蕴含了丰富的思想精华和育人理念,将中医药文化运用在日常的育人工作中,能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古代对医德的论述在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中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充分发挥丰富的中医经典医籍对于培养中医学生救死扶伤的高尚医德,坚定学习中医信念、巩固其专业思想及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甘肃中医学院在立德树人工作中发挥中医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索

甘肃中医学院在长期教学工作中充分挖掘中医药文化资源,将中医药文化纳入立德树人工作体系之中,发挥文化陶冶人、感染人、培育人的作用,取得了积极成效。

1.以系列中医药文化课程为核心,构建立德树人的人文基础。

通过梳理学校开设课程,笔者发现,在课程设置上,主要以构建中医药文化课程群为核心,构筑了立德树人的人文基础,主要从学习中医必备的3个背景———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中医专业背景,以中医文化课程群为核心,培养深厚的中医药人才文化素养。通过不断建设,形成了以中国医学史、医古文、中医药文化3门课程为核心,由20门课程组成的课程群。它们分设中国医学史系列课程、专业能力拓展系列课程、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等,见表1~表3。中医药文化系列课程突出了中医特色,加强了对于经典医籍的学习,不断加深学生的中医文化积淀,丰富学养和人文精神,筑牢文化基础,课程群的建设,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夯基础、着长远的作用,成为中医药院校立德树人工作的人文基础。

2.以中医药文化研究为重点,打造立德树人的新领地。

学校建有敦煌医学馆,馆中陈列有敦煌遗书中的医药文献、敦煌壁画中的医学内容以及敦煌医学的近现代研究成果,突出了古丝绸之路地域特色,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敦煌医学与转化实验室,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敦煌医学文献整理与应用研究中心等一系列研究机构,学校将敦煌医学研究的学术优势和特色转化为教学优势和“以文化人的”独特优势,对巩固学生专业思想、提升专业素养,树立献身中医药事业的坚定信念起到了积极作用。依托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十三板块”分方案项目成立甘肃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已经开展了传统文化与中医相关性研究、中医文化传播研究、中医药行业文化建设研究、中医药文化保护与相关法律研究等。学校坚持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让科研成果进课堂,把高水平的中医药文化研究融入到立德树人工作中来,这极大地拓展了学校立德树人的视野,有效提升了立德树人的层次,成为学校立德树人的新的文化高地。

3.以学校老一辈中医专家、中医名家治学思想和成长经验为基础,丰富立德树人的内涵。

甘肃中医学院历来重视中医文化传承,将老一辈专家、中医名家的治学思想和临床经验作为学校极为重要的特色文化发扬光大。在学校发展历史中,涌现出了一批名老中医,如西北针王郑魁山、真气运行学创始人李少波,以及于己百、黄正良、席与民、王文春、杨廉德、王德林、周信有、张士卿、王道坤等医学名家,他们有高尚的医德、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湛的医术,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学术思想和教育理念。20世纪80年代学校制作了老一辈专家学者的教学录像片,2013年对这批教学录像片进行了重新数字化和抢救性保护工作,为学生学习老一辈中医专家、中医名家提供了宝贵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为了更好地传承老一辈中医专家、中医名家的治学思想和诊疗经验,学校设立了14个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和1个甘肃省名中医工作站,通过收集整理、挖掘研究、总结继承、发扬创新、推广应用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一步加强了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与创新,这些老一辈专家学者的治学思想和临床经验为中医学子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智慧启迪和精神指引,进一步丰富了立德树人的内涵,在学校立德树人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

4.以各类文化展馆为立德树人营造浓厚中医文化氛围。

学校建有中国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中国医学史馆、中药标本馆等一系列文化展馆和古籍文献室,这些展馆在塑造大学精神、繁荣校园文化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营造了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给学生提供了感知中医药文化的平台。

四、总结

传统医药论文范文2

关键词:《中国卫生法制》;中医药;卫生法律;中医药法律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疫情防控、疾病治疗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对中医药发展的关注,中医药行业迎来重要发展契机。国务院于2009年5月7日颁布的《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研究制订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逐步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专门保护制度”[1]。《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曾指出“以提高中医药发展水平为中心,以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机制为重点,以增进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目标,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促进中西医结合,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中医药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国家鼓励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等,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中医药研究方法,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加强中西医结合研究,促进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继承和创新”。可见加强中医药行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的同时,其相关法律的研究势在必行。《中国卫生法制》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集学术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研究卫生法和卫生法学理论,探讨卫生法制工作的规律和发展方向,介绍国内外卫生法制建设动态和卫生法学研究成果,交流地方卫生法和执法经验,普及卫生法律知识等的中文学术期刊,在相关卫生法律研究领域中具有代表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卫生法制》近10年来中医药相关法律研究情况,并根据其结果指出我国近年中医药相关法律的研究状况,以期为中医药相关法律的发展提供建议。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以《中国卫生法制》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所刊发的中医药法律相关的44篇学术论文(不包括简讯、文摘与信息等)为研究对象,对其数量、作者单位、基金项目、被引情况逐条记录,进行统计分析。

(二)方法。在参考相关文献的研究方法基础上[2],通过查阅《中国卫生法制》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所刊发的1111篇学术论文,仔细查看有无中医、中医、中医药相关信息,并将登记数据分类输入Excel进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

(一)总体情况。统计发现,在44篇中医药法律相关的文章中以2019年占比最高,达到6.29%。2010年和2011年整体占比也较高,这与当年期刊中开设中医药管理专栏、中医与中医专题、医药知识产权专题有关。随后中医药相关的发文量呈现了下降趋势,但从2016年开始整体呈逐步上升的趋势,除了与当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有关,也从侧面反映出近年来学术界对中医药行业开始重视,与之相关的学术研究开始增多。但不可否认的是,近10年关于中医药法律相关研究情况整体较少,仅有3.96%,值得反思。见表1。

(二)第一作者单位及所在地区情况。通过查阅44篇中医药法律相关文章的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统计发现排在前6位的分别为北京中医药大学(8篇,18.18%)、南京中医药大学(4篇,9.09%)、首都医科大学(3篇,6.82%)、江苏省中医医院(2篇,4.55%)、上海中医药大学(2篇,4.55%)、中国政法大学(2篇,4.55%)。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的地区前3位分别为北京(18篇,40.91%)、江苏(10篇,22.73%)、广东(3篇,6.82%),皆为我国经济医疗发达地区。

(三)研究内容。44篇文章中,有关键词的有43篇,主要以中医药、传统中医药知识、中医药立法、知识产权、立法、中医医师为主,总体可体现出中医药相关法律研究的热点,高频关键词统计见表2。44篇文章的主题内容涵盖了中医药法、传统知识、法的制定、医疗损害、中医医师资格考核、知识产权、行政处罚、诊疗活动等,依次为11篇、4篇、4篇、其余为3篇,研究内容较为广泛。

(四)基金项目。全部的44篇论文中,17篇有基金项目资助,涉及23个项目,全部为国内单位部门资助,统计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获基金资助论文占统计论文的38.64%,资助面较窄,总体受资助数量较少,各年分布不均,且部级项目近10年发表的论文仅1个,远少于其他三类级别项目,可能无法满足较高层次对中医药相关法律深入研究的需要。

(五)被引情况。44篇论文中共有31篇论文被引用,被引用超过10次的有4篇,被引频次在10次以上的论文统计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被引10次以上的论文刊发于2010-2016年,总体被引数量较少,被引用的论文大多集中于讨论,中医药知识产权、中医药人才培养和中医药立法这几个方面。

三、讨论

(一)研究范围广泛、但研究数量较少。44篇论文基本涵盖了我国中医药领域目前的热点问题,但从《中国卫生法制》近10年的刊文情况来看,关于中医药法律相关的文章数量较少,无法满足当前中医药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并且缺乏对中医药法律人才培养的相关论文,无法为提高中医药领域相关人才的储备提供借鉴和参考。社会成员对我国中医药法律认知情况也缺少相应的社会调查,没有相应数据的支撑,也缺少这方面的文章,以至于无法为我国完善中医药立法提供意见参考。

(二)中医药法律人才培养规模不够。随着教育部专业的调整,目前仍开设医事法律相关专业的中医类院校较少,造成中医药法律基础人才储备不足的现象。以2020年研招网硕士、博士招生目录检索来看,在硕士培养阶段,仅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和暨南大学开设相关专业,分别开设在中医学和药事管理学科下。在博士培养阶段仅有北京大学和浙江中医药大学开设相关方向,分别放在临床药学和中医药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下进行招生。可见,我国目前中医药法律人才储备不足,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不够,中医药相关法律研究的数量自然也就较少。

(三)国家资助较少。《中医药法》自2017年7月1日实施以来,引起法学界与中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从近3年该刊中医药法律相关的发文量明显提升就可以看出来。但从所受到基金资助情况来看,所获得基金支持较少,尤其是部级基金,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部级基金资助的论文成果出现,可见国家对该方面研究的资助还不够,无法满足研究者对中医药法律相关理论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四、建议

(一)继续开设研究专栏,搭建研究平台。从该刊近年来的栏目设置来看,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中医药研究专栏了,很多的与中医药相关法律有关的文章都刊登在理论研究、执法与研究和医事法苑等栏目,不利于加强引导,形成中医药法律专门的研究平台。在国家大力重视中医药行业发展的背景下,建议期刊可重新开设中医药相关法律研究专栏,以加强引导,吸引从事中医药相关法律研究学者的广泛投稿,以适应我国中医药行业全面发展的需要,并以此为契机搭建中医药相关法律研究平台,加强学术交流,以促进我国中医药相关理论研究的蓬勃发展。

(二)加大中医药法律人才培养规模。面对当前开设医药卫生法律专业高校较少的情况,要加强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中医类院校与综合实力较强的法学院高校可以实行联合培养机制,利用各自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补齐短板,共同开设医药卫生法律专业,既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能力,也可以保障人才培养规模,还保障了人才培养的质量[3]。

传统医药论文范文3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虚拟仿真;文献计量学

虚拟仿真技术是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等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基础上,将仿真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该技术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最初被美国军方用于对飞行员和宇航员的模拟训练。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创新,虚拟仿真技术逐渐转向民用,并逐渐应用于教育、医疗、工业、科技、交通等领域[1]。近年来,国外高校在教学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中国为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高校实验教学的融合,不断强化优质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从2010年开始,国务院和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大力提倡高校建立虚拟仿真实验中心。2014年教育部批准了100个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7—2020年,教育部开展普通本科高等院校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2],中医药虚拟仿真技术的开发也正在大力开展,虚拟仿真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发展与崛起也为中医药院校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近些年,中医药高校在学校的建设中,已将虚拟仿真技术广泛应用于中医理论、中药、中医诊治、中医教育及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等领域[3]。当前,中国的院校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是学术成果、论文产出的重要基地。文献作为科研产出的主要形式,其数量和质量能从侧面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和最新进展[4]。在2011—2021年十年间,中医药院校的虚拟实训平台建设情况如何?该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全国24所中医药院校2011—2021年所发表的论文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医药院校学科建设和传统医学发展提供参考。

1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该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重庆维普三大中文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全国独立法人建制的24所高等本科中医药院校为检索对象,其名称如下(以首个汉字拼音排序):安徽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河北中医学院、河南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选择数据范围为期刊论文;选择时间范围为2011—2021年;以“虚拟+中医药”为主题词检索虚拟仿真平台建设的相关文献,然后查看题目、摘要、确定文献是否符合入选标准,如不能确定,则查看内容并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只纳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的论文为该校论文;用Excel软件,借助Note-Express文献整理工具和RStudio云图制作软件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文献产量、文献质量、文献内容和应用领域的图表分析与结果研究。

2图表分析与结果研究

2.1文献产量分析。共筛查到全国24所中医药院校2011—2021年虚拟仿真相关期刊论文689篇,利用Excel软件对筛选出的论文按照年份进行统计归纳,生成折线图(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从2011年到2021年,全国24所中医药院校有关虚拟仿真方面的文献量总体是增加的;随着2014年教育部对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投入,自2014年开始虚拟仿真相关文献的数量出现明显增长,且在2015年后增速明显;2016—2019年间发文量略有下降但保持稳定状态;2019之后增速明显,这种增速很大一部分因素是源于国家和教育部对虚拟仿真项目的更加重视[5]。该研究对各中医药院校的发文量进行进一步筛选统计,发现发文量位列前五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64篇)、南京中医药大学(57篇)、山东中医药大学(50篇)、广州中医药大学(48篇)和上海中医药大学(42篇),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发表相关文献最多(如表1所示)。这5所院校也是国家最早兴建的中医药高等院校,具有良好的学术声望和优质的科研资源[6],近些年在虚拟仿真平台建设方面也走在全国中医药院校的前列。从表1不难看出,单就发文量来说,各院校间存在明显差异,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各院校虚拟仿真技术的各项投入和建设情况的差异,位于东部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山东等省份地理位置优越、科教规模大的中医药大学,其虚拟资源的投入和论文析出情况均优于其他地区院校。

2.2文献质量分析。文献质量的评价标准以是否刊载在核心期刊、影响因子、篇均被引频次、有无基金支持为例说明。一般期刊和核心期刊文献的参考价值是不同的,核心期刊文献的质量相对会更高,尤其是影响因子高的核心期刊,比较能够代表学科研究的发展水平,更能够受到专家学者认可,有较为准确的科学性和应用性[4,7]。文献统计结果显示,CSTPCD核心期刊发文220篇,北大核心期刊发文99篇,CSSCI期刊发文9篇,EI期刊发文2篇,SCI发文2篇。因有的期刊是几种核心的组合,例如《中医杂志》既是CST-PCD期刊,又是北大核心期刊。为避免重复统计,借助NoteExpress文献整理工具进行了查重筛选,最终筛选出核心期刊(包括CSTPCD、北大核心、CSSCI、EI、SCI)十年间的发文量共计233篇,总占比33.8%。在众多期刊中,将载文量大于10的12个期刊进行了统计(如表2所示),其中4个是核心期刊,总载文量为69篇,占比为10%(69/689)。从表2可以看出,载文量大于10的12个期刊中只有《中国中药杂志》和《中草药》的2021年复合影响因子较高(>3)。统计显示,北京中医药大学在《中国中药杂志》上发文量为19篇,占该杂志总发文量的67.9%。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全国中医药院校近十年有关虚拟仿真的核心文献量偏少;虽然这12个期刊中教育类期刊有4个,但都不是核心期刊,且论文整体以综述为主,主要以整理前人经验、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的论文为主。影响因子是以论文的引用与被引用的数量关系为基础,反映期刊整体被引情况的指标[8]。论文平均影响因子为10年内平均每篇论文影响因子,期刊的影响因子数值均参考中国知网(CNKI)公示的(2021)复合影响因子。表1显示,北京中医药大学(1.76)、南京中医药大学(1.38)、山东中医药大学(1.25)、江西中医药大学(1.22)和广州中医药大学(1.12)分列平均影响因子前5名。被引频次是反映学术影响力总量的指标,指该篇论文被其他论文当做参考文献的次数[9-10],篇均被引频次为10年内平均每篇论文被引频次。表1显示,山东中医药大学(8.16)、河北中医学院(8.06)、南京中医药大学(7.28)、湖南中医药大学(7.22)和北京中医药大学(6.51)分列篇均被引频次前5名。有无基金项目支持作为判断论文创新性的依据之一,可以从侧面反映出论文质量情况[11]。在所筛选出的文献中,基金项目析出论文为180余篇,占比总文献量的26.12%。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析出113篇,占比基金项目析出论文量的62.78%。

2.3文献内容分析。借助NoteExpress文献整理工具对这689篇文献进行内容的分类筛选,按照文献内容不同分为四类:实验教学与基础教学、科研与临床、现状分析与应用评价,以及设计开发与平台建设;并统计每一类文献的文献量,结果如图2所示。数据统计显示:关于实验教学和基础教学的论文有209篇,占比30.33%,占比最多,且进一步分类统计显示,在教学类文献中有2/3是实验教学方面的,这一点在图4中得到了有力印证;科研与临床方面的论文为185篇,占比26.85%;现状分析与应用评价方向的论文为155篇,占比22.50%;设计开发与平台建设的论文为140篇,占比20.32%。四类文献近十年的走势如图3所示,各类文献的走势图与图1多有类似,都是2014年后文献量增长显著,在2015年和2019年出现明显增速,且基础教学与实验教学类文献在2019年之后的增速最为明显。文献的关键词是核心内容的提炼浓缩,关键词词频能够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受重视程度[12]。用NoteExpress进行689篇文献关键词词频统计,借助RStudio云图制作软件做出关键词云图(如图4所示)。图4显示,高共性词频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分子对接、虚拟筛选、脑卒中、教学改革、教学模式、网络药理学、虚拟实验室等。另外,在教学领域的虚拟仿真技术偏重于实验教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实践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已成为当今高等学校实验教学重要的教学工具之一[13-16];而虚拟仿真技术在科研领域的研究热点多是在虚拟筛选、分子对接上。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筛选技术作为新型药物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辅助方法,在研究药物与机体标靶的作用机制和新型药品研发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7-18]。近几年,临床领域的研究热点是脑卒中,脑卒中常导致人体多方面功能障碍,包括运动障碍、认知障碍和言语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传统的康复治疗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金钱,效率低下,过程枯燥乏味,不利于患者的长期康复。虚拟技术作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兴康复治疗手段,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19]。

2.4应用领域研究。在进一步的应用领域研究中,研究者借助Note-Express对统计文献进行关键词词频提取,借助RStu-dio云图制作软件做出关键词云图(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虚拟仿真技术已逐渐渗透到中医药领域的各个方面,涵盖中药学、人体解剖学、机能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分子生物、生物化学、形态和组织学等教学、科研及临床的各个方面[20]。有些应用处于深入应用阶段,例如:现阶段的中药学虚拟仿真教学体系涵盖了中药资源与辨识、中药炮制与制药、中药质量评价、中药药效与安全性评价等几个方面[21-23],其应用逐渐深入;有些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存在不足,例如文献分析显示中医诊断的望、闻、问、切四诊部分尚缺乏闻诊项目[24]。从图5中也可以了解到存在虚拟仿真在学科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明显呈现“重中药、轻中医”的方向,相对于虚拟仿真在中药学的应用,中医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发扬中医学的现代应用较少。

3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2011—2021年全国24所院校虚拟仿真技术相关文献的调研,可以了解到近十年来随着国图52011—2021年虚拟仿真相关文献应用领域关键词云图家对中医药的重视和扶持,有关中医药虚拟仿真的建设也在全面开展,论文数量在稳步增长;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在中医药相关领域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平台;且在实验教学与基础教学、科研与临床有较好的发展态势;而对应的设计开发、平台建设、应用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与探索也在日趋完善。同时也发现院校之间发展存在差距、学科发展不均衡、期刊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以下建议:

3.1校际资源共享。各高校虚拟平台的建设参差不齐,对于没有经济条件实现虚拟平台建设的高校来说,实现校际资源共享无疑是有利的。但目前来看,由于地域性、安全因素、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原因,导致各高校之间的资源相对封闭且不能共享,这不利于国家整体教学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实现资源共享、医教共建、校际合作,加强虚拟仿真教学向边远地区的普及,也需借鉴国外开展虚拟平台建设的经验,使有限的资源最大化利用,有利于消减院校差距[25],使虚拟仿真建设逐步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3.2加强校企合作。近年来,已有不少中医药院校结合自身情况,引入校企合作模式。发挥双方优势,共同参与研发过程;校企共建虚拟实训基地;联合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等举措已初见成效。未来,开拓校企合作空间,促进设计开发与技术融合,在虚拟技术还不成熟的学科领域加大投入与扶持力度,不失为削减学科之间虚拟技术不平衡发展的有力举措[26]。

传统医药论文范文4

杂志发展历程的介绍是刊庆特刊的重要内容之一,借此机会彻底梳理一下杂志的历史,有助于读者、作者以及编辑工作者加深对杂志的了解。杂志的历史是杂志发展的脉络,不管是有波折还是很顺利,作为办刊人都应该去探求、核实并予以记录。“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对历史的回顾可以让当代办刊人追溯、了解创刊者的“初心”,再结合时代和行业的发展,看清杂志目前的学术位置,从而更好地把握杂志下一步发展方向。为了办好刊庆特刊,常常需要向主管部门领导、行业内名家约请题词、稿件等,无论是直接拜访还是发送约稿函,都是一个很好地向领导与业内专家介绍杂志的途径。《江苏中医药》为祝贺创刊50周年,向全国数十位德艺双馨、声誉遐迩的名老中医药专家约请赠言及介绍一个验方,编成《50名医贺华诞》栏目[1],此举不仅丰富了特刊内容,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名医验方,而且提高了杂志在全国中医药界的知名度,此后省外来稿明显增多。科技期刊的刊庆特刊不仅应有为杂志庆生的祝贺主题,其原有的学术性也不能遗忘,约请业内名家撰写高质量的文章集中刊登也是刊庆特刊的一项重要内容。例如《应用气象学报》创刊30周年纪念刊刊载了11篇综述性论文,内容涵盖了降水预报、农业气象、高性能计算机与气象卫星的应用、污染观测等多个领域的研究进展。《江苏中医药》创刊50周年纪念特刊也设《院士特稿》栏目,集中刊载了3位院士的大作[3-5],均获得了较高的被引用率。1.3有助于对杂志载文进行深入分析载文是科技期刊的重要资源,在刊庆特刊中对前期载文进行统计、分析,不仅是对杂志的一次总结,更可以从中提取出诸如作者分布、发稿周期、学科覆盖、行业研究热点的演变、高被引文章或作者等等重要的信息,为杂志校准定位、确定下一步选题方向提供了重要信息,也可从中窥探行业研究热点,指导读者的研究方向。刊庆特刊是作者、读者、编者沟通情感的桥梁,杂志的点滴成就与进一步发展离不开作者、读者的支持和几代编辑的努力。通过刊庆主题征文、刊登作者来信、评选优秀论文等方式,再一次将大家的感情聚焦,共同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同时,也表达杂志编辑部对编辑前辈的尊敬,对读者意见的重视,对优秀作者的鼓励。

2刊庆特刊的主要内容

导语通常是刊庆特刊的冠首文,一般由编辑部或杂志主编撰写,重点在概括杂志发展史、点明刊庆主题、介绍杂志所获重要奖项、致谢与展望等,如《江苏中医药》创刊40周年特刊中由编辑部主任撰写的《团结奋进,再创辉煌》[6]和《建筑电气》创刊30周年特刊中由杂志社社长兼主编撰写的《醇臻30年》。导语也是刊庆特刊的点睛之笔,从而引出特刊的主题,如《江苏中医药》在创刊50、60周年特刊中由编辑部撰写的导语,引出《50年,我们这样走过》与《图说60年》这一特刊主题[8-9]。通常由编辑部约请上级领导部门、重要领导、专家、历届编委、兄弟期刊、历任杂志编辑等撰写,可根据作者情况、内容多少安排在刊庆特刊的不同位置。一般而言,上级领导部门、重要领导和专家的贺信、题词、寄语,可辟专栏安排在特刊其他栏目之前,若内容不多,也可安排在封二与彩色插页。祝贺单位也可列表集中安排,并予以感谢。这是刊庆特刊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杂志创刊以来的各种变迁与发展。可以采用大事记的形式按照时间顺序予以记载,如《〈建筑设计管理〉杂志创刊30周年大事记》[10];也可以根据事件的不同分门别类予以记载,如《江苏中医药》创刊50、60周年纪念特刊分别以发展历程、足迹(办公地点的变迁)、团队、封面要览、刊名题词、理事会、自身建设、信息化历程、成果荣誉等栏目记载杂志发展历史[11-13]。在形式方面,可以用文字叙述,也可以用图表、照片展示,使历史更加鲜活,增强可读性。2.4刊庆主题约稿或征文选登这一部分主要刊登围绕刊庆主题进行的约稿或征文,可提前向杂志历届编委、历任主编、老编辑及长期关心杂志发展的读者、作者约稿或征文,择要刊登,其内容主要围绕作者与杂志的情感以及对杂志的祝福与建议等。科技期刊的灵魂是高质量的专业论文,尽管刊庆特刊围绕刊庆主题,仍不应忽视杂志的专业性。以刊庆为契机,约请名家撰写高质量专业论文,是祝贺杂志生辰的最佳“礼物”。由于特刊中与刊庆有关的内容占据了一定版面,专业文章数量会有所下降,因此更要重视文章质量。约稿时要注意选择作者与主题,应选择有一定知名度的业内专家或选择行业当前研究热点进行约稿,并在刊庆特刊的导语部分予以重点介绍。历年载文分析一般是对杂志从创刊至今,也可以近些年来(多为近10年)刊载的学术论文进行的统计分析,在刊庆特刊中常用图表或论文形式进行编撰。统计项目通常有总载文量、作者情况分析、作者地区分布、主要栏目及其载文篇数、基金论文数及其占比、影响因子变化趋势、高被引文章分析、文章选题及篇幅变化情况,等等。例如《抗感染药学》为庆祝创刊10周年发表了《〈抗感染药学〉创刊10周年载文概况及其相关信息的分析》一文,对2004年6月至2014年3月间出版的40期刊物中936篇论文进行分析,统计项目包括载文概况、作者机构、课题基金论文比、国内外电子媒体的网络传播情况、影响因子和时滞情况等。《江苏中医药》创刊50、60周年纪念特刊以彩色图表、饼图与柱状图的形式对创刊以来载文的作者地区、栏目设置等进行了统计分析,表现形式活泼,可读性强[15-16]。评选优秀论文是科技期刊刊庆特刊的特色项目,可以通过编辑部初选、组织专家评审等方式评出,也可以根据文章被引情况,奖励高被引文章作者,或尽早信息由作者报送文章的获奖情况,根据获奖情况评优。评选结果刊登在刊庆特刊上。重要论文题录主要是将创刊以来所刊载的文章进行筛选,优选出高质量、高被引、重要作者的文章,将其题名、作者、刊期以表格形式予以记载。优秀论文评选与重要论文题录都是对杂志所载优秀文章的再一次推广。

3刊庆特刊的设计特色

重视四封及彩页设计,突出刊庆主题刊庆特刊在四封上要有特色,要突出刊庆主题。科技期刊的封面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且一般按照年份统一设计;因此,对封面可略做调整以点明刊庆特刊的主题,并从刊庆当年度第1期开始就要有所规划。《江苏中医药》封面以年度为单位更换颜色,2016年为《江苏中医药》创刊60周年,因此2016年全年杂志就以红色为主色系,彰显喜庆。《江苏中医药》封面以地球为背景,江苏省版图为中心,版图中镶嵌竖排文字,为历代江苏(或长期生活在江苏)医家著作的一部分文字,突出地域和专业特色,而特刊封面镶嵌的文字为中共江苏省委1956年关于“省委同意创办《江苏中医》”这一重要文件;封面重要位置写有“创刊60周年特刊”字样,表明“身份”。2006年第10期为《江苏中医药》创刊50周年纪念特刊,封面正中为立体的数字“50”,数字上又镶嵌杂志历年封面。特刊的封二是翻开杂志后第一眼能看到的页面,其重要性仅次于封面,也应好好利用,可设计刊庆主题彩页或刊登重要领导或专家题词、寄语等。《江苏中医药》创刊50、60周年纪念特刊利用创刊年份和当年年份中的一个数字,组成创刊周年数,以此创意并加以喜庆、吉祥的元素,再辅以文字致谢,设计成彩页,置于封二,特色鲜明,见图1和图2。特刊的封三与封底通常刊登题词、致贺单位列表等,也可做一些其他用途。例如《江苏中医药》创刊50周年特刊利用封三刊登杂志工作人员合影及其感言,封底则安排创刊50周年纪念光盘(珍藏版)的宣传彩页。照片回顾历史,图表分析问题科技期刊通常以文字为主,但刊庆特刊当是例外,无论是讲述杂志历史还是统计刊载论文,都应以照片、彩色图表、小图片等形式,精心设计,合理安排,使枯燥的历史鲜活起来,呆板的数据生动起来。《江苏中医药》刊庆特刊以彩色表格形式将创刊至今杂志的办公地址、主办单位、刊名、主要负责人等情况的变迁一一列举;又以南京市区地图的一部分为背景,圈出历年办公地点所在位置,再附上此办公地点当时的照片;以历届编委会主任委员、历任主编和各时期编辑部工作人员标准照的形式介绍编辑团队;以照片配合文字介绍编辑部各项活动或会议;以获奖证书或收录证明介绍杂志成果荣誉;以彩色表格、饼图、柱状图对创刊以来载文进行分析。这样的归纳、编排使得整个杂志的发展史脉络清晰,内容丰富有序,设计活泼生动。内页可全彩印刷,彰显与众不同科技期刊多为黑白印刷,但刊庆特刊因为需要刊登大量的照片、彩图,最好内页全彩印刷,即使是纯文字的版面,也可以用作者彩照、背景色、彩色标题、小图标等形式使页面色彩丰富,美观大方,彰显与众不同。

传统医药论文范文5

[关键词]医药高校;化学教育;融合教学

化学课程是医学院校医药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化学课程在大学前两个学年开设,在课程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方法论和理论指导,是重要的基础课程。[1-2]学生不仅要掌握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现在有不少学生认为化学与现实生活脱节,化学教材与医药专业联系不多,给学生一种学之无用的感觉。[3-4]所以,如何使医药专业的化学课程的教与学变得轻松有趣且保障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应从加强医药学专业知识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提高教与学的效果。为配合医药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使学生能在生命科学领域内以化学的观点从分子水平观察和探索生命现象,能应用化学的理论、规律、方法、手段去分析和解决医药专业相关的问题[5-6],多年来我们进行了医药高校化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总结为以下几点。

1以化学基础课程教学为平台,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多学科渗透交叉融合点转化为教学和研究的创新点,教学和研究的的兴趣点

对传统四大化学课程进行改革,重组、优化、更新教学内容,构筑了与医药课程密切相关的化学课程新体系。以化学与医药学多学科渗透交叉的教学与研究为切入点,形成了能在化学基础课程与生物无机化学、生物物理化学、无机药物、物理药剂学等交叉学科中进行教学和研究的教学和学习群体。以物理化学为例,作为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为药物化学、药剂学等专业课提供方法和理论指导,同时它还是联系药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应用的桥梁,因此,物理化学已渗透到药学专业各个领域。将物理化学基础课程与药物合成、药物制剂、药物代谢动力学进行渗透交叉融合,将基础理论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转化为教学和研究的创新点,教学和研究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学习和科研的热情。下面是物理化学与物理药剂学课程融合的例子。两门课程融合形成新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体系,有效促进了《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2以化学实验为载体,使实验室成为综合培养

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一体化的最好场所通过编写大学实验化学(应用型医药专业)教材,改变传统的四大化学实验各自为阵、自成体系,各自依附于其理论课程的传统模式,建立一个在一级学科水平上的大学化学实验课程体系。该体系从教材编写、实验教学组织等各方面进行实施运行,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调整实验课结构,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基础化学实验精选了元素性质的实验,以60%化学定量分析的综合性实验,保证医学生在医学检验及生化检验方面的基本需要。无机化学实验精选了元素性质的实验,重点突出了化合物的制备、提纯和分析检验的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与药剂学紧密结合起来,满足药学专业的需要。综合性实验和综合设计实验占50%,基础实验占50%,增加动手动脑的综合性训练。

3使教材成为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媒介

教材作为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工具,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媒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媒介。调整章节内容使基础化学课程与生物无机化学、生物物理化学、无机药物、物理药剂学等交叉学科中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大学化学教育与医药专业教育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教材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教学团队主编或参编了《基础化学》、《基础化学实验》、《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等20余部教材,其中国家规划教材6部,全国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3部。

4采用多种多样灵活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

积极倡导研究性自主学习。以教师引导,选择应用性特点显著的章节(例如物理化学中的表面现象、胶体化学等),组织学生实验性讲课。发掘学生巨大的学习潜能和创造潜能,要求学生不满足于现成知识和结论,尽力扩大知识面,将专业知识学习与多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开阔视野,丰富想象力,提倡学习的多维性、多元性和自主性和自觉性。模拟科研论文的撰写。以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术及方法在医药学专业中的应用为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模拟科研论文的撰写。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等活动。设计性实验考核。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自由发挥、自由驰骋:他们查文献、查期刊,他们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很有创意的实验层出不穷。学生的研究型自设计实验方案经教师认真评定,评定时与学生共同论证、共同讨论、不断完善。教师认准后,同学可自由选择时间实施实验。实验室全天候对研究型自设计实验开放。学生完成研究型自设计实验后以论文的形代提交实验结果。重视教学效果反馈工作,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采用两种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1)网上评教;(2)学生座谈会。定期收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意见和建议,教学团队统一进行处理和回复,实现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双向沟通。

5加强科学研究,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并重,协调发展。通过教学工作拓展团队的知识领域,带动教学水平提高。在科研与教学改革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建设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创新团队。团队专业学术水平较高,发展方向多元化,能够满足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师资队伍的要求。教学团队形成了生物物理化学及物理药剂学、配位化学与无机药物、手性药物、纳米材料化学和界面化学及生物功能等稳定的研究方向;近五年来,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共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40余篇。通过医药专业化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提高了学生整体素质,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化学教育改革惠及医学、药学、生物技术、医学检验等专业。教学改革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效果上。为了检验我们的化学教学质量,促进能力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了广西教育厅广西化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两项专业最高赛事,组队参加了“化学实验技能竞赛”及化学化工论文设计竞赛,学生参赛涌跃,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学生参加广西高校大学生各届化学(化工)类论文设计竞赛获奖十四篇及广西各届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等共10余项,大学生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已汇编学生物理化学论文集3本,共计约30万字。学生在化学基础课程打下的扎实基础也为其在以后专业学习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创新成果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学生参赛团队在第六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三等奖。

参考文献

[1]姚杰,卫建琮,乔华,等.通识教育背景下医学化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8,20(2):96-98.

[2]肖锡林,廖力夫,林英武,等.专业认证背景下《医学基础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9(6):714-717.

[3]李晨,李小强,曹蔚,等.国内外药学专业学位发展现状[J].基础医学教育,2015,29(8):736-739.

[4]田青平,丁红,邢桂琴.物理化学在药学中的作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5(4):360-361.

[5]郭恒俊,王晓云,张立立,等.构建生物化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新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5):99-100.

传统医药论文范文6

关键词:中药学;研究生;教育培养;人才培养

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的教育,在西方被称为“高级教育”(advancededucation),其核心内容应是学生学术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1]。研究生教育是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我国著名药学专家屠呦呦,更引起了世界各地对中药、天然药物创新研制的关注[2]。中医药数千年来为全世界人类健康和生息繁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随着当前致病菌的快速变异和人类疾病谱的改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毒副作用小的中药来治愈疾病,这给我国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3]。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自2016年以来,就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和《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等一系列重磅文件先后。从政策出台的密集度和力度来看,国家层面对于中医药行业的支持态度愈发明晰,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明确了中医药的地位作用以及发展中医药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等内容,将党和国家关于发展中医药的方针政策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对中医药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作为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振兴中医药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任务和举措。《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新时期推进中医药发展作出系统部署。《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国内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搭建完善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是中医药领域的第一部白皮书,系统介绍了中医药的发展脉络及其特点,充分介绍了中国发展中医药的国家政策和主要措施,展示了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国际交流合作等。近年来,我国医药产业发展迅猛,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也愈发重要,特别是中药产业,我国具有独有的得天独厚的自然、历史和人文社会条件,是我国医药产业中最具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然而,中医药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挑战、新问题。比如中医药人才队伍还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高层次中医药人才不足[3],尤其是缺乏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中药学高层次人才,已然成为制约整个中药行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当今社会对中医药专业人才的需求又日趋增多。因此,如何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创新型中药人才,是中药学研究生人才培养而临的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4-5]。中药学类研究生是中药持续较快发展的核心后备力量,担负着中药未来发展的广度和深度的向导角色,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中医药院校承担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医药高层次专门人才,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使命。在对中药学研究生培养探索过程中,有多重途径,如有基于产学研的研究生教育,强调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将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产学研合作教育形成产业与教学科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并努力实现“校企合作,产学双赢”的局面[6]。有的重视创新能力的培育,认为重视中药类研究生基础教育是提升中药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保障,适当调整培养模式为提升中药类研究生创新能力提供客观条件。有的则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导师指导、科研实践和就业指导等具体方面提出研究生改革探索思路,如加大人文素质教育,健全导师责权机制,加强团队指导等,在课程设置中,也充分考虑到中药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正相关性,包括应与研究生对专业的兴趣的正相关性,与专业领域的实际需求的正相关性等[7],还有针对优化中药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设置实践教学体系,搭建校内外实验、实习教学平台,扩宽教学领域,注重科研习惯培养、强化动手能力,对创新激励机制等提出了改革思路[3]。但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和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创新性、创业型和实践型高级专门中医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突出,使得传统的以学术研究为导向,侧重学术训练,以学位论文为核心的传统中药学研究生培养模式面临严峻挑战[8],在中药学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共性问题,如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行业需求缺乏有效地结合,研究生课程设置结构单一、不能满足行业需求、内容陈旧、课程分类带有随意性,研究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等[2,9]在生源结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足,都亟待加以解决[10]。基于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六个相关性来开展对中药学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的探索和研究,以期为现代中药学研究生培养提供相应对策,培育更多具有优秀素质的中药学高层次人才。

1六个相关性

六个相关性是指在中药学研究生教育中,学术与应用的相关性,课程学习与论文写作的相关性,传统理论与现代学科的相关性,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的相关性,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相关性,专业学习与全面素质的相关性。这六个相关性基本涵盖了中药学研究生教育中应具备的基本要素。

1.1学术与应用的相关性

传统上,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培养学术后备人才。我国从1991年开始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来,该类型研究生规模快速扩大,随着专业学位教育规模继续扩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规模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这是体现面向市场需求的培育实践型高层次人才的体现,同时,对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问题也不容忽视。学术性和应用性不应作为矛盾的对立面,而是相互渗透与补充。学术学位研究生侧重学术研究的同时,应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应用技能与技巧,对于强调应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也同理。

1.2课程学习与论文写作的相关性

作为学术研究人才的后备军,论文写作对硕士研究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研究生和导师对论文写作非常重视,对课程学习却不太在意。学校也实行了一些政策,以保证研究生论文写作的质量。然而,研究生教育的专业性比本科教育强得多,如果课程学习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势必会影响论文写作以至研究生的长远发展。

1.3传统理论与现代技术的相关性

在中药学研究生理论课程设置中,传统理论的课程与现代科学技术课程呈现比例不一,应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中药学研究生课程设置应倡导创新,不受制于传统,不拘泥于继承,但同样不能放弃传统理论教学,应做到尊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忘古。作为中药学研究生,应对传统理论课程领会其内在的中医药传统文化与技术精髓,同时注重对中药现代中药科学研究的方法学、科学思维,以及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等的课程学习,同时应增设能拓宽学生视野、跨学科的专题讲座、讲学等。

1.4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的相关性

当前研究生教育一直沿袭着以导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导师的主观意识掌控着研究生的培养过程,研究生做导师的课题,听导师的安排,这种指挥与服从的师生关系,使得研究生自始至终处于从属地位,不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科学创造性,部分研究生思想禁锢,人格缺失,不敢突破导师的思维定势和科研模式。特别是对中医药学而言,由于比较注重传统的“师带徒”的学术传承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会以导师的意志为转移,不利于促进中药学研究生积极主动去探索,去求知,对培养具有鲜明创新性格和创新能力的中药人才有一定阻碍。

1.5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关性

目前中药学研究生的理论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本科化弊病,教师在给研究生授课时仍然强调的是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学习方法、问题意识、研究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足;另一方面,理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由于考虑到研究生有后期较长时间的科研实践而被忽略,这不可避免或多或少导致研究生在学习中的探索性和好奇心缺失。在实践中,如何合理协调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同样是中药学研究生教师们需要好好把握的难题。

1.6专业学习与全面素质的相关性

当代科学研究具有参与的人数众多、规模庞大、与生产和生活紧密结合的特点,这对研究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团队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至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都是研究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同时中药学研究生还应注重具有其专业特色的人文素质培养,如传统中医药思维素质的培育。中药学研究生教育应在注重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促进研究生全面素质的提升。专业知识传授的侧重,尽管可能使研究生不乏专业知识与能力,但如果不注重全面素质的培育,研究生们很可能在毕业后的工作、生活以至做人方面会趋于平庸。中药学研究生教育应当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无论专业还是综合素质的培养均需加以重视。

2基于“六个相关”的中药学研究生培养“三要素”的路径与探索

六个相关性的实质内涵包括了中药学研究生教育的三个要点:即教学、实践和素质。结合六个相关性,针对三个要点,中药学研究生的培养的探索路径可概括为如下。

2.1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改革

应主要围绕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三个方面,开展理论实践相统一的特色中药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通过培养目标的确定,对中药学专业的学科知识要求、专业技能要求和综合素质要求进行关联分析,明确中药学专业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框架,以整合重组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完整的研究生教学计划,为培养创新创业型的高层次中药专门人才奠定知识构架基础。

2.1.1培养方案的指导性

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体现各学位点研究生培养特色和优势、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性环节。通过培养方案的修订,更新课程体系,可以帮助研究生系统掌握中药学的传统和现论与专业知识,使其充分了解中药学最新发展动态及发展趋势。培养方案修订前应充分调研国内外知名高校和同类中医药院校相同学科的培养模式,借鉴、吸收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先进经验,在考虑中药学学科自身优势和特色的同时,努力把握中药学学科专业发展的主流和趋势,使中药学学科的培养方案能够立足于较高的起点和学科发展的前沿。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充分强调“分阶段培养”,从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的初级阶段,过渡到知识运用和发挥创造的高级阶段,通过阶段培养,既可使研究生具有更宽广的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又可使研究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具有层次性,对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2.1.2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在对中药学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时,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前提下,需结合实际,全面提升软硬件教学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大量新兴边缘学科,集中了最先进的科研手段。因此,作为继承中华国粹的中药学研究生,为了拓宽知识面,一方面,应保留传统中医药理论课程,另一方面,还应设置现代科学技术相关课程,使研究生掌握先进的科研方法,并学习新兴边缘学科知识和跨学科课程,如药物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抗感染药学等,使教学和研究、知识和技术的进步保持同步。同时,为了更好提升中药学研究生教学质量,应安排具有相应学科知识背景的、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且承担有部级科研项目的教师讲授中药学学科前沿与现代研究进展等相关课程,以更好地将行业内发展动态与最先进的研究方法及时传授给学生,通过保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使学生具备进入高新技术领域的基础知识。

2.1.3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研究生教学是以学术性的研究为取向的教学活动,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因此应在传统授课模式下引入多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通过采取PBL式、案例式、导入式、教学沙龙、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巩固现有课程的教学质量。任课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研究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中药学学科学术问题的能力。可根据需要组织课堂讨论,教师适时更新选修课和专题课教学内容,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因此,可尝试将传统教学模式向研讨式教学模式的转变。一方面由教师或者学生进行主题概述,围绕中药学科发展、前沿科技、课题项目专题等开展,另一方面围绕主题由教师组织讨论,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辩论式讨论等多种形式,内容包括对中药学科的展望,针对主题的疑问和建议,以及阐述课题研究的观点难点等。研讨式教学方式可以使中药学研究生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有关理论的本质,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观点的能力,并通过研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2丰富实践

强化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综合培育无论是中药学专业学位还是科学学位研究生,实践都是中药学研究生培养体系中至关重要的关键环节。实践环节的弱化将会导致学生缺少将科学研究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毕业后可能无法胜任企业生产、医院调剂等岗位的专业需求。在实践体系的构建中,实验和实践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此,一方面应重视研究生教学中的实验课程,另一方面,也要注重与当地的中药企业、医院等单位进行合作培养,建立研究生教学基地,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社会实践机会,使其能够将中药学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以提高其应用知识和把知识转化为成果的能力。对于实验课程的改革,首先应充分依托各高校的科研平台,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为学生动手实验操作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其次,优化中药学研究生理论教学与实验学时数的比例,应在原有培养方案基础上,优化教学形式的组合,增加研究生实验课时数,并开设创造性、综合性实验课程,在研究生真正进入后阶段的科研之前,进行系统的科研实验训练,将提高研究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作为开设研究生实验课的主要目的;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所选择的实验内容必须具备针对性、先进性和完整性,如开设HPLC、GC-MS、LC-MS等中药学科研工作中常用先进仪器使用的实验课,让学生在参加课题研究之前,理解各种仪器的原理和适用性,并让学生单独操作,帮助其在今后的科学研究中,能熟练地运用设备和技术,帮助科研的顺利实施与完成。此外,通过实验来加强研究生自主设计能力的培养,要求研究生能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紧密结合,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设计自己的实验。研究生的实验课,可以让学生自己选题,根据当今的研究热点或本校的研究特长,提出实验题目,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在一段时间内独立完成一些小实验,然后由老师对其实验进行评价和分析,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实践是使研究生具备将科学研究转化为生产力能力的重要途径。应丰富研究生实践形式,构建以专业实践模块为主,非专业实践模块为辅的多层次的实践体系,把实践活动纳入研究生培养计划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研究生社会实践机制,加强研究生实践活动。具体实施中,借助培养方案等,将现有研究生实践的形式进行有机整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中药学研究生实践内容可以包括多种类型:(1)依据高校便利,创造条件,给研究生提供参加各种学术报告、论坛、研讨会、讲座、鉴定会等的机会,并确保执行相对应的学分;(2)加强中药学研究生产学研培养机制,让研究生深入企业和社会,通过对企业和社会的深入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升对中药产业链发展的深度思考;(3)增强研究生的服务意识,应引领性地使研究生充分利用中药学专业理论知识、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相关信息资源等优势,为企业、事业单位及医药领域协助提供项目研发、技术改进、成果转让、科普教育等方面的服务,增强研究生为中医药行业、为全社会服务的意识。中药学研究生的实践基地应是长期合作的关系,通过研究生实践基地共同建设,一方面可以推荐优秀研究生到实践单位锻炼,另一方面可以邀请实践基地相关技术或管理人员进行交流,以此来提升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帮助研究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工作,使其进一步地了解中药学的内容和宗旨,深刻认识到中药学相关工作的重要性,这些对中药学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2.3注重素质

促进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双提升中药学研究生的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育。其中综合素质除一般的人文素质之外,对于中药学专业研究生而言,综合素质的培育还更应该包括中医药思维的养成;专业素质严格来说,应是研究生科研思维的具体体现。中药学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是研究生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综合,而中医药思维的形成,同样是中药学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所谓中医药思维,是指中药用于治疗患者时,在辨病、施治、用药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有的思维模式,它是在中医辨病思维的基础上,中药治法治则与中药药性理论的实际应用。研究生教育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完善人格和全面发展,注重人文精神培养和医德教育,要引导研究生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坚持实事求是,要建立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同时还要培养研究生的中医药学的思维方法,要让学生学会运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对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因、发病、病机、养生和治则等进行总结、分析、归纳和整理,中医药思维的形成要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循环而来。中药学研究生教育不仅要培养具备坚实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不仅要求人才具备优秀的人文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更要求学生通过中医药思维的养成,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自觉应用中医药思维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为真正具备中药特色的高层次人才。专业素质对于研究生而言,既是对专业知识掌握能力的体现,更是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中应具备的科研思维的外在表征。中医药类院校因其文化、所属体制决定了其相对于其它综合类院校或新型学科是一个相对较封闭的环境,但中药本身的专业特色强使其具备了特有的优势。现代科学研究倾向于多学科的交叉学科领域,而中药的快速发展更需要生物技术,分析技术等现代技术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具备相应的现代科研思维,成为中药学研究生教育的必然要求。以科研思维为指导,可有效学习扩展学科发展方向,寻找学科的突破点,将创新能力和解决实践问题能力有机结合,通过具体的培养举措,如文献的查阅、科研课题相关的综述论文的撰写,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等,都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考和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独立的科研思维方式,从而使其能够具备科研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展望

本文基于“六个相关性”,以教学、实践和素质改革为要点,初步探讨了中药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期望能为行业和中医药事业培养具有中医药思维,具备中药学与中医学基础知识背景,系统掌握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及现代医药学的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中药学应用和研究型专业人才。这对于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建立中药高层次人才基地,加速社会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姜建萍,甄汉深,辛宁.对中药学研究生培养若干问题的探讨[J].广西中医学院学,2008,11(3):129-130.

[2]高静,张丽,唐于平,等.基于内涵式发展的中药学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改革与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5):14-17.

[3]崔培梧,韩建华,廖彦,等.中药现代化背景下提升中药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5):37-39.

[4]朱磊,史亚飞,潘华峰,等.从行业特点和岗位需求探讨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6):1120-1122.

[5]王英姿,杜守颖,冯艾灵.中药学创新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全国商情,2016:53-54.

[6]唐宇,何清湖,阳仁达.浅论产学研联合培养中药学研究生的策略与实践经验[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5(6):71-72.

[7]陈大忠,王艳宏,张洋.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响应面的正相关性[J].中国药房,2016,27(15):2153-2155.

[8]潘华峰,吴思臣,葛昕,等.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研究生产学研合作培养机制的实证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10):1176-1178.

[9]冯素香,李晓坤,麻秋娟,等.中药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4:31.

传统医药论文范文7

关键词:中医药;人文学科;学科建设

中医学是生命之学,扎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土壤,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个方面的属性,是科学与文化的共同载体;就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思维方式的思想来源而言,人文属性恰恰是中医学的第一属性。由于知识类型和思维方式的不同,科学与文化之间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冲突依然明显存在于中医学的实践之中,给中医学的继承、发展和运用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为此,需要巩固和加强中医人文学科建设,弘扬中医人文精神,将解决实际问题的“求实”,解决科学问题的“求真”与解决疾病问题的“求善”结合起来,使得中医学在发展的过程超越科学与人文之争,从而自然地实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也为当代医学的进步提供积极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1中医人文学科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和学术的不断发展,人文学科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学科本身有一定规模且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以及自主发展的学术空间,部分院校还独立设置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卫生事业管理学院等实体学院,建设了一批人文学科重点研究基地;除了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基础理论等传统学科外,中医文化学、中医心理学、中医哲学等新兴学科不断成熟。在开展中医药国际交流和传播、当代社会和科技条件下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中医人文学科在解决医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符合中医药思维特质的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并且应当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医人文学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但尚未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学科体系,在中医药学科的整体框架之中缺乏应有的位置,更未在兼顾历史传统和当代条件下的情形下,较好地发挥应有的功能;甚至,对于中医人文学科与中医基础学科、中医临床学科相互关系的认识也缺乏足够的视野和格局。在当代学术环境和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医人文学科的作用,需要我们首先正视当前中医人文学科发展的问题,并藉此重新认识中医人文学科在中医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和价值,进而对中医人文学科的建设路径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有益的探索。中医人文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集中和突出地表现在下列两个方面:

1.1学术评价体系制约了中医人文学科的发展

尽管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人文学科在中医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大学为了迎合和适应政府和各大排行榜上的量化评价指标,往往在具体举措和制度上忽视甚至抑制了中医人文学科的发展,使得其涵养和引领中医药学术发展的作用无法发挥,导致中医药发展过程中“中医思维弱化、中医评价西化、中医学术异化、中医技术退化、中医特色优势淡化”,这些潜在的影响即使通过中医药立法也无法立竿见影地获得解决。这其中,既有一般人文学科发展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有中医人文学科发展遇到的特殊问题,在这些功利主义和唯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学术周期长、成果考核难,无法用现行的一些量化指标进行评价的中医人文学科自然成为营养不良、先天不足的"豆芽"学科,自然也无法获得丰富的学术资源。

1.2学科发展体系制约了中医人文学科的发展

一方面,在当代医学与人文不断交叉发展的过程中,中医人文学科可以贡献丰富的智慧和足够的力量;另一方面,回答和解决当代环境与条件下中医药学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实践问题,也需要中医人文学科结合当代学术语境不断创新发展。但是,当前中医人文学科的学科发展体系不够健全,在哲学、历史学、伦理学、心理学、科学学、文化学等学科范畴和领域里,中医人文学科体系不全或者少有建树,在现代语境下关注和解决中医药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不足;从医学教育的角度看,中医人文学科的发展有的甚至还停留在思想政治课的知识层面上,人才培养体系没有很好地将医学与人文融合,中医人文学科的思想引领和启迪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中医人文学科建设的当代价值

2.1创建一流中医药大学的时代需求

作为人类知识生产、创造和传承的学术重地,高等学府将不可推卸地承担起中医药学术创新的历史使命,在当前"双一流"建设的实践中,以学科为基础是其基本原则之一。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所一流大学都不可能仅仅依靠一两个一流学科,而忽视其他学科的发展,多数世界一流大学具备学科综合集群的资源优势,以协调发展基础与应用学科、人文社科与理工农医科,促进不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交叉融合,构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充分发挥学科群对提升学校竞争实力的巨大作用。对于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体系的中医药大学而言,不可能仅仅依靠发展进入“双一流”建设体系的学科,而忽视其他基础学科、相关支撑学科以及人文学科的发展。一方面,中医药学科体系决定了它既要传承历史,又要在现实中创新,这就决定了中医药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人文学科的支撑。尤其在当今唯科学主义思潮的冲击下,中医药的核心价值观和思维体系越来越偏离中医药文化核心,更需要人文学科来实现思想引领、价值引领和方法引领[1],将一般人文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与中医药学紧密结合,相互交叉、渗透、协同并形成具有内生动力的中医人文学科,以此来保障中医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后劲。另一方面,纵观学术创新的大部分原创成果,多数都是学科交叉整合的结果,一流大学的建设需要各学科之间形成"凝聚态"的发展态势,需要大学构筑良好的学科发展生态。对于一所大学而言,良好的学科生态体系既有鲜花、也有灌木,还要有高大的乔木,它们和谐共生,构成一个生命有机体。就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而言,需要特别注重良好学科生态的构建,以此形成结构合理、关系稳定、内涵相互呼应的学科体系,中医人文学科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生态资源,繁荣发展的中医人文学科并将推动中医药的学术发展和创新。因此,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是创建一流中医药大学的时代需求。

2.2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

在中医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中,人才培养始终伴随着中医药学术的继承、创新和利用。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的问题是中医药发展的根本问题。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不可分割,中医药的学术思想体系不仅仅可以治“已病”,还可以治“未病”;不仅仅可以治“病”,还可以治“人”;不仅仅可以治“人”,还可以治“国”,其载体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医哲结合、医药并重,医儒兼通、医德并修是中医药的学术特点和学科特色,也是中医药人才培养需要重视和着力塑造的根本内涵[2]。中医药教育既是传播医学知识,也是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有普遍的专业属性,又具有自身独特的人文特征。因此,在中医药人才培养过程中,中医人文学科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当前,在中医药人才评价唯科学主义、唯SCI论文论等情形下,我们应当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中增加传统文化、中医药经典、哲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课程,及早树立中医大学生的中医药思维,培养其中医人文精神,塑造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增强对中医药的理论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自卑也不自负,提升从事传统医学事业的自尊,促进业务创新的自为,才能成为医德高尚、情怀大义的好中医,医学的人文精神需要中医人文学科来涵养。一方面,纵观历代名医大师的成长经历和成才特征,可谓学验俱丰、德技双馨,丰厚的国学功底和人文修养是其成功的重要条件,正是人文知识的涵养和引领才真正使得大医辈出,从而才能造福百姓;另一方面,当今世界的知识中心仍然在西方,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如何获得国际学术话语权、国际议程设置权、国际规则制定权迫切,需要具有人文思维的一代英才将中医学深厚的人文属性及其学科范式、思维方式、技术手段,在当代科学技术条件和语言环境中予以表达和呈现,不偏不倚、衷中参西、中西合璧,既充分充满学术的自信,又谦逊地实现与其他文明的交流。

2.3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必然要求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元素,中医药文化堪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高等中医药院校作为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阵地,不仅仅是传承传播中医药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传承创新中医药的思想文化,特别是以中医药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的中医人文文化。长期以来,中医药发展的危机特别是对其科学性的质疑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离开了文、史、哲等文化的滋养,中医学术理论很难得到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因此,中医药学科的整体进步与发展离不开中医人文学科的内在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推动中医药振兴的根本所在。无法想象,没有中医人文学科,中医药学术会实现光大复兴。尽管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中医药研究热,但由于东西方文化的极大差异,中西医理论体系的巨大区别,中医药并未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同。受现代生物学、西方医学的影响,人们总是试图用现代医学理论和方法来解释和揭示中医药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核心理论和基本概念,结果往往是徒劳的,但中医学的所谓科学性问题也一直横亘始终。及至近日,关于部分中药含有马兜铃酸成分而致癌的报导又甚嚣尘上,再次凸显了当代科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为此,加强中医人文学科建设,借助学科内的学术力量深入研究中医药的文化精髓、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并用现代语言来表达中医药的思想和理论,让先进的中医药文化、科学的中医药理论、有效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走进千家万户、走向世界,增强中医药跨文化传播能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并以此为契机,让中医药的理论体系和人文精神为百姓日用而不知、被世界所广泛认同。

3加强中医人文学科建设的路径与思考

3.1丰富完善学科发展内涵

中医人文学科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阵营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当前,中医人文学科已经初步拥有和形成了一定的学术地位和学术水准,但是,该学科还存在学科发展目标和学科内涵需要进一步清晰和明确的问题。有的院校简单地将中医人文学科当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并且割裂了其与中医药基础学科、临床学科之间的联系[3]。具有中医药特色内涵、反映中医药本质规律的中医人文学科体系尚在形成之中,中医人文学科能够为中医药学术发展提供丰厚涵养,特别是为其发展困境与危机提供理论辩护和保驾护航的作用和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和有效彰显,这与当前中医人文学科建设内涵不够丰富完善不无关系。围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目标和思路,中医人文学科应当在一般人文学科的基本理论、概念框架、研究方法的支持和启鉴之下,从文化的外在社会性和内在学术性中找准定位,突出中医人文精神、人文内涵、人文方法的传承与创新。一方面,围绕中医药的核心价值体系,挖掘、抽取和阐发中医药学科中的学术资源和思想资源,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哲学、中医文化学、中医心理学、中医伦理学等学科;另一方面,面向当代医学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在反思中西医学发展困境和当代冲突的过程中,不断交叉和融合发展系统中医学、中医思维学、中医方法学、中医文化人类学等学科。通过设立中医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实体研究机构、实施学科交叉和培育计划等措施,推动中医人文学科“走出书斋”,在高度融入到中医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等过程中,明确定位、形成特色,完善学科内涵。中医人文学科不是“人文学科在中医”,也不是“中医里的人文学科”,而是中医药学科自身与生俱来的人文思想资源和内生发展动力,是在中医药学科整体框架内,与中医基础学科、中医临床学科浑然一体的学科体系,为中医基础理论实现重大创新、中医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实现重大突破提供学科支撑。

3.2重塑中医药学科评价体系

中医人文学科发展的困境和瓶颈,与当今的大学评价体系有着很大的关系。纵观国际上影响力较大的U.S.News、THE、QS、ARWU等排行榜,尽管均考虑了各类学科之间的差异性,但均非常看重学科的科研产出情况,所占的指标权重也比较大,认为学科建设最直观的表现就在于学术产出,或关注论文数、师均论文,或是采用总被引、篇均被引,或是评价高质量的学术产出情况等,并且这些论文均是SCI收录的文章[4]。按照这些评价指标,包括中医人文学科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确实乏善可陈。尽管上述评估体系社会认可度很高,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以评促建的效果,但这些貌似公平的SCI、ESI指标,却让中医药院校在各类资源的获得中尝尽了极不公平苦头,严重制约了中医药学科的发展。中医人文学科在中医药学科整体框架中,也由于无法直接“经世致用”而遭遇了冷落。中医药学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吸取了儒道佛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因此,我们不能盲目把排行榜上的各种指标体系当成中医药学科发展的终极目标,而丢弃那些具有活力的学术气息、组织成长、中华优秀传统中医药文化精髓以及中医药学者所坚守和秉承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潜在要素,而这些才是中医药学科能否成为一流学科的生命养分。也正是鉴于此,我们需要扎根中国大地,遵循中医药学的学科属性、中医药人才成长的规律,在借鉴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或者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等社会机构合作,将中医药学单独从医学门类中独立出来,单独设置中医药学科评价标准和体系,既考虑中医药学科的科学属性,也能体现中医药学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哲学思想等人文精神,树立中医药学科评价的中国标准,精心构筑中医人文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学科协同发展的良好环境,真正获得国际学术话语权、国际议程设置权、国际规则制定权,最终在实现与西方文化充分沟通与交流的前提下,将中医药学术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中国手中的目标。

3.3加强中医院校大学文化建设

纵观世界一流大学,除了那些耀眼的学术大师所沉淀的学术积累外,最让师生引以为豪的就是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这是大学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而成的精神特征,是一所大学的价值观念和学术信念,反映的是大学师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5]。保持包括中医人文学科在内的中医药学科的发展定力,既需要充分的文化自信,也需要高度的文化自觉,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促进和维护中医院校师生实现文化自信和自觉的必然途径,惟此,方能积极支持中医人文学科建设、积极投身中医药学术评价体系重塑。健康、优秀的大学文化,可以为中医人文学科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学术氛围,促进各种学术思想的交流和碰撞,进而促进新的学术观点和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当前,中医药学术发展尤其需要这种“兼容并包,有容乃大”的文化传统,中医人文学科建设与中医院校大学文化建设之间恰恰是一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所在。当前,受“经世致用”、SCI崇拜等因素的影响,中医药学科建设的功利性太强而又陷入科学主义的排斥,承载人文精神而又在实践中不断迷失于人文之外,面对“中医不科学”等种种质疑声时在盲目自信与过度自卑之间的心理徘徊,秉持着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学术理念却又对自身发展不能洞明,这些焦躁和焦虑是当代中医院校大学文化的症状之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通过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引导师生在中医药学术继承、发展和利用的过程中自觉将中医的科学属性与人文精神相融合,在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基础上正确对待中医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以更加开放、包容、多元的态度接纳现代科学与技术,方能为中医药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不断提升中医药的国际话语权和中华文化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张宗明.创建一流中医药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不可替代[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3):141.

[2]殷忠勇.中医药学科建设应当遵循自身规律[J].中国高等教育,2017,(7):48.

[3]陈琦,张大庆.新世纪医学人文学科建设:现实与挑战[J].医学与哲学,2017,38(4):9.

[4]武建鑫,周光礼.世界一流学科:“以评促建”何以可能-基于系统科学的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11):53.

传统医药论文范文8

本文分析了陕西中医药大学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探讨了课程改革构想、实施方法和改革目标,主张应建立精讲——实践——自主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建立量化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

陕西中医药大学;现代文学课程;现状分析;改革构想;实施方案

一、陕西中医药大学文学课程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转型导致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化,文史哲学科遭遇冷落,文学课程也出现边缘化倾向。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高校教学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淡化专业,强化素质教育,增加大量通识课和选修课,导致专业课课时压缩。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陕西中医药大学文学课的教与学急需加强。文学课程是高等院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包括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不同内容。陕西中医药大学文学课程有一支精良的教学团队,他们不断革新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特点,不同程度地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以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目的,为社会培养优秀的语言文学工作者。本课题组授课教师积极参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实施的各个环节,认真开展各项教学和实践工作。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本专业知识现状和需求;转变教育理念,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变革课程评价体系;督促学生阅读文学原著,查阅相关论著论文,撰写读书笔记;充分运用现有教学条件,开展多媒体、影像等多种教学手段,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撰写学术论文和教改论文多篇,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中,以期达到教研相长的效果。

二、陕西中医药大学现代文学课程改革构想

自2014年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开始以来,本课题拟继续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每位学生参与教学环节,贯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基于课程自身的性质、特点与规律等,本课程组不断探索与实践,提出并实施的教改措施、拟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现代文学课程综合改革》

本课题从陕医大现代文学教学发展足迹和现状出发,对现代文学第一课堂在教学机制、师资状况、学生素养等方面存在的局限和不足进行逐一剖析,努力查找并分析原因,试图寻求促进现代文学教学第一课堂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构建现代文学教学第二课堂内容体系,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贯通。

2、《现代文学课程多元考核评价体系的建构》

鉴于本课程的特点,改变单一的闭卷考试方法。可以就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或指定作家或篇目,以论文方式考核。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将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比例调整为4:6,即平时成绩占40%,除常规的出勤、提问、讨论外,重点是将学生的读书笔记、学习心得、课堂练笔等计入平时成绩;卷面成绩占60%。现代文学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将成绩测试与水平测试、能力测试有效结合,旨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精神。

3、《现代文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探索与实践》

主要是解决现代教育技术包括多媒体、课件、影像材料等在教学中的内容、方法、比例等应用问题。逐步实现现代文学课程的网络化教学。

4、《现代文学课程第一课堂教学研究》

主要是解决现代文学课程与美学、文艺学、语言学等学科融合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用所学理论分析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感悟能力。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实施

1、建立精讲——实践——自主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精讲是指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系统讲授知识点,着重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实践是指根据教学重点难点,教师设置问题,以分组讨论、学生讲课等方式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自主研究是教师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学科动态,对学科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思考,并形成自我观点,撰写相关论文。

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1)原著导读法:文学课程的学习最基本的要求即是尽可能广泛地阅读原著,文学专业学生的作品阅读不是纯粹的娱乐,应该带着问题阅读,运用知识储备,分析作家作品的创作意图、主题和艺术性等相关问题。

(2)启发式教学法:授课教师适时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增进师生的了解。

(3)多媒体与影像教学法:这两种教学方式最大优点是直观形象,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本课题根据实践教学大纲,适度安排多媒体和影响教学,辅助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力求两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3、建立量化考核评价体系

改变单一的闭卷考试方式,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将学生平时表现进行量化打分,如课堂讨论、试讲、平时作业等进行综合评定,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在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经验的同时,结合陕医大学生特点和现有条件,尝试着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整合,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改革单一的考核方式,将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放在重要位置,通过设置问题、课堂讨论、学生试讲等环节,充分调动学生自觉能动性,形成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中国现代文学是陕医大人文管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囊括1919-1949年所有的文学现象、文学流派和文学思潮,内容庞杂,作家作品众多。在有限的课时内,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授课教师明显力不从心。如何根据教学大纲,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需要任课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化繁为简,精讲多练,重视方法的传授,引导学生自学,了解学科动态及最新研究成果,探讨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提高学生的文学感悟和鉴赏能力。

四、已有基础与改革目标

1、已有基础

(1)《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是陕医大2014年精品资源共享建设项目之一,已开展多次实践教学,包括学生讲课、小组讨论、作业讲评等形式,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对所学知识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一定的个人见解。

(2)《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2012年分别荣获院级、校级一等奖、二等奖;《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荣获陕西中医药大学2014年多媒体课件比赛中二等奖;在全国多媒体课件比赛中荣获高校文科组三等奖。

(3)学校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教学改革工作。鼓励专业课教师进行教学法研究,开展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建立了教学改革优秀论文奖励机制;开展教案展评活动;举行多媒体课件大赛等,调动教师尤其是青年骨干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

2、改革目标